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的诗意王之涣

时间:2023-10-31 08:21:0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凉州词的诗意王之涣(精选8篇)由网友“zijinghuakai”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凉州词的诗意王之涣,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凉州词的诗意王之涣

篇1:凉州词 王之涣 诗意

凉州词 王之涣 诗意

这是一首含蓄深永的诗,那么我们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王之涣的这首古诗-《凉州词 》。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作者简介:

王之涣,字季凌,生于公元688年,卒于742年,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王隆之任北魏绛州刺史时,始占籍绛郡(在今山西新绛)。唐开元初年,王之涣曾任冀州衡水县主簿,后来遭人诬陷,王之涣拂袖去官,羁留于蓟北一带,寓居在蓟门居庸关(今北京昌平县)。与王昌龄、高适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高适有《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王之涣少有侠气,去官之后,漫游黄河南北,从游的人皆为豪门贵族子弟,击剑悲歌,从禽纵酒。后来,强自克制,一改平日志向,功于文学,十年后名声大振。但不愿受科举束缚,便拜于名公之下,长期的边塞漫游生活,为王之涣的边塞诗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他的边塞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去官十五年后,被补为文安县尉(在今河北省)。742年,王之涣病故在宫舍之中,葬于河南洛阳。

赏析: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篇2:古诗凉州词王之涣诗意

古诗凉州词王之涣诗意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意:

黄河之水汹涌奔腾,仿佛来自云端,

孤零零的凉州城外是万仞高的群山。

羌笛何必要吹奏《折杨柳》这首哀怨的思念家乡的曲子?

春风他从来没有吹到过这遥远的玉门关。

注释

①凉州词:是唐大乐府《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原是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歌词,描写西北方的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

②黄河远上:黄河的尽头。

③孤城:孤零零的戍(shù)边的城堡,这里指玉门关。

④万仞(rèn):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万仞:形容极高。

⑤羌(qiāng)笛:古代羌族的一种管乐器,后常作军乐。羌:我国古代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游牧卫生。

⑥何须:有什么必要。

⑦杨柳:指古代的一种歌曲《折杨柳》,其中提到行人离别,常常折柳枝相赠,因“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

⑧度:越过。

⑨玉门关:古代西北边关名,汉代建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守卫边疆的将士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委婉的批评了朝廷对于他们缺乏关怀和呵护的冷漠做法。诗人没有从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入手,而是在第一句远眺黄河上游,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端直泻而下,渲染了恢弘的气势,烘托了开阔的意境。第二、三句描写了边疆将士的生存环境是在群山峻岭之中的一座孤城,以及在这孤独寂寞的环境中,传来了如泣如诉的《折杨柳》这首曲子,让人心碎。最后一句中的“春风”比喻“封建统治者”,尽管将士们的生活环境很不好,离开家很久,非常思念家乡,但是统治阶级根本感受不到这些,诗句控诉了封建统治者对于边疆将士疾苦漠不关心的社会现实。全诗苍凉悲怆(chuàng),深沉含蓄,打动人心。

篇3:凉州词的诗意王之涣

凉州词的诗意王之涣

一、《凉州词》

作者:王翰

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凉州词:乐府曲名。

2、夜光杯:玉制的酒杯。这里指精美的酒杯。

3、沙场:战场。

诗意:

精美的酒杯之中斟满甘醇的葡萄美酒,

勇士们正要开怀畅饮,

却又被急促的琵琶声催促着要上战场。

如我醉倒在战场上,

请君莫笑话我,

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二、《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12、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诗意: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

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

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

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赏析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

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篇4:凉州词王之涣古诗诗意

凉州词王之涣古诗诗意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下面,即是凉州词王之涣古诗诗意,请看:

凉州词王之涣古诗诗意

凉州词①

黄河远上②白云间,

一片孤城③万仞④山。

羌笛⑤何须⑥怨杨柳⑦,

春风不度⑧玉门关⑨。

——唐·王之涣

注释

①凉州词:是唐大乐府《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原是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歌词,描写西北方的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

②黄河远上:黄河的尽头。

③孤城:孤零零的戍(shù)边的城堡,这里指玉门关。

④万仞(rèn):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万仞:形容极高。

⑤羌(qiāng)笛:古代羌族的一种管乐器,后常作军乐。羌:我国古代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游牧卫生。

⑥何须:有什么必要。

⑦杨柳:指古代的一种歌曲《折杨柳》,其中提到行人离别,常常折柳枝相赠,因“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

⑧度:越过。

⑨玉门关:古代西北边关名,汉代建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解读翻译

黄河之水汹涌奔腾,仿佛来自云端,

孤零零的凉州城外是万仞高的群山。

羌笛何必要吹奏《折杨柳》这首哀怨的思念家乡的曲子?

春风他从来没有吹到过这遥远的玉门关。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守卫边疆的将士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委婉的批评了朝廷对于他们缺乏关怀和呵护的冷漠做法。诗人没有从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入手,而是在第一句远眺黄河上游,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端直泻而下,渲染了恢弘的气势,烘托了开阔的意境。第二、三句描写了边疆将士的生存环境是在群山峻岭之中的一座孤城,以及在这孤独寂寞的环境中,传来了如泣如诉的《折杨柳》这首曲子,让人心碎。最后一句中的“春风”比喻“封建统治者”,尽管将士们的生活环境很不好,离开家很久,非常思念家乡,但是统治阶级根本感受不到这些,诗句控诉了封建统治者对于边疆将士疾苦漠不关心的社会现实。全诗苍凉悲怆(chuàng),深沉含蓄,打动人心。

凉州词(其二)

(唐)王之涣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注释】:

1、单于:汉时匈奴人对其君主的称呼。泛指外族首领.

诗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唐· 卢纶《塞下曲》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汉书·李广苏建传》

2、拂云堆:古地名。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 唐时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突厥如用   兵,必先往祠祭酹求福。 张仁愿既定漠北,于河北筑中、东、西三受降城以固守。中受降城即在拂云堆,故拂  云堆又为中受降城的别称。 唐 ,李益 《拂云堆》诗:“ 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 。” 金 ,元好  问 《醉中送陈季渊》诗:“ 陇 头地寒无草芽, 拂云堆边春更晚。” 清 ,纳兰性德 《沁园春》词:“ 碎叶  城荒, 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十一·榆林镇》。

3、登坛:登上坛场。古时会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史记·淮阴侯列传》    唐 司马贞 索隐述赞:“君臣一体,自古所难。相国深荐,策拜登坛。” 唐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诗:  “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抚兵》:“建牙吹角不闻喧,三十登众所尊。”

4、神武:神明而威武.

5、和亲:封建君主为了免于战争与边疆异族统治者通婚和好 .与汉和亲。——《汉书·李广苏建传》

6、归去来:(1).辞赋篇名。 晋 陶潜 所作。《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 彭泽令 ……郡遣督  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后用以归隐之典。 宋 梅尧臣 《田家语》诗:“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

(2).回去。 唐 杜甫 《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 唐·颜真卿 《赠裴将军》诗:“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 匈奴 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3).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 清 王奕清 《词谱》卷七:“《归去来》调见《乐章集》词二首,因词有‘歌筵舞,且归去,休惆悵,好归去’句,取以为名。”

【赏析】:

冷风中望着远方的拂云堆,不知道多少次我登坛杀马以祭。今天的大唐王朝是多么的威武雄壮,再也不肯用和亲这样的方略来换取短暂的`和平了。

盛唐边塞诗人名家王之涣一生才高运蹇,惜只六首诗作传世,实让后人叹嗟!《凉州词》其一可谓人人皆知,网路上轻易便可找到相关的解释.但《凉州词》其二多录其诗文,注解却是鲜见少闻。无奈,泊云居只得自己动手。有不恰处,阅者莫笑泊云居才浅也!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开题便以别样的视角入笔,诗写外族首领北望拂云堆,其心内情感想必是复杂多变的吧。每次打算入侵中原之前我都会到拂云堆神祠祭酹求福。这是我祖辈生活的土地呀!而今只能远远的望着它了。多少无奈多少悲愤皆入诗中,仿佛一个末路的英雄虎目含泪仰天悲鸣。

敢于从这样的角度写诗,敢于替敌人鸣不平,纵观中国历史怕只有盛唐才有这样的胸襟气度。从这两句诗中不难发现王之涣自身的豪放不羁,和观察想像的深入。唐朝虽然政治清明,诗人们多敢于言.但能站在这样的立场来看待思考问题实难能可贵,晚于王之涣的边塞诗人李颀在《古从军行》也有相类似的诗句:“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两位诗人都能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战争,的确难能可贵。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这两句直白道来更有一种激刺的震憾.藏在诗后的深切的情感波涛才是直指人心灵深处的由血和泪交织而成的争战历史.自春秋战国起,华夏周边诸马上民族战力强盛,汉家天子多以和亲之策以换得短时间的和平,图谋发展。而周边外族在汉族和亲之后和得到汉族朝贡来的礼物多也烽鼓暂息。

汉、唐时汉族国力强大起来,用不着再用和亲的政策来换取和平了,而且强大起来的汉家天子野心勃勃,对外族发起战争.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唐朝名将张仁愿乘默啜悉率其众西击突骑施、营州一带空虚之机,奏请朝廷夺取漠南并沿黄河北岸筑“受降城”,加强防御,首尾相应,断绝突厥南寇之路于河北筑中、东、西三受降城以固守。中受降城即在拂云堆,张仁愿正好把中受降城筑于他们誓师之地。东城建于今内蒙托克托。西城筑于五原西北。三城各相距四百余里,占据黄河北岸险要之地,遥相呼应,构成一道坚强的防御屏障。王之涣诗中的单于可能便是指默啜悉吧,他更是连祖宗的宗庙也失去了.从自“不敢渡山畋牧”.再想汉家天子用和亲来安抚自己,怕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吧!

这首诗视角独特,观察深入.描写动人心魄.虽不如为人熟知的人《凉州词》其一,但在其直白的描写中道出战争不只是给汉家带来灾难,同样的,战争的另一方也同样是为了生与死,国与家而轻死舍生.实应为后人警耸也!纵观《凉州词》二首,不难发现这位个性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却时运不济的诗人悲天悯人的另一面。

篇5:王之涣凉州词的诗意

王之涣凉州词的诗意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诗意]

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象與白雲連在一起,玉門關孤零零地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詩吹不到的啊!

[赏析]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首句“黄河直上”,有人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看见“白云”?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在水天相接处突起“万仞山”, 山天相连, 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一片孤城”,隐约可见。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这“孤城” 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久住“孤城”,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怨”甚么呢?从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有助于加深对这个“怨”字的理解。诗意很婉曲: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城”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诗意如此委婉深厚,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因作结。 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怨”它又有何用?黄生《唐诗摘抄》云:“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写景雄奇壮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含蓄深永的诗是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此诗言恩泽不及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李a《诗法易简录》进一步指出:“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旗亭画壁”故事看,这道诗脱稿不久,已传遍四方,推为绝唱。

[附]为什么王之涣的《凉州词》会从唐代一直错到今天?(丁辛百 )

唐代诗人王之涣(688~742)的《凉州词》(又作《出塞》),原本是:

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①及宋?尤袤的《全唐诗话》②。但是一般书刊都错成“黄河远上白云间”了,竟贻误了一千多年,影响了多少代人的思维,使黄沙漫天的穹庐,整个诗的浑然天成的气势,一落千丈,再也看不到大西北戈壁滩的辽阔雄浑的景象了。

那么,为什么会错成这样了呢?

我认为一是传抄致误,二是有可能唱者改词。

那是始错于唐(朝),那时还没有印刷术,书大抵还是手抄。既然是手抄、传抄,那就难免出现错误。只要有一个人出现错误,其他人再抄必然错,不注意、不研究很难发现错误的,尤其在民间。作者本身当然也不容易发现错误,因为他基本上看不见这些抄本。

现存的抄本,除了残存的敦煌写本外,已无从查考。我在敦煌写本中没有查到这首诗,但是在唐代薛用弱的《集异记》③,里面有一个故事,可以看到《凉州词》致误的由来,故事大略如下:

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诗人在长安相遇,因天寒微雪,乃入酒楼小饮。有梨园歌女十余人登楼会饮,三诗人退避一角,拥炉火而观。不久又来妙妓四人,一时作乐。

昌龄等三人议:我等虽有诗名,但无甲乙之分,看唱谁的诗多,即见高下。

先是一伶唱昌龄的诗,接着,一伶唱高适诗,随后一伶又唱昌龄的诗。之涣已坐不住了,他认为自己出名已久,因说:“这些伶官,唱的都是《下里巴人》,而《阳春白雪》,俗物怎敢靠近?待此妙妓(用手指着双鬟)唱时,如非我诗,我这辈子再也不敢跟你们争高低了。”

不多时,果然双鬟起唱:“黄沙远上白云间……”之涣听是自己的诗,便取笑二人说:“乡巴佬,我是可以小看的么?”于是三人哄堂。伶官都冲墙角看来,问为何大笑?昌龄等说了缘由,诸伶都站起身形,前来拜见说:“俗眼不识神仙,不知可否俯就小筵?”三人相从,饮醉竟日。

由此可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在唐代(传抄时)《集异记》的抄本就已经把“直”字错成“远”字了,而“黄沙直上白云间”的气势也就一落千丈了,这是错误之始。

那么“直上”为什么会错成“远上”了呢?“直”和“远”并不相干,也不可能唱错。我推想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在这里开始抄错了;二是在当时,唱者往往因某字拗口而改为近义字,是不是因“直”字不好唱而改为“远”字了呢?

这首诗到元代,在辛文房的《唐才子传》④中,也还是引用薛用弱的《集异记》的故事,还是只差一个“远”字,并未再错。

但到了清代的《全唐诗》⑤《凉州词》,那第一句已变成“黄‘河’远上白云间”了,而在的题下还有注,也是引用《集异记》的故事,到关键处:“次至双鬟发声,果讴‘黄河云云’,这一下把唐人所记错成“黄河远上”了。“河”和“沙”字连笔很容易混淆的,这很可能又是传抄的人一时抄错。

从此,“黄沙直上白云间”的正确版本竟无人再去理会,于是,“黄河远上”成了正宗,再也找不到那气势非凡、意境雄浑的原诗了。

我认为,错误的原委大致如上。

但是仅仅这些就能证明“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的‘河’和‘远’是错误的吗?不够的。关键的是因为它错在地理位置上。

我们从地理位置上看看到底是“黄沙”还是“黄河”。

古凉州是汉代设置的,治所在甘肃陇县。三国时移至姑臧,即今之武威。唐时先设置武威郡,后又改为凉州,辖甘(今张掖)、肃(今酒泉)二州。武威的东、西、北三面均是大漠,北有首龙山,西有祁连山脉,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黄河却在武威东南六七百里远的兰州。因黄河是由青海东下入兰州、过靖远,然后北上经芦阳镇而东出银川的。在武威如果看到“黄河直上白云间”,那就成了海市蜃楼了,也就是说在武威根本不可能看到黄河。

再说王之涣,在武威几乎天天所见都是黄沙滚滚。低头是沙抬头还是沙,大风一起,不就是黄沙直上了么?这环境在他心中是了然的,是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黄沙直上”。不过他为人豪爽,相当乐观,并没有写成“愁云惨淡万里凝”,而是晴朗的天空,白云朵朵,时而狂飙突起,黄沙直上,就显得异常有气魄,表现出一派磅礴雄浑的景象,尤其那“直”字,那气势该有多大的威力呀!

时至今日,凡是去过武威、到过敦煌的朋友何止千千万,不能再以讹传讹了。

欧阳修曾称道梅圣俞时说过的一句话:“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而“黄沙直上白云间”正是如此,这样一首有气魄的名诗,怎能还让它以讹传讹再继续错下去呢?应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了吧。

篇6:凉州词古诗王之涣诗意

凉州词①

黄河远上②白云间,

一片孤城③万仞④山。

羌笛⑤何须⑥怨杨柳⑦,

春风不度⑧玉门关⑨。

——唐·王之涣

注释

①凉州词:是唐大乐府《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原是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歌词,描写西北方的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

②黄河远上:黄河的尽头。

③孤城:孤零零的戍(shù)边的城堡,这里指玉门关。

④万仞(rèn):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万仞:形容极高。

⑤羌(qiāng)笛:古代羌族的一种管乐器,后常作军乐。羌:我国古代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四川一带,杂文廖郎

⑥何须:有什么必要。

⑦杨柳:指古代的一种歌曲《折杨柳》,其中提到行人离别,常常折柳枝相赠,因“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

⑧度:越过。

⑨玉门关:古代西北边关名,汉代建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译文

黄河之水汹涌奔腾,仿佛来自云端,

孤零零的凉州城外是万仞高的群山。

羌笛何必要吹奏《折杨柳》这首哀怨的思念家乡的曲子?

春风他从来没有吹到过这遥远的玉门关。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守卫边疆的将士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委婉的批评了朝廷对于他们缺乏关怀和呵护的冷漠做法。诗人没有从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入手,而是在第一句远眺黄河上游,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端直泻而下,渲染了恢弘的气势,烘托了开阔的意境。第二、三句描写了边疆将士的生存环境是在群山峻岭之中的一座孤城,以及在这孤独寂寞的环境中,传来了如泣如诉的《折杨柳》这首曲子,让人心碎。最后一句中的“春风”比喻“封建统治者”,尽管将士们的生活环境很不好,离开家很久,非常思念家乡,但是统治阶级根本感受不到这些,诗句控诉了封建统治者对于边疆将士疾苦漠不关心的社会现实。全诗苍凉悲怆(chuàng),深沉含蓄,打动人心。

凉州词(其二)

(唐)王之涣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注释

1、单于:汉时匈奴人对其君主的称呼。泛指外族首领.

诗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唐· 卢纶《塞下曲》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汉书·李广苏建传》

2、拂云堆:古地名。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 唐时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突厥如用   兵,必先往祠祭酹求福。 张仁愿既定漠北,于河北筑中、东、西三受降城以固守。中受降城即在拂云堆,故拂  云堆又为中受降城的别称。 唐 ,李益 《拂云堆》诗:“ 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 。” 金 ,元好  问 《醉中送陈季渊》诗:“ 陇 头地寒无草芽, 拂云堆边春更晚。” 清 ,纳兰性德 《沁园春》词:“ 碎叶  城荒, 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十一·榆林镇》。

3、登坛:登上坛场。古时会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史记·淮阴侯列传》    唐 司马贞 索隐述赞:“君臣一体,自古所难。相国深荐,策拜登坛。” 唐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诗:  “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抚兵》:“建牙吹角不闻喧,三十登众所尊。”

4、神武:神明而威武.

5、和亲:封建君主为了免于战争与边疆异族统治者通婚和好 .与汉和亲。——《汉书·李广苏建传》

6、归去来:(1).辞赋篇名。 晋 陶潜 所作。《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 彭泽令 ……郡遣督  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后用以归隐之典。 宋 梅尧臣 《田家语》诗:“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

(2)回去。 唐 杜甫 《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 唐·颜真卿 《赠裴将军》诗:“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 匈奴 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3)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 清 王奕清 《词谱》卷七:“《归去来》调见《乐章集》词二首,因词有‘歌筵舞,且归去,休惆怅,好归去’句,取以为名。”

赏析

冷风中望着远方的拂云堆,不知道多少次我登坛杀马以祭。今天的.大唐王朝是多么的威武雄壮,再也不肯用和亲这样的方略来换取短暂的和平了。

盛唐边塞诗人名家王之涣一生才高运蹇,惜只六首诗作传世,实让后人叹嗟!《凉州词》其一可谓人人皆知,网路上轻易便可找到相关的解释.但《凉州词》其二多录其诗文,注解却是鲜见少闻。无奈,泊云居只得自己动手。有不恰处,阅者莫笑泊云居才浅也!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开题便以别样的视角入笔,诗写外族首领北望拂云堆,其心内情感想必是复杂多变的吧。每次打算入侵中原之前我都会到拂云堆神祠祭酹求福。这是我祖辈生活的土地呀!而今只能远远的望着它了。多少无奈多少悲愤皆入诗中,仿佛一个末路的英雄虎目含泪仰天悲鸣。

敢于从这样的角度写诗,敢于替敌人鸣不平,纵观中国历史怕只有盛唐才有这样的胸襟气度。从这两句诗中不难发现王之涣自身的豪放不羁,和观察想像的深入。唐朝虽然政治清明,诗人们多敢于言.但能站在这样的立场来看待思考问题实难能可贵,晚于王之涣的边塞诗人李颀在《古从军行》也有相类似的诗句:“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两位诗人都能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战争,的确难能可贵。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这两句直白道来更有一种激刺的震憾.藏在诗后的深切的情感波涛才是直指人心灵深处的由血和泪交织而成的争战历史.自春秋战国起,华夏周边诸马上民族战力强盛,汉家天子多以和亲之策以换得短时间的和平,图谋发展。而周边外族在汉族和亲之后和得到汉族朝贡来的礼物多也烽鼓暂息。

汉、唐时汉族国力强大起来,用不着再用和亲的政策来换取和平了,而且强大起来的汉家天子野心勃勃,对外族发起战争.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唐朝名将张仁愿乘默啜悉率其众西击突骑施、营州一带空虚之机,奏请朝廷夺取漠南并沿黄河北岸筑“受降城”,加强防御,首尾相应,断绝突厥南寇之路于河北筑中、东、西三受降城以固守。中受降城即在拂云堆,张仁愿正好把中受降城筑于他们誓师之地。东城建于今内蒙托克托。西城筑于五原西北。三城各相距四百余里,占据黄河北岸险要之地,遥相呼应,构成一道坚强的防御屏障。王之涣诗中的单于可能便是指默啜悉吧,他更是连祖宗的宗庙也失去了.从自“不敢渡山畋牧”.再想汉家天子用和亲来安抚自己,怕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吧!

这首诗视角独特,观察深入.描写动人心魄.虽不如为人熟知的人《凉州词》其一,但在其直白的描写中道出战争不只是给汉家带来灾难,同样的,战争的另一方也同样是为了生与死,国与家而轻死舍生.实应为后人警耸也!纵观《凉州词》二首,不难发现这位个性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却时运不济的诗人悲天悯人的另一面。

篇7:古诗凉州词王之涣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守卫边疆的将士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委婉的批评了朝廷对于他们缺乏关怀和呵护的冷漠做法。诗人没有从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入手,而是在第一句远眺黄河上游,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端直泻而下,渲染了恢弘的气势,烘托了开阔的意境。第二、三句描写了边疆将士的生存环境是在群山峻岭之中的一座孤城,以及在这孤独寂寞的环境中,传来了如泣如诉的《折杨柳》这首曲子,让人心碎。最后一句中的“春风”比喻“封建统治者”,尽管将士们的生活环境很不好,离开家很久,非常思念家乡,但是统治阶级根本感受不到这些,诗句控诉了封建统治者对于边疆将士疾苦漠不关心的社会现实。全诗苍凉悲怆,深沉含蓄,打动人心。

篇8:凉州词唐王之涣的诗意

凉州词唐王之涣的诗意

凉州词二首: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白话译文:

其一: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其二: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自己的领土,看到了边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

作品赏析:

其一: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其二: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诗中牵涉到唐玄宗对待突厥问题的一些历史事件。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突厥首领小杀曾乞与玄宗为子,玄宗许之。又欲娶公主,玄宗只厚赐而不许和亲。后小杀问唐使袁振,袁振说:“可汗既与皇帝为子,父子岂合为婚姻?”后小杀遣其大臣颉利发入朝贡献,颉利发与玄宗射猎,时有兔起于御马前,玄宗引弓傍射,一发获之。颉利发下马捧兔蹈舞曰:“圣人神武超绝,人间无也。”后来玄宗为其设宴,厚赐而遣之,最终不许和亲。诗中的后两句通过突厥首领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赞颂了唐玄宗的文治武功,说明其威势足以震慑周边少数民族,对于他们的无理要求坚决按原则办事,决不肯对之妥协以求苟安。

这首诗,从侧面赞颂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上的有理有节,借突厥首领求和亲的失望而回反映了唐朝的强大,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王之涣凉州词的诗句

古诗二首:凉州词、浪淘沙 教案教学设计

凉州词古诗的意思

体会加点词的意思

王之涣凉州词训练

凉州词王之涣背景

凉州词王之涣 赏析

王之涣的凉州词赏析

王之涣《凉州词》阅读训练附答案

凉州词古诗词

凉州词的诗意王之涣
《凉州词的诗意王之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凉州词的诗意王之涣(精选8篇)】相关文章:

王之涣凉州词原文及赏析2023-02-01

王之涣的凉州词译文2023-09-06

凉州词 王之涣的解释2022-05-06

《凉州词》教案教学设计2022-08-18

王之涣经典名篇2023-03-01

人教版四年级凉州词教学设计2023-03-24

《登鹳雀楼》教学总结2024-02-04

凉州词阅读及答案参考2023-03-26

凉州词全诗王之涣赏析2022-09-08

王之涣《凉州词》全诗翻译及赏析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