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精选5篇)由网友“shazi123”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
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
《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要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养成教育、情感教育、感官教育和社会性发展、智力发 展、动手能力的发展,所以,我选择能够促进人的身体健康的音乐教育作为研究课题。
我主要对幼儿进行音乐书奏感方面的培养。音乐是听觉艺术,我首先开展各种听觉训练,让幼儿用耳朵去 听、去感知。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节奏无处不有,让幼儿通过听音乐亲自去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节奏 ,如钟表:嘀哒嘀哒;上楼时:嗵嗵嗵嗵;下楼时:踏踏踏踏。以及小朋友、老人、中青年人各种走路不同的 节奏。
感知完节奏,我就让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表现,如拍手,跺脚,身体晃动等,并随之教给幼儿认识二 拍子,四拍子,三拍子,在听音乐中告诉幼儿这是几拍的,让幼儿一边拍手一边听或者一边拍手一边唱,这些 都是幼儿在有音乐伴奏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这种表现 自如、灵活、不用老师教,老师只不过加以引导。小马跑、乌龟爬、刮风、下雨、开火车、飞机飞、骑自行车 、划船等都让幼儿用手拍,用脚跺,用身体表现。让幼儿认识二拍子时,可以让他听《进行曲》,威武雄壮, 整齐有力;认知四拍子时,就让他们听一些较舒缓的曲子,如《雪花飘》、《小燕子》等,认知三拍子时,就 放一些圆舞曲让幼儿来表现。
除了用身体表现,我还让幼儿充分地利用打击乐器,先让他们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是清脆、是浑厚、是 长音、是短音,这样敲就特别好听,然后让幼儿自己给小乐曲配上伴奏,练习合奏。
以上这些内容孩子们都熟练到一定程度后,我又让幼儿自己在试着创编节奏。除了这些教育培养外,我还 把对幼儿的音乐素质练习穿插在一日生活中,如早上体检时欣赏优美的乐曲,不仅陶冶了情操,还使幼儿尽快 醒来,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到来。早上喝完水和课间休息时,放一段轻松活泼的童谣,让幼儿随之 做优美的律动,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了动作。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无论是在对音乐的喜爱上,对 音乐的感受力上,还是在音乐节奏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如在音乐教育活动《到全国各地去旅行》中,孩子们 一会儿骑上小车去游览天安门,一会儿又在草原上快马加鞭,一会儿又在长城上挥汗如雨。在活动《看大海》 中,孩子们一会儿划船学习海军,一会儿又下网捕鱼;在活动《冬天》中,孩子们一会儿是狂风怒吼,一会儿 是雪花纷飞,一会儿是热火朝天的堆雪人,一会儿又抒情地载歌载舞。这些都是孩子们用耳朵来听的音乐,用 身体来表现的音乐,他们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国际友人的夸奖与好评。*
篇2:如何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的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的论文
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孩子良好审美情趣的基础。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也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能使其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到节奏的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但是幼儿因其年龄特点,大脑及身体动作的节律对音乐节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协调,所以节奏感较差。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呢?我认为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一、音乐节奏感培养的意义
有人说,幼儿园里没有真正的学习内容,培养幼儿兴趣是第一要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某一项活动毫无兴趣可言,那么幼儿很难掌握这方面的能力。还可以寻找日常生活中的节奏,以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节奏的概念比较抽象,幼儿难于理解,但幼儿对节奏却是敏感的,节奏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中,因而要让幼儿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如下雨的哗啦声,猫、狗的叫声、打鼓声、马蹄声,走路的笃声,拍球的咚咚声等。在活动中,我告诉幼儿,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叫做节奏,并让幼儿自己去寻找节奏,幼儿对此非常感兴趣,很快就举出各种各样的节奏:火车的隆隆声,啪啪的打枪声,闹钟滴答声等,每当幼儿发现一种新的有节奏的声音,就感到特别兴奋,常会自豪的说:这是我听出来的。由此,主动地到周围生活中去寻找各种节奏的兴趣更浓了。我将这些声音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型,用拍手和敲击物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反复倾听,感受和理解,使他们形成节奏意识。虽然幼儿本身对“节奏”并不理解,但是他们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节奏,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为进一步培养节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音乐节奏感培养的基础――听觉
音乐是听觉艺术,各种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因此,音乐听觉能力是形成各种音乐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许多音乐能力都是来自听觉的,如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以及节奏感等都与听觉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要学会用听的`方法探索节奏的能力,幼儿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到处都充满各种奇妙的声音:清脆的鸟叫声;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悠扬的钟声等。让幼儿仔细聆听这些声音不仅能给幼儿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幼儿学会了倾听,然后将这些声音用音乐来代替,让幼儿听着音乐自由做各种动作,亲自感受各种各样的节奏,慢慢地幼儿就会发现这些声音在不停的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中体验了快乐,从而对节奏有更细致、全面、深刻的理解。
三、音乐节奏感培养的方法――身体动作
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也就是幼儿在有音乐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动作由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比较自由、灵活,而不是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启发,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他们自己的动作表现节奏。
如在训练|xxxx|xxxxx|节奏型时,开始时我让幼儿随意用自己身体的任何部位来打节奏,只要卡准节拍就行,渐渐的我要求幼儿四分音符用手拍,八分音符用脚来代替,并将此节奏型变成各种形式让幼儿进行训练,如:|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等。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涨,很多幼儿都能看着节奏谱,手脚并用打出旋律,除此以外我还在活动设计时,注意活动方法的多样性,让幼儿的嘴巴、身体及思维都动起来,以保证激发和维持孩子的学习热情。让幼儿的身体动起来,可以请幼儿为歌曲编创动作,或在游戏中歌唱,或用身体动作为歌曲伴奏。那些歌词具体形象、动作性强或叙事风格的歌曲,都可以巧妙地激发幼儿的想像力。从而为歌曲创编动作。例如歌曲《小鸭子》、《鞋子嗒嗒响》等。有的歌曲游戏性强,可以让幼儿边玩边唱,例如,歌曲《小鸡小鸡在那里》、《吹泡泡》等,老师和幼儿一起捉迷藏,围成圆圈吹泡泡,边玩边唱,多么快乐呀!用身体为歌曲伴奏,即引导孩子用拍手、拍腿等身体动作拍出节奏,或在前奏间奏处填充,或突出乐句重音。例如歌曲《三轮车》,在间奏处或2、4、8小节加上拍手、跺脚。或者声音伴奏:叮铃、叮铃,哈哈、哈哈,或者重复句末词语“跑得快”、“老太太”、“真奇怪”,以使演唱更加诙谐有趣,让小朋友在笑声中歌唱。在即兴创编表演过程中,幼儿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获得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四、培养幼儿节奏感应把节奏融于歌曲中
在歌唱活动中,歌唱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总的说来可分为八种:独唱、齐唱、领唱与齐唱、接唱、对唱、轮唱、合唱、表演唱等。怎样把节奏和歌唱融为一体呢?唱歌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而节奏是为了学习音乐歌唱服务的,光靠节奏是无法将音乐的美升华的,所以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时让节奏和歌曲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幼儿对歌曲速度的理解,也能加强了乐感的理解及体验。如:在学习《火车开了》歌曲中,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念歌词,以便更好的掌握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同时让幼儿们在教室里排成长队,模仿火车开动的轰隆轰隆的声音和亲身感受火车开动的有规律、有节奏的转动的音响效果,幼儿理解后开始唱,在唱的过程中理解了歌曲的意境。如,歌曲《幸福拍手歌》是一首活泼、欢快、节奏性很强的歌曲。在学唱歌曲前,我便有意识的在孩子们自由活动时播放这首歌曲,那欢快、跳跃性的旋律,以及那拍拍手、跺跺脚等歌词,很快吸引着孩子们的兴趣,他们一边哼唱一边做起了相应的动作。在进行歌唱教学活动时,我尝试着不用琴来伴奏,而是让孩子们自由的拍手、拍腿,边拍边清唱歌曲,拥有节奏的拍打增强孩子们学唱的兴趣。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孩子大胆的创新,独立的思考,在乐曲伴奏下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感受出的各种各样的节奏,对发展幼儿们的智力、个性及能力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寻找节奏感教育的有利契机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节奏,如自行车的“嘀铃铃”;门铃的“丁冬”;下雨时的“沙沙沙”“哗啦啦”“滴答滴答”等等,为了从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我就让幼儿去发现在我们周围的一些声音,然后再用小手、小脚以及身体上其它部位进行表现出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发现幼儿的兴趣非常高,他们都愿意去捕捉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声音,同时用节奏来表现,久而久之幼儿的节奏感加强了,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无论是音乐还是语言都是以一定的节奏组合和变化,表现作品的情绪情感,引发听者的共鸣。在平时语言活动,特别是儿歌的教学活动中,我就经常用不同的节奏表现同一儿歌的内容,这样幼儿在学习儿歌的同时又觉得比较新鲜有趣,更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在儿歌“嫩芽”的教学中,我就变换了两种不同的节奏让幼儿进行表现,为了避免幼儿有一种枯燥的感觉,我就请幼儿从小脚开始到大腿、腰部、肩最后到头进行表现,并用嫩芽长高的情节吸引幼儿,使幼儿在欢快的情绪中体验了不同的节奏。
总之,每个幼儿都或多或少的具有音乐的潜能,我认为在节奏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致力于教会幼儿什么,而是设法挖掘幼儿潜在的这种能力。通过这些形式,让幼儿在这些活动中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
篇3:幼儿节奏感培养之我见论文
幼儿节奏感培养之我见论文
提高幼儿音乐素质,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节奏向幼儿传授音乐、语言、舞蹈和表演,使他们表现音乐既有即兴性,又有独造性。我们当前幼儿音乐教学相结合,从节奏感培养入手,提高幼儿音乐素质。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艺术才能与作品的思想及幼儿的情绪体验达到同一频率,师幼之间才会产生认识、思维、情感上的共鸣。
一、培养幼儿听的兴趣,养成听节奏的习惯
孩子刚一入园,听音乐的水平不大一样,当老师弹琴时,有的孩子就围在琴边哼唱或自由舞蹈,有的孩子边玩边听,有的孩子先看看老师认为与自己无关就接着玩;有的孩子叫着、跑着、笑着,好像根本没有感到音乐的存在。根据幼儿发展水平,我们决定从幼儿听音乐练习走、跑、立、停等动作入手,培养幼儿有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
首先,我和他们一起做《听着鼓声走》的游戏,要求幼儿我敲一下鼓你就走一步,当鼓声消失,谁也不能动。游戏开始时,我站在孩子当中,我边敲边带动孩子们一起走,慢慢地我在一旁完全用鼓声指挥孩子们走,鼓声也由慢变快,当孩子们感到鼓声急促到来不急走时,就自由地跑起来。当幼儿有了初步的音乐延续与终止及快慢感受后,我把《听鼓声走》换成《听音乐》走。这时,我给孩子听了许多节奏明快的进行曲和一些动物形象的小乐曲等。有时我还请孩子们根据音乐变化用自己的想象自由的舞蹈,在这段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音乐感受力不断提高,对活动的兴趣也日益浓厚,想用动作等方式表现音乐的欲望逐步开始强烈。
当幼儿发现音乐中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乐趣,他们就学会了自觉地倾听音乐并感受音乐的节奏。
二、培养幼儿感受与表现节奏的快、慢
经过前一段训练,一些感受力强的幼儿能够体会到节奏快慢的不同。可是,一些乐感较差的幼儿随着音乐快慢总是不合拍。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了一节音乐活动《两只小象》,目的是感受音乐的快慢,使幼儿边听边做动作。活动中,我给幼儿播放《两只小象》音乐非常慢,孩子们听了缓慢的行走节奏很自然地连联到小象走路,我一边带着孩子们舞动手指(小象的鼻子),一边行走使幼儿获得了模仿的成功,更进一步锻炼了他们小肌肉的协调运动能力,由模仿学唱到创作练习,一步步的累加使得单纯的歌唱活动发展成为综合的社会活动,深挖了幼儿学习的潜能,提高了幼儿感知节奏的.质量,同时发展了脑与身体之间的协调能力,使幼儿动作的韵律性增强,从而发展了幼儿节奏感受力与表现力。
三、培养幼儿感受与表现音乐节奏的强弱
幼儿对声音大小的感受,都有许多的生活经历。例:我们带幼儿下去草地上玩,飞机飞来了,这时,我就问:“小朋友们,快来听一听”。申克说:“老师,飞机从幼儿园顶上飞过的时候,我听见飞机的声音越来越大。后来,飞机飞走了,声音就越来越小了”。王紫玉说:“老师,我在家听爸爸上楼梯的声音就是越来越大”。许多小朋友发言后,我和孩子们总结出:越来越大的声音叫渐强,越来越小的声音叫渐弱。生活中还有许多声音从开始到结束大小不变,有的声音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幼儿能辨别节奏强弱变化后,我启发幼儿用拍手的方法表现各种有强弱变化的声音。因此,孩子们有了节奏意识,对幼儿记忆节奏型,表现音乐节奏情绪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训练幼儿准确模仿记忆基本节奏型
培养幼儿准确模仿节奏,并非一日之功,通过学习与实践,我找到了几种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
1、自然的语言节奏模仿训练。在幼儿入园之前,都有二、三年的语言学习经历,在学语言的同时,他们自然而然地从成人那里学会了各种语调和节奏,从这里我受到启发,我把幼儿无意中讲的节奏感的话录下来,让其他幼儿模仿,以发展幼儿听力和模仿力。另外,我通过有节奏的语言对话训练幼儿。
2、学习节奏儿歌。如附点音符儿歌,还有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儿歌,如《大公鸡》、《小金鱼》等幼儿所学的歌曲都可以让幼儿通过听乐曲按歌词节奏拍手来训练幼儿记忆节奏型。
3、通过游戏巩固节奏型。如游戏《敲门》、《发电报》等这些游戏,孩子们都比较喜欢,特别是当老师设置一些神秘情景后,一些胆小的幼儿也能较主动地参加与节奏的示范与模仿活动。
五、在打击活动中培养幼儿节奏感
小班打击乐活动重点是培养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当我们教会孩子们唱第一首歌《我爱我的幼儿园》我们会发给孩子们各种打击乐器,让幼儿为自己的演唱伴奏,那时孩子们的表现完全是随心所欲,我从他们的眼中感到了孩子们的天真与自信,我对他们的要求是,听清音乐的前奏与结束,歌曲结束时,谁的乐器也不能有声音。
音乐是声音与情感艺术。培养幼儿音乐能力,必须引导幼儿多听、多想、多进行情感体验、多表现。
以上所说了一些幼儿音乐教学的情境才能发现成功的音乐教学活动需要一定的艺术结构和教学节奏,教师只有缜密思考,精心设计教学中起承转合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确保教学活动富有美感,具有规律性的变化。同时,教师要想组织好音乐活动,还应使幼儿群体的情绪始终保持在适度兴奋的范围之内。为此,教师必须具备驾驶音乐教学活动过程的心理素质和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幼儿音乐素质。
篇4:如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论文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是促使幼儿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德国当代著名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因此,要想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使幼儿能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节奏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但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幼儿因其年龄特点,大脑及身体动作的节律对音乐节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协调,所以节奏感差。因此,老师要循序渐进地通过一些简便而又富有趣味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培养。
一、激发幼儿对节奏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某一项活动毫无兴趣可言,那么我们很难让幼儿掌握这方面的能力,所以,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发幼儿在节奏方面的兴趣,有这样几种具体的方法
1、寻找日常生活中的节奏,以此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节奏广泛地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生活中,因此,从现实生活出发来寻找节奏是让幼儿感知、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幼儿喜欢的动物的叫声,小鸡叫“叽叽叽、叽叽叽”、公鸡叫“喔喔喔――”、小猫叫“喵――喵――”等;自然界的声音:下雨声“淅沥沥、淅沥沥”、吹风声“呼――呼――”,流水声“哗啦哗啦”等;交通工具的声音:火车声“呜――呜――”,汽车声“嘀嘀―嘀嘀”等。这些声音都是非常形象的节奏,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轻松地找到这些声音,在有趣的前提下,幼儿产生了模仿这些节奏的兴趣,并用口说、拍手、借助乐器等形式表现出来。虽然幼儿本身对“节奏”并不理解,但是他们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节奏,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节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游戏化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事实证明孩子在幼儿期最感兴趣的活动就是游戏,所以把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融入到游戏当中来势必会激发幼儿的兴趣,效果自然要更好一些。就是普通的节奏谱也可以加上有趣的情节和动作来表示以更好的吸引孩子们的兴趣。例如:前十六后八的节奏型(××× ×××)如果用枯燥的视谱演奏的方法来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如果我们以母鸡下蛋的声音(咯咯哒、咯咯哒)来形象的比喻,相信孩子们掌握起来就会很容易。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果留心的话,那么我们就会把节奏课变成有趣的游戏课,孩子们的兴趣一定会很大。
3、进行节奏感培养时要具有音乐性,绝不能只让幼儿机械的打拍子,要引导幼儿感受节奏的美,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能让幼儿充分的感受三拍子起伏的特点,让幼儿获得审美的体验。
二、幼儿对节奏有了较浓厚的兴趣后,教师可以结合以下几种方法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1、节奏练习和诗歌朗诵的结合,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掌握一定的节奏型,探索语言节奏的规律。例如:附点节奏我们可以利用儿歌来掌握,如歌曲《幸福拍手歌》: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 × ×)。
2、通过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学习节奏。
身体动作是感受音乐节奏的生理基础,它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拍手、拍腿、叉腰、踏脚、摇动、敲打、走、跑、跳等动作都是幼儿喜欢的并较容易掌握的动作。因而,在学习节奏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运用身体动作来表示节奏,这种表现自如、灵活、不用老师教,老师只不过加以引导。比如小马跑、乌龟爬、刮风、下雨、开火车、飞机飞、骑自行车、划船等都可以让幼儿用手拍,用脚跺,用身体来表现。例如:学习《拔根芦柴花》中的节奏× × o|×× ×o,在让幼儿用拍手动作学习节奏的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拍肩、拍腿、踏脚、摆动手臂等动作。经常进行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能大大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利用生动形象的节奏图谱学习节奏。
对幼儿来说,简单的节奏图谱(×× ××)缺乏形象性和生动性,因而空洞乏味,幼儿不易理解也没有兴趣学习。而用生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节奏,不但能吸引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而且幼儿易于理解,能更好地学习节奏。如用一个苹果表示一拍,半个苹果表示半拍,幼儿一次就能记住,而且不会忘。例如:在节奏乐《大雨小雨》中,用大的雨点表示强的部分,用小的雨点表示弱的部分,这一形象的图谱能帮助幼儿很快掌握强弱不同的节奏并通过身体动作或乐器表示出来。又如:在节奏乐《小鞋匠》中,用锯子和锤子表示不同的音乐性质,同时用一个锯子或一个锤子表示一拍,用半个锯子或半个锤子表示半拍,幼儿不但能清晰地理解音乐的性质,而且能根据图谱的提示选择合适的乐器来演奏。可见,图谱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做各种不同节奏的小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教师可运用一些形象、生动、带有游戏性质的活动来让幼儿学习节奏,如:同样在节奏乐《小铁匠》中,教师除了用图谱的形式来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节奏,还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节奏,用叽咕叽咕o叽咕 叽咕o表示锯木头,用丁 丁o丁丁o表示钉钉子,通过这样的游戏,幼儿不仅学得有趣,而且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节奏。借助这些游戏活动,使幼儿兴趣浓厚的、注意力集中的投入到活动中,在玩的过程中幼儿还会主动开动脑筋,从而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捕捉到节奏型,掌握好节奏。
5、分辨旋律、乐句的节奏型。比如听音乐找节奏型,可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增强记忆,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在分辨节奏型时应注意从明显的节奏型对比开始。
6、打击乐器的运用
利用乐器等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乐器直观性能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幼儿好动,手脚总闲不住,结合这一特点,经常让他们进行乐器演奏,既能加深幼儿对节奏的掌握,又能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因此,我们在音乐角为幼儿提供了各种打击乐器,让幼儿练习使用。开始先让幼儿敲打着玩,目的在于使幼儿了解各种不同乐器能发出不同的音响,然后,引导幼儿通过亲身操作,知道用不同的方法敲击乐器,可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如:用鼓铣锤敲打的正中、侧面和边缘,其声音各不相同。待幼儿对乐器产生兴趣之后,我们就鼓励、引导幼儿用乐器为他们熟悉的歌曲打节奏,也可自由创编节奏。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能让幼儿充分的感受三拍子起伏的特点,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并通过对小乐器的操作应用,了解各乐器不同敲法所产生的音响效果。既培养了节奏感也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7、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音乐节奏的培养
各科教学是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的。节奏与其它学科的结合能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表现、记忆节奏,如节奏与美术结合,用画苹果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节奏,一个四分音就是一个苹果,一个八分音就是半个苹果。幼儿更好地理解了每一拍的时值。节奏教学与语言也能有效结合,有节奏的朗诵不但能巩固节奏还能帮助记忆内容。如:在语言活动中,教歌时我们不仅自己示范有节奏地朗诵歌词让幼儿感兴趣,并且让幼儿有节奏地学习朗诵歌,有了节奏的加入,幼儿念时会朗朗上口,加强了内容记忆,使学习得心应手。所以把枯燥乏味的节奏练习辐射到其它学科中,才能获得广泛的节奏感
在晨间锻炼或午间锻炼时,教师都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如:在做操之前会有一段准备时间,主要以踏步为主,教师则会以“12 1 12 1”的口令来指挥,看似一个熟悉而简单的口令,也是一种节奏,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这个节奏;当教师需要集中正在自由活动的幼儿时,教师常常用铃鼓或拍手声来引起幼儿的注意,常常使用× ×o ×× ×o的拍打节奏来引起幼儿的响应,先结束活动的幼儿则会跟着教师一起拍打该节奏,从而也学会了这个节奏。
这样有目的、有计划、有科学依据的进行训练,坚持不懈的进行练习,时间长了音乐素质和能力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那么教师的培养目标也就达到了,从而音乐艺术也得到了升华。
篇5:小班幼儿节奏感培养游戏化计划
小班幼儿节奏感培养游戏化计划
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音乐情绪、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小班时期是培养幼儿节奏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培养音乐素质的基础时期,而游戏化的方法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一切从兴趣出发。本学期,我开展了有关“小班幼儿节奏感培养游戏化初探”的课题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用游戏化的方法对小班幼儿进行节奏感培养的同时,探索其内容、目的和组织手段。现将我在第一、第二个阶段中的一些做法和实施过程做个简单的小结。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了解本班幼儿在音乐节奏感方面的表现情况,确定教研课题。
2、查阅相关的幼儿音乐教育资料,如“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丛书”、“许卓娅音乐教育活动设计”、“幼儿的音乐素质与能力训练”等,拟写计划。
3、培养并建立初步的音乐活动常规。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
(1)、提供多种乐器,让幼儿在自由敲打中获得满足以激发幼儿玩乐器的兴趣与欲望。
(2)、幼儿提供两种乐器(如碰铃、圆舞板)让他们在敲敲打打中听听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乐器的不同音色,初步掌握其乐器的演奏方法。
(3)、提供音色差别较大的两种乐器,在幼儿的敲打过程 中用动作帮助他们了解乐器的音色与情感所表达的关系。如敲大鼓时引导他们模仿“老虎、狮子”等有力的动作。敲三角铁、碰铃时做鱼游、小兔跳等灵巧的动作。由于在这些自由敲打的游戏活动中没有节奏的要求,对于尚不能较好地掌握有规律打拍的小班幼儿来说同样会使他们的获得成功和满足感。
2、在听听玩玩中激活幼儿的节奏动感
(1)引导幼儿感知节奏。
首先,音乐来源于自然生活。我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学习感知生活中的节奏,如引导幼儿倾听观察自然界、动物、生活中的节奏响声,之后进行模仿、感知,并拍出节奏类型来。从中让幼儿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使他们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其次,我还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一系列听力游戏,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动感。如:用筷子敲击铝锅、玻璃杯、碗碟等生活中常见的用具、器皿,从中辨别声音的高低。有时,我还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即老师用打击乐器敲击简单的节奏,幼儿用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将其表现出来,反之,幼儿敲节奏、老师将其再现出来。
(2)体验、感受稳定单一的节拍
这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基础。我经常让幼儿以自身的身体律动来感受稳定的节拍。如唱歌、乐曲时,让幼儿随着节拍,一拍一拍地摇动身体、头,感受有规律的无变化的拍子。在这个练习中,我还让幼儿随着乐曲做拍手、拍肩、拍腿、跺跺脚等律动,这样就能帮助幼儿较好地体验、感受稳定的`节拍,为今后掌握有变化的节奏打下基础。
二、存在不足:
1、节奏训练的时间较为局限,不利于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2、幼儿节奏的听觉、记忆能力等还比较差,有待于发展和提高。
三、改进措施及下阶段做法
1、在各种活动中贯穿节奏练习。
(1)每次在教新歌前,可让幼儿跟着音乐拍节奏,听一听曲子里都有哪些节奏类型,待幼儿能准确拍出后,再让幼儿按照歌曲的节奏、速度等来学歌词。还可边读歌词边拍节奏。
(2)结合语言节奏进行练习。
(3)在区域活动中开设节奏创编区,也可利用餐前的时间进行练习节奏,在各种游戏中也可用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来进行练习。
2、注重发展幼儿的节奏听觉、记忆能力。
在今后的活动中教师可启发引导幼儿把自己听到的各种节奏告诉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们,这样在无形中就能发展幼儿对节奏的记忆力。长期坚持,幼儿就能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加以注意,发展对节奏的听觉和记忆能力。
★ 音乐节奏教学论文
★ 打击乐教学总结
【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精选5篇)】相关文章:
对农村地区音乐教育发展策略的思考2023-04-17
舞蹈小班教学计划2022-11-25
音乐活动寻找节奏幼儿园音乐教案2022-11-18
音乐活动反思2023-07-14
《节奏与旋律》教案2023-09-22
幼儿舞蹈教学计划2023-02-28
《节奏与节拍》教案2023-09-16
舞蹈班教学计划2023-03-31
小班音乐活动节奏乐―响板教案2022-05-05
浅谈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的音乐活动论文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