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汉州城楼,登汉州城楼吴融,登汉州城楼的意思,登汉州城楼赏析

时间:2022-04-30 00:31:0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没什么”为你分享10篇“登汉州城楼,登汉州城楼吴融,登汉州城楼的意思,登汉州城楼赏析”,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登汉州城楼,登汉州城楼吴融,登汉州城楼的意思,登汉州城楼赏析

篇1:登汉州城楼,登汉州城楼吴融,登汉州城楼的意思,登汉州城楼赏析

登汉州城楼,登汉州城楼吴融,登汉州城楼的意思,登汉州城楼赏析 -诗词大全

登汉州城楼

作者:吴融  朝代:唐  体裁:七律   雨余秋色拂孤城,远目凝时万象清。叠翠北来千嶂尽,

漫流东去一江平。从军固有荆州乐,怀古能无岘首情。

欲下阑干一回首,乌归帆没戍烟明。

篇2:登越州城楼,登越州城楼王安石,登越州城楼的意思,登越州城楼赏析

登越州城楼,登越州城楼王安石,登越州城楼的意思,登越州城楼赏析 -诗词大全

登越州城楼

作者:王安石  朝代:北宋 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长家山水国。

可怜客子无定宅,一梦三年今复北。

浮云缥缈抱城楼,东望不见空回头。

人间未有归耕处,早晚重来此地游。

篇3:登夏州城楼的阅读答案

罗隐①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②。

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

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注】①罗隐: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才华出众,然历十余年不第。夏州:今陕西靖边县,唐代属边塞要地。②晋英雄:五胡乱华,大夏建国于夏州后,晋朝与之战于夏州,边塞战士死伤极多。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诗人在猎猎旗风中登上夏州城楼,有感于 屡试不第而凭栏远眺,心中一片怅然。“寒”字和“独”字渲染了边关苍凉寒冷的气氛,凸显诗人孤独寂寞之感。

B.颔联由“唐土地”联想到“魏晋魂”,指出历史上这里曾经发生过晋朝与大夏国的战斗,以此表达对大唐万里山河的赞美及对英雄为国奋战沙场的称颂。

C.颈联由追怀英雄而自悲自叹,往事不堪回首,连战马的嘶鸣也不忍听,只能将一腔心事托付塞外的鸿雁,诗句沉郁有味,有无穷牢愁见于言外。

D.尾联诗人渴望脱去儒生冠服,执戟上战场,表达了投笔从戎、弃文就武的壮志和决心,一反之前的沉郁,充满了壮怀,慷慨激昂。

2.这首诗第二句中“怅”字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BD(答对一项2分,答对两项5分。B项,“以此表达对大唐万里山河的赞美及对英雄为国奋战沙场的`称颂”理解不妥,注释(2)中有“五胡乱华”“边塞战士死伤极多”,此联主要是借古伤今,隐含对唐王朝衰败的指责和讥讽,沉郁的感情与上下联相吻合;D项“情感一反之前的沉郁,充满了壮怀,慷慨激昂”理解错误,尾联虽有投笔从戎之意,但不是抒其壮志,而是发其余悲,虽棱棱有骨,却不免衰飒,表达的是屡试不第、怀才不遇的愤懑无奈,终是晚唐风调。)

2.(1)是全诗的诗眼,点明旨意(1分);(2)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屡试不第而登楼远眺的激愤惆怅(2分)(3)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1分);(4)统领全诗,为下文吊古伤今,抒写羁旅之愁、怀才不遇之苦做铺垫(2分)

篇4:登夏州城楼,登夏州城楼罗隐,登夏州城楼的意思,登夏州城楼赏析

登夏州城楼,登夏州城楼罗隐,登夏州城楼的意思,登夏州城楼赏析 -诗词大全

登夏州城楼

作者:罗隐  朝代:唐  体裁:七律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万里山河唐土地,

千年魂魄晋英雄。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

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篇5:登宁州城楼,登宁州城楼杨巨源,登宁州城楼的意思,登宁州城楼赏析

登宁州城楼,登宁州城楼杨巨源,登宁州城楼的意思,登宁州城楼赏析 -诗词大全

登宁州城楼

作者:杨巨源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宋玉本悲秋,今朝更上楼。清波城下去,此意重悠悠。

晚菊临杯思,寒山满郡愁。故关非内地,一为汉家羞。

篇6:奉和登陕州城楼应制,奉和登陕州城楼应制许敬宗,奉和登陕州城楼应制的意思,

奉和登陕州城楼应制,奉和登陕州城楼应制许敬宗,奉和登陕州城楼应制的意思,奉和登陕州城楼应制赏析 -诗词大全

奉和登陕州城楼应制

作者:许敬宗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挹河澄绿宇,御沟映朱宫。辰�绶�丽景,星盖曳雕虹。

学�蛊肓�嫩,妍笑发春丛。锦鳞文碧浪,绣羽绚青空。

眷念三阶静,遥想二南风。

篇7: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赏析:

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元和十年,诗人初到柳州,夏日登楼怀友,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慨叹世路艰难,人事变迁,故诗中情感多悲凉哀怨。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第三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篇8:《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教案

人教版《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柳宗元的生平,理解诗歌内容。

②赏析诗歌,领会独特的艺术美。

2.过程与方法

朗读、点拨、背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情感,树立积极向上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1.诗歌中独特的艺术美

2.深入理解诗中的情感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和背景简介。

1.作者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土地兼并日渐严重,社会生产破坏严重,民不聊生。柳宗元对这种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济革新”,并成为这一运动的中坚人物。他们革除弊政,打击权奸,触犯了宦官和官僚贵族利益,在他们的联合反扑下,改革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被贬期间,得以接解到下层人民,故他的很多作品都暴露了封建政治的黑暗,反映了穷苦人民的痛苦生活,具有较强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如《南霁云睢阳庙碑》等,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如《永州八记》等。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2.背景简介:

公元八0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二、朗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字面意义,初步掌握诗歌内容。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1.释“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接:看见,目接。

大荒:指荒僻的边远地方。诗中是指友人被贬的边地,所以望大荒者,实望被贬之友人也。

海天愁思正茫茫:形容愁思正如海天一般茫茫无边,写出了愁思之深广。

2.此联哪一个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海天愁思正茫茫”中的“愁”字。所以“茫茫”一词一写喻体“海天”之宽广无边,二写愁思如海深广无边。

3.此联的意境如何?

辽阔荒凉。

5.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作用如何?

A.比喻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达到了寓情于景,实化愁绪的作用,将无边愁绪写得具体可感。

4.联系下文说说诗人海天愁思是什么?(此题可放在最后解决。)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1.释“惊风”“乱飐”“密雨”“斜侵”

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客观事物已被诗人投入了情感,是典型的情景交融的诗句。

2.诗中的“风”“雨”的本体是什么?

临水芙蓉、覆墙薜荔,本有天然之态,乃密雨惊风,横加侵袭,致嫣红生翠,全失其度。风雨,喻谗人之高张,也就是谗邪的保守势力。

3.诗中的“临水芙蓉”和“覆墙薜荔”你怎样理解?

如屈原一样,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实际上是象征贤能之人。

4.“惊”“密”“乱”“斜”写出了谗邪的保守势力怎样的特点?

凶猛、残酷。他们对贤能之士的无情打击,是作者愁思之一。

5.此联所写景物与下联所写景物,在角度上有何不同?

此处为近景,故着意铺陈,用了赋的手法,渲染谗邪小人对贤能之人的残酷迫害。颈联是远景。

6.总结此联:

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1.此联写远景,因近景而起,我处已是惊风密雨,友人之处又如何呢?

2.此联写景也有层次,请同学们说说看,是从哪两上层次来写的?

一高一低,一仰一俯,错落有致。

3.如何理解“江流曲似九回肠”?

诗人融情入景,将内心对友人挂念、担忧之百结愁肠融入千折百回的江流之中,江流之曲亦是愁情之百结。

4.此联上下句在逻辑上具有怎样的联系?

因果关系,之所以愁肠百转,直接原因是“岭树重遮千里目”所致。故而,属于流水对。

5.诗人要想与友人互通讯息,大家看看有什么障碍?

“岭遮”“江曲”,音信难通。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1.教师讲解“沉郁顿挫”之“顿挫”。

“共来百粤文身地”用颔联解读,已是残酷打击,着一“犹是”,将同贬边地又不得互通讯息的愁绪写得愈进一层,此谓沉郁顿挫。此可谓愁思之二也。

三.总结。

这是柳宗元寄给难友的抒情诗。首联写登楼纵目,映入眼帘的是莽莽大荒,海天辽阔,因而感物起兴,引起心头的茫茫“愁思”。这里点明了题意。次联写眼前的盛夏景物,感伤“芙蓉”、“薛荔”正被风雨摧残。“芙蓉”、“薛荔”,象征品格的芳洁,与上联“愁思”映衬。第三联转写远望友人贬所,重树障目,江流纾曲,更加深了“愁思”。尾联从上联生发出来。意谓山长水曲,地迥天高,互访固然难以如愿,就连写封书信,也都无法送到,所以结尾也贯穿了“愁思”二字。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一是对自己和朋友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

篇9: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内容】: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省运城县解州镇)人。他曾积极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政治的。唐顺宗时,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为柳州刺史。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在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方面,有着很高造诣。他的诗,善于寓情于景,写得俊雅峭拔。

【注释】:

柳州:今属广西。

漳州、汀洲:今属福建。

封州、连州:今属广东。

刺史:州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后世的知府。

大荒:旷远的广野。

惊风:狂风。

乱飐:吹动。

芙蓉:指荷花。

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纹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赏析】:

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元和十年,诗人初到柳州,夏日登楼怀友,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慨叹世路艰难,人事变迁,故诗中情感多悲凉哀怨。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

篇10: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赏析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西湖的诗句

杜甫《戏作寄上汉中王》古诗原文意思

立春偶成古诗阅读

描写西湖的古诗

立春偶成,立春偶成张轼,立春偶成的意思,立春偶成赏析

立春偶成古诗拼音版

他变了五年级作文400字

他变了五年级学生优秀作文

西湖秋天诗句有哪些

李端——《闺情》

登汉州城楼,登汉州城楼吴融,登汉州城楼的意思,登汉州城楼赏析
《登汉州城楼,登汉州城楼吴融,登汉州城楼的意思,登汉州城楼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登汉州城楼,登汉州城楼吴融,登汉州城楼的意思,登汉州城楼赏析(通用10篇)】相关文章:

江西第六十八,江西第六十八文天祥,江西第六十八的意思,江西第六十八赏析2023-12-22

夏天的西湖诗句2022-10-28

描写西湖的诗句——《曲游春》2022-10-10

描写西湖的诗句 古诗2023-02-24

描写西湖夏季的诗句2022-04-30

描写西湖的诗句「精编」2024-01-20

金刚经卷一百零六原文阅读2022-05-26

描写西湖的优美诗句摘抄2022-05-07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自话文2022-08-14

《新五代史·康延孝传》原文与翻译2022-11-0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