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困境和对策探析((精选10篇))由网友“wanglinqu123”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困境和对策探析,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困境和对策探析
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困境和对策探析
是高校就业工作最困难的一年,被公认为就业形势最复杂的'一年,对于以生员为生命支柱的独立学院而言,如何在复杂的就业形势下实现就业不拖累生员的输入,甚至就业促进生员的输入的和谐局面,决定着独立学院方方面面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将从就业信息不对称和结构性岗位失衡两个方面分析就业工作的困境、探寻就业工作新的突破口.
作 者:李娜娜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广州,528400 刊 名:企业导报 英文刊名:GUIDE TO BUSINESS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困境 信息不对称 结构性岗位失衡 对策篇2:独立学院贷款风险及对策
独立学院贷款风险及对策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历文凭、独立财务管理、进行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的本科层次新型高校。,全国318所独立学院本科招生数45.4 7万人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招生总数的21.99%,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为一律采用民办机制,学院建设、发展所需经费及其它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筹措解决。在政府积极鼓励扩大高等教育和举办者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依托银行贷款实现超常规模发展的独立学院已进入还贷周期。本文针对独立学院贷款存在风险及对策进行研究,以期抛砖引玉,促进独立学院持续、有序发展。
一、贷款风险
根据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第2 6号令)、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8号)及相关指标要求,独立学院的生均投资规模约5~10万元。若按全国普通高校20校均规模8148人计算,独立学院平均投资额需4~8亿元。独立学院教学与后勤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主要依靠从银行融入项目贷款解决。
由于独立学院贷款已进入还贷周期,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学生收费空间受限及通货膨胀的多重影响下,贷款风险凸现。
1.还本付息风险
独立学院还本付息的主要来源为学生学费收入。由于学生收费受国家政策限制,银根紧缩及利率上涨加大了筹资成本,收支结余额偏离原预期目标价值。若利息总额已接近还本付息总额,独立学院将无本可还。
2.学生收费政策风险
独立学院经过快速发展,完成了上规模的目标,收费总额增长趋缓。由于适龄青年学生数量的最高峰预计在,今后几年生源竞争将更加激烈, 规模扩大增收学费具有不稳定性。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13号) 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今后五年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年秋季相关标准”。这意味着自至20秋季,独立学院学费上调空问受限。
3.贷款利率上升风险
在独立学院规模扩张期,贷款利率进入10月以来的加息周期(见表一)。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2006年以来国家累计加息8次,6个月至5年期以上五档的基准利率加息幅度 达25.86%~33.87%。若以 目前的基准利率上浮10%及独立学院规模扩张期的基准利率比较,实际贷款利率增幅达43.39%~54.75%。据测算,仅1亿元五年期项目贷款比20增加利息支出近300万元。贷款利率上升压缩了可归还本金数。
图1 人民币贷款利率变化表
4.期限结构风险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各银行贷款最长不得超过,超过10年需报人民银行批准。独立学院项目贷款期限一般为5~10年。至为贷款高峰,目前已进入还贷周期。由于投资项目主要为教学与后勤设施,加之教育投资的公益性,原项目贷款还贷期限远远超出了独立学院的实际偿债能力,与现金流不匹配。
5.流动资金贷款风险
由于项目贷款在到期后不能续贷,在大量项目贷款集中到期时,必须落实相对稳定的新的巨额流动资金来源。否则,独立学院还将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20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15次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达17.5%的历史高位。受货币从紧政策影响,各银行总行压缩信贷额度,利率上调为基准利率上浮10~30%。20独立学院融资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根据国家银监会《关于加强高校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的要求,有关银行总行要求逐步压缩教育行业贷款总量,除了“211工程”为主的公办本科高校,原则上不办理独立学院的贷款授信,教育类贷款一律上报总行核准。贷款行业限制使独立学院融资更加困难。若在项 目贷款到期后,不能“借新还旧”致使延期还贷,从而降低学院信誉,直接影响其他银行对独立学院流动贷款发放限制,导致求贷无门。
二、对策
针对独立学院贷款存在的风险,独立学院必须认清形势,采取针对性措施,调动各方力量,化解风险。
1.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
《教育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依法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支持”。教育部第26号令也明确了独立学院的“公益性”, 地方财政对独立学院应予以适当的财力支持。如浙江省财政已对省属本科院校按教学立项批复的规模给予了30%的补贴,对后勤设施的建设按生均3900元给予补助。部分地区对独立学院后勤设施的建设也进行了专项补助,低了独立学院项目贷款规模。
2.举办者增加投入
筹措办学经费是举办者的责任。独立学院举办者应从社会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积极履行法定义务,筹措办学资金,降低金融风险。教育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开发了“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独立学院可参照该模型的方法和思路,测算本院合理的贷款控制规模,将现有负债超出贷款控制规模部分,由举办者以货币资金方式增加投 入。
3.盘活土地资源
对于举办者本身资金严重匮乏,确实无法增加投入的独立学院,可通过盘活土地资源筹集资金,降低贷款。
土地置换。部分独立学院在创立初期按规划以低价征进了大量土地,或拥有黄金地段的老校区。独立学院在满足办学要求后,可对富裕或闲置的'土地进行置换,实现 以“空间换时间”,置换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实行土地置换涉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政策支持程度,需困地、因校制宜。
合作办学。根据规划土地利用情况及专业设置特点,引进相关企业合作创办科技或软件园,可实现教学、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就业、落实教学设施款等四丰收。
4.组织银团贷款,优化贷款结构
在外部资源不能有效防范项目贷款风险的情况下,独立学院需密切关注并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资金市场利率走势和项目建设进度对资金的需求等优化贷款资金结构,防止偿还期限过于集中或负债规模过大导致不能到期还款的风险。
银团贷款是由一家或几家银行牵头,组织多家银行参加,在同一贷款协议中按商定的条件向同一借款人发放的贷款,又称辛迪加贷款。银团贷款是调整贷款结构的重要途径,申请银团贷款需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1)银团贷款优势。具有融资额度大、期限长、参加行多等优势,可按现金流凋整期限结构、每期还贷金额,能有效化解期限结构与还本付息风险。浙江省某独立学院在银团贷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联合4家贷款行以基准利率成功实施了期项目贷款,有效改善了贷款结构,体现了借款人自身对银行的影响力以及再融资能力。
(2)基础资料。银团贷款需提供独立学院章程(合作协议)及各投资单位的有关资料; 政府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概算等资料以及批准文件;独立学院教学与后勤设施项目建设、教学改革成果、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招生就业 等现状及发展趋势;地方政府在经费、政策等方面对学院发展的支持程度;学院近五年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等。
(3)测算贷款限额。对现有银行贷款总量及各贷款行的分布、流动与固定贷款结构、 贷款期限、贷款用途、贷款担保或质押的额度与方式、规划及贷款期现金流量、还贷来源(包 括各项事业收入与增长率、资产负债率 收支结余率)及还贷能力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在保证教学与发展经费需要的同时,按每年的现金流入时间、流量结余额确定每年还本付息额、 银团贷款最高限额。
(4)获取授权。组织银团贷款必须获取董事会、股东会(合作方)授权,同意学院向银团申请项目贷款、设立学费质押账户及偿债基金专户,项目建设过程中接受牵头行的监督、 审查。学费质押还需获得所属教育、财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5)设立专户。独立学院必须在代理行设立质押专用账户及偿债基金专户,承诺每年将学费收入统一收集由所属财政返还后,转入其在代理行开立的质押专用账户。每年的学费收入首先用于建立归还银团贷款本息的偿债基金,实行专户管理。
(6)成立贷款合同谈判小组。在向银团提出申请后,经牵头行同意,拟成立由 管学院财务的院长、法律顾问、财务负责人等组成的谈判小组,与牵头行就有关贷款合同的主要条款进行深入细致的谈判,争取贷款的主动性,降低筹资成本。
5.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扩大筹资渠道
独立学院在利用各种资源归还项目贷款或调整贷款结构方面无明显改善时,应积极探索银行票据、信托业务、资产证券化、短期融资券等方式扩大融资渠道,增加流动资金。
银行票据。基建工程、设备与图书购置、专项维修等大额支付项目,可采用6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支付,既可推迟现金流出,又可降低利息费用。
信托业务。独立学院的学生缴费率较高,一般集中在每年的8~9月份。可采用由学院寻找委托人及发行对象,通过信托公司发行信托产品的方式筹资。在与信托谈判的过程中, 可以将学院对特定对象的发行工作由学院财务部门来运作,降低筹资成本 。
资产证券化与短期融资券。可将未来几年的学生收费现金流组建资产池,发行证券。短期融资券具有期限短、利率较低、可免担保、发行程序简单等特点。高校集中收费的特性, 适合循环发行短期融资券。《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八条明确了“国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应取消高校进入金融市场的壁垒,对民办机制运作的独立学院率先开放资产证券化及短期融资券等业务。
总之,货币从紧政策使独立学院项目贷款风险凸现。发现并正视风险,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资金链顺畅和基建项目贷款风险最小化,是独立学院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独立学院和谐、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文•梁文娟——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财务部主管)
(转自《教育财会研究》年第5期)
【责任编辑:迟云平】
篇3: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对策论文
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对策论文
一、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目前几乎所有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然而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体现。比较多的独立学院比较强调在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方面与母体的一致性,尤其是对一些统考课程(如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提出与母体学校相同的要求,这些都体现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意识的缺失和错位,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独立学院自身的特色。这样层次不清的人才培养方案只会束缚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逐渐丧失自身优势与特色,最终培养出的也将是母体高校的复制品。在就业时,与母体高校相比,处于劣势。
(二)教学师资力量匮乏、结构不合理
独立学院师资现状:专职教师队伍比较薄弱,师资力量匮乏,除了需要母体教师的支持外,还运用民办机制,招募校外师资。教师队伍的多元性,造成在办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教师数量不够,没有形成专职教师队伍。由于客观原因,要想请到合适的外聘教师也很不容易,甚至有些热门专业开设以后其相匹配的教师却还没有着落。其次,师资质量、年龄结构层次也成问题,外聘教师过多也会影响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他们难以专注到教学当中,并且不便于管理。因此,独立学院的师资无论从年龄结构还是知识结构上都存在不合理性,缺乏中坚力量。即便如此师资队伍仍不够稳定,因为独立学院的民办体制较之公办高校,留住人才与人才引进工作都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三)专业设置比较盲目
独立学院创建初期没有可参考与借鉴的模式,专业设置比较盲目。往往为了抢占先机,争取生源而开设一些新专业、热门专业,这些专业在母体院校都没有开办妥当而独立学院就同步开设了,而且没有经过仔细的市场调研。开办以后,大多数的专业设置未根据市场进行调节,专业设置也呈现多而杂,很多开设的专业并不连续招生,课程设置调整不及时,学生从中难于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对所选专业不甚了解,不愿意深入本专业。他们感兴趣的是开设社会文化、艺术、科技等课程,进入校园以后他们的兴趣就发生了转移。这些广泛的兴趣使他们不会专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当中出现了对本专业厌学的情绪,喜欢专业以外的选修课,忽视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主干课程,本末倒置。其结果是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学风不良的诸多现象,比如:迟到、早退、旷课,这样的专业形同虚设,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教学管理手段缺乏创新性
在独立学院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来自母体学校还是外聘的教师,没有注意到独立学院学生的诸多特点:他们基础稍差、起点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兴趣广泛、自律性差、课堂纪律也不好。教师在授课时几乎都用与母体学校相同的教材、讲义,教学方法也一样。学生听得表情木然,提不出问题,教师的激励得不到响应,上课激情骤减。在教学管理上也没有突破传统的排课方式,基础课几乎都是沿用上大课的习惯,有的课程授课班级学生人数高达150名,学生纪律无法维持,教学效果极差。这些从母体学校带来的教学运行模式很不适应独立学院。
(五)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管制度不健全
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和教师的多元性加大了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质量评价和监管的难度。首先,学生基础差、参差不齐,往往使教师无法按原定的授课计划执行,造成授课计划与实际进度脱节,教学与考试的随意性很大;学生对外聘教师或来自母体学院的教师所提意见没有一个机构可供他们反映,经常是不了了之;课后很难找到任课教师,答疑环节无法进行,对老师没有方法可约束,学生的作业批改情况也不详,课堂效果有时也无人问津。其次,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和办学机制的特殊性使其对学生、教职工及管理人员工作绩效评估无法量化,监督制度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增强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对策探讨
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因为教学管理体系是贯彻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然而教学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针对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同时面向就业需求市场,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因此,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必须考虑走专才培养与通才培养的结合之路,既要有相对广泛的知识面,使其在人才就业市场上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又要有相对突出的专业技能,使其在人才就业市场上保持一定的专业性。而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最终体现在教学计划上,要做到:
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符合独立学院自身需求的教学计划。当然可以以母体院校相应专业教学计划作为参考,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和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大胆突破母体院校那种传统的教学计划的框框,在明确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时,应该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四种能力:熟练的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本专业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应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基础课和实践性环节教学的比重,重新整合课程体系,明确专业核心课程,调整优化学科及课程教学内容,增设特色课程、文理交叉课程、各类限定选修课程、专为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而设立的提高课程等,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选择,提供学生发展的多样可能。增加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发展选择权,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人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激发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2.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订教学大纲,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制订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由于独立学院的招生专业源于母体院校,因此为了避免完全用母体院校的统一教学标准来要求独立学院的学生,课程教学应该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重新制订。在适当降低理论研究难度要求的同时,还应该强化对学生的实践性的教学要求,并且形成规范性的基本文件,以保持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的一贯性、创新性。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兴衰,系于教师。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学院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1.发挥体制优势,组建教师队伍
独立学院可以利用体制上的优势组建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相协调,专职、兼职教师合理搭配,体现学院专业特色和学科梯队合理的教师队伍。通过聘任母体院校相对应学科的教授或外校学术水平高、富有教学经验的教授、社会名流或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科领头人,共同打造独立学院优秀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合理引进人才,组建学科团队
要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独立学院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汇聚、有利于优秀人才发挥作用的新型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学科基地平台建设的需要,组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术创新团队。对能够适应几个学科方向甚至多个学科发展共同需要的基地平台予以重点建设,并给予政策倾斜。设立重点学科特聘岗位,面向省内、外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按照学科层次设置岗位,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实行竞争上岗。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术带头人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等学术活动,加大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出国培养力度,加速提高学科梯队建设水平。
3.培训教师教学新技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由于独立学院的教师及其生源的特殊性,为了使其教学方式方法与学生相适应,独立学院应加强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调整并充实培训内容,采取各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现代化教育技术使用方法的培训和考核,鼓励教师积极从事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究和使用。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尽快实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师生学习、生活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三)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管理和专业设置的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寻找具有民办高等院校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是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改革的方向;如何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又是重中之重。根据独立学院的办学宗旨,我们认为专业设置应注意以下两点:
1.独立学院应加强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深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的趋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明确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社会发展和学校特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一体化特色,以“外语+计算机十专业技能”为培养模式。在管理上,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特色。学生入学后,学校在入学教育中重点强化“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育,并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进行科学引导,正确地确立自己的大学目标。
2.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改变教学内容陈旧、重复和课程体系改革不配套的状况,要精选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内容中真正体现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四)建立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
独立学院在创建初期,加强教学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教学高质量的前提条件。而且由于学院本身体制的特点和对教育服务质量的追求,教学管理的机动灵活性应成为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最大特征之一,是今后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所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
1.规范教学管理制度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着重建立并规范一系列教学管理的基本制度,以保证教学活动在正常的秩序中有效地运行。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应该在参照普通公办高校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加以制订,切忌完全照抄照搬母体学校的规章制度,尤其是那些母体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已经出现困难但由于多种因素而没有修改的规定。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应该比母体学校原有的制度更具创新性、时代性和可行性。
2.建立灵活机动的学生学习管理机制
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要充分地发挥民办学校体制的机动灵活性,允许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学习渠道和更大的学习自由选择性,允许让学生进行学习的迁移。学习的“迁移”主要表现在“时间性迁移”、“内容性迁移”和“空间性迁移”三个方面。“时间性迁移”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有特色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制度,给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培养提供更大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安排和决定自己学习的时间;“内容性迁移”则是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降低某些“必修”课程的管理刚性;“空间性迁移”则是教学场地可以从传统的教室迁移到企事业单位,还可以迁移到互联网上。
3.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
相对较差、程度参差不齐,且自觉性、自律性比较差,根本不适应大班上课,但他们希望被关注,希望有所进步。独立学院应该针对这个现象改进编班方式,不能沿用母体院校的“大合班”授课方式,而应该尽量使用“单班制”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单班制”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使授课教师也成为管理者、引导者,并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种真正的“管教管导”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独立学院的学生,而且有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五)建立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独立学院在教学运行过程中注重做好教材选用、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的合理安排及课堂检查等各方面的工作,同时加强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通过教学管理职能部门,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和督导制度,对学院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指导,组织学校专家组对学院的教学计划进行审定。我们认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重点抓以下三个环节:
1.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并行的督导运行机制。并且着重强化教学过程管理,针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毕业指导环节等各主要教学管理环节建立质量指标体系,使教学管理效果考核量化。另外还开展对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测试,让40岁以下的教师人人走上讲台,同时接受专门设置的院、系二级教学督导组的督察,当然要聘任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组长,不间断地开展教学检查,落实各个环节的工作,实施行之有效的监控,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2.坚持在学院评估、教学督导督察、领导检查、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同行评教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通过抽样问卷调查、随堂听课、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并组织相关人员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反馈给有关方面。每学期开展由主要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课堂教学效果的双向测评工作,以互动的形式全面了解“教与学”两方面的情况,并在学院内以名列前十名的教师为模范进行表彰和宣传,对排位在后十名的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这样通过课堂教学效果的测评,可以成为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管理措施之一。
3.学院给每位学生建立“家长信息卡”,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代表座谈会”,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现实表现,及时发现问题。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直接参与学院的教育管理,争取家长对学院各项管理措施的理解和支持,协助学院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学院也可以有意识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增强才干。
篇4: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其对策的思考
关于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其对策的思考
余建萍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贫困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高校校园和社会的稳定,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总结了当前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其原因,并就如何做好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
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在独立学院完成学业需支付昂贵的学杂费,这给贫困生的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如果毕业后不能顺利就业,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容易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做好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现状
独立学院的学费较高,在校生中贫困生的比例低于普通高校,但因贫困生有特殊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普遍存在心理敏感脆弱、不够自信、心理压力较大等问题,是独立学院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受到当前客观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双重影响,他们在就业的各个环节中遇到了比非贫困生更多的困难”,,主要表现为就业心理压力大、缺乏求职技巧、没有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可以依赖、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伴随着就业成本的大幅攀升,这些问题尤为突出。贫困生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其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二、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一)从社会方面来看,贫困生的就业压力较大
金融海啸来袭后,企业面对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效率等各项挑战,不得不缩减人力资源成本,减少招聘人数,加上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庞大,且在逐年递增,据统计,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60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贫困大学生作为其中的弱势群体,没有任何家庭背景,也很难得到社会力量的就业帮助,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二)从学校方面来看,对贫困生的就业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独立学院对贫困生的帮助主要停留在经济帮扶层面,通过奖、助、勤、贷等绿色通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论文范文 )但是在贫困生的就业方面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未能形成系统的有效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体系,缺少对贫困生群体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帮扶措施不到位。
(三)从贫困生自身来看,就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贫困生主要来自农村贫困家庭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受特殊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在言谈、举止、行为处事等方面缺乏优势,大部分的贫困生为筹集高额的学杂费、生活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忽略了学业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加上目前独立学院的社会认同度还有待提高,使得贫困生的心理压力较大,容易有自卑感和狭隘的封闭心理,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导致他们就业竞争力较弱。
三、开展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一)深入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要做好贫困生的就业工作,首先要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和就业自信心。因此,独立学院有必要在贫困生人校起就建立信息档案,详细掌握贫困生的各种资料,作为日后对其开展心理教育、贫困资助及就业指导的基础依据。目前独立学院对贫困生的资助形式主要有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设立奖学金、争取社会力量资助、以及近些年国家专为贫困大学生设立的奖助学金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但这些相对于昂贵的学费来说只是杯水车薪,部分贫困生仍在欠费上学,欠费学生人数增多,必将影响到独立学院正常教学活动的运转,经济困难也让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独立学院应高度关注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态,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自立自强,克服困难,并根据自身实际,与国家、社会共同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不断探索新形势下贫困生的帮扶机制,努力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其能安心学习,健康成长,为今后的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供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提高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
要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成功就业并非通过朝夕的努力就能实现,尤其对于各方面条件都不是很突出的贫困生来说。因此,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等到就业阶段来做,需从大一做起,并一直贯穿到整个大学教育中,为他们提供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在不同的年级阶段采取不同的就业指导模式:在低年级阶段,应着重其基本素质的提高,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其心理、爱好、性格、特长、专业等实际情况,激发职业梦想,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引导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找准自己的就业定位,并鼓励、帮助其利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赚取生活费的同时增加实践经历,在实践中锻炼自身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职业素质、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逐步拉小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在高年级阶段,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是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简历制作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修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模拟求职等形式提高贫困生的就业能力,并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做好对他们的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其顺利就业。
(三)打造一支专业、稳定的贫困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还需了解国家及地方的就业方针政策。目前独立学院专职从事就业指导、具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数量很、少,完成此项工作的主要是辅导员,而辅导员日常性事务工作繁忙,很难有大量时间和精力做就业指导,也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心理知识,导致对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不深入,且辅导员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难以给贫困生这样的特殊群体系统、专业、有效的就业指导,因此,独立学院应加大投入,着力打造一支专业、稳定的贫困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把具备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教育学、成功学等综合知识的人才吸收进来,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让他们熟知各项就业政策及就业指导方法,并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工作成效,以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服务。
(四)不断跟踪贫困生就业后的情况
做好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非仅仅指导他们成功找到一份工作,还要继续做好他们就业后的跟踪调查,因为这关系到就业成果的巩固和就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1刘。因此,学校就业部门应对贫困生就业后的情况及时跟进,要与用人单位加强沟通与联系,了解用人单位对他们的满意度,反馈学生在工作中的各种表现,为今后更好地做好贫困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也能为学校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
总之,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独立学院就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学院应结合当前贫困生的特点及就业形势,探索形成高效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推动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张艳,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11).
[2]李岑,王浓章,王彬.独立学院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3).
[3]高云辉,对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J].就业调研,2008,(14).
篇5:试论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工作教育论文
试论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工作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近几年,独立学院发展势头迅猛,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独立学院的重点工作,而处于弱势地位的贫困生能否顺利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独立学院贫困生由于自身综合素质偏低、就业期待过高、社会资源不足等原因引发了就业障碍,对此,独立学院应帮助贫困生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努力搭建就业平台。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
近年来,高等学校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20,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严峻。独立学院是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近年来,独立学院发展势头迅猛,毕业生人数已经颇具规模。就业工作已经成为独立学院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独立学院贫困生比例已经高达10%以上,这部分毕业生由于受到自身物质条件的限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就业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帮助贫困毕业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独立学院就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综合素质低,就业技巧偏弱
独立学院一般按照市场化办学机制设置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很多是市场需求大,就业相对容易的专业。即便如此,独立学院贫困生相对于普通学生而言,综合素质偏低,就业技巧不足。一方面,由于学校对学习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引导贫困生勤奋学习,因此贫困生很少参加学生活动,忽视了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锻炼,综合素质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贫困生很少参加各类技能证书的学习,缺乏就业筹码。因此,从专业理论上看,独立学院的贫困生还是扎实的;但其综合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就业技巧相对欠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独立学院贫困生在职场竞争中难免处于弱势地位。
2.心理压力大,就业期望高
独立学院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偏远地区或者城镇低保家庭,很多贫困生家里还有兄弟姐妹也在读书,高额的学费和沉重的家庭负担使得他们心理压力很大,就业期望值过高。他们希望毕业后尽快收回高额的教育成本,因此在择业的时候急功近利。择业时青睐大型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倾向于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希望找到工资薪酬高、福利待遇好的单位就业,不愿意下基层,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行业,对于技术性、实用性的职业比较排斥。对未来的工作期望太高,使很多独立学院贫困生挑三拣四、有业不就,往往错失就业良机。
3.社会资源匮乏,就业环境严峻
由于经济结构和大学扩招的矛盾,市场提供给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仍然不足,就业环境对于独立学院毕业生,特别是独立学院贫困生来说依旧严峻。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达成求职意向。由于很多单位的用人机制不健全,导致毕业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就业产生很大影响。独立学院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基础差、社会关系弱、社会资源少,只能对某些单位、某些岗位望洋兴叹。
4.就业成本高,错失就业良机
现今就业模式、用人体制对毕业生的经济实力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公务员和研究生考试不仅需要购买大量的复习资料,有时还需参加价格昂贵的辅导班,这无疑在考试之前就给贫困生加上了一道门槛。如果选择直接就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考虑简历的制作、面试服装的添置、通信费用的增加等因素。参加异地招聘时还要支付高额的车旅住宿费用。一般而言,求职费用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这对于独立学院的贫困生来说往往难以承受。因此,一方面他们把求职地点选择在学校附近的城市,可能失去很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他们放弃花费成本高的求职方式,减少求职过程中对自身的包装,也可能导致求职成功率降低。
二、解决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打造就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由于生源质量的差别,独立学院毕业生整体就业竞争力落后于母体学校的同专业学生,所以不能照搬其他一般本科生的职业规划模式。要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树立真正的市场意识,瞄准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贫困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生涯和就业技巧的相关课程,为他们提供具体的、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引导独立学院的贫困生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针对独立学院贫困生综合素质不高,沟通能力不强的特点,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学习实践中要有针对性的指导贫困生提高竞争力。首先,要引导贫困生参加一些学生社团,并担任学生干部,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现代社会和企业都以“团队”为单位完成各项任务,而贫困生“自闭”、“自卑”的'性格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因此贫困生利用在校期间多参加学生活动,主动与他人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逐步形成开放式的性格和团队合作意识非常重要。其次,要鼓励贫困生参加一些形式多样的竞争性活动,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毕业生总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树立独立学院贫困生的竞争意识,使他们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显得尤为重要。最后,要引导独立学院贫困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高贫困生在进入就业市场时的竞争力。学院可以和相关培训机构合作,降低培训费用。对于平时表现好、培训成绩佳的贫困生,可以给予减免培训费的政策。
2.加强心理辅导,树立正确客观的就业观
贫困生由于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使他们普遍存在焦虑、敏感、自卑、孤僻等心理。加上独立学院的外部环境,周围学生突出的条件,使得他们心里更加矛盾,不能正确看待社会贫富不均现象。校方需要在学生进校时就建立贫困生库,开展心理测试,对班级贫困生的情况大致了解。通过个别引导、团体辅导等不同形式的心理指导,帮助他们从阴暗的、消极的阴影中走出来。正确对待他人,评价自己。
在就业指导上,要为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客观的认识到现在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认清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中的定位,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就业心理预期。在就业时,不能左顾右盼,挑肥拣瘦,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同时鼓励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到中西部地区就业。贫困生很多来自农村地区,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又对农村情况了解,如果能够回到基层就业,既能为当地作出贡献,又可以大显身手、大有所为。
3.加强校企联系,努力搭建就业推荐平台
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大部分学生在毕业时都会面向社会就业。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是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重点。第一,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供需双方互通信息的机制,并将信息及时发布给学生。第二,举行校园招聘会,让贫困生在校园就有挑选工作的机会,节省一大笔求职的费用。第三,邀请有经验的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为学生举办求职座谈会,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尽快发现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改进提高。
建立一套独立学院贫困生推荐制度,广泛发动校内干部教师和往届优秀校友参与就业工作,主动与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市场中介和校友会等加强联系和沟通,为贫困生搭建就业平台,重点扶持贫困生就业。
综上所述,要解决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难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对于贫困生而言,校方要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让他们有一个客观的就业目标和预期;同时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并且加强心理疏导与辅导。对于就业环境而言,校方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努力搭建就业平台,并且建立贫困生就业推荐制度。
篇6:独立学院内部管理困境及其破解分析研究论文
独立学院内部管理困境及其破解分析研究论文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以有形和无形资产为股份而创办的、以非财政拨款的社会资源为主要经费来源、以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为主要领导模式、采取民办高校运行机制而建立的、完全实行‘六个独立’的本科层次的学校。”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独立学院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创新的产物,它在母体高校的基础上嫁接民办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特殊现象。作为制度性变迁的结果,独立学院自创办以来就带有先天缺陷,面临不可规避的三大困境,即制度困境、办学困境和管理困境。制度困境体现在一直由政策引导的独立学院缺乏更为具体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规范与监督,相关法律的模糊性导致了独立学院的双轨性与过渡性,致使许多独立学院办学不符合标准也未及时得到匡正,始终游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制度设计本身的矛盾使得独立学院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公办”与“民办”性质界定不清、对母校依存性强以及教育质量差等现实弊端,而这些现实困境背离了相关政策对独立学院办学所要求的“民、独、优”的办学原则。显然,这些办学困境必然会反应在实际的管理困境当中。缺乏民办、独立和优质教育特点的独立学院,在管理中存在着克隆母体高校、一味以赢利为目的等问题,形成了独立学院内部管理稚嫩、刻板无序、质不优与价不廉的危机状况。
以往众多学者对独立学院的研究多从外部的制度、政府规范管理的角度剖析问题,却忽略了独立学院自我效能的发挥,缺乏对其内部管理作用的相关探究。虽然政策因素是独立学院发展中出现问题的根源,但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内部管理困境是独立学院需要正确对待的自身管理问题。独立学院只有明晰当前内部管理困境才能加强主体意识、转变办学观念,只有改善内部自我管理才能提高办学质量、达到规范办学的一应要求,从而促进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发展。
一、独立学院内部管理困境的表现
1.招生与就业困境
独立学院的迅速壮大是以充足的生源为依托的,是否拥有理想的高质量的生源影响到学院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独立学院招生延续二级学院招生准则,各省招生办公室在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划定录取线,以本科三批层次录取。相关数据表明:,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2 020万人;,下降为957万人;年,已降到915万人;下降趋势仍在持续。而中国新生儿在1990年达到峰值2 400万人,随后开始下降,这种情况持续到20,即20后新生儿的数量才“止跌上扬”。依此数据估算,高考生源数量的下降会延续到—前后。可见,独立学院招生面临严重挑战,处在进退两难的招生困境之中。一方面,独立学院校生源连年减少,在竞争激烈的生源大战中处于弱势地位。职业院校的大力发展造成独立学院的地位与功能无形中被弱化,高昂的学费使得学生和家长更愿意选择专科院校。同时,一批新升的本科院校不仅挤压独立学院生源份额,而且还抢占其优质生源。另一方面,由于国家不承担任何财政拨款,独立学院建设和发展所需经费均由合作方承担,向学生收取高额学费是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高校合作者为争取利益最大化,缓解生源减少带来的财政危机,一般都会采取扩招手段,有的院校甚至在招生中出现欺诈行为,以不实的宣传吸引学生,进而产生一系列恶性循环,导致招生更加困难。
就业难题是目前整个高等教育难以解决又不可回避的问题,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压力更甚。一是,学生就业方向不明,就业渠道不畅。很多独立学院在学生入学时没能结合专业培养方案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就业目标,也极少与当地产业链结合而为学生提供就业实习机会,这种“只管入、不理出”的培养模式造成了学生就业困难。二是,学生没有一技之长,就业竞争力弱。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缺乏实用技能的训练,在岗位竞争中专业对口性低、技能不足,再加上培养周期过长,无法为当前人才紧缺的岗位及时输送毕业人员,整体就业竞争力不强。三是,毕业生社会认同度差,出现身份认同危机。与普通院校相比,虽然同是本科层次培养,独立学院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始终贴有“三本”标签,用人单位对其本科文凭和能力也会持有怀疑态度,如何与普通本科生拥有同等的就业竞争力也是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的难题之一。
2.师资队伍建设困境
(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首先,独立学院兼职教师比例过高,多数教师是从母校聘用过来的兼职教师,缺乏相对稳定的专职队伍。其次,整个院校教师年龄层次不合理,要么聘用离退休老教师,要么是聘用应届毕业生,作为高校组织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数量却较少,这就出现了教师梯队的“断层”。再次,教师人员数量不足,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高校师生比至少达到1∶18,而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远未达到这一标准,主要原因是独立学院为节省用人成本压缩教师人数。最后,教师质量有待提高,从高校聘请或派遣的教师很多都缺乏教学经验,尚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升。而在校返聘的.老教师由于精力有限,缺乏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掌握,很难带动学科专业的发展。
(2)教师流动性高,缺乏归属感和责任心。在当前人才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独立学院很难与公立高校竞争,难以吸引和留住学科带头人以及热门专业的骨干教师。由于独立学院办学的特殊性,教师的工作环境、待遇和发展前景与普通公立高校教师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教师的流动性特别高。很多教师都把独立学院当作谋求更好出路的临时跳板,缺乏归属感,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辞职跳槽。再者,独立学院的师资管理往往采用企业式管理模式,难免带有一定的商业色彩,校园文化氛围不足;难以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部分留任的教师缺乏主人翁意识,更关心自身利益而非学院的发展,在教学中心不在焉,责任心不强,工作动力不足,教师间凝聚力不强,没有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这都势必会影响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
(3)用人管理制度不完善,激励、培训和监督机制的匮乏。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决定了要有部分母校的兼职教师参与到学院教学和管理中,这无形中加大了管理难度,很难形成统一的专兼职教师管理模式。而且,独立学院缺乏对教师的有效激励制度,晋升、休假和待遇都很难满足教师的需求,尤其缺乏相应的精神激励制度,对于归属感不强的教师队伍而言,其凝聚力和敬业程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再者,独立学院培训制度或是执行不规范、敷衍了事,缺少相应的职后培训评价体系,或是不重视培训,这使得教师缺少一个提升自身的平台,对教师的专业创新和技能提升形成了不利影响。此外,独立学院监督不力,难以形成和执行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多是母校指标的副本,然而这些指标对独立学院的教师进行评定和评估并不完全适合,且过分注重科研水平这一评判标准,难以调动起其教师的积极性。
3.专业建设困境
(1)专业设置同质化,缺乏科学论证和有效规范。专业设置雷同,既体现在独立学院复制母校专业,在培养规格和方式上严重趋同;又体现在地区独立学院之间专业布点雷同现象严重且数量过多,一级学科多集中在经、管、文、法和信息管理类,一些热门专业如市场营销在学院重复设置率高达70%。
(2)忽视专业建设的持续性维持和有效开发。许多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时仅仅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选择那些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回报率高的专业,学院学科与专业不免结构混乱无序,欠缺整体规划。这严重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和学院的整体发展。
(3)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需求失衡。目前,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未能与当地经济发展有效契合,在专业设置中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市场需求预测没有可靠的依据做支撑;从专业的提出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立再到教学计划的制定,基本上依托母校的资源和优势专业,并未依据市场需求和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去有的放矢地研究专业设置,专业教学计划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某些热门专业大量扩招,完全没有考虑当地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容纳度,从而人为地拉大供需矛盾,造成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呈现出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需求失衡的状态。
4.财务管理困境
(1)产权界定不清晰。独立学院的产权是在国家教育权的指导下,学校为履行教育职能而形成的一种财产权利关系,学校的产权包括对教育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以及收益索取权等一系列权利。我国独立学院特点之一就是存在多元主体,至少包括母体高校和独立学院在内的两个以上的产权主体,各个主体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合作办学,相互监督和约束,并按照合约和其资源投入比例分配收益。但是目前独立学院在合作者与母体高校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分配纠纷,未能理顺财务关系,其中最大的障碍是无法对母校无形资产进行有效且合理的评估。母体高校作为举办者,一般以品牌、师资和管理等无形资产参与独立学院办学,相较于合作方资金和实物的投入,这些无形资产的投入很难以金额精确计量,无形资产无法有效评估就无法明确区分独立学院与母校的地位和性质,相应的权责利也不明晰。不难发现,在利益分配中许多母体高校占有绝对优势,所得收益多半都上交母校用于补贴其财政支出,合作方再拿走部分盈余,这样用来留存给独立学院继续发展的结余资金少之又少,更加加剧了矛盾纠纷。
(2)财务制度不完善。由于独立学院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起步晚,没有合适的经验、制度可直接借鉴,所以当前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出现了既不健全又不和合理的一面。一方面,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缺乏必要的制度依据,未能建立起一系列独立的预算制度、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在预算上,许多固定资产购置随意性大、利用率低,损坏严重又不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折旧。与此同时,许多办学活动都因为会计和审计制度的缺失而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另一方面,当前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合理。完全采用母校的财务管理制度会出现与实际财务管理状况不相符的现象,独立学院作为民营机制的办学主体与公办高校的办学特点和目的有所不同,沿用母校的财务制度进行收入、成本、费用的核算无法与实际相匹配,甚至会产生冲突和矛盾。再者,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不注重成本核算,低成本管理较弱,成本核算不准确现象屡有发生。
(3)财务风险过大。依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独立学院没有国家财政投入,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高等教育机构。因此,其校园建设和其他财政支出完全要由合作方自行筹措。在缺少财政支持的情况下,银行贷款成为了筹措资金的主要渠道,而利用银行借款所带来的风险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独立学院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味地追求贷款额度忽视偿债能力,势必增加独立学院的办学风险。此外,当前独立学院的资金来源重心依附在学费上,一旦生源减少,其财政就会面临财政危机,当生源数量出现偏差就会减弱抵押偿还能力,进而影响其正常运行。所以,单一的资金来源加上高额的负债使独立学院财政如履薄冰,承担着巨大的办学风险和内部财务危机。
二、独立学院内部管理困境成因分析
1.管理体制上过于依附母体,欠缺独立性独立学院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与其对母体高校的依存是紧密相关的,它依托母体高校积淀已久的声誉以及师资、管理、文化等无形资产而迅速崛起。正是这种割舍不断的依附关系使得独立学院的成长福祸相依。尽管独立学院起步是依靠母校而快速形成规模,但是过度依赖母体就会丧失自主权。管理体制中董事会的虚设、错位、越位等造成当前独立学院仍然是依附母体高校的管理,独立学院始终被当作母校的下属学院,其合法利益时常被母校窃取,甚至成为母校发展的牺牲品。缺乏独立性的独立学院不得不承担大部分办学风险,获取小部分利益,仅有极小或是没有自主管理权力。从目前发展来看,独立学院在管理体制上独立性的丧失是造成其在内部管理中出现诸多困境的根源。
2.管理目标上过分注重短期收益忽视长期发展
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特征,这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特性。而以民办机制为办学特征的独立学院的合作者根本目的在于盈利,这也是资本所有者参与高校办学的动机所在,资本追利性和教育的公益性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悖论。当前,一些独立学院的管理目标将逐利奉为办学主旨,忽略教育教学质量,办学重心始终放在如何盈利而非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从专业设置上来看,诸多专业名称虽然暂时吸引了生源,学校却没有足够的师资能力来开展教学,更难以集中力量提升专业的质量,滥竽充数的专业不在少数;从生源选拔上来看,扩招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加快学校发展,但盲目降低招生标准而扩大学院规模会拉低学校的品牌水准,不能确保数量与质量的均衡发展;从师资设施上看,在硬件设施与师资建设的投入上严重不足,不能及时对校园设施、教学实验设备进行扩充和修缮。由此可见,多数独立学院在处理财与才、规模与效益的关系上显然没有找到平衡点。
篇7: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普及和大众化的.背景下,民办性质的独立学院发展迅猛.但不少独立学院在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优质生源贫乏、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施不全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改善办学条件,转变师生的教学观念,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教学法对于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意义重大.
作 者:蒋德诚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 刊 名:内江科技 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 年,卷(期): 28(11) 分类号:H3 关键词:独立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 问题 对策篇8:独立学院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自以来,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而由社会力量和普通本科高校按照一定机制联合创办的独立学院,成为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03所,全部都具备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目前独立学院在校生接近200万人,占本科教育人数的1/3,因此独立学院在高教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983年,我国对外经贸大学第一个招收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如今工商管理教育在我国有了近30年的历史,由于工商管理专业跟其他学科专业相比起来,其开设的门槛相对较低,因此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绝大多数都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
独立学院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已经把办学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因此其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旨在培养一方面掌握较深厚的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具备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篇9:独立学院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
2.1独立学院的涵义
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对独立学院的规定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
”这种规定明确了独立学院是普通高校优质办学资源与优质社会资本互相结合形成的本科层次的新机制、新模式高等教育机构,是高等院校办学机制创新与模式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
2.2独立学院的特征
独立学院采用的是民办机制,其相应的特征决定了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必然性。
办学特征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独立学院具有灵活自主的办学机制、民营化的办学模式,可以克服公办普通高校存在的一些弊端,而其依托名校办学带来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教育资源和良好的生源基础,又可以避免一些民办高校的薄弱环节,其对人才的培养应定位于介于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型院校之间的专业性应用型本科。
学生特征适合培养成应用型人才。
独立学院在招生时,所录取学生的分数介于普通本科与普通专科之间,因此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来说较差,学习缺乏一定的主动性,但这一类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并且思维活跃,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应定位在应用型人才上。
市场特征对应用型人才有大量需求。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了国内市场经济的繁荣,企业要提高竞争优势,产生管理效益就需要大量的工商企业管理人才。
预计到,中国所需各类管理人员达1000-1300万人,因而对管理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庞大。
目前我国每年毕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这个专业的就业形势非常乐观。
不过,社会需求的是大量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
篇10:独立学院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
3.1现行的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
目前,一些独立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仅将目标定位于满足某一个岗位的专门人才。
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专业课程设置过细、过专、过窄,对必修课的重视大大超过选修课。
另外工商管理专业在教学课程体系方面,忽视实践教学,不利于对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
3.2轻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由于缺乏系统性,独立学院所建立的模拟实验室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于教学计划的'完成,对于课程中的实践环节,也仅仅留于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差强人意。
对于学生实习,现在大部分高校都不安排毕业生实习单位,而是鼓励学生“自谋出路”,这样做减轻了学校的负担。
可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大部分毕业生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实习单位,致使毕业生实习有名无实。
结果,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差,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弱。
3.3教学方法落后及考核方式单一
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独立学院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的还是讲授式的理论教学,缺少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这些国外成功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较少,既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又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另外,各大高校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考核采用的都是卷面考试,学生照着教材、老师的课堂笔记死记硬背,缺乏案例分析、实践过程考核、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测试等评价方法不能有效反映实践教学成果,不能测量学生实际能力。
3.4教师队伍结构达不到要求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专职教师队伍,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毕业分配这一主渠道扩充,另一个来源就是普通高校的离退休教师。
在独立学院中还存在一个现象,就是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流失严重,导致教师队伍结构失衡,这对培养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也极为不利。
★ 教学论文的题目
【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困境和对策探析(精选10篇)】相关文章:
毕业论文范文题目模板2023-11-02
教育管理论文选题2023-08-08
小学教学论文题目精选2023-05-21
化学教学论文题目大全2022-05-25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题目2023-08-28
论文格式参考文献2023-08-15
论文参考文献2023-08-14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题目2022-11-06
论文参考文献报告格式2024-01-01
小学线上教学论文题目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