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太太散文

时间:2024-04-01 07:28:1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豆芽太太散文(精选11篇)由网友“rclchina”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豆芽太太散文,欢迎阅读分享。

豆芽太太散文

篇1:豆芽太太散文

豆芽太太散文

豆芽太太是我遥远家乡的一位远房的亲戚,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我跟随姥姥和姥爷住在他们乡下的家里时,姥姥常带着我去这个亲戚家里,姥姥说她是“田家阿姑”。由于家族庞大关系复杂, 我理了几十年,也没有理清楚她究竟是我的什么人,不过我自有我分辨的方式。我喜欢根据人的生活习惯来称呼,比如我有个亲戚喜欢养猫,我便称呼她“猫猫奶奶”,有个亲戚爷爷喜欢养鸽子,便是“鸽子姑爷”,还有个亲戚是卖包子的,我便称呼她“包子奶奶”,这是记住长辈名讳的好办法,并且自以为得意。

“豆芽太太”这个称呼的由来,应该是在我长大以后的故事了。中学时的一年清明节,我随着家人们回乡去给姥爷上坟。那天很冷,阴雨绵绵,家人们便把姥姥和我留在山下的亲戚家里,他们上山去了。不巧的是,那家亲戚也要去上坟,姥姥和我不便继续叨扰。这时,“豆芽太太”过来了,邀请我去她家里坐坐,我们便欣然前往。那是我第一次在脑海里画下老人家的样子:瘦瘦弱弱,脖根低低挽着发纂,顶着一个灰色的头巾,身着大襟的棉外套,一双尖尖的小裹脚,像足了我的奶奶,但是又比我的奶奶稳健许多,至少在村里泥泞坎坷的道路上,这个老人可是一点都不迟疑的,快步前行,笑声连连。

因为我们去的匆匆,老人家并没有准备什么吃食,便给我们炒了一道“豆芽粉条”,因为姥姥告诉她,我喜欢吃粉条。我跟随老人家去了厨房,看到了她那些白纱布之下的嫩嫩萌萌的豆芽,那是她自己用水发的豌豆芽,灰灰白白的,用手轻轻拨过,就摇头晃脑,可爱极了。那顿饭是我在乡下吃过的最好的一顿,我几乎包揽了整盘的豆芽粉条,尤其爱上了那可爱的豌豆芽,以至于回城以后很久,还在念叨,于是,就会常常提起这个老人家,因为是我的太奶奶辈分,索性就叫她“豆芽太太”了。

尽管念叨着,但是我却很少再回去了,直到将近十年后,我结婚之前,陪同姥姥和家人,再次返乡去,姥姥说,孙女成家这样的大事,一定要给姥爷汇报一下的。这次我们依然把姥姥放在亲戚家里等待。当我和父母从山上回来时,我竟然发现“豆芽太太”来了,和姥姥手挽着手聊天呢。十年光阴对于一个老人家来说,就像刻刀一般,刻深了脸上的沟沟壑壑,就像沉石一般,压弯了老人的腰背。“豆芽太太”看到我后,非常高兴,握住我的手,那双手那般粗糙,如同村口那棵老树的粗糙的`皮一般。姥姥说,“豆芽太太”刚才还在说呢,自从上次知道我爱吃她做的豆芽后,她就每年清明节前后,自己水发许多豌豆芽,说如果我回去了,就可以去她家里吃“豆芽炒粉条”。她说,我自幼在村子里生活,她看着我长大,回城,对我有很深的感情呢。她一直为上次没能好好招呼我们这些城里的亲戚而感到非常遗憾,唯一欣慰的是我喜欢她的“豆芽粉条”,所以心心念念着,为我准备了十年,却一直未能如愿。所以,今天听说我们回去了,就赶过来,一定让我们去她家里。 如此厚情,岂可辜负?

我们一大家人都去了“豆芽太太”家,一路上,太太忙不迭向遇到的乡亲们介绍我们,介绍我就是自小在村子里跑来跑去的那个穿红衣服的小丫头,就是那个喜欢吃她的“豆芽粉条”的小丫头, 言语中充满了骄傲的情绪,仿若是她的儿孙怎样明耀的回来了一般。

那顿饭,我几乎又吃完了整盘“豆芽粉条”,不是因为多爱吃,只是因为,我想一次吃完这十年的亏欠,难为一个隔山隔水,隔亲隔辈的老人家如此惦记着我,我心里不知道是怎样的感动,也生怕这一次吃完,这辈子估计都不会再有机会了,我不想有遗憾。

奈何“一语成R”。之后,我便真的没有再回去过了,听乡下的亲戚来了说,田家阿姑已经过世了,生前也总是常常念叨起我,念叨着她的“豆芽粉条”,说她坚持每年都水发豆芽,一直到过世。不多的言语,却听得我心底几多酸楚。

只能空自感慨,这是怎样善良又多情的老人家啊!我竟这般亏欠了她许多。我并不很了解“豆芽太太”的家庭和人生,只想珍视她的待我如亲。我想我会永远记得乡下的村落,记得那条通往“豆芽太太”家的小路,尤想着她抚门张望,大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的殷殷期盼。记得她站在院中的身影,阳光把她的影子拖的很长,很长,一直拖到厨房的门前,引领着我进去,再掀开那白纱布,轻轻抚摸那些萌萌嫩嫩的豌豆芽,看它们顽皮的摇头晃脑,一回头,是“豆芽太太”微笑的面容,说:“萍萍,来吃豆芽粉条了!”

其实,我真的,很想吃“豆芽粉条”, 为着那种简单,朴实,却又醇香厚重的滋味!

篇2: 老李太太散文

老李太太散文

她年纪未到五十,人称“老李太太”。

老李太太是勤得利农场中学的总务,和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同在一图书室办公。

农场中学规模小,图书更少,不过几千册图书。尽管这样,由于我比较喜欢看书,没事的时候经常去图书室,一来二去,和老李太太也渐渐熟悉了,每次见我推门进来,都先打招呼。开始,听学校里的老师喊她老李太太,很是蹊跷。那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喊她老太太也就罢了,可一些年龄和她相仿,甚至比她还大几岁的人也喊她老太太,确实令人费解。接触的时间长了,终于品出她身上所具有的“老太太”味道。

“老李太太这个人特别抠。”老师们背后都这么说她,甚至有人当面也敢这样评价她。开学之初,学校给每个学年组发了一块洗手肥皂,我们学年组发的那块只用了两天就不翼而飞了。组长说:“买一块算了,省得去看老李太太脸子。”

有的老师却说:“不就一块肥皂吗,还能谁拿回家去呀!”

组长听那人的话也有道理,找老李太太想再领一块肥皂,结果还真的'碰了钉子,还说了句很不中听的话:“刚几天呀,就把肥皂弄丢了。都像你们这样,一年买几箱也不够呀!”

一句话把组长气得脸色发紫,转身回来,自己掏钱到小卖店买了块香皂回来。丢了一块臭碱味儿的肥皂,换一块香皂回来,组里的老师可高兴坏了。谁知高兴没几天,香皂又丢了,组里人才着急了,总不能隔几天就买一块香皂吧?而且还是个人掏钱。组长发动全组人到处查找,终于发现了窃皂者,老鼠也!到老李太太那里领了一包耗子药,办公室里才不再上演“肥皂**”了。

别看老李太太对别人特别“抠”,对我还挺大方,每次到图书室去看书,她都会扔支烟(她是学校仅有一位吸烟的女同胞)给我,有时还会递给我几块糖果。碰上兜里的香烟告罄,又不想去小卖店,只需往图书室一坐,自然会有一支香烟递过来,感觉惬意得很。自以为和她特别熟悉,没事又喜欢码点字,混点稿费,想走走后门,要两本稿纸写“豆腐块”。谁知她听了,眉毛一挑,回答得特别干脆:“没有!”

稿纸没要到,还被撒了一脸“包米面”,觉得很没面子,连着几天没去图书室。一天下班,在校门外碰到老李太太。她问我:“怎么好几天没见你去看书呀?”

我赶紧陪着笑脸说:“这几天实在太忙了。”

“什么太忙了,不用找借口!我还不知道你,脸小,觉得被摘了面子吧?”

被人揭了短,我只能笑了笑。等“忙”过几天,又去图书室看书了。

学校里的男老师们经常说,老李太太是女老师们的腰眼子。这话一点不假!一个青年女老师和丈夫吵架了,一天脸都没开晴,中午也没回家吃饭,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老李太太。当天下班后,老李太太把那个愁肠百结的女老师送回家。第二天早晨上班,那个女老师的脸色终于放晴了,有了笑模样。有人问那个女老师:“老李太太把你家那位收拾了,替你出气了?”

“可别提了,这个死老太太简直太厉害了,没把我家那位撸了个茄子皮色!”

这话不知怎么传到老李太太耳朵里,气呼呼地找那个女老师算账:“为你撑了腰,争了脸,背后还埋汰我。说你老爷们心疼了?往后有事别再找我!”

一句话把那个女老师造了个大红脸。

小夫妻之间,打打闹闹是经常事,不仅是爱情的变奏曲,更是生活里的一味佐料。就像食品一样,不能只有香的、甜的,还得有咸的、酸的,甚至苦的、辣的。又有夫妻吵架了,有人赶紧去告诉老李太太,她恨恨地说:“帮你们出了气,争了脸,不但不感激我,反而背后骂我,不管!”

来找她的人也不多说什么,只扔下一句:“反正告诉你了,乐意管不管!”

等到学校下班铃声响过,又见老李太太陪着那个满脸愁容的女老师回家了。过后,我曾问过她:“你不说不管吗,怎么又管了?”

她嘿嘿一笑说:“天生的贱皮子呗!”

这就是老李太太,也是勤得利农场中学的总务。其实,她的年龄并不大,并未步入“老太太”的行列之中。那一年,她才四十八岁,可学校的老师们都喜欢称她“老李太太”。

是戏言,是尊称,还是二者兼而有之?恐怕也只有那些称呼者的心里才明白吧!

篇3:我的太太经典散文

我的太太经典散文

我是我们家族中孙辈中的第一个孩子,人人对我都是疼爱有加,虽然家庭条件不好,都不能真正给与我什么,但是我心里却能深深的感觉到他们对我的器重,连我八十岁的太太也不例外。

我的太太是一位典型的小脚女人,三寸金莲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弱不禁风。太太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解放后也成了无产阶级,但是她的生活仍是非常讲究。她像古时候人那样用篦子梳头,她说篦子梳的平实整齐。每天早上,她都用颤巍巍的双手,一丝不苟的把稀少花白的头发绾成一个小髻,套上一圈黑褐色细碎小花的发圈,再将掉落在身上篦子上的头发一根根的拈去,用香皂把双手搓洗得发红了才开始做饭。

太太做的饭特别香,只要她在家开始做饭,我就像一只馋猫一样能闻香而去,用手抓着就往嘴里塞,太太总是拍拍我的手,然后用筷子夹起一块肉或者煎蛋来,放到嘴边吹吹再喂给我。告诉我说,洗手后拿筷子吃饭,小女孩子要爱干净讲卫生有教养,不能像猴子似的用手抓。

有一次,我四叔逗我玩,不小心跌到屋檐外面的晒稻场里,我立马大哭大叫,撒谎说手被摔断了,要人背我。我妈妈一把把我放在背上,咚咚咚的走过不停,我则在背上哒哒哒的都快抖下来。于是,我非要我太太背,太太是小脚啊,走路很轻很小心,那时太太都是八十多了吧,硬是驮着我走了好多个来回,还乐呵呵的哼着小曲给我听。我实在是于心不忍了才下来。

记忆中的太太又是很唠叨的,总是说出很多道理来。比如女孩子的坐和站都是有标准的,不许跷二郎腿,不许两脚分开站立,不许大吼大叫,吃饭不要说话,咀嚼不要发声等等。那时候,我对此总是不屑一顾,以为她那是封建残余思想,甚至厌烦她对我的唠叨,有时候还故意做出种种动作惹她生气,她就拿藤子要打,我一下就跑出好远,她也只好作罢,默不作声的低头收拾起我们弄乱的'柴火。

太太是旧时代的人,眼睛也老花了,不认得人民币,每次要买东西就叫我帮忙,然后就能允许买一颗糖吃,我每天都盼望着有这样的美差。那时候,我总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大人们没有年年见老,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总觉得这种四世同堂的美好日子能够永无止境的延续下去,总会有那么多家人在身旁疼爱我,就像太太那用布裹了一层又一层的皱巴巴的毛钱换来的糖一样,带给我的甜蜜是无边无际。

然而,在我上初二那年,太太跌了一跤,成了偏瘫,我爸爸三个兄弟轮流着服侍。我太太却点名非要我去照顾她。我把菜和饭搭配好,放到嘴边吹吹,温度合适了再喂给我的太太,时不时还拍拍她的脊背,以防哽住。所有动作就如同小时候她喂我那样。八十高龄的她已经没有几颗牙齿了,吃得特别慢,我总是耐心等候,确定全部咽下后再喂第二口饭。

可是最为遗憾的是我太太离开时我却不在身边。是初二的暑假,太太本来就很瘦小,加上瘫痪不能运动饭量小,更是瘦得跟皮包骨一样的,但我完全没有想到她会这么快离我而去。每年六月十九日,老家有种习俗,到华蓥山脉最高峰宝鼎去拜菩萨,自打记事起,我都和同学朋友一起去烧香拜佛为家人祈求平安,就在那一天,我们快要到顶峰了,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了太太,我立马下山赶回去,还是没来得及见到最后一面。我无数次的问我爸爸,太太走时是什么样,说了什么没有,其实我想问,太太没有看见我,有没有问我挂念我。爸爸告诉我,太太那时候浑身颤抖,嘴也不停的哆嗦,根本说不出话来。但是,我在心理想,太太当时一定想过我到哪里去了,一定是想要见我一面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想起这些我仍旧深深的责备自己,为什么不待在家里,待在太太身边。

太太陪伴我的日子虽然就十几年,但她那矮小瘦弱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样子在我脑海里永远都挥之不去。很多清朗的夜晚,我仰望浩瀚星空,叫一声太太,说一句请原谅我的疏忽,我想她定是听见了,因为我总能看到她那安详和蔼的笑脸。

篇4:太太与玄孙散文

太太与玄孙散文

日前同学聚会,当年的翩翩少年而今皆是两鬓苍苍,成了爷爷奶奶。畅叙友情之余,不约而同地谈起了自己的第三代,谈起了对他们教育培养过程中的甜酸苦辣。

我们这些人,虽然年近古稀,但大多依然是健康开朗,思维敏捷;不能说是知识分子,至少也读过几年书,自己也是在师长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还有一定的发言权,就是在和儿女、教师的沟通方面也不存在太大的隔阂,对第三代也不会过于溺爱。问题是我们中不少人自己的父母还健在,他们和小孩就是太太和玄孙的关系了!这太太和玄孙关系可不得了!让我们和我们的儿女极为头痛。

老太太们早过了耄耋之年,他们在含辛茹苦地养育了我们这一代之后,又为我们儿女的成长倾注了所有的心血,给与大量的爱。如今他们有幸见到玄孙在膝下承欢,当然视若掌上明珠。孩子是他们生命的延续,孩子是他们精神的寄托,孩子还是他们唯一的乐趣,孩子更是他们心头的肉!这一点我们也是感同身受,不过对孩子的爱我们更趋于理智,而他们则更倾向于感性。

而孩子们呢?他们从一出生就浸泡在爱的蜜糖罐里。父母的关爱,祖父母的`宠爱,太太的溺爱......自然而然地他们就把太太当成了自己的保护伞。

想要管教小祖宗,就会得罪老祖宗。如何处理好与两位“祖宗”的关系真的成了教育孩子的难中之难。

现在的年轻人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他们一套先进的理念,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这一辈人基本上还可以理解和接受,即使一时接受不了,儿女们只要说一句:“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们不要干涉。”我们就会识相地退避三舍。可是老太太们就不吃这一套了,他们的意识中孩子就是宝贝,不能受一点委屈;他们是孩子的守护神,有意义有权利保护孩子,你想对孩子稍加惩罚,他就会横加干涉。我们的儿女对祖父母又不敢像对我们那样说话。你如果多说那么一句,老祖宗就会说:“就你们高明!你们、你们的父母不也是我这样养大的吗?”

在日常生活方面,晚辈提倡“不必穿的过热、不要吃得过饱,适当参加运动、合理补充营养。”老太太可就不赞同了:他们以为穿得多总比穿得少保险,怕穿少了容易着凉;吃得越多越好,那是会吃会大;小孩参加运动太危险,跌跤摔伤怎么办?营养品来者不拒,多多益善,我们小时没福气吃,现在有条件了为什么不给孩子吃!

在行为教育方面,晚辈倾向于“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广交朋友亲和合群,尊敬长辈礼貌文明”对于这一些,老人们口头上也是很认可的,可是一碰到具体问题他们的做法很可能就会背道而驰了。你让孩子自己去刷牙、穿鞋、整理书桌......他一定会跑在前面,嘴里还念叨着这么小的人怎么弄得好呢,我来我来;你让孩子一个人睡觉,他又得发话了:孩子还小,一个人睡要掉下来的,要吓坏的;小朋友们在一起玩,难免磕磕碰碰,如果被老太太遇到就会数落别的孩子,其结果使自己的孩子成了离群的孤雁;当你严厉地管教孩子时,老太太也许也会冷不丁的大声地呵斥你,不但让你进退两难,而且在孩子的心目中你就威信扫地。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孤僻、任性、目中无人甚至无法无天。

在文化教育方面,老太太一般不会有太多的干涉,但是也有个别老人喜欢给孩子讲一些老掉牙的鬼怪故事,有意无意之中向他们灌输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

我们的儿女既要尊重祖父母,不让他们生气,又想管好自己的子女,实在难觅良方;而我们这一辈正好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这儿向广大的网友求教,切盼能有真知灼见。先谢过了!

篇5:太太的厨房散文

太太的厨房散文

女人不怕凶,只要有独门秘籍,男人照样受用。比如胡适先生家的“太太协会会长”江冬秀,狮子吼完,端出一锅十全大补汤,这叫“胡萝卜加大棒”政策。

胡适家的餐桌,一年四季都是热腾腾的,简单的一个鸡蛋,从蛋炒饭到茶叶蛋,江冬秀总能做出花样。不仅自己家吃得好,来了朋友,江冬秀也能拿出让人瞠目结舌的大菜,让爱面子的`胡适分外高兴。

比如一道烧杂烩,全国都流行在请客最后吃这道汤菜,有花团锦簇的热闹,也有宴会即将结束之意。18,安徽人李鸿章出使美国,宴请美国官员,宴席中便有烧杂烩。美国人吃得赞不绝口,便问菜名,不内行的翻译误作“杂碎”。这件事传扬开去,美国人居然把“李鸿章杂碎”做成了一道菜,甚至还发明了“杂碎”(chopsuey)这个词。

胡适家的烧杂烩和李鸿章请美国人吃的差不多,不过名字更气派,叫“一品锅”。胡适的朋友石原皋30岁生日时,单身在外,江冬秀就热情地邀请他来家过生日,呼啦啦来了两桌人。当日的菜肴中,最著名的就是“一品锅”。这是一只大铁锅,口径差不多有二尺,热腾腾地被端了上桌,里面还在滚沸。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点缀着一些蛋饺,底下是萝卜白菜。胡适笑着向客人介绍,“一品锅”是徽州人家待客的上品。江冬秀还会不时变换“一品锅”的菜品又有一次待客,依旧是“一品锅”,里面有三斤重的一只大母鸡、三四斤重的一只蹄髈、三十六个鸡蛋,客人们都吃得兴高采烈。

烧杂烩之所以能流行,贵在丰俭由人。动植物水陆俱陈,既可高档,又能普通,有荤有素,琳琅满目。安徽的“一品锅”到了扬州,名字便改为“全家福”;上海人的杂烩砂锅里,一定要有的是蛋饺,正如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的那样:“蛤蜊是元宝,芋艿也是元宝,饺子蛋饺都是元宝……”讨的乃是一个好口彩。

张爱玲的文章里满是美食,自己却并不会做饭。她和胡兰成热恋时,招呼胡兰成的儿子,也不过是拿了两片吐司,抹上满满的花生酱。胡兰成有时和张爱玲约会,还得另外去巷口吃碗馄饨,这样的爱情,恐怕注定走不远。

靠厨艺抓住男人的心,这招当然并不完全管用。江冬秀做个荷包蛋,胡适都会在友人面前大肆吹嘘;朱安的手艺恐怕并不在江冬秀之下,还经常为了鲁迅的胃病量身定制菜肴,但鲁迅的心终究在许广平那里。另一位著名女文青萧红除了在写作上是个天才之外,也特别擅长做面食,她包的饺子,鲁迅非常喜爱,在病中也能多吃几个。她关心着爱人萧军的饮食,却也不能挽回萧军偷跑出去会情人的颓势。丁玲到延安后,嫁给比她小的崇拜者陈明,家里的所有家务倒是都由陈明负责,只为了让“女神”安心写作。

所以,我们只能这样下结论:女人不怕凶,打一巴掌之后给甜枣吃,被打的那个揉揉面颊悄悄吞吃下去。

篇6:我的太太散文

我的太太散文

我是我们家族孙辈中的第一个孩子,人人对我都是疼爱有加,虽然家庭条件不好,都不能真正给与我什么,但是在心理上我却能深深的感觉到他们对我的器重,连我八十岁的太太也不例外。

我的太太是一位典型的小脚女人,三寸金莲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弱不禁风。太太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解放后也成了无产阶级,但是她的生活仍是非常讲究。她像古时候人那样用篦子梳头,她说篦子梳的平实整齐。每天早上,她都用颤巍巍的双手,一丝不苟的把稀少花白的头发绾成一个小髻,套上一圈黑褐色细碎的小花。再将掉落在身上篦子上的头发一根根的拈去,用香皂把双手搓洗得发红了才开始做饭。

太太做的饭特别香,只要她在家开始做饭,我就像一只馋猫一样能闻香而去,用手抓着就往嘴里塞,太太总是拍拍我的手,然后用筷子夹起一块肉或者煎蛋来,放到嘴边吹吹再喂给我。告诉我说,洗手后拿筷子吃饭,小女孩子要爱干净讲卫生有教养,不能像猴子似的用手抓。

有一次,我四叔逗我玩,不小心跌到屋檐外面的晒稻场里,我立马大哭大叫,撒谎说手被摔断了,要人背我。我妈妈一把把我放在背上,咚咚咚的走过不停,我则在背上哒哒哒的都快抖下来。于是,我非要我太太背,太太是小脚啊,走路很轻很小心,那时太太都是八十多了吧,硬是驮着我走了好多个来回,还乐呵呵的哼着小曲给我听。我实在是于心不忍了才下来。

记忆中的太太又是很唠叨的,总是说出很多道理来。比如女孩子的坐和站都是有标准的,不许跷二郎腿,不许两脚分开站立,不许大吼大叫,吃饭不要说话,咀嚼不要发声等等。那时候,我对此总是不屑一顾,以为她那是封建残余思想,甚至厌烦她对我的唠叨,有时候还故意做出种种动作惹她生气,她就拿藤子要打,我一下就跑出好远,她也只好作罢,默不作声的低头收拾起我们弄乱的柴火。

太太是旧时代的人,眼睛也老花了,不认得人民币,每次要买东西就叫我帮忙,然后就能允许买一颗糖吃,我每天都盼望着有这样的.美差。那时候,我总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大人们没有年年见老,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总觉得这种四世同堂的美好日子能够永无止境的延续下去,总会有那么多家人在身旁疼爱我,就像太太那用布裹了一层又一层的皱巴巴的毛钱换来的糖一样,带给我的甜蜜是无边无际。

然而,在我上初二那年,太太跌了一跤,成了偏瘫,我爸爸三个兄弟轮流着服侍。我太太却点名非要我去照顾她。我把菜和饭搭配好,放到嘴边吹吹,温度合适了再喂给我的太太,时不时还拍拍她的脊背,以防哽住。所有动作就如同小时候她喂我那样。八十高龄的她已经没有几颗牙齿了,吃得特别慢,我总是耐心等候,确定全部咽下后再喂第二口饭。

可是最为遗憾的是我太太离开时我却不在身边。是初二的暑假,太太本来就很瘦小,加上瘫痪不能运动饭量小,更是瘦得跟皮包骨一样的,但我完全没有想到她会这么快离我而去。每年六月十九日,老家有种习俗,到华蓥山脉最高峰宝鼎去拜菩萨,自打记事起,我都和同学朋友一起去烧香拜佛为家人祈求平安,就在那一天,我们快要到顶峰了,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了太太,我立马下山赶回去,还是没来得及见到最后一面。我无数次的问我爸爸,太太走时是什么样,说了什么没有,其实我想问,太太没有看见我,有没有问我挂念我。爸爸告诉我,太太那时候浑身颤抖,嘴也不停的哆嗦,根本说不出话来。但是,我在心理想,太太当时一定想过我到哪里去了,一定是想要见我一面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想起这些我仍旧深深的责备自己,为什么不待在家里,待在太太身边。

太太陪伴我的日子虽然就十几年,但她那矮小瘦弱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样子在我脑海里永远都挥之不去。很多清朗的夜晚,我仰望浩瀚星空,叫一声太太,说一句请原谅我的疏忽,我想她定是听见了,因为我总能看到她那安详和蔼的笑脸。

篇7:全职太太养成记散文

全职太太养成记散文

我总认为一个女人讲卫生爱整洁,擅长打理一家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同时学会做艺术的做家务,懂得营造生活情调,勤快肯干等等这些优良的品质,一定会吸引优秀的男人愿意娶她为妻的。

在一个家庭当中,女人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海灵格说,从女人对家庭的奉献程度,可以看得出她对这桩婚姻的忠诚度。一个小家庭的温度是由女人来决定的。

当一个正常的男人在下定决心娶一个女人为妻子的时候,一定会在心里信真掂量千百遍,评估面前的这个女人到底值不值得用下半辈子的时间来认真对待。

男人不傻,他会用他的深思熟虑来对待人生中的这个重大问题。所以女人的综合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世界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笑话,如果要娶哪个女人为妻,那么一定要参考日本太太的标准。

众所周知,日本女性性格贤惠温柔,兰心慧质,擅长打理各种家务,这些都是过日子所不能缺少的品德。

日本韩国的一些家庭主妇,绝大多数拥有本科以上的高学历。好多毕业之后的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就是家政,为今后的全职太太生涯做准备。

日本在男女分工上一直秉承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模式,从古绵延至今。另外大学里还开设许多修身养性的课程,比如说茶道,插花,手工,烹饪,收纳以及整理等等。

女性学习这些东西都是为以后的生活质量做好准备的。她们通过大学三到四年的综合学习会让以后的家庭生活具备许多必备品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女人的作用可不能小觑。

曾几何时,我主观地认为接收了高学历的培养,且不说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付出了多少的资源,就是一个普通家庭为了培育一名大学生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难道就是为了在大学毕业之后呆在家里,一天到晚应付简单的柴米油盐吗?

我觉得这种状况仿佛是太不可思议了。简直就是人才的浪费。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我发现这样的社会分工是有一定的道理和原因的。我的观点也发生了变化。

我看到太多太多的生育孩子之后的女性,奔波于竞争激烈的职场和平凡琐碎的家务之间,在这两者的'双重煎熬之下而自顾不瑕,焦头烂额。

在喂奶的时间才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就不得不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去上班。有的家属甚至为了能让孩子多吃点母乳而不得不把孩子抱到母亲的单位去。

女人,在承担生产人口的自然角色所带来的责任的同时,还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面临双重挑战。这无疑给生育期的女性带来了双重压力。

孩子在出生后的前三年的时间里,是非常需要母亲密切的注视和关爱的。错过这一关键时期,会给孩子的正常发育和成长带来终生影响。

如果这一时期母亲给予孩子成长过程中全方面的爱护,孩子今后的成长道路一定是健康而有力的。反之,如果在这一时期,母亲没有及时地照料到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身体上的。

而这些问题的显现,并不会马上呈现出来,如同冰山的一角,在未来的某一个时点出现。孩子长大之后,甚至付出终身的代价。

有的小家庭曾经算过一笔帐。如果母亲出去工作之后,每个月的收入,甚至抵扣不了小孩因为生病所造成的医疗费,误工费,请保姆的费用乃至精神损失费的总和。

这样看来,还不如不出去上班。况且职场上刀光剑影,竞争压力巨大,也是一肚子苦水,掂量再三还不如一起干脆呆在家里,照料孩子和一家人的起居。

于是,全职太太便应运而生了。

周琦橞,美国注册财务策划师RFP,湖北省首届保险理财规划大赛冠军。现为日记星球合伙人,清华大学广西总裁班学员。喜欢写作旅行美食和音乐,一手风花雪月,一手柴米油盐。喜欢活色生香的生活秀。

周琦橞,美国注册财务策划师RFP,湖北省首届保险理财规划大赛冠军。现为日记星球合伙人,清华大学广西总裁班学员。喜欢写作旅行美食和音乐,一手风花雪月,一手柴米油盐。喜欢活色生香的生活秀。

篇8:有趣的种豆芽散文

有趣的种豆芽散文

早段时间,妈妈给我买了一些黄豆子,每项颗豆子都胖乎乎的,中间有一条小细缝,像一线眉毛。每粒豆子都一模一样,像是孪生的姐妹。摸起来豆子皮有点粗糙,我又闻了闻,豆子身上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清香,我又尝了尝,“呵呵,苦死了”我尝完后,心想:豆子会不会再我肚子里发芽呢?我很担心,接着接了一杯水,把豆子一粒一粒地扔进水杯里。我看见豆子上就会有一颗小气泡,渐渐向水面上升,升到水面后就爆了。有的'豆子沉下了水底,像是游泳员再潜水呢!有的豆子浮在水面,像是刚学习游泳的学生。还有的豆子粘在我手上,像再说:“主人,我不会游泳,我怕。”所有豆子都可爱极了!扔进水里后,我禁不住说:我的豆豆宝贝,你们一定要快快长在啊!

第二天放学,我就狂奔回家了,到家后,我换了一杯水看见一粒粒豆子都沉入了水底,心想今天早上还没沉入水底,为什么现在就都沉入了水底呢?可能是豆子都学会潜水了吧!我把豆子放在我手上,一下子豆子就从我手中溜走了。我反鼻子放在水杯旁,一阵豆子的清香扑鼻而来,闻了一次、两次还想闻第三次。我舔了舔豆子,什么味也没有,心想这豆子会不会还是那么苦呢?我还是尝了尝,结果恰恰相反,有点甜有点粉,好吃了很多。后来我拿了一个盘子,一块打湿了的毛巾,把豆子放在毛巾上,还散了点沙子,就好了。

过了三天后,我来到窗边,啊,惊喜,惊喜啊,我乐得一蹦三尺高,我发现有一粒豆子的小细缝里,钻出了一点芽儿,芽细细的,软软的,像刚出生的婴儿,左瞧瞧,右看看,可爱极了!我想:为什么在同一个地方种的芽,只有一颗芽了,而其它的豆子却没发芽呢?我怀着疑问,我希望别的豆子也赶快发芽。

种豆芽真有趣。

篇9:豆芽,感悟人生现代散文

豆芽,感悟人生现代散文

一日,多年交好的文友发来微信,说苦心创作的长篇小说被出版社编辑退稿。心情烦闷之际,约我小酌几杯。

京城元大都遗址公园的小月河畔,有一家徽菜馆,仿古建筑,幽静且宽敞。每逢春季,我在河畔赏读海棠花海之后,总在这里坐坐。眼下入秋,虽娇红新绿不再,一泓秋水也怡人。临窗而坐,看秋叶初落,聆秋虫鸣唱,念天地悠悠……

一瓶红酒的周边,摆放着我们喜爱的徽菜,诸如问政山笋、香菇板栗、荷叶粉蒸肉、虎皮毛豆腐……然而,心绪,往往是口感优劣的天平,即便是一道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一旦伴随酒入愁肠,也了然无味!文友说到数十年人生艰辛处,停杯投箸、满目潸然。

我努力搜寻先哲名言,为之开导。道出自身坎坷,为之释怀。解释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的古代案例,依然徒劳无益!

直到野生发菜与自发豆芽合烹的“墨迹银钩”上桌,直到红酒与雅丽的配置形成诗感,我们的话题渐渐欢悦起来……

欢悦,源于中国权威菜肴专著《食典》记述的史话。那是明代一位寒士咸鱼大翻身的生动过程。与豆芽菜密切相关。

我向文友说,在安徽采访时,发现以豆类加工的菜肴,为当地一大美谈。像皖南的虎皮毛豆腐、齐云山的道家黄金条、合肥胡玉美蚕豆腐等。惟一能让我咀嚼出人生滋味的豆类食品,就是蒙城的.清炒豆芽。油亮纤细、翠首银身、咸酸适口的豆芽菜,在蒙城万佛塔公园附近的菜馆随处可见。我多次品尝后,在爽口开胃之余,感悟出几许哲思,也听到食文化播扬者对《豆芽菜赋》的一段段评述。

我开始讲述“豆芽大吏”。眼前,这道“墨迹银钩”,随着娓娓道来,口感渐次鲜明起来……

安徽蒙城,曾出现一位出身贫寒、在数十年官场一帆风顺的古人,即以《豆芽菜赋》一举成名,官至按察使的陈九峰。

这位爷不贪财、不好色、只爱吃清炒豆芽,琢磨其中滋味。

明清面市、至今被史学家称道的《枣林杂俎》,其中一段情节,让我们沉浸到明宣德年间……

陈嶷,字九峰,明代蒙城人。宣德年间,朝廷遍召天下才士应选,企盼国之栋梁,九峰在其中。试卷文题竟是《豆芽菜赋》。那些浸泡在科举八股中的举子,对此手足无措,考场一片叹息声。

陈九峰是何等聪颖之人!他略作思考,简要铺陈了天下美味后,挥笔写到:“有彼物兮,冰肌玉质。子不入于淤泥,根不资于扶植。金芽寸长,珠蕤双结,匪绿匪青,不丹不赤。宛讶白龙之须,仿佛春蚕之蛰。虽狂风疾雨,不减其芳;重霜严露,不凋其实。物美而价轻,众知而易识。不劳乎椒桂之调,不资乎刍豢之汁……涤清肠、漱清胰,助清吟、益清职。”不仅生动道出豆芽的形态、颜色、烹技、功效,还通过豆芽这款大众屡吃不厌的菜肴,描绘出作人的品性和处世方式,以物喻人的同时,也透露出自己的志向。

考官见文,大为吃惊,立取第一名。而后,九峰因屡决疑狱、连破奇案,而得到上峰的赏识,擢升御史,巡按江浙,政绩累累,继而升至陕西按察史,年老,得以善终……

我指着那盘豆芽菜向文友说,发菜,是在贫瘠土地耐受风刀霜剑的野生珍品。豆芽,是在清水中千淘万漉、静待萌发的清素美味。很像人生,有时须砥砺前行,有时须静待时机。

一阵秋雨袭来,窗外竹丛摇曳生姿。餐叙进入生动处,忽然安静下来。我看到,桌上最先净盘的,便是那道豆芽菜。

篇10:黄瓜辣椒豆芽汤散文

黄瓜辣椒豆芽汤散文

这个菜名是女儿起的,也算是我的一项独创,用女儿的话说也能申请一个发明专利了,其实就是一个汤杂烩,虽然没有肉,搭配不算合理,可吃饭时,我和孩子们硬是挤着眼给“扫荡”完了,看着吃完的杰作,我还沾沾自喜地夸耀呢,看爸爸的独创,吃的精光,事实胜于雄辩,这证明炒的好吃,下次我还这样炒,保证你们多吃俩馒头,我的话还没有落音,儿子女儿一下子就从床上跳起来,爸爸,你干脆杀了我们吧,求求你,可别做这个美其名曰的“黄瓜辣椒豆芽汤”了啊,难吃得再没有那么难吃了,吃光证明我们饿啊,再说,你那大巴掌在我们眼前直晃悠,我们敢不吃吗,你想想,昨天吃的那么一点点,一夜都给消化光了,不吃肚子饿啊,我一听,顿时如泄气的皮球,坐在那里假装直哼哼地生气,爸爸老早起来给你们搞发明,研究菜谱炒菜,就这样的评价啊。嘿嘿,说实话,我也对今天的黄瓜辣椒豆芽汤有点意见,只不过。。。嘿嘿,其实,我也是吃一口眉头一皱的,但没有敢说出来啊,谁让我那么粗心呢。菜没有来得及买,一不小心又多上了盐,本来炒杂烩菜的,结果一不小心上多了盐,为了冲淡咸味,只有菜改汤了。

早晨起来,赶紧洗脸刷牙,看着孩子们熟睡的可爱的样子,心里别提多么高兴,哼着跑note的歌曲,淘米下锅,开冰箱拿馍,昨天给孩子们炒的瓠子炒肉,孩子们说好吃,遗憾的是昨天热的馒头太少了,害得孩子吃了还瞪着眼看我,嚷嚷着要馒头,今天无论如何也得趁热打铁,多炒点菜,多热俩馒头,让孩子好好的饱餐一顿,上午做作业也下点劲不是。可当我打开冰箱的门,顿时傻了眼,馒头就仨了,菜就剩下一点点黄豆芽,两根小黄瓜,还有两个菜椒了。这才想起来,昨天外面下大雨,等雨停时天已经黑了,于是买菜的事也给忘了,这可怎么办啊,光炒豆芽根本不够夹两筷头的,光炒黄瓜也不够吃啊,辣椒是配味菜,再说就两个啊。这可怎么办啊,现在天刚放亮,也没有人卖菜啊,要不然马上出去买点算了,可又一想,乖乖,我们仨一顿十几块啊,这样算下来,我一个月元的工资还不够呢,再说,为了还人家的1000元债务,我们这个月的伙食费已经压缩了好多,这个月的水果零食还一回都没有吃呢,昨天我查钱包,钱包里还有一张大票,看看日历,还有将近10天的时间呢,如果一顿花了的话,那我们就有一天,得看着空锅发呆啊,唉,这过日子啊比树叶还稠啊,还是省省吧,好歹这不还有几样菜的吗,今天来个大杂烩,穷人家嘛,吃饭哪有那么多讲究的,填饱肚子就可以了。那今天就炒个黄瓜豆芽辣椒吧,嘿嘿,说不定炒出来也能给孩子一个惊喜呢,别看菜杂,彩色搭配还可能合理,青的辣椒黄瓜,黄的豆芽,加上点酱油醋红红的,红黄青相互交错,光看色彩也能增加诸多的食欲,馒头不是少吗,今天多放点米,多熬点米汤就是。对,就这样计划了。

说干就干,把馒头热上,赶紧把黄瓜豆芽和辣椒拿出来洗了洗,把菜切好,看锅正在加热,就趁这个功夫刷牙洗脸,然后拿起综合英语——

趁这功夫记几个生词,感觉锅该沸腾了,赶紧放下书上厨房看看,呵呵,米汤沸腾的直往外翻沫,快把电饭锅给漫起来了。赶紧把插头拔掉,插上炒菜锅的'插头炒菜,倒上油,等热过之后,先把辣椒下锅,然后豆芽,最后黄瓜,嘿嘿,随着烟雾腾起,油烟呼呼直往油烟机里钻,这高兴啊,今天孩子一定比昨天更有胃口,该夸爸爸是世界上顶尖的厨房大师了,炒菜也能出个新花样来,菜熟上盐,越是高兴越容易出错,手一哆嗦,盐怎么不听话似地倒进锅里小半袋啊,赶紧用锅铲把盐弄出些,可锅太热融化的快啊,乖乖,这下怎么办啊,炒菜成了腌菜了,赶紧用筷子夹一根豆芽放到嘴里,哇,哇咸哇咸的啊,唉,我顿时傻眼了,用手把脸扇了两下,谁让这么高兴,这不,出错了不是,孩子怎么吃啊,哇咸哇咸的,看着兹兹拉拉冒起的油烟,我立即不知所措起来,不容细想啊,菜快糊了啊。哈哈,我看见水龙头了,顿时一个崭新的创意涌起,不是咸吗,用水稀释啊,干脆炒菜变菜汤吧,赶紧拧开水龙头放了满满一碗水,倒进锅里面,三分钟过后,汤出来了,佐料酱油醋多上点,哈哈,杂烩汤出来了。

赶紧把孩子叫起来,在孩子刷牙洗脸的时候,赶紧盛饭,孩子口里满嘴牙膏沫的嚷嚷饿,呵呵,我就喜欢这时他们叫饿,这就叫饥不择食嘛,一饿什么吃起来都香了啊。饭菜上着,我满得意着呢,在孩子面前炫耀呢,看看爸爸今天给你们做的什么汤,女儿过来一看,哇的一声,黄红交错,青中透红,一定很好吃。迫不及待的把馒头拿过来,狠劲的大咬一口,拿过勺子,挖了一勺汤喝起来,我还在一边阻拦呢,别急汤热别烫住了。女儿这一勺汤下肚,顿时不说话了,脸上的灿烂阳光,立刻就变成了绵绵小雨,勺子一放,唉的一声,爸,不好吃啊。我赶紧解释原因,怪都怪昨天傍晚的大雨,忘了买菜了,好闺女,对付着吃吧,看,好吃得很啊,我也挖了一大勺汤往嘴里倒,刚一下肚,啊,这什么汤啊,恐怕是我有生以来,喝的最不好喝的汤了,我也不敢说话了,勺子一放,叹气一声,将就着吃吧,上午我割肉就是,儿子一听不愿意吃了,我一听,顿时老脸拉下来了,把高高在上的威严给拿了出来,给我快点吃,不吃挨揍,快点。巴掌一伸吓得儿子赶紧把勺子拿起来,就这样,我们吃一口馒头,喝一口汤,眼一挤,孩子再看我一眼,就把汤给报销了,女儿最后看了看空空的汤盆,叹气一声,爸爸,我英语学的最高级给用上了啊,The worse was the soup that we drank this morning  as I was born and brought up 今天的汤叫什么名呢,对,就叫黄瓜辣椒豆芽汤吧,爸爸,赶紧申请个专利,别人可不能仿冒啊。唉,好爸爸,辛苦你了啊。

听着女儿不知是高兴,还是失望的话语,我两眼无泪,摇摇头,叹叹气,两手一摊,闺女,爸爸没有办法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次爸爸一定保证,这个专利免费使用,世上谁愿意用谁用,用完宣传宣传即可。

嘿嘿。

篇11: 捡来的豆芽分外香散文

捡来的豆芽分外香散文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样一句极为通俗的国之谚语。将普通百姓每天为生活而奔波的日常活动进行了形象而精准的总结。虽然,现代化的生活节奏,让人们已经逐渐开始慢慢摆脱整天围着锅台转悠的那种束缚,物质的极大丰富也让我们从过去的想办法解决温饱问题而转变为怎么吃好、吃得有营养、主副食品花样更丰富上来。然而这经济和物质再发达,我们终究还是离不开我们的动物属性,这饭终究还是要吃的。于是,一切又回到原点,还是得为一日三餐而烦。虽然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但在选购食品的时候,看着那品种繁多的各色货品,有时候倒真感觉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挑挑这个,看看那个,仿佛那个都需要,而又那个好象都不太合适。转了一圈下来,其实并不能找到多少自己心仪的东西,最后不得不顺手拿上几样东西走人。包括只是简单的进去买几样蔬菜、果品!我有时就要想,来超市本是为方便和节省时间的,结果却因了在这里的反复犹豫不决的挑选而浪费了更多的时间。

一次,中午快下班时,妻打来电话,说家里没什么菜了,你下班时顺便去旁边的超市买点菜回来,并特意叮嘱买点豆芽回来,说是早上大家都吃得不多,豆芽清淡,炒着方便也更快捷和节省时间。进了超市,左挑右捡,土豆有新有旧,新的光滑饱满,老的沾泥带土、皮糟还发着青芽;蒜苔有老有嫩,老的茎梗修长,却显出一副因久放而导致的皮暗淡、色黄萎,嫩的茎短杆细,却显得极为青鲜;青椒有曲有直,直的光滑顺溜,但吃起来却无味,曲的虽样子不好看,但却美其名曰羊角椒,炒烹后味道要胜普通青椒一筹。实在不知道该吃啥菜,最后不得不选些自己平时做得还拿手的几样菜品。待去买豆芽时又让我犯了难,一溜儿摆放着四个盒子,依次盛放着:绿豆芽,黄豆芽,扁豆芽,豌豆苗。看看这个,再瞅瞅那个,怕那黄豆芽是转基因的;而那有点象新生事物的扁豆芽又太小,不知道炒熟后的味道到底如何;豌豆苗吧,感觉好象是涮火锅用的,思量半天最后我选了炒起来最省事且易熟的绿豆芽。看着这些各类豆芽竟想起了儿时秋日雨后在打谷场上从豆垛底下捡豆芽的一幕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在故乡,秋天也是阴雨的季节,正所谓秋雨绵绵。当人们趁着一些难得的好天气将黄豆、玉米、谷子等作物收获回来后,一切还未及收拾停当,那秋雨便下了起来。玉米是不怕的,只用掰了棒子收进屋子里,堆放在地下,即便是下雨,人们也可以从容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剥皮边串成串子或辫成辫子挂在避雨的檐下。而黄豆则需要人们在收割之后,尽快挑到打谷场上趁着晴天晾晒干透,然后或人工拍打或畜力碾压进行脱粒抢收。其实说是叫黄豆,我觉得倒应该叫做青豆更为合适,因为我们南坡上所种的大豆品种几乎有八成以上为青豆,它与黄豆虽同属大豆系,但颗粒更大,产量更高一些,豆粒也更为扁长。据说这个品种还是父亲当年从城里买回来的种子,当年收获后乡邻们见我家的豆子长势好,产量又高,就都拿了自家的黄豆来换我家的青豆做种子,以后这南坡山地便成了这青豆的天下了。黄豆成熟的季节,即便是同一块儿地里所种的豆子,因为地下墒情或是光照是否充足等原因成熟度并不完全的相同,更何况是象我们南坡的这种小块儿山地,所以他们的成熟度也并不是完全一样。因为农时和季节的关系,通常是几小块儿地里种下的豆子一起收了回来聚拢到一个就近的打谷场上。虽然成熟度并不完全相同,可毕竟那收获的季节和天气却是不等人的,所以都会一并进行晾晒脱粒。那成熟度足的自然经一番晾晒拍打后轻易便完全脱粒,而一部分不是太熟的则会留藏在豆荚内,当然这仅是极少部分。所以当人们将黄豆收回来进行了第一次晾晒脱粒后,基本上九成五以上的黄豆便已经收回来了。于是人们便会把那拍打或碾压过的豆杆堆垛起来,然后便忙着收获其它的农作物。等秋收的工作一切都已就绪后,稍闲下来的农人们便会将原来堆垛起来已经拍打收拾过的豆杆,再重新铺到场上进行晾晒拍打,我们将其称之为“g(音liu,在已经收获过的地方重新再细细捡拾一遍,如:g红薯)”。虽然一番折腾下来,到最后收获的可能是极少的约半袋黄豆粒,但对于惜粮如命的农人来说,那也是不少的收获,总比坐在家里没有任何收益要好得多。

当然这是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倘若遇上的是几日连绵的阴雨,你纵是再揪心于你那垛还未来得及g的.豆杆,那天却是无情的。无奈而又心疼的老农多会叼了旱烟袋,倚坐在门框前望着那阴雨兴叹,那忽明忽灭的烟锅和不时升腾起来的蓝青色烟雾仿佛就是他们烦闷的思绪,那烟雾缭绕下古铜色的脸庞上深陷下去的眼眸只盼了那雨能早日停歇。而那秋雨则多是绵绵而无情的,常常一下两三日,这两三日后雨即便是住了,但那土做的打谷场却也早已被这秋雨泡得透透的。若想再重新使用,不得五六天的光景是晒不干透的。算上那下雨的两三日,便有了八九天的光景,那豆垛内又湿又热,成熟了的豆子们遇上这般好时机便会迫不及待地发芽,尤其是豆垛边缘那些接近地面的,因为湿气大,又接地,那豆子发芽更为充分,生恐错过了生长的好时机。于是在这样的时节,大人们便会给我们一只碗,让我们这些孩子去打谷场里的豆垛底下翻着捡拾发了芽的黄豆。但此时说是黄豆芽,其实已经不是我们现在在市场上所见到的那种黄豆芽的样子了。市场售卖的黄豆芽是在不见风不见光的情况下用水加了药剂生发出来的芽,所以它还保持着黄豆的鲜嫩颜色,也更为丰满白嫩,而我们在豆垛边缘底下找到的黄豆芽,已经属于那种青色的豆芽,而且那根也不是白白嫩嫩的样子,而是略灰暗一些,也不那么粗壮。当然,我们不会介意它长成什么样子,也不会关心它颜色的黄或绿,我们只关心到底能找到多少。所以我们耐心而细致地翻找着,每发现一根豆芽,都会有一股小小的喜悦在内心中升腾。通常情况下,小半天的忙碌翻找,我们能捡到大半碗青豆芽。有了这大半碗豆芽,我们的小脸上便是满满的喜悦。因为这大半碗青青的豆芽被我们揣回家后,在母亲的手里,它将变成一顿难得的美味大餐。说是美味,主要是因为用猪油炒着吃会格外的香;说是大餐则是因为平时我们的饭食里能吃到炒菜的机会并不多,很多时候都是一小勺炒黄豆加了盐捣碎放到玉米糊糊碗里就当是菜。还有就是将蒜捣成汁加上盐、酱油、醋,滴上两三滴香油而成为蒜汁,这也算是我们的“家常菜”。用它蘸着玉米面馍吃,玉米面馒头放置之后口感粗而沙,蒜汁辛辣,可想而知会能好吃到哪儿。所以这极简单的猪油炒豆芽对我们来说便是难得的美味,更为主要的是,它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用自己的小手为这个家庭贡献了一份力量,让大家吃上了这难得的美味,这份快乐是发自心底的,所以吃起来更是格外的香。

而在今天,当我们把黄豆芽配上猪肉炒来吃的时候我们都不会觉得它有多美味,我们还在感叹现在怎么吃什么都不香了,有时候甚至怀疑是不是在工业化大生产条件下人工弄出来的这些东西不如天然长出来的味道香。我不知道这样的结论是否正确,但有一点我是相信的,那就是现在我们的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了,吃过了太多以前不曾吃甚至都不敢想的美味食品,于是,我们在这各样的美味里就渐渐迷失了自己的味觉。最最重要的是,我们很少再会长期处于那种极为贫乏的困顿生活之中,我们的生活一直都是那样平淡过着的,所以当你没有了那种长期的清苦为基础,也就不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甜!

于是,我们远离了土地,远离了清苦,远离了那散发出潮湿气息的豆垛,再不用揣着一口瓷碗苦苦翻找着那几颗泛着青绿色的黄豆芽,也就再也感觉不到黄豆芽那起于唇齿,发于舌端,激发味蕾,诱人无限快慰的香!

换位经典散文

风箱的记忆散文

我栽下一棵小枣树散文

过去的事想一桩散文

绿豆的自述小学作文

莲子谚语

情感散文《小巷细雨》

前世的路作文

一夜之间从春到秋杂文随笔

生长的书香作文

豆芽太太散文
《豆芽太太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豆芽太太散文(精选11篇)】相关文章:

小成长小点滴的实习生工作总结2023-07-23

老师的爱小学记事作文2022-08-27

五年级450字作文2023-06-11

我的小脚儿娘的散文2022-12-03

小工匠五年级作文450字2023-04-23

有趣的洗衣机五年级作文450字2022-05-23

三分钟以内的儿童故事2023-03-07

关于生活随笔感悟之方知不染心2023-05-10

观察作文批改评语2022-05-06

给外婆当司机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