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程改革中校长的责任和职责(精选20篇)由网友“祖国的花朵”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课程改革中校长的责任和职责,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浅谈课程改革中校长的责任和职责
浅谈课程改革中校长的责任和职责
浅谈课程改革中校长的责任和职责武进区遥观初级中学 陈明华
一、
课程是国家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振兴,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对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杠杆,也是学校加快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动力。
校长是一校之魂,是学校工作的决策者、指挥者。校长的教育理念、工作态度、工作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发展水平。在当前,学校能否顺利推进课程改革,能否通过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固然受到师资力量、教育设施、课程资源、地方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制约,但关键在于校长的情感态度和工作力度。校长的责任心、事业心直接关系到教师对课改的态度,关系到一所学校推进课改的进程和实效。课程改革、教育创新,要依靠领导班子、广大教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但如果校长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无措施,如果校长只是指挥别人干,自己袖手旁观,如果校长对课改精神似懂非懂,缺乏深刻的理解,学校的课程改革就不可能有大的进展,教育创新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
因此,我们作为一校之长,在课程改革中首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落实自己的责任,率先垂范走进新课程,积极进取开创新教育。
二、
校长是一位教师,但首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课程改革中,校长面临着比教师更大的挑战,肩负着比教师更重的责任,不仅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直接研究和实践新课程,更重要的是必须承担对本校课程改革规划、组织、管理、指导的职责,真正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领路者。
1.规划。也就是要对本校课改实验工作、课程开发和管理进行科学规划,确定长远的改革思路和具体的工作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不只是学科教学改革,而是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不只是简单地调整课程、更新教材,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工作千头万绪。因此,校长首先要明确课改目标,把握课改方向,组织人员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课改目标,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规划本校的课程改革,既要制定两年、三年或更长一段时期内的改革目标,又要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相应的工作策略、保障措施,使课程改革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
我们遥观初中是一所农村初中,这几年在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教职员工的努力奋斗下,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管理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原有基础十分薄弱,教学设施、师资素质、内部管理等许多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办学特色等仍不理想。去年6月我区课程改革动员大会后,我们在分析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认真规划学校的课改实验工作。在课改内容上,我们对课程开发、课程实施方式改革、课程评价改革等全面策划,整体推进,同时把深化学科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争取在两到三年内使学科教学出现全新的面貌。在保障措施上,我们把加强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素质作为重点,同时在教育设施、学校管理、社区环境、家庭教育等方面研究落实新的措施。
2.管理。推进课程改革,并以此为动力推进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的一项中心工作,也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主课题。因此,对课程改革一把手校长要亲自抓、亲自管,要重点抓、重点管。对课改实验工作的管理固然离不开集体的力量,固然要依靠行政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但只有校长直接抓直接管,才能真正摆到“中心工作”的位置,校长也只有在直接抓直接管的过程中,才能正确把握课改的精神和要领,才能掌握课改的主动权、话语权。
校长对课程改革工作的管理,一是组织,也就是以自己的权力和威信,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动员、指挥和组织全体教师积极投身课改实验,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创新。要根据学校课改规划,确定各处室、各位教师在课改实验中的工作职责,使每位行政人员和教师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都能承担一定的责任,都能在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二是协调,也就是及时做好课改各方面、各环节的协调工作。学科教学、课程开发、课程培训等,时间、设施、师资调配等,在实际工作中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只有及时处理各种矛盾,妥然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才能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整体水平。三是评价,也就是对学校的课改实验工作要及时反思总结,对教师参与课改的态度、绩效要及时评价。既要及时发现问题,更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特别是对教师的工作,要及时予以激励性、指导性评价,要善于发现、总结教师在课改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从而激发和维持广大教师投身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创造性。
3.指导。校长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者,还应该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者。在课程改革中,管理与指导也是不可分割的,在管理中予以指导,通过有效的指导加强管理。校长对教师课改实验工作的指导,首先是指导教师正确领悟课改精神,正确把握课改方向,帮助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统摄具体的课改研究和实践工作。当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构建新课堂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困惑,产生不少矛盾,这就需要我们校长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形成本校的改革思路和目标追求,及时为教师指点方向。其次,要为教师实施新课程、开发新课程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新课程、新教材的课怎么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和实施等等,不仅是观念问题,更有许多方法问题、技术问题。不少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校长主动给予帮助和指导。
当然,我们许多校长与教师一样,也是刚刚进入新课程,是与教师在同一起点上研究课改、实践课改。因此,校长对课改工作的指导不同于专家的指导,主要是与教师一起研究、实验的过程中予以帮助和指导。
4.服务。也就是为教师开展课改实验和教育教学创新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教师参加课程培训、开展课改研究、开展校本课程等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资金、资料、设施等客观条件,校长必须努力为课改创造良好的条件,及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服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只落实责任,不考虑相应的权利,只下达任务,不考虑相应的条件,课程改革同样难有作为、难有突破。因此,校长不仅是课改的指挥者、管理者,还应该是课改的后勤服务员。启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我们行政班子进一步确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体谅教师工作的辛苦,尊重教师创业的需要,妥然安排课务,尽量增加教师学习、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加大资金投入,为教师实施新课程增添大量设施设备;加强对外联系,为教师外出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
5.参与。中小学校长,既是校长,也是教师,也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直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起示范带头作用。要求教师怎样备课、上课,教师首先看你学校领导怎样备课、上课。因此,校长必须直接参与课改实验,与教师一起学习、研究和探索,在参与中感受课改、组织课改、指导课改;必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率先改革创新。校长自己能够积极钻研新课程,率先尝试新教法,才能真正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才能很好行使对课改工作的决策权、指挥权。近一年来,我及我校几位副校长、教务主任,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学习、研究课改精神和新课程新教材,率先上新课程研究课,组织教师听我们的.课、评我们的课。
三、
推进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研究新教法,开创新教育,不仅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更是对我们校长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考验。校长要在课程改革中很好履行规划、管理、指导、服务的职责,根本的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使自己的专业素质适应新课程的新要求。
1.加强学习。要对学校的课程改革、教育创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管理,有效指导,首先我们校长自身必须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和新一轮课改的基本精神,正确把握课改的基本目标、基本方向,正确领悟新课程体现的新理念、新思想。要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新教法,尽快掌握先进教学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要认真学习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的有关文件和文章,积极吸取外地的先进经验。如果校长学习不认真、认识不深刻、观念不更新,在课改过程中就必然会失去发言权,弱化管理权。一年多来,我校结合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课程培训为主体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活动。我们校长不仅动员广大教师加强业务学习,特别是加强自已的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直接组织、参与本校的培训工作,平时工作再忙也要挤出时间看书学习。
2.深入研究。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的变革,在实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教育教学形态尚未彻底革除,新的教育教学形态尚未建立,各种观念、方法的碰撞,给人们带来许多困惑,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深入研究,积极探索。作为一校之长,必须抓住课程改革带来的发展机遇,针对课程改革提出的新挑战,深入思考研究学校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略。必须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深入研究课改实验中的具体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通过深入研究,进一步认清方向,理清思路,促使课程改革顺利推进。通过深入研究,扎扎实实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使课改实验产生更好的实践效应。通过深入研究,尽快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3.积极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学习、研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须把所学所思的用于实践,必须在实践中开拓创新。作为校长,不能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思考研究后认准了的,就要坚持不懈地去尝试、去落实,才能不断发现问题,不断产生新的感受、新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校长也只有带头在实践中探索,才能不断增强感召力、影响力,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引路人、带头人。
4.勇于创新。学校和教师不是被动地执行新课程,而是要作为课程改革的主体,创造性地实施实施新课程,积极推进课程创新和发展。因此,推进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学校、我们广大教师具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气魄、创新的行动,在已有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特别是在课程开发、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这一轮课程改革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创新的空间。我想,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克服求稳怕变的情绪、消极等待的思想,大力发扬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的精神,抓住某些方面大胆探索、勇于改革,争取有所突破,创出本校的特色。
启动课程改革,加快教育创新,使学校工作更加繁杂,使许多校长在各级各类的会议、活动中疲于奔命。我感到,一方面我们校长要克服浮躁浮夸心理,发扬务实求真作风,静下心来学习一些东西,研究一些问题,做好一些实事。另一方面,希望有关行政部门精简一些会议,简化一些程序,归并一些事务,把校长从繁琐的杂务中解放出来,使校长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与教师一起学习、研究、实践。
篇2:浅谈课程改革中校长的责任和职责
浅谈课程改革中校长的责任和职责
浅谈课程改革中校长的责任和职责武进区遥观初级中学 陈明华
一、
课程是国家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振兴,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对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杠杆,也是学校加快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动力。
校长是一校之魂,是学校工作的'决策者、指挥者。校长的教育理念、工作态度、工作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发展水平。在当前,学校能否顺利推进课程改革,能否通过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固然受到师资力量、教育设施、课程资源、地方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制约,但关键在于校长的情感态度和工作力度。校长的责任心、事业心直接关系到教师对课改的态度,关系到一所学校推进课改的进程和实效。课程改革、教育创新,要依靠领导班子、广大教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但如果校长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无措施,如果校长只是指挥别人干,自己袖手旁观,如果校长对课改精神似懂非懂,缺乏深刻的理解,学校的课程改革就不可能有大的进展,教育创新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
因此,我们作为一校之长,在课程改革中首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落实自己的责任,率先垂范走进新课程,积极进取开创新教育。
二、
校长是一位教师,但首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课程改革中,校长面临着比教师更大的挑战,肩负着比教师更重的责任,不仅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直接研究和实践新课程,更重要的是必须承担对本校课程改革规划、组织、管理、指导的职责,真正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领路者。
1.规划。也就是要对本校课改实验工作、课程开发和管理进行科学规划,确定长远的改革思路和具体的工作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不只是学科教学改革,而是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不只是简单地调整课程、更新教材,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工
[1] [2] [3] [4]
篇3:课程改革中,教研员干啥?
课程改革中,教研员干啥?
潘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了对应试教育背景下指令性课程范式的强大冲击波。呼唤一线教师职业角色转型的同时,也要求教学研究人员职业角色的创新。 首先,教研员要由国家课程和教学大纲的诠释者而成为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以往的指令性课程范式是一种完全自上而下的运转模式,各级教研员自身也往往远离课程的决策和审议(地市、县市两级教研员尤甚),更多的是单向式向一线教师诠释国家课程与教学大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的具体意见,而没有发挥作为课程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之中介的特殊主体功能;准确地说,长期以来多数教研员尚未进入有目标、有计划的“研究主体”之角色,只是作为国家课程意志忠实而被动的附属者而存在。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教研员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探求精神的“研究者”,既忠于并创造性贯彻国家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意志,也要以研究主体的身份站在较高的层次上构建基于课堂实践的学术研究之品格,需要超越形态各异的课程与教学实践而努力追踪中外课程理论和学科理论的最新发展,汲取养料,深化理论思维。教研员需要克服重学科知识而轻课程理论的片面倾向。由于传统上将课程视作教学科目、视作教师向学生所传授的学科知识体系之总和,故有些教研员不免将自己的学术之根植于狭窄的学科领域,缺乏对课程理论的“自觉意识”,遑论深入广泛的研究,这自然导致课程理论素养的相对贫乏。新课程(尤其是人文学科的课程标准)本身具有宽厚的理论根基,融入了近年引进的西方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精华,要求教研员突破狭隘的视域和闭锁的观念,即站在全球化时代的宏观角度来观照和研究课程统一体。第三,就课程具体实施而言,教研员应鼓励教师充分开放课程进展和生成的过程,使课程与教学充溢创造性的生机和活力。既然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那么,新课程及其教学全程,就自然是师生平等对话、教学相长、和谐共进的过程;尤其是人文学科课程的实施,不应以一种既成结论来封闭课堂探讨的边界。 最后,教研员要由教师教学水平的鉴定者而成为教师专业自主化发展的促进者。在指令性课程范式中,教研员常常通过课堂现场的听和看而作出“教学临床诊断”,其鉴定依据是统一的课程标准,其鉴定结果被纳入校长的行政管理,其鉴定效应具有无可争辩的权威性,并与教师的晋级擢升息息相关,故教研员形象在一线教师心目中形成了监控的威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释放教师的自由创造精神,因此,教研员理当变自上而下的鉴定式为与教师双向互动、平等交流的探讨式,以真正促进教师朝专业自主化方向发展。第一,教研员要重构与教师的新型关系。教研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伙伴甚至知己,其职责在于帮助年轻教师走向成熟化、年长教师走向风格化、骨干教师走向审美化。教研员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建立并强化专业发展的自信,“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最终步入师生融为一体、共享成长幸福的`教学理想境界。第二,教研员要更新教学评价的操作要领。要变简单化的课程约束为促进教师特色和特长的发展,不以教学方案的详尽、课堂结构的完整、教学容量的饱满、板书设计的精致等传统观念而牺牲教学个性的充分展示;要变教研员“一课定论”为注重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全程化发展,使形式化的检查、观摩朝有内涵、有品位的制度化方向完善;要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激发在自审、反思基础上的自评。 教研员作为课程和教学艺术的职业评论家,应当超越浅泛、追求卓越,与教师共同投入课程改革的艰苦实践,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养魅力给教师注入持续拓展课程改革的源源动力,要预见教师的教学潜力及其隐含的可能的发展前景,首肯教学探索的曲折性和必要的预支代价。(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11000)当下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 其次,教研员要由共性化课程的规范者而成为个性化课程的催生者。在以应试为目的的指令性课程范式中,教研员自身的意识总是被一套标准化的课程和教学大纲所主宰着,诸如预定的课程目标、既有的课程内容、可控的教学过程、预知的教学结果和统一的评估尺度,这些为教研员所熟悉并共同恪守的规则被予以充分的细化和量化,并在有计划的教研活动中严格地规范着一线教师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这样,在追求课程与教学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名义下,导致教师课堂流程共性化和普适化,以往所谓的教学改革也往往停留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这种浅层次上。而今,新课程标准鼓励教师挥洒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拓展课程实施的弹性空间。这样,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研员自然地也要引导教师大胆、自觉地去突破指令性课程范式中形成的种种清规戒律,以创新者的姿态去塑造个性化课程。“示范课”要启发教师突破课程既有范式、更新课程因袭套路的教育智慧,教研员理当引导和鼓励所有教师上出“自己的课”,包括自主设计、选择、开发和实施“自己的课”。第一,就课程既定内容而言,教研员应鼓励教师对教科书作出适当的“裁剪”,取舍多寡、增删与否,均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形而作出相宜的安排,切忌简单移植他人(即使是名师)的教学方案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尤其要精心促进教师去珍视“童心世界”的宝贵的课程资源价值,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第二,就课程的动态性建构而言,教研员应唤醒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努力开发各学科颇具特色的课程资源,从而使鲜活的现实与既有教科书同化为 《中国教育报》12月7日第4版
篇4:课程改革中,教研员干啥?
课程改革中,教研员干啥?
潘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了对应试教育背景下指令性课程范式的强大冲击波。呼唤一线教师职业角色转型的同时,也要求教学研究人员职业角色的创新。
首先,教研员要由国家课程和教学大纲的诠释者而成为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以往的指令性课程范式是一种完全自上而下的运转模式,各级教研员自身也往往远离课程的决策和审议(地市、县市两级教研员尤甚),更多的是单向式向一线教师诠释国家课程与教学大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的具体意见,而没有发挥作为课程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之中介的特殊主体功能;准确地说,长期以来多数教研员尚未进入有目标、有计划的“研究主体”之角色,只是作为国家课程意志忠实而被动的附属者而存在。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教研员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探求精神的“研究者”,既忠于并创造性贯彻国家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意志,也要以研究主体的身份站在较高的层次上构建基于课堂实践的学术研究之品格,需要超越形态各异的课程与教学实践而努力追踪中外课程理论和学科理论的最新发展,汲取养料,深化理论思维。教研员需要克服重学科知识而轻课程理论的片面倾向。由于传统上将课程视作教学科目、视作教师向学生所传授的学科知识体系之总和,故有些教研员不免将自己的`学术之根植于狭窄的学科领域,缺乏对课程理论的“自觉意识”,遑论深入广泛的研究,这自然导致课程理论素养的相对贫乏。新课程(尤其是人文学科的课程标准)本身具有宽厚的理论根基,融入了近年引进的西方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精华,要求教研员突破狭隘的视域和闭锁的观念,即站在全球化时代的宏观角度来观照和研究课程统一体。第三,就课程具体实施而言,教研员应鼓励教师充分开放课程进展和生成的过程,使课程与教学充溢创造性的生机和活力。既然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那么,新课程及其教学全程,就自然是师生平等对话、教学相长、和谐共进的过程;尤其是人文学科课程的实施,不应以一种既成结论来封闭课堂探讨的边界。
最后,教研员要由教师教学水平的鉴定者而成为教师专业自主化发展的促进者。在指令性课程范式中,教研员常常通过课堂现场的听和看而作出“教学临床诊断”,其鉴定依据是统一的课程标准,其鉴定结果被纳入校长的行政管理,其鉴定效应具有无可争辩的权威性,并与教师的晋级擢升息息相关,故教研员形象在一线教师心目中形成了监控的威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释放教师的自由创造精神,因此,教研员理当变自上而下的鉴定式为与教师双向互动、平等交流的探讨式,以真正促进教师朝专业自主化方向发展。第一,教研员要重构与教师的新型关系。教研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伙伴甚至知己,其职责在于帮助年轻教师走向成熟化、年长教师走向风格化、骨干教师走向审美化。教研员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建立并强化专业发展的自信,“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最终步入师生融为一体、共享成长幸福的教学理想境界。第二,教研员要更新教学评价的操作要领。要变简单化的课程约束为促进教师特色和特长的发展,不以教学方案的详尽、课堂结构的完整、教学容量的饱满、板书设计的精致等传统观念而牺牲教学个性的充分展示
[1] [2]
篇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而变成现实的。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新课程中的新教育理念与创新要求要求学校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一、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改革教育的弊病,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家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初步推动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的教材多样化,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于反映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于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
[1] [2] [3] [4]
篇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而变成现实的。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新课程中的新教育理念与创新要求要求学校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一、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改革教育的弊病,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家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初步推动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的教材多样化,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于反映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于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2、新课程的特征。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第一,新课程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第二,新课程强调“三维”结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整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第三,课程结构体现了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改变了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第四,课程内容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获得合法的地位。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新课改中校长应有的管理行为
中小学校长不但要有良好的知识素养、现代管理理论和学校管理能力,还要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办学理念,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富有变革精神和创新精神。新课改中校长的应有管理行为包括:
1、帮助教师建立新的角色模式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校长应关注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以及通过实施新课程而达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帮助教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校长应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相关的课程改革的培训班,参加相关学科的课改展示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帮助教师对新课程能够准确地理解、诚心地接受、热情地投入,并有效地运行。让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检验、完善和发展新课程,并加速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必定引起一场教育因素的重组活动,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即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就是变化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中心。校长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实施前景,帮助教师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新课改的教师角色要求是:第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传递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交流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第二,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第三,教师首先成为研究者。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校长应帮助教师学会判断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逐步养成自我反思、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在教学研究中体验成功。
2、引导学生变革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校长应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在学习中,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倾向于抽象的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有的学生必须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才能专心学习,有的学生为了家长、教师的奖励而学习,有的学生却能够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功。这些特点,校长都应该促使教师对其进行全面、具体的了解,并付诸教学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成长。
3、处理好“三级”课程的关系,开发校本课程
作为校长,应注意发现和体验学校管理重构对于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在新课程与学校发展之间建立积极有效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明确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新的课程管理体制下,教师、校长、教研员以及各种教育力量如何加强合作,新课程对教师有哪些新的要求,对当地的风俗、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分析研究,组织人员开发校本课程,创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长为领导,教师为主力,课程专家为指导,包括家长和社区人事共同参与的,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开发工作。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明确自己的教育哲学,调动全体同仁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以减少教育冲突甚至相互抵消的现象,同心协力地实现既定的目标,促使学校特色的形成。
4、改革课程评价的模式
评价改革首先是评价指导思想的变革。《纲要》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这是新世纪对教育评价的新要求。为了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作为校长,应了解认识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和思路,进而产生改革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评价改革中来。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校长应树立发展的评价观。对于学生的评价,《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对教师的评价,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使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纲要》指出,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校长应努力探索如何使评价更具有激励功能,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观,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和效益。
5、促进课改与学校同步发展
新课程的最终发生地是学校,新课程只能在学校中生成,课改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有一所好学校,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新课程促进学校概念的变化,教育变得丰富多彩、复杂多变。校长要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索,更新学校管理的理念,独立性地思索、创造性地制定学校发展计划,创造性计划是创造性工作地开始。校长应重视学校的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强化校本管理机制,提高社区参与程度,通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动性,最终达到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中小学校长必须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7:课程改革中重建教研文化
课程改革中重建教研文化
一、教研工作面临挑战教研室是中国教育的特有机构。许多年来,教研员们大多习惯了面对几十、几百位老师讲解教材、大纲,心中不免得意、唯我;习惯了听老师讲课,把我们的想法给予老师;习惯了奔波于几十、甚至上百所学校;习惯了在办公室伏案,勾画理想的课堂、理想的教学……教研室在课程改革中做什么、怎样做,是每一个教研人应该思考的。面对新的课程,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的教研工作:我们已有的习惯能否适合于课程改革,有利于课程改革呢?新课程的课堂是开放的,资源极大丰富,闭门造车能给教师们引路吗?能给教师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吗?教材、大纲的文本研究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多少学习的资源?“我讲你听”的教研方式能解决生动的教学问题吗?新课程高扬人文精神,“以人的发展为本”。学生要发展,教师要发展,难道我们教研员不要发展吗?在课程改革中,太多的习惯失衡了。我们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又欣喜地看到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机遇。说挑战,是因为我们已有的教学思想、经验、工作方式、甚至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可以说我们是和教师们同时接触、感受新课程的,或者说是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说机遇,课程改革为教研室、为教研员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空。教研室以及教研员站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是理论者和教师间的桥梁。教研员观察思考问题既有理论层面的,又有实践层面。教研员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不断地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才能使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思想得以贯彻。教研员要发展,而且应当优先、超前地发展。只有教研员发展了,才能推动区域的课程改革,才能将理想的课程变为现实的课程。教研员如何和教师们互动发展?教研方式如何促进新课程的实施?“重建教研文化”的命题,历史地摆在各级教研室、各位教研员的面前。二、教研文化重建的诠释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是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主体,人的现代化是在实践中完成的,因此,教师的课程实验研究必然要经历现代思想与传统思想的思辩与碰撞,才能形成新的教育理念,进而内化为教师的教学技能,实现课程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价值。教研也就不仅是教学研究工作,里面应包含深刻的人文内涵。我们需要研究课程,更需要理解、研究教师。课程本身就是科学和人文精神的载体。教研工作应该能够有效地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在与教师的交流、研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唤醒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开发、建立丰富、生动、具有特色的课程资源;鼓励教师专业发展,倾听、理解、协商、研讨,鼓励、认同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富有个性的做法和创造;建立教研员与教师的平等协作互动的关系;在教研员的自我反思中,获得自我的专业发展。我们的教研工作从没有像现在更关注人----教师、学生了。重建教研文化,就是教研的内容要有效地解决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问题、为课程的建设提供实据;教研的工作模式、运行机制要有利于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进,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使教研员自身获得专业发展,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www.[1] [2] [3]
篇8:课程改革中 重建教研文化
课程改革中 重建教研文化
中国教育报 -04-21 李植 李燕
一、教研工作面临挑战
教研室是中国教育的特有机构。许多年来,教研员们大多习惯了面对几十、几百位老师讲解教材、大纲,心中不免得意、唯我;习惯了听老师讲课,把我们的想法给予老师;习惯了奔波于几十、甚至上百所学校;习惯了在办公室伏案,勾画理想的课堂、理想的教学……教研室在课程改革中做什么、怎样做,是每一个教研人应该思考的。
面对新的课程,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的教研工作:我们已有的习惯能否适合于课程改革,有利于课程改革呢?新课程的课堂是开放的,资源极大丰富,闭门造车能给教师们引路吗?能给教师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吗?教材、大纲的文本研究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多少学习的资源?“我讲你听”的教研方式能解决生动的教学问题吗?新课程高扬人文精神,“以人的发展为本”。学生要发展,教师要发展,难道我们教研员不要发展吗?
在课程改革中,太多的习惯失衡了。我们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又欣喜地看到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机遇。说挑战,是因为我们已有的教学思想、经验、工作方式、甚至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可以说我们是和教师们同时接触、感受新课程的,或者说是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说机遇,课程改革为教研室、为教研员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空。
教研室以及教研员站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是理论者和教师间的桥梁。教研员观察思考问题既有理论层面的,又有实践层面。教研员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不断地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才能使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思想得以贯彻。教研员要发展,而且应当优先、超前地发展。只有教研员发展了,才能推动区域的课程改革,才能将理想的课程变为现实的课程。教研员如何和教师们互动发展?教研方式如何促进新课程的实施?“重建教研文化”的命题,历史地摆在各级教研室、各位教研员的'面前。
二、教研文化重建的诠释
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是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主体,人的现代化是在实践中完成的,因此,教师的课程实验研究必然要经历现代思想与传统思想的思辩与碰撞,才能形成新的教育理念,进而内化为教师的教学技能,实现课程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价值。
教研也就不仅是教学研究工作,里面应包含深刻的人文内涵。我们需要研究课程,更需要理解、研究教师。课程本身就是科学和人文精神的载体。教研工作应该能够有效地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在与教师的交流、研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唤醒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开发、建立丰富、生动、具有特色的课程资源;鼓励教师专业发展,倾听、理解、协商、研讨,鼓励、认同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富有个性的做法和创造;建立教研员与教师的平等协作互动的关系;在教研员的自我反思中,获得自我的专业发展。我们的教研工作从没有像现在更关注人--教师、学生了。
重建教研文化,就是教研的内容要有效地解决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问题、为课程的建设提供实据;教研的工作模式、运行机制要有利于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进,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使教研员自身获得专业发展,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
教研员要为课程改革、为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思想、信息、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为提供好服务,教研员要做学习的先行者、理念的传播者、积极的探索者、不倦的思考者、资源的开发者。
三、建立教学、研究、科研一体的工作模式
新课程的实验过程是一个开放、民主、科学的探索过程。教学研究如何以人为本,不仅要研究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而且要研究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基础教育课程纲要》的第九部分“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指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
我们把握住改革实践的关键要素“人”,从而制定了在课程改革中《河西区教研室的工作职责》。其基本内容是:教研的内容、形式都要有效地帮助教师将课程理念体现在教学行为上、作用于学生身上。同时,用科研提升教研,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研究课程改革,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建立教学、研究、科研一体的工作模式。
1.教研的内容:课程
课程教研就是要研究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可提升为教师和教研员确立的科研课题。例如:教师做学生入学情况的调查,确立教学的起点和重点,教研员做区域的分析和总结,提供学生的常态和教学策略等;教学中如何操作,体现课程思想;《课程标准》中哪些标准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哪些不符合?例举出实据;可以怎样修订《课程标准》或教材;开发了哪些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怎样做,如何评价学生的终结发展水平……
问题研究和课题研究相结合,预设研究和生成研究相结合。我们可以运用教师访问卡、教研员和教师课后交流、教学反思和札记、听课后做案例分析等方式,收集问题针对性强、研究的成果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获得成功的体验、研究的快乐,能充分调动教师课程研究的主动性、提高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2.教研的形式:互动
由单一的讲座的形式丰富为对话、参与、沙龙、论坛等多样式。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研员之间互动,教研员做研究的首席。互动的教研形式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每次教研活动,教师们不再是聆听者,而是参与者、研究者。他们总是在思考着、反思着。教师在教研中是否积极发言列为对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
3.教研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教研资源包括人和物。人的方面:教研为教师提供平台。教研员不断发现、收集、吸纳、推广教师们创造出来的生动、鲜活的经验,有价值的思考,富有个性的思想,让教师们能互相鼓励、互相说服、互相学习,甚至让教师们走上讲坛。物的方面:教研室收集、征集课程改革的信息、课程实施的资料。建立信息库、案例库、工具库,给教学实施提供丰富的物质保证。
4.教研的途径:三级
三级:区级、校级、片级。以校为基础,以区、片为平台。
区级教研:以新课程改革任务驱动,以问题为中心;教研员由单纯的指导者转向参与者、研究的带头者,寓指导于共同的反思中;培训贯穿实验研究的全程;共性中突出个性;一般中突出特殊;整体中重视小组和个体;总目标下设计阶段目标。
片级教研:确立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建立、履行《基地校工作公约》,由基地校的骨干教师组织周边学校教师定期活动,教研员做旁听者、信息搜集者,学校和教研室共同管理。
校级教研:以校本培训为主。研究内容预设与生成相结合,有针对性;活动方式多样;定期区里组织校级教研观摩活动;教研室予以教研组长的培训,为学校培训提供思想、技术支持;教研工作的调研和情况分析。(作者单位:天津市河西区教研室)
篇9: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与局部,上层与基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展开分析论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作 者:安斌 作者单位:庆城县玄马初中,甘肃庆阳,7451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6) 分类号:G632.3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现状 问题 建议篇10:课程改革印象:在反思中前行
课程改革印象:在反思中前行
在反思中前行
——20课程改革印象
从表面上看起来,新课程改革在年相对平静。
值得记忆的事件大致有三:一是2006年9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出台了新课程标准各学科考试大纲,这让那些已经进入新课程且面临新课程高考的学校校长、老师、考生和家长心中踏实了不少。二是江苏省高考方案出台,并且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与热烈讨论。从方案公示之日起,江苏省教育厅就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之上,网络直播答疑,电视现场直播讨论,最后又根据各方意见进行了调整,从开始公示时的强烈质疑到调整以后戏剧性地被认同,充分表明了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在解决问题时的神奇力量。三是2006年秋季开学,福建、浙江、安徽、天津、辽宁等5省市第三批迈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行列。学分制管理、走班制、选修、必修、模块、排课、选课,这一系列新说法将让这些省市的高中学校面临新挑战,也迎来了新作为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省市已经全面进入新课程的初中毕业生,将不用再怨叹自己是新课程的“牺牲品”,因为高中新课程与初中新课程实现了对接。而那些还没有进入高中新课程的省市,仍将面临初高中课程不衔接带来的种种烦恼。
从进程上看,这种平静应该是由改革的阶段性决定的。一方面是因为课程改革政策发布与文件研制的大量工作已经结束,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已经全面推开,到了具体实施的层面,关注点自然落到了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上。另一方面,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从开始的激动、兴奋、新鲜,到后来的困惑、怀疑与争论,2006年,开始有了更为理性的反思。这种反思能力来自于六年的实践,反思也让课程改革由浮躁变得平静,从这个角度说,这种平静难能可贵。
如果把目光投向一线,从纷繁的实践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思考后的沉淀,这种沉淀或许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说明。
关键词之一:课堂教学有效性。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让学生学到知识,却也把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学生死学知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隔离,死学书本,死记硬背,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得不到发展。基于对这种弊端的认识,新课程强调了课程功能的.转变,即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到关注三个维度的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开阔了教学的视野,引发了教与学的新变化。
老师们期待变化的快速来临。传授知识与技能,这是老师们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再熟悉不过的工作,没什么新鲜可言。让老师们感到新鲜的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且希望尽快落实到课堂当中,探究、合作、活动……课堂活了,热闹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但同时一些问题也蔓延在课堂当中: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的“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强调与生活的联系,“数学课失去了数学应有的味道”,形式主义充斥着课堂。有一位老师曾经把目前课堂中的问题概括为“十大流行病”:滥用课件,课堂上题目用课件播放,重要教学过程用课件展示,作业、训练题也在课件中展示;表演作秀,唱歌、表演、辩论等形式本无可厚非,而大量教学现实中,活动脱离文本和正常的教学内容,成为课堂教学的“游离成分”;无效的分组讨论,课堂上,无论什么问题都要分组讨论,仿佛不讨论就不足以体现新课程精神;满堂发问,一些教师以为没有问题就不足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滥用赏识,以为这就是尊重学生思维的创新,个性化的独特体验和发现;放任自流,重视了学生的独特见解,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可一堂课到底完成了怎样的教学目标不清楚,学生到底有哪些收获不清楚,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不知道……
“知识目标虚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目标得不到落实”的指责不绝于耳,也并非盲目。
课堂中的问题,正是理论与现实对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注正是对这种“不良反应”的自我诊断。2006年,从学校到地区,从教师到专家,都将目光瞄准了课堂教学,有许多全国性的学科研讨和校内的教学研究,也都对准了课堂如何才能有效。克服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让新课程理念真正有效落实到学科课堂中间,成了这一年课程推进实践中的一个重点诉求。
关键词之二:校本教学研究。新课程催生了校本教学研究的广泛开展,笔者愿意从课程管理制度的改变来理解校本教学研究的产生。从单一的国家课程、国家管理,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三级管理,学校被赋予了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责任与权力。
面对新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困惑太多了,专家可以提供帮助,但很多问题专家那里也没有明确答案。面对存在于学校课程实施中的问题,靠自己的实践智慧来解决也许是重要出路。校本教学研究顺势而生,而且一产生就体现出了巨大活力。
2006年的中小学校,仍然在校本教学研究中创造性地解决着学校课程实施中面临的问题,教师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到学校采访,听到最多的就是“我们是怎样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青年教师读书会,名师工作室,博客群组,QQ群……校本教学研究充分发挥了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它也让教师过上了研究中工作、工作中研究的有价值感的生活。
一位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教研室主任曾说:“无论新课程走向何处,对我们来说,留下的一笔最大的财富将是校本教研”。而这句话,在2006年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学校和教师在校本教学研究的路子上,步伐走得更坚实了。
关键词之三:教师专业发展。“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领者、组织者”、“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课堂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教师要做课程的开发者而不单纯是执行者”……这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非如此容易的话,也让人们意识到了一个基本前提,即把这些理念转化成行为,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现实的情况却是,面对新课程,许多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显得力不从心。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才是新课程理念落实的最有力保障。
从教师个人来说,从来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强烈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读书、进修、课题研究,专业成长已经成了教师在新课程下教学生活的内在需要。一些地区和学校也都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实施新课程的着眼点,加大投入,舍得投入。许多校长说,尽管我们的经费比较紧张,但是我们仍然千方百计想办法送教师出去培训,参加各种研讨活动,请专家与名师来校“在场”交流;那些经费相对宽裕的学校,则更加舍得投入,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尽可能的条件与环境,一些地区也把教师的专业成长纳入了重要的工作规划。
当然,反思的同时,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面对,如各级政府如何更好地尽到自己的责任推动课程改革的落实,伴随着改革的推进,一些制度上的障碍如何突破,等等。
面对课程改革的第六个年头,一位自始至终参与改革全过程的专家如是反思:没有困惑、苦恼、甚至彷徨,说明改革还未真正起航;没有问题和挑战,说明改革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争论、甚至反对声,说明改革还没有触及问题的要害。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一定伴随制度重建,一定冲击文化传统,一定触及人的心灵。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有信心坚持正确的观点并付诸实践;有勇气摒弃错误的言论并走出误区;而最为重要的则是有能力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对此,作为一名一直从事新课程改革报道工作的记者,我对这样的反思有着深深的敬佩与同感。(本报记者 赵小雅)
篇11:小学教育管理中课程改革探究论文
小学教育管理中课程改革探究论文
小学教育是我国九年教育的基础,为以后学习更加深奥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小学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作为小学教育者我们必须要正视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并且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努力,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法。
一、小学教育管理中课程改革的现状
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观念与时代的发展相脱节。对于小学教育而言,教育管理观念对于学校的发展以及学生们的发展影响都是非常巨大与深远的。现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在不断地推进,但仍然还有不在少数的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者并没有跟随者时代的发展进一步的变化为先进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管理观念,固守传统的老旧的教育管理观念,不善于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对于问题进行研究,用陈旧的观念来指导教育管理工作。老旧的教育管理观念与时代的进步严重脱节,对于教学管理的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制约作用,使得教学管理工作在开展与推进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教育管理队伍不完善。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经济科技现在飞速发展,那么教育事业也应该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而发展,一个好的教育学校必定是少不了一个强有力的教育管理团队的支持和保障,但是根据目前大部分的小学来看,小学教育管理中的用人机制比较不完善,而且在教学方面用到人才都是高学历的人才,但是在小学的教育管理体系中却是并没有投入一些高素质的人才,让小学教育管理体系中的淘汰体系不明确,存在才能与职位不相符合的现象。还有的一种现象就是一些小学的教育管理者的创新意识非常薄弱,仅仅只是从行政管理方面来抓教育管理的工作。现如今教育管理的改革迫在眉睫,面对着如此严峻的形势,教育管理工作者更是应该要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来应对现如今严峻的形势,更要紧跟潮流,与时俱进,创造出一条能够适应新形势与新课改的小学教育管理的创新之路。
二、在教育管理中课程改革的措施
改变落后陈旧的观念。想要对于小学教育管理中的课程进行改革,首先就是要改变教育管理者陈旧落后的教育管理观念,一个新的适应当前社会的教育管理观念在教育管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引导性、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如果想要在教育管理的课程改革中得到发展,那么就应该改变以往的陈旧的落后的.教育观念,走出以往的教育管理误区,引入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激发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积极主动性与创新性。教育工作者能够积极地研发新的适合当代社会的驾驭管理理念,对于课程改革有着重大的作用。在教师的教学中,也受到了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错把自己当成课堂上的主体,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的一方。课程改革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使学生们能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我们要建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们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来促进学生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建立合理的完善的课程管理体系。小学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占有重要大的位置,小学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个人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们日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说既然想要培养出社会的栋梁,优秀的人才,就必须要对于小学课程进行改革,将小学的课程合理化、科学化,为学生们日后的发展方向提供更多的选择。现在小学生的课程问题就是过于单一化,并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多元化的发展。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科学合理的课程改革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我国应该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以及生理发展的特点,从各个方面来对小学课程教育进行改革。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一步要求我们以素质教育为主,旨在教育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建立完善的科学合理的课程教育体系,对于小学生们能够掌握更多的更全面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拥有更加高尚的道德修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并且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以及生理发展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管理体系是刻不容缓的信息时代的新要求。在新的课程管理体系下,要求教师从学生们的角度出发,摒弃以前的课堂上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指导为主,积极的引导和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且增强学生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们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又充分的落实了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让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小学教育事关我国未来的发展,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是家长以及全社会都极为关注的一个话题,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及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的教育管理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要正视在驾驭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的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措施,跟随着时代的脚步,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管理理念进行更深层次的创新与改革,保证学生们在小学的教育当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保证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从日红新课程改革下对小学教育管理的探究
[2]李峰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育管理探讨
[3]刘晓苏浅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小学教育管理
篇12:人本主义视野中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人本主义视野中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人本主义视野中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摘要] 6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我国从此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克服原先的课程体系受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所造成的弊端,新课程改革明显地受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了新课程改革受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及其历史背景,并指出新课程改革是在科学主义教育思潮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之间进行决择与整合的结果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人本主义教育 科学主义教育
206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我国从此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重新制定了各科课程标准,编写审定了各科实验教材。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的某些弊端以及社会发展对课程提出的新的需要而进行的,同时主要发达国家在世纪之交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为规划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广泛的参照背景。本文试图探讨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一、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是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相对立的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第二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深受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到了20世纪70年代已经受到多方面的责难与批评。发达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大量投入并未产生预期的结果,相反,功利化、理智化和机械化的教育实践却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学生厌学、青少年犯罪、道德水准下降、学生运动等,以致于人们把20世纪60年代下半叶称之为“多事之秋”。从学校内部来看,20世纪60年代的学科结构运动过分强调了知识的逻辑结构,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结构;过分艰深、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低落,学业水准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些问题使人们对学校教育产生不满和愤懑,以人本主义为方法论基础和价值标准的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在20世纪70年代对科学主义教育思潮进行批判,提出“学校人性化”的口号,极大地影响了当代各国的教育改革。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思想和改革主张有如下一些方面:
第一、以人为本的 教育观。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其实施者也是人,因而,以人为中心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应该定位到人的发展上来。无论是教育目的还是教育过程,都应该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反对把学生当作工具、当作“人力”来培养。
第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人的智慧,发扬人性,完善人,促进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和自我实现,促进完满人性(指积极内容的充实)和完整人格(指知、情、意的全域发展,是一种整体人性观)的形成。教育应该教学生如何做人,教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如何去发挥生命的价值,帮助每个人聪明地、愉快地活着。
第三、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获得认知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三个领域的协调前进,即健康与安全领域??指导学生遵守健康与安全的规则,因为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学习领域??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力,学会思考和推论;成长和成熟领域??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与他人正确交往,并获得良好的自我意识。
第四、课程的中心应该从知识、学问转到人生、人性,即人性中心课程。教育内容已不限于人文学科,而扩展到一切具有人性陶冶意义的方面(人际关系、生活情境、校园活动等),涉及到宗教教育、艺术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等许多领域。
第五、强调以情意为基础开发学生的潜能。与传统教育注重学生认知发展不同,人本主义教育特别提出了情意的教育。它认为情感和意志既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基础,也是人们精神发展的核心要素。不仅如此,就是认知目标的达成,也有赖于学生情感和意志的高度发展。
二、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人本主义教育的价值意蕴
本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基础分析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一) 培养目标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学校教育深受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学校教育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为目标,专注于人的理性的发展,把教育目的定位于为社会现实的政治经济服务、为个人的谋生找工作做准备,而忘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格完善。它并没有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而是当作“工具”、当作“人力”来“生产”。与此相联系,现代教育在增加它的长度(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和广度(大教育、泛教育)的同时,却在丧失它的“深度”(对人生的关怀、对人性的提升)。现代教育由于缺乏一种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教育理念,由于对人作了片面的理解,导致人文精神在教育中被荒废,导致教育人文意义与价值的失落。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要培养“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教育不但关注人的文化素养,而且关注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以及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考虑到了人的各方面的需要,培养完整的人格。由此反映出新课程背后的教育理念是把教育定位在人的发展上,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发扬人性,完善人。这正是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健壮的体魄属于健康领域,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属于成长和成熟领域,这两个领域与学习领域协调前进,这是人本主义教学的目标。
(二)综合实践活动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现行的分科主义课程体系是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的产物,它追求“工具理性”,把人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割裂开来,倡导对世界的有效控制;它把学科文化强化为“精英文化”,并将之与“大众文化”割裂开来,这实际上是强化了少数人的利益,尽管它以“价值中立”的姿态出现;但它最终导致学生人格的“片断化”,因为它使各学科彼此隔绝地向学生的心灵“浇铸”。
具体到我国的现行课程体系来说,存在着如下缺陷:第一,它基于原子论、机械论的视野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忽视了世界的整体性,也把原本内在统一的科学、艺术和道德割裂开来;第二,它以谙熟学科知识和训练技能为宗旨,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第三,它过多倚重了接受学习方式,忽视发现、探究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第四、它把学习理解为在封闭的书本上和禁锢在屋子里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当时代要求人与其生活的世界和谐共生的时候,当时代要求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的时候,当时代要求人格整体发展的时候,课程的综合化就成为必然。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这使得儿童的生活世界进入课程领域成为可能,长期以来学生一直在学校学习“知识世界的回顾”和“成人社会的适应”的局面将得以一定程度上的改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一种课程形态、其主旨在于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与责任感、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养成合作、分享、进取等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改变“知识世界回顾”的局面,让学生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获得真切的体验。这正是对学问中心课程的批判。因为这种以布鲁纳理论为基础的“学问中心课程”使学生非人性化,妨碍了“完整人格”的实现。而教师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传授知识、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的生活世界进入课程领域,让学生走向社会生活,为学生人格成长提供帮助。这正是从知识、学问为中心转到以人生、人性为中心的人性中心课程观固有的教学目标。
(三)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的繁琐、艰深适用于专家型人才的培养,但却不适应于普通人才的培养。这种课程内容是定位于为社会经济发展而培养专家型人才而不是定位于为人的'完善、发展,为弘扬人性服务的。必须改变这种功利性的定位目标,而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必须降低课程的难度,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其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使人性得到提升。内容陈旧的课程脱离学生的实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材的编写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有利于为学生人格的解放与发展提供经验。这也是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四)教学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科学主义教育思潮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活动过程,包括知识授受、科学研究和问题发现,认定这一过程有客观和稳定的程序、方法和规则。而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所注重的人格培养、情意完善以及陶冶原则都被置于无关紧要的位置”。新课程改革纲要认为教学过程不但是一个“知”发展的过程,更强调也是一个“情、意”发展的过程,它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更是开启智慧与觉悟的过程,蕴涵了丰富的人文意义。它把教学过程看作主要是一种情意发展的过程,不强调知识体系的传播,而注意情感充实、情意加深和兴趣的培养,强调直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方案中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的开设正是上述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体现。“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这一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贡献社会的体验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且是一个自己完全能达到的活生生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使他们懂得正在从事的是有价值的活动,并从中获得深远意义的体验、感受和满足。这些认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人生发展中是极为重要的。可见这一学习领域最具转折性意义的追求和理念之一,就是明确反对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将学生情感、体验的获得与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特别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到课程改革的最高目标层面。
(五)学生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这种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中推进的一个障碍。实际上,一部分学生通过了考试,甚至成绩优良,但并没有完全具备我国教育目的所要求的和21世纪公民所需要的素质。在一些学生中间,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创新意识不足。他们很少对现实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一种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这种现象的表现是:学生虽然通过了考试,甚至成绩良好,但并没有形成我们所期望的素质;表面上教学任务完成了,实际上课程要求并未达成。这种现象,造就了大量的“高分低能”的学生。显然,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真正的发展。因此,改变学生这种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中一个迫切的任务。
“研究性学习”课程正是为了克服上述弊端而设置的。它正是要改变陈旧的学习方式,改变“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现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使学生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能够不唯书、不唯上,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幸福而美好地生活着。“研究性学习”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因此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六)课程评价
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考试的指导思想则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尽管我们许多人都会说“评价”二字,但是,看看我们中小学的一些做法,背后所支撑的理念还是“考试”,重甄别与选拔,重结果轻过程,“评价”主体和方法单一,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着亿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发端于20世纪初的现代课程评价,是以整个世纪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为背景的,因此从其产生之日起,它就以科学所崇尚的客观、量化为标志。对科学的盲目崇拜,使人觉得量化就是客观、科学、严格的代名词。以标准化为特征的测验在传统评价中占有主导性的地位,其思想背景同样是20世纪初的提高工业效率运动以及作为时代精神的科技理性。在这种理念下,课程与教学要求教师按图索骥地把预先选定的知识教给
[1] [2] 下一页
学生,其效果如何要由测验来确定。而测验由于受科技理性的支配,追求的是试题的客观性与成绩的量化。这种测验完全脱离了知识应用的具体情境,师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由此被湮灭。对教育而言,量化的评价是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加以简化或只评价简单的教育现象,它不仅无法从本质上保证对客观性的承诺,而且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这样,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被抽象成一组组僵硬的数字。而且传统的教学评价有一个基本假说,即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学习优秀,而大多数学生都属于中常。为此,评价就要把优异的成绩给予极少数学生,其余的只能获得较低成绩。这样,评价无形之中变为一种甄别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成了失败者,成了上述假设的殉葬品。
鉴于课程评价体系的上述弊端,新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展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和潜能,特别强调教学互动中主体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影响,评价内容实现多元化,关注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人教育。可见,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着力建构个体的发展。它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三、新课程改革受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影响的历史背景
1949年以后,中国按照苏联模式改造和重建了教育,经过40多年的发展变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和品性。其特征之一,是它所体现的强烈的功利主义价值,以及科学主义的取向。以迅速实现工业化和发展科技为目标,新中国的教育被纳入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对于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强调教育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对经济振兴所具有的国家功利主义价值,无疑是必要与合理的。然而,在发展功利主义的科学教育的同时,未注重保持教育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内涵,未重视普及教育和普通教育、以及人格养成、个性发展、思想文化和艺术的发展等非功利性的教育价值,导致了教育的失衡和异化。科学教育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在教育系统中获得了至尊地位。中国教育界出现了明显的“重理轻文”的倾向。这种倾向在基础教育的学科和课程结构中有明显的表现。一项调查显示,各国小学的教学计划中,理科课程约占1/3。我国目前的五年制小学的数学、自然、地理等课程占总学时的31%;初、高中理科课程占总学时的37.5%,均超过这一比例较高的东欧国家的上限。在教学过程中,与之相应的是主要从数理化等理科教学中形成的传统的教育方法,它被称为“理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偏重于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而较忽视个性的充分发挥;通过严格而激烈的竞争保持较高的学习质量。
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在炽烈的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出于追求升学率、增加竞争、提高考试难度的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采取了一些有违教育规律、十分有害的做法。普通高中的文理分科加剧了青少年在知识结构和人格养成上的片面失衡。“唯理性教学模式”现在已渗透到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加重语法、逻辑、修辞等“理性”的内容,对起承转合、前后呼应等写作法“技术”的训练,使语文课也日渐成为一种抽象思维和技巧的训练,而它是以磨灭学生的真情实感和语文课的人文性为代价的。我国中小学教材的难度偏深,高于发达国家一、两个年级,已经众所周知,但近些年来,我们仍在不断加深教材难度。调查显示,由于中小学教育的教学要求偏高、偏难、偏深,致使部分学生丧失信心而失学,被认为是中小学生辍学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约有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中学厌学的比例达30%,有的地区高达60%。至于一些重点学校为争取优秀生源而一手制造的“奥校热”更人为地加剧了这种失衡。
近几年来,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生态、教育、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等方面都暴露出严重的问题,技术主义、短期行为的盛行,有许多复杂的原因。其在教育上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缺乏人文内涵的教育,致使许多受教育者“只有技术,没有文化”,缺乏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知识结构片面狭窄,对本专业以外更为重要的社会、伦理、环境生态、文化教育等问题缺乏应有的知识和重视。在现代社会中,一方面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为伟大、更为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优势;另一方面,基础教育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展和成效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作为此次基础教育改革核心内容的课程改革集中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为了克服传统教育受科学主义教育思潮影响所带来的严重弊端,这次新课程改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极大影响。
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和科学主义教育思潮之间进行决择与整合的结果教育既有经济价值,也有非经济价值;既有科学价值,也有人文价值;既有长远价值,也有短期价值。每种价值都只是教育满足社会及个人不同教育需求的属性。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人类世界的两种基本的价值尺度,代表着人类发展的两极,两者之间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所以与其问我国教育改革应采取科学主义价值取向还是采取人文主义价值取向,毋宁问如何在教育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之间进行决择与整合。而这一问题的答案似乎不言自明,即两个方面都缺一不可。然而,实际情形却并非如此,人类在解决这类矛盾时往往显得顾此失彼。
科学主义教育的兴起满足了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它的理论是建立在科学推动生产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事实的基础之上的。科学主义教育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是适应生产力发展本性的,它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时代的需要。然而,科学主义教育的片面性、极端化也造成了许多不容乐观的遗憾,它过度强调认识自然、征服自然、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从而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等问题;对科学力量的盲目崇拜,单一追求科学知识与技能,追求教育教学方法甚至教育研究方法纯粹科学化,认识不到人的复杂性不能仅靠量化指标把握,忽略人的精神需要等做法,则造成了人的精神家园的失落、道德滑坡、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等问题。导致现代社会出现了科学进步与人文失落同时并存的不和谐局面。种种问题使人们意识到,科学的飞跃,经济的发展固然是必需的,然而,这并不应该以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代价,更不应该以牺牲的人们意志、情感、价值追求为代价。人们的理想是自然、社会、人各方面都得到长足进步的共同发展。这正是新课程改革中人文主义倾向更加突出的原因,即为了矫正科学主义对教育所带来的严重弊端。
人本主义教育对人的培养功不可没,然而,由于其内容偏于追求内在修养的“善”,缺乏追求客观世界真相的“真”。因此,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功能是很微薄的。正是这一弱点给人文主义教育带来了危机。中国近代史表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阻止不了西方列强的入侵,科技落户就要被动挨打。今天,在和平发展的气氛里,经济任务仍然是各国的主要任务,它关系到各国在即将形成的新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中的位置;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而且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发展,科技在生产中的含量越来越大,劳动者必须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才能参与生产。因此,人本主义教育的缺乏科技内容的片面性是不适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另外,人本主义教育在批判科学主义教育的时候,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在教育目标上,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个人功能,忽视了教育本身应承担的社会职责。在教育内容上,由反对科技至上走到轻视系统学习科学知识的必要性。这对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
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本主义教育的整合是由于双方本身的局限性和彼此的互补性决定的,也是现代教育培养知、情、意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而且也是由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共进的过程所决定的。我们既要追求科技的长足发展,又要注重善善教化、人格陶冶的重要意义。这一点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本主义教育进行整合,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在价值取向上,科学教育要定向于人;二是在课程上,开设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有关课程。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开始兴起的关于“技术、社会与价值”、“信息、价值与社会”、“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综合研究与教育,实际上就是这种结合的有效尝试。这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⑴ 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67.
⑵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72.
⑶ 杨东平/周谷平.我国当代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取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01:22-24.
⑷ 唐斌/尹艳秋.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兼论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J].教育研究,199711:24.
上一页 [1] [2]
篇13:因材施教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论文
因材施教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实践为基础,通过对“建筑制图”课程实际教学,分析并探讨如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对教学环节的细部调整及改革,让教学课程编制更好地被学生们学习、吸收,形成学生们严谨、端正的从业理念和精准的绘图方式。
关键词:因材施教;建筑制图;比重;实操性;针对性;课程改革
1教学比重安排
“建筑制图”这门课,在教学比重安排中,进行了如下比例分割:绘图知识与投影概念占22课时(总48课时),建筑制图专题占26课时。授课占60%课时量,课堂辅导联系占40%。由于“建筑制图”课程需要较强的实践性,很多空间关系的理解需要通过实际操作与思考,才能得以巩固加强。通过一个学期的跟踪观察,学生们对于普通的空间关系需要提高与加强,因此,在下一学期的教学中,着重考虑以下几点教学方法的转变。
1.1提高学生“绘图与投影基础知识”
实操部分的比重从教学观察中发现,许多学生在三视图等空间思维转换中,仍少量存在空间关系模糊的状况,同时,平面与平面交界、边界的制图语言表达,仍有表达不清晰之处,教学改革中,需要对此类情况,因材施教,进行调整。当询问理论知识时,理解准确,但实操时出现偏差,这就反映出学生们需要更多的临场指导与训练。从课程时间分配图中,可以看出,“基础知识部分”的实操训练时间相对不足,同时,在课件准备中,“曲面体投影及交贯”部分章节,由于利用率较低,加之日后SketchUp等模型软件的辅助应用,可以将此章节适当压缩,以增加“平面体投影及交贯”的课堂辅导时间,使学生常用基本功扎实掌握。因此,增加学生对空间关系的思考与认知,尽量在课堂上,能够及时解决学生们的疑虑,引导正确的空间关系思维。配合作业,进行巩固。
1.2更换作业修改方式
第一学期作业修改是普通的“教师修改―问题解答―发放作业”。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课程安排紧凑,同时需要对每份作业一一修改,发放作业的时间上会有些滞后,这样带来几个问题。一是,学生们不能及时纠正自己的绘图错误;二是,统一讲解作业难点,虽能节约时间,但过于共性的问题,不能够引起每个学生的注意,不能因材施教。因此,新学期需要尝试,部分作业更换批改方式。课堂统一交换作业,教师逐一讲解每个习题,同学们自行修改,当看到他人的错误时,也会警醒自身错误。批改完成之后,当堂课发放回学生自己手中,留有一部分时间来自己检查自己的错漏,不解处可以及时问老师。
1.3部分临摹图纸环境,更换为自行绘制
由于第一学期,主要的建筑制图部分作业,为临摹范本(两套)。学生们的临摹能力提高,但是,思考力锻炼不足。导致在后续的设计中,过于依赖网络资料的临摹,缺乏将自己的设计语言,准确展现出来的能力。因此,在新的教学中,应尝试抽取局部立面、剖面图纸,让学生自行绘制,尽管这样会加大教学难度,但在培养学生制图语言的运用上,预测会有很大帮助。
2教学策略探析
2.1根据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调整教学方法
经过一整学年的教学观察,我们学生的临摹能力较强,创造力有待提高。独立空间思考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需要着重培养。因此在教学中,“绘图基础知识”这部分需要再多找些好的范例、绘图视频,给学生们观摩,以便学生们可以学到、养成最好的绘图习惯。“投影与轴测图”这部分,对空间思维要求较高,针对学生们的`掌握程度以及日后运用的广泛程度,需要加大“平面体投影”的章节,降低“曲面体投影”章节内容。“建筑制图知识”中,加强平立面向剖面的空间思维转换,加强将“实体建筑用制图语言表达出来”的思维过程培养。
2.2调整考察手段
本课程考查方法为平时成绩30%,试卷成绩70%。
2.2.1平时成绩,由6次作业组成
1次作业“图线的表达”(A2图幅),严谨绘图态度的培养―――为“职业心理培养类”;3次作业为空间模型关系的绘制“三视图-平面体”、“三视图-曲面体”、“体块交贯及轴测图”(A3图幅)――为“空间关系思考型”;2次作业“便利店报建图”(A2图幅)“小别墅方案图”(A1图幅)―――为“专业临摹类”
2.2.2考试试卷,由三部分组成
选择题―――基础知识考察。读图题―――平面体三视图关系的理解、建筑单体总平面要素判断。作图题―――三视图的绘制、建筑平面、剖面的补绘。经过考试发现一个令人反思的现象:平时绘图质量非常好的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并非理想(临摹力较强,但思考较少,追求图纸美观,但缺乏图纸表达准确性的考虑);而平时绘图准确率高、但图纸质量不高的同学,平时成绩不突出,但卷面成绩较高(空间思维严谨,但图纸绘制中忽略细节,不追求美观)。由于大部分成绩,在2小时的试卷考查中进行,却占有70%的成绩,同时,由于该学科为以绘图形式居多进行考查,要考查较多知识点时,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很难在2小时内,完全考查各类知识的掌握,这就造成了最终成绩与实际能力体现的偏差。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若能调整考试的比例及时间,是最好;若难度较大,则考虑在试卷中加大绘图比例,增多图形识别的题型,多方面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及判断力。
2.2.3考试试卷,修改为以图纸鉴赏为主
选择题―――主要以图形识别与判断为主;读图题―――三视图与轴测图的对应关系判断、建筑总平面、平立剖等的缺漏判断;作图题――读轴测图绘制三视图、读建筑模型,绘制平立剖。因此,需要从学生记忆规律中,调整教学方法。通过一整学年的教学实践与观察跟踪发现,在学科间互相促进的关系中,可以得到加强。“建筑制图”课程,主要服务于“建筑设计”,当学生完成“建筑制图”课程学习后,如果能趁热打铁,紧接着进行建筑设计图纸的绘制,应当是可以学以致用,巩固知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如下课程衔接的安排中,除了“楼梯测绘”与建筑制图的课程衔接比较紧密外,经过2周考试与7周寒假,学生对所学知识会有所淡化。第二学期中,“建筑设计”前几个课程依次为“立体构成”4周“解读建筑”与“长城下的公社”5周“景观建筑小品”7周。其中,“解读建筑”与“长城下的公社”由于资料来源于各类书籍与网络资料,制图规范性不容乐观,加之距离制图知识学习有3个月的空档期,临摹能力较强的学生们,难以辨别规范性,加之绘制图纸工作与模型制作时间较为紧凑,很多学生放弃辨别真伪的时间,选择直接拷贝网络原图,对制图规范性是一更大冲击。①.11月(第一学期),原制图课程中所学剖面表达方但也有些标注,由于对标注概念的模糊,及时来找老师询问,增加了概式,“楼梯测绘”环节中应用到位。②5月(第二学期):“解读建筑”中流水别墅网络资料的剖面。③206月(第二学期):“景观小品”环节中学生绘制的剖面,已经出现大量对不规范制图现象的模仿痕迹。如图1,阶段性学生作品所示,经历2周考试、7周寒假、9周建筑设计其他课程,18周(约5个月时间)后,“景观小品”的作业中,开始出现大量与网络资料相似的图纸表达方式。因此,基于对制图知识的巩固与配合方面:
2.2.4增加寒假
作业由于经过漫长寒假,对制图知识的掌握会生疏,影响第二学期的制图规范性。因此,课程布置中,应该增加寒假作业的学习,利用寒假的绘图实践,让学生们巩固所学知识,以备后用。
2.3鼓励纠正网
络不规范制图,日积月累,形成完整规范的制图范本在教学“建筑设计”课程中,鼓励学生用正确制图语言修改网络资料,并将之图片信息积累,通过修正与再绘制,留给学生一套完整、规范的图纸,这样可以避免日后各届学生,为了赶时间,不分对错地全盘模仿网络不规范资料。2.4精简知识点减少实际工程类过多图纸类型的介绍,避免学生混淆。重点突出学生时代图纸表达规范,将重点部分加长,重点剖析时间、学生思考训练时间、实操训练时间增加到课堂训练部分,尤其是思考性训练。锻炼他们的思维技能,而非抄绘技能。
3教学改革目标
3.1严谨的绘图态度,将继续保持降低抄绘部分,增加思考绘制比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用大脑思考指导画图,而非视觉上的简单模仿。
3.2增强学生的实操性
应该在日后的作业中,准备考虑增加思考作业,采用实体模型,让同学进行对实体模型的理解绘制,增强学生将空间转绘为二维图纸的能力培养。
3.3转变考核方式,针对性教学
考核方式的修正,更能突出教学目标,以培育出职业态度严谨、图形识别力、图纸表达力强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陈美华,袁果,王英姿.建筑制图习题集[M].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何斌,陈锦昌,王枫红.建筑制图[M].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清华大学建筑系制图组.建筑制图与识图[M].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
[4]李延龄.建筑制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李延龄,唐瑜,沈燕燕.建筑制图习题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金方.建筑制图[M].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金方.建筑制图习题集[M].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篇14:人本主义视野中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人本主义视野中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人本主义视野中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摘要] 6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我国从此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克服原先的课程体系受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所造成的弊端,新课程改革明显地受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了新课程改革受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及其历史背景,并指出新课程改革是在科学主义教育思潮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之间进行决择与整合的结果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人本主义教育 科学主义教育
206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我国从此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重新制定了各科课程标准,编写审定了各科实验教材。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的某些弊端以及社会发展对课程提出的新的需要而进行的,同时主要发达国家在世纪之交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为规划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广泛的参照背景。本文试图探讨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一、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是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相对立的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第二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深受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到了20世纪70年代已经受到多方面的责难与批评。发达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大量投入并未产生预期的结果,相反,功利化、理智化和机械化的教育实践却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学生厌学、青少年犯罪、道德水准下降、学生运动等,以致于人们把20世纪60年代下半叶称之为“多事之秋”。从学校内部来看,20世纪60年代的学科结构运动过分强调了知识的逻辑结构,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结构;过分艰深、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低落,学业水准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些问题使人们对学校教育产生不满和愤懑,以人本主义为方法论基础和价值标准的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在20世纪70年代对科学主义教育思潮进行批判,提出“学校人性化”的口号,极大地影响了当代各国的教育改革。现代人本主义教育(www.xfhttp.co
[1] [2] [3]
篇15:教科室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教科室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层推进,这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是一场有着深远意义的教育革命。要实现改革的目标,各实验区面临的工作纷繁艰巨,崭新而富有挑战性。课程改革推进的道路是坎坷不平和反复曲折的,它需要各级政府自始至终密切关注和支持,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高水平规划和运作,需要基层学校勇于实践和探索,需要社会各方面关心和理解,同时,也需要教育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和参谋。
长期以来,县级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县教科室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职能和作用。其对基层教育科研的指导功能,对区域内教材教法的指导功能,对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监控、评估功能,以及对基层教育教学决策中的咨询功能,为保证教育教学有序推进,稳定和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每一次改革中,教研室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教科室承担的工作面临崭新的课题。教科室必须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推进课程改革向前发展。
在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处于实验时期,教科室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区域内课程改革决策的参谋者,方案和计划制定的参与者。
当教育行政部门在对课程改革的具体行动作出规划和决策时,教科室应该并必须提出专业方面的咨询意见,积极介入改革实验各项相应的准备工作。
在课程改革启动的准备过程中,教科室应该参与实验区实验方案的制定,对开展实验的目的任务、实验的主要内容、实验的范围和对象、实验的步骤和措施、实验的指导思想等,提出教育理念和教学专业方面的意见,供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思考、研究,从而制定出符合课改理念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能逐步完善的实验方案。与此同时,教科室应会同相关部门,提出区域内参与课程改革实验的学科、年级(在一个区域内统一)、学校以及教师人选的建议性菜单和依据,供教育行政部门决策。会同相关部门提出课程计划方案,提出教材选用、教辅材料、教学辅助设备选择的建设性意见。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下,制定出对实验各层面人员,尤其是对教师的培训方案、培训计划。此外,教科室还应组织和指导各学科、各学校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
二、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学习培训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1] [2] [3]
篇16:教科室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教科室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层推进,这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是一场有着深远意义的教育革命。要实现改革的目标,各实验区面临的工作纷繁艰巨,崭新而富有挑战性。课程改革推进的道路是坎坷不平和反复曲折的,它需要各级政府自始至终密切关注和支持,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高水平规划和运作,需要基层学校勇于实践和探索,需要社会各方面关心和理解,同时,也需要教育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和参谋。
长期以来,县级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县教科室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职能和作用。其对基层教育科研的指导功能,对区域内教材教法的指导功能,对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监控、评估功能,以及对基层教育教学决策中的咨询功能,为保证教育教学有序推进,稳定和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每一次改革中,教研室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教科室承担的工作面临崭新的课题。教科室必须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推进课程改革向前发展。
在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处于实验时期,教科室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区域内课程改革决策的参谋者,方案和计划制定的参与者。
当教育行政部门在对课程改革的具体行动作出规划和决策时,教科室应该并必须提出专业方面的咨询意见,积极介入改革实验各项相应的准备工作。
在课程改革启动的准备过程中,教科室应该参与实验区实验方案的制定,对开展实验的目的任务、实验的主要内容、实验的范围和对象、实验的步骤和措施、实验的指导思想等,提出教育理念和教学专业方面的意见,供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思考、研究,从而制定出符合课改理念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能逐步完善的实验方案。与此同时,教科室应会同相关部门,提出区域内参与课程改革实验的学科、年级(在一个区域内统一)、学校以及教师人选的建议性菜单和依据,供教育行政部门决策。会同相关部门提出课程计划方案,提出教材选用、教辅材料、教学辅助设备选择的建设性意见。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下,制定出对实验各层面人员,尤其是对教师的培训方案、培训计划。此外,教科室还应组织和指导各学科、各学校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
二、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学习培训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课程改革能否健康顺利地推进,取决于参与改革的各层面人员,特别是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目的意义的深刻认识,对课程改革理念和内涵的正确理解,对新的学科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的准确解读。要逐步达到这些要求,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区域内,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持久的、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一学习培训活动中,教科室人员应该成为学习的先锋和模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个体自身不间断的有效学习,切实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率先解读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义,迅速把握实验教材的内容和思想,从而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形成符合课改理念的教学思维,逐步化为新的教学行为。
在上岗前后,不间断地组织教师进行通识性和学科性的学习培训,是师资培训部门和教研部门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学科性学习培训活动中,教科室各学科教研员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在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长期实践探索过程中,教科室会员始终成为不间断的学习培训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培训者。这项工作,将成为教科室几年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如何从一开始就抓好这项工作,探索新的教师学习培训模式,改变传统培训模式单调、陈旧的弊病,让课程改革学习培训活动具有实践性、参与性和实效性,需要师资培训部门和教研部门高度重视。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改革工作,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培训工作的层次。课程改革实验区学习培训开展的力度和质量,将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持久地推进。
三、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实施的实践者和组织者。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在课程改革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好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质疑、探究、交流与合作。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学习环境的创设,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关注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个性的张扬。在这里,素质教育向应试教育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挑战。以应试教育为基础的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行为、教学秩序受到课程改革理念和目标的巨大冲击。而由于教育教学周期的不可重复性,由于社会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状况的强烈关注,课程改革实验区必须迅速探索出一条新的课堂教学之路,防止”新、旧”交替时期“混乱”教学秩序的产生。在探索这样一条新路的过程中,教研室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教研室及其各学科教研员的职责是,带领一群先行者作前卫的探索和开辟。教研室应发动实验区的骨干教师,组成一支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教学研究小组,依靠这样一个核心,并与实验学校共同配合,组织实验区的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进行研究、设计、探索,把吸收的`新课程理念变为具体的教学行动,把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细节中。
这里,教科室牵头组建的各学科研究小组的主要工作是:不间断地组织教师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解读,对各科实验教材逐章解读和钻研,找到新课程理念在教材中的体现,设计出体现课程标准、教材思想的教案。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的观摩活动、交流活动、研讨活动。共同观察了解课堂教学进行的情况,关注师生教学过程的进展和变化。分析比较新旧课堂教学思想、内容、过程、方法的差异和得失,用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和理念不断调整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从而初步探索出―条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之路。这样的工作意义在于,能较好地集中一个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势,缩小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学条件、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水平的不平衡而造成的课程改革进展的较大差异,使 一个不大的区域(县级)内,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能相对平衡地、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实施的探索与实践,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改革性,它包含着观念的革新、内容的更新、方法的创新。它区别于过去一般性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体现为全体教师主动参与、教研部门和基层学校共同探索,突出学习――研究――实践,再学习――再研究――再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它不是对专家学者提出的理念执行照搬,而是一种验证修改和创新。这样一个过程是不轻言结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轻率下结论的过程,其探索出的教学之路,有规律和共性,但更多的是建立在课改理念上的各具特色的路。
四、课程改革评价体系建立和考试制度改革的主要研究者、参与者和推广者。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改革现行的考试内容和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对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产生着重要影响。而实践证明,当课程改革一开始启动,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就非常关注课程改革中的评价和考试改革。
旧有的评价考试内容和方式,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成为产生应试教育的重要因素。评价考试单纯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大多数时候是以一两次书面考试成绩取代了对教师和学生双方教与学的全过程、全部内容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考查。这样的考试评价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引导学生、教师、家长、社会正确认识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利于促进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人才,因而必须改革。
评价和考试改革涉及到日常检测评价和期末考试评价两个不同方面。从当前县级区域的现状看,教科室在两个方面具有重要的职能,教研员在这两个方面是直接的参与者和研究者。课程改革无论怎样改,作为基础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会有明确的阶段目标和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当一个章节、一个单元、一个学期结束,应有相应的训练检测形式和内容。在课程改革实验展开后,符合课程改革目标要求和思想理念的训练、检测和考试,在内容及形式上几乎是空白,需要教科室依靠教研员组织学校广大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思考研究、设汁推出、组织实践。教教科室应调动学校教师在评价考试改革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对于学校和教师在评价考试改革中不断产生的新内容、新模式、新作去,应善于发现、总结、提升,及时组织交流推广。教科室应重视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引导学校和教师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多元化评价方面迈开步伐。研究如何在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能力评价考试方面进行探索尝试。在期末评价考试的重大改革中, 鲜明体现课程改革理念,勇于在形式上革新。从区域实示出发,从减轻学校师生的负担出发来评价考试改革,追求完善和完美,不搞形式主义一刀切,让不同学校走出自身评价考试的路子。
五、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课题实验的指导者和研究者。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之路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无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套用。整个工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反馈、分析、总结和矫正的过程。率先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地区其承担的任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验证新课程标准,试用和验证实验教材,为修订完善课标、课程提供建议性意见;在使用实验教材的过程中,探索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学模式、内容与方法的改革;通过实践,总结适应课程改革发展需要的培洲师资队伍的途径和经验;构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建立新的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考试制度等。
要完成上面各项任务,依靠面上一般性的工作推进难以达到目的和要求,研究和实践也不会有深度。必须按不同的任务和问题,用科研课题实验的模式来运作。教科室应是这些科研课题实验的指导者和研究者。一方面,教科室成员应结合各自不同的学科,选准课题,直接负责和参与一些项目的课题研究;另一方面,教科室应组织动员实验区域内的各学校、各方面,根据自身的实验情况和研究力量,选择恰当的主攻方向开展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研室有责任帮助学校组建课题研究机构、指导制定实验方案。在一定范围内出面牵头骨干学校联合一般学校及相关单位,结成主攻方向明确的课题实验群体,发挥联合优势,整合科研力量,以期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在课属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教研室要密切关注各研究单位研究的进展情况,适时召开各层面专题研讨会,促进学校交流课题研究中的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使课题研究不断向前推进,把课程改革推向更高的平台。在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过程中,教研室要发挥自身与学校、教师紧密联系的优势,重视对各类信息材料的收集、整理发布。及时发现和总结提炼经验成果,组织撰写经验材料文章,组织必要的观摩活动和经验作法展示交流,并重视向相关部门推出课程改革成果。这将从不同角度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持久发展。
在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教研队伍承担的任务是重大的,在不少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这支队伍只有不断地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科研水平和组织水平,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工作方式和服务意识,才能在课程改革中与时俱进,发挥其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篇17:学前教育数学教学中课程的改革论文
学前教育数学教学中课程的改革论文2篇
第1篇:翻转课堂在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基本方式
在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数学课程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严密的思维模式,同时形成创新性的学习能力。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数学的基础相对薄弱,如果没有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而在教学中通过“翻转课堂”的引进,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翻转课堂课程内容的基本含义以及主要特点
(一)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含义翻转课堂是根据FlippedclassModel的内容音译过来的名词形式。这种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的林地公园高中,主要是为了帮助没有上课的同学跟上课程进度,相关教师在教学课程讲解的过程中进行内容的记录,通过网络化教学使学生跟上的课程的内容,同时也给课堂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对于翻转课堂的设置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网络化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翻转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可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状况进行课程的安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能力;其次,学生通过网络化的自主学习对于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反馈,使学生与教师建立起和谐性的交流平台;最后,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可以完善师生之间的交流模式,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大多数专业的教师都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都是按照预定好的课程内容进行课程的设置,而对于学生学习内容的检测也是只通过布置作业的模式进行定期的检查。
而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的意识,而将原有的课程模式转换为师生交流的形式,从而为整个课堂内容的建立实现和谐化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教学主要为学生提供统一的教学模式,很难实现因材施教。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施,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教学模式,从而为因材施教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施可以实现分组教学的模式,从而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和谐的氛围。
翻转课堂可以转变教师的角色。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通过翻转课堂的建立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交流的课堂模式,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置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可以充分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实现了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教学系统建立的过程中也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改变传统的评价内容,要强调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评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综合性的教学评价模式,在根本意义上实现翻转课堂的最终目的。
二、学前教育专业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数学知识掌握存在着较为薄弱的现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集合、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内容不是十分复杂,但是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相对有限,对于数学知识的概念以及定义定理认识不清,其基本的计算能力也相对较差,从而形成了一定的差异性,并且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也缺乏一定的认知,这种现象的出现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滞后性的发展。
(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调查可以发现,很多学生由于数学的难度较大以及在数学课堂中整个氛围较为枯燥,从而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较为薄弱。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技巧,不能掌握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也没有形成记笔记的习惯,在课下也不会主动的复习及预习,从而导致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于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很多学生更是敷衍了事。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了抵触的心理。
(三)没有形成和谐性的课堂氛围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够灵活,整个课程内容缺少个性化以及专业性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个性化的发展。数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课程进度,而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心理因素的变化很少关心,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也不会主动提问,长期发展下去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建立起交流的平台,从而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和谐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三、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翻转课堂的建立应注意的问题
(一)记忆思维过程中的相关内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要使学生形成记忆性的思维模式,就应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数学概念以及基本的原理法则,从而形成一种初步记忆的思维模式,对于学生记忆思维的形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首先,可以让学生通过定义内容的转换进行定义内容的检测;其次,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的概念进行相关的阐述,从而形成一种记忆性的思维模式;最后,让学生通过推论式的模式形成记忆性的思维,而这种模式主要使学生通过对主要内容的联系,根据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理论的转换。因此,在翻转课堂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将教学视频中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课后的学习,及时调整学习的状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形成一种独特性的思维记忆模式。
(二)知识应用过程中的相关内容对于知识的运用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要根据所学到的知识进行问题以及情境内容的设定,主要的知识运用包括数学概念、基本定理等内容。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将整体的内容进行课程分解,从而在根本意义上为学生的学习建立一种合理的知识结构。建立翻转课堂,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教师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讨,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形成一种主观能动性,从而为整个课程内容的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评价内容设定的相关内容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设置过程中,可以建立综合性的课程评价系统,通过综合性评价系统的建立,可以对学生课程内容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关的评价。其中综合性的评价系统主要是将知识中重点内容进行组合,从而建立一种全新的知识体系,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将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使学生的学习可以受到公平性对待。因此,通过建立翻转课堂内容,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体验,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评价性思维模式,从而在根本意义上实现系统性的知识评价模式。
四、翻转课堂在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基本方式
(一)在教学中形成课下知识的传授模式建立翻转课堂,相关专业的教师应该明确整个教学的目标,通过教学视频的准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首先,要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要建立不同形式的教学类型,通过课上以及课下教学模式的相互结合,完成课程内容的设计。对于教师所创建的视频内容要由主讲教师进行亲自录制,这种方式主要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内容的设定,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主题,把握录制的时间,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充分的保证。其次,通过翻转课堂的设定使学生形成记忆性的思维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视频内容学习,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学习,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听,从而完成内容的学习。通过视频的观看学生对于基本的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测评训练进行自我检测,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知识内化的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的建立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问题的提问,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问题的探讨。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创建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与此同时,课堂教学可以建立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讨论中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每个小组最多可以分配6个人,组内的成员通过问题的分析、查阅对知识进行扩充,从而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模式。与此同时,在学生相互交流的中逐步形成综合性的教学评价系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的情况、独立学习的过程以及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评价系统。因此,通过翻转课堂中教学内容的实施,建立一种优化的教学评价系统,为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形成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组织教学内容。通过翻转课堂的建立使学生在教学视频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课程的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
第2篇:关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要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是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公共基础理论课。为使数学课程满足专业需要,服务于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素养学前教育专业型人才,数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的现状
1.课程内容与学前教育专业脱节多年来,我校使用的数学教材为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年制高等师范数学教材,该教材在高中教材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难易适中,强调基础性。但该教材的主要对象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相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讲,该教材概念、定理等系统理论性知识较多,结合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应用性知识较少,不适应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专业型人才的需要。另外,为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各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都作了相应调整,对文化基础课课时进行了压缩。我校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周课时2节,总学时为124学时。面对内容多、课时少、进度快的现状,教师在课程安排中一味地为了赶进度,忽略了数学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2.教学方式不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过于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强调概念、公式、定理的掌握和应用。教学程序一般遵循从概念分析到定理证明、例题讲解再到习题训练,教学方法多为“灌输式”。这种落后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不能适应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良好数学素养的幼儿教师。
3.课程考核形式单一传统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在数学课程考核中,多以最终考试分数衡量学生学习的效果,考核形式单一,不能将学习过程、专业实践等内容纳入考核体系中,导致学生只关注分数,不关注过程和专业实践。
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数学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教育部号文件中提出,高职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数学课程作为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势必要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任务,因此进行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2.数学课程改革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需要数学素养是指灵活的运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看问题的数学角度、有条理的理性思维、逻辑推理的能力和习惯、合理的量化和简化的素质。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承担了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重任,具有良好数学素养的幼儿教师,将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课程的改革,能够让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学会理性、科学地分析问题、推理问题,并能够最优化的解决问题。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数学课程改革是幼儿园教育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的五个领域。而“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是科学领域培养目标之围绕这一目标,目前很多幼儿园开设了逻辑狗、蒙氏数学、珠心算等课程。为了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胜任这些课程,并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和数学学习兴趣,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需要结合幼儿教育现状对原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三、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1.改变课程设计理念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应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教师本位思想,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能力本位,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数学课程应以掌握初等数学基本知识为基础,以满足专业需求、服务专业为导向,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素养的幼儿教师。
2.改变课程内容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增加与专业相关的数学知识,增加实践互动环节。将课程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其中包括数学基础理论知识模块,幼儿数学教育相关知识模块,实践与应用模块。在数学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中要求学生掌握集合、函数、直线、圆锥曲线与方程、数列、统计、排列组合、向量、立体几何初步等基础理论知识。在幼儿园数学教育相关知识模块中,通过介绍数学发展史、逻辑狗、蒙氏数学、珠心算等让学生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具备一定的数学教学能力。实践与应用环节中,让学生结合数学知识,观察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走进幼儿园,调查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实践如何进行数学教学。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增大实践学时数,使实践学时占总课时数的30%。
3.改变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讲授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引导教学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让学生在探究、合作的氛围中实现自主学习。如在数列的概念一节中,采用情境导入,给学生呈现生活中的若干数列,启发学生发现数列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数列的定义。之后,鼓励学生合作探讨,共同去探究一些数列的规律,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归纳出通项公式的特征,从而得到定义。在巩固练习和复习小结环节中,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示范讲解后,要激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尝试去解决问题,归纳本节所学知识点,交流学习困惑与心得。本节课后,还可以进行知识的拓展,要求学生查阅斐波那契数列相关知识,了解斐波那契螺旋线,学生将查阅结果制作成PPT,在课堂中与同学们互相交流。这种方式丰富了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为学生将来在幼儿园教学中提供了有利的素材。
4.改变课程评价方式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模式。把学生平时表现、实践操作情况等学习过程的表现纳入考核体系中,最终成绩由平时表现、实践操作、闭卷考核三部分共同决定,三项比重可为3:3:4。平时表现包括学生课堂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实践操作包括调查报告、几何模型制作,数学家、数学史资料查询,实习期间授课情况等。闭卷考核内容则为当学期所学数学基础理论知识。
5.编写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校本教材由于现用教材内容与学前教育专业脱节,可以考虑编制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校本教材。教材在整合初等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适当加入数学史、逻辑狗、蒙氏数学、珠心算等相关知识的介绍。在学生学习了学前教育学的基础上,结合学前教育理论和儿童发展的特征,可以适当补充幼儿数学教育相关内容。
四、结束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高职院校,势必应当承担起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责任。
而教学改革对于提高未来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程的改革将会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并有效推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改革过程可能会出现诸多问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勇于创新,求真务实,一定能够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数学的课堂上学有所长,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篇18:改革中发展,追求中超越的校长寄语
改革中发展,追求中超越的校长寄语
每—簇新叶都在追求沁绿,每一朵鲜花都在追求艳丽。过去,我校抓住深化教育改革的机遇,在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自加压力,负重奋进,不懈追求,终于在四中的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在竞争中求生存,这仅仅是四中人把握机遇,争做强者的搏击。改革的`大潮仍在翻涌,要跟上时代迈进的步伐,就必须争做智者,不断创造机遇,才会超越自我,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流的四中品牌;我们的教育理念是:营造无失败、无挫折的教育环境,让所有学生发挥潜能,实现自我。
为此,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要继续强化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探索提高其整体效能的新路,建设一支“乐学、善思、勤研、力行”的德育工作队伍,营造和谐、进取的良好育人环境,使学生受到感召、激励、考验、磨炼,在积极健康的竞争中健足前行;要围绕教学这一中心,适应新课改,融入新理念,积极倡导“研究”与“创新”,面向全体学生,既要注重锦上添花的提优磨尖工作,也要抓好雪中送炭的中差转化工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追求教学质量的大面积丰收;要把维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坚决拒各种事故于校门之外;要充分发挥质量效应,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投入,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设施,保障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建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让我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立足新起点,再攀新高峰,为我们四中人的群体形象增添新的光彩,谱写新的篇章吧!
篇19:浅谈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中怎样突出学生主体性
浅谈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中怎样突出学生主体性
一、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地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
在新教材《原始社会》一节中,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什么区别?此问题若按书本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难理解难掌握。我们不妨让学生动动手用橡皮泥捏出北京人、山顶洞人像,再比较二者异同。这样,课堂上学生自然会细心观察,用心雕塑,兴趣盎然,记忆深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也得到体现。
二、通过讨论相互交流突出学生主体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已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例如:新教材有一个问题如下:有人说唐玄宗不宠爱杨贵妃,唐朝就不会由盛而衰是吗?为什么?
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三、通过分组活动彼此合作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是学堂,学生要学会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
例如,述说四大发明在人类进程中的影响。
把全班分成小组,每组任务明确,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最后每个小组把各自的经历、报告向全班介绍交流。因每个人会有各自体会,这许多体会的汇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课堂上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要再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要点明,否则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
篇20:浅谈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中怎样突出学生主体性
2001年9月,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在我国38个地区实施,我们区有幸成为其中之一。经过一段时间操作,认真比较新旧课程,有很大差别。旧课程功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单纯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而新课程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体性,重视个性的发展。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本文以历史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地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
在新教材《原始社会》一节中,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什么区别?此问题若按书本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难理解难掌握。我们不妨让学生动动手用橡皮泥捏出北京人、山顶洞人像,再比较二者异同。这样,课堂上学生自然会细心观察,用心雕塑,兴趣盎然,记忆深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也得到体现。
二、通过讨论相互交流突出学生主体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已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例如:新教材有一个问题如下:有人说唐玄宗不宠爱杨贵妃,唐朝就不会由盛而衰是吗?为什么?
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三、通过分组活动彼此合作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是学堂,学生要学会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
例如,述说四大发明在人类进程中的影响。
把全班分成小组,每组任务明确,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最后每个小组把各自的经历、报告向全班介绍交流。因每个人会有各自体会,这许多体会的汇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n
[1] [2]
★ 校长工作职责
★ 初中学校章程
★ 校长考察材料
★ 学校章程规章制度
★ 校长个人总结精选
★ 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浅谈课程改革中校长的责任和职责(精选20篇)】相关文章:
校长办公室的工作计划2022-05-04
校长工作年终自我鉴定2022-05-06
校区校长岗位职责2022-10-06
后勤副校长述职报告2022-12-10
关于推荐农村小学校长述职报告精彩2023-03-13
学校依法治校工作总结2023-11-16
大学校长述职报告2022-05-07
教学副校长总结2022-10-23
校长个人的述职报告2024-05-07
校长一岗双责述职报告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