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心理学的基础(推荐5篇)由网友“xaoyin188”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研究性学习心理学的基础,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研究性学习心理学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心理学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观,是基于人类对学习活动的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现代学习观。
从本世纪中叶开始,在学习心理学领域,行为观逐渐被认知观取代,许多学习心理学家对传统学习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其中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角度,奠定了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观在吸取不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理论框架,基于科学性、主体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基本特点,可以对研究性学习理论作如下简要的描述:
(1)研究性学习观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基本观点与传统消极学习观相对立。研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学习过程。
(2)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
(3)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依赖于学生主体的信息加工,因而研究性学习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4)研究性学习是积极主动的知觉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知识表征,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解决。
(5)研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习创造性与及主体性人格培养,并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
学习心理学家在提出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同时,也探索了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模式,这些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反映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具有代表性的操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相结合的模式
布鲁纳于1961年发表了《发现的行为》一文,并在以后的著作里进一步发展发现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现已形成了一种发现式教学方法群,并不断发展,不断包容新的方法。如体验学习教学法,积极学习教学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个案研究法,紧急情况研究法,智力激励法,主题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均主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不仅重视学生心智技能获得发展,而且也促使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奥苏贝尔用有意义学习的观点巧妙地综合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与接受。他认为,学习模式中既包括发现模式,也包括接受模式,但即使在接受模式中,学生需要将教师组织好和系统呈现的定论性科学知识内化到主体的认知结构之中,是一个积极探索转化和研究过程。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实际上与研究性学习观是相一致的。
2.研究性学习的建构主义模式
建构主义由皮亚杰(Piaget)的结构的观点发展而来。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可用图式(Scheme)来表示,图式具有整体性,同时图式也可以发展,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实现与环境的平衡,导致个人内部图式的变化。这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构(Construction)的过程,建构的观点提出,使结构主义发展成建构主义,这样,在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下,学习被视为了一个动态过程,学习过程是通过学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实现同化和顺应,来逐步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知识的内部图式,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展。其中同化实现了认知结构的量的补充,是把环境因素纳入的认知结构;顺应则是认知结构质的变化,是对认知结构的调整以利于接受新的环境信息。在建构过程中,新的认知冲突出现后,同化和顺应实现对认知冲突的解决,实现新的平衡,从而促进了认知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的建构主义学习模式,重心在于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自主地建构和完整自己的认知结构。这种学习模式把研究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即冲突阶段、建构阶段和应用阶段。在冲突阶段,教师要积极地创设问题情景的问题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则积极地搜索旧有的认知结构,为认知结构的转换奠定基础;在建构阶段,由于冲突引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的心态,学生对冲突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推理,借助有效的学习和思维策略解决冲突,实现冲突过程的同化和顺应,在顺应过程,学生特别需要借助归纳,分析,对比等思维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应用阶段里学生通过变式的练习,巩固和完善新的认知结构,顺利实现迁移。研究性学习的建构主义学习模式,重视学生在知识内化过程中探索研究的作用,重视教学过程中有关问题情景的创设,重视知识结构的更新,因而在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解决模式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解决模式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强调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地接受信息和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强调学生知识表征的方式的重要性,一种良好的认知结构比获得零散知识更重要。这些思想影响着研究性学习问题解决模式的构建。问题解决模式认为研究性学习即是对学习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问题解决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Simon,1959)。因此,研究性学习过程有这样三个基本特征:(1)目的指向性。学生学习是有目的的过程,最终要达到某个终结状态:(2)认知操作。学生的学习依赖于一定的学习与思维策略,并依此来进行一系列的认知操作;(3)操作序列。学习活动包括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和系列。
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解决模式把学习过程分为这样三个阶段:(1)问题表征阶段,学生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表征和理解,这种表征依赖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知识表征能力的差异,最终导致认知结构的差异,优秀学生和差生对课题理解的差异主要就是由他们认知结构的差异引起;(2)策略选择阶段,在明确问题的各个方面以后,人们需要提出各种可以用于问题解决的策略并进行假设检验,最后在教师指导和自己的探索下,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理念和策略;(3)反思结果阶段,这一过程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对整个思维过程进行检查,检验策略是否合理,答案是否正确,二是评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值得吸收的经验,并对认知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
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解决模式,实际上把学习过程与科学研究过程相比较,认为学习方法与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相似之处,采用问题解决模式培养学生,容易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为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社会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近年来这一学习模式备受关注。
4.研究性学习的创造性模式
近年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为各国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个性教育与创造力培养在学校教育中开始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创造力理论的研究也突破了吉尔福特(Guilford)的创造力结构理论的限制,提出了创造力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观点,如斯腾伯格(Sternberg)提出了创造力投资理论,把创造力看成是六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环境。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人们对创造教育的认识,对创造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研究性学习的创造性模式,强调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这样一些过程。(1)问题情景的探索过程。学生在学习情景中积极尝试,并培育探索精神和人格、自隹、不怕失败;(2)智力与思维方式的弘扬过程。由于个体之间存在智力与思维方式差异,每一个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应依据自身的特长运用和驾驭自身的智力和思维风格,调动创造性思维思维解决学习问题;(3)元认知监控过程。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可通过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识和调节,从而运用有效的认知策略,以创造性思维来解决学习问题。
创造性学习模式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数学、自然、音乐等学科教学中,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有利于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有利于贯彻研究性学习观,因而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学习模式。
5.我们的观点
通过对不同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分析和透视,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不仅被应用于问题解决过程,也被应用于知识的表征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观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在知识的表征过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发展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知识结构,这些良好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可以帮助他们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顺利地通过探索问题的结点,全面地认识问题的起始状态和目的状态;在问题解决过程,研究性学习完成指向目的状态的认知操作,获得对问题的解决,在最高层面上,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使知识结构、智慧技能水平和人格获得全面的发展。因而我们倾向于将研究性学习看成是广义的问题解决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层次的学习过程:(1)问题解决的知识表征过程;(2)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3)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
虽然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形式上具有各自的特色,但从心理结构来分析,均应包括以上所论及的心理结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丰富性,正好说明研究性学习模式具有灵活性,针对不同的学习特点,可选取灵活的模式,以获得学习的最佳效果。
[研究性学习心理学的基础]
篇2: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易凌峰
研究性学习观,是基于人类对学习活动的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现代学习观。
从本世纪中叶开始,在学习心理学领域,行为观逐渐被认知观取代,许多学习心理学家对传统学习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其中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角度,奠定了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观在吸取不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理论框架,基于科学性、主体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基本特点,可以对研究性学习理论作如下简要的描述:
(1)研究性学习观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基本观点与传统消极学习观相对立。研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学习过程。
(2)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
(3)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依赖于学生主体的信息加工,因而研究性学习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4)研究性学习是积极主动的知觉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知识表征,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解决。
(5)研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习创造性与及主体性人格培养,并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
学习心理学家在提出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同时,也探索了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模式,这些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反映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具有代表性的操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相结合的模式
布鲁纳于1961年发表了《发现的行为》一文,并在以后的著作里进一步发展发现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现已形成了一种发现式教学方法群,并不断发展,不断包容新的方法。如体验学习教学法,积极学习教学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个案研究法,紧急情况研究法,智力激励法,主题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均主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不仅重视学生心智技能获得发展,而且也促使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奥苏贝尔用有意义学习的观点巧妙地综合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与接受。他认为,学习模式中既包括发现模式,也包括接受模式,但即使在接受模式中,学生需要将教师组织好和系统呈现的定论性科学知识内化到主体的认知结构之中,是一个积极探索转化和研究过程。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实际上与研究性学习观是相一致的。
2.研究性
[1] [2] [3]
篇3:《市场学基础》研究性教学策略初探论文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确定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使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新颖的经验和表现具有个性特征的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实践活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中等职业学校《市场学基础》研究性教学的操作策略作了初步探讨。
1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策略
在进行市场学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中,我以为,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策略是―组织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研究性教学。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围绕某一需要研究解决的特定问题去展开研究,去主动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应用信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篇4:《市场学基础》研究性教学策略初探论文
《市场学基础》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的,同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现代管理学等学科密切结合的一门综合性的经营管理学。研究性教学所提出的问题经常是社会化、生活化的,因此,在《市场学基础》教学中引人研究性教学方法,将能促使学生养成在现实生活中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并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帮助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市场学基础》研究性教学的常用操作策略有以下4种:
2.1突发性情景策略这种教学策略要求我们敏锐地注意捕捉当前发生的事实,并以此为基本情景,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它不可替代的意义是,能够从学生已有的情绪体验出发,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注意力,有效地迁移到当前的市场学研究性学习上来。例如,3月15日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一批国家抽检不合格的乳品,杭州美丽健、双峰乳品名列其中,3月15日上午起,杭州家友、乐购、物美、好又多四家超市一起把被曝光的乳品撤下柜,顿时轰动杭城。至3月18日下午,上述4家超市恢复销售两家企业的乳品,72小时的危机搞一段落。针对这一事实,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应用市场学的基本原理,以“美丽健、双峰乳业是如何进行危机公关的?正确处理危机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等为题,开展了突发性情景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调查活动中,学生们用已有的知识去研究、分析当前的突发性事件,对该事件的危害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们了解了两家企业及时采取的应对危机的措施。同时,有的学生还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可口可乐公司在比利时遇到中毒事件时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冠生园月饼事件后冠生园所采取的措施。从而,使学生们认识到企业面对销售公关危机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收回问题产品,尽快向公众道歉,及时向消费者通报事态发展情况。至此,学生们对企业如何应对销售公关危机有了基本的了解。
2.2远景性情景策略这种教学策略通常要求以重大的社会性事实为基本情景,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它的特点是,事实本身对社会影响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具有不可代替的时效性。例如,针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性的我国邮政亏损现象,我要求学生以“原本令人羡慕的黄金企业―邮政,为何越涨价越亏损?”为题,采取多种方法,调查分析邮政亏损的原因,帮助邮政研究对策,最后提交调查报告。这一教学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近景性情景策略这种教学策略通常要求以重大的社区性、校园性或者家庭性事实为基本情景,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它的特点是,事实本身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生对事实本身具有比较深刻的情绪体验。例如,在每年的学校“美食节”活动中,我要求各班运用营销知识开展经营活动。在活动结束后,根据各班事先的市场调研、摊位设计、产品设计、产品命名、价格确定、广告促销和最后的赢利结果给予综合评价。这一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从市场调研出发,了解消费者的口味、喜好,然后综合运用营销理论、烹饪技能、公关手段、成本核算等知识来完成。另外,在接受和处理各种信息的同时,学生们也深刻地体会到,同学之间的精诚合作是多么的'重要。
2.4创设性情景策略这种教学策略通常要求以资料性或者其他创设性事实为基本情景,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它的特点是,应用范围广,可控性强,过程相对简便。还可以弥补上述三种策略的相对不足。但是,它也有不足,那就是学生对事实的情绪体验,通常没有像应用以上三种策略那么强烈。
3研究性教学策略的特点
在理论的研究和教学的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研究性教学的实质是将科学领域的研究引人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研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研究的本质,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其特点如下:
3.1注重学生通过活动获得新知能研究性教学不是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再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而是让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研究活动如:观察、调查、制作、收集资料等,亲自得出结论,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建构起新的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3.2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是从空白开始,其已有的经验会影响现在的学习。因此,研究性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3注重证据在研究中的作用证据是学生通过研究获得新知的关键所在。在研究性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证据的收集,从证据中提炼解释,将解释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等过程,锻炼、提高学生的推理及思维能力,也使他们懂得科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如何通过研究发展并获得新知的。
3.4注重合作学习和情绪体验在研究性教学中,常常需要分组制订工作计划、分组调查,需要讨论、争论、意见综合等合作性学习。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论,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经验、文化背景的不同,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和情绪体验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能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5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在研究性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形成性评价,如:学生的笔记、撰写的报告,以及学生面对面的交流、针对某个问题所作出的解释等,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广度以及科学推理的能力。重视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是研究性教学评价的另一个特点,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如:检查采用的方法是否合适、解释是否合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3.6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研究性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被灌输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认知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启发、诱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获取知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始终以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参加学习、讨论,充分发挥教学艺术的创造性。
4研究性教学的体会
市场学的鲜明特点是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做中学”应该是《市场学基础》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基本前提。为了有效地开展以市场学理论为指导的社会调查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注重书本理论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研究性课堂教学活动中,最有可能得到最充分发挥。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潜能来自于他们对事实的深刻情绪体验,来自于他们对事实本身的高度注意力。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自己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去培养、去提高。因此,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研究性教学要求并且期待着学生的合作。在客观存在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已经把人们期望的合作,有效地转变成可喜的现实。
篇5: 新知识观:研究性学习的知识论基础
新知识观:研究性学习的知识论基础
知识观是人们对什么知识最有用和掌握什么样知识的根本看法,不同的知识观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观、课程观,如传统知识观重视陈述性知识,这便产生了接受性教学。一种什么样的知识观需要研究性学习,或者说,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知识观的基础上的,这个的问题的思考对于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有重要的价值。
一、新知识观关于知识性质的看法,在本质上内含着它在学习方式上对研究性学习的必然选择
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通性和中立性。所谓“客观性”,即指知识陈述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与事物本身的属性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本来关系相符合;所谓“普遍性”是指“普遍的可证实性”以及建立在其上的“普遍的可接纳性”;所谓“中立性”,也称“价值中立”,即知识是纯粹经验和理智的产物,只与认识对象的客观属性和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关,而不与认识主体的性别、种族以及所持的意识形态等等有关。在传统知识性质观的影响下,形成了以知识传授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观。
新知识观认为,认识对象并不是独立于认识主体的客观存在,缺乏认识主体的认识兴趣及其他许多与认识行为相关的条件,就不会有任何的认识对象。正是这种建立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的对知识的价值需要,以及其他许多与认识行为有关的条件,使认识主体“选择”了认识对象,建构了认识对象。而认识活动也是以认识主体的“先有”、“先见”为基础的,这种“先在结构”决定和制约着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进行着某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和取舍,它不可能是对纯粹实体的纯粹“复写”和“描述”。从来不存在脱离社会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主体,也从来不存在脱离社会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活动、认识产品和对认识产品的辩护,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所在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的制约,与一定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符号乃至人生信仰不可分割。所以,新知识观认为“文化性”而非“客观性”才是所有知识的基本属性。缘此,没有哪一种人类知识的客观性是绝对、纯粹而不需要进一步质疑的,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都需要对前人获得的种种知识进行新的审视、修正或抛弃,并发展出适合于自己这个时代需要的新知识。
随着知识客观性的被证伪,与其密切相关的“可证实性”也成了问题。在经验的意义上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被“证实”,但是却可以被“证伪”。事实上,从来没有哪一种科学实验能够拒绝或排斥任何的“反常”,而归纳推理的全称命题永远不能建立在个别观察事实的积累上,用来证明认识结果的“证据”也是被“制造”出来的和被理论“污染”过的,人们日常所看到的“符合”不是与认识对象的客观性质相符合,而是与一定的文化中已经存在的认识规则或“知识游戏”的规则相符合。任何知识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理论范式、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文化因素之中的,离开了这种特定的境域,既不存在任何的认识主体和认识行为,也不存在任何的知识。
随着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的被解构以及知识的“文化性”、“境域性”的被揭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①认识对象是主体和社会所建构的,自然反映出主体和社会的价值趣味与文化偏好;②不仅所有的感觉都接受着理论的指导,而且理性与文化及其包含的价值观念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③事实证明,所有的知识生产都是受社会价值需要指引的,所有知识本身是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要求的,所有的知识在传播过程中都是受着权力因素制约的。这一切都表明,所谓知识的“中立性”只是人们一厢情愿虚构出来的神话,知识本来就具有价值的特性。
在传统知识性质观和现代教育观的支配下,教学的核心任务或基本任务就是正确、有效地传递和掌握课程知识,师生关系的基本性质就是知识的传递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核心或最终目的也都归结于此、服务于此,学生被允许的活动范围也就限制在这个极其狭小的圈子里而不能越雷池半步,至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等都被看成是建立在课程知识的传递和掌握基础之上的,甚至被直接归结为对某种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新知识观则揭示了长期被现代知识观所掩盖的文化性、情境性、价值性、建构性。在这种知识观下,为了形成知识,个体的学习方式就应发生一定的变化。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应该遭到摒弃的,研究性学习是新知识观在学习方式上的一种必然选择。要获得具有文化性的知识,知识掌握的主体必须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实践,把学生限制在课堂上,限定在教材上,他们得到的知识就缺乏鲜活的文化根基。研究性学习自始至终充满着学生的实践探究与社会体验,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必然富有文化性。研究性强调在知识掌握过程中的主体体验,它提倡在问题的调查研究中解决问题,因此,具有很强的情境性特点。知识的价值性是指个体对知识满足个体的一种属性,研究性学习是在使用与体验中获得知识的,因此,由此所获得知识的价值性是显而易见的。同时,知识的建构性也需要学生在学习当中进行探究,研究性学习就是这么一种充满了探究意味的学习方式。
二、知识类型观的新发展与研究性学习
(一)世界经合组织从经济学角度对知识的分类为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中的内容选择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世界经合组织从经济学角度对知识的划分:一是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即关于事实的知识;二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即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三是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即关于技能和诀窍方面的知识;四是知道是淮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某种信息的知识,即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它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知识可以通过读书、听演讲和查看数据库而获得,第三类和第四类知识属于“隐含经验类知识”,是难以编码和度量的知识,它们的获取主要靠实践。这个分类生动地反映了当代知识体系的结构性变动。传统教学基本是教给学生“是什么”的知识与“为什么”的知识,而较为忽视后两种知识。这个分类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怎么做的知识与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要获得怎么做的知识,就必须要求学生亲身实践,而这正好是研究性学习的优势之所在。这个分类为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知识内容选择方面的方法论指导。
(二)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我们重视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理由。
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知识,缄默知识是指以整体经验为基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甚至就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不能以
学校教育和大众媒体等正规的方式加以传递,不能通过理性加以批判和反思。但是,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二者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互为前提,还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从功能上而言,缄默知识对于认识与实践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在显性知识的获得方面,缄默知识既可以起到一种基础的、辅助的甚至是向导的作用,也可能干扰和阻碍显性知识的获得,给人们获得显性知识造成种种困难。在实践方面,缄默知识既可以使我们在面临各种复杂因素时克服信息不充分的缺陷迅速地做出正确判断,也可能使我们的判断发生错误,从而给实践带来损失。
从类型上而言,不仅有缄默的“程序性知识”的存在,而且有缄默的“命题性知识”的存在;不仅存在着一些具体的缄默知识,而且存在着缄默的“认知模式”。
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只是基于对显性知识的重视,而不重视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所获得的体验使他们形成缄默知识。缄默知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知识类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忽视大量缄默知识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结果只能是:缄默知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发地产生影响,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分裂。这既使学生学到的显性知识不断地受到干扰甚至歪曲,又使学生认为“理论”(显性知识)与“实践”(建立在缄默知识基础上的实践)脱节;既不能使他们意识到“理智的力量”和知识的用途,又不能借助于显性知识修正自己的缄默知识,提高自己缄默认识的水平,从而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高分”说明他们掌握了很多的显性知识,“低能”说明他们在实践中与那些未受过教育或末受过同等教育的人一样,应用的仍是缄默知识和缄默力量。
缄默知识在一个人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形成主要靠“经验”与“实践”。正因为如此,研究性学习这种可以使学生形成缄默知识的教学方式才成为目前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地带”,这个中间地带的缄默知识在外界的帮助或自己的努力下,可以从“缄默的”状态转变为“显性的”状态。这个“中间地带”,也是通过研究性学习而形成的。
(三)私人知识和社会知识:从私人知识转化成社会知识需要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学手段。
我们把那些暂时停留在人脑中尚未实现物化的知识称之为“私人知识”,把那些已经实现了物化,可以通过百科全书、著作,以及通过无数劳动产品所能够体现的知识称之为“社会知识”。我们既要承认“社会知识”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私人知识”的地位。每一个人都能通过亲身的实践获得知识,而这种知识是一个人极其宝贵的财富。任何社会知识都起源于私人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新的私人知识的`产生又必须以一定的社会知识为基础;私人知识表达出来就成为社会知识,社会知识经个人吸收并加以发展就又成为私人知识。私人知识和社会知识二者紧密联系,相互转化。私人知识如果永远是私人知识,它就会失去知识本身应有的价值,只有在知识社会化的过程中,知识才能体现出它促使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功能。由此可见,将私人知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转化成社会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实践中,在个体的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的结合中私人知识才能转化成社会知识。我国传统教学,由于注重知识的授受,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机会,在他们身上所存在的由教师灌注的私人知识很难变成一种社会知识。研究性重视学生的实践探究,强调学生在社会性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这本身就是私人知识转化为社会知识的一个过程。
(四)小知与大知:为学生打破学科限制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与传统的“小知”相比,“大知”的新含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大知”认为人类各种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现代人不应该把自己束缚在狭小的单学科天地里,做井底之蛙,而要在掌握一门专业的基础上,朝多学科、跨学科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以适应现代科学、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需要。第二,“大知”还表现在不仅重视科学知识本身,同时重视知识产生的背景、发现过程、思维方式、运用方法等,换句话说,后者也是“大知”所包括的内容。应该改变干巴巴的讲知识的、演绎推理的教学方式,代之以“活化”的知识――把知识的背景、过程、思维、方法等作为知识要素有机结合到知识讲授中去,使知识本身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的浅层部分,而且能把握其深层部分,特别是把握发现知识、创造知识的方法。第三,我们不是为“知”而知,而是为“创”而知。为此,我们的知识不能局限在可以言传的书本知识上,而且要把动态的意会知识包括在内,后者是创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现代社会中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需要综合性知识,即“大知”,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的一个主旨是让学生在课题研究中获得综合性知识。
三、几点结论性认识
知识性质观和知识类型观的新发展使我们对知识论的一系列问题有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它打开了一片新奇的天地,为研究性学习的应运而生奠定了坚实的知识论基础。这表现在:
第一,知识观念的转变,使我们重新认识教师、学生的角色和教育教学的任务,从而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打破了观念上的坚冰,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在传统知识观的支配下,知识简单地等同于显性知识、公共知识和“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并过多地强调了知识的客观性、普通性和中立性的一面,教师也就成为了显性知识、公共知识和“是什么”、“为什么”知识的高效的传递者和权威的阐释者,学生则被看作是一个完全“无知”的人,在学习中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研究性学习存在的必要和生存的空间。而知识观念的转变则告诉我们,学生来到课堂的同时带来了他们生活中获得的缄默的知识和个体的知识,诸如“儿童的数学”、“儿童的物理学”、“儿童的化学”、“儿童的文学”、“儿童的经济学”、“儿童的哲学”、“儿童的历史学”等等。他们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而且还是已有知识的批判者;不仅是知识的消费者,而且还是知识的生产者。教育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借助于学生的缄默知识和个体知识来获得显性知识和公共知识,更要借助于显性知识和公共知识来检验、批判、修正他们的缄默知识和个体知识,还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关于方法和资源方面的知识。教育教学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社会实践、艺术实践,让学生应用和深化课堂教学所得,获得在课堂里根本学不到的其他知识,并生产和创造出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多种类型的新知识。这种由知识观念的变革所引发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为研究性学习的出现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知识观念的根本转变,使从事知识创新所需要的个体素质结构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这就要求教育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探究和综合意识,必须培养学生有效沟通、真诚合作、树立形象、协调关系,以及遵循和维护一定形态的知识或科学伦理的意识和能力。由于传统知识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教学所梦寐以求和津津乐道的就是为学生将来的知识创新打下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即掌握一定数量的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或技能(所谓“双基”)。以新知识观来看,这种追求是值得反思的。对于学生而言,掌握和理解原有的知识尽管重要,但对这些知识进行批判和反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知识假设更为重要;对于教学而言,教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固然必不可少,但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的意识和能力;对于知识创新实践而言,交往、合作、组织、协调、能力、道德,都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一个头脑中装满了各种不可能质疑的观念的人是很难有什么创造性的,知识创新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和能力正是在对所谓的“客观的”、“普遍的”和“中立的”知识的怀疑、批判基础上培养起来的。
第三,知识观念转变带来的教育目的观念更新,必然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学习方式变革的要求也必然会引起教学策略和课程设置的巨大变化,这就使研究性学习的出现成为知识观念转变的必然结果。如果知识真像传统知识观所认识的那样,是“客观的”、“普遍的”和“价值中立的”,因而是学生将来知识创新的“基础”,那么教师“填鸭”、学生被填也是完全正当、无可非议的。问题恰恰在于,学生将来从事知识创新的真正基础不是什么具体的确定的知识,而是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批判意识、合作意识、综合意识等等。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校的课程设置都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这些改革的要点在于:
①大力提倡反思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大力提倡真正意义上的讨论法、实验法、实践法等,促进各种形式的质疑、对话、交流与合作;
②提高教学活动的问题意识,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体知识”(所谓“直接经验”)和“地方知识”,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以问题为核心的、师生共同探索知识及其意义的过程,以更加接近于真正的知识发现活动;
③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教师教材知识的社会性、猜测性、价值性,将被传统教学剥夺了的对课程知识进行独特理解、质疑和批判的权利还给学生;
④帮助学生学会不断地从自己显性的观点和想法中分析自己所使用的缄默知识,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元认知水平,提高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⑤将教学评价从注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综合和简单应用转移到注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独特理解、阐释、质疑、批判和应用上来,实行旨在衡量一个人的知识创新意识、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教学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倡导和实施,为上述要求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时空和最大的自由,使知识观念转变引起的学习方式、教学策略和课程设置的变革由观念变为现实。
第四,知识性质观由客观性向文化性、普遍性向境域性、中立性向价值性的转变,向我们提出了开发本土课程、加强人文课程、改造科学课程的任务,而这也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初衷和着力点。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门自主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唤起学生对于本土知识体系的价值意识和文化认同,提高他们对源自西方的所谓普遍知识的批判意识和改造意识。研究性学习面向自然、社会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同时,使他们认识到人文知识对于避免个体和社会的“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保证个体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从而用一种多样性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对话。另外,研究性学习也对传统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根本的改革,它冲出了“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等现代知识观念的牢笼,向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达到对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与社会和人类关系广泛、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教学研究型论文
★ 高中化学教学计划
【研究性学习心理学的基础(推荐5篇)】相关文章:
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2023-09-29
课题开题报告格式以及写法2023-09-25
导师推荐意见范文2022-12-26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实施方案2023-04-12
关于课题开题报告撰写规范2023-10-15
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研究论文2022-05-04
课题开题报告撰写格式2022-04-30
浅谈课程改革中校长的责任和职责2022-07-05
学业预警导师指导意见范文2023-01-16
导师推荐意见20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