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实习报告

时间:2022-09-28 07:33:38 实习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峨眉山实习报告(整理17篇)由网友“lovemyself”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峨眉山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峨眉山实习报告

篇1:峨眉山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任务、要求

峨眉山野外土木工程地质实习即是一次认识性的实习,又带有生产实习的特点,是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1、实习目的:

运用和巩固课堂所学的土木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提高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初步掌握土木工程地质勘测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实习任务:

对实习区内比较直观、典型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和初步分析,对土木工程地质勘测工作的方法和技能进行初步训练。

3、实习要求:

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录,绘制黄湾——龙门洞一线的工程地质平面图及详细工程地质纵坡面图,编写工程地质总说明书和各类建筑物工程地质说明书。

二、实习内容:

1、地貌部分

峨眉山地貌可分为以下几种成因类型:

1、堆积地貌

峨眉平原在构造上是一断裂下陷带,由于峨眉断块山上升,侵蚀作用强烈,为峨眉平原的块积提供了物质来源。据地质考察证明,在沉积基底上堆积了第三纪以来各时代的河湖相地层达300余米。峨眉平原面积约200KM,海拔400~490米。大致以峨嵋河为界,北面主要由峨嵋河及其支流双福河、粗石河冲积而成近代冲积平原。以南则为不同时代的洪—冲积扇堆积,以及冰水堆积而成。洪—冲积扇分布在峨眉山、二峨山山前地带,它们的大小和形成时期各不相同。其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由张沟、柳溪河等冲积而成的高桥洪—冲积扇。扇顶位于高桥,相对高度30米,以3%~3.5%的坡度向东北方向倾斜,至鞠槽、青龙场一线相对高度为17米,坡度减为0.5~1%高桥洪—冲积扇,除西北侧被临江河左河床(王曹)切割外,其余扇面保存较完好,多以垦为农田。高桥洪—冲积扇从张沟出口自高桥附近,为黄色粘土及砾石层组成,厚度约20米,砾石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大者可达2~3米,以花岗石、玄武岩居多,有人疑为冰川堆积,扇面上还点缀着侏罗系砂叶岩构成的残丘,相对高度10~15米。

在山丘地带,如报国寺、师范校等处,还分布有范围不大,坡度大,物质来源近、堆积厚度不大的洪积扇(冲出锥)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常以不对称垒迭式洪积扇出现。新扇位于老扇北侧,以涧曹沟洪积扇最为典型。

2、侵蚀—堆积地貌

河漫滩:分布在近代河流两岸,由砂、砾石组成,一般高出枯水位2米;

工级阶地:分布在峨嵋河、临江等现代河流两岸,平原区以上迭阶地为主,山地则为基座阶地,相对高度2~10米;于线路100到400米处有大面积的一级和二级河流阶地。

Ⅱ级阶地:见于峨嵋河张坝、王田坝等地。为基座阶地,因受现代流水切割,多呈垄岗状分布;

3、侵蚀—构造地貌

丘陵:主要分布在峨眉山东麓地带,由白垩系粘土组成,其形态受岩性影响多呈浑圆状。丘坡平缓丘间沟谷发育。海拔高度500~600米,相对高度50~100米;

低山:分布在二峨山前缘及峨眉山北段,海拔500~1000米,相对高度100~300米,二峨山前缘低山由三叠系须家河组砂质岩构成。山岭呈串珠状;而峨眉北部低山,由白垩系夹关组砂岩构成,多为单斜山岭。

4、侵蚀—溶蚀地貌

其实—溶蚀中山分布在二峨山断层以南,为二峨山主体,海拔800~1200米,主峰2037米,山脊圆滑,呈峰丛状,基岩裸露,水土流失严重。

溶洞:区内溶洞发育良好,计有八仙洞、鱼子洞、老虎洞、紫蓝洞等十余个,其中八仙洞在柳溪河右岸,海拔570米,相对高度30米,人可通行,洞内石钟乳发育。

2、岩层:

峨眉山地区的地层除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地层完全缺失外,从震旦系顶部到第四系均有出露。

第四系(Q):最常见的第四系沉积层包括冲积层、洪积层、残积层、坡积层;

侏罗系(J):上部砖红、紫色泥岩为主,夹杂少量砂岩及粉砂岩,中部和底部为紫灰、灰绿、灰黄、紫红等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的回旋层组成;

三叠系上统(T3):上中部为灰、深灰色砂岩、粉砂岩、泥岩、炭质页岩及煤层或煤线的旋回层,底部为深灰、灰黑色灰岩、泥灰岩、泥岩或页岩的韵律层;

三叠系中统(T2):上部为白云岩、含膏白云岩、夹膏溶角砾岩,中部以灰岩为主,底部为云泥岩及中层状白云岩;

三叠系下统(T1):上部以白云岩为主、最顶部为水云母粘土岩、中部为灰岩、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的旋回层,底部为紫红色砂岩、粉砂岩、及泥岩旋回层;

二叠系上统(P2):上部为紫红、灰绿、黄绿等色的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回旋层,下部为微晶、隐晶、斑状及杏仁状玄武岩组成;

二叠系下统(P1):上中部为灰、深灰色中—巨厚层状的石灰岩,夹少量薄层泥岩,底部为灰、灰黑色页岩、泥沙岩夹少量砂岩及粉砂岩。

前震旦系(Y2):灰白、肉红色花岗沉积岩构造:

泥岩:在铁路沿线100至200米处的河流两岸存在大量的泥岩,属侏罗系泥岩,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颜色为褐色,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遇水软化,不利于桥墩的修建。后田坝的泥岩内部带有石膏状纤维,因此富含SO42-,容易对桥墩造成腐蚀,因此工程性质差。石膏具有遇水易膨胀,侏罗系泥岩失水易干缩的性质,因此也不利于桥墩的修建。

页岩: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具有薄页状层理构造的粘土岩,属于三叠系上统。页岩致密,硬度低,表面光泽暗淡。含有机质的呈灰黑、黑色。页岩抗风化力弱,易出现葱花状风化构造,在地形上常形成低山低谷。页岩不透水,往往成为不透水层或隔水层。

层积岩:

沉积岩的形成:水底淤泥等沉积物由于水的退却二出露地表,形成未固结的土,一段时间后,经物理化学作用,土里的水逐渐蒸发,土质逐渐固结,形成固结土,最终形成沉积岩。铁路沿线1800米左右处可以明显的看到层积岩层面构造。层积岩的层面构造:层面构造是指层积岩层面上保留有层积时水流、风、雨、生物活动等作用留下的痕迹,如波浪拍打过的痕迹、虫迹、泥裂、雨痕等在线路沿线1800米处有大面积的层积岩出露。岩层产状:走向N165°倾向252°倾角83°层积岩的层面构造白云岩:

主要矿物为白云石,含少量方解石和其他矿物,主要成分为碳酸镁钙,颜色多为灰白色,遇稀盐酸不易起泡,滴镁试剂由紫变蓝,岩石露头表面常具刀砍状溶蚀沟纹。属于三叠系中统。在铁路沿线550米处有大量白云岩存在。

篇2:关于峨眉山实习心得

这次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此次实习,共参观考察了乐山大佛,大佛寺,黄湾阶地等景点,就景区蕴含着的深厚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内涵,让我深深折服并吸引。当然,也学到了,看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看不到的东西,让我明白学习一定要实践。在实习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有很多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很多问题得到了解决,比如峨眉山低碳旅游建设在住宿,交通,环境保护方面的体现等。对本专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对旅游基本理论知识的感性理解。通过详细参观峨眉山及其周围景点,了解了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知道不同类型的景点有相对应的景区规划,要联系景区的实际状况进行。于此同时,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和与游客的交流,让我提高了与同学、游客的沟通能力与技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素质拓展,让我感觉到了团

队协作的重要性与团结的力量。当大家都是一条心,为了团队胜利而做出的努力,让我很感动。还有当爬山时,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总之不会让同学掉队,同学之间的情谊也让人难忘。这次实习,也锻炼了我的毅力,当看到望不到尽头的山路时,也只有不断地往前走。

峨眉山的实习,带给我的是知识的积累,同学情谊的感动,我想这次实习我会铭记在心。

篇3:关于峨眉山实习心得

实习线路:成都——乐山——峨眉山——成都

实习目的及要求:

1.通过实习,获得地质地貌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描述、素描、资料整理,以及简易工具的使用的功能基本技能的训练,初步掌握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和阅读地质图。通过实习,培养和树立用辨证唯物注意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地质地貌现象的思想方法。

2.学会认识植物,记载植物种类以及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的方法。学会植物检索表的使用和鉴定植物的方法。掌握植被调查的方法,资料整理和编写植被调查报告等工作,从而提高学生对本门学科的野外工作能力。

3.培养土壤地理工作方法和技能技巧训练。通过峨眉山土壤实习,了解峨眉山主要土壤类型形成的环境条件与分布规律的关系。

实习内容

导言这次实习是我上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实习,毫不掩饰的说,它给了我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实习中我的视野同自然进行真实的接触,思维和现实有了结合点,这些都对我的观念起着或潜移默化或震撼的改变。在实习中见到许多的现象、遇到很多的问题,有一部分当时并没有很深的体会和明晰的答案,但是回来后的思考和资料查阅帮助了我写完这篇报告。

第一部分乐山

乐山是我们这次野外实习的第一站。乐山古称嘉州,地处四川省中南部,是一座有近30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文化巨匠郭沫若的故乡,以拥有世界文化和自 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而享誉中外。古语有云:“蜀之山水在嘉州,州之胜曰凌云”。这里山灵水秀,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会合于凌云山下,龟城山、凌云山、乌尤山、马鞍山临江屏列,风光雄秀西南。岷江,大渡河, 青衣江在中心城区交汇。而我们在乐山实习的内容是三江会合处的流水地貌。这与乐山的历史是分不开的。 岷江水系简述

岷江,又称汶江、都江,以岷山导江而得名。发源于松潘弓木贡岭,由北向南流经汶川、都江堰市、乐山市,到宜宾市后注入长江。全长711公里,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河源至都江堰市的上游段河道长340公里,落差达3009米,河谷深切,河道平均比降8‰;都江堰市至乐山中游段河道长232公里,著名的都江堰灌区水流密如蛛网,落差305米,平均比降2.6‰;乐山至宜宾下游段,河道163公里,落差97米,河道比降0.59‰,叉流浅滩极为发育。岷江水系有大小支流90余条,但东侧少,西侧多。西侧的大渡河是岷江最大支流,干流长1062公里,流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青衣江为岷江二级水系、大渡河一级水系,干流长276公里,流域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凤洲岛形成历史

根据《长江万里图》描绘,南宋时期嘉定府(乐山旧称)府城位于岷江、大渡河交汇处。大渡河从西南方向来,流经府城南面,府城南城直抵大渡河岸。府城规模巨大,北靠高标山(即今天的老宵顶),东临岷江,西南临大渡河。城墙高大雄伟,呈方形城池布局。城墙外至大渡河河岸有陆地,上面乔木茂繁、风景秀丽。现在的凤洲岛则不存在。今天的凤洲岛在当时并不存在,仅为嘉定府城墙下一个沙洲。据峨眉山博物馆的熊锋日介绍,元末明初大渡河泛滥成灾,时常对乐山城造成侵害。大渡河河道因为连年洪灾开始向北改道,乐山城也因此向北收缩,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大致轮廓。沧海桑田,随着时间推移,大渡河逐渐固定流向,形成今天的河道,凤洲岛逐渐形成。现在的凤洲岛面积约2-3平方千米,组成物质主要是卵石和泥沙。坝上有居民长期居住,并且还有村庄、学校、度假村等。

1 / 8

尽管我们习惯以岷江为主流,但岷江的长宽、水量都不及大渡河。大渡河与岷江几乎是呈90度相交,再加之乐山睡佛的阻挡,大渡河的河水流速大大降低了。根据水流挟沙能力的长江公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S= baogao.oh100.com (V为流速;g重力加速度;H为水深;w为悬浮值的加权平均沉降速度。) 可以得出,水流的携沙能力与水流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其挟沙力大大下降。 大渡河本身挟沙量大,挟沙力的急剧下降必然有大量的泥沙堆积,从而形成了巨型江心洲——风洲岛。另外在三江口附近还有一些规模稍小的江心滩出露。从而,在三江口地区形成了典型的三江口流水地貌。第二部分峨眉山

峨眉山区是我们此次野外实习的重点,主要为大峨山,重点识别该区所出露的各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划分地层和判断褶曲、断层等构造,认识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形态。

峨眉山雄镇于成都平原西南隅,具体位置29?26ˊN103?26ˊE。山林拔地而起,峰峦重叠,高插入云。千百年来,就以它雄、秀、险、奇的风姿著称于世。山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貌景观及典型的地质特征。

一.地质部分

(一) 地层

峨眉山区地层出露较全,在全世界出露的13个系的地层中,除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外,其余10个系均有出露。总厚度达7490.32米。其中,震旦系上统——三叠系中统主要为海相沉积;三叠系上统为海陆过渡相;侏罗系一—下第三系为河湖相;上第三系-——第四系为冲积层、洪积层及冰川沉积。

前震旦系

峨眉山岗岩、埋藏在峨眉山背斜核部,由于断层的抬升和流水的切割才零星出露地表,主要分布在张沟两侧谷坡上及黑龙江、白龙江深谷中。

岩性特征:灰白色、浅灰色及肉红色,中至细粒结构(一线天一带)和中粗粒似班状结构(张沟)。岩体出露部位为边缘相和过渡相。

震旦系

峨眉山缺失下统及上统下部列古六组。上统观音岩组直接不整合于晋宁期峨眉山花岗岩岩体之上。峨眉山花岗岩出露于石笋沟、洪椿坪、牛心寺、张沟等地,构成峨眉山背斜核部,其岩体剥蚀较浅,仅出露了边缘相和过渡相。

(1)喇叭岩组(ZbL)下部浅灰色砂岩夹薄层不纯白云岩,底部有一层含细砾石英岩(不稳定),上部为灰至深灰色薄至中层泥至白云岩,顶部夹黑色碳质页岩,厚47.5米。

(2)洪椿坪(Zbh) 为浅灰色薄层微晶白岩,局部夹硅质条带,含丰富的藻类化石,与下伏喇叭岗组及上伏麦地坪组呈整合接触。

寒武系

发育完整,与震旦系连续沉积,为中国有代表性的著名剖面之一。分布与震旦系大体一致,并展布于遇仙寺、九岗子、洗象池一带,构成峨眉山背斜两翼。其东翼受构造影响,地层残缺。与下伏震旦系整合接触,分下、中、中上统。

(1)麦地坪组(? 1m)为浅灰至深灰色中厚层状微晶白云岩,中夹有硅质岩,硅质条带及磷块岩,是本区最主要的含磷矿层位。

(2)九老洞组(? 1j)底部为一层黑色、灰色炭质页岩及粉砂岩,其上为灰、深灰、黄灰色等薄至中厚层泥质粉砂岩,顶部为灰色页岩。该层页岩中含三叶虫化石。与下伏麦地坪组为平行不整合。

(3)遇仙寺组(? 1y)下部为灰色中层石英砂岩夹紫红色泥岩、灰绿色粉砂岩及白云岩。上部为灰色薄层至厚层泥质白云岩、鲕状白云岩及白云岩。含三叶虫化石(古油节虫、莱得利基虫)

(4)大鼻山组(Q2d)杂色(浅灰、紫红、黄、灰、灰绿)薄层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细砂岩之互层。下部泥砂质教重,中上部钙镁质较重其中夹有多层紫红色岩、与Q2 其中的紫红色夹层想对照,

2 / 8

称“上红层”。

(5)洗象池组(Q2——3X) 灰色中厚至厚层致密细晶白云岩,炭质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夹少量钙质砂岩,底部常见3~5米厚的浅灰石英砂岩,本层致密坚硬,常成绝壁,洗象池,仙峰寺一带的悬岩上部均由它构成。

奥陶系

分布于阎王坡、大乘寺等地,构成峨眉山背斜两翼。缺失下统上部以及中、上统。其下统分两组,即罗汉坡组和大乘寺组。与下伏寒武系整合接触。其岩性为石英砂岩、泥岩、页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粉砂岩等。含丰富的三叶虫化石。

(1) 罗汉坡组(O2L)厚159米底部为浅灰上午页岩及石英砂岩,夹多层竹叶状灰岩;下部为浅灰、橘红、紫薄至厚层白云岩夹浅灰色石英砂岩;上部为黄绿色、深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白云质砂岩及结晶灰岩,发与波浪及交错层等构造。

(2)大乘寺组(O2d)厚148米 以黄绿色及灰绿页岩为主、夹薄层砂岩,整合于O1L上。 二叠系

主要分布于新开寺、清音阁、两河口、挖断山、雷洞坪、金顶等地。与下伏奥陶系呈假整合接触,分上、下两个统。

(1) 梁山组(P1L)厚1—16米灰色,黄绿色及黑色砂质页岩夹灰质页岩及赤铁矿、菱铁矿组。

(2)栖霞组(P1q)厚282米 灰色、深灰色中至厚层灰岩,白云岩灰岩及白云岩、易碎,富含方解石脉及沥青质。

(3)矛口组(P1m)厚346米深灰色厚层含燧石结核灰岩,下部夹浅灰色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纹层。

(4)峨眉山玄武岩(P2β)厚227米本区玄武岩底部常有一层灰色薄层粉砂岩,夹炭质页或透镜状煤层及灰色铝土质泥岩。

茅口灰岩的预面呈凹凸不平,具黄褐色色调,代表经过一个时期风化剥蚀作用。其上的煤系地层代表海岸沼泽,故二迭系上下统间为一平行不整合面。

本区玄武岩主要为黄绿色斑状玄武岩,暗灰绿色微晶玄武岩及杏仁状玄武岩三种,一般可见由斑状——微晶(柱状节理发育)——杏仁状的喷出顺序,均属大陆喷发性质。

(5)沙湾组(P2S) 厚95米 主要为暗紫色铁质凝灰岩、页岩、粘土岩、粉砂岩与黄绿色、灰绿色岩屑砂岩铁质粘土岩互层含菱铁矿结核。

三叠系

分布于龙门洞峡谷、张沟、净水等地,构成牛背山背斜两翼。其沉积构造、层面构造非常典型发育。与下伏二叠系整合接触,分下、中、上三个统。下统主要为一套红色陆相碎屑岩--潮坪碳酸盐岩。即含砾砂岩、岩屑砂岩、粉砂岩以及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灰岩等。(1)飞

(1)(T1f)厚198米紫红色薄至中厚层细粒岩屑砂岩,夹粉砂岩,粉沙质泥岩及中粗粒砂岩,含钙质结合,具大型斜层理,泥裂等,属河流及三角洲沉积。

(2)铜街子组(T1t)厚114米 下部:紫色薄层细粒钙质岩屑砂岩与浅灰色灰岩(碎屑灰岩、鲕状灰岩等)互层,在露头上紫色白色相间,十分醒目,极易辨认。岩层中波痕、斜层理、虫迹、泥裂等曾面构造发育,属滨海至浅海相。上部:紫色厚层白云岩,含玛瑙砾粗砂岩及薄层细---粉砂岩,属海滨沉积。

(3)嘉陵江组(T1j)厚169米 下部:黄灰色薄层泥质灰岩;中部:灰至浅灰色薄层灰岩及中厚层灰质白云岩互层,部分为紫色。上部:浅灰色中厚层灰质白云岩及浅紫色膏溶角砾岩。属滨海相沉积。

(4)雷口坡组(T2L)厚426米本组地层主要发育于峨眉山东麓。由于岩石坚硬,通常形成峡谷地貌。如龙门峡、庙儿岗峡、张沟口峡等。下部为灰至深灰色薄层钙质页岩及白云质泥灰岩,本层底部常有一层水云母粘土岩(绿豆岩)。中部为浅灰色,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石灰岩及白云岩,夹有瘤状石灰岩及角砾状灰岩。上部为灰至深灰色中厚层至薄层状白云岩。顶部为深灰色膏溶角砾岩(约20~~40米厚)属浅海至滨海沉积。

(5)须家河组(T3X) 厚520~~950米主要分布在峨眉山北侧(川主)和东南侧(高桥----龙池)。在东麓高桥至龙门洞之间,由于峨眉山大断层和报国寺断层的破坏而大多缺失。 底部为灰黑色页岩,

3 / 8

薄层粉砂岩,夹多层深灰色薄层状泥质灰岩(有人将此曾单独命名为“垮洪洞组”)。 向上,须家河只要是一套砂岩与含煤系的页岩互层,大致可分为五套,1、3、5为砂岩含煤地层;2、4为青灰色块状岩屑砂岩夹页岩,其中发育有大型板状层理。

侏罗系

主要分布于峨眉山东北部,与下伏三叠系呈假整合接触,分下、中、上三个统。下统只有一组,即珍珠冲组,岩性主要为一套岩屑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中下统为一组,即自流井组,其岩性主要为粉砂质钙质泥岩、岩屑砂岩等。中统分两组,即下沙溪庙组和上沙溪庙组。其岩性为一套碎屑岩建造,即长石石英砂岩、泥岩、粉砂岩等。上统分两组,即遂宁组和蓬莱镇组。其岩性为粉砂岩、泥岩等。

(1)白田坝组(J1b)厚34~~~75米 灰褐色粘土岩和页岩,夹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局部含煤线。

(2)自流井组(J2z)厚224~~~422米 灰白色、浅灰色、灰绿色石英砂岩,岩屑石英岩和紫红色、紫灰色砂质泥岩互层,底部夹有中至薄层状粉砂、细粒石英砂岩。

(3)沙溪庙组(J2s)厚500~~~900米灰绿色岩屑砂岩和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互层,中部夹一层厚1~~3米的黑灰色、黄绿色页岩。其内含叶枝介化石。砂岩中可见大型斜层理、波痕、干裂等。

(4)遂宁组)J2sn) 厚200~~~335米棕红色、砖红色泥岩及粉砂质泥岩,中上部局部产透镜状石膏薄层。

(5)蓬莱镇组(J3p厚150~~~878米底部为灰绿色中厚层,透镜状泥至、钙质粉砂---细砂岩,全组岩性主要为棕红、砖红色色岩,粉砂质泥岩。

白垩系

分布与侏罗系基本一致,即主要分布于峨眉山东北部,构成北东向宽缓的背向斜翼部,缺失下统。其上统分两个组,即夹关组和灌口组。其岩性为砂岩、粉砂岩、夹少量泥岩,局部夹膏盐晶洞等。与下伏侏罗系呈假整合接触。

(1)夹关组(K1j)厚400米 砖红、大红色铁质厚层块状砂岩为主,发育波痕、泥裂构造,具泥质同生砾岩。底部砂岩含石英砾石。

(2)灌口组(K1j)厚1600米底部以砖红色泥岩与夹关界分界。下部为棕红色泥岩、页岩、粉砂岩、砂岩,夹杂色页岩、泥灰岩,下部为棕红色泥岩、页岩夹浅灰色泥灰岩及褐色页岩。本组岩层中发育有波痕、泥裂、虫迹等构造,并夹石膏薄层。

第三系

分布零星,集中点为新桥一带。其岩性主要以半胶结砾岩、砂岩为主,局部夹泥岩,与下伏白垩系整合接触。

第四系

主要分布于峨眉河河床,蕨坪坝及山麓边缘地带。岩性表现为松散泥砾层,粘土层和壤土层。砾石层中见冰川沉积物、冲积物等。主要分布于现代河床及阶地上,部分分布于山麓及山坡。主要成因类型有:冲积物(Qa1)、洪积物(Qp1`)、坡积物(Qq1)、残积物(Qe1)等。

(二) 构造

峨眉山地跨上扬子台褶带的峨眉山断拱和四川台拗的川西台陷,是一座断块山。其构造较复杂。现将最主要的构造简述如下:

1.褶皱

(1)峨眉山背斜位于张沟--洪椿坪一带,轴向南北,长约7公里。北端被观心庵断层和万年寺断层斜切而不能北延;南端被峨眉山断层斜切而不能南延。其核部宽缓,出露最老岩层为峨眉山花岗岩。两翼不对称,西翼展布约18公里,出露地层为震旦系-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倾角10~12度;东翼展布约5公里,出露地层为震旦系-下第三系,倾角16~50度,新开寺以东的地层多已倒转。为一轴向西倾的斜歪背斜。

(2)桂花场向斜(又名万年寺向斜)位于纯阳殿--桂花场一带。轴向北西,长约30公里,整体向北西倾伏呈箕状。被响水洞断层、灰厂沟断层错为两段:南东段由纯阳殿至桂花场,核部狭窄,其地层最新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两翼地层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北东翼倾角由5~20度迅速变陡,南西翼受断层影响常发生倒转,在纯阳殿附近向斜仰起并收敛消失;北西段由

红岩脚至黄湾,核部宽缓,两翼倾角6~45度。向斜迅速撒开,逐渐过渡为单斜。

(3)牛背山背斜(又名挖断山背斜)位于龙门洞雷岩一带,轴向北西,长约12公里。核部出露最老地层为下二叠统茅口组。两翼分别出露峨眉山玄武岩组-侏罗系。其北段黑水岗至雷岩,两翼较对称,倾角15~50度;中段和南段,受牛背山断层和伏虎寺断层的影响,两翼不对称,南西翼倾角35~60度,北东翼倾角60~75度。靠近背斜核部倾角变陡,并逐步发生倒转。

2. 断层

本区断层属压性逆断层。主要有:

(1)峨眉山断层 分布于峨眉山南东侧。在本区域范围内,由西南杨村铺附近,北东经张 山,至峨眉山市中区。区内长约40多公里,走向北东,倾向北西,断面波状。倾角45~70度。北西盘逆冲于南东盘之上。北西盘往往发育拖拽褶皱和派生断层,南东盘地层局部倒转,并伴生一系列小褶皱和小断层。该断层最大断距部位在其核部,断距达3500余米,即北西盘峨眉山花岗岩逆冲于南东盘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之上。而北东段,也就是位于峨眉断陷盆地北西边缘,大部分被第四系掩盖,呈断续出露。如:凉水井、四零医院等地。其表现为北西盘上白垩统灌口组逆冲于南东盘上第三系之上,并使之倒转。

(2) 观心庵断层南东起于新开寺,经纯阳殿、观心坡,往北西延至喻田子,走向北西, 长约15公里。断面南西倾,倾角65~75度。南西盘相对上升,表现为逆断层。该断层被北东向和东西向断层切为数段。南段新开寺至大峨寺,发育于峨眉山背斜东翼。因南西盘逆冲,致使北东盘地层发生倒转。中段牛心寺至唐山,发育于桂花场向斜南西翼,并斜切峨眉山背斜。南西盘上升形成息心所拖拽背斜,北东盘地层倒转,断距1500余米。北段麻子坝至喻田子,主要断于三叠系中,南西盘上升,发展为拖拽小褶皱。

(3) 万年寺断层南东起于丁沟,北西延至神卦山。走向北西,长约13公里,是观心庵断层的同向派生逆断层。断面南西倾,倾角50度左右。南段断于下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中,两盘地层均倒转。中段断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中,两盘地层倒转。北断主要断于三叠系中。

(4)初殿断层北起长老坪附近,经仙峰寺,南至三湾岗。走向近南北,长约10公里。断面东倾,倾角85度。除中段天池峰附近表现为正断层,南、北段均属逆断层。在初殿一带,东盘灯影组三段白云岩与西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粉砂岩相抵,断距约80米,仙皇台侧可见断层角砾岩。在四季坪附近,东盘峨眉山花岗岩与西盘灯影组二段相抵,灯影组白云岩中可见拖拽现象。

(5)万年寺断层南东起于丁沟,北西延至神卦山。走向北西,长约13公里,是观心庵断层的同向派生逆断层。断面南西倾,倾角50度左右。南段断于下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中,两盘地层均倒转。中段断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中,两盘地层倒转。北断主要断于三叠系中。

(6)牛背山断层发育于牛背山背斜核部。走向北西,南东起于麻柳湾,经两河口、张山,北西至梁坪,长约9公里。其断面南西倾,倾角60度。两盘接触紧密,两河口附近可见下二叠统茅口组灰岩发生碎裂现象。属逆冲兼扭性断层。

(7)大峨寺断层西起石笋沟,东至华严寺,走向东西,长约5公里。横切峨眉山背斜和桂花场向斜,并错断观心庵和万年寺两断层。其北盘向西,南盘向东错动,为平移逆断层。东段北盘飞仙关组、嘉陵江组等地层局部倒转。该断层隔水性良好,潜水沿断面上升出露地表,形成了峨眉山玉液泉。

二.地貌部分

峨眉山地貌可分为以下几种成因类型:

1、 堆积地貌

峨眉平原在构造上是一断裂下陷带,由于峨眉断块山上升,侵蚀作用强烈,为峨眉平原的块积提供了物质来源。据地质考察证明,在沉积基底上堆积了第三纪以来各时代的河湖相地层达300余米。峨眉平原面积约200KM,海拔400~~490米。大致以峨嵋河为界,北面主要由峨嵋河及其支流双福河、粗石河冲积而成近代冲积平原。以南则为不同时代的洪—冲积扇堆积,以及冰水堆积而成。

洪—冲积扇分布在峨眉山、二峨山山前地带,它们的大小和形成时期各不相同。其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由张沟、柳溪河等冲积而成的高桥洪—冲积扇。扇顶位于高桥,相对高度30米,以

3%~~3.5%的坡度向东北方向倾斜,至鞠槽、青龙场一线相对高度为17米,坡度减为0.5~~1%高桥洪—冲积扇,除西北侧被临江河左河床(王曹)切割外,其余扇面保存较完好,多以垦为农田。高桥洪—冲积扇从张沟出口自高桥附近,为黄色粘土及砾石层组成,厚度约20米,砾石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大者可达2~~3米,以花岗石、玄武岩居多,有人疑为冰川堆积,扇面上还点缀着侏罗系砂叶岩构成的残丘,相对高度10~~15米。

在山丘地带,如报国寺、师范校等处,还分布有范围不大,坡度大,物质来源近、堆积厚度不大的洪积扇(冲出锥)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常以不对称垒迭式洪积扇出现。新扇位于老扇北侧,以涧曹沟洪积扇最为典型。

2、 侵蚀—堆积地貌

河漫滩:分布在近代河流两岸,由砂、砾石组成,一般高出枯水位2米;

工级阶地:分布在峨嵋河、临江等现代河流两岸,平原区以上迭阶地为主,山地则为基座阶地,相对 高度2~~10 米;

Ⅱ级阶地:见于峨嵋河张坝、王田坝等地。为基座阶地,因受现代流水切割,多呈垄岗状分布; Ⅲ、Ⅳ级阶地:基座阶地,由棕红色、黄褐色粘土及砾石组成。粘土及砾石据认为是雅安期冰水堆积,所以次阶地疑为冰水阶地。现已成小丘状。

此外,在凉水井一带,分布有第三系粘土层,铁钙质胶结的沙砾岩层。有人定为V阶地,相对高度90米左右,因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层位已变动。

3、 侵蚀—构造地貌

丘陵:主要分布在峨眉山东麓地带,由白垩系粘土组成,其形态受岩性影响多呈浑圆状。丘坡平缓丘间沟谷发育。海拔高度500~~600米,相对高度50~~100米;

低山:分布在二峨山前缘及峨眉山北段,海拔500~~1000米,相对高度100~~300米,二峨山前缘低山由三叠系须家河组砂质岩构成。山岭呈串珠状;而峨眉北部低山,由白垩系夹关组砂岩构成,多为单斜山岭。

中山:分布在报国寺以西,为峨眉山主脉,山势雄伟,大致呈南北向。海拔大于1000米,相对高度大于500米。主峰万佛顶高达3097.9米。由于新构造运动,峨眉山迅速上升。流水强烈侵蚀,故而沟谷极为发育,多呈“V”形,上多悬崖峭壁。

4、 侵蚀—溶蚀地貌

其实—溶蚀中山分布在二峨山断层以南,为二峨山主体,海拔800~~1200米,主峰2037米,山脊圆滑,呈峰丛状,基岩裸露,水土流失严重。

在二叠系、三叠系灰岩出露地区,岩溶地貌发育,主要有下列一些地貌形态。

石芽与溶沟:主要分布在分水岭地带,石芽一般不高,仅几十厘米。溶沟最深可达三米,宽数十厘米至5米之间。有些溶沟被黄色粘土填充,上有植被;

落水洞:直径一般10多米,周围多被植物覆盖,深数十米至10米,常与水平溶洞相连,多为蝶形洼地之排水通道。

溶蚀洼地:主要在柳溪河沿岸,以林岩寺洼地最大,约为2公里,低平坦,已垦为水田。

溶洞:区内溶洞发育良好,计有八仙洞、鱼子洞、老虎洞、紫蓝洞等十余个,其中八仙洞在柳溪河右岸,海拔570米,相对高度30米,人可通行,洞内石钟乳发育。

地下河:本区还有两条地下河,一是打鱼湾至雷水洞,长400米,为一天然引水隧道,现已利用做磨房动力。

三.气候部分

峨眉山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其气候除受辐射,大气环流的制约外,地形地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峨眉山在“峨眉平原”的西南尽头陡然屹立,座西向东,南北走向,西面为二三十度的缓冲斜坡与西部群山接壤,东边为陡峭的摄身崖,面对三江平原,金顶、千佛顶、万佛顶三大主峰海拔三千余米,高出峨眉城区十千六百余米,在城区西南角形成一道高大的天然屏障,阻止了海洋暖湿气流的长驱直入,加之地形条件和地理环境对降水系统发生发展和移动的影响,造成整个山区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的气特点,与西边的小凉山等地区构成名扬四方的“华西雨屏”。同时使气候要素的

分配亦呈现出显著差别,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具有从亚热带至亚寒系统带谱的气候整体。

峨眉山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500米的下属亚热带气候;海拔1500米~2100米属暖温带气候;海拔2100米~2500米属中温带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属亚寒带气候。山顶和平坝,山麓温差较大,大约相差14℃,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5~0.6度。

峨眉城区最冷在1月,月平均气温4.3度,最低气温为零下4度左右。峨眉山顶月平均气温从11月到下年3月都在零下,最冷月1月,为零下6度,最低气温为零下20度左右。

7月平均气温为11.8度,最高气温为20度左右。峨眉山海拔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时间为冰雪覆盖,一般是10月到次年的4月,峨眉山都是白雪皑皑的,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冬春之别。 以下用具体数值说明:

1.峨眉山山脚、山顶各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低)气温对照表(1951-1980):

(单位:°C)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月平均温度 山脚 6.9 8.7 13.3 18.0 21.6 24.1 26.1 25.7 21.9 17.6 13.3 8.8

山顶 -6 -4.9 -0.7 3.3 6.1 9 11.8 11.2 7.8 3.4 -0.9 -3.8

极端最高温度 山脚 18.7 22.5 29.5 34 37.9 37.2 36.9 38.3 35.1 29.2 24.6 20.8

山顶 19.2 18.5 23.1 22.1 20.7 21 22.4 23.4 19.3 19.5 16.6 16.3

极端最低温度 山脚 -3.3 -1.7 1.5 2 10.6 13.7 16.2 5.6 13.3 10.2 2.2 -4.4

山顶 -20.9 -17.8 -13.8 -12.9 -5.5 -1.1 3.2 0.3 -3.1 -10.5 -14.7 -19.3

注:①年平均温度:17.2°C(山脚);年极值:3°C(山顶)

②极端最高温度:山脚28.3°C(1953.8.18);山顶23.4°C(1951.8.6)

③极端最低温度:山脚-4.4°C(1975.12.5);山顶-20.9°C(1956.1.9)

2. 峨眉山山脚、山顶各月雨量对照表(1951-1980):

(单位mm)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山脚 13.5 24.6 41.3 87.6 127.4 174.1 356.5 420.2 171 83.6 37.9 16.9 1555.3

山顶 17 26.5 54.9 114.9 173.7 238.9 399.8 470.3 234.6 122.3 49.4 20.6 1922.8

3. 峨眉山山脚、山顶各月湿度对照表(1951-198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全年(平均)

城区 80 80 76 75 74 77 82 81 83 84 82 85 80

山顶 75 80 82 86 88 86 88 89 91 92 88 78 80

4.峨眉山山脚、山顶各月日照对照表(1951-1980):

(单位:h)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城区 47.7 47.4 78.2 98.4 92.4 99.2 139.6 156.8 66.9 41.1 40.3 40.5 951.8

山顶 145.5 126.8 152.1 135.7 93 86.9 124.4 119.4 85.4 79.3 102.6 146.9 1398.1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峨眉山地质博物馆

四.植物部分

峨眉山的植物在世界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具有世界意义,特别表现在:

(1)峨眉山具有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好的亚热带植被类型,具有原始的、完整的亚热带森林垂直带,从山麓的常绿阔时林,向上依次见到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至暗针叶林。

(2)植物种类异常丰宣,在这样特殊、多样的森林中生长着已知的高等植物242科,3200种以上。对于仅有154k平方公里的山体来说,在世界上是独特的,甚至在全世界亚热带也是绝无仅有的。伴随着多样的植被类型和丰宣的植物种类,动物种类也是极其丰富的。

(3)原始和特有种十分繁多。革中特有的高等植物有100多种。古老而濒危的植物种类数目很大,被国家首数列为保护的植物就达31种。

(4)峨眉山的植物区系处于中国—喜马拉雅亚区和中国—日本亚区过渡地带.对研究世界生物系等有着重要地位。

一.自然环境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处峨眉县西南。位于29?26ˊN103?26ˊE。

1、 峨眉山地形复杂。峨眉山山势高耸。孤峰突起。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7.9米。相对海拔2658 米。山体坡度大,一般在40?以上,悬岩绝壁,峡谷急流很多。

2、 峨眉山气候垂直分异显著。峨眉山高耸的地势,对南来的气流有抬升作用,使峨眉山温度、雨量、湿度垂直差异明显,与临近地区较颇为特殊。首先,从温度来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年较差越小,山麓地带的峨眉县年平均气温17.2?C,而山顶的金顶年平均气温3.1?C,山麓年较差19.3?C,山顶则为18?C,第二,以雨量来看,峨眉山与临近地区相比,雨量多的多,这主要是因为山地对气流抬升作用产生一定数量的地形雨而致,峨眉山年降水量1959.8mm,峨眉县1593.8mm,两地相差366mm。降水大部分集中于夏季。第三,从湿度来看,峨眉山平均湿度为86%,个别月份达93%。而峨眉县城为80%。主要因峨眉山山体高大,使空气在不同高度凝结成云雾,峨眉山终年在云雾笼罩之中。

总之,峨眉山由于山势高,使其气候要素,

山麓到山顶有显著差异,出现了不同的气候类型,这是致使峨眉山植被垂直分带的主要原因。

二、峨眉山植被

峨眉山山势高,相对高度为2685米,其气候垂直分异显著,故峨眉山上的植被生长期及植物的种类,在不同的高度有极大的差别,峨眉山的植被隨海拔升高其垂直带非常明显。

根据峨眉山不同垂直高度的生长环境和植物群落特征,将峨眉山植被分为五个带,见下表: 海 拔 高 度(米) 植 被 类 型

2900-3099 梳妆台~万佛顶 寒温带(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与次生灌丛

2100-2900 洗象池~梳妆台 温带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针叶混交林带

1500-2100 茶棚子~洗象池 暖温带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1000-1500 万年寺~茶棚子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70-1000 峨眉县~万年寺 亚热带次生植被

五.土壤部分

峨眉山地处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过度地带。地形复杂,地势高差悬殊,东北部是低平是峨眉平原,西南部是层峦叠嶂,奇峰挺拔的峨眉山。最高点是峨眉山的万佛顶,海拔3098.8米,最低点是峨眉山的出境口,海拔386米,相对高差2712.8米。

本区受东南风影响,降雨量充沛,湿度大,属我国亚热带温湿润气候,地带性土壤为中亚热带黄壤和红壤。由于峨眉山屏障的作用,境内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又差异很大,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候、植被和土壤的垂直分异现象异常明显。其土壤山地垂直带谱如下:

600米以下 潮土、紫色土

600~1500米山地黄壤

1500~1700米山地黄棕壤

1700~2100米山地棕壤

2100~2900米山地暗棕壤

2900~3099米漂灰土

篇4:关于峨眉山实习心得

三.气候部分

峨眉山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其气候除受辐射,大气环流的制约外,地形地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峨眉山在“峨眉平原”的西南尽头陡然屹立,座西向东,南北走向,西面为二三十度的缓冲斜坡与西部群山接壤,东边为陡峭的摄身崖,面对三江平原,金顶、千佛顶、万佛顶三大主峰海拔三千余米,高出峨眉城区十千六百余米,在城区西南角形成一道高大的天然屏障,阻止了海洋暖湿气流的长驱直入,加之地形条件和地理环境对降水系统发生发展和移动的影响,造成整个山区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的气特点,与西边的小凉山等地区构成名扬四方的“华西雨屏”。同时使气候要素的分配亦呈现出显著差别,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具有从亚热带至亚寒系统带谱的气候整体。

峨眉山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500米的下属亚热带气候;海拔1500米~2100米属暖温带气候;海拔2100米~2500米属中温带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属亚寒带气候。山顶和平坝,山麓温差较大,大约相差14℃,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5~0.6度。

峨眉城区最冷在1月,月平均气温4.3度,最低气温为零下4度左右。峨眉山顶月平均气温从11月到下年3月都在零下,最冷月1月,为零下6度,最低气温为零下20度左右。 7月平均气温为11.8度,最高气温为20度左右。峨眉山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时间为冰雪覆盖,一般是10月到次年的4月,峨眉山都是白雪皑皑的,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冬春之别。

以下用具体数值说明:

1.峨眉山山脚、山顶各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低)气温对照表(1951-1980):

(单位:°C)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月平均温度 山脚 6.9 8.7 13.3 18.0 21.6 24.1 26.1 25.7 21.9 17.6 13.3 8.8山顶 -6 -4.9 -0.7 3.3 6.1 9 11.8 11.2 7.8 3.4 -0.9 -3.8

极端最高温度 山脚 18.7 22.5 29.5 34 37.9 37.2 36.9 38.3 35.1 29.2 24.6 20.8山顶 19.2 18.5 23.1 22.1 20.7 21 22.4 23.4 19.3 19.5 16.6 16.3

极端最低温度 山脚 -3.3 -1.7 1.5 2 10.6 13.7 16.2 5.6 13.3 10.2 2.2 -4.4山顶 -20.9 -17.8 -13.8 -12.9 -5.5 -1.1 3.2 0.3 -3.1 -10.5 -14.7 -19.3 注:①年平均温度:17.2°C(山脚);年极值:3°C(山顶)

②极端最高温度:山脚28.3°C(1953.8.18);山顶23.4°C(1951.8.6)

③极端最低温度:山脚-4.4°C(1975.12.5);山顶-20.9°C(1956.1.9)

2. 峨眉山山脚、山顶各月雨量对照表(1951-1980):

(单位mm)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山脚 13.5 24.6 41.3 87.6 127.4 174.1 356.5 420.2 171 83.6 37.9 16.9 1555.3 山顶 17 26.5 54.9 114.9 173.7 238.9 399.8 470.3 234.6 122.3 49.4 20.6 1922.8

3. 峨眉山山脚、山顶各月湿度对照表(1951-198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全年(平均) 城区 80 80 76 75 74 77 82 81 83 84 82 85 80

山顶 75 80 82 86 88 86 88 89 91 92 88 78 80

4.峨眉山山脚、山顶各月日照对照表(1951-1980):

(单位:h)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城区 47.7 47.4 78.2 98.4 92.4 99.2 139.6 156.8 66.9 41.1 40.3 40.5 951.8

山顶 145.5 126.8 152.1 135.7 93 86.9 124.4 119.4 85.4 79.3 102.6 146.9 1398.1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峨眉山地质博物馆

四.植物部分

峨眉山的植物在世界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具有世界意义,特别表现在:

(1)峨眉山具有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好的亚热带植被类型,具有原始的、完整的亚热带森林垂直带,从山麓的常绿阔时林,向上依次见到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至暗针叶林。

(2)植物种类异常丰宣,在这样特殊、多样的森林中生长着已知的高等植物242科,3200种以上。对于仅有154k平方公里的山体来说,在世界上是独特的,甚至在全世界亚热带也是绝无仅有的。伴随着多样的植被类型和丰宣的植物种类,动物种类也是极其丰富的。

(3)原始和特有种十分繁多。革中特有的高等植物有100多种。古老而濒危的植物种类数目很大,被国家首数列为保护的植物就达31种。

(4)峨眉山的植物区系处于中国—喜马拉雅亚区和中国—日本亚区过渡地带.对研究世界生物系等有着重要地位。

一.自然环境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处峨眉县西南。位于29?26ˊN103?26ˊE。

1、 峨眉山地形复杂。峨眉山山势高耸。孤峰突起。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7.9米。相对海拔2658 米。山体坡度大,一般在40?以上,悬岩绝壁,峡谷急流很多。

2、 峨眉山气候垂直分异显著。峨眉山高耸的地势,对南来的气流有抬升作用,使峨眉山温度、雨量、湿度垂直差异明显,与临近地区较颇为特殊。首先,从温度来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年较差越小,山麓地带的峨眉县年平均气温17.2?C,而山顶的金顶年平均气温3.1?C,山麓年较差19.3?C,山顶则为18?C,第二,以雨量来看,峨眉山与临近地区相比,雨量多的多,这主要是因为山地对气流抬升作用产生一定数量的地形雨而致,峨眉山年降水量1959.8mm,峨眉县1593.8mm,两地相差366mm。降水大部分集中于夏季。第三,从湿度来看,峨眉山平均湿度为86%,个别月份达93%。而峨眉县城为80%。主要因峨眉山山体高大,使空气在不同高度凝结成云雾,峨眉山终年在云雾笼罩之中。总之,峨眉山由于山势高,使其气候要素,

山麓到山顶有显著差异,出现了不同的气候类型,这是致使峨眉山植被垂直分带的主要原因。

二、峨眉山植被

峨眉山山势高,相对高度为2685米,其气候垂直分异显著,故峨眉山上的植被生长期及植物的种类,在不同的高度有极大的差别,峨眉山的植被隨海拔升高其垂直带非常明显。 根据峨眉山不同垂直高度的生长环境和植物群落特征,将峨眉山植被分为五个带,见下表: 海 拔 高 度(米) 植 被 类 型

2900-3099 梳妆台~万佛顶 寒温带(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与次生灌丛

2100-2900 洗象池~梳妆台 温带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针叶混交林带

1500-2100 茶棚子~洗象池 暖温带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1000-1500 万年寺~茶棚子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70-1000 峨眉县~万年寺 亚热带次生植被

五.土壤部分

峨眉山地处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过度地带。地形复杂,地势高差悬殊,东北部是低平是峨眉平原,西南部是层峦叠嶂,奇峰挺拔的峨眉山。最高点是峨眉山的万佛顶,海拔3098.8米,最低点是峨眉山的出境口,海拔386米,相对高差2712.8米。 本区受东南风影响,降雨量充沛,湿度大,属我国亚热带温湿润气候,地带性土壤为中亚热带黄壤和红壤。由于峨眉山屏障的作用,境内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又差异很大,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候、植被和土壤的垂直分异现象异常明显。其土壤山地垂直带谱如下:

600米以下 潮土、紫色土600~1500米山地黄壤 1500~1700米山地黄棕壤 1700~2100米山地棕壤 2100~2900米山地暗棕壤 2900~3099米漂灰土

峨眉山实习报告-11-02 10:37:37 | #2楼回目录

(二) 构造

峨眉山地跨上扬子台褶带的峨眉山断拱和四川台拗的川西台陷,是一座断块山。其构造较复杂。现将最主要的构造简述如下:

1.褶皱

(1)峨眉山背斜位于张沟--洪椿坪一带,轴向南北,长约7公里。北端被观心庵断层和万年寺断层斜切而不能北延;南端被峨眉山断层斜切而不能南延。其核部宽缓,出露最老岩层为峨眉山花岗岩。两翼不对称,西翼展布约18公里,出露地层为震旦系-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倾角10~12度;东翼展布约5公里,出露地层为震旦系-下第三系,倾角16~50度,新开寺以东的地层多已倒转。为一轴向西倾的斜歪背斜。

(2)桂花场向斜(又名万年寺向斜)位于纯阳殿--桂花场一带。轴向北西,长约30公里,整体向北西倾伏呈箕状。被响水洞断层、灰厂沟断层错为两段:南东段由纯阳殿至桂花场,核部狭窄,其地层最新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两翼地层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北东翼倾角由5~20度迅速变陡,南西翼受断层影响常发生倒转,在纯阳殿附近向斜仰起并收敛消失;北西段由红岩脚至黄湾,核部宽缓,两翼倾角6~45度。向斜迅速撒开,逐渐过渡为单斜。

(3)牛背山背斜(又名挖断山背斜)位于龙门洞雷岩一带,轴向北西,长约12公里。核部出露最老地层为下二叠统茅口组。两翼分别出露峨眉山玄武岩组-侏罗系。其北段黑水岗至雷岩,两翼较对称,倾角15~50度;中段和南段,受牛背山断层和伏虎寺断层的影响,两翼不对称,南西翼倾角35~60度,北东翼倾角60~75度。靠近背斜核部倾角变陡,并逐步发生倒转。

2. 断层

本区断层属压性逆断层。主要有:

(1)峨眉山断层 分布于峨眉山南东侧。在本区域范围内,由西南杨村铺附近,北东经张 山,至峨眉山市中区。区内长约40多公里,走向北东,倾向北西,断面波状。倾角45~70度。北西盘逆冲于南东盘之上。北西盘往往发育拖拽褶皱和派生断层,南东盘地层局部倒转,并伴生一系列小褶皱和小断层。该断层最大断距部位在其核部,断距达3500余米,即北西盘峨眉山花岗岩逆冲于南东盘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之上。而北东段,也就是位于峨眉断陷盆地北西边缘,大部分被第四系掩盖,呈断续出露。如:凉水井、四零医院等地。其表现为北西盘上白垩统灌口组逆冲于南东盘上第三系之上,并使之倒转。

(2) 观心庵断层南东起于新开寺,经纯阳殿、观心坡,往北西延至喻田子,走向北西, 长约15公里。断面南西倾,倾角65~75度。南西盘相对上升,表现为逆断层。该断层被北东向和东西向断层切为数段。南段新开寺至大峨寺,发育于峨眉山背斜东翼。因南西盘逆冲,致使北东盘地层发生倒转。中段牛心寺至唐山,发育于桂花场向斜南西翼,并斜切峨眉山背斜。南西盘上升形成息心所拖拽背斜,北东盘地层倒转,断距1500余米。北段麻子坝至喻田子,主要断于三叠系中,南西盘上升,发展为拖拽小褶皱。

(3) 万年寺断层 南东起于丁沟,北西延至神卦山。走向北西,长约13公里,是观心庵断层的同向派生逆断层。断面南西倾,倾角50度左右。南段断于下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中,两盘地层均倒转。中段断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中,两盘地层倒转。北断主要断于三叠系中。

(4)初殿断层北起长老坪附近,经仙峰寺,南至三湾岗。走向近南北,长约10公里。断面东倾,倾角85度。除中段天池峰附近表现为正断层,南、北段均属逆断层。在初殿一带,东盘灯影组三段白云岩与西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粉砂岩相抵,断距约80米,仙皇台侧可见断层角砾岩。在四季坪附近,东盘峨眉山花岗岩与西盘灯影组二段相抵,灯影组白云岩中可见拖拽现象。

(5)万年寺断层南东起于丁沟,北西延至神卦山。走向北西,长约13公里,是观心庵断层的同向派生逆断层。断面南西倾,倾角50度左右。南段断于下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中,两盘地层均倒转。中段断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中,两盘地层倒转。北断主要断于三叠系中。

(6)牛背山断层发育于牛背山背斜核部。走向北西,南东起于麻柳湾,经两河口、张山,北西至梁坪,长约9公里。其断面南西倾,倾角60度。两盘接触紧密,两河口附近可见下二叠统茅口组灰岩发生碎裂现象。属逆冲兼扭性断层。

(7)大峨寺断层 西起石笋沟,东至华严寺,走向东西,长约5公里。横切峨眉山背斜和桂花场向斜,并错断观心庵和万年寺两断层。其北盘向西,南盘向东错动,为平移逆断层。东段北盘飞仙关组、嘉陵江组等地层局部倒转。该断层隔水性良好,潜水沿断面上升出露地表,形成了峨眉山玉液泉。

二.地貌部分

峨眉山实习心得

篇5:关于峨眉山实习心得

峨眉山地貌可分为以下几种成因类型:

1、 堆积地貌

峨眉平原在构造上是一断裂下陷带,由于峨眉断块山上升,侵蚀作用强烈,为峨眉平原的块积提供了物质来源。据地质考察证明,在沉积基底上堆积了第三纪以来各时代的河湖相地层达300余米。峨眉平原面积约200KM,海拔400~~490米。大致以峨嵋河为界,北面主要由峨嵋河及其支流双福河、粗石河冲积而成近代冲积平原。以南则为不同时代的洪—冲积扇堆积,以及冰水堆积而成。

洪—冲积扇分布在峨眉山、二峨山山前地带,它们的大小和形成时期各不相同。其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由张沟、柳溪河等冲积而成的高桥洪—冲积扇。扇顶位于高桥,相对高度30米,以3%~~3.5%的坡度向东北方向倾斜,至鞠槽、青龙场一线相对高度为17米,坡度减为0.5~~1%高桥洪—冲积扇,除西北侧被临江河左河床(王曹)切割外,其余扇面保存较完好,多以垦为农田。高桥洪—冲积扇从张沟出口自高桥附近,为黄色粘土及砾石层组成,厚度约20米,砾石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大者可达2~~3米,以花岗石、玄武岩居多,有人疑为冰川堆积,扇面上还点缀着侏罗系砂叶岩构成的残丘,相对高度10~~15米。 在山丘地带,如报国寺、师范校等处,还分布有范围不大,坡度大,物质来源近、堆积厚度不大的洪积扇(冲出锥)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常以不对称垒迭式洪积扇出现。新扇位于老扇北侧,以涧曹沟洪积扇最为典型。

2、 侵蚀—堆积地貌

河漫滩:分布在近代河流两岸,由砂、砾石组成,一般高出枯水位2米;

工级阶地:分布在峨嵋河、临江等现代河流两岸,平原区以上迭阶地为主,山地则为基座阶地,相对高度2~~10 米;

Ⅱ级阶地:见于峨嵋河张坝、王田坝等地。为基座阶地,因受现代流水切割,多呈垄岗状分布;

Ⅲ、Ⅳ级阶地:基座阶地,由棕红色、黄褐色粘土及砾石组成。粘土及砾石据认为是雅安期冰水堆积,所以次阶地疑为冰水阶地。现已成小丘状。

此外,在凉水井一带,分布有第三系粘土层,铁钙质胶结的沙砾岩层。有人定为V阶地,相对高度90米左右,因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层位已变动。

3、 侵蚀—构造地貌

丘陵:主要分布在峨眉山东麓地带,由白垩系粘土组成,其形态受岩性影响多呈浑圆状。丘坡平缓丘间沟谷发育。海拔高度500~~600米,相对高度50~~100米;

低山:分布在二峨山前缘及峨眉山北段,海拔500~~1000米,相对高度100~~300米,二峨

山前缘低山由三叠系须家河组砂质岩构成。山岭呈串珠状;而峨眉北部低山,由白垩系夹关组砂岩构成,多为单斜山岭。

中山:分布在报国寺以西,为峨眉山主脉,山势雄伟,大致呈南北向。海拔大于1000米,相对高度大于500米。主峰万佛顶高达3097.9米。由于新构造运动,峨眉山迅速上升。流水强烈侵蚀,故而沟谷极为发育,多呈“V”形,上多悬崖峭壁。

4、 侵蚀—溶蚀地貌

其实—溶蚀中山分布在二峨山断层以南,为二峨山主体,海拔800~~1200米,主峰2037米,山脊圆滑,呈峰丛状,基岩裸露,水土流失严重。

在二叠系、三叠系灰岩出露地区,岩溶地貌发育,主要有下列一些地貌形态。

石芽与溶沟:主要分布在分水岭地带,石芽一般不高,仅几十厘米。溶沟最深可达三米,宽数十厘米至5米之间。有些溶沟被黄色粘土填充,上有植被;

落水洞:直径一般10多米,周围多被植物覆盖,深数十米至10米,常与水平溶洞相连,多为蝶形洼地之排水通道。

溶蚀洼地:主要在柳溪河沿岸,以林岩寺洼地最大,约为2公里,低平坦,已垦为水田。 溶洞:区内溶洞发育良好,计有八仙洞、鱼子洞、老虎洞、紫蓝洞等十余个,其中八仙洞在柳溪河右岸,海拔570米,相对高度30米,人可通行,洞内石钟乳发育。

地下河:本区还有两条地下河,一是打鱼湾至雷水洞,长400米,为一天然引水隧道,现已利用做磨房动力

篇6:峨眉山

。因大峨、二峨山远望相对如娥眉、故称峨眉山。主峰万年顶海拔3099米。

峨眉山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博物馆,有植物3000多种,古生常绿混交林带17万多亩,全山植被覆盖率达86%以上,植物成垂直分布,拥有珙桐、洪椿、双盾等珍稀植物。动物中的苏门羚,大蚯蚓,枯叶蝶和峨眉灵猴等均属稀有动物。

峨眉山在地质学上称为“峨眉断块带”,是座悬峭壁众多的断块山。其中6000多米厚的沉积岩层记录了近8亿年地球这一地区的发展史和7000万年以前地壳运动形成的断岩,是一座露天地质博物馆,

资料

峨眉山以雄秀神奇闻名于世,景区古雅神奇,雄秀挺拔,气候独特多变,花木繁多,具有春荣、夏丽、秋幽、冬静,万姿千态的自然景色,有“峨眉天下秀”的美称。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磅礴,重峦叠嶂,沟深壑暗,缘荫繁茂,烟雾缭绕,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形成了“罗峰晴云,圣积晚钟,双桥清音,洪椿晓雨,白水秋风,九老仙府,象池夜月,灵岩叠翠,大坪霁雪,金顶祥光”十大景观。

峨眉山是著名的佛教名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远在汉晋时期,道教、佛教竞相在峨眉山建寺庙。唐宋佛教渐盛,明清佛教大兴,据记载全山最多时达150余座庙宇。现存有名的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洪椿坪、清音阁、九老洞、洗象池、金殿等。

篇7:峨眉山

一提起雾中山,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庐山,雾把它给裹得严严实实,使人们看不到它的真面目。殊不知,这蜀中的峨眉山也是雾气腾腾。早些登山,迎接你的,是一层层薄雾,吸上一口,会感到清新无比!

峨眉山山腰有一座清音阁隐隐若现于牛心岭下,阁旁古树婆娑,云雾缭绕。 来拜佛的,或一个独来,或二三结伴,或五六人同行,一般都是前来祈求平安,财源广达,人丁兴旺。阁前有一双飞桥,两桥之间,有一双飞亭,溪水从亭下流过,坐在亭中,听得水声淙淙悦耳,宛如一架正在演奏的竖琴,自己也仿佛融入了水中。

峨嵋山还有一道亮丽的活风景,那就是灵猴。灵猴非常活泼可爱,十分通人性。这些猴子特别喜欢吃花生,只要游客给它一次,它就会几次三番地讨要。

从雷坪到金顶,便是大雾弥漫了,此时人茫茫,路茫茫,山更茫茫。这深山中仿佛是一副淡淡的水墨画,走在其中,很是惬意,从雷洞坪上金顶只需要30分钟,在金顶向远处望去,云海似波澜壮阔的海洋,无涯无边,似千军万马在奔腾,气势宏伟。此时,你身旁已没有一人,中有蓝天、白云、大山……

啊!好美好美的峨眉山!

篇8:峨眉山

在被炎炎夏日照耀的暑假期间,我依旧能够兴奋不已的整理我自己的衣柜,那正是因为我将要去到世界排名第三——峨眉山!

今天,风景秀丽,那嘘嘘凉风温柔的吹拂着我的发丝,吹起我的衣袖,好像有一位身穿清凉白纱裙衣的少女从我身边跳过,慢慢的跳到那朵轻柔的云雾上,我脚边那不起眼的黄色小花朝着那位女生站在的地方点了点头,仿佛是在微笑,那金黄色的花瓣更是为这灿烂的微笑锦上添花。

我来到这座闻名世界的名山,更是情不自禁的深吸了一口这山清水秀里的新鲜空气,双臂张开,好像在拥抱大自然,我的胸中充满了温暖,这是美丽的风姑娘在回应我的拥抱,她轻盈的秀发随着她身体的摆动而飞舞着,青色的丝带将她的细腰紧紧绑住。

我张开双眼,首先投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林。绿林在太阳的照耀之下耀耀生辉,每一片树叶都好似闪烁的让人睁不开眼的绿宝石,使人浩气长舒。更是十里画廊、西海峰林,让人无一不赞叹着:“峨眉山!你是翠绿的宝石,是中国历史上最美丽的绿林!” 清凉的山泉、飞流的瀑布更是峨眉山无法割舍的魅力!

我随着一位年轻的女导游,来到峨眉山十分有名的瀑布景点——秀甲瀑布!

湛蓝如同蓝天一般的水流随着悬崖峭壁,拍打在瀑布底下的那座小溪上,拍起一阵阵清凉的水花,这些水花的晶莹剔透又饱满的水珠时不时地因为瀑布拍打的太激烈而飞溅到我的身上,十分的清凉,而在阳光下,这些水珠已经不是透明了的,而是在贝壳里的,那耀眼的珍珠!

这些水花的形态时而变成如同海浪拍打着沙滩一般激烈状态,时而又是十分优雅的流露着一股股清凉的山泉,时而拍打出一阵阵小水珠飞溅到我们的身上,好像在欢迎着我们。

我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不适,而是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流露过的感觉——这是大自然对我的欢迎仪式!这清凉的露珠是大自然在欢迎着我们!

我爱你大自然!我爱你!峨眉山!

篇9:峨眉山

寥落的星辰无声的宣告着秋的到来。月,在层叠的峨眉后探出身来,皎洁的月光直泻下来,在江面上伸展开去,映白了平羌江水,映清了山的倒影,更映亮了江面上飘来的扁舟。

船头,我独自一人,着一袭长衫,凝望着明月,伫立良久。峨嵋山啊,我今天就要别你而去,远游他乡,你就要这半轮秋月送我?明月不语,默默伴我漂游远方……

又快到中秋了,月啊,你可知道远方的人儿是否安康?作客他乡,独自流浪天涯,孤寂一番又一番不断地敲打在我的心头,思念如薄雾悄然潮湿了我的睫毛。明月千里寄相思,能否借你一缕银丝,传达我愈远愈长的思念之情?

月啊,请你把我对故乡亲朋的思念和祝愿收好……

为什么,你此时竟隐藏起了你那美丽的笑靥?一路走来你我早已心心相印,为何竟离我而去?去就去吧,我还是要赶快催舟快行,到渝州,下到三峡。

别渝洲

卢龙县木井中学高三理班朱振华

秋风萧瑟,半月当空,万里漂游,故乡情丝浓。

星光点点,寥落如平羌江上散落的渔灯。

清辉里,衣袂飘飘,你站在船头,浮想联翩……

昔日里乐游青山绿水,往常时笑对猿啸鸟啼;

叹今朝落叶飘舞,感此时行将远游。

闻船头渐渐水流,伤友朋日日远疏。

落叶与落叶相伴,波纹与波纹相随。

谁与我远走天涯?

舟逐水波,月映清江,残月伴我天涯行。

渝州山水近,明月何处寻;

三峡影动摇,催我奋桨行。

看前方,迢迢茫茫;顾身后,亲朋瞩望。

举杯独饮,提笔记相思: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篇10:峨眉山

成都的风景名胜可谓甚多,而谈起成都这座美丽的城市;不由得想起它的邻居——峨眉市,峨眉市有一处举世瞩目的风景名胜——峨眉山,并有其“峨眉天下秀”的称号。

趁着暑假,我们来到了峨眉山,用尽全身力气、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登上了金顶。

那天晚上,我们坐着驶往成都的列车安全到达终点站后,转了几次车,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了峨眉山脚下。看到“报国寺”的大牌匾,我心中异常激动、兴奋!此时天空中下起了绵绵细雨。这雨真及时啊,冲走了浑身的汗味、也冲走了往日的疲惫;这雨又像迎客雨,下落到森林中、嘀嘀嗒嗒凑向了迎客交响曲,仿佛说着:“欢迎,欢迎!欢迎重庆来的朋友!”我们踏着轻快的步伐,哼着悠扬的小曲,一路上说说笑笑,十分快活。

在雷音寺买了门票,进了大门,我们便正式的进入了峨眉山景区。

一路上看着峨眉山秀丽的景色,无不赞叹她的秀美。平涛突起的断石山,怪石嶙峋,像平静的海面中涌起一处不和谐的波涛;群山屹立、连绵起伏,仿佛诉说着:“一山更比一高。”一座座高低不平的险山都穿着一件件绿袍子,把自己打扮得甚是好看。漫步在森林中,小溪潺潺的流着、蛙声与鸟声一直伴随着我们;参天大树为我们遮阳挡雨、小树苗向我们摇头打招呼。森林中一片安详······

一路的高兴使我们不知不觉就快到半山腰了。可眼前一长串的石阶伸向远方,躲在树林中,不知有多远······现在进也不是退也不行。刚走了一段石阶,妈妈和同伴们就

篇11:游峨眉山

前几天,妈妈,爸爸带我去峨眉山游玩。那里,调皮可爱的猴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和小猴子照相的时候,我穿着有小兔子图案的衣服,小猴子就以为小兔子是活的,就不停地摸着我衣服上小兔子的耳朵,小猴子是想和我衣服上的小兔子玩吧!饲养员叔叔从他的口袋里拿出剥好的花生米放在我的手里。小猴子看见了,飞快地跑过来,从我的手上抢走了花生米,它一边吃着花生米,一边还朝我做鬼脸!

峨眉山的猴子真是又调皮又可爱!不信,你就到峨眉山来看一看吧!

篇12:游峨眉山

暑假里,妈妈带我去成都峨眉山,在那里我看到了聪明可爱的猴子。

进入猴区,我们在销售点买了喂猴子的食物,听从管理人员的指导,大方自然的喂猴子。猴子真多,他们一点也不怕人。看见我们拿的食物,就从树上和山上跑下来,围着我们,伸手要吃的。我手里拿着黄瓜,一只小猴就挑到我的肩头吃黄瓜。我又拿出一只香蕉,一只大猴子向我走来,我赶紧塞到它的手里。峨眉山的猴子被称为灵猴,他们与游人友好相处,峨眉山的猴子可真可爱!

篇13:游峨眉山

国庆节到了,我们一家要去风光秀美的峨眉山。

远望峨眉山,真是高大雄伟。走上石阶,一阵轻风吹来。啊,多么清新的空气!在万年寺前,真是人山人海呀。我好不容易进去,真是香烟满天,根本连一个人都看不清。最后看见了有几个人在跪拜,许愿,希望他们更快乐,更幸福。

我们又去了猴区。一只只小猴子跑来跑去。一个个肥胖胖的,真可爱。更有趣的是,我捡了几颗玉米扔了过去,一只猴子一跳就捡到了我的玉米,真好玩。

传说,峨眉天下秀,今天我总算见到真面目了。

篇14:峨眉山作文

峨眉山的清晨,始于由山下早餐店中的一碗豆腐脑。豆腐脑由淀粉搅拌而成,再点缀上几颗花生米和几块酥肉,最后加上一些佐料:一勺辣椒油或者几颗盐。刚出锅的豆腐脑热气腾腾,散发出敦厚的香味,既安抚了旅人那颗躁动的心,也成为整段旅行中的独特记忆。

峨眉山海拔虽然只有三千多米,算不上高,但是沿途的风景却是随着海拔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冬天去的时候,山脚往往不会下雪。但是随着汽车缓慢往上攀,你就会发现先是窗玻璃开始起雾,接着是道路两旁都盖了薄薄的一层雪,接着树上也有了雪,地面上的雪也变得更厚了。司机是个性情中人,每每到了积雪较多的地方——尽管不是景点,他都会停下车,让我们打打雪仗或着捏捏雪球,等我们玩尽兴了再继续载我们往上走。

到金顶的路途很长,需要在半山腰坐索道。上了索道后,视野内所见的景色更加壮观:雪在天上飘着,还夹着几丝雨,山上的树基本都披上了毛衣,颇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之感。

到了金顶,天气格外好,阳光明媚,穿过轻薄的云洒在金顶的佛像上,又是另一番风景。雪还是厚厚的,这里依旧是雪的世界,但是在路边却多了一些别样的景致。只见路边有各种颜色的石头,奇形怪状的,有的圆润如珠玉,有的尖锐如鹰喙,还有的坑洼如蜂窝。

观赏了一番风景后,我们慢慢从金顶走出来,回到了山腰。雪愈下愈大,天气也没有放晴的迹象。我们抬头远远望了一眼山顶,那里依旧晴空万里,美好得恍若异世。

篇15:峨眉山作文

峨眉山是中国名山之一,古往今来,有不少称赞峨眉山的诗篇。它声势浩大,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具有别样的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这美轮美奂的山上。

刚到山脚,我就被那美景迷住了。那里烟雾迷茫,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位老农佝偻的背影,远远望去,满眼都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到了半山腰,那就更是美得犹如仙境一般,那一泻万里的瀑布拍打在水面上,震耳欲聋,像是在奏响激昂的交响曲。那雄伟壮丽的瀑布,犹如一条奔腾咆哮的巨龙,像风一般的,穿过水面远流而下,不禁使我心里涌出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瀑布旁边还有一些奇形怪异的树儿,有的长得弯弯曲曲,像是在跳舞,有的长得纵横交错,还有的更令人不可思议,竟长在悬崖边上,像一个英勇的战士。这些形态各异的树儿,把瀑布点缀得更美了。|

到了最后,我们来到了峨眉山那金碧辉煌的金顶,一出缆车,便是五光十色的一片,像七仙女的裙摆。天空系上了一条独一无二的腰带。太阳高高的挂在天上,像是给峨眉山姑娘绣上一颗明亮的珍珠。云海变成了一片,浩浩荡荡,磅礴壮阔。离云海渐渐近了,只见那金色的海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照得人合不拢眼。我心想;这难道是天神们的家吗?

最后,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峨眉山,但依然深深沉浸在它那高耸的山峰雄壮的瀑布以及那无与伦比的云海之中。峨眉山,不愧为驰名中外的名山!

篇16:峨眉山作文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踏上了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四川乐山峨眉山。

一大早,我们乘坐景区观光车,沿山脚盘旋上山。薄雾中,青灰的山峦,缭绕的云雾,清澈的溪流,错落的民舍,映入了我的视野,好像进入了人间仙境,让人唏嘘不已。

下了车,换乘索道,我们首先来到了一座被树木围绕、古老又雄伟的寺庙--圣寿万年寺。万年寺是普贤菩萨的家,时逢菩萨生日,来万年寺朝拜的香客格外的多,寺庙内外摩肩接踵,香烟萦绕。好不容易挤进大殿,一抬头,就看见了慈眉善目的普贤菩萨。菩萨趺坐于莲花宝座上,头戴五佛金冠,手执如意,体态丰满,神情肃穆;莲花花瓣怒绽,重叠四层,座下的六牙白象姿态浑雄,大耳下垂,鼻几触地,四足立于莲台之上,令人肃然起敬,不禁虔诚的合手跪拜。

走出万年寺,步行参观了清音阁、一线天,来到我最好奇的生态灵猴区。一路上,山路蜿蜒曲折,两边山峰相对,绿树成阴,高大的楠木矗立在林中,小溪在林中穿行,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猴区到了!”我欢呼起来,蹦蹦跳跳地跃上吊桥,又爱又怕试着接近猴群。这些灵猴真是名不虚传啊,嬉闹顽皮、滑稽可掬又极通人性,有的调皮的跳上游人的背包翻抢吃的,有的抱住游人的腿伸手要吃的,要不到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

沿着小溪缓缓下行,我们结束了此次峨眉山之旅,心中对那远山恋恋不舍,真是意犹未尽。啊,美丽的峨眉山,神秘的峨眉山,有趣的峨眉山,我们还会再来的!

篇17:峨眉山作文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味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念着李白的诗,我终于来到了峨眉山。

进入景区大门,汽车奔驰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我打开车窗,山坡间满是郁郁葱葱的山林,丰富的树种,使人目不暇接,满眼尽是翠绿、碧绿、墨绿色的`树叶,像一床绿色的大棉被盖住了山坡,山埋藏在厚厚的树叶之中。一路上我发现了数不清的瀑布,有的飞流直下,像一群骏马在飞奔;有的特别害羞,躲在密林之间,若隐若现。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转过了303道弯,我终于来到了登峨眉山的石阶。顿时,一股凉气袭来,我打了个哆嗦,连忙翻出背包中的外套。

顺着石阶,我来到了齐天大胜的地盘-猴区,那些猴子又高又壮,一点儿也不怕生,有的抢游客手上食物,有的跳至游客身上左挠挠右挠挠,有的倚在松树的叉枝上懒散的打着瞌睡,还有的相互嘻嘻闹闹。真有意思。

经过猴区,我来到了缆车乘坐点,几分钟后我站在了峨眉山的最高点-金顶。我驻足金顶放眼看去,云海从山腰升起,仿佛一块雪白的绒毯铺开来,崇山峻岭就像云海中的船只。在阳光的照射下,一尊金光闪闪四面大佛在云海的衬托下显的格外的神圣,宛如仙境。

我站在金顶,众览群山,李白的那句诗又映入我的脑海: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啊!峨眉山的景色真秀美!

眉山车辆厂 实习报告

景区实习报告

爱心支教暑期文化调研报告

在酒店的实习报告

大学生酒店实习报告

酒店实习论文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是什么

大学生酒店实习总结

广告公司实践报告

新产品上线年终工作总结

峨眉山实习报告
《峨眉山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峨眉山实习报告(整理17篇)】相关文章:

大学生的酒店实习总结2023-11-12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2023-05-26

河南周口高考考生被篡改志愿全部恢复2023-01-07

茶文化小镇社会实践报告2023-12-19

商业赞助策划书2022-11-19

宣传工作个人年终总结2022-11-04

新产品发布范文2022-05-06

大学机电专业毕业自我鉴定2023-03-20

家具新产品策划书范文2023-08-17

新产品推广策划书2022-05-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