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颀》-作者:王维唐诗赏析介绍

时间:2022-04-30 13:08:31 诗词鉴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微笑细胞自动”为你分享15篇“《赠李颀》-作者:王维唐诗赏析介绍”,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赠李颀》-作者:王维唐诗赏析介绍

篇1:《赠李颀》-作者:王维唐诗赏析介绍

《赠李颀》  作品介绍

《赠李颀》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5卷第13首。这首诗对于世人受口腹之欲的盲目驱使,不惜杀生害命,迭相吞食的不幸事实表示了深切的悲悯。

《赠李颀》  原文

赠李颀

作者:唐·王维

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

不知从今去,几时生羽翼。

王母翳华芝,望尔昆仑侧。

文螭从赤豹,万里方一息。

悲哉世上人,甘此膻腥食。

《赠李颀》  注释

①李顽: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②饵:食。丹砂:指丹药。

③生羽翼:谓成仙。曹丕《折杨柳行》:“服药四五日,身轻生羽翼。”

④王母:即西王母,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相传居于昆仑山。翳华芝:谓以华盖自蔽。

⑤文螭:有花纹的螭。螭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从赤豹:谓后有赤豹相随。《楚辞·九歌·山鬼》:“乘赤豹兮从文狸。”

《赠李颀》  翻译

听说您常吃丹药,有着很不错的气色啊,就是不知道你从现在开始,什么时候能长出翅膀呢?王母娘娘收起了灵芝,在昆仑山那头盼你过去呀。有文彩的螭龙跟随着赤毛黑斑的赤豹,那些仙兽啊,走上万里才会停一下。世间的人们都却甘愿去享受这些荤腥的食物,真是可悲啊。

《赠李颀》  赏析

这首诗对于世人受口腹之欲的盲目驱使,不惜杀生害命,迭相吞食的不幸事实表示了深切的悲悯。

篇2:《赠李颀》-作者:王维唐诗赏析介绍

王维(7-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赠李颀》  繁体对照

贈李颀

作者:唐·王維

聞君餌丹砂,甚有好顔色。

不知從今去,幾時生羽翼。

王母翳華芝,望爾昆侖側。

文螭從赤豹,萬裏方壹息。

悲哉世上人,甘此膻腥食。

篇3:赠李颀,赠李颀王维,赠李颀的意思,赠李颀赏析

赠李颀,赠李颀王维,赠李颀的意思,赠李颀赏析 -诗词大全

赠李颀

作者:王维  朝代:唐 闻君饵丹砂。

甚有好颜色。

不知从今去。

几时生羽翼。

王母翳华芝。

望尔昆仑侧。

文螭从赤豹。

万里方一息。

悲哉世上人。

甘此膻腥食。

篇4:《赠张旭》李颀唐诗

《赠张旭》李颀唐诗

《赠张旭》这首赠诗以真切的感受和细腻的笔触,从多种视角展示了张旭的精神风貌。

赠张旭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

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

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

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

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

诸宾且方坐,旭日临东城。

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

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纮。

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

【赏析】

张旭是盛唐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他继承东汉张芝“联绵草”的风格,独辟蹊径,成为狂草一体的开山鼻祖。相传他喝得大醉才开始作书,狂叫奔走,以致头发濡墨,创作状态近于疯狂,因此又得“张颠”的诨号。张旭的书法,与李白歌诗、裴剑舞,在当时共称“三绝”,但这样一位天才的书法大家却终生坎坷,穷困潦倒。李颀在仕途上有与张旭相似的遭遇,二人又都喜好黄老之术,因而意气相投,交谊深厚。

他的这首赠诗以真切的感受和细腻的笔触,从多种视角展示了张旭的精神风貌。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开始两句就概括出张旭最大的特点。以酒破题,将张旭艺术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支柱道出。嗜酒的狂草书法家,性格必然豁达,人一豁达,也就拙于钻营,自甘淡泊;嗜酒如命,难免不治生事,身无长物。因此一个嗜酒,一个豁达,就注定了张旭的一生的命运。但从另一角度说,这两点却是张旭之所以为张旭的缺一不可的条件。内心的豁达和外在的嗜酒,是构成张旭既幸又不幸两大因素,李颀真可谓与张旭相知至深了。

接下来六句,介绍了张旭出神入化的艺术造诣——书法。“皓首穷草隶”一句,写出张旭孜孜以求、竭尽终生献身于书法的痴狂和敬业精神。“太湖精”是张旭的另一绰号,诗人用这一绰号概括张旭之魂,同时也体现两人的亲密关系。“露顶据胡床”以下四句着重刻画张旭作草时的情状,抓住特征,详略得当,寥寥几句,仿佛一幅传神的速写,使书圣创作时的忘我之态跃然纸上。写得兴起,竟洒向壁上,运笔星驰,天地也为之低昂。这四句真是有声有色,精彩纷呈。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云:“(旭)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战斗歌舞、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张旭将草书作为宣泄情感的方式,而李颀的这幅速写使读者既看到了张旭痴狂的外在形态,也看到了张旭复杂心态。

“下舍风萧条”以下六句,是对“豁达无所营”的具体描写:住的`是不蔽风雨长满了野草的寒室陋舍,居处如此荒凉颓败,书圣却豁达坦然;反正浪迹萍踪四海为家,那就用用不着这些。轻描淡写的一句解嘲,虽能体现达观知命的生活态度,深寓其中的却是一种难掩的苦涩。及时行乐,消遣道书,其实都是无力与命运抗争的自我麻醉。“瞪目视霄汉”以下十句,是说张旭整日处于懵腾迷离之中,始终半醉半醒,醒时觉得一种对生事无聊的麻木,醉时反感到一种对世态炎凉的愤激。因此时常邀朋呼饮,不惜倾其所有,相期一醉,通宵达旦。尽管区区俸禄未必能畅饮尽兴,但心游万仞,神骛八极,再也没有比这更痛快惬意的了。不知情的旁观者,只道是一班神仙中人。诗歌就在这种“同销万古愁”的热闹场面中结束。

李颀的诗,善于捕捉人物情态特征,描写惜墨如金,但人物形象却立体而丰满。表现了很高的诗艺。

【作者介绍】

李颀,唐代诗人。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725年)进士及第,曾任新乡县尉,晚年在帮乡隐居。他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丰富,所作边塞诗,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有《李颀诗集》,《全唐诗》编其诗3卷。

篇5:赠张旭,赠张旭李颀,赠张旭的意思,赠张旭赏析

赠张旭,赠张旭李颀,赠张旭的意思,赠张旭赏析 -诗词大全

赠张旭

作者:李颀  朝代:唐  体裁:五古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

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

诸宾且方坐,旭日临东城。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

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

篇6:《赠宇文中丞》-作者:李商隐唐诗赏析介绍

李商隐(约8或8~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赠宇文中丞》  繁体对照

卷539_187   贈宇文中丞 李商隱

欲構中天正急材,自緣煙水戀平台。

人間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啓事來。

篇7:《赠宇文中丞》-作者:李商隐唐诗赏析介绍

《赠宇文中丞》  原文

赠宇文中丞

作者:唐·李商隐

欲构中天正急材,自缘烟水恋平台。

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启事来。

《赠宇文中丞》  注释

①宇文中丞:指宇文鼎。《旧唐书·文宗纪》:太和三年十二月,以吏部郎中宇文鼎为御史中丞。六年七月,以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宇文鼎为户部侍郎判度支。诗作于商隐居令狐楚天平幕时,约大和五年。

②中天:中天之台,周穆王时所筑,高千仞,见《列子·周穆王》。

③《汉书·文三王传》:梁孝王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馀里。史载梁孝王与邹阳、枚乘、司马相如等文士极游于平台之上。故平台可作为幕府游宴生活之借称。此喻指令狐楚幕。

④《晋书·稽绍传》:嵇绍字延祖,嵇康之子。康死,其友人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嵇绍贤侔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晋书·山涛传》:“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

篇8:赠苏明府,赠苏明府李颀,赠苏明府的意思,赠苏明府赏析

赠苏明府,赠苏明府李颀,赠苏明府的意思,赠苏明府赏析 -诗词大全

赠苏明府

作者:李颀  朝代:唐  体裁:五古   苏君年几许,状貌如玉童。采药傍梁宋,共言随日翁。

常辞小县宰,一往东山东。不复有家室,悠悠人世中。

子孙皆老死,相识悲转蓬。发白还更黑,身轻行若风。

泛然无所系,心与孤云同。出入虽一杖,安然知始终。

愿闻素女事,去采山花丛。诱我为弟子,逍遥寻葛洪。

篇9:《鹭鸶》-作者:杜牧唐诗赏析介绍

《鹭鸶》-(作者:杜牧)唐诗赏析介绍

《鹭鸶》  作品介绍

《鹭鸶》的`作者是杜牧,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22卷。

《鹭鸶》  原文

鹭鸶

作者:唐·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鹭鸶》  注释

①觜:通“嘴”,指鸟喙。

②远:全诗校:“一作低。”

《鹭鸶》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杜牧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他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其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系太和八年(834)32岁时所书。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 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鹭鸶》  繁体对照

卷522_58  鷺鷥 杜牧

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壹樹梨花落晚風。

篇10:《送梓州李使君》王维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送梓州李使君》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6卷第34首。这首诗是王伟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创作的一首投赠诗。诗人想象了友人为官的梓州山林的壮丽景象以及风俗和民情,勉励友人在梓州创造业绩,超过先贤。诗人能选取最能表现蜀地特色的景物,运用夸张手法加以描写,气象壮观开阔。全诗无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爽利明快,前半首尤胜,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

【原文】

篇11:《送梓州李使君》王维唐诗赏析

作者: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①。

山中一夜雨②,树杪百重泉③。

汉女输橦布④,巴人讼芋田⑤。

文翁翻教授⑥,不敢倚先贤⑦。

【注释】

①杜鹃:布谷鸟。

②一夜雨:一作“一半雨”。

③树杪(miǎo):树梢。

④橦(tóng)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

⑤巴:古国名,故都在今四川重庆。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这句指巴人常为农田事发生讼案。

⑥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翻:翻然改变,通“反”。

⑦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这里指汉景帝时蜀郡守。最后两句,纪昀说是“不可解”。赵殿成说是“不敢,当是敢不之误”。高眇瀛云:“末二句言文翁教化至今已衰,当更翻新以振起之,不敢倚先贤成绩而泰然无为也。此相勉之意,而昔人以为此二句不可解,何邪?”赵、高二说中,赵说似可采。

⑧壑(hè):山。

【韵译】

梓州一带千山万壑尽是大树参天,

山连着山到处可听到悲鸣的杜鹃。

山里昨晚不停地下了透夜的春雨,

树梢淅淅沥沥活像泻着百道清泉。

蜀汉妇女以橦花织成的布来纳税,

巴郡农民常为农田之事发生讼案。

但愿你重振文翁的精神办学教化,

不可倚仗先贤的遗泽清静与偷闲。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之作,多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生情,抒发惜别之意。王维此诗,立意则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因而一上来就从悬想着笔,遥写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的自然风光,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令人神往。   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起得极有气势: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被后世诗评家引为律诗工于发端的范例。“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以如椽大笔,淋漓泼墨,勾勒出巴蜀层峦叠嶂的群山、无数险峻深邃的`岩壑、高耸云天的林木,同时还有一片杜鹃热闹如沸的啼鸣,使万壑千岩为之振响。如同展开一卷气势磅礴的山水画,令人为之一振。紧接着的“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更扣紧蜀地山高林密、雨水充沛的特点,先描绘深山冥晦,千岩万壑中晴雨参半的奇景,再绘出雨中山间道道飞泉,悬空而下。诗人远远望去,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这里生动地表现出远处景物互相重叠的错觉。诗人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运用绘法入诗,将三维空间的景物叠合于平面画幅的二维空间,若将最远处、高处的泉瀑画在稍近、稍低的树梢上。

由此,就表现出山中景物的层次、纵深、高远,使画面富于立体感,把人带入一个雄奇、壮阔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这一联的“山中”承首联的“山”,“树杪”承应首联的“树”,连接紧凑,天然工巧。无怪乎清代诗人王士禛击节称赞这四句诗,“兴来神来,天然入妙,不可凑泊。”(《带经堂诗话》卷十八)

作者以欣羡的笔调描绘蜀地山水景物之后,诗的后半首转写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梓州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那里的妇女,按时向官府交纳用橦木花织成的布匹;蜀地产芋,那里的人们又常常会为芋田发生诉讼。“汉女”、“巴人”、“橦布”、“芋田”,处处紧扣蜀地特点,而征收赋税,处理讼案,又都是李使君就任梓州刺史以后所掌管的职事,写在诗里,非常贴切。最后两句,运用有关治蜀的典故。“文翁”是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他曾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汉书·循吏传》。王维以此勉励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贤原有的政绩,泰然无为。联系上文来看,既然蜀地环境如此之美,民情风土又如此之淳,到那里去当刺史,自然更应当克尽职事,有所作为。寓劝勉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别之时,委婉而得体。

《送梓州李使君》作为一首送别诗来看,它的艺术构思新颖奇特。诗中没有一句涉及送别之时、之地、之情、之事,全篇都是描绘巴蜀的山水、风情和民事。然而读后深思,就会发觉此诗紧紧围绕李氏即将赴任的梓州步步展开,层层深入,全诗融注着诗人对李氏欣羡、期望、劝勉的一腔真情,前后融会贯通,结构谨严缜密。前两联描绘巴蜀雄秀山川风光,景因情生,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第三联有极强的概括力,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这就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并非易事,而是任重道远。这一联还为尾联埋下伏笔,使诗人劝勉李使君的话更显得切实而不空洞。尾联则顺势而下,勉励李使君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诗人以文翁来比李使君,用典贴切,切人,切事,切地,又能借以传达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可谓用典妙笔。

诗写送别,不写离愁别恨,不作浮泛客套之语,却有对于国家大事、民生疾苦、友人前途的深切关心。在唐人送别诗中,堪称是一首构思别开生面,思想境界高远,读后令人振奋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维(7-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繁体对照】

卷126_34【送梓州李使君】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壹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賢。

篇12:《送人归岳阳》(作者:李益)唐诗赏析

《送人归岳阳》原文

送人归岳阳

作者:唐·李益

烟草连天枫树齐,岳阳归路子规啼。

春江万里巴陵戍,落日看沈碧水西。

《送人归岳阳》注释

①岳阳:即岳州,治所在巴陵县(今湖南岳阳市)。

②子规:鸟名,即杜鹃。

③巴陵戍:三国时吴国在此置大屯戍,使鲁肃守之,后改为巴陵县。参见《元和郡县志》卷二七《江南道三·岳州》。

《送人归岳阳》作者介绍

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

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送人归岳阳》繁体对照

煙草連天楓樹齊,嶽陽歸路子規啼。

春江萬裏巴陵戍,落日看沈碧水西。

篇13:唐诗赏析原文翻译与作者介绍

唐诗赏析原文翻译与作者介绍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一作蜀川闻莺) 作者:唐·李益

蜀道山川心易惊,绿窗残梦晓闻莺。

分明似写文君恨,万怨千愁弦上声。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一作蜀川闻莺)》注释

一春晓闻莺:全诗校:“一作蜀川闻莺。”武相公:即武元衡。武之原唱《春晓闻莺》韩愈亦有《和武相公早春闻莺》诗。李益诗当为同时和作。

二全诗校:“一作西道山川意不平”。

③似:全诗校:“一作自。”写:发抒。全诗校:“一作雪。”文君恨:传说西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成婚后,相如复欲聘茂陵女子为妾,文君因作《白头吟》曲以寄恨。见《西京杂记》卷三。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一作蜀川闻莺)》作者介绍

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20年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李益的诗全集栏目。

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篇14:李花赠张十一署韩愈唐诗赏析

李花赠张十一署韩愈唐诗赏析

《李花赠张十一署(或作李有花)》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38卷。公元8(唐宪宗元和元年)春,韩愈为江陵府法曹参军,常与功曹参军张署诗酒往还。在二月底的一个晚上,韩愈往江陵城西看李花,张署因病未能同游,韩愈归作此诗以赠。

此诗写得奇丽精妙,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诗歌前段着力描摹李花的情状,刻画从黑夜到清晨之间李花的物色变化,写得绚丽多姿,令人魂迷眼乱。后段借花致慨,百感交集。全诗情寓物中,物因情见,堪称咏物佳作。

【原文】

李花赠张十一署(或作李有花)

作者:唐·韩愈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

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

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群鸡惊鸣官吏起。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

念昔少年著游燕,对花岂省曾辞杯。

自从流落忧感集,欲去未到先思回。

只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

力携一尊独就醉,不忍虚掷委黄埃。

【注释】

①李花:全诗校:“或作李有花。”此诗元和元年春在江陵作

②练:通“谏”,冲洗。雪羞比:指李花洁白,白雪也难与它相比。

③涘:边际。

④倒:反。烛:照耀。

⑤金乌:太阳。神话传说谓太阳中有三足乌,故称。

⑥著:犹喜爱。游燕:即游宴,游乐

⑦流落:困顿失意。指贬谪阳山,徙官江陵。

⑧论理会。

⑨虚掷:白白浪费时光。委:废弃。指李花。

【赏析】

“江陵”二语,前人多所不解。如清末诗评家陈衍说:“桃花经日经雨,皆色褪不红,一望成林时,不如李花之鲜白夺目。”实未领会作者深意。“二月尾”,已点明是无月之夜。“花不见桃”,并不是没有桃花,而是在黑夜中红桃反光微弱,看不清楚;“惟见李”,李花素白,反光强烈,在黑暗的背景中特别鲜明可见。这里以桃花作陪衬,更突出了李花的素洁与繁茂。王安石《寄蔡氏女子》诗:“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也注意到颜色与光的关系,把桃花和李花在昼夜间给人不同的感觉准确地表达出来。最能领略韩愈此诗妙处的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他的《读退之李花诗》云:“近红暮看失燕支,远白宵明雪色奇。花不见桃惟见李,一生不晓退之诗。”并有小序:“桃李岁岁同时并开,而退之有‘花不见桃惟见李’之句,殊不可解。因晚登碧落堂,望隔江桃李,桃皆暗而李独明,乃悟其妙。盖‘炫昼缟夜’云。”

“风揉”五句,极写李花“缟夜”的情景。诗人在低徊叹赏:城西的李花啊,和煦的春风在抚摩它,霏微的春雨去洗涤它,李花白得连雪花儿也比不上。繁密的花树林,望去像无际的波涛,在空中翻腾涌动。古来咏花之作,每逢偏于纤巧娇媚,而韩愈却以如椽之笔,写奇壮之景,形象生新,境界宏阔,颇有韩诗“思雄”、“力大”的特色。诗人接着写道:朋友,您知道这儿的李花像什么呢——那亿万朵洁白的花儿,把夜空照得通亮。群鸡误以为天明,都惊觉而啼,官吏们因此也纷纷起床了。这段描写浓墨重彩,正是韩愈善用的“狠”笔。“群鸡惊鸣”之语,想象怪异,把李花的“缟夜”渲染到极至。韩愈是写文章的大手笔,很讲究谋篇布局,法度严密,命意曲折,一篇上下,都有线索可寻。每段每句,都要布置得法,以使文章变化多姿。“群鸡”一句,似虚似实,正是上下接榫之处,仿佛李花真的把天照亮了,而下面紧接“金乌海底初飞来”句,由虚写转为实写,由夜晚写到清晨,接得相当自然,韵脚也由仄韵转为平韵,声情一致,音节流畅。且看诗人是怎样描写朝阳初照花林的情景的:那神话传说中的金乌——太阳,刚从海底飞来,半天空红光散射,青霞披开,使人目迷五色,无法逼视——啊,阳光正照耀着千万树李花,繁密成堆!诗人以厚重的笔触和浓烈的色调,描绘了阳光、云彩和花树交相辉映的美景。诗中这无比奇特的意象,正表现了韩诗“放恣横从,神奇变幻”的艺术特征。“念昔”句以下为第二段。由花及人,感物兴怀,今昔对比,自伤身世。诗人回忆起往日少年时期,喜欢游赏宴乐,对着美丽的春花,开怀畅饮;自从流落不遇,百忧交集,要去看花时,未到已先想着回家了。而此时从阳山贬所迁移江陵,追想起自己被放逐的.经过,不禁感喟苍凉。末四句更跌深一层,写自己此刻尽情对酒赏花,是为了不忍辜负春光,让美好的花儿寂寞地零落在黄土里。这一段抒发个人的感慨,纯用散文化笔法,而依然有着浓郁的诗味。“只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等句,虚字的使用尤为妥贴。如方东树所云:“其于闲字语助,看似不经意,实则无不坚确老重成炼者。”(《昭昧詹言》)此诗上半段,造意奇特,气象万千。诗人以劲健之笔描写奇丽的景物,发掘出常人所未曾领略到的自然的美。诗中的奇思壮采,浪漫的情调,雄阔的意境和难以捉摸的纷繁的艺术形象,都表现了诗人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如用翻空的波涛形容李花林,写白花倒映得天亮而使群鸡惊鸣等,都是戛戛独造的未经人道之语。然而,正如李黼平《读杜韩笔记》指出的,这些诗句“可谓工为形似之言,而诗之佳处不在此”。诗人写李花,也是在写自己。上半篇极写李花的洁白与繁茂,读者也可以联想到诗人那惊世的才华。时当盛年的诗人,胸怀着匡时济世之心而处于无用之地,他只叹惋光阴的抛掷,大丈夫志业无成,故在诗中借花以寄个人的深慨。下半篇惜李花也是自惜,诗语质朴,与上边华赡的写景语恰成强烈的对比,而诗中有文,则辞气更为流畅,感情也显得更为浓挚了。蒋抱玄《评注韩昌黎诗集》云:“此诗妙在借花写人,始终却不明提,极匣剑帷灯之致。”如宝剑在匣,华灯在帏,而剑气灯光却若隐若现,给观者以无穷的想象天地,这正是此诗的高妙之处。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 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繁体对照】

卷338_22【李花贈張十壹署(或作李有花)】韓愈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見桃惟見李。

風揉雨練雪羞比,波濤翻空杳無涘。

君知此處花何似,白花倒燭天夜明,群雞驚鳴官吏起。

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

迷魂亂眼看不得,照耀萬樹繁如堆。

念昔少年著遊燕,對花豈省曾辭杯。

自從流落憂感集,欲去未到先思回。

只今四十已如此,後日更老誰論哉。

力攜壹尊獨就醉,不忍虛擲委黃埃。

篇15:题李处士幽居唐诗赏析与作者简介

题李处士幽居

作者:唐·温庭筠

水玉簪头白角巾,瑶琴寂历拂轻尘。

浓阴似帐红薇晚,细雨如烟碧草春。

隔竹见笼疑有鹤,卷帘看画静无人。

南山自是忘年友,谷口徒称郑子真。

《题李处士幽居》注释

①处士,未仕或不仕之人。

②水玉:水晶的古称。角巾:隐士所服。东汉郭泰,字林宗,品学为时人所重。外出遇雨,头巾一角陷下,人争效之,故折头巾一角,称为林宗巾。见《后汉书·郭太传》。白:全诗校:“一作戴。”

③寂历:闲旷貌。

④李贺《二月》:“薇帐逗烟生绿尘。”

⑤烟:全诗校:“一作珠。”春:全诗校:“一作新。”

⑥静:全诗校:“一作更。”

⑦山:全诗校:“一作窗。”是:全诗校:“一作有。”年:全诗校:“一作机。”

⑧汉郑子真隐居于云阳谷口,成帝时大将军王凤礼聘之,不应,世号谷口子真。见《汉书》卷七二。徒:全诗校:“一作空。”

《赠张旭》李颀唐诗

《相思》王维 古诗

王昌龄的诗

王维相思原文翻译及赏析

五言绝句《红牡丹》的赏析

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著名诗词

唐诗《池上》赏析

相思王维

唐诗七夕简单赏析

含夏字的唐诗佳句及赏析

《赠李颀》-作者:王维唐诗赏析介绍
《《赠李颀》-作者:王维唐诗赏析介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赠李颀》-作者:王维唐诗赏析介绍(通用15篇)】相关文章:

唐诗赏析2024-05-17

唐诗摘选赏析2023-07-27

送刘师服唐诗原文2022-04-30

小学《唐诗》赏析2022-08-12

王维的古诗2023-02-09

李颀的送别诗《送魏万之京》赏析2022-04-29

鹿寨王维古诗2022-12-12

王维春天的古诗2023-07-12

王维2022-04-30

唐诗之《丽人行》原文赏析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