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中应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合集5篇)由网友“botai688”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复习中应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历史复习中应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
历史复习中应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知识性、关联性很强,除了要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外,还要再认再现历史概念、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所以在历史学习中,不能把基本史实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点,而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由基础知识、阶段特征、基本线索构成的多层次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作 者:周美姿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第三中学,湖南,娄底,417000 刊 名:教师 英文刊名:TEACHER 年,卷(期): “”(7) 分类号:G63 关键词:篇2:构筑知识体系重视思维训练――高考历史复习方法纵横谈
构筑知识体系重视思维训练――高考历史复习方法纵横谈
(浙江省余杭市瓶窑中学 陈杰)新学期伊始,高三历史教师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10个月的时间里安排73万多字高中教材内容 的复习。近年来高考强调考核能力,高三历史的复习方法也应由偏重传授知识转向强化能力培养。如果我们不 注重观念的更新和教法的改进,就既不能适应高考改革的需要,也跟不上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因此 在高考历史复习中,要帮助学生构筑知识体系,重视思维训练,提高他们学科能力水平。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 学实践,认为在复习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六个“化”:
1.知识结构化。所谓知识结构,就是知识的相互联系。美国著名教育家、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 姆・布鲁姆说:“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学与其说是学生理解掌握学 科的基本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 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构筑知识结构,就是要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首先 ,历史教材可分为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三块。其次,各大块又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如中 国古代史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部分。再次,各部分又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如中国奴隶社 会可以分成形成、发展、强盛、瓦解四部分。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历史概念往往也有它固有的结构,比如 讲到资产阶级革命,一般是从背景(原因)、经过、结果、性质、影响等方面叙述。分析背景,往往离不开下 列三方面内容:一是资本主义的兴起,新的生产关系出现;二是原有的封建王朝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 发展;三是新旧两种势力的矛盾斗争直至激化,爆发革命,象英、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是如此。
经过这样的层层分解,就形成了整个历史知识的基本框架和经纬网络,形成了“知识之树”,既有主干, 又有细枝和树叶,这样可避免各部分历史知识的混淆、重迭、交叉,做到高屋建瓴,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因 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努力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
2.内容线索化。历史知识的时空性很强,线索化就是要根据列出的线索,打破时空界限,打破教材原有 体系,按同一类型、同一性质、同一方面,分门别类,重新梳理,从而形成关于某个历史问题的完整表象。
内容线索化可分为以下两类:
(1)从线索的范围大小来看,有粗线索和细线索之分。粗线索的范围比较广,比如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 史分成形成发展、民族融合、经济繁荣、继续发展、衰落五条线索。把中国近现代史分成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三条线索。细线索范围较小,甚至可以直接由知识点串组成线。比如中 国近代史中,“国内阶级矛盾是如何向民族矛盾转化的”这条线索,可纵串下列知识点:南昌、秋收、广州起 义―→三次反“围剿”―→“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八一宣言》―→瓦窑 堡会议―→“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但“历史复习课仅停 留在重新组织教材,拉拉粗线的要求上,是不够的,应该发掘更细的线索。”从高考试卷来看,每一道问答题 实际上至少包含着一条细线索,如果我们的学生不具备理清线索的能力,答题时就会丢三落四,史实混乱。
(2)从线索的`内容联系来看,有纵向线索和横向线索之分。线索化首先要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使知识 更系统,更具条理和科学。纵向线索容易削弱知识的横向联系,因此,还要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如中国的抗 日战争分为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这可理解为抗日战争历史的纵向联系;抗日战争历史横向关系是日本 侵华、正面战场抗战、敌后战场抗战、国共关系。又如截取19世纪50年代这条时间纵线,横向地分析英、法、美、俄、日、中等国的政治特点,这样通过纵横串联,就可以理清知识网络,建立知识点的座标体系,使 学生形成一个“竖成线、横成片”的立体知识网,便于把知识学活。
无论采用何种线索复习,都要求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变教为诱,学生变学为思” 。理出线索仅仅是引导学生探堂入室的第一步,而从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串组成篇, 应在教师启发指导下通过学生思考、探索、发现来完成。如果缺少启发式的教学,那么内容的线索化也就失去 了它的本义。
3.理论系统化。《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历史教学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按照年代顺序 ,具体讲述历史,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分析和结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对 考生能力要求的第8条也规定:“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的本质,阐述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近年高考试卷来看,理论性较强的问答题、材料题,甚至理论性较强的选 择题的比重逐年增加。史论结合,寓论于史,既是平时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高三历史复习中需要加强的 重要方面。如果缺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力的提高就无从着手。而这些基本理论往往 是教材中的隐性内容,容易为教师所忽视。因此,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系统地逐步对教材中蕴 含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作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强化训练。高考复习局限在形象思维的处理上是不够的。 这正如斯宾塞所说“教课应该从具体开始而以抽象结束。”这种“抽象”体现在历史教学中,就是历史理论思 维。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原因和结果 、必然和偶然、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 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和个人的作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
进行系统化的理论教学时,必须做到:①教师对理论教学要有规划,复习时既要注意纵向联系、横向联系 ,又要注意“垂直高度”,即把历史现象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分析,也就是进行“立体复习”。②充分 运用学生的知识迁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许多观点,学生在政治课中已有所接触,教师要善于引 导学生学会“拿来主义”,从而减轻难度,提高效益。③运用辩证法,切莫搞片面性,陷入形而上学。要使学 生知道任何历史现象都是相对的,都在发展变化。史学理论观点虽具有普遍意义,但不能搞一刀切,走入极端 。正如剥削和奴役当然令人痛恨,可在奴隶社会刚出现时,是人类社会开始脱离原始状态的巨大进步。要使学 生明白,文天祥抗元和元灭南宋同样值得肯定,并不矛盾。郑成功收复台湾无疑是正义之举,可清政府消灭台 湾郑氏政权也同样适应了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需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田到户,并不意味着建国初的农业合作化道路走错了。这样的举一反三,可以做到对理论教学的灵活运用 、逐步深化。
4.训练模拟化。它包含以下三层意思:其一,训练形式的模似化。指试卷的长度、题型、分值要跟高考 大体保持一致,试题要具有示范性。使学生熟悉高考的形式,形成先入为主的感性认识。其二,能力要求的模 似化。试题的难度及对能力的要求要相当于或略高于高考试题。设计模拟试题,要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 题型。比如选择题中有最佳选择题、组合选择题、排序选择题、比较选择题、因果选择题、类比选择题、史料 选料题、填图识图选择题、归类标准选择题等。向高考试题靠拢,尽可能为学生创设高考情景,营造高考氛围 ,使学生经受多次“实战演习”,以便在真正高考时做到临阵不慌。其三,讲评的模拟化。讲练结合,精讲精 练,是高考历史复习的良性循环。讲评的模拟化,要求教师钻研高考答案,尤其是主观性试题的答案;对审题 及题目的构思、行文等要教给学生规律性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学生复习和考试中暴露的带有普遍性问题,引 导学生深刻剖析错误的根源,同时进一步点拨思路,讲评方法,要把讲评看作是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高 考研究专家指出:“一次好的讲评课,其功能往往超过多次单纯的习题训练。上好讲评课,可以节省多次不必 要的书面练习,有利于克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弊端,有利于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注意的是,模拟化训练必须有限度,如果滥用的话,一则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二则也会降低效度,起不 到应有的作用。
5.答题浓缩化。构筑体系、理清线索的目的是要把知识要点反映在答题上(尤其是问答题),它要求有 较强的概括能力。这方面高考参考答案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但学生答题通常是整段整段地写,密密麻麻,不得 要旨,这是缺乏提炼概括能力的表现。要帮助学生摒弃那种罗列知识点的简单做法,做到“答题要点化,要点 序列化,序列文章化”。“要点化”就是要求答案精炼、细密,做到文字、史实、观点正确。“序列化”要求 做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分点叙述,有条不紊。“文章化”是要求句子通顺,不出现错别字,尽量使用历史 语言。平时问答题练习,可学习答题浓缩化,进行多种角度的大容量的问答题训练是必要的,浓缩答案要点是 充分利用时间、减轻记忆负担、提高效率的最佳方法,也是培养思维敏捷性的有效途径。
6.记忆趣味化。记忆能力实际上也是一种综合能力。一个记忆能力强的学生其思维往往呈多元化、发散 性的特点。在高考复习中使用趣味化的复习方法,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在于教给学生一个记 忆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各显身手,以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
一般常用的趣味化复习方法有以下几种:
(1)谐音法。如763年,安史之乱结束。763谐吃禄山,想象成“七六三,七六三,吃掉安禄山” 。刘福通一身武艺(1351年),领导元末红巾军大起义。渥巴锡领导土尔扈特部一起起义(1771年) ,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谐音法除用作记忆年代外,还可用来记其他历史知识,如记日本的三都(大阪、江户、京都),各取三个城市的第一个字,谐作“大将军”。记忆被蒙古先后臣服的政权(西夏、吐蕃、畏兀儿、金 ),各取其第一个字谐作“西湖味精”。记延安整风的内容(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 取“主”、“宗”、“党”三字谐作“左宗棠”,等等。
(2)字头法。就是记住知识点的第一个字然后联想全部的方法。比如用“永通邗江”记隋大运河自北而 南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用“南汉九头镇,烟台淡营琼”,记1858年《天津条约》开辟 的十个通商口岸:南京、汉口、九江、汕头、镇江、烟台、台南、淡水、营口、琼州。
(3)口诀法。就是将有关内容编成易记易诵的口诀来记忆。比如记战国七雄及其地理位置:“齐楚秦燕 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记中英《南京条约》开辟的通商口岸:“广厦福宁上,五口先通商”;记北宋加 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杯酒释兵权,解决节度使;文臣做知州,理财转运使;中央设禁军,强干而弱 枝”。
(4)简化法。即将记忆的内容简化、压缩。比如将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简化为劳动力、科技知识、资金 、市场:将1848年欧洲革命中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采取的措施简化为:建国、颁令、行权、设厂、增税 、组队;将清朝的十个皇帝简化为:“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等等。
(5)特征法。即抓住知识点的特征来记忆。如前119年,西汉大败匈奴,“119”为火警电话;2 22年,孙权在建康称吴王(年代的三个数字相同);1234年,蒙古灭金(年代为连续自然数);实行三 十税一的皇帝是汉文帝、光武帝,记住文武两字。
总之,采用以上做法进行复习,其目的就是通过构筑知识结构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高复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争取高考得到较好的成绩。
复习教学中,除了做到上述“六化”外,在知识内容的处理上,还要注意以下“四度”:1.广度:从前 言到大事年表,从材料到图表,从注解到习题,都要引导学生注意。同时要处理好全面讲述与重点讲述的关系 。2.深度:也就是要对教材内容作深层次的挖掘,发掘教材稳性内容,要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要有一定的难度要求。3.适度:复习要围绕教学大纲、考纲和学生实际来进行,不要因追求难度而超纲,也 不要因急于求成而提出过高要求,不可搞无限度的强化训练。4.跨度:复习内容不要孤立,适当的联系、对 比及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篇3:高中历史四种方式构建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及命题材料分析
历史材料题要猜出命题人的心思
回归教材把握重点
即使一些历史成绩不够好的同学也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虽然还剩40多天的时间就要高考,但也意味着同学们还有时间去提高自己,准备的充分一点,考场上释放的就更多一些。而如何去提高?首先要做的就是回归教材。其次是知识的准备。这些年高考中,古代史怎么都会占到20分,而这20分的知识只在一本书当中。另外还有一些题是年年必考的,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些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上册的知识,下册肯定要考的是建国以后的历史。历史要解决的是现实问题,学习的出发点最终也要回归到这点上来,因此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同学们要格外关注。世界史的知识当中,三次工业革命,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等知识点也是必考的。
四种方式构建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
如果同学们在高二开始选择文科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在建立历史的知识体系,那么现在应该跳出这个框架,回头看看。知识体系的建立就象搭积木构建框架一样,同学们要有站在月球上回望地球的心理,站在教材的外面回望教材。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至少有四个支撑点,第一是从时间上划分为古代和现代,比如,学习中国古代史就要把封建社会是什么弄透,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外交这几方面兼顾到,抓住它们的发展趋势。政治方面,统一是历史的必然;经济反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文化上的体系,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民族方面,民族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外交反面,从主动开放到闭关锁国。第二,从体例上划分又可分为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思想历程史。第三,从空间上划分。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如中国历史,考试中往往考察的是中国东南地区发生的事件,有时会出现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很少涉及。世界史方面来说,我们的历史课本是有些嫌贫爱富的,当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教学才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因此亚洲地区会考查日本的历史,偌大的美洲也只讲美国的历史,再加上英国、法国、德意志、俄罗斯、荷兰,基本上就构成了世界史的框架。第四种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把教材上目录的语言背下来,因为这本身就是体系。
记忆要能灵活运用
如果同学们的分数不高,现在还徘徊在40-50分的阶段,那么这样的同学应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但并不代表记住了就能考好历史,高考更多的是考查同学们对文化知识信息接收的能力,记忆肯定很重要,会占到40%,但同学们在记忆的时候也不能机械的去背,记忆还要灵活运用。如,高考题中或会考到一本书《天工开物》,考题不会简单的考问这本书的作者是谁?或者问明末的中国百科全书是什么,而会把这本书中的插图拿出来,考问考生,这些插图出自是哪本书当中。所以,同学们在记忆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要把可能存在的信息都收集到这一点上来,使自己的知识含量大幅度的提高。
材料题要猜出题人的心思
材料题是同学们头疼的题型之一,如何去回答这类的问题?首先同学们在面对这类问题时要去猜出题人的心思,就象一个少年去猜他所爱的人的心思一样,要情感进入,不论题目多么生僻都不排斥,先看问题后读材料,因为命题人的材料都是客观材料,而问题才是命题人的主观想法。二看题目问的是什么,如有的题会说依据材料1怎样怎样,那么这就是在告诉同学们答案就在材料1里,一定要反复理解材料中的话。还有的题会说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那么这就是在提醒同学,这道题的答案与材料没关系,应该马上联系到教材寻找相关的知识点。
高考即将走过32个年头,也许考试内容、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本质上三种题型从没变过。一是记忆题,考查同学们能不能通过阅读之后的记忆迅速片段摘取归纳出材料中的信息。第二是比较,把相同或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我们称之为比较归类类型题三是因果论证题,这类题题量最大,分值最高,通常会问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是什么?如何分析、如何理解,性质、本质这些都是因果的因,接着还会问这一事件的影响、作用,如何去评价?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它的局限性是什么?这些是果。同学们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把历史事情相关的社会性质、政治、民族、经济都分析到才能答对。历史试卷的分值是会说话的,通常黑龙江使用全国二卷组织考试,这类题基本上是偶数分,如果这道题14分,那最多答7点,那么同学们就能推断出自己回答的是否完全。
平时练习要严格掌握时间
高考中的历史试题只有50分钟时间,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合理的分配时间来保证做完全部的题目。选择题最多考虑30秒否则就会答不完试卷,12道题必须在6分钟内做完。如37题或38题那样32分的问答题,表面设问最多5问,内涵设问大概在8到10问,这样的题同学们最多用30分钟就得做完。因此同学们在平时练习的时候要多注意时间的安排,每做完一组题都要标明时间,提醒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在考试中赢得主动。
历史最后冲刺多看课本标题
在高考最后的这段时间,考生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历史教材上,对一些平常不注意的细节也要加以关注,把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熟记在心,这样在高考中就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做题精选精练
1)精选,所选训练题要紧扣重点、热点,具有代表性,不要贪多,而应求精。(2)精练,每次练习,要认真组织,尽量模拟高考环境下的限时训练,考后及时批阅,缩短信息反馈周期。(3)精确,主观题答题语言,要有学科特色,力求表述准确规范,简洁明了。(4)精巧,后一阶段复习,时间更紧,要用巧劲,要培养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学会发散性思维,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跳出题海,回归课本
强化训练结束后,要跳出题海,回归课本,返璞归真。当然,这种回归绝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回归课本首先利用课本标题,形成对课本的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突破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和历史概念等。由于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必然形成与其他知识点的互动,所谓纲举目张。
-掌握应试技巧
这是对知识能力的巨大补充,也是个性素质的真实体现。考生必须掌握:(1)做选择题时,既要保证正确率,又要节省时间,碰到一时难以判断的题目,可暂搁置(须做个醒目记号),等一轮粗线条审题完成后再解答。答题卡的涂写,最好放在面临主观难题时进行,忌在考试终场前填涂。(2)做非选择题时,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做到有的放矢;然后将材料分清层次,再获取有效信息;最后将问题、材料与教材的相关知识挂钩。作答要规范:字迹工整、清晰,字与字之间有间隙、行与行之间有距离,使阅卷人一目了然。必须做到四化,即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提示化。
选择题要想得高分,必须注意三点:
一、在最后10天的时间里,把教材里的基础知识重新复习一遍,做到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实在不熟的知识也要有印象。二、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审题,看清题目所问的是哪一种原因或者是特点、本质等等,因为选择题的出题一般都从这几方面入手。三、选定了选项,如果没有十成的把握,最好不要改动
篇4:高三历史总复习应注意教材地图中的知识冷点
高三历史总复习应注意教材地图中的知识冷点
(一)《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1.《新航路的开辟》图中的卡里库特(达・伽马航行到达印度的地点)。
2.《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图中的西印度群岛、菲律宾群岛属西班牙的殖民地。
3.《宗教改革后新旧教的并立》图中新教区有丹麦和挪威王国、瑞典王国、芬兰、瑞士、苏格兰王国、英 格兰王国、普鲁士公国、立窝尼亚骑士团领地、德意志。
4.《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图中的神圣罗马帝国(即德意志第一帝国)。
5.《英国内战形势》图中的马斯顿荒原战役(英国内战中的一次著名战役)。
6.《普鲁士的领土扩张》图中的1786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
7.《1750年英法在北美的殖民地》图中的新法兰西原为法国殖民地,后被英国夺取。
8.《英国对印度和缅甸的侵略(至1858年)》图中的开利开尔为法国殖民势力在印度沿海的据点之一;葡 萄牙占领的果阿。
9.《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期的欧洲》图中被拿破仑控制下的依附国有西班牙、莱茵同盟、意大利王国、那不勒斯王国、华沙大公国、瑞士;同法国结盟的国家有奥地利帝国、挪威、丹麦、普鲁士;独立的国家有英 国、瑞典、葡萄牙、俄罗斯帝国、土耳其帝国、撒丁岛、西西里岛;被拿破仑占领的地区有科西嘉岛、意大利 中部、伊利里亚省。
10. 《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中的密西西比河以西的领土及佛罗里达半岛为西班牙属地。
11.《独立前的拉丁美洲》图中西班牙的殖民地有新西班牙、新格拉纳达、秘鲁、拉普拉他;葡萄牙的殖 民地有巴西。
12.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图中在拉丁美洲拥有殖民地的国家有英国(洪都拉斯、圭亚那西部)、荷兰( 圭亚那中部)、法国(圭亚那东部)。
13.《18的欧洲》图中德意志联邦的边界范围。
14.《美国的领土扩张》图中美国于1867 年从俄罗斯购得阿拉斯加,18吞并夏威夷。
15.《德意志统一》图中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地;1871 年德意志帝国国界;1871年并入德国的阿 尔萨斯和洛林。
16. 《意大利统一》图中未收复的土地的里雅斯特及著名战地马詹塔、索尔菲利诺。
17.《19世纪中期的日本》图中被迫开放的港口有函馆、神奈川(横滨)、下田、兵库、长崎;倒幕运动 四强藩长州、肥前、土佐、萨摩。
18. 《俄国在欧洲的领土扩张》图中俄国在对外侵略扩张时发生的重要战役地点有纳尔瓦、波尔塔瓦。
19. 《亚洲革命风暴形势》图中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生地还有朝鲜人民的抗日斗争、越南人民的抗法斗 争。
20.《印度民族起义形势》图中起义中心有密拉特、德里。
21.《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图中在19 世纪末仍保持独立的国
[1] [2]
篇5:高三历史总复习应注意教材地图中的知识冷点
(一)《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1.《新航路的开辟》图中的卡里库特(达・伽马航行到达印度的地点)。
2.《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图中的西印度群岛、菲律宾群岛属西班牙的殖民地。
3.《宗教改革后新旧教的并立》图中新教区有丹麦和挪威王国、瑞典王国、芬兰、瑞士、苏格兰王国、英 格兰王国、普鲁士公国、立窝尼亚骑士团领地、德意志。
4.《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图中的神圣罗马帝国(即德意志第一帝国)。
5.《英国内战形势》图中的马斯顿荒原战役(英国内战中的一次著名战役)。
6.《普鲁士的领土扩张》图中的1786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
7.《1750年英法在北美的殖民地》图中的新法兰西原为法国殖民地,后被英国夺取。
8.《英国对印度和缅甸的侵略(至1858年)》图中的开利开尔为法国殖民势力在印度沿海的据点之一;葡 萄牙占领的果阿。
9.《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期的欧洲》图中被拿破仑控制下的依附国有西班牙、莱茵同盟、意大利王国、那不勒斯王国、华沙大公国、瑞士;同法国结盟的国家有奥地利帝国、挪威、丹麦、普鲁士;独立的国家有英 国、瑞典、葡萄牙、俄罗斯帝国、土耳其帝国、撒丁岛、西西里岛;被拿破仑占领的地区有科西嘉岛、意大利 中部、伊利里亚省。
10. 《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中的密西西比河以西的领土及佛罗里达半岛为西班牙属地。
11.《独立前的拉丁美洲》图中西班牙的殖民地有新西班牙、新格拉纳达、秘鲁、拉普拉他;葡萄牙的殖 民地有巴西。
12.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图中在拉丁美洲拥有殖民地的国家有英国(洪都拉斯、圭亚那西部)、荷兰( 圭亚那中部)、法国(圭亚那东部)。
13.《1815年的欧洲》图中德意志联邦的边界范围。
14.《美国的领土扩张》图中美国于1867 年从俄罗斯购得阿拉斯加,1898年吞并夏威夷。
15.《德意志统一》图中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地;1871 年德意志帝国国界;1871年并入德国的阿 尔萨斯和洛林。
16. 《意大利统一》图中未收复的土地的里雅斯特及著名战地马詹塔、索尔菲利诺。
17.《19世纪中期的日本》图中被迫开放的港口有函馆、神奈川(横滨)、下田、兵库、长崎;倒幕运动 四强藩长州、肥前、土佐、萨摩。
18. 《俄国在欧洲的领土扩张》图中俄国在对外侵略扩张时发生的重要战役地点有纳尔瓦、波尔塔瓦。
19. 《亚洲革命风暴形势》图中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生地还有朝鲜人民的抗日斗争、越南人民的抗法斗 争。
20.《印度民族起义形势》图中起义中心有密拉特、德里。
21.《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图中在19 世纪末仍保持独立的.国家有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22.《1904―1905 年日俄战争》图日俄双方交战地点有奉天(沈阳)、旅顺、会宁、对马海峡。
23.《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中中立国家有挪威、瑞典、荷兰、瑞士、西班牙、阿尔巴尼亚。
(二)《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领土的变化》图中国联委任统治地有叙利亚(法)、伊拉克(英)、巴基斯坦( 英)、外约旦(英)。
2.《1939年英联邦的一些成员》图中英属自治领地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爱尔兰。
3.《战前法西斯德国的扩张》图中1939年3月的德国疆域。
4.《1939―1942年德意志在欧洲的扩张》图中同盟国有英国、苏联;轴心国有德国、东普鲁士、意大利; 中立国有瑞典、瑞士、西班牙、爱尔兰。
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形势》图中联合国家宣言参加国有中国、美国、英国、苏联、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印度、南非等国。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图中华沙条约组织成员有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 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1968年退出);未加入华约的欧洲社会主义国家是南 斯拉夫;两大军事政治集团都未加入的欧洲国家有瑞典、芬兰、爱尔兰、瑞士、奥地利。
7.《印度的独立和分治》图中在1947年5月分治后的印度, 葡萄牙仍保留的殖民地有果阿、达曼、第乌。
8.《欧洲共同体》图中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9.《非洲国家独立形势图》中二战前独立的国家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3个;1960年前独立的国家 有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等6个;1960―1969年独立的国家有阿尔及利亚、马达加斯加、南非等34个;1970― 1980年独立的国家有安哥拉、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等8个; 1990年后独立的国家有纳米比亚、厄立特里亚2个。
10.《独立国家联合体》图中加入独联体的国家有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 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未加入独联体的 国家有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
★ 高三历史教学总结
★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
★ 高三教学工作总结
★ 初中地理复习计划
【历史复习中应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合集5篇)】相关文章:
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计划2022-10-30
高三政治第二学期教学计划2023-04-28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安排2022-05-06
高三学生历史复习记忆的方法总结2023-08-29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2023-06-30
高三复习教学工作计划2024-01-23
教师新课程改革心得感想2023-03-18
高一生物教学工作计划2024-05-03
小学五年级数学复习工作计划2022-04-30
地理教学计划202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