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嫌疑人的谎话》(整理5篇)由网友“坦荡女子不减肥”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思维训练《嫌疑人的谎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思维训练《嫌疑人的谎话》
Z城富商白总最近突然行踪不明,警方接到白总夫人的报案后马上展开了侦察。调查发现,白总并没有离开本市的记录,他没有买过飞机票、火车票,也没买过汽车票,他自己的宝马车也停在公司的停车场。
但是警方很快发现,白总其实在Z城有一个情人孙小姐,他隔三差五会与情人相会,每次都是情人开车。而且,白总在市郊给孙小姐买了一套小别墅。于是警方找来孙小姐问话,孙小姐身材娇小纤弱,她说最近没有见过白总。当问到白总是否去了孙小姐的别墅时,孙小姐说没有。
出于谨慎,警方还是去调查了孙小姐的别墅。刑警侦查员在别墅卧室的储藏室发现了两只很大的木衣箱并排放在一起,打开左边的一只发现里面塞满了旧衣服,而在右边紧靠墙角的那只衣箱中发现了白总腐烂的尸体。
经调查发现,白总已去世多日,死因是窒息而死;左边的木衣箱上有白总的指纹,发现尸体的右边箱子上没有;两只箱子上都有孙小姐的指纹;发现尸体的箱子里除了尸体还有几件很久的女装和两小包樟脑丸;储藏室的门上也没有白总的指纹,但是有孙小姐的指纹。
警方认为是孙小姐闷死了白总。但是,孙小姐一口咬定,自己已经快两年没有打开过木衣箱了,也不知道里面有尸体。但是,别墅的钥匙只有白和孙两人才有,因此警方还是认定孙小姐是嫌疑最大的,只是一时没有证据。
Z城著名的罗思侦探得知案情后说:“凶手肯定是孙小姐,她的话里有一个重大的漏洞,据此可以断定她在说谎。而且,根据现场的情况判断,凶案就是在卧室发生的。”
日后的侦察证明罗思说的完全正确。那么,罗思是根据什么下了这样的判断呢?
本篇答案将在下篇公布(点击下一篇)
上篇答案:
是赵家中了头奖。这可以从四家人的回答中一步步推出来。
首先,可以确定赵家和李家说了假话,因为他们都说方家中了头奖,而我们已知说真话的只有一家。这样,我们就确定了方家没中头奖。
然后,我们假设方家说的是真话,即李家中了头奖,那么,周家说的也是真话,这样,就不符合事实,因为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因此,方家说的不是真话,即李没有中头奖。
最后,既然赵家、李家、方家都说了假话,那么只有周家说的是真话,即周家也没有中头奖。
这样方、李、周3家都没有中头奖,只有赵家中了头奖。
篇2:思维训练《巧妙的谎话》
在蒙古草原上,有一个富有而又古怪的王爷。王爷有一个漂亮而善良的公主。公主成年后,求婚的人非常多。可是,王爷招取女婿的条件却非常特别,而且非常荒.唐。
凡是来求婚者,必须说一个谎话。如果王爷认为是谎话,那么就把公主嫁给他;如果王爷认为不是谎话,那么求婚者就得受到鞭打100下的惩罚。
开始,许多聪明的小伙子都以为凭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一定能说出漂亮的谎话,娶回美丽的公主。谁知,接连去了许多人,结果都只留下了遍体鞭伤。难道这么多人说的都不是谎话吗?
原来,古怪的王爷患有虐待狂的毛病,不管别人怎么撒谎,他一概认为是真话。结果,小伙子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娶到美丽的公主。
这事被草原上最机智的人物巴拉根仓知道了,他决心娶到公主,给王爷一个教训。
这天,他让人把草原上的牧民都叫到王爷府前,而且请王爷的大臣们也来旁听,然后当着众人的面对王爷撒了个弥天大谎。
王爷开始还想像过去一样,坚持巴拉根仓说的是真话,可是当巴拉根仓刚刚说完,王爷就迫不急待地嚷道:“是谎话!是谎话!”其结果自然是王爷乖乖地嫁出了公主。
您能推测出巴拉根仓说了一个什么样的谎话吗?
本篇答案将在下篇公布(点击下一篇)
上篇答案:
从四个病人说的谎话当中,可以推测出:甲和丙离开医生家的时候,医生已经死了;乙和丁到达的时候医生还活着。所以,乙和丁应该比甲和丙先去的医生家里。
再由乙不是第二个,丙不是第三个去医生家的可以推得四个病人去医生家的顺序是乙——丁——甲——丙,而从丁说“凶手不是在我去医生家之后去的”可知,丁不是凶手,所以凶手是丙。
篇3:如何加强思维训练
1如何加强思维训练
在综合中进行分析,锻炼思维能力
分析和综合既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又是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分析作为一种思维过程,是指将事物的整体分为多个部分加以研究,进而认识事物的构成和本质。综合则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因素和各个层次联系起来加以研究的思维过程。应用题解答的思维过程一般就是对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例如分数应用题:“商店运来苹果200千克,梨是苹果的4/5,问运来的梨和苹果共多少千克?”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图像让学生直观地感知题意,抓住题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求问题与条件的数量关系。
在分析时教师可设计系列问题,解剖题目中的“问题”部分,启迪学生思考、探究:运来的梨和苹果共多少千克中的“共”由几部分数量组成,苹果数量与条件中的是什么数字联系,梨的数量与条件中的是什么数字联系,如何从梨与苹果的联系中求出梨的数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使学生形成解题思路,得出解题方法。
设计相近式问题与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要使学生的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得到发展与提高,教师还必须加强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讲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先复习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内容,并把它们归属到一个知识整体中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加减式题都必须在计数单位(或分数单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
在讲新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出相近式问题:①异分母分数能直接相加减吗?为什么?②异分母分数加减首先要怎样?③怎样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通过对这种相近式问题的逐一思考,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进行类比思维: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加减→化成同分母分数→通分→相加减。
2如何训练数学思维逻辑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途径
1.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思维方式,提高思维灵活性。
数学有着“性”的特点,即“一就是一”,但如果从思维方式看待数学,它在很多时候也具备“灵活性”的特点。这个认知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数学解题过程中,经常一题可以多解,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题目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身思维的灵活性。数学教师可以在讲解前,让学生根据题型的不同,尝试着通过转变思路,寻求一种更适合、更简单的解题方法。如:200千克海水能够制盐2.5千克,那么50000千克的海水能够制盐多少千克?这属于一题多解,可以通过2.5÷200×50000;50000÷(200÷2.5);2.5×(50000÷200)几种方法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从表面现象寻找和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它是思维品质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习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引导和帮助学生尝试从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内在规律与内在联系,从而找出更多、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基础。
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的思维往往从活动中开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良好环境,充分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摸一摸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的生动、活泼有趣又帮助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形成概念、发展了思维,在操作中应大胆放开操作形式,更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认识2的时候,首先让学生在课桌上摆小棒,表示数量2,观察时,学生都能正确地摆出来,我都给予肯定。随后,我又循循善诱地进行点拨:能不能摆出其它形式的2呢?”学生们一听,一只只小手都积极的行动起来。于是,我让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结果竟然摆出了十几种:“=、>、<、T、+、^……”在这一操作中,使学生理解了2的含义,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从学具操作中,创新思维促进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从操作活动中吸取经验,思维活动起来,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潜给学生心理相融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得以培养。
3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1.延展法。
延展法可分为单向延展法、多向延展法及反思延展法等。单向延展法应由易到难、由因导果,逐步延展;多向延展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及单元内知识点的联系等;反思延展法则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解题后对整个审题过程和解题方法及解题所用知识的回顾与总结,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解题后会进行反思的良好习惯,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2.破思维定势训练法。
所谓的破思维定势训练法,其实就是指教师呈现一组一组的题目,通过题组训练,打破思维定势的一种思维训练方式。打破思维定势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因此,教师可通过题组进行教学,选取的题型一般为基本题与变式题的结合。
3.常规求异法。
常规求异法对教师及学生提出的要求更高,需要学生改变常规的定向思维方式,不受固定思维支配,独辟蹊径,使之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解决的思维训练方式。以12根火柴棒摆6个相等的正方形为例。按照学生惯有的思维方式,多数学生只是摆弄摆弄,这样显然无法达到题目的要求,此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已学过的正方体的特征(12条棱的长度相等,六个面的面积相等)。学生的思路打开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摆出的正方体中找到了六个相等的正方形。
4如何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创新思维,从小培养学生既学会也会学。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找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思维。例如:我在教数学单数和双数时,要求学生说出100以内的单数、双数,并写出几个进行分类,寻找规律。于是,每个学生兴致勃勃的按要求写出一些单数、双数。
如单数:11、13、15、17、19、1、3、5、7、9、21、23、25、27、29……如双数:20、24、28、26、.2、4、6、8、10、16、18……教师引导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单数双数,并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的说出:单数的个位都是1、3、5、7、9,而双数的个位上是0、2、4、6、8。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引导,我们所学的100以内的数中所有单数、双数都有这个特点,这样揭示知识本质。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发展,学生兴趣浓,思考勤,理解深,记得牢,效果好。
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教学中,应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探索和发现,作出合理的猜想,把有关的信息纳入自己的理解系统。因此,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动手和动脑的时间以及思维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我们在进行圆周角的概念教学时,可以先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顶点在圆周上的角就是圆周角吗?”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展开讨论,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一概念教学采用了“探索―发现―归纳―完善”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共同探索的教学思想,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可以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好处。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漏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篇4:思维训练
奥地利医生彼得在看儿子睡觉时,忽然发现儿子的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了儿子,儿子说他刚才正做着一个梦。
彼得想,眼珠子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
于是,他把儿子当成了“试验品”:每当儿子睡觉时,他便守在旁边。一旦发现儿子的眼珠子转动,就叫醒儿子,儿子总会说正在做梦。
彼得又仔细地观察他的妻子,后来又观察了邻居、他的病人,都发现同样的情况。因此,他写出了论文,指出人睡觉时眼珠转动,表示睡者在做梦。
他的论文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注意。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来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这种用直接观察所取得的结果和今天用脑电波的测试数据是相吻合的。
“人睡觉时眼珠子转动,表示睡者在做梦。”这个结论当时是怎样得来的呢?是这位奥地利医生观察了儿子、妻子、邻居及病人等个别现象后归纳分析得出来的:
儿子睡觉时眼珠子转动,表示在做梦:
妻子睡觉时眼珠子转动,表示在做梦:
邻居睡觉时眼珠子转动,表示在做梦:
病人睡觉时眼珠子转动,表示在做梦;
所以人睡觉时眼珠子转动,表示睡者在做梦。
上面所讲说的都是一些个例,但通过这些例子也可以得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结论,那就是任何人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子转动都表示在做梦。
这种从个别的、特殊的事物中推出的同类事物带有共性的思维方法,叫做归纳分析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来判断事情。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特殊或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其推理的一般形式如下:
A是G
B是G
C是GGG前提
A、B、C都是D
所以RD是GGG结论
推理中的前提是论据,结论是论点。
比如论证“自学能成才”:
高尔基是个人才
华罗庚是个人才
张海迪是个人才张张论据(前提)
他们都是靠自学成才的
所以说自学能成才所所论点(结论)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省略成分,如上边那种形式可变成:高尔基、华罗庚、张海迪不都是自学成才的吗?
归纳推理分为两类: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概率预测推理和统计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几种类型。一般的归纳推理都是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蕴含关系的或然性推理,但完全归纳推理除外。
训练1: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又称完全归纳法。它是通过考察某一类事物中每一个对象的情况,从而概括出关于该类事物情况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例如:德国数学家弗里德里希·高斯,在10岁时曾迅速而准确地得出老师出的一道算术题的答案。这道题是这样的:
12319899100=?
如果这道理按照正常的步骤计算需要很多时间,而且出错率也是非常高的。通过观察,高斯发现,从1到100的这些数,两头对称的两个数相加得数都是101.而这样类型的数共有50对。所以他就把101×50,得出5050这个答案。在这道数学题中,高斯使用的是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得出“两头相加为101”这一结论,从而使得这道题简单易算。
完全归纳推理有很大的局限性。它要求对一类事物的全部分子都进行考察,才能得以推出结论。
训练2:不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亦称“简单归纳法”或“简单枚举归纳推理”。这是只根据部分对象个体具有的某种属性而作出概括的推理方法。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对某类事物部分对象的考察,以及列举若干经验事例,发现某一属性在一些同类对象中不断重复,而又没有遇到与此相矛盾的情况,从而得出该类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的一般性结论。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具有一定的不可靠性,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简单枚举并没有列举全部或无法列举全部事例,而只是把仅属于部分对象个体的性质当做全体对象一般属性作出判断,而且又没有通过理论证明。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否认他对于人们的认识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它对事物进行初步概括,提出假设时,也为人们的科研活动提供了线索、指明了方向,为人们的研究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所以,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它也是功不可没的。
训练3:科学归纳推理
科学归纳推理,也被称为科学归纳法,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它主要是通过考察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并掌握对象和某种属性的必然联系,特别是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概括出关于该类事物一般性结论。
金鸡纳霜的发明就是科学归纳推理的结果。
在很久以前,居住在厄瓜多尔的印第安人得了一种叫疟疾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就是感觉忽冷忽热,在热的时候就会大肆维思出汗,然后口渴难耐、肉痛、浑身无力。当时,由于医学技术比较落后,所以找不到医治这种疾病的办法。当时,有一位患者在走路的时候发病了,当时特别口渴就爬到一个死水坑边喝了那里的水,结果病好了。所以,他就告诉其他的患者也去喝那里的水。结果他们的病都好了。当时科学家也很奇怪,于是前去观察,结果发现水坑的水中含有奎宁。奎宁是哪来的呢?原来在水坑旁边有棵金鸡纳树,这种树的树皮里含有奎宁,在与水交融的过程中,奎宁扩散到了水中。正是因为奎宁杀死了患者体内的疟原虫,所以这些患者才得以痊愈。当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科学家就发明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并命名为金鸡纳霜。
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基础上,科学归纳推理产生并发展起来。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与科学归纳推理之间是存在很大区别的: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科学归纳推理是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所以科学归纳推理更具有可靠性。
科学归纳推理是以发现客观事物间的必然联系为依据的。因果联系是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因而,在进行科学归纳推理时,常常要通过确定事物或现象间的因果联系来实现。
篇5:思维训练《百密一疏》
这天晚上,孙立人邀请孔子豪到家中喝酒,孔子豪看了一眼手表,时间是9点钟,还不太晚就答应了。孔子豪很快就被灌醉了,孙立人将他的头按进一个装满海水的大桶里,直至他死亡。然后孙立人将孔子豪的尸体扔进了大海里。完事后,孙立人看了看手表,已经是凌晨1点了,他便回家了。第二天,孔子豪的尸体被人发现并报了警,法医确定死亡时间为昨天晚上9点钟。罗思侦探对死者的尸体进行详细的检查后,说道:“死者的尸体是在今天凌晨1点左右被凶手抛进大海的。”那么,罗思侦探是根据什么作出这一推断的?
本篇答案将在下篇公布(点击下一篇)
上篇答案:如果孩子死亡时间是两天前,他身上的血就应该被水冲洗掉,而不应该是现在看到的满身是血;所以罗思侦探的推理是正确的。
★ 逻辑思维训练
★ 求求你表扬我影评
★ 自我鉴
【思维训练《嫌疑人的谎话》(整理5篇)】相关文章:
信任的近义词2022-05-15
室内设计师必读的十本书籍2023-08-07
网剧《唐人街探案》观后感2023-01-28
面试中如何谈论离职原因2023-08-31
《求求你表扬我》观看心得体会2022-08-20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说课稿2023-09-26
人生格言经典语录2022-05-20
高三复活读后感1000字2022-09-20
《利刃出鞘》观后感2023-10-21
经典推理题目:谁是盗窃犯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