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100道经典选择题

时间:2023-12-15 07:35:4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中地理必修一100道经典选择题(共5篇)由网友“1zcc”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高中地理必修一100道经典选择题,欢迎阅读借鉴。

高中地理必修一100道经典选择题

篇1:高中地理必修一100道经典选择题

2.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下列四幅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D

4.读图,日期相同的太阳光照图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大学网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回答5C6题

5.此河流位于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回归线上

6.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7.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② ① ③ ④

9.下列各地中,地壳最厚处在( )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 10.地震波横波(S)和纵波(P)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S波、P波都明显增加 B.S波、P波都明显下降

C.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

11.利用可控震源人工激发地震波是进行石油勘探的一种主要方式。我国塔里木、胜利油田等均是用此方法找到的。下图所示四幅地震波模拟示意图中表示地底储有石油的是 A

图16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回答12―15题。

图16

12.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度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

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

每年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其原理是增强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A.① B.② C.④ D.⑤

14.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小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

15.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A.① B.② C.④ D.⑤ 16.下列关于气压、高度和温度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同一气压柱上,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②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高 ③在同一高度上,气温低,气压低 ④风总是由高压的地区吹向低压的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图1O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下列旅游景观与图示地貌相类似的是

A.长江三峡 B.桂林山水 C.黄山怪石 D.天涯海角 20.从图中看最有利于该地貌形成的条件是

A.岩石具有可溶性 B.地面平坦 C.气候干燥 D.植被稀少

21.图14表示的地貌形态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

读天体系统的示意图,回答22~25题。

22.在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A.银河系、太阳系 B.河外星系、地月系 C.太阳系、地月系 D.总星系、太阳系

23.在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中,太阳系属于 A.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B.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 C..与河外星系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D.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24.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A.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B.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 D.地球轨道和金星轨道之间 25.关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地球相邻的是火星和木星 ②与地球相邻的都是类地行星 ③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周期都相同 ④木星、土星是巨行星且轨道相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北半球冬至日的是(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外圆是赤道,内圆是极圈)

A

29.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B

30.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图中各数字代表的地质作用,属于沉积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

A.⑤⑦和⑥⑧ B.⑥⑦和⑤⑧ C.③④和①② D.⑤⑧和⑥⑦ 31.依据右边的太阳直射点地表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射点从①到⑤需要1年时间 B.直射点在②处时是12月22日前后 c.直射点位于①、③、⑤时都是春分日

D.直射点在从②到③期间,全球白昼逐渐变长

读右图回答33~34题。

33.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 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44、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 气流下沉造成 B.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34.此天气系统易造成

A. 我国南方春季阴雨绵绵的天气 B. 我国北方地区的夏季暴雨 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读图l,完成3一4题。 37.北半球正值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38.在地球的白转运动中,甲、乙两地

A.角速度甲大于乙 B.线速度乙大于甲 C.角速度相等 D.线速度相等 39.图2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③

40.图3所示河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41.图4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陡崖

读图5,完成42--43题。

42.关于a、b

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压a地低于b地

B.气温a地低于b地 C.a地空气受热下降 D.b地空气冷却下降

43.甲处有大面积绿地。绿地对空气的作用是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增温、减湿 45.读图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洋流为寒流 B.b洋流为暖流

C.c处不可能有大渔场 D.d洋流为西风漂流

46.“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塞北到江南地域分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D.地形、47.图8所示范围从东到西自然景观的变化,属于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纬度地带)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经度地带)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48.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越远

A.质量越大 B.平均密度越小 C.公转周期越长 D.自转周期越短 49.在八大行星中,地球上之所以具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是因为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 C.地球公转周期适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50.根据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你认为八大行星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 A.土星 B.火星 C.金星 D.水星 读右图,完成51―52题。

51.此时乙地日落时间为

A.20时 B.19时 C.17时 D.16时

52.此时

A.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

B.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C.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55.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下图,完成56―57题。

甲 丙 丁

56.以上各天气系统中,可能发展成台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天气系统过境后,一般会出现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B.甲、乙天气系统一般与丁天气系统联系在一起,相伴而生

C.受丙天气系统的影响,我国北方秋季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D.伏旱的形成一般与丁天气系统有关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完成58―59题。 58.该自然景观的成因主要是受

A.冰川的堆积作用 B.风力的侵蚀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 D.地壳运动 59.该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表现为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读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1―63题。 61.造成②、③二地气候差异的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地形 ④洋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62.图中①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热带季雨林带 63.流经①自然带沿岸的洋流可能为

A.本格拉寒流 B.加那里寒流 C.巴西暖流 D.墨西哥湾暖流 67.山区公路之所以呈“之字型”分布是出于

A.更多地联接居民点 B.避免跨越河流 C.减缓道路坡度 D.减少破坏生态 读“东、西半球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68―70题。

68.甲板块为

A.美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

69.1月13日,日本北部的千岛群岛东部海底发生里氏8.3级地震。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图中示意该位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0.乙、丙板块相互碰撞,形成

A.安第斯山系 B.阿尔卑斯山 C.喜马拉雅山 D.科迪勒拉山系 71. 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属于北半球东北信风的是: ( C )

72. 下面的气流状况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气旋的图是: ( B )

A B C D

75. 以下是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示意图,图中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冷锋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曲线是: ( C )

76.读地理素描图判断,因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图是: ( )

A B C D

77.读回归线穿过的某大陆示意图,图中②处的陆地自然带是: ( )

78.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80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2.根据甲乙两幅等温线分布图,判断其中不正确的说法 ( )

A.甲图表示南半球寒流 B.乙图表示南半球暖流

C.若甲图为大西洋西部海域,则箭头表示本格拉寒流 D.若乙图为太平洋西部海域,则箭头表示日本暖流

读右面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4―6题。 8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 ( ) A.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 02326′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

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326′8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 A.南极圈出现极昼 B.北极圈出现极昼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 8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 ( )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86.下列四图中,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以下单位为百帕) ( )

A

100010021004

1006

B

100010021004

1006

C

1008101010121014

D

100810101012

1014

读某地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87~89题。

87.c区域的地质构造名称为 ( ) A 地垒 B 地堑 C 背斜 D 向斜

88.与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最符合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89.①②③④四处的岩层比较,年龄最轻的岩层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1.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暖锋的是

( B )

93.下图为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风向图,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近地面风向

95.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现象是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D.日出前的黎明天空明亮

96. 以下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 A )

读右图,完成97―99题。

97.若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②③为垂直气流,①④为水平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B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丙>丁>甲 D.乙>甲>丁>丙

98.若甲为某城市,乙为其郊区,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乙地建立的企业是: D A.玩具厂 B.家俱厂 C.造纸厂 D.火电厂

99.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侧视图,则乙处为: ( A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西风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信风带 100.右图中各点之间的气压关系正确的是 ( ) ①A点比B点气压低 ②B点比D点气压高 ③B点和D点气压相等 ④C点比D点气压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篇2:高中地理必修一怎么学

地理必修一学习方法

1、类比思维法

类比思维是通过联想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把已经熟知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思维经验与所研究的地理现象、过程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并用类似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如讲到等深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时,教师只要提示学生与等高线相对比,就可解决这些概念。

2、联想思维法

这是从巳知的地理概念出发,将有关其它地理概念彼此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联想有“纵比”和“横比”两种发散形式。纵比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如地壳的演化史,可比较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的演化阶段的不同。横比是由此地理事物与彼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如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带与我国台湾自然带的比较。

3、假设思维法

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假说。由于受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些现象不能确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往往借助猜测,作出假定说明。如魏格纳用这种方法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科学家们对地中海未来的情形提出了“消亡说”、“干涸说”、“扩展说”三种假设。

4、选言排除法

是指为了找到正确答案,根据现有材料作出一系列的假定,然后通过验证,逐一排除那些站不住脚的假定,余下的一种就是正确答案。

5、形象思维法

这是人们利用自然形象进行思维的方法。如在进行地图教学时,由于地图引起学生形象思维有三种因素:一是空间关系,如地图的范围,经纬度等;二是地理形象,如山脉、河流、岛屿等;三是图例符号,如地图上的颜色、等高线、表示城市的圆圈等。通过对地图的观察,会从三方面引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想象,有利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必修一地理学习方法与技巧

一、培养空间概念,正确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基本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大量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二、学会阅读课本,掌握科学方法。

地理课本是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使用好地理课本呢?首先要读懂,明白书中讲了些什么。其次还要注意读出知识网络。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学习地理应理清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形成这一地域的知识网络。最后还要学会梳理知识。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或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对比差异性,找到相似性。如我们在学习印度和巴西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印度和巴西都是位于热带的临海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优质的铁矿资源丰富;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并且首都都不是全国最大城市。

三、培养思维能力,学会科学记忆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重要目标。许多同学反映“地理不难学,就是不好记”。我们首先,应该分清课程标准中对这些地理事物的要求,是必须记住的,还是只要理解不必记忆?在明确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再来探讨记忆的方法。

1.及时复习,重复记忆

克服遗忘、加强记忆的最好办法,就是重复,这也是由人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以学生准备一周后的一次测试为例,刚学完的第一天要复习两遍,第二天再复习一遍,第三天不要复习,第四天再复习一遍,第五六天不要复习,第七天再复习一遍。

2.把握联系,理解记忆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就决定了地理知识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例如:关于日本,课本介绍的内容是很多的,应当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记忆,可以这样联系: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位于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地理位置决定了日本的气候是海洋性的季风气候,海洋性的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加上国土狭小,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使河流短促,水力资源丰富;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山地和丘陵地区分布着广阔的森林;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但利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的条件,大量地进口工业原料和燃料,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大量的工业品需要出口,所以工业集中分布在多优良港湾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群岛国家的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日本的渔业发达。

3.抓住异同,对比记忆

抓住地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记忆也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例如长江和黄河是我们著名的两条大河,它们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运用对比的方法去记忆关于长江和黄河的知识是比较合适的。

篇3:高中地理必修一目录

高中地理必修一目录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如何学好高中地理 学地理的五大方法

高中地理被誉为文科中的数学科目,在以前的时候学地理的都是理科生。所以地理被说成文科中的数学。

掌握地理知识点

我们要记知识点,我们办要把自然地理知识点掌握好,特别是有关公转自传,地球的时间差问题,这在高考时一般在选择题上出现一般是12分,而且不好做,我们解决方法是把课本上那个地球自转的地图好好掌握。

不光是地理这门学科,还有别的学科,知识点都是很重要的,只有打好基础,以后的路才会越走越踏实。

不懂就问是个好习惯

不懂就问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它需要任课教师的培养和学生的努力,它有助于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特别有助于同学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大家可千万不可因为问了不懂而气馁,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做地理笔记

我们不要小看地理笔记,地理笔记是很重要的,我们一定要记笔记,我们不用都记笔记只要把经常考的知识点记下就行了,然后好好总结,看看都容易考什么,看看是哪方面的考的多些,我们就把重点放在哪方面,可不要没有终点的复习,这点是在高三复习时禁忌的,因为那样太浪费时间了,而且记住易忘,效果不佳,所以记笔记是很有技巧的。

思考与总结

不管是在看书还是在做题一定要学会思考,要不断地总结,这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成绩,记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是同步进行的。

高中地理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

因素有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其中摩擦力减缓风速,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垂直于风向,不改变风速。风力,指从风得到的机械力。当较轻的热空气突然上升时,较冷的空气会快速流入,以填补热空气留下的空白,形成了风。

1影响海上风力大小的因素是A.地转偏向力

B.摩擦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惯性离心力

答案:BC

2风力的利用1.谷物清选

2.风力提水

3.国外对风车的利用

4.风帆助航

5.风力致热

6.风力在战争中的使用

7.风筝

8.风力发电

篇4: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怎么学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学习方法

注意各小节间的联系

高中地理选修教材主要的知识内容是概念、影响因素贺类型、规律,以及实例分析,人文地理占大部分,自然地理比例低。在学习过程中要抓这几条知识线索进行学习,注重知识的要点学习,过多过细反而记不住;同时要注意各节之间的知识联系、文化区贺文化扩散的联系等。弄清这些联系不仅有利于理解,同时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运用,有利于把握知识重点。

加强网络知识的梳理

高二选修教材虽然概念多,知识点多,但每章节内部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形成了知识网络,通过梳理网络层次有利于同学们在运用知识时轻松自如,不易忘记,同时又有利于知识迁移运用。

而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知识载体,地理的原理、规律、分布以及考试的方式都集中在地图上,所以掌握了图中的知识,就把握了知识的主干,既懂得用图释文,又懂得从图中掌握课文知识也是学习的好方法。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基本规律

1.哪些内容应成为学习的重点内容

⑴地理基本概念。

①能说明某种特点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

②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对这类概念特别要注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

⑵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⑶地理基本技能。如等值线的分析应用、各类经济图表的绘制与判读、各种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与判读、图文转换与图图转换能力等等。

⑷地理内容的文字逻辑表达能力

⑸收集、整理地理资料的能力

2.怎样高效地掌握上述学习重点内容

⑴用理科思维的方法学习自然地理。

①充分运用图解法,从三维空间的角度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

②用跨学科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⑵注重各类地理图表的表达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

⑶用文科思维方法学习人文地理。

所谓人文地理主要指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与自然地理的学习有较大的差异,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社会生产活动,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各社会生产部门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会沿着这样的轨迹发展,人类目前面临的怎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经济的角度多因素的分析各社会生产部门布局的合理性、科学性,这部分可能与政治课的内容有较多的联系。中公教育专家刘彩平认为,同学们应该把政治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地理学习上来。

学习高中地理的注意事项

(1)要明确学习的内容。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还是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内容?还是一个区域或是一个国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情况?

(2)要知道所学习的那个区域在什么地方?这就要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知道所学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

(3)要了解所学地理事物产生的原因。比如,为什么一个地区同另一个地区有差别,为什么有些地区又很相似?

(4)要了解所学地理事物带来的影响。是有利,还是不利。

此外。学习地理,既要了解课本中的内容,学会阅读、使用、绘制地理图表等技能,还要留心观察自然和社会,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观察时,要动脑筋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

篇5: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地球岩石圈由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成6大板块P97图4-11

板块不断运动,板块内部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形成海陆分布、陆地地貌格局

板块张裂边界(生长界):形成裂谷与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块挤压边界(消亡界):常形成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陆陆板块挤压——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

洋板块挤压形成

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1)地壳物质循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其余为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

其组成和过程图示:

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

变质岩岩浆

熔化

(2)地壳物质循环对地表的影响

概括:

内外力不断相互作用,地内与地外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特别是由大气、水、生物界直接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有深刻影响,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层的发育与此密切相关。

具体表现:

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变化的作用(长期来看以内力为主)

地质作用分类主要来源作用结果主要表现形式其它

内力作用地球内能使地表高低不平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水平运动为主和垂直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太阳辐射使地表趋于平坦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其中风力和流水的作用图要求会识别:P99—P100图)

水蚀地貌(水流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水积地貌(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蘑菇、戈壁)风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

其中地壳运动的结果——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基本形态地貌表现与人类生产关系

褶皱背斜、向斜(要求会依据倾斜形态判断)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地形倒置及成因: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背斜顶部:油、气背斜适合修地下隧道向斜槽部:水

断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类型

分类备注

空间分布地表水:河水、湖沼水、冰川水等地下水:潜水、承压水(图4.21要会判断)

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水循环周期静态水:冰川水、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等动态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利用程度易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其它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以河流为例)

其中大气降水是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

注:课本P103的两幅图要会判别各是哪种补给。

补给类型汛期时间影响因素在我国的分布

雨水雨季(我国为夏秋)雨量东部季风区

冰川融水夏季气温(冬季断流)西北地区

河、湖、地下水间有水源互补关系(决定于水位是否更高);自然界水资源不断运动更新和相互循环转化湖泊水和水库可调节河流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海水温度和盐度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A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P70图3-3

(图中热量收支因素、盈余区和亏损区所分布的温度带、由盈转亏点所在纬度)

B表层海温的纬度分布——P71图3-5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原因在于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结果)

6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

C垂直海温的变化——P70图3-4

随深度增加而递减(注意图中曲线变化趋势);1000米以下深层海水保持低温状态

海水盐度

A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

B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P71图3-5

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高低纬度减少

原因:赤道略低——赤道多雨,降水多于蒸发;

副热带最高——副高控制,蒸发大大多于降水

向高纬减小——温度降低,蒸发弱,降水多于蒸发

C影响盐度的因素

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外海与大洋;从低纬向高纬盐度高低的主要因素

淡水注入:近岸(河口)

D红海盐度最高——副热带;淡水注入少

波罗的海盐度最低——大量淡水注入;降水多于蒸发;

长江口海域盐度夏低冬高——夏季是长江汛期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波浪:风浪、海啸等

潮汐:日月引力下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洋流:流向常年较稳定、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洋流的成因和地理意义

洋流成因

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主要动力;

如风海流:

信风形成的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

B海水密度不均——局部海域洋流的原因

如密度流: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表层洋流

C补偿作用

如补偿流:秘鲁渔场的上升流

洋流的地理意义

A污染物的自净与扩散

B高低纬度之间热量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

纵向的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要会根据海水等温线判断寒暖流—例P90图3-33)

(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成因)

C形成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上升流:秘鲁渔场

D航海

海洋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主要环境问题表现来源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海洋污染主要来源为工业排污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石油石油污染:主要来源为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船;目前治污重点在于石油泄漏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保障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权益2、防治污染3、可持续的渔业生产;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4、沿海工程建设要进行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和实施

海洋生态破坏1、海洋污染2、人类的生产活动:围海造田、滥捕等3、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

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水循环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

(1)图中浅蓝色箭头表示海陆间大循环的六个环节;

其意义:陆地水得到补充和更新,水资源得以再生

(2)图中灰色和深色箭头分别表示陆地和海洋上的各自水循环

其中由陆地循环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

水循环对地表的影响

A不断更新淡水资源,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是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

B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从而使地表各圈层间、陆地海洋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C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D塑造地表形态,如水蚀地貌、水积地貌等

10、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无机物有机物;太阳能生物能(或化学能)

生物循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质动物

环境微生物分解

(其中粉色箭头表示有机质流动;黑色箭头表示无机质流动)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迁移运动、能量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改造三大圈层,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大气圈成分的改变;

陆地水成分的改变;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水分状况

生物出现后加快了岩石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沉积岩多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

环境效益(因地而异):

高考地理寒假复习计划

高考地理复习计划指导

高三地理教师工作总结

高中学习各科的方法以及建议

高中地理怎么学最有效

《师说》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高三地理教师工作总结以及计划

高二小高考复习计划

高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下学期教学计划

高中地理必修一100道经典选择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100道经典选择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中地理必修一100道经典选择题(共5篇)】相关文章:

案例教学-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亮点2024-01-18

高三下学期地理教师工作总结2024-01-14

高一下学期英语老师工作计划2024-01-02

苏教版高一作文必修文言文2023-11-17

建筑院校法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论文2022-08-03

高三期末考试总结作文2022-07-28

地理教师个人工作总结2022-10-26

英语必修2第一单元课件2022-12-07

高二政治学科教学工作总结2022-07-22

高一体育课下学期教学计划2023-04-2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