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励志人物故事

时间:2023-08-27 08:17:48 励志故事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现代励志人物故事(精选17篇)由网友“听不懂”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现代励志人物故事,欢迎参阅。

现代励志人物故事

篇1:现代励志人物故事

现代励志人物故事4:成功垂青不轻易妥协的人

35岁那年,由于事业失败,乔·吉拉德的生活陷入窘境,有一段日子,他甚至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经朋友介绍,他走进了一家汽车经销店,经销店的经理哈雷先生对眼前这个胡子拉碴的人一点兴趣都没有。

“你曾经推销过汽车吗?”他问道。

“没有。”

“你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够胜任推销员这份工作?”

“我推销过很多东西,比如报纸、房子、食品等。我明白,想要推销产品首先要把自己推销出去,我自信的秘密就是我能很好地把自己推销给客户。”乔·吉拉德看起来信心满满,虽然他已经35岁了,但是他觉得,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不会比那些年轻的销售员差。

“你说得是有些道理,不过现在正是严冬,是汽车的销售淡季,假如我雇用你,其他的销售员会向我抱怨的,而且我们这里也没有足够的暖气房间给你用。”

“哈雷先生,如果您不雇用我,您将犯下一生最大的错误。我不需要暖气的房间,我只要一张桌子以及一部电话。请您相信我,两个月内我将打破公司最佳推销员的纪录。”虽然说得信心十足,实际上乔·吉拉德并没有多少把握,只不过生存的压力让他不得不对自己树立起强大的信心。

终于,哈雷先生在公司的某个角落给乔·吉拉德安排了一张满是灰尘的桌子和一部电话。面对新工作,乔·吉拉德不停地对自己说:“万事开头难,要把第一辆汽车销售出去总是最艰难的,但是不管怎样,一定要有信心,一旦成功,以后的工作将会越来越好。”

通过一本泛黄的电话簿,乔·吉拉德开始不停地寻找客户。在寻找客户并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他悟出了一个伟大的真理:“信心会产生更大的信心。”

在这个真理的引导下,奇迹发生了,连哈雷先生都无法相信,在两个月内,乔·吉拉德真的实现了自己许下的诺言。他打败了公司所有推销员的业绩,还偿还了6万美元的负债,同时也挽回了自己曾经失去的自尊。后来,乔·吉拉德连续荣登《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世界销售第一”的宝座。乔·吉拉德将所有的委屈咽下,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最终为自己拼来了一个辉煌的人生。

哈莉·贝瑞出生于1966年。20岁那年,哈莉·贝瑞参加美国小姐选美竞选,最终获得“美国小姐”称号。23岁那年,她因出演《红颜血泪》获得“金球奖”“艾美奖”的电视影片类最佳女主角奖。这些荣誉让哈莉·贝瑞成为好莱坞最有成就的黑人美女。

,也就是哈莉·贝瑞35岁那年,她的事业又进入一个新的高潮。那一年的3月24日,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的“柯达剧院”举行。谁也想不到,一扇向黑人女演员关闭了74年之久的奖励大门终于敞开,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竟然被身为黑人的哈莉·贝瑞获得。

如果时间定格在哈莉·贝瑞手捧小金人那一瞬间,那么她无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之一。但是,她仍然遇到了人生中的波折。2月26日那一晚,命运无情地夺走了哈莉·贝瑞头上的光环,将她从人生的巅峰推向了谷底。在那晚举行的第25届“最差”奖颁奖典礼上,哈莉·贝瑞主演的《猫女》被评为“最差影片”,她本人也被评为“最差女主角”。

举行过那么多届“最差”奖颁奖典礼,从来没有人上台领过“奖”,但是哈莉·贝瑞走上了领奖台,用曾经捧过小金人的那双手接过了“金酸莓最差女主角”的奖杯。她发表感言说:“我这辈子从来没想过会到这里来领这个奖。但是,我仍然感谢你们,我会将你们给我的批评当做一笔财富。相信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带给大家更精彩的表演。”这段话为她赢来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哈莉·贝瑞屡次获得电影方面的大奖。在,她还获得第42届美国有色人种民权促进协会的“最佳女主角”奖。

哈莉·贝瑞少年得志,在演艺圈顺顺利利过了二十几年,却在半路遇到了挫折。在人生的低谷,她不怕丢人,勇敢地接受了观众的批评,并立志卷土重来,她做到了。

二十几岁时,肯德基创始人桑德斯上校从军队退役了。穷得叮当响的他不得已向国会申请了救济金。救济金发下来了,只有105美元,这让他感到十分沮丧、窝囊。但是日子还要过,他便琢磨摆脱贫困的方法。他想到了自己还有一门手艺:炸鸡。炸鸡的秘方是从母亲那里传过来的,他想,将这个秘方卖给饭店或许能赚一些钱。但随即他又想到:卖掉这份秘方根本赚不了多少钱,可能连房租钱都赚不来,而这份秘方肯定能为饭店招揽不少顾客,那么,我能不能让饭店按盈利情况给我提成呢?

桑德斯上校的这个点子在当时还真够大胆的,有魄力的他不仅这么想,还真的这么做了。他一家饭店挨着一家饭店地敲门,告诉人家:“我有一份非常好的炸鸡秘方,如果您能使用,生意一定会蒸蒸日上,而我希望从增加的营业额里得到提成。”

这番话为桑德斯上校招来了很多嘲笑,不少人当面奚落他说:“老家伙,你还是安分点儿吧,你若是有那么好的秘方,干吗还穿这么可笑的邋遢服装?”

多么难听的话,但是桑德斯上校并没有因此打退堂鼓,他觉得与其为前一家饭店的拒绝而懊恼,不如用更有效的方法努力地去说服下一家饭店。他坚信只要不放弃希望,就一定能找到一家愿意使用他的炸鸡秘方的饭店。

一晃两年过去了,两年中,桑德斯上校驾着他那辆又旧又破的“老爷车”跑遍美国每一个角落。最终,有一家饭店使用了那份秘方,并答应付给桑德斯上校提成。有人做过统计,在桑德斯上校两年跑饭店的生涯中,他被拒绝了整整1009次。

现代励志人物故事5:“龙套大妈”张美娥的星运传奇

3月,由周星驰导演的《西游·降魔篇》票房突破12亿元大关。该片尽管云集了众多的明星,但依然挡不住一位闪闪放光的配角,她就是“龙套大妈”张美娥。这位曾经种过地、当过油漆工的普通农家妇女,凭着对演艺事业的一腔挚爱,孜孜以求从不气馁,最终演绎出属于自己的星运传奇……

农妇“进城”,

万事开头难

张美娥1950年出生在浙江横店一户农家,小学毕业后即辍学务农,后来,她与同村的李业成家,以种地和养殖蚕茧为生。

初,横店地区的经济开始大发展,当地多家集团出资数十亿元,兴建了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梦幻谷等多个跨越千年历史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与现代化摄影棚。宏大的基地规模与丰富的拍摄场景,吸引了海内外很多剧组来横店取景拍戏,同时,为影视拍摄提供各类配套服务的行业也应运而生。

渐渐地,张美娥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开始参与租赁、道具服装加工等方面的工作,还有一些人加入剧组,在荧屏上闪亮出现。一年又一年,看到身边令人羡慕的变化,张美娥的心思也活络起来,她与丈夫李业商量道:“子女都成家立业了,家里的农活又不多,与其整天闲着没事,不如到影视城里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张美娥话音刚落,李业便吃吃地笑了起来:“人家那里都是用一些有文化、有活力的年轻人,你一个大字识不了三个的丑老婆子,人家用你作什么?”

虽然受到老公的挖苦,张美娥并不气馁,她对李业说:“结果的庄稼当然人人喜欢,不结果的蒿草未必就没有用!”听她语气里透着坚决,李业默许了。

9月,张美娥与同村的几个妇女一起来到影视城。影视城离家有一百多公里,真正来到这里之后,张美娥才体味到什么叫万事开头难,因为这里的剧组虽然很多,可是工作却很不好找。为了省钱,张美娥一日三餐都吃家里带来的馒头和咸菜。有一次,她吃了一个馒头之后就出门找工作,可是一直忙活到晚上,也没有一个剧组看中她,回到出租屋后,连累带饿的她眼前一片发黑,差点儿摔倒在地……

就在张美娥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一位同乡终于给她找到一份活计——修缮影视城内破旧的建筑。这份活计让张美娥喜不自禁,因为她学过这门手艺,对如何操作并不陌生。由于这是张美娥的第一份工作,她干得特别认真,白天她和大家一起手拿粉刷和漆桶四下忙碌,晚上就和工友们挤在用毡布和木板搭成的简易宿舍里休息。

尽管在影视城里有了落脚之地,可是眼前的工作和当初的想法相去甚远,一次,李业来探望她的时候,张美娥不免唉声叹气。李业建议她道:“慢工才能出细活,你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最好到一些古装剧组门口守着,那里的用工量很大,说不定能等来好运气。”

就这样,张美娥听了丈夫的话,每天利用早晚两段时间,守候在一些不同的剧组门口。这里有很多来自附近各个村落的人,当然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男女,他们有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是“横漂族”,全都守候在街道两旁,或蹲或站,满脸都是期待。张美娥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支守候大军。

张美娥的运气还真不错,三个月后的一天,她正蹲在一家剧组守候时,一位副导演来这里挑人。副导演一眼便发现了皮肤黝黑、笑起来十分憨厚的张美娥,于是走到她面前,问她愿不愿意到剧组当一回群众演员,扮演一个没有台词的农村妇女。张美娥高兴得差点儿蹦了起来——这可是她接下的第一出戏啊!她当即表态:“您放心,您安排的角色,完全是我的本色演出,我一定可以演好!”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她按照导演的要求,演得非常认真。这次拍戏结束后,张美娥得到了700元的报酬。拿到报酬后,张美娥双手微颤地拨通了李业的手机,语无伦次地向老公报告了这一喜讯……

痴心“龙套”,

一言难尽的苦痛艰辛

此后,张美娥又在几家剧组接到一些不大不小的活儿。干群众演员久了,张美娥了解到,圈子里为这个行业约定了一个专业术语——“跑龙套”。别看一部片子只有两三分钟的戏份,“龙套”却很不好跑。一次,张美娥替剧中的一位老演员当替身,每天片酬只有120元钱,但她必须一次次地攀上高高的梯子,又一次次地摔下。有时,她还必须被别人死死地扣住手,再狠狠地摔在地上,虽然下面都有很松软的保护海绵,可一天下来,张美娥的后背还是出现一大片的淤青。

跑龙套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经常接触到一些着名演员。一天中午时分,张美娥在操场上拍完戏,正用袖子揩汗,突然有人从背后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张美娥心想,这是谁呀?回头一看,原来是片子里的男主演,着名演员王学圻!近距离地看到这位影帝,张美娥发现他是那样的伟岸与帅气。一时间,张美娥惊愕地张大了嘴巴。王学圻却拍拍她的肩膀,一点儿架子也没有,问她:“累了吧?回去后好好地休息休息。”张美娥终于回过神来,哪里还顾得上休息,而是迫不及待地拉住王学圻问长问短。

20上半年,张美娥很长时间没能接到戏,这年年底时,好不容易被一家名叫《大内秘史》的剧组相中,不巧她又发起了高烧。开始时,张美娥还咬牙硬撑着,后来她的全身居然长满了水泡。万般无奈,她只得向丈夫求助,李业心急火燎地送她到医院。医生用针头将她身上的水泡一个个挑破,再敷上一层消炎药。看到张美娥忍住疼痛,眼泪却扑簌簌地流下,李业也心痛得直流泪:“家里哪里缺这点儿钱,你看病花了1万多元,这得跑多少天的‘龙套’啊,以后,咱不挣这份遭罪钱!”听李业这样一说,张美娥不流泪了:“我一个老婆子,能被别人相中,给几次出镜的机会,再怎么说也比回家种地、上城墙刷油漆强!”看到妻子已经“走火入魔”,李业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在前途无望的日子里,和张美娥一起四处“蹲点”的同伴们,大多认命地回到了村里,然而,张美娥对上荧屏依然是那么渴望。她想,无论干什么事,如果半途而废就是逃兵,这还算什么追求梦想?还算什么持之以恒?那段时间,她脑海里一直有一个强烈的信念:要坚持下去!

幸运的是,初,一位叫孙波的新锐导演看到她的资料,觉得这个不修边幅,门牙很大,皮肤黝黑的婆婆很有股憨劲,适合演一些民工类的角色,那时他正在筹拍一部小成本电影,竟然真的敲定张美娥饰演其中的一个配角,而且足足有二十多分钟的戏份。正式签约的时候,张美娥觉得自己像在梦中一样。随即,她跟随孙波导演来到横店影城东区的影棚里,拍摄这部叫《返乡》的民工戏。这部戏让张美娥体味到了“角儿”的滋味,也让她拿到了一笔不错的片酬。“小资”了一下的张美娥一咬牙,给自己和李业各买了一款新手机,狠狠地“奢侈”了一回。

就这样,经过几部戏的摸爬滚打,张美娥渐渐地悟出了许多门道。她深知,做好一名群众演员并不简单,并非一些人想像的那样,导演叫你跑你就跑,叫你笑你就笑,叫你哭你就哭,那样的话,就成了没有生命力的道具了。

尽管在每部戏里出场机会不多,但细心琢磨的张美娥总是能够迅速明确自己的位置,把握表演的尺度,在现场时不温不火,也从不抢戏,和其他角色配合得十分默契,而不是机械被动地去应付。很快,张美娥得到了许多剧组的青睐。

有一次,李业前来探班时,看到张美娥正躲在角落里,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什么。李业凑近细听,原来,剧组准备给她一个特写,她正在反反复复地琢磨着上镜的表情。就在这时,一位副导演走过来,对张美娥说:“这次‘龙套’演员超员了,你就不用上了!”准备了大半天,眼看白忙活了,张美娥十分失落。她争取道:“导演为什么又不用我了?”副导演说:“导演说你岁数大了,害怕你吃不了苦!”

这时,张美娥一眼看到了旁边的丈夫,一把拉过他来,为自己“作证”:“你让我丈夫说说,我什么样的脏活累活没干过,正因为我能吃苦,所以年纪虽大,身材却保持得很好……”李业也忙不迭地说:“正是正是,她体力非常好,有时干完农活还去跳舞呢!”

这一下,那位副导演有些惊诧了,他说:“这是真的吗?那我再和导演说一下!”几分钟后,他又折了回来,说:“导演说了,你可以上!”

自己“起死回生”,张美娥正想对丈夫说几句感谢的话,李业连忙堵住她的嘴:“你什么也不用说了,我只是被你的敬业精神感动了……”

李业看到妻子很辛苦,便没有回家,而是留下来,陪着张美娥一起跑起了“龙套”。有了丈夫的支持,张美娥的干劲儿更足了。

坚持不懈,

最终赢得人生精彩

202月,香港着名电影人周星驰筹拍四年的魔幻巨作《西游·降魔篇》正式在横店投拍。《西游·降魔篇》讲述的是一个妖魔横行的世界,百姓苦不堪言,年轻的驱魔人以“舍小我,成大我”的大无畏精神,历尽艰难险阻,依次收服各路妖魔,并用爱将他们感化,最终大家一起领悟大爱真意的故事。

多年前,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成为经典,一直以来不少影迷都希望星爷再拍西游记题材。因此这部《西游·降魔篇》周星驰非常重视,他亲自担任总制片、监制人以及导演。

影片最初挑选“龙套演员”时,张美娥没敢前去应聘。在她看来,这样一部众星云集的影片,怎能有她的一席之地呢?可是李业百般打听后,告诉张美娥:“你可不要太自卑了,我听人家说过,‘星爷’这次挑选群众演员,一定要挑‘最最丑’的。”一听这话,张美娥眼前一亮:“你说的是真的吗?”李业对她说:“当然是真的!”李业还告诉张美娥,周星驰拍电影最喜欢走反差路线,这次也不例外,不管主角配角还是龙套演员,都要以出其不意的形象亮相荧幕。

老公打听到的消息,给张美娥增加了很大的信心:既然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就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了。更何况,这部影片里有文章、舒淇等演员,此前能够与这些大明星见上一面就是张美娥最大的心愿,她多么渴望与他们一起演戏啊!

知妻莫如夫,李业的判断没错。在初选时,张美娥一路顺风顺水,很快就赢得了剧组的青睐。她连过两关,顺利地进入了第三关,也是最后一关——这一关,将由星爷周星弛亲自面试。

得知即将见到这位影视界的巨擘,张美娥既兴奋又忐忑不安。兴奋的是,能与自己的偶像见面,她可以一了宿愿;不安的是,这次见面,她不是一名普通的追星族,而是作为一名演员,去竞争一个角色,自己能入星爷的法眼吗?张美娥一想到这个问题就不由得紧张起来。

张美娥没有料到,面试超乎寻常地顺利。周星驰一见到张美娥,便连连点头。他的平易近人,令张美娥的紧张感顿时烟消云散。

接下来,周星驰亲自出题:“当你是饭店老板,如果有人想吃饭不给钱,你会怎么做?”

张美娥心想,周星驰是无厘头大师,不能按一般套路出牌,于是她这样回答道:“先是训斥他一顿,让他明白这样做不对。然后再做一顿好饭,让他吃得再饱一些!”

张美娥一边回答,一边拿眼神偷偷地看周星驰。只见他一边听,一边点头微笑,看得出来,他对张美娥很是欣赏。等到张美娥回答完毕,周星驰还称赞了她几句。稍后,工作人员告诉张美娥,她成功入选了。得知这一消息,张美娥激动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知道一个劲儿地点头。当她告辞出来时,忍不住冲街上的每一个行人傻笑……

后来,张美娥才得知,周星驰准备为她安排一个“荒野四大美女”中的头牌位置,而她那外貌黝黑、土里土气的外形,正好契合了周星驰心里的那个形象。而张美娥的回答,更是让周星驰认准了她。

在入围的四十多位大妈当中,张美娥为何能“脱颖而出”?周星驰这样告诉工作人员:“《西游·降魔篇》的主题是‘先成魔,后成仙’,张美娥最能理解其中的真谛!”

事实证明,周星驰的眼光神准无比。202月,《西游·降魔篇》登陆各大影院,该片上映仅仅一个多月,票房便达到了惊人的12亿,成为《泰囧》之后最受追捧的华语影片。而在片中饰演“荒野四大美女”之一的张美娥尤其出彩。影片中,张美娥一袭白裙,装扮成古装仕女,领着另外三位大妈面无表情,一边撒花,一边抬着空虚公子,一出场就抢足戏份。尤其她讲得一口标准横店普通话:“你早说啊,你干吗不早说啊,你早说啊……”这一片段也成为电影中的精彩章节之一。观众们在影院里笑得前仰后合,回家后则纷纷在网上留言:“电影里这个大妈,我觉得是整部片子的亮点,风头赛过罗志祥!”更封张美娥为“荒野四大美女”之首!

随着《西游·降魔篇》的爆红,多家综艺节目向张美娥发出了邀请,由她主演的微电影《西游·降魔篇之真的空虚》,点击量高达30万次。她本人更成为横店影视城官网的“招牌”。

对于妻子的成功,李业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半路出家的龙套演员,她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她所作的努力,我会点点滴滴收藏在心底,回味一辈子!”对于丈夫的温馨鼓励,张美娥也是感慨万千,她说:“其实生活就像是镜头一样,永远都是公平的。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只要肯努力,最终都会赢得人生的精彩……”

篇2:中国现代励志人物故事

关于中国现代励志人物故事

周星驰的第一场戏

母亲与父亲离异那一年,周星驰才七岁。他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同被判给了母亲凌宝儿。在1968年的香港,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讨生活,其艰难可想而知。为了维持生活,凌宝儿一个人打了两份工。令她欣慰的是,孩子们都很乖巧懂事,尤其是周星驰,学习成绩十分优秀,最得凌宝儿喜爱。只有一件事,让凌宝儿烦心。

三个孩子都处在长身体的时候,所以不管多么困难,每个周末,凌宝儿都要割点肉或买条鱼给孩子们加餐。或许是平时太娇惯了,或许是难得吃上一回鱼肉,菜一上桌,周星驰就把菜端到自己面前,专拣好的吃。姐姐妹妹却懂事得很,从不和他争。但是周星驰的饭量很小,吃两口就吃不下去了。然后,他就开始胡闹,总还要拣两块,放到嘴里嚼两下,再吐到碟子里。他嚼过的,姐姐妹妹哪还肯吃啊!为了不浪费,凌宝儿只好自己吃。

为这事,凌宝儿没少批评周星驰,但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好在周星驰别的方面表现都很好,日子久了,凌宝儿就随他去了。小孩子嘛,哪有不顽皮的呢?

可是有一次,凌宝儿真的生气了,狠狠地教训了周星驰一顿。

那一次,凌宝儿两个月没领到工资了,好不容易从娘家弄来了一些钱,买了几只鸡腿,烧得金黄喷香。菜刚上桌,周星驰就小猴儿似的爬上桌,用手抓起一只鸡腿就啃,还一边冲着姐姐妹妹做鬼脸。一不小心,手一滑,鸡腿掉到地上了,沾满了尘土。凌宝儿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买这几只鸡腿容易吗?再想想周星驰平时的顽皮表现,凌宝儿决定要好好教训他。她取过一根桑树条,狠狠地抽了周星驰十几下:“让你顽皮,让你不知道珍惜!”直到周文姬和周星霞扑过来把周星驰护在身体下面,凌宝儿才放下桑树条,搂着三个孩子痛哭。

哭了好一会儿,才开始吃饭。凌宝儿把鸡腿捡了起来,用开水冲洗一下,舍不得扔,自己吃了。

那天晚上,凌宝儿抚摸着周星驰身上的伤痕问:“还疼吗?”

“不疼了。”

“下次还调皮吗?”

黑暗中,周星驰的眼睛十分明亮,他“嘻嘻”地笑着:“睡吧,妈,我明天还要上课呢。”

,周星驰、凌宝儿做客凤凰卫视时,又说起了这件往事。

“是的,那时他可是真顽皮啊,全然不知道,这饭菜来得多么不容易,一点也不珍惜。”凌宝儿笑容慈祥。

“不,妈妈,我懂得珍惜,”周星驰接过话茬,声音开始哽咽,“您想想,我要是不把鸡腿弄到地上,您会舍得吃吗?那几年里,有什么好吃的,您全给了我们姐弟三人,您成天就吃咸菜啊!于是我们才想出这个办法,我把几块鱼肉嚼得不像样后,姐姐和妹妹就有借口不吃了。只有这样,您才会吃啊!”

听了这话,凌宝宝儿的情绪变得激动起来:“其实,我早该想到,你样样乖巧懂事,怎么偏偏吃饭这么顽皮呢?”凌宝儿哽咽着掏出手帕擦眼睛。

周星驰挂着两行泪水满脸微笑。在亿万电视观众面前,这对母子抱在了一起。无数的观众也在这一刻流下泪来。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篇3:现代青春励志人物

现在很受欢迎的“钢琴王子”李云迪。在一次电台访谈中说的一些经验,很有意思,和大家分享:

1. 七岁才开始学琴。 他提到七岁以前,喜欢听音乐。很喜欢音乐,再去找老师上课。-------和我们这儿曾讨论,孩子学琴前先塑造有音乐的环境的想法吻合。

2. 提到练琴,也承认会有低潮的时候(很含糊的回答),不过他强调“兴趣”,觉得没有兴趣,就算有绝对音感也没用。

3. 当主持人恭喜他某大赛得第一名,只有十八岁,称得上“一夜成名”时,他除了感恩这第一名的确让很多人认识他之外,特别强调这“一夜成名”是他努力的结果。--------这一点倒值得让孩子明白,在光鲜的得奖背后,是无数小时的练琴累积出的成果。

4. 是独子。爸爸妈妈对他对他学不学音乐没有意见,也不懂音乐,只是支持他喜欢做的事。学琴完全是自己鞭策自己。

5. 被问到有没有压力时,他回答有压力,但也有动力(来自除了兴趣,还有自己借由音乐寻找自己的价值的明确想法)。自觉动力和压力对他是良性循环。不过他也补充,对压力,是有个别差异的。

6. 表演时有没有弹错音?当然有。他特别解释,演奏会很少有完全弹对的。重要的是演奏者对整首曲子的诠释,体会所表现出音乐的美。几个错音,不会有影响的。--------对刚学琴的孩子,手指的姿势,指法很重要。音有没有弹对也很重要。但请父母也要在技巧之外,多多培养孩子欣赏音乐的能力。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让孩子对曲子有更进一步的体认。

在这常常在报纸杂志网络上看到“啃老族”,“草莓族”的年代,听到这么一位年轻的钢琴家的鼓励:“相信自己,朝自己的梦想去努力,一定会实现”,我望着窗外,世界突然变得更有希望了。

篇4:现代青春励志人物

努力成就地才,不用艳羡天才,照样可以成为人才

地才,指的是资质、天份都不若天才,但靠着自己努力,拼命不断练习,甚至敢于薄命一拼,终究获得众人肯定。

如果说,张惠妹、孙燕姿、周杰伦是天才,那蔡依林就是所谓的地才。因为蔡依林能够获得今天小天后的地位,靠的是她拼命三郎的精神,感动融化了无数原先看不起他的消费者,转而彻底支持她。

还记得蔡依林是靠校园歌唱比赛出道的。出道那年是高三,后来上了辅大英文系,接下来几年陆续发片,以清纯甜美形象走红,但市场评价却不高,也不过就是另一个随时可以被取代的玉女派歌手。

然而,蔡依林却突破了!靠着勤练舞技,靠着重新形塑形象,走出合约纠纷低潮,以<看我七十二变>走出一片天空。

此后,蔡依林不再是装清纯卖可爱的玉女派,而是真刀真枪的上场又唱又跳,甚至卖命演出以博得支持的耀眼巨星。

在唯舞独尊演唱会中,蔡依林以石破天惊的开场,从台北小巨蛋三层楼高的地方,表演一字劈、然后倒挂金钩,头先着地的垂直下降(且底下没有任何防护网)。短短一分钟的开场,征服了无数歌迷的心,也替其努力赢得了尊敬和掌声。从此以后,谁都不敢说蔡依林只是靠装可爱成功。

蔡依林不是天才,而是靠努力成功的地才。天才太遥远,只能崇拜与歌颂,淡地才不一样,只要我们愿意,有决心毅力且肯付出,也能取得成就。这才是令人兴慰且感到有盼望的。

蔡依林深知自己想在歌坛闯出一片天,得靠后天拼命努力,以舞蹈结合歌唱,达到无人能出其右的地步(毕竟他不懂创作,又不会演戏,长的也不是绝美,甚至歌喉也只是中上)。

演艺事业也是需要搏命的,不是像老一辈或不懂事的文人知识阶层所说的只不过是唱歌跳舞那么简单,一场演唱会下来,需要耗费多大的体力,只有当事人知道。这是在燃烧生命照亮观众,是值得尊敬的,蔡依林的例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平凡人只要愿意努力,也能成功。

只要有心,平凡人加上努力,也能成为地才,获得专业上的巨大成就,成为这世界不可获缺的人才!

篇5:现代青春励志人物

出道20xx年的心路历程,在一首“超人不会飞”中娓娓道来。

20xx年来,他开了100场演唱会,平均每年10场;登上美国《时代》杂志(TIME)亚洲版封面、接受CNN访问;第一次演电影,就拿下最佳新人奖;首度执导演筒,便缔造当年国片票房新纪录;拍电视剧、成为好莱坞电影演员,今年9月,他开始接电视节目、当主持人。

大家昵称周杰伦为“周董”,但事实上,他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CEO!娱乐事业之外,画出周杰伦的副业版图,令人惊讶:包括2间餐厅、3间潮T店、制作公司,甚至跟南拳妈妈的弹头、宇豪合作成立音乐教室,同时贩售在电视剧《熊猫人》中出场的彩色钢琴。

“因为好胜,所以成功。”2年前,周杰定义自己的成功在于好胜,至今仍旧禁得起考验。

做为红遍亚洲的偶像明星,舞台上的周杰伦,人们很熟悉;然而做为经营者跟管理者时,周杰伦如何诠释?扩张、授权、抢商机这些总是跟企业家连在一起的形容词,放在周杰伦身上,也很合适。

精明:就算玩票,也要搞很大

20xx年,周杰伦因为想有个和朋友聚会、与歌迷贴近的场所,和朋友合资开了“Mr. J义法厨房”,看似玩票,其实周杰伦一开始就有把“Mr. J”品牌化、复制化的念头。

“我们正朝专业的餐饮集团迈进,”Mr. J义法厨房专案经理曾贤毓说。餐厅经营4年后,他们预计最晚在明年底前进大陆,透过与专业餐饮集团合作,由他们授权“Mr. J”这个品牌,旗下可以包含各式餐厅,但店内风格要与周杰伦贴近。“我们希望成为台湾第一个走出去的艺人餐厅品牌,”曾贤毓指出。

不管再忙,周杰伦只要有空就会出席餐厅月会,对经营大方向提供建议。

在他与国中同学蒋先威合作的服饰品牌店中,一样能嗅出他的参与。走进位于台北市东区巷内的PHANTACi,黑色配上桃红色的店面,显示“周董”欣赏的“低调华丽”风,一入门,马上看到一张在周杰伦MV中出现过的古董椅、墙上挂着钢琴诗人萧邦的肖像画,还有几双球鞋摆设在乐谱架上。

就跟所有老板一样,周杰伦也很懂得借力使力,为自己的产品“宣传”。就像为了演唱会维持体态,他从台北东区慢跑到公司时,“会先打个电话给我,要我赶快拿件店内衣服给他穿,”PHANTACi总监蒋先威说,周杰伦对于自己要做的事,一定从各方面思考如何达到“效果”。

只是,在“精明”与“浪漫”之间,“感觉”还是占了他做决策很大的比重。比方说,在原物料连年上涨时,餐厅自行吸收成本、从未涨价,“我们本来就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曾贤毓解释。

浪漫:不为赚钱,要当自己生命的超人

拍电视剧《熊猫人》,是为了完成与弹头20xx年前的梦想:告诉社会 ,每个人可以当自己生命里的超人,爱无法被金钱衡量。他们想要打造一个“亚洲的英雄”,用戏剧来呈现。

不管在中国大陆还是台湾,《熊猫人》一直无法以原版剪接的方式上映,弹头甚至跳下来自己奔走,到各电视台接洽节目部业务与主管,希望有电视台买他们的原版戏剧,“这件事从头到尾沟通,我就花了50万电话费!”他说。励志人物 最初中天本来有意播放,却碍于年度预算用罄,来不及争取预算买戏而作罢。

没想到,在某次与企业家的餐叙场合,中天董座蔡衍明竟然就坐在弹头隔壁,他颤抖地传简讯给周杰伦,周杰伦回了一句:“冲!没试就没机会了!”他才鼓起勇气向蔡衍明说明,竟因此得到下次见面的机会,并促成《熊猫人》成功在中天播映。

当时蔡衍明的一诺千金,让弹头十分感念,“杰伦也一诺千金,他说只要有电视台愿意上《熊猫人》,就一定在那边开节目,”弹头有些激动地说,周杰伦是他看过执行力最强的人,“他曾经说过,这辈子他没有事情没做到,也没有梦想没完成。”拍《熊猫人》可以连续3、4天不睡觉,中天要他配合宣传2天,他也说到做到。

接下来如果能集到资金,他们还想把《熊猫人》拍成电影。“亚洲人输好莱坞的不是头脑,只是钱,”周杰伦这么对弹头说。

“很有头脑的艺术家”是合作伙伴曾贤毓对他的描述,就算没时间参与副业经营,他也会让适合的人来做,并完全授权。比如说,餐厅经营由曾贤毓负责、人员培训交给另一位合伙人范牧群,还请过去待过维多丽亚酒店的主管,负责服务态度训练;进军大陆,则交给管理顾问公司。

赚钱与否,并不是他经营副业最重要的使命。蒋先威想把特别的元素放在潮T上,但因为不符合市场主流,使得该季营收并没有达到预期,“但是他只跟我说 ,创作本来就要坚持自己的想法。”

这个CEO很特别,因为既精明又浪漫,因为“挺朋友”比赚钱更要紧;因为做出别人没做过的事很“屌”,也因为他是周杰伦。

出道20xx年不坠,开拓台湾音乐新风貌,延烧全亚洲。最近更跨入演戏、导戏、制作与主持领域,与投资副业共创“周氏集团”20xx年,创23亿台币营收。

篇6:小脚的现代之路的励志人物故事

小脚的现代之路的励志人物故事

提起徐志摩,跃入读者脑海的除了《再别康桥》,可能就是他与林徽因、陆小曼的现代爱情故事了,后来又有人把凌叔华也收纳进去,用以呈现诗人多姿多彩的情感生活。不过,徐志摩的元配夫人,中国历史上第一桩文明离婚案的女主角张幼仪却少人关注。

张幼仪生于19,与冰心、凌叔华同龄,她12岁入读江苏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5岁时听从父母安排,辍学待嫁。19,引领学生们革新求变的《青年杂志》刚刚刊行;1915年,被青年人奉为偶像的娜拉尚未登台;1915年,公立女校仍尚待普及。此时,对任何一个步入青春期的少女而言,父母的决定就是她们的选择。可以想象,如果张幼仪生在冰心那样开明新潮的家庭,或者张幼仪有着萧红那样尖锐固执的个性,相信她也会成为民国的一代才女,无奈,假设终究是假设。

徐志摩是四哥张公权为她选择的夫婿。据说张公权在担任浙江都督秘书时曾到杭州府视察,发现一个学生的作文不仅文风酷似梁启超,而且书法也透出不凡的才气,又探得该生出自硖石名门望族,便托人说了这门亲事。张家亦是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两家联姻可谓门当户对。然而,几年后,新青年们为追求个性和自由而倡导“自由恋爱”,徐志摩身体力行,向张幼仪提出离婚。

许多年后,面对自己失败的旧式婚姻,张幼仪仍然坚持认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青年人可靠的婚姻选择。在儿子长大成人后,她同样依照传统的方式来选择儿媳。在她看来,只有时刻惦记儿女福祉的父母双亲才会为儿女选择家世、门楣、声望、性情都相当的伴侣,而“自由恋爱”中的青年人往往会失去理智,也难免将婚姻的责任义务抛诸脑后。换言之,她信任父母的选择,认可“门当户对”才是双方婚姻美满的前提。不过她也尊重儿子的意见,在选定准儿媳后主动安排年轻人见面,给他们互相认识的机会。确认儿子没意见,她才着手安排准儿媳修习一些课程,让小夫妻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求新求变的新青年徐志摩要通过“恋爱至上”获得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循规蹈矩的旧式妻子张幼仪看到的却是婚姻中的责任和义务。嫁入徐家,便首先是徐家的媳妇,所以她像所有受过良好家教的媳妇一样,每日晨昏定省,节制自律,敬上怜下。张幼仪是个标准的好媳妇,即便在离婚后也视徐家二老如同自己的双亲。旅欧期间,尚未完成学业的她应徐家要求回国,只是为了向二老证明自己已经离婚,而且同意陆小曼嫁入徐家;二老和陆小曼处不来,跟着张幼仪北上南下,张幼仪上下都打点得周到得体,既不让徐志摩尴尬,又不让老人为难;徐老太太过世时,徐家没人能操办丧事,又是她让老人走得平静体面;徐志摩和徐老太爷先后过世,还是她继续供养陆小曼,直到陆有了新的生活依靠。

在婚姻关系中,张幼仪首先看重的也是双方的责任,她觉得包办婚姻并不表示夫妻间没有爱情,双方在互尽义务的同时会日久生情。无奈,徐志摩并不这么认为。求新求变的徐志摩碍于父母之命接受了这段婚姻,却将怨气转移到张幼仪身上。他始终认为她是“乡下土包子”,看她的眼神总是掠过她的头顶飘向远方。他从一开始就杜绝了双方成为心意相通的夫妻的可能。徐志摩婚后不久便出洋留学,两年后张幼仪也留下了两岁的幼子远赴英伦与丈夫汇合。然而异国他乡的二人世界并没有增进两人的感情,反而映衬出诗人的冷酷和自私。在朋友面前,徐风度翩翩、生机勃勃,面对自己的妻子,则沉默寡言、忧郁冷漠。张幼仪再次怀孕,徐志摩坚持让她,并且丢下她不告而别。张幼仪在二哥张君劢的帮助下辗转德国生下次子,这段时间徐志摩一直没有出现,只是寄来一封正式的离婚信函。这封信函只字未提幼子的教育、父母的养老以及妻儿日后的生计,只是一串冠冕堂皇的口号:“无爱之婚姻无可忍,自由之偿还自由,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

张幼仪一直信赖这桩婚姻,也敬重徐志摩,这并非因他是才子诗人,而是因为他是兄长为自己挑选的夫婿。即便徐对她不理不睬,甚至无情地坚持要她去,她都尊重他为丈夫而听从他的安排。但张幼仪并非一味地逆来顺受,她有自己的家庭观。当徐志摩丢下怀孕的妻子不告而别,逃避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时,她骨子里的倔强和自尊也让她很快在离婚书上签了字。对于一个不尽义务的丈夫、不履行责任的父亲、不孝顺的儿子,当然也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了。

当然,同意离婚并带着幼子独自在德国生活并不意味着她因此成了一个新潮人物,她的`想法和处事态度依然非常传统。张幼仪尤重“母职”,这与受过西学教育的陈衡哲、冰心在观念上十分相近。在德国时,曾有人向她示好,但是她认为在没有善尽母职之前不应改嫁他人。1953年,张幼仪嫁给在香港行医的苏纪之,再婚前她依照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征求了兄长和儿子的意见。早已在美国学成的儿子手书云:“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儿子的理解和体谅足以让张幼仪欣慰。

张幼仪在处理家庭事务时非常传统,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只能主内不能主外。她在经营自己的事业方面精明能干,处处表现不俗。定居上海后,她先在东吴大学教了一段时间德文,随后又受聘上海女子银行副总裁,同时还在南京东路经营一家名为“云裳”的服装行。当时张公权任中国银行副总裁,并主持上海各国银行事务,张幼仪管理的这家银行主要是帮助上海有钱人家的太太小姐做一些相对稳妥的投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她人头熟,又可以利用四哥的关系,因而能给银行带来信誉保证。至于“云裳”服装行,是她八弟张禹九和几个朋友投资的产业,徐志摩也有一些股份。这家店铺集成衣和定做于一身,常常以别致的设计吸引顾客。由于良好的人缘和人脉,许多人都来捧场。张幼仪很有经营头脑,在股市上赚了不少钱,徐老太爷后来也几乎将所有产业都交给她打理。在战争年代,张幼仪的生活也并没有受到多少冲击,反而通过囤积军装染料赚了很多钱。

如果“小脚”不光指那具体的“三寸金莲”,还包括一整套循规蹈矩、克己复礼的传统观念,那么,可以说张幼仪是裹着“小脚”踏上现代之路的。她有能力经营一家银行和一家服装行,有能力在股市上投资赚钱,却一直对徐家百依百顺,这是因为她认为自己对徐家有一份责任。她是在这些传统观念中长大的,不管后来她的生活方式变得多么西化,她都没办法放弃这些观念。在晚辈想弄清楚张幼仪到底如何看待她和徐志摩之间的感情时,张幼仪说:“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还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的家人叫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篇7:现代励志故事精选

励志故事1:为失败做一次庆典

1974年冬季的某一天,华盛顿州立博物馆设计效果揭标仪式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三个大牌的设计师联手与一名年仅20岁的年轻人同台角逐,大多数人认为:年轻人提出的理念新颖,概念广泛,充分展示了年轻一代的昂扬斗志和朝气蓬勃。

但揭标的结果却令众人大跌眼镜,在三名大牌设计师的意料之中,年轻人未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评审组的一致意见认为他的设计缺乏人文理念,三名大牌设计师联手设计的理念可以代表整个华盛顿的形象。

夜晚时分,华盛顿市最大的一家餐馆里,正在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庆典,庆祝三名大牌设计师最终夺得博物馆的年终设计大奖,年轻人也被荣幸地邀请在列,但他没有前去参加,失败的陰影缠绕着他年轻的心扉,他有些绝望地想发疯。

他是个有朝气的设计师,由于设计华盛顿大学的礼堂而声名鹊起,一路走来,顺风顺水,夺得过许多大奖,但今天的失利使的他感到在众人面前丢了脸,他甚至想到了死亡。

电话响了,是母亲的电话,她邀请他到一座咖啡厅里,说会给他一份惊喜。

他如约而至,他好想扑到母亲怀里,向她倾诉一下失败后的感受与苦衷。

当他推开咖啡厅的小门时,他见到母亲衣着华丽地在门口等着他,还 有无数的迎宾小姐,她们纷纷上前来向他献花,母亲的身后,瞬间出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有亲戚,有朋友,还 有自己设计专业的师傅们。

他一时间无语凝噎,不知道是喜还 是悲?

母亲却突然说道:孩子,今天为你做一次失败庆典,你已经迎来了平生第一次失败,应该祝贺你,学会面对失败才能奋起直追,这是人生的必修课。

那晚,他无疑是整场庆典的主角,他要感谢母亲,用这样一种庆典告诉自己失败不是丢脸,不是丧失尊严,而是人生中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

这个叫鲍勃·罗杰斯的年轻人于1981年创立了BRC公司,它是世博会美国国家馆的专业设计公司,BRC公司先后参与了6届世博会美国国家馆的设计工作,鲍勃·罗杰斯因为工作业绩卓著,被授予美国主题娱乐协会终身成就奖。,他担任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的总设计师,他用伟大的创意讲述了一个关于美国不朽创业精神的故事。

为失败做一次庆典,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力量和智慧?

励志故事2:有没有一朵春天的花,为你而开

与他相识,是在一出版社举办的笔会上,当时的他,已经是出版行业叱咤风云的人物,所策划包装的图书,多是畅销且具影响力。

原本以为,如此风光夺目的他,应该会在笔会交流中侃侃而谈,抑或正襟危坐,一派大家风范。困惑的是,从始至终,他都是面带着微笑,谦虚安静地听他人阐述观点,适当时点头示以赞许,没有丝毫的自傲与居高临下之意,让我不油然地对他敬佩不已。

巧的是,当天晚上,我和他刚好被安排在一个房间休息,于是,那一个安寂却又短暂的夜晚,成了我们彼此倾谈的伴奏曲,静谧,悠然。

原来,他的光芒,并非与生俱来,他那成功的翅膀曾经受过伤。

当年他大学刚毕业,兴匆匆,踌躇满志地跑来上海,以为上海就是一座金色的城市,可以让他出人头地。可是,高昂的房租,拥挤的交通,普通的工资,快节奏的生活,还 有那格格不入的城市文化,这些残忍的现实,让他处处碰壁,甚至一度付不起房租,晚上跑到广场上和民工们一起过夜,夏热冬冷,漫长无期。有一次,一觉醒来,身上仅有的几百块钱也不翼而飞。那时,他简直崩溃到了极点,来来回回不停地找工作,为谋生计,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生,沦落为餐厅服务员。

幸好,他及时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没有在那段孤独与陰霾的日子里沉沦,从服务员做起,到自己开始尝试摆地摊,开网店,后做服装生意等,一步一步,在苦难中挺了过来,日子便也在逐渐流逝的光陰中好了起来。不必为生计忙碌后,他又开始追求当初的文学梦,开始白天出门交际应酬,夜晚通宵写作。一段时间下来,他开始慢慢闯出了自己的事业和名气。可正当他想集结资金,注册公司,准备放手拼搏时,却被一身边的好友,骗去所有的注册资金,然后逃之夭夭,多年的积蓄,重归于零。

他开始满世界地找骗他资金的好友,去派出所备案。可是,所有的努力,都无济于事。被骗,像败下阵来的士兵,精疲力竭。他退了租房,换了手机号码,收拾行李,决定悄悄离开上海,告别这原本就不属于他的城市,去乡下找份普通工作,安静谋生。

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陽光浅浅地照在他身上,他蹲在火车站点的石凳上,抽烟,等车。恍惚中,突然耳边传来了轻微的咳嗽声,循声而望,是一盲人乞讨者,坐在微风里,行乞。他起身,从口袋里掏出零钱,走向前,置放于盲人行乞的碗中。

许是有同病相怜的感觉,他也觉得自己是落荒而逃的失败者,遂与盲人闲聊了起来。他在他的面前自嘲自己是个懦夫,在上海奋斗了5年多,结果却一无所有。说着说着,他的眼角滞淌出微咸的泪。其实,他是不甘心的,可现实如此,他无可奈何。正在他倾诉完毕,准备转身离去时,盲人对他说了一句让他永生难忘的话——你就别再埋怨与自责了,在这样美丽的日子里,你能看到墙角柔嫩的花朵,多好啊,要知道,我有多羡慕你。

他似乎瞬间恍悟了,他的眼前还 有光明。在这生机盎然的春天里,还 有一朵花为他而开放,静然,美好,从不怯懦于生活的残忍与不公。

在火车轰隆驶向于他的时候,他仿佛觉得那是他新的生命的序曲。于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他选择了重新开始,开始以饱满与坦然的心态迎接那些马不停蹄的失败与打击,终慢慢做出了自己的成绩,开了图书出版公司,成就了一番事业。

我们倾谈完毕,已是第二日清晨,拉开窗帘,陽光便斜斜地映进了房间,心被温暖,我突然着急着打开窗户,往外观望,是的,我在寻找,那一朵,属于我的生命之花。

这个世界,不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卑微或者残缺,在那似锦的春天里,总有一朵花是为你而开的,带着淡淡芳香和与众不同的艳美。其实人生,就是追逐一朵花开的过程,只要开花的心不败,那么,再残酷的风吹雨打和再迷惘的黑暗,也无法阻止它迎向苍穹,积极绽放光芒的力量。

而每一朵花,需要历经凋零,才能真正拥有那生命的极致之美……

励志故事3:哈佛大学的一堂道德教育课

每年新生入学,哈佛大学都会对他们进行一次特殊的道德教育课。

课程伊始,授课教授给学生们设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着,刹车突然失灵,方向盘有用,火车前方有五个人,距离五人的3米处有一火车分轨,分轨前面也有一人在工作,他们都全然不知自己所面临的危险。倘若火车司机是你,在排除其它可能发生的情况下,你会选择撞向那五个人,还 是选择转动方向盘,驶向分轨撞向那一人?

同学们不假思索,几乎是全部选择撞向那一个人。

现在没有分轨,而你是那五个人当中一个,在你前面有一个胖子。在排除其它可能发生的情况下,你如果狠力将他往前推,你们其余四人将可免于车祸,选择将胖子往前推的同学请举手。

这时,学生们迟疑了会,绝大多数学生选择放弃将胖子往前推,理由是很残忍。但也有少部分学生举起了手,理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活。

这时教授反问一句,如果你挺身冲向前面也可以让更多的人活,你愿意吗?

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接着,教授又提出类似的设问:如果你是一所医院的医生,天已晚,就你一人值班。那时,突然来了六个因车祸受伤的病人,一个重伤,五个相对而言轻一些。排除其它可能的情况下,你如果先救那一人,其余五人必死;如果救那五人,另一人肯定活不了。请问你选择救谁?

又几乎是全部学生选择救那五人,至少那都是生命。

现在排除其它可能的情况下,如果其余五人还 有挽救的机会,可一人少肺,一人少肝,一人少胆,一人少囊,一人少胰腺。恰好另外一个受重伤的人身上器官全部俱全。请问,你愿意从他身上取出器官然后去救那五人吗?

这时的学生又低头沉思了,但还 是几个人表示愿意。在他们举手的时候,教授反问,为什么不是牺牲你自己去救他们呢?

课后,教授将表示愿意将胖子往前推和愿意取出那一人身上器官的学生们留了下来,让他们在一张白纸上写下自己心中最崇拜的三位人物。同学们大多写了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和爱因斯坦等。教授问他们,如果拥有这么多钱的比尔·盖茨只是在自家大院里孤芳自赏,你还 会崇拜他吗?学生们答案一致否定;假设沃伦·巴菲特因为自己的身价而一点都看不起穷苦人们,你们还 愿意欣赏他吗?学生们答案一致否定;倘若爱因斯坦到处吹嘘自己的成果,你们还 会认可他吗?学生们的答案仍是一致否定。

教授立即提问:“同学们,请你们仔细想想,你们崇拜的最终理由是什么?”

学生们似乎豁然开朗,是他们的为人修养,是他们的慈善仁爱,是他们内心遵循的道德与善良情操。

哈佛大学的这堂德育教育课就是要让他们的学生们知道,做任何事不能只追求成败结果,在注重结果的前提下,心中还 应具备道德原则。即使结果再诱惑人,违背良心,违背爱的准则的事情,绝对不做。这才是一位哈佛大学生所应具备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素养。

励志故事4:十两黄金换落叶

这是流传于民间的一个故事。

唐朝时期,有一介书生,是个孝子,待人友好,可连续几年考试落榜,心情十分沮丧。一日,他慕名拜见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师,并向其诉说了自己内心的苦闷。

禅师听完之后,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棵梧桐树,示意他将树底下的落叶全捡起来,放进包内,然后背回家去放好,第二天继续。书生不明白禅师的用意,但为了能够得到他的点拨,每天都坚持捡着落叶,直到梧桐树逐渐光秃为止。

这日,老禅师将书生叫到身前,让他背上两袋落叶拿到京城里去卖,并要价十两黄金。禅师还 给他两张一样的纸条,嘱咐说其中一张交给买主,能买得起落叶的必定是雍容华贵之人。另一张则给书生,但落叶没卖掉前不许看,卖掉之后才能看。禅师反复强调:“只有卖掉落叶,你的人生才有可能发生大变化,所以,得坚持。”

书生将信将疑,到了京城之后,他按照禅师的吩咐,在大街上摆开字幅,上面非常显眼地写着几个大字:十两黄金卖落叶。

行人们见之,纷纷嘲笑他异想天开,是个傻瓜。书生觉得自己真是丢人现眼,可想到老禅师对他说的话,还 是坚持住了。

到了第六天,正在打盹的书生突然被一人推醒:“小兄弟,你那袋子里果真是装着落叶?为何要卖黄金十两?”书生一看询问之人相貌雍容,旁边还 有两个侍从,像是富贵人家的人,于是取出包里的纸条交给那人。那人接过纸条,拆开一看,眉头舒展,大悦。问了书生的姓名和住址,说过十日之后一定将十两黄金送上门,然后挥手告别。

书生做梦也没想到,两袋落叶居然真的能卖十两黄金,告别了买主,他立即拆开另一张纸条,想看究竟,上面写着:此叶从成长到凋谢是树四季变化的见证,于人而言,是成败的见证;于国家而言,代表着历史的变迁。若国君能重视落叶,以史为鉴,那必能知兴替,天下必兴旺也。倘真如此,十两黄金不为贵。

原来,老禅师根据新颁布的政策推断,必定会有高官在那段时间出来私访民情。而小小落叶,却蕴涵着人生之理,治国之理,就这一点来说,它便是无价的。

书生握着手中的纸条,无比佩服禅师的神机妙算和用心良苦。回家后立即总结当初落榜的原因,查漏补缺,准备迎接来年的科举考试。可在参加考试之前,便被人邀请进京,当场面试通过,进朝当官。面试官便是那落叶的买主--唐太宗。

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落叶,若能将这些落叶贮藏好,总结得失,扬长避短,拒绝碰壁之后的灰心丧气,就定能把握机会,取得下一阶段的成功。因为,那些落叶便是我们人生的无价之宝。

励志故事5:常常梦想

他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很小就跟着父亲下地种田。每次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坐在田边望着远处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他说,他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他想每天待在家里,有人给他往家里邮钱。父亲听了,笑着告诉他说:“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不会有人给你邮。”

后来他上学了。有一天,他从课本上知道了埃及金字塔的故事,就对父亲说:“长大了我要去埃及看金字塔。”

父亲生气地拍一下他的头,说:“真荒.唐!你别做梦了,我敢 保证你去不了。”

十几年后,少年长成了青年,考上大学,毕业后做记者、写文章、写书,平均每年都出几本书,一本书就卖几百万册。他每天坐在家里写作,出版社、报社给他往家里邮钱。他用邮来的钱去埃及旅行。他站在金字塔下,抬头仰望,想起小时候爸爸说过的话,他在心里默默地对父亲说:“爸爸,人生没有什么能被保证!”

他——就是台湾最受欢迎的散文家林清玄。他那些在父亲看来十分荒.唐不可实现的梦想,在十几年后他把它们变成了现实。

励志故事6:脑内投篮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些身体状况基本相同的学生分成三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投篮技巧训练。

第一组学生坚持在二十天内每天练习投篮,并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投篮成绩记录下来。中间练习时,不提出任何要求,顺其自然。

第二组学生也记录下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练习投篮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不再做任何投篮练习。

第三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的投篮成绩,然后每天花二十分钟做想象中的投篮。如果投篮不中时,他们便在想象中对此做相应的纠正。

实验结果令人吃惊:第二组投篮进球率没有丝毫长进;第一组的进球率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四;第三组的进球率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六!

与投篮实验相似,英国的一些社会学家对上万人的成功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决定一个人成为成功者的重要因素中,百分之八十属于个人的“态度”等主观因素;只有百分之七属于运气、机遇、环境、时间、天赋、背景等所谓的客观因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调查结论是:成功主要是因为态度!

篇8:关于现代励志故事

励志故事1:磨平心底的石头

一个人在人群中混不下去了,他听说海边住着一位涵养极深的雕刻家,于是前往拜见。他对雕刻家说:为什么我的脾气这么坏?能改变吗?

雕刻家笑笑,说:能。雕刻家送给那人一袋子拳头大小的石头,并对他说:以后你每发一次脾气,就把一块石头的棱角磨平。那人带着石头回去了,他记住了雕刻家的话,果然每发一次脾气,就拿出一块石头打磨。日复一日,袋子中的石头少了,他的脾气也改了许多。几年后,他带着那些石头去见雕刻家。雕刻家让他回忆,每忘记一件不愉快的事就把一块石头摆在沙滩上。这个人开始极力地想,许多不愉快的事已想不出来龙去脉了,于是沙滩上摆满了光滑的石头。

雕刻家说:你看这些石头,本来是有棱有角的,几年后,就和鹅卵石差不多了,其实鹅卵石起初也是有棱有角的,是经过了多年的潮起潮落才变光滑的。说着,雕刻家拿起一块石头,指着沙滩上的印痕说:石头在沙滩上,棱角越大印痕越深,同样,人也和石头一样,你每发一次脾气,就会在对方的心灵上留下一次印痕,你心底的棱角越尖锐,你的言语就越刻薄,对方所受的伤害就会越大,所以,你要学会把心底的石头磨平……

励志故事2: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

毕加索是个感性的人,常常被周围发生的事影响到情绪,因此,他一生的绘画经历了多次的转折。

20岁时,毕加索的朋友卡萨吉玛斯因失恋而自杀。这件事对毕加索的打击很大,因为昨天还 是一位陽光灿烂的青年,今天就两世隔绝。怀着悲痛和忧郁的心情,毕加索进入了蓝色调创作期。

23岁时,毕加索邂逅了少女奥立维,两人一见钟情,常常结伴出游,从此,毕加索心情开朗,作品进入了玫瑰红创作期。

后来,毕加索又经历了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19,毕加索与奥立维分手后,心情跌入了忧伤的低谷,之后的一段时间,他的三位老师、两位知己先后因战争或疾病离世而去,让毕加索一次次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找不到创作的灵感,或者创作徘徊迂回无法突破,甚至根本无心创作。

毕加索的一位朋友曾给他写过一封信,信上说:艺术家比普通人更易受到感情的左右,所以往往一百个艺术家里,就有九十九个喜怒无常的人。毕加索没有在意朋友的话,反而回信说:艺术家都是疯子。

写这封信时,毕加索并没有意识到外界因素对艺术的影响,直到有一天,他带着创作的作品《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去见雕塑大师马蒂斯。马蒂斯看完他的画,深邃的目光盯在毕加索脸上足有三分钟,然后才问:你想听我的心里话吗?毕加索点点头,说:我来了,就是把你当成我的良师益友,当然希望得到你的真实看法。

马蒂斯说:一个艺术家,不但需要感性,也需要理性,你的画却过分地渲染了个人色彩,当年你在罗浮宫参观伊比利亚半岛的雕塑时,我就和你说过,艺术需要外张,也需要内敛,这些年来,你的亲友先后逝去,往往过了很久,你的情绪还 拴系在他们身上,而他们的生命,都是你不能改变的,你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

马蒂斯的话对毕加索触动很大,仿佛一块巨大的石头砸在他起伏波动的心海里。那块石头,在他心中,成了一尊永远竖立的浮雕。

从此,毕加索打开自己的心灵,融入现实生活中,又跳出现实的格局,以一位艺术大师的目光,俯瞰着社会和人生。二战时期,毕加索有感于法西斯对西班牙北部一个小镇的疯狂轰炸,创作了震惊画坛的作品《格尔尼卡》。这幅画以抽像的手法、夸张的笔调,表现了受难城市的痛苦和施暴者兽性的扭曲,毕加索也因此成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而且,由于心态的自我改善,毕加索逐渐摆脱了疾病的缠身,一直活到93岁,才安然离世。

尼采说,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要以你为中心。往往,生活的巨变下,我们会失去平衡,无法控制情绪,就像毕加索的前半生,常因亲朋好友的离去而悲伤忧郁,影响到对艺术的追求和身心健康。其实,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

励志故事3:世界很小,你很大

美国作家爱默生曾就读于波土顿中学。那时的波土顿中学,每周都有一堂野外课。

上课时,老师将学生们带到大自然中,然后任他们天马行空地想像,远的,近的,大的,小的,无论视野中出现什么,都会成为现成的教材。

当时,爱默生还 是个瘦弱的少年,他觉得人和自然界相比,渺小的像一根草,被风轻轻一吹就会倒下。有一次野外课,老师让学生们跨越一条溪流。有十几个学生第一次试跳就成功了,有十几个学生跨越了几次才成功,而爱默生一跑到溪流前,就不由自主地停下来。

老师问他,你为什么不敢跳?爱默生红着脸说,我想我是跳不过去的。老师说,你没有跳,怎么知道自己跳不过去?爱默生低下头,半晌才说,因为溪流太宽了。

在爱默生认为,他的能力远不如同学们,所以,即使同学们都跨越了溪流,他仍然不相信自己。老师想了想,在溪流边划了两条相隔一米宽的标记,让爱默生试着跳一下。爱默生一跳而过。老师将标记加宽到两米,爱默生又跳了过去。当标记加宽到三米时,爱默生依然跳了过去。老师找来一根竹竿,丈量了一下,把溪流的宽度拿给爱默生看,爱默生发现,其实溪流只有三米宽左右。老师笑着说,现在你该知道,溪流的渺小了吧,其实,它没有你心目中的那么不可战胜。

爱默生眼睛一亮,信心倍增,他向后退了十几步,然后助跑,一个纵身,腾空而起,跨越了溪流。

爱默生望着老师,流下了感激的泪水。因为他知道,自己这次跨越的不仅是一条溪流,而是与生俱来的不自信心理。

后来,爱默生进入哈佛大学读书,期间阅读了大量的作品,丰富了思想,开阔了视野。他认为人的能力是巨大的,只要信赖自我,就没有跨越不了的河流。

阿基米德说,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每个人都有目标,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站在成功之巅。往往,当你觉得世界很大时,目标会遥不可及;当你觉得世界很小时,总有一天,你会把目标踏在脚下。

励志故事4:发挥自身的弱点

尼古拉斯出生于美国加州,从小就显示了其音乐方面的天赋。尼古拉斯的叔父弗朗西斯是著名导演,曾执导过《教父》等响誉全球的大片。

那天,尼古拉斯去叔父弗朗西斯家,当时,弗朗西斯正邀请了电影界的一些名人,弗朗西斯的儿子卡拉一见尼古拉斯,就拦在门口问,你来干什么?是不是想借助我父亲,在电影界混出点名声来?尼古拉斯说,我只是路过,顺便来看看叔父。卡拉不相信,不停地挖苦尼古拉斯,尼古拉斯少年气盛,便和卡拉吵闹起来。客人们听到动静,都走了出来。弗朗西斯说,既然你们都喜欢表现自己,那就比试一下,让前辈们看看,谁更有表演才华。卡拉素来爱出风头,他马上答应了,并让父亲出题。弗朗西斯让他们表演一个偷窃的片段。卡拉的表情相当丰富,而尼古拉斯的表情很生硬,动作也不自然,他的样子引得大家不时哄笑。卡拉向尼古拉斯一撇嘴,嘲笑道,像你这样子也想进入电影界?

尼古拉斯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他虽然知道自己的特长是音乐,缺项是表演,但是,他毅然决定进入影坛。那天,他淌着委屈的泪水,来到著名作曲家约翰家里,把受屈辱的事说了一遍。约翰劝他,不要轻易放弃对音乐的执着热爱,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功成名就的。尼古拉斯眼前却始终浮现着卡拉那嘲弄的神情,他说,不,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比,即使获胜又有什么荣耀?我要和卡拉比表演。

之后,尼古拉斯经常去影院观看演出,并用心揣摩怎样快速地融入角色,使表演自然、到位。

一天,尼古拉斯听说导演艾米·海克林正在筹拍《开放的美国学府》,于是前去报名。当时,影坛无人不知道其叔父弗朗西斯的名字,但是尼古拉斯不想借叔父出名,当艾米·海克林问他的姓名时,他用了作曲家约翰的姓氏。虽然,尼古拉斯在《开放的美国学府》中,饰演了一个小角色,但总算走上了影坛。那年,尼古拉斯十八岁,随后又出演了《村姑》、《斗鱼》等影片,表演水平迅速上升,终于被著名导演艾伦·帕克看中,选为《鸟人》的男主角。尼古拉斯非常兴奋,因为只要《鸟人》演出成功,就可以向世人炫示,他并不是表演上的弱者。

但是,在《鸟人》的试拍过程中,尼古拉斯遇到一个让他头疼的事,因为这部影片需要许多高空的动作,而尼古拉斯从小就患有恐高症,他一到了高处,就不敢睁眼,一睁开眼,就头晕目眩,脚下无力。艾伦·帕克摇摇头说,不是我不重用你,是因为你缺乏表演的条件,做为一个演员,不可能不接受高处的拍摄,你回去吧。尼古拉斯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卡拉那嘲笑的样子。他说,导演,请给我五天的时间,我肯定能够克服恐高症。

艾伦·帕克说,好吧,我等你五天。

但是,短短五天的时间,又怎能克服这与生带来的病症?尼古拉斯终于发觉,与表演相比,恐高症才是自己致命的弱点。

尼古拉斯去见医生,向医生详细地说了自己的症状。医生给了他一个治疗建议报告,共分三个疗程,一个疗程三个月。尼古拉斯将医生的报告书扔进了垃圾箱,然后在街头踱步。他爬上一座30几层高的大楼,试图让自己站在楼顶,但是,他做不到。尼古拉斯在楼顶上躺了十几分钟,那种晕眩的感觉才渐渐消失。怎么办?照这个样子,一年也克服不了恐高症。

突然,尼古拉斯看到一只鸟。那只鸟先是落在栏杆上,又飞到附近一座塔吊上。他想,鸟儿为什么敢在空中飞翔?是因为它们长着翅膀,不会担心自己掉下来,而我既然踏在实地上,又有什么可怕的。

想到这,尼古拉斯向楼下跑去,他来到附近那家工地,对负责人说,让我随着塔吊上去好吗?负责人说,这非常抱歉,我们没有这样的先例。

尼古拉斯说,请帮助我吧,因为我有恐高症,如果五天内不能克服,我将失去一次表演的机会。尼古拉斯将自己的事情简略地说了一下,负责人想了想说,好吧,我帮你。

尼古拉斯坐上了塔吊。塔吊渐渐上升,然后开始转动着,由于是坐姿,尼古拉斯逐渐对高空有了适应感,他试着站起来,张开双臂尽情地向四处望着,第一次感觉到高处之美。

五天的期限到了,尼古拉斯如愿以偿地主演了《鸟人》,《鸟人》在1985年获得了戞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1995年,尼古拉斯在《逃离拉斯维加斯》一片中,凭借优秀的表演,一举夺得第六十八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成为国际巨星。

往往,我们只擅长发挥自己的优点,对于弱点却躲躲藏藏。其实,当优点不再是你炫耀的资本时,只要克服了弱点,你也会成功。

励志故事5:爬竿的人

老辈人把杂技叫耍把戏。听老人说,早年有个耍把戏的师父收了两个徒弟,专门表演《爬竿》。就是一个人用肩膀扛着一根竖立的竹竿,另一个人爬上竹竿并在上面做很多花样百出的高难度动作。大徒弟憨厚、敦实,师父让他扛竿,二徒弟精明、灵巧,师父让他爬竿。

严师出高徒,经过天长日久的磨炼,两个徒弟表演的《爬竿》简直出神入化。特别是爬竿的师弟,在10多米的竿上灵活自如地腾跃、翻转、倒立、平衡,一会儿像大鹏展翅,一会儿像猴子望月,动作驾轻就熟,高难奇险,看的人心怦怦直跳,常常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的表演完全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观众个个翘首仰望,似乎忘记了在底下抗竿的汗流满面的师兄。

表演结束,观众一下子拥向师弟,不住口地称赞。师弟很兴奋,成功的喜悦写满了脸颊,他为自己的功夫沾沾自喜。师兄撩起衣襟擦擦汗,憨厚地笑着收拾道具。师弟接受采访,师兄收拾道具,这几乎成了每次表演后的惯例。

一次小小的意外改变了这个惯例。在一次表演中,由于场地不平,师兄的脚被磕拌了一下,竹竿失去平衡,眼见师弟就要摔下来。师兄凭着自身的经验和功夫,很快调整,重新找回了平衡,才使表演继续进行。现场观众对师兄的高超救险技艺报以热烈的掌声。从此后,每当表演完毕,师弟首先帮师兄擦汗,一起收拾道具。他们是一对黄金搭档,一直没有分开。

老了,他们再也不能表演了。师弟说:“我是个成功者,得到了观众的喜欢,得到了许多荣耀。可是,如果没有师兄抗竿的高超技艺,没有他那不知脱了多少皮、流了多少血的肩膀的支撑,哪有我的精彩表演?哪有我的成功?”

说得好,成功是需要别人的支撑的。我国的乒乓球之所以常胜不衰,就是因为有一大批陪练、队医等默默无闻的幕后人员的无私支持;歌星、影星之所以成功,也离不开一大批制作人的支持和一大批“粉丝”的拥戴;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无不需要靠方方面面的支持做坚强后盾。所以,不要忘记,你的成功,必定有强有力的支柱,更不要忘记那些支撑你成功的人。

篇9:现代经典励志故事

那是一班台北飞往纽约的班机,飞机起飞没多久,一位老先生忽然大小便失禁了!他的家人既窘迫又嫌恶的叫他到洗手间自行处理,老先生犹豫了一下,一个人慢慢走向机尾的洗手间。可是当老先生走出了洗手间,却怎么也记不得自己的座位在哪儿,八十几岁的人竟急得在走道上大哭了起来。

空服员前来协助,发现他身上臭不可当,原来老先生不清楚厕所内卫生纸摆放的位置,就随手涂得一身都是,那间厕所当然也被他使用得惨不忍睹。将他带回到座位后,周遭的客人开始纷纷抱怨老先生身上的臭味,实在难以忍受。空服员只好询问他的家人是否有衣物可供老先生更换,其家人却表示随身行李都在货舱中的行李箱内,所以没有衣服让他更换。他的家人并且告诉空服员:“今天飞机又没满,将他换到最后一排的位子就好了嘛!确实,机上最后几排的座位是空着的,所以空服员便依客人的意思照办了,并且将方才那间厕所锁起来以免有其他乘客误入。

于是,老先生便一个人坐在最后一排的位子上,望着自己的餐盘,低着头,不断的用手擦眼泪。可是谁知道,一个多小时后,他已换好了衣服,干干净净、笑容满面的回到原来的座位,桌上还放上了一份全新的、热腾腾的晚餐。大家相互询问,原来是我那位好友牺牲自己的用餐时间,将老先生用湿布和湿纸巾一点一点的擦洗干净,还向机长借了套便服让老先生换上,更将那间没人敢进的厕所完全打扫干净,喷上了她自己的香水。同事们笑骂她笨,这样帮忙绝对不会有人记得,也不会有人感谢,既吃力又不讨好。她却只是轻描淡写的回答:“飞行时间还有十几个小时,若换成我是那位老先生,我也会很难受,谁会希望旅行一开始就变成这样?再说,平均三十几位客人用一间厕所,少了一间就差很多,所以我不只是帮助那位老先生,也是在服务其他的客人啊!”

听完这件事,我为自己面对工作时的态度感到惭愧,想起她以前对我说过:“你知道古时候最有福报的工作是什么吗?是摆渡的人。因为他们把人们从一个地方,平平安安的送到另一个地方,不论之后等着那些人们的是好事或是悲伤,能平安到达,才能有一个好的开始。所以我觉得自己现在能从事服务业,真是一种福气,能有这样的好福气当然要珍惜,而珍惜这福气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分给别人!”

当我还把服务业只是当服务业,原来早已有人把它当成慈善业一般设想,那么努力把平安舒适送到他人心里。

几天后从泰国回台北的班机上,晚餐时间有一位老阿妈的餐点竟连一口都没有动,我上前询问她是否餐点不合胃口,还是她的身体不舒服。老阿妈很不好意思、小小声的说:“其实我正想请你帮忙,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所以希望将飞机上的餐点带回去给孙子吃吃看,因为我孙子也没有坐过飞机。”我笑着对她说:“没关系,这份您先吃,我待会儿再打包一份让您带回去给孙子。 ”老阿妈听了,瞪大着眼睛一边谢我,一边非常开心的立刻动起筷子来。回到厨房后我将自己的那份晚餐打包,用袋子装好,学妹在一旁不解的问我:“学姊,今天回程全满,机餐连一份都没有多,你干嘛还拿自己的那份给她?”我的回答是:“我年轻,还可以饿一下肚子,下了班回家再顺道买点消夜吃就好了,老人家可就不行了!”其实,我心里想的是:如果这位老太太往后没有机会再出国了呢?她也许只是我服务过几千名客人中的一位,但却是她第一趟出国的旅程,如果她此次旅程的回忆都是美好的,我更不应该扮演之中唯一的缺憾,不是吗?

服务业真的是一份很有福气的工作,因为除了商品外,我们还能贩卖“好心情”。现在我常常想,今天的我可以为我的工作及身旁的人做到什么程度?设想到什么地步呢?今天我要扮演让他们心情平稳开心的菩萨,还是谋杀他们笑脸的恶魔?工作是如此,生活也是如此,今天也好,明天也是,我的选择是“惜福”!

珍惜这福气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分给别人

篇10:现代经典励志故事

有一位书法大师应一座寺庙之邀,要提字悬在门上,供游人欣赏。

在他写字之时,他的一名坦率的弟子不知为他磨了多少墨汁,但也作了不少批评。

「这幅写得不好!」大师写了第一幅后,他批评道。

「这一幅呢?」

「不佳。比前一幅还差!」这位弟子说道。

大师耐着性子一连写了八十四幅,仍然得不到这位弟子的赞许。

最后,在他这位弟子外出小解时,他心想,「这下我可避开他那锐利的眼光了。」

于是在心无旁骛的情况下,自自在在地写完了。

他的弟子回来看了说道:「神来之笔!」

默想: 以存平常心行事,一切顺其自然,反而容易有更好的表现。

篇11:现代经典励志故事

两个人有相同背景,他们都是在家庭不健全的环境下成长,双亲都是酗酒成瘾的酒鬼,由于家庭的不安定,使得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承受许许多多的困苦。在他们长大成人后,两个人的生活却出现大相径庭、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一位拥有一份安定的事业,结婚生子并且过着幸福美满的家居生活,他专注于和小孩子相处的日子,在他身上让人感觉到有一股冲劲,并且获得人们高度的赞扬。

当一位记者对他进行专访,探讨在酗酒家庭成长的影响。记者问:“是什么因素造成你现在的情况?”

“是由于我的成长背景所造成,”他回答,“难道你认为还有什么因素能够造成呢?”

另一位就似乎无法在工作上好好的努力投入,他本身也变成经常酗酒的酒鬼,虽然曾经结婚,但是由于他耽于杯中物而使得妻子离他而去,从而感到生活没有任何的希望,认为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

当这位记者同样地问到他:“是什么因素造成你现在的情况?”

“是由于我的成长背景所造成,”他回答,“难道你认为还有什么因素能够造成呢? ”

自然地,成长历程的确会影响现在的生活,以前的成长历程对人格发展是很决定性的关键。上面所讲的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纵使在相似的成长背景下,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人格与发展。

两个相同背景下成长的人,一位陷入过去生活的窠臼,选择过着与以前生长环境相同的日子;另一位决定不再重蹈覆辙,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前者自认无法改变一切,后者将痛苦转变成动力并且力图改变。

一个艰困的成长背景也能够让我们变得更有弹性,艰困的生活会粹链我们的毅力,增益我们面对未来挑战的能耐,困难的成长背景摇身一变,成了人生难得的恩赐。

您的成长背景又是怎样?您是否会将成长的背景当作一个借口,或是视为老天爷的恩赐呢?

篇12:现代励志故事

一位年轻人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就获得了冠军,并且打破了世界纪录。记者围住他,不停地提问:“你是如何取得这样好的成绩的?”

年轻的冠军喘着粗气说:“因为我的身后有一只狼。”

迎着记者们惊讶和探询的目光,他继续说:“三年前,我开始练长跑。训练基地的四周是崇山峻岭,每天凌晨二三点钟,教练就让我起床,在山岭间训练。虽然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进步却一直不快。一天清晨,我在训练的途中,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了狼的叫声,开始似乎还很遥远,但很快叫声就急促起来,而且就在我的身后。我知道自己被一只狼盯上了。我不敢回头,没命地向前跑。那天训练,我的成绩好极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教练很惊讶,问我原因,我如实回答。教练意味深长地说,原来不是你不行,而是你的身后缺少了一只狼。”

后来,我知道那天清晨根本就没有狼。我听到的狼叫是教练让人装出来的。从那以后,每次训练时,我都想象着身后有一只狼。

现代励志故事2: 点赞点出一本畅销书

在朋友圈发照片,最高兴的莫过于收获许多点赞。可你知道吗,当我们在朋友圈发一张照片,期望得到几十个赞的时候,一个90后的日本女大学生已经获得70多万个赞。不仅如此,她还因为人们的点赞点出了一本畅销书。

这个女孩名叫诗步。时,诗步在日本早稻田上大学,正准备实习。她的实习老师给所有同学布置了一个任务:各自创建一个Facebook页面,以获得点赞数量为目的去经营这个页面。

许多学生听到这个任务立即产生不满情绪。他们个个都在抱怨:我现在对未来一片迷茫,老师居然还让我去创建什么网页,并以获得点赞为目的,这不是教我们玩物丧志吗?

只有诗步,不发一言,立即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创建网页。一直以来,诗步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当个背包客,到处旅行,欣赏美丽风景。于是,她从兴趣出发,创建了一个名为“绝景”的Facebook页面。她的想法是:在自己的Facebook主页上贴出最美旅游景点照,以吸引人们的目光,继而收获点赞。

既然需要美丽的景点照,那就少不了要去发现,继而拍摄下来。实习期第三天,诗步就背着背包上路,进行“日本一周游”。可游了几天她就发现一个问题:日本各地的景色确实都很不错,可都称不上绝美。她觉得,想要赢,想要获得更多的点赞,就必须去世界各地寻找美景。

可现实很残酷。诗步不可能像小鸟一样,绕世界飞一周,找到各种美丽的景色,然后拍摄下来。网页里倒是充斥着各种绝美的世界著名景点的照片,可诗步不想拿现成,因为那些著名景点早已被人熟知,即使自己贴出,也不会有几个人去点赞。

现在只剩唯一的选择——去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美丽景点的照片。诗步给自己订下一个目标:每天用心寻找一处世界美景,更新在Facebook主页上。她的寻找方式各种各样。有时上网浏览世界各地景点图,有时上图书馆翻看与旅游景点相关的书籍,有时则干脆上街做问卷调查,询问人们去过哪些美丽的景点、可有照片,等等。

基本上,诗步每天都会找到3~10张绝美景点图。然后她会进行严苛的淘汰,最终只选出一张最美的贴在自己的Facebook主页上。有时,一些图片十分唯美,诗步却没有贴出,因为这些图不是实际地址无从得知,就是图中的风景已经成为过去式,已被破坏或者已被更改。

诗步的努力没有白费。第一天,她晒出的是位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郊外的向日葵园的照片,上面成片的向日葵连绵不绝,就像金黄色的海洋。这张照片贴出后,诗步获得了99个赞。接下去的每一天,诗步白天挖掘美景照,晚上更新Facebook主页。可以将南非第二大城市开普敦一览无余的南非信号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认为可以作为地球外生物生息地的美国莫诺湖、神秘莫测的伯利兹大蓝洞、像生物一样改变颜色的澳大利亚的乌鲁鲁……那一张张罕见却又美到令人窒息的图片,吸引了无数网友的目光。

于是,点赞数量猛涨。半个月之后,诗步获得了几千个赞;两个月之后,她获得了近两万个赞;半年之后,她获得了20多万个赞。而一年之后,她Facebook主页的点赞数已经超过70万!

收获这么多点赞,诗步非常开心。许多网友不仅点赞,还给诗步留言。不少网友这样留言:每天晚上我上网的目的好像只剩下一个——期待着你贴出更美丽的景点照片。而随着点赞越来越多,留言越来越多,诗步冒出了新想法——我何不将Facebook主页上的这些景点照片及介绍编撰成一本书,让其成为一本独特的旅游攻略书,让更多人与更多的美景相遇?

下定决心后,诗步精挑细选出市面旅游书少见和点赞人数超高的64个世界绝景,外加当地必赏风光、延伸景点、适合前往的季节、行程范例、旅行小建议、预算等内容,编撰成《绝景之美》这本书。没想到,这本书一经出版,就以其唯美、独特、实用等特点高居日本畅销书榜。

此时,诗步已经从早稻田大学毕业了。当别的同学还在为找工作而苦苦奔波时,她已经成为了一名畅销书作家。当初,诗步只是从一个简单的收获点赞的任务开始,如今却收获满满。诗步的成功,说难,其实也不难。她不过是一直在坚守一个原则:把收获点赞当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去做。

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只要认真、投入,成功就离你不远了。难道不是吗?

篇13:现代励志故事

美国米塔尔钢铁公司是一家运营近百年的企业,经年累月的冶炼生产,厂区堆积了数万吨混有废钢的炉渣,虽废钢可回炉,但经勘算,翻捡的费用与其存量是得不偿失。

后来,市政部门要在距渣堆千余米的地方建广场,要用这些废渣铺垫地基。钢铁公司正愁废渣无处消置,立即答应他们全部无偿运走。但市政部门经勘查,发现从渣堆到广场大型车辆无法通过,只能用小车甚至人力装运,这样需要费用20万美元,赶出工程预算近一倍。

正当市政主管一筹莫展时,一个叫莫斯曼的冶炼厂老板来找他说:“只要给我10万美元,我保证将废渣全部运到广场。”

市政主管喜出望外,立即与莫莱斯曼签订了运输合同,并预付了他10万美元。

莫斯曼在电视台发了一条广场:“将米塔尔钢铁公司的废渣运到广场,就可捡拾其中的废钢,将有专人高价回收。”后来就是人们开着拖拉机、翻斗车等从四面八方涌来,蚂蚁搬家似的将废渣运到广场翻捡废钢,卖给莫斯曼设在广场的收购点。

不到1个月废渣全部运完,莫斯曼用市政给他的钱收购了100多吨废钢,运废渣者都得到了不菲的回报,而莫斯曼用废钢炼出了90多吨钢锭,净赚了15万美元。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可遇到看似没用的机会,但只要透过表象看清本质,就会发现其中的有利因素,然后借助智慧、借助外力取得收获,人生有许多事情,就是在“借助”中走向成功的。

篇14:现代励志故事

励志故事1:用牙齿行走

在高纬度海洋里,有两种哺乳动物堪称北极圈内的“之最”:一是鲸,二是海象。海象身长4至5米,平均体重1吨,最重的雄海象可达4吨。它们趴在冰上的时候,远望就像一辆辆整装待发的坦克。

海象终生生活在北极圈内,有北半球“土著居民”之称。生活在冰雪世界里的这些庞然大物们,是如何在厚厚而光滑的冰面上行走、捕食的呢?

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着动物学家们。当动物学家来到北极的冰雪世界,走近海象这一庞大种群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这些庞然大物竟然用嘴巴上长着的两只尖利的长牙钩住冰面,然后带动身体前行!遇到冰山时,它们也是用这对长牙,像登山运动员手中的冰镐一样,一步步地刨住光滑的冰体,然后一点点地向上攀登——它们居然用牙齿行走!

海象的嘴巴上,长着一对巨大的牙齿,最长可达一米,重约4公斤,特别引人注目。长牙其实是自上颚长出的犬齿,与象牙一般无二,且一生都在长个不停。在动物学家的印象中,这对长牙应该是海象攻击敌人时,不可或缺的武器或是捕食的工具,谁知它们竟然用作行走的脚和腿!正是靠着这对长牙,海象们才能在冰面上行动自如,迅疾如风,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动物学家们经过考证和研究认为,在远古,最初的海象也像海豚、海狗一样,在岸上靠身体的冲力一耸一耸地向前爬行。因此,它们常常因行动迟缓而遭到攻击,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进入北极圈后,环境发生了变化:到处是冰雪,海象们原有的行走方式行不通了,且它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冰上度过,于是,海象们便别出心裁地“发明”了这种独特的“象牙行走法”!

世间有很多的事情真的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就像一句广告词说的那样:“一切皆有可能!”当我们陷入四面维谷的境地时,开动脑筋,激活智慧,往往会“急中生智”而杀出一条匪夷所思的新路来:没有四肢,就用牙齿行走;缺少力气,就用智慧谋生……生活中的很多奇迹和成功,常常就是这样诞生的!

励志故事2:描绘一个更大的梦想

有一年,马云去美国考察,拜访了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老总,在与这些商界大佬交谈时,马云都会饶有兴致地问他们:“在您的心目中,谁是竞争对手?”

在问到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时,拉里·佩奇告诉马云:“我们最大的对手是NASA。”

NASA指的是美国航空航天局。马云觉得奇怪:“为什么是NASA,而不是别的企业或与你们类似的公司呢?”

“因为NASA常常会跟我们抢人才,抢走那些最优秀的高级工程师。”

马云追问道:“难道NASA开的工资与福利比你們开的更高吗?”

拉里·佩奇说:“如果他们开的工资高,我们可以开更高的工资抢回来。可是,不少工程师宁愿忍受只有我们这里五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工资,而去NASA工作。我们即使开出更好的优厚条件也留不住他们。我想原因在于,虽然我们谷歌为工程师们描绘了一个很大的梦想,可是NASA描绘的梦想更大,也更好,所以更吸引他们吧。”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背后却是梦想的竞争。可见有时梦想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

励志故事3:给自己留条后路

亚马逊河热带雨林有一种叫蚁熊的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蚁兽。它们每天要吃掉1。6亿只蚂蚁。但它们每到一个蚁穴,只吃这个蚁穴中的一部分蚂蚁,然后再去寻找下一个目标。不把一个蚁穴的蚂蚁一次性吃完,即使是自然界的动物,蚁熊们也明白,要使自己的种群生存下去,就必须让蚂蚁家庭生衍不息。

同樣,位于吉林省的查干湖,这里渔民冬捕的鱼,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每尾鱼的重量几乎都在两公斤以上,网中没有任何小鱼,连一尾都没有。当地的老渔民透露,这是查干湖渔民口耳相传的严格规定:冬捕只能使用网眼宽达6寸的渔网,这种网眼稀疏的大网,只能网到五年以上的大鱼,那些未成年的小鱼统统都会成为“漏网之鱼”。如此一来,世世代代的渔民也才能“捕获不绝”。网开一面,为的是生生不息。

无论是动物与自然,还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要给自己留下后路。自留后路,需要克制,需要让步,通过放弃眼前的利益来换取长远利益。

励志故事4:唱出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伊尔丝常常受到小伙伴们的嘲笑,因为她没有左前臂,取而代之的是假肢。因此,她饱受欺凌和别人异样的目光。

伊尔丝一直佩戴自己最初的假肢,假肢的中指在一次瑜伽课上被弄坏了,不过她还在使用它。她的假肢上有一只凤凰,她觉得凤凰是一种“非常强壮的鸟类”。

伊尔丝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一名贝斯手。受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就爱上了音乐。她说:“在家里,我经常听见滚石乐队、英国UriahHeep乐队、齐柏林飞船乐队等乐队的歌曲,后来,我爱上了音乐……”

但是,伊尔丝在大学时学的是心理学专业,不是音乐专业。大学毕业之后,伊尔丝去了纽约,她说:“我觉得音乐在召唤我,我的脑海里常常会响起一些旋律,常常会冒出关于音乐的点子。音乐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她到纽约的前几年,生活非常窘迫。她说:“那时候,我只买得起面包和芝士,睡觉常常是在长沙发上。”为了生活,基本上只要有唱歌的活儿,她就会接。高强度的工作,使她把嗓子都累得一度失声。那段日子,她觉得生活非常灰暗,感到非常孤独。

她实在太累了,累得喉咙出了毛病,但是,她没有钱做手术。父母恳求她回老家,这时,伊尔丝知道有一种新的激光手术可以治疗喉咙的毛病。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去做了手术。幸运的是,手术很成功。

手术之后,伊尔丝大概有半年时间不能说话。在那段时间里,她只能安安静静地当一名听众。但是,那沉默的半年让她对音乐的理解更深刻,她写歌的能力也逐渐提升。

后来,伊尔丝得到了在一家酒吧唱歌的机会。唱歌时,伊尔丝的声音流畅,很有辨识度,满怀深情。很快,她就拥有了一批粉丝,也结识了一些优秀的音乐人。她创作了歌曲《我是人类》,并把它发布在网络上。很快,歌曲就有了非常高的点击量,她在社交网络上的关注度也不断上升。那首歌打动了很多人,听众纷纷给她留言,说非常感动,听那首歌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伊尔丝还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了很多歌曲,表达了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状态。她在不少歌曲中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追求。

伊爾丝希望用自己的故事来改变社会上的一些人对美的刻板印象,说明评价美的标准可以多样化。她说:“有的女孩被现代社会关于美丽的苛刻标准困扰。我想说,美丽的标准不是单一的,美有很多种,美可以是与众不同的。”

伊尔丝非常喜欢电影,她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够为电影配乐。她说:“我的一些歌曲其实比较适合做电影插曲,听起来很有画面感。”

对自己内心的审视,对梦想的坚持和追求,是伊尔丝希望传达给听众的信息。她说:“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坚持内心的梦想。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都不要动摇和怀疑。我坚信一句话——‘快乐源自你的内心’,如果沉静下来,从自己的内心寻找能量和继续前行的勇气,就会发现,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存在于自己的内心。”

励志故事5:被拒绝的滋味

对于在北京出生长大的蒋甲来说,人生中第一次尝到“被拒绝”的滋味,是在6岁那年。老师指着一堆礼物对小朋友们说,你们相互表扬吧,如果你听到有谁表扬你,就拿一份礼物回到座位上。别的小朋友都拿着礼物兴高采烈地下去了,只有他孤零零地站在讲台上,所有人都拒绝表扬他,那种尴尬滋味令他刻骨铭心,从此在生命里留下了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

后来,蒋甲到美国学习、定居,十几年过去了,他兢兢业业,从一个小小的程序员晋升为产品经理。然而每当他冒出一个新想法想告诉同事们时,又由于害怕被嘲笑和拒绝而欲言又止。那个从小就藏在心底的魔咒,成了他事业上的最大障礙。30岁时,他在妻子的鼓励下决定创业,可是当他鼓起勇气去找投资人时,仍被无情地拒绝了。

无论怎样向生活妥协,被拒绝始终无法避免,蒋甲反躬自省:“谁没有被拒绝过?拒绝一次就放弃未免太没志气了吧。”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他决心要改变自己对拒绝的恐惧心理。

蒋甲在网上发现了一个加拿大人发明的“被拒绝治疗法”,简单地说就是每天主动向人提出不太实际的请求,让对方拒绝,30天为一个“疗程”,当“患者”对拒绝感到麻木时,就表示成功了。蒋甲十分兴奋,觉得这个疗法可行,他不仅决定马上试验,还要把计划延长到100天,与“拒绝恐惧症”死磕到底。

第一天,蒋甲把“目标”对准公司大楼下的那个保安。他故作镇定地向保安走去,短短的几十步,他却感觉像走了一个世纪般漫长。来到保安面前,他憋红了脸,声音发颤地问:“您好,可以借给我100美元吗?”保安愣了一下,警惕地看着他,摇摇头说:“不行,为什么?”由于太紧张,蒋甲没有解释就赶紧转身溜了。回到家里,蒋甲冷静下来回想刚才的情形,发现保安的态度并不可怕,甚至还问了句“为什么”,给了他一个解释的机会,只不过自己却逃之夭夭了。蒋平决定下次无论发生什么,他都要管住自己的腿。

第二天,蒋平走进一家汉堡店:“要一份汉堡包续杯。”“什么是汉堡包续杯?”服务员被问懵了,“就是咖啡续杯呀,换成汉堡包。”对方难以置信地看了他一眼,也许觉得他的脑子有点问题,但还是礼貌地说:“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汉堡包续杯。”“好的,我下次再来。”蒋甲离开时对服务员说。这次的表现比第一次进步了许多,至少撑过了三个回合,蒋甲信心大增。

而第三次的经历彻底改变了蒋甲的人生观。当他去一家甜甜圈店,要一个五个连在一起的“奥林匹克甜甜圈”时,不仅没有被拒绝,两个店员在忙碌了十几分钟后,真的给他端出了这样的一个甜甜圈。蒋甲猛然发现,只要不怕拒绝,许多看似不太合理的事情也可以争取得到,那么,合理的不是更容易得到吗?

一个月过去了,蒋甲把偷偷拍下的这些“求拒绝”的过程制作成视频传到网上,没想到点击量很快就超过了500万。许多网友看后都惊呼:“天哪,这太不可思议了!”还有人留言,说是蒋甲让他们第一次发现了被拒绝之后的另一片天地。

“100天被拒绝计划”仍在继续。那次,蒋甲突然想去得州的一所大学上一堂课。一个老教授毫不意外地多次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可是此时的蒋甲对“被拒”已经没有半点恐惧了,他不断恳求,还精心准备了讲课的ppt,最后终于打动了教授,同意让他试一试。

一百天的坚持,蒋甲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录“被拒100天”的网站吸粉无数,《时代周刊》等美国几十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他的事迹,还被邀请登上TED的讲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更多人摆脱对于拒绝的恐惧心理。蒋甲说:“被拒绝曾是我的梦魇,但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左右人生的不是拒绝,而是对于被拒绝的态度。”如今,蒋甲成功收购了“被拒绝治疗法”网站,自己做总裁,事业风生水起。

拒绝的后面是什么?如果你选择了放弃,那么被拒绝的后面就是失败,如果你把它当成起点,用勇气和智慧活出别人不敢活的样子,那么被拒绝的后面就是成功。

篇15:励志人物故事

励志人物故事

1985年,张树鹏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19岁那年,北京一家滑翔伞俱乐部在赤峰进行滑翔伞表演,还在赤峰学院读书的张树鹏和同学一起去观看。张树鹏看见一只只滑翔伞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着,从小就有着“飞”一般梦想的他,感觉自己的血液在沸腾。于是他找到活动的负责人。经过严格考核,他和另外4人幸运地被录取了。

6月20日,第五届世界滑翔伞定点锦标赛在南欧的克罗地亚山区举行,只有五年飞翔经验的张树鹏夺得了冠军。在颁奖举行升旗仪式时,组委会竟一时找不到中国的国旗。“中国虽然有几十家滑翔伞俱乐部,从事这项运动的也有近800人,但在国际性的大赛上,中国人很少获得好成绩,更不用说是冠军了,所以当时根本就没有准备中国国旗。”这件事对张树鹏刺激非常大,他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单纯地从事一项运动,而是承载了一种更大的希望,他的心已经走上了追求更高目标的征途。

,张树鹏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个飞行者身着一种装备,从直升机上跳下,像一只鹰一样在空中飞翔。张树鹏后来了解到,这是世界上最时新的一种运动——翼装飞行。翼装飞行堪称“世界极限运动之最”,飞行者身着翼装,从高楼、高塔、悬崖、直升机上跳下,紧贴着高空中的建筑物或自然景观进行无动力飞行。张树鹏坐不住了,他要去学习这种飞行技术。

1月,张树鹏来到美国的一家俱乐部学习。教练告诉他学习流程:先学会跳伞,拿到跳伞的资格证书后,再去积累跳伞的次数。跳够200次之后,再拿着证明去找跳伞中心或者跳伞教练,经过他们集体商定,最后学习翼装飞行。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达到200跳的次数,张树鹏几乎开始玩命似的跳伞。一般人每天只是跳一跳,至多两跳,但张树鹏私下找教练磨,每天要跳上十跳,最多的一次一天跳上十二跳。

在成功完成200跳的那天,张树鹏难掩兴奋之情。他回到休息室,刚一进门,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就把他抬着,一次又一次抛向空中。

“在被学员们抛向空中的'那一瞬间,我非常自豪,我觉得我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它改变了欧美人对亚洲人在极限运动上的偏见。”

203月15日,张树鹏迎来了自己在美国培训的首次翼装飞行。“我成功了!”从4000米高空纵身一跃的一刹那,张树鹏的胸腔里迸发出一声低吼。耳边是呼啸的风声,他激情地表演起了360度翻滚。“翻过去的一刹那就像在空中仰泳,眼前是连鸟都没有看过的天空,一种没法用语言形容的绝妙体验。”

学成回国时,张树鹏说:“我要代表中国人乃至亚洲人从事这项运动,为的是与世界上那些顶尖的翼装飞行选手PK。”

张树鹏享受在空中的每一刻,因为对他来说,翼装飞行不仅是一种运动。“我将飞行当作是追随内心自我的过程。因为只有当我挥动翅膀的时候,我才能在呼啸的风声中感受心灵的宁静与回归。”

篇16:励志人物故事

励志,并不是让弱者取代另一个人成为强者,而是让一个弱者能与强者比肩,拥有实力相当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励志,即是唤醒一个人的内在创造力。惟有从内心深处展开的力量,用心灵体验总结出的精华,才是一个人真正获得尊严和自信的途径。

励志人物故事大全

《罗斯福的故事》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也许那树是那样的平凡、不起眼;也许那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些枯萎,但只要有这养料的浇灌,它就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或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一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对孩子们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怎么地,萌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点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再也没去搭理它。

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嫩绿、更有生气。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

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颗小树。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种的那棵树下泼洒着什么。顿时,一切他都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颗小树施肥!他返回房间,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

几十年过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虽然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为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俞敏洪,弹性地跋扈》

他说现在想回归学术。“读书时的钻研精神丧失了,要捡也能捡回来。”他想办一所完全独立的私营大学,一个小型的人文型大学,每年招1000多人入校,五年以后,第一批毕业生带来了口碑,十年以后,校园里坐满了学生。其中有百分之六七十都是没钱上大学的农村孩子。

为了这个愿望,他做了一件原本不愿做的事:让新东方上市。惟其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把他的私营大学支撑起来。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很多他想做的事情不能做了,因为需要股东们同意。而股东和教育理念之间永远有冲突。

他是一个在公司上下被叫做老俞或者俞老师的人,如果有内部人叫俞总他会装没听见。这导致一上市他就大喊状态被破坏了,而现在他则根本不去听。“爱骂就骂吧,都听有钱人的意见还活不活了?”

说得这么嚣张,但他的表现方式很弹性。他还是会适时照顾股东们的情绪。被记者们采访得烦了,他也会说:“我们不问了,聊聊天吧。”

俞敏洪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创业之初,他靠在电线杆子上贴小广告来宣传,和居委会大妈、城管斗智斗勇斗情商。甚至有次花了7万元高价,只为保住新东方门口的吃饭家伙——两根电线杆子。

而现在,他们的总部大楼在中关村金融中心,而不再是当年小胡同里的违章建筑。他们也更懂得跟政府打交道。

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说过一句话:“新东方的成长秘诀:三流文人+痞子精神”。问俞敏洪怎么看,俞敏洪笑说那不光是指新东方,任何做成事情的人都必须这样。如果是一流文人,早就搞学问去了。“不能说我就是这样,但是这个意思我懂。”

《海伦凯勒坚强的故事》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后她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的赞誉和嘉奖。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运动。她写的自传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为英语文学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分析:敢于正视人生的疾苦和磨难,是海伦成功的根本。正是如此,她才成了全世界残疾人的精神代表,成了残疾人的骄傲。

篇17:励志人物故事

张树红:一本人生励志教科书

一个人,一只手 ,顶起了家中的天,用11年的时间,还清了家中的债务。也许一个身体健全的人,偿还10多万元的债,可能并不算什么难事,但对于张树红来说,却是太难了,他右手患有残疾,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且,家中还有老母和两个年幼的弟弟,这个家也要他去维持。这种境况,目不忍视,但张树红却并没有放弃,他没有因为自己的残疾而自暴自弃,没有因为欠10多万元的债务而逃避不顾,他毅然地挑起这个重任,既要如数奉还债务,守住诚信,又要让这个家幸福地过下去,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付出,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张树红深知这个道理,他为了弥补身体上的缺陷,他付出了常人数倍的努力,付出了常人数倍的艰辛。11年来,他一个人承包了50多亩的棉田,因为他右手残疾,严重影响了干活的进度,他为了能及时完成地里的农活,他早上5点多钟就下地干活,中午饭也顾不上吃,只是在田边吃点干馍馍,喝点凉水就继续干,一直要干到天黑才摸黑回家。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而且,这对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人来说,就更加不易,如此辛勤地劳作随时都有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但他却顾不上这些,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下来。因为在他的心里有着一份责任,有着一份信念,那就是再苦再累也要还清债务,不能失信,也要把这个家维持好,为了这个信念,他的确做到了,做到了连一个常人都很难做到的事,这也正是我们欣赏佩服他的地方,他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人碰到一点点的困难,就想放弃,怕这怕那,不愿意去克服困难,总是找原因、找借口,或者只懂得享受,不愿意付出,这是贪图安逸、消极生活的表现,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演变成过度逃避、不负责任等,更有可能会招来法律的严惩,影响自己的人生道路。反过来我们看看张树红,一个残疾人,却比我们正常人还要坚强,付出生命的全部去战胜困难,并取得了成功,我们做为一个有手有脚的正常人,还有什么理由去逃避困难,不思进取呢?张树红给了我们一个榜样作用,他更像一本人生的励志教科书,让我们在遇到困难彷徨的时候,给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给我们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让我们继续前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用他11年的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们一个高贵的道德品质——诚信,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品质,让他的人生闪闪发光,并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励志着我们前行!

艺考生必看的十大励志电影

男人必看的十大励志电影排行

创业者必看十大励志电影

孩子成长必读的励志书籍

现代青春励志人物

人生必读的十大励志书籍

适合中学生的十部励志电影

人生必读的励志书籍推荐10部

《美丽心灵》励志电影

关于励志电影观后感800字

现代励志人物故事
《现代励志人物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现代励志人物故事(精选17篇)】相关文章:

哪些励志的书籍最好看2022-08-28

儿童优秀励志书籍推荐2024-03-22

初中生青春励志小说推荐10部2022-10-13

励志名著读后感演讲稿2023-07-08

有哪些适合职场工作看的励志书2022-08-31

适合父母跟孩子一起观看的10部励志电影2022-12-30

女性励志电影《女王》2023-06-28

暑假10大励志电影推荐2023-10-31

十部青春励志书籍2022-05-04

人一生必看的三本励志书籍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