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金融专业二战考研(整理5篇)由网友“BUZAIHUIA”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复旦大学金融专业二战考研,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复旦大学金融专业二战考研
复旦大学金融专业二战考研
和女友一道考了两年的研,其中经院管院数院都有接触到,最后都录取在数院,对复旦经管数院都有一些了解。对想考复旦金融的各位,一定有对你重要的信息。
两年下来,关于考研有很多感触。关于如何复习,如何规划,论坛上有不少好帖子,除了复习,我想更多聊聊考研其他的事儿。
为什么考研?
我选择复旦时,一是想在上海工作,二是想换到金融专业。很多人都是为了考研而考研,都觉得本科不好找工作啊,甚至想逃避社会多年两年书的,于是考研。若只想到这一层,你考上研究生很可能还得为工作犯愁,因为读研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读研大都是提供一个平台,若想找一份好工作,更需要你的专业素养,个人品性,还是工作经验。与一些学长聊天,听到往往你的实习好与否,就决定你毕业后工作好与否。关于职业规划,推荐一本书《发掘你的竞争力》。
选择适合你的专业、学校
第一年我报考的管院,女友是经院,悲催的是都因为一门课给卡了。我是英语没过线啊,女友专业课没过线(复旦专业课自主命题第一年,很多信息都不清楚,没多少人过线)。到了今年,管院报录上涨到比近40:1,缩招一半;经院学硕、专硕今年分倒是降了点。我从管院调剂到了数院,女友第一志愿是数院。
每年报考信息都有变化,你很难预测,你能做的就是多做点准备工作,多认识些本专业的人,万一没考上又该怎么办,调剂?工作?继续考?插一句,一个好的.本科背景往往能为你的调剂助力不少。数院当时接收调剂生,基本都是985及本校生。像是考经院学硕,分数差一些,也能调剂到经院专硕。考研不单是好好学,其他这些准备往往能救你的命。
还有,金融啊,计算机啊,医学啊,这些年年都是热门中的热门,你要再选一个热门的学校,竞争可想而知。我是一个支持寻找自己喜欢工作的人,与其读一个不喜欢的专业,拼死拼活的竞争,为何不考虑读自己喜欢点的,冷门点的专业?热门专业有更多就业岗位,冷门专业竞争更少,大多也能获得不错甚至高昂的收入。
越来越多的好学校喜欢保送的学生,对那些高分被刷背景又好的学生,有的专业会将其与一志愿的学生一视同仁的复试(我还看到福建某学校一专业故意压分,一志愿过线人数不到录取人数一半,大量招收调剂的例子)。
抱怨这些事儿没一点意思,换位思考,学校当然想要更好的学生。作为考生,只能试着去避免这些风险。若你的实力就在往年分数线上下,你就得多关注各种信息,必要时考虑换专业。
复旦金融各个专业
数院的课是和经院一起上的,管院数院专业也才开了3,4年;我了解到的是(可能有错),只要是金融专业,出去找工作差别不大,但各个院系的人脉,院里给的资源有差别。不过,就算不是一个院系的,也都是复旦校友。就业好坏跟大环境更有关。
。篇2:南开大学金融专业二战考研经验: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南开大学金融专业二战考研经验: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今天距离1月5日考研结束已经4个多月了,那段记忆已经逐渐模糊,结果早已尘埃落定,痛定思痛,还是写点文字记录下逝去的那段岁月,写点失败的经验教训,以告往后的日子。前车之鉴,后事之师。PS:本人一战复旦金融,二战南开,下面并无什么经验,只是个人的一些失败教训,拜请各位牛人多多指教!
专业课
专业课为简答8道(5x8=40分),计算5道(70分),论述2道(40分),题量非常大,题型分值与基本一样。计算题的地位非常高,重中之重,偏数理!
教材
教材只看了:微观:范里安,平狄克,宏观:曼昆,多恩布什,还有中大的图解微观。高鸿业的宏观翻了一下,基本没怎样看,而多恩布什的也只是走马观花的看看,感觉多的书章节内容编排比较凌乱,很多都有讲到,但很多又不深入。重点看的就是范里安,平狄克和曼昆,而根据13年10月南开给的考纲就是根据范里安和曼昆来的,个人觉得范里安的就是适合计算,因为它本来在数理和图解这两方面写得很不错,而平狄克的适合简答和论述,曼昆的数理不强,但它各方面都写得不错,唯一的就是在宏观流派上不突出。
个人觉得二战这次教材都看得不错,完整的看了两三遍以上吧,后来做题的时候又不断的翻,尤其是宏观看了很多遍。书还是要不断反复的看的,隔久了不看就会生疏,书上的几乎每一个图解都要理解透彻,都要亲自的动手画出来,今年的简答题就考到了两个图解,因为临近考试书本就放下了,隔久没看有些生疏了,导致考试的时候知道有这么回事,但就是记不清,在考试的时候含含糊糊,结果浪费了时间又没画出来,很可惜,这是个大教训!两道简答就10分啊。所以,课本是要一直看的,到了后期要结合真题看,要不断的总结,会出简答题的一定要做好笔记,把主要的观点归纳总结出来,这样就方便临考前查阅,不用捧着厚厚的砖头毫无重点的看。今年的简答题都不偏,都见过,都在这几本书上,考前一两个钟又把之前做的笔记拿出来看了一下,下午考试真的就考到了。书要不断反复的看,不断的总结,才会不断的理解透彻,还有考试前两三周一定不能把课本丢一边了,这时候看书的效率是非常高的,要有重点的看,要一看到这个知识点就能马上反应过来,看书的时候图啊,推理啊,原理啊都要动笔写写画画,不要光看,这样效果会好很多。
还有,高的书虽然写的很烂,很多东西都不深入,也不全面,但还是南开这几年指定的参考书,还是值得琢磨下的,对简答和论述有一定的帮助,中国人编的书比较适合考试。多恩布什的宏观没时间还是不必去看了,投入了但产出不大,性价比不高,考研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那么宝贵有限,要用最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大的产出才是王道。还有南开之前指定的斯蒂格利茨我也没看过,论坛上都说这个不用去看,有时间的话看看后面的信息经济学部分就好了。
习题真题
由于这次二战的时间非常紧,四个月不到的时间,导致书是看了好几遍,教材后面的简答计算也做了一些,还做了下厦大的计算题,因为当时也有想报厦大的,但金圣才的那两本西经考研真题详解的计算没怎么做,计算题的训练难度和强度远远不够,还是只停留在一些基础简单的计算题上,而且做题熟练程度不够,后来真题也没有完整的做完,只做到了07、的真题,以前的没做,真题做的遍数太少,做题的'速度没有上来,真的发觉自己做题太欠缺了,尤其是计算题。导致在考场上被计算题直接卡住了,题量大,难度大,做起题来很不顺手,从开始考试到结束一直在写都没写完,后面的两道大论述题只瞄了一下题目,只字未写,40分啊,考到最后泪水都快出来了,二战悲惨的收场。失魂落魄走出考场,想想一路辛酸的走来,突然就像噩梦一般把原来所有的努力和梦想通通扼杀掉,不禁悲上心头,已经无语凝噎。除此之外,找不到真题的同学可以上考研教育网找找,我就是在这买的,很实惠!
其实考试的时候我不应死抠在计算题上了,没什么把握的先跳过了,可以先把后面论述题先做了,回过头来再去啃不会的计算题。还有,考试的时候简答题不要写得长篇大论了,一定要控制好时间,要直击要害,紧扣题目,条理清晰,要点正确齐全,点到为止,简洁一些就行了,不要嗦嗦,因为一道简答现在才5分,在这一部分浪费了时间很不值得。第一部分简答题答得好不好,快不快,也可以反映出你的专业基本功,对课本的熟练掌握程度、理解透彻程度。答题的时候,写字速度一定要快,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就行,不必慢吞吞的写得那么漂亮,时间真的不允许!
针对南开这两年计算题比重之大,难度之大,一定要在计算题上面下足功夫,金圣才的计算和真题上所有的题目都要好好做,另外平新乔的十八讲有时间的话也要争取做做。
篇3: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考研心得
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考研心得
首先说说考复旦经济的理由吧。在复旦的内部其实流传着一句话,就是: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研究生!但是在这个二流中,惟有经济和新闻例外(其他专业的别打我哟)。为什么呢?因为复旦毕竟是文科起家的学校,经济和新闻在全国数一数二,自然牛一些。再者现在国家已经正式宣布上海成为我国的经济中心,那么上海就成了很多年轻人跃跃欲试之地,复旦对于一个学经济的学生而言自然是不二之选。
然后说说我准备初试前的生活吧。对于经济专业来说,初试是至关重要的,而初试四科中最重要的又是数学和专业课,也就是经济学综合基础。
那首先我说说政治和英语吧。政治是我从11月开始看的,说实话,那些大段大段的简答和论述条款我真的很难背下来,怎么办呢?只有多看,一遍遍的看,看多了总会有些印象。很多人都误以为简答和论述是政治的重头戏,其实不然,高分的真正保证是选择题,尤其是多选。这也是我在考完政治后最深切的感受。选择题的准备方法其实不难。首先要仔仔细细的将那本小的红宝书看一遍,特别是一些细小的地方,然后找一本选择比较多的习题集练一下。当然第一次看完书后做题总是错的比较多,于是再看几遍那本小书再去做,效果就好多了。到了后期,因为没时间再去做其他的书了,就把以前做过的两本习题集蒙住答案重做,并且更加密集的多看小红宝书,这样你的政治也就比较有保障了。
至于英语,我觉得阅读是重点,其实整张试卷几乎就是阅读和作文,除开作文那30分,阅读整整占了70分,说不重要都不行。怎么办呢?我的方法就是在9月10月大量的做阅读理解,完型填空和补全文章,我当时就把市面上能够买到的书都做了一遍,不知不觉中就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到了11月就要开始做真题的,特别是近几年的真题,需要做很多遍,直到你认为你能揣摩出出题者的意图。
接着就是数学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数四比较简单,而数学又是150分的科目,所以数学考上130是必须要达到的。个人认为数学还是应该参加一个辅导班,这样有助于老师替你梳理整条线,因为数学毕竟是理解型的科目,不是说死记硬背就能解决的。接着就是要多做题,我个人认为二李的书更适合于我们考经济数学的人,比如他的660题,135分冲刺和最后400题,都比较贴近现在的出题思路。而在考试中,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细心了,数四的题并不难,人人都会,当为什么最后的分数会有天壤之别,就是细心。数四简单不代表它没有陷阱,你能不能细心的应付没一个陷阱就成为你能否考上130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最后就是压轴大戏专业课――经济学综合基础了。我想说专业课的分考得高不仅有利于提高初试成绩,对复试时老师对你的评价也大有影响。这里我就简单说说我复习专业课的经过吧。
首先是政治经济学,指定的书目是蒋学模写的',其实政治经济学是整个经济学的基础,在政治里也有涉及,只是两者考察的角度不同。对于政治经济学,我认为只要将几个基本的原理比如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掌握好,就没什么问题了,应该说对政治经济学的考察是比较浅的。
然后是西方经济学,指定书目是周惠中的微观和袁志刚的宏观,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两门。指定书目其实是中级西方经济学,在书的结尾部分已经和高级西方经济学接轨,所以还是比较难。但是其中的一些基本原理才是考察的重点,比如通货膨胀模型、菲尔普斯曲线等,而后边的像非瓦尔拉一般均衡等在近几年还没有考过。我个人建议在看这两本书前先看看尹伯成编的西方经济学,并做做配套习题集,他的书比较浅显一些,有利于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就是国际经济学了,指定书目是华民的,这本书应该是最难的。我认为多看书是关键,理出其中的模型,好像是接近50个,深入的去理解他们,记住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我看的时候有些模型真的很深奥无法理解,但后来我一遍又一遍的看书看笔记,终于越来越明白模型的真正含义,也正是因为我记牢了每一个模型,所以才在经济学综合基础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再说复试。其实经济类的复试比初试简单多了,但还是特别重要,因为今年世经就刷了一个380多的。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两个专业属于世经系,他们要经过五轮面试,所以比较辛苦,但每一轮里老师的问题也相应少些,也算是苦中带甜吧。其他的所有专业都是两轮,专业课一轮,英语一轮。我是先面试的英语,进去后老师会和你聊上一两句,然后迅速进入主题,也就是用英语问答专业知识。你一共有两次机会,如果第一个问题不会还可以要求换第二个,如果两个都不会。。。我也不知道后果是怎样,因为我答出了第一个。但英语的比例是不大的,好像在复试中占30%吧。接着就面试专业课了,阵容是三个老师和一个负责记录的研究生,程序是先从纸袋里抽出一个题目,然后你就回答,最好是在5分钟左右完成,因为太短会显得你没水准,太长也会使老师厌烦。答完这个题后,老师会和你聊聊天,这个时候千万别松懈了,聊着聊着问题就飞来了,这些问题也是相当重要的。
最后,祝大家明年取得好成绩!
篇4:复旦大学金融考研复习经验
复旦大学金融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首先自我介绍下,本人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财经类院校二流,综合就全国三流院校。今年年初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390+,考复旦金融落败,幸好有管理学院两个项目可以调剂,经过漫长的一个月的调剂复试最终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管理(金融与投资方向)录取,该专业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合作办学,毕业时颁发复旦大学学位、毕业证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习证明书,类似于交换生证明。下面进入正文。复旦大学的经管类专业分布在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这两个学院也是复旦三大院之二,还有一个是新闻学院。经济学院最著名的专业当然是金融学了,不过这个金融学分两块,一块是公费金融,就是以前联考的金融,每年保送一大半,对外招生20个左右,今年12人,复试线402分;另一块就是基金管理方向,也是联考专业课,去年招生50,今年60+,据说一志愿复试线352分,二志愿380+,这个专业与公费金融不同的是自费,三年十万,4+4+2,而且还是双导师,一个复旦经院老师一个上海基金公司高层。当然,这个专业学的东西和公费金融大部分是差不多的,就业未知,因为尚未有毕业生。经院其次就是世界经济是最有名的,这个专业实力非常强大,大家可以去复旦经院网站上查查相关老师。然后就是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欧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总得来说,就业当然是公费金融最厉害,每年美资投资有几个,咨询公司几个,一大批国内有名的券商,一大批国内商业银行及人民银行总行,一小批国家级公务员。基金管理专业尚不知怎么样,不过该专业研三可以由复旦出面联系陆家嘴基金公司实习,住在陆家嘴并带补助实习,估计找工作是不愁,就是应届毕业生去基金公司比较难,现在基金公司招人都注重实践经验的。经院除了这两个专业其它就业差别不大,往往国内外名企网申的时候院校下拉菜单里往往只有院校名称,不会具体到什么专业。所以这也是名校的'一个优势,可以靠牌子占先机,考研同学们可以放弃成见,如果为了就业不妨试试经院其它容易点的专业。
接下来说说管院专业,该院系很多,招生很少,本来今年财务金融系都不招生,可是3月份突然挂出招生说明,着实救我一命。管院大部分考数一,难度较大。专业就业方面也非常厉害,校友资源管院做得比较好,很多MBA、EMBA、IEMBA等校友经常回来交流经验、招聘学弟、妹。
下面重点介绍我的考研经历,希望对后来人有帮助。
我是三月份开始准备的,刚开始时候马马虎虎,不甚认真,又没什么课,经常和同学们出去吃吃饭、旅旅游,正式开始是过了五一,我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间,是同学介绍的,所以省去了找房子的痛苦。搬进去之后才进入状态,早上八点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到五点,晚上六点到十点。因为我是参加联考考试,专业课比较多,以前学的是会计,有部分基础,但还是非常认真地对待。
微观经济学,这个是一开始就要看的。我用高鸿业的书,深入浅出,很好。我个人认为至少看三遍才有整体把握,效用论、生产论大家可以结合看,其中非常多的类似地方。比如都是经济个体对自己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即在消费者收入一定或生产者成本一定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或生产者产量最大化。这一块大家最好要反复对比相关图形,悟出其中的相同与不同。然后就是市场理论是大头,完全竞争最简单,也最容易考察,寡头、垄断竞争、完全垄断都是分析一类问题――不完全市场下的经济行为。大家可以把这几个市场结合分析,要注意区别长、短期选择。建议大家总结几个市场长、短期图形,反复揣摩,直到问任何市场的任何情形能够条件反射地做出图形。这样遇见常考的计算题就得心应手。微观其它都是小考的知识点,就这两大部分容易出计算题。
宏观经济学,我也是用高鸿业书。重点是AE-NI、IS-LM、AD-AS模型和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前面几个模型大家要注意条件的慢慢紧缩,是由浅入深地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经济增长要注意几个模型,索罗、AK等,通货膨胀理论大家要好好比较不同理论流派的分析观点,反复理解分析思路,因为宏观最喜欢考察分析、论述题。
货币银行学,用的是胡庆康的,重点是货币、信用、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还有金融深化,本课程内容很大程度与宏观重叠,大家可以一块结合看看,金融深化理论非常重要,国家比较关注这个,我们更要关注。
微观金融,金融市场学,是张亦春的。本书前面几章和货币银行学差不多,介绍资本、货币市场基础知识和工具。后面是非常重要的投资组合理论、风险-收益理论、CAPM、APT、B-S公式、期货等等。这个部分是技术活,建议做该书后面习题,答案的话网上应该有的,我当时做了几遍。
关于复习进度,我认为暑假之前大家可以当打基础,把教材多看几遍。我当时把数学教材看了两遍,后面题目都认真做完了。暑假开始是强化阶段,数学推荐做李永乐全书,微观、宏观建议是复旦尹伯成的绿皮书,好好利用暑假做两遍,数学、西经肯定有质的飞跃。英语暑假之前主要背单词,做阅读基础。暑假开始就要每天一定量的阅读理解、每周一篇作文,经常听英语,经济学人有声版或者读读中国日报都能很好巩固词汇提高阅读量。政治暑假之前不要做任何事情,八月报个辅导班,认真听课,好好研究讲义,因为八月强化班政治是最有用的,以后的都是以这个为蓝本的。
暑假强化之后大家的水平肯定上一个新台阶,建议大家做一套历年考题,看看自己水平如何。再有针对性地复习,因为如果自己按部就班复习不知道自己哪里懂哪里不懂,很纠结的。浪费时间、没有效果很不好。一个月的查漏补缺后大家就进入十月份的真题时候了。
真题一定要好好做,对应时间里老老实实做完,不要分开时间,也不要边做边对答案,这样检查不出来自己真是水平。当然有时间多的同学可以做做数学的经典400题,有难度的。英语要好好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告诉大家英语阅读解题的一个不二法门――近义词替换。绝大多数英语阅读都是把原文关键词换成备选项的词,这对大家词汇有较高要求,希望大家能好好运用此法。我用此法屡试不爽。政治当然不能丢,大家可以做做市面上的几千题之类的,我是一直用恩波的书,感觉挺好的,这个看大家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课方面我是买了历年真题和模拟卷做做,其实大家可以放开视野,只要考经济学的都可以交流专业课经验、试卷等等。
最后时刻大家都是看看之前容易错和自己记不住的公式、定理、理论等等。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最后是处理考研路上一系列问题。
情感问题是大头,有很多同学没处理好,导致最后研没上,人也分了。我考研时候开始对一个女生有感觉,觉得很有气质而且各方面我都喜欢,于是在考研初期展开攻势,最后如愿成为我女朋友,在复习期间把我照顾得很好,胖了不少我,非常谢谢她!这也说明大家不要在考研期间视恋爱为洪水猛兽,要好好把握学习和恋爱的度,我即使在追求她期间每天还是该看书看书,该陪她看电影看电影,看书期间非常专注,不会胡思乱想。
身体方面,大家一定要好好锻炼身体。建议每天晚上跑跑步,尤其是冬天,晚上跑个十几二十分钟脚非常暖和,回去再看两个小时书泡个脚睡觉那是非常爽的事情。每天吃个苹果,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这话不无道理。
◇中国大学网 考研篇5:考研专业:金融硕士专业
2015考研专业:金融硕士专业
设置方案
一、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金融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Finance”,简称MF.
三、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四、金融硕士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金融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五、金融硕士培养过程须突出金融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六、金融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金融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七、学位论文须与金融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金融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金融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八、修满规定学分、完成金融硕士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九、积极推进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与金融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十、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一、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 考研的小心得
★ 考研心得
★ 人民大学自我鉴定

【复旦大学金融专业二战考研(整理5篇)】相关文章:
复旦大学法学考研经验心得之初试篇2023-08-06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考研业务课命题点评2022-09-03
单身勇闯我的考研路2022-10-15
人民大学企业管理考研攻略2022-05-08
关于二战作文范文2022-08-20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控制研友的考研全过程2022-07-10
初中英语作文二战2022-04-30
上海大学翻译硕士考研个人经验2023-09-21
大学生考研信2023-05-07
电子系实习报告202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