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从心开始(共5篇)由网友“szaosdesign”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爱学生从心开始,希望大家喜欢!
篇1:关爱学生从心开始
关爱学生从心开始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五爱小学毕菊英
【摘要】关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是对学生博爱情怀的需要。学会倾听、欣赏、尊重、宽容学生是班主任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关爱学生,从心开始。
【关键词】关爱;倾听;欣赏;尊重;宽容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师爱是教师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在内容上表现为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爱、尊重、理解和期待。关爱学生是班主任感情的崇高境界,班主任对待学生的感情只有升华到爱的高度,才能对学生的教育行为步入无私的境界。作为班主任怎样去关爱学生呢?
一、学会倾听学生
倾听,是一种平等而开放的交流。尼可斯博士30多年心理咨询及家庭临床治疗的丰富经验,让他归纳出成为一个更好的倾听者的技巧:先搁置自己的需求,让说者充分表达想法与情绪;专心在倾听上,适时传达你的关心;抱持同理、开放的态度,不加入自己的批判。“同理心”是良好倾听的要素,只能暂时搁置自己的成见,进入他人的经验世界,才能达成。
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在倾听时,不插话,不打断,让学生有什么就说什么,而且始终看着他的眼睛。学生感觉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具有亲和力,产生“亲其师,信其道”,学会倾听的效果。教师学会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感受到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学生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教师,求得教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教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教师的帮助和解释。这个时候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
倾听,是教育的一种言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有一种温暖,有一种关爱,可以在倾听中慢慢融化,可以在倾听中渐渐升华。倾听的耳朵是虔诚的,倾听的心灵是敏感的。有了倾听的耳朵和愿意倾听的心,才会拥有忠实的朋友。没有学会倾听的教师,就没有学会倾听的学生;哪个教室里有不会倾听的学生,一定有不会倾听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学生。
二、学会欣赏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都有他存在的位置和价值。”班主任应以公正的态度欣赏学生。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渴望得到赏识。教师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就如同一场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赋予学生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就像母亲关爱刚蹒跚学步的孩子,包容他的站立不稳,()忽略他的跌跌撞撞,微笑着鼓励他继续前行,满怀期待地看着孩子跌倒又爬起。在母亲的眼里,孩子今天的跌跌撞撞,正是明天行遍天下的前奏曲,让每一个孩子能在赞赏声中稳步向前,越走越稳,在关爱中越行越远。只要用善于发现的眼光去赏识他们,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进步的,只是方向不同,快慢不一。相信自己,相信学生,关爱他们,赏识他们。渴望被赏识是人类最本质的需求,希望得到尊重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天空,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机会,即使曾对99%的孩子付出了关爱,但对1%的孩子有疏漏,那么对这个孩子来说,也许意味着放弃了他百分之百的未来。
三、学会尊重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说”中指出:“青少年时期的需要主要处于爱和归属的层次。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在需要方面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交、归属、认可、得到爱和给予爱、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等。”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鼓励他们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班主任应尊重每个学生,满足每个学生被尊重、被承认及情感的需要,努力克服固执己见、偏激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愉快的心理运动空间;善待每一个学生,用真诚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一要严爱优等生。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不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心胸要宽广,心理要健康。警钟长鸣,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二要博爱中等生。中等生往往是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自暴自弃。他们是班集体的一面镜子,希望得到重视,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种学生应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不掩饰他们的'缺点,积极引导他们扬长改过,努力使其达到卓越;三要偏爱后进生。我们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更多关注,更多投入,用爱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到温暖和同学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四、学会宽容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如果教师没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厉声斥责,或变相予以惩罚的话,教育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南辕北辙。
有这样一篇文章《佛桌上开花》,说前庙里有个小沙弥,极得方丈宠爱,方丈把他毕生所学悉数传授给他,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然而他却动了凡心,偷偷下山,成为风流浪子。20年后,他徒然醒悟,向方丈忏悔,方丈不肯原谅,说他罪孽深重,要想佛祖饶恕,除非连桌子也会开花。浪子失望而归,然而,第二天佛桌果然开花,方丈急忙下山找浪子,而浪子又回到了他以前荒唐的日子。这则故事非常富有教育意义,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更从中有所体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成年人来说,犯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对于那些年纪尚小的学生来说,犯错误就更是情有可原的了。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教师对学生观点、言论的宽容,才能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宽容”教育是一种充满人情味、充满生命力的教育方法,它是教师打开学生内心世界的“通行证”。优秀的教师都善于以自己的宽容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可近、可以推心置腹的人,从而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从这些来看,宽容是教师步入成功的一种境界。
关爱学生是沟通班主任与学生心灵的桥梁。教育绝非单纯地文化传递,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力量的唤醒,是美好心灵的塑造,这是教育核心之所在。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会苏醒;教师的爱是阵阵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让我们点燃爱的心灯,用爱的阳光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
(编辑:易继斌)
篇2:关爱儿童从心开始心得体会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依靠,农村留守儿童相比于城市的孩子在生活,教育方面条件相对落后,还缺少父母的关爱。
善作才能善成。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不断改善课堂教育模式,丰富课堂手段,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享受更好的教育。为留守儿童提供更优的文化服务,通过各类文化进校园活动,让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摆脱对手机及游戏的依赖。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不但有助于家庭教育,更能填补孩子的精神。促进孩子们心理上的健康成长。同时发动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真正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关爱和保护。
留守儿童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关心关爱,用实际需要让他们来接受社会的善意与温暖,才能真正托起祖国的明天和未来的希望
篇3:关爱儿童从心开始心得体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是每个家庭都存在的,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为了能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9月24日上午,石家庄护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驻市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汇祥社区服务点的社工在塔谈物业会议室开展了一场以“关爱儿童从心开始”为主题的家庭教育讲座。
讲座中张老师结合图文并茂的PPT课件,讲述了5-13岁儿童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对今后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从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时性与科学性、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因素等这几方面解析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警醒家长们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张老师提到:身为家长要做到对孩子多鼓励、多关心、多倾听、多发现。除了关注孩子日常的物质生活外,还要时常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讲座上家长们认真学习老师强调的每一个重点,虚心向老师请教自己在孩子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待每一个问题,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活动已然接近尾声,此次讲座让家长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深深感受到“家长的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并对社区儿童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预防措施增进了了解,起到了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作用。此次讲座受到了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及好评,同时也宣布了本次活动圆满地结束。
篇4:关爱学生从心出发学习心得
关爱学生从心出发学习心得
暑期培训时,学到了很多。这次的师德培训与以往的不同,不是索然无味的讲座,而是请了几位优秀的老师做了一些经验之谈,让我受用匪浅,也思考了一些:尤其是在对学生的评价、关爱方面,有了一些小心得。
假如你是个喜欢孩子的人,那么你一定会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过程,考虑到你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将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与影响,你会发自内心的关心他们,为他们出谋划策。
学生在成长中会遇到许多的小麻烦,他们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有些学生很急躁,好像“这个地方我说了算”一副惟我独尊的架势;而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只要与他讲讲道理,事情很容易就过去了;也有的学生表面满不在乎,心里翻腾的厉害。不过,也正因为是这些小麻烦使他们成长了,懂事了。因此,教师在处理的时候不要过早的下定论,凡是讲过程,讲道理,心平气和对待,也许能发现另一方别样的天空。
在原来的班级中,有一个孩子性格倔强,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与同学不会相处,凡是遇到一点矛盾,不听任何解释,只要老师在处理时一有说她的`不是,她就会发大脾气,吹鼻子瞪眼的,还试图用声音压倒一切。很多老师都不是她的对手,因为她已经打过四位老师了。在班级中,孩子们也都已经默认她是女大王了。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作为班主任实在着急,再了解了她这样的性格的形成后,我找到家长沟通,在处理问题时,找准契机,采取先哄再说理的方式,使她心情平复,再跟她沟通。渐渐地,两年下来,孩子的性格虽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已有很大的改变,现在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其实她就能稍微平复一下情绪,孩子的改变让我欣慰,让我激动。
教师“教书育人”,我想更重要的应该是“教会学生做人”,一个人知识学的不好,可以“勤能补拙”,在教师辛勤的培育下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一个人思想要是不正确的话,恐怕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也是难以纠正的。因此,作为教师,身上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如果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这些可爱的孩子,使他们个性飞扬,全面发展,那意义就不同了!
魏书生老师说的好: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让我们用这宽阔的心去宽容、平等地评价每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差异,使他们体验快乐,保持自信,充满活力吧!
篇5:从关爱老人开始
从关爱老人开始
“你说够了没有?还有很多作业等着我去做。’我站起来,跑过去,用力的摇着她那矮胖的身体”。我愤怒至极点。但事实上,我始终只是直挺挺的站在那,什么也没做,而那一切的一切,都仅仅完成于脑海。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外婆曾告诉她,说“当一颗星星划过沉寂的夜幕时,就意味着一个生命的逝去”。
霎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他,出现了那样的一幕,我的脑海中充满了他的眼神。是乞求?不,不是。是祈祷?不,也不是。还是祈望?不,都不是。
我不知道那年那月那天,是的,又是一个平安夜,是否真的有星星陨落,我只知道那一刻,那双紧抓着我的干瘪的手放下了,欲言又止的嘴唇不再蠕动了,呆滞的目光消失了。他,我的爷爷,我亲爱的爷爷永远地逝去了。
不复存在的躯体与残存的记忆,剩下的是他永远眷恋的奶奶。
失去老伴,失去精神支柱的奶奶终于变的神情呆滞,每天总是神经质的絮叨。
久而久之,我无法忍受,我哭泣,我抱怨,我愤怒,因而刚才的我几乎大吼。但理智的我很快冷静下来。我似乎晓得了些什么。
是什么?具体的.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我只是不断告诉自己,有了奶奶,才有了我,有了今天的这个我。
我只是用很标准的汉语,充满感情,但很轻的叫着“奶奶”,我试着重复着。我的心平静多了。
我坐下来,依在她身边,望着她。很久没有这么做了。在爷爷过逝后,这似乎是第一次,第一次我再靠她这么近。满头的白发,深深的皱纹,微湿的眼角和嘴角。这就是曾经随我跑东,跟我奔西,手把手教我,搀我前进,灌输我以琼浆的奶奶啊!我……
“奶奶,吃午饭了”,我叫道。她再次的无动于衷,还是“念念有词”。我轻轻地走过去,扶起她,到饭桌边坐下,给她系好饭兜。我拿起了勺子,舀了一勺和好汤的饭,怕烫,我轻轻吹了一下。一勺饭,一点菜,一口一口的,就好象她从前喂我一样。
饭后,我俯身捡起她掉下的饭粒,就像她以前弯腰一样。她是个爱干净的人,所以我倒好了水,冷热均匀后,我放下了毛巾,拿起,绞干,轻拭她的脸庞。我这一系列的动作,对我来说是那么的熟悉,似曾相识。
老人是需要午休的,以前奶奶就有这习惯,相信现在的她同样的需要。我搀她到床边,解掉扣子,除去外套,鞋子,裤子。三月的江南,还是有那么一点冷的,不过我泡了热的水袋,这对老人很实用,至少我这么认为。我问道“暖和吗”?她依旧没有回答。我给她塞好被子,我想这样她会更暖和的。我开始哼歌。奶奶睡着了,真的很像个超龄婴儿。这回她一定睡的很香,因为我第一次再听到她的鼾声,尽管很轻。我想这不应仅仅是摇篮曲的作用吧。
近两个小时后,她醒了。我帮她穿好衣服。
该吃药了,是我所讨厌的中药,闻着都有苦的感觉。不过我准备了加杏子。这次她没有再皱眉。
喝完药,我带她出去散步。我已记不清最近的一次是何时。
“看,好美的夕阳!”我叹到。它即将消失,却依旧好美,它以漫天的红色宣誓着它的伟大,因为它牺牲自己,托起明天的朝阳。
不只为什么,顿时,我回头。我看到奶奶正看着我,露着欣然的笑。这也是第一次,第一次再见奶奶的笑。
刹那间,我明白了,爷爷的眼神,是信任,是看到了希望,他坚信,我们会好好照顾奶奶。
“奶奶”我终于大声叫了出来。我好想奔过去,抱着奶奶,说“我不知到明天,甚至是下一分钟,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我不知道,但你是我最亲,最爱的奶奶,永远,永远。我会永远对你好,从点点滴滴。”但我的视线早已模糊。
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不知出自哪位哲人之口。“你的上半世我无法参与,你的下半世我奉陪到底。”
朋友们,珍惜这可能是刚刚开始又可能是稍纵即逝的爱与被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从关爱老人开始。
★ 感恩,从心开始
★ 从心而行优秀作文
★ 心理健康月倡议书

【关爱学生从心开始(共5篇)】相关文章:
学雷锋宣传标语2023-03-26
敬老院爱心标语2022-05-04
学校教师个人的辞职信2022-10-06
学雷锋日宣传标语2023-07-13
感恩节祝福宣传标语2022-12-08
感恩节宣传标语简短2023-09-14
班级感恩节的活动总结2023-09-08
学习雷锋标语2022-11-27
心理健康月报表范文2023-10-29
会计工作人员辞职报告202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