“汪汪”为你分享9篇“蛙鸣的散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蛙鸣经典散文
蛙鸣经典散文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蛙鸣的文章,心生感慨,脑海中突然涌现出诸多儿时的生活碎片,因为曾经许多无数个烦闷的夏日,每晚都是蛙鸣伴我入眠!
我生长在农村,70年代人们的生活简朴清贫,记得那时村里的小路还都是坑洼不平的泥路,尤其是梅雨天,小路变得松软粘脚,每次走在泥泞的小路上,总是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不仅是担心滑倒,还因为鞋底沾满了厚重的泥巴,腿就像灌了铅一样的沉重,真是举步维艰……
小时候我家住在村子的最后一排,再后面就是那绿油油的'菜地,和许多深浅不一的河沟,那片菜地曾是我们儿时的游乐场,那时一个个瘦弱的身影经常穿梭于田垄之间,奔跑于河沟两旁,欢乐无忧的笑声时常响起……
农村的夜晚深沉、静谧、悠远,唯有胡同头那盏昏黄的路灯散发出淡淡的光晕,站在门口向远处眺望,高高的玉米地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影影绰绰颇有几分诡异和神秘……
那时的我们都早早的睡觉,人虽躺在床上,但耳朵依然如兔子般警觉,万籁俱寂的夜晚,不同的声响冲击着耳膜,首先是砖缝,墙角或草丛里传出的蛐蛐低鸣,那“嘟嘟”声清脆悦耳,委婉动听,很有穿透力,我好像看到它们昂着头振动着如薄纱的羽翼,那样子好开心!
有时夜里还会偶尔传来几声急促的狗叫,继而是“呜呜”的低鸣,可能是它惊扰了主人的美梦遭到主人呵斥,这声音犹如平静的湖面突然激起的浪花,又快速消散……
夏天印象最深的还是蛙鸣,沉闷寂静的夜晚,没有一点风丝,只有这天籁之声在星空下回响,和谐的蛙鸣声抑扬顿挫,此起彼伏,俨然是完美的大合唱,想起一句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虽然用在这里有点牵强,但蛙鸣带给我们的愉悦可是感同身受,那时的自己早想象着跑到河边去偷窥它们的表演了,去慰问一下青蛙总指挥,去聆听一下青蛙们的演唱,去看看它们鼓动腮帮可爱的样子,去发现那些五音不全或唱歌跑调的青蛙……想着想着,那“呱~呱”的天籁之声越来越远,逐渐模糊,只剩下夜的安静与平和……
岁月的脚步越走越快,儿时的记忆已被抛在脑后,如今穿梭于钢筋水泥中的我们,忙碌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我们早已失去享受蛙鸣的耳福了,繁忙的生活让我们无暇顾及花开花落、草长莺飞;无心倾听燕舞莺啼、夏虫低鸣;没时间欣赏云卷云舒,清风朗月,在奔忙中我们失去了曾经的本真,淳朴,甚至善良,我们已缺少感知美的情怀……
是啊!感受蛙鸣其实更多的还是怀念当初的自己……
篇2:蛙鸣的散文
蛙鸣的散文
喜欢看央视《远方的家》。那天,从唯美的电视画面里听到了久违的蛙鸣。
或许时间太长了,乍听起来有些生疏。那潺潺的水声,匍匐在水流间的水草;那跳跃的精灵,嬉戏在池塘里的身影;那摇曳的芦苇,遍布在河岸边的蒲草,这情形恍然如昨,就像浸润在宣纸上的墨迹有轻有重的在脑海里清晰起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居家在塞外的一个小火车站。隔着一道长城,东边就是京畿,就连车站都归北京西直门车务段管辖。出八达岭西行不远,人们得视线自然就会看到一片烟波浩渺的水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水库。自那时起,高峡出平湖波光山影映京西,“七九河开八九雁来”的节气改变了塞外的荒漠,渔船帆影水乡泽国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顺着小站往北,大约二三里地的样子就到了最近的湖汊。沿途的庄稼有北方旱地的小麦、玉米、谷子、黍子、高粱、红薯、葵花、豆类,再往前就是一望无际的网格稻田,离水最近的则是繁花似锦平展展的草场。
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江南的水稻能在这儿安家落户,湖中的渔船帆影能在这儿张网捕鱼,在当地的历史上都是开天辟地的事情。
水,润泽着土地,滋生着湖汊,遍布着溪流,喷涌着泉眼,勾勒出沼泽,衍生出鱼类和水生植物。
人们逐渐熟悉了数不清的燕子、蜻蜓在飞舞;习惯了天空中排着人字形队伍的大雁在鸣叫;认识了野鸭、天鹅、地噗、鱼鹰、鸥鸟、鹭鸶;知道湖里有金色鲤鱼、鲫鱼、撅嘴鲢鱼、草鱼、鲳鱼、嘎鱼、小白条鱼、七星鱼、胖头鱼;人们感知到了水边有水蛇还有成群的蚊虫牛虻。这些,都是可见的,唯有那蛙鸣隔空入耳,季节一到数里相闻。
每年阳历的五月上旬,就有胆大的青蛙开始独唱了。这声音有着初始的萌动,骄傲显摆;有着天生的炫耀,挑逗霸气;体型较大的雄蛙身披绿中带着黄赫的斑纹,当身旁伴着一只恣意倾听的雌蛙的时候,声音叫得尤其洪亮。这时的水田沟渠中,到处是“压着摞摞”的青蛙,演绎着新生命的传情布道。
这声音得刻意地倾听,无意间感知,呱——呱呱——待走近,一个漂亮的跳水,一条漂亮的孤线,一只翠绿的精灵,会在水中展示优雅的蛙泳天资。它会在一片水草上停留,隔岸一缕嫩绿中驻足。用不了几天,缓弯的水流中,平缓的稻田里,到处淤积漂浮着黏糊糊的蛙卵,那粘液的色彩黑色的蛙卵亦如剖开的火龙果瓤样儿。万物天成,这些蛙卵一天一变,几天工夫就变成了黑乎乎长出小尾巴的蝌蚪。眼瞅着这些蝌蚪的四条腿越长越长,尾巴越来越短,最终嬗变成漂亮的小青蛙。这些小青蛙太能闹腾,成群结队蹦跳的遍地都是,随着天气渐暖,等到稻苗快结穗的时候,这些蛙儿们已经长大了。
忽然有一天,稻田和沼泽里的蛙鸣开始了。蛙—— 一个声音,哗—— 一个频率,呱——震耳欲聋。那时的夜晚是寂静的,这声音,聚集在广袤的河滩,穿过星闪的夜空,透过暗香的果园,一直传到安静的.小站和毗邻的小村里。
小孩子淘气,被蛙鸣声吸引,约上几个调皮鬼到稻田边玩耍。走得近了,只见水塘地埂上一片白花花的,每只青蛙的每次鸣叫,都会在腮两边鼓起两个大大的白气泡儿。那动作真是努劲儿,那声音真是嘹亮,细听,还能辨出呱呱声,但呱呱的多了,此起彼伏了,声音合一了。走进这一片,这里的声音止住了,看见的只是它们受惊吓跳跃溅起的水花儿,根本不影响整体的鸣唱,走到那一片,如是循环着刚才的场景。孩子们扯着嗓门儿大喊,想和蛙鸣比个高低,可叹那奶声奶气和着稚气的童声很快就被淹没了。赌气拿起事先准备好的石块乱投一气,想压抑一下蛙鸣的声音,根本不管事儿,倒是觉得声音比刚才更大了。
白天,蛙鸣少些,暴晒的时候蛙鸣少些,越是阴天儿傍晚蛙鸣的声音就会大起来。也曾见过青蛙被蛇咬住后发出的呱呱声,那声音带着凄惨的警示,似乎是出于同情弱者的天性,小伙伴们冒着危险打蛇,促使它把青蛙吐出来。蛙儿的皮都破了,叫出的呱呱声都没了气力,好在它还活着。它的皮肤不再翠绿已经变的有些黄褐色了,看来那一只老青蛙,但愿它能度过这一劫。
时过境迁,这声音随着水库来水的减少淡去了,水乡泽国随着水质的变坏干涸了,水田变成了旱地,这一切只能停留在记忆里了。
好想再听到蛙鸣,真的好想!
篇3:独特的蛙鸣散文
独特的蛙鸣散文
在我们的星球上,在我们生活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而独特的声音,会引起我们人类听觉的兴趣,给我们的感官带来意想不到的愉悦。如渔民喜欢听涛声,猎户喜欢听兽嗥,农民喜欢杜鹃啼血、布谷催种,诗人钟情百鸟啼鸣、风萧虫吟,古往今来听出门道的人还真不少,公冶长能知百鸟之言,瞎子阿炳能将《听松》的感觉寄予胡弦,东坡坐亭闻雨,黄哲倚蓬听雪,王摩诘一支画笔勾出雨打芭蕉的微妙音韵,朱自清神来之笔描出雨滴残荷的天籁妙音。最荒唐要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一生竟然对驴叫情有独钟。这真是人生听觉的享受,实在各得其趣!
笔者自幼生在乡下,除了对柳浪闻莺、鸡啼犬吠如痴如醉之外,最大的嗜好莫过于听蛙鸣。有许多人听到夏夜的蛙声无动于衷,甚至听你谈起蛙鼓的音乐魅力和美,感到不以为然,觉得这种声音呆板单调,没有旋律,无美可言。而我委实对这些低等而丑陋的.小生灵的歌唱百听不厌,这与我从婴儿时代起就跟大自然生活在一起而又一直爱好自然有关,在我看来,田间池边的蛙鸣虽则单调,但听久了就会产生奇妙的乐趣,它能使我心中充溢一连串有关夏天的联想,浓浓的乡音勾起人思乡的感觉。
我家附近的大场边,有一条间歇性的小山溪,溪水下方有一个人工挖成的池沼,每当雨季来临溪水汇入池中,你都能在这听到青蛙有趣的混声合唱。一个夏天的黄昏,暴雨刚止,蛙声如潮,我为这天籁妙乐引领,信步池边观蛙,只见大小足有百只之多,只只藏尾露头伏在浅水池边,赤背隆圆,肚大如鼓,劲颚处薄薄的白色声囊一吸一鼓,卖力而忘情地唱着,那场面真叫人翘指乍舌。看了多时,我情不自禁地捡起一颗石子掷于水中。水石相激的声音使蛙鸣戛然而止,有几只老年的蛙迅速潜形于水底,但不消一分钟,又恢复了聒噪喧闹。
据笔者观察青蛙大多喜欢月色融融的晚上,温暖夏夜的池塘是它们理想的竞歌场,一旦它们动了豪兴,那是会把“黑夜唱破的”。试想想,这样的夜晚,月明如昼,蛙鼓池边,坐在一棵岸柳下,静享月色,独闻妙乐,灵魂在空灵中悠走,躯壳在禅境里打坐,亦真亦幻,亦人亦仙,那感觉真是绝妙得很!那些终日被钢筋水泥困在笼中作困兽状的人怎会有此等享受呢。
不幸的是现在有许多人,吃厌了山珍海味,五禽六兽,竟然把嘴对准了这些弱小的生灵,蛙们摆上了星级宾馆和寻常百姓的餐桌,据他们讲:蛙肉滋阴补肾,还会加强发育程序。因此许多乡下人追银逐利,常在夜间提灯背篓,携刀执叉,涉足稻田洼地,捕捉青蛙,向城市兜售,谋取暴利,全不念蛙族捕捉害虫,是人类的朋友和功臣而生怜悯之心,牺牲无辜,填充口腹,实在是图财害命的不义之举。笔者以为;一顿蛙内的价值,远比不上拨动心弦的蛙调来得高,来得实在。那是足以牵动情怀,引抒胸臆,激励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的呼唤。
天地之精英,虚渺的灵气,原在宇宙间与人和谐相处,这是造物结成的完美的生物链,它表示着生命的神秘和自然的美好。试想:假如世上没有了这些多姿多彩的歌者,那么这夜、这自然的曲谱是何等苍白,人类将何以排遣那空虚浮躁的情绪呢?因此,在我们的记忆中可以泯灭消亡许多东西,唯独这纯真自然且独特的蛙鸣不可忘却。
篇4:描写蛙鸣的散文
描写蛙鸣的散文
窗外,抬眼望去就可以看到一片片的农田,一不小心,便拾起了蛙鸣。
冷月静静地挂在枝头,夜色匆匆,看不透颜色,载不动水波,缓缓地流淌着,伴着春虫蛙鸣,没有方向。蛙鸣是夜的声音,引领你走向春的土地上,轻踏,不留痕迹,推开夜色,也就打开了希望之门。
古风轻拂,唱响了一夜又一夜的歌谣,单调而不失韵味,只那么不经意间低低一呤,便引来了多少历史的咳嗽,牵起了多少人的神经与心魂。每当傍晚的落日将我包围的时候,心里就会升腾起一股莫名的虚无与狂躁,指掌间,有千百种光辉翻覆,变化莫测。此时,我最渴望夜色来临,谛听蛙鸣,虽然有些寂寥,我想要的只是安静。
风是带颜色的那种青,天底下谁还能画出如此美丽的画面?鸣是带着思绪的褶皱,舒展,我看见无数带着尾巴的蝌蚪在抖动。假使真要没有了这种声音,多少心事与嘈杂将要继续?
轻卷诗书,无数的声音在心底翻腾。谁的声音?透过夜色,钻进我的耳膜。一声声蛙鸣折叠了多少岁月沧桑的脚迹?一只只青蛙隐匿着,与日月星辰对视着,向着月宫中的蟾蜍,赤裸的与大地接触,简单地鸣叫,痛苦并快乐着。
这声音的到来,让我无法拒绝,离去的时候也无需理由,当记忆只剩下回忆,才知道生命中有一些声音是该铭记的,哪怕是最微弱的呼吸,都会在颤抖的记忆里做停留。况且这蛙鸣?
我伫立在空旷的庭院中,任凭月光洗刷,不曾言语,沉默如潮水漫过来漫过去,只有那蛙鸣此刻才是我想要的声音,只是人物殊途,我始终听不懂他们说着什么。然而有时候,不懂才有距离,距离靠心来融合。一种精神,栖息在心灵家园,等待春天,收获春天。
这样的夜晚最易挑起人的回忆,往事虽早已没必要去诠释了,天涯孤旅,疯狂生长的只是寂寞的愁绪。我发不出任何声音,甚至是学蛙鸣都有些困难。
喧闹,静谧,世间万物总是恒古不变的演绎着属于自己的轮回。沧桑过后,谁还在你的身边?蛙鸣点点,倾听心灵,我发现自己的泪早已沾上岁月的痕迹,随风而舞。听着蛙鸣,我分明感觉到那里面有一种快乐的存在,自由的音符,愿让这样的声音醍醐灌顶,洗濯我的心魂。在这样的氛围里获得片刻的欢愉,哪怕是梦。就算是把自己遗忘,我也会记得这样的声音,我明白自己内心的一声声窃唤正是这样的语言。当声音走过之后,我会不会充满期盼?
传说中蛙鸣是为了获得爱情,那么今夜的鸣叫也是为此?声音停止之日,也是爱情散尽之时?只剩下死灰般的沉寂?不是悲哀,是无奈。
多少冰冷的声音曾回响在耳边,而此刻蛙声成了这夜晚最柔和的亮光,城市的边缘才有的温暖与希望被我这样轻易获得,就算是暗淡无光的夜晚我也不会觉得孤寂了。
清醒的眼睛,在黑夜里闪烁着,边缘时代,一声蛙鸣即可划伤眸子的浅膜。思维跳跃着,说不尽的密语,是怪诞还是神圣?飞翔的翅膀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流浪,是谁占据了它的位置,呈现给我们的是幽深的秘密?
天籁,是天籁,一声呤唱,从衍生到流离,从唱响到栖息,感动了多少带伤的风情?精神的花瓣在平静中舒展开,我知道,我等待了许久的`终于来到了。沉浸在蛙鸣之中,一次次陷入静止,虚空。
这也许是春季送给我的最好礼物,在这里度过的这么多日日夜夜,我开始了人生旅途的长途跋涉。记忆中的蛙鸣距离今天过去竟有十多年了,十多年过去了,珍贵的是这声音还未变,每年都有春天,生命中有感动,有启示、有觉察的春天又有几回呢?今天的这些声音和故乡的蛙鸣一样虽万语难及,但在明天是否还可以重新拾得?唐朝诗人贾弇曾有诗曰:“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其实我想不管管弦还是其它,都与人的心情相关,青蛙它们只管诉说,并不需要谁去聆听它们的声音。事实上,它们的声音压迫着所有疲惫的、劳累的人的神经,让人难得有个好休息。它们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它们要在美丽的春天就要说出人世间所有的秘密,包括生命的永恒和岁月痕迹。只是从来没有人会过多的关注它们的真实含义,只是我清楚地记得,在汉朝的绘画上,蟾蜍一直是以神话形象而存在,备受人们的崇拜!
也罢,不管了,怀抱着一丝宁静,在细节中回味与谛悟,我且安然睡去。
篇5:又闻蛙鸣经典散文
又闻蛙鸣经典散文
一场豪雨,浇灭了灯火,扯断了网络。黑暗中丢魂落魄的我,独尝单滚床单的苦涩,碾转着入眠。
呱!呱!呱!迷迷糊糊中的几声蛙鸣,捣碎了我的清梦,唤醒了乡愁。
忘不了儿时的故乡,每到浸透鱼腥味的雨后夏夜,水墨画般的石厝旁的小溪里,数不清的青蛙就会如约放开歌喉,呼唤着自己的爱恋。蛙声夹杂着稀松的犬吠,静谧的夜晚顿时喧哗起来,骚动起来。闹腾了一天的孩子们,耐不住夏夜的闷热和蚊子的袭扰,纷纷扛起竹椅,夹上被单来到澳口的沙滩纳凉,枕着清凉入髓的海风,傍着如沸如撼的拍岸海潮,泡在的聒噪如潮的蛙声里,甜甜美美地进入梦乡。
海岛人以打鱼为生,靠海吃海。海岛的蛙鸣喧嚣时节,便是海里大黄瓜鱼“发海”的季节。“发海”是深植在渔家人的潜意识里的发家梦,“蛙鸣”意味着丰收在望,预示着发家致害。
我见识过出海的鱼船围捕大黄瓜鱼的场面。每当讨海的人们听到从海底扬起的“蛙鸣”声,便知道是遇上了大黄瓜鱼的鱼群。除了掌舵的船老大,撒网后的渔民们便不约而同地拿起木棍敲击船帮,震晕脑部带着鱼石的大黄瓜鱼,把晕乎乎的鱼群整群赶入网中。随着渔网越围越小,那网中的大黄瓜鱼逃窜挣扎的场景,状如翻腾的沸水,呱呱的嘶叫声与蛙鸣无别。
要不是亲眼目睹围猎大黄瓜鱼,偶尔听到大黄瓜鱼的嘶鸣声,还以为海里也活跃着蛙群呢!
不经历一场海上围猎大黄瓜鱼,就参不透哪句隐晦的“听蛙发海”,为何会成为讨海人海里掏金的宝典秘籍。
蛙鸣在岸上,鱼嘶在海底。这一山一海的鸣嘶,你方唱罢我登台场,遥相呼应,互为应证,疑是天作的默契。蛙和鱼的嘶鸣和着阵阵渔歌,一波盖过一波,象是在轮唱,又象是山海大舞台上的.交响乐,合奏着激越动听醉人心扉的山海牧歌。
十年前的此地,还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是青蛙们自由捕猎自由嬉戏自由歌唱的乐园。这几只冬眠的青蛙,错过春的美好,这才苏醒过来,世界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模样,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寥寥几只青蛙,在小城的夜里孤独地鸣叫着,声调低沉哀婉,带着几分辛酸,几分胆怯,几分凄凉无奈。这蛙鸣,声声幽怨,声声滴血。
呱,呱,……呱。这久违的蛙鸣,没了从容,再无和鸣,寂寥而短暂。我听不懂蛙语,但我知道,它们也跟我一样,沉浸在对故园深深的眷恋,饱蘸着对往昔浓浓的怀念。随着蛙声的遽然隐去,我这颗羁旅异乡的心,陡然变得恍惚起来。
篇6: 半亩蛙鸣散文
半亩蛙鸣散文
人到中年,重新走进祖母居住的村庄,心中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感觉。
麦收之后,老舅有了空闲,面对我这不速之客,透着一股久别重逢的亲昵。毕竟,我的童年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这个依山傍水的村子度过。
久别不识旧时路,山村已是旧貌换新颜。“这里不是有个水塘吗?”我问老舅。“那是哪辈子的事了!”老舅笑道,“算你小子有记性,还没忘记小时候的蛤蟆湾。”
我的确清楚记得这儿有一方水塘,大人们习惯称其为苇子湾,因为水塘的四周长满了芦苇。一旦进入夏季湾里的蛤蟆的叫声震天价响,我和我的那些小伙伴们就叫它蛤蟆湾。湾有半亩地大,在孩子的眼中,就是一片汪洋了。湾里的水不深,野芦苇倒长得十分欢实。每年夏季,湾畔苇叶田田,猎猎临风,猫身溜进芦苇丛,便觉凉爽宜人。一身的燥热荡然无存。不提防身边突然“嗖嗖”腾起飞物,又冷不丁“咚咚”潜入水中,紧跟着就是水面涟漪扩散,三两声蛙鸣传入耳鼓。当你静等着水鸟浮出水面久不得见,它们却在更远处悠闲嬉戏,全然不把你的窥探放在眼里。日暮时分,岸边柳林蝉声大作,与蛙噪交汇成嘈杂的和弦,于是,近于半亩之地的水塘就成为一个大乐池,此起彼伏,生生吵翻了一个黄昏!炎热的夏天,蛤蟆湾是避暑的圣地,我和一群小伙伴浸泡在清澈的水里,同时也浸泡在童年的欢乐中。捉蜻蜓,做苇哨,打水仗,忙得不亦乐乎,只要外祖母的呼喊声不扩散到苇塘上空,打赤膊光脚丫的孩子们悠然自得无拘无束,暮色苍茫中,心绪就会被缠绵的蛙声扯得悠长,小脑袋冷不丁蹦出父亲常常吟诵的一句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童年的.“丰年”的概念是模糊的。春种秋收,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没见多大起色。平常的农家日子也就全没有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外祖父是把远近闻名的庄稼把式,祖母操持家务闻名乡里,老舅一个一把扳不倒的汉子从不知道吝惜体力,日子还是过得拮据。日子像老驴转磨,悠悠的转那日月星辰。唯有那半亩蛙鸣,使得淡淡的乡愁里长出了生气,蛤蟆湾也因此沉淀了我的童年梦――在赤身露体的“泥猴儿”们捉鱼摸蟹的战阵里,在眯缝了大眼跟踪知了踪迹的队伍中,那个瘦小的寡言少语的孩子,总喜欢用心谛听蛤蟆的歌唱,用不成熟的梦编织小山村的未来……
沧海变桑田究竟需要多少日月轮回,没人能说得清。而作为一个人的生长之地,其变化却又常常叫人始料不及!谁能想到,短短二十年,山村奇迹般崛起了我儿时做梦都不曾有过的楼群?当年蛙声震天响的去处,竟然高楼林立街道平展――当人们的怀旧情愫被美好的生活嬗变所冲淡,就会萌生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怅然,也有庆幸;有失落,更有惬意!
夜幕初落,村落灯火通明。初夏的气息从远处弥漫过来,带着青庄稼特有的清香气。四周静谧安然。信步街头,一时倒不知该去什么地方。是的,该看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了!老场院,老保管室,老牲口饲养院,老马车店,肯定不在了。仅凭直觉,我差不多还能寻觅到蛤蟆湾的旧址,只是,野芦苇滩不见了踪影。那“呱呱”的叫声也就在另一个世界重复着。我自忖:该去的去了,该来的来了!外祖父外祖母那一辈人勤劳一生的追求以及夙愿,在今天变成了现实,有理由相信,庄稼人的好光景还在前头。生逢盛世,夙愿得偿,我还须再去寻觅那半亩蛙鸣吗?
篇7:池塘蛙鸣散文随笔
池塘蛙鸣散文随笔
远处池塘传来几声蛙鸣,丫丫立时兴奋起来,一边喊,一边跑,深一脚浅一脚,冲着正在锄田的奶奶叫:“奶奶,奶奶,妈妈来了!咱们赶快回家吧。”老人望着孩子脏兮兮的小脸儿,木呆呆的`。“丫丫,妈妈在老远的城市挣钱,不回来的;不然,奶奶这把年纪就不会在这山沟里捋锄头了。”“不,您听,蛙儿都叫了,妈妈就要回来啦。”奶奶弯腰从篮子里摸出一块馍:“宝儿,饿了吧,垫口,太阳落山俺们就回家。”丫丫委屈地抹起了眼泪。
丫丫两岁时,爸爸妈妈来到千里之外的一座城市打工,学了足疗、搓澡、修脚等手艺。人实诚,手艺也出了名,后来受聘于一家会所,收入不错。为了多挣些钱,夫妻俩三年只回过二、三趟家,还不是春节好赚钱的时候,而是七、八月的淡季。正是池塘的蛙儿叫得最欢的时节,丫丫有了记性,蛙儿一叫,妈妈就该回来了。
丫丫哪里晓得,前些日子城里给奶奶捎话来,说会所关闭了,爸爸妈妈只好到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工程转包好几圈才到他们包工头手里,靠加班加点才能有些工资,没人肯歇工回家,且劳动条件差,时有民工在工地被砸伤。
祖孙俩正嘟哝着,地头有人喊起来:“丫丫奶奶,赶紧回吧,家里来人啦。”丫丫高兴地跳起来:“啊,妈妈来啦!妈妈来啦!”老人一听,愣在田里……
篇8:夏夜蛙鸣萤舞散文
夏夜蛙鸣萤舞散文
前几日,我和妻子到植物园里散步,徜徉在霓虹灯映照的现河河岸时,忽然听到了绵长的小河里的蛙鸣声,还听到了不知什么名字的虫鸣声,不禁驻足静听,蛙鼓阵阵,百虫声声。此时的妻许是不以为然,而我却打趣地说:“这虫声伴蛙鸣,仿佛是植物园里的大合唱。”这久违的蛙鸣鸣声已敲开了我的心扉,勾起了我的屡屡情思,把我带到了乡村那蛙鸣萤舞的夏夜。
乡村的夏夜蛙鸣、萤舞、虫飞,是记忆里永远抹不掉的场景。儿时陪伴着家人和小伙伴在大街上乘凉,听到东河里、房前屋后、田野边不时地传来悦耳的蛙鸣声,此起彼伏,声声入耳。我便好奇地问身旁的奶奶:“奶奶,青蛙为什么叫起来这种声音?”奶奶先是笑了笑,接着便若有所思地给我讲起了一个故事:从前,河里、田野上是没有青蛙的。有一次,一个老汉和老伴过河,突遇上游来了大水,河水上涨,把老汉的棍儿和老太太的褂儿冲走了,老汉不停地喊叫着他的“棍儿”、老太太不停地喊着她的“褂儿”顺河水追去,结果,老两口都被河水冲走淹死了,最后,变成了一雄一雌两个青蛙,不停地叫着“棍儿、褂儿”,繁衍生息,青蛙越繁殖越多,叫声越来越大,才有了如今这么动听的蛙鸣。
儿时听着奶奶讲了蛙鸣的故事,觉得很有意思,再细听分辩着青蛙叫出“棍儿、褂儿”声,还真像呢,感到更好听了,屏息静气地听一会儿,时而东河里的青蛙叫,时而附近的田野里的青蛙叫,像是蛙鸣打擂台,看谁叫得好听,叫得响;时而四周的蛙鸣声汇成一片,又仿佛是一场蛙鸣音乐会。都像,又都不是。几十年来,我一直分不清这美妙的蛙鸣声。离开乡村,离开田野,来到小城,居住在钢筋、水泥组合的空间里,也远离了蛙鸣,心中顿感怅然。回老家时,偶尔想起那久违的`蛙鸣,走近记忆中的小河、田野,遍寻记忆中的蛙鸣,可小河几近干涸,田野农药味很足,哪还有青蛙的空间?哪还能听到蛙鸣?青蛙寂寥,蛙声寂寥,夏夜寂寥。乡村往日里那蛙鸣萤舞的夏夜黯然沉寂了。
在童年记忆的碎片里,乡村夏夜还常见到一种虫叫萤火虫。那可是一种精灵,就像夜空中的一道道流星,在夏天的夜空中飞舞,给寂寥的夏夜带来灿然和灵动,给闷热的夏夜带来一阵阵清风,给乘凉的大人们带来欢乐,给我和小伙伴们带来玩兴,给乡村的夏夜带来了诗情画意。寂寥的夏夜里,闷坐在大人们身边的我们,每当看一盏盏小灯笼似的萤火虫翩然飞来的时候,就会一跃而起,朝着萤火虫飞来飞去的方向,奔跑着、追逐着,身后留下的是大人们的一片欢笑声。这时的萤火虫就像故意逗人似的,一会儿高飞,一会儿低飞,我和小伙伴们就会穷追不舍,一会儿高高跃起,一会儿弯腰捕捉,直到把它捉到为止,大多时候都成功了,也有一无所获的时候,追着追着,萤火虫就远走高飞了,留下的是无奈。
捉到的萤火虫就放在手里把玩,大多小伙伴出入好奇,围上来看个热闹,起初我也不明白,萤火虫为什么跟别的虫子不一样还能发光,而且为什么在尾巴处发光?直到长大以后才明白,当年我和小伙伴很好地利用了萤火虫发光的功能。后来,捉到萤火虫后,我和小伙伴们就找来白色玻璃瓶子,放到里面,盖好盖子,等捉到两、三个后,就可以照明了。这时,我和小伙伴们一商量,咱们到长岭坡那里捉虫吧,小伙伴们总会齐声说:好!于是乎,小伙伴们一起提着盛着萤火虫的白瓶子,小跑似的走三、四里坑坑洼洼的田间路,来到长岭坡脚下的麦田里,刚站到麦田里不久,一种叫“瞎哄哄”的虫子就会朝着有萤火虫的瓶子飞,因为这种虫子只会朝着光亮的地方飞,到处瞎碰乱撞,所以叫“瞎哄哄”,也有的叫“瞎撞”,我和小伙伴们见“瞎哄哄”飞来了,伸手捉就行,有时还能飞到人身上,很好捉,一晚上能捉几十个。那时只是孩子们的一种乐趣,大人们几乎没有捉瞎哄哄的,也没有很好的照明工具,没有舍得带着手电捉“瞎哄哄”的,萤火虫就成了最好的照明工具,捉了“瞎哄哄”就可美餐一顿,萤火虫功不可没。
后来,家乡的瞎哄哄吃出名堂来了,从村里传到乡里,又从乡里传到县城里,一步步也传播出去了,这可能是家乡水土好的缘故,产生的瞎哄哄与别处不同,个头偏小,翅膀呈微红色,吃起来很香,这是别处不可比的。家乡的瞎哄哄出了名,村子里捉瞎哄哄的越来越多,太阳落山之前,男女老少提着手电成群结队地到长岭坡附近捉瞎哄哄,也成了山村黄昏一道靓丽的风景。有的捉了瞎哄哄还高价卖到城乡里的饭店、酒楼,成了“天上飞的”野味,还有专门在家乡设点收购的,每斤卖到几十元,有时出高价还买不到。在城里的上班族也打听着家乡有这种虫,下班后就开着车或骑上摩托车去捉瞎哄哄,总是满载而归,老家几个要好的朋友每年都会给我送上几斤品尝,我把它放到油锅里一炸,油锅里飘香,再一品尝,味道鲜美,好极了,嘴里品砸着美味,我在思忖着,这些都是当年夏夜里那飘舞的萤火虫引的路,这么说,萤火虫的作用还真不小呢。不止这些,萤火虫还有照明看小人书的作用,还能照亮夜行人的路。
儿时蛙鸣萤舞的夏夜是浪漫的,灵动的,美丽的,总是给我带来向往、思索和美好的回味。如今,那富有浪漫色彩的夏夜不见了,思维深处滞留的是动听的蛙鸣,眼前飘舞的是夏夜流萤。
篇9:独特的蛙鸣现代散文
独特的蛙鸣现代散文
在我们的星球上,在我们生活的大年夜大年夜天然中,有很多奥妙而独特的声音,会引起我们人类听觉的兴趣,给我们的感官带来意想不到的愉悦。如渔平易近爱好听涛声,猎户爱好听兽嗥,农平易近爱好杜鹃啼血、布谷催种,诗人钟情百鸟啼鸣、风萧虫吟,从古到今听出门道的人还真不少,公冶长能知百鸟之言,瞎子阿炳能将《听松》的认为寄予胡弦,东坡坐亭闻雨,黄哲倚蓬听雪,王摩诘一支画笔勾出雨打芭蕉的奥妙音韵,朱自清神来之笔描出雨滴残荷的天籁妙音。最荒诞要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生平竟然对驴叫情有独钟。这真是人生听觉的享受,其实各得其趣!
寰宇之精英,虚渺的灵气,原在宇宙间与人调和相处,这是造物结成的完美的生物链,它表示着生命的神秘和天然的美好。试想:假如世上没有了这些多姿多彩的歌者,那么这夜、这天然的乐谱是多么惨白,人类将何故排遣那空虚浮躁的情感呢?是以,在我们的记忆中可以消费灭亡很多器械,唯独这纯粹天然且独特的蛙鸣弗成忘记。
我家邻近的大年夜大年夜场边,有一条间歇性的小山溪,溪水下方有一小我工挖成的池沼,每当雨季光降溪水汇入池中,你都能在这听到青蛙有趣的混声合唱。一个夏天的傍晚,暴雨刚止,蛙声如潮,我为是日籁妙乐引领,信步池边不雅不雅蛙,只见大年夜大年夜小足有百只之多,只只藏尾露头伏在浅水池边,赤背隆圆,肚大年夜大年夜如鼓,劲颚处薄薄的白色声囊一吸一鼓,负责而忘情地唱着,那排场真叫人翘指乍舌。看了多时,我不由自登时捡起一颗石子掷于水中。水石相激的声音使蛙鸣戛然而止,有几只老年的蛙敏捷潜形于水底,但不消一分钟,又恢复了聒噪闹热热烈繁华。
据笔者不雅不雅察青蛙大年夜大年夜多爱好月色融融的晚上,暖和夏夜的`水池是它们幻想的竞歌场,一旦它们动了豪兴,那是会把“黑夜唱破的”。试想想,如许的夜晚,月明如昼,蛙鼓池边,坐在一棵岸柳下,静享月色,独闻妙乐,魂魄在空灵中悠走,躯壳在禅境里打坐,亦真亦幻,亦人亦仙,那认为真是绝妙得很!那些终日被钢筋水泥困在笼中作困兽状的人怎会有此等享受呢。
笔者自幼生在乡间,除了对柳浪闻莺、鸡啼犬吠如痴如醉之外,最大年夜大年夜的癖好莫过于听蛙鸣。有很多人听到夏夜的蛙声无动于衷,甚至听你谈起蛙鼓的音乐魅力和美,认为不认为然,认为这种声音去世板单调,没有旋律,无美可言。而我委实对这些低等而丑恶的小生灵的歌唱百听不厌,这与我从婴儿时代起就跟大年夜大年夜天然生活在一路而又一贯爱好天然有关,在我看来,田间池边的蛙鸣虽则单调,但听久了就会产生奥妙的乐趣,它能使我心中充斥持续串有关夏天的联想,浓浓的乡音勾起人思乡的认为。
不幸的是如今有很多人,吃厌了山珍海味,五禽六兽,竟然把嘴对准了这些弱小的生灵,蛙们摆上了星级宾馆和平常庶平易近的餐桌,据他们讲:蛙肉滋阴补肾,还会加强发育法度榜样。是以很多乡间人追银逐利,常在夜间提灯背篓,携刀执叉,涉足稻田凹地,捕获青蛙,向城市兜售,谋取暴利,全不念蛙族捕获害虫,是人类的同伙和功臣而生恻隐之心,就义无辜,填充口腹,其实是图财害命的不义之举。笔者认为;一顿蛙内的价值,远比不上拨动心弦的蛙调来得高,来得其实。那是足以牵动情怀,引抒胸臆,鼓励你酷爱天然,酷爱生活的美的呼唤。
★ 夏夜蛙鸣萤舞散文
★ 蛙声一片散文
★ 少年情长散文诗
★ 池塘散文
★ 痕迹优美散文
★ 听取蛙声一片散文
★ 优美的抒情散文
【蛙鸣的散文(整理9篇)】相关文章:
抒情散文:九月,如期而至2023-07-08
青竹赋散文2023-08-07
初二读后感:读梁实秋散文集后的心得体会2024-05-07
时光的后院散文2022-05-07
初夏细雨优美散文2022-10-04
村子的味道的经典散文2023-08-31
难忘那个夏夜作文2023-04-26
炒瓢里的声音抒情散文2022-08-17
乡村的夜的散文2023-08-07
童年的泥哨子的抒情散文202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