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新跨越的调查报告(整理16篇)由网友“荒木junior”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业发展新跨越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工业发展新跨越的调查报告
工业发展新跨越的调查报告
本文根据县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对全县工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推进工业发展新跨越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一、工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xx年,国际金融风暴对工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致使工业经济主要指标比xx年下滑,但工业对全县经济的贡献仍然功不可没,并在逆境中稳步发展。
(一)多种经济成份共同推动工业发展。
县不断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据县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以下简称“二普资料”),xx年全县gdp增长16.7%,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32.7%,对全县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8%,拉动全县经济增长11.2个百分点。与xx年相比,受金融危机影响,工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小,但仍占全县经济主导地位。
一是全县工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据二普资料,截至xx年末,全县工业拥有正常运行的法人企业296家,比xx年末,县全国第一经经济普查的242家增加了54家;年平均从业人员15117人,与xx年相比,增长48.3%;拥有总资产536340万元,实现利润69928.4万元,分别比xx年增长101.1%和810.2%。xx年,我县全部工业企业年平均产值1774万元,比xx年的422万元增加1352万元,增长了320.4%。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个数由xx年的21个增加到54个,增长了157.1%;其年平均产值由xx年的3534万元增加到xx年的8934万元,增长了152.8%。
二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上升。二普资料显示,xx年底,全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1%,从业人员占7.6%,分别比xx年底增加了0.17和4.67个百分点;xx年全年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比xx年增加了2.81个百分点。这表明,在我县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中,全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并没有随着改革的深化而逐渐消亡,而是随着全县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其在工业经济的比重也在明显上升。
三是私营经济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据二普资料,xx年底,全县拥有私营工业企业245家,比xx年增加了35家,增长16.7%,占全部工业企业单位数的比重为82.78%,比xx年下降了约4个百分点。其在xx年全年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为173571万元,在全部工业中所占份额由xx年的36.7%下降到33.1%。但其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0.8%,占到全县工业经济近三成,所以私营经济仍然是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大中型工业主体地位十分突出
1、大中型工业企业主体地位显著。xx年,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和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大中型工业分别占70.9%和55.4%,虽然总资产所占比重比xx年减少4.5个百分点,但是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却比xx年增加了26.7个百分点,对全县工业经济贡献率高达104.1%,由此可以看出大中型企业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
分企业规模看,xx年末,全县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52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4家;5000-10000万元企业7家;3000-5000万元企业11家;1000-3000万元企业30家。
2、放开搞活小企业的步伐稳步迈进。据二普资料,截至xx年底,全县小型工业企业共有242户,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户数的81.8%,与xx年相比,小型工业企业增加21家;从业的人员达到12763人,占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76.8%。xx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有小型企业50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92.6%;从业的人员达到6918人,占64.2%。
(三)支柱行业依然是全县工业的脊梁
我县工业以制造业和采矿业为主,其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95%,两大支柱行业集中度高,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巨大。
据二普资料分析,在全县1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10个行业属于制造业,有2个行业属于采矿业。截至xx年末全县制造业和采矿业共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1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94.4%;年平均从业人员10255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平均从业人员数的95.2%;年末拥有总资产470944万元,占全部工业总资产的比重达90.5%。制造业和采矿业对全部工业的贡献份额:总产值为97.2%,主营业务收入为96.6%,实现利润为97.7%。
在12个制造业和采矿业行业中,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大的`饮料制造业和原煤开采和洗选业合计占比重为89.2%,可谓之为我县工业支柱产业,其中,饮料制造业占63.5%;原煤开采和洗选业占25.7%。
二、现实差距的突出表现
目前我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认真审视当前我县工业发展状况,在与全省59个扩权县和全市其他县区的比较中,我县工业的总量不大,优势资源利用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新增项目投入不多、发展后劲短缺等现实问题还比较突出,需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破解发展难题。
1、工业投入对工业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
尽管国家政策引导从投资推进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但我县工业近几年的投资在这种转变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开始呈现明显下降的态势,直接导致全县工业增量有限、增长后劲不足。
xx年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223.7亿元,比xx年增长43.5%,其中,工业投资完成额为198.1亿元,增长116.8%。同年,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22.8亿元,增长71.1%,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7.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完成额为12.4亿元,增长54.7%,速度比全市低62.1个百分点。
另外从我县工业投入内部构成看,资金大量用于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扩建,真正新建企业项目不多,xx年,在全县工业完成的12.4亿元投资额中,新建项目投资3.3亿元,仅占26.9%,还不到三成。同时新建项目建设进展也比较缓慢,建成投产时间延后。
2、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结构调整步伐不快
从反映产业结构调整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看,我县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全省、市内比较而言,我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明显趋于弱势。
3、优势资源利用不足,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农副产品加工业规模小、发展慢,引导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其次是煤、电、化一体化综合利用有限,产品附加值提升不明显;第三是现有生产资料利用不足,特别是洗煤企业生产资料急需整合利用。
三、谋求发展的路径思考
从当前我县经济运行情况看,有三难:一是难在国内外经济因素的互动影响不易控制;二是难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易短期突破;三是难在微观主体对宏观经济环境不易把握。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我们结合国家和省、市关于工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找准制约我县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发展目标、思路和举措。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快发展饮料制造业;二是提升发展原煤开采及洗选业;三是科学发展医药制造业;四是稳定发展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五是着力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
篇2:工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工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按照建设“四个中心”国家战略的要求,落实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规划,将充分依托洋山国际深水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港两大国际性枢纽港的优势,延伸和拓展浦东开发开放的经济社会效应,准确把握在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贯彻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体现区位优势,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壮大主导产业,提升产业集聚度,提升产业能级。加快经济的发展,就是要以加快优势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形成产业细化、优势明显、集群度高的产业群,共同推进经济圈产业的竞争力。
一、年工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年,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4.7亿元。其中四大重点行业:电子信息业占总产值的11.2%,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占2.8%,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占13.3%,装备业占51.3%。从行业小类看,通用、专用、运输设备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6亿元;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38.2亿元;电气机械、通信设备、计算机、仪器仪表等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9.6亿元,比上年增长78.5%,其中电子信息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2.9亿元,同比增长155.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2亿元,占全区工业的7.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7亿元;通用、专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6亿元,比上年增长38.0%,其中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配件制造业完成1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多;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完成18.3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全区工业实现利润41.0亿元,电子信息业占4.1%,医药及医疗制造业占3.0%,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占19.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22.3%。从主营业务收入看,四大重点产业共实现49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总数的74.2%。其中电子信息业占11.1%,医药及医疗制造业占0.2%,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占12.1%,装备业占50.9%。
(一)总体发展现状
总体来看,我区4大重点产业发展状况良好,呈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产业规模看,4大产业创造的经济总量在全区工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汇总数据显示,年,我区工业4个重点产业共有582户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51.0%;就业人数8577人,占规模以上工业就业人数的5.2%;资产合计40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资产的69.7%;主营业务收入49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74.2%;利润总额30.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74.3%。
二是从经济效益看,重点产业各项经济效益指标普遍好于全区工业平均水平。数据显示,年我区工业重点产业的资产周转率为2.14次,比全区平均水平高2.5%;劳动生产率为11.7万元/人,比全区平均水平高2.2万元;重点产业产品销售率为98.7%,高出全区工业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负债率为53.5%。
(二)各产业发展现状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区产业的发展现状,下面对各产业逐一进行分析:
1、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该产业共有法人单位49家,从业人员1020人,资产56.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8.8亿元,产值在全区工业产业中排名第三。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0家,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45.8亿元)、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17.6亿元)、申龙客车有限公司(5.2亿元)。
2、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该产业共有法人单位21家,从业人员339人,资产16.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8.4亿元,实现利润1.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9.1%,比去年同期下降4.6个百分点,有2家企业的产值超过4亿元,分别是扬子江药业集团海尼药业有限公司(5.5亿元)和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4.7亿元)。
3、电子信息制造业:该产业共有法人单位52家,从业人员1190人,资产61.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4.1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5家,超30亿的有1家,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昌硕科技有限公司(35.0亿元)、胜华电缆厂(12.8亿元)、堂福电子有限公司(3.4亿元)。
4、装备业:该产业共有法人单位460家,从业人员6028人,资产272.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38.3亿元,实现利润21.2亿元。其产值在全区工业产业中排名第一。资产周转率为2.1次,产品销售率为99.9%,资产负债率为55.9%。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法人单位102家,从业人员1393人,资产63.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3.0亿元,实现利润9亿元。其产值在全区工业产业中排名第二。资产周转率为2.3次,劳动生产率为14.8万元/人,产品销售率为97.8%,资产负债率为52.9%。
二、加快工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虽然目前重点产业还很弱小,但已经有一批正处强劲发展的产业,还有一批具有较明显发展潜力的产业,经济崛起的步伐在明显的加快。经济发展的提速,我们认为其根本而有效的途径应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以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来加速改变经济发展的固有状态,不断激发发展活力。从产业发展的层面上看,加快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应着力抓好六个方面。
(一)实施好“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
在实际的发展中,应结合国际产业发展和转移规律、我国产业发展状况,制定出推进工业产业发展具体可行的措施。要从工业整体发展出发,立足于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状况,着眼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强势发展产业--潜在优势产业,围绕产业联动,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集群,合理布局生产力,形成产业聚集,要与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想结合,与产业园的特色相匹配,与人力资源相适应,发展以现代装备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同时与浦东联动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
(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促进产业升级
坚持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的产业发展方针,在发展中完成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调整中实现产业创新提升,逐步构筑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先导、现代装备工业为支柱,特色鲜明、重点突出、体现临港经济特征的多元产业体系,努力构筑“现代装备工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信息产业基地”。 要做好工业产业集群,其根本点就是要以产业中心发展区域的产业为基础,特别是利用其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整合同类产业和产品资源,发挥产业集群的引领导作用,带动经济圈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有利时机,努力创造条件,改善软硬环境,大力引进外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特别是要吸引外资在我区建立研发中心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提升加工产品档次和开发能力。
(三)以产品为核心,加强产业集群分析研究
从产业竞争力上看,我们要对重点行业进行细化研究,从中类行业细化到小类行业、细化到产品。从小类行业上研究,以龙头产品为纽带,进行产业集群,进行充分合作和有效的.竞争,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赢利水平。同时充分重视国内外市场,做好两个市场大文章。比如电子信息行业,它的发展与国际IT产业的发展休戚相关,但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对电子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眼睛向外的同时,也要眼睛向内,加大技术投入,集中攻关,寻求核心技术突破,不但可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行业的产品附加值,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以质取胜战略,法力培育优秀品牌,使之成为的产品新亮点。
(四)“开源节流”并举,应对能源紧张局面。
工业的快速发展,用能需求急剧增加,能源供需趋紧。短期来说,强化节能意识,组织协调好能源供给,最大限度地舒缓用能紧张的局面。长远来看,关键是加强节能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开发可替代新能源,特别是可循环使用的新能源,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应用,还是从根本上化解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增大的最佳途径。
(五)统筹协调好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工业园区良性有序发展。招商引资是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工业园区则是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战场。要把园区的工业做大做强,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和资金仍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把加快工业发展、壮大工业规模、培育工业经济增长点作为重大措施来抓,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为园区建设创造宽松环境。提升工业园区的能级,加快培育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临港物流产业区、国际医学园区和信息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功能培育。通过园区建设,拓宽我区工业发展空间,吸纳新的工业项目,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增强发展后劲。从经济一体化、空间布局扩容和功能提升出发,把工业园区整合成产业功能区,加快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化、市场专业化的发展。
(六)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大力扶持大型优势企业和中小高技术企业,针对我区目前存在的企业多、技术竞争力弱的问题,要继续实施企业集团战略、龙头企业战略,发挥规模优势,提高整体抗市场风险能力,力求在微电子、软件、计算机、通信等重点领域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和拳头产品。与此同时,进一步扶持中小高技术企业,培育大型企业的后备力量,以形成梯次推进的产业组织体系。比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世界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工业的五大重点发展产业。年,该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我区规模以上总量的6.8%,实现总产值占总量的7.1%。要把握好产业发展的大势,着力发展增长潜力大、带动效益强、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发展和壮大新兴产业。
篇3:县域工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要全面实现彝良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按照“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和重点资源产业规划,进一步发挥水电、铅锌、煤炭、石英、生物资源和交通、城镇化建设及后发优势,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加快“矿—电”结合工业发展布局,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彝良经济的快速、健康、跨越式发展。现将XX县县域工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县工业发展现状(包括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及县域工业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成效
(一)工业经济基础现状
经过半过多世纪的努力,特别改革开放以来,到“十一五”规划初期的快速发展,我县的工业经济基础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已经形成冶金、化工、电力、煤炭、建筑、建材、机电、酿造、医药、食品加工等10个工业项目产业链,并初具规模,各具特色,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县域工业经济体系。
1、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重:
,实现工业生产总值9。6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1353万元,第二产业102621万元,第三产业42536万元,一、二、三产业结构为26。13:52。22:21。65,仅从20开始第二产业相对较快。表明工业化从初期向中期开始过度,城市化水平为 %,“工业强县”战略刚刚起步,但基本属于粗放型、资源型经济,工业附加值仍然不高,产业链仍不长。
2、工业企业与工业经济:
到年,全县工业企业436户,其中:国有工业企业6户,集体工业企业16户,私营工业企业38户,个体工业企业376户。实现工业产值9。6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3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的工业产值5。1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3。47%,规模以下的`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4。49亿元,占全部总产值的46。53%。个体私营工业经济的较快发展,主要是煤炭和铅锌的开采,促进了县城工业经济的较快增长。
3、主要工业及主要产品:
全县工业主要以水力发电生产、铅锌采选及冶炼,原煤生产及煤化工,石英砂的开采冶炼、建筑、建材及酿造等六种类企业作支撑。工业产品主要有电力、原煤、铅锌、硫酸、石英砂、硅铁、电石、合成铵、碳铵、水泥、砖、白酒、纸、服装、日用陶瓷、铁制农具、副食品加工等。
4、主要工业化指标:
2006年,人均工业产值1754元/人年,而人均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仅790元/人年,还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1390元的43个百分点全省人均工业增加值 元相比,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最低层次阶段。
5、对推动县城经济发展的作用
2006年底,全县总人口55万,生产总值19。65亿元,财政收入1。37亿,地方财政收入6047万元,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70%左右,但对工业的支持力度极为有限。
二、工业发展的资源(包括矿产、农产品等资源及区位等基础条件)
(一)我县是一个资源富集县。一是水电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白水江、洛泽河、田黄河流域。理论蕴藏量86。76万千瓦,可装机50万千瓦,现有洛泽河电站、熊沟电站、麻窝电站、关口电站、长龙电站、双龙电站等多座电站相继出力,现总装机达17。51万千瓦。目前正在实施庙林等17座电站的相即开工建设。到十一五年可实现装机容量达25万千瓦。二是煤炭量大质优。储量达18亿吨,仅小发路片区无烟煤是世界四大优质煤块之一,是重要的煤化工原料,被誉为世界煤炭“王中王”。目前,有42对煤井进行生产,旺立集团、天源集团、九欣化工集团等企业推动了我县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旺立达集团正在筹建10万吨/年铸造型焦、天源集团60万吨/年电石一期工程开工在即,九欣化工年产碳铵6万吨。三是铅锌质优价高,储量有1千万个金属吨以上,品质好,价格高,初步判断为特大型矿床,有云冶集团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60万吨/年铅锌选厂。四是硅质原料石英砂储量23亿吨,居云南首位。sio2含量高达98。86—99。02%,是生产白玻璃、高档泡花碱、采砂地板、结晶硅、单晶硅、多晶硅和工业硅的优质原料,是彝良今后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五是优质生物资源。尤其是天麻、五倍子、竹荪、紫皮大蒜最为珍贵,极具有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可开发价值。天麻、魔芋、山嵛菜、乌骨鸡、黄牛、生猪等初具规模,将培育为生物资源加工基地。
(二)区位优势:我县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的乌蒙腹地,XX市中部,北进四川、重庆,南抵贵州、广西,与三省八县(区)相连,国土面积2804平方公里。内昆铁路通过我县境内工业园区,建有大寨火车站,以及巧威、镇大两条省级公路自西向东横穿全县境地,构成彝良工业园区内“夫”字型交通网络环状,纵横交错,向西60公里连接昭通机场,向北60公里至213国道高速公路,通往云南北大门水富港口,转接长江黄金水道,四通八道。
三、县域工业发展的主要思路,产业发展重点及方向
我县通过广泛调研,深化了对县情的认识,针对新时期、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确定了“工业XX县”战略,制定了彝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定位、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即:建设“能源化工矿冶基地、生物资源加工基地、红色生态旅游基地”三个基地,重点培育“铅锌、煤炭、电力、硅铁、天麻、旅游” 六大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税费达到4亿元以上,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由现在70%提高到8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60:20的目标。重点是抓好六大产业集群的培育。
(一)快速做大做强铅锌产业集群。按照“整合资源、优化配置、规模开采、综合利用”的思路,积极整合资源,发展铅锌原矿深加工。力争到,原矿生产能力达到60至70万吨,建成驰宏公司铅锌矿60万吨/年洗选厂和10万吨/年的电解锌厂,实现勘探、采掘、洗选、冶炼一体化的规模化发展目标,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工业增加值10亿元,税费2。8亿元。
(二)扶持做大做强煤炭产业集群。坚持整合资源、规模开采,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全县原煤产量300万吨、产值6亿元以上。坚持走煤化工一体化路子,大力发展天源集团60万吨/年电石、4万吨高压硫酸锌10万吨/年,精甲醇和旺立达集团10万吨/年铸造型焦等精深加工,努力实现电石产值15亿元,工业增加值10亿元,税费1。5亿元的发展目标。
(三)加快发展壮大电力产业集群。坚持“中小并举”的方式,抢抓机遇,加快水电开发步伐,到20,实现水电装机容量25万千瓦、电力总产值4亿元、税收5000万元以上。同时,经初步测算,未来几年全县工业项目需年供电18亿度以上,将实现产值7亿元、税收9000万元以上。
(四)积极培育硅、铁产业集群。坚持招大商,引大资,规模开发,力争建成1至2个亿元加工企业,努力把彝良建成昭通最大的硅质原料基地。
(五)加快培育以天麻为代表的生物产业集群。重点以天麻种植保护、精深加工为重点,扩大种植面积,加快产品研发,力争到年,天麻种植面积达2万亩、产量375万公斤以上;建成深加工企业1个以上,深加工天麻100万公斤,实现增加值2亿元以上。拟定将生物资源加工基地建设与发展与四川山山药业集团九欣化工公司(收购彝良氮肥厂厂方)进行谈判。
(六)积极培育旅游产业集群。以昭彝、彝油交通建设为契机,坚持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以培育三个“重点红色旅游区”、打造两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九个“红色旅游经典景色”为着力点,依托铅锌和煤炭等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昭彝地缘优势,打造红色、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力争把县城建成以铅锌和煤炭资源加工为重点的工业重镇和集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精品小城,成为昭阳休闲娱乐的“后花园”,把牛街建成历史文化名镇,把小草坝建成生态旅游新镇,把奎香建成区域中心集镇和红色旅游名镇,形成一批“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特色集镇,提高中心集镇辐射带动作用。
篇4:县工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县工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全县有工业企业129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494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户,较上年新增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53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9%,实现销售产值24430万元,同比增长23.69%,工业品销售率达96.5%,年末从业人员2355人。2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合计81899.9万元,其中:国有资产60014.6万元,占全部资产的73.28%。实现利润116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实现税收2115万元,比上年增长9%,工业占gdp的比重为12.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gdp的份额达到7.0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3.5:15.4:31.1调整到51.1:16:32.9。
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县域经济民营化战略的实施,全县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一)县委、县政府切实加强了对工业经济的领导,成立了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决定》,组建了工业发展专班,建立了县领导和有关部门联系企业制度,完善了加快工业发展的一系列奖励办法,有力的促进行了工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县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转变。
(二)经济成份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从发展规划、政策、措施等方面大力扶持,逐步形成了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工业企业。据统计21户规模以上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户,私营企业16户,港澳台资企业2户,非公有制企业20实现工业总产值15136万元,同比增长45.09%。截止年底,全县除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朝阳电业为国有企业外,其余的国有、集体企业通过改制、拍卖,顺利地实施了职工买断工龄,企业买断产权的以民营化为主的工业企业的.结构性调整。企业由国有转向民营化,不仅破除了传统体制的束缚,更重要的是激活了民营资本,更新了职工的观念,增大了择业的灵活度,使原有的资本结构得到重组,资源得到重新开发,人员得到合理安置。应该说在“十五”期间通过县域经济民营化,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发展模式,为“十一五”我县工业企业发展奠定了较好地基础。
(三)骨干企业增幅明显。在全部产值中朝阳电业、电力公司实现产值9700万元,6家规模以上煤矿企业实现产值3638万元,“两电一煤”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达52.67%。原康丰公司重组为三益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后,当年实现产值1928万元,鑫鑫麻纺、利安隆化工、发夏食品等一批骨干民营企业快速崛起,有力地带动了我县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增多,总量增大。到3月底止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的16户,实现产值19792万元,发展到2005年的21户,实现产值25322万元,产值增长27.94%。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望发展到24户以上。此外,县工业发展领导小组还将佳德木业、瀑源化工、建兴石材、小河电站、江博竹制品等十一户作为重点扶持的企业,部分企业年内将达到规模以上企业要求。
(五)产业格局初步形成。2005年末已初步形成了以世纪通煤矿为龙头的煤炭产业,以朝阳电业、电力公司为龙头的电力产业,以协力水泥、建兴石材为龙头的建材产业,以三益化肥、利安隆为龙头的化工产业,以仁仁硒茶、发夏食品、新龙茶业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
(六)工业项目工作真正实现了建设一批,新建一批、争取一批,储备一批。2006年全县续建的工业项目有14个,新建的工业项目18个,争取的工业项目有17个,储备的工业项目7个。一批电力建设项目为开发××县水、煤资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工业企业职工保障体系趋于完善,多数企业参保意识得到增强。到2005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人数占参保人数的80.78%,三险种(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分别为1708人,394人,54人。
二、工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县工业企业发展较快,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企业整体素质偏低。一是部分企业起点低,设备、技术水平落后,科技含量不高,经济效益不佳。楚霸建材、楚焱纸业、三益化肥等企业主要设备年久失修,急需更新和淘汰。二是部分民营企业管理跟不上,经营者管理水平更是急需更新。一部分企业选择了家族式管理模式,个别企业形式上是股份制企业,而实际上没有按照股份制企业经营方式运作,大股东在外摇控,小股东各自作主,持股人难以沟通、协调,不能形成内部合力,影响了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三是人才缺乏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需要高素质管理、技术人才,但企业的发展环境和报酬难与发达地区相比,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如发夏公司引进一个学生物的大学生到该厂工作,不到一个月就不辞而别。三益化肥离城较远,条件较差,一些技术骨干相继外出到中等城市打工。另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为了减少开支,管理人员一人身兼数职,结果是本职没有作好,兼职管理不到位。
(二)融资难,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银行商业化以后,在评估授信、贷款评估、手续审批、扶优扶强等方面与民营工业企业发展不十分匹配,小额贷款成本较高,银行惜贷,对民营企业偿贷能力、信誉度存在疑虑。业主想贷款贷不出,融资难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
(三)规模小、效益低,对财政的支撑能力弱。2005年我县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只有朝阳电站、电力公司等五家,应交税金过千万元的企业只有朝阳电业有限公司一家,应交税金50至100万元的民营企业4家,应交税金20万元至50万元的4家。
(四)缺乏知名品牌。目前我县工业产品在周边县市打得出、叫得响的产品不多,更没有一户上规模上档次的知名企业。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法人说不清企业基本现状,讲不明企业发展方向,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束手无策的境地。
(五)少数企业法人劳动法规意识不强。尤其是一些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不愿给员工参保,用工合同签约率低,加之一些进城务工人员对参保没有认识,流动性大,员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难以实施有效管理。
三、几点建议
为了促进我县工业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针对我县工业发展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摸清资源家底,对我县可供开发的资源要开展有重点的祥查,在积级开发,注意保护的同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加大工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培训力度。有关部门要根据县委经济工作的转型,摸清现有工业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状况,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引进人才计划。通过培训造就一支精通管理,善于经营,敢于创新的企业家队伍。同时,切实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帮扶力度,有关部门对现有企业进行一次综合体验,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大劳动法规执法力度,切实增强企业对劳动用工行为的规范,使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进一步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坚定不移的实施农业经济主导型向工业经济主导型转变,统一全县各级各部门的认识,早日实现“工业兴县”、“工业富县”的奋斗目标。
(四)进一步加大工业项目的研究、谋划、申报等基础工作的力度,真正把“一名领导、一个产业、一个专班、一笔经费”的工作思路形成长效机制,抓出实效。切实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降低入门标准,提高优质服务,吸引优势产业进驻园区,为我县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篇5:紧紧围绕发展新目标 努力实现新跨越
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确立了“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实现**新一轮的新发展、新跨越”的新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紧紧围绕发展新目标 努力实现新跨越
。**作为**市的一个拥有68万人口的中等县,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就是要紧紧抓住中央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和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以及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历史机遇,认真审视县情,理性认识差距,以不进则退、慢进落后的危机感和奋起直追、奋勇争先的责任感,创新思路,突破常规,奋力实现**新跨越,在**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中确保不落伍,争当排头兵。 一、吃透县情,在深化认识中对接新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县十次 确立的“建设工业经济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商贸旅游旺县、民营经济新县、绿色生态靓县、财税收入富县”的奋斗目标和“工业立支柱、农业兴产业、三产上台阶、城市升形象、党建出成果”的发展思路,引导全县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跳出**看**”,差距与落后不容忽视。一是经济发展上的差距。2005年全县人均GDP3839 元,仅占全市人均的90.2%,占全省人均的 %。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农业比重高出全市、全省4.9 、16.2 个百分点,工业对GPD的贡献率比全市低4.1 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境内的国道、省道、县道公路均已“超期服役”,全县2035公里乡村公路仅有155公里铺油。乡镇历史债务沉重,运转十分困难。二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部分干部群众因循守旧,封闭排外,盲目乐观,不思进取,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需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三是干部队伍素质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缺乏攻坚破难的勇气、扑下身子抓落实的精神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科学审视县情,**也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优势资源得到了较好利用。有较为丰富的水能资源,已建成的马回电站和正在新建的'金溪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3.6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1亿千瓦时;有较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尤其是四次蝉联全国农博会金奖、荣获“中华名果”殊誉的锦橙100号独具特色;同时有省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大深南海等旅游资源和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二是骨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初步形成了以马电、金电为主的电力产业,以嘉宝、天府、金坛电化、航星钢铁为主的机械冶金业和以金华纺织、齐祥食品、赛克斯丝绸、可口爽公司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业初步形成了生猪、水果、蚕桑、劳务四大特色产业;商贸经济初步形成了以相如广场为中心的“黄金消费圈”。三是经济格局逐步调整优化。二、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通过深化改革,成功创造了“四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转变体制,百分之百转变机制,百分之百转变身份,百分之百盘活存量)的改制经验,新建了一批规模以上工商企业,县属工商企业基本实现民营化,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面对市委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新目标,面对各县(市)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逼人态势,深感压力巨大,责任重大。立足县情,我们在县十次 确立的“六个县”奋斗目标和“五句话”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思想大解放促进对外大开发,以观念大更新推动环境大优化,以作风大转变实现经济大飞跃,奋力推进**发展新跨越,为把**建成“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创新举措,在加快发展中演绎新目标 实现**发展新跨越,进而推进**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必须在发挥优势上下功夫,在突出重点上做文章,努力实现五大突破。 1、做强骨干产业,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新突破。壮大电力、机械冶金、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使之在全县工业中的比重达到80%以上。一是强化对工业的领导。把工业作为“一把手”工程,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成立工业领导小组,分管领导负责协调,县级领导定点联系,相关部门具体实施。二是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加快“天府”粉碎机换代升级、齐祥食品分割肉生产线扩建、兴华药业GMP达标改造、航星钢铁合格达标以及金坛电化公司环保技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完成全市保留的唯一一个县级工业园区的路、水、电、气、排污和绿化工程,力争三年内引进10-1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四是建立健全融资机制。采用政府支持、企业参股的方式筹集资本金,壮大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实行会员制,非成员企业不予担保,成员企业担保额度按企业在担保公司的股份和权益大小确定,同时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支持企业技改和扩张,努力突破企业融资“瓶颈”。 2、加快结构调整,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新突破。重点培育优质生猪产业,力争三年内建成西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优质生猪良繁基地和优质肉猪生产、加工、出口基地。重点培育特色水果、蚕桑和劳务产业,同时积极发展制种业和蔬菜业。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以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股份制合作经营为主要模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倡导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龙头企业入股、参股,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二是倾力打造龙头企业。采用企业托养、“良繁企业+养殖大户”、“加工企业+协会+养殖大户”、股份合作等多种模式,把巨农实业公司建成集生猪良繁、饲料加工、生态果园、果品保鲜于一体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带动全县生猪产业的发展。支持齐祥食品公司和可口爽公司加强技改,扩大生猪和水果加工规模,进一步拓展国内国际市场。三是建好一批优质农产品基地。加强生猪产业基地建设,力争三年内全县LY母猪年饲养量达到5.6万头,年出栏DLY生猪100万头以上,基本建成覆盖全县的良繁体系。加强以锦橙100号为主的重点基地乡镇规范化管理,彻底根除病害,建立苗木培育基地。巩固以建成的制种基地和蚕桑基地,改善品种结构,适度扩大规模。四是健全服务体系。发挥县内科技人才的作用,采用有偿服务、技术入股等方式,加快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健全政府、银行、业主、农户四者参与的融资机制,建立生猪发展投资担保公司和生猪发展基金,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提供金融服务。 3、实施开放带动,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招商引资是实现丘陵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必须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党政主要领导抓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锻炼干部的第一战场和年度目标考核的第一内容,力争出新经验、创新成果。一是强化领导抓招商。坚持把招商引资纳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懂经济、善协调、能落实的县级领导干部,常年抓招商。同时,四大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都亲自带头走出去招商引资。二是做优项目抓招商。充分挖掘、培植、整合和利用优势资源,筛选一批符合**产业特点的起点高、关联度大且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进行可研论证,着力打造有较强吸引力的项目优势。三是突出重点抓招商。把招商引资的主攻区域放在浙江、福建和成渝等地,把招引的重点产业放在工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上,努力抓住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产业转移的机遇,力争引进一批附加值高的项目,篇6:紧紧围绕发展新目标 努力实现新跨越
四是跟踪问效抓招商。加大对在建项目的服务力度,加大对已签约而未履约和已有意向项目的跟踪力度,争取早日履约或签订正式合同。五是强化责任抓招商。实行“定项目、定额度、定单位、定人员、定奖惩”的“五定”责任制,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实行同奖同惩、重奖重惩。对未完成任务的在电视台公开曝光、通报批评并暂扣第13个月奖励工资,单位主要领导当年不予评先评优。 4、完善城市功能,努力实现经营城市新突破。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要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必须大力经营城市。一是科学规划,完善布局。完成县城总规修编,完成城西、城北3.1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规,启动城东小区、滨江小区修建性详规及城市风貌特色规划。二是整合资源,提高效益。完善国土资源储备管理制度,稳妥推进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吸引外资和民间资金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经营。一律实行公开竞价出让、转让城市资源和资产,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三是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大力保护和开发相如古县文物遗迹,深入挖掘相如文化,强力打造相如品牌,为旺盛商贸旅游创造有利条件。加快紫苑小区、城东小区、滨江小区“三个小区”建设,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努力改善县城人居环境。四是聚集人气,大兴产业。以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二产业发展,以特色市场、专业市场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推动三产业发展,以整合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产业发展,以三个小区建设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以此带动城市的人气和商机。 5、强化项目拉动,努力实现重点建设新突破。**经济要快速增长,必须始终坚持市委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的“项目是载体,产业是支撑”的要求,在大上项目上狠下功夫。一是加快在建工程建设,及早建成一批。抓好金溪航电枢纽工程二枯施工,确保第一台机组发电,全面竣工;加快南(部)渠(县)路**段改造工程、污水处理厂和城北大道、城东大道建设。 二是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及早开工一批。积极主动做好营(山)高(坪)一级路的开工准备工作,尽快建成**至**“半小时经济圈”;动工建设滨江大道、垃圾处理场、城东小区、紫苑小区和县城规划区内河舒、锦屏两个片区的供水供气工程。三是积极包装上报,及早争取一批。全力以赴做好核电站落户**争取工作,积极争取蓬(安)平(昌)公路**段、蓬(安)新(政)公路的立项工作,积极争取大深沟中型水库病害整治、人畜饮水、林业绿化、小微水利及乡村公路建设等项目,积极包装上报生猪良繁养殖加工项目和锦橙100号产业化项目。 三、精心施为,在强化保障中实现新目标 推进**发展新跨越,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全县上下必须坚定发展目标不动摇,增强发展信心不松劲,在加快打造“四个**”上狠下功夫,为促进**发展新跨越、进而实现**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1、着力构建“环境特区”,加快打造“开放**”。一是优化人文环境,以开明促开放。邀请专家学者来**讲课,组织党政领导、执法执纪部门、经济主管部门、民营企业家到经济大发展和思想大开放的地区参观学习,进一步在全县上下牢固树立“进了**门就是**人”、“视投资者为衣食父母”、“只要你来投资,什么都可以谈”的观念,营造满腔热忱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借力发展的思想氛围。二是优化创业环境,以改革促开发。本着“精减机构、转变职能,缩减人员、节约成本,加强服务、提高效率”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县乡两级 ,适度调整机构设置,精简富余人员;进一步深化以教育、卫生及农业下属事业单位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商贸流通企业改革,实现商贸企业民营化。三是优化政务环境,以诚信促开放。在加强对全县机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诚信教育的同时,建立健全政府职能部门诚信约束制、公开承诺制、社会举报制和责任追究制,从严查处不信守承诺的人和事,确保投资者在**安心创业、舒心生活。四是优化政策环境,以让利促开放。吸纳民间资本进入法律和政策未禁止的领域,清理兑现并及时调整优惠政策,把**建成在双赢前提下的投资“洼地”。完善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级部门定点帮扶外来企业责任制,继续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评选服务质量最佳最差单位活动,对吃拿卡要、冷硬横推的人和事,坚决查处,绝不姑息。 2、切实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加快打造“平安**”。牢固树立“抓发展是第一要务、抓安全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观念,严格按照“一岗双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稳定工作的信息反馈制度、隐患排查整改档案管理制度、民情暗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按照“培训教育不留盲区、隐患整治不留死角、责任体系不留空档、事故查处不留情面”的工作要求,强化安全生产,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领导接待日、干部下访和热点、难点问题预警、排查、调处机制,集中力量解决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历史遗留问题、企业改制以及涉法涉诉上访等突出问题,严防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方针,加强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确保“平安**”创建工作收到实效。 3、真情关爱弱势群体,加快打造“和谐**”。加大养老、失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力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认真抓好下岗职工“三条保障线”的衔接,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认真落实城市低保和民政救灾救济工作,确保优抚优待、五保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切实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在全社会倡导一种“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真情关怀弱势群体”的良好风尚,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做好事”活动,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卫生扶贫和产业扶贫,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共同解决弱势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4、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快打造“正气**”。按照省委“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和市委“人人有触动、人人受教育、人人有提高、人人有变化”的要求,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建好一流班子,带好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一是培育一批亲民爱民富民的先进典型,促进党员思想觉悟大提高。结合先进性教育,在全县上下大力推广中坝村“抓难治烂,发展致富”和下河街“开展党员社区扶贫工程,强化社区党建,真情关怀弱势群体”的经验,着力培育更多的基层组织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学习范琼花”活动,着力培育更多的亲民党员、爱民书记、富民干部。二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促进领导环境大优化。按照县委提出的“八重用八不用”的用人原则和“三重两不” (重公认、重实绩、重能力,不论年龄、不论资历)的用人标准,坚持多层面“海推”、“海选”干部;建立干部公开化推荐制度,实行县委全委会票决制,把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三是加强干部管理,促进干部作风大转变。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工作月报制、县级领导干部分工动态制和科级干部任职动态制,全面实行零基考核,并将目标考核结果纳入干部管理实绩档案,作为干部晋升、提拔的重要依据。坚持不懈地抓好干部的作风教育,切实解决个别干部工作不在状态的问题。四是坚决刹住“四股歪风”,促进执政形象大提升。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乡“三不准”和县内公务活动“六不准”规定,狠刹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违规经商办企业、收钱送钱、跑官要官和参与赌博等“四股歪风”,以好的党风带动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篇7:紧紧围绕发展新目标 努力实现新跨越
。**作为**市的一个拥有68万人口的中等县,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就是要紧紧抓住中央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和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以及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历史机遇,认真审视县情,理性认识差距,以不进则退、慢进落后的危机感和奋起直追、奋勇争先的责任感,创新思路,突破常规,奋力实现**新跨越,在**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中确保不落伍,争当排头兵。
一、吃透县情,在深化认识中对接新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县十次 确立的“建设工业经济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商贸旅游旺县、民营经济新县、绿色生态靓县、财税收入富县”的奋斗目标和“工业立支柱、农业兴产业、三产上台阶、城市升形象、党建出成果”的发展思路,引导全县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跳出**看**”,差距与落后不容忽视。一是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全县人均GDP3839 元,仅占全市人均的90.2%,占全省人均的 %。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农业比重高出全市、全省4.9 、16.2 个百分点,工业对GPD的贡献率比全市低4.1 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境内的国道、省道、县道公路均已“超期服役”,全县2035公里乡村公路仅有155公里铺油。乡镇历史债务沉重,运转十分困难。二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部分干部群众因循守旧,封闭排外,盲目乐观,不思进取,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需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三是干部队伍素质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缺乏攻坚破难的勇气、扑下身子抓落实的精神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科学审视县情,**也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优势资源得到了较好利用。有较为丰富的水能资源,已建成的马回电站和正在新建的金溪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3.6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1亿千瓦时;有较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尤其是四次蝉联全国农博会金奖、荣获“中华名果”殊誉的锦橙100号独具特色;同时有省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大深南海等旅游资源和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二是骨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初步形成了以马电、金电为主的电力产业,以嘉宝、天府、金坛电化、航星钢铁为主的机械冶金业和以金华纺织、齐祥食品、赛克斯丝绸、可口爽公司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业初步形成了生猪、水果、蚕桑、劳务四大特色产业;商贸经济初步形成了以相如广场为中心的“黄金消费圈”。三是经济格局逐步调整优化。二、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通过深化改革,成功创造了“四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转变体制,百分之百转变机制,百分之百转变身份,百分之百盘活存量)的改制经验,新建了一批规模以上工商企业,县属工商企业基本实现民营化,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
面对市委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新目标,面对各县(市)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逼人态势,深感压力巨大,责任重大。立足县情,我们在县十次 确立的.“六个县”奋斗目标和“五句话”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思想大解放促进对外大开发,以观念大更新推动环境大优化,以作风大转变实现经济大飞跃,奋力推进**发展新跨越,为把**建成“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创新举措,在加快发展中演绎新目标
实现**发展新跨越,进而推进**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必须在发挥优势上下功夫,在突出重点上做文章,努力实现五大突破。
1、做强骨干产业,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新突破。壮大电力、机械冶金、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使之在全县工业中的比重达到80%以上。一是强化对工业的领导。把工业作为“一把手”工程,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成立工业领导小组,分管领导负责协调,县级领导定点联系,相关部门具体实施。二是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加快“天府”粉碎机换代升级、齐祥食品分割肉生产线扩建、兴华药业GMP达标改造、航星钢铁合格达标以及金坛电化公司环保技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完成全市保留的唯一一个县级工业园区的路、水、电、气、排污和绿化工程,力争三年内引进10-1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四是建立健全融资机制。采用政府支持、企业参股的方式筹集资本金,壮大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实行会员制,非成员企业不予担保,成员企业担保额度按企业在担保公司的股份和权益大小确定,同时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支持企业技改和扩张,努力突破企业融资“瓶颈”。
2、加快结构调整,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新突破。重点培育优质生猪产业,力争三年内建成西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优质生猪良繁基地和优质肉猪生产、加工、出口基地。重点培育特色水果、蚕桑和劳务产业,同时积极发展制种业和蔬菜业。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以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股份制合作经营为主要模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倡导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龙头企业入股、参股,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二是倾力打造龙头企业。采用企业托养、“良繁企业+养殖大户”、“加工企业+协会+养殖大户”、股份合作等多种模式,把巨农实业公司建成集生猪良繁、饲料加工、生态果园、果品保鲜于一体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带动全县生猪产业的发展。支持齐祥食品公司和可口爽公司加强技改,扩大生猪和水果加工规模,进一步拓展国内国际市场。三是建好一批优质农产品基地。加强生猪产业基地建设,力争三年内全县LY母猪年饲养量达到5.6万头,年出栏DLY生猪100万头以上,基本建成覆盖全县的良繁体系。加强以锦橙100号为主的重点基地乡镇规范化管理,彻底根除病害,建立苗木培育基地。巩固以建成的制种基地和蚕桑基地,改善品种结构,适度扩大规模。四是健全服务体系。发挥县内科技人才的作用,采用有偿服务、技术入股等方式,加快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健全政府、银行、业主、农户四者参与的融资机制,建立生猪发展投资担保公司和生猪发展基金,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提供金融服务。
3、实施开放带动,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招商引资是实现丘陵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必须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党政主要领导抓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锻炼干部的第一战场和年度目标考核的第一内容,力争出新经验、创新成果。一是强化领导抓招商。坚持把招商引资纳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懂经济、善协调、能落实的县级领导干部,常年抓招商。同时,四大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都亲自带头走出去招商引资。二是做优项目抓招商。充分挖掘、培植、整合和利用优势资源,筛选一批符合**产业特点的起点高、关联度大且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进行可研论证,着力打造有较强吸引力的项目优势。三是突出重点抓招商。把招商引资的主攻区域放在浙江、福建和成渝等地,把招引的重点产业放在工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上,努力抓住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产业转移的机遇,力争引进一批附加值高的项目,
论文
四是跟踪问效抓招商。加大对在建项目的服务力度,加大对已签约而未履约和已有意向项目的跟踪力度,争取早日履约或签订正式合同。五是强化责任抓招商。实行“定项目、定额度、定单位、定人员、定奖惩”的“五定”责任制,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实行同奖同惩、重奖重惩。对未完成任务的在电视台公开曝光、通报批评并暂扣第13个月奖励工资,单位主要领导当年不予评先评优。4、完善城市功能,努力实现经营城市新突破。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要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必须大力经营城市。一是科学规划,完善布局。完成县城总规修编,完成城西、城北3.1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规,启动城东小区、滨江小区修建性详规及城市风貌特色规划。二是整合资源,提高效益。完善国土资源储备管理制度,稳妥推进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吸引外资和民间资金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经营。一律实行公开竞价出让、转让城市资源和资产,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三是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大力保护和开发相如古县文物遗迹,深入挖掘相如文化,强力打造相如品牌,为旺盛商贸旅游创造有利条件。加快紫苑小区、城东小区、滨江小区“三个小区”建设,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努力改善县城人居环境。四是聚集人气,大兴产业。以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二产业发展,以特色市场、专业市场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推动三产业发展,以整合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产业发展,以三个小区建设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以此带动城市的人气和商机。
5、强化项目拉动,努力实现重点建设新突破。**经济要快速增长,必须始终坚持市委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的“项目是载体,产业是支撑”的要求,在大上项目上狠下功夫。一是加快在建工程建设,及早建成一批。抓好金溪航电枢纽工程二枯施工,确保第一台机组发电,20全面竣工;加快南(部)渠(县)路**段改造工程、污水处理厂和城北大道、城东大道建设。 二是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及早开工一批。积极主动做好营(山)高(坪)一级路的开工准备工作,尽快建成**至**“半小时经济圈”;动工建设滨江大道、垃圾处理场、城东小区、紫苑小区和县城规划区内河舒、锦屏两个片区的供水供气工程。三是积极包装上报,及早争取一批。全力以赴做好核电站落户**争取工作,积极争取蓬(安)平(昌)公路**段、蓬(安)新(政)公路的立项工作,积极争取大深沟中型水库病害整治、人畜饮水、林业绿化、小微水利及乡村公路建设等项目,积极包装上报生猪良繁养殖加工项目和锦橙100号产业化项目。
三、精心施为,在强化保障中实现新目标
推进**发展新跨越,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全县上下必须坚定发展目标不动摇,增强发展信心不松劲,在加快打造“四个**”上狠下功夫,为促进**发展新跨越、进而实现**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1、着力构建“环境特区”,加快打造“开放**”。一是优化人文环境,以开明促开放。邀请专家学者来**讲课,组织党政领导、执法执纪部门、经济主管部门、民营企业家到经济大发展和思想大开放的地区参观学习,进一步在全县上下牢固树立“进了**门就是**人”、“视投资者为衣食父母”、“只要你来投资,什么都可以谈”的观念,营造满腔热忱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借力发展的思想氛围。二是优化创业环境,以改革促开发。本着“精减机构、转变职能,缩减人员、节约成本,加强服务、提高效率”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县乡两级 ,适度调整机构设置,精简富余人员;进一步深化以教育、卫生及农业下属事业单位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商贸流通企业改革,实现商贸企业民营化。三是优化政务环境,以诚信促开放。在加强对全县机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诚信教育的同时,建立健全政府职能部门诚信约束制、公开承诺制、社会举报制和责任追究制,从严查处不信守承诺的人和事,确保投资者在**安心创业、舒心生活。四是优化政策环境,以让利促开放。吸纳民间资本进入法律和政策未禁止的领域,清理兑现并及时调整优惠政策,把**建成在双赢前提下的投资“洼地”。完善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级部门定点帮扶外来企业责任制,继续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评选服务质量最佳最差单位活动,对吃拿卡要、冷硬横推的人和事,坚决查处,绝不姑息。
2、切实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加快打造“平安**”。牢固树立“抓发展是第一要务、抓安全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观念,严格按照“一岗双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稳定工作的信息反馈制度、隐患排查整改档案管理制度、民情暗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按照“培训教育不留盲区、隐患整治不留死角、责任体系不留空档、事故查处不留情面”的工作要求,强化安全生产,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领导接待日、干部下访和热点、难点问题预警、排查、调处机制,集中力量解决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历史遗留问题、企业改制以及涉法涉诉上访等突出问题,严防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方针,加强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确保“平安**”创建工作收到实效。
3、真情关爱弱势群体,加快打造“和谐**”。加大养老、失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力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认真抓好下岗职工“三条保障线”的衔接,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认真落实城市低保和民政救灾救济工作,确保优抚优待、五保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切实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在全社会倡导一种“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真情关怀弱势群体”的良好风尚,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做好事”活动,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卫生扶贫和产业扶贫,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共同解决弱势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4、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快打造“正气**”。按照省委“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和市委“人人有触动、人人受教育、人人有提高、人人有变化”的要求,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建好一流班子,带好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一是培育一批亲民爱民富民的先进典型,促进党员思想觉悟大提高。结合先进性教育,在全县上下大力推广中坝村“抓难治烂,发展致富”和下河街“开展党员社区扶贫工程,强化社区党建,真情关怀弱势群体”的经验,着力培育更多的基层组织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学习范琼花”活动,着力培育更多的亲民党员、爱民书记、富民干部。二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促进领导环境大优化。按照县委提出的“八重用八不用”的用人原则和“三重两不” (重公认、重实绩、重能力,不论年龄、不论资历)的用人标准,坚持多层面“海推”、“海选”干部;建立干部公开化推荐制度,实行县委全委会票决制,把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三是加强干部管理,促进干部作风大转变。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工作月报制、县级领导干部分工动态制和科级干部任职动态制,全面实行零基考核,并将目标考核结果纳入干部管理实绩档案,作为干部晋升、提拔的重要依据。坚持不懈地抓好干部的作风教育,切实解决个别干部工作不在状态的问题。四是坚决刹住“四股歪风”,促进执政形象大提升。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乡“三不准”和县内公务活动“六不准”规定,狠刹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违规经商办企业、收钱送钱、跑官要官和参与赌博等“四股歪风”,以好的党风带动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篇8:信宜市工业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的
近几年,信宜市根据茂名市“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求,我们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工业立市,农业稳市,旅游旺市,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为全面贯彻新的发展战略,我们更新观念,转变工作思路,在稳定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实施政府工作重点的战略性转移,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子。在经济发展上,我们调整了过去重点抓农业、依靠资源搞加工的思路,及时把经济发展重点战略性地转移到以发展工业为主导,以工带农,以工促贸,全面发展,从而有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持续发展,也使我市经济发展基本上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
一、工业产业的现状和特点
市“四大跨越”发展战略,结合信宜实际提出了“工业立市”战略,加大力度兴办工业园区,积极扶持好龙头企业、工业卫生镇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全市累计新上工业项目和企业90个(家),总投资额达2.3亿元,预计年增加产值4.3亿元。高起点、规模大的新型企业陆续建成,如六运工业园区引进的纸板厂、鱼网厂,洪冠的采矿厂,西江造纸厂以及怀乡、池垌的竹编工艺厂等一批较大规模及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资源型项目,在上半年建成投产,成为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家规模企业,去年1-5月份共实现产值2.65亿元,拉动信宜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9.8百分点。在新增规模企业的拉动作用下,1-5月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4%,比第一季度高出5.2个百分点。
民营工业发展较快。1-5月,该市民营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3.8亿元,同比增长43%,高出信宜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在该市16个有规模企业的镇(街)中,高出信宜平均水平的单位有10个,其中发展较快的单位有丁堡镇、贵子镇、怀乡镇、大成镇、新宝镇等。低于信宜平均水平的单位有3个,负增长单位2个。
(一)、大部分工业行业增长势头强劲。在该市13个大行业中,有12个行业实现了正增长,增长面达92.3% 。其中木器加工及木制家具制造业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内销升幅较大,实现增长48.2%;电子电器行业在福尔电子近两年大规模扩大生产车间、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 带动下实现 增长41%;现代装备制造业在华辉数控机床生产平稳、新增加1家规模企 业的 情况下 实现增长34.5%;纸及纸制品业增长3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33.9%;竹器编织工艺制品业增长35.3%;非金属矿采选 及制品业增长50.8%;去年因新增加了4家规模企业,虽然申英公司生产下滑严重,毛纺织业仍增长52.7%;食品加工业增长24.4%;因今年一季度该市雨量较往年偏少,水力发电有所下降,导致电力及水的供应业增长 放缓,1-5 月 增长19.5%。
(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增强发展后劲。信宜市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对特色工业的扶持力度,致力为工业企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从而加速了企业的发展。一是电子电器行业发展够快。至目前止,该市电器企业已发展到40多家,比上年增加了10家。二是毛纺织业向规模化发展。1-8月实现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17.2%。如百信织造有限公司,今年分别在北界镇、水口镇、池洞镇、镇隆镇等办了六间分厂,增设洗、烫、包装等后整理加工工序,直接生产出口毛织时装产品。东莞恒兴(信宜)毛织厂也在北界镇办起分厂,新办的信宜市致远服饰工业园有限公司起点较高,今年刚投产,到8月止实现产值已达1115万元,并成为规模企业。三是黑色金属开采及加工业已初具规模。1-8月共实现产值1.34亿元,同比增长42.8%。
(三)、招商引资效果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8月该市新增工业企业138家。其中由佛山、浙江等地老板投资的江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租地100多亩、租用厂房7000多平方米生产家电产品项目,健康电热饮水器已试产成功,年底可批量生产投放市场。由香港老板投资的华辉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租地30亩生产数控机床项目,现在5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已基本完成,今年底可装机试产。
(四)、加快工业载体建设步伐,打造引资平台。今年以来,特别是省“双转移”会议后,信宜市加大力度建设好三个工业发展平台。一是着力做好东莞(大朗)信宜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目前园区道路、供水、供电已经基本解决,园区投产企业12家。二是加快江东电子城建设,电子城新增用地300多亩,园区道路建设及供水、供电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三是加快镇隆至贵子工业长廊建设。东镇街道以六运工业园、江东电子城等工业小区为平台,加快引进电子电器、毛纺织、新型建筑材料项目建设,取得较好效果。镇隆镇结合实际,在国道沿线规划了德乔、西塘两个工业小区,重点发展皮具皮件、毛织工艺、电子电器、食品等四大加工业,取得了初步成效。贵子镇在回龙、贵龙设立工业小区,兴办了较大规模的淀粉加工厂、毛织厂和药用玻璃厂等企业。该镇今年新发展了玩具厂、电子灯饰厂、电子元件厂、模具厂等4家企业。
(五)、工业基础以密集型产业作支撑。近年来,信宜工业总产值呈梯级化增长,得益于该市以夯实工业基础为抓手,积极承接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自以来,该市承接珠三角等地产业转移项目1656个,新增工业产值近20亿元。
(六)、工业结构走“特”色产业化道路。信宜在夯实工业初级化基础的前提下,坚持“扶优”和“培新”并举,着力培育产业集群,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初现规模。以毛织厂为标志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该市城乡星罗密布,遍地开花,并带动了同类型的玩具、皮具、服装等一大批粗放型企业落户信宜,实现了当地“农民农时忙农,闲时进厂打工”,颇具特色的山区工业发展模式。二是有色矿产资源开发产业集群建设如火如荼。矿产资源开发正成为该市的新兴产业,银岩锡矿日选3000吨矿石的初选厂正式投产;东坑金矿完成开挖巷道工程,日处理金矿石450吨选矿厂已试产;投资7000多万元的锡坪铜铁矿已完成前期投资。去年,市原铁矿产量突破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两倍多,产值达2.5亿元。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正成为市工业升级的主力军,仅去年市新增矿产开发加工企业13家。三是山区小水电工业集群建设顺利。市按“谁开发,谁得益”的开发模式,鼓励山区小水电开发。去年,市累计建成小水电站268座,总装机容量20.0145万千瓦时,年发电量3.8215亿度,年产值近1.2亿元。四是扩大了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信宜重组了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零部件行业门类,重点建设和引导以江东电子城建设项目为中心,辐射带动恒温器、无线电元件、电子零部件等行业发展,形成和延伸产业链条。五是致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依托康祺药业有限公司、丽株制药厂等医药工业基础优势,开展自主创新,做好新药的开发和生产。同时,充分利用该市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提高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加工和经营水平,建设中药饮片基地。六是努力恢复藤柳竹编产业集群。该市通过积极扶持,产品革新,开拓海外市场,组团参加国内外经贸推介会等,使出口逐年下滑的竹编产业集群恢复并发展壮大。去年市竹编出口从低谷走出,出口总额恢复至4441万元。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分析
信宜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加快信宜振兴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发展战略,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促进了该市工业商贸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工作中有如下几大亮点:
(一)、飞跃式部署发展工业。该市确定推动该市工业发展新思路、措施,对招商引资工作实现重大突破作了飞跃式的部署,确定了加紧建设万亩产业转移园、工业长廊以及江东电子科技城等工业园区,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情感招商”、“以商引商”、“网上招商”、“企业优惠”等多种形式、方法进行招商引资,加快工业的发展。
(二)、积极抓好工业载体建设。该市积极调动各方面因素抓好工业载体建设。在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方面,产业转移园区共投入建设基础设施和企业建设资金3800多万元,园区供电设施、供排水设施、通讯设施逐步完善,园区内一批项目如装配加工区、高山动物药业公司、汇美电器有限公司、华辉数控有限公司、信宜顺德家俬城、域强公司等正在抓紧建设之中。在工业长廊建设方面,该市积极做好协调和指导工作,工业长廊沿线的贵子、朱砂、池洞、东镇、水口、镇隆等镇(街道)立足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大力抓好招商引资,扩大镇域工业经
济总量。
(三)、加强扶持骨干企业发展力度。为了做好工业发展各项工作的.落实,该市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挂钩工业项目的责任制,加强跟踪服务,抓好一批骨干工业项目的建设,使粤桂公司90万吨水泥粉磨项目、合水中坳风电场项目、镇隆轧铝厂等一批企业加快了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与此同时,该市抓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增强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扶持特色工业镇加快发展,培植和发展规模企业。
据统计,该市7个特色工业镇工业产值增幅16.3%,新增规模企业15家,累计160多家,新增规模企业直接拉动该市规模企业产值增长14个百分点,在20个统计单位中,规模企业产值增幅超过25%的单位达8个,成了直接拉动该市工业产值增长的最大亮点。
三、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工业发展,推进特色产业工业强市建设,首先要增强加快工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信宜市经济欠发达,财力十分脆弱。要加快发展,要壮大财力,出路在哪里呢?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来看,发展工业是最大的动力,特别是富余劳动力主要靠工业吸纳。没有工业的带动和支撑,强市富民、跨越发展都将是一句空话,地方财政也只有 “穷路一条”。因此,要加快发展,要壮大地方财力,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工业。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领带干部要提高抓工业的本领,认真学工业,懂工业,钻工业,真正成为抓工业、上项目的行家里手,致力谋求工业经济大突破、大发展。
(一)、把握机遇,坚定信心,致力打造全省山区特色工业强市。当前,信宜市发展工业经济面临着新的重大的机遇。省对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从发展环境发面看,信宜的投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特别是随着洛湛铁路信宜段即将开通,以及各项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长期制约该市经济发展的交通、电力等瓶颈因素将逐步得到破解,该市对发展项目落户的吸引力将越来越强。为此,各镇 (街)要乘势而上,把发展工业的主攻方向放在依托原有的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上,形成特色工业聚集效应,重点发展资源型特色产业,特别要扶优扶强矿产业、小水电业、风力发电业、电子电器和现代装备制造业、玉器加工业、、竹器编织业,石化产品后加工和林产化工业、制药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毛纺皮具制衣业等十大重要特色产业。
(二)、把握关键,突破难点,切实解决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当前制约信宜市工业发展的障碍和困难不少,主要表现在工业发展平台推进不快,引入大项目不多,规模企业不多,用地难,用工难现象突出,技改创新力度不够等。要采取得力措施,对这些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一一予以破解,以推动工业大发展。一要突破发展载体瓶颈,大力加强园区建设;二要突破招商引资难点,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三要突破企业规模小的软肋,大力培植规模以上的骨干企业;四要突破用地难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工业发展用地;五要突破用工难问题,努力改善用工环境.六要突破技改滞后问题,加快提高工业综合竞争力。
(三)、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共同营造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环境。加快改善投资环境,要在抓好一大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把力量用到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改善投资软环境上来。进一步简化程序、简政放权,下大力气解决好审批事项多、办事程序复杂、办事效率不高、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对一些重大项目,要建立行政审批的 “绿色通道”解决企业在登记注册、征地、立项、报建以及供水、供电和原材料供应等发面的问题。努力营造安全有序的发展环境,要增强责任感,抓住机遇,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加快信宜市工业经济快速、科学发展,把信宜市打造成全省山区特色工业强市。
篇9:新媒体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新媒体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
“新媒体”的最大特点是:1.媒体个性化突出: 2.选择性增多: 3.表现形式多样: 4.信息发布实时。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和新媒体打交道已经成为了每天必做的事情。而新媒体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吃饭、走路、逛街...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摆弄着手机,聊QQ、发微博、看新闻等。新媒体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信息,更多是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打发业余时间一种最好的方式,满足了我们对娱乐的需求。而且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与朋友、亲人视频、聊天,也可以通过新媒体上传信息分享身边的新鲜事。特别是微博,身边发生的大事小事都会有人发微博,我们每个人都享有这样的权利,所以导致新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点一滴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一切社会生活都经由传媒,新媒体已经深刻地介入到我们的生活。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新媒体,阅读最新新闻,浏览网页,聊天等。但新媒体的出现是一把双刃剑,对我们来说有积极影响也同样有消极影响。最突出表现在可以帮我们收集信息,是我们广泛的信息来源,有利于我们无奈了解社会。第二点就是完善自我,开阔眼界,发散思维。第三点就是加强跟朋友、亲人的沟通。但是新媒体信息的泛滥,容易使我们感到迷惑。在新媒体中人们既是信息的受者,也使信息的发布者,因此网络等新媒体上既有进步、合法、有益、真实的信息,也有反动、非法、有害、虚假的信息。所以我们在对待新媒体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时,要有基本的判断能力,要学会辨别虚假信息,提高自己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如今社会新媒体逐渐代替传统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信息的传播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媒介。因其其不受时间、空间、年龄局限和新媒体本身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此感兴趣并使用。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好的一面,学习和完善自我。尽量克服消极的一面,要让新媒体更好的引导我们的行为,传递正能量。
篇10:跨越发展再创辉煌
跨越发展再创辉煌
1973年6月邢台矿务局成立了,当时直属统配单位只有邢台煤矿1个生产矿,代管章村煤矿,当年的煤炭产量只有137.9万t.30年来经过全体职工的努力,邢台矿务局不断发展壮大.
作 者:张文敏 作者单位: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邢台,054021 刊 名:河北煤炭 英文刊名:HEBEI COAL 年,卷(期): “”(4) 分类号:F42 关键词:篇11:发展特色经济努力推进马边经济新跨越
发展特色经济努力推进马边经济新跨越
一、创新思维,找准跨式发展的切入点 马边地处乐山、宜宾、凉山三市州结合部,既是一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又是一个自然资源大县.全县水能资源可开发32万千瓦,目前仅开发7.2万千瓦;磷矿储量24.8亿吨,列全国八大磷矿第四位,磷矿年开采规模20万吨;有耕地26万亩,林地146万亩,森林覆盖率41.3%;有197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立体气候明显,降水充沛,气候温和湿润,盛产茶叶、竹笋、酸梅、中药材等农副土特产品.
作 者:邓顺贵 作者单位: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 刊 名: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LESHAN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 年,卷(期): “”(1) 分类号:F1 关键词:篇12:促进工业发展经验交流
促进工业发展经验交流
近年来,紧紧掌握对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经济这一主线,创始了以毛织、制鞋、电子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支柱的外向型加工产业发展的新场面。县劳动保证部分依照“劳动者自立择业,市场调理就业,县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扬本能机能效果,增强用工培训,完善社会保证系统,优化用工情况,为产业对接供应了有力保证。
一、创新思绪,调整办法,以职业培训为重点增强用工保证
一是编制用工培训方案。由各乡镇的劳动保证站将当地劳动力情况按性别、年龄、文明水平、技艺等坚持台帐,县劳动保证部分依据企业的生产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规划,合理测算近期和将来几年的用工需求,结合当地可应用的劳动力资源和外地能引进的劳动力状况,制订用工培训方案,每年培训人员20xx多人。二是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由劳动保证部分牵头,整合全县各部分的分歧渠道的培训资金和各类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培训设备和场地,以优先知足县内企业用工需求为目的,充分思索企业所缺工种、劳动者参培志愿、培训机构承当培训任务的实力情况,统筹规划、分工协作、一起承当各类培训任务,构成培训合力。近几年共为县内企业培训各类员工1万余人。三是采取灵敏培训方法。首先,执行基地培训。针对遍及缺工比较严厉的`工种,直接在企业设点或租用企业厂房、设备进行培训。在有前提的企业坚持由劳动保证部分授牌的用工培训基地。其次,执行定向培训。依据当地企业所缺工种、人数,坚持走校企结合的路子,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定向培训。第三,执行活动培训。对劳动力丰厚的乡镇,劳动保证部分要组织师资力量,将培训设备运到乡村,应用闲置的教室等场地,采取整村整乡托付培训,让乡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承受技艺培训,培训后就近当场就业。四是加大职业培训投入。将教育附加费的30%用于职业培训归入财务预算,作为就业津贴资金,把农民工培训资金列入就业资金支出,对紧缺工种的培训项目在培训补助上予以倾斜。对在本县范围内企业就业,并签署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上岗培训时期,按每人每月150元的规范,并赐与3个月生活补助;对培训及格率到达90%、参培人员在当地企业就业、并签署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比例达80%的定点培训机构,按政策规则从就业资金中赐与资金补助;对授牌的用工培训基地,除按规则赐与培训补助外,另按保送到当地企业并签署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人数,赐与人平100元的奖励。
二、改变观念,完善机制,以落实社保为重点增强用工保证
一是抓好各类企业用工保险。保证是安邦之策,是社会调和不变的基石。切实注重,逐渐消除农民工、局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空白,努力扩展社会保险掩盖面,减轻企业的“养老”担负和工伤变乱等风险压力,为企业和职工套上一环结实的保险。二是做好掉地农民社会保证。将掉地农民归入社保系统,妥善做好工作,积极供应就业服务的还保证掉地农民的基本生活,解除其生活之忧,为打造地盘平台、建立工业园区服务。三是促进乡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积极探究统筹城乡的社会保证机制,为打破城乡二元构造,促进乡村劳动力向工业和城市有序转移供应保证。积极探究在发展乡镇工业、村级工业和农民以地盘入股参加建园区、办工业的新情势下的社会保证工作,打破乡村城市化历程中社会保证缺位的掉衡景象,为工业化历程、城市化历程和建立社会主义新乡村服务。将社会保证融入全社会保证系统中,与低保、五保等社会救助工作结合,整合力量促进社会公道,关注民生、构建调和。增强政策宣传和协调服务,以协助坚持现代企业准则为载体,做到企业用工与规范劳动合同、完善社会保险同步,坚持完善的社会保证系统。
三、体会精神,增强执行,以优化情况为重点增强用工保证
一是完善工作机构。切实增强县、街道(乡镇)、社区的就业治理服务机构建立,特殊是夯实全县各乡镇的基层劳动保证工作平台,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准则和工作“六到位”,统筹治理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工作。根据省里的有关精神和参照市里的做法,从本年起按每个机构均匀2-5万元(市里5万元)的规范,并依据各基层劳动保证站工作机构组织劳动力参与培训,为当地企业保送劳动力等任务完成状况,赐与津贴。二是增强职介服务。增强劳动力市场建立,充分发扬其职介机构的公益性效果,坚持辖区内企业缺工和劳动力基本状况数据库,实时发布用工和求职信息,大力开展“送信息、送政策、送技艺、送岗位”下乡、进厂活动,按期举行专场雇用会,促进企业和劳动者达到用工和谈。三是履行劳务差遣。劳务差遣是由劳务差遣公司雇用员工派往企业,从事阶段性工作并取得响应服务收入的运营活动,它可知足企业时节性、暂时性、突击性劳务用工需求,还又维护劳动关系两边的正当权益,降低用工本钱,是一种新型用工方法。四是完善配套服务。依据企业的散布情况,增强医疗、教育、文明、体育等基本设备建立,增强社会治安治理,积极处理好企业员工就医、后代就学等问题,营建优越的招工、用工情况;企业应增强配套基本设备建立、改善职工食、宿前提。使劳动者可以“进得来,留得住”。经过各类路子加大宣传力度,吸引贫穷地域劳动力来蓝务工。发明前提,力争再次掀起打工强人回家乡立功立业的飞腾,鼓舞在外地打工的劳动者“回流”家乡,为家乡建立服务。培养调和的企业文明,营建调和的企业气氛,增强职工的工作责任和热情,果断避免和根绝企业界部员工之间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及“排外”等丑陋景象,营建优越的内、外就业情况。
篇13:工业发展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高规格的全市工业发展大会,这是继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之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又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自治区工信委朱鼎朝副主任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市推动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宝贵指导意见。等一会,小东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近几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工信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落实《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认真贯彻自治区关于做大做强做优工业以及打造“14+10”产业集群的决策部署,成功实施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以加快打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三大千亿元产业为重点,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实现了北海工业历史性的跨越发展。一是工业实力显著增强。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21亿元,是20xx年的4.3倍,工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达到80%,比20xx年增加了31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发展明显提速。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2.1%,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69.5%和59.5%。三是质量效益明显提升。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达到了84.9亿元,是20xx年的5.2倍,工业税收对财政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强。在工业总量迅速做大的同时,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56%。四是培育千亿元产业成效显著。20xx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500亿元(含服务业),是20xx年的5.6倍,石油化工产业完成产值300亿元,临港新材料产业完成产值150亿元,三大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84.8%。五是工业发展后劲更足。20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超过1000亿元,为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后劲。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北海工业发展的不足。一是工业化程度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虽然我市工业化“补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工业化率为2.45,达到了全区平均水平,但仍然明显低于全国3.82的水平。二是产业结构仍有较大的调整潜力。从总体上看,我市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技术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上下游和相关产业配套不足,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比重比较低。目前全市工业增加值率只有25%,低于全区水平6个百分点。三是制约工业发展的瓶颈仍然较多。主要是用地用海指标不足、征地搬迁难度大、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物流成本高、口岸开放不足,企业贷款难、融资贵,等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和改进。
为贯彻落实好全区工业发展大会精神,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北海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市委、市政府组织了专门力量,广泛开展调研,深入进行谋划,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决定》、《北海市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扶持奖励办法》等重要文件,明确了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目标,也就是在20xx年工业总产值跨越千亿元大关的基础上,全市工业总产值到20xx年力争达到3000亿元、力争达到4500亿元、力争达到8000亿元,工业发展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工业竞争实力不断提升、工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个目标,符合自治区提出的“三步走”、“两优化”、“三提升”的总体目标要求,切合北海工业发展的实际,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决定》还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大方面,对加快北海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决策和部署,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定》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确保如期实现《决定》明确的各项发展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构建完善具有北海特色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北海工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产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优势互补、特色鲜明、良性互动、共同提升的发展格局。
一是加快完善现代工业布局。调整完善发展布局,是在北海工业经过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总体上形成了一定的量之后,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以北海组团、铁山港(龙潭)组团为两核,以广西北海工业园区、北海出口加工区等七大园区为重点,以325国道北海段沿线地带为补充,加快构建“两核七园一带”工业布局。要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重大产业项目在我市布局,不断提升北海在广西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要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推动工业集约发展,不断提高工业集中度。到20,产业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5%以上。
二是全力打造三大千亿元产业。可以说,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和临港新材料三大产业的异军突起,是近年来北海工业实现跨越发展最为突出的标志;要实现今后一个时期北海新型工业化的跨越发展,也必须继续依靠这三大产业的快速发展。要坚持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完善配套,促进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尽快将其打造成为千亿元产业,并推动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在做大做强计算机整机及零部件等五大板块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业,加强系统集成制造。石油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炼化一体化、天然气加工、精细化工等产业,加快建设铁山港石化产业基地。临港新材料产业要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
三是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继续发展和提升传统产业,是充分发挥北海资源优势,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需要。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提升农产品加工、林纸、能源和船舶修造等传统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要向精深加工发展,进一步提高附加值,突出抓好水产品加工,积极发展果汁、奶饮品和保健酒生产,提高蔗糖生产附加值,稳步推动粮油加工和饲料生产。林纸产业要围绕服务和配套北海林纸一体化项目,提高林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形成产业集群。能源产业要加快神华国华北海能源基地建设,推进北海电厂二期工程,积极发展热电联产,适当发展生物质能源和风力发电。船舶修造业要大力引进先进修造船项目,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巩固发展渔船修造,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和发展新型专用船舶修造。
四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放弃新兴产业,就等于放弃了未来。要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努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重点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海洋生物和新能源等产业。
五是坚持加快新型工业化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相促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要按照“区城共建”和打造生态宜居文明城市的要求,逐步把各产业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城区,推进北海组团和铁山港(龙潭)组团联动发展,以产业的集聚、壮大和辐射,带动城镇化建设,以城市功能、城市环境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形成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互动的发展格局,促进人口和产业聚集,力争在全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要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建设,建立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企业信息化改造,规划建设软件产业园,促进创意产业发展。
二、强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
推动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项目建设是引擎、是载体、是支撑、是抓手。我们必须始终抓紧抓好工业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实现工业经济的大发展。
一是集中力量推进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在会前,我们对-年重点工业项目进行了认真梳理,筛选出97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及配套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了1600亿元。这批项目落实到各县区、各园区,其中合浦县17项,总投资107.9亿元;银海区2项,总投资3.2亿元;海城区2项,总投资4.6亿元;北海工业园区19项,总投资263亿元;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6项,总投资68.6亿元;北海出口加工区5项,总投资14.6亿元;铁山港(临海)工业区38项,总投资1166亿元;广西北海国家(海洋)农业科技园区暨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2项,总投资1.03亿元;广西电网公司北海供电局6项,总投资16.8亿元。对这97个重点项目,各职能部门、责任单位和配合单位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紧强力推进。为了加强推进力量,我们还专门建立了市领导联系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制度,从这97个项目中筛选出总投资1041.8亿元的34个项目,由市领导负责联系,全程协调,抓紧推进。除此之外,各园区和有关部门还要继续加强项目储备,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认真谋划和储备新的一批产业项目,确保项目建设的可持续性。
二是围绕项目推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要着力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项目责任单位、业主单位的指导,大力推进规划、选址、征地、环评等各项前期工作。项目前期工作纷繁复杂,往往耗时很长,要力求缩短办理时间,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凡需要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审批核准的项目,市级相关部门都要配合追踪跟进,争取尽快获得国家或自治区批复;凡需要市级有关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项目,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在规划范围内的,市级有关部门必须做到随到随批。要切实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定期进行会商,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问题,推动项目尽快建成和达产达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工业集约发展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是推动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近年来北海发展工业的成功经验和基本做法。要继续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构筑产业集群发展平台,不断提高工业集约发展的水平。
一是重点发展七大产业园区。要着力抓好园区专业化、特色化建设,加快形成布局集中、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把产业园区办成产业集群的主阵地。北海工业园区要加快建设北海电子产业园(新城),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北海出口加工区要打造成为广西全方位承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的出口加工基地,逐步发展成为综合保税港区,重点抓好B区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北海高新区重点发展软件研发、集成电路设计、动漫产业和先进电气设备制造、海洋生物制药等产业。铁山港(临海)工业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和临港新材料等产业,打造现代化的临海工业基地。广西合浦工业园要逐步建设成为连接北海中心城区与合浦县城的现代化工业新城。龙港新城(玉林—北海香港产业园)要逐步打造成为广西与香港合作的重要平台、桂东南地区重要出海口岸及战略资源进出口集散中转中心。广西北海国家(海洋)农业科技园区暨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要加快规划建设,大力引进海洋产业科研机构,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打造科研服务平台和产业示范基地。
二是切实增强产业园区承载能力。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建设产业园区道路、管网、环保等基础设施,鼓励园区多建标准厂房,加强绿化建设。要立足产业基础,及时调整和完善发展规划,提升产业园区发展档次,扩大园区发展规模和发展空间。当前要突出抓好北海出口加工区B区建设,确保如期实现封关运行目标,提前做好引进企业的基础工作。加快规划建设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等三个千亿元产业园,为延伸产业链、实现集群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努力提升信息、物流、金融、政务及生活配套等服务水平,推动园区项目落地、产业加快发展。
三是大力提升园区开放开发水平。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加强工业项目招商引资,立足大招商、招大商,推动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进驻北海发展。要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抓住当前三大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大造声势、扩大影响,形成更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吸引上下游企业和关联企业进入北海发展。要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创新方式,加大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努力实现招商引资规模和项目质量水平的新突破。同时,各园区要抓好近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的落地建设工作,提高履约率,主动帮助业主完善各类手续,创造必要条件,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四、进一步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要通过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提高工业科技水平,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发展质量,不断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北海的品牌和优势,发展工业必须始终坚持不破坏北海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推进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过程集约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促进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美丽北海。加大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执行力度,引导企业建立自觉自律、持续改进的节能环保管理体系。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以及再生资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进一步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支持企业技改挖潜增效,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开展节能减排改造,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推动工业绿色循环发展。
二是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工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企业实现设备更新换代和技术创新。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设立各类技术中心、设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强创新发展能力。要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要实施合作创新驱动,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完善政府搭桥、企校合作、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发展,提升工业经济科技含量。
三是坚持安全发展。安全生产是工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要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坚持“一岗双责”,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进一步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隐患排查治理,努力实现安全生产与工业发展水平同步提升,保持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五、进一步营造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良好环境
实现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广泛凝聚力量,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加强协调服务保障,形成推动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有力的保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是工业跨越发展的主要负责人,要把工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主要精力放到支持和推动工业跨越发展上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健全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建立完善工业跨越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按照“四定”的要求细化目标管理,逐级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加强全程考核监督。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各种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工业发展的经验和亮点,为工业发展摇旗呐喊、加油鼓劲,传递支持实体经济的“正能量”、唱响重视工业发展的“好声音”。要引导社会关注、理解、支持和参与工业发展,增强企业家的责任感和产业工人的归属感。
三是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要通过转变职能和提高行政效能,减少审批、下放审批,做到能够下放的权限都下放,能够交给市场的都交给市场;需要审批的要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既要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又要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把工作重点放在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制定标准、保护环境、支持创新等方面。要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政策落实难、项目落地难、审批办事难、用地用工难、投资融资难等困难,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更好的环境和更好的服务。
四是强化激励扶持,打造优越的政策环境。这次出台的《北海市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扶持奖励办法》,从扶持资金、财税体制、发展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工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市级层面能给的优惠政策给到园区,由园区直接扶持企业。各园区要根据《办法》制定可操作的具体细则,确保我们想招来、本身愿意来、并对北海发展有利的企业能真正落地,真正得到优惠、得到发展。各园区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好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激励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快打造三大千亿元产业;同时支持传统产业盘活存量、做大总量,提升层次;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引导企业注重效益,加大税收贡献;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不断提升竞争力;引导企业节约利用资源能源,进一步提高绿色发展的水平。在加大对企业扶持奖励的前提下,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同时,要用足用活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相关政策,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足额兑现,努力实现政策效应的最大化。
同志们,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不断增强城市持续繁荣发展的产业支撑,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要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瞄准新目标,掀起新一轮工业跨越发展的热潮,为全面开创北海科学发展新局面,率先在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14:工业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听了梁宝林处长的报告感触很深,他的报告主要畅述了五个方面,即一是目前开发区的状况,二是经济开发区为什么要进行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三是经济开发区存在问题,四是国内外经济开发区典型成功经验,五是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思路及措施。如何实现我们开发区的转型升级,结合我们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粗浅认识,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当前状况
一是产业结构原因。泗阳是新兴纺都基地,普通工人资源紧缺,节能和减排压力较大。二是少数招商引资项目把关不严。在前几年招商引资中,未按规定程序办理项目手续,盲目开工建设,致使少数小企业落户。三是环保治理相对不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未能与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同步。四是主导产业发展不协调。高新、高科技产业少,中介、峰头企业偏少。
二、相关措施
一是理清发展转型升级思路。继续深化思想解放之风,走科学发展之路,引导干部群众在深化对泗阳开发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的认识,在“比学赶超”中把握泗阳经济开发区科学发展的大势,把解放思想迸发出的激-情与活力集结到思维方式转变和发展理念创新上来,泗阳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科学崛起的思路更加清晰明朗:以生态建设为主旋律,突出“生态经济、税源企业、和-谐发展、科学管理”的全新发展理念,以大力培育四大产业体系为重点,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以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品味为重点,全面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力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加快发展、跨越争先。
二是建立发展转型升级机制。在规划机制上,按照“大力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全方位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要求,认真修编开发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协调布局高科技产业、公益性事业、集中治污等各类用地,实现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全覆盖,切实强化规划的统一管理,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招商机制上,实行严格的项目准入制度,注重源头把关,严把环境保护关、资源消耗关、技术水平关,通过抬高项目引进门槛,吸引更多的大而优项目落户开发区。在市场机制上,建好城东污水处理厂及洋河产业园污水处理站,运用价格杠杆逼迫企业污染减排;严格执行上级节能减排政策,建立专项奖励基金,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大力推行“绿色信贷”,对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实行“信贷封-杀”。在监管机制上,按照能力与任务匹配的原则,加强开发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形成上级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节能减排监管体制。
三是落实发展转型升级措施。振奋精神,强化工作执行力,重抓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尽快走上一条科学健康持续发展之路。1、加快企业提质增效。加快洋河产业园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改、环保、节能等投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支撑企业提档升级。2、加快企业二次创业协调发展。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开发区企业二次创业的协调发展进行 “把脉”评定。以园区的大开发、快建设来提升承载能力,加快形成新兴能源、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电光源四大新型产业体系。3、大力推行“绿色”招商。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四大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要求,实施专业招商、规划招商的新举措,变大招商为招大商,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大力引进产业生态链长、产品关联度大、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和峰头企业带动型项目。4、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东方投资公司的职能作用,加大公司化融资力度,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快速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承载和集聚能力;全力推进城东污水处理厂及洋河产业园污水站建设,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开发区节能减排。
我认为只有按照开发区“十二五”发展目标,以争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目标为重点,实现苏北领先,全省一流,注重和-谐建设,永褒更好更快发展的活力,落实以上措施,使开区整体产业发展顺利地实现转型升级。
篇15:工业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建设幸福广东不是一句口号,它是可测量可考核的。 建设幸福广东,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空间结构、政府、社会、公民等五方面的转型。
建设幸福广东不是一句口号,它是可测量可考核的,是要为人民群众谋求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看法,在制定一套可测量可考核的指标体系时,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将主观幸福感受与客观指标结合起来。要以客观指标为主,也要高度重视主观幸福感指标,特别要关注个别群体的不幸福感源自何处,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二是将经济指标和人文指标结合起来。三是将历史与现实、时间与空间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特别要注意到不同地区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不一样,不能一刀切。
加快转型升级是建设幸福广东的手段,要建设幸福广东,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空间结构、政府、社会、公民等五方面的转型,改变过去片面追求GDP、以物为本的旧观念。一是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特别是产业转型;二是加快推进空间结构调整,主要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三是加快推进政府转型,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群众、政府与社会等几方面的关系;四是加快推进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五是加快公民转型,大力提高公民整体素质,提高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和监督。
幸福广东要重视人本和均衡发展
本质:要在物质日益丰富的基础上解决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
三大矛盾:低级满足与高级烦恼的矛盾、痛苦感觉与幸福指数的矛盾、个人欲望与社会引导之间的矛盾
三大抓手:均衡发展,重视人本;凸显公正,直面矛盾;主客结合,渐进发展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战略的提出意义非常重大,可以说,这是广东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任剑涛对建设幸福广东的决策给予高度评价。
正确理解幸福广东本质
对于建设幸福广东这个命题,可以从三个端口来理解:从经济基础的端口来看,就是要推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从上层建筑的端口来看,就是要引入人民群众的主观幸福感受来对各地党委、政府的工作作出评价;从发展模式的端口来看,就是要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基础上、物质日益丰富的条件下,让发展的目标回归到人本身,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肇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向?存在决定意识?这一唯物辩证法法则的回归。正是因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从物质极端匮乏的阶段进入到物质极大丰富的新阶段,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我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但时至今日,原有的重物轻人甚至出现唯GDP倾向的传统发展观弊端日益显现,?已到了非转变发展方式不可的关键节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让经济的发展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均衡型,如何在物质日益丰富的基础上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就成为了新时代的主旋律。建设幸福广东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在推进幸福广东建设的进程中,特别要注意处理好三对矛盾。
一是要处理好低级满足与高级烦恼之间的矛盾。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或欠发达地区里,人们的需求层次可能偏低,当地党委和政府应当优先满足其基础性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尽量推动人民群众需求层次的提升;而在那些相对开放及发达的地区,人们的基础层次已得到较充分的满足,更高的需求层次已开发出来,这些地区的群众在一定阶段会产生比欠发达地区更多的?高级烦恼?,当地党委和政府就要花更大的气力去帮助群众解决这些?高级烦恼?。而就总体而言,建设幸福广东要立足于需求层次发展的高级阶段来进行谋划。
二是要处理好痛苦感觉与幸福指数之间的矛盾。由于不同区域之间人们的需求层次不一样,将导致具体个人的痛苦感觉和总体幸福指数产生不一致的情况。比如,有机构最近发布的关于幸福广东的主观感受的调查结果表示:发达地区群众的痛苦感觉要比欠发达地区高,让一部分人为此感到困惑。其实,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一点也不奇怪:一个人开始对人生的种.种痛苦变得敏锐,进而产生种.种思考,本身就是其在精神层次上实现了更高发展的体现。这种层面的高级烦恼,恰恰是经济社会进步的结果与反证。对此,任剑涛指出,调查机构在对幸福感指数进行评估时,必须考虑到地区的差别;在制定幸福广东考核指标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
三是要处理好个人欲望与社会引导之间的关系。中国有?不患寡而患不均?和?不患贫而患不安?的传统,对此,要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公平、维护社会的安宁,是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必须高度重视并逐步予以解决;另一方面,对于个人的欲望,既要看到充分尊重并有序地满足个人的欲望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也要看到相对于个人欲望而言,社会资源总是相对匮乏的,要引导民众理性看待社会公平问题。
要重视用好三大抓手:一是要均衡发展,重视人本。特别是注重处理好经济内外协调发展问题,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均衡问题,人的欲望与社会公平的平衡问题。二是要凸显公正,直面矛盾。要大胆运用法律监督、网络问政、媒体监督等多元手段去解决日益多元化的各种社会矛盾,平稳度过矛盾凸显期。三是要主客结合,渐进发展。在构建幸福广东考核指标体系时,要注重主观评价指标与客观评价指标的有机结合,并在建设幸福广东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逐步调整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更好地引导幸福广东建设。
提升民众幸福感应成为政策目标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的七大要素
借鉴美国著名的调查机构盖洛普曾提出的幸福五大指标(繁荣程度、就业稳定、人际和谐、居民健康、社区建设)的模式,朱文晖建议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可由七大要素构成。
第一个要素是公平的分配机制。即保持人均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较高比重,保持中低物价指数,降低失业率,劳
动工资增长不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等等。以基尼系数为衡量标准,逐步缩小贫富分化程度。
第二个要素是建立以宽敞、舒适、便宜为标准的住房供应体系。在现阶段,关键是要完善公租房制度,创新经济适用房制度。
第三个要素是良好的生态和城市环境。要将绿色GDP相关指标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将食品安全、环境指标等纳入民生范畴,提高群众衣、食、行的供给标准和便利程度。
第四个要素是完善的公共服务。要注重建设民生型、服务型政府,提高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第五个要素是营造健康向上的城市文化。
第六个要素是构建顺畅的民意诉求渠道。
第七个要素是营造平安的治安环境,为民众提供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富有机遇的发展环境。
篇16:工业的发展 ,1
【教学重点】中国工业的巨大发展
【教学难点】中国的工业布局
【教学用具】中国工业分布变化图,中国工业发展景观图片
【教学过程】
(讲述)上节我们了解了我国基础工业及其分布与全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那么,我们的工业到底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 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三新大讨论活动学习阶段总结
★ 党代会心得体会
★ 新的跨越教学方案
★ 党员座谈会发言稿
【工业发展新跨越的调查报告(整理16篇)】相关文章:
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2024-03-30
人代会闭幕式讲话稿2022022-09-16
市委全会讲话2023-05-27
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2022-05-06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2022-06-17
党代会结束时的讲话2023-04-17
县委书记人大闭幕式讲话2022-04-30
区次党代会学习心得2023-01-07
潍坊石油创新加油站管理 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08-06
护士代表大会发言稿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