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清明时节农事活动

时间:2023-11-08 08:14:2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2022清明时节农事活动(通用10篇)由网友“~头发乱了~”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清明时节农事活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清明时节农事活动

篇1:2022清明时节农事活动

2022清明时节农事活动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此时,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的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梁、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

这时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天气冷暖多变,应注意防御低温和晚霜冻天气对小麦、水稻秧苗和开花果树以及其他春播作物造成危害。

清明节饮食风俗

1、青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青团,用艾草汁或者是浆麦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2、清明果

安徽、江西等我国南方省份多在清明节吃清明果。清明果和青团相似,但略有不同。其一,清明果多为饺子型。其二,清明果里面的馅多为五香干、笋干等,是咸的;青团则是以豆沙甜口馅为主。其三,清明果通常用鼠曲草,而青团喜欢用艾草。

3、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和青团的原料一样,也用糯米,艾草汁。形状上略有不同,多会压成扁圆状。

4、暖菇包

暖菇包是福建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泰宁县民间每年清明前夕,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做暖菇包。用食米和揉碎的干暖菇粉做成糍团,再加入鼠曲草汁。

5、馓子(sǎn)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都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6、薄饼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7、大葱和蛋饼

清明节,青岛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此外,旧时青岛地区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

8、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

9、子推蒸饼

俗称蒸饼,是山西地方的传统食品,据说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子推蒸饼,相传是寒食节流传下来的一种熟食,人们为了纪念忠诚坚贞的介子推,就在他死的这一天,不举烟火,也不进热食,所以这一天便被称为寒食节了。

清明节养生的传统美食

一、油炸撒子——绵延2640年历史的寒食节“寒具”美食

推荐理由:油炸撒子最早起源于山西临汾地区的洪洞县,洪洞县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曾经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所以,现在南北各地都有撒子的制作。“撒子”古为寒食节的“寒具”,是著名时令美食。由于寒食节禁火,寒食节的前一日就称之为“炊熟”,人们在这一天会准备各式各样可供冷食的食物,留待后面几天吃,直到清明结束。

小吃特色: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中十分清楚地交待说:“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可见馓子麻花的古老非一般食品可与之媲美的了。

二、子推蒸饼——距今有25历史的寒食节传统小吃

推荐理由:子推蒸饼,俗称蒸饼,是山西地方的传统食品,据说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子推蒸饼相传是寒食节流传下来的一种熟食,人们为了纪念忠诚坚贞的介子推,就在他死的这一天,不举烟火,也不进热食,所以这一天便被称为寒食节了。那么这一天人们吃什么呢,都是事先做好一些食品,在寒食节冷食。这些食品主要的就是蒸饼,因为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所以又称为子推蒸饼。

小吃特色:子推蒸饼以精粉、猪板油、大葱、香油、花椒粉、碱为原料,经过和面、发酵、上碱、揉面、擀面、加料、揪剂、压形、笼蒸等诸多工序制成。喧软美味,老幼皆宜!

三、清明燕——以忠孝为主题的山西面食

推荐理由:“清明燕”是山西人清明必做的面塑之一。用面粉捏成燕子的形状,用山西的酸枣树或者杨柳条窜连起来,挂在门楣上,用来表达对先贤的“留念”。这样的习俗在山西绵延2500年,至今依然栩栩如生、生机勃勃的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用来展示以“忠孝”为主题的内涵思想。小假期闲暇之余,可以尝试下这道有趣的面食,不仅仅是纪念介子推的忠孝,更重要的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多抽时间回家看看,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时再空伤悲。

小吃特色:“清明燕”就是为纪念介子推而做,故也叫“子推燕”。清明燕可以制作一只,可以制作三只,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品”字形,寓意介子推高尚的品格。

四、印花清明团子——最经典的一款清明果

推荐理由:Q糯的口感,青绿飘香,艾叶的独特香气,是其他各种青菜汁无法替代的,吃在嘴里,满是清明的味道。接下来与大家分享最经典的一款清明果—印花清明团子,小长假闲暇之余,可以小试一把,与亲人一起品味别致的味道,缅怀逝去的亲人,同时也感激当下能陪在身边的亲人们。

小吃特色:那是一种怎样的味道?青涩却又带点忧伤,微甜的馅,翠绿的皮又有点淡淡的青草味,翠绿的颜色,春天的气息,清明的味道。

五、清明团子——具有江南气息的清明团

推荐理由:江南人把春天里第一次吃青团子叫做“尝春”,品尝春天的味道。从古到今,大家习惯用清明团子来祭祖。除用作祭祀之外,清明之季,江南坊间还流行吃“清明团”,其实就是青团子。因为“清明”与“聪明”谐音,于是又有此日生子最聪明的说法。许多人家抱着婴儿向邻里乞讨“清明团(青团子)”,谓之为“讨聪明”。青团子在这儿又起着讨口彩的作用。

小吃特色:只有这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这种团子,才能体现这样独特的清明味道,清香、清涩而清甜。

六、懒人版青团——直接用艾草粉就可以做青团

推荐理由:虽然清明时节流行吃青团,但是有些地域没有艾叶,怎么办呢?如何在这特殊的节日做出有纪念意义的小点心呢,直接艾草粉,就可以轻松做出青团勒,而且比用艾叶更简单哦,懒人的福音,哈哈!做出的成品呢,无论颜色还是味道都很映衬清明这个节气,一丝清苦。

小吃特色:咬上一口,慢慢品味,甜糯中带着一丝丝清苦,有点忆苦思甜的感觉,生活中有苦有甜,能认真的过好每一天,就是幸福。

七、菜汁版青团——用蔬菜汁演绎青团做法

推荐理由:做菜如生活,只要去想总会有办法的,犹如青团,并不一定非要用艾草,没有艾叶、也没有艾草粉的人们就用最最常见的蔬菜汁吧,各种绿色的蔬菜汁都可以用的,看着一抹青绿,也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息,三天小长假,有兴趣的朋友也来试试这道极具特色的节令食品吧~

小吃特色:甜糯的口感带着一丝蔬菜的清香,虽然没有艾草的清苦,但鲜艳的绿色依然令人欣慰,美食吃的不仅仅是味道,品出其中的韵味才是真谛,缅怀祖先,珍惜当下,希望每时每刻都顺心如意!无论什么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用心去做,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八、酱爆螺蛳——清明螺,顶只鹅

推荐理由:民间向来有“清明螺,肥似鹅”和“清明螺,顶只鹅”的说法。这个说法来源于过去穷,买不起鹅的人家,每到清明前后就下河塘摸盆螺蛳,用清水养两天,然后夹去尾端,放点葱姜辣椒煮熟,肥美的螺蛳也能抵得上鹅肉的鲜美。酱爆螺蛳,螺蛳最家常却最经典的做法,豆瓣酱的香味把螺蛳肉的肥美鲜嫩衬托的淋漓尽致,那真的是打嘴巴也舍不得丢的美味啊!

小吃特色:让人看着都流口水啊,香辣的口感,鲜美的螺肉,老酒喝喝,螺蛳唆唆,很惬意!过去生活清苦,清明前后吃海螺,都觉得比鹅肉还鲜美,我们能有幸活在丰衣足食的当下,应该感激先辈们的拼搏奋斗,才换得今天的美好生活!

篇2:清明时节各种农事活动

清明时节各种农事活动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此时,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的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梁、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

这时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天气冷暖多变,应注意防御低温和晚霜冻天气对小麦、水稻秧苗和开花果树以及其他春播作物造成危害。

2022年清明是几点几分几秒

2022年进入清明的时间:

公历:2022年4月5日 3点20分03秒

农历:壬寅年三月初五 星期二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另《岁时百问》是这样解释的:“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更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习俗

踏青

踏青又叫做春游、古时候叫做探春、寻找春等,清明期间正是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这时候外出踏春早就已成为风俗。

扫墓祭祖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所以民间就有清明节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家家户户清明节这一天在门头上插柳、在屋檐下挂柳、妇女头上簪柳、男子身上佩柳、儿童吹柳管、墓前插柳挂纸钱。

放风筝

清明节还有放风筝这一习俗,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篇3:清明时节各种农事活动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此时,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的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梁、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

这时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天气冷暖多变,应注意防御低温和晚霜冻天气对小麦、水稻秧苗和开花果树以及其他春播作物造成危害。

清明气候农事

清明时节,气温转暖,万物欣欣向荣。

气温升高,作物快速生长,需水量迅速增加。农谚“清明有雨春苗(小麦)壮”“清明前后,雨水如油”“清明前后一场雨,好像秀才中了举”,表达了清明前后雨水不足的情况,体现出人们对雨水的期盼。4月上中旬,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忽冷忽热,易出现倒春寒和晚霜冻;北方地区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大风、沙尘天气较多,干旱时有发生。

清明前后,春耕春播全面展开。南方水稻育秧,北方播种春玉米、谷子、糜子、马铃薯、棉花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说出了此时的农事特点,提醒这一时节适时播种,莫误农时。“清明前后,种树插柳”“植树种草,不过清明最好”是说种树也需抓紧,再晚就不适合了。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此时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到盛花期,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进入拔节期。果树多处于花期,春茶已开始采摘。

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此时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节气也是植树造林的最好时机,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因此,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冷尾暖头。

清明节气的气象特点

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我国南方地区这时节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北方地区这时节气温回升很快,降水稀少,干燥多风,是一年中沙尘天气多的时段。

时至清明,我国长江中下游降雨明显增加,除东部沿海外,江南大部地区4月平均雨量在100毫米以上。华南因地理位置偏南,临近海洋,当受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锋面影响时,开始出现较大的雨量。北方干燥少雨,北方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

二十四节气清明的发展历程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或早一天,或晚一天,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时节,气候逐渐转暖,冰雪消融、草木青青。《逸周书》中说:“清明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其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谚语“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就准确地概括了这一时期的气象特征。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惟一的既作为节气,又作为节日的节令,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清明作为节气,则单纯反映物候的变化和时令的顺序;而作为节日,则包括一定的风俗活动和一定的纪念意义。

古时,寒食节与清明节是在一起的。寒食节在冬至后105日,亦称“禁火节”、“禁烟节”、“冷节”。这无疑说明了其节俗活动是以禁忌为基础的。那么,禁忌由何而来呢?据说此禁忌是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忠臣介之推的。

2600多年前,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后母骊姬的陷害,出逃流亡列国,介子推随其流亡。一次路过卫国,重耳被人追击,逃到一个渺无人烟的地方,饿累交加。介子推背过重耳,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熬成肉汤进献给重耳。重耳饥不择食,狼吞虎咽而享之。后得知实情,很是感动,表示即位后,一定重赏介之推。后,重耳回国为晋文公,遍封群臣,却偏偏忘了介子推。而介子推不慕名利,遂与母亲隐居于故乡绵山(今山西介休县)。群臣有对此不满者,在晋文公的门上挂了封信,信中写道:“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走遍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反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晋文公见到此信,猛然想起了介子推,遂派人去请介子推出山,子推不从,晋文公便纵火焚山,意欲逼其出来。不想,介子推有自己的想法,与母亲被焚而死。晋文公悔恨不已,遂葬其尸于绵山,改山名为介山,并下令介子推亡日全国禁火寒食(即冷食)。这大概就是“寒食节”禁火的由来。最初禁火时间为一个月,以致出现如《后汉书·周举传》中所记“老小不堪,岁多死者”的情形。东汉末,曹操占领并州后,特发布《明罚令》(也称《禁绝火令》),令太原、上党、西河、雁门等地不得寒食,若有犯者,家长服刑半年,主吏服刑百日,令长夺其一月俸禄。寒食风俗才稍有改变,渐从一月减为7天、3天、1天。以后,介子推被民间尊奉为神,寒食也由规定变为习俗。

清明节气还有什么美食

1.蒸发糕:是由黏米碾成米浆蒸熟做成,据说发糕重要的不少好吃不好吃,而是看蒸得够不够“发”、够不够“高”,用来寄托“发财”、“高升”的愿望。

2.吃清明果:一般指用艾叶和糯米制作而成的一种米果,外表是青色的。可用来祭祀,也可以作为点心在闲暇的时候品尝。

3.食暖菇包:南片制作的暖菇包,是用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而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二者都很受人们的欢迎。

这个时节虽然多雨,但部分地区还是偏干燥的,因此要注意肝脏的保养,多食柔肝的食物,如粳米、荠菜、菠菜、银耳、山药、豆腐、木耳等等。切勿暴饮暴食,应定时定量,低盐,少吃过咸的食物。另外像海鱼、海虾、羊肉等“发物”能忌口是最好的。

篇4:清明时节各种农事活动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此时,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的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梁、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

这时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天气冷暖多变,应注意防御低温和晚霜冻天气对小麦、水稻秧苗和开花果树以及其他春播作物造成危害。

清明节气农务

在这个清明时节里,除了在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之外,基本上我国的一些地区的平均气温上都是达到了12°左右以上了,而且在对于中国以南部来算,小麦也是开始了成长,而对于在油菜上都是开始了盛花了,在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小麦也是开始了拔节期的时候,所以在这期间里都是要搞好在后期里的肥水管理了。

清明节传统文化知识

清明节对于中华儿女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它是为了纪念祖先、缅怀亲人传统习俗,是中华民族追思祖宗的美德表现。代表现代与先辈的和谐发展关系,同时也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氛围,也是一种热爱生命的表现。

清明祭祖体现了中华民族尊亲敬祖、崇宗隆嗣的传统观念,其核心是儒家伦理的忠孝文化。中国的民俗信仰源远流长。人类源于对梦境、生育和死亡等现象的不解,产生了最初的信仰,即“灵魂”。原始初民相信人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人死之后,肉体可以腐烂消失,而灵魂却会永生不朽。并且在人们的意识中,灵魂是有血缘远近亲疏之别的。

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追思祖宗,启发后人的一种美德行为。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孝道观念,成为今人敬孝、感恩、处事的行为准则。这种孝道礼仪,既可以表现为对先祖的感恩之情,也可以表现为对去世故旧、革命先烈的怀念之情。它既可以为今人搭建与前人之间和谐的代际关系,也可以为人类营造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氛围。今天我们通过祭祖活动,宣扬崇亲敬宗、尊老敬老的良好道德风尚,正是儒教伦理“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精神内核的体现。

大而言之,中华民族统称为炎黄子孙,本身就是一个血族亲缘集团。每年清明节的陕西黄帝陵祭拜,正是海内外华人对我们整个民族祖先认同的真实反映。因此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得以传承,与清明时节对祖先的“祭亡以礼”是分不开的。当然,我们提倡的孝道是亲人在世时的尊敬、善待和照顾,而不是亲人去世后奢排的葬礼、高大的陵墓和扫墓的铺张。倘如此,就玷污了清明这一“祭祖传国粹,易俗尽孝心”的传统美德。

清明踏青是中华民族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活动,其核心是古人顺应天时、和谐共生的朴素理念。天道有序,万物有节。清明节气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万木萌发,人们在清明节气踏青游春可谓顺应天时,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体现,也是热爱生命的真实表现。

清明节的别称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古人有清明节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也叫祭祖节,指祭祀祖先的节日,同时行清节是清明节的别称,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

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多年历史。

三月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里所用“清明”不是名词,而是与“洁齐”同为形容词,“洁齐”谓万物因温湿润泽而生长,“清明”指气候清净而明媚。清明节在夏历三月间(日期有参差,而在公历则每每在4月4日或5日),故又名三月节。

柳节

晋·周处《风土记》有记载,云清明节为柳节。相传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而有插柳风俗,衍生柳节之名目。介子推是随晋公子重耳避国乱流亡的诸臣之一,重耳多年后归国践位(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封赏从亡诸臣,“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奉母避居绵山,重耳去请他出山,他不愿为官,重耳命人焚山逼促,他抱住柳树不出,与其母都被烧死;后世人指此日为清明日,其实春秋时代还不知有此节气。清明插柳枝以作纪念,当是很久以后形成的节俗。清明时节,柳树新绿,传出春信,清明日就又称柳节。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则云:“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

禁烟指禁炊烟,不生火只吃此前煮就的冷食品,相传亦是纪念介子推而立礼俗。其说非,因为寒食礼俗在介子推之前就有,隋·杜公瞻为《荆楚岁时记》所加按语引周书,不能说“清明即寒食”。

秋千节

见于明·刘若愚《明宫史》。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按《析津志》云:辽俗最重清明,上自内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红楼梦》叙及饮酒行令,有“女儿乐,秋千架上衣衫薄”之句。清明时换上春装,开始荡秋千,故有秋千节的名称。

踏青节

岭南春早,踏青节定得亦早,以夏历二月初二日为踏青节,但大部分地区,从中原、江南到华北都以清明为踏青节。这些地方,春信日期有先后,华北一带要在公历4月中旬或下旬开春,但踏青节却也定在清明。

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寒食节

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因为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所以也称秋千节,拔河节等。

清明节的古诗

郊行即事

作者: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作者: 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清明二首

作者: 杜甫

【其一】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其二】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鞠将怀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锈中。

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清明

作者: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篇5:清明时节气象条件与各种农事活动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此时,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的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

“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梁、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

这时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天气冷暖多变,应注意防御低温和晚霜冻天气对小麦、水稻秧苗和开花果树以及其他春播作物造成危害。

篇6:清明时节的农事谚语

清明时节的农事谚语集锦

1、瓜菜分期来下种,水稻育秧抢时间。

2、麦苗追浇紧划锄,查治病虫严把关。

3、继续造林把苗育,管好果树和桑园,

4、栽种枣槐还不晚,果树治虫喂桑蚕。

5、牲畜配种抓火候,畜禽防疫要普遍,

6、大力提倡种牧草,种植结构变“三元”。

7、鲤鲫亲鱼强育肥,适时栽种苇藕芡,

8、捕捞大虾好时机,昼夜不离打鱼船。

9、家鼠田鼠一齐灭,保苗保粮疾病减。

10、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11、清明节降水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干旱,

12、有的年份连阴雨,寒潮侵袭倒春寒。

13、地温稳定十三度,抓紧时机播春棉,

14、看天看地把种下,掌握有急又有缓,

15、棉花播下锄梦花,提温保墒效果显。

16、涝洼地里种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

篇7:清明时节的农事谚语

清明前后寒十天。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清明晒得杨柳枯,十只粪缸九只浮。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清明无雨少黄梅。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清明响雷头个梅。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清明响雷头个梅

清明冷,好年景

清明暖,寒露寒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清明节经典谣谚

1、清明不拆絮,到老没成器。

2、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

3、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4、清明前挂金钱,清明后挂铜钱。

5、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6、清明晒得杨柳枯,十只粪缸九只浮。

7、清明无雨少黄梅。

8、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

9、清明嫁九娘,一去不还乡。

10、清明螺,抵只鹅。

篇8:立冬时节农事活动

立冬时节农事活动

畜牧农事

生猪秋季防疫工作,着重做好补针工作;耕牛加强放牧,吃足草料;在冬季来临之间,开展一次驱虫工作。放牧时,尽量让山羊吃足草料多长膘;长毛兔秋繁工作,未配种的及时配上种;有养鹅习惯的农户赶紧引进苗鹅饲养,饲养70日龄正赶上春节,可卖上好价钱。

秋收冬种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此时水分条件的好坏与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及越冬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时节正是秋收冬种的大好时段,各地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气,搞好晚稻的收、晒、晾,保证入库质量。冬小麦播种要抓紧,注意收听气象预报,巧用天时,下雨早播,不如抢晴略为迟播,以保证播种质量力求做到带蘖越冬,防止年内拔节,并尽量扩大冬种面积,减少空闲田。各地要抓好冬种、冬修水利、冬季积肥工作。

蔬菜农事

立冬后要及时做好大棚搭建工作。同时,做好大棚蔬菜管理,白天气温高时可在背风口揭膜通气,晚上要注意做好大棚密封工作。

华北及黄淮地区一定要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4℃左右,田间土壤夜冻昼消之时,抓紧时机浇好麦、菜及果园的冬水,以补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旱助寒威”,减轻和避免冻害的发生。

江南及华南地区,及时开好田间“丰产沟”,搞好清沟排水,是防止冬季涝渍和冰冻危害的重要措施。

篇9:关于立夏时节的农事活动

立夏时节的农事活动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爆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正苗壮。

“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

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农作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粱、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立夏是在公历的什么日子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5-7日,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大阳黄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为什么

二十四节气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节气。这四个节气合称四立。按照中国古代天文学上划分季节的方法,是把四立作为四季之开始,自立春到立夏为春,立夏到立秋为夏,立秋到立冬为秋,立冬到立春为冬。立,是开始的意思。故此四个节气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交立春节气。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交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字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度。此时,太阳位于赤纬—16度19分,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度47分。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篇10:立冬时节农事活动

立冬时节农事活动

生猪秋季防疫工作,着重做好补针工作;耕牛加强放牧,吃足草料;在冬季来临之间,开展一次驱虫工作。放牧时,尽量让山羊吃足草料多长膘;长毛兔秋繁工作,未配种的及时配上种;有养鹅习惯的农户赶紧引进苗鹅饲养,饲养70日龄正赶上春节,可卖上好价钱。

立冬农事之二秋收冬种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此时水分条件的好坏与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及越冬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时节正是秋收冬种的大好时段,各地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气,搞好晚稻的收、晒、晾,保证入库质量。冬小麦播种要抓紧,注意收听气象预报,巧用天时,下雨早播,不如抢晴略为迟播,以保证播种质量力求做到带蘖越冬,防止年内拔节,并尽量扩大冬种面积,减少空闲田。各地要抓好冬种、冬修水利、冬季积肥工作。

立冬农事之三蔬菜农事

立冬后要及时做好大棚搭建工作。同时,做好大棚蔬菜管理,白天气温高时可在背风口揭膜通气,晚上要注意做好大棚密封工作。

华北及黄淮地区一定要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4℃左右,田间土壤夜冻昼消之时,抓紧时机浇好麦、菜及果园的冬水,以补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旱助寒威”,减轻和避免冻害的发生。

江南及华南地区,及时开好田间“丰产沟”,搞好清沟排水,是防止冬季涝渍和冰冻危害的重要措施。

立冬的谚语

今冬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全国)

腊月初八,冻掉下巴。(北方)

立冬晴,雨鞋挂断绳 (湘)

立冬三日阳,谷子堆成仓 (桂)

立冬阴,一冬阴 (苏)

立冬阴,一冬温;立冬晴,一冬风 (冀)

立冬暗,禾谷倒田坎 (赣)

立冬无雨一冬睛 (苏、浙、湘等九省)

立冬无雨多晴天 (闽)

立冬日子晴,就有一冬晴 (赣)

立冬逢晴少雨雪 (湘)

立冬无雨冬至晴 (赣)

立冬之日半日晴,冬季干得起灰尘 (贵)

立冬无雨一冬晴,要落三回没稻根 (沪)

立冬无雨一冬干 (桂、赣)

立冬无雨一冬睛,立冬有雨一冬淋 (湘)

立冬无雨一冬净,立冬有雨遭遏年 (粤)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冰封,

冬至不行船,小寒奔大寒,即要迎新年。

立冬无雨一冬晴。

立冬落雨一冬落(指烂冬)。

立冬发雾冬至雨。

今冬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

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北方)

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北方)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北方)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立冬打雷要反春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

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

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闽南)

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闽南)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闽南)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

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江南)

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江南)

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清明节注意防火演讲稿

清明节防火工作总结

2022谷雨节气有什么农事活动

清明节插柳的风俗优秀作文

清明的农事谚语

白露有哪些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小寒的含义介绍

《谷雨》的诗意

清明节简介

处暑节气的农事农谚

2022清明时节农事活动
《2022清明时节农事活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2022清明时节农事活动(通用10篇)】相关文章:

清明节高速免费从几号开始2023-02-06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原文、翻译及赏析2022-12-09

清明节资料的作文2023-05-04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作文2022-11-21

霜降的习俗有哪些2024-01-09

有关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介绍2023-08-02

的清明节是哪一天2024-01-21

谷雨四句古诗2024-05-04

谷雨经典古诗2023-04-25

清明节的习俗与由来2023-08-2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