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创业故事-他们只是碰上了风口?

时间:2022-05-06 22:18:0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名人创业故事-他们只是碰上了风口?((精选7篇))由网友“圈圈里”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名人创业故事-他们只是碰上了风口?,欢迎阅读与收藏。

名人创业故事-他们只是碰上了风口?

篇1:名人创业故事-他们只是碰上了风口?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创业故事

20万,11个人,一间破传达室,当年的柳传志根本不知道为何要成立公司,随大流下海创业。为了发工资,他带领所有员工当过“倒爷”、拉过板车、在中关村摆过地摊,卖过的商品琳琅满目,包括运动服、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被认定投机倒把罚款100万,被认定罚款300万,40多岁的他,仍旧还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而如今的联想已经成为民族计算机产业的象征。柳传志说:我当时打死都不会想到我和我的同事能把公司办成今天这个样子。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的创业故事

在“唯出身论”的年代,宗庆后“旧官僚后代”的出身让他尝尽了人生的艰辛。16岁那年,宗庆后便被“安排”到浙江舟山去填海滩,一呆就是。1987年,42岁的宗庆后拉着“黄鱼车”奔走在杭州的街头推销冰棒,他发现做儿童营养液有很大的市场。然而此时的他早已错过了创业的最佳年龄,面对众多朋友善意的劝说,宗庆后显得异常固执:你能理解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面对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机遇的心情吗?十多年之后,由他一手缔造的娃哈哈集团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创业故事

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高考,他毫不犹豫地在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下:北京大学。然而雄心万丈的他,高考的数学成绩只得了1分。为了生计,他去应聘酒店服务生,因为长得“歪瓜裂枣”,被婉言拒绝。无奈只好去当搬运工,蹬板车。大学毕业后,一次讨债经历让他疯狂地迷恋上了互联网,创业初期,他背着包四处忽悠,经常被人骂作疯子、骗子。他曾连续4次创业失败,最为窘迫的时候银行里只有200元。如今,谁不知道阿里巴巴,谁不知道马云呢?

马云的励志故事(简短)

马云,男,1964年9月1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县)谷来镇, 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现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日本软银董事、TNC(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兼全球董事会成员、华谊兄弟董事、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董事。

创办阿里巴巴,并担任阿里集团CEO、董事局主席,5月10日,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继续担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入选世界最具影响力十大华商人物榜。胡润研究院发布胡润百富榜名单,马云家族以2700亿登顶中国首富。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公示名单。

马云的成就是非凡的,下面整理了一些非常值得阅读的励志故事,希望你喜欢。

1 、马云卖小商品创业的小故事

海博翻译社是马云最初的创业,这家杭州第一家翻译社一开始就面临窘境。第一个月收入700元,而房租是2400元。为了让事业撑下去,马云只能把翻译社的一半店面出租给别人。自己开启第二兼职,背着麻袋去义乌批发鲜花、手电筒、内衣、袜子、工艺品来卖——这看起来还算是个老板。但后来他就不得不上门推销商品,对象包括医院、赤脚医生。英语班的学生也帮他到百货大楼门口发传单、拉横幅、做宣传。受尽了路人白眼,完全没有高大上的翻译公司范儿。往好了说,马云可能通过这个过程很早地了解了小商贩和销售的艰辛,对今后创办电商平台准备了经验。但客观的说,创业的事情真不适合玻璃心的人来干。对了,马云当时还是杭州电子工学院全校课程最多的老师之一,上面说的都是他的业余工作。

2 、马云为梦想而奋斗的故事

和所有的互联网精英不同等,马云从小就没有生活在顶尖的那部分人当中,他活在通常的通俗人当中。马云称自己脑子笨,从小功课就欠好,数学考过1分,只有英语独特好。不只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所以,马云一向对员工说,如果光看IQ,世界上有70%的人都可以获得成功!

而1995年他开创企业黄页网站,每天出门对人讲互联网的神奇,请人家心甘情愿同意付钱把企业的资料放到网上去。没有人信任他,1995年的杭州,人们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东西。在那段时候里,马云过的是一种被人视为骗子的生活。

有人在杭州的大排档里见到马云。马云喝得微醺,充足一个跟一大帮人神侃瞎吹的小市民。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杭州人的恬静和自在。但是,马云的网站为上网的企业带来了客户,他的网站盈利了。

在中国互联网大潮风高浪急之时,马云最先有了自己的主意。他决定做一个和世界上所有电子商务网站不同的B2B网站,他不做那15%大企业的生意,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马云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如是说,在网上,对大企业和小企业的服务收费是同等的,他要为互联网服务模式带来一次革命!

3 、马云四次创业失败的小故事

阿里巴巴团队曾在北京干过一段政府项目,最后马云决定南下杭州再次创业。在北京的14个月,马云从没带团队一起去游玩,最后一天他们决定去长城。晚上,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饭店,天下着大雪,众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一起抱头痛哭,最后唱起了《真心英雄》,唱完《真心英雄》就唱老歌,一首接一首,这群走南闯北的汉子们都回避着“离别”这个对他们来说太过沉重的字眼。这也意味着此时已经是马云30岁以来第4次创业失败。

4 、马云勤奋好学的故事

上个世纪80年代,杭州出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外国游客,他们住在香格里拉饭带你。

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每天清晨5点种就出门,然后骑车45分钟到香格里拉酒店门口,等着那些外国人。不过他不是来看新鲜的,他希望他们跟这些外国游客当导游,而不收费。不收费,但是有收获---练英语口语。

这个瘦小的男孩,等着一辆破自行车,请老外在后座上落座。老外坐上这样的免费旅游车,听着小男孩用稚气的英语介绍杭州名胜,不觉心生爱怜。

有的老外第二年又来到杭州入住香格里拉酒店,清晨起来看见门口还是站着这个小男孩,他们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好像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杭州一样,要不,门口怎么总是站着这个小男孩?

第三年,老外又来了,不觉大惊:“你还在这里?你这个小孩将来一定有出息!”

5 、马云创业艰辛的小故事

在外界流传的关于阿里巴巴接到投资的只字片语中,都潇洒地提到6分钟搞定孙正义的万美元和雅虎后来的10亿美元,实际上更多的苦痛不为人知。没有豪华的团队配置,也没有美国成功模式可参考,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同行相比,阿里巴巴一度是互联网行业的丑小鸭。互联网素来以烧钱著称,阿里巴巴创办后也面临资金压力,最为窘迫的时候银行里只有200元。有一次马云去见上海的投资商,对方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马云不满意但还是犹豫了,于是溜出去问财务,得到的消息是:账上已经没钱了。回去之后马云还是咬着牙放弃了这笔投资。他不说,没有人知道当时他的内心有多么煎熬。在时隔15年之后的纽约IPO路演会上,马云才以玩笑的形式一吐当年窘境:“15年前我为融资200万美元,我来纽约,失败而归,15年来我就没放弃,这次来纽约就是想多要点钱回去。”

6 、马云战胜挫折考上大学的故事

赫赫有名的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读书的时候真的不是一个好学生,他的成绩很差,尤其是数学。1982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他填报的是北京大学。但是他的数学,只考了1分。 第一次高考落榜后,说实话,马云是很灰心丧气的,他认为自己根本不是考大学那块料,于是他开始四处打零工谋生计。他每天踩着一辆装满货物的笨重的三轮车,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吃力地行驶。18岁的马云常常望着前方,茫然不知所措,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只能当这样一个踩三轮的“骆驼祥子”?他不甘心,他当然不甘心!

有一次,马云踩着三轮去给一家文化单位运书,在金华火车站的候车室里,他捡到了一本书——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人生》里高加林的故事深深感染了他。他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之路,不仅是漫长的,更是充满坎坷曲折的,若要有所成就,必将经历一番磨炼。

在经过一番深入思考之后,他决定再战高考。他开始了勤奋地学习。1983年,19岁的马云第二次参加了高考。这一次,他满怀信心。但是老天偏偏喜欢跟他开玩笑,他再次惨败,数学只考了19分。

成绩出来之后,父母都对他不再抱什么希望,认为这孩子注定不是考大学的料,劝他安安心心学点手艺,当个临时工,混口饭吃。

但是马云却仍不甘心,他不甘心一辈子只当个临时工,他要考大学,他明白只有考大学才能改变他的命运。由于父母不再支持他考大学,所以他只有边打工边复习。他那时常常跑到浙江大学图书馆去学习。在浙江大学,他认识了5个落榜生,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谈着他们的抱负和理想。他们对着天空肆无忌惮地振臂高呼: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 1984年,20岁的马云第三次参加高考。马云记得,高考前,一位姓余的数学老师对他说,马云,你的数学真是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马云的表现让余老师大跌眼镜。考数学的时候,靠10个死记硬背的公式,他一个题一个题地去套,结果这一套,居然套出了79分(当时数学满分是120分,72分及格),这个分数在马云的数学考试史上,绝对是破天荒的伟大成就。马云非常幸运地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成为外语系的一名本科生。

7 、马云求职因为外貌被拒的小故事

马云长的像外星人ET,现在任何人包括马云都可以以调侃他的外貌为乐。但回到20多年前,马云没少为外貌发愁。第一次高考落榜之后,他的梦想是去酒店做服务员,也梦想做警察,统统因为外貌特征被拒绝,说白了就是丑!问题是,长成什么样,马云决定不了啊。世界就是这样:至少他永远失去了进入酒店行业这个梦想。对了,他后来找到一份零工,去踩三轮车给人送杂志去了。

8 、马云艰苦创业的小故事

19秋天,18个同道者聚在杭州城西马云的家中。“每个人有多少钱出多少钱,但要留10个月吃饭的钱。不许问父母借钱,问父母借钱的话,明天把老爸老妈的退休工资搞掉了,那也吃不消。”

18个人凑了50万元,平均每人2万多元,当时35岁的马云算是积蓄多的,多掏了几万元。

说起当时的捉襟见肘,马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们平时不打车,一次有东西要带,于是马云和两个同伴下决心打个的士。来了一辆车,以为是夏利,3个人招手,结果停下来是辆桑塔纳,于是3个人齐刷刷地把头转了过去。“桑塔纳的起步价要比夏利贵,当时我们没钱,一分钱都得省。”

尽管如此,阿里巴巴一开始就是家“放眼世界”的公司,开业时马云曾带着团队在猎猎秋风中宣誓:“我们一定要打造一家让世界瞩目、让中国人骄傲的公司!”

创业伊始,也曾有过分歧:为大企业服务,跑跑关系,来钱快;为小企业服务,到处吃闭门羹,似乎摸不到什么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到底往哪个方向走,企业要怎样活下去,创业几年之后,马云站在了抉择的十字路口。最后定位是:做小微企业的服务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是幸运的。”马云说。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创业故事

刚满15岁的王健林从四川绵阳来到东北,成了一名娃娃兵。每天背上10多公斤重的装备,在齐膝深的积雪中徒步40公里,每次拉练的总路程甚至长达上千公里。从军已经成为团职干部的他,却遇上“百万裁军”。创业初期没资历,没实力,说好的贷款却被银行放了鸽子,为了公司项目,他借过高利贷,甚至9天9夜没睡觉。人人都不想碰的旧城改造他敢接,刚做商业地产的时候,因为不懂,3年之间打了222场官司。就是这样一个一根筋的人,如今却是无人不知的亚洲首富。

巨人网络CEO史玉柱的创业故事

史玉柱在脑黄金产品成功之后,整个团队上下的人全部头脑发热,一口气又推出了12种保健品,但最后彻头彻尾以失败告终,再加上巨人大厦的营销失策,使得史玉柱一手搭建的巨人帝国面临危机。一夜之间,史玉柱负债2.5亿,跌入人生谷底。在这段时间里,史玉柱并没有因此倒下,他一直在反思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为了了解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他让人将当时报纸上关于他的负面文章一篇篇接着读,看看别人对他失败的“诊断”。文章骂得越狠,他读的次数越多,甚至专门组织“内部会”,让身边的人一起向他“开火”。正是凭借着反思、务实、信心,史玉柱在全国县域市场撒下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脑白金让他重新回到了一线商人的俱乐部,史玉柱创造了一个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史上绝无仅有的传奇故事。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被北大开除后,俞敏洪完全没有了生活来源,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他只好下海办起了培训班。开班初期生源少,为了招生俞敏洪常常一个人骑车,拎着糨糊桶,满大街贴招生广告。冬天里,俞敏洪手中的糨糊经常冻成一块,不贴广告的时候,他就和妻子待在“教室”里虔诚守候,盼着来报名的学生。为了学校,俞敏洪曾经一口气喝下两斤白酒,送到医院抢救了6个小时才抢救过来。正是有了俞敏洪的坚持和不懈努力,才有了现在的新东方教育帝国。

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的创业故事

1992年,刘强东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因为家里很穷,只带了五百块钱。当时的他对自己说:希望大学4年不再向家里要钱。大四那年,学校附近的一个餐厅恰巧要转手,刘强东用他前三年赚的24万元,把店面盘了下来。因为要上课,每周只去店里两次。谁知,接手之前盈利的饭店,不到一年时间,就赔光了他赚来的第一桶金。无奈之下,只能关门。他向亲戚借了十几万元,还清了餐厅欠下的账,给每位员工发了两份工资。走的时候,他连一个碗都没有带走。餐厅倒闭时,他欠了20多万元的债,但他创业的信念和激情一直没有消退,毕业后的两年,他还清了所有债务。,刘强东离开外资企业再次创业。他给自己的公司起名叫“京东”。

一、出生清贫

这是刘强东自我描写中刻意强调过的.刘强东的故乡宿迁,位于江苏中北部,农业主导的地域经济让宿迁成了江苏经济最落伍的处所,不过,处于运河边的特别地舆地位,宿迁自隋唐起便成了兵家必防与必争之地.

刘强东二十岁奔向北京营生,在中关村卖光碟.卖光碟不是什么很光彩的事件,可恰是如此不起眼的售卖,让刘强东一不警惕成了中关村售卖光碟的第一商家.毫无疑难,中关村第一就是中国第一,旗号作用也辅助刘强东拓展了全国市场视线.

在接收媒体的不少采访中,刘强东始终强调上面两个故事.我们否认,这是个很好的励志故事,历史上也常有这样的样板传播,一个穷小子只身来到京城,岂但在京城破脚而且还有了自己的事业,很值得年青人学习也引来众多艳羡.

为什么刘强东有这么强的好胜心?我们并不知道谜底.或者我们能够从宿迁民风这里得到一些线索,要在抵触之地安身是要有生存之道的,尚武精力深切.宿迁人一旦出了宿迁,他的英勇、求胜心理得到开释,并且作为一支有生力气在京城萌芽开花,然后成果.

二、勇创天边

在创业的日子里,刘强东就像一个爱乡却又有勇创性情的领潮人.他可以开着拖沓机在家乡作秀,可以花大批的金钱和精力在宿迁种有机水稻,也可以开着越野车穿梭沙漠,甚至把自己微博的自我先容一栏填成“斗争目的:穿越所有的沙漠”.

刘强东已经领有了胜利创业者的基因!

京东是从卖电脑、手机起家的,这点刘强东继续了中关村的血统,不论怎么说,它要比卖光碟赚钱.多年经营下来,大家也以为买电脑、买手机确切是京东货比三家,价格廉价品质也过硬,于是京东差点就被认知为电脑、手机网上贩卖的商家.

在这个节骨眼上,刘强东据理力争卖起了书,这下京东、当当大战全面暴发,价钱战、全品类战……硝烟四起.京东通过此役彻底转变了网上售卖专业电子花费装备的形象,成为综合类电商;当当也把本人的卖书人形象改变为综合类电商.明眼人都看得到,京东赢了.

电商战斗正进入白热化阶段,淘宝商城、亚马逊中国、当当、新蛋、易迅、苏宁、凡客等巨头都参加到混战中来了,京东面对如斯众多的对手,刘强东该如何应答?咱们晓得,最后的赢家只有一个!

三、用人之道

在刘强东的人才概念里,有三类人是他最受关注的.自己的贫寒出身,又加重了他对寒门后辈的青眼,刘强东说,“要能吃苦,而且能长期刻苦”,这就是他想要的员工素质.

第一类是向他直接负责的二十二位副总裁和大区总裁,这些高管大都从外处挖来,他们占有丰盛的工作教训和扎实的专业基本.于是,刘强东可以通过充足受权的方法把事务性工作彻内情离开去,自己作为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可以把精神放在战略与营销上.

第二类是管理培训生,这些人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依照刘强东自己的说法就是,在别家公司上过班的统统不要,哪怕只上了一天.管理培训生半年在不断轮岗中,并且大都有机遇能与刘强东自己独自晤谈,他们待遇丰富而且颇受公司内部尊敬,甚至刘强东会亲身做菜给他们吃.这些培训生被外界视为刘强东的嫡系,或者说刘强东在打造自己的黄浦军校.

第三类是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站长们.有个提法,日本优衣库总裁柳井正说的,有多少店长我就开多少店,他把各店的经营权完整地交给门店的店长,店长的综合才能就显得尤为主要了.京东也一样,在全国一级物流核心下有众多二级物流中央,而众多二级物流中央四周布设了许很多多的物流终端站,货物层层配送,由物流终端站的配送员们负责货物到家.配送员是直接面向客户的,他们的服务直接关联到京东的未来发展,这就要物流终端站站长很好地负责管理该站的配送员们的日常工作.

四、机密兵器

刘强东常拿沃尔玛说事,“沃尔玛实在就是个信息系统,b2b物流完全依附信息系统运行,它的价格总是比别人低,由于本钱更低.”

我们发明京东的销售价格总是在变更着的.据刘强东的说法,价格情报员们一直收集其余公司的商品售价,以实现和本公司同类产品的售价进行比对,而后把数据输入电脑,系统会主动调剂商品销售价格,从而做到老是比别人低的零售理念.

在把持成本的同时,永远比别人价格低是可以做到的,刘强东也信任.不过,节制成本从来就是个难题,刘强东说采购也靠信息系统实现,除了新产品的第一次洽购,这是颇让人费解的一件事情.当然,京东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恐怕自己也是处于不断定的答案之中,成本和效力一直都是成对呈现,困扰战略制定与履行者的重大困难.

京东的秘密武器,实际上是自己的物流,这是与沃尔玛雷同,却又与沃尔玛不同的物流系统.相同之处是大区一级物流和二级物流的概念,不同之处是b2b模式和b2c模式,沃尔玛是公司之间的采购,而京东是要面向消费者的,它会多一层终端物流站.

要打造属于刘强东心目中的物流系统,按照他本人的说法是须要消耗百亿国民币.相对第三方物流的价格和服务,刘强东算过明帐,自己的物流系统在第一次投资是耗费宏大,然而一旦畸形运作起来所需用度要低于第三方物流;同时,物流系统更加便于监控全部公司的运行状况,与公司签署劳动合同的配送员也更加有利于良性客户关系的开展.

不外,高速增加的亏损业务与巨额的物流体系投资是否会带给京东差钱的窘境呢?失去最大股东位置的刘强东治理团队是否还能掌控全局,仍是会被迫ipo失去策略运行方向呢?这是挂在京东跟刘强东头上的利剑.

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的创业故事

在国营企业工作两年后,一心想当“万元户”的梁稳根递交了辞职书。没有了“干部”身份,甚至连城市户口也没有了。父亲怒不可遏,拿着扁担追着梁稳根要把他撵回洪源机械厂。但扁担没能把“犟驴”撵回去。梁稳根后来回忆说,当时他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如果经商失败了,我就去做两件事:一是写一本书——《此路不通》,以此来告诫像我们一样冲动的年轻人;二是到落后的山村去当先生,教书育人。”在经历贩羊、营销白酒、生产玻璃纤维一系列失败后,梁稳根靠他的专业特长赚到了“第一桶金”,在由胡润研究院制作的“20中国百富榜”中,身为三一集团董事长的他以70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问鼎“中国新首富”。

“QQ之父”马化腾的创业故事

马化腾,这个名字你可能有些陌生,但对互联网上那只戴着红领巾的小企鹅QQ形象,你一定非常熟悉了。它改变了数亿人的沟通习惯,创造了一种网络时代的文化,引领出了一种新的盈利模式。QQ的孕育者就是马化腾。

网络玩家

1984年就随父母从海南来到深圳的马化腾曾经很喜欢天文,但那毕竟有些遥远。当计算机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的生活中便有了新的主宰。在深圳大学读计算机专业的时候,马化腾的计算机水平已令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他既是各种病毒的“克星”,会为学校的PC维护提供不错的解决方案,同时又经常干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让学校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苦苦生存

1993年从深大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深圳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马化腾第一次认识了ICQ。一见面,他便被其无穷的魅力所吸引,就立即就注册了一个号。可是使用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英文界面的ICQ在中文用户中想推广开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于是他想,自己能否做个类似于ICQ的中文版本工具呢?

1911月,马化腾与同学张志东合作,在深圳注册了深圳的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决定开发一个中文ICQ软件。从此,他踏上了创业征途。

差点卖掉

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是腾讯最大的问题。“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1''999年初,腾讯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即腾讯“QQ”,受到用户欢迎。在马化腾为资金犯难的时候,他起了要把QQ卖掉的想法,先后和四家公司谈判,都以失败告终。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年下半年,从美国到中国,互联网开始升温,受昔自老友丁磊海外融资的启发,马化腾拿着改了6次的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QQ220万美元的投资。从此,新的一轮创业开始。截至9月,腾讯QQ总注册用户数为3.55亿,活跃用户数1.19亿,QQ最高同时在线730万、QQ游戏最高同时在线78万,跃居中国第一大休闲游戏门户。

专注做事

马化腾的成功,有人总结原因说是运气太好。而马化腾总结说,是对QQ的专注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他是一个专注的人”,几乎所有业内伙伴提到这位才34岁的老板,都会用“专注”这个词。五年来,腾讯都在做而且只做完善和规范QQ服务的工作,是国内唯一专注从事网络即时通讯的公司。

马化腾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他上网只有一个目的,在互联网的犄角旮旯里发掘新的商机。QQ秀就是他在网上觅到的一块肥肉。偶然一次,马化腾发现韩国推出了一种给虚拟形象穿衣服的服务,马化腾觉得这个很有意思,就把韩国的那套东西给学过来,搬到了QQ上推广尝试。他同时找一些著名的手机和服装公司,例如诺基亚和耐克等国际知名公司,让他们把自己最新款的产品**QQ秀用户来下载。QQ秀有这些公司提供服饰设计、手机等多种产品,很快风靡了Q族的世界,而腾讯没有为QQ秀的服装、饰品花费任何的“银子”。

马化腾说,这一块业务的增长目前很快,已有超过40%的用户尝试了购买。马化腾盘算,如果每个用户愿意花1~2元的话,仅QQ秀收入就不敢想象。马化腾那独到眼光又一次为腾讯挣到了钱,20前三季度,腾讯盈利达到3.28亿元。

马化腾的经营哲学是:“三问自己”。

一问:这个新的领域你是不是擅长?他的竞争对手多半对商务、利润、资本感兴趣,却不一定能把握客户的真正需求;而马化腾凭着对网络市场一种朦胧却又相当有预见性的理解,用近乎偏执的兴趣和近乎狂热的工作热情搭起腾的架子,牢固坚持以技术为核心的公司理念,专注于技术开发和提升质量,当然能高出对手一筹。

二问:如果你不做,用户会损失什么吗?做软件工程师的经历使马化腾明白,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其实我只是个很爱网络生活的人,知道网迷最需要什么,所以为自己和他们开发最有用的东西,如此而已。”

三问:如果做了,在这个新的项目中自己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1999下半年,腾讯在网络寻呼系统市场上越做越大,淘到大桶“金银气然而,也面临着重大选择:一方面寻呼行业在走下坡路;另一方面,腾讯的QQ用户数达到了100万,而且还在迅猛增长。早先,QQ只是作为公司的一个副产品存在的,马化腾对QQ所蕴含的巨大市场价值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且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资金上,他对自己究竟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并没有把握。当时,腾讯所采取的策略是“三管齐下?:-方面继续巩固传统网络寻呼系统带来的大量利润;‘另一方面将精力集中在改进QQ功能和开发新版本上;再一方面寻找风险投资的支持。事实证明,这样的策略是正确的。

名人励志故事 · “QQ之父”和他演绎的“中国梦”

到10月,他才满34岁。可是在“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他的身价为1.41亿美元;在荣获“2004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年度新锐奖”、香港理工大学第四届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之后,他又被美国《时代周刊》和美国有线新闻网(CNN)评为200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之一。

他叫马化腾,中国最大网络实时通讯运营商——腾讯控股(0700.HK)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他的成功在于用QQ彻底改变了国人的沟通方式。

而他成功的魅力则在于他演绎了当代中国书生们创富的“中国梦”。

财富新少帅的“第一桶金”并非来自“QQ”

所谓马化腾的财富传奇其实可以简单看,那就是“书生创业”——最初的经历,和当代中国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没有什么两样。

1984年,马化腾随父母从海南移民到深圳。1993年,大学毕业后很正常地在深圳谋职,进了一家叫“润迅”的公司。

与旁人想当然的看法相异的是,他的“第一桶金”并非来自“QQ”,而是来自股市。1994年马化腾就开始在股市搏杀,最精彩的1单是将10万元炒到70万元。不管是归于他的精明还是运气,没过多久,马化腾手里就有了上百万元资金。有了这点钱就想自己开公司,而想当老板则是当代大学毕业生中最普遍的心理。至于他选择在深圳创业,选择开计算机公司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也不必被描绘得神乎其神。

当时的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是个显得近乎寒碜的“小公司”——连马化腾在内才3个人。为了能让腾讯存活下来,他们做网页,做系统集成,做程序设计……总之什么业务只要有都去接,公司看上去像是个杂货铺。

“马总对事物判断的眼光很独到,很特别!”在今天的腾讯公司,马化腾可以充分享受到来自职员的这样的奉承。但他更明白,这是“练”出来的。每当回首创业初期的艰辛,他的双眼就噙满了泪水。

19,马化腾第一次使用ICQ,并成为ICQ注册用户。

年,腾讯模仿ICQ的中文网络寻呼机诞生。在此基础上,他们研发出了属于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QICQ。马化腾感喟,那时候公司忙于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Q只是公司一个无暇顾及的副产品。

腾讯穷困时差点将QQ卖掉了

一位上海网友在淘宝网举办的网上拍卖会上以26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号码为“88888”的QQ号时,而该号码原来的主人——腾讯控股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曾经差点把QQ卖掉了。

1999年,网吧在国内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以后,QICQ独特的离线消息功能和服务器端信息保存功能,在实用性上要比只有本地保存功能的ICQ更受用户欢迎。QQ当时并没有直接为马化腾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甚至想靠QICQ顺手牵羊捞点“外快”都不可能,IT界的精英们也根本看不起这个“小玩意儿”,认为整天摆弄这个没多大出息。

当时马化腾自己对QQ的市场潜力也没有足够的认识,而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QQ放到互联网上供用户免费使用,就连马化腾本人也没有料到,这个不被人看好的QQ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发展了500万用户。大量的下载和暴增的用户量使马化腾兴奋的同时,也让腾讯难以支撑,因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让小作坊式的腾讯公司也感到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当时既没有资金更新设备,工作人员也快发不出工资了,马化腾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地寻求融资渠道。

在国内寻求融资无望的情况下,许多朋友都劝马化腾卖掉QQ,马化腾对QQ的信心开始动摇了,他开始和一些有意向购买QQ的公司进行了实质性谈判。“谈判卖QQ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复杂,一连谈了4家都没有达到我们预计的底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决定留下QQ自己养大。”

如果马化腾当时卖掉QQ,他的腾讯就成不了国内最大的网络实时通讯运营商,他的财富人生也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辉煌。

“QQ之父”在网上的犄角旮旯里挖掘新商机

他是一个网站站长,注册用户数三亿五千万;他创造庞大虚拟家园,海角天涯变成咫尺之间;

他营造的世界,年轻的心态是唯一的通行证;他用那个在电脑右下角频繁闪动的小企鹅提醒投资者:“玩”也是生产力!

如今,“QQ之父”马化腾最大的愿望就是每一位中国网民上网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在电脑桌面右下角戴着红领巾的QQ图标。

“QQ之父”——马化腾发明的QQ已经不仅仅是单纯地改变了1/13亿中国人的沟通习惯,3.55亿总注册用户和1.19亿活跃用户,以及几十万固定QQ游戏用户使马化腾充分体验到资源资本化的奥妙所在。

“谁认真挖掘客户的潜在需要,认真研究相应操作方案,并认真贯彻执行,谁就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利润可持续增长。”一贯行事低调,技术出身的马化腾喜欢脚踏实地地研究QQ用户的潜在需要。

钻石情侣QQ号、生日QQ号、手机QQ号、结婚纪念日QQ号等等一切只要能够满足用户潜在需要的人性化服务经营理念在充分得到QQ用户热爱的同时,腾讯的经营业绩也一直处于迅猛增长的状态。

“如果你不能长期挂在QQ上,又想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最好的朋友是不是上线了。QQ行的手机监控好友功能可以让你时刻通过手机知道好友是否上线了,好友一旦上线你就会收到通知,他(她)就再也逃不出你的眼睛了。”腾讯这项被业内人士嗤之以鼻的“手机监控QQ好友”特别服务功能深受担心恋人沉迷网络诱惑的QQ用户喜欢。

“每过一段时间,我们都会挑选一批友善的好友推荐给QQ行的用户认识,这样就为担心没有好友聊天了的用户提供了贴心的好友服务;QQ行用户可以把自己与好友的聊天记录随时加密保存在服务器上,在需要的时候又可以随时把聊天记录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换个电脑聊天也能查看到以前的聊天记录,非常方便。”马化腾认为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儿的人性化服务在为腾讯网聚了大批忠实QQ用户的同时,也让腾讯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我上网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在网上的犄角旮旯里发掘新的商机。”就在上亿的QQ用户畅快地使用QQ“胡侃”、“神侃”的同时,这位“QQ之父”正在网上四处寻找着新的商机。

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化腾发现韩国网络公司一种给虚拟形象穿衣服的服务很受韩国网民欢迎,“一个用户愿意花1-2元为自己的QQ增添服装和饰品的话,这个项目带来的收入就是天文数字。”马化腾联合服装服饰、手机、饰品公司共同开发了风靡Q族世界的QQ秀,诺基亚和耐克等国际知名公司,让他们把自己最新款的产品通过QQ秀用户来下载。目前已经有超过40%的QQ用户使用QQ秀,仅QQ秀一项给腾讯所带来的利润就是惊人的。

1999年下半年开始,网络公司成了风险投资者的宠儿,当时国内著名的网络公司新浪、搜狐、网易等公司纷纷得到了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当时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是马化腾的哥们,马化腾决定虚心向丁磊学习。

马化腾在准备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之后,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旅途。一轮接一轮的谈判不仅使火烧眉毛的马化腾口干舌燥,而且使他对QQ的命运越来越担忧。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马化腾已经快要绝望的时候,IDG和盈科数码以各占腾讯20%股份的代价向腾讯投资220万美元。

“当20万兆的IBM服务器放在公司桌上的时候,我心里就别提有多美了!”马化腾向《商界名家》记者讲述这一情景的时候,脸上依然露出了孩子般天真、灿烂的微笑。

从此,腾讯正式开始了大踏步的前进。

4月,由于AOL和腾讯域名的纠纷,腾讯更改了网站,正式把QICQ命名为腾讯QQ,一只胖乎乎系着红领巾的企鹅形象作为QQ的图标。

腾讯的真正崛起是在208月,仅腾讯同广东移动的合作,就使腾讯扭亏为盈,实现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纯利润。此后,腾讯相继推出广告业务、移动QQ业务及付费QQ会员制。QQ品牌外包,腾讯由此获得了10%的代理费,而当时著名的卡通形象Hello Kitty的代理费也不过是5%;年底,腾讯实现了1022万元人民币的纯利润;腾讯的净利润是1.4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倍多;,腾讯的净利润为3.38亿元,比20又翻了近一倍;腾讯控股(0700.HK)公布2004年业绩财报:腾讯去年实现营业额11.44亿元,同比上升55.59%;实现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大增38.6%。

“如果问我对什么事情后悔的话?那就是每当我和员工分享QQ用户通过QQ认识并结婚而特地寄来的喜糖时,我就为自己当年因为缺钱想卖掉QQ而后悔!”马化腾说到这里,不禁长叹了一声——当时确实是太年轻了,一想到自己和伙伴们所有的积蓄都要化为乌有的时候,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卖掉QQ。而现在,QQ愈成功,腾讯愈辉煌,他就愈对当初的冲动而后怕。

许多刚开始创业的朋友都为资金而犯难,“因为缺钱,腾讯初创的时候,曾经到处去蹭别的公司的服务器用,我一度想把QQ卖掉。”马化腾认为创业最重要的是选准方向和有足够的耐心坚持。

目前,腾讯QQ总注册用户数为3.55亿,活跃用户数1.19亿,最高同时在线730万。截至去年年底,腾讯QQ游戏最高同时在线人数已经超过100万。

203月17日,腾讯控股正式宣布:公司已经签署了收购Foxmail软件及有关知识产权的协议,包括Foxmail创始人张小龙在内的20位团队成员也将于不久后加盟腾讯(Foxmail是中国老牌软件产品之一,目前中文版使用人数超过300万,英文版的用户遍布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市场不断细分的情况下,腾讯收购Foxmail是一次稳定和巩固用户方面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即时通讯领域,腾讯的优势非常明显,除了微软的MSN,简直就是所向无敌,腾讯准备借助其庞大的用户群,再捆绑上Foxmail的特点,毫无疑问,这将是对使用腾讯邮箱用户的一个利好消息,腾讯在增值领域能为用户着想,所以,也必然将会得到用户的追捧。

即时通讯产品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人们用于沟通和联络非常方便的方式,有很多种变化,大家可以使用即时通讯产品来进行私人之间、朋友之间的沟通;即时通讯产品也可以在工作中使用,同事之间在公司内进行交流。腾讯全资收购Foxmail,意图是在和微软的MSN在即时通讯产品领域进行“垄断”与“反垄断”的抗争。我们衷心地祝愿“QQ之父”在挑战微软长期“垄断”即时通讯的产品的抗争中一帆风顺!

李嘉诚的创业故事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出生在广东省潮州市的一个书香之家。李嘉诚的祖上本来是中原人,因灾荒迁至福建,后又因躲避战火而迁至潮州。李嘉诚的家学渊源深厚,家中人才辈出,尽管经过数次搬迁,但其家族知书识、治学严谨的浓厚风气一直都没有改变。李嘉诚的叔父、伯父及父亲都是知识渊博、学问深厚的人,在乡村之中颇有名望,并受到当地村民的尊重。李嘉诚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看书中度过的。每天一放学,他便在自己家里的小阁楼上看那些祖上留下来的古籍藏书。书给他打开了另一扇窗户,那里的世界让他如痴如醉,即使有些书并不是很好懂,他也总是极力去领悟和思考。古代的状元、探花精彩绝伦的智慧,仁人志士为人处世的准则_,都让他慢慢地明白了很多道理和知识。有时候,他并不满足于简单的阅读,他还经常仔细地思考着书中所传达的智慧与启迪。

然而,美好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1939年6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开始揉踊潮州这片净土。一番狂轰滥炸之后,潮州城立刻成了一片废墟。李嘉诚的父亲带着妻儿老小一边躲着不时而来的流弹,一边艰难地爬过帝国主义的封锁线逃到香港,寄居在李嘉诚的舅舅庄静庵家里。然而,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因过度劳累而不幸染上了肺病。李嘉诚作为长子,不仅要照顾父亲,还要拼命地复习功课,以求能够在精神上安慰一下父亲。

为了给父亲治病,李嘉诚一家的生活非常拮据。每天两顿稀粥,再加上母亲在集贸市场收集的菜叶子,这便是一家人一天的伙食。

最终,李嘉诚的父亲还是没能熬过那年冬天。父亲在临终前曾这样叮囑李嘉诚:“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时莫灰心,得意时莫忘形。”就这样,年仅14岁的李嘉诚不得不眼含热泪,无奈地结束了自己的学业出来打工,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看见李嘉诚这样困难,而且又这么懂事,李嘉诚的舅舅便让他先在自己的中南钟表公司里扫地泡茶。别看李嘉诚年纪不大,但却很懂得察言观色,他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且他又很勤奋,早上总是第一个去,下午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就这样,李痛诚一干就是三年,这三年没有人知道他经历了多少辛酸和艰难。然而,艰难的生活磨砺了他,他不但锻炼出了好身体,而且业务上也精明能干。即便是在这样艰难的日子里,他依然没有忘记读书学习。没有钱,他就去旧书店里买些旧书,看完了又卖回给旧书店,然后再买新的旧书看,这样既能省钱又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1945年,年仅17岁的李嘉诚开始在一家五金制造厂和塑胶带制造公司当推销员。这份工作看起来容易,但实际上并不好做,因为这要求人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别人的信任和认可,实在是很难的一件事。李嘉诚最初做推销工作的时候,很容易紧张,就把自己应该说的话在心里背上很多遍。渐渐地,他开始熟悉了这一工作。早年间当学徒时练就的观察能力也让他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有不小的潜力。李嘉诚认为,在做推销工作的时候,首先自己要信心满满,然后再最大程度地熟悉自己推销的商品,接着要在最短时间内让顾客觉得你的产品物美价廉。就这样,李嘉诚凭借若自己的能力,开始揣摩客户的心理和想法,而且随着约见的客户越来越多,他越来越能轻松通晓对方的意图,从而把货物很好地推销出去。就这样,李嘉诚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快在公司中脱颖而出。但他并不骄傲,别人付出一倍的努力,他就付出两倍甚至更多,而且他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很快,才18岁的他便成了公司的部门经理。

走南闯北的推销生涯,不仅初步形成了李嘉诚的商业头脑,私富了他的商业知识,而且也使李嘉诚结识了很多好朋友,还教会了他各种各样的社会知识。他明d只有学会r宽厚待人、诚实处世的做人哲学,才能为口后的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生活磨砺之后,李嘉诚逐渐成熟r起来。他知逬尽转推销工作在这段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他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十分渴望向社会证叨自身价值的李嘉诚下定决心要自立门户。因此,无论老板怎样再三挽留,他都决意要离开,决定从零开始,自己创业。

1950年冬天,李嘉诚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友筹借的五万港元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专门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日用品。在创业最初的一段时期,李嘉诚凭着自己的商业头脑和经验,发了几笔小财。几次小小的成功,使得年轻且经验不足的李嘉诚过于自信了。他急切地去扩大他那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的塑胶企业,于是资金开始周转不灵,工厂亏损愈来愈大。过快的扩张使得承接的订单越来越多,再加上设备简陋和人手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塑胶产品的质fi,而迫在眉睫的交货期也使重视质量的李嘉诚再也无暇顾及愈来愈严重的质量下降现象。终于,仓库里开始堆满了因质fi问题和交货延误而退回来的产品,塑胶原料商开始上门催缴原料费,客户也纷纷上门以各种借口要求索赔……这一切几乎将李嘉诚置于瀕临破产的境地。

然而,这些都没有将李嘉诚击倒,他一边应付不断上门催还贷款的银行职员,一边协调不断上门要求索赔的客户,此外他还要保证为工人及时发放工资。前景堪忧的情况下,沉着冷静使得李嘉诚渐渐地渡过了这道难关。经过这样的磨难后,他开始冷静地分析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的走向。李嘉诚觉得塑胶玩具在国际市场上似乎已经没有足够的生存能力了,于是,通过仔细的思索,他想到和平时期过着幸福生活的人们,物质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之后,必定要在精神生活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养花草便是精神消费品的重要项目之一。可真花草不但要每天浇水、除草,而且花期还很短,人们会觉得太麻烦而不愿去养。所以,如果能够生产大量的塑料花,则既可以达到价廉物美的目的,又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想到这些,李嘉诚兴奋地预测着:一个塑料花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

1957年,将要陷入绝境的李嘉诚开始了他别具新意的“转轨”行动——生产既便宜又逼真的塑料花,这在香港甚至全国都是一个“冷门”。经过李嘉诚的不懈努力以及各方面的促销和广告活动,人们开始关注并接受了塑料花,而“长江塑胶厂”这个名字也开始为人们所熟知。

经过了这些风雨之后,李嘉诚常告诫身边的人:“我们长江要生存,就得要竞争;要竞争,就必须有好的质量;只有保证好质量,才能保证好信誉;只有保证好的信誉,才能保证长江的发展壮大。”李嘉诚极其看重自己产品的质量,这也是他成为亚洲首富的原因之一。

虽然李嘉诚率领企业初步走出了深渊,但也并非就此脱离了困境。他的资金仍然十分不足,生产设备仍旧很简陋,可他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更新设备、增加厂房、招聘技工,生产规模也无法扩大。正当李嘉诚感到资金问题会给他的企业带来新的危机的时候,有一位急需大量塑料花的订货商来到了他的公司。尽管此时李嘉诚的企业面临着种.种困难,但他还是妥善地处理了这个情况——他先拿出八种按照订货商的要求设计出来的新颖别致的塑料花,然后,诚恳地告诉外商:“先生,这八款塑料花是我和公司设计人员昨晚一夜没睡按您的愿望设计出来的。”

篇2:名人创业故事精选

名人创业故事大全精选1:比尔·盖茨放弃哈弗创立微软

比尔·盖茨是微软公司主席和首席软件架构师。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和商业计算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在6月截止的上个财年,微软公司的收入达620亿美元,在7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91000人。

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和两个姐姐一块在西雅图长大。他们的父亲,William H. Gates II,是西雅图的律师。盖茨已故的母亲,Mary Gates,是学校教师,华盛顿大学的董事以及UnitedWay International的主席。

盖茨曾就读于在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他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了计算机编程。

1973年,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和现在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结成了好朋友。在哈佛的时候,盖茨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ITS Altair开发了BASIC编程语言的一个版本。

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盖茨离开了哈佛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与孩提时代的好友PaulAllen在1975年创建的微软公司中。在计算机将成为每个家庭、每个办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这样信念的引导下,他们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盖茨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对个人计算机的先见之明成为微软和软件产业成功的关键。在盖茨的领导下,微软持续地发展改进软件技术,使软件更加易用,更省钱和更富于乐趣。

名人创业故事大全精选2:腾迅五兄弟的创业故事

这是一个难得的兄弟创业故事,其理性堪称标本。前的那个秋天,马化腾与他的同学张志东“合资”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后又吸纳了三位股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这5个创始人的QQ号,据说是从10001到10005.为避免彼此争夺权力,马化腾在创立腾讯之初就和四个伙伴约定清楚:各展所长、各管一摊。马化腾是CEO(首席执行官),张志东是CTO(首席技术官),曾李青是COO(首席运营官),许晨晔是CIO(首席信息官),陈一丹是CAO(首席行政官)。

之所以将腾讯的创业5兄弟称之为“难得”,是因为直到的时候,这五人的创始团队还基本是保持这样的合作阵形,不离不弃。直到腾讯做到如今的帝国局面,其中4个还在公司一线,只有COO曾李青挂着终身顾问的虚职而退休。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在企业迅速壮大的过程中,要保持创始人团队的稳定合作尤其不容易。在这个背后,工程师出身的马化腾从一开始对于合作框架的理性设计功不可没。

从股份构成上来看。5个人一共凑了50万元,其中马化腾出了23.75万元,占了47.5%的股份;张志东出了10万元,占20%;曾李青出了6.25万元,占12.5%的股份;其他两人各出5万元,各占10%的股份。

虽然主要资金都由马所出,他却自愿把所占的股份降到一半以下,47.5%。“要他们的总和比我多一点点,不要形成一种垄断、独裁的局面。”而同时,他自己又一定要出主要的资金,占大股。“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时候也肯定会出问题,同样完蛋”。

保持稳定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搭档之间的“合理组合”。

据《中国互联网史》作者林军回忆说,“马化腾非常聪明,但非常固执,注重用户体验,愿意从普通的用户的角度去看产品。张志东是脑袋非常活跃,对技术很沉迷的一个人。马化腾技术上也非常好,但是他的长处是能够把很多事情简单化,而张志东更多是把一个事情做得完美化。”

许晨晔和马化腾、张志东同为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他是一个非常随和而有自己的观点,但不轻易表达的人,是有名的“好好先生”。而陈一丹是马化腾在深圳中学时的同学,后来也就读深圳大学,他十分严谨,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张扬的人,他能在不同的状态下激起大家的激情。

如果说,其他几位合作者都只是“搭档级人物”的话,只有曾李青是腾讯5个创始人中最好玩、最开放、最具激情和感召力的一个,与温和的马化腾、爱好技术的张志东相比,是另一个类型。其大开大合的性格,也比马化腾更具备攻击性,更像拿主意的人。不过或许正是这一点,也导致他最早脱离了团队,单独创业。

后来,马化腾在接受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时承认,他最开始也考虑过和张志东、曾李青三个人均分股份的方法,但最后还是采取了5人创业团队,根据分工占据不同的股份结构的策略。即便是后来有人想加钱、占更大的股份,马化腾说不行,“根据我对你能力的判断,你不适合拿更多的股份”。因为在马化腾看来,未来的潜力要和应有的股份匹配,不匹配就要出问题。如果拿大股的不干事,干事的股份又少,矛盾就会发生。

当然,经过几次稀释,最后他们上市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只有当初的1/3,但即便是这样,他们每个人的身价都还是达到了数十亿元人民币,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可以说,在中国的民营业中,能够像马化腾这样,既包容又拉拢,选择性格不同、各有特长的人组成一个创业团队,并在成功开拓局面后还能依旧保持着长期默契合作,是很少见的。而马化腾成功之处,就在于其从一开始就很好地设计了创业团队的责、权、利。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权力越大,收益也就越大。

名人创业故事大全精选3:郑裕彤的创业故事

郑裕彤,在香港超级富贾中排名第三,个人身价达300亿港元。港人听到他的名字都会和家喻户晓的“周大福珠宝”相联系。而在他旗下的香港新世界集团更是集酒店、房地产、黄金珠宝业等多元化全方位发展的跨国集团。

郑裕彤不善高谈阔论,不了解他的人,总以为他辉煌业绩的背后是数不清的运气。对此,他说:“一个人的一生,幸运碰上一两次是可能的,但不可能永远幸运。如果你希望永远幸运,你一定要付出永恒的‘勤’与‘诚’,那幸运才会常伴你左右。”

郑裕彤虽然拥有今天的辉煌,却也曾有过儿时苦苦熬过的贫寒。1925年8月27日他出生于广东省顺德县(今顺德市)一个贫寒的家庭。幼时一家人仅靠父亲开小店勉强糊口。原来父母亲希望他专攻学业,但是只念到初中便被迫辍学。13岁那年,由于日本侵略军进犯广州、香港,百万市民受战火纷飞的侵扰,衣食不稳,性命难保,纷纷出外投亲靠友。当时,澳门是葡萄牙殖民属地,因不少日本移民在葡萄牙殖民统治区的南美洲寄居,因此,日本侵略军唯独没敢践踏澳门。万般无奈之下,父亲郑敬诒也将儿子送往澳门,到挚友周至元开的“周大福”金铺去当伙计。

金店算是一种特殊的行业,不知底细的人,老板是绝对不敢滥用的。周家曾与郑家交往甚深,懂事的阿彤自小就给周家留下良好的印象,赶上“周大福”金铺正好缺可靠的伙计,便接纳了小阿彤。

金店里分大伙计和小伙计,小伙计就是当杂役,郑裕彤从杂役干起,每天扫地、擦灰尘、洗厕所、倒痰盂等里里外外的清洁工作,等一切准备停当后,他再和姗姗来迟的大伙计们一起开店门做生意。对于一个只有十四五岁的孩子来说,这段工作显得十分忙碌辛苦,但懂事的小阿彤却一个心眼想着不辜负老板的“不弃之恩”,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工作。

“周大福”金铺因入行较晚,因此店面在当时名气不大。入店后不久,阿彤的勤劳和在工作中体现的智慧逐渐被周至元所赏识。一天,周至元派阿彤去码头接一位亲戚。码头上,来自香港以及东南亚的海船不断靠岸,人流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忽然,一位南洋商人向路人打听在哪里可以竞换港币。许多人都懂得这是一个良好的商机,年纪尚小的阿彤也热情地上前搭讪,他用浓重的顺德口音说:“到周大福金铺可竞换,价格公道”。阿彤说话时口齿稍显笨拙,却在众口之争中赢得了信任。这样,商人望了望老实巴交的阿彤,随他来到了“周大福”开创了一笔新的生意。而后,周至元发现阿彤在这方面显得过人的智慧,于是继续派他发展这项工作。此后仅半年时间,周至元就提升郑裕彤正式在金行当学徒了。

当时,由于广州、香港沦陷,不少金铺迁移澳门,金铺几乎随处可见,竞争十分激烈。郑裕彤似乎天生便是为黄金珠宝而生,他对做珠宝生意极有兴致,很快就掌握了坐店营销的要领并痴迷似的钻进了行当。

他常利用上下班的时间,看看路途经过的金铺来作对比,用行话说这叫“看铺”。而周老板并不知阿彤如此痴迷。长此以往,阿彤经常上班迟到,因而引起了周至元的注意。一日,在上班途中阿彤路过一家金铺,发现橱窗里摆放着好几款别具一格的饰品,不由得停住脚步,良久地揣摩起来,竟又耽搁了上班的时间。当他急匆匆赶回金铺时,老板已经在店内等候多时,阿彤知道自己犯了大错,战战兢兢地说明了原因,结果老板不但没有责备,反将上街“看铺”的特权交给了他。这样只要生意不忙时,他便上可以上街去“看铺”了。按照规矩,在金铺当学徒需要3年才能出徒,可郑裕彤却未满3年就荣升为金铺掌管,负责铺面的日常经营了。

后来郑裕彤才知道,父母亲与同在广州绸缎庄做过伙计的周至元一家是患难之交,情同手足。周、郑之妻又同时有喜,于是两家“指腹为婚”约定了亲家。天公作美,周家生了女儿,郑家生了男儿,恰好成了天生一对。到“周大福”金铺学徒时,父亲担心儿子以“郎婿”自居,而不求上进,没有告诉他这件事。

三年后,在周至元的主持下,郑裕彤果真与周家的掌上明珠周翠英结为连理。那年夫妇俩同是18岁,其后50余年直至今日,夫妻俩始终相敬如宾。

1946年,21岁的郑裕彤到香港设立了“周大福分行”。他跑遍了全港各家金银珠宝行,集各家之所长用于领导分行的经营,使分行生意十分看好。但郑裕彤并不满足,他清醒地认为:“在商场上‘守业’就等于‘败业’,要在不断创新中前进才能图谋发展”。因此,他又一改原有的资本结构模式,邀集同事,组建“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这也是香港金饰珠宝业最早的有限公司机构。

郑裕彤虽说接受的是金铺旧式的带徒教育方式,但是他并不保守,甚至超前具备现代人的经营理念。在他全新思想指导下,“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不再为总裁独有,而是资产共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现代企业。在他的思维方式中,独具特色的洞察力,令同事们人人称道。

当时在香港,金铺比比皆是,竞争十分激烈。那时,黄金成色一律为九九金,而郑裕彤却大胆投入资金,首创制造了九九九九金,率先开创了金饰制造的新工艺,同时也领导了消费领域的新潮流,此项壮举为“周大福”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郑裕彤锐意进取,不断开拓新市场,短短几年,“周大福”分行便已增至11家。有人说他是靠运气发的财。郑裕彤却说:“香港是个充满无限机遇和挑战的地方,机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面对挑战是每一个人都回避不了的。关键在你如何去辨识,有无足够的心理准备”。

当郑裕彤将“周大福”推上一个新台阶后,他又开始向新的领域进军了。

郑裕彤具有极强的驾驭市场的能力。在香港,郑裕彤享有“珠宝大王”的美称,而这还不仅仅指他的金饰,更有后来使他进入世界珠宝之林的钻石业。郑裕彤十分关注国际珠宝饰品的流行款式,他在观察中发现,许多极有身份的西方女士,喜欢佩戴钻石饰品,黄金饰品已不被她们所器重,得出此结论后,他开始把目光转向了钻石业。

按照国际上的规定,持有“戴比尔斯”牌照,方可批购钻石,而全世界也不过只有500张这种牌照。就是这张“戴比尔斯”牌照,曾吓退了一大批钟表商,一些业内人士称:“要从戴比尔斯购到钻石,简直比从天上摘星星还难”。

郑裕彤并未因此而退却,他绞尽脑汁,顿生主意,他决定在南非买下了一间持有“戴比尔斯”牌照的公司。不但使他顺利拥有“戴比尔斯”牌照,并且到70年代,郑裕彤已成为香港最大的钻石进口商,每年的钻石入口量约占全港的30%。实际上,郑裕彤开创钻石业所取得的功业,起到了引导香港珠宝业挑战传统,寻求发展的一场空前的革命。

郑裕彤先生今年76岁,翻开“周大福”的创业史,每一页都有他60年如一日的奋斗足迹:60年代初,一手握着黄金,一手伸向钻石,叱咤风云于急风暴雨刺刀见红的商场上,稳操胜券。70年代,兴建香港新世界中心,这痤恢宏的大厦至今仍然是尖沙嘴的招牌建筑。80年代。与香港贸易局合作建成香港会展中心,名列亚洲同类建筑之最。90年代,率先大举进军祖国内地,投资祖国的建设事业。此外,收购亚洲电视股权、组建全港最大的酒店集团,收购美国Stouffer集团海外28间酒店和欧洲penta集团9间酒店。

多年来,郑裕彤创下的业绩,早已传为佳话,他以自己60年勤奋进取的实际行动,证实了心“诚”体“勤”是成功的不败原理。

篇3:名人创业故事

从一位软件工程师,到中国即时通信业务的开拓者,腾讯CE0马化腾如何用“企鹅”征服地球上最多网民的国度。

1、从工程师到腾讯“教父”

腾讯10月成立,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开发和销售“BP机寻呼系统”,后来发现市场饱和,于是转到互联网寻呼系统,偶然的机会,马化腾接触了即时聊天工具ICQ,他“嗅”到里面潜藏的巨大发展前景,顶着其他股东的压力,执意开发QICQ, 当时的原话是“大不了回去做程序员”。

随着QICQ用户不断增加,公司的经费却逐日减少,到10月,也就是公司运营一年后,公司帐上只有1万多元,马化腾想了很多办法,也求助国外的风投公司进行融资,最终在几个月的努力下拿到了200万美金的“救命钱”。

如果马化腾当时没有坚持保住QQ这个“复制品”,他可能依旧是那个蹲在深圳一角的“蚁族”,腾讯也可能只是一家随时倒闭的“危房”,成功总是不会来的太容易,不考验你对梦想的忠贞,又怎么能轻易让你得到梦想的馈赠。

马化腾在融资过程中,做了两次腰椎手术,第二次手术后,是平躺在床上,高举着手提电脑办公的,7a64e4b893e5b19e31333365666266病痛丝毫没有动摇他的意志,“只要去做,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在创业期间不幸的东西挺多的,就是自己要去扛、自己想办法。

2、十年如一日的创业激情

“我们不缺进来的用户,通过优秀的体验留住用户,才是我们的重点,口碑是可以通过优秀的产品体验累积起来的”这是在腾讯内部培训时,马化腾对参加培训员工说的话。

从中国网民必备的Q,到五星级产品QQ邮箱,再到现在让三大移动运营商头痛的微信,腾讯的产品大多能令用户粘合度极高,能做到这一点,和马化腾本人一直没有离开网络有关,他对腾讯的产品,竞争对手的产品,都是非常熟悉。

在腾讯内部,产品经理们都把他当做不可多得的产品测评师,认为他做过这么多优秀产品,如果能给自己的产品提出建议,是非常有帮助的,这种十年如一日的激情,也对中国创业文化产生了影响。中国从来不缺激情,不缺豪迈,也不缺一-夜成功的故事,可是,永远在执着的坚持耕耘,是很罕见的。

成功路不会一直畅顺,坚持耕耘,保持事业激情就一定能助你攀登成功顶峰。

篇4:名人创业故事

马云:创业失败4次,失声痛哭 2次求职,因相貌“超丑”被拒 马云第一次高考落榜后的梦想是去酒店做服务员,也梦想做警察,统统因为外貌被拒绝。 99.9%的网友从颜值上 彻底击垮马云 搞“翻译社”生意惨淡,靠卖袜子补贴 翻译社是马云初次创业,当月营业额是200多块钱,可光房租就要700元。 马云为了支撑它,背着麻袋去义乌批发袜子来卖,还上门推销商品,学生们也帮他四处发传单做宣传,受尽白眼。用这些钱养了翻译社3年,才开始收支平衡。

1994年,海博翻译社诞生所有员工加起来只有5人 逢人就讲互联网,被人当成“大骗子” “中国黄页”业务开展时,国内还没有互联网。马云不断对人讲互联网的神奇,还在大排档跟人神侃瞎吹。众人不相信,就去打印网页证明,还请老板打免费越洋电话,问在美国的亲戚朋友,让人上网查证…… 1995年上海开通互联网,“中国黄页”还提供额外服务(长途电话接入互联网),花3个半小时才看到互联网上的照片,焦躁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的马云欣喜若狂,委屈的泪水稀里哗啦地掉了下来。

1995年亲戚朋友凑了2万块,创办中国黄页马云虽是总经理,不如说是个推销员还被人当成骗子

第4次连续创业失败,抱头痛哭 阿里巴巴团队曾在北京干过段政府项目,最后马云决定回杭州再次创业。在北京的14个月,也从没带团队一起去游玩。 在京最后一天,他们决定去长城。晚上,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饭店,天下着大雪,众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唱着《真心英雄》,众人抱头痛哭! 这也意味着马云30岁开始,连续第4次创业失败。

篇5:名人创业故事

第二次融资经历尼葛洛庞蒂的访华让张朝阳一下子获取了注意力,也由此吸纳了诸多人才的加盟。不过,张朝阳面临的具体问题是他所创办的爱特信公司账上现金已经消耗殆尽,需要进行第二轮融资。如果说第一次融资的股东多少是基于对张朝阳个人的信任以及私交的话,那么第二次融资则再也没有这样的情感因素帮忙。对于张朝阳来讲,这次融资的过程几经起伏,长达半年的融资经历令他刻骨铭心。在张朝阳的印象中,当时的美国人对中国十分陌生,几乎没有投资人愿意听他的计划。事实上,那个时候能够找到一个愿意接见这个中国创业者的投资人都很困难。在罗伯特和尼葛洛庞蒂的引荐下,张朝阳自费前去美国加州见那些亿万富豪。他先在加州的一个小旅馆住下,用绿卡租了辆车,然后用了两天时间不停地打电话与几位可能改变他的公司命运的人约定见面时间。9月11日让张朝阳终生难忘,他至今为自己在这一天表现出来的能力而骄傲-在这一天中他马不停蹄地见了4位风险投资人。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张朝阳应该在早上9点先去见英特尔投资公司的人,接着是12点与世纪投资的负责人会谈,下午3点是软银,下午5点则是后来给王志东投资的亿万富翁罗伯森·斯蒂文森。前三位投资人都在硅谷附近,而最后一位则在旧金山。为了充分利用分分秒秒,头一天晚上张朝阳利用雅虎地图已经把路线搞清楚,准备第二天飞车前去会见这4位超级富翁。谁知道第一个会面就被推后了半个小时,虽然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面,但当会面结束时,已经中午12点了。张朝阳匆匆在麦当劳买了食物然后一边开车一边吃地赶往世纪投资。当张朝阳见完前三位投资人的时候,时间已经晚了,再加之那天赶上旧金山的地铁罢工,所有的车都在地面上爬行,严重的堵车迫使张朝阳勉强开下高速公路。到了距离罗伯森·斯蒂文森还有7个街区的时候,他将车弃置在一个停车场后提着笔记本电脑飞奔着跑到了见面地点,他到的时候,罗伯森·斯蒂文森已经等了他将近一个半小时。还好,双方谈得不错,罗伯森·斯蒂文森表示出很强的投资意向。李彦宏: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在搜索引擎发展初期,李彦宏作为全球最早研究者之一,最先创建了esp技术,并将它成功的应用于infoseek/的搜索引擎中的图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项极具应用价值的技术创新。底,怀抱“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的梦想,李彦宏回国创办百度。经过多年努力,百度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常使用的中文网站,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

篇6:名人创业故事

对于互联网,毕业于北大信息管理系的张向东,有着一种天然的热爱。这种热爱,用他的话说,源于对互联网的信仰。这种信仰,让他在听到邓裕强谈起手机互联网的美好愿景后,一个星期内便从《新周刊》高级记者的位置上离开,走得那么义无反顾。

张向东那一身休闲西装和牛仔裤,配上黝黑的皮肤,一头韩流式的长发,看上去更像一个漂在北京街头的文艺青年。70后的他实际上是中国第一家免费的WAP网站3G门户网的总裁。

他说,当时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可以给你想象空间的领域。“有些东西,当你做它的时候会觉得这是你喜欢的,你就明白。”

学校和朋友的感觉

在互联网世界,“北大帮”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和组合,难道真是 “北大精神”造就了今天如此“自由”的张向东和他的3G门户吗?

张向东说起大学时期的口吻却显得轻描淡写:“我当然爱我的学校,但是同时我也不认为它真的在某一个地方特别怎么样(优越)。我们像所有的大学生一样,每天晃一晃、看看书、发发呆。”

“我高考第一年没有考上!专科都没有考上!”张向东说,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坏学生,很调皮。母亲当时只要他“考上大学有一个工作就行了”。落榜后,张向东就想“不就是一个考试吗”,于是用了一年时间认真复习。由于他本就是提前上学,所以那一年考上北大的张向东也只有18岁。

“你知道吗?从九几年毕业的时候,就业压力就很大了,虽然还没有现在‘房奴’这样的概念,但那个时候我就想,我在城市里面生活不是为了在这里给自己挣一个房子,挣一个车子,像其他几千万人一样生活,我在这里应该有我的生活,我的生活方式跟别人不同,那就可以了。”张向东说。

不是因为名校,也不是为了追求名利,张向东对他能成功走到今天的解释是,“相信自己看到和理解的世界”,然后,遇到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朋友”似乎是张向东常常提及的两个字,说起邓裕强(3G门户网站另一位创始人),张向东说:“虽然我一直毕业在北京,他在广州,但是我们俩一直以来有一种默契,那就是我们将来一定可以合作做一件大事。你知道吗?就像过去枪战片那种感觉的,我俩可以背靠背拿着枪冲出去,杀出去的感觉!”

初,邓裕强和张向东两人在广州天河石牌西路的一间6平方米的小屋里,商量着建中国最大的免费手机网站。

当年3月16日,3G门户正式上线。当天的在线人数仅2人——邓裕强、张向东。如何营销?这是个大问题。没那么多钱,也没有和运营商合作的渠道,他们想到了病毒营销:以自身为种子,一传十,十传百。

他们首先瞄准了那些尚未有互联网经验的学生群体和互联网上的手机玩家,在各种手机论坛上发帖子,并邀请当时移动梦网论坛中的版主们到3G门户上来做版主。这些版主也凭借着在论坛中特殊的地位,给3G门户带来了一大批的活跃用户。

“国内互联网比较容易形成一种聚拢效应,也叫做飓风效应,即拥有优质的信息与内容的商家,用户会主动向它去靠拢,而不是靠有钱打广告,用户不吃这一套。”3G门户市场副总裁曹明说。

正是在这种模式下,免费WAP的出现博得了用户的支持,除了学生,卖手机的也成了他们的宣传队。与此同时,他们还利用每一次饭局、会议、旅行……凡是能想到的、能参加的社交活动,他们都尽可能的参加。

3G门户在这种传播过程中成为“独立免费WAP网站”的代表,上线8个月,用户量达到100万。

颠覆传统广告的定义

有了客户,怎么赚钱?

久邦科技的创始人将网站定位为“媒体”。而按照媒体的传统赢利模式,须从广告商身上寻找商业利益。不过,在手机网站的广告运作上,张向东试图颠覆传统广告的定义。

从3月24日起,3G门户网上开始正式运营手机广告,通过一个“玩竞猜游戏,送BENQ MP3”的链接,BENQ率先在3G门户上开了一个专区,提供最新鲜的产品及品牌资讯。“这是免费独立WAP领域里的第一个移动营销案例。”艾媒市场咨询集团董事长张毅告诉说。

不过,这种广告只是尝试。某品牌的营销经理表示,他对移动互联网广告并不看好,因为受到屏幕尺寸的限制,传播效果不明显。

这种说法目前仍然不乏支持者。对此,张向东表示:“这种说法是不专业的!”他反驳,手机广告具备比传统媒体广告更多的优势,比如它是“离人最近的媒体”,具有融合媒体的功能,多媒体功能更加强大等等。

做过记者的张向东,对手机互联网广告的定义是:广告即内容,娱乐即广告。圣诞节,时尚品牌匡威通过赞助的“帮圣诞老人寻找麋鹿”的互动游戏登录3G门户,做游戏图标嵌入式广告,这种方式在两个星期内吸引了超过400万用户的点击和参与。

“传统广告给人们的不良印象之一是干扰性,强制插入的传统广告对于新媒体影响下的用户,就像是父母对叛逆期孩子的说教。强调互动和娱乐,让用户参与其中已经是广告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张向东表示,免费WAP上的移动营销最好的方式就是推拉结合,先以活动来带动网友互动,再多频次地将品牌产品植入消费者心中。

这种广告模式,创造了连续三年保持翻番的业绩。自起走向成熟,一些手机厂商,甚至移动运营商,以及九大银行都向3G门户投放广告。业绩预计突破1.5亿元,增长50%。

看到独立免费WAP模式优势的经营者不乏其人。20底时,国内已经出现了几万家WAP网站,互联网的几大门户也都相继建立了WAP网站,同质化竞争严重。

此时的3G门户网面临挑战:如何将1000万用户牢牢粘住,成为忠实用户,以应对巨头进入市场的竞争?

“那时候,我们不是不能赚钱,我们更关心的还是继续圈人气。”张向东说,那时候一天到晚琢磨的是,用怎样低成本、有意思的方式来让人们知道这个提供免费内容的手机网站。

“我们认为,互联网上的赢利必定是以用户需求起步的,要保证大量的用户基数,又要保证他们有含金量的需求。”邓裕强说,早在年,他们就开始了布局手机客户端软件,制定了“网站+客户端”的战略。

自20上线开始,随时随地手机上网看资讯是个日常的应用,但如何能让用户更省钱,更方便地打开手机获取手机网络上的服务呢?客户端的响应速度比网络显然更加重要。

“中国移动推出的套餐是5块钱30M一个月。用客户端上网,能在有限流量里实现更多信息下载。而且,客户端的操作很容易被用户习惯化,从而粘住客户。”IT技术出身的邓裕强,对开发客户端的理解类似于“摩尔定律”。

2006年6月,3G门户推出第一版手机流媒播放器GGTV,主要用于支持手机电视直播、手机电影、网络视频等点播。203月,GGTV每天独立活跃用户超过50万。年4月,3G门户宣布推出新的播放器GGLive,安装该软件后可点播节目,还可以随时随地收看NBA、演唱会现场等等各类直播。

将移动客户端产品直接链接到门户的论坛和新闻页面,参与互动,能让广告覆盖的人数以倍数不断增长,从而实现广告效果。邓裕强认为,这等于“香精”加上“粘胶”,既能招引之,又能牢牢粘住。

用什么风格走完一生

在公司里,张向东还有一个称呼,叫“Z”。他自己的诠释,就是zero,零。“因为我觉得它可以提示你,所谓的总裁啊,其他的所谓的什么对你来讲,都是可以归结为零的。”

人生的历程,被他形容为“从零到零,因为人最后会消亡,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就是用什么风格走完自己的这一生,我觉得是最为重要的”。

他和搭档邓裕强,都是根本不在乎物质享受的人,他们花一百多万买的一辆奔驰,经常被当做货车一样运东西。

对于自己的成功,他很淡然,似乎都是随时可以抹去的东西。他说:“我特别骄傲的一点,是和很好的朋友在一起不会说房子、车子怎么样,大家见面是说,你最近看什么书,我看到什么好书就告诉你,有时候碰见很好的书就多买一本给你……”

当很多人在为一套房和一辆车而劳碌奔波的时候,张向东很潇洒地旁观着这一切。他说:“这一辈子就是买个房子、买辆车,然后上班的时候可以开着车去,你就觉得很爽吗?就值得了?觉得我有财富了,我跟别人平起平坐了?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他说自己30岁前一点都没有物质上的负担,他也不觉得3G门户给他的价值,就是让他变成一个千万富翁或亿万富翁。

“对,我现在是比一般的朋友们物质上会富有一点,但是我之前没多少钱的时候,对我也没形成多么大的障碍。比如说我看书,以前没钱的时候,我也可以做的啊,就在图书馆里看。以前我待过的所有城市的借书卡都有,我到广州那么短时间都有广州图书馆的借书卡。创业初期的时候,我看书都在广州的书店里看,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有钱了,就列个书单让秘书帮我买,或者做成电子书看,这只是方式上的变化,但是态度不要变,态度变了就很可怕。真正的财富是不能买卖的,它是买不来,也是你不会卖掉的东西。”

张向东说,他最想做的事是和韩寒一起写文章,和冯唐一起喝酒。

他说:“3G门户这个公司我是挺认真、用尽全力去做的,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带给我和同事的内在东西是圆满的,通过做这件事,我们内心更加自信、自由,这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做成一个所谓的上市公司。”

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是他崇拜的偶像之一。很多年前,这个美国小伙子和他的童年伙伴,用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作为自己创办的公司的LOGO,并以“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作为人生信条。张向东和他的搭档也在理想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或许过不了多久,中国的乔布斯抑或扎克伯格,也会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应运而生。

篇7:名人创业故事

达克尔·戴尔高中毕业后,顺从父母的意愿进了大学学习生物,但他只醉心于计算机。当时,他感到市场对个人电脑的大量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而零售商店的个人电脑售价过高,并且销售人员对电脑又不十分精通。针对这种情况,戴尔想出了一条赚钱的好路子:通过电话订购向客户直接出售按客户要求组装的电脑。于是,戴尔以低价收购库存的电脑配件,并按客户的需求组装。同时又以低于零售价15%的价格出售。此后,订单如潮。戴尔离开了校园,用自己的积蓄办了一家电脑公司。他向父母保证说,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将在秋天重返校园。此后,他便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奋斗。很快,他的公司成了全美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迈克尔·戴尔也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神奇小子”。

戴尔的成功在于看准市场的同时,又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使他一跃成为神奇人物。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

经典销售故事晨会励志正能量

学习焦裕禄有感

关于创业文章范文

读焦裕禄有感

关于依兰名大厨的传奇创业故事

初三中考动员会发言稿

警钟长鸣心得体会

观看电影焦裕禄心得体会600字

5g未来的风口创业项目

名人创业故事-他们只是碰上了风口?
《名人创业故事-他们只是碰上了风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名人创业故事-他们只是碰上了风口?(精选7篇)】相关文章:

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创业常见难题2023-08-30

《小复制,大成功》读书笔记2022-06-29

奋斗取得成功作文500字2023-06-23

党员干部观看影片《焦裕禄》的心得体会2022-08-30

名人感人的励志正能量故事2023-11-28

经典励志名人爱迪生的故事2024-01-18

江苏卷高考作文题目:品味时尚2023-04-09

有关自信的议论文500字2023-03-24

励志创业文章弯路也是必经之路2022-05-07

关于高中生议论文自信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