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感悟

时间:2024-01-08 08:11:4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感悟(共16篇)由网友“xiemulin1”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感悟

篇1:《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着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清楚怎么去说,哲学的东西真是好难懂啊!不过他的这本书已经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虽然没有看过几本,呵呵~)

在这本书的第一句: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中国哲学在重要性。

从这本书了解了八卦的由来,各个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国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就是一个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历史,不知哲学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许哲学就是这样吧。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哲学思想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意或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上也说了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不同,所以理所当然地有差别。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的优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两者优秀的成分相结合利用,正如本书上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和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虽然自己简直就是没有水平,但是还幻想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体谅,或许当我看这本书第二次的时候会有所感悟!

篇2:《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每个民族都会在其文明发展的同时对人和世界的各种本体性问题发问,由是则产生了哲人。不同民族的哲人思考的终极问题往往相同,但思考的方法,思想的表述则大相径庭,是以各民族的哲学之面貌多有不同。西方各民族的哲学自希腊出,自其伊始就遵逻辑、重推演,思辩缜密,有严谨的哲学体系。而东方的中国哲学,或重现象而轻规律,或以直观臆断代替逻辑推演,且见于零散的言语中而长时间没有成为体系——这一切都让西方人和了解西哲的中国人生疑:中国哲学是不是合理的、完善的哲学?中国哲人的思考方式有无可取之处?我亦有此疑,而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则使我读罢豁然开朗。

冯先生指出,在中国,哲学如宗教之于西方世界一样深深渗入社会、为常人所持。是以一些哲人并不以自己为哲人,只于日常行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求构筑体系,是以有别于西方。

而中国哲人从直观处得哲思的哲学方法论极似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等欧陆浪漫主义哲学家、诗哲所持之法。较之拉丁语系诸语种,中文(尤其是先秦的文言文)无疑是一种微言大义、一言多意、拥有无穷“可能性”(海德格尔的概念)的语言。现代西哲已开始反思其自苏格拉底诸贤时形成的“以逻辑证哲学”之法,认为以语言为代表的逻辑系统并不具备论述哲学的能力(而中国哲人早有“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义不可说”的观点)。海德格尔们自成表意充满“可能性”的新概念而用括号“搁置”前人逻辑清晰的概念——而中国哲人早就在使用充满“可能性”的语言探讨哲学问题了。可以说,中文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极大——既使中国哲学失之严密逻辑,又使其跳出逻辑的局限接触了另一些真理。进一步看,拜语言所赐,中国哲学的直观认知之法于西哲传统上的理性思辨,恰似叔本华之于康德、黑格尔;孔子所赞许的“暮春而游”之境,也神似欧陆浪漫主义诗哲的追求。所以,想研究中国哲学,不妨与西方浪漫主义哲学进行比较研究。此余所得之一也。

有趣的是:与西哲的“先重逻辑、后弃逻辑”恰好相反,中国哲学的主体——儒学则在孔子的“零碎语录”式哲学后形成了宋儒的理学体系。新儒学更加注重思辩,加入了严密的本体论,以合乎条理的方式表述思想而非“东鳞西爪”地漫谈。之前提到过叔本华与康德、黑格尔的对比,这里又出现了一对与相似的学者:王阳明与朱子。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后执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而朱子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总而言之,理学体系对逻辑(一定程度上)的重视是对中国哲学这个整体的有机补充。

另一个对中国哲学的补充来自先秦的名家。中国哲学不重视“名称”与“实体”的关系,而名家却强调“名实之辩”。因为要讨论“名”,所以他们少不了要运用逻辑推理;他们也是最早一批挖掘中文表意逻辑性的人。后期墨家于此也有贡献。

故曰:研究中国哲学时,既要重视其总体上的直观认知之法,又要注意其中与西哲相似的逻辑论证之法。此余所得之二也。

所得之三是最基本的一项:我通过冯先生的著述对整个中国哲学史有了更系统的认知。之前对中国哲学的经典文本、著作多有涉猎,遍读《四书五经》《道德经》《庄子》等,却难以获得一个整体的认知——因为中国哲学的直观性及其记述的随意性、非专业性。而冯先生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家,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系统地阐述,用富于逻辑的记述方式将中国哲学那些“超逻辑”的思想串在了一起,提炼出了其内在联系——毕竟,记史还是不要那么多“可能性”好。感谢冯先生!感谢他对西哲方法论的了解,也感谢他对中国哲学的责任感!若不是他的努力,西方人将至今不解中国哲学乃至视之为非哲学,中国人也将不能真正了解本国的传统哲学体系,失掉意识形态上的“根”。

我读《中国哲学简史》之所得大体如兹。

篇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一是以人为本。作者介绍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的思想。这和以往接触的哲学不同,以往学习的哲学中,强调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问题,过于抽象,很难和个人生活联系起来,并和自己的人生意义联系起来。而从对人生的系统反思这个角度出发,让我们对哲学的功用和意义有了深刻的了解。特别是对人的四种境界的划分,让我们对哲学的妙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二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做过人生的反思和总结。如年末,对自己一年的生活、经历的事情、阅读的书籍等等进行总结。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但很多这种反思总结中,多数流于流水账,对为啥这样做?这样做是受何种观念影响?这种观念从何而来?都知之甚少。

三是发现每个人受固有环境和社会流行观念的影响巨大。例如中国农业社会的特点,让中国人喜爱直觉思维,比如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音乐、书法,都是世界直接形式的模仿。思想中的中庸,否极泰来等观念,都和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有紧密联系。

这不仅让我们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受什么观念的影响。或者说,是什么观念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生活方式,其在历史上,已经有千万次人都经历过了,但如何才能发现自己观念的局限性?如何知道是那些观念在影响或决定我们的生活呢?

四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观念,这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格物致知,就是每天学习新的知识,一种是领悟,真诚地去做事,达到心和宇宙统一起来,所谓致良知的方法,一种是敬,抱持者对世界的敬爱的态度,来生活。

例如前一阶段看一本书上,一个志愿者到利比亚去工作,通过其工作经历,他人生的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已经不局限于单纯的原来,医院、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他在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中,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五是哲学为啥重要。哲学就是通过思维找基本规律。哲学是最高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面还有N层的东西,如基本方法、普遍方法、逻辑、技能等。学习哲学就要以兴趣和实用为导向,定下你的目标,要让哲学成为你的思考方式,想要让自己具备触类旁通、解决问题、正确决策、创新等重要能力,非读哲学不可。

例如,我们学习数学就知道,数字是一种抽象,函数是对数学规律的抽象,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数学模型,这是另一层次的抽象,在此基础上,还有数学哲学和系统动力论,是对数学的更高层次的抽象。

篇4: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是冯友兰先生任教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所著,意在向美国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所以其风格便是通俗易懂,作为中国哲学的入门书籍是再好不过的了。此书与很多哲学书籍若不是太专业,就是通俗到了乏味,没有价值的地步不同,它堪称是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中国哲学的内涵远远超过孔子和老子,或儒道两家著述所涵盖的范围。在二十五个漫长的世纪里,凡西方哲学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中国的思想家们无不思考过。还应看到的是:在多少世纪里,哲学家们所属的学派,尽管还继承了自古以来的名称,其思想内容却随时代的变迁而十分不同了。举例来说,如果孔子像佛家轮回理论所说的那样,转世到十二世纪朱熹的同一时代,他大概很难想到,朱熹的思想竟成为当时正统的儒家思想。

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

曾经与一位很敬佩的长者讨论人的信仰问题,他说:“人要是没有信仰便是衣冠禽兽,有权有势者是衣冠禽,无权无势者便是衣冠兽。”并解释说:“有些人在伤害了别人后不会内疚,没有负罪感便是因为没有信仰”。他所指的没有信仰便是没有加入宗教。他的这句话久久以来萦绕在我的耳旁,使我的内心难以平静。然而这本书的第一章便解决了我的这一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的权威逐步降低,很多人变得不信宗教了,维护传统的人为此感到悲伤,为那些不信宗教的人们感到惋惜,认为他们已经堕落。如果除了宗教,别无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的确应该惋惜他们。放弃了宗教的人,若没有代替宗教的东西,他们也就丧失了更高的价值,只能把自己陷身于尘世事务,而与精神事务绝缘。这也是我所担心害怕的。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哲学的存在,它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一条比宗教提供的途径更为直接的途径。因为在哲学里,为了获得更高的价值,无需采取祈祷,礼拜之类的迂回的道路。通过哲学而获得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的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替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结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便能够正视宗教的洪福,最重要的是通过哲学能够获得更高的价值。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墨子篇是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墨者也是我很羡慕,很钦佩的一群人。墨者来自于周代天子,诸侯,奴隶主手下的军事专家,因为周代后期奴隶制度的解体,他们丧失了爵位,流散各地,谁雇用他们就为谁服务,所以也被称为“游侠”,《史记》说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游侠列传》)。这是游侠的职业道德,大部分的墨学便是这些道德的'发挥。然而墨子及其门徒却与普通的游侠不同,普通的游侠只要得到报酬,或是受到主人的恩惠,那就不论什么仗都打;墨子及其门徒则不然,他们强烈反对侵略战争,所以他们只愿意参加严格限于自卫的战争。这也是他“非攻”思想的表现。

墨子哲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是“兼爱”,这也是其思想的中心概念。按墨子的意思兼爱便是仁,义,这也正是游侠职业道德的延伸,在墨者的团体内是真正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也是后来的侠客们常常说的话)。令我羡慕的这一点不光表现在墨者团体中,更表现在他们对待朋友的时候,他们“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他们愿意为朋友做到他们能做到的一切。这能不让生活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的人们羡慕吗。当然墨家兼爱的思想不止对个人为人处世方面有利,对全天下也是很有利的,特别是对构建我们朝思暮想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更是意义非凡,用墨子的话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兼爱中》)试想要是墨家思想够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得到推广,那哪来的世界大战,哪来的朝核,伊核问题,哪来的基地组织,那样的话哥本哈根大会也不会那么尴尬的闭幕了,解决全球气候问题那还不是很随意的事情。

心态决定一切

很早就听说过“心态决定成败”这句话,但我今天要说的是心态不光能够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甚至能够决定你这个人的一切。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生一世烦恼,忧愁真的是不可计数,这些烦恼,忧愁来临的时候正是考验我们心态的时候,心态好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态不好便可能酿成千古罪恶。拿“11.27”北京特大杀人案为例,如果李磊的心态足够的好,他就不会因为从小父母管教严厉,妻子争强好胜而长期积怨,最终杀妻灭子,刺死双亲,酿成震惊全国的杀人案。由此本应该幸福美满,令人羡慕的家庭一去不复返了。如果李磊能够懂得佛学的思想,用“有”和“无”去泯灭心中罪恶的火焰,用“业”

的结果去督促放下手中的屠刀,这一惨绝人寰的血案便不会发生了。

以上我提到的这些仅是看过这本书后所思所想的一小部分,由于篇幅的原因,暂且写到这里。但不可否认,通过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也对哲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哲学思想,引起了我更多的对于人生,对于名利,对于情感的思考,而所有的这些都会使我受益匪浅。

篇5:《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1

高中阶段曾经囫囵吞枣式地将《中国哲学简史》在一日之内读完。

如今回想来,也赖于当时为高考作文积累知识的行为,对这本书仔细的分析和分类知识仍在脑海中有残存的影子。加之当时为了更加深入理解中国哲学轴心时代几家经典思想,还认真整理阅读了《中国哲学史》,如今让我分析中国哲学的几家思想,我还能很明确地从政治、伦理、礼仪、精神追求等几个方面区分,侃侃而谈。

然而大学之后,少了那么些功利的心思,忽而想回头看看这本冯老晚年著成的代表作,一番阅读下来,又有了些新的感想。

本书叙述顺畅,层次分明,将中华民族的哲学发展史从商周前期到轴心时代到汉朝后的儒学,三教合一,再到宋明理学,明清配合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实用主义,一整条发展的时间顺序捋得很清楚,哲学系统很完整。

冯老的语气平易近人,没有那么高深的西方哲学的深究逻辑学的语句,没有那些看似明白,实则根本不能理解的专业哲学词汇。而这种平易近人的语句,有一种岁月积淀的醇厚,像是季羡林先生晚年的散文,平淡中散发着清茶香气,有着朴实的睿智。

那些文字下,深厚的文化积淀,让人不禁沉迷其中不舍抬头,不舍翻页,不舍读完这样一本让人想藏入心间的书。

冯老青年时写下的《中国哲学史》,读之总有晦涩的学术感,大段大段的文言引用,少了些许总结性的提炼,虽全面详细,却让人感到匠气很深。

读完后,回首再读《中国哲学简史》,满满的岁月风霜,让人明显感到了更深的学术积淀后,反而放弃了潜意识中炫耀或者全面教授的欲望,变成了交谈似的浅白谈论,却更加明确,层次清晰,逻辑分明。

冯老把回顾年轻时写下的《哲学史》的感叹,简单地用一句“若现在,我定不会像当初那样去写。”概括了那些自嘲和回忆,不是大段大段的分析否定,这样的淡定让人看到他的平易和宽容。

2

冯老在书的最后,简单地总结了他的人生观——人生有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精神境界。

为人又总结为几个层次:生物的人、现实的人、道德的人、宇宙的人。这简单的理论,概括了他《贞元六书》中重重繁述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理论,在此不赘述。

高中时候,我曾在无数的高考作文中这么写道:像老庄一般将精神放到宇宙层次,追求更高的精神满足;像孔孟一般将“仁”这种包容天下的胸怀和崇德作为生活的规范和自我约束的规矩,追求内圣外王的圣人品质;像墨子一般将唯物主义实践步伐和心怀天下的宽广胸怀结合起来,天下为公,将践行的脚步踏遍天涯海角。

大道理这么写,这真的有实现的`空间吗?我想是有的。

3

我们运用冯老精简的理论审视自身,很容易发现,其实生物的人、现实的人,其实就对应着马洛斯层次需求理论中最底层的物质需求。建立在满足自身生存需求的层面上,我们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生存境界。

谈及道德境界,就牵涉出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

对于人的认识,根据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人有自然性(突破规范的本性),社会性(是类群的一份子)和精神性。

而根据这个理论,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追求真实活动,那就是一种“去圣化”的过程,随着这种运动的发展,相关的“人性本恶”“人性本自私”的哲学理论形成体系,而这种自私,就是市场交易这种人类行为的背后的人类本性。这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去看待人,认识人。

而回归冯老“道德的人”的角度,从自身的角度审视自己,我们通常根据自我感知和观察他人。通过客观立场上认识人性,回顾自身的行为,认识到自己具有的他人所没有的人性的优点以及人性的弱点。

而道德,就是基于人性的弱点上的一种克制。

根据孟子的性恶论,人出生具有兽性。人的本性是野蛮的,这一点与马克思所说的突破规范的本性有着共同点。

而教育,传授的是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是与人性相反的,并不容易做到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统治者的管理。这种规范下,我们赞成“大义”“大爱”是伟大的,因为他人这种行为在很大的程度上并不符合人性,我们都做不到,而这种行为对于我们又是有利的,这符合道德的追求,是一种克制。

救人于溺水的勇者克制自身对于死亡的恐惧,这种克制是道德所崇尚的,因而道义上我们都赞扬他。而面对民族的利益为了自身的安全富贵抛弃祖国的人,顺从了自身的自私天性,这是道德所反对的,尤其是这种自私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的时候,因而我们都厌恶他,批评他。

4

我们自小受着儒家文化的教育长大,是否真正接受儒家有关道德的评判标准,是否真正执行道德对人性的规范标准,便决定了我们作为道德的人的程度。

而宇宙境界,则要求我们对于中国的哲学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老庄哲学有一定的研究。在这一境界中,我们用有别于理性的科学宇宙观去审视世间,审视自我,审视万物的动态关系。

这种宇宙境界,与西方所谓的宗教价值的追求有一定得相似性,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性追求。

体会到宇宙境界的人,精神追求更加丰满,不仅限于世间所谓的道德圆满和人自身的社会价值实现。宇宙观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高于世间,高于人事纷争的观察角度去看待生命,看待宇宙。

这种纯粹精神的追求一定程度上是快乐的。

脱离现实意味着,马洛斯需求层次的所有金字塔基底所带来的生存的、社会价值的、自我价值实现上的烦恼都可以暂时抛弃。

这就跟柏拉图式恋爱一样,不需要考虑肉体的交融带来的社会联系以及生存条件变化,仅仅体会爱情的感觉。在宇宙境界上,我们高于世界,可以无喜无悲地看淡这些繁杂的名利纷争直达事物的根源。

这种将自我放到无穷的空间中的行为,恰恰让自我的价值更加得以明晰,因为群体的存在具有价值,因而自我的价值并不会由于简单的名利纷争而迷失。

然而与柏拉图式恋爱这种纯粹的精神活动不同的是,感悟宇宙境界的深度,需要由现实生活、现实经历支撑。

就拿一个深刻懂得老庄理论的初中生和一位终身未读过书的老人来说,明显后者所能体会,所体会到的宇宙境界更为深渊广阔。

这种精神追求,是追求用更广阔的胸襟和更开阔的眼光,从高于现实,高于人事纷争,高于社会国家,高于法律道德的层面上去看待世界,看待人性。

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种哲学追求,追求对世界的哲学理解。

啰啰嗦嗦这么多,不过是想说明,冯老的哲学人生观对于每一个平凡的个体都是有追求价值的。

追求的方式很明确,成功与否并没有什么评判标准。

毕竟精神的满足只有心灵才真正清楚,道德的高尚也只有无尽的时间才能给予评定。

篇6: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一、本书简述

这本书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背景、方法论进行了分析;第二部门按照时间顺序对先秦诸家开始到新道家、新儒家、佛教思想等主要观点和相互之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本书进行了总结,

二、收获和感悟

一是以人为本。作者介绍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的思想。这和以往接触的哲学不同,以往学习的哲学中,强调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问题,过于抽象,很难和个人生活联系起来,并和自己的人生意义联系起来。而从对人生的系统反思这个角度出发,让我们对哲学的功用和意义有了深刻的了解。特别是对人的四种境界的划分,让我们对哲学的妙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二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做过人生的反思和总结。如年末,对自己一年的生活、经历的事情、阅读的书籍等等进行总结。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但很多这种反思总结中,多数流于流水账,对为啥这样做?这样做是受何种观念影响?这种观念从何而来?都知之甚少。

三是发现每个人受固有环境和社会流行观念的影响巨大。例如中国农业社会的特点,让中国人喜爱直觉思维,比如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音乐、书法,都是世界直接形式的模仿。思想中的中庸,否极泰来等观念,都和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有紧密联系。

这不仅让我们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受什么观念的影响。或者说,是什么观念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生活方式,其在历史上,已经有千万次人都经历过了,但如何才能发现自己观念的局限性?如何知道是那些观念在影响或决定我们的生活呢?

四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观念,这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格物致知,就是每天学习新的知识,一种是领悟,真诚地去做事,达到心和宇宙统一起来,所谓致良知的方法,一种是敬,抱持者对世界的敬爱的态度,来生活。

例如前一阶段看一本书上,一个志愿者到利比亚去工作,通过其工作经历,他人生的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已经不局限于单纯的原来,医院、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他在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中,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五是哲学为啥重要。哲学就是通过思维找基本规律。哲学是最高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面还有N层的东西,如基本方法、普遍方法、逻辑、技能等。学习哲学就要以兴趣和实用为导向,定下你的目标,要让哲学成为你的思考方式,想要让自己具备触类旁通、解决问题、正确决策、创新等重要能力,非读哲学不可。

例如,我们学习数学就知道,数字是一种抽象,函数是对数学规律的抽象,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数学模型,这是另一层次的抽象,在此基础上,还有数学哲学和系统动力论,是对数学的更高层次的抽象。

七是学习哲学的方法

认识哲学,了解哲学,懂得哲学的体系和逻辑原理,并将这一原理运用到实际的思考之中。学习哲学需要技能+意识+学习材料。如批判性思维是意识的储备,可以帮助你迸发学习热情,形式逻辑是技能的储备。

如在管理理论学习中,通过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在理论中找到共同之处,看到人的思维的轨迹;如我们可以发现杜邦分析和麦肯锡方法对应的形上学;罗杰斯的心理咨询方法对应的存在主义‘达尔文的系统动力论对应的马克思等等。在设计研究中,有设计方法论,仿生设计学等等。再如笛卡尔建立了普遍数学,只以顺序和量化关系为考察对象

八是新学到的一些哲学知识。一是哲学的方法论,负的方法,和正的方法,其中正的方法,是数学的方法、逻辑分析的方法;负的方法是采用不是什么的方法。由于哲学的反思的性质,它最终必须思想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成为思想的对象的“某物”。这种思想对象用负的方法可能更加清楚。二是中国哲学中的修养方法,无外乎诚和敬。通过诚对待思想,敬对待世界的终极理念,来不断完善自己,实现天人合一的。三是哲学的根本之争,是观念论和实在论的争论;

三、精华摘录

P2哲学家必须对于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都是从这个类型的思想产生的;

P4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的价值;

P6中国哲学的价值在于,成为圣人,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

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P24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概念的类型有两种,一种用直觉得到;一种用假设得到的;直觉得到的概念有三种可能的类型,已区分的审美连续体概念,不定的或未区分的连续体概念,区分的概念

P43孔子强调仁和义。义是指事之宜,即应该;仁强调,不光是指魔一种特殊德性,而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

忠,肯定方面是指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否定方面是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命,是指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

P47孔子三十而立,是指他这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而不惑,是指他这时候已成为知者,50,60而知天命,是指认识到超道德的价值。

P82惠施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发现了超乎形象的世界;

P103获得幸福的方法庄子,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幸福;

圣人由于对万物自然本性有理解,他的心就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用这种方法,他就不依赖外在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就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可以说已经得到绝对幸福。

P153法家韩非子。势:是指权利,权威;法:是指法律法制;术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也就是政治手腕;

P222新道家。圣人高度理解万物之性,所以他的心不受万物变化的影响。他以理化情

P232佛学的一般概念,宇宙的心的概念,和形上学的负的方法;

觉悟的确切意义。是指个人与宇宙的心的统一,或者说与所谓的佛性的同一;

中道宗的方法,所谓二谛义。第一层次,普通人以万物为实有,而不知无。第二层次,说万物是有,但是说万物是无也是片面的;事实上,有就是无;应当说不片面的中道,在于理解万物非有非无;第四层次,中道在于不片面,意味着进行区别,而一切区别的本身就是片面的。

这个否定一切,就可以达到庄子哲学中的坐忘,佛家称之为涅;

P267新儒家。自然界的规律是不是人心(或宇宙的心)创造的;这历来是柏拉图的实在论和康德的观念论争论的主题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廊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篇7:《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再次翻开《中国哲学简史》,我首先看的是老子这章。因为最近在写道德经的解读,兴趣在这里。兴趣是读书最大的推动力。

1、解开一个迷,道德经这本书比孔子的年代要晚。

我们都知道孔子向老子求教的故事,所以会认为道德经是比孔子更早的东西。不过按冯友兰的考证,不是这回事。他认为《道德经》这本书固然可能有老子的一些话在里面,但有可能这本书并非他一人所撰写。

我所要坚持的,只是说,整个地看来,这部书的思想体系不可能是孔子以前或同时的产物。

冯友兰认为,这书比孔子的时代要晚。这解开了我的一个疑问。我发现道德经很多内容,实际上是跟孔子唱反调的。比如,孔子主张圣人应该以仁为本,而老子则说: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如果道德经的确成书于孔子之后,这种唱反调就容易理解了。

2、物极必反:自然的不变规律

老子认为,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这不是老子的原话,而是中国的成语,它的思想无疑是来自老子。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和“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这构成一条自然规律。所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第二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四十二章)。读书笔记。所有这些矛盾的说法,只要理解了自然的基本规律,就再也不是矛盾的了。但是在那些不懂这条规律的一般人看来,它们确实是矛盾的,非常可笑的,所以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第四十一章)

知道这个道理,有两个最直接的好处:

1、好处一:当你处在低谷的时候,你知道物极必反,你对未来会更有信心。当年朴槿惠在最低谷的时候,就是受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启发,走出了低谷。后来当上了韩国总统。

2、好处二:当你处在顶峰的时候,你知道物极必反,就会居安思危,不要得意忘形。朴槿惠的经历似乎说明了这点。她当上总统,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却在此后遭遇了闺蜜门,急速下落重新回归低谷。

那么,怎么在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后,避免达到极限,而急转直下呢?

冯友兰举了牛顿的例子:

牛顿感觉到,他的知识与整个宇宙相比,简直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所有的对于海的知识。牛顿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尽管他在物理学中已经取得伟大的成就,他的学问距离前进的极限仍然很远。

冯友兰另外举了一个反例:

可是,如果有一个学生,刚刚学完物理教科书,就感觉到凡是科学要知道的他都已经知道了,他的学问就一定不会有所前进,而且一定要反而反退。

老子告诉我们:“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骄,是人前进到了极端界限的标志。骄,是人应该避免的第一件事。

还有一些物极必反的情况,跟超越客观环境的极限有关。

比如,一个人吃得太多,他就要害病。吃得太多,本来对身体有益的东西也变成有害的东西。一个人应当只吃适量的食物。这个适量,要接此人的年龄、健康以及所吃的食物的质量来定。

这都是事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老子把它们叫做“常”。他说:“知常曰明。”又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六章)

总结:

越浅薄的人越容易骄傲,越骄傲越容易浅薄。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取得了一点小成绩,不要膨胀,想想那么伟大的牛顿,还那么谦虚的讲自己只是一个好奇的孩子,在海边捡了几个贝壳。

膨胀很容易让我们达到极限,进而走向衰败,最近沸沸扬扬的乐视公司,是不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呢?

篇8:《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1.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他不认同传统的说法中关于《老子》一书是有个叫老子的人所做,且他早于孔子。

冯先生研究认为:《老子》一书不可能是孔子之前或同时代的产物。老子与《老子》一书并无必然联系,是两回事。完全可能有个叫老聃(老子)的人,他年长于孔子,很有用智慧;至于《老子》这本书,他的作者则另有其人,或是群体编写。这本书的年代晚一些,“我现在相信,这部书写在(或编在)惠施、公孙龙之后,而不是在他们之前。”

其理由:因为《老子》里有很多关于“无名”的讨论,而要讨论“无名”之前",就得先要讨论“名”。“名”、“无名”见于关于惠施、公孙龙等名家的记载。据此冯先生认为《老子》出现于惠施、公孙龙这些名家之后。

仅凭“名”或“无名”见于惠施、公孙龙这些名家的记载中,在孔子之前不见记载,而断言《老子》一书的年代,证据未免太单薄了些了吧?也许,在孔子之前就有“名”或“无名”的论辩,只是未被记载或我们未能见到记载罢了。

2.道无名

“道无名”这一部分可能是《老子》中需要费神理解的部分。

人类大多习惯于具体思维,生动形象是芸芸众生耳目所及的,可以通过感官把握的世界。绝大多数人的思想,都限于“形象之内”的世界,眼见为实等。即通过眼见、耳听、皮肤接触可感知的世界,从而获得信息。感知的世界可以具体表达,用名来称呼他们,描述他们。而“名家的哲学家开始思索名的本身,思索名,就是思索思想。它是对于思想的思想,所以是更高层次的思想。”

超越了具体,从而思考抽象的“无”、“无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因为“道”无名,所以不可言说。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对于道有所言说,只好勉强给它一个代号——称其为道,其实道根本不是它的名。也就是说,我们称道为道,不同于称桌子为桌子。我们称桌子为桌子,意思是说,它有某些客观的属性和用途,由于有这些属性和用途,就可以称之为桌子。但是我们称道为道,并不是它有任何类似的可以言说的有名属性。道,纯粹是一个代号,本身不是某一物,所以不可名,它是“无名”。

3.自然的不变规律

(1)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吗?极限在哪里?

万物变化莫不遵循一定的规律。其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它的思想源头很可能是来自老子。在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逝曰远,远曰反”。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发展至极端,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少则得,多则惑”,“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些看似矛盾的说法,正是一切事物发展亘古不变的规律自古及今,大多庸人不知持满,后悔莫及。

(2)人生在世,如何预防欲速则不达,走向愿望的反面?

老子警告我们:“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里的骄,是人前进到了极端界限的标志。骄,是人应该避免的第一件事。在这方面孔子有同样看法。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大意是:假如一个人相貌与才能的美比得上周公,但只要骄傲且吝啬,则我们只会看到他的骄傲与吝啬,看不到其他方面。骄和吝,超过了界限,才和美不足观了。

(3)“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所说的“常”字表示永远不变的东西,或是可以认为是规律性的东西。

事物变化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老子把它们叫做“常”。老子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又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人应该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依据它来指导社会活动。老子称之为“袭明”——想要得到一些东西,就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即包容心。“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若想变强,从弱开始,“柔弱胜刚强”;“若想保持资本主义,就必须在其中容纳一些社会主义成分。”一个单位内一定程度的“反对派”、“刺头”的存在,并不是坏事。

(4)道家具有儒家一样的救世情怀。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少人急功近利,做“房奴”、“车奴”、负债、焦虑难安,听听老子言,胜服清凉散,可以“袭明”。

道家的中心问题是全生避害,躲开危险。“庖丁解牛”说贵生,顺着纹理、规律生活处事就安全,否则会损伤生命。人需要柔弱、谦虚、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所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以上都可以看做是从“反者道之动”这个总学说演绎而来得。“无为”,也来自此。“无为”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过头,不任性妄为。画蛇添足,就是适得其反做过了头。

任性妄为,不加约束,都是反自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取法于“自然”,道的运作是以自然为法则,以宇宙本来自然的规律为规律。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在这个生的过程中,每个个别事物都从普遍的道中获得能量,这就是“德”。

篇9:《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所谓人生的大感悟小感慨不会每天都有,读书和学习却是每天都必须有的事情。

昨天是冯友兰先生逝世26周年的纪念日,恰巧最近终于读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

鉴于自己的才学甚浅,亦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便摘录了书中自己认为有感触的字句段落,留以自己时常学习,也放在这里方便有兴趣的人翻看。

自序:

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

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

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我所说的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中国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为学的目的`就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提高心灵的境界。哲学属于为道的范畴。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兼得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

“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公元五世纪的鸠摩罗什,是把佛经译为汉文的最大翻译家之一,他说,翻译工作恰如嚼饭为人。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嚼饭,就只好吃别人嚼过的饭。不过经过这么一嚼,饭的滋味、香味肯定比原来乏味多了。

中国哲学的背景

《老子》:“反者道之动”。这个理论对于中华民族影响很大,他们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这个思想为中华民需提供了一种心理武器,所以哪怕是最黑暗的日子,绝大多数人还是怀着希望度过来了,这种希望表现在这句话里:“黎明即将到来”。

《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指社会。

我们还可以套用孔子的话,说海洋国家的人是知者。大陆国家的人是仁者,照孔子的话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中国也在进行工业化,虽然比西方世界迟了许多,但是迟化总比不化好。说西方侵略东方,事实上,正是现代侵略中世纪。要生存在现代世界里,中国就必须现代化。

必须进行逻辑分析,以便在哲学的历史中区别哪是不变的,哪是可变的、每个哲学各有不变的东西,一切哲学都有些共同的东西。为什么各个哲学虽不相同,却能相互比较,彼此翻译。原因就在于此。

孔子:第一位教师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我们的行动,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但是这些配合,整个地看来,却在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

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是指增加知识;但是“道”确实我们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墨子发展了侠的职业道德,那是非常强调团体内的服从和纪律的。它无疑也反映了墨子时代的混乱政治局面,使得许多人向往一个中央集极的政权,哪怕是一个专制独裁的也好。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一翼,稍晚的荀子代表儒家的现实主义一翼。

照墨家说,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有用;照儒家说,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应当存在。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阐明忠恕之道时,还只限于应用到个人自我修养方面,而孟子则将其应用范围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

名家

惠施,公孙龙代表名家中的两种趋向,一种是强调实的相对性,另一种是强调名的绝对性。惠施强调实际事物是可变的、相对的事实,公孙龙则强调名是不变的、绝对的这个事实。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名家的这个辩论在中国古代很著名,被称为“合同异之辩”。

今日的昨日,是昨日的今日;今日的今日、是明日的昨日。今昔的相对性就在这里。

公孙龙以这些知识论的、形上学的辩论,确立了他的命题:坚、白分离。在中国古代这是个著名命题,以“离坚白之辩”闻名于世。

道家第二阶段:老子

中国哲学常用的话说,道是无名之名。

老子说,在能够使任何物之前,必须先是“有”。“道”是“无名”,是“无”,是万物之所从生者。所以在是“有”之前必须是“无”,由“无”生“有”。这里所说的属于本体论,不属于宇宙发生论。

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我们应该知道自然规律,根据它们来指导个人行动。老子把这叫做“袭明”。想要得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谁若想变强,就必须从感到他弱开始。

道是万物之所从生者,德是万物之所以是万物者。

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人利用理解的作用,可以削弱感情。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他们受苦。”用道家的话说,就是“以理化情”。

《齐物论》的开始是描写风。风吹起来,有种种不同声音,各有特点。《齐物论》把这些声音称为“地籁”。此外还有些声音名为“人籁”。地籁与人籁合为“天籁”。

“无知”与“不知”不同。“无知”状态是原始的无知状态。“不知”是先经过有知的阶段之后才达到的。前者是自然的产物,后者是精神的创造。这个不同,道家人用“忘”字表达其方法的诀窍。圣人并不是保持原始的无知状态的人,他们有一个时期具有丰富的知识,能作出各种区别,只是后来忘记了它们。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知道的,希望的,二者不同。知识是重要的,可是也不能光靠知识生活,还需要情感的满足。在决定对死者的态度时,不能不考虑理智和情感这两个方面。

宗教,诗,二者都是人的幻想的表现。二者都是把想象和现实融合起来。所不同者,宗教是把它当做真的来说,而诗是把它当作假的来说。

荀子:“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荀子的两个学生,有两个最著名:李斯,韩非。

韩非和法家

西周封建社会根据两条原则办事:一条是“礼”,一条是“刑”。礼是不成文法典,以褒贬来控制“君子”即贵族的行为。刑则不然,它只适用于“庶人”或“小人”即平民。这就是《礼记》中说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儒家的观念是理想主义的,法家的观念是现实主义的。正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总是指责法家卑鄙、粗野,法家总是指责儒家迂腐、空谈。

儒家的形上学

《易》、《老子》、《庄子》合成“三玄”。

《系辞传》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在《中庸》里,诚和明是联在一起的。《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名矣,明则诚矣。”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有句话说:“历史决不会重演”。又有句话说:“目光之下无新事”。这两句话结合起来也许含有全面的真理。

中国人缺乏民族主义是因为他们关于从天下即世界的范围看问题。

十七、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董仲舒

我的同事金岳霖教授曾说:“我们若将‘天’既解为自然之天,有理解为主宰自然的上帝之天,时而强调这个解释,时而强调另一个解释,这样我们也许就接近了这个中国名词的几分真话。”

孟子与董仲舒的不同,就这样归结为两个用语“已善”和“未善”的不同。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今文学派可能是先秦儒家理想派的继续,古文学派可能是先秦儒家现实派的继续。换句话说,今文学派出于孟子学派,古文学派出于荀子学派。

新道家:主理派

“新道家”是一个新名词,指的是公元三、四世纪的“玄学”。“玄”是黑色,又有微妙、神秘等意思。《老子》第一章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玄学”这个名称表明它是道家的继续。

新道家:主情派

清淡的艺术在于,将最精粹的思想,通常就是道家思想,用嘴精粹的语言,最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所以它是很有讲究的。

汉人风度是庄严、雄伟;晋人风度是放达、文雅。

新道家主理派以向郭为代表,强调遵从理性而生;主情派以杨朱等为代表。

中国佛学的建立

佛学著作往往被人用道家哲学的观念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叫做“格义”,就是用类比来解释。

“宇宙的心”的观念,是印度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佛教传入以前,中国哲学中只有“心”,没有“宇宙的心”。道家的“道”,虽然老子所说,是“玄之又玄”,可是还不是“宇宙的心”。

神宗:静默的哲学

“禅”或“禅那”,原意是沉思、静虑。

神秀和慧能分裂禅宗,确实历史事实。北宗与南宗的创始人不同,代表性宗月空宗的不同。

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

新儒家的主要来源可以追溯三条思想路线:一,儒家本身。二,佛家。三,道教。这三条路线是异质的,在许多方面甚至是矛盾的。所以,哲学家要把他们统一起来,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的折中,而是形成一个同质的整体的真正系统,这当然血药时间。因此,新儒家的开端虽然可以上溯到韩愈、李翱,可是它的思想系统直到十一世纪才明确形成。

照新儒家的说法,心无欲,则如明镜,总是能够立即客观地反映面前的任何对象。镜的明,好比心的“明”;镜的立即反映,好比心的“通”。心无欲,则对于外来刺戟的自然反应,落实在行动上都是直的。由于直,所以“公”;由于公,所以一视同仁,也就是“溥”。

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程颢讲的精神修养方法:“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敬”字代替了周敦颐所讲的“静”字。在修养的方法论上,以“敬”代“静”,标志着新儒家进一步离开了禅宗。

风流的基本品质,是有个超越万物区别的心,在生活中只遵从这个心,而不遵从别的。照朱熹的解释,曾点恰恰是这种人。他快乐,因为他风流。在朱熹的解释里,也可以看出新儒家的浪漫主义成分。

篇10:《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其实大一暑假期间,已经看了这本书,但是因为去法院实习的缘故,迟迟没有做读书笔记,回过头来刚好这学期进行二刷,读书笔记也就变得不可或缺了。因为有了第一遍的基础,就不打算按照目录的顺序进行阅读,而是采取总分总的方式,分别阅读各家学说,希望能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摘录笔记以中国哲学背景为开头,包括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第三章各家的起源,接着就是开始对于各家的阅读摘录,以儒家为首,包括第四章孔子、第七章孟子、第八章荀子、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学、第十七章董仲舒、第二十三章到第二十六章的新儒家,然后以第十八章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为节点,接着阅读道家,其包括第六章杨朱、第九章老子、第十章庄子这道家的三阶段,还包括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的新道家。主要的儒家和道家结束后,开始第五章和第十一章的墨家、第八章的名家、第十二章的阴阳家、第十四章的法家、第二十一章的佛学和第二十二章的禅宗。最后,以当下为焦点,世界为范围,阅读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第二十一章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结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那么,接下来总的读书心得也就按这个方式进行思考。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陆国家,由于是大陆国家且土地大部分适合耕作,故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农业文明,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一切的源头都是农业,那自然就包括中国哲学。

在中国哲学中,对于宇宙的反应,本质上是对“农”的反应和看法,中国思想的主要两个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他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在同一轴杆都表达了对农的渴望和灵感,只是在方式上各不相同。例如,道家的“反者道之动”事实上就是中庸之道的另一种解法,物极必反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凡事应适度不应过极,也就是中庸。所以可以说,“农”是中国哲学的开始和延续。

综合以“农”为基础的等级制度、法律法规和风俗文化等等,在中庸之道的影响下,就如同所追求的“内圣外王”一样,中国哲学最终形成了“既出世又入世”的结果,事实上都是一种平衡,一种中庸的体现,而也是中庸之道,让中国哲学互相交融、互相结合,不断地吸收消化,变成新的事物,如同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指出的“外来文化的入侵总是会被中华文化所融合吸收”。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中华文明延续至今。

儒家,无论是早期儒家还是到后面演变出来的新儒家,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的历史上处主流的地位,以等级秩序为界线,规定所对应的礼仪礼节。每个有名分的人,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以忠恕之道为方式施行“仁义”,可以说是儒家对于“善”的看法。虽然其地位特殊,但是儒家也并非一家独大。有反对其“正名”的等级制度的墨家,其自始至终采取功利主义的方式,认为不存在差等的爱,而应该实行人人平等。有反对其“入世”观点的道家,认为“无为”才是实现“善”的唯一法则。也有反对以礼治国的法家,认为“刑应上大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处法律非现代法律)。还有醉心于“名”“实”之分,不顾实际的名家,粗糙的探寻科学起点的阴阳家等等。

每个学说都有自己的独特观点,但是通过分开单独阅读发现,事实上除了一贯坚持反抗儒家的墨家(之后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以外,道家、佛学、儒家三者之间都进行着不同程度的相互肯定和相互吸收,出现了禅学和新儒学,甚至后期的新道家反而认为孔子比老庄更伟大,因为其已经忘记了说忘。这就是中国哲学的特点之一,比起西方“一神论”式的思想路线,东方的中国以“百炼刚绕指柔”的方式,将本是殊途的各家学说,最终巧妙的融合到了一起,起到了适合当代社会的作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前行,其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这一方式的一大体现。就如同西方哲学的传入,给只有负的方法的中国,带来了正的方法,如果在西方的话,定会分出个胜负,最终择一进行,但是在中国,正的方法只是给予了中国人一个新的思想方法,并没有取代负的方法,而只是补充了负的方法。根据冯友兰先生的看法“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出世又入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对于中国哲学是否对于世界哲学有所贡献,这个应交给时间来检验。而就个人而言,“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篇11:《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一、哲学探讨的问题———如何成为圣人:即获得终极幸福的人

哲学是为了探究人如何成为人,知识是为了让人如何成为某一种人。比如学习绘画是为了成为画家,学习医学是为了成为医者。哲学则是为了成为心灵上最高成就的人。

中国比较普遍的哲学学派,一个是儒家,一个是道家。儒家入世过多,道家则有入世亦有出世。庄子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是为了增加知识,为道则是为了提高心灵的境界。

形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无形体的规律是道,有形的东西则是器具。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出世和入世的统一,他就是圣人。古时中国认为圣人应该是内圣外王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都是以身载道,他的生活即他的哲学。

作者冯友伦则认为:一个人应该对宇宙有着非常高明的认识,又能生活在社会之中。

二、中国哲学的特点———含蓄,尚农,爱自然

中国文化崇尚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往往表达的思想不在言之中,而在言之外。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中国古代自以为中原乃世界的中心,外围是海。所以用四海之内表示天下的意思。

士农工商,中国古代以地主和农民为最上。所以反映出尚农,爱自然的哲学。重农轻商的社会环境也造就了古代中国含蓄而基于直觉经验的哲学,不同于重商的西方基于推理演变的数理科学。

中国古代家族阶级复杂。因而很多关于家族阶级关系的哲学出现,不管是老庄还是孔孟,都对父子,兄弟,君臣等关系有一套见解。

中国古代哲学最具影响力的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

三、孔子、孟子、荀子———儒家

孔子提倡名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幼有序,君臣有别。

孔子提倡仁和义,这里的仁和义都是针对人而言,所以孔子的哲学依赖于人类社会。基本上儒家的哲学都是依赖于人类社会的,重礼的。

孔子是中国第一位教师,编制了《诗》、《书》、《礼》、《乐》,《春秋》,拥有很多的弟子,在很长被古代中国奉为圣人。儒家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哲学学派,同时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成了古代学子必修课程。

孔子名言: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朝闻道,夕死可矣。

孟子建立了人性本善的理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倡导浩然之气,通过知道、聚义来养浩然之气。

荀子提倡人性本恶,认为人善都是人为的,后天教养的,并非人的天性。荀子认为人必须要生活在社会中,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并且天有天的职责,地有地的职责,人有人的职责,人只要履行自己的职责,没必要去思考天的职责。秦国著名的法家代表人韩非子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

儒家注重礼乐仁义,其实是在关注人感情和社会关系的一部分。人有理智和感情,儒家认为应该平衡于理智与感情之间。

四、墨子———墨家

墨子并不赞同孔子,孔子是文雅的君子,墨子则是战斗的传教士。儒家多从贵族阶层出发,而墨家则多由下层阶层。因而墨家认为儒家所崇尚的礼乐都是无价值的奢侈品。

墨家法规严明,勤奋吃苦,崇尚兼爱,这个兼爱不分亲疏,对父母和对旁人应同样的爱。为了让人们执行兼爱,墨家创造并相信鬼神的存在,认为鬼神会评定一切,做了坏事会被鬼神惩罚,做了好事则会被奖励。

墨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矩子。墨家大多由游侠组成。

墨家的功利哲学:墨家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利,所得而喜,害,所得而恶。西方也有哲学家认为,人类受快乐和痛苦两个威权统治,它们决定了人的一切行为。

墨子的逻辑学:老子主张知识无用,而墨家认为老子这个主张本身是一个知识,所以老子是自相矛盾的。庄子认为辩论不可取,墨家认为庄子用大段的文字去说明辩论不可取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个辩论,也是自相矛盾的。墨家以这个逻辑反驳老子知识无用和庄子辩论无用。

墨家的知识论:墨家认为人有知的能力,只有在这种能力与知识对象接触的时候,人才能获得知识。他们把知识分成三类: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的知识,通过传授获得的知识,通过自己推论获得的知识。

五、名家———辩论家、诡辩家

中国古代哲学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名和实。比如,这物体是桌子,‘这物体’是实,‘桌子’是名。实是指实际存在的物体,而名只是人类赋予物体的称号。名家着重通过语言上的漏洞去辩倒别人。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辩论。公孙龙牵着马路过城门,因为马不能进城而被拦下。公孙龙则说,这不是马,是白马,白马非马。这里说的是马和白马这两个概念不能相等。

还有一个故事,说明名家玩弄文字概念游戏。秦赵有约,秦想做什么,赵助之,赵所欲为,秦助之。秦兴兵攻魏,赵却要去救魏,秦不开心了,说我们有约,你怎么不助我反而助他。赵就通过平原君找公孙龙,公孙龙教赵去跟秦说,那我现在想救赵,秦你跟我有约,怎么不助我反而要去攻他。

名家表明了名这一个概念,从而提醒了哲学家跳出名的范围,去思考实。实,就像现代哲学常说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我自己的想法,就连我们所研究的实,却也还是建立在我们的思维以上的,还是无法确定,正如曾经看到一句话,人类甚至无法证明自己以及这个宇宙的存在。

六、老子、庄子———道家

始于杨朱,发扬于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

轻物重生,全生避害。不能因为外物损坏自己的身体,应从一切伤害中保全自己。所以儒家认为,道家重我,是无君,墨家兼爱,是无父,无父无君,与禽兽无异。

道家很大一部分在探索宇宙的规律,提倡遵循万物的规律,与宇宙融为一体。齐生死,一物我,从超越现实的观点看待生死,物我。如此,避害中的避则不是逃避,而是从一个思想境界进入更高的另外一个思想境界。

老子: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最终的奥秘,道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们无法像说明桌子椅子一样给道一个有属性的名,道是不可言的,它是万始之始。哲学家一直在探讨宇宙发生的原因,就算如今可以知道宇宙是通过大爆炸来的,那么为何会有大爆炸,大爆炸之前又是因而存在的,最小的单位是原子,然而原子又是因何而来。老子则认为一切之始是由于道,正如西方一些人认为宇宙的原因是上帝。

老子认为虽然万物都在变化,但是规律却是不变的,而物极必反则是不变规律中的一条。

一个事物到了极端就会向反向发展,物极必反,物壮则老,这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所以老子有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名言。同时告诫人们不要走入极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称道给予人最自然的东西是德,人需要摒弃五音,五色,知识,德不离身,复归于婴儿。这里的婴儿却不是婴儿状态的无知,而是有了很多知识以后,忘却所有知识的超脱。老子认为知识也是人的累赘。

庄子:庄子对于道、德的看法和老子一致。庄子认为应该顺乎天,才可以和善幸福,这里的天是指自然。比如,牛马四只脚,这称为天,即自然,给马套上头饰,给牛穿鼻子,这是人为。所以,道家反对通过制度条规来束缚人,希望人以及人的社会顺其自然,而道家眼中理想社会的统治者应该无为而治。否则,则是以人灭天,以人为消灭自然,结果只有痛苦和不幸。

庄子对于生老病死的看法,是通过合理的理解来化解这些痛苦。比如天气下雨,小孩会哭闹,而大人则不会,因为大人对下雨的理解比小孩子多。通过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来化解这些痛苦。这里可以看到庄子对于老子丢弃知识的观点有不同。

顺其自然可以让人获得相对的幸福,而通过理解人与自然的同一来达到绝对的幸福。人与宇宙同一,人无我,就可以超越生死,达到绝对的幸福。人无我了,表面上看人是失去了自我,但是人与宇宙合一,拥有了更大的一个我。

庄子反对名家,认为名家的辩解都是建立在自己有限的认知之上的,没有站在更高的观点。从这一点启发到我渐渐有点理解老子丢弃知识及庄子无我的观点。因为无论怎么样,我们都是从自己的思维出发,而我们的思维有限,就导致我们的认知有限,无法到达更高的高度,既如此,则不如丢弃自我的认知,甚至丢弃自我,以达到更高的高度。

七、阴阳家—邹衍

阴阳家主要研究星象,占卜等。

阴阳家为了寻找万物形成的规律,提出了无五行。认为万物都与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相关联。

阴阳家试图寻找宇宙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阴阳说,认为阴阳相互作用是宇宙形成的原因。另外一个影响宇宙的原因是数,即一二三等数,他们认为五行是由数变化而来。因而有天数之说。

阴阳家研究历史行进的规律,提出了五德的概念。认为五德的交换造成了朝代交替。比如周被秦取代是因为周的德(金木水火土中的一种)被秦的德(秦一直认为是水)所继承。这个学说影响很大,导致后世皇帝都说奉天承运,即继承五德交换的运。

八、佛学—鸠摩罗什,法显,玄奘等

佛教由东汉时期传入,魏晋时期发展。分大乘佛教(度他)和小乘佛教(度我)。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佛学认为外界为自心之所现,虚妄不实,所谓空也。佛之最高境界,乃永寂不动者。

篇12:《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两年前,李老师推荐我看这本书,当时胡乱翻了几页,实在是没兴趣看下去,心境和时间都不到吧。今年在家休假,怀孕之后心境有了很大变化,沉下心来读这本书,颇有收获。

这本应该算是哲学的入门书籍,讲诉了中国哲学的起源、发展历程,语言比较简练易懂,作者自己的观点加入的比较少,毕竟是讲述中国哲学史的,主要是以叙述为主。全书系统论述了儒家、道家、名家、墨家、法家、新儒家、新道家、佛学、西方哲学的传入,从哲学体系的开端到发展到创新再到融合,读完之后对各种哲学体系有了大概的了解,它的主要观点主张、局限创新,并且严格区别儒家和儒教、道家和道教等,它们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甚至有时是自相矛盾的。

中国哲学在传播复兴的历程中,出现了很多误区,也出现了断带和以偏概全的现象。常常我们会发现,一说到佛家,大众第一反应会是因果报应、极乐世界,实际这是佛教的主张,并不是佛家的哲学思想;一说到道家,大众第一反应是各种术法求仙问道,这也是道教的主张,并不是道家的哲学内涵。如果没有做到深入的研究和透彻的了解,个人还是要谨言慎行的,毕竟存在蝴蝶效应,宁愿沉默,也不要一知半解的误导。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人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人的人生境界。冯老将人的境界分为四个层次:自热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可能只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道德境界:一个人了解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天地境界:一个人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哲学的意义就是帮助人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中国的哲学是即入世又出世的,它不是逃避现实的工具。

这一篇小文,能给结缘的朋友哪怕一丝丝益处就足够了。

篇1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近现代对于孩子的教育和以前不同,以前,儿童教育从私塾开始,学习《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四书五经等,以及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等技能。学子们寒窗苦读十载,一朝考取功名。现在看来,那时人们是从哲学开始学起,通过诵读和学习经典,这些哲学思想深入内心,随着年龄增长,长大成人,在实践中体会、验证,从而更深的感受到哲学思想带来的不一样的价值呈现。现在的孩子,要按照数理化、文史哲等学科、门类进行学习,学习的门类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精、专,而哲学范畴的内容大部分放在了长大以后再学习。虽然理解能力增强了,但是远没有了幼小时深刻的记忆和感受体验的细致。

在哲学方面,我们前人留给了我们巨大的财富,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各种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后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再后来的释道儒三家鼎立,哲学,一直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

说到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精神,是既入世又出世,既是理想主义又是现实主义,对立又融合。既有狂风暴雨般的当头棒喝,又有柔风细雨润物无声的道法天然,以及潜移默化的中庸之道。

哲学,离我们很远,又很近,有时遥不可及,有时却又近在咫尺。在现在社会,我们常常把哲学单独拿出来看,却忘了,在古时候哲学和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这部简史,有助于我们很好的梳理下前人留给我们的哲学财富,有助于我们透过哲学,通过哲学去看待我们眼前的世界,去看待日益丰富、海量的信息,让我们的心灵有个可以休憩的空间,让浮躁和茫然不要那么紧紧逼迫,给心灵一个可以小憩的空间。

篇14:《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虽然不够了解,但它却充满神秘色彩。以前总是听人说,哲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于是,我便通过学院这次的赠书活动,仔细阅读了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

读了这本书,我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可能现在的我们对读懂这本书很难,但是我们可以领略到哲学的庞大气场和魅力,它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够提升我们的价值观和扩宽知识面。

书中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书中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书中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读后感·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却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

我很感激这本书,因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让我认识到即使作为一个学生,仍然需要了解哲学。因为哲学是最具条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

我很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也让我真真的了解了哲学,受益匪浅。

篇15: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六书纪贞元,三史释今古”哲学体系中的“三史”之一。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在阅读冯先生介绍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时,我对庄子的思想,尤其是他的逍遥自在人生态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此我表达一下自己的拙见。

庄子,原名庄周,是道家的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思想与著述被记录在《庄子》一书中。谈及他的思想,一般人就会联想到名篇《逍遥游》里所描绘的那种“为我,放任,避世,空谈”,其实不然,应该是那种“忘我,顺其自然,入世而超世”,并且包含着至高的人生境界。这也是庄子对“道”的高深领悟。

一般人如果认为庄子那种避世的心态源自于他对人间情况的不谙抑或无法应对复杂的人世间,那就大错特错。因为他对人世间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对人生问题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非凡见解。例如,他详细观察了人的情绪变化,在《齐物论》中,一下子提及了十二中:喜、怒、哀、乐、虑(忧虑)、叹(叹息)、变(反复)、慹(恐惧)、姚(轻浮)、佚(放纵)、启(张狂)、态(作态)。真可谓全面丰富。另外他还提醒到人不可扰乱人心,他在《庄子。在宥》中这样描写人心:“老聃曰:‘女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淖约柔乎刚彊。廉刿雕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府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县而天。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说到人心理复杂的情况,恐怕很难找到如此贴切生动的描绘了吧!由此,可以看出庄子并非对复杂的人间情况的无知,而是研究的如此透彻。

正如庄子上面所描绘的那样,有关人的问题是如此的复杂,那么人生还有没有追求快乐幸福和灵魂得到安放的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但庄子指出必需通过身心的修炼。具体做到如他在《齐物论》中描绘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就是要我们排除身体的欲望与心智的执着,做到“无我”,“忘我”的境界。以他的术语来讲就是“心斋”。何为“心斋”?就如他在《人间世》讲述的“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进一步讲就“心斋”是指心的斋戒,而不是指宗教信仰上的饮食戒律。“心斋”的具体作法,就是要逐渐减少来自身体感官的诱惑与欲望,以及以我为中心的观念与成见。总之,就是要对“心”进行一番“清理”,摈弃杂念,使它进入虚静的状态,使自己进入“忘我”,“无我”的境界。

由此,关于处世的方法,庄子强调“外化而内不化”(《知北游》),一方面随顺外物而变化,另一方面内心保持不变。内心与“道”契合,圆满无缺,在精神自由层面所保持自然本性,自然不必变化;外表和言行就要配合融入世俗,作到“顺人而不失己”(《庄子·杂篇·外物》)、“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养生主》)。这些反映的是庄子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十分精妙。[3]“外化内不化”,坚持并有融通,通达和坚守一并而行,有取有舍,有进有退。这方现了君子处世为人的大智慧。

在他处世的哲学中,最让人神往的一句话是:“泛若不系舟”(《庄子·列御寇》),“虚而待物者也”(《人间世》)。庄子为我们描绘了一种虚己以游世,虚而待物的人生。“虚”字有单纯平淡之意。泛舟不系,随水而漂,人若无执,则可化解于无形。这也正是庄子“心斋”所要达到的人生境界。通过“心斋”,化解自己的执著和不得已,让心处于虚静状态,达到空灵层次,作到自我由忘而化,化解自我与无形。人心是复杂的,若是任由身体感官去牵引,疲于世俗的诱惑而执着于心,进而耍弄心机,事事计较,那么心就成为烦恼和痛苦的根源活着片刻也不觉的安宁。因此,“虚而待物”,超越于“我”,达到“无我”的境界,与道合一,不但不会痛苦,不反而随遇而安,像庄子一样“上于造物者(道)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庄子·天下》)这是何其逍遥自在的人生呀!不仅令人羡慕不已。

在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由于太过执着于世俗之争,丧失了内心的清明,分不清孰轻孰重,不懂得得与失,舍与得,往往使自己在处世方面做不到“外化而内不化”,以至于自己活得不安宁,活在痛苦之中,找不到快乐。我们周遭人们患忧郁症的更是有增无减。有没有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呢?有时,心境就是就是一剂良药。为何我们不学习一下庄子的那种“虚而待物”的人生态度呢?将一切无谓的不得已、不必要的执着“相忘于江湖”,以换的像鱼儿那样遨游于大海的快乐与自由。

篇16: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是著名的中国哲学史的学者冯友兰先生的作品。这本书是冯友兰的先生1946-1947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做客座教授,给国外的大学生讲中国哲学史的讲稿整理而成的,首先在美国以英文出版的,后面才翻译为中文在国内出版的。正因为是给国外的学生讲课而写的一本书,所以这本书并不是特别的专业难懂,反而非常的通俗明畅。对于想了解中国哲学历史的普通读者而言,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关于中国哲学的入门书。

经常会有人问,中国古代有哲学吗?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一方面哲学一词本身就是舶来词,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才出现哲学这个概念,在晚清以前中国历史并不哲学更无哲学家的说法。另外一方面,哲学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定义。

所以冯友兰在本书开篇就给哲学作了定义“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从这个定义出发,儒家、道家等中国古代思想都可以归属于哲学的范畴,因为他们都是我们古代的先哲们对于他们的人生做出系统性的思考的结晶,虽然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哲学家或者思想家。这也是中国哲学的最大的特点,中国没有如西方的基督教、犹太教等宗教,但中国却有和《圣经》一样被广泛阅读和传播的儒家经典,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必须熟读《四书五经》。所以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专职的哲学家,但人人都是在学习和实践哲学。

所以冯友兰指出中国哲学的目的“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中国哲学的精神成就在于造就“内圣外王”的圣人。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以及精神境界,圣人就是达到精神境界的人。西方宗宗教只在于给人以超乎现世,而科学逐渐瓦解了宗教的作用。中国的哲学解决是入世与出世如何统一的难题,因而中国哲学提供给人类发展一个未来的方向。

冯友兰指出,学习哲学不仅仅是知道他它,更重要的是去体验它。学习哲学并不是为了成为某种人,而是为了人成为人。

但中国哲学有他固有的弱点,首先他的思想体系并不是非常的系统,思想大多杂落在浩瀚的古籍之中。其次,中国哲学相关的书籍都是古籍,大多都是名言隽语和比喻例证,语义富于暗示而不清晰,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但作为哲学读物却是短处。因此读古籍如果读译本和注本,很难完全领会读原著的思想。

这些弱点与中国哲学所遭受的环境相关,哲学是人对环境思考的产物,之所以有不同的哲学,正因为不同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产生的思考不同而形成。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大陆国家,土地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农业是最重要的经济,所有的思想都是围绕土地和农业相关的。无论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中国人为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便是参透天地,做到天人合一。这与开放的海洋国家所发展的思想完全不一样,古希腊对于商业更重视,因为贸易和交换是最主要的经济,所以发展出逻辑和数学,他们更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

中国哲学并不是儒家哲学,儒家哲学也并不是一成不变。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到独尊儒家、道家复兴后又佛教传入,新儒家兴起以及西方哲学的传入,中国哲学一直处于变革中。中国哲学发展的最后的巅峰是宋明理学,他们是新儒家的代表,新儒家是儒家、佛家、道家(通过禅宗)、道教的综合。从中国哲学史的观点看来,这样的综合代表着发展,因此是好事,不是坏事。但儒家哲学到近现代成为思想的禁锢,并不是儒家哲学本身的错,而是环境发生了改变,他的思想已经不适应当时的境况。此外每个哲学系统都可能被人误解和滥用,到了晚清的时候,新儒家因为保守已经完全失去了活力因此只有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史做了充分的了解,。对每一派的思想所赞成的和反对的做了深入的认识,才能够真正理解中国哲学。这也是钱穆先生所提倡的对历史要有温情和敬意。

不管怎样中国哲学缺少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这是致命的弱点。冯友兰提出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他将哲学的形而上分为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负的方法,试图消除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不是什么;正的方法,则试图做出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是什么”。

逻辑分析是正向的方法,而中国哲学从道家到佛家到最后的新儒家,都是一直在加强负向的,正的方法从未得到发展。

然而”一个完全的形上学系统,应当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如果它不终于负的方法,它就不能达到哲学的最后顶点。但是如果它不始于正的方法,它就缺少作为哲学的实质的清晰思想;在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家或学哲学的学生必须通过正的方法;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他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

中国哲学一开始就企图往哲学的最高顶点走,可是却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

冯友兰最后写到“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而中国哲学却一早就意识到人的最终目的是静默,而忽略了说话的过程………

《中国散文简史》读书笔记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心得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3000

高中生的《时间简史》优秀读书笔记

斯蒂芬霍金《时间简史》的读书笔记

《世界简史》读书笔记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感想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

时间简史中的经典语录

霍金读书笔记7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感悟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感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感悟(共16篇)】相关文章:

霍金《时间简史》的个人观后感800字2023-06-28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之我的读书观2022-10-19

名著《时间简史》的读后感2024-04-15

霍金的时间简史名著读后感2022-12-07

大学生必读励志书籍60本2022-10-16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2022-05-06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现代化的贡献论文2022-07-24

《时间》心得体会精选作文2022-11-14

关于大学生必读英文励志书籍2023-11-13

《时间舵手》读后感1000字202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