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朱长海事迹心得体会

时间:2023-10-27 07:53:36 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学习朱长海事迹心得体会(精选20篇)由网友“xz2053253”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学习朱长海事迹心得体会,欢迎参阅。

学习朱长海事迹心得体会

篇1:学习朱长海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朱长海事迹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金集初中教师朱长海心得体会

朱长海同志生前系金集初中教师,中共党员,1977年11月出生,参加工作,长期担任班主任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5月27日中午,金集初中一名初三学生因闹情绪,给班主任朱长海留下便条,准备离家出走。朱长海发现后,第一时间向班上其他学生了解情况,并顾不上中餐和晚餐,忍着饥饿和疲劳,联系家长多方寻找,当晚10:30分许在其同学家找到该学生后,耐心劝导,反复做其思想工作。谁知该学生一时情绪激动,竟欲跳窗。千钧一发之际,朱长海快步上前,拼命从身后拉住这名学生,由于身体重心前倾,朱长海连同该学生双双坠楼,就在下坠的紧要关头,朱长海紧紧地用身体托住该学生。最终该学生仅仅受了点轻伤,而朱长海身受重伤,经全力抢救无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37岁。

朱长海同志长期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荣获了“天长市十佳师德标兵”“滁州市师德先进个人”“滁州市模范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并曾被提名为“滁州市公民道德先进个人”候选人,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貌。为弘扬朱长海同志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加强全市教师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向朱长海同志学习活动。

一、学习他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朱长海同志面对生死考验,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助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他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了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教师的光荣称号,他是当代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

二、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www.fwsir.Com)朱长海同志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滔滔理论,他矢志育人之乐,默默坚守三尺讲台15个春秋。为了班上57名学生都能顺利升学,大龄的他曾一再推迟婚期,患胆结石后却一再拖延治疗…E他用行动诠释了“献身、求实、负责”的当代教师精神,即便倒下,也倒在了他为之倾情奉献的事业中,展现了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

三、学习他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大爱情怀。朱长海老师曾说:我 “甘心做一片绿叶”,时时处处“心怀学生”.

在学生眼中,他亦师亦友,只要有机会,他就和学生谈心,谈理想,谈生活、谈家庭;他关注每个学生的心声,开通“心灵之约”信箱,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他的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但他总是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带头为灾区捐款并资助贫困学生。在学校的支持下,他还启动以“亮化校园、奉献爱心”为主题的金集初中“爱环助学”计划,已累计资助贫困学生达300余人次。正是他的爱心和责任感,诠释了为师者的美丽,熔铸了大爱师魂的真谛。

四、学习他勤奋向上、追求卓越的崇高理想。朱长海同志工作起来像“拼命三郎”,每天早来晚走。

“要么不做,要做就最好”是他恪守的座右铭。他担任校团总支书记后,利用学校简陋的条件开通了“校园之声”广播站,组建金集初中第一支学生篮球队――“雏鹰”篮球队,金集初中团总支曾被评为“安徽省五四红旗团总支”;他重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坚持向书本学习,向老教师学习,向媒体学习。他经常参加省、市、区各类教育教学交流互动,积极探索课程改革,他的学科教学和论文评优,多次获得全市一等奖,参加安徽省思想政治课评优荣获全省二等奖,他还被聘任为市关塘教研中心思想品德课教研员。他的勤奋进取、争创一流的精神使他成为天长初中思想政治学科领域公认的骨干和带头人。

朱长海同志的先进事迹,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先进本色,展现了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师德风范和育人之责。各校(园)要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广大师生学习朱长海同志的先进事迹。要将学习宣传活动与加强师德建设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二:学习天长教师朱长海事迹心得体会

朱长海同志生前是天长市金集初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导处副主任。205月27日晚,为拯救学生生命身受重伤,经全力抢救无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37岁。 5月27日,安徽省天长市金集中学三(1)班一女生因闹情绪要跳楼,班主任朱长海老师及时抓住该女生,可由于重心不稳,最终与女生一同坠楼,就在坠落过程中,朱长海用自己的身体托举着学生,最先落地不幸身亡,被救学生幸免于难。

朱长海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近日,安徽省文明委依照“安徽好人”评选规则追授朱长海为“安徽好人”,并授予其安徽“最美教师”称号。另报经中央文明办同意,朱长海将直接入围7月份“中国好人”.安徽省教育厅追认他为“省级优秀教师”,省总工会追授其“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天长市有关部门正在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相关荣誉称号。

近日,我校组织教师学习了向朱长海学习活动。 朱长海老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行为,值得我们全社会来学习。这个平凡的教师的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国人。教师朱长海勇救学生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

朱长海老师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坚强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他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这位年轻的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他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我认为,“最美教师”的义举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在他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向“最美教师”学习:一是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二是甘于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责任。

朱长海老师的`瞬间抉择,绝非来自于他偶然的条件反射,而是来自于他最美心灵和无远弗界的人性大爱。也正是她这种处处以他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为重的“道德理性”,才会有他生死时刻的自然而然之举。

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朱长海的英勇行为表现了一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情怀,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

朱长海老师勇救学生的英勇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也是一名教师,我决心以朱老师为榜样,学习他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他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学习他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如今,社会各界正掀起一股缅怀朱长海,学习朱长海的热潮。    “朱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托举了学生的未来,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德高为范,我们要将他这种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精神传承下去。”铜陵市民曹思远说。“朱长海老师舍身救学生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份担当、一份责任还有一份大爱,这也是我们当前社会所提倡的一种精神。”合肥市民 方四平说。“朱长海老师的崇高师德深深地感染了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更应以实际行动去践行这种精神。”安庆市大观区德宽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吕红说。

网络上,网友们也纷纷热议朱长海的英雄事迹,网友“小弟豆奶”发起了“向朱长海老师学习什么?”的大讨论。网友“沙丁鱼小小罐头”说:“他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春风化雨、言传身教教会我们怎样做事、做人”.网友“小伙儿不爱吃水果”留言表达了对朱老师的怀念和崇敬,“他用生命教书育人,向伟大的人民园丁致敬!”

省教坛新星刘玉明在学习朱长海事迹后表示,“朱长海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是一种必然选择,是他高尚品行在危难时刻的自然凸显,我们向朱长海学习,真正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才是对英雄的最好纪念。”天长市城南小学教师王永斌为朱长海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进取精神、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最值得他学习,“我要好好学习朱长海,做一个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教师。” (记者 宋艺)

篇2:学习朱长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朱长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朱长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朱长海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近日,安徽省文明委依照“安徽好人”评选规则追授朱长海为“安徽好人”,并授予其安徽“最美教师”称号。另报经中央文明办同意,朱长海将直接入围7月份“中国好人”。安徽省教育厅追认他为“省级优秀教师”,省总工会追授其“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天长市有关部门正在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相关荣誉称号。

如今,社会各界正掀起一股缅怀朱长海,学习朱长海的热潮。

“朱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托举了学生的未来,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德高为范,我们要将他这种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精神传承下去。”铜陵市民曹思远说。“朱长海老师舍身救学生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份担当、一份责任还有一份大爱,这也是我们当前社会所提倡的一种精神。”合肥市民 方四平说。“朱长海老师的崇高师德深深地感染了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更应以实际行动去践行这种精神。”安庆市大观区德宽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吕红说。

“他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春风化雨、言传身教教会我们怎样做事、做人”。网友“小伙儿不爱吃水果”留言表达了对朱老师的怀念和崇敬,“他用生命教书育人,向伟大的人民园丁致敬!”

“朱长海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是一种必然选择,是他高尚品行在危难时刻的自然凸显,我们向朱长海学习,真正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才是对英雄的最好纪念。”天长市城南小学教师王永斌为朱长海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进取精神、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最值得他学习,“我要好好学习朱长海,做一个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教师。

朱长海同志的事迹充分展示了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坚定信仰和先进本色,展示了作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风范和育人之责。朱长海同志的先进事迹引起多家主流新闻媒体广泛关注,社会反响十分强烈,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立即行动,迅速掀起学习朱长海老师的热潮。吴祥贵要求:各校(园)一要及时传达、学习朱长海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的精神。当前正值党的群众路线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各校(园)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立足本职工作,把学先进典型活动与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深化教育改革、建设天长美好教育梦结合起来,认真实施,抓出成效。二要迅速开展朱长海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活动。要积极主动邀请朱长海先进事迹报告团到本校(园)做报告,要对学习活动作出具体安排,要安排专人负责,要形成报纸上有文字、广播上有声音、电视上有形象、网络上有内容的学习教育强势,弘扬正能量。同时,要做好本单位先进典型学习、推广工作,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三要认真学习领会朱长海老师先进事迹的精神实质,以朱长海老师先进事迹为榜样,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切实提升为人师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到学习实践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树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3:学习李长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宗殿洪  纪检监察一室主任

古语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纪检监察干部只有忘记心中的“小我”做到了思想行动上的“无私”,才能做到“无畏”,才敢于同腐败分子作坚决彻底的斗争。通过学习李长海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更加的理解了它的涵义。

一、刻苦钻研,争做业务带头人

在案件检查工作中,李长海同志始终坚持对每个案子的特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与此同时,李长海同志还深知要想干好案件检查工作,靠仅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有一颗刻苦钻研的恒心。他在查办每起案件的.时候都会仔细与同事分析案情,让每位同事都能掌握办案思路,并且他对于案件笔录非常重视,特别是在,在调查市直某单位案件时,在制作调查笔录的过程中,由于办案人员未能抓住主要问题,锁定关键证据,使案件办理陷入僵局。后来李长海发现这一问题,经过反复推敲物证,认真询问被调查人,并连续3次形成调查笔录,最终锁定违纪证据。李长海经常对我们说:“调查笔录是案件成败的关键,不能有半点马虎”。李长海经手的每起案件都亲自审查调查笔录,保证案件万无一失。

二、秉公执纪,不办人情案、关系案

在工作上,李长海严格按照职责办事,对事业充满激情、对工作充满热情,面对腐败案件敢于严肃查办,面对“打招呼、说感情”的情况,勇于将压力化为工作动力,面对荣誉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李长海对于查办案件中的人情关系总能坚持原则,秉公执纪。就像在查处区直某单位案件过程中,李长海查案前曾对办案人员说:“谁与被查单位有关系,现在就说出来,申请回避,如果开始调查后做手脚,别管我不讲情面!”李长海坚持原则,顶住压力。迅速锁定证据,当日下午5点钟开始调查核实,晚9点将被查单位负责人移送司法机关。

三、坚持原则,做合格的执纪人

李长海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有不畏艰难、披荆斩棘的意志和品格,勤能补拙,越难益坚。在纪检干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各类情况时有发生,有的过程艰难,有的内容繁复,有的涉及权势,有的涉及亲属,面对这些,李长海深知愤怒和痛苦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坚定严肃查办案件的信心。在工作中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对委局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都能够认真及时完成,不计较个人得失。

多年来,李长海同志始终坚守在反腐败斗争的最前沿,始终把查办案件工作放在首位,在查办案件工作中,坚持原则,不循私情,对错误倾向决不妥协迁就,坚持实事求是,严守纪律,固守廉洁从政思想道德防线,树立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纪检干部的良好形象,努力实践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通过学习李长海的先进事迹,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查办案件时,应做到“滴水不漏”,将每一份笔录都认真书写,每一份书证都仔细研究,将每一份手续都做全、做细。在案件查办过程中更要将每一个环节都提前演练,不给违纪人员以可乘之机。使我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李长海同志为榜样,不办“人情案、关系案”,坚定理想信念,拒腐蚀,永不沾,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模范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决不搞以权谋私、以案谋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篇4:学习朱治国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朱治国同志的事迹彰显着新时代组工干部的优秀品质和责任担当,书写着新时代人民公仆的纪实故事。功高不改忠贞志,位尊难移公仆心。人民公仆,当如朱治国,乃恪守初心者、求真务实者、不谋私利者、鞠躬尽瘁者。

何为公仆,恪守初心者。公仆,即人民之仆佐,职责是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身份烙印和行为底色。千千万万新时代组工干部来自人民、忠诚人民、奉献人民,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日夜思之,恪尽职守、忘我工作,把对初心使命的坚守转化为造福人民的行动。从“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到“听党的话、做党的人、为党做事”的杨汉军,再到“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的朱治国……他们用一心为公、担当尽责诠释了新时代组工干部对初心的铭记、对使命的坚守。

何为公仆,求真务实者。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公仆公仆,公字为本。求真务实,是为了解决问题。“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为了推动解决村干部报酬偏低、干部素质提升、牧民安居等实际问题,朱治国上高原、进牧区、走村舍、入民户,走遍全省362个乡镇,“全省4149个村庄,已走完一大半”。求真务实,才能够解决问题。“到基层去,多走多听”。正是因为朱治国注重实事求是,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凡事都要自己搞清楚、弄明白,真正用双脚丈量基层、开展深度调研、倾听群众声音,才能对政策的实行落实情况了然于胸,对解决急事难事棘手事得心应手。

何为公仆,不谋私利者。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用权为公,还是以权谋私,是衡量“公仆”优劣的重要依据,人民公仆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无数新时代组工干部始终牢记自己的公仆身份,走大道、为大公、求大义;然而,一些干部在荣誉和权力面前,自我恶性膨胀,忘乎所以、走入邪道,在酒色财气逐渐堕落,将群众和组织的监督置之度外,最终身败名裂。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正其身。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要摆正个人与组织、“公仆”与“主人”的位置,当以朱治国同志为“尺”,慎独谨严、夙夜在公,时刻谨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

何为公仆,鞠躬尽瘁者。22年工龄、25年党龄,甘当基石、善为伯乐,朱治国勤勉敬业、精益求精,用日复一日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用“时时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的态度表现出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名组工干部的“生命答卷”。回望百年_,千千万万万党员干部前赴后继冲锋、无畏艰辛奋斗,为各个时期国家建设和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踏上新征程,广大组工干部迈上“新的赶考之路”,敢于斗争、甘于奉献,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诠释了一心为公、造福于民的公仆情怀,展现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时代风貌。鞠躬尽瘁,是精神的延续,更是时代的呼吁。

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是碑。放眼全国,朱治国等新时代组工干部恪守初心、求真务实、不谋私利、鞠躬尽瘁的优秀品质有口皆碑,更感召、指引着越来越多组工干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推动组织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取得更大成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强的组织保证。

篇5:朱治国事迹学习心得体会800字

日前,反复学习了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的先进事迹,内心被深深震撼了,接受了一场纯粹的精神洗礼。朱治国以勤勉浇灌信念,用担当书写忠诚,以清廉恪守初心,用生命诠释使命,展示了一位优秀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把让群众致富当作自己最大幸福,这是对朱治国最深的印象,他曾说:“看到村子里有钱了,比我自己涨工资还高兴。”这句发自肺腑的话让人不禁动容,只有这样心怀着群众冷暖贫富,才会把群众利益摆到最高的位置,先百姓之忧而忧,后百姓之乐而乐,这种大我、超我的境界,让朱治国因挚爱而闪光。任组工干部多年来,他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时刻牵挂的事,再大的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朱治国既敢担当,又会担当,干事有章有法,最终实现了全省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这个过程中,朱治国是辛劳的,但也是幸福的,他所有的幸福都来自群众的幸福。

唯有实干,方能笃行。朱治国务实重干,全身心扑在事业上,才一步一个脚印,成就了事业,成就了自己,成就了坚守。无论是基层干部能力提升,还是村干部报酬调整,每一项任务都关系重大、涉及面广,朱治国用调研丈量实情,践行着“到基层去,多走多听”的承诺,所以才能把每件事都干到基层干群心坎上,让基层干部有干头有奔头有盼头。组织部门是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组工干部就是忙忙碌碌的贴心人,如何一心一意为大家服务好,是朱治国长年思考的事情,也是所有组工干部应该用心的事情,为党员干部人才服务好,最终目的是服务中心大局,为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赢取民心是干出来的,凝聚力量也是干出来的,组工干部要勇当探索者、创新者、闯关者、示范者。

为人干净,做事坦荡,公道正派自然能团结人。朱治国先进事迹的感人之处,还在于他严于律己,从不为亲朋好友谋半点私利,为了给妻子治病,宁愿不声不响把新房低价卖掉,也没向身边人开口借钱,还在于他重情重义,多年来照顾患病的妻子,一同与病魔做斗争,始终相知相守不离不弃。为夫当如朱治国,为人当如朱治国,为官当如朱治国,一个人不止顶天立地,无愧于天地,而且还无愧于人,更无愧于己,无论是活着还是离世,他都永远为人们所敬重、所惦念。

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朱治国对党绝对忠诚,对组织无限热爱,他活出了尽职尽责、高尚精彩的一生,他是我们的榜样,值得我们用心学习。

篇6:朱治国事迹学习心得体会800字

近日,《新闻联播》以《朱治国:心中有信仰 肩上有担当》为题,报道了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同志的先进事迹,朱志国同志从事组织工作22年,始终兢兢业业、为民服务,大力推进党建和扶贫攻坚,推动青海省4100多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43岁的朱治国用至死不渝的信念、忠诚、勤奋、担当刻画了优秀的共产党人形象。广大组工干部应向朱治国同志对标看齐,让榜样的力量充盈心灵,化作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自21岁大学毕业之后,朱治国同志工作22年一直毫不犹豫服从组织安排,尽心竭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不跟组织谈条件、讨价钱,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忠诚,对事业赤诚,对人民真诚的最美华章。作为组工干部,当以朱治国同志为“旗帜”,看一看彼此的差距,仔细反思有没有坚定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有没有把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成效上。

以榜样为“光”,锻炼本领,厚植“坚实底气”。“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作金。”朱治国同志用实干不断增强自身底气,全省启动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后,他迎难而上,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积极统筹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让4149个行政村最终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主动提出并大力实施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让3200余名村干部走进校园。无数个多个日日夜夜里,青海大地上布满了他走过的痕迹,办公室时常彻夜长明的灯盏和工整清晰的四五十本笔记就是他一心为民、苦干实干最好的证明。作为组工干部,当以朱治国同志为“灯塔”,在实干中充实自己,在思考中塑造自己,在行动中提升自己。

以榜样为“镜”,磨炼品性,凝聚“浩然正气”。朱治国曾说,只有为人干净,做事才能坦荡。尽管身居重要职位,但他始终把权力用到该用的地方,他与妻子异地生活2年,他没因妻子调动找过一个人;身边其他的亲戚朋友也都知道朱治国的“油盐不进”,没沾上他一点“光”。他用一言一行诠释了党员干部的“清心寡欲”,坚守住了手中权力的“一尘不染”。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也必须做到公私分明、作风清正,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做的坚决不做。要坚持“三省吾身”,掸除思想上的灰尘,擦亮初心、激扬动力,做底色干净、风清气正的组工干部和新时代青年。

篇7:阅读学习朱治国事迹心得体会

【心中有信仰 肩上有担当】

朱治国,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从事组织工作近,始终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大力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推动青海省4100多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而朱治国却因积劳成疾,永远离开了我们。

青海省西宁市陶北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朱治国在一线调研时发现,青海省近80%的村庄都像陶北村一样,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要想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首先要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朱治国大力推动实施“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与青海开放大学联合举办村干部学历提升大专班,使一大批村干部进入大学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开拓思维。

在朱治国的推动下,几年来青海省共有3483名村干部圆了大学梦,他们把新学到的知识融入基层治理,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到底,全省三分之二的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到了10万元以上。

这些年,朱治国还牵头制定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多个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谋划推动了青海省“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然而长期的一线奔波和超负荷的工作让朱治国的身体严重透支,2022年6月11日,朱治国因突发心源性猝死不幸离世。朱治国用责任与担当书写了一名组工干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篇8:阅读学习朱治国事迹心得体会

【一名组织部长的生命答卷】

一切,竟是这么突然!

朱治国走了,年仅43岁。

如果说,20余年的组织工作是一种历练,他在这历练中锻铸了两个字——

忠 诚

对党忠诚,是对组工干部第一位的政治要求,而且是惟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用一生乃至生命坚守、捍卫的忠诚。

朱治国常说,做党的干部,从事组织工作,必须讲党性、讲政治,懂规矩、讲规矩,按规矩办事;要毫不犹豫服从组织安排,尽心竭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不跟组织谈条件、讨价钱。

这是朱治国生命中最后的几个月——

为了筹备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4月以来,朱治国和同事们投入了紧张有序的筹备工作。赶上疫情,吃住在单位,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几个小时。会议期间,带着组织组成员一遍一遍审核选举程序、核对人选名单,一次次组织演练、打磨细节,有时加班到凌晨三四时。“100多份材料都得从我们这儿过,来不得半点马虎。”

这项重要工作结束了。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到西宁、玉树开展领导班子调研,他总是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

6月11日,是个星期六,本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但跟同事约好了上午到单位一起修改材料,10时40分准备出门……

天妒英才!朱治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和他朝夕相处的同事们一遍遍回忆着他生前的点点滴滴……

省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刘志德清晰地记得他和朱治国的最后一次对话:

“6月9号下午开部务会,朱治国和我一起进会议室,他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看他脸色发黑、嘴唇发紫,说话声音略带沙哑。”

“不知道咋回事,这趟去玉树睡不着觉!”

“前段时间太累了,你得好好休息休息!”

“一堆事儿呢!下周还得去趟黄南……”

让朱治国一刻不敢耽搁的,何止是这一次。

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是全省基层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组织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为了组织实施好20村(社区)“两委”换届,朱治国带领分管处室提前半年开始谋划,搞调研、定思路、拿方案,仅一个《换届工作指导意见》前前后后改了十几稿……细细推敲、字斟句酌。

时时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是朱治国一贯的作风。

年1月1日至3日,是全省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换届选举的日子,也是朱治国最牵挂的日子。“志德,元旦放假咱们别休息啦,到海东(省委组织部里联系海东市)看看村党支部换届吧,咱俩各包3个县。”

“3天下来朱治国和我跑了50多个村。按照约定,每天晚上朱治国都要和我通个电话,互相通报一下当天各自观摩的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他会及时编发信息,在全省村级换届微信群中提醒各地。”刘志德回忆着去年元旦和朱治国在海东的3天。

最终,全省4149个村和515个社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换届工作。

严慎细实优的作风不是一日之功,靠的是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强烈的责任心,在每一件事情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能百炼成钢。

实 干

如何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就是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熟悉朱治国的同事都说,对于工作,他从来没有得过且过的想法,更不存在差不多,在他看来,“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

这种近乎苛刻的要求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在朱治国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搞基层党建的同志,不能老坐到办公室,要迈开步子、沉下身子,多到基层听听党员群众的呼声。”到省委组织部工作以来,全省366个乡镇,都留下朱治国的足迹;4149个村子,他走过一半以上,他对很多村子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谋划工作注重底线思维、闭环思路,推动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搞基层党建不可能‘吹糠见米’,看准了的事情不要经常换频道,坚持做下去,一定能够见成效。”正是靠着这股韧劲,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骄人的成绩;他对工作高度负责,对经手的文稿材料极端认真,以“文过我手无差错,事经我办请放心”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同事。他写过的材料、修改过的文稿,很多都成为同事和基层组织部门同行学习借鉴的范本。

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朱治国作了一次题为《自觉把实事求是作为人生信条》的发言,给班上的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文章中谈到:“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是工作方法,也是党性问题。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

党中央部署实施脱贫攻坚以来,按照部务会的要求,朱治国带领处室同志调查研究、谋划思路、研究政策、制定措施、沟通协调,省委组织部从全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先后选派1.49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下沉1622个贫困村。带领同志们创造性地出台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管理服务保障措施,为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努力。他大力选树、宣传驻村干部典型经验,主持拍摄了《我叫第一书记》《他叫第一书记》纪实宣传片,真实反映了驻村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感人事迹,受到广大驻村干部的一致称赞。

“很多事在我这可能是一件小事,但对一名干部、对事业来说都是大事。”翻开朱治国的读书笔记,有这样一段话:对领导干部来说,无功就是过,不干事是最大的错误。

凡事精益求精,需要大把的时间。朱治国把自己当成了海绵,挤了又挤。当了副部长后,朱治国更忙了,每天像个陀螺一样连轴转,几乎没有一个周末是完整休息的。一本又一本的工作日志里面,详细记录着一个时期需要重点推动的工作和解决的问题。

也有同事问他:“天天没日没夜干工作图个啥?”

朱治国回答很简单:“在组织部,只有苦干、实干才能对得起组织。”

在最吃紧最吃劲的时候,最能考验人;在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刻,最能看出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面对工作中的难题,朱治国没有丝毫畏惧和退缩,而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敢做“热锅上的蚂蚁”,敢接“烫手的山芋”,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篇9:朱治国事迹学习心得体会400字

朱治国,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从事组织工作近,始终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大力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推动青海省4100多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而朱治国却因积劳成疾,永远离开了我们。

青海省西宁市陶北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朱治国在一线调研时发现,青海省近80%的村庄都像陶北村一样,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要想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首先要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朱治国大力推动实施“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与青海开放大学联合举办村干部学历提升大专班,使一大批村干部进入大学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开拓思维。

在朱治国的推动下,几年来青海省共有3483名村干部圆了大学梦,他们把新学到的知识融入基层治理,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到底,全省三分之二的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到了10万元以上。

这些年,朱治国还牵头制定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多个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谋划推动了青海省“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然而长期的一线奔波和超负荷的工作让朱治国的身体严重透支,2022年6月11日,朱治国因突发心源性猝死不幸离世。朱治国用责任与担当书写了一名组工干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篇10:学习李长海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李长海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安次区纪委常委 汪书常

“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在每名纪检人员的心中,这句话都刻骨铭心。纪律是每个纪检人心中神圣的信仰,这句话在李长海同志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

尊崇纪律、敬畏法律的坚定信仰。一名纪检干部就要树立起对法律的崇高信仰,始终坚持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觉以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为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近三年来,李长海先后查办违纪违法案件40余件,给予党政纪处分97人,移送司法机关24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21亿元。而这正是李长海对国家、对人民交出的最满意答卷,心中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一旦有干部违纪违法,我们纪检人决不手软。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收到过多封的`恐吓信,收到过各种各样的死亡威胁,但在邪恶面前,李长海用正义的拳头将它们一一击碎。只要有大案要案,李长海总是冲锋在一线。面对涉案人员和金额最多、案情最复杂、性质最严重、查办难度最大的“3・13”华昊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系列案,李长海带领团队经过7个多月的昼夜奋战,将华昊集团腐败窝案脉络晾晒在阳光之下。这其中的艰难与困苦,也许只有李长海自己最清楚,但恐吓与威胁,改变不了一名纪检人的正义之心,在法律和纪律面前,一切不法分子都是“纸老虎”。

厉行纪律、依法办事的行为准则。在侦破华昊集团腐败窝案的过程中,李长海的团队昼夜奋战7个多月,查阅账本5000余册,足迹遍及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多地,中、农、工、建,光大、交通、河北、美国花旗等各大银行。查处37名涉案人员,涉及处级干部9人,成功抓获了“领头大哥”,将真相晾晒在阳光之下。对这种危害国家、破坏纪律、践踏法律的行为,李长海挺身而出、坚决斗争,他心中知道无人可以凌驾于纪律和法律之上,只要我们忠于事实、敬畏法律,所有的黑暗邪恶势力都会倒在正义的面前。

清正廉洁、干净做官的人格魅力。在李长海同志的心中,厉行纪律、依法办事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严格执法,带头维护法律的权威,是纪检干部的基本原则。清正廉洁是一名党员干部最基本,也是最优秀的品质。“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做人要实”就是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殷切期望,为人正派,具备较高的品德修养,踏实工作、为人诚恳。作为一名纪检工作者,我更要学习李长海同志“清正廉洁、干净做官”的品格,做党的纪律的捍卫者和国家法律的维护者。

“思想上不干净,就会瞻前顾后;案子上不干净,就会人仰马翻!”李长海总是这样提醒大家:一人为私、两人为公,办案中不能单独行动;干净做人,虽不会大富大贵,但保你平安无忧。

通过学习李长海,我深深被他的宝贵精神所感染,树立为民掌好权的思想,正确对待权力、行使权力。并且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洁身自好,时时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律,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不去,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抗的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在工作中学会“静心、尽心”。心要静,做事稳,潜心研读,才能有所思,有所获;要尽心,干成事。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坚持原则,不畏邪恶、捍卫正义,坚定信仰。

我将以此次学习李长海同志为起点,在思想上坚守信念,对党忠诚,无私奉献;在工作上做好纪律审查工作,遵守工作纪律,严守工作程序,坚守工作底线,敢于提拔,不徇私情,坚决不办关系案、人情案。同时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和思想认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的工作做作风,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今后的工作。

篇11:学习朱彦夫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今天上午,在政府礼堂,我们认真聆听了朱彦夫同志的先进事迹,朱彦夫同志就是基层党员的一面旗帜,学习他的事迹,很受鼓舞。“前,我通过《极限人生》这本书,了解了朱彦夫同志的感人事迹。那时我参加工作不久,怀着满腔激情投入到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拿出《极限人生》看一看,每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领悟,这本书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

朱彦夫同志是基层党员的一面旗帜,特别是像他这样的基层党支部书记,更应该学习朱彦夫与民心贴心,为民办实事的精神。听了报告后,自己会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思路,带领村民一起建造更美好的家园。朱彦夫同志始终满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无怨无悔,无私奉献,反映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追求。我们党员干部要自觉转变作风,凝神聚力,真抓实干,为建设生态和谐文明的现代化临淄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自己深深地感觉到,与朱彦夫同志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向榜样学习,找到自己的不足,不断调整思路,进行改进。在朱彦夫的现实人生中充满了艰辛与困苦,但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却从未有失败和苟且。他外在的残缺无妨内在的完整,他内在的完整成为这个时代最为打动人心的抒情。与其说朱彦夫高尚,不如说他已早早地感悟到了精神之自由对于活着的乐趣。对于我们这些凡胎肉骨而言,我们眼中的幸福恐怕与朱彦夫内心所理解的幸福相去千里。()笔者想,朱彦夫一定自认为他是幸福的,他的幸福,来自凡夫俗子望尘莫及的高度,来自他以强大内心启发他人的参悟,来自以坚韧的创造生命奇迹的英雄主义,来自他的审美人生激发着更多的人进行一场生命的反观自照。

朱彦夫作为一名残疾人,能够有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非常让人敬佩,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实践一个人民公仆的忠诚誓言。

篇12:学习朱彦夫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观看《朱彦夫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海航行靠舵手,路线学习看榜样,党的干部看彦夫!朱彦夫同志是时代英雄,当代楷模。朱彦夫同志18岁时作战受伤,在战火中失去了四肢和一只眼睛,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他就成为了英雄,成为了可以躺在军功簿上享受以后光荣生活的普通一名士兵了!但他没有这样想,更没有这样做。在他24岁时任村支书,领导全村人民脱贫致富。将其本来可以停止的人生延长到极限与无限。尽管他的身躯是残缺的,但他却成为了完美的灵魂播火者,虽然他的四肢并不健全,但他是健全的心灵引导者。 朱彦夫同志是我们党员干部的一个精神坐标,也是我们基层普通党员的一面旗帜,更是村中父老乡亲的贴心人,是子女心中照亮前进道路的明灯,是我们每一个追求真善美的教育工作者精神高地的坚守者。我们所有的基层党支部书记或村长干部,学习朱彦夫与民心贴心、为民办实事的精神更有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我们每一名教师,都可以从身边去找到含有朱彦夫同志精神的典型、榜样,我们每一个教研员,都可以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可以从身边小事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事情。

听着他的事迹,我被深深地感动着;看着他那残废的身体,我被极大地震撼着;想着他的精神境界,我充满了感慨与惭愧;想象着他给别人带来的人格鼓舞与帮助,我暗自检讨着自己的工作,思考着自己的差距。

1.他本是个普通人,如何成为了钢铁战士?

为什么伤痛和残疾并没有磨灭他钢铁般的意志,反而激发了他挑战生命极限的无穷力量?因为它有坚定的人生信念与战胜困难的韧性。孟子曾经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看来,朱彦夫同志是经历了人生巨大的风雨与磨难,才在其人生的天空中显现了美丽的彩虹与云霞!与其腐烂,不如燃烧!自己则缺乏坚定的意志,稍微有一点困苦就容易灰心丧气,自然界的凄风苦雨往往就令我感冒难耐,昏昏沉沉,工作效率低下,难以有鲜明的成效。

2.他成为了众人眼中的神,如何接近普通的民众?

朱彦夫同志领导群众们脱贫致富,功绩卓著。以坚韧的创造生命奇迹的英雄主义精神树立了一座丰碑;作为一名残疾人,却能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自然是我们普通群众、普通党员心目中的神。可为什么能够不脱离群众呢?为什么没有出现“离亲叛众”的现象,也没有“众叛亲离”呢?因为他俯下身子当群众,眼中有民生的疾苦,心中有乡亲们!我们为什么本身就是普通人,就是一名普通教师,为何却有一种盛气凌人的样式?为何不能接近一线教师与学生?我们要争取更多的时间到学校去,深入课堂,接触学生,才能将学习落实到实处。

3.传承精神因子,成就精彩人生。

近期的群众路线系列学习,是本人入党以来的一次重要学习活动,使我对党的认识有了有一次全面而具体的认识洗礼,是本人提高认识,提高政治觉悟与政治素养的一个重要载体。这攸关本人的专业发展提升,是另一种形式的专业技能炼。反思“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更是无比的汗颜与羞愧!只有勇于传承朱彦夫等人的伟大精神因子,在我们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就精彩的人生。

篇13:学习朱彦夫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面对他残缺而又衰老的身体,听完他震撼心灵的故事,你会强烈地感觉到,老人的背后,分明矗立着我们的民族之魂、兴国之魂。朱彦夫,这位留下无数壮举的英雄模范,这位历尽坎坷却从未向命运屈服的耄耋老人,用他一生的忠诚与执着,奋斗与奉献,生动诠释了我们这个民族历经风雨却始终生生不息、昂扬向前的精神因子,是践行伟大中国精神的一面光辉旗帜。

真正支撑起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是精神的力量。这种精神看似无影无形,却蕴含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强大能量,是一个国家的民族之魂、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放眼人类历史进程,那些在世界舞台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和民族,在发展繁荣的道路上,无不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把无数个体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蓬勃向前的精神伟力。回首我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些熔铸在无数中华儿女血液之中的理想追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努力奋斗拼搏、不惜流血牺牲,历经百余年的艰辛探索,赢得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正确道路,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展望民族复兴的灿烂前景,把十三亿中国人紧紧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的中国精神,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底气所在,志气所在。

朱彦夫是伟大中国精神的践行者。作为横跨革命、建设、改革三大历史时期的英雄模范,从革命战士到一级伤残军人,从农村党支部书记到退休老人,朱彦夫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生角色不同,具体的先进事迹不同,但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却是贯穿他整个生命历程,激励他不断挑战人生极限最可依赖的力量源泉。品读朱彦夫的事迹,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细节,更是那么一股子遇难而上、永不服输的劲,那么一股子敢想敢干、战天斗地的气,是那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比忠诚与热爱,是那充盈在天地之间无比坚定的精神信仰。跌倒了,再爬起来,失败了,再重新来过,朱彦夫几十年来用钢铁般的意志创造了人生奇迹,靠的就是这股劲、这股气、这种精神。我们今天要战胜改革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风险和挑战,将“两个一百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同样需要这股劲、这股气、这种精神。纵览朱彦夫精神的各个维度,无论是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还是无私的奉献,勇敢的担当,都是中国精神在具体层面的鲜明投射,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穿越时代的持久价值魅力,值得全社会永远珍视学习。

学习朱彦夫,就要学习他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朱彦夫四肢全无、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仅有0.3,如此残缺的身体却能迸发出如此强大的精神能量,创造出如此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靠的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正如朱彦夫所言,“我心里要不是装着个党,不装着个共产主义,我老朱早就死了。”理想信念,是一切精神的精神源头,是一切价值的价值原点,是解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关键,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精气神,有什么样的行动表现。当前,个别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有的贪图虚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有的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出现这些问题,说到底是理想丧失了、信念崩塌了。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有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向朱彦夫学习,首先就要学习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就要像他一样为信仰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全部精力。

学习朱彦夫,就要学习他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朱彦夫对群众的感情是真诚的,是实实在在的。群众有苦,他自己难甜;群众受穷,他心里难安;群众有难,他慷慨相助。正是由于心里装着群众,关心群众胜过关心自己,他才能把父老乡亲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带领群众同甘共苦、不懈奋斗,硬是把一个“连地瓜干都吃不饱”的穷山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正是由于对群众有真感情,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朱彦夫才赢得了父老乡亲发自肺腑的信任、拥护与爱戴。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推进,做好群众工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朱彦夫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朱彦夫作为一面镜子,对照朱彦夫查一查问题,找一找差距,树一树形象,以朱彦夫的为民情怀为标尺度量一下自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以朱彦夫的务实清廉为标杆查摆自己的“四风”问题,用朱彦夫视民如伤的境界来匡正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应当看到,朱彦夫与人民群众的真感情并非无法复制,朱彦夫的为民情怀并非高不可攀,身为残疾人的朱彦夫能够做到,每一名党员干部更能够做到。

学习朱彦夫,就要学习他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功崇惟志,业广为勤。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面对家乡的落后面貌,朱彦夫没有去“等靠要”,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勇于担当,挺身而出,拿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几十年如一日地艰苦奋斗才换来“山上松树带帽、山下林果缠腰”的张家泉。为了记录、传承战友们在战场上英勇悲壮的历史,朱彦夫拖着残躯义务作了千余场报告,苦熬七年一字一句为后世留下百万字书稿。朱彦夫的故事告诉我们,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一切愿景,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发展转型,化解社会矛盾,保障改善民生,哪一项都需要我们甩开膀子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实干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只要我们像朱彦夫那样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结合起来,把心思放在实干上,把劲头放在实干上,踏踏实实,稳扎稳打,就一定能够干出成绩,干出实效。

伟大的梦想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梦想。朱彦夫以一生奋斗拼搏忠诚践行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像朱彦夫那样高扬理想信念旗帜,永不停息地奋斗,以每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形成推动时代进步的巨大力量,去赢得民族复兴的伟大辉煌。这就是朱彦夫光荣事迹的时代价值所在。

篇14:朱治国的事迹和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榜样的精神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榜样的先进事迹是可追可及的。让我们怀着崇高敬意走进朱治国同志铿锵无悔的一生,用一串串“重若千钧”的数字破译精神密码,诠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初心答卷。

从“21岁扎根西宁800公里外的戈壁乡镇”中,解密“信念如磐、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作为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朱治国放弃了一线城市的“风花雪月”,坚决服从组织分配,满腔热忱拥抱戈壁乡镇的“风沙草根”。面对“环境恶劣、条件拮据”的现实困境,漫天黄沙并没有吓退这位21岁来自城里的娃娃,“不挑活儿,入户填表、农田调研、写简报、接待群众,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毫无怨言”,领导和同事对初次入职的朱治国给予了高度赞赏。是啊,800公里是苍凉与繁华的距离,更是信念和忠诚的尺度。“他爱家乡爱工作,他是打心眼里愿意这么做。”同门师兄的一句话解释了很多人的疑惑。是的,因为热爱,所以无悔;因为责任,所以担当。我们和朱治国一样选择了基层,也要与他一样始终以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公仆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昂扬“忠诚于党,报效于民”的精神脊梁,在激流勇进的时代浪潮里、在光明远大的赶考征程上,真正点燃共产党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澎湃起“万山磅礴看主峰”的领航伟力!

从“培训基层干部35.29万人次,3000余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中,解密“实干笃行、务实创新”的职业操守。朱治国在常年研究基层党建、管理党员教育的工作中发现,青海4149个村3多名“两委”干部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0.12%,工作中“有想法、没办法”“有力气、没技术”的问题普遍存在,成为制约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决难题,啃下“硬骨头”,朱治国展开深入调研,联合青海开放大学、市州电大骨干教学力量赴湖南“取经”,科学规划专业和课程,打通激励报名的作用渠道。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不到三年时间,青海省广阔的农村地区,成千上百的基层干部、村两委成员迈进校门、获得学历,成为有文化懂技术的带头人。此项组织工作效果明显、操作有力,被很多其他省市借鉴。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发扬朱治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务实精神,用“真抓实干”解决好三农问题,多接一点“烫手芋头”、多当一次“热锅蚂蚁”,深刻理解发展的成绩等不来、靠不住、要不到,也拖不起。务必要戒骄戒躁、尽心尽力,切不可抱着“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错误思想,当起“冷漠看客”和“甩手掌柜”,要砥砺前行、风里来雨里去,在“沾泥土带露水”中勇做新时代的“过河卒”“实干家”和“奋进者”。

从“走遍全省362个乡镇,连续32天吃住在单位,睡坏4张行军床”中,解密“牢记宗旨、心系百姓”的公仆情怀。,了解到基层反映待遇低严重影响脱贫发展和组织建设的情况,朱治国本着“再难也要把事情办好”的劲头,带队组织大家迅速分组下乡,冒者严寒、克服缺氧驱车几千公里来往于数百个村社察实情、听心声。亲历了基层干部腿跑断、嘴磨破,却付出多、收入少、保障不足的实情后,朱治国一头扎进办公室,写报告、拟方案,经过两个多月的“夜以继日”,青海省村干部报酬调整方案出炉并实施。“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马上要启动,我们去村里看看”,朱治国与同事通过电话后,两人驱车来到海东市,避开县城周边,专挑山沟沟钻,不定路线,见村就看。3天时间,行程1500公里,走了近50个村。一步一足皆是为民彰显,一心一意全然问心无愧。朱治国用生命点燃了党的事业,也点亮了人民群众温暖的心灯。作为基层干部在基层这个“大熔炉”里,要以朱治国为榜样、为行动标杆,时刻葆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时刻坚定锲而不舍的态度,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让无言的基层大地刻录上我们砥砺为民的足迹!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我们也许是一名平凡的基层干部,我们也许这一辈子也都默默无闻,但我们仍然要坚信历史和人民总不会忘记,就像不会忘记朱治国同志一样,铭记我们铿锵激昂的力量、铭记我们青春无悔的奉献、铭记我们砥砺为民的奋斗。流血、洒泪、淌汗,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除了鲜花和赞美,还有精神和积淀,相信在未来某一天,我们回首过去会因为自己矢志初心、挺身向前而“满怀骄傲”,那一刻,我们都是英雄,是自己的也是人民的!

篇15:朱治国的事迹和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一名组织部长的生命答卷——追记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的新华社文章中,一个陌生的名字朱治国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伴随着一段段的文字介绍,朱治国的人生阅历,工作中的拼搏付出;生活中的清正廉洁;家庭中的责任担当;生命中的奋发向上。他的事迹像一粒种子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把他的光辉形象深深的印刻在我们的心上,慢慢生长成参天大树,时刻激励着我们在组工干部的岗位上尽忠职守,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担当,不断前行。

作为组工干部朱治国从基层乡镇开始干起,基层乡镇环境恶劣,气候干燥,风沙大,交通不便,吃住条件等都很艰苦,对于刚从市里毕业的大学生是很大的考验。朱治国克服一系列困难,认真地工作,默默地付出,从来不挑活儿,入户填表、农田调研、写简报、接待群众,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毫无怨言。随着从乡镇到市里到省里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变动,都是对朱治国工作和付出的肯定,无论在什么岗位,手里掌握着多大的权力,朱治国始终深入基层,心系百姓,勤于调研,善于规划,推动乡村脱贫,带领人民致富。正是对工作的执著与热情,投入与奋进,不停地下基层调研,根据基层实际情况不断地推出各种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不断用生命诠释组工干部的使命与担当,却在43岁的大好年华画上生命的终止符,倒在自己始终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倒在自己不停忙碌地工作路上,倒在不停奋斗和努力的组工工作中。

朱治国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热爱的组工工作中,生活中清正廉洁、简单朴素,从未用自己工作中的权利为家人找过一次关系调动工作,连自己怀孕的妻子调动工作都要参加考试和面试。从不参加酒宴也不收受任何礼物,公事公办不因私人感情影响本职工作。一件衣服也是穿三四年不换,很少买新衣服。在妻子患癌后更是挑起家中的全部重担,既要照顾生病的妻子,又要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用八年的时光支持妻子与癌症抗争,在完成好工作的凌晨2点钟还要回家照看家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工作的使命,对家人的担当。

在困难面前朱治国从来没有被打倒过,面对工作难题,勇于开拓进取,按照国家法律规范因政施策,因地制宜,带领乡镇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带领村民致富。面对照顾老人孩子和患癌妻子的家庭压力,用瘦弱的肩膀撑起生活的重担,不言苦不说累,默默承受和努力着,抗争着生命的不公和生活的不幸。虽然朱治国在最优秀的年华与世长辞,但是他的精神不灭,事迹永存,永远值得我们纪念,不断激励着我们更努力地工作、更认真的生活,继承使命与担当,披荆斩棘,不断前行。

篇16:朱治国优秀事迹学习心得体会800字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

报党何惧身先死,宜做飞鸿踏雪泥。朱治国同志如一枝绽放雪域高原的傲雪之梅,零落成泥而幽香四溢,将自己忠诚不悔、奋进不息、刚正不阿的光辉事迹写在青海的壮美大地上。广大组工干部要从朱治国同志身上汲取磅礴的奋进之力,自觉向他看齐,勇毅奔赴波澜壮阔的伟大新征程。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致敬朱治国“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诚品质。把党的事业作为毕生追求,是对朱治国同志最好的形象刻画。在他生命的最后两个月,他几乎天天“连轴转”,刚忙完党代会的事情,又转战人大会“战场”,接着又是马不停蹄地调研座谈工作,直至倒在去加班的途中。22年工龄,25年党龄,43年的短暂一生,他将生命的大半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党的事业,他把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都融入了“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的铮铮誓言中。奔赴新征程,广大组工干部要学习朱治国同志“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诚品质,永葆忠诚本色,把忠诚放在第一位,自觉锤炼党性,强化信念,将个人事业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向着__绘定的宏伟蓝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愿得此身长报国”的价值追求,以“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爱国之心,以“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奉献担当,书写新征程上的壮美忠诚“ 篇章”。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致敬朱治国“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奋斗品质。“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最生动地刻画出朱治国同志的干事态度。面对“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等“新鲜事物”、新鲜课题,他没有徘徊张望、没有等待犹豫,充分发挥党组织功能和党组织优势,实施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提出了集体股份分红型、盘活集体资产型、利用集体资源型等7种发展模式,有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孵化”。奔赴新征程,广大组工干部要学习朱治国同志“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的奋斗品质,自觉砥砺斗争精神,以“越是艰苦越向前”的拼劲,以“吹尽狂沙始到金”的闯劲,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自觉扛起时代之责,争做干事创业的“带头人”和勇于担当的“责任人”,在新征程上交出我们这一代人的优异答卷。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致敬朱治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廉洁品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是朱治国同志常挂嘴边的话,也是他身体力行的人生“信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身边人,让“不谋私利”成为他的显眼“标签”,也因此赢得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被亲切地称为“尕书记”。奔赴新征程,广大组工干部要学习朱治国同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过硬作风,自觉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作斗争,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拿出“烈火焚烧若等闲”的坚定,保持“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追求,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更加绚丽的华章。

篇17: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体会精选

朱有勇在工作行动中信念坚定。他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践行到脱贫攻坚的行动中,主动到深度贫困区域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在他这里,信念就是行动力,信念就是主动力,信念就是表率力。他让时代楷模的“信念”二字闪烁出温暖的光辉,照亮人生之路。他让时代楷模的“志向”二字释放出强大能量,铺就群众致富路。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像朱有勇一样志向深远,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作为学生会干部,要像朱有勇一样有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我们是学生会的中流砥柱,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不断创新,打造自己部门的特色品牌。

篇18: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体会精选

云南省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座谈会7日在昆明举行。会议强调,要深入广泛开展向朱有勇同志学习活动,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朱有勇同志是初心使命的忠诚践行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报国之心和为民情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典型性和代表性。

据了解,朱有勇院士是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朱有勇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带领团队扎根深度贫困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用科技成果带动村民发展冬季土豆、林下三七等产业,培养了1400名科技致富带头人,被誉为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近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同志的先进事迹,授予朱有勇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时代楷模朱有勇学习感悟

云南省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座谈会7日在昆明举行。会议强调,要深入广泛开展向朱有勇同志学习活动,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朱有勇同志是初心使命的忠诚践行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报国之心和为民情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典型性和代表性。

据了解,朱有勇院士是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朱有勇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带领团队扎根深度贫困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用科技成果带动村民发展冬季土豆、林下三七等产业,培养了1400名科技致富带头人,被誉为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近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同志的先进事迹,授予朱有勇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朱有勇同志是云岭大地涌现出的时代楷模,是我们身边最直接、最现实、最生动的学习榜样。”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陈豪在座谈会上表示,我们要向朱有勇同志学习,模范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自觉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向朱有勇同志学习,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继承和弘扬科技战线的优良传统,争做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员、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以科学技术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要向朱有勇同志学习,满腔热情地致力于科学研究,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增强国家担当和社会责任,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深入研究云南省经济和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科技问题,为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贡献聪明才智。要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忠实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现代化教育,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个农民教授,为农民做点事,这是我的初心;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响应党的号召,投身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这是我的责任;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我的本分;作为一个农业教育工作者,培养边疆农村乡土人才,这是我的职责;作为一个驻村科技扶贫的代表,不是我一个人在努力,这是上百位院士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朱有勇院士在会上发言时表示,开展脱贫攻坚以来,自己见证了云南乡村的巨大变化,这是党中央英明决策的成果,是各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成果,是中国工程院上百位院士专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是成千上万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成果。自己将继续不忘初心使命,与千千万万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们一起,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全部力量。

时代楷模朱有勇学习有感

“我们把科技论文写在了大地上,这比把论文写在纸上艰难得多,但在我们心中、在拉祜族群众心中,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飘香的分量比一纸论文要重得多、亮得多。”朱有勇说,让研究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这就是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朱有勇口中的“拉祜族群众”是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群众,而澜沧县是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朱有勇院士是我身边的‘时代楷模’,是我熟悉的‘时代楷模’,是离我最近的‘时代楷模’。”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杨中兴表示,4年多来,朱有勇院士扎根拉祜山乡,恪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真情帮扶少数民族群众,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成果送进千万家,用无疆大爱助力深度贫困的澜沧驶入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为澜沧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了真心“亲民”、诚心“为民”、尽心“富民”3个标杆。

“通过向朱有勇学习,使我们的教师更加坚定立德树人的初心;使我们的师生更加坚定强农兴农的决心;使我们更加坚定脱贫攻坚的信心。”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吴伯志认为,涉农高校要做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前,黄惠川还是中国农业大学一名大三学生,当时他被朱有勇一句 “我是一个农民教书匠,不会坐着说话”深深打动,他考入云南农业大学,师从朱有勇攻读硕士、博士。如今的黄惠川成为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精神继续传递。

“为了能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技成果真正应用到田间地头,朱有勇院士把家安在了偏远的小山村,带着我们一起学拉祜话、唱拉祜歌,穿着迷彩服、绿胶鞋和老百姓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尊重和爱戴。”黄惠川说,朱有勇将团队研发多年的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关键技术无偿给当地农户和群众使用,唯一的条件是“不用一颗化肥、不打一滴农药、收益的15%要用于扶贫公益事业”。而这15%,正是本应属于朱有勇的技术股份。

“朱有勇院士不为自己、也不在乎什么回报,他只希望能将科研成果真正应用推广到田间地头,能够帮助老百姓实现脱贫致富,帮助老百姓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才是我们农业科技人员应该有的最高追求。”黄惠川说。

“我是去年从北京来到了云南,也是一名支持西部的建设者,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教授、长江学者吴顺川认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用在大地上,这才是科技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

“我将始终坚持‘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理念,聚焦特殊困难群体,服务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社会治理创新。”云南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工作人员和敬韡表示,朱有勇院士的事迹激励着自己,自己将把民政服务对象的所想、所需放在首位,引导慈善社会工作力量积极参与,为民政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云南中药材资源丰富,我们要大力开发云南特色药品,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云南白药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发中心研发总监、高级工程师朱兆云表示,朱有勇院士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脱贫攻坚当中,来帮助农村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值得每所有人学习的。

篇19:朱治国事迹和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

在青海西宁的最好季节,43岁的朱治国与他热爱的土地撒手诀别。在炎炎夏日中离去,在凛凛冬日中犹在,朱治国用有限的生命谱写的实干强音依然响亮,以无私大爱书写的时代答卷依然出色,给予了无数青年基层干部前进的力量。在先进事迹中找寻奋进的方向,在灵魂共振中锚定拼搏的目标。作为青年基层干部,我们要以朱治国同志为榜样,怀揣大爱,饱含对基层的真爱,对工作的热爱,对个人的自爱,无怨无悔,恪尽职守,自律自省,在前进道路上一往无前。

以“真爱”扎根基层,坚定不移走“乡间小路”。21岁大学毕业后,朱治国没有留恋城市,通过考录后服从组织分配,来到了距离西宁市800公里以外的戈壁乡镇工作。面对风沙大、交通不便、饮食居住条件差等考验,他毫无怨言,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从城市来到乡镇,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态度。“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青年干部青春正盛,头上便是蓝天,脚下就是泥土,身边就是百姓,拥有着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当以昂扬姿态,奋勇前进,用好基层工作这个成长的“助推器”。要时刻牢记自己来到乡镇,下沉基层的初心是什么,不忘自己来时的路,就不会迷失方向。遇到磕磕绊绊时要沉着冷静,不可自怨自艾、妄自菲薄,动不动就后悔、内耗,时刻保持内心的坚定充盈,看看周围的家常烟火、平淡温暖,从身边的人间百态中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珍惜自己在基层的时光,打心眼里热爱乡村的一切,将青春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以“热爱”务实肯干,披荆斩棘走“盘山公路”。“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这样一句话贯穿了朱治国的一生。走完了全省4149个村庄的一大半、推进基层班子学历提升建设、亲历基层干部工作实情、给基层干部想办法,吃定心丸……朱治国将“实干”刻进了骨子里,对待工作从不糊弄,面临困难从不退缩,真心实意为干部谋福利,为更好地服务人民打下坚实的班子基础。所以,青年干部无论在怎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积极到一线去,扑下身子,迈开步子,到田间地头,到市场社区,到小道乡间,去看、去听、去发现,在实践中磨练。承接工作任务时,“差不多”的糊弄不可取,“我不行”的畏难要不得。面对繁琐的任务,以“差不多”的心态完成,结果往往“差得远”。学会把握核心,分解任务,一步步扎实走,好好干,才能做到工作有成效,个人有进步。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遇到困难任务时,抱怨、退缩只会让我们永远蜷缩在舒适圈里,无法有进步和突破。焦裕禄艰苦奋斗改变兰考地貌,石光银治沙不止终成沙漠绿洲。要把每一次的“烫手山芋”看作是“升级”的钥匙,多问多学,着手走心,经年累月下来就能实现蜕变。

以“自爱”常学多省,干净坦荡走“康庄大道”。22年工龄,25对党龄,朱治国手中的权力一尘不染,为人干净、做事坦荡是他最好的写照。与妻子屈敏异地两年,他没为妻子调动找过一个人;与朋友聚会,绝不带“一个外人”,没让亲友们“沾”自己一点“光”。当前,年轻干部贪腐案件比重呈增长态势,不少年轻人前脚踏上仕途,后脚就入了歧途。我们要以朱治国为榜样,在思想上固本培元,坚持青年干部应有的澄澈与纯净,练就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构建干净的人际圈子。__曾饶有兴致地回忆当知青时跑30里借书的往事,时至今日依然对学习读书抓得很紧。在拥有更加丰富资源和便捷渠道的今天,我们更要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工作之余“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以简单的方式涵养心灵,构建强大的精神家园。忙于应酬,溜须拍马,困于花花世界的人终究会迷失自我,沦为欲望的奴隶。时刻忠于内心,保持真我,以志趣相投结交三五好友,在彼此信任和互相监督中共同成长,把心思花在服务人民、个人提升上,才是基层青年干部成长应有之义,才能真正成为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的干部。

篇20:朱治国事迹和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

眼下,青藏高原漫天雪花,尽显苍茫。而深夜的西宁,那盏长明的灯没有亮起,年仅43岁的朱治国,倒在了他用脚步丈量的基层一线,用热爱与担当燃尽一生,点亮了“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的组工灯塔。组工干部要以朱治国同志为榜样,擦亮组工干部的精神底色,用心做好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小身板蕴藏着大能量!”朱治国如同萤火虫,短暂的绽放照耀了漫长的夏夜。他用日复一日的行动,将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无限热爱洒落在青藏高原,熠熠生辉。每一个组工干部要甘当小小萤火虫,勇敢、轻灵地游弋于天地之间,即便渺小微茫,依然在暗夜里奋力发光,执着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艰苦奋斗,争做自力更生的组工干部。月下微光,树中流星。古人认为萤火虫生于腐草之间,却“虽缘草成质,不借月为光”,有自力更生的精神。21岁的朱治国没有留恋城市,通过考录后服从组织分配,到距离西宁市800公里以外的戈壁乡镇工作。当时的领导和同事对一致评价:不挑活儿,入户填表、农田调研、写简报、接待群众,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毫无怨言。广大组工干部要勇于跳出“舒适圈”,积极主动奔赴基层一线、偏远地区、艰苦地方,脚踏实地开展工作,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与魄力,磨炼踏实的工作意志、锤炼过硬的工作作风、历练丰富的工作经验,用困难与挫折来提升实战本领,带头冲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旱、抗震救灾、乡村振兴第一线,当先锋、做表率。

勤奋好学,争做业务精通的组工干部。古有车胤囊萤夜读,后人把书房称作“萤窗”,隐喻苦读不辍,亦砥砺世人像萤火虫那样努力发光,自强不息。对于学习,朱治国同志也始终有一种“不知足、知不足”的紧迫感,他写到:“每天都有新思考、新体悟、新收获,这种感觉很美妙,很久都没有这种充实的感觉,只是感到时间不够用,消化吸收不充分。”广大组工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工作做实、做精、做细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多下“真功夫”,少搞“花架子”,系统掌握基层组织建设、干部管理、人才工作等方方面面的业务知识,努力把自己锻炼成“提笔能写、上台能讲、遇事能干”的综合型人才,争当政策通、活字典、笔杆子和多面手,以精通的业务知识为党员、干部、人才更好地服务,树立组工干部良好形象。

以民为先,争做党性最强的组工干部。朱治国同志的水杯,刻着“以正治国”4字。一路走来,他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聚焦急难愁盼,想千方、设百计,把基层党组织缺资源、缺资金、缺人才等问题解决好,用责任与担当书写了一名组工干部满心为民的公仆情怀。组织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组工干部要带头筑牢群众观念,把服务群众作为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换来群众“事事放心得下”的幸福感,努力创造出经得起人民检验的业绩,让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党,永远跟党走。

清正廉洁,争做光明磊落的组工干部。萤火虫携光华而自照,一身光明,一生光明,如有德之君子、无迹之至人,心中有尺,言行有度。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朱治国同志始终牢记党的教诲,对手中的权力保持着敬畏之心。他时常告诫下属:“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夜之萤,虽照不了方圆之地,却亦能映照自身行止。这是在警示明人不做暗事,君子要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组工干部要敢于按事实说话、按原则说话,说真实的话、说正义的话,坚守自己的神圣职责。坚决克服“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等不良现象,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严守思想防线,严守纪律红线,严守道德底线,做一个经得起时间检验、经得起群众考验的好干部。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要知道,萤火虫从来不是为了长久发光而发光的,哪怕一息微光,亦能照亮那方小千世界。我们也许是一名平凡的组工干部,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一只萤火虫,只要愿意发光,就能够给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一点帮助,给夜带来一盏盏闪闪游动的灯,去照亮每个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的人。

好人好事作文

有关好人好事的作文

好人好事作文750字

好人好事480字作文

学习李艳丽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情况的汇报

湖岭镇旅游形象主题宣传口号

青海湖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口号

小港街道形象宣传主题口号摘抄

《耕荒》教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

学习朱长海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朱长海事迹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学习朱长海事迹心得体会(精选20篇)】相关文章:

四川必游景点的导游词2024-02-18

以真正的英雄话题作文2023-04-07

有关于心目中的英雄话题作文2023-07-08

四年级作文:寒假出游记2022-09-10

公司生产的个人实习报告2023-02-27

九寨沟小学生作文700字2022-04-30

诗意九寨作文2023-01-13

单位慈善捐款倡议书2022-10-24

爱心慈善捐款倡议书整合2022-11-02

慈善协会捐款倡议书2023-07-1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