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与医患沟通

时间:2023-11-15 07:22:5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人际关系与医患沟通(精选5篇)由网友“品视觉”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人际关系与医患沟通,欢迎阅读分享。

人际关系与医患沟通

篇1:人际关系与医患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意见、观点和情感的一个重要过程。而医患关系作为人类特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同时也是医患关系的核心。因此, 医疗实践中, 要通过医患沟通, 正确运用文化、心理、语言、行为等相关因素, 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 确保患者的快速康复, 提高医疗满意度[1]。为此, 在这里随机抽取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在至期间收治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具体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92例患者, 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5岁, 男42例, 女50例, 本组患者病例资料完善,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病症等方面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临床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至20期间收治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本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例行常规治疗, 观察组则要在此基础上, 加强医患沟通, 改善医患关系, 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

1. 3 医患沟通

1. 3. 1 热情接待患者, 要加强对患者的关心体贴, 要有同情心, 由于患者受到病情的影响, 其心情较为复杂, 通常表现为忧虑、焦躁、怀疑、恐惧、无助等不良心理状态, 为此, 需要医护人员热情接待, 面带微笑, 以和蔼的态度, 将患者心理的疑虑消除, 增强患者的信任感。比如患者在诉说疾病的痛苦和病情时要认真倾听, 保证注意力集中, 尽量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话题, 引导患者说出医生想要了解的情况, 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归宿感, 充分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亲切感, 进而确保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疗, 将所有有关于病情的相关信息一一倾诉, 这样, 一方面, 不仅有利于医患关系的调整和缓和, 而且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疾病状态和病情的把握。

1. 3. 2 医护人员要保证严谨的工作作风, 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 举止大方, 衣着整洁, 为患者留下良好的外在形象, 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 不要盛气凌人, 姿态要自然得体, 避免患者产生畏惧感, 确保患者全力配合医生的检查与治疗。另外, 要充分利用肢体语言, 以稳定患者的情绪。

1. 3. 3 坚持共同参与, 整体考虑的原则。患者具有自我康复的能力, 也是确保患者康复的内因。医生要充分发挥其指导者、帮助者和教育者的功能, 优化诊断治疗全过程, 通过医患双方良好的沟通, 达到共同参与、全程配合的效果, 这样, 对于医生准确全面寻找患者病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而为患者制定出可行性、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另外, 在沟通过程中, 除了要考虑到生物学因素外, 还要考虑到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从整体层进行沟通, 引导和鼓励患者调动自我康复潜力, 全面改善患者病况, 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1. 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是χ2检验, 差异有统计意义, 即P 2 结果

对照组对治疗结果满意度为65.2%, 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7.8%, 其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即P 3 讨论

在现代医学指导下全面以病人为中心, 对医患关系的处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但是在双方都围绕疾病医疗与康复互动交往过程中, 极易发生冲突。而医患关系作为人类特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同时也是医患关系的核心[2]。一旦发生医患冲突, 就必然会损害医患关系, 从而产生更多、更为重要的问题, 因此, 医疗实践中, 要通过医患沟通, 正确运用文化、心理、语言、行为等相关因素, 帮助患者消除的负面情绪, 确保患者的快速康复, 提高医疗满意度[3]。另外, 医生要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注意语言表达艺术, 稳定自己的心态后, 理智清醒处理问题, 严格按照程序办事, 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要细致耐心答复, 尊重患者的人格, 全面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 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既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 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又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郝爱民. 创新医患沟通举措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4(1):121-122.

[2] 高苹, 吴小燕, 夏冰, 等. 加强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1): 32-33.

[3] 罗飞, 张泽华, 侯天勇. 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7): 901-902.

篇2:沟通与人际关系论文

人际关系,归根结底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称为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载体,各种社会关系只有通过复杂而又具体的人际关系才能形成并得到体现。因此,我们既不能离开社会关系来谈论人际关系,也不能离开具体的人际关系来抽象地谈论社会关系。那么什么是人际关系呢?

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人需要同他人进行交往,也就是说,为了实现人的社会属性,人有与他人交往的需要,需要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动力。无论人的哪方面的需要(人的发展的需要、物质的需要、精神的需要),生产(人的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都是满足需要的最基本的活动,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

一.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与特征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

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人在社会中不是孤立的,人的存在是各种关系发生作用的结果,人正是通过和别人发生作用而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际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与个体之间基于思想感情的心理上的关系,也就是双方在人际认同、人际情感和交往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彼此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其要素有三:其一,一定的社会条件;其二,个体与个体;其三,心理上的满足。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

(1)性质分自然性人际关系(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和社会性人际关系(政治、经济的)

(2)形式分合作型人际关系(社会主义基本的人际关系)和竞争型人际关系

(3)效果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和不好的人际关系(矛盾,猜忌)

(4)公私分公务关系和私人关系

(5)组织形式分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和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四)人际关系交往的基本原则

(1)平等的原则: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切忌因工作时间 短,经验不足,经济条件差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年轻、美貌而趾高气扬。这些心态都影响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

(2) 相容的原则: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

(3) 互利的原则:指交往双方的互惠互利。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理也”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

(4) 信用的原则:交往离不开信用。信用指一个人诚实、不欺、信守诺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以诚实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 诺、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朋友之间,言必信、行必果、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虚而不矫饰诈伪,不俯仰讨好位尊者,不藐视位卑者显示自己的自 信心,取得别人的信赖。

(5) 宽容的原则: 表现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密切,不可必免产生矛 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 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骂,你不骂。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容纳他人,发火的一方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 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

(五)人际关系的意义

人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都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没有生活基础。对任何人而言,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一)自我为中心倾向。

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幼倍受家庭的宠爱与呵护,在人际交往中,更习惯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出发,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对别人期望高,要求严,自我约束松,要求低。因而,在与同学、朋友、老师相处过程中,时常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去看待别人,要求别人,很少去体会别人的想法与感受。交往中缺乏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行为以及换位思考的能力。总是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为出发点,不体谅他人的感受,致使一些大学生很难真正适应大学的环境和集体生活。

(二)消极闭塞倾向。

有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消极闭塞倾向,主要表现如下。

孤独:一些学生平时沉默寡言、形影孤独,独往独来,性情冷僻,沉稳有余,激情不足,很少与同学交流,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也造成同学不愿与其交往。

自卑:自卑是过低评价自己而造成的消极体验,自卑心理的产生源于多种原因,

如家庭条件、容貌长相、学习成绩、才艺特长等。自卑心理致使一些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出现不自信、敏感、猜疑等现象。害怕、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心情抑郁、压抑。有些学生用自傲来掩饰自卑的心理,喜欢与人争论,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导致关系紧张。

嫉妒:在才能、成绩、荣誉、容貌等不如别人时,由羞愧、愤怒、“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恨中产生复杂的情绪状态,限制了交往的范围,抑制了交往的热情,甚至造成“视友为敌”。如培根所言:“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地里,悄悄地去毁掉人间的好东西”。

情绪自控能力弱:对人缺少正确对待,对别人的话语缺乏理解,缺少宽容、忍让之心,一旦看不惯别人做的事,听不惯别人说的话,当即反驳,毫不留情。实际调查发现,男生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好讲“义气”,往往导致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事,影响了同学间的和谐关系。

胆小羞惧:有些学生性格恬静,不善张扬,过分在乎别人评价,害怕留下不好印象,好面子,习惯于迁就、忍让,甚至忍气吞声、唯唯诺诺,不善与人评理,不善与人平等、坦诚沟通,总是委屈自己,结果与他人关系也未搞好。

三、人际交往策略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大学时代,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人际关系相对于中学阶段来说要复杂的多,交往面扩大了很多,与老师交往有了平等的性质,等等.如果把人际关系当作一种资源,那么大学时代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储备丰富的人际资源大有可为。

1、培养与人相处应具有的品质和习惯.“

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被打败,那你就被打败了;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被打败,那你就未被打败;如果你想获胜,但又认为自己办不到,那么你必然不会获胜;如果你认为你将失败,那么你已经失败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发现成功开始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完全视心理状态而定.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落伍,那么你已经落伍,你必须把自己想得高尚一点.你必须先确定自己,才能获得奖品.生命的角逐并不全是由强壮或跑得快的人获胜;但不管是迟是早,胜利者总是那些认为自己能获胜的人.

2、克服自卑冷漠害羞社交恐惧.

大学生产生自卑的原因有多种如由于思想认识社会环境性格气质生活经历等方面造成的自卑心理,是实现理想或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对于有自卑心理的朋友,可以通过多参加集体活动学会宣泄,自我调节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等来促进自己,完善人格.第二,克服害羞的方法,心理学家威斯母推荐了一种”soften“方法:smile代表微笑;open posture代表开放的姿势; forward lean代表身体向前倾; touch代表友好的接触;eye contact代表善意的目光;nod代表点头,表明正在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谈话.

3、注重细节.

一是掌握电话礼仪(选好通话时间;看青电话号码;使用敬语,明确对方身份;接电话要及时接听,特别重要的信息要记录;短信要及时回复;二是搞好'卧谈会”(确定原则,指定计划;内容健康,思想积极;善言善道,友好共侃;虚心聆听,公正评价;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三是学会感谢;四是学会尊重(守时,问候,及时回复)

四、结束语

一个人的成功,20%靠专业知识,40%靠人际关系,另外40%需要观察力的帮助,因此为了提升我们个人的竞争力,获得成功,就必须不断地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技巧,随时有效地与“人”接触沟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你事业成功。我们知道,现实的世界,是一个人与人构成的世界。与这个世界沟通,实质上就是与这个世界上的人进行沟通,而且必须是有目的的沟通。可以说,无论我们在做什么,或者想做什么,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学会善于与人沟通

参考文献

[1] [美]戴尔卡耐基. 沟通的艺术[M] 中国城市出版社

[2] 马修.麦凯 玛莎.戴维斯 帕特里克.范宁. 人际沟通技巧[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xx年出版 233~238页

[3] 王志凯. 沟通一本经[M] 西北大学出版社

[4] 曾仕强 刘君政. 人际关系与沟通[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xx年出版225~230页

[5] 凡禹. 沟通技能的训练[M].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xx年出版184~199页

[6] 伍茂国 徐丽君. 人际交流[M]. 中国纺织出版社

[7] [美]黑贝尔斯 威沃尔. 有效沟通[M]. 华夏出版社

[8] 萧剑. 人性的密码全集[M] 新世界出版社

[9] 公晖.人脉存折[M].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0] [美]丹尼尔.戈尔曼. 社交商[M]. 中性出版社

篇3:沟通与人际关系论文

摘 要:人际关系沟通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情态和想法的良好工具,在生活中,许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都是由沟通不当或缺少沟通而引起的,每个人都希望与他人友好相处,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也是人们实现理想与抱负的重要手段,无论你想要做什么都离不开沟通,而且要想使得我们的工作更加出众,生活更加精彩,不仅要学会沟通,还要了解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语言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充分利用语言的魅力,以完美的沟通艺术,使你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最成功的人,使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关键词:

篇4:人际关系与沟通关系

人际关系与沟通关系

当今世界,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的沟通已关系到人们社会心理、社会交往、合作经济效率、素质教育以及社会文明建设的大问题。凡是在社会共同活动中人们彼此之间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社会意识形态关系和人际关系三个层次。人际关系以感情心理为基础,与个体及其社会行为直接联系,属于微观的关系。人际关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一般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行为关系,体现的是人们社会交往和联系的状况,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越来越显得它的重要地位。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总是要与他人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非凡是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状况已经成为影响人们事业成功的主要因素。非凡是在企业施行团队治理,团队精神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与人合作的精神。人际关系是在人际沟通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人际间的沟通行为,人际关系就不能建立和发展。事实上,任何性质、任何类型的人际关系的形成,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结果;人际关系的发展与恶化,也同样是相互交往的结果。沟通是一切人际关系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前提,是形成、发展人际关系的根本途径。假如人们在思想感情上存在着广泛而持久的沟通联系,就标志着他们之间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密切的人际关系。假如两个人感情上对立,行为上疏远,平时缺乏沟通,则表明他们之间心理不相容,彼此间的关系紧张。人际关系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因素组成。

认知是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彼此相互感知、识别、理解而建立的关系。人际关系是对人的认知开始,彼此根本不熟悉、毫无所知,就不可能建立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调节也是与认知分不开的。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节因素,人际关系在心理上总是以彼此满足或不满足、喜爱或厌恶等情感状态为特征的。假如没有情感因素参与调节,其关系是不可想象的。

情感因素是指与人的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对满足需要的事物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对阻碍需要满足的事物则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行为是人际关系的沟通手段,在人际关系中,无论是认知因素还是情感因素,都是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行为是指言语、举止、作风、表情、手势等一切表现出的外部动作,它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沟通手段。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有效沟通三步曲:了解。发出信息前,须了解、分析接受方的信息资料及其信息需求。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态度、价值观等个性特点的差异,人们对他人的基本行为反应倾向也是不同的,往往带有个人独特的色彩。因此,把握人际关系状态对人际行为的影响,必须结合具体的人或事作具体的分析。

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或疏远、合作或竞争、友好或敌对,都是心理上距离远近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它反映了人们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的情感体验。

人们喜欢给自己带来奖赏的人,讨厌那些给自己带来处罚的人,即人们倾向于亲近奖赏性的关系,而排斥处罚性的关系。因此,在人际沟通中,只要分析、了解人们的不同心理需要,把握人们心理需要的特点,并根据这些需要特点去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就能获得比较好的沟通效果。猜测。发出信息时,须猜测、判定接受方可能反馈的信息会向何方发展。当你了解对方的信息资料和需求后,就要向对方发出信息,这时必须猜测对方反馈信息是否按照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假如猜测准确,说明你发出的信息是正确的,否则就有偏差。调整。发出信息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对方的情绪变化,根据接受方的反馈信息和情绪的变化须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使沟通向良好的方向发展。通过与他人有效沟通,首先对自己能有个正确的评价。因为在交流当中,能通过别人的看法来证实自我评价的可靠性。通过交流,非凡是倾听别人的意见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有效沟通有利于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和谐、团结、融洽、友爱的人际关系,能够使人们在工作中互相尊重、互相关照、互相体贴、互相帮助,布满友情和暖和。不仅可以与其他人协调一致,而且还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大大地减轻工作压力。不但能把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做好,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形成内部融洽的群体气氛,增强群体的团结合作,便于发挥出群体整体效能。在这种人际关系环境中工作会使人们感到心情愉快愉快,促进身心健康。反之,在相互矛盾、猜忌、磨擦、冲突的人际关系中,人们之间疏远和敌对,会感到心理不安、情绪紧张。

篇5:护理人际关系与沟通

1、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指护士与医生、护士与病人、护士与护士、护士与家属,最重要的是护士和病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是整个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人际关系。

2、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1)主动-被动型模式(activity-Passivity model) (2)指导-合作型模式(guidanc- ecooperation model) (3)共同参与型模式(mutual-Participation model)

护理人员与患者关系冲突

无论人们抱着如何美好的愿望,没有冲突的世界是不存在的。虽然冲突不能随人们的意志而消除,但有效地协调人际间的冲突则是可以做到的。

1、护患关系冲突:休闲与忙碌的冲突;依赖与独立的冲突;伤残与健康的冲突;质量与疗效的冲突;期望与现实的冲突;需求与满足的冲突;外行与内行的冲突;偏见与价值的冲突。

2、正确对待和处理护患冲突:护患冲突存在客观性、时代进步性、层次监督性三大特征,说明它是一种监督、制约、社会进步的表现,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动力。 (1)传统的观点认为:所有的人际冲突都具有破坏性,应该避免。 (2)人类关系学说观点认为:冲突是所有组织中自然发生的现象,人们应该接受冲突的存在。 (3)相互作用观点认为:一定水平的冲突能使组织保持活力,通过冲突使人们自我反省,并认识到改革变化的必要性,冲突对组织的生存是有利的。

3、对处理冲突的几点建议: (1)不要回避或忽略冲突;(2)处理冲突时尽量通过“双赢”途径;(3)可适当采用折中方法解决冲突;(4)幽默感有时也可协调冲突。 护患关系的调控不仅与护士个体有关,还与医院的管理、社会经济水平、文化水平、法制的健全、以及医疗保险制度有关。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护患关系的良性调控。

皮肤外科工作中的医患沟通论文

医患关系心得体会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提升医院整体形象演讲稿

医患沟通的培训总结

改善医患关系的调研报告

医患关系论文

强大的医患关系问答社区:120健康网!

创建平安医院工作计划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有哪些

医患沟通的几点深思

人际关系与医患沟通
《人际关系与医患沟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人际关系与医患沟通(精选5篇)】相关文章:

医学类毕业论文范文2023-03-23

和谐医院,魅力县城--医疗工作者演讲稿2022-08-11

广东医疗医患关系社会实践调研报告2022-09-22

基础医学类毕业论文范文2022-05-02

创建平安医院的工作总结2023-05-11

平安医院建设工作总结2023-11-17

医患感谢信2023-04-11

处理医疗纠纷工作总结2022-09-11

医者父母心作文2022-11-20

医疗纠纷总结2023-10-3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