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推荐15篇)由网友“一新”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
11月10日,华南农业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学校院士广场上,卢永根的雕像前又多了不少鲜花。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这位华农功臣的深深怀念和崇高敬意。
就在3个月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走完了89年的人生历程,安详辞世,留下一笔笔丰厚而宝贵的科研和精神财富。作为我国作物遗传领域的著名学者,他在多个领域立下首创之功;作为一名教授、校长,他悉心育人、慧眼识人,在华南农大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许多人以是卢永根的学生为荣;作为一名慈祥的长者,他将毕生积蓄全部捐出,奖掖才俊,泽润后辈。
卢永根逝世后,他的名字获得了更广范围的传颂,他的敬业精神、大爱情怀、人格魅力凝铸成一座高耸的丰碑,矗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1930年,卢永根出生于香港。第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在全民族抗战的战火硝烟中,卢永根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1941年,香港沦陷,还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卢永根被迫回到广州乡下避难。目睹离乱场景,经历颠沛生活,救国图强的信念犹如一粒顽强的种子在卢永根的心中逐渐生根发芽。
1949年8月,卢永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进入岭南大学农学院学习,开启了他与农业的一生情缘,也踏上了振兴农业、强国富民的漫漫征程。1952年,作为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首批学生,卢永根有幸拜在著名农学家、教育家丁颖门下,自此与“稻”相伴。
20世纪60年代初,卢永根成功划分中国水稻光温生态型和气候生态型的品种分型。70年代,卢永根将水稻矮生性遗传方式和等位关系作为研究主战场,将主要籼稻矮源分为2类4群。80年代初,他带领研究团队开展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基因分析,提出了“特异亲和基”概念,首次构建出3个中国原生野生稻种粗线期核型。
这些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成果,奠定了卢永根在国内外学界的重要地位,也为其带来了个人成长道路上的更多机遇。改革开放后,他赴美国做访问学者。那里有他的多位亲人,不少人劝卢永根留下来发展,却被他婉言谢绝。在他看来,“虽然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只有双脚踩在祖国的大地上,卢永根才感觉最踏实;只有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卢永根才感觉最荣耀。即使年逾古稀,他仍然带领学生翻山越岭开展野外考察,只为找到更多未被发现的野生稻种。而正是因为这份执着,卢永根在老师丁颖收集7000多份野生稻种的基础上,又找到了几千份水稻种质资源。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正是深谙这个道理,卢永根将广纳英才、人尽其才,作为他在华南农业大学校长任期中需要抓紧抓好的第一要务。上世纪80年代,华南农大出现人才断层,职称评定论资排辈等陈规陋习让青年学者梯队迟迟难以壮大。
针对这种局面,卢永根大刀阔斧在人才选拔和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一批年富力强、能力突出的年轻人才获得破格晋升机会。后来成为华南农大科研中坚力量的“八大金刚”,就是在卢永根主导的这场改革中完成了职业生涯最为重要的“龙门一跃”,其中5人甚至从助教直接升为副教授。除此之外,卢永根多次通过书信等形式“三顾茅庐”,最终为华南农大延揽了包括刘耀光、温思美、彭新湘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人才。
为人才拓宽成长空间还不够,还要让他们有更多切切实实的获得感,为他们提供更好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辛朝安教授团队在兽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卢永根一下拨出10万元作为奖金。在30年前,这还是个“天文数字”。刘耀光是卢永根的学生,为了能够使其安心科研,卢永根破例为他建了一座专门实验室。通过大胆改革体制机制进而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活力,这样的理念在华南农大深深扎根,并孕育出以“温氏模式”为代表的产学研结合成功经验。
3月,华南农大旁的一家银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户。一位耄耋老人颤颤巍巍掏出一个纸包,拿出存折,要求将里面的钱全部转到华南农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账户。这位老人就是卢永根。存折上的880多万元,是他和老伴徐雪宾的毕生积蓄。而今,用这笔钱设立的“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正在延续着卢永根的心愿,奖励优秀教师,资助困难学生。
然而,这并不是卢永根的最后一次捐赠。20底,卢永根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一张卡片——志愿捐献遗体纪念卡。从“育人良师”到“无语体师”,卢永根用他最后的力量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家里没有值钱电器、没有请过全职保姆、上下班不坐专车……在个人生活上,卢永根喜欢做“减法”,换来的是“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的“加法”。“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这是“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献给卢永根的深情礼赞。而在卢永根的笔记本上,留下的则是这样一段座右铭:“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
篇2: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
卢永根,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知识分子、科技工作者,他用无私奉献的一生,呈现给我们的是高尚的“舍得观”和“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人生境界。他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楷模,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轻时期的学习和革命经历,是他相信教育事业是至关重要。他在华南农业大学教书期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称得上种得桃李满天下的美誉。新时代,卢永根院士用责任担当、无私奉献和对事业的无尽热爱书写了一曲时代楷模之歌。今天,我们以卢永根院士为榜样,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学习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精神。自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更加积极地发扬着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时时践行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词,时时在实践活动中体现着一名老共产党人的人责任与担当,如今,虽然他因年事已高又身患重病长期住院,但他学习的热情依然不减,及时了解掌握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按照要求学习党的文件与材料,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的重要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学习他献身科教,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他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首位,不拘一格降人才,他顶住压力,破格晋升优秀的中青年科研人员,为教育科研事业打开了一扇大门,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具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他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学习他专注于本职工作,热爱事业的干劲精神。他是科技教育事业的先进代表,是教书育人的模范,他起早摸黑、任劳任怨、激情工作,尽管身患重度糖尿病和疲劳性冠心病已有多年,但他从没有把自己当病人看待,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始终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太行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
篇3: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
中央宣传部15日追授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矢志奋斗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当晚,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反映卢永根先进事迹的短片。
卢永根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将积蓄880多万元捐赠出来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他一生报效祖国,毕生积蓄回馈社会,我们要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卢永根院士曾对他的学生们说: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你必须把根深深扎在泥土里,一定要亲自察看现场,不能遗漏一丝一毫的细节。目前,各地都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然而,一些地方走过场、重摆拍的“作秀式”调研现象依然存在。这些现象背后反映的是部分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调研工作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一些干部存在“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把自己当成“官”,忘记了自己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要知道调查研究是为了了解真实情况、倾听群众呼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时,要让裤脚多沾泥,脸上多淌汗,一头扎进人民群众中间去,多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真正做到“带着责任下去,解决问题回来”。
篇4: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
有这么一位党员,他出生于香港,20岁不到在香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去美国留过学,放弃原本在美国的大好前途,毅然回国投身于祖国的水稻事业;他积累的财富可以让他的生活安逸,可他省吃俭用,将积蓄都捐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他就是“时代楷模”,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
卢永根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改革开放后,卢永根以公派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学习。在美国的亲朋都劝卢永根留在美国发展,但卢永根没有被劝服,他坚守着初心,坚定着不曾动摇的信念。“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卢永根这样回绝亲朋的好意。
卢永根始终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1952年卢永根成为华南农学院的首批学生,师从著名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丁颖先生。他跟随丁颖先生的步伐,继承丁老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种,经过不断的找寻,逐步扩充到1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既使70多岁,卢永根依然亲自带着学生穿梭在祖国的崇山峻岭中,搜集资料,找寻野生稻种,走不动了就让学生们抬着去找寻。
卢永根不但投身于水稻的研究,还积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技术人员。卢永根广纳英才,唯才是用,在华南农业大学校长的任职期间把抓紧人才放在第一要务。在过往人才的选拔中,职称的评定需要论资排辈,费时费力,年轻人才很难有上升空间。针对这个情况,卢永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破格晋升了一批年富力强,能力突出的年轻人,为华南农业大学储备了一批中坚力量。他还通过书信方式,联系了很多国内外优秀的教授、名家,让他们投身于祖国的农业事业。他为祖国的农业事业积累了大批人才,成为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助推剂。
近年来,年事已高的卢永根长期卧病在床,无法参加党支部活动。为了能正常参加党支部活动,卢永根向党组织申请,在医院病房里成立一个特殊的临时党支部。在开展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上,虽然卢永根身体虚弱,但他依然全程参与学习和讨论,更新党的知识,履行党员义务。
拥有70年党龄的卢永根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典型代表,虽然他已离开了我们,但他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生恭俭的情怀和情操,是我们每位共产党人需要学习和弘扬的。我们共产党人要坚守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砥砺前行。
篇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二年级的一个夏天,我在华南农大研究生饭堂吃午饭。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爷爷拄着拐杖,手里拿一个饭盒,在排队打饭的人群中显得有些特别。他周围的老师和大学生们纷纷向这位老爷爷打招呼:“卢老师好!”有的大学生还礼貌地向老爷爷微微鞠躬。爸爸告诉我,他是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卢永根院士。
在去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上,我又看到了卢永根院士。屏幕中的他卧在病床上,显得那么虚弱。主持人说,他将一辈子的积蓄——800多万元全部捐给了大学。
“800多万,这是多大一笔财富啊。很多人终其一身所追求不就是这个吗?是什么原因让他舍弃这么多呢?”
带着疑问,我开始去了解卢爷爷的故事,渐渐地,我有些懂了,他之所以把一切都捐了出来,是因为他已经从一粒种子化为一片森林。祖国是他的根基,学校是他的土壤,挚爱的科学事业是他的阳光雨露。当周围的环境就是他的家,周围的人就是他的家人时,还有什么是舍不得奉献的呢?
今年,卢永根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而他的精神在我们的校园里遍地开花。我看到,在他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越来越多像卢永根爷爷一样的人,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不求回报地为集体奉献,都是那么谦卑可亲。
如果能回到那个夏天,回到那个饭堂,我会在人群中向卢永根爷爷深深鞠一个躬。
篇6:学习卢永根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
“时代楷模”、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是一名有着近70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生节俭朴素,被誉为“布衣院士”。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时代楷模卢永根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心得
中宣部近日追授中科院原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永葆初心矢志奋斗的布衣院士,号召广大知识分子向他学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院士用他的精彩一生,回答了“人生的意义”这个大问题。87岁,将几乎毕生积蓄880万元捐赠给教育事业;89岁,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事业;一生,无私奉献给中国水稻科研事业。
卢永根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其研究设想被业界认为是目前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在他担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期间,打破学校面临的人才断层困局,给有能有为的年轻人拓展了广阔天地,打开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新格局。卢永根选择了教师行业,无怨无悔,兢兢业业教书,勤勤恳恳育人。作为一名老教师,卢永根同样以他的一腔爱国之情去教育和感染他的学生。立德树人,终是桃李满天下。在他的培养和感召之下,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并成长为各自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卢永根的爱党爱国、为民奉献的精神,鼓舞和激励我们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砥砺前行。
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学习
在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欧志勇同志的总体部署下,全院师生开展了向卢永根同志学习的系列活动。
学习卢永根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忠贞爱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学习他艰苦朴素、淡泊名利的优秀品德;学习他奋发有为、先进模范的名师之风。同时,本次活动也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激励我院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的楷模。
学习活动主要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教师党支部在组织观看《感动中国人物—卢永根》视频后,有同志写下这样的心得体会:卢教授因病魔缠身而身体瘦弱,但他的精神却无比强大,他用行动完美地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壮举。在学生党支部的组织下,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等专门召开座谈会,同学们也一一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其中,有同学表示:卢永根院士勇担重任,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服务于人民,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国家和社会,用行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
通过此次学习活动,让我院广大师生深刻地感受到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就是个人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具体行动。学习卢永根同志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培养了同志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牢固树立为祖国争光的雄心壮志,也再次让大家认识到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体会
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次选择,选择决定人生方向,选择决定人生道路。我们在面临选择时的一念之差往往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错误选择看到的是眼前的苟且,享受的是短暂的安逸舒适,而正确选择则能看到诗和远方,同时能让人的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无怨无悔。中科院“布衣院士”卢永根在人生关键时期面临了四次选择,正是由于他在选择的十路口作出了正确选择,也才造就了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践行了他的初心和使命。对卢永根而言,“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实至名归。11月15日,中央宣传部又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卢永根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深思熟虑、着眼长远,要从利国利民、爱党爱国的角度去作出正确选择,方能更好地践行初心使命,方可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选择一种信仰坚定正确方向。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信仰难免空虚或迷失方向。共产党人作为无神论者,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1949年,年仅19岁的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信念坚定、忠诚如山,入党70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矢志奋斗,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是一名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每位党员干部要不忘入党誓词和入党初心,坚定政治信仰,坚定“四个自信”,立足岗位有作为,牢记宗旨为人民。
选择一份事业作为服务平台。事业是我们为民服务、为党分忧、为国奉献的平台,也是我们立足社会的根基。我们一定要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事业去奋斗,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价值。卢永根选择了水稻事业并为之奋斗一生,他用毕生精力,始终与他所热爱的农业、水稻遗传“较劲”,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卢永根研究团队近些年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3个,其中水稻25个,大豆5个,甜玉米3个;培育水稻不育系3个。这些品种在华南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新增产值15亿多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要你有一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的初心,无论你从事的什么事业,都能绽开出最漂亮的生命之花。
选择一种告别抒写赤子襟怀。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在生命的尽头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有的人选择将骨灰洒在自己热爱的那片土地,有的人把一生的积蓄留给子孙,有的人则坚定地做了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卢永根就是后者。一生积蓄880多万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大设立教育基金;个人后事如他所愿,没有告别仪式,遗体捐给国家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最后一笔党费有1万元之多,老伴帮他代交给组织……卢永根悄悄地走了,走得干净彻底,走得了无牵挂。他选择的这种不同常人的告别方式抒写的则是赤子襟怀。他心里始终装着的是自己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祖国,装着的是他奉献了一生的教育事业。从卢永根院士身上,我们要学习他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守初心、践行使命的赤子襟怀。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感想
前几天,单位组织我们观看了卢永根先进事迹短片,感触颇深。卢永根,他是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被人们称为“布衣院士”。他生于兵荒马乱之际,为党的事业奋斗70载,卢永根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大时代的烙印;他的命运,也早与党和祖国紧密相连。
“要把一生献给党和祖国!”卢永根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心中有党。1941年,香港沦陷,当时读小学六年级的卢永根在乡下避难时亲眼目睹了日军的凶残,民族意识开始觉醒。1949年8月9日,19岁的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共地下党。晚年他们分两次将毕生积蓄880万余元转入华南农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账户,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这是华农建校1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党培养了我,我要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卢永根说。 3月21日下午,身患癌症尚在治疗期间,卢永根携夫人徐雪宾郑重地在捐赠协议上签下名字。“举起右手,面向北方、延安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中国人是守诺的,你向党、向人民作过许诺、宣誓,那自己要遵守。”卢永根的命运自此与党和祖国紧密相连,始终不渝地践行着这份承诺。
心中有国。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卢永根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他曾三次到国外探亲和访学,在异国丰厚的物质生活面前,他选择学成归国。改革开放后,卢永根到美国探望病重的母亲,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竭力说服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决地拒绝了。他说:“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不仅自己心中有国,他还教育、呼吁广大学子广大科学家回国发展。卢永根担任华农校长期间,在学校做了一场演讲,那晚没有灯光,草坪上密密麻麻坐满了学生。他对学生们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二者皆可抛。”对即将出国深造的每一位教师都要促膝谈心,勉励他们早日学成回国。1994年给远在加拿大留学的女婿写信,信中说到“真正爱国的青年科学家都应扎根祖国”。担任校长间,借助国外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卢永根大刀阔斧改革,推动了华农的跨越式发展。
朴素的房间,几把老式座椅,节约的科学家将毕生积蓄还给国家。药水充斥的医院,花白的头发,虚弱的身体却迸发巨大的能量与精神。他教会多少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他教会多少热爱党、忠诚党、奉献党。这让我再次深思自己“为什么入党,入党为什么”这个问题,也许作为一名党员我还差的太多太多,但是从今天开始,我会更加努力向这位老党员看齐。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有感
有这么一位党员,他出生于香港,20岁不到在香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去美国留过学,放弃原本在美国的大好前途,毅然回国投身于祖国的水稻事业;他积累的财富可以让他的生活安逸,可他省吃俭用,将积蓄都捐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他就是“时代楷模”,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
卢永根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改革开放后,卢永根以公派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学习。在美国的亲朋都劝卢永根留在美国发展,但卢永根没有被劝服,他坚守着初心,坚定着不曾动摇的信念。“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卢永根这样回绝亲朋的好意。
卢永根始终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1952年卢永根成为华南农学院的首批学生,师从著名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丁颖先生。他跟随丁颖先生的步伐,继承丁老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种,经过不断的找寻,逐步扩充到1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既使70多岁,卢永根依然亲自带着学生穿梭在祖国的崇山峻岭中,搜集资料,找寻野生稻种,走不动了就让学生们抬着去找寻。
卢永根不但投身于水稻的研究,还积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技术人员。卢永根广纳英才,唯才是用,在华南农业大学校长的任职期间把抓紧人才放在第一要务。在过往人才的选拔中,职称的评定需要论资排辈,费时费力,年轻人才很难有上升空间。针对这个情况,卢永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破格晋升了一批年富力强,能力突出的年轻人,为华南农业大学储备了一批中坚力量。他还通过书信方式,联系了很多国内外优秀的教授、名家,让他们投身于祖国的农业事业。他为祖国的农业事业积累了大批人才,成为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助推剂。
近年来,年事已高的卢永根长期卧病在床,无法参加党支部活动。为了能正常参加党支部活动,卢永根向党组织申请,在医院病房里成立一个特殊的临时党支部。在开展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上,虽然卢永根身体虚弱,但他依然全程参与学习和讨论,更新党的知识,履行党员义务。
拥有70年党龄的卢永根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典型代表,虽然他已离开了我们,但他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生恭俭的情怀和情操,是我们每位共产党人需要学习和弘扬的。我们共产党人要坚守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砥砺前行。
篇7: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省教育工委和教育厅《关于广泛开展向卢永根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在学院大会议室召开组织生活会,学习卢永根院士的先进事迹。
通过观看视频短片的介绍,同学们纷纷被“南粤楷模”、“优秀共产党员”卢永根同志的事迹所感动。卢永根同志以“先党员,后校长,先校长,后教授”为原则,坚定对党的信仰,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和师生利益放在首位,这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的升华。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上不畏艰辛,前仆后继,艰苦奋斗,一丝不苟的研究态度,勇担重任的敬业精神,更是为指引不同专业的预备党员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上开拓创新和攻克困难方面,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生活上,卢永根同志的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不忘初心,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更是体现了他争做时代先锋的精神,彰显共产党人的本色。
大家一致认为卢永根同志是当今时代的楷模,我们要学习他爱国敬业、甘于奉献的好思想,学习他刻苦钻研、真才实学的好本领,学习他拼搏奋进、淡泊名利的好作风,将卢永根院士的精神发扬光大。
篇8: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中科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向全体新当选院士发出了向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卢永根学习的倡议。
白春礼呼吁,院士们要学习卢永根忠贞爱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学习他艰苦朴素、淡泊名利的优秀品德,学习他甘为人梯、提携后学的大家风范。院士们要把学习卢永根先进事迹和精神品格,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对党忠诚、为民造福作为根本的政治担当,争做新时代的明德楷模,不辜负党、国家和人民赋予院士的崇高荣誉。
同时,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于当日发出倡议书,倡议广大院士向卢永根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至诚爱国奉献,无私教书育人,积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
倡议书提到,卢永根热爱祖国,信仰坚定,品格崇高,他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祖国的科技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是中科院院士爱国报国的先进代表,是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模范,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楷模。
倡议书指出,要学习卢永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卢永根出生于香港,1949年在高中时期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轻时的学习和革命经历,让卢永根不断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改革开放后,卢永根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时时践行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词。近年来,他因年事已高又身患重病长期住院,无法正常参加支部活动,在他的主动要求下成立了“卢永根院士病房临时党支部”,每月定期在医院开展组织生活,及时了解掌握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按照要求学习党的文件与材料,保持与党组织的密切联系。
倡议书指出,要学习卢永根献身科教,勇于创新。卢永根在担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期间,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和师生利益放在首位。他顶住压力,破格晋升优秀的中青年科研人员,打开了华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的新格局,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科研方面,卢永根在1978年完成《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一书,成为我国水稻育种工作者最重要的参考书,同时也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卢永根勇于创新,他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倡议书指出,要学习卢永根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生活中,卢永根发扬共产党员朴素节俭的优良作风,办公室设施简单,家里陈设简朴。与生活中近乎苛刻的节约形成鲜明对比,卢永根捐资助教却毫无保留。3月,他撑着孱弱病躯和夫人徐雪宾将毕生积蓄880余万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满室皆旧物,布衣好耕读。积蓄八百万,捐赠不迟疑。”这是卢永根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篇9: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做最后的贡献。”因患重病,87岁的中科院院士卢永根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在与自己夫人徐雪宾商量后,决定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
卢永根祖籍广东花都,1930年生于香港,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受派遣回到广州。从此,他在教育领域开始了一辈子的坚守。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放弃安逸的生活回到内地呢?卢永根的回答简单而真挚,“侵华战争的现实教育了我,我要为祖国复兴效力。”正是带着这份爱国的赤子之心,卢永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不仅为科研奉献了一切,也为广大学子点燃了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这份真挚的爱国热情不仅值得我们尊敬,更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卢永根,用坚定的爱国信念来武装自己。从年轻时放弃安逸生活回到内地,到后来在教育领域的一辈子坚守,这其中始终支撑卢永根的便是他坚定的爱国信念。卢永根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花,点燃你们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
学习卢永根,用严谨的工作作风来塑造自己。“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这是卢永根经常用来自勉的四个“一点”。而“先党员,后校长”则是他的口头禅,他认为当好校长的前提是先当好一名党员。在工作上,卢永根对人对己都十分严格,不搞一点特殊,即使到后来身患重病,也依然坚持不搞特殊化。
学习卢永根,用朴实的生活态度来修饰自己。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而卢永根自己的生活非常朴实,有人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他的家,从中可见其生活简朴。破旧的家,简单的饭,一点一滴都昭显着这位老人骨子里的淳朴。
一生报效祖国,毕生积蓄回馈社会,这就是正能量,我们要向卢永根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要向卢永根同志学习,学习他的爱国情怀,学习他的坦荡胸怀,我们要向这位中华民族的楷模学习,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爱国热情的中国人!
篇10: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中,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说的便是卢永根教授。
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卢永根院士已经87岁高龄,而这也不是他心血来潮的决定。
在水稻遗传研究领域,他提出的水稻“特异亲和基因”新学术观点,对水稻育种实践产出了重要作用。在1949年,他从香港来到了岭南大学农学院,并从此扎根广州,作为一名老党员,他的家国情怀影响了很多人,很多年轻人也正是在卢永根的感召下,学成归国,这种爱国精神将持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卢永根院士的一生中,一直坚定为国奉献,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每一名《感动中国》的观众,点燃了我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他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践行初心的生动示范。
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学习有感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广泛开展向卢永根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号召,在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欧志勇同志的总体部署下,全院师生开展了向卢永根同志学习的系列活动。
学习卢永根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忠贞爱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学习他艰苦朴素、淡泊名利的优秀品德;学习他奋发有为、先进模范的名师之风。同时,本次活动也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激励我院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的楷模。
学习活动主要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教师党支部在组织观看《感动中国人物—卢永根》视频后,有同志写下这样的心得体会:卢教授因病魔缠身而身体瘦弱,但他的精神却无比强大,他用行动完美地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壮举。在学生党支部的组织下,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等专门召开座谈会,同学们也一一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其中,有同学表示:卢永根院士勇担重任,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服务于人民,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国家和社会,用行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
通过此次学习活动,让我院广大师生深刻地感受到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就是个人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具体行动。学习卢永根同志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培养了同志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牢固树立为祖国争光的雄心壮志,也再次让大家认识到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篇11: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卢永根是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他信念坚定、忠诚如山,入党70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矢志奋斗,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是一名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
为科学命题,他献身科研、勇挑重担,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挽起裤腿,赤脚走在农田里,一步一个脚印去寻找,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初心永恒,大地为归。不简朴一生的他却毫不犹豫将自己的毕生积蓄880多万元尽数捐出,献给他钟爱的农业教育事业,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他胸怀祖国,无私奉献,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模范。
篇12: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此次《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海油刘锐,黄大年,王钰,黄大发等人,在此我就不一一例举她们的伟大贡献和令人深思的举动了。还有一个特别的致敬团体---塞罕坝林场建筑者。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呼,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是的,前辈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响应党的建设,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们更应该牢记并且积极响应团的建设: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全团的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和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把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顶基本原则统一起来,使党的基本路线在团的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
二、坚持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统一。教育、引导青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广泛团结青年,与青年保持密切的联系。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共青团根本的组织原则。要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保障团员的民主权利。要实行正确的集中,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保证团的决议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四、坚持把竭诚服务青年作为团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吸引和凝聚青年。
五、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之中,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
六、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建设。基层组织是团的一切工作的基础。团的领导机关要确立基层第一的观念,发扬务实求实的作风,深入基层,服务基层不断增强基层活力。
在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独立活动,关心青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切实为青年服务,向党和政府反映青年的意见和要求,开展社会监督,同各种危害青少年的现象作斗争,保护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维护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友好、平等合作互相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青年组织的交往和支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
对于此次团课内容对我记忧犹新吧!对这些为中国科研事业,教有事业,等等都做公巨大贡献的前率们,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铭记于心,并且以他们为榜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记当初加入中国共青团时许下的诺言,要努力实现对党,对团的承诺,这才是一名共青团员应有的态度。
篇13: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卢永根,作物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祖籍广东花都,1930年生于香港。
卢永根长期从事作物遗传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研究领域包括稻的遗传资源、稻的经济性状遗传、稻的雄性不育遗传和栽培稻的杂种不育性遗传等方面。曾协助中国科学院院士丁颖开展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研究,主持总结该项工作并参加撰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业界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卢永根今年已84岁高龄,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他每天仍行走在华南农业大学的高树绿荫之下,行走在家里和办公室之间。他的治校和治学理念已经融入华南农业大学的精神,而他本人,也成为华南农业大学最宝贵的财富。
40多岁的年龄差异,并没能阻挡两人互相学习的劲头:在学术上,卢永根不停地向丁颖靠拢;在政治上,丁颖也经常向卢永根请教。
从“香港仔”到革命者
卢永根祖籍广东花县,即如今的广州市花都区。其祖父幼年家贫,辗转至香港谋生,先在一家海味店当伙计。因为为人诚实勤劳,在香港得以立足,并逐渐富裕。卢永根的父亲卢国棉是一家英国律师行的高级职员,家境已颇为殷实。
1930年,卢永根出生于香港,在这个典型的中产家庭中排行第四。1936年开始入读香港粤华中学附属小学,接受到较好的香港教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香港仔”。1941年,在卢永根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军占领。卢国棉眼看局势危急,便安排将卢永根等几位儿女送回老家的乡下避难。但广东花都当时也属于沦陷区,不仅三天两头有日军到乡下来骚扰、很不安宁,而且那里的物质生活也非常贫乏。和之前在香港的生活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卢永根自小接受香港殖民地教育,民族意识本来比较淡薄,但此时亲眼目睹日军凶残,也体会到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体会到当亡国奴的苦楚,他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在乡下待了将近两年之后,卢永根返回香港,入港侨中学读初中。不久,日军宣布投降,部分国民党军队进驻香港。然而,媒体报道的“国军”在香港的种种行为,让年轻的卢永根日益失望。
初中时期,有两种学校可供他选择:一是上英文书院继续接受英式教育,另一是上中文书院。民族意识已经觉醒的卢永根没有遵照父亲的意愿继续读英文书院,而是自己选择了岭英中学。
在岭英中学,卢永根碰到了思想进步的语文老师林莽中(萧野),并经他介绍到香港培侨中学读高中。在卢永根看来,培侨中学的三年时光,是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这里他从一个无知的青少年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培侨中学是一所爱国的进步学校,爱国和民主思想非常活跃,学校里经常有来自内地的进步人士,在这里举行读书会、时事报告会等,卢永根深受感染,他自己也开始热衷于投身各种进步活动,成为一名非常活跃的进步学生。他参加民主竞选,当选为香港培侨中学学生自治会主席。他组织辩论会,号召同学们关注社会的未来。
1947年12月,卢永根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同志会”,并积极开展地下活动。1949年8月9日,年轻的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共地下党。
在高中即将毕业的时候,党组织通知卢永根,高中毕业后他可能有三种去向:一是直接投身解放事业,回内地打游击;二是继续留在香港升学或工作;三是回内地,继续学习。经反复研究,党组织决定安排卢永根回内地,到岭南大学读书和从事革命工作,到广州去迎接解放。
篇14: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精选
为深入学习卢永根同志信念坚定、至诚报国、无私奉献等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11月16日下午15点整,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于3教104共同观看《“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发布仪式》 。
通过这个视频,我们得知卢永根同志献身科研、勇挑重任,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此外,他还立德树人,关爱和支持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现代农业专家。他始终坚持共产党员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将880多万元的积蓄捐赠出来设立教育资金,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他的高尚精神引得无数人为之动容。
愿通过此次视频学习会,各位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能够充分看到榜样楷模身上折射出来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并以之为动力,今后继续发挥好党员意识,心系群众,艰苦奋斗。
篇15: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2019年8月12日凌晨4时41分,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89年生命历程永远定格的时刻。作为作物遗传学家,他保存了华南地区最大的野生水稻基因库;作为华农老校长,破格晋升“华农八大金刚”,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作为一个身上仍留有传统风骨印迹的知识分子,他在临别之际捐出880余万元毕生积蓄......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卢永根出生的上世纪30年代,正是中华民族饱受战乱苦难的时期。1941年,香港沦陷,他被父亲送回乡下避难,也因此对侵华日军之残暴、纷乱战火之无情,有了最直观的认识,也为他日后的革命之路埋下了伏笔。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在党组织安排下就读岭南大学的卢永根,成为华南农学院的首届学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学术上和人生中的重要导师,华南农学院首任院长丁颖。
1956年,时年68岁的丁颖在卢永根的鼓励支持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卢永根也始终传承着丁颖的学术思想,他提出的水稻“特异亲和基因”观点对水稻育种实践产生了重要作用,还培育了30多个水稻新品种,累积推广面积1000多万亩,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是卢永根的座右铭之一。改革开放后,卢永根到美国探望病重的母亲,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极力说服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决地拒绝了。面对家人的百思不解,“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是卢永根唯一的回答。
1983年起,卢永根开始担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华南农业大学校长,一干就是12年。上任之初,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谈到自己的党员、校长、教授三个角色关系时表示,要坚持“先党员,后校长;先校长,后教授”的原则。
借助国外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卢永根大刀阔斧改革,推动了华农的跨越式发展。“担任校长期间,卢老顶住压力,破格晋升‘华南八大金刚’,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华农原校办主任卢吉祥回忆道。
1987年,华农的人事改革成为全国关注焦点:破格晋升8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5人更是直接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以人才断层困局,破除论资排辈风气。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温思美、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抗击非典和禽流感战役中的科研英雄辛朝安、华农原校长骆世明……如今,这些当年破格晋升的青年才俊,早已在各自领域耕耘出一片天地。
“回顾50多年的科教生涯,我有几点体会:要把教学科研工作看作一种事业;教师和科学工作者的魅力在于人格力量;教师和科学工作者也要讲政治;要淡泊名利;要不断努力学习。”在本报2009年10月30日刊发的署名文章中,卢永根写道。
2017年3月,87岁的卢永根和夫人徐雪宾将十多个存折内的毕生积蓄一笔又一笔地转入华农教育发展基金会账户。算上每笔转账输入密码、签名的时间,前后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而当时的卢永根,已是一名尚在住院治疗的癌症患者。
880万9446元,当看到卢永根颤颤巍巍地掏出用牛皮纸包裹着的一叠存折时,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大胜热泪盈眶。这是华农建校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献身科教业,桃李竞芬芳。严谨为治学,潜心研稻香。平生唯节俭,一世恨铺张。老病捐积蓄,精神播远扬。”华农总会计师蒋育燕的诗,满是一位后辈的质朴情感。
卢永根夫妇住的房子,依然是华农的房改房,位于五层,还保留着上世纪的装修,室内的陈设也非常简单。原来夫妇俩都是自己打扫卫生,近年来才请了个钟点工,定时到家里帮助清理。“很多人不知道,在卢老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节约。”卢永根的学生、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刘桂富说,卢永根夫妇家中使用的都是老式家具,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
“作为中科院院士的杰出代表,卢永根矢志报国的崇高理想、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诠释了追求真理、造福人类、服务国家的科技价值观,彰显了中科院院士称号的荣誉所在。”在给卢永根的慰问信中,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写道。
★ 卢永根事迹颁奖词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推荐15篇)】相关文章:
给卢永根的颁奖词2023-12-04
关于优秀党员周永开同志先进事迹个人感悟2022-08-29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22-05-24
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心得体会2023-03-26
感动中国人物汪勇观后感心得体会2023-03-11
观看时代楷模发布厅抗疫特别节目心得体会2023-10-20
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600字2023-06-12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2023-03-22
感动中国人物袁隆平颁奖词2022-08-20
感动中国诚信人物颁奖词2022-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