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语文教师的培养论文

时间:2022-06-26 05:25:46 语文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素质语文教师的培养论文(锦集14篇)由网友“盒盒盒盒”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素质语文教师的培养论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素质语文教师的培养论文

篇1:高素质语文教师的培养论文

高素质语文教师的培养论文

关键词:语文教师 教师教育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摘要: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需要高素质的语文教师,为此教师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一方面要改革课程设置,更新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改革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需要高素质的语文教师。这种高素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三是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此,教师教育必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以培养能不断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合格师资。

一、改革课程设置,更新师范生的知识结构

在国外,教师必须先学习四年取得某一学科的学士学位,然后再学习两年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即教师教育的“4+2”培养模式。与此相比,我国的教师教育在本科四年内要同时实现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因此,要培养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双专业”的改革势在必行。此外,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也一直伴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这种矛盾置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趋势以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现实中,也对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四个部分:通识类课程、教育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环节。培养目标决定课程结构,根据培养高素质语文教师的目标,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应做如下改革:

1.通识类课程:提高认识,优化结构。通识类课程在教会学生做事和做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师教育的通识课程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塑造他们的精神品质;有利于优化师范生的知识背景,拓展他们的学术视野;有利于形成师范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有利于积淀内化成起长效作用的素质。我们必须真正提高对通识课程的认识,这是实现通识教育内在价值的重要保证。

而优化通识课程的结构,是在以政治理论课为主的社会学科基础上,增加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综合设课,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学生的师德培养上也应调整思路。树立全程的教育观念,把对学生的师德培养和考核贯穿于大学全过程,并把学科育德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上,要精选中西方的人文精髓;要根据学生实际,开出丰富菜单,任其自主选择;要改变以说教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

2.教育类课程:培养职业意识,更新技能技巧。一方面帮助学生确立新课程理念,特别是准确把握过去教师普遍缺乏的课程理论、对话理论、建构理论、评价理论等;另一方面根据时代的进步,在“三字一话”、简笔画、美术字的基础上,更新师范生的技能技巧,可增开师生沟通、个别辅导、语文教材分析等方面的课程。通过调整课程结构,使学生提升作为语文教师的职业意识,发展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

3.学科类课程:夯实根基,厚实人文客观分析语文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大致包括:语言类、文学类、写作类和文学理论类知识以及相邻学科的知识和人文素养。目前在职教师普遍存在学科知识、素养不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应试教育使社会、家长、学生只盯着和升学考试有关的教学内容,功利化的教育目的使师范生在校学习和J-作中都只涉及与学科考试有关的`知识,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狭窄、陈旧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显然与实施素质教育、施行新课程不相适应。因此,必须改革学科类课程:第一,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开足必修课,开好选修课,保证四类课程都有所拓展、延伸,学生拥有充分选择的空间。还可增设相应的活动课程和社团活动,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第二,更新课程内容,注重精选学科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前沿知识和交叉综合知识。用这种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和富有弹性的课程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解决学生的学识、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使教师教育主动适应市场变化。

4.实践环节:常态化、多样化、全程化。教育实践环节是师范生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内化教育理念的基本途径,能帮助学生检验、修正个人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引发学生新的求知需要。

改革教育实践,首先是常态化,随机接触语文教育,直面语文教育的现状、困惑和不足;其次是多样化,教育实践形式可以是观察、见习,也可以是现场观摩、课堂诊断,还可以是专题调研、搜集信息,更可以是试讲、实习;最后是全程化,教育实践环节必须贯穿大学全过程。总之,培养语文教师的实践环节,必须改变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

二、改革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所谓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如何评判一种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呢?第斯多惠认为:“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和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学生的主动性是其主体性的一种反映。要明确什么是主体性,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主体。简言之,主体就是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体是认识论和活动论的一个命题。一个人能否成为主体,关键要看他在与客体的关系中,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对客体的主动态势。而主体性,是人作为认识和活动的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师生都应弘扬主体性,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发挥主体性,对教师来说,就是自觉提升专业素质,主动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对学生而言,就是对教师的引导积极回应,把自己看做学习的主人,表现出自主、独立、创新等特质,寻求主动发展。《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而就现实看来,高师师生都不同程度地缺失主体性,导致教师得不到专业发展,学生也没有自主发展的意识。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将是一个恰中肯綮的突破口。而就师生关系的性质来看,教师具有主导作用,这也决定了改革教学方法必须从教师做起,通过教师转变教学方法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提倡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哲学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体系。单个运用,每个都是好办法,综合起来,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如此改革,能为学生带来激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点。

2.倡导启发式教学。它和注入式一样,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教学目标。启发式不仅注重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超越传统的“三中心”,超越单一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拓展自主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3.倡导自主式教学法过去影响较大的教学法有:陶行知的“做中学”,强调解放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陈鹤琴的四步骤教学模式,即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检讨;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法,即教师先教阅读方法,学生逐渐养成自学习惯,直至完全适应自学辅导形式;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法,即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随着建构主义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新型自主性学习模式正在积极地探索之中。

4.倡导研究式学习。这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式学习是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提出的新课题。广义的研究式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理念、方式、策略,适用于所有学科的学习。它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狭义的研究式学习则为一种专门的课程活动。研究式学习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简言之,即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适应学习化社会。

篇2:培养高素质教师

培养高素质教师

培养高素质教师有多种途径,最经常最大量的还是要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进行。可以从下述三个方面入手:

一、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中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师生关系来构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是需要从多层面来认识的。它至少应该包含这样几个要点:从人际关系来说,应当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从教育过程来说,应当是民主的、互动的,而不是“专制”的;从教育方法来说,应当是服务的、全面负责的,而不是只管“教”的;从工作目标来说,应当是着眼于未来的、对学生终身有用的,而不只是看到眼前的。这种师生关系上的多层面的共存体,其实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实践素质教育的原则和要求。这个原则和要求坚持和实现的过程,就是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过程,就是逐步完善教师职业道德的过程。

二、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提高教师的心智技能。

课堂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既有对教师教学行为技能的基本要求,也有对教师教学心智技能的更高要求。教学心智技能的形成表现在对教学目的清晰认识,对实现教学目的策略方法的成熟思考,对学生情知状况的准确判断,对教学过程的清醒觉察以及对教学训练,内容的密度、强度的精细把握上,总体上说教学观念的理性化,教学方法的科学艺术化,教学效果的理想化是新型教师成熟的标志。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以保证改革的成功――这就逼我们的教师把对“分”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把对“结果”的关注转向对“过程”的关注,把对“独白”的`关注转向对“对话”的关注。即“逼”我们的老师从经验型转入研究型,使老师教学心智技能不断改善,不断增值。

三、在教育研究中实现“群峰崛起”。

如何形成“群峰崛起”的教师群体,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而最有效的办法是抓教育教学研究。

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是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从许多教师业务成长过程看,大致都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在教学总结的基础上,以对“怎样教”的研究为核心,着重研究学科教学中的具体方法。第二阶段:以研究学科教学过程为对象,揭示学科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第三阶段: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学校教育过程。即在学科范围内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研究学科功能和规律。为了使教育研究不偏离提高教师素质这一根本目的,课题的选择一定要注意对本校的教育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篇3:二十一世纪呼唤高素质语文教师(网友来稿)

二十一世纪呼唤高素质语文教师(网友来稿)

安徽全椒慈济中学 王玲

二十一世纪是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新的时代、新的社会需要的是全面性、创新性、综合性的素质化人才,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新时代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因此,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素质,特别是青年语文教师的素质,以适应当今新时代的要求,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十分紧迫的问题。我认为新世纪的语文老师应做到这平凡的八个字:爱心、务实、创新、进取。

一、爱心,即要有一颗热爱教育、爱护学生、甘于奉献之心。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之心。教师,是一个清贫吃苦、只讲奉献的职业,是一个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职业,是一个“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的职业。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必须树立为教育事业、为祖国为社会培养新人而勇于献身、乐于奉献的精神,就要有甘当人梯和红烛的献身精神,要淡泊名利,自守寂寞清贫,这样才能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工作充满责任心,对未来充满信心,诲人不倦,倾心竭力投入到自己所爱的教育事业中去。从而塑造一个良好的师德形象,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真正担负起培养创新性、综合性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其次,作为一名教师还要有一颗关爱学生之心。语文教学就是一门爱的艺术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沟通学生和教师心灵之间的桥梁,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的主张“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因此,师爱就是师魂。教师对学生应该充满爱心,极力构筑“爱”的氛围 ,要以爱为基础,用爱心来关爱学生,用耐心来教育学生,用责任心来对待学生。这样才能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启迪他们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创造,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从而达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效果,使 师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和学习的任务。

二、务实,就是要练就一身过硬的基本功。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使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学习、生活、工作、发展、创造需要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要重视语文教学的基本功。具体说来就是要重视教师本身的讲、读、写基本功。

一要能言。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工具,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指点迷津的向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言首先要规范,即要讲标准的普通话,它是教师必备的职业语言。其次,要言之有实、言之有序。教师应吃透教材,将每一个知识要点深入浅出、条理清楚、言简意赅、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最后,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生动、形象、饶有情趣。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驾驭好课堂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枯燥无味,应力使教学语言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乐和乐趣,从而受到教育、受到感染。

二要会读。语文教学也是一门朗读艺术。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语文教师应重视朗读,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无论什么文体,什么文章,要能根据课文需要在课堂上作有情感朗读,要读得字正腔圆、快慢适宜、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优美动听。从而让学生体会文字的旋律美,把语言文字转化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

三要善写。“硬笔头”当是语文老师的“专利”。语文教师不仅要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能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同时,还应该能写一点随笔、杂感,或者诗歌、小说等,从心底深处去感应、领悟和阐释生活和人生。凡是要求学生写的文章体裁、文学样式,教师应该先写,写下水作文,从中体会写作的甘苦。因为,教师只有写好文章,才能准确地去知道学生作文。倘若教师写作无法,指导作文必然是空洞的说教。教授学生,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

另外,语文学科的板书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在知识能力的传授培养上有作用,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粉笔字,字要写得大方,笔顺要正确。同时还应该能精心设计出详略得当、脉络分明、要点明确、灵活多样,具有美学价值的板书图示,使它如同导演向演员做示范动作,如同舞台追光总牵动着观众的心,使学生深切关注着课文内容,真正让板书起到书写示范的作用,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开拓学生智力的作用。

成功的教学得益于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语文教学的务实就是要从基础做起,练就一身过硬的基本功,让语文教学能力落实在每一堂课里,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有所得、有所收获。新世纪语文教育中,一个教师一旦具备了上述几项基本功,相信会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人。

三、创新,就是要做一位创新者,有着先进教学理念并能把它运用到实践中的高素质教师。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语文教育的重点是打好语文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是,长期以来,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似乎已经成为教学法则。但是,随着时代的不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这种授课的方法只会落得“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结果。教师自己没有创新能力,思维僵化,不求创新,那么他怎么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学生呢!因此,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二十一世纪,在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在创新教育的发展下,教师只有改变自己的观点,改革传统教学中的陈规旧法,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来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具体说来,作为语文教师要不倦学习,拓展知识,刻苦磨砺,提高素质。不仅要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树立创新精神,并吧它运用于自己的教育工作之中,不断开发、巩固,提高创新教学的能力,完善创新思维能力,优化创新个性和创新品格,积累、升华创新教学的经验;而且还要研究当代社会主义教育的新问题,创造性地丰富当前素质教育的新观念、新内容、新方法,形成独特的创新教学风格。以发展个性,培养成材为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进取,就是要有一种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课的综合性最强,内容覆盖面广,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渊深、广博的知识。所以,语文教师应成为一个“杂”家,从国内国外重大新闻到科技领域的最新成就,从民俗民风到流行歌曲、服装,只要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的,都应有所涉及、有所了解;只有更多的引入鲜活的知识,才能激活课文中蕴含的艺术生命力。另外,“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语文教师,还应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肚子里要能装下许多唐诗宋词、古今佳句,在适当的时候便呼之即出,运用奇妙。所以,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知识的积累,要随时随刻,刻苦钻研,勇于探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专业能力,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在这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的变革时代。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丰富文化科学知识,增强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意识;以“终生学习”的理念来严格要求自己,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重新构建自己的素质结构。要能遵循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语文教师。这样,才会不被时代所抛弃。

通信地址:安徽省全椒慈济中学高一年级办公室 邮编:239500

作者邮箱: www.zjs125@126.com

篇4:论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论文

论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论文

一、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1.加强临床能力的训练。按照卫生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所规定的统一培养目标,要求临床医学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和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领域内常见病,达到卫生部下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2]。由此可见,临床医学研究生不能仅仅是技能熟练的“处方师”或“手术匠”,临床能力也绝不只是临床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应是知识结构、逻辑分析、综合推理、诊断治疗、决策能力及实践操作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3]。因此,医院科教科和研究生导师要根据培养目标联合制定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计划,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计划内容包括:(1)在导师和上级医师的指导下,研究生参与管理病人,掌握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临床操作技能;(2)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科室的疑难病例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分析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3)研究生应参加科室的业务学习,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进行创新活动;(4)研究生应轮转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拓宽全科领域的知识面。

2.临床实践考核。为了提高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质量,应进行临床能力考核。考核可分为出科考核、中期考核和毕业前考核。一是出科考核。各临床科室成立科室考核小组,负责出科考核工作,以保证研究生在各科室轮转的质量。出科考核的内容包括3部分:(1)平时表现;(2)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和病历质量的考核;(3)医德医风考核。对于出科考核不合格者,继续留在本科室学习,直至考核合格为止。二是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由附属医院组织进行。附属医院成立专门的教学管理小组,由小组选择一名病人,考核研究生的临床诊治能力。考核内容包括病史的询问、体格检查、诊断和治疗水平、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等。三是毕业前考核。毕业前考核由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处组织进行,主要考核研究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处理常见病的能力。

二、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主要区别是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指研究生完成科研活动所需的能力,包括科研的洞察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4]。科研工作主要按照以下3个步骤来实施。

1.选择课题。选择课题是科研工作的核心,也是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选择课题必须以一定的理论基础为依据,因此,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和资料,了解本学科最新进展,找出专业发展的空白与不足之处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写出课题设计报告。通过选择课题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洞察力和创新能力。临床研究生的课题选择应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尽量涉及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的研究,其研究结果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这样才有临床意义。反过来,可以通过临床实践检验研究结果的实用价值,发现其不足之处,有助于课题的完善与提高。研究生选择课题后,举行开题报告会,邀请本领域的专家参加,对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从而使得课题的设计进一步完善。

2.课题的实施。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研究生不仅要动手做实验,还经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需要研究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在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中,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课题研究开始以后,研究生往往需要与实验室工作人员、同学、病人及其家属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了研究生的沟通能力。总而言之,通过课题的实施,锻炼了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生应定期汇报研究工作,使导师及时了解课题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完成。同时,导师也要随时检查研究生的工作,防止弄虚作假。

3.撰写论文。论文写作能力非常重要,研究生多年的学习成果最终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得以体现,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能够充分证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对其学习和科研成果的总结[5]。在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之前,邀请一些专家就如何写好论文进行辅导,传授论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提高研究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导师也应检查和指导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论文质量不高者,不得参加答辩。

三、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理论知识

1.优化课程体系。高等医学院校传统的课程体系明显落后于现代高科技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专业划分过细、知识面过窄等问题。因此,要强化跨学科、开放性的课程设置,体现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前沿知识的统一[6]。跨学科知识是研究生进行创新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跨学科知识,研究生的视野就受到限制,从而影响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2.更新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内容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内容比较陈旧,即使是最新版的教科书,从编写到审稿、出书一般需3至5年,甚至更长时间[7]。经过如此长的出书周期,教科书的内容明显落后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用这种陈旧的书本知识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研究生。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把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给研究生,使研究生了解这些成果,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进行科学研究。

3.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教学法,即教师讲,研究生听,研究生被动接受知识,造成研究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应当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大力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竞赛式、案例式等教学法,变研究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

四、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陈至立在第一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导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水平的导师能够站在学科的前沿,预见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他们一般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有创造性工作的经验,他们治学严谨,对研究生严格要求,鼓励研究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8]。”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的理论水平、临床能力、科研素质、医德医风等都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导师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主要原因如下:(1)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导师的学历层次整体偏低;(2)由于扩招,有的导师带的研究生过多,或因为兼职太多,工作量过重,无暇指导研究生;(3)有的导师是刚刚毕业的博士生,缺乏指导经验;(4)相当数量的导师研究经费不充足,具有国际学术研究背景和经验的导师比例偏低、国际交流能力偏弱,这些都会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9]。因此,必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具体措施如下。

1.完善导师的遴选和淘汰制度,提高导师队伍的质量。学校应建立学术委员会,制定导师选拔的标准和条件,将承担有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裕、科研成果突出、教学能力强、道德品质优秀、临床经验丰富的人员纳入导师队伍。对新增的研究生导师进行上岗前培训,让他们聆听老专家、老教授介绍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使他们了解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过程和自己的职责。定期考核导师的学术业绩(如科研项目及学术论著)、工作态度、培养能力等,督促导师履行职责。对于连续几年没有科研项目、经费和成果的导师,或者因导师失责而出现研究生毕不了业的,则取消其导师资格。

2.研究生导师需要不断学习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3.坚持执行导师每年招收研究生不超过3名的规定,以保证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每一位研究生。同时,要求导师在社会上的兼职不能太多,否则会减少对研究生的指导,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聘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家来校担任兼职导师,介绍新知识、新技术和国外培养研究生的经验,从而加强学校的导师队伍建设。

5.建立小组导师制度。目前,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取单一导师制,即每一位研究生师从一位导师,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学习、临床工作和科学实验。由于单个导师知识面和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很难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级医学人才。小组导师制,也称一主多辅的导师制,该导师制度源自美国,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最先采用了这种导师制,是导师负责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一种模式[10]。目前,许多欧美发达国家的医学院校在临床研究生的培养中采用了小组导师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小组导师制的导师组成员由不同专业的指导教师组成,例如,培养一名泌尿外科的研究生,就组织由泌尿外科导师牵头,普外科、肾内科、医学影像科、泌尿疾病相关的基础学科等专业的指导教师参加的导师组,让不同学术背景的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总之,只有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培养,抓好导师队伍建设,才能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篇5:论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论文

论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论文

一、概述

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资本、商品、技术、人员的跨国流动程度超越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要加强国际法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国际法人才,提高我国参与国际立法和国际司法活动的质量。”因为“法学教育和法律人才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直接关系到一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肩负重要国际责任的大国,有众多复杂的国际法律事务需要国际法专业人才去处理或提出法律建议。国际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作为国家间交往的行为规范,其对谈判、缔结、签署、批准、解释、实施等诸多环节的规范都会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研究、这需要更多的专家型、复合型国际法律人才。

要成为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既要懂国内法,又要懂国际法;既要具备一定的法学理论素养,又要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既要精通母语,又要熟练掌握国际法专业外语,包括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这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然而,国内的国际法教学尚不能较好地满足培育更多高素质法律人才的现实需要。因此,明确国际法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探讨如何通过国际法教学效率的提高来实现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目标,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制约我国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教学因素及成因

知识化、国际化、通才化将是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全球化对国际法人才培养带来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中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国际法律人才,另一方面现行培养机制难以在质量方面满足社会需求。“纵观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现状,面临两个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第一是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究竟应该走职业化道路还是专业化道路,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第二是法律人才培养目标问题、从各国法学教育的传统及现实看,法学教育具有三个可能的目标,即培养法律学者,培养法律工作者,培养有修养的人。”就本科阶段而言,学生的毕业去向差异很大:进公司、做公务员、读研、出国深造、进律所等。不同职业规划的学生对自身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的准备重点也往往会存在差异。比如,要出国的学生特别重视外语,要参加司法考试的学生和要考研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再加上高校本身在培养机制方面的诸多弊端,如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目标、对师生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诸多局限性的叠加形成消极合力,妨碍了培养更多适应全球化和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国际法法律英语运用能力有待加强,国际法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待提升,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也需提高。应当“改变那些束缚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三、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路径

跨国法律人才的知识结构至少包括本国法、外国法、国际法、法律英语等,此外还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除了国家、学校制定科学、可行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建立合理有效的对学生、教师和高校进行考核的机制外,国际法专业教师本身的专业理论素养、教学理念和方法都会深刻、长远地影响上述目标的实现。教师应重视国际法理论和国际关系实践的融合及对国际法专业英语(或其他语种)的强调和应用。在课程设置上,既要重视法学专业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应兼顾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需要。

(一)重视国际法理论和国际关系实践的融合

对许多法学专业本科生来说,即使其所在学校法学院、法律系与律师事务所或当地法院等单位有合作关系,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但往往与国际法课程不相关,与法律英语不相关。因此,难以将国际法理论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弥补该缺陷的方法有重视时事新闻、教学视频、专业外语、案例分析方法在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方面的作用。德国法学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各层次的法律职业教育和培训教学安排中,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至少在一半以上,而且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交替进行”。

1.时事新闻、视频资料在培养国际法律人才中的作用

国际法与国内法不同,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联系密切,不重视媒体中涉及国际法学的新闻报道,就不利于学生对国际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中就会脱节。“活的国际法不仅仅体现在案例中,也体现在作为国际法主要主体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因此要体现国际法是活的法,还必须关注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活动。”相关新闻报道或时事评论是国际法学理论与国际关系实践相结合或服务于实践的最好诠释。“学习国际法要对当代国际事件及时跟踪掌握,对国际形势,特别是国际政治形势有一个宏观的把握。通过对近年发生的国际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和思考。”教师和学生都应关注这些相关信息,进行资料收集及分类工作,将最新的相关时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既可减少课程的`枯燥性,又可温故知新,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4月3日《联合早报》网刊登了《九段线不在联合国海洋法框架内》一文,可就此引导学生讨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成就与局限性及中国在该公约谈判中的认识误区及后果。

国际法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的原则和规则本身,不能只教“纯粹的法律”,要讲国际法背后和之上的东西,讲国际法与国家间力量的关系,讲国家利益与国际法的关系,讲意识形态与国际法的关系,讲文化传统与国际法的关系,讲国际法所追求和实现的目的。视频资料所具有的趣味性、形象性、生动性、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将难以用语言来充分诠释的内容具体化,减少学生理解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可与教师课堂教学形成优势互补,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味。

2.重视案例分析在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中的作用

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还应具备较强的分析、应对国际法律争端的能力。“对国际经济法这样实践性很强但又离日常生活较远的学科,案例教学法更是意义重大。例如,WTO中的轮胎特保案、汽车零部件案等,既是新闻热点又是理论热点。案例是当事双方具体争端的体现,相比于国内法案例,国际法领域的案例往往更加复杂。通过将所学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应用于具体案例,不仅能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与框架,而且有助于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何在有限课时内合理引入复杂的国际法案例并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对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3.法律外语水平与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

跨国型高素质法律人才需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要“能够熟练使用外语从事法律工作,包括谈判、起草文书、参与跨国诉讼和仲裁、设计跨国法律问题解决方案等。对跨国法律人的首要要求就是多语言应用能力,避免由于语言不熟造成的理解错误”。现在全国能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仅有两千人左右,熟知国际法、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的律师尤其稀缺。北京的近一万名律师中仅有三百名具备从事涉外法律工作的能力,上海五千多名律师中只有五十名左右的律师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其他省区的缺口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失衡,具有较强的经贸、管理、新闻、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外语人才缺乏、”在国际法学教学中,适当借助外语词语、句子,有助于澄清教材中介绍条约条款时的模糊表达,也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在学习国际法课程中学习法律英语,以弥补公共英语课程的不足。例如,通过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due regard to”一语的分析,可初步了解军舰、机在他国专属经济区军事测量、侦察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的原因、现行国际法规定及中美实践。此外,有权部门、个人的双语翻译可能成为它国在诸如WTO之类的国际争端解决机构起诉中国的证据。翻译中存在分歧的实质就是条约解释方面的分歧。“巴西影响干可可措施”案专家组报告中对此有所涉及。“中国入世谈判经历了巧年多,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签订的一些文件中确实存在不少谈判者自己都不一定弄清楚其确切含义的措辞……有些则可能受到语言的影响。”可见,国际法中的外语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个人工作是否顺利、国家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维护等问题。

(二)建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与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

“三国法”间存在密切联系。国际经济法孕育于国际公法,但至今也尚未厘清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间的边界。高素质国际法人才应能建立知识与学科间的有机联系,减少“见术不见林”的现象。“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兼顾深度和广度。国际经济法是一门综合法律,既包括国际法,又包括国内法。为此必须注重采用比较法找出国际法和国内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比较法的角度去开拓学生对国际经济法的理解,增加教学内容上的广度”,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网络化、体系化。“在讲授条约法时,紧密联系学生己学过的合同法,运用合同法的原理诸如合同生效的条件、合同对第三方的效力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条约法。”例如,在学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其他国际法有关规则’,的含义时,可联系《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国际法的体系化与碎片化、开放性与自足性问题及成因、WTO相关案例。

通过教师对知识间联系的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加强,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视角会变得多元。

(三)教师应当具备的高素质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教师除应当具备敬业的职业精神外,还应当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高超的教学方法、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

“创新型教师必须有新的教育理念,主要有:1、新型的师生观,建立平等、民主型的师生关系;2、新型的学生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反对‘奴化’学生思想,鼓励其大胆质疑与创新;3、新型的质量观,反对仅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论学生学业的好坏,建立以创造能力的高低考核学生质量的标准;4、新型的人才观,反对‘唯书是从’、‘唯师是从’的好学生标准,建立情商、智商和谐共融和人格完美、健全的人才观;5、新型的价值观,树立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得到全面展现的价值观。”

四、结语

21世纪国家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其中软实力的竞争更具决定性意义,这就包括了人才培养的竞争。没有创新型的高素质(国际法)人才,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会落后.国内诸多难题的解决也离不开创新及各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只有不断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变革现行教育制度中不能适应高素质国际法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革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拓宽教育视野,真正有效地以市场规律、国家间竞争标准来衡量、考核人才培养的效果,使得国际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和标准,避免国际法人才培养的低效率及培养工作的自目性。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国际法人才的全球化,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跨国法律人才,学生和法学教育界都应对此做出努力。

篇6:加强实验室开放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论文

加强实验室开放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论文

摘要:从分析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入手,结合目前社会发展情况和高校学生的就业形式,强调了加强实验室开放:能够有效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教学质量;综合素质;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

物理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意义和推动作用。由于物理实验具有直观形象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实验教学不论在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中,还是在培养学生能力、引起兴趣等方面都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所以高校要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点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室是培养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场所。

但是目前很多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先由老师讲解实验内容,学生再按老师或教材所讲步骤重复实验,测量数据,验证结果。在实验的选题方面是以传统经典的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模式最大的缺陷就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重复实验步骤,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加强实验室的开放,实现个性化、开放式的教学,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实验内容,实现学生自己研究、自己设计方案完成实验,打破目前多数学校实行的封闭式、固定式的教学模式,这样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优秀人才的涌现[1],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1加强实验室开放,能够有效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多数实验课都是两个小时。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实验,但往往是被动模仿,没有时间深入地去理解实验的原理,而且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实验的理解、反应速度等都不同,所以每个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因人而异。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验原理难理解,用到的仪器设备较多,问题就更为突出了。如果实验室开放了,课前学生进实验室对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内容进行必要的熟悉和了解,那么上课时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实验的重点上,思路明确效果就会好多了。这样学生成为了主体,自主进行学习,教师为主导。

从形式上来讲[2]这种开放型的教学模式是指实验时间、实验教室、实验设备的开放。从深层次来讲,是指提供学生选择实验题目和实验方案的空间。实验内容一般有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部分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内容,对于能力较强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利用实验室开放时间,做一些相关的、感兴趣的其它实验,课堂实验完成质量不好的同学也可利用课余时间来实验室温故知新,既提高了实验技能,又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2加强实验室开放,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

跨入21世纪,我们的教育是现代化的教育,历史对现代化的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对人才的培养应是全新的、高层次的。物理实验是研究和发展物理科学的基本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和目的。而培养学生的能力[3],不仅表现在会用仪器设备、会做实验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创造能力。面临大学生就业难度大的社会形式,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各高校的专业培养方向在不断调整,实验课时仍然显得紧张,不够用。学生在课堂没有时间去做较多的实验,在很有限的时间内,要培养出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生是不可能的。所以,为解决这一矛盾,加强实验室开放势在必行。

开放的实验室使所有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实验,另外要保证开放的效果和质量,实验教师既要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钻研的环境,又要做到结合专业实际,积极引导,妥善管理,激发学生兴趣,并鼓励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实验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方法,能够灵活运用;通过大量的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把理论应用于实际,从而提高了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为自己进入社会增加了一份竞争力。

3加强实验室开放,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但也贯穿着素质教育。因为人才的内涵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复合,而不仅仅是知识量的迭加,所以高等教育的重点由传授知识转入提高素质是历史的必然。实验室的开放保证了学生对研究性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研究[4]。

设计性实验课题一般是由实验老师根据学生已用过的实验仪器综合自己掌握的实验测量方法来出题,也可学生自己立题,从实验准备到实验结束的全过程,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确定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只作必要的咨询和检查指导。遇到问题时,需要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案,因此设计性实验过程既是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锤炼过程,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手段。

综合性实验是学生知识的拓展以及难度的`提升,注重现代科技知识、技术的融入,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在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启思设疑,引导学生对各种现象进行思考讨论,促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既巩固了基础性实验阶段的学习成果、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提高了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实验教学比理论教学更具有优势。而实验室开放正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长时间接受这方面培养和锻炼的场所。

实验室开放既不限制实验内容,也不限制实验次数,满足了不同程度、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它消除了传统实验教学让全班学生按规定的内容,在限定的时间内“齐步走”带来的弊端,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收获。因此,充分利用高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优势,做好实验室的开放工作,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高等教育特色办学的理念,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能力素质,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邹进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与实施[J].大学物理实验,,17(3):89-90.

[2]贺水燕.大学物理实验分层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探究[M]..

[3]史贵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变革历史及其启示[J].大学物理,20(2):28-30.

[4]杨水其.大学物理实验的研究性教学[J].创造教育,(4):24.

篇7:浅谈语文教师如何培养中学生语感论文

浅谈语文教师如何培养中学生语感论文

【摘要】:语感与语言运用能力紧密相关。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本文从朗诵、听说、阅读、写作四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关键词】:语感能力实践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把“培养语感”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标准。吕叔湘先生曾在《语文学习》中早就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意识到训练语感的重要性,我以为新一轮教改中,语文老师应从下四方面进行初中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一、在朗诵中领会语感

语言是思想意义的外壳,思想意义往往蕴含在字里行间。因此,我们可以从语言入手来阅读,从而提高学生识别、领会、洞察语言的能力。

体会语言的表意,我们可以通过咀嚼文句中的词语加以训练对比,如朱自清的《绿》,在诵读中,点拨学生紧紧扣住“绿”字去读,理解作者抓住“绿”来做文章。开头落笔,“惊诧于梅雨潭的绿”,接着不写梅雨潭,而写梅雨瀑,初看仅仅是为了刻画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绿”的成因,细读实际上在写“惊诧”,到读至“梅雨潭”的绿招引着我们“追捉”,以致“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了瀑布了”时,使学生渐渐领悟到,原来写“梅雨瀑”是用来作陪衬,以显示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从而抒发发作者对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绿的倾慕和向往,表现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当然,体会语气(包括重音)的表意在培养语感方面同样有着一定的关系,阅读中要慎重处理。

二、在听说中强化语感

一个教师要提高自已的教学效果,就应改善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让学生爱听你的课,这可以从手势、音调、动作、语言等方面去努力。在这几方面中,语言尤为重要,因为美的教学语言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熏陶,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教《最后一课》结尾一段时,要使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情感美激荡,感动读者的'心灵,教师可用沉缓的声音表现小佛朗士经历这难忘的一课后似乎一下子成熟起来,“祈祷的钟声”、“收操的号声”、“韩玫尔先生站起来”.....都是一种无情的宣告——这难忘的一课不得不到此结束了;用哽咽的似乎失声的强忍的泪音读“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表现韩麦尔先生语不成声,用较快的语速读“他转身....写了两个大字”;用语调不高,但沉稳有力的声音读“法兰西万岁”,表达韩麦尔先生对失去国土的悲痛,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收复国地的坚定而炽热的信念;最后用轻微而感情激越的声音读先生临别时的感人形象:他呆在那儿,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样,学生就进入了情感体验的佳境,仿佛看见小弗朗士怀着深深的敬意,望着被痛苦折磨的老师,和教师共同咀嚼着这苦涩的滋味。若此时叫学生学着读,那效果就更佳了。

同时,开展各种听说活动、积极开发课外活动也是能迅速增强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老师要灵活广泛运用。

三、在阅读中提升语感

坚持课文整体教学。课文整体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理解能力的重要一环。它可以避免学生在理解文章时断章取义。通过整体教学,培养学生完整全面的理解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语感能力。课文整体学习需要老师精心备课,全面把握。尤其是对较长的课文一定要给学生完整的概念。扩大学生阅读量与阅读面。叶老在谈国文教学时说“......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它的书,越多越好。”又说“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新闻记者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可见扩大阅读量,无论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还是在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都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结合文体增补教材。结合现实生活,引进时代“活水”,结合作文课,引进学生的习作,把学生的优秀作文选出来,采用朗读、张贴、印发等形式给予“发表”等等。

四、在写作中发展语感

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发生与形成,这种发生常常是潜意识的,而写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与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由内在潜能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

因此,要学好语文,培养语感,就要多写。我觉得写有两方面:一是机械性写,如抄写、默写、听写等。二是创造性写,即写作,写作的好处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这种反馈就是其它学习形式,其它练习形式所取代不了的。语感的成熟就是形成语言思维能力,而写作的训练对于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极有好处。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二自然段,作者极力描绘了,春、夏、秋三季的自然景物和乐趣,写得具体、真切、生动。同样写色彩,菜畦用“碧绿”修饰,桑椹用“紫红”形容;同是写声音,鸣蝉是“长吟”,油蛉是“低唱”,蟋蟀是“弹琴”,给人的感受不同。因此,学了后可让学生模仿此段的景物描写,学习运用恰当的词语,写一段表现景物的话。

总之,语感在语文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要想真正地学好语文,掌握语言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就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篇8:大力培养高素质知识工人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本报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位杰出的工人。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上海液压泵厂数控机床调试工李斌。李斌是一位爱岗敬业的产业工人,又是一位技艺出色的知识工人。他把爱国家、爱集体、爱企业的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技术,勇攀技术高峰的实际行动,站在岗位技术前沿,实现了从操作型工人到知识型工人,进而成长为专家型工人的转变和飞跃。他不怕困难,勇挑重担,搞革新,破难题,攻难关,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他的事迹,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敬业奉献、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我国工人阶级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作为共和国的脊梁,劳动模范是亿万职工的楷模。劳动创造财富,创新推动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技术创新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求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像李斌那样,在改革发展中,增强创新意识,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做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创业精神的实践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李斌,就是高素质劳动者的杰出代表。这样的劳动者越多,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就越快、越深入,我们的社会就越文明、越进步。学习李斌,大力培养高素质知识工人,符合工人阶级知识化的要求,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符合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各级党委和政府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发现、培养和使用职工中的拔尖人才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就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各级工会结合自己的实际,协助党政部门,通过建立机制、兴办学校、技术比武、分层培训、结对互助等方法,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就能促进更多的职工成为高素质的知识工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国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符合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篇9:高素质文秘人才培养初探论文

高素质文秘人才培养初探论文

[摘要]在秘书专业教育中注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秘书人才的重点。文章分析了高素质秘书人才的素质要求及培养目标,并从优化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对高职学校秘书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全面提高文秘学生专业素质是当前高职学校秘书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秘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校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多向型、复合型秘书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深化高职学校秘书专业教育改革,是培养高素质秘书人才的关键。

一、秘书职业的素质要求及高素质秘书人才的培养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秘书人才,首先必须明确秘书职业的素质要求及高素质秘书人才的培养目标。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中国加入WTO,为秘书专业人才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而社会对秘书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个优秀的秘书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据此,我们应对传统的秘书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将原来培养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一般文秘人员转变为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精通秘书业务、懂英语、会电脑、能驾车的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的现代高级秘书人才。这类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人文素质、自我发展素质(能力素质)、创造性思维及创新素质、适应职业需要的身心素质。

二、优化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文秘人才的关键

为实现高素质文秘人才培养的目标,当前,深化秘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措施。高职学校应根据秘书专业的素质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模块化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课程改革为基础,实行课程重组和相关教学内容的整合,避免重复、脱节的现象,通过课程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发展,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1)文化素质模块。主要课程有:“两课”、文化与文学课程、哲学、体育、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法律基础、经济法、任选课、专题讲座等。

(2)秘书素质模块。主要课程有:秘书学、秘书实务、档案管理、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秘书礼仪、沟通技巧等。这一模块的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3)写作能力模块。主要课程有: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电脑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等。

(4)英语能力模块。主要课程有:英语精读、英语听说、秘书英语、秘书英语写作等。这一模块的教学,强调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结合,强调英语听力与口语的训练,并确保英语教学的连续性。

(5)计算机能力模块。主要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Office、Internet与网页制作等,并确保计算机教学不断线。

(6)相关知识模块。主要课程有: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基础、市场营销技巧、电子商务基础、商务谈判、全校选修课、专题讲座等。这是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设置的,为学生自主选学、发展个性留有必要的空间。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秘书人才的综合素质

1.全方位开展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高职学校要切实加强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要把德育工作当做重中之重。要经常调查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采用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德育工作。在“两课”教学中,要结合秘书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讨论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介绍反面人物的例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要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在秘书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应有意识地进行相关教育,做到“两课”与专业课相结合,使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的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

2.从增强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入手,加强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教育。秘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足,将会影响其对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掌握,学生对社会、对人生难以形成深层次的认识,缺乏政治敏锐性,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应从增强人文素养和思想底蕴入手,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养教育。在此,科学文化素养教育不单是指专业知识的教育,而是全面知识的教育,应包括专业知识、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人文素质,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丰富业余爱好,形成良好的气质,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强化能力教育。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能力教育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本质要求,创新教育是重点,其核心是培养创造性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的禀赋、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重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强化实践动手能力训练,突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秘书专业教学中,要加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高职学校秘书专业教学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智力为核心,以专业为基础,以实践为重点,以技能为主线的`新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大实训比例,搞好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在教学过程中,可把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联系起来,要求学生通过秘书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秘书中级资格证书。

在秘书专业的技能培养中,应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学生调研能力的培养。秘书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以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调查研究重在联系实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比较可行的选择是布置假期调研任务,开展有效的、深入的、系统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每个假期布置一次调研任务,从易到难,通过五到六次的调研,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调研能力,并养成凡事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习惯,在调研过程中学会交际,以增强环境适应性。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主渠道作用。改革课堂教学,是在秘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工程。传统的秘书课堂教学,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中心,教学效率低下。因此,要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大胆改革秘书课堂教学。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学目标上,要以训练为主线;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启发诱导,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结构,尽可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和训练。

教学方法的大胆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直接手段。高职学校要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和情境教学、现场教学等师生互动教学法,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创造出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生动活泼,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批判性、创造性、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表现自己,将其主动性、积极性和潜在的能量释放出来,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习惯。另外,教师还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革新教学手段,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加快学生理解课堂内容的速度,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学习效果。此外,在考试考查的方法上也应进行改革。除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外,还可以采用开卷考试、案例分析、情景应对、秘书五项技能竞赛、模拟实习能力测试等方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篇10:语文教师教学生成能力培养论文

语文教师教学生成能力培养论文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成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不断发展。生成性教学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和教学的动态生成,注重教师根据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和学生活动的多样性来展开教学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行为做出相应的调整,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要使课堂具有有效的生成性,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生成能力,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对话,并根据学生的感受、兴趣、行为表现等对教学行为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师生的教学交往深入下去的能力。教学生成能力是实现生成性教学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教学能力中最具灵动性的要素。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其教学生成能力,不仅是生成性教学的要求,也是其专业成长的必然诉求。

一、语文教师养成教学生成能力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1.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为语文教师养成教学生成能力提供了内在可能性

从语文学科设科以来,众多研究者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做了多种阐释,如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文学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目前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规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虽然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仍在继续,但课程标准所界定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属于语文学科的主要性质。通过语文教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提高其听说读写水平,发展智力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注重培养其积极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而言语发展和精神的成长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语文学科呈现出与其他学科迥异的鲜明特点。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一般是以单元为单位,每一单元按照一定的主题选择相应的文章。对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尤其是对文学类选文本身的解读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对于同一篇文章,学生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学生从中得到的收获也会相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具备教学生成能力,能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理解和课文的特点教学,注重教学的生成,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是符合语文学科本身的要求的。

2.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为语文教师养成教学生成能力提供了外在必然性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设计思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需要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生成能力。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注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反应,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并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1],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灵活地进行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态生成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首先是把整个高中语文课程分解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按照模块组织教学。这一改变既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语文学习要求,又增强了语文课程的多样选择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差异性发展,这种选择性实际上就包含了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的尊重,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兴趣和爱好的`选修课程中,他们会带着自己的个性解读来学习文本。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的学习,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成能力都是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深入的重要能力之一。

二、语文教师教学生成能力的养成方法

1.教学预设要有理念,为生成留白

教学预设要有生成意识,在预设时保证生成的张力。教师在课堂教学前都需要进行教学预设,在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对即将实施的课堂教学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做出规划和设想。为了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教师就要做到课前对教学内容了然于心,要在教学预设上下功夫,把它作为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教学预设的观点、态度和具体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生成性教学能力的养成。教师要有生成性教学预设的理念,要认识到课前预设不是设定一个刚性的、丝丝入扣的教学流程,而是要注重预设的灵活性。教学思路要灵活,要设计具有弹性的教学流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好生成性教学的课前预设。对于语文的文本来说,解读的角度和思路可以是多样的。同样是《再别康桥》,可以预设为通过徐志摩诗歌的“三美”来解析,带领学生体会其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也可以预设为以诵读来贯穿,通过反复吟诵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韵味;还可以预设为以体味“徐志摩的康桥情结”作为主旨,通过徐志摩的《康桥,再会罢》、《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这三篇有关康桥的诗文为阅读内容,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而这三种预设都可以完成单元目标中所要求的“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真情”的教学目的,如何选择就要结合学生情况定夺。当然,具体的教学方案也要用生成的理念来关照,就会使预设为生成做好准备。教学预设要巧留生成点,给教学活动留下拓展、发挥的时空。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中,要有灵活性,要进行开放性的教学设计,为教学生成留有余地。教师可以把教学环节设计成可以调整的板块组合,根据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才可以放得开、收得拢,为教学的动态推进提供条件,使教学的有效生成成为可能。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文章时往往会设置问题,例如在学习《春》的时候,可以设计“你最喜欢春天的什么景象?”或“文中这些描写春天的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这时候,教师就应想到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多样的,在预设中就应该考虑从哪里切入、如何衔接等,才会使课堂实施游刃有余。此外,在教学预设时,教师对课堂教学各环节所需时间也应该考虑,要为教学的生成留有余地,教师不要把讲授时间安排得过于饱满,按部就班的教学只能是一种知识的单向传递,要留给学生思考和发问的时间,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当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预设时设置一个补充拓展或布置为课下练习的教学板块,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为教学的生成提供时间保证。

2.教学实施要有方法,为生成留心

体验课程认为课程不是静态的书面文件,而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的鲜活经验,教学就是课程开发的过程。在教学实际中,课程的内容不断得到生成和转化,课程的意义也就得到了不断的建构和提升[2]。的确,教学“是一个教育环境中实际发生的事情──不是理性上计划了要发生的事,而是真正发生的事情”[3]。教学生成依托于教学而存在,真正的生成是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课前预设为生成做好了准备,教师还要掌握生成的方法,在教学中处处留心、巧妙生成。教师应注意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为教学生成提供客观环境。语文教学是一个极具个人体悟的过程,只有学生放松心情,投入文中去感受,再学会跳出文章去思考,才会使思维既具有活跃性又具有深刻性,死气沉沉的学习氛围或者过于兴奋的学习心态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亲和的关系,并及时调节课堂教学的氛围,为教学生成提供良好的环境。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为教学生成提供主观可能。教学生成看似是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预设的离开或超越,实际上学生能获得预期以外的发展。有时教学的生成是教师根据教学情况所做的调整变化,更多的时候,往往是学生的问题、感受、分析等激发了教师的生成,教师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把教学中的各种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在师生的对话中,生成了教学资源、建构了教学流程并且为教学附加了一定的价值。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促使教学的生成,一般说来,那些能够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方法是有利于教学生成的,如讨论法、探究法、情境法等。语文教学是以一篇篇选文组合起来的单元,教师应该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体味、有所发掘,学生思维的灵动性是教学生成的关键所在。语文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抓住生成的机会,使教学生成得以实现。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改造、转化的过程,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不同、认知特点各异,在语文学习中具有其个性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教与学的双方在动态交往中完成教学。在这个交往过程中蕴含着教学生成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巧妙生成。在作品品读中,学生的质疑、学生的错误、学生之间的分歧等都可能蕴藏着教学的生成点,教师要学会善于利用这些资源来促使教学的生成。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呐喊》自序时,一位学生质疑说,他在王朔的《我看鲁迅》一文中读到这样几句话:“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过这些东西的。”教师敏锐地发现这个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鲁迅的思想深度和文章价值,和文章学习的主旨有契合之处,于是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把教师带领大家分析转变成以学生的探究讨论为主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去追问鲁迅的思想和文章的价值,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回望要有思考,理性评判教学生成

教学生成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发生的,有着强烈的个性化特征,由于教师的视角、引导方式、生成能力不同,教学生成的程度和效果也会不同。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生成能力,就不仅能满足于在课堂中抓住生成点,还要在课后的教学回望中对教学生成进行思考和评价、分析和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生成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后,应回望自己的教学过程,对教学实施进行审视,从教学中是否有生成、教学生成是否围绕语文教学展开、教学生成是否有效等方面进行追问。教师可以思考以下问题:这节课的教学实施和课前预设是否完全一致,有没有地方做了调整和变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调整和变化;改变后的教学效果如何;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思考;是否使学生更有收获;教学生成的内容是否是围绕着语文教学进行的;还存在哪些被忽略的生成点;以后的教学预设还应该注意到哪些内容以利于课堂的生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关注哪些方面以便于有效的教学生成……这样的追问和思考会使教师站在一个较高的评判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中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使教学生成不是盲目的、随意的任性而为,而是有准备的、有意识的主动创设。例如在《鹬蚌相争》的解读中,随着学生质疑“蚌的壳是不是蚌的嘴?鹬的嘴被夹住了怎么说话?”而把教学转向讨论此类问题,是不是有效的语文教学生成?[4]又如在课堂教学进行中,由于遇见大雨或者大雪突降,把课文学习调整为习作练习是否是巧妙生成等。每一次教学回望都是对自己的教学生成能力的反思评判,它会促使语文教师自觉的能力养成和专业成长。生成性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性和复杂性。“教师只要在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5]把“生成”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作为一种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教学常态是新课程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想促进其专业成长,提升其教学能力,就应该关注教学生成,用生成性教学的理念指导其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教学生成能力。

篇11:中小学教师培养论文

中小学教师培养论文

一、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反思

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教师教育主动适应和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法及培养途径诸多方面做出积极的回应;另一方面也把教师教育的理论、教改成果应用到基础教育实践中,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为进一步了解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我们参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9课题组对北京、河南、宁夏三个地区以及山东师范大学学者对江苏省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基本现状的调查为主要依据,结合我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高师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培养本科层次中小学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辽宁省八个城市和农村,29所学校1067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追踪分析,针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知识、专业素质、专业适应性和专业胜任程度几个纬度进行了分析,总体归纳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现有状况及未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

在被调查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中,有72%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己的教育观。98.7%的教师表示认同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沈阳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中86.8%的教师认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是能够实现的,较多数的学生对此较乐意接受。64.4%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对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46可见,大多数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持有赞同和支持的态度。但对新课改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仍需要有一段过程。

(二)教师专业知识情况

北京师范大学调查组对北京、河南和宁夏三个地区的3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关于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调查中最想学习的课程按选择排序如下:“与教学方法、技能有关的知识”达56.1%,居于首位,“与教学设备有关的知识”为45.1%,“与学生身心发展和评价有关的知识”为29.41%,“教育理论相关知识”为21.05%,“与教育科研相关的知识”为16.41%。被调查的教师90%以上毕业于师范院校。由此可见,作为一个教师必备的教育专业理论与方法以及教学技能相关的知识,在教师职前教育中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教师专业性在职后也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师范生在从教之后,对教育专业知识的需求仍然十分迫切。

(三)教师专业适应性状况

对北京、河南、宁夏等地区教师的调查显示:15.4%的教师不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实践能力;31.3%的教师认为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定势使自己的教学方法难以更新;25%的教师要经过学习和不断适应才能投入到课程之中;39.1%的教师在备课中从不利用新资源等教育技术;55.4%的教师认为采用新的教法后,短时期没有见成效;40.3%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推进的速度太快,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1]243这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适应能力还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四)教师专业胜任程度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对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或活动课程的胜任情况的调查发现:北京、河南、宁夏三个地区的教师中有56.59%的教师认为能够胜任,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需要接受培训后才能胜任;还有40.7%的教师认为需要经过学习和适应后才能胜任。[1]226

(五)教师专业发展中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北京、河南、宁夏、辽宁等地区教师的调查表明:约50%的教师感觉新课程改革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压力较大,主要表现为教学工作压力、学校制度环境压力、课程改革压力和自我发展压力等。教师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将教改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调查中发现59.5%的教师能够做到课堂里充满师生愉悦的微笑;39.5%的教师勉强做到,18.2%的教师勉强能做到给每位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机会。面对教师的难以进入课程改革的角色及教学中的压力,开展良好的专业培训十分重要。在调查中发现,23.3%的教师缺少集中研修的机会,57.1%的教师认为缺乏行家指导,21.9%的教师缺乏学习相关的信息资料充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46.6%的教师因教学工作繁重难以挤出时间参与学习和科研活动。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具有较好的认同、理解和积极的支持态度。这是教育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但仍然存在着传统的教学体系的束缚、教育行为转变滞后、课程内容陈旧、学科本位、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实践反思与体验匮乏,教师在变革中主体地位的缺失,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机制不健全,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不衔接,师范教育培养的师资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等问题,因而导致了教师专业适应能力下降、教学改革潜能不足、教师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二、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培养思路

如何建立一个既能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人才和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又能为自身持续、快速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发挥教师教育的先导性、示范性和保障性作用,是我校教师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的课题。我们在广泛调研、实地考察和论证的基础上,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提出了推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构想。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定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型中小学教师。这种新型人才的培养规格是:厚基础——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师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宽口径——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和教师专业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教学方法及技术,有较强的专业适应性及自我发展的潜能;高素质——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人格品质,健康的身心素质,不断学习与创新的能力;重实践——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教学与科学研究能力,动手实践、勇于创新能力;显个性——具有多种教师专业特长和多样化的职业兴趣及良好的教学技能,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谐发展。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几年来,我校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不断探索与创新,构建了“教学与教学统整,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统一,职前培养与职后研训融通”的教师教育一体化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师教育机构一体化,培养体系一体化,使教学研究和职后研训提前介入职前培养阶段,加强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对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的了解,缩短了预备教师、准教师入职阶段的适应期,加速了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不断探索开放的、多元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新体系。

目前我校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3+1”培养模式,即改革混合培养,采用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分段实施、分流培养的模式。前3年进行学科专业教育,教师专业课程逐渐进入,后1年由教师专业发展学院进行教师专业培训和实践。这种专业化合格师资的培养模式,有助于师范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养成和训练,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从师任教的技能。

“2+2”培养模式,即前2年按一级学科为主体大类培养,2年后进行学科专业的教师专业分流培养,在第四年由教师专业发展学院集中进行教师专业课程学习,教学研究与教学实习实践指导。这种择优定向、分流培养的模式,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有助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全程化、专业化和优质化。

“3+1+1”“2+2+2”培养模式,即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精英人才”的“本硕一贯制”模式。经过前3年本科专业教育和后1年教师专业培养,以及经过前2年大类学科基础和通识教育,后2年分流进行学科教育、教师专业培养,在第4年对学习成绩优异并有志在教师教育中深造者,经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导师推荐和专业考核,选择优秀学生进入为期2年的硕士层次的学科与课程论方向的学习,获得硕士学位。这种模式的培养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专家型以及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骨干教师。

(三)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改革

本着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专业知识积累、专业智慧增长、专业技能提高的课程理念,我们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教师教育必修课,教师教育选修课,教师教育技能训练课和教师教育实践课四大模块。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分别开设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研究课程以及中学教学实验设计与演示课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将应用性、多元化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即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教研工作指导训练、多媒体课件制作、三字一话基本功训练、微格教学训练、课本剧创作与表演,纳入教师教育技能课程设置中;改革实习模式,构建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特色,综合小学期教育调查、小学期校长论坛、教学模拟演习、教育见习和实习、学生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内容,构建面向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际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教育实践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促进教师教育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择业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在教学改革中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时代性、研究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鼓励广大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引入教学内容中,结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不断调整丰富教学内容,同时鼓励教师大胆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和传递式,提倡讨论式、探究式、活动式的'教学方式,提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行动研究、实践反思、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教与学互动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实现教与学的共同成长。

(五)教学实践环节的强化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实践课程的比重,每学年增加近20天的小学期见习与研习和10周的教育实习与实践的时数,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实际,精心设计了教育实习的内容、形式和考核办法,把师范生的专业见习、课程研习、上岗实习和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了与中小学共建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实施双方“互聘导师制”,使具有丰富的中小学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教育专家、教研员承担师范生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并系统地介入了师范生学科学习、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教学实践指导和毕业设计等整体专业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师范生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同时还在沈阳周边地区抚顺、本溪、朝阳等地建立了农村教师教育实习基地,选派优秀师范生进行“顶岗实习”,开展师范生“教育支边扶贫”工程,培养了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三、推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评价体系、教学督导与检查体系和教师教育导师考核制度、师范生实习制度、师范生毕业设计和考评办法等,不断形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管理和制度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教师教育专业优质师源的建设

高校应在大力引进高层次、高素质、高职称人才的同时,不拘一格地引聘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专家型人才,充实教师教育的骨干队伍。同时采用外引内培并举的方式,积极推荐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学校进修学习,提升学习和学识水平。对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和新上岗的教师实行到中小学半挂职学习锻炼一学期的“研修制度”。鼓励在职教师深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形成“教、研互助对子”,以教授研究室为载体引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开展教师教育的学习和互动,推进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三)提升教师教育学术研究的水平和资助力度

为提升教师专业质量,我校不断加强教师教育的学术研究,使教师教育的课程研究、学科建设建立在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基础上。建立学术研究激励机制,对高水平、高级别、学术影响大的成果予以奖励和资助,学校在教学经费中划拨专项作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专项奖金,用于满足教师教育改革与实践、教学方法手段更新、教材编写与成果产出等多项发展与建设的需要,以确保我校教师教育工作、教师专业发展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檀传宝.: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郭黎岩,王元,刘正伟.辽宁省小学教师现状调查[J].辽宁教育研究,(3):92-94.

[摘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对教师专业知识情况、教师专业适应性状况、教师专业胜任程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等方面开展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与反思,探讨教师专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培养的思路。

[关键词]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专业适应性;专业胜任度

篇12:教师人格培养探讨论文

关于教师人格培养探讨论文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基于长期的教学实践所生发出的独特的感染力、号召力、影响力以及权威性的总和,是建立在教师个人优秀的品质和人格基础之上的,带有鲜明的职业特点。虽然很难建立起标准化的教师人格魅力体系或者开设一门旨在培养教师人格魅力的课程,但是教师人格魅力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确实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一直被教育学界所广泛关注。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转型时期,这个时期对社会的发展的影响又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教师队伍的影响尤为明显,部分教师人格出现诸多的问题,对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传统习惯等都受到不同程度地冲击。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如何面对新时期的挑战,培养自己的理想人格,就成为转型时期每位教师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 国外教师人格现状

在国外,即便是在这方面研究进行较早,也没有特别直接的关于教师人格培养的系统研究文献,但教育是每个国家和民族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石,教师的人格培养不可避免的成为其中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对于教育学研究者来说,也是其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因此,国外教师人格培养研究,是通过一些优秀的教育学工作者和教育学家,在一些一般性的问题论证的过程当中不断渗透和总结了对教师人格培养从形成到展现的各个环节的理论的集成,很多教育学家都对教师人格培养有过精辟的论述,例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学理论家、教育实践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教师一方面应当是所教授科目的精通者,能够掌握所教授学科的基本理论,并且持续关注和了解他的发展状况、前沿理论和发现,对该学科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成果有足够的了解。同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该学科的问题探讨当中,能够独立的进行研究。“这样的教师则可成为学校的骄傲。”通过成为所教授学科方面的专家型教师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俄国的教育理论学家乌申斯基也很强调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性。他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实施教育活动的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继而形成性格。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实施个人影响,使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品格组成部分,就没有实现教育的目的。只有在教师人格的影响之下,才能同时培养学生们的智力和品德,教师人格在教学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纪律、任何规章、任何课程等形式都无法替代的。“教师的人格作用是使青少年心灵中开花结果的阳光”换言之,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正面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学家第斯多惠的观点与乌申斯基不谋而合,同时他还认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应当知道,通过让学生了解你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比你知道什么能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这样的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教育者自身和吸取他人的宝贵经验。可以看出,国外对于培养教师人格魅力是非常重视的。

二、 国内教师人格现状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年以来的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教师理想人格研究的专业性论文篇。优秀硕士论文四篇。通过阅读文章,发现—年的研究较少,共篇,年至今共篇,其中年篇,—年篇,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这说明近年来我国学者越来越多地关注对教师理想人格的研究。从现有的相关资料来看,主要侧重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对教师理想人格基本内涵的研究

1.关于人格的界定:对于人格概念的界定不同学科给了不同的定义,目前心理学界定还是比较完善和科学的。国内的学者也对人格做了不同的阐述,综合各个学者的观点,基于笔者论文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伦理学倾向,笔者比较认同的观点是硕士论文黄美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想人格及其养成研究》整理的人格概念。即“人格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内在和外在特征的整体体现是能区分人的高尚与卑下的品质、境界、道德水准及尊严等,是一个人做人的品格和标准。”

2.关于教师人格的界定:国内学者王荣德认为“教师作为教育职业活动的主体,在其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优良的情感意志、合理的智能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而关于教师的外在特征是否属于人格并没有说明。成媛在其硕士论文《社会转型期教师人格发展研究》谈到人格和教师人格的'关系中指出,教师人格是在人格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重塑的结果,因此关于教师人格的概念界定,笔者结合之前人格的概念的相关分析,认为教师人格是教师作为教育职业活动的主体,在教师劳动过程中形成优良的情感意志、合理的智能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和外在特征的综合。

(二) 对教师人格基本构成要素的研究

国内的学者基本上是从教师的知识层面、道德层面、教学能力层面、政治层面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国内学者王荣德编著的《教师人格论》对教师人格的构成主要借助于心理学的角度,将其分为教师的品格、性格、体格和资格四个组成要素,在这里,笔者比较认同这四个要素,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来构建教师理想人格的基本要素。

三、 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正跟随世界现代化的潮流迈入社会转型时期,新的历史时期对教师人格,无论从职业信念、专业思想方面,从教师传统的道德体系方面,还是从教师的知识能力方面都提出了挑战,同时,社会转型对教师的智能、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价值观体系等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应对社会转型对教师人格提出的挑战和减小社会转型带来的消极影响,塑造适应社会转型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师人格,培养老师的创新性和适应性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篇13:深化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论文

深化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论文

摘 要:高等学校在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本文以西南大学先进的教学经验为切入点,探讨了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

西南大学以建设高水平综合大学为目标,以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素质全面”的创新人才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实现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实效,其经验值得探讨。

一、认真修订培养方案,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它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培养措施和培养途径。从级开始,各专业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突出研究性课堂教学、创新性自主学习两个重点,加强专业与强调通识有机结合、加强理论与突出实践有机结合、加强学习与强化研究有机结合、加强课内与注重课外有机结合,强调分级设计、分类指导、分流培养,全面修定了培养方案。

1、调整学分、学时,建构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

为适应不同专业的要求,培养方案的毕业学分设定为150—180,不同专业可以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具体设定。其中,为了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要求所有学生至少选修12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含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强化学科基础知识、拓宽专业面,要求各专业学生至少选修20学分以上的专业选修课程;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低于25%,并将过去每学分20学时的对应关系调整为每学分18学时,减少了课堂教学时数,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

2、整合五类课程模块,构筑新的课程体系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将全校课程整合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自主创新学习五大课程模块,构成新的课程体系。要求全校性通识教育课程在科学的设置基础上,同属一级学科的各专业学科基础课程相同,同一学科群专业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可修读相同的学科基础课程,以夯实和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逐步实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通识培养。此外,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基础、体育等课程除必修课程外,还开设定量的选修课程,保证四年教学不断线。

3、设立创新实践学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明确将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列为六大建设内容之一,足见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则明确强调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我们除了在培养方案总学分内对实践教学环节作了学分比例要求外,还在总学分外另设10学分的创新实践学分,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创新性学习。创新实践学分由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和实践学分三部分构成,可替代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其中,科研学分和技能学分可以替代部分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创新实践学分的获得由学校根据《西南大学本科学生创新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统一认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坚持个性化与综合化培养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坚持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通过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光炯计划”、师范生“顶岗实习”和“实习支农”计划,形成以创新实验班教学、实习支教、实习支农等教育教学模式为一体的基础型、应用型、复合型多层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开设创新实验班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后如何培养精英人才的问题,学校从2006级开始在化学化工、历史文化、数学与统计和物理科学与技术4个学院试点开设了创新实验班(创新实验班是以我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侯光炯教授命名的人才培养“光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班在使用同一培养方案的前提下,通过集中优质教学资源,以实施课程教学改革计划和实验教学改革计划为重点,强化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精练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能;创新实验班试行学业导师制,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创业计划、申报“本科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参与教师研究课题和相关的实践活动。学校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向创新实验班学生开放,以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实行滚动竞争机制,通过动态的考核与评价,部分学生会被淘汰进入普通班学习,普通班优秀学生也有机会通过导师推荐和考核进入创新实验班学习。

2、实施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

针对我国农村尤其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普遍存在师资队伍不稳、质量不高的问题,我校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以顶岗实习为基本模式,积极探索培育教师人才模式的改革创新。学校在师资问题比较突出的农村中小学建立实习基地,派高年级师范专业学生定点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顶岗实习,全面进行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并让农村中小学被顶岗出来的教师参加我校组织的系统培训,以此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从引领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这项改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贫乏问题,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了我校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这项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社会反响强烈,多次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3、探索实习支农计划

在党和国家更加密切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大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业教育的传统优势,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积极探索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率先在重庆石柱县取得了明显实效,也被称作“石柱模式”。一方面,学校将石柱县作为科研和教学实习基地,把部分科研项目和科研课题带到石柱地方开展,并将研究成果就地转化,极大地支持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石柱县也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场地,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支撑平台。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模式,也是科技支农的一个成功典范。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到课题调研和研究之中,既巩固了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实践能力。“石柱模式”极大地密切了人才培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强化人才培养过程

人才培养既要有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和目标规格,更要有扎扎实实的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来加以推动。

1、实施课程精品化战略,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就必须按照时代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近年来,配合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抓住建设各级精品课程的`机会,以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实施课程的多样化、精品化与专题化改革,实现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融合,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持续不断地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构建以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和达标课程为骨架的、覆盖本科教学基本环节的三级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加适应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2、大力推进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分级分类教学,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公共课和基础课程多是大学生进校后首先学习的课程,对刚刚进校、世界观正在形成的低年级大学生做好中学阶段所学知识和大学专业发展的衔接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为切实解决大众化教育阶段部分学生“吃不饱、吃不好”和部分学生“吃不消”的两难问题,我们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为先导,在大学计算机、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植物学等公共课、基础课程群中大力倡导并积极推进基础课程分级分类教学改革。通过制定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教学的课程级别,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量体裁衣,进行针对性更强的课程教学,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厚实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基本技能的要求。同时,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深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增强学生学习效能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能。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学习讨论会等形式引导师生对研究性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鼓励教师在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实践,开展启发式、研讨式、问题式、案例式教学改革,切实转变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互动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互动研讨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真正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四、通过体制创新和教学过程监控,创设宽严适度的成才环境

良好的环境对人才培养具有熏陶和感染的作用。近年来,学校在严格教学过程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推进教学体制改革和创新,为学生成长发展创设了更宽阔的空间和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1、严格教学过程监控,规范教与学双边行为

为了维护教学正常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切实维护学生学习的权益,我们通过调动各方面力量,构建了以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专家评课、教学事故处理等诸多环节构成的,包含一系列科学指标体系的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强化教学过程监控,我们在国内高校率先设立了教学质量监控电话(教学110),并派专人职守,确保信息反馈的准确、及时,保证了教学过程监控信息渠道的畅通,有利于规范教师学与学的双边行为。

2、积极实施“2+1”学期制改革,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必然面对资源不足尤其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为了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加宽阔的平台,我校创设并实施了“2+1”学期改革,在原来的春秋两个学期之间增设一个短学期,构成“19周+19周+6周”的“2+1”学期模式。“2+1”学期制的实施,为资源的调配和利用增加空间,为资源的释放和丰富提供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拓宽平台。经过一年的试行,我们已经验证了这一体制改革的可行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正在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启迪.开展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新局面.中国高等教育第13、14期.

<2>郭霄鹏.整体优化 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国高等教育期.

<3>陈羽白,罗锡文等.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高教探索4期.

<4>张国圣.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西南大学为在校生提供“大师文化”与“基层实践”两道大餐 光明日报 201月4日.

<5>梁宏,武高辉.实施创新教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高等理科教育第1期.

篇14: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技能型人才

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技能型人才

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技能型人才

许丽丽

(山西省祁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摘 要:计算机本身就是人们获取和接收信息的可操作的媒介,它的操作性本身其实毫无意义,学习计算机更多地要学习它的思路和理念,要真正树立的是创新思路并且寻求突破,而绝不是应用“创新步骤”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理念的革新;计算机的创新思路;项目任务;学习情境

在教学方法上除了要以实用性为主以外,更要扎扎实实地深入理论本身,并且要简化原有(演示、讲解、练习、展示)的计算机教育方法,更新原有教育理念,在实际操作中只保留演示、练习,真正达到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理论,在理论中加强实际操作,使理论和实际操作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如在premiere Pro CS5的实际教学中,我不会让学生先去看书,我会给他们创设项目和任务让他们马上去完成,让他们主动带着问题去看书寻找答案、解决问题,最后我再演示,让他们去练习,就这样往往他们学到的东西更多!

在教学内容上,一般职业高中的计算机课以实用为主,非常重视实际操作,对于理论学习往往不够,鉴于此我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理论,因为计算机本身就是人们获取和接收信息的可操作的媒介,它的操作性本身其实毫无意义,学习计算机更多地要学习它的思路和理念,要真正树立的是创新思路并且寻求突破,而绝不是应用“创新步骤”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如我在premiere Pro CS5的实际教学中会重点讲授一些电影剪辑的发展和脉络,讲一些与剪辑相关的蒙太奇理论,真正让学生能够通过问题的解决达到一次知识的满足和心灵的“愉悦”和“净化”,让他们真正懂得学习的理念其实比学习本身(知识和方法)更重要。

在教学手段上我要主动为讲授创设优质的学习情境,因为它本身就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课堂教学越来越活起来。多媒体技术以数字通信技术、传播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能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统一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又能降低学习难度,便于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如在讲授premiere Pro CS5时,我先制作一两部优美的微电影,然后用不同的水平剪辑出来,学生看见不同剪辑层次的“作品”,他们都想知道那个较高水平的电影是如何剪辑出来的,于是我再把如何正确剪辑告诉他们,达到预设优质学习情境的目的!

一、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是计算机课堂中的必备环节,它不仅是对本课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也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赏识教育,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而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表扬和赞赏。学生学习某一知识,总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绩,特别是能得到教师的表扬或其他同学的羡慕,这会激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例如,在完成某一实例后,抽取某几个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展示出他们的作品,在作品展示的同时也要适当使用夸奖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他们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被表扬的'学生的成绩得到教师的承认、肯定和赞扬,学习起来就会信心百倍,兴趣盎然,在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二、设置项目任务,提高其主动性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现实的、针对性很强的项目任务,布置给学生学习、思考、探究。譬如在教Word 2007时,可事先发给学生一份教学样稿:处理一份文稿。首先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整理样稿,再有针对性地讲授样稿的处理方法与步骤,并强调实效的重要性。一般的,当学生自己产生疑惑、有解决问题的冲动时,学生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新知,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如讲解Word的表格制作时,可先将座次表、课表以及成绩统计表等样本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带着学习任务去学习,效果会更好。这种方法要求教师细研教材,精心设置任务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学习情绪。

当今社会是一个急需综合性技能人才的社会,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中高级计算机技能型人才,需要我们及时革新教育理念,强化计算机创新思路的培养,及时改进教法,确保计算机教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万森。计算机专业还有几分天下[J].计算机教育,2006(02)。

[2]刘继雄。“项目教学法”在Visual FoxPro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32)。

[3]谭仁杰。做研究型教师[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孙宏安。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潘怀。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信息与电脑,2009(09)。

[6]宋军营。职业学校计算机实践性教学之我见[J].职业教育,2009(08)。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海洋类理科硕士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实践论文

独立学院与工商管理论文

现代远程教育文化问题探析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标准要求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安徽省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结果

高职院校化学教育论文

电大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简析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影视方向人才培养论文

高素质语文教师的培养论文
《高素质语文教师的培养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素质语文教师的培养论文(锦集14篇)】相关文章:

医学信息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分析与思考2023-09-24

小学教育类论文2024-05-17

医学检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2023-11-11

临床医学的人文素质论文2022-05-06

高职院校数学测试评价革新论文2023-09-19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四课培训论文2023-05-27

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管理办法2022-09-22

发表教育随笔的刊物2022-07-26

教师教学论文荣誉证书2023-03-17

教师教学英文论文202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