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报告范文(共13篇)由网友“laomapojie”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统计分析报告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统计分析报告格式
基本情况,成绩,问题,原因分析和建议措施几个部分。
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调查研究,占有资料,数据资料与数据有关的各方面情况,企业内部资料和外部资料。
2、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材料和观点要统一。
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
3、判断推理,符合逻辑,指明问题的性质,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把问题说透,把道理讲清。
4、简洁精炼,条理分明。专业术语要准确、恰当,切忌数据资料的罗列和事实现象的堆砌。
统计分析报告,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把文字报告、表式报告和图示报告溶为一体。
篇2:统计分析报告格式
一、目标定位
内容往往服务于目标,目标决定内容,因而数据分析报告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内容,我们应首先明确其目标定位。构建数据分析报告的目标概念在外延上有所侧重,定位于为处于信息时代的审计服务。因此,它需要统一并且服务于审计这个大目标,但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根据《审计法》规定,我国国家审计的总目标是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认为构建计算机数据分析报告的总体目标是结合业务审计的具体目标,通过数据分析,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审计决策,从而支撑制订的审计实施方案。这个总体目标总是可以划分为具体层次上的目标。我们认为,从属于其总目标,构建数据分析报告的具体目标应可以描述为以下3个方面:
1、进行总体分析。从审计工作需求出发,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业务数据进行总量分析,把握全局,形成对被审计对象财务、业务状况的总体印象。
2、确定审计重点,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在对被审计对象总体掌握的基础上,根据被审计对象特点,通过具体的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手段,合理的确定审计的重点,协助审计人员作为正确的审计决策,调整人力物力等资源达到最佳状态。
3、总结经验,建立模型。通过选取指标,针对不同的审计事项建立具体的分析模型,将主观的经验固化为客观的分析模型,从而指导以后审计实践中的数据分析。
以上3个具体目标的联系是紧密的,不是孤立的,只有在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的确定审计重点,并在对重点内容的分析中得出结果,进而实现评价的过程。如果单单实现其中一个目标,最终得出的报告将是不完整的.,对制订审计实施方案也没有可靠的支撑作用。
二、适用范围及对象
首先本文所论述的数据,是在信息化环境中审计人员开展审计时需处理的电子数据。为了明确分析对象的范围,我们制定了对于数据的三个限制条件:①来源于信息系统中,包括财务、业务、管理等方面;②能以数据库中二维表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中;③有助于审计分析。基于这些限制条件,数据应包括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和补充数据(从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地方采集与数据分析相关的数据)。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分析其中一种或几种数据。
其次,数据分析报告所记录的对象是计算机审计中审前调查阶段所作的数据分析的过程及结果。在实际审计工作中,数据分析报告应在计算机审计审前调查阶段数据分析完成后撰写,为制订审计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三、原则
我们认为,编制数据分析报告总体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规范性原则。
数据分析报告中所使用的名词术语一定要规范,标准统一,前后一致,基本上要与前人所提出的相一致,例如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采用了“税收比率”这个已存在的指标,()就不能自己重命名为“税收收入比”等其他名称。
2.重要性原则。
数据分析报告一定要体现审计的重点,例如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中,就应该重点选取真实性、合法性指标,构建相关模型,从数据上进行分析。并且反映在分析结果中对同一类问题的描述中,也要按照问题的重要性来排序。
3.谨慎性原则。
数据分析报告的编制过程一定要谨慎,体现在基础数据须要真实完整,分析过程须要科学合理全面,分析结果可靠,建议内容实事求是。
4.鼓励创新原则。
计算机审计技术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必然有创新的方法或模型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数据分析报告要将这些创新的想法记录下来,发扬光大。
总之,一份完整的数据分析报告,应当围绕目标,确定范围,遵循一定的前提和原则,系统的反映计算机数据分析的全貌,从而推动计算机审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篇3:统计分析报告
根据西宁市人才资源统计及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统计年报资料显示,西宁市人才资源快速增加,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基本稳定,工资制度改革后收入稳步增长。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人才结构日趋合理、素质有所提升
一是人才总量稳步增长。20末,西宁市国有事业单位人才总量达到27558人,比上年末净增加1091人,增长4%。其中管理人才2897人,专业技术人才25271人。企业人才总量达到1518人,比上年末净增加287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833人,专业技术人才1039人(其中354人在管理岗位工作)。人才队伍的快速增加,得力于人才政策的落实到位,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人才队伍的重视和保护措施得力。二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从专业技术人员的文化层次结构来看,本科文化程度的8818人,占30、3%。研究生以上文化程度129人,占0、44%。比往年均有所提升。三是人才队伍结构渐趋合理。西宁市现有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2130人、中级12324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各行业的分布状况,已由“点”状分布扩展并形成了“块”状分布的格局,初级人才偏多、中级人才偏少、高级人才缺乏的被动局面得到改观。行政单位5588名干部中,35岁及以下的占26、4%,36岁至45岁的占47、8%,55岁及以上的占2、6%,老中青梯次配备渐趋合理,干部队伍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
二、事业单位人员合理增长、行政人员稳中有降
年西宁市行政事业单位总数达1117个,年末职工总人数达41114人,比上年末增加923人。其中,行政机关单位345个,年末职工总人数达8377人,比上年减少112人。西宁市事业单位772个,年末职工总人数达32737人,比上年末增加1035人(主要是弥补长期以来师资力量不足,也是西宁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
机关单位年末总人数有所减少,在市、县、乡三级分布中主要表现在市、乡镇幅度大,县级基本持平。
2015年,西宁市市级行政机关单位有65家,年末职工总人数2559人,比上年减少93人;县级行政机关单位有246家,职工总人数4817人,比上年末减少1人;乡镇机关单位有50家,职工总人数有1001人,比上年末减少18人。行政机关人员队伍稳中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市级机关人员减少幅度较大,是当前西宁市政府机构改革、精减机构、减人增效的体现。
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完善、职工工资收入稳步提高
近年来,西宁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了税源,地方财政收入有较大的增长。,西宁市在认真落实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措施的同时,普遍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抚恤对象抚恤标准、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等一系列措施。职工的工薪报酬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2015年西宁市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年均工资达22853元,比上年增加了4040元,平均每月增加336元,增长21、4%。其中,行政机关人员年均工资24853元,比上年增加6040元,增长32、1%;事业单位人员年均工资23457元,比上年增加4768元,增长25、5%。
在行政机关人员工资中,市级机关人员年工资达27278元,比上年增长31、7%,县级机关人员年工资24317元,比上年增长28、3%;乡镇机关人员年均工资21604元,比上年增长25、2%。
在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中,市级事业单位人均工资23551元,增长14、7%;县级事业单位人均工资23600元,增长27、1%;乡镇事业单位人均工资22901元,增长37、8%,位居首位。
2015年西宁市人才总量有较快的增加,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队伍基本稳定,职工薪酬收入稳步提高。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机关事业单位非正式职工仍然偏多
从这次年报中可以看出,2015年西宁市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非正式职工总人数达524人,占全部人数的1、3%。比上年同期还增加386人。其中机关单位非正式职工有118人,占机关单位全部职工总数的1、4%,比上年增加76人。主要表现在区县机关拥有非正式职工非常突出,总数达到81人,占西宁市机关非正式职工的68、6%;事业单位非正式职工2015年达到406人,占事业单位全部职工总数的1、2%,比上年增加310人。非正式职工在单位的大量存在,说明单位机构改革中仍然存在着不完全彻底的现象,后遗症严重,特别是区县机构的人事制度改革任重道远。
2、公务员队伍年龄偏大、工资偏低
从西宁市行政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工龄统计表反映情况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年龄偏大,35岁以下的人员占比重不足27%。由于公务员制度管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公务员队伍实行逢进必考的制度,加之行政机关由于有编制的控制,年青人进机关的难度越来越大。多数机关由于没有空编,长期无法招收年青人,少数机关进人也只是每年招1至2个,无法改变队伍的老龄化趋势。据统计,西宁市当前公务员年龄众数处在41――45岁年龄组中,年龄中位数处在42岁左右。
二是工龄偏长,工作年限在15年以下的人数只占26%,工龄年满30年以上的仍有22%。目前西宁市公务员队伍中工龄众数处在21-25年之间,工龄中位数在22年左右。
三是工资偏低,机关人员实发工资达不到统计年报人均水平。从年报中反映的人均工资,是各单位按档案工资标准上报的,多数单位实发工资达不到档案工资标准,许多政策加资的项目不能兑现。所以工资增幅相应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差距。
3、人才总量还不足,特别是公有经济企业人才更显紧张
2015年西宁市人才队伍总量仅有2、87万人(只包括事业单位和国有经济企业),与210万人口的城市不相配比,并且人才主要分布在事业单位,占95、8%,而公有经济企业只占4、2%。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队伍主要集中在企业,是西宁市人才的集聚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改组改制的冲击,前几年西宁市人才队伍出现过大量外迁的现象发生,特别严重的反映在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一方面原有的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大量向沿海城市迁移,另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大中专毕业生和吸纳优秀人才来青工作,造成西宁市的优秀人才队伍呈萎缩状况。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加之整个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西宁市抓住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机遇,国有经济和社会发展迈入了快速稳定发展的轨道,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企业的搞活,从而企业人才外流现象得到了遏制,人才队伍又出现稳中有升的好趋势。虽然人才队伍遏制了减少流失的现象发生,但是西宁市人才仍然偏少
4、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紧缺,部分专业类别人才也十分欠缺。
西宁市即将建成复合肥、多晶硅高新技术企业急需一批领军的技术人才,但从人才资源基本情况统计表来看,博士学位以上人才为0,特殊专业技术人员也基本为0,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西宁的人才队伍中缺少这些优秀人才。同时,部分专业类别人才奇缺,如翻译人员、科学研究人员等人才奇缺。
针对西宁市人才队伍现状和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变化出现的情况,进一步更好地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保证西宁市的人事工作健康快速的发展,现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1、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为西宁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动力源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竞争力,谁就拥有了发展。所以西宁的发展靠人才,人才资源靠开发,人才队伍靠建设。为此,建设西宁人才队伍,必须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既要快速培养本地人才,又要大量吸收和引进外地人才,这样才能快速地扩大和壮大人才队伍;二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满足各类专门人才需求相结合,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充分调动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三是做到用事业吸引和待遇留住相结合,重点解决西宁人才能用不能留的局面,既用激励机制,又用竞争手段来激活人才合理流动,做到良性循环。
2、加快公务员制度改革力度,充实和完善公务员队伍结构
针对当前西宁市公务员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现状,要从根本上改善和充实,做到精干高效的、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公务员队伍结构,必须从现在做起,加快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如制定符合身体欠佳和不太适应工作需要的中老年人退休的政策措施,腾出相应编制,用来引进大学生进机关,改善年龄结构,防止在机关出现年龄断层现象发生。
3、加大公务员工资改革进程,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目前西宁市机关公务员工资主要存在基数低、与外地差距大、不能体现绩效挂钩、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公务员工资的上涨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统一,不能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在制定标准工资的同时要积极实施奖励措施,充分发挥和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打破多干不多得的“大锅饭”现象。三是要积极向外地市学习取金,吸取各地工资政策的好办法,尽量保证在一定范围内同类公务员工资的基本平衡。
统计分析报告范文(二)
为全面掌握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状况,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要求,现将我局20xx年度能源消耗情况汇总分析,汇报如下。
一、能源消耗总体情况
20xx年,我局办公楼总建筑面积750平方米;用能人数80人,其中编制人数20人;公车总数1辆,为汽油车。能源资源消耗主要是办公及日常用电、用水,公车耗油等。
20xx年全年用电消耗37265、79千瓦时;用水消耗1195、85立方米;汽油消耗4878、89升。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为49、69度/平方米?年,人均用电量为1863、29千瓦时/年,人均用水为59、79升/年,人均单车耗汽油量243、94升/年。
二、能源资源消耗变动情况
经统计,20xx年能源资源消耗呈现“有升有降,总体下降”的态势。其中,人均用电量同比下降13、58%,人均用水量同比下降16、7%,人均车耗汽油量同比下降7、22%。
20xx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同比下降10、32%,实现局级用电、用水、用油能耗指标节约5%以上。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20xx年我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仍有差距。下一步我局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公共机构节能的成效。
(一)加大节能改造力度。加强对大能耗设备的监控,尽量减少使用并加大改造力度。严格执行车辆淘汰制度。加快淘汰高耗能的办公设备,完成节能灯管的更换,()积极推进办公室资源循环利用。
(二)加强节能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公共机构节能的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适时举办节能专题讲座,提高节能管理能力,营造公共机构节能的良好氛围。
(三)深化机关节能管理。严格执行我局已有的各项节能制度规定,强化公务车节油、车辆维修、办公节电、日常节水、办公耗材、通讯和邮资、公务接待费用、差旅费用、会议费用、印刷费用及其它节能事务管理措施。
(四)完善节能考核评价。不断完善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切实加强对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达标的科室通报批评和问责。
统计分析报告范文(三)
近年来,随着我镇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各项改革的 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各种利 益问题引发了农村信访问题。如何化解信访矛盾,维护基层的社 会稳定是当前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的重中之重,对社会的和谐稳 定,及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我镇两年来上访情况,对信访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信访工作基本情况
1、信访问题总量:截止至10月30日,我镇信访办共接受信访来访事件65起,来访事件得到上级信访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组织相关单位及时深入调查了解,信访来访事件已基本得到解决。
2、信访问题分类:土地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劳动债务、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
二、信访问题主要特点
一是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信访问题比较普遍。集中表现为经济利益和民生问题的诉求,如农民建房、土地流转、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环境污染、教育收费、医疗收费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 的信访问题越来越多,且呈上升趋势。
二是缠诉缠访等无理信访问题依然存在。有些信访问题,虽已有明确处理意见,但因个人的不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不停上访。
三是过度维权上访问题日益增加。由于惠农政策、项目的实施,特别是救济、灾民建房、低保、医保等政策实施等级和区域差别,一些群众因对政策了解不够,产生不平衡、攀比心理而上 访。
三、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有:
(一) 群众生产生活及惠民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我镇有 17个行政村,一个社区,从居住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看,主要分为两类村,一类是以外出务 工和种植、养殖业为主,群众思想比较开放,信息畅通,接受新鲜事物较快, 来访反映的问题多以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主,如修路等问题;另一类是以老龄化人群居住为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收入主要以退耕还林、低保、种地和子女接济为主。
(二)个别村干部工作作风问题,一是由于有个别村干部素 质较低, 在处理一些事件上存在问题, 引发矛盾; 二是独断专行、失职;三是决定事宜有失民主,私自决定村内事务。
(三)历史遗留问题,主要以土地流转集体与个人承包土地使用权的争夺及返乡农民工要地。
(四)群众社会保障问题,部分享受低保或五保待遇的村民 在遇到旱灾、病灾等困难时,社会保障的力度远远不够,出现上 访寻求政府部门帮助等问题。
(五)企业群众纠纷、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一是企业发展与企业周边群众发生矛盾,二是个人恩怨或者经济账目不清楚造成双方矛盾,但又不想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出现上访的问题以及存在的部分无理闹访、缠访现象。
四、信访问题解决对策
(一)建立领导接访处机制。镇领导把信访举报工作列 入重要议事日程,除每日都有党政班子领导接访、日常信访来访事件当日处理外,还规定每月1日、15 日为人大信访日,主要领导分析研究信访形势,包村领导和主管领导对各类即将出现的苗头及时进行了解和处理,处理不了的主要领导集体研究处理。
(二)转变工作作风。加强《信访条例》和各项法律法规、惠农政策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处访能力。要求各位领导干部,对来访者以礼相待,能办的事马上办,不能办的说明原因,对缠访闹访更要以诚待人,直至疏通其思想工作。
(三)把握信访举报工作重点,重视控制信访工作。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落实领导责任制度,抓好基层信访工作,着重做好上访群众思想疏通工作,我镇每月要求干部进村进行矛盾纠纷排查,使大量的信访问题被消除在萌芽状态。在重大节日期间,进一步加强排查工作。
(四)加大督办力度,抓工作落实。信访工作是与群众切身 利益息息相关,为进一步提高信访案件的处理效率和质量,我镇加大了督办力度,专门落实督查人员,建立督办制度,明确查办内容,要求驻村干部每月不少于两次深入各村、各站所督办,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经过努力,我镇的信访态势有了明显好转,集中来访率较去年相比明显降低,各主管领导处访能力明显提升,所接上访案件基本得以解决。
篇4:统计分析报告
近年来,巴州区委在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用好的作风和好的制度保障《干部任用工作条例》和各项干部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并在干部制度和干部教育管理工作上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全区干部选任、教育、管理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根据干部统计年报,现将我区干部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一、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
巴州区于年8月和11月分别就乡镇领导班子和区级四大家领导班子进行了换届。换届后,区、乡(镇)两级领导班子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领导职数减少。区级四大班子领导职数换届前共46名,换届后为44名,减少职数2名。乡镇领导班子的职数换届前共460名,换届后职数共218名,减少242名。
(二)班子结构优化。一是年龄整体降低。换届后的区级四大班子领导平均年龄总体降低,区委常委班子换届前平均年龄44岁,换届后平均年龄40.50岁;区人大领导班子换届平均年龄53.86岁,换届后平均年龄51.71岁;区政府领导班子换届前平均年龄41.29岁,换届后平均年龄39.88岁;区政协领导班子换届前平均年龄50.80岁,换届后平均年龄49.50岁。二是班子成员学历普遍提升。换届前,四大班子领导成员中,有研究生学历2人,大学本科15人,专科27人,中专及以下2人;换届后有研究生学历8人,大学本科16人,专科19人,中专及以下1人。换届前,乡镇领导班子中,大学本科学历占10%,专科占60%,中专及以下占30%;换届后,大学本科学历占16%,专科占64%,中专及以下占20%。三是班子成员搭配更加合理。在换届后,区级四大班子及乡镇班子基本实现了老中青的合理搭配,形成了适度年龄梯次。
(三)协调配合加强。换届后的各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整体下降,学历普遍提高,更加具有朝气,理论素养、执政能力较换届前得到有效提升。由于领导职数减少,各级班子成员的分工更加明确、责任更加明晰,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从统计数据看,巴州区的各级领导班子在换届后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乡镇领导班子均由公推公选产生,在公推公选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本位主义在一定程度存在。由于基层干部和群众在行使民主权利中存在一定的本位主义、家族思想,对外地人在公选中造成不利的倾向。二是个别班子在团结上存在隐患。乡镇领导班子公推公选,虽然充分体现了民主,但同时也使原有的班子成员在竞争中产生了一些矛盾和摩擦。因此,乡镇的一些班子成员中存在不团结隐患,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当选领导和落选人员之间有相互拆台的现象。三是领导班子工作执行力有待加强。一些乡镇领导由于在竞选过程中得到了一些干部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当选后有“报恩”思想,对一些工作在执行上有不愿逗硬的现象。有一些领导害怕工作过于逗硬而得罪人,在今后的竞选中失去支持,因而在工作中有得过且过、不敢逗硬的现象。
针对这些班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上级组织要进一步加大对工作的目标考核力度,建立不胜任领导干部调整制度;另一方面,建议县区委应进一步加大对换届乡镇领导班子的组合搭配力度,可根据公推公选的实际情况,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在乡镇之间进行适度交流,既减少了干部之间的矛盾,又为一些领导干部大胆逗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环境。
二、常委分工负责制取得明显成效
巴州区在市委制定的总体原则和框架内,对常委分工负责制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制定了《区委常委分工负责制试行办法》、《区委常委分工负责制动行规则》等规范性文件,促进了新一届常委会班子正常运转。
(一)新一届常委会的基本特征
我区于2006年11月对区级四大班子进行了集中换届。换届后的区委常委会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常委职数减少。新当选的区委常委共11名,比换届前减少2名其岗位为:区委书记、区委副书记(区长),其他9名常委分别兼任区委办公室主任、常务副区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副区长、工会主席(统战部长)、人武部政委。二是副书记职数减少。换届前区委共设5名副书记,换届后仅设一名副书记兼任区长,未设专职副书记。三是党政交叉任职增多。有3名区委常委在政府任正、副区长。四是年龄、学历结构更加优化。新一届区委常委男同志10人,女同志1人,平均年龄为40岁,年龄最大的44岁,年龄最小的37岁,较上届平均年龄44岁相比下降了4岁,研究生文化5人,大学文化6人。文化程度较之上届有普遍提高。
(二)常委负责制试行的方式方法
我区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有关要求,科学设置党政工作机构,适当增加全委会委员名额,进一步完善了区委常委会的组织结构,有效地避免了体制外循环,避免了非正常因素对决策事项的干扰和影响,减少了决策的中间环节。
我区实行区委常委分工负责制,一是坚持了六大原则:集体领导、常委负责的原则,合理分工、权责统一的原则,民主平等、规范议事的原则,依法办事、科学决策的原则,总揽全局、协调高效的原则,授权充分、各负其责的原则。二是在功能定位上,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强化统揽作用的同时,重视探索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的协调运行机制。三是在工作机制上,构建和完善统分适度、运行协调的工作机制,党委决策、政府落实、人大监督、政协参与的领导机制,扩大民主、科学集中的决策机制,责任细化、工作量化的目标管理机制,重大情况通报、重大事项报告的监督机制以及自身能力建设机制。四是在制度建设上,力求管用、实用,出台了《常委分工负责制试行办法》、《常委分工负责制运行规则》、《重要会议开放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新一届常委会提供了制度保障。
区委规定,一是地方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并接受监督,定期向全委会报告工作,集体对全委会负责。在分工上,既考虑决策参数齐全的问题,又解决决策主体模糊的问题,按照“不交叉、不重叠、不缺失”的原则,合理调整常委分工,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常委分工负责制度。二是在决策改革方面,实行会议决定、严格票决。建立决策调研、咨询、征询意见、协商、风险防范和信息反馈、评估机制。凡涉及区委常委会职责范围内决定的重大事项,必须在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书记与分管、联系常委充分酝酿或与其他常委通气、协商并提出成熟意见后,方能召开常委会议集体讨论票决。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必要的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决策评估;对干部任免或其他一些重大事项,实行预案优选,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三是从制度层面规范区委常委分工负责制运行机制,制定了试行的运行规则和办法,提出了决策运行“八项制度”,即集体领导制度、分工负责制度、民主平等制度、科学决策制度、协调配合制度、工作报告制度、日常工作制度、监督激励制度。同时,按照省委相关规定的要求,对区委常委会议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进行了全面规范。
(三)试行常委分工责任制的初步成效
对巴州区来讲,常委分责任制是一个新鲜事物,建立运行以来情况良好。
第一,书记直接面对常委,减少了领导层级。换届前的区委班子设有五名副书记(含区长),其他常委和副区长分管的工作都有一名副书记分管,从书记到常委,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都经过了两个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换届后,区委未设专职副书记,书记直接面对常委,减少了“中间层”和“缓冲带”,更有利于发挥每一位常委的工作自主性,有利于促进常委会高效运转。
第二,常委会集体决策,提升了班子权威。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取消了原来的书记办公会制度,重大事项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行决策,真正体现了党委常委会作为法定决策机构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提高常委会领导班子的权威。
第三,常委各负其责,激发了工作活力。常委分工责任制明确了常委的权力和责任,常委的职责一般都比过去增加许多,如宣传部长除分管宣传文化等传统领域外,还联系教育、卫生等工作,组织部长、工会主席等上面不再有分管副书记,常委独立开展工作的空间大了许多,有利于充分调动常委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党政领导分工不交叉,理顺了党政关系。过去一项工作党委政府都有一名领导分管,很多事情要党委的分管领导拍板,政府分管领导成了“配角”,但其中一些事情属于政府行为,变成了党委“大包大揽”。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凡属于政府职责范围的工作由政府领导分管,不是常委的副区长分管的工作,区委确定一名常委进行联系,由分管领导负主要责任。这样,即确保了党委对各项工作的全覆盖,又避免了分工上的交叉和重叠,使党委、政府的工作各有侧重,理顺了关系,减少了磨擦和扯皮。
第五,重要会议对外开放,加快了民主进程。为实现常委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透明化,区委制定了《重要会议开放暂行办法》,规定区委常委会议、全委会议,包括政府常务会议和人大常委会议等会议研究决定重大事项时,都要对群众开放。区委换届后的第一次常委会议,就邀请了区委委员、党代表、普通党员列席,使常委会的决策更加合乎民意、顺应民心,为建立阳光党务迈出了重要一步。
(四)需要探讨和完善的'几个问题
一是常委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换届之后,除书记和区长(副书记)之外,其他常委都处在同一层级,协调常委之间的关系这一任务就落到书记、副书记两人身上,没有专职副书记分担,实际上增加了书记“集中”常委决策意志的难度。
二是常委如何分工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两种理解,一种是应该“全覆盖”,即常委的分工要覆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但这样容易交叉重叠;另一种则是不应该重叠,即政府已有领导分管的工作,不再确定常委分管,但这可能导致常委会对某些领域的领导和指导出现“空档”,不利于常委会的领导和决策。我区在这个问题上走了个“中间路线”,即政府已有领导分管的工作,区委确定常委联系,但这样也形成了实际上的重叠,在执行决策和责任追究时不好认定责任主体。
三是如何减轻书记工作负担的问题。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常委直接对书记的负责,同时也有更多的具体工作需要书记拍板,可能会影响书记谋全局、抓大事的精力。另一方面群众来信来访也更多地直接面对书记,增加了书记的工作负担。
四是区委办主任职权如何定位的问题。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在常委班子中排名第三,但究竟应该履行哪些职责尚不明确,虽然分工明确其协助书记处理日常事务、搞好协调,但每项工作都有其他常委分管或联系,一般不好主动介入。在未设专职副书记的情况下,党委办主任的职责和权力有待进一步明确。
五是党委办公室如何服务的问题。区委常委都兼任其他职务,也都有对应的工作单位,一些服务工作自然由这些单位承担,区委办公室没有安排专门人员联系其工作,因此,办公室对其他常委分管联系的工作情况不能及时知晓,容易造成信息、督查、服务方面的脱节。
三、“女、少、非”干部培养和使用力度进一步加大
换届前,区级四大班子领导成员中有女干部3人,占7%;配备有女干部的区级部门班子29个,占班子总数51%;配备有女干部的乡镇领导班子36个,占班子总数72%;全区共有女干部498人,占干部总数17%。换届后,区级四大班子领导成员中有女干部4人,占10%;配备有女干部的区级部门班子30个,占班子总数55%;配备有女干部的乡镇领导班子47个,占班子总数94%,全区有女干部506人,占干部总数的18%。
换届前,全区各级班子中有少数民族领导干部1人,全区共有少数民族干部3人;换届后,全区各级班子中有少数民族领导干部1人,全区共有少数民族干部3人。
换届前,全区各级班子中有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19人,全区共有非中共党员干部403人,占干部总数的13%;换届后,全区各级领导班子中有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22人,全区共有非中共党员干部412人,占干部总数的14%。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全区“女、少、非”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力度不断加强,但“女、少、非”干部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比较低,还有进一步强化的空间。在今后干部工作中,可建立“女、少、非”干部后备库,对这些干部进行跟踪培养。
四、干部考录、晋升、交流、培训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区委切实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日常管理、监督,形成了干部选、用、育、管的综合机制。针对当前干部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全区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刚性执行了“五必考”制度,即“凡进(新进入公务员队伍)必考、凡晋(职)必考、凡入(城)必考、凡转(非财拨或差额财拨转财拨、非财拨转差额财拨)必考、凡聘(事业单位新聘人员)必考”,使干部考录、晋升、交流、培训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群众中反响良好。2006年,全区各级机关干部中晋升职务的48人,交流55人,参加培训人员合计645人,培训总人数909人次(其中党校培训809人次)。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全区干部交流的渠道比较单一,干部培训的形式还有待多样化。建议在干部交流中进一步加强区级部门中层干部的竞争轮岗,既能加大干部交流、锻炼干部能力、增强干部活力,又能使关键岗位的干部得到有效监管。在干部培训中,应进一步加大培训渠道和方式的拓展,构建干部内轮外派、上挂下派、政企交流的干部教育培训大格局。
篇5:统计分析报告
【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目的
三.数据分析
I.对能源生产及构成的分析
I.1.基于excel对能源生产及构成的简单分析
I.2.基于spss对能源生产及构成的有关分析
I.2.a.相关分析
I.2.b.回归分析
II.对能源消费的分析
II.1.从能源消费总量和类型方面做简单分析
II.2.综合分析能源消耗各类型及总量之间的关系
II.2.a.相关分析
II.2.b.以年份粗略预测未来对能源的需求量
四.综合上述分析并总结
五.附录
一.【引言】
能源是整个社会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也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能源短缺曾长期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合理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讨能源消费与生产状况,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施科学发展观战略和走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文采自1978年以来近30年全社会的能源生产及消费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基于excel及spss软件,从能源的生产构成及消费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用线性回归模型对世界能源需求进行预测。
三.统计数据分析
I.对能源生产及构成的分析
I.1.基于excel对能源生产及构成的简单分析
下图是自1978年以来社会能源生产总量的情况,对原始数据进行简单的转换得到图一。
从图中不难看出能源的生产几乎成直线增长,最近十余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及能源的需求量的不断提高,能源的产量增长尤为明显。各能源占生产总量的比例结构从图二中显而易见,原煤不论从储存量还是对人类生活和工业发展的角度而言,目前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而原油的产量却有回落的趋势,自1978年以来逐年降低。当然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发展,能源短缺危机,在天然气开采上有所提高,水、核、风能逐步发展。
下面基于excel将近30年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得到各能源的产量增长对能源总产量变化的'影响。
当然这里我就简单的以原煤产量对总产量的影响做了分析(原油,天然气等同理),几乎成线性正相关,并得到方称y=1.2708x+5455.6。基于此方程我们可以从原煤的产量粗率估计能源总产量的情况。
I.2.基于spss对能源生产及构成的有关分析
I.2.a.相关分析
由于自1978年以来的数据太多,于是接下来我选择了近十年来能源的生产情况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下面选取至的数据,如表一:
篇6:统计分析报告
一、党员基本情况
截止到20XX年12月31日,我院共有党员总数1229名。其中,正式党员882名,预备党员347名;女性党员517名,占党员总数的42%;少数民族党员49名,占党员总数的4%。
从党员的身份来看,教职工党员391名(其中,教师党员192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123名);学生党员663名(其中,研究生党员63名,本科生党员578名,专科生党员22名);离退休党员140名;其他35名(已毕业学生党员组织关系未转走等)。学生党员在全体党员中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53、9%,见附图1、
二、20XX年发展党员情况
20XX年我院共发展党员365名,其中发展教职工党员9名、研究生党员11名、本科生党员320名、大专生党员25名。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突出了两个重点,一是继续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发展本科生党员人数占发展党员总数的87、6%;研究生党员人数为63人,占研究生总数的52、9%。二是积极做好在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20XX年我院共发展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6名,占发展教职工党员总数的66、7、
三、党员教育管理
我院党委历来十分重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去年,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教育为契机,我院举办校、院两级专题报告23场,党支部集中学习108次,组织各种参观和实践活动23次,各级开展学习体会交流64次,各级开展先进性具体要求大讨论活动52次。在认真征求意见和深入谈心的基础上,全体党员认真撰写了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回顾了自己近来的思想作风和工作经历,查找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得我院党员的精神面貌焕发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四、近三年党员队伍状况分析
通过对近三年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院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
1、学生党员数量合理,保持较高比例。
三年来,我院学生党员占全院党员总数的比例均在55%左右,本科生党员比例保持在10%左右,见附图2、
学生党员保持较高比例主要是由于我院党委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党委认真贯彻《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精神,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从党建经费中拨出专款用于积极分子培养、培训和党员教育工作。党委组织部和党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工作的几点意见》等一系列有关发展党员的工作制度,组织编写了《发展党员工作制度选编》,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党员的新思路。党校进一步规范培训模式,实行两级党校管理体制,推动并开展了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分党校初级班、院党校高级班三级培训的模式,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2、教职工党员队伍逐年扩大,整体结构进一步改善
三年来,我院教职工党员人数逐年增加,见附图3、截止20XX年年底,我院教职工党员总数为391名,占全院教职工总数的52、2%;其中,教师党员人数为192名,占我院教师总数的比49、0%。
~20XX年,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人数由98人增加到123人,在35岁以下青年教师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由46、4%提高到58、0%,见图4、具有高职称教职工党员人数由60名增加到65人,在具有高职称教职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由49、7%提升到51、2%,见图5、
我院教职工党员人数之所以逐年增长,整体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主要原因是,在党委的领导下,党委组织部和党校统筹规划,加大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力度,培训的内容和时间上都做了较大的增加,形成历时两个月六个阶段的教育培训,为强化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保证发展党员质量,把好入口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党委组织部、党校定期指导和督促各基层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此外,每年在引进新教职工时,我院加强了对其政治素质的考察。
五、对今后工作的思考
根据党内统计分析所反映出的情况,我院今后党员发展工作的主要思路如下:
1、进一步推进在教职工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尽管今年来我院教职工党员保持较高比例,但在发展教职工党员过程中所能考察的重点培养对象范围较小、选择余地不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做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工作的能力优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在与学术骨干谈话时显得能力较弱,从而导致了教职工发展党员工作相对学生发展党员工作比较滞后。因此,我院在教职工发展党员工作中,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高知识群体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中的党员发展工作。
篇7:统计分析报告
根据西宁市20xx年度人才资源统计及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统计年报资料显示,20xx年西宁市人才资源快速增加,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基本稳定,工资制度改革后收入稳步增长。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人才结构日趋合理、素质有所提升
一是人才总量稳步增长。20xx年末,西宁市国有事业单位人才总量达到27558人,比上年末净增加1091人,增长4%。其中管理人才2897人,专业技术人才25271人。企业人才总量达到1518人,比上年末净增加287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833人,专业技术人才1039人(其中354人在管理岗位工作)。人才队伍的快速增加,得力于人才政策的落实到位,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人才队伍的重视和保护措施得力。二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从专业技术人员的文化层次结构来看,本科文化程度的8818人,占30.3%。研究生以上文化程度129人,占0.44%。比往年均有所提升。三是人才队伍结构渐趋合理。西宁市现有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2130人、中级12324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各行业的分布状况,已由“点”状分布扩展并形成了“块”状分布的格局,初级人才偏多、中级人才偏少、高级人才缺乏的被动局面得到改观。行政单位5588名干部中,35岁及以下的占26.4%,36岁至45岁的占47.8%,55岁及以上的占2.6%,老中青梯次配备渐趋合理,干部队伍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
二、事业单位人员合理增长、行政人员稳中有降
20xx年西宁市行政事业单位总数达1117个,年末职工总人数达41114人,比上年末增加923人。其中,行政机关单位345个,年末职工总人数达8377人,比上年减少112人。西宁市事业单位772个,年末职工总人数达32737人,比上年末增加1035人(主要是弥补长期以来师资力量不足,也是西宁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
机关单位年末总人数有所减少,在市、县、乡三级分布中主要表现在市、乡镇幅度大,县级基本持平。
20xx年,西宁市市级行政机关单位有65家,年末职工总人数2559人,比上年减少93人;县级行政机关单位有246家,职工总人数4817人,比上年末减少1人;乡镇机关单位有50家,职工总人数有1001人,比上年末减少18人。行政机关人员队伍稳中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市级机关人员减少幅度较大,是当前西宁市政府机构改革、精减机构、减人增效的体现。
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完善、职工工资收入稳步提高
近年来,西宁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了税源,地方财政收入有较大的增长。,西宁市在认真落实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措施的同时,普遍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抚恤对象抚恤标准、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等一系列措施。职工的工薪报酬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20xx年西宁市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年均工资达22853元,比上年增加了4040元,平均每月增加336元,增长21.4%。其中,行政机关人员年均工资24853元,比上年增加6040元,增长32.1%;事业单位人员年均工资23457元,比上年增加4768元,增长25.5%。
在行政机关人员工资中,市级机关人员年工资达27278元,比上年增长31.7%,县级机关人员年工资24317元,比上年增长28.3%;乡镇机关人员年均工资21604元,比上年增长25.2%。
在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中,市级事业单位人均工资23551元,增长14.7%;县级事业单位人均工资23600元,增长27.1%;乡镇事业单位人均工资22901元,增长37.8%,位居首位。
20xx年西宁市人才总量有较快的增加,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队伍基本稳定,职工薪酬收入稳步提高。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机关事业单位非正式职工仍然偏多
从这次年报中可以看出,20xx年西宁市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非正式职工总人数达524人,占全部人数的1.3%。比上年同期还增加386人。其中机关单位非正式职工有118人,占机关单位全部职工总数的1.4%,比上年增加76人。主要表现在区县机关拥有非正式职工非常突出,总数达到81人,占西宁市机关非正式职工的68.6%;事业单位非正式职工20xx年达到406人,占事业单位全部职工总数的1.2%,比上年增加310人。非正式职工在单位的大量存在,说明单位机构改革中仍然存在着不完全彻底的现象,后遗症严重,特别是区县机构的人事制度改革任重道远。
2.公务员队伍年龄偏大、工资偏低
从西宁市行政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工龄统计表反映情况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年龄偏大,35岁以下的人员占比重不足27%。由于公务员制度管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公务员队伍实行逢进必考的制度,加之行政机关由于有编制的控制,年青人进机关的难度越来越大。多数机关由于没有空编,长期无法招收年青人,少数机关进人也只是每年招1至2个,无法改变队伍的老龄化趋势。据统计,西宁市当前公务员年龄众数处在41--45岁年龄组中,年龄中位数处在42岁左右。
二是工龄偏长,工作年限在以下的人数只占26%,工龄年满30年以上的仍有22%。目前西宁市公务员队伍中工龄众数处在21-25年之间,工龄中位数在22年左右。
三是工资偏低,机关人员实发工资达不到统计年报人均水平。从年报中反映的人均工资,是各单位按档案工资标准上报的,多数单位实发工资达不到档案工资标准,许多政策加资的项目不能兑现。所以工资增幅相应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差距。
3.人才总量还不足,特别是公有经济企业人才更显紧张
20xx年西宁市人才队伍总量仅有2.87万人(只包括事业单位和国有经济企业),与210万人口的城市不相配比,并且人才主要分布在事业单位,占95.8%,而公有经济企业只占4.2%。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队伍主要集中在企业,是西宁市人才的集聚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改组改制的冲击,前几年西宁市人才队伍出现过大量外迁的现象发生,特别严重的反映在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一方面原有的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大量向沿海城市迁移,另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大中专毕业生和吸纳优秀人才来青工作,造成西宁市的优秀人才队伍呈萎缩状况。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加之整个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西宁市抓住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机遇,国有经济和社会发展迈入了快速稳定发展的轨道,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企业的搞活,从而企业人才外流现象得到了遏制,人才队伍又出现稳中有升的好趋势。虽然人才队伍遏制了减少流失的现象发生,但是西宁市人才仍然偏少
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紧缺,部分专业类别人才也十分欠缺。
西宁市即将建成复合肥、多晶硅高新技术企业急需一批领军的技术人才,但从人才资源基本情况统计表来看,博士学位以上人才为0,特殊专业技术人员也基本为0,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西宁的人才队伍中缺少这些优秀人才。同时,部分专业类别人才奇缺,如翻译人员、科学研究人员等人才奇缺。
针对西宁市人才队伍现状和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变化出现的情况,进一步更好地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保证西宁市的`人事工作健康快速的发展,现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1.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为西宁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动力源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竞争力,谁就拥有了发展。所以西宁的发展靠人才,人才资源靠开发,人才队伍靠建设。为此,建设西宁人才队伍,必须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既要快速培养本地人才,又要大量吸收和引进外地人才,这样才能快速地扩大和壮大人才队伍;二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满足各类专门人才需求相结合,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充分调动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三是做到用事业吸引和待遇留住相结合,重点解决西宁人才能用不能留的局面,既用激励机制,又用竞争手段来激活人才合理流动,做到良性循环。
2.加快公务员制度改革力度,充实和完善公务员队伍结构
针对当前西宁市公务员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现状,要从根本上改善和充实,做到精干高效的、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公务员队伍结构,必须从现在做起,加快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如制定符合身体欠佳和不太适应工作需要的中老年人退休的政策措施,腾出相应编制,用来引进大学生进机关,改善年龄结构,防止在机关出现年龄断层现象发生。
3.加大公务员工资改革进程,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目前西宁市机关公务员工资主要存在基数低、与外地差距大、不能体现绩效挂钩、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公务员工资的上涨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统一,不能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在制定标准工资的同时要积极实施奖励措施,充分发挥和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打破多干不多得的“大锅饭”现象。三是要积极向外地市学习取金,吸取各地工资政策的好办法,尽量保证在一定范围内同类公务员工资的基本平衡。
西宁市人事局综合处
20xx年xx月xx日
篇8:统计分析报告
根据**市委教育工委的要求,我院党委组织部于20xx年底对全院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汇总。从统计数据看,一年来,在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和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些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方面。现对20xx年度发展党员及统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员基本情况
截止到20xx年12月31日,我院共有党员总数1229名。其中,正式党员882名,预备党员347名;女性党员517名,占党员总数的42%;少数民族党员49名,占党员总数的4%。
从党员的身份来看,教职工党员391名(其中,教师党员192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123名);学生党员663名(其中,研究生党员63名,本科生党员578名,专科生党员22名);离退休党员140名;其他35名(已毕业学生党员组织关系未转走等)。学生党员在全体党员中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53.9%,见附图1。
二、20xx年发展党员情况
20xx年我院共发展党员365名,其中发展教职工党员9名、研究生党员11名、本科生党员320名、大专生党员25名。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突出了两个重点,一是继续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发展本科生党员人数占发展党员总数的87.6%;研究生党员人数为63人,占研究生总数的52.9%。二是积极做好在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20xx年我院共发展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6名,占发展教职工党员总数的66.7。
三、党员教育管理
我院党委历来十分重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去年,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教育为契机,我院举办校、院两级专题报告23场,党支部集中学习108次,组织各种参观和实践活动23次,各级开展学习体会交流64次,各级开展先进性具体要求大讨论活动52次。在认真征求意见和深入谈心的基础上,全体党员认真撰写了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回顾了自己近来的思想作风和工作经历,查找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得我院党员的精神面貌焕发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四、近三年党员队伍状况分析
通过对近三年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院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
1、学生党员数量合理,保持较高比例。
三年来,我院学生党员占全院党员总数的比例均在55%左右,本科生党员比例保持在10%左右,见附图2。
学生党员保持较高比例主要是由于我院党委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党委认真贯彻《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精神,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从党建经费中拨出专款用于积极分子培养、培训和党员教育工作。党委组织部和党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工作的几点意见》等一系列有关发展党员的工作制度,组织编写了《发展党员工作制度选编》,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党员的新思路。党校进一步规范培训模式,实行两级党校管理体制,推动并开展了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分党校初级班、院党校高级班三级培训的模式,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2、教职工党员队伍逐年扩大,整体结构进一步改善
三年来,我院教职工党员人数逐年增加,见附图3。截止20xx年年底,我院教职工党员总数为391名,占全院教职工总数的52.2%;其中,教师党员人数为192名,占我院教师总数的比49.0%。
20xx~20xx年,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人数由98人增加到123人,在35岁以下青年教师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由46.4%提高到58.0%,见图4。具有高职称教职工党员人数由60名增加到65人,在具有高职称教职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由49.7%提升到51.2%,见图5。
我院教职工党员人数之所以逐年增长,整体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主要原因是,在党委的领导下,党委组织部和党校统筹规划,加大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力度,培训的内容和时间上都做了较大的增加,形成历时两个月六个阶段的教育培训,为强化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保证发展党员质量,把好入口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党委组织部、党校定期指导和督促各基层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此外,每年在引进新教职工时,我院加强了对其政治素质的考察。
五、对今后工作的思考
根据党内统计分析所反映出的情况,我院今后党员发展工作的主要思路如下:
1、进一步推进在教职工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尽管今年来我院教职工党员保持较高比例,但在发展教职工党员过程中所能考察的重点培养对象范围较小、选择余地不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做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工作的能力优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在与学术骨干谈话时显得能力较弱,从而导致了教职工发展党员工作相对学生发展党员工作比较滞后。因此,我院在教职工发展党员工作中,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高知识群体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中的党员发展工作。
2、进一步加强党员的后续教育和管理工作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要把发展党员工作与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定期检查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制度。加强对党员尤其是新党员的后续学习教育,对入党三年内的新党员进行质量考核和检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集中学习教育。
**学院党委组织部
20xx年4月27日
篇9:统计分析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镇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各项改革的 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各种利 益问题引发了农村信访问题。如何化解信访矛盾,维护基层的社 会稳定是当前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的重中之重,对社会的和谐稳 定,及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我镇两年来上访情况,对信访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信访工作基本情况
1、信访问题总量:截止至10月30日,我镇信访办共接受信访来访事件65起,来访事件得到上级信访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组织相关单位及时深入调查了解,信访来访事件已基本得到解决。
2、信访问题分类:土地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劳动债务、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
二、信访问题主要特点
一是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信访问题比较普遍。集中表现为经济利益和民生问题的诉求,如农民建房、土地流转、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环境污染、教育收费、医疗收费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 的信访问题越来越多,且呈上升趋势。
二是缠诉缠访等无理信访问题依然存在。有些信访问题,虽已有明确处理意见,但因个人的不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不停上访。
三是过度维权上访问题日益增加。由于惠农政策、项目的实施,特别是救济、灾民建房、低保、医保等政策实施等级和区域差别,一些群众因对政策了解不够,产生不平衡、攀比心理而上 访。
三、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有:
(一) 群众生产生活及惠民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我镇有 17个行政村,一个社区,从居住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看,主要分为两类村,一类是以外出务 工和种植、养殖业为主,群众思想比较开放,信息畅通,接受新鲜事物较快, 来访反映的问题多以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主,如修路等问题;另一类是以老龄化人群居住为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收入主要以退耕还林、低保、种地和子女接济为主。
(二)个别村干部工作作风问题,一是由于有个别村干部素 质较低, 在处理一些事件上存在问题, 引发矛盾; 二是独断专行、失职;三是决定事宜有失民主,私自决定村内事务。
(三)历史遗留问题,主要以土地流转集体与个人承包土地使用权的争夺及返乡农民工要地。
(四)群众社会保障问题,部分享受低保或五保待遇的村民 在遇到旱灾、病灾等困难时,社会保障的力度远远不够,出现上 访寻求政府部门帮助等问题。
(五)企业群众纠纷、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一是企业发展与企业周边群众发生矛盾,二是个人恩怨或者经济账目不清楚造成双方矛盾,但又不想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出现上访的问题以及存在的部分无理闹访、缠访现象。
四、信访问题解决对策
(一)建立领导接访处机制。镇领导把信访举报工作列 入重要议事日程,除每日都有党政班子领导接访、日常信访来访事件当日处理外,还规定每月1日、15 日为人大信访日,主要领导分析研究信访形势,包村领导和主管领导对各类即将出现的苗头及时进行了解和处理,处理不了的主要领导集体研究处理。
(二)转变工作作风。加强《信访条例》和各项法律法规、惠农政策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处访能力。要求各位领导干部,对来访者以礼相待,能办的事马上办,不能办的'说明原因,对缠访闹访更要以诚待人,直至疏通其思想工作。
(三)把握信访举报工作重点,重视控制信访工作。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落实领导责任制度,抓好基层信访工作,着重做好上访群众思想疏通工作,我镇每月要求干部进村进行矛盾纠纷排查,使大量的信访问题被消除在萌芽状态。在重大节日期间,进一步加强排查工作。
(四)加大督办力度,抓工作落实。信访工作是与群众切身 利益息息相关,为进一步提高信访案件的处理效率和质量,我镇加大了督办力度,专门落实督查人员,建立督办制度,明确查办内容,要求驻村干部每月不少于两次深入各村、各站所督办,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经过努力,我镇的信访态势有了明显好转,集中来访率较去年相比明显降低,各主管领导处访能力明显提升,所接上访案件基本得以解决。
篇10:统计分析报告
按照生态环境部相关要求,现将黑龙江省20xx年第三季度突发环境事件统计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20xx年第三季度,我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值班力量配置,严格落实领导同志“AB”角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坚持“有事没事当有事准备、大事小事当大事对待”“五个第一时间”“5·24”等有效做法,不断强化信息审核和信息报告工作。截至目前,全省生态环境安全形势平稳。
(一)做好各项生态环境安全管理工作。
为保障“特殊时期”期间全省生态环境安全,根据生态环境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关于做好近期环境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向各市(地)生态环境局下发《关于转发生态环境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关于做好近期环境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各市(地)生态环境局于6月21日至7月9日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每日14时45分前,报告辖区内当日环境安全情况。通过生态环境部环境应急管理平台“零报告”模块,共向部应急办报送19期“零报告”。8月12日黑河市发生一起柴油罐车泄露突发环境事件,目前事件已处理完毕。下发《关于调度环境应急工作进展情况的通知》,每周调度13市(地)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二)“固化经验做法,建全应急指挥体系”工作。
按照“深入提炼和固化伊春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经验做法,建立健全环境应急指挥体系”的工作要求,结合生态环境部“以案促建提升环境应急能力”专项活动,成立了全厅专项活动工作小组,制定对照案例、查找不足、整改提升的工作方案,实施周调度、周督促。目前,13个市(地)均已成立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完成环境应急能力自查清单填报。但在预案管理、联动机制建设、基础能力建设、信息报送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环境应急指挥平台、社会化检测机构参与应急监测机制、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指挥车辆、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多数地市仍处于空白阶段。
(三)开展“以案促建提升环境应急能力”专项活动。
按照生态环境部《“以案促建提升环境应急能力”专项活动方案》(环办应急函〔〕29号)要求,成立了由主管副厅长为组长,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安全与事故调查中心为主要承担单位的专项活动工作小组,并编制了《环境应急能力自查清单》,印发《关于推进“以案促建提升环境应急能力”专项活动工作的通知》,向“生态环境部应急平台”定期报送专项报告,截至目前已报送8篇。
(一)进一步推进专项活动。按照生态环境部《“以案促建提升环境应急能力”专项活动方案》(环办应急函〔2021〕29号)要求,认真建立完善我省环境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长效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环境安全保障工作。指导督促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紧盯环境风险点,抓实抓细抓好各项工作,坚决守住环境安全底线。
篇11:统计分析报告
依据县审计局部署安排,我区立即创立了查验工作组,对比《通知》规定,用心进行气候统计工作总结自纠自查。现将自纠自查状况汇总以下:
一、完善组织架构,贯彻落实统计人员
我区领导干部十分重视气候统计工作总结,专业创立由厅长公安部党委的统计工作总结领导组,全方位承担对气候统计工作总结的催促具体指导。另外贯彻落实专职人员承担气候统计分析,在维持长期性平稳的基本上,依据工作中必须适度调节,确保了工作中的持续性和实效性。本次统计分析稽查大查验主题活动进行至今,局机关又立即创立了查验工作中领导组,由旷世民厅长公安部党委,孟令忠副局任副处长,内设公司办公室,实际承担查验事务管理,进而为统计分析监督检查主题活动的顺利、高效率进行给予了组织建设。
二、提升统计分析普法教育,严苛依规统计分析
1、提升统计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的主题教育。坚持不懈把统计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策划列入气候普法教育关键內容之一,融合“三个一”、“法制宣传月”等主题活动,大力开展《统计法》等统计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的主题教育。在其中,关键抓领导班子和统计分析工作员的法制安全教育,采取中心组学习会、继续再教育等方式,加强《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宣传策划,严格严禁官出数据信息、乱出数据信息的个人行为。根据普遍的宣传策划,系统软件左右统计分析法纪观念明显提高,全体人员机关人员能保证懂法知法,遵规守纪,在统计工作总结中不用说外行话,不做违反规定事。
2、坚决贯彻实行统计分析相关法律法规。我区一直坚持依规统计分析,主动维护保养《统计法》的权威性。平时工作上,局统计工作总结领导组按时对数据信息给予的真实有效状况、各类气候统计信息汇报时效性、精确性状况和统计工作总结中的行政部门干涉状况开展监督。本次行動,大家对20xx年至今的气候统计工作总结开展了全方位细腻的.清查,未发觉有企业领导干部规定统计人员仿冒、伪造统计数据、威胁恐吓统计人员、对本企业统计分析个人行为失察等难题;未发觉仿冒、伪造统计数据等违反规定状况;未发觉给予不真正或不详细统计数据,回绝给予单位调查统计所需材料等难题。
三、坚持不懈求真务实,保证统计分析品质
统计分析关联需求侧改革、服务项目决策,网站安全性尤为重要。为保证气候数据统计的真实有效,我区从三个层面下手,全面提高统计分析品质。一是在意识方面上,注重统计分析品质是全部统计工作总结的性命。规定统计分析党员干部坚持不懈求真务实,避免谎报夸张、徇私舞弊,塑造本身的品牌形象和工作中的权威性;规定领导人员塑造恰当的发展理念和政绩观,避免逐层下发高指标值的作法,为依规统计分析造就优良的自然环境。二是在实际业务流程上,坚持不懈从基本学起,不断完善统计分析台账,表格实验原始记录,提升统计数据存档工作中,从排查摸排、调研备案、数据整理、数据处理方法、品质工程验收、开发设计运用等各个阶段逐层提升质量管理。三是在制度管束上,完善和贯彻落实数据统计品质负责制和习惯性的网站安全性督查制度,关键表格由给予有关数据信息的业务流程部门责任人和上级领导签字承担,进而合理防止了数据信息失帧状况。
总而言之,我县气候统计工作总结高度重视,稽查严苛,本次大查验,未发觉有违背统计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的状况。将来,大家将再次坚持不懈依规统计分析、求真务实的标准,持续探寻改善,推动度假旅游统计工作总结更进新高度。
篇12:统计分析报告
根据西宁市20xx年度人才资源统计及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统计年报资料显示,20xx年西宁市人才资源快速增加,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基本稳定,工资制度改革后收入稳步增长。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人才结构日趋合理、素质有所提升
一是人才总量稳步增长。20xx年末,西宁市国有事业单位人才总量达到27558人,比上年末净增加1091人,增长4%。其中管理人才2897人,专业技术人才25271人。企业人才总量达到1518人,比上年末净增加287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833人,专业技术人才1039人(其中354人在管理岗位工作)。人才队伍的快速增加,得力于人才政策的落实到位,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人才队伍的重视和保护措施得力。二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从专业技术人员的文化层次结构来看,本科文化程度的8818人,占30.3%。研究生以上文化程度129人,占0.44%。比往年均有所提升。三是人才队伍结构渐趋合理。西宁市现有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2130人、中级12324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各行业的分布状况,已由“点”状分布扩展并形成了“块”状分布的格局,初级人才偏多、中级人才偏少、高级人才缺乏的被动局面得到改观。行政单位5588名干部中,35岁及以下的占26.4%,36岁至45岁的占47.8%,55岁及以上的占2.6%,老中青梯次配备渐趋合理,干部队伍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
二、事业单位人员合理增长、行政人员稳中有降
20xx年西宁市行政事业单位总数达1117个,年末职工总人数达41114人,比上年末增加923人。其中,行政机关单位345个,年末职工总人数达8377人,比上年减少112人。西宁市事业单位772个,年末职工总人数达32737人,比上年末增加1035人(主要是弥补长期以来师资力量不足,也是西宁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
机关单位年末总人数有所减少,在市、县、乡三级分布中主要表现在市、乡镇幅度大,县级基本持平。
20xx年,西宁市市级行政机关单位有65家,年末职工总人数2559人,比上年减少93人;县级行政机关单位有246家,职工总人数4817人,比上年末减少1人;乡镇机关单位有50家,职工总人数有1001人,比上年末减少18人。行政机关人员队伍稳中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市级机关人员减少幅度较大,是当前西宁市政府机构改革、精减机构、减人增效的体现。
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完善、职工工资收入稳步提高
近年来,西宁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了税源,地方财政收入有较大的增长。
20xx年西宁市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年均工资达22853元,比上年增加了4040元,平均每月增加336元,增长21.4%。其中,行政机关人员年均工资24853元,比上年增加6040元,增长32.1%;事业单位人员年均工资23457元,比上年增加4768元,增长25.5%。
在行政机关人员工资中,市级机关人员年工资达27278元,比上年增长31.7%,县级机关人员年工资24317元,比上年增长28.3%;乡镇机关人员年均工资21604元,比上年增长25.2%。
在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中,市级事业单位人均工资23551元,增长14.7%;县级事业单位人均工资23600元,增长27.1%;乡镇事业单位人均工资22901元,增长37.8%,位居首位。
20xx年西宁市人才总量有较快的增加,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队伍基本稳定,职工薪酬收入稳步提高。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机关事业单位非正式职工仍然偏多
从这次年报中可以看出,20xx年西宁市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非正式职工总人数达524人,占全部人数的1.3%。比上年同期还增加386人。其中机关单位非正式职工有118人,占机关单位全部职工总数的1.4%,比上年增加76人。主要表现在区县机关拥有非正式职工非常突出,总数达到81人,占西宁市机关非正式职工的68.6%;事业单位非正式职工20xx年达到406人,占事业单位全部职工总数的1.2%,比上年增加310人。非正式职工在单位的大量存在,说明单位机构改革中仍然存在着不完全彻底的现象,后遗症严重,特别是区县机构的人事制度改革任重道远。
2.公务员队伍年龄偏大、工资偏低
从西宁市行政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工龄统计表反映情况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年龄偏大,35岁以下的人员占比重不足27%。由于公务员制度管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公务员队伍实行逢进必考的制度,加之行政机关由于有编制的控制,年青人进机关的难度越来越大。多数机关由于没有空编,长期无法招收年青人,少数机关进人也只是每年招1至2个,无法改变队伍的老龄化趋势。据统计,西宁市当前公务员年龄众数处在41--45岁年龄组中,年龄中位数处在42岁左右。
二是工龄偏长,工作年限在以下的人数只占26%,工龄年满30年以上的仍有22%。目前西宁市公务员队伍中工龄众数处在21-25年之间,工龄中位数在22年左右。
三是工资偏低,机关人员实发工资达不到统计年报人均水平。从年报中反映的人均工资,是各单位按档案工资标准上报的,多数单位实发工资达不到档案工资标准,许多政策加资的项目不能兑现。所以工资增幅相应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差距。
3.人才总量还不足,特别是公有经济企业人才更显紧张
20xx年西宁市人才队伍总量仅有2.87万人(只包括事业单位和国有经济企业),与210万人口的城市不相配比,并且人才主要分布在事业单位,占95.8%,而公有经济企业只占4.2%。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队伍主要集中在企业,是西宁市人才的集聚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改组改制的冲击,前几年西宁市人才队伍出现过大量外迁的现象发生,特别严重的反映在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一方面原有的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大量向沿海城市迁移,另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大中专毕业生和吸纳优秀人才来青工作,造成西宁市的优秀人才队伍呈萎缩状况。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加之整个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西宁市抓住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机遇,国有经济和社会发展迈入了快速稳定发展的轨道,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企业的搞活,从而企业人才外流现象得到了遏制,人才队伍又出现稳中有升的`好趋势。虽然人才队伍遏制了减少流失的现象发生,但是西宁市人才仍然偏少
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紧缺,部分专业类别人才也十分欠缺。
西宁市即将建成复合肥、多晶硅高新技术企业急需一批领军的技术人才,但从人才资源基本情况统计表来看,博士学位以上人才为0,特殊专业技术人员也基本为0,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西宁的人才队伍中缺少这些优秀人才。同时,部分专业类别人才奇缺,如翻译人员、科学研究人员等人才奇缺。
针对西宁市人才队伍现状和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变化出现的情况,进一步更好地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保证西宁市的人事工作健康快速的发展,现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1.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为西宁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动力源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竞争力,谁就拥有了发展。所以西宁的发展靠人才,人才资源靠开发,人才队伍靠建设。为此,建设西宁人才队伍,必须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既要快速培养本地人才,又要大量吸收和引进外地人才,这样才能快速地扩大和壮大人才队伍;二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满足各类专门人才需求相结合,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充分调动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三是做到用事业吸引和待遇留住相结合,重点解决西宁人才能用不能留的局面,既用激励机制,又用竞争手段来激活人才合理流动,做到良性循环。
2.加快公务员制度改革力度,充实和完善公务员队伍结构
针对当前西宁市公务员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现状,要从根本上改善和充实,做到精干高效的、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公务员队伍结构,必须从现在做起,加快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如制定符合身体欠佳和不太适应工作需要的中老年人退休的政策措施,腾出相应编制,用来引进大学生进机关,改善年龄结构,防止在机关出现年龄断层现象发生。
篇13:能耗统计分析报告
20**年,兴宾区审计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结合《来宾市20**年公共机构节约能源工作要点》,认真统计分析局机关能耗情况,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节能数据和分析资料,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正常化、规范化。现将我局20**年第三季度能源消耗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基本信息情况
根据20**年第三季度能耗统计结果,我单位总用能建筑面积为460平方米,用能人数为38人,公务车辆3辆。能源资源消耗主要是办公及日常用电、用水及公车耗油等。
二、能源资源消耗情况
20**年第三季度公务车辆燃油(汽油)消耗3500升。
三、统计结果分析
20**年第三季度的公共机构数量、建筑面积、公车数量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用能人数略有增加。油耗较上年同期下降18%,达到预期控制目标。
四、整改措施
(一)完善节能管理制度,落实节能措施。根据有关节能精神和节能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完善的节能工作制度,积极做好节能减排目标分解和督查工作,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落实责任,完善措施,保证节能工作深入开展。同时建立节能台账制度,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促进各项能耗设施设备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从根本上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有效开展。
(二)加强节能宣传教育,增强节能意识。()继续深化节能宣传教育,让节约观念深入人心,让节约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态度,因而从根本上杜绝空调、电脑、打印机、复印机、饮水机和照明设备等只开不关的现象,不浪费一度电,杜绝长流水、滴、渗、漏现象,不浪费一滴水。
(三)推广节能新技术、新方法,推广节能产品,更新淘汰高耗低能设备。积极推广和应用节能新技术、新方法,倡导节能产品的使用,对空调、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大宗商品,由同等优先采购改为强制采购高效节能、有环保标志的产品。对在一定时期内不能更换的高耗能设备,进行重点改造,降低耗能。
(四)加强公务车辆管理。一是坚持将公务车辆纳入政府节能采购,优先选购节能环保型车辆,逐步更新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车辆;二是严格公务用车的日常管理,严谨公车私用、滥用;三是实行定点保险、保修;四是加强车辆节油的使用管理,严格实行“一车一卡”加油制度。
来宾市兴宾区审计局
★ 统计工作自查报告
★ 统计局工作总结
【统计分析报告范文(共13篇)】相关文章:
统计学研究生教学改革论文2022-08-09
统计工作自查报告2023-06-15
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2022-04-30
统计工作会议主持词2022-10-30
条形统计图复习教学设计2023-09-18
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2024-01-29
统计师岗位职责2022-07-23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2022-08-05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2022-09-26
统计工作自检自查报告202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