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清回忆录《打鱼》名人故事((推荐3篇))由网友“梦幻蒲公英”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李泉清回忆录《打鱼》名人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李泉清回忆录《打鱼》名人故事
(李泉清)
那天,刚吃完午饭,韩光臣打来电话:“哎,老三,吃了没?打鱼去?”
“吃了,中啊,现在就走啊?”
“走啊”
“好,我在晒着被子,我拿了被子,马上过去”
挂了电话,收拾好被子,穿上袄,出了门。
老远就看到韩光臣在道门口外,停着摩托车在等着我。
“上哪弄了辆摩托车?以前没见你骑过。”我问。
“去年他姨夫给我的,我说是我那摩托车坏了,捞不着去打鱼了,他说正好他那摩托车不骑了,没地方放,叫我骑。”
“这车还挺新,还是125,好车啊!”
“车还很好,他买来没骑几天,买了轿车,不骑了,天天在家扔着。”
“好使啊不?”我问
“很好使,就是难启动点儿,电瓶坏了,得用脚蹬,很难启动,没有二十脚起不来”
“电启动的?换上块新电瓶啊!”
“待两天着,”韩光臣一面说着,一面不停地蹬着启动杆。
终于,启动起来了。
韩光臣开车有些猛,随他的脾气,莽莽撞撞的。加上125车速又太快,风“呼呼”地从耳边飞过。
“慢点儿,开这么快咋?”我有些害怕。
“这还算快?这才跑多少啊?我自己一个人,像前面那些车,我超着当玩”
“不行,不行,慢着点儿,限速,限速40”
我劝阻他。
“好好,限速40”,他答应着,把车速减了下来。
过了牛头村不远,不再是几年前的样子了,以前是正直往北走的,现在却往西拐弯了。
“哎,路改了?”我问。
“早改了,这不是上大西环嘛!你天天在家里闷着,不出门,这都不知道!”
“自从修了大西环,没开到过这里”
跑在大西环上,感觉一切都很陌生。
以前去寇家坞,都是从牛头村一直往北走,没岔路,现在一改道,迷路了。不知道哪儿哪儿了。
车子三拐两拐,来到双皇城水库。
终于明白过来了。
双皇城水库,以前我还是来过的。
位置坐标渐渐清晰起来。
“这不是,南边是寇家坞,那是小寇家坞,那是李家坞”,韩光臣指画着。
“我知道了,来到这里我就知道了,双皇城水库,我以前来过,不过,自从修了以后我还没来过”
就他妈的二十来里路,居然还给弄懵了,丢人!
停好车,韩光臣换上雨裤,提着网进了水库周围的围挡里,我提着水桶跟了进去。
“不让进啊?”我问。
“这不用铁栅栏围着嘛,不让打,偷着”
“你以前常来啊?”
“来过几次,碰到有人来撵,就赶紧走”
头一网下去,居然就打了一条。鱼不大,大约有十来公分。不过,我俩都很兴奋。开门红嘛!
“这是什么鱼?”我问。
“梭鱼,这里净梭鱼,没别的'”
韩光臣在前面抡网,我在后面跟着。
接下来一连好几网,都是空的。
“今天风大,天冷,鱼不出来”韩光臣说。
“哄哄它,用砖哄哄它?”我提议。
“别,一哄都把它吓跑了,更没了,梭鱼跑得很快”
又是一连几网,还是没有。
继续往前赶。
“前面好像有雨群,你看前边,”韩光臣冲着前面嘟囔。
悄悄走近。
“哗”,鱼网像个张开的大伞,渐渐沉入水中。
韩光臣一边轻轻拖拽,一边轻轻抖动着鱼网。
“哎!有!”我看到一条白色的鱼渐渐露出水面。
“哎,好几条!”我惊喜。
“打着鱼群了!”韩光臣咧着嘴,喜得合不拢了,“这会还差不多。”
他从网里往外摘,我往水桶里放。
一条,两条,三条,……
十八条。
好吉利的数字。
“这一网还中,就算是不打了也中了,”韩光臣满脸喜悦。
后来又打了几网,只打了一条。
起大风了,地上的碱土和杂草被卷上了天空,胡乱地飞舞,电线被刮得“呼呼”直响,挺吓人的。
“不打了,回家”韩光臣说。
收拾好家什,往回赶。
一路上,风越刮越大,摩托车都感觉有些摇晃,不大走辙了,天很冷,扶着摩托车的手都冻僵了。
篇2:李泉清回忆录之学下象棋散文随笔
李泉清回忆录之学下象棋散文随笔
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年了,大约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吧,大哥带回家一副象棋。
他拖出桌子,把棋盘铺上。
“来,三,我教你下象棋”
我拿了个凳子在他对面坐下。
“我先和你说说怎么摆,”他一边从一个木头盒子里往外拿着棋子,一边跟我介绍着,“这个是将,放在这里,这个是士,放在这里……”。
最后棋子都摆完了。
“我不认识字啊!怎么下?”我问。
“我教你嘛”
他拿起一个,“这个是车,好实记住,这个叫车,直着走。车是一杆枪。这个是炮,炮是瞒人打,这个就得隔着个棋子吃对方。这个是马,马走斜,这么走,这个是卒,卒在自己这边,只能往前走,不能后退,也不能往两边走,过了河以后,可以往两边走,但是不能后退,一次只能走一步,就是这么一格。马走斜,象走方,车是一杆枪,炮是瞒人打,卒子一去不还乡……”。
他一边演示着,一边介绍着。
刚开始,我是一窍不通,后来,慢慢地能走两步了。他走一步,和我说一下,你这么走,他再走一步,再帮我走一步。经过几天的磨合,我基本能和他对弈了。当然是在他的指挥下。感觉他像是在和他自己下棋。
不管怎么说,我算是从那时起学会下象棋了,即便是水平不行。水平嘛,当然有高有低。咱会下了!
篇3:名人故事:大爱无形的“炎黄”子孙-张纪清
年轻时他就喜欢做善事
放牛娃出生的张纪清从小由继母带大,这位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言传身教,用质朴和善良教会了张纪清一个道理:“做人很简单,帮人也不复杂。有时就是搭把手的事。”
从还是半大小伙儿时起,张纪清就经常做“搭把手”的事。张家住在江阴市祝塘镇大宅浜河边,从小深谙水性的张纪清是这条河上的“义务救生员”,一年到头,总能从河里救上三五个落水者。
上世纪80年代初,张纪清把村上的一位落水者救上了岸,结果送到镇卫生院时因条件简陋无法施救,只能送市医院抢救。然而,落水者家属不在,没人垫付50元车费,竟就这么僵持在那了。“老张一看情况不对,人还躺在门板上,再不送就没救了,他硬是自己凑了钱垫付,这才将人送走。”这一幕,张纪清的老伴黄琴芬至今记忆犹新。
这种出力又出钱的“傻事”,张纪清做得还真不少。有一年,他到上海出差,碰到了一个落魄的瘸子“阿毛”。两人一番攀谈,张纪清获知“阿毛”叫夏福根,浙江嵊山人,家里还有个双目失明的老父亲靠他供养,这次到上海是专程来看风湿病的。张纪清听了夏福根的遭遇后,又想“搭把手”帮一帮。“当时他说祝塘有位老中医陆建元,治风湿很厉害,如果相信他的话,就跟他去祝塘。”夏福根跟着张纪清来到祝塘,在他家里住了一个礼拜,病情好转后就回浙江了。“听说陆建元的药有疗效,等我回去后,张师傅又帮我抓了几帖药,泡了药酒专程送到我家里。”夏福根事后说。
除了送药之外,张纪清还给夏福根送去了1000元救济金,后来夏福根家里起新房,他又汇去了5000元。去年,夏福根带着女儿专程到祝塘来看望张纪清一家,这让他十分高兴。
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从上海回无锡的张纪清出了火车站就瞧见一个小姑娘孤零零地站着,一打听是从内蒙古赤峰来无锡外婆家的,不知怎的,舅舅没来接。张纪清先是陪她去了附近的电话局去发电报,后来转念一想:小女孩孤身一人不安全,索性好事做到底吧。当时已是中午时分,顾不上吃饭,他根据小姑娘对外婆家的模糊记忆,一路公交再转车,终于将人安全送达。
化名“炎黄”传递爱心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张纪清就是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1980年,他就在祝塘镇从事养殖业,成为当地有名的万元户,他靠着勤劳致富赚取的钱盖起了三开间楼房,还有四间门面房。
有了钱,张纪清想的是不能光顾自己。同时,他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有点不满,很多人一心向钱看,为了钱甚至不择手段。他说当初自己捐款的动机,就是要以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不要眼睛只盯着钱”。
1987年6月28日,张纪清第一次化名“炎黄”,用“无锡汉昌路1439号”这个假地址向祝塘镇党委汇款1000元,请其转交给正在筹建中的祝塘幸福院。之所以当时化名“炎黄”,张纪清认为中国人都是炎黄的子孙,助人为乐、济贫帮困是传统美德,起“炎黄”这个名字意在明志,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不懈,将这种美德传承下去。
之所以当时用化名和假地址,张纪清解释说,是怕让人找到。既然选择了帮助人,就别想着留名,这样也就不会给被资助人留下心理负担了,没想到这一藏就是27年。
这些年来,光有明确记录的用“炎黄”及其相关化名的捐助记录就有30条,他捐助的对象主要有祝塘敬老院、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还有贫困学生、受灾地区。
在张纪清家里,他自己还保留着厚厚的一叠汇款单据和包裹单,上面大多写着“炎黄”“黄炎民”等寄出人姓名,还有的.则写着张纪清的真名。“写真名的是化名为‘炎黄’之前寄出的。”
祝塘镇退休教师、今年64岁的丁道昌是张纪清的挚交好友,曾7次远赴宁夏希望小学支教。去年,张纪清相约去宁夏看望这位伙伴,顺便也考察一下当地情况看能否出一份力,但是到了银川就因脑梗在医院里住了好几天。“一个礼拜后,他是拎着氧气瓶回来的。”老伴黄琴芬告诉记者,张纪清喜欢独来独往,前几年身体好的时候经常去中西部贫困地区走动,说是去“旅游”,其实是为后面的捐款捐物“打前站”,这些经历现在想来后怕,但这依然没有改变他做好事的初衷。
后来养殖业不景气之后,张纪清到祝塘工业公司经管办当了一名会计,由于不是正式编制,属于民办人员,退休金至今也不过每月78元,加上失地农民的补贴款500元,他的月收入就是578元。
收入不多,但捐款照旧。捐出的钱从哪里来?张纪清说,依靠全家人的支持,每年春节,子女都会孝敬给他几千元。平常如果需要什么开销,一个电话,子女们也会立即送上门。家人也都知道他常在做善事,但从不问他钱用到哪里去了。爱人黄琴芬的退休工资也被他支取了不少。
身份意外被曝光
2014年11月20日,张纪清在向鲁甸灾区汇款时突发脑梗“晕倒”,竟将他隐藏了27年的秘密给“倒”了个干干净净。随身带着的几张汇款单,上面虽然只写有“炎黄”和“黄炎民”的化名,但背后隐藏的秘密却在无所不能的网络时代下无所遁形。张纪清就是 “炎黄”——那个27年来隐姓埋名做好事,却一直没有被人们找到的好心人。
黄琴芬说,以前家里人只知道他在做好事,可不知道“炎黄”就是他。直到几年前帮他洗衣服,从口袋里掏出的汇款单据落款上才晓得的。她也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就连儿子女儿也全被蒙在鼓里。
自己捐款做好事,却从万元户变成了“负元户”,从大房子搬进了现在70平方米的小房子。张纪清却说,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因为,当他一人富裕的时候,却看见周围众多人十分贫困。现在,他帮助的不少人都有了出息,自己虽然不是太富裕,但生活吃穿不愁,家庭和睦。“心里很知足、很踏实、很开心。”
对于家人来说,张纪清是不是“炎黄”倒不是很重要。“父亲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家教就是要助人为乐、行善积德,”张纪清的儿子张虎回忆,早在1987年之前,父亲就经常做好事并资助一些生活困难的人,哪怕后来换了一个化名,也改变不了他做好事的初衷。
27年来,家人也用实际行动支持着张纪清的爱心行动,老伴把自己的退休金拿了出来,女儿把空着的房子给父亲拿去出租。最让张纪清欣慰的是后继有人了,孙子从四年级开始就跟他做慈善,每年他都会把压岁钱和旧衣服捐出去。
虽然“炎黄”曝光了,但张纪清的爱心捐助还将继续下去。张纪清以前一直有个想法,就是想带头把周边地区人们不穿的衣服募集起来,送到他曾经考察过的那些贫困地区去。在他看来,那些地方甚至没人知道,但恰恰是真正需要帮助的。现在自己不用再“潜伏”下去了,也意味着他以后会光明正大地去做这些事了。
“炎黄精神”崛起大爱
其实“炎黄”是谁已不重要,“炎黄”已经从一个名字升华为一种精神,受“炎黄”精神影响,乐善好施不留姓名的“炎黄们”在当地层出不穷。
祝塘敬老院是“炎黄”首个捐款资助的单位,在敬老院的账本上,记载着历年捐款捐物的数字。除了“炎黄”“黄炎民”这两个张纪清化名的捐款记录外,还有署名“炎黄姑娘”“另炎黄”等许许多多其他受“炎黄精神”影响的爱心人士的捐款。学“炎黄”、当“炎黄”的良好风尚在江阴蔚然成风,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特色品牌。
27年来,“炎黄”的事迹曾被不少媒体聚焦,中央电视台四套“走遍中国”栏目曾专程到祝塘拍摄了专题片《谁是炎黄》。受“炎黄”精神影响,乐善好施不留姓名的新“炎黄”在当地层出不穷,江阴也因10万青年志愿者遍布城乡而被誉为“志愿者之乡”。
人们一次次地寻找“炎黄”,在当地小学有“炎黄大队”,镇里收集了不少有关“炎黄”的信息,有汇款单、新闻媒体的报道……为弘扬“炎黄”精神,表彰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们,江阴市在1998年专门建了个陈列室,同时被命名为江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4月,又被无锡市委命名为“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炎黄”陈列馆已经成为当地的爱国主义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基地,每年有不少社会各界人士自发到这里来参观。在这里,“炎黄”在这里已经成为一个群体代称。
2013年2月3日,祝塘镇兴塘新村村民朱利兴跳入淤泥池,救出险被淤泥淹没的男孩,谈及此事,朱利兴只是说“我下次还是会这样做”。63岁的祝塘中心小学退休教师丁道昌,以每天一个电话的执着打动了志愿活动的组织方,作为“超龄”志愿者踏上了宁夏支教之路。77岁的退休教师戴玉才连续5年打扫公交站台,扫坏了无数把扫帚。他还和自己的爱人一起,经常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解决生活困难。
这么多年来,张纪清也会去“炎黄”陈列馆走走看看,听听大家是怎样议论“炎黄”的,而这么多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做着和“炎黄”一样的事,才是让他最欣慰的。文/冯琳
历程评述: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张纪清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
★ 美文:寿光散记
★ 音乐的格言
【李泉清回忆录《打鱼》名人故事(推荐3篇)】相关文章:
我的好朋友小学记叙作文2022-09-14
音乐的名人名言2023-12-25
《焦点访谈》节目观后感精选2022-05-07
小学音乐教师的格言2024-01-27
寿光作文300字2023-02-25
爸爸,我的榜样作文2023-04-15
初中年级主任述职报告2023-07-13
年级主任下学期的述职报告2022-09-17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023-05-17
适合合唱的励志歌曲谢霆锋《勇者之歌》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