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州李相公,送魏州李相公王建,送魏州李相公的意思,送魏州李相公赏析

时间:2023-10-14 07:53:4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送魏州李相公,送魏州李相公王建,送魏州李相公的意思,送魏州李相公赏析(共10篇)由网友“大只佬”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送魏州李相公,送魏州李相公王建,送魏州李相公的意思,送魏州李相公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魏州李相公,送魏州李相公王建,送魏州李相公的意思,送魏州李相公赏析

篇1:送魏州李相公,送魏州李相公王建,送魏州李相公的意思,送魏州李相公赏析

送魏州李相公,送魏州李相公王建,送魏州李相公的意思,送魏州李相公赏析 -诗词大全

送魏州李相公

作者:王建  朝代:唐  体裁:七律   百代功勋一日成,三年五度换双旌。闲来不对人论战,

难处长先自请行。旗下可闻诛败将,阵头多是用降兵。

当朝面受新恩去,算料妖星不敢生。

篇2:送梓州李使君,送梓州李使君王维,送梓州李使君的意思,送梓州李使君赏析

送梓州李使君,送梓州李使君王维,送梓州李使君的意思,送梓州李使君赏析 -诗词大全

送梓州李使君

作者:王维  朝代:唐  体裁:五言律诗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H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释】 ①杜鹃:布谷鸟。

②树杪:树梢。

③输:交纳。

④讼:讼争。

⑤翻:迅速彻底。

⑥倚:依赖。【译文】 千山万壑,长满了参天的古树,到处都是杜鹃鸟啼叫的声音。山中下了一夜的雨,百泉流淌,好像挂在树梢上。汉女向官府交纳用桐木花织成的布匹,巴人常为了芋田发生诉讼。希望学习文翁,翻新文化,教化人民,不要倚仗先贤的`政绩不能超越。【赏析】诗人在诗中劝勉友人,恪尽职守,有所作为。诗人没有写近处之景,抒发离情,而是遥想友人所要赴任的蜀地的景色从而勉励友人。诗人没有抒发惜别之情,立意劝勉,委婉得体。全诗格调高扬,鼓舞人心。

篇3:舒州献李相公,舒州献李相公赵嘏,舒州献李相公的意思,舒州献李相公赏析

舒州献李相公,舒州献李相公赵嘏,舒州献李相公的意思,舒州献李相公赏析 -诗词大全

舒州献李相公

作者:赵嘏  朝代:唐  体裁:七律   野人留得五湖船,丞相兴歌郡国年。

醉笔倚风飘涧雪,静襟披月坐楼天。

鹤归华表山河在,气返青云雨露全。

闻说万方思旧德,一时倾望重陶甄。

篇4: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赏析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释:

【1】梓州:《唐诗正音》作“东川”。梓州是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台。

【2】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

【3】壑(hè):山谷。

【4】杜鹃:鸟名,一名杜宇,又名子规。

【5】一夜雨:一作“一半雨”。

【6】树杪(miǎo):树梢。

【7】汉女:汉水的妇女。

【8】橦(tóng)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

【9】巴:古国名,故都在今四川重庆。

【10】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这句指巴人常为农田事发生讼案。

【11】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12】翻:翻然改变,通“反”。

【13】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这里指汉景帝时蜀郡守。最后两句,纪昀说是“不可解”。赵殿成说是“不敢,当是敢不之误”。高眇瀛云:“末二句言文翁教化至今已衰,当更翻新以振起之,不敢倚先贤成绩而泰然无为也。此相勉之意,而昔人以为此二句不可解,何邪?”赵、高二说中,赵说似可采。

【注释】:

“一夜雨”一本为“山中一半雨”。橦布:用橦木花(木棉)织成的布。文翁:汉景帝末年的蜀郡太守,力主兴学,成绩斐然。

【简析】:

这首诗的前四句宛转奇妙,有精有致,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赠别之作,多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生情,抒发惜别之意。王维此诗,立意则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因而一上来就从悬想着笔,遥写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的自然风光,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令人神往。

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起得极有气势: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被后世诗评家引为律诗工于发端的范例。

首联从大处落笔,起势不凡;颔联则从细处着墨,承接尤佳,不愧大家手笔。诗人展现了一幅绝妙的奇景:一夜透雨过后,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上一般,充分表现出山势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山中”句承首联“山”字,“树杪”句承首联“树”字,两句又一泻而下,天然工巧。这两联挺拔流动,自然奇妙,画面、意境、气势、结构、语言俱佳。前人所谓“起四句高调摩云”(《唐宋诗举要》引纪昀语),“兴来神来,天然入妙,不可凑泊”(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诚非虚夸。

作者以欣羡的笔调描绘蜀地山水景物之后,诗的后半首转写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梓州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那里的妇女,按时向官府交纳用橦(tóng童)木花织成的布匹;蜀地产芋,那里的人们又常常会为芋田发生诉讼。“汉女”、“巴人”、“橦布”、“芋田”,处处紧扣蜀地特点,而征收赋税,处理讼案,又都是李使君就任梓州刺史以后所掌管的职事,写在诗里,非常贴切。最后两句,运用有关治蜀的典故。“文翁”是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他曾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汉书·循吏传》)。王维以此勉励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贤原有的政绩,泰然无为。联系上文来看,既然蜀地环境如此之美,民情风士又如此之淳,到那里去当刺史,自然更应当克尽职事,有所作为。寓劝勉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别之时,委婉而得体。

这首赠别诗写得很有特色。前半首悬想梓州山林奇胜,是切地;颈联叙写蜀中民风,是切事;尾联用典,以文翁拟李使君,官同事同,是切人。这样写来,神完气足,精当不移。诗中所表现的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是唐代送别佳篇。

篇5: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赏析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韵译

梓州一带千山万壑尽是大树参天,山连着山到处可听到悲鸣的杜鹃。

山里昨晚不停地下了透夜的春雨,树梢淅淅沥沥活象泻着百道清泉。

蜀汉妇女以橦花织成的布来纳税,巴郡农民常为农田之事发生讼案。

但愿你重振文翁的精神办学教化,不可倚仗先贤的遗泽清静与偷闲。

赏析

赠别之作,多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生情,抒发惜别之意。王维此诗,立意则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因而一上来就从悬想着笔,遥写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的自然风光,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令人神往。

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起得极有气势: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被后世诗评家引为律诗工于发端的范例。

首联从大处落笔,起势不凡;颔联则从细处着墨,承接尤佳,不愧大家手笔。诗人展现了一幅绝妙的奇景:一夜透雨过后,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上一般,充分表现出山势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山中”句承首联“山”字,“树杪”句承首联“树”字,两句又一泻而下,天然工巧。这两联挺拔流动,自然奇妙,画面、意境、气势、结构、语言俱佳。前人所谓“起四句高调摩云”(《唐宋诗举要》引纪昀语),“兴来神来,天然入妙,不可凑泊”(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诚非虚夸。

作者以欣羡的笔调描绘蜀地山水景物之后,诗的后半首转写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梓州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那里的妇女,按时向官府交纳用橦木花织成的布匹;蜀地产芋,那里的人们又常常会为芋田发生诉讼。“汉女”“巴人”“橦布”“芋田”,处处紧扣蜀地特点,而征收赋税,处理讼案,又都是李使君就任梓州刺史以后所掌管的职事,写在诗里,非常贴切。最后两句,运用有关治蜀的典故。“文翁”是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他曾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汉书·循吏传》)。王维以此勉励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贤原有的政绩,泰然无为。联系上文来看,既然蜀地环境如此之美,民情风士又如此之淳,到那里去当刺史,自然更应当克尽职事,有所作为。寓劝勉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别之时,委婉而得体。

这首赠别诗写得很有特色。前半首悬想梓州山林奇胜,是切地;颈联叙写蜀中民风,是切事;尾联用典,以文翁拟李使君,官同事同,是切人。这样写来,神完气足,精当不移。诗中所表现的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是唐代送别佳篇。

篇6: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赏析

【作者介绍】

王维(7-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作品介绍】

《送梓州李使君》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6卷第34首。这首诗是王伟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创作的一首投赠诗。诗人想象了友人为官的梓州山林的壮丽景象以及风俗和民情,勉励友人在梓州创造业绩,超过先贤。诗人能选取最能表现蜀地特色的景物,运用夸张手法加以描写,气象壮观开阔。全诗无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爽利明快,前半首尤胜,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

【原文】

篇7: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赏析

作者: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①。

山中一夜雨②,树杪百重泉③。

汉女输橦布④,巴人讼芋田⑤。

文翁翻教授⑥,不敢倚先贤⑦。

【注释】

①杜鹃:布谷鸟。

②一夜雨:一作“一半雨”。

③树杪(miǎo):树梢。

④橦(tóng)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

⑤巴:古国名,故都在今四川重庆。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这句指巴人常为农田事发生讼案。

⑥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翻:翻然改变,通“反”。

⑦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这里指汉景帝时蜀郡守。最后两句,纪昀说是“不可解”。赵殿成说是“不敢,当是敢不之误”。高眇瀛云:“末二句言文翁教化至今已衰,当更翻新以振起之,不敢倚先贤成绩而泰然无为也。此相勉之意,而昔人以为此二句不可解,何邪?”赵、高二说中,赵说似可采。

⑧壑(hè):山。

篇8:《送梓州李使君》王维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送梓州李使君》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6卷第34首。这首诗是王伟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创作的一首投赠诗。诗人想象了友人为官的梓州山林的壮丽景象以及风俗和民情,勉励友人在梓州创造业绩,超过先贤。诗人能选取最能表现蜀地特色的景物,运用夸张手法加以描写,气象壮观开阔。全诗无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爽利明快,前半首尤胜,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

【原文】

篇9:《送梓州李使君》王维唐诗赏析

作者: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①。

山中一夜雨②,树杪百重泉③。

汉女输橦布④,巴人讼芋田⑤。

文翁翻教授⑥,不敢倚先贤⑦。

【注释】

①杜鹃:布谷鸟。

②一夜雨:一作“一半雨”。

③树杪(miǎo):树梢。

④橦(tóng)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

⑤巴:古国名,故都在今四川重庆。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这句指巴人常为农田事发生讼案。

⑥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翻:翻然改变,通“反”。

⑦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这里指汉景帝时蜀郡守。最后两句,纪昀说是“不可解”。赵殿成说是“不敢,当是敢不之误”。高眇瀛云:“末二句言文翁教化至今已衰,当更翻新以振起之,不敢倚先贤成绩而泰然无为也。此相勉之意,而昔人以为此二句不可解,何邪?”赵、高二说中,赵说似可采。

⑧壑(hè):山。

【韵译】

梓州一带千山万壑尽是大树参天,

山连着山到处可听到悲鸣的杜鹃。

山里昨晚不停地下了透夜的春雨,

树梢淅淅沥沥活像泻着百道清泉。

蜀汉妇女以橦花织成的布来纳税,

巴郡农民常为农田之事发生讼案。

但愿你重振文翁的精神办学教化,

不可倚仗先贤的遗泽清静与偷闲。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之作,多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生情,抒发惜别之意。王维此诗,立意则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因而一上来就从悬想着笔,遥写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的自然风光,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令人神往。   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起得极有气势: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被后世诗评家引为律诗工于发端的范例。“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以如椽大笔,淋漓泼墨,勾勒出巴蜀层峦叠嶂的群山、无数险峻深邃的`岩壑、高耸云天的林木,同时还有一片杜鹃热闹如沸的啼鸣,使万壑千岩为之振响。如同展开一卷气势磅礴的山水画,令人为之一振。紧接着的“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更扣紧蜀地山高林密、雨水充沛的特点,先描绘深山冥晦,千岩万壑中晴雨参半的奇景,再绘出雨中山间道道飞泉,悬空而下。诗人远远望去,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这里生动地表现出远处景物互相重叠的错觉。诗人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运用绘法入诗,将三维空间的景物叠合于平面画幅的二维空间,若将最远处、高处的泉瀑画在稍近、稍低的树梢上。

由此,就表现出山中景物的层次、纵深、高远,使画面富于立体感,把人带入一个雄奇、壮阔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这一联的“山中”承首联的“山”,“树杪”承应首联的“树”,连接紧凑,天然工巧。无怪乎清代诗人王士禛击节称赞这四句诗,“兴来神来,天然入妙,不可凑泊。”(《带经堂诗话》卷十八)

作者以欣羡的笔调描绘蜀地山水景物之后,诗的后半首转写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梓州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那里的妇女,按时向官府交纳用橦木花织成的布匹;蜀地产芋,那里的人们又常常会为芋田发生诉讼。“汉女”、“巴人”、“橦布”、“芋田”,处处紧扣蜀地特点,而征收赋税,处理讼案,又都是李使君就任梓州刺史以后所掌管的职事,写在诗里,非常贴切。最后两句,运用有关治蜀的典故。“文翁”是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他曾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汉书·循吏传》。王维以此勉励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贤原有的政绩,泰然无为。联系上文来看,既然蜀地环境如此之美,民情风土又如此之淳,到那里去当刺史,自然更应当克尽职事,有所作为。寓劝勉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别之时,委婉而得体。

《送梓州李使君》作为一首送别诗来看,它的艺术构思新颖奇特。诗中没有一句涉及送别之时、之地、之情、之事,全篇都是描绘巴蜀的山水、风情和民事。然而读后深思,就会发觉此诗紧紧围绕李氏即将赴任的梓州步步展开,层层深入,全诗融注着诗人对李氏欣羡、期望、劝勉的一腔真情,前后融会贯通,结构谨严缜密。前两联描绘巴蜀雄秀山川风光,景因情生,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第三联有极强的概括力,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这就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并非易事,而是任重道远。这一联还为尾联埋下伏笔,使诗人劝勉李使君的话更显得切实而不空洞。尾联则顺势而下,勉励李使君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诗人以文翁来比李使君,用典贴切,切人,切事,切地,又能借以传达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可谓用典妙笔。

诗写送别,不写离愁别恨,不作浮泛客套之语,却有对于国家大事、民生疾苦、友人前途的深切关心。在唐人送别诗中,堪称是一首构思别开生面,思想境界高远,读后令人振奋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维(7-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繁体对照】

卷126_34【送梓州李使君】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壹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賢。

篇10:王维《送梓州李使君》翻译赏析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翻译赏析

《送梓州李使君》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古诗全文如下: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前言】

《送梓州李使君》是唐代诗人王维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创作的一首诗。诗人想象友人为官的梓州山林的壮丽景象以及风俗和民情,勉励友人在梓州创造业绩,超过先贤。此诗选取最能表现蜀地特色的景物,运用夸张手法加以描写,气象壮观开阔。全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明快,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

【注释】

⑴梓州:《唐诗正音》作“东川”。梓州是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台。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

⑵壑(hè):山谷。

⑶杜鹃:鸟名,一名杜宇,又名子规。

⑷一夜雨:一作“一半雨”。

⑸树杪(miǎo):树梢。

⑹汉女:汉水的妇女。橦(tóng)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

⑺巴:古国名,故都在今四川重庆。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这句指巴人常为农田事发生讼案。

⑻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翻:翻然改变,通“反”。

⑼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这里指汉景帝时蜀郡守。最后两句,纪昀说是“不可解”。赵殿成说是“不敢,当是敢不之误”。高眇瀛云:“末二句言文翁教化至今已衰,当更翻新以振起之,不敢倚先贤成绩而泰然无为也。此相勉之意,而昔人以为此二句不可解,何邪?”赵、高二说中,赵说似可采。

【翻译】

梓州一带千山万壑尽是大树参天,山连着山到处可听到悲鸣的杜鹃。山里昨晚不停地下了透夜的春雨,树梢淅淅沥沥活像泻着百道清泉。蜀汉妇女以橦花织成的布来纳税,巴郡农民常为农田之事发生讼案。但愿你重振文翁的精神办学教化,不可倚仗先贤的遗泽清静与偷闲。

【鉴赏】

《送梓州李使君》作为一首送别诗来看,它的艺术构思新颖奇特。诗中没有一句涉及送别之时、之地、之情、之事,全篇都是描绘巴蜀的山水、风情和民事。然而读后深思,就会发觉此诗紧紧围绕李氏即将赴任的梓州步步展开,层层深入,全诗融注着诗人对李氏欣羡、期望、劝勉的一腔真情,前后融会贯通,结构谨严缜密。前两联描绘巴蜀雄秀山川风光,景因情生,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第三联有极强的概括力,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这就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并非易事,而是任重道远。这一联还为尾联埋下伏笔,使诗人劝勉李使君的话更显得切实而不空洞。尾联则顺势而下,勉励李使君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诗人以文翁来比李使君,用典贴切,切人,切事,切地,又能借以传达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可谓用典妙笔。

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起得极有气势: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被后世诗评家引为律诗工于发端的范例。“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以如椽大笔,淋漓泼墨,勾勒出巴蜀层峦叠嶂的群山、无数险峻深邃的岩壑、高耸云天的林木,同时还有一片杜鹃热闹如沸的啼鸣,使万壑千岩为之振响。如同展开一卷气势磅礴的山水画,令人为之一振。

紧接着的“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更扣紧蜀地山高林密、雨水充沛的特点,先描绘深山冥晦,千岩万壑中晴雨参半的奇景,再绘出雨中山间道道飞泉,悬空而下。诗人远远望去,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这里生动地表现出远处景物互相重叠的错觉。诗人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运用绘法入诗,将三维空间的景物叠合于平面画幅的二维空间,若将最远处、高处的泉瀑画在稍近、稍低的树梢上。

作者以欣羡的笔调描绘蜀地山水景物之后,诗的后半首转写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梓州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那里的妇女,按时向官府交纳用橦木花织成的布匹;蜀地产芋,那里的人们又常常会为芋田发生诉讼。“汉女”、“巴人”、“橦布”、“芋田”,处处紧扣蜀地特点,而征收赋税,处理讼案,又都是李使君就任梓州刺史以后所掌管的职事,写在诗里,非常贴切。

最后两句,运用有关治蜀的典故。“文翁”是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他曾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汉书·循吏传》。王维以此勉励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贤原有的政绩,泰然无为。联系上文来看,既然蜀地环境如此之美,民情风土又如此之淳,到那里去当刺史,自然更应当克尽职事,有所作为。寓劝勉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别之时,委婉而得体。

王维读书的诗句

王维的诗句

奉宣慰使鱼十四郎,奉宣慰使鱼十四郎李涉,奉宣慰使鱼十四郎的意思,奉宣慰使

送张渚赴越州,送张渚赴越州韩?,送张渚赴越州的意思,送张渚赴越州赏析

表达依依惜别的诗句

无情别离诗句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

《赠李颀》-作者:王维唐诗赏析介绍

朋友暂时别离的诗句

写朋友分别的诗句

送魏州李相公,送魏州李相公王建,送魏州李相公的意思,送魏州李相公赏析
《送魏州李相公,送魏州李相公王建,送魏州李相公的意思,送魏州李相公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送魏州李相公,送魏州李相公王建,送魏州李相公的意思,送魏州李相公赏析(共10篇)】相关文章:

杜牧的经典名言2023-01-14

描写离别的诗句有哪些2023-05-15

描述好友分别的诗句2023-03-15

多年友谊的诗句2023-04-12

不舍的古诗句2023-09-23

写送别的古诗词2022-08-30

百家姓对联 姓氏对联——柏姓及柏姓来历2023-02-15

写友情诗句2023-02-06

好朋友分别的诗句2023-01-12

友情分别的诗句202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