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作文(精选27篇)由网友“小狗警备队”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七年级下册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 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知识重点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
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多媒体出示3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点表示数的感性认识。
点表示数的理性认识。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教师: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求。
从游戏中学数学 做游戏:教师准备一根绳子,请8个同学走上来,把位置调整为等距离,规定第4个同学为原点,由西向东为正方向,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整数编号,请大家记住,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依次发出口令,口令为数字时,该数对应的同学要回答“到”;口令为该同学的名字时,该同学要报出他对应的“数字”,如果规定第3个同学为原点,游戏还能进行吗? 学生游戏体验,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寻找规律
归纳结论 问题3:
1, 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
2, 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
3, 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4, 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12的归纳。 这些问题是本节课要求学会的技能,教学中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给学生适当指导。
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2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
1, 数轴的三个要素;
2, 数轴的作以及数与点的转化方法。
本课作业 1, 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2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 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2, 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 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篇2: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运算;
2.了解倒数概念,会求给定有理数的倒数;
3.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转化的思想;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熟练进行运算,教学难点 是理解法则。
1.有理数除法有两种法则。法则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是把除法转化为乘法来解决问题。法则2是把有理数除法纳入有理数运算的统一程序:一确定符号;二计算绝对值。如:按法则1计算:原式;按法则2计算:原式。
2.对于除法的两个法则,在计算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一般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一法则。如;在有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二个法则比较方便,如;在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二个法则比较方便,如,如写成就麻烦了。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学生实际运算时,老师要强调先确定商的符号,然后在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求商的绝对值,求商的绝对值时,可以直接除,也可以乘以除数的倒数。
2.关于0不能做除数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小学的知识接受这一认识就可以了,不必具体讲述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的理由。
3.理解倒数的概念
(1)根据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即:,则互为倒数。如:,则2与,-2与互为倒数。
(2)由倒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求已知数倒数的一种基本方法:即用1除以已知数,所得商就是已知数的倒数。如:求的倒数:计算,-2就是的倒数。一般我们求已知数的倒数很少用这种方法,实际应用时我们常把已知数看作分数形式,然后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所得新数就是原数的倒数。如-2可以看作,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为,就是的倒数。
(3)倒数与相反数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首先倒数是指乘积为1的两个数,而相反数是指和为0的两个数。如:,2与互为倒数,2与-2互为相反数。其次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相同,而互为相反数符号相反。如:-2的倒数是,-2的相反数是+2;另外0没有倒数,而0的相反数是0。
4.关于倒数的求法要注意:
(1)求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即可.
(2)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仍是负数.
(3)负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负倒数.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
2.理解倒数的意义.
3.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算,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运算、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联系性、相互转化性.
(四)美育渗透点
把小学算术里的乘法法则推广到有理数范围内,体现了知识体系的完整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注意创设问题情境,精心构思启发导语 并及时点拨,使学生主动发展思维和能力.
2.学生学法:通过练习探索新知→归纳除法法则→巩固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除法法则的灵活运用和倒数的概念.
2.难点:有理数除法确定商的符号后,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取适当的方法求商的绝对值.
3.疑点:对零不能作除数与零没有倒数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彩粉笔.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归纳除法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这节我们应该学习,板书课题.
【教法说明】同小学算术中除法一样—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必须以学好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为基础学习.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倒数.
(出示投影1)
4×( )=1; ×( )=1; 0.5×( )=1;
0×( )=1; -4×( )=1; ×( )=1.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题目.
【教法说明】在有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地做出这几个题目,在题目的选择上,注意了数的全面性,即有正数、0、负数,又有整数、分数,在数的变化中,让学生回忆、体会出求各种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问:两个数乘积是1,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
师问:0有倒数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通过题目0×( )=1得出0乘以任何数都不得1,0没有倒数.
师:引入负数后,乘积是1的两个负数也互为倒数,如-4与,与互为倒数,即的倒数是.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题目,怎样求整数、分数、小数的倒数?
【教法说明】教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思考,循序渐进地引出,对于有理数也有倒数是.对于怎样求整数、分数、小数的倒数,学生还很难总结出方法,提出这个问题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做下组练习.
(出示投影2)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1); (2); (3);
(4); (5)-5; (6)1.
学生活动:通过思考口答这6小题,讨论后得出,求整数的倒数是用1除以它,求分数的倒数是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求小数的倒数必须先化成分数再求.
2.
计算:8÷(-4).
计算:8×=? (-2)
∴8÷(-4)=8×().
再尝试:-16÷(-2)=? -16×()=?
师:根据以上题目,你能说出怎样计算吗?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吗?
学生活动:同桌互相讨论.(一个学生回答)
师强调后板书:
[板书]
【教法说明】通过学生亲自演算和教师的引导,对有理数除法法则及字母表示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教师放手让学生总结法则,尤其是字母表示,训练学生的归纳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师在黑板上出示例题.
计算(1)(-36)÷9, (2)()÷().
学生尝试做此题目.
(出示投影3)
1.计算:
(1)(-18)÷6; (2)(-63)÷(-7); (3)(-36)÷6;
(4)1÷(-9); (5)0÷(-8); (6)16÷(-3).
2.计算:
(1)()÷(); (2)(-6.5)÷0.13;
(3)()÷(); (4)÷(-1).
学生活动:1题让学生抢答,教师用复合胶片显示结果.2题在练习本上演示,两个同学板演(教师订正).
【教法说明】此组练习中两个题目都是对的直接应用.1题是整数,利用口答形式训练学生速算能力.2题是小数、分数略有难度,要求学生自行演算,加强运算的准确性,2题(2)小题必须把小数都化成分数再转化成乘法来计算.
提出问题:(1)两数相除,商的符号怎样确定,商的绝对值呢?(2)0不能做除数,0做被除数时商是多少?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1—2个同学回答.
[板书]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教法说明】通过上组练习的结果,不难看出与有理数乘法有类似的法则,这个法则的得出为计算有理数除法又添了一种方法,这时教师要及时指出,在做有理数除法的题目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回顾例1 计算:(1)(-36)÷9; (2)()÷().
提出问题:每个题目你想采用哪种法则计算更简单?
学生活动:(1)题采用两数相除,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的方法较简单.
(2)题仍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较简单.
提出问题:-36:9=?;:()=?它们都属于除法运算吗?
学生活动:口答出答案.
(出示投影4)
例2 化简下列分数
(1); (2); (3)或3:(-36)
(4); (5).
例3 计算
(1)()÷(-6); (2)-3.5÷×();
(3)(-6)÷(-4)×().
学生活动:例2让学生口答,例3全体同学独立计算,三个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例2是检查学生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灵活运用能力,并渗透了除法、分数、比可互相转化,并且通过这种转化,常常可能简化计算.例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如在(1)()÷(-6)中.
根据方法①()÷(-6)=×()=.
根据方法②()÷(-6)=(24+)×=4+=.
让学生区分方法的差异,点明方法②非常简便,肯定当除法转化成乘法时,可以利用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2)(3)小题也是如此.
(五)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及倒数的概念,回答问题:
1.的倒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2.;
3.若、同号,则;
若、异号,则;
若,时,则;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三个学生口答.
【教法说明】对这节课全部知识点的回顾不是教师单纯地总结,而是让学生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自己把整节内容进行了梳理,并且上升到了用字母表示的数学式子,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规律的能力.
八、随堂练习
1.填空题
(1)的倒数为__________,相反数为____________,绝对值为___________
(2)(-18)÷(-9)=_____________;
(3)÷(-2.5)=_____________;
(4);
(5)若,是;
(6)若、互为倒数,则;
(7)或、互为相反数且,则,;
(8)当时,有意义;
(9)当时,;
(10)若,,则,和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
(1)-4.5÷()×;
(2)(-12)÷〔(-3)+(-15)〕÷(+5).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1.仿照例1、例2自编2道题,同桌交换解答.
2.计算:(1)()×()÷();
(2)-6÷(-0.25)×.
3.当,,时求的值.
(二)选做题:1.填空:用“>”“<”“=”号填空
(1)如果,则,;
(2)如果,则,;
(3)如果,则,;
(4)如果,则,;
2.判断:正确的打“√”错的打“×”
(1)( );
(2)( ).
3.(1)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____.
(2)互为相反数的数(0除外)商是________________.
【教法说明】必做题为本节的重点内容,首先在这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让同学仿照例题编题,学生也有这方面的能力,极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选作题是对这节课重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十、板书设计
篇3: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清朝的建立和君主集权的强化
教学难点
君主集权强化的利与弊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明初几个皇帝对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以及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其目的是什么?(加强君主集权,使自己的统治更加有效)
2、其中,“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负面的影响?(对人们的思想具有束缚作用,扼杀了许多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助长了为了当官而死读书、读死书,不讲求实际学问的坏学风。这个时候,人家欧洲正处在文艺复兴、思想大解放之中,民主与科学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正在形成飞跃发展的态势。而明朝人们的思想却被紧紧束缚着,走向衰落就是难免的了)
过渡:从国内来看,汉族建立的明朝日益腐败衰落的同时,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则蒸蒸日上。他们怎样取代明朝?怎样统治全国?请阅读新课。
新课讲解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努尔哈赤在历史上起了哪些作用?(统一女真,建立后金,攻打明朝,迁都盛京)
教师补充“八旗制度”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努尔哈赤为了增强女真军队的战斗力,创建了“八旗制度”(副板书)。他规定所有的女真男子平时从事生产,战时通通参加战斗,按照军事需要来组织管理整个民族。最初把自己的部族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各用一种纯色的旗帜——黄、红、蓝、白,称作“四旗”。
到统一女真之时,又增设四旗,统称八旗。他命令八大旗主(亦称“贝勒”、“铁帽子王”)共议国政,后又设八臣以辅佐之,称“议政大臣”,与“铁帽子王”共同议政,这就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副板书)。因此,女真的军队作战勇敢,连战连捷,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2、努尔哈赤建立的政权为什么叫“后金”?(女真族的祖先阿骨打在12世纪初所建立的政权叫金,所以人们把努尔哈赤在17世纪建立的政权叫后金。)
3、除了阿骨打之外,宋元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契丹——阿保机;党项——元昊;蒙古——铁木真)
4、努尔哈赤和他们有哪些共同之处?(统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本民族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5、清朝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时间——16;人物——皇太极;事件——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改后金国号为清)
6、清朝为什么能够入主中原?(明末政治腐朽,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皇太极改族
过渡:因此,清朝建立之初,政局很不稳定。统治者要想巩固自己的地位,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1、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怎么设立?(保留内阁、六部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2、雍正帝和乾隆帝怎样调整中央政权机构?(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乾隆帝撤消议政王大臣会议)
3、中央政权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沈阳故宫开议政王大臣会议时,皇帝坐在中间的大政殿里,处于中心位置;铁帽子王和议事大臣还能坐在甬道两边的“十王亭”里,位置也很重要。在北京的乾清宫、军机处处理军国大事时,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军机大臣就只能跪在地上了。这说明皇帝权力已经至高无上,标志着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4、清政府怎样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制造“文字狱”)
5、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描绘的情境有什么问题吗?(这是一幅相当优美的月夜景色,没有任何问题,作者却被冤杀,反映出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的阴暗心理。)
6、文字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思想受禁锢,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课后小结
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尽失人心,导致秦朝二世而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消除分裂隐患,有利于国家大一统;还由于太学的设立,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明朝“八股取士”,一方面使得科举考试制度规范化、标准化了,另一方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还导致学风的败坏,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清朝文字狱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思想受禁锢,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篇4: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
认识北宋杰出史学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认识宋词及三位杰出词人的风格与作品;欣赏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秋天景色;
宋元时期的书画家赵孟及作品;
宋代书法家──“宋四家”及作品。
通过引导学生对有关插图、幻灯片的观察、想象及对具体材料的深入分析,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在愉悦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懂得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其国家的强盛密不可分,并以此为基础。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投影、录音等),加强课堂的热烈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景。
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比较法、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成功属于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人。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以古人的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
在学习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变化对文化繁荣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灿烂的宋元文化
以《清明上河图》的视频导入本课。
【讲授】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司马光生平
自幼勤奋好学,爱读史书;7岁时听老师讲历史名著并能头头是道讲给大伙听;20岁时考中了进士,继续刻苦学习,开始编撰此书;他翻阅的资料达301种之多,花了时间,耗费了他毕生精力,为我国历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资治通鉴》
(讲授法):宋神宗继位后,司马光把《通志》读给宋神宗听,听后神宗点头称赞──书中记载的历史,好像一面镜子,可以常常对照借鉴,检查自己的得失。因此,他给这部书赐名为《资治通鉴》。
此书叙述了战国至五代的历史,共294卷,300多万字,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文笔简练生动,记事真实可信,是一部有很高价值的史书。
同学们,司马光编此书是多么不易呀,没有顽强的意志不行,不持之以恒也不行,在前人的基础上不创新更不行……
同学们在欣赏了宋朝的史学作品后,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欣赏宋词。
中国古典文学这块瑰宝是由代表着不同时代最高成就的文学样式凝结而成的。那么,你们还记得曾学习过的知识吗?(春秋:诗经;战国:楚辞;汉:赋;唐: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与元朝的文学样式。
(讲授法):词来自民间乐歌、诗,与音乐有关系,至宋代才出现了百花争艳、空前繁荣的盛况。同时出现了三大著名的词人。
播放有关视频
(1)苏轼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其词气势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开拓了用词表达重大社会题材的道路。
(2)李清照与《声声慢》、《醉花阴》
(3)辛弃疾与《破阵子》:辛弃疾曾参加过抗金斗争,大声疾呼朝廷应力图富国强兵,以恢复中原安宁。他写下《破阵子》一词,给至交陈亮以安慰和鼓励。“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在领悟宋词之余,我们一起来品尝宋元的绘画与书法,它将把我们带入美丽的艺术长廊。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与艺术(板书)
1.绘画(板书)
(1)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
(讲授法)同学们:北宋画家张择端画了一幅世界闻名的《清明上河图》,距今已八百多年了,可它还完整地保存在故宫博物院里。此画长5.25米,宽0?25米,描写北宋的首都在清明节时候的热闹场面。内容包括:人物──360行的人物都画出来了;街市──店铺、作坊、酒楼、茶馆、当铺。走在这些街上的是各种形态的人,你来我往。架车、挑担、赶毛驴、推独轮车、骑马、坐轿、散步、形态逼真,都看得清楚。
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画的主要是普通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这在当时可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它不但是一幅美术作品,同时也是城建设计中最早的鸟瞰图之一。
(2)赵孟頫与《秋郊饮马图》
赵孟頫是赵匡胤的十一世孙,他提出要向大自然学习。要有个人的独创性,反对形式主义,学习古人,应该创造出超越古人的东西来,这才是根本,他的绘画成就就说明这个道理。此图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美。与唐朝一样,宋代也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家。
2.宋朝书法──“宋四家”
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他们的书法风格各异,反映了多姿多彩的宋代书法风貌。
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学习”是无止境的,既要善于吸取前人经验,又要勇于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走在时代前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5: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识: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掌握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掌握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行省制度的建立;掌握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2.能力: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利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教学难点:行省制度。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文中的“一代天骄”是指谁?他有什么贡献?让我们进入第12课的学习。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蒙古族的兴起
2.铁木真统一蒙古
成吉思汗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统一了蒙古。
12,建立蒙古国。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你认为成吉思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客观因素:部落混战,民族压迫,人民渴望和平安宁;强大的骑兵。
个人因素:坚强的意志,机敏果敢
蒙古族主要生活在蒙古草原一代,蒙古贵族们出于对财富的贪欲,竞相掠夺人口和畜产,形成无休止的部落战争。战争汰弱留强,到12世纪时,原来部落林立的蒙古社会,只剩下几个较大的对抗集团。蒙古部的首领铁木真善于用兵和团结其他部众,力量逐渐壮大。统一了蒙古诸部,建立了蒙古国。
请同学们看屏幕上:“星天旋转,诸国争征,……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看一下蒙古史书上记载的情况反映了那时的什么局面?后来这种局面是怎样改变的?
这段记载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束分裂,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以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的战争,实现了蒙古的统一。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又做了哪些事情?请同学们尽快地把课本上的小字内容浏览一遍,想一想,成吉思汗的行动为元朝的建立起了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和金、西夏作战,南下进攻宋,还一直打到欧洲多瑙河流域。成吉思汗的对外战争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应该从成吉思汗身上学到些什么?
学生回答
……
幻灯片显示:
同学们,投影打出的是成吉思汗的陵墓。
成吉思汗陵规模不算大,占地约5.5公顷,但颇有特色,是我国内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成吉思汗是位传奇性的历史人物,因而他的陵寝对旅游者也有很强的吸引力。
成吉思汗在世时发动的一系列战争,为后来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他的后代是怎样建立起这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朝代的。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同学们请看课本,看一看元朝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灭金后,蒙古对南宋形成了包围之势。后来,忽必烈即汗位,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忽必烈即汗位后,随后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1276年灭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详细内容。
幻灯片显示:《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是南宋抗元派将领文天祥所写。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他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佑四年(1256)中状元后,他又改字宋瑞,后号文山。
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
文天祥死时年仅四十七岁。
元朝统一是历史的进步,同时文天祥抗元也为后世所传颂,这矛盾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元统一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2.元朝社会经济与对外交往
南宋灭亡以后,元朝的形势稳定下来,在经济方面和对外交往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来了解元朝的经济状况。
请同学们把课本上关于元朝经济的内容看一下,了解元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看完之后请复述主要内容。
(1)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农场。
(2)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3)为便利南粮北运,他令人开凿两段新运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粮食运输逐步以海运为主。
(4)元朝的商业繁荣,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中外交往也很频繁。
【教师归纳】
请同学们根据元朝的运河图说出元朝两段新运河的名称和起止点,说出元朝海运的起止点。
幻灯片显示:通惠河、会通河。
元朝的两段新运河是指由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和由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元朝的海运是由长江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到达直沽,再运往大都。
由元朝的运河能想到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关于元朝的对外交往,我们来看一下马可·波罗的情况。
马可·波罗的图片及简介:意大利旅行家,曾于元世祖时在中国呆过多年。回国后写了一本书《马可·波罗行纪》,书中描述了大都的繁华。
同学们,在中国古代的朝代中,实现大统一的有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结束分裂局面的有秦、西晋、隋、元四个朝代,在这四个朝代中,元朝的疆域最大,那么,元朝的疆域包括了哪些地方?元朝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治理?这是我们下面将要学习的内容。
3.行省制度
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本上关于行省制度的一段描写,找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目的、具体内容、影响等。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目的: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
①中央:中书省: 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管理全国的行政事务。
②地方:行省制度:各行省都是中央政府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③元政府在福建行省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求(台湾)。
④今西藏地区,元政府在中央设置宣政院,专门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自元朝后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区。
想一想:行省制度的影响有哪些?
行省制度,进一步巩固了空前辽阔的疆土,尤其是把今蒙古、西藏、新疆东部及南部、海南岛,台湾以及东北边远地区纳入中央的管辖范围之内,加强了内地和边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疆域。我们今天的行政区划与元朝行省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可见其影响深远。
【教师归纳】行省制度,进一步巩固了空前辽阔的疆土,尤其是把今蒙古、西藏、新疆东部及南部、海南岛,台湾以及东北边远地区纳入中央的管辖范围之内,加强了内地和边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疆域。我们今天的行政区划与元朝行省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可见其影响深远。
刚才同学们在回答问题时提到了民族融合,确实是这样,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中华民族大家庭进一步形成,仅就这一点来说,元朝的历史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
三、民族融合的发展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出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
元朝时候,许多汉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
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原来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已经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
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民族融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融合。
学生在回答时,教师用简明的板书表现出来:民族融合的表现:汉族外迁边疆、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回族的形成。
作用: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融合.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统一局面?
秦、西晋的短暂统一、隋统一南北朝、元朝建国。
课后小结
1. 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篇6: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个寒假转眼间就过去了,新的学期又将开始,为了下学期更好地搞好七级英语教学工作,特做以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学生上学期掌握知识情况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发展需求,本学期我们的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听力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同时用新课标理念,结合新课标精神,进行课堂改革,实行教与学的互动。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努力用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二、基本情况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体会,我所教的两个班,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掌握了英语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好。但还有少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少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自觉性和自控力都较差,相应的学习习惯也差。主要原因是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记忆单词的方法,连基本的单词听写也不过关,导致看不懂,听不懂,学不懂。学生的听力也还有待提高,在这方面失分也较多。主要是听的时间太少,接触英语的时间不多。针对种种问题,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采取多种措施,注意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掌握记忆单词、听力、写作等英语学习技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能力。
三、采取的措施
1、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采用课前5分钟语言展示,编排课本剧、讲故事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课上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协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和信心;
4、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的迁移,加强日常生活中英语口语的运用;
5、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6、抓好学生的基础检测,力争单词和短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过关,主要通过课上竞赛形式检查、课下小组集中检查,另外实行与家长沟通的方法进行监督和检测。
7、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采取分层作业的方式逐步转化后进生,培养优生。尤其课文中的句子以及课文更要分层要求然后再去检查。
8、有条不紊地对学生进行单元检测,对优秀和进步学生仍然进行奖励评价,建立后进生档案,降低后进生百分比例。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初一下册共有12个单元,加上复习单元2个。全书采取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个单元还有self check部分,供学生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之用。它采用“语言的输入――学生的消化吸收――学生的语言输出”为主线编排的。通过确定language Goal,采用听、说、读、写,自我检测等手段,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本学期主要是继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同时要求学生懂得课堂上的用语和一些基本的对话、短文,能够看图说话,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
五、教学工作及课时安排
第一周:Unit 1
第二周:Unit 2
第三周:Unit 3
第四周:复习月考
第五周:Unit 4
第六周:Unit 5
第七周:Unit 6
第八周:复习期中考试
第九周:Unit 7
第十周:Unit 8
第十一周:复习7、8单元
第十二周:Unit 9
第十三周:Unit 10
第十四周:复习9、10单元
第十五周:Unit 11
第十六周:Unit 12
第十七周:复习11、12单元
第十八周:复习考试,达到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
篇7:古诗(七年级下册)
一、诵读
1、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2、 要正确读音、断句。
3、 识别诗体。
二、诵读
1、 应用多种方式诵读
2、 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3、 提出质疑,师生互助解答疑问。
4、 提出问题:(1)这首诗写了蝉哪些特点?
(2)作者针对“蝉”的特点发表了什么样的议论?
三、诵读
1、 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诵读
2、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下提示,然后提出问题:
(1) 你从“蝉”的'哪些特点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洁的人”?
(学生各抒己见)
(2) 你知道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吗?
(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又体会了诗歌的深层含义。)
四、诵读
1、 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情感的把握,朗读比赛。
2、 让学生归纳咏物诗的一般特点。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教师小结:诵读欣赏咏物诗关键是要仔细推敲诗句背后深藏的寓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和志,知人论诗,这样才能达到诵读的目的。
诵读欣赏(二)灯蛾
咏蛾
物性自有僻,
附炎岂我情。
宁投明处死,
不向暗中生。
一、用诵读欣赏的方法多层次逐步诵读:
1、 读准字音,节奏,了解诗体。
2、 疏通诗意,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诗意的牵引与扩展
1、 民间俗语“灯蛾扑火,自取灭亡。”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举例说说。
篇8:七年级下册语文 全集
(七年级下册)语文 全集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 石榴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
2、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作用。
3、体会咏物记叙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领悟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指导初读
1、带领学生认识石榴,观察讲台上的一盆石榴。
2、引导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石榴。
3、带领学生.总结石榴的特点。
4、指导学生分析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
二、抓住特征,分析课文
1、带领学生品味描写石榴的句子。
2、带领学生阅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带领学生重点讨论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喻成是“夏天的心脏”。
三、深入探究,体会感情
1、给学生发放文章的背景材料。
2、结合背景组织学生讨论:在石榴众多的特点中,作者为什么偏偏选它在五月开花这一特点来写?
3、带领学生阅读全文,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本课小结
《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向时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第二课时
一、 辐射阅读,体会寄情于景的写法
1、带领学生阅读《白杨礼赞》片段。
2、带领学生阅读《荔枝蜜》片段。
二、.写作练习
指导学生观察大干世界里的事物,描写其特征,同时练习“托物言志”或“借物
抒情”的写法。
三、本课小结
要写好物托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文章,首先要有情,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情人;学会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2 海燕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了解.写作时间以及作者的基本情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课文在写法上的几个特点如:生动、细腻的描写;真挚、深沉的感情;情物合一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离开家的经历,都有过想家的时候,想家乡的亲人,想家乡的一草一木。
请将自己曾经有过的这种经历讲述给同学们听听。
2、讲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具体情景。
3、出示在本课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4、带领学生读课文,做到整体感知。
二、品味内容,体会感情
1、带领学生找出描写家乡燕子和海上燕子的段落,并仔细品味。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春景图”和“海天图”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描写。
3、带领学生找出海上的小燕子和故乡的小燕子之间的不同之处。
三、本课小结
这篇优美的咏物寄情散文,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 重温课文。理清情感线索
帮助学生整理文章的线索,弄清海上小燕子和故乡的小燕子与“乡愁”之间的联系。
二、辐射阅读,探究主题
1、引导学生思考:海上的小燕子和故乡的小燕子是不是同一只燕子?那为什么作者会认为是同一只燕子?
2、老师发放课外补充材料《就是那一只蟋蟀》。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写法上“咏物寄情,物情合一”的特点。
三、短文.写作
作者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睹物生情,想到家乡的小燕子,产生了淡淡的乡愁。
你是否也有过因看到眼前景物而触发了某种情感的经历?试写一篇短文,记下当时的情景和你的感受。
四、本课小结
这是一篇优美的咏物寄情散文。作者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睹物生情,想到家乡的小燕子,产生了淡淡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海燕》一课全文以“乡愁”为线索,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运用倒叙的.手法对故乡小燕子进行了描述。通过对春风、春雨、春柳、春花、春草等景物的描写,把一个温暖、舒适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故乡的春天再现了出来。后部分作者从遐想回到现实,并带着对故乡小燕子的深厚感情,对海上的小燕子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从而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3 白 鹅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的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方法。
3、品味欣赏本文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回忆曾经读过的以“鹅”为题材的诗文来导入新课。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讨论:这首诗突出了鹅的什么特点?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三、范读课文
四、讨论课文1一4段内容
1、作者笔下的鹅有什么鲜明特点?
傲慢(高傲、最傲人、架子十足)。
注意对这些词语的意义加以比较:
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傲人:骄傲自大,瞧不起人。
架子十足:非常自高自大的样子。
3、为了突出白鹅傲慢的特点,作者怎样称呼鹅?(“鹅老爷”)
“老爷”一词原是旧时代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 作者用以称呼白鹅,可见白鹅在他家中拥有特殊“地位”。享受特殊待遇。于是,白鹅也就有理由表现得“架子十足”。
4、“傲慢”一词常被用以形容人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形容白鹅作者对白鹅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4段。要求绘声绘色,通过朗读来领略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第二课时
一、研究课文1~4段的写法
1、学生自由朗读1~4段。
2、为突出鹅的特点,作者将鹅和其他动物比较着写,结合文中内容作具体分析。
3、作者之所以能对白鹅作如此生动传神的描写,是因为他对白鹅观察得非常仔细。描写鹅吃饭的第4段文字,最具代表性,试作分析。
4、第4段中作者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鹅吃饭时所表现出的傲慢?
二、讨论课文第5段的内容
1、作者用浅显质朴的文字,轻松幽默的笔调,勾勒了白鹅既可笑更可爱的形象,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与怀念。自由朗读第5节,然后说说作者及其家人喜爱白鹅还有什么原因。
2、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的两句话的理解。
3、这节文字主要写白鹅的贡献,但其间仍不乏表现白鹅傲慢性格的文字,找出来欣赏一下。
三、按照“思考与练习四”的要求进行口头作文
4 鹤 群
教学目标:
本文是一篇富于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文章运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鹤群飞行于空中的优美姿态,记录了鹤鹰之战的激烈场面,赞颂鹤的群体精神。如何体会鹤的形象及把握理解鹤群精神,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对文中“鹤鹰之战”开始时鹤群的惊慌的理解是本文
教学重难点:
文章描写细致传神,语言贴切富有表现力,可以借此训练学生的描写能力以及语言领悟能力,在教学中宜注意加以引导。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二、介绍学习重点,交代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方向。
三、指导学生学习全文。
(一)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1、快速阅读全文,感受文章要点。
要求: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如果有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在书上标志出来,也可以写出来。
2、排除阅读障碍,把不理解、不熟悉的字词句标出来,必要时查查工具书
篇9:古诗(七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案设计
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新疆五家渠一中 苏新华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三首古代咏物诗,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
2.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熟记诗歌
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结构。
2、了解一般咏物诗的方法。
教学方法:1、反复吟咏诵读,读准字音、节奏。
2、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3、品析鉴赏、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
导言: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了,这些诗歌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给人享受,使人陶醉。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三首古诗。同学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三首古诗安排到了一个单元,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以动物为题。这些诗歌在内容上说,属于咏物诗。
诵读欣赏(一)蝉
蝉虞世南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诵读
1、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2、 要正确读音、断句。
3、 识别诗体。
二、诵读
1、 应用多种方式诵读
2、 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篇10:七年级下册第十课
七年级下册第十课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设计人:张少蕊
第十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学习目标 1,掌握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
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2,理解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和表现。
3,正确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关注当今经济的发展。 一,【自主学习】
“苏湖熟,天下足”
唐朝中叶以后,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大批民众纷纷南迁,他们不仅带去了先进的( )和( ),增加了南方的( ),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北宋后期,已有了(“ ”)的说法;南宋时期,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 )。 南方农业的发展
1,在宋代,南方最重要的农作物为( ),南宋时,( ),( )是主要的稻米产区,稻米产量占全国首位,故有(“ ”)的谚语。并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 )。
2,农耕技术发达:( ),( ),( )等各种田间技术日趋精细;当时出现了一种专门适应水田耕作的工具---( );南方人民还发明了(“ ”),用于( ) ,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南方手工业的发展
1,宋代的纺织业发达:( ),( ),( )精美绝伦;( ),( )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工艺,( )在宋代得到了很大发展;( )成
为宋代产棉区主要的农村副业。
2,制瓷业繁荣:有( ),( ),( ),( ),( )等名窑,昌南镇改名为( )成为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
3,造船业发达:能制造大型海船,以( )的造船技术最为精良。
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兴盛
1,商业都市:商业城市中最大的是( )和( ),繁华程度均超过了唐都长安。 2,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十分兴盛,外贸港口( ),( )和( )等地设有( ),负责管理海外贸易。
3,纸币:
(1)产生:( )前期,( )地区出现(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期,流通于四川地区的,叫做( ),流通于东南地区的,叫做( )。
(2)影响:纸币的产生促进了( )。
二,【当堂检测】
1,1141年后,我国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这主要原因是因为( ) A,南宋与金签订了合约
B,宋辽议和
C,北宋陆续消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
D,经济中心的南移
2,“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的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应的是中国古代( ) A经济中心的南移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农业的发展
3,4月,古沉船“南海一号”完成第二次试发掘,它对研究宋朝海外贸易有着重要的科
学价值。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市舶司 C行省 D宣政院
4,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B南方战乱较少
C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D“苏湖熟,天下足”
5,宋代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有( )
①杭州 ②开封 ③广州 ④成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三,[合作探究]
1, 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分条理组织答案)
2, 宋朝海外贸易为何发达?(分条理组织答案)
3, 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4, A:(南宋,北宋) B:(钱引,交子,会子) C:(四川,我国东南地区)从A,B,C各选
适当的一项,编写历史穿越小短剧。
5,北宋时出现的纸币的名称是?它有何社会地位?
6连线题:
北宋 钱引 四川
交子
南宋 会子 我国东南地区 四,【知识巩固】(整理导学案答案)
篇11:七年级下册精选文言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
《伤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翻译:
金溪乡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一天)忽然哭叫着要这些东西。他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向邻居借来给了他,他立即写下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一宗族的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欣赏他的诗作。从此指定题才叫他写诗,他立刻写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之处。同县的人认为他才能奇特,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用钱求他题诗。他的父亲以此为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本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老家,在舅舅家看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不能和以前听到的情况相当。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乡,又到了舅舅家,问仲永的情况,(舅舅)说:“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 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
《孙权劝学》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道:“你现在当权掌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忙,比得上我吗?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很有好处。”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事情,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不再是过去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抱负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后离开。
《口技》
原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翻译: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正赶上大宴宾客,在大厅的东北角安放一个八尺长的屏障,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障里,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个醒木罢了。客人们围绕而坐。一会儿,只听见屏障里面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狗叫,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呵欠,伸懒腰,她的丈夫说梦话。接着,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醒了。妇人抚摸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唱着哄他入睡。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连续不断地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唱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发出来,各种妙处都具备。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不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子等器具翻倒倾斜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忽然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障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短文两篇》
原文: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翻译:
夸父与太阳赛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口渴,想要喝水,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没到,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丢弃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从前,共工和颛顼争做皇帝,(共工于战中大败)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太阳月亮星宿向西北移动。地向东南方塌陷,所以江湖流水、泥沙向东南方流去。
《狼》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
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中的肉卖光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把骨头扔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随。屠夫又把骨头扔给它们,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夫非常困窘,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在打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几刀杀死狼。屠夫刚想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从柴草堆中打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狼。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中学生多读文言文,不仅可以增加语言储备,提高作文布局谋篇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增长历史文化知识,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让我们一起进步吧!
篇12:七年级下册寓言故事
烧砖工人把砖坯一块一块送进窑内。有一块砖坯知道将要被烈火烧身,吓得浑身直打哆嗦。旁边的砖坯安慰它说:“小兄弟,不要害怕,这是难得的好机会,我们经过这次煅烧就能成为有用之材了。这块砖坯一点也听不进耳内,它拚命躲呀,挤呀,终于藏进一堆垫砖坯的稻草里,逃避了这次煅烧。
过了一段时间,这块砖坯又同那些经过煅烧的砖会合在一起了,砖们为这块砖坯而发愁和难过。可是砖坯看见它过去的同伴仅仅是变黑红了一些,也没有多大变化,就无所谓了。
不久,工人来把砖运走,一个工人从砖堆里发现了这块砖坯,惋惜地说:“怎么还有一块没烧过的砖坯呀?”随手把它丢到一旁。眼看着过去的同伴都高高兴兴地奔向了战斗岗位,这时砖坯才后悔了。可是这已无可挽回。它就这样孤单地被遗弃在一旁,任凭风吹雨打,慢慢变了型,终于成了一滩烂泥。
篇13:七年级下册寓言故事
有人得到一颗非常珍贵的种子,这颗种子种下去以后,会开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会结世界上最甜蜜的果。
几年以后,他的朋友们都以为它已经枝粗叶茂、开花结果了,纷纷前来向他要这棵果树的种子;谁知道他连那颗种子都还没有种下去呢。
“你为什么不种下去啊?”朋友们诧异了。
“我怕种下去会被太阳晒死。”那人回答说。
“可以早晚浇点水嘛。”
“我怕浇水会把它浸霉。”
“那可以开沟排水么!”朋友们指点着。
“啊,这么珍贵的种子,不怕被飞鸟啄掉吗?我舍不得播下去呢!”
“那么,不种下去,不让它开花,不让它结果,这颗种子还有什么值得珍贵呢?”
篇14: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唐朝中晚期至两宋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2、通过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南宋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用幻灯片显示:
《史记·货殖列传》里面关于江南经济的情况,再展示白居易的《忆江南》,《宋书》关于江南经济发展的描述。
材料一:
楚地之越,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书》
[提出问题]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南方得到了怎样的发展?什么时间开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带着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课堂,一起来学习“经济重心南移”一课。
【讲授】经济重心的南移
活动一:
[提出问题] 学生看“南方农业的发展”一目的内容,结合以下材料,从中找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 吴越王弘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材料三: 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材料四:南方人口南迁图
问题:对以上四则材料进行分析归纳,说说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归纳为三点原因:(幻灯片展示)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2.政府重视、扶持。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活动二: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下面请同学们看书,从课本上找出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多媒体展示各种作物的图片
教师小结:从上面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五代、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在农业方面表现有三点:(用多媒体表示)
①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②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③茶树栽培有了很大发展。
活动三: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展示《耕获图》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耕获图》,想一想,图中的农民都进行了哪些劳作?
活动四:
[提出问题]教师多媒体展示:找一找南方手工业发展有哪些表现?
(学生回答问题时,幻灯片展示相应的蜀锦、江浙丝绸、景德镇瓷器等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这一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达。)
活动五:
请大家先认真阅读第三目内容,分小组找一找,南方商业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活动六:
幻灯片顺序出示唐都长安与北宋的东京图、清明上河图、货郎图、动态《清明上河图》、宋代海外贸易图、宋朝的纸币交子图等,分别从商业都市、海外贸易、交易工具等方面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宋朝商业的繁荣。
活动七:
[教师强调]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就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了,请大家回顾所学知识,讨论归纳一下这一过程。
【活动】经济重心的南移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的启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史实得出历史结论和归纳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坚持“史为今用”的原则,达到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
【测试】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后习题
1.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 )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麦
2.北宋时,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瓷都的是( )
A.定窑 B.钧窑 C.景德镇 D.哥窑
3.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 )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4.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交子 B.会子
C.关子 D.铜子
5.读图回答问题: (P59北宋纸币)
⑴指出图中所示纸币的名
称,以及它最早出现的时期
和地区。
⑵它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⑶指出它出现的原因和作用。
篇15: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
2、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3、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 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
这幅图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司马光砸缸)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出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个非常聪明的小孩,那长大后的司马光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呢?(编写成《资治通鉴》)这只是宋元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节课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感受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史学: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
2、这部书的体例是什么?叙述的内容是什么?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材料题:该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将近300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编写这部著作,作者前后用了,耗费了大量心血,采用的各种材料有300多种。有人翻阅其中的草稿,竟没发现一个写得潦草的字。
(1)上述材料说的是哪部书?作者是谁?哪个朝代?
(2)该书是一部什么体例的历史著作?
(3)该书作者的哪些品质令人钦佩,值得我们学习?(结合自己的实际谈)
教师总结: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大家都从司马光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学习历史就是以史为鉴,希望大家不断从历史中积累经验,吸收营养。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比较司马迁的《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教师总结:
司马迁和司马光并称两司马,他们的著作并称“史学双壁”。宋朝的史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那宋朝时期的文学成就又如何呢?
二、宋词: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简述词的发展历程。
2、宋朝杰出的词人有哪些?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教师总结:
我们从刚才的展示中可以看出三位词人的风格是有区别的,下面我们通过宋词欣赏,来体会一下。
(三)宋词欣赏和诵读:
1、欣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2、学生诵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3、学生诵读辛弃疾的《破阵子》
教师总结:
同学们欣赏完三位词人的作品之后,能体会出他们作品风格的不同吗?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李清照是婉约词的代表。
那到了元朝,最重要的文学样式是什么呢?
三、元曲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元曲是由什么组成?
2、元朝最杰出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二) 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你能讲讲关汉卿和《窦娥冤》吗?
教师总结:
宋元文化绚丽多彩,宋元艺术也是异彩纷呈。
四、绘画和书法: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宋元时期,有哪些著名的画家?
2、宋元时期,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二)学生抢答、展示所得:
学生分别介绍书法和绘画作品。
教师总结:
在众多的绘画作品中,最为出名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的世博会上展出了动画版的《清明上河图》。下面请同学们欣赏这幅画。
教师总结:
一千多年前,大画家张择端把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描绘的栩栩如生,我们通过这幅画能感受到当时城市经济的繁荣。
一路走来,我们学习了宋元时期史学、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下面我们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著名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A 纪传体通史 B 编年体通史
C 纪传体断代史 D 编年体断代史
2、《资治通鉴》编写的根本目的是
A创造一种新的体例
B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C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
D为统治者提供经验教训
3、某校初一年级的同学正在编排历史剧《唐太宗》,下列书籍可供他们参考的是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志》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该词的作者是
A 李清照 B苏轼 C关汉卿 D李白
二、识图题:
1、这幅画叫什么?作者是谁?
2、描绘了什么景象?
3、这幅画有什么特点?
课后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都有很多收获,我们从中感受到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们也应该吸收其他优秀文化成果,从而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文化。
篇16: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5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板书设计: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导入新课:
一、 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 距今170万年 中国最早的人类 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
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二、 北京人
发现时间:1929年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万年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
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三、 山顶洞人:
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巩固练习:(见课件)
作业:(见课件)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读第5页最后一段,找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较两种居民的差别。
读第6页第一、二段,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及其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分析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问题:动脑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人的洞穴中发现海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此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在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共同回答。
多媒体展示:设计的练习题,可以采取分组抢答的形式。
多媒体展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篇17: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孔子及其仁学说。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
2、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比较诸子百家各自的主张,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孔子和百家争鸣
[教法、学法]
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而后质疑,教师给与点拨。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有关春秋、战国主要思想家简介、人物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山东被誉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是指泰山。一水指黄河。同学们,这一圣人指谁?(学生回答出孔子,从而导入课文)
1、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板书)
1)思想:
(指导学生看孔子像及其学说)回答: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他有何学说?
学生回答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
2)教育:
(指导学生阅读53页第二自然节)提出: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C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老实,要谦虚好学。
D时常复习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
3)文化: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由孔子主持编定了哪几部著作?孔子的言行被弟子编成了什么书?(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诗经》《尚书》《春秋》《论语》
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后世影响巨大,被誉为我国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同一时期还出现了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是谁呢?(学生回答出:老子)
2、思想家老子:(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老子插图及说明文字,了解老子生平)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它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3、百家争鸣:(板书)
(列表让学生看书来回答表内内容,也可先问学生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是什么,最后拿出事先准备的表格来总结。)
学派 | 代表人物 | 主要观点 |
墨家 | 墨子 | 主张兼爱、非攻 |
儒家 | 孟子 | 反对一切战争,主张轻徭薄赋,实行仁政 |
道家 | 庄子 | 主张无为而治 |
法家 | 韩非子 |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兵家 | 孙武 |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
(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一派的学说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三、小结:
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主要历史条件是什么?
四、作业:课本57页填表题
附:板书设计
一、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著有《道德经》朴素辨证法的思想。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1、思想上他提出仁的学说。
2、对教育的贡献:
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B:温故知新
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
3、他编订了《春秋》
4、孔子的弟子编写的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叫《论语》
三、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四、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实行仁政
五、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主张A:实行法制;B:主张建立君主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六、兵家---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还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七、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篇18: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
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
一、选择(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虔诚(qián) 毋宁(wú) 惊骇(hài) 诘问(jié)
B.掳走(lǔ) 羸弱(lěi) 彷徨(páng) 惩罚(chéng)
C.可汗(kě) 惧惮(dàn) 紊乱(wěn) 菌子(jūn)
D.炽痛(chì) 殷红(yān) 眼翳(yì) 解剖(pāo)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取谛 伫立 告罄 姗姗来迟
B.猥锁 伶仃 轮廓 忧心忡忡
C.紫藤 晌午 闲暇 心有灵犀
D.踌躇 污秽 吞噬 语无轮次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之: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何陋之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市:东市买骏马(集市);愿为市鞍马(买)
C.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D.帖:昨夜见军帖(文书、告示);对镜帖花黄(同“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B.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D.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紫藤萝瀑布》作者是宗璞,原名冯钟璞。主要作品有《秦腔》等。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C.《伟大的悲剧》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象棋的故事》《三位大师》等。
D.《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
二、默写诗文(13分)
6.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7.射人先射马,__________。(杜甫《前出塞》其六)
8.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9.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0.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11.周敦颐《爱莲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语意相反,集中表现了莲的高洁品质。
12.《木兰诗》中运用互文手法,写出木兰征战岁月漫长,战斗频繁激烈,生还不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望岳》中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5.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字晓岚,______(朝代)文学家。(1分)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2分)
① 山门圮于河( ) ② 阅十余岁( )
③ 不亦颠乎( ) ④ 啮沙为坎穴( )
1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尔辈不能究物理。
18.讲学家和老河兵在发表看法之前都“笑”了,请你分析二人因何而笑?(2分)
19.本文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请谈谈你阅读本文后得到的启示。(2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
赛跑定案
有老姥遇劫于路,唱贼①。路人为逐禽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日:“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②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注解】①唱贼:呼喊捉强盗。②正色:脸色严肃。
20.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路人为逐禽之( ) ②乃俱送之( )
21.翻译句子(2分)
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22.苻融处理这起案件的经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8分)
经典和我们
周国平
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做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我们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
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不妨就把经典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质量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我的意思是说,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遥远。
2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作者的观点。(2分)
24.陶渊明有“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名句传世,本文作者在告诉我们如何读经典时,也有类似的意思,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并用原文回答,作者认为读经典应该“不求甚解”的理由是什么?(2分)
25.文章围绕“经典和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请从以下选项中找出错误的一个方面。( )(2分)
A.人们之所以读书,无非是有三种目的。
B.真正的阅读不仅要读经典,还要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
C.只有阅读被时间筛选出来的经典才能获得自我发现和成长,才算真正的阅读。
D.提议普通人要用一种轻松的心态阅读经典。
26.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A.经典可以使每一个阅读者在精神上得到启迪或享受,使他们的灵魂填充智慧。
B.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宝库,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
C.经典需要人们用心去品味涵养,是需要灵魂参与的高级活动,普通大众是不能喜爱和享受的。
D.作者为那些阅读经典的人感到荣幸和自豪,同时也对从未接触过经典的人感到遗憾和惋惜。
(二)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14分)
好时光悄悄溜走
迟子建
十年以前,我家还有一个美丽的庭院。庭院中种花,也种树。树只种了一樑,是山丁子树,那树秋季时果子成熟为红色,满树的红果子就像正月十五的灯笼似的红彤彤醉醺醺地在风中摇来晃去。花种的可就多了,墙角、障子边到处种满了扫帚梅、爬山虎、步步高、金盏菊等等。那庭院的西南角还悬着一个鸡架,到喂食的时候它们就将头伸出来,鸡槽上横着许多毛茸茸的脑袋,一顿一顿的,看起来充满了无穷的生气。
十年以前我家的房屋是真正的房屋,因为它和土地紧紧相连。不像现在的楼房以别人家天棚作为自己的土地。十年以前的房屋宽敞而明亮,屋子里阳光充足。待到夜晚,若外面有好看的月亮的时候,便可以将窗帘拉开,那么躺在炕上就可以顺着窗子看到外面的月亮,月光会泻到窗台上,炕面上,泻到我充满遐想的脸庞上。
我家有三片菜园,一片自留地。有两片菜园围绕着房子,一前一后。另外一片菜园离家大约有七八百米的路程,不算远。还有一片广大的自留地,它离家很远,远到什么程度呢?骑着自行车一路下坡地驰去也要用十几分钟,若是步行,就得用半个小时了。不过找从来没有在半小时之内走完那一段路程,因为我总是走走停停,遇到水泡子边有人坐在塔头墩上钓鱼,我便要凑上去看看钓上鱼来了没有。要是钓上来了则要看看是什么鱼,柳根、鲫鱼、还是老头鱼。有时还去问人家:“拿回去炸鱼酱吗?”我最喜欢吃鱼酱。我的骚扰总是令钓鱼人不快,因为我常常不小心将人家的蚯蚓罐踢翻,或者在鱼将要咬钩的时候,大声说:“快收竿呀,鱼打水漂了!”结果鱼听到我的报警后从水面上一掠而过,钓鱼人用看叛徒那样的眼光看着我。那么就识趣点离开水泡子接着朝前走吧,结果我又发现草甸子上那紫得透亮的马莲花了。我便跑去釆,采了这棵又看见了下一棵,就朝下一棵跑去,于是就被花牵制得跑来跑去,往往在采得手拿不住的时候回头一看,天哪,我被花引岔路了!于是再朝原路往回返,而等到赶到自留地时,往往一个小时就消磨完了。
十年以前,我家还是一个完整的家庭。那时祖父和父亲都健在。祖父种菜,还养着许多鸟和两只兔子。父亲在小学当校长,他喜欢早起,我每次起来后都发现父亲不在家里。他喜欢清晨时在菜园劳作,我常常见到他早饭回来的时候裤脚处湿淋淋的。父亲喜欢菜地,更喜欢吃自己种的菜,他常在傍晚时吃着园子中的菜,喝着当地酒厂烧出来的白酒,他那时看起来是平和而愉快的。他习惯称我姐姐为“大小姐”,称我为“二小姐”,有时也称我作“猫小姐”。逢到星期天的时候,我和姐姐的懒觉要睡到日上中天的时刻了,那时候他总是里出外进地不知有了多少趟。有时我躺在被窝里会听到他问厨房里的母亲:“大小姐二小姐还没起来?”继之他满怀慈爱地叹道:“可真会享福!”
十年以前我家居住的地方那空气是真正的空气,那天空也是真正的天空。山永远都是美的。春季时满山满坡都盛开着达紫香花,远远望去红红的一片,比朝霞还要绚丽。夏季时森林中的植物就长高了,都柿、牙各达、马林果、水葡萄等野果子就相继成熟了。我喜欢到森林里去采它们,采完以后就坐在森林的草地上享用。那时候阳光透过婆娑的枝叶投射到我身上,我的脸颊赤红赤红的,仿佛阳光偷来了世界最好的胭脂,全部涂在我的脸上了。秋天来到的`时候,蘑菇就长出来了,那时候我就会随父亲到山上去捡蘑菇。我喜欢那些毛茸茸、水灵灵的蘑菇密密地生长在腐殖质丰富的林地上,那些蘑菇就是森林的星星。
家乡的冬天实在太漫长了。漫长得让我觉得时间是不流动的。雪花一场又一场地铺天盖地袭来,远山苍茫,近山也苍茫。森林中的积雪深过膝盖,那时候我们就进山拉烧柴,随着父亲在林子中穿梭着。在山里,若是不加紧干活,那么就觉得身上冷得受不住了,这时父亲会给我笼起一堆火来,所以我上山时就常常用破棉絮包上几个土豆,将它放入火中,等到干完活装好车将要下山的时刻,就蹲在雪地上将熟透的土豆从奄奄一息的火中扒拉出来,将皮一剥,香气就徐徐散开了。吃完了土豆,身上有了温暖和力气,那么就一路不回头地朝家奔。那时,手推车顶上常常放着一根大桦树枝,遇到大下坡的时候,就将树枝放下来,用棕绳拴在手推车后面。我坐在树枝上,树叶刮起的雪粉喷得满脸都是,我和树枝就像一片云似的轻盈地飘动着,我便会大声呼喊着:“真自由啊!”
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十年后的晚霞还是滴血的晚霞,只是生活中已是物是人非了。祖父去世了,父亲去世了。我还记得一九八六年那个寒冷的冬季,父亲在县医院的抢救室里不停地呼喊:“回家啊,回家啊……”父亲咽气后我没有哭泣,但是父亲在垂危的时候呼喊“回家啊”的时候,我的眼泪却夺眶而出。
十年后的我离开了故乡,十年后的母亲守着我们在回忆中度着她的寂寞时光。我还记得前年的夏季,我暑假期满,乘车南下时,正赶上阴雨的日子。母亲穿着雨衣推着自行车去车站送我。那时已是黄昏,我不停地央求她:“妈你回去吧,路上到处是行人。”“我送送你还不行吗?就送到车站门口。”“不行,我不愿意让你送,你还是回去吧。”“我回去也是一个人待着,你就让我溜达溜达吧。”我望着雨中的母亲,忽然觉得时光是如此可怕,时光把父亲带到了一个永远无法再回来的地方,时光将母亲孤零零地抛到了岸边。那一刻我就想:生活永远不会圆满的。但是,曾拥有过圆满,有过,不就足够了吗?
当我将要放下笔来的时候我想,待我白发苍苍,回首往事时,我的回忆是否仍然是这样美好呢?但愿那时我会平静地站在西窗前,望着落日轻轻吟唱我年轻时就写下的一首歌: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曾有过好时光。那森林中的野草可曾记得,我曾抚过你脸上的露珠。啊。当我抚弄你脸上露珠的时候,好时光已悄悄溜走。
2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①遐想( ) ②脸颊( ) ③奄奄一息( ) ④桦树( )
28.十年美好时光悄然而逝,当作者回顾往昔岁月时,有哪些快乐的往事留在了记忆深处?细读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29.迟子建的语言细腻温婉,冲淡平和,文字中蕴含深情。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品析下面的句子。(2分)
那时候阳光透过婆娑的枝叶投射到我身上,我的脸颊赤红赤红的,仿佛阳光偷来了世界最好的胭脂,全部涂在我的脸上了。
30.回首往事时,作者满怀深情地写到了自己的父亲。正是因为对父亲的无限怀念,让作者更加留恋那段好时光。结合文章说说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的印象。(至少两点)(3分)
31.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灵的后花园,那是一方净土,用以安放灵魂修养身心。作者十年前的那段生活便是她心灵休憩的后花园。领略了作者诗情画意的生活后,你如何理解文章题目“好时光悄悄溜走”的含义?(4分)
五.名著知识填空(5分)
甲板上绝对沉寂。人们距白热的焦点不到一百英尺了,光度更强起来,照得我们的眼睛发昏。这时候,我伏在船头前面的栏杆上,看见尼德兰在我下面,一手拉着帆索,一手挥动他锋利的鱼叉。就和这睡着的动物距离不过二十英尺了。忽然,他的胳膊使劲地一伸,鱼叉投了出去。我听到鱼叉发出响亮的声音,像是碰上了坚硬的躯壳。对面的电光突然熄灭,两团巨大的水猛扑到战舰甲板上来,像急流一般从船头冲至船尾,冲倒船上的人,打断了护墙桅的绳索。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
32.选文出自科幻小说《________》,作者是法国小说家________(人名)。(1分)
33.“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后来,“我”怎么了?请简要概述。(2分)
34.本段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六.综合实践(6分)
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学校文学社将要在初一年级举办“走进对联文化”主题活动,邀请你来参加并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35.请你为班级同学讲解对联的基本要求,至少写出两点。(2分)
36.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把自己勤奋读书的感受或经验写成对联,以鞭策自己,激励别人。请你从下列短语中为所给上联选出对应的下联。(2分)
A.无益身心事莫为 B.立志读尽人间书 C.白首方悔读书迟 D.甘面壁读十年书
①苏轼:发愤识遍天下字,______________。
②孙中山:愿乘风破万里浪,______________。
37.行业宣传标语中,对联是一种常见的形式,联语中突出了行业的特征。请你选出与下列宣传语对应的行业。(2分)
①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 )
②几处青帘沽酒市,一竿红日卖花声。( )
A.茶馆 B.药房 C.超市 D.书店 E.酒楼 F.电影院
七.写作(50分)
38.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能传达关爱、喜悦、温暖、鼓励、感恩……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
请以“最美的微笑”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⑴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⑵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⑶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⑷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1-5:A C A D A
6.两朝开济老臣心
7擒贼先擒王
8.不畏浮云遮望眼
9.独怆然而涕下
10.惟解漫天作雪飞
1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5.纪昀 清代
16.①倒塌 ②经过,经历 ③颠倒,错乱 ④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17.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规律和道理。
18.讲学家的笑是嘲笑顺流而下寻找石兽的做法;老河兵的笑是笑讲学家的认识错误,众人轻信讲学家的糊涂。
19.认识事物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
20. ①通“擒”,抓住。 ②全、都、一起
21. 原来是因为如果强盗跑得快,必然不会被行人捉住,苻融正是凭着这样的分析判断,知道跑得不快的那个人是强盗。
22.遇事要认真观察,慎重思考。
23. 我们应当阅读经典,并且把经典当做闲书来读,用轻松的心态和方式去阅读。
24.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25.B
26.C
27. ①xiá ②jiá ③yǎn ④huà
28. (1)在去自留地的路上看别人钓鱼;(2)因为采花走在了岔路上;(3)到山上森林里采果子、捡蘑菇;(4)被父亲称呼为“猫小姐”;(5)随父亲进山拉烧柴时烤土豆吃;(6)下山时坐着树枝滑下坡。(写出三件即可)
29.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采完野果后兴奋满足的状态,表达了作者的喜悦惬意之情。(或对家乡生活的喜爱之情)
30.勤劳能干:早起在菜园中劳作;幽默风趣:称呼姐姐和我为“大小姐”和“二小姐”,有时还称呼我“猫小姐”;宽厚平和:容忍女儿们的贪睡,或给我笼火堆烤土豆;热爱生活:喜欢吃自己种的菜,喝当地酒厂的白酒并且极其满足和快乐。
31. 题目在文中指十年前在家乡生活的美好时光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作者以此表达对那段自由快乐(或充满童真)、幸福温馨、朴实甜蜜的美好生活的热爱、眷恋与怀念之情,也是对时光流逝无法逆转的理性思考。
32.《海底两万里》 凡尔纳
33. 后来,“我”被潜艇俘虏,跟着潜艇周游各大洋。十个月之后,“我”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了,并把这个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34.设置悬念或为后文潜艇遨游四海、历尽艰险探索海底秘密埋下伏笔。
35.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一致、内容相关或相反、平仄相对等。
36. ①B ②D
37. ①D ②E
38.略
篇19: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的人类远古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直立行走 B.制造工具 C.使用语言 D.造屋定居
3.传说中的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我国的原始社会走向了尽头( )
A.尧 B.舜 C.禹 D.启
4.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于( )
A.公元21世纪 B.公元16世纪 C.公元前21世纪 D.公元前16世纪
5.将商朝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
A.商汤 B.武丁 C.盘庚 D.商纣
6.我国奴隶社会前后经历了大约多少年?( )
A.多年 B.1800多年 C.1600多年 D.1000多年
7.秦长城的起止地点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8.秦统一后,指定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
A.大篆 B.小篆 C.楷书 D.隶书
9.刘邦和项羽争夺地位的战争是( )
A.巨鹿之战 B.楚汉之争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10.黄巾起义的口号是( )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苍天已死,黄天当文,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D.不抢劫,不杀人,不偷盗
11.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是( )
A.呼韩邪单于 B.伊雅斜单于 C.冒顿单于 D.宁胡阏氏
12.下列几个历史事件,发生在西汉时期的是( )
A.大秦遣使来汉 B.班超出使西域
C.张骞出使西域 D.甘英出使大秦
13.赤壁之战爆发于( )
A.公元前2 B.2 C.公元前1 D.2
14.南朝四个朝代的更替顺序是( )
A.宋齐梁陈 B.齐宋陈梁 C.梁宋齐陈 D.陈梁宋齐
15.北魏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 )
A.汉 B.匈奴 C.鲜卑 D.氐
16.公元××年是指( )
A.由公元元年开始推算 B.由公元元年开始向后推算
C.由公元元年开始向前推算 D.由公元元年开始向前后推算
17.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
A.楚庄王 B.宋襄公 C.齐恒公 D.晋文公
18.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是( )
A.晁错 B.董仲舒 C.陆贾 D.李斯
19.下列哪一条不是商鞅变法的内容(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0.春秋时期同晋国争霸中原的诸侯国是( )
A.齐国 B.吴国 C.楚国 D.越国
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高祖促使经济迅速恢复的政策( )
A.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 B.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C.让士兵复员生产 D.连续十二年全免田租
22.黄巾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戚宦官专权,政治黑暗 B.统治者“政制”失败
C.党锢之祸 D.民族矛盾尖锐
23.三国时魏国的建立年代( )
A.229年 B.222年 C.2 D.2
24.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了先进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
25.下列的著名战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巨鹿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2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夏朝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27.“战国七雄”并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三家分晋 B.田氏代齐 C.勾践灭吴 D.商鞅变法
28.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年代是( )
A.386年 B.4 C.420年 D.439年
29.陈胜在大泽乡号召农民起义,高呼的口号是( )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始皇帝死而地分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天下若秦久矣
30.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的重要战役(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31.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32.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前4世纪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符坚率军攻晋
C.谢石、谢玄带兵迎击秦军 D.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二、填空题
1.春秋时期从公元前_____年到公元前_____,是我国奴隶社会_____的时期。
2.公元前______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________爆发。
3.公元25年,______称帝,建立东汉。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____________。
4.公元,班超派部下________出使大秦。
5.孙权派卫温率船到达________,加强了______和内地和联系。
6.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________、鲜卑、羯、氐、 ,历史上称他们为__________。
7.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____________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__________。
8.假如有一个人在公元前25年出生,公元25年去世,这个人活了____岁。
9.已知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________,距今年约有_________年。
10.“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是______国。
11.西汉末年,社会**,王莽夺取政权,进行改革,史称___________。
东汉前期,社会稳定,经济好转,史称__________。
12.南朝从________年开始,共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都城都在__________。
13.战国时期从公元前________年到公元前________年,是我国_________社会形成时期。
14.我国封建社会统治的正统思想是______家学说。
1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开始的,_________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16.汉初统治者对农民采取轻徭薄赋的__________政策。
17.到_______末年,人口已达6000万,达到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人口的最高峰。
18.公元前_________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三、填表:
1.
2.丝绸之路:长安─→ ─→ ─→ ─→
─→大秦
四、材料解析
1.“夫农,天下之本也。”
请回答:①这句话是谁说的?
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③历史上把这个皇帝及下一个皇帝统治时期称为什么?
2.“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请回答:①这段引文出自何处?
②这次起义领导人是谁?
③这次起义爆发于哪一年?
④这次起义的作用怎样?
五、列举题
1.春秋五霸及第一个霸主。
2.战国七雄及最后吞并六国的国家。
3.举出汉高祖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
4.分别举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
六、简答题
1.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3.曹操为什么能够在官渡之战中取胜?
4.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有什么历史意义?
5.夏商周的科学文化有哪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篇20:七年级下册地理试题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题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
1.关于亚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以土耳其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B.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欧洲为界
C.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亚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包围
2.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C.气候复杂多样,海洋性特征显著 D.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
3.下列示意图表示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
4.有关下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西半球、低纬度地区, “三洲五海”之地
B. 阴影部分区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常年高温多雨
C. A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山河相间,横向分布
D. 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5.下列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耕地资源丰富,稻米产量大
B.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达
C.中东地区水资源丰富,孕育灿烂文明
D.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世界最大高原和盆地。
6.关于区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有世界上第一长河──亚马孙河
B.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
C.美国东临太平洋,西邻大西洋,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D.南极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高原大陆”之称
7.下图为印度剖面图,根据印度的地形分布特点判断A、B表示的方向分别是( )
A.A─东 B─西 B.A─北 B─南
C.A─南 B─北 D.A─西 B─东
读沿60°N纬线俄罗斯地形剖面图,回答8~9题。
8.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的地形特征为( )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9.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搭配不正确的是( )
A.①是东欧平原 B.②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C.③是中西伯利亚平原 D.④是东西伯利亚山地
10.下图所示的四条河流中,两岸分布有大片的热带雨林的是( )
11.中东的石油大部分从波斯湾海运输出来。下图中A 路线经过的地方是( )
A.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太平洋—日本
B.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
C.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D.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
12.下列对亚洲各地区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或民族风俗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亚的日本多地震,其建筑设计多为抗震建筑
B.恒河三角地区气候湿热,多河湖,生活在这里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
C.西伯利亚地区气候严寒,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居住帐篷,身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D.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气候湿热,达雅克人居住在长屋内
13.有关下图表示的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B.圣彼得堡工业区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
C.冬季漫长而严寒,是传统的欧洲国家
D.铁路线的分布西部密集,东部稀疏
小华认识了来自非洲的黑人朋友拉比,拉比介绍了许多家乡的情况。据此回答14~15题。
14.下列描述,符合拉比家乡所在大洲情况的是( )
A. 大多位于热带 B.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面积广
C. 以黑种人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 经济发达
15.拉比的国家可能是( )
A.阿富汗 B.意大利 C.赞比亚 D.阿根廷
读下列四国轮廓图,完成16~18题。
16.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7.下列有关四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国的农牧业不发达
B. B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小麦
C. C国东邻太平洋,热带面积广大
D. D国热带面积广大,农业实现了机械化、专业化
18.对上述四国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
A. A国东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
B. B国北边为山地,中部为高原,南部为平原
C. C国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D. D国东部是高大的山脉,中部是平原,西部是低山
19.下列图片,具有日本特色的是( )
20.下列四幅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地区,正确的图是( )
元旦前后,山东一个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并观光考察。请根据东南亚气候特点,完成21~22题。
21.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 )
A.雨伞 B.御寒冬衣 C.摄像机 D.地图
22.以下是代表团成员在东南亚期间的见闻,可信的是( )
A.当地居民皮肤黝黑,头发卷曲 B.居民主食为面包、牛肉
C.当地许多居民会讲汉语 D.水资源匮乏,沙漠广布
23.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①环境优美 ②水资源丰富 ③交通便利 ④靠近煤铁产地 ⑤劳动力廉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24.读下图,判断下列有关南极地区及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标出的三个科学考察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B.南极地区的典型动物是企鹅和北极熊
C.该地降水稀少,淡水资源贫乏
D.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多狂风
25.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1月至2月的主要原因是( )
A.此时是南极的暖季,白昼长
B.此时南极最为寒冷,冰层坚硬,地基牢固
C.此时南极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方便选址
D.此时南极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
26.为了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地区,下面做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大建居民点,向南极地区大量移民
B. 大力开采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
C.大规模捕鲸、企鹅
D.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27.下列有关北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的范围就是指北冰洋
B.我国在北极地区建成了科学考察站──黄河站
C.北极地区有常住居民和国家
D.北极地区在北半球未来的交通运输方面地位重要
28.关于北极地区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
B.北极地区风速比南极低,降水比南极多
C.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D.北极地区周围有亚洲、欧洲、北美洲
读下列四幅图,完成29~30题。
29.对图①~④中地理事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所在国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工业和城市多分布在该山以东
B.②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
C.③山脉是美洲最高大的山脉
D.④国居民和城市分布在东南沿海
30.下面对①~④四个地方所在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所在国跨越两大洲
B.四个地方所在国的首都都是本国最大的城市
C.四个地方所在国都是通用英语的国家
D.四个地方所在国都在东半球、北半球
第Ⅱ卷 非选择题
31.对号入座。(8分)
世界各国和地区地理差异很大,各具特色。请将下列区域轮廓与对应的代表区域的名称和特征的序号与字母对号入座。
①美国 ②巴西 ③南极地区 ④ 欧洲西部
甲.民族大熔炉,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乙.发达国家集中、畜牧业发达
丙.大量混血种人的国家,“足球王国” 丁.“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
对号入座(在左边的括号中选填①、②、③、④,在右边的括号中选填甲、乙、丙、丁):
( )──A──( )
( )──B──( )
( )──C──( )
( )──D──( )
32.读下图,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A国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通用语言是西班牙语。( )
(2)B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之首,是“黑种人的故乡”。( )
(3)D国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该国国徽上两种动物是鸸鹋和考拉。 ( )
(4)E国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东部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重工业发达。( )
(5)M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的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阿富汗等。( )
33.在206月7日至8日,总书记访问美国,并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xx总统举行会晤。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_河,B___________洋,C_____________(美国最大城市)。
(2)美国的____________(地形类型)面积广大,这有利于农业的_________化和专业化生产。
(3)目前,美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位于_________(城市)东南的硅谷,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34.(6分)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前面两幅图的弧线①和②上都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同样是极地地区,在年平均气温方面,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低很多,其原因是( )
①纬度位置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高
②地势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
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第三幅图中长城站在昆仑站的 方向
(4)我国“雪龙号”考察船把南极科考站的生活垃圾转运回国的原因是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31.(8分)
(④)──A──(乙)
(③)──B──(丁)
(②)── C──(丙)
(①)──D──(甲)
32.(10分)(1)(×) (2)(√) (3)(×) (4)(√ ) (5)(×)
33.(6分)
(1)密西西比河 太平洋 纽约
(2)平原 机械
(3)旧金山
34.(6分)
(1)(说明:第一幅图上按顺时针方向画箭头,第二幅图上按逆时针方向画箭头。)
(2)( B )
(3) 西北 (1分)
(4)原因是保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保护南极地区生态环境。(意思正确即可)(2分)
篇21: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
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
Unit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1、 guitar n.吉他
2、 sing v.唱;唱歌
3、 swim v.游泳
4、 dance v.跳舞;舞蹈
5、 draw v.画
6、 chess n.国际象棋
7、 play chess 下国际象棋
8、 speak v.说;说话
8、 speak English 说英语
9、 join v.参加;加入
10、club n.俱乐部;社团
11、be good at… 擅长于……
12、tell v. n讲述;告诉
13、story n故事;小说
14、write v.写作,写字
15、show n.演出;表演 v.展示;
16、or conj.或者
17、talk v. n说话;谈话
18、talk to … 跟……说
19、kungfu n.(中国)功夫
20、drum n.鼓
21、play the drums 敲鼓
22、piano n.钢琴
23、play the piano 弹钢琴
24、violin n.小提琴
25、play the violin 拉小提琴
26、also adv也;而且
27、people n人; 人们
28、home n 家,活动本部.adv到家;在家
29、be good with… 善于应付……的;对……有办法
30、make v.使成为;制造
31、make friends 结交朋友
32、today adv.在今天
33、help (sb) with sth 在某方面帮助(某人)
34、center n(=centre)中心,中央
35、weekend. n.周末
36、on the weekend. (在)周末
37、teach v教,讲授
38、musician n.音乐家
Unit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1、up adv 向上
2、get up 起床;站起
3、dress v.穿衣服 n.连衣裙
4、get dressed 穿上衣服
5、brush v.刷 刷净 n.刷子
6、tooth n.(pl. teeth)牙齿
7、shower n.v淋浴;淋浴器(间)
8、take a shower 洗淋浴
9、usually adv.通常地;一般地
10、forty num.四十
11、Wow intery.(表示惊奇或敬佩)哇;呀
12、never adv从不;绝不
13、early adv. adj早(的)
14、fifty num.五十
15、job n.工作;职业
16、work n.& v.工作
17、station n.电视台;车站
18、radio station 广播电台
19、o'clock adv.(表示整点)…点钟
20、night n.晚上;夜晚
21、funny adj奇怪的;滑稽好笑的
22、exercise v.n锻炼;练习
23、on weekends. (在)周末
24、best adj.& adv.最好的(地)
25、half n.一半,半数
26、past prep.晚于;过(时间)adj.过去的
27、quarter n.一刻钟; 四分之一
28、homework n.家庭作业
29、do (one’s) homework 做作业
30、run v 跑;奔
31、clean v打扫;弄干净;adj干净的
32、walk n.&v.行走;步行
33、take a walk 散步 走一走
34、quickly adv很快地
35、either adv或者;也 (用在否定词组后)
36、Either…or …… 要么……要么……;或者……或者……
37、lot pron. 大量;许多
38、lots of 大量;许多
39、sometimes adv.有时
40、taste v.有…的味道;品尝n.味道;滋味
41、Life n.生活,生命
Unit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1、 train n.火车
2、 bus n.公交车
3、 subway n.地铁
4、 take the subway 乘地铁
5、 ride v骑 n旅行
6、 bike n.自行车a
7、 ride a bike 骑自行车
8、 sixty num.六十
9、 seventy num.七十
10、 eighty num.八十
11、 ninety num.九十
12、 hundred num.一百
13、 minute n.分钟
14、 far adv.&adj远;远的
15、 kilometer n.公里
16、 new adj.新的;刚出现的
17、 every adj.每一;每个
18、 every day 每天
19、 by prep.(表示方式)乘(交通工具)
20、 by bike 骑自行车
21、 drive v.开车
22、 car n.小汽车;轿车
23、 live v.居住;生活
24、 stop n.车站;停止
25、 think of 认为
26、 cross v.横过;越过
27、 river n.河;江
28、 many adj.&pron.许多
29、 village n.村庄;村镇
30、 between prep.介于…之间
31、 between… and… 在……和……之间
32、 bridge n.桥
33、 boat n.小船
34、 Ropeway n.索道
35、 year n.年;岁
36、 afraid adj.害怕;惧怕
37、 like prep.像;怎么样
38、 leave v.离开
39、 dream n.梦想;睡梦 v.做梦
40、 true adj.真的;符合事实的
41、 come true 实现;成为现实
Unit4 Don’t eat in class
1、 rule n.规则;规章
2、 arrive v.到达
3、 (be) on time 准时
4、hallway n.走廊;过道
5、hall n.大厅;礼堂
6、dining hall 餐厅
7、listen v.听;倾听
8、listen to… 听……
9、fight v. &n.打架;战斗
10、sorry adj.抱歉的;难过的;惋惜的.
11、outside adv在外面adj 外面的
12、wear v.穿;戴
13、important adj.重要的
14、bring v.带来;取来
15、uniform n.校服;制服
16、quiet adj安静的
17、out adv.外出
18、go out 外出(娱乐)
19、practice v.& n.练习
20、dish n.碟;盘
21、do the dishes 清洗餐具
22、before prep. conj在… 以前 adv以前
23、make (one’s) bed 铺床
24、dirty adj.脏的
25、kitchen n.厨房
26、more adj. pron.更多的
27、noisy adj.吵闹的
28、relax v.放松;休息
29、read v.读;阅读
30、terrible adj.非常讨厌的;可 怕的
31、feel v.感受;觉的
32、strict adj.严格的;严厉的
33、be strict (with sb) (对某人)要求严格
34、remember v.记住; 记起
35、follow v.遵循;跟随
36、follow the rules 遵守规则
37、luck n.幸运;运气
38、keep v.保持;保留
39、hair n.头发;毛发
40、learn v. 学习;学会
Unit5 What do you like pandas
1、 panda n. 熊猫
2、 zoo n.动物园
3、 tiger n.老虎
4、 elephant n.大象
5、 koala n. 树袋熊
6、 lion n.狮子
7、 giraffe n. 长颈鹿
8、 animal n .动物
9、 cute adj.可爱的;机灵的
10、 lazy adj.懒散的;懒惰的
11、 smart adj. 聪明的
12、 beautiful adj. 美丽的;美好的
13、 scary adj.吓人的;恐怖的
篇22:七年级下册政治试题
七年级下册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不漂亮,但很喜欢自己,因为我很聪明,我很勤奋,我乐于助人;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当众受到表扬,心里美滋滋的。这些表明———————————————————( B )
A、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B、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C、自尊要量力而行D、自尊要适度
2、周日,小刚乘长途客车到大伯家祝寿。他感到车里有些热,把鞋子也脱掉,散发出了难闻的脚臭味。附近的乘客皱着眉头,用责怪的眼光看着他,并用手捂住了鼻子。小刚的行为告诫我们—( B )
A、为了自尊,不要在乎别人的感受 B、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C、对待陌生人,不用尊重他们 D、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3、有时,我们很在意别人的一点儿议论、一点儿批评,认为伤害了自尊。正确对待这种做法应该—( C )
A、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 B、不管什么样的议论与批评,忍让一下就过去了
C、对待议论与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养成豁达开朗的性格D、要坚决维护自尊
4、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这种“我能行”的态度就是( C )
A、自尊 B、自立 C、自信 D、自负
5、“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的诗句表明我们应具有的心理品质是—————————( B )
A、自尊 B、自信 C、自立 D、自强
6、“在人生的战场上,并不总是强壮的人取胜。但最终取胜的人,一定是那些认为自己能胜的人。”这句话表明——————————————————————————————( B )
A、实力是制胜的法宝 B、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C、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D、实力是增强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7、“自食其力,生活是甘甜的;卑躬屈膝,生活是酸苦的。”这句维吾尔族言语告诉我们( C )
A、人生有苦也有甜 B、自食其力和卑躬屈膝都是生活中的磨练
C、人生需要自立,自立的人生是幸福的 D、不自立,依然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8、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式独立地生活。要独立地生活,就要做到——————( D )
A、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完成 B、自己的衣食住行都自己负责
C、敢作敢为 D、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的这首诗体现了我们课本中的观点是————————————————————————— ( )
A、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B、培养自立,要立足当前生活和学习,从小事做起
C、做学问需要事必躬亲 D、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才能不断提高自立能力
10、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与压力,我们应该永远向上,永不懈怠,积极进取,依靠自己的努力奋发图强。为此,结合课本的学习,我们懂得——————————————( )
A、人生当自强B、自强,进取的动力C、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D、自暴自弃最终一事无成
11、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 )
A、能够战胜自己 B、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
C、为人生的理想执着追求、不懈努力 D、自身没有弱点,没有敌人
1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的的名言说明——————————————( )
A、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 B、能够战胜别人的人,必定能自强
C、有力量的人,必定能自强 D、有远大理想的人,必定能自强
13、人人都希望时时幸运、事事顺利,但是,“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从古至今,没有哪个人能不经历挫折和失败。这说明————————————( )
A、挫折在人生中可以避免 B、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C、人生只有挫折和失败 D、“心想事成”可以实现
14、一个农民向上帝祈求一年天气和顺,以使他的麦子有个好收成。上帝答应他,一年里果真没有任何的狂风暴雨、干旱与冰雹,甚至一点虫害都没有。可是一年后,农夫等到的却是空瘪瘪的麦穗。他不解的问上帝,上帝答到:“对于麦子来说,风雨、烈日、干旱都是必要的,甚至连蝗虫都是不可少的。一粒避开了考验的麦子不可能真正成熟。”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
A、小麦的生长需要具备恶劣的自然条件 B、上帝是无所不能的
C、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D、人生可以不经历挫折和失败
15、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带给我们的馈赠是—————————————————( )
A、方法 B、技巧 C、手段 D、智慧
16、下面是一些同学意志品质的表现,属于意志品质薄弱表现的是————————( )
①遇到难题时,能从多方面想办法②作业不按时完成,少写一道是一道③制定的学习计划不按期执行,常常半途而废④放学后,跟随他人上网吧玩游戏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③④
17、“卓越人物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的这句话表明卓越人物具有—( )
A、坚强的意志 B、丰富的情感 C、正常的智力 D、健全的情绪 (转载)
18、爱尔兰作家萧伯纳20岁到了伦敦,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写了5部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却变成了“5个沉重的褐色纸包”。这期间他拿到的稿酬总额不过6英镑,其中5英镑还是代写广告的稿酬。但他并不气馁凭着坚强的意志,一边勤奋写作,一边加紧自学,最后终于成了文坛巨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A、成功要靠运气B、挫折是一种不幸C、成功要靠时间D、挫折能磨练人的意志,使人成功
19、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决定。这一决定体现我国法律的特征是——————————————————————————( )
A、法律有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有的一个共同后果是————————————————( )
A、遭受舆论谴责 B、受到纪律处分 C、承担法律责任 D、受到刑罚处罚
21、谎报险情、盗窃井盖、殴打他人、乱刻乱画……这些违法行为属于——————( )
A、违反民法的民事违法行为 B、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C、违反刑法的刑事违法行为 D、违反宪法的违宪行为
22、5月23日,湖北省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汉、刘维等36人公开宣判。判决被告人刘汉、刘维犯组织、领导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等罪,均被决定执行死刑,夺取政治权利终身,并处夺取个人全部财产。对刘汉、刘维等人的严惩,体现了法律的特征是————————————( )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严惩违法犯罪
23、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 )
A、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B、通过调解、仲裁解决争议纠纷C、“民告官”D、诉讼,即打官司
24、初中生亮亮,平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经常逃课,上网吧玩游戏,结交社会不良青年,品性逐渐变得恶劣。然而其家长说,亮亮之所以变得品行不良,责任完全在学校。其家长的说法你认为——————( )
A、是正确的,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学校保护的相关内容
B、是完全错误的,因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主要靠家庭保护C、是正确的,因为亮亮是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
D、是片面的,因为未成年人除应受学校保护外,还应受到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及司法保护等 同时,青少年还应该学会自我保护。
25、周日下午,玲玲把自己反锁 在屋里,独自在家里学习。突然她听到有人撬门锁的声音,她灵机一动,大喊道:“爸、妈,一会我要上街逛逛,你们陪我去!”盗贼闻声转身而逃。玲玲的这一做法说明她—( )
A、胆小,不敢勇敢地面对盗贼,与之斗争 B、凡事都依赖别人,不敢自助处理问题
C、即敢于又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D、没有履行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义务
二、非选择题(共4道题,共计50分)
26、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年轻时在比利时留学。同屋的另一个国家留学生轻蔑地对童第周说:“你们中国人太笨了,不会管理经济,所以,中国的经济太落后!”童第周听了很生气,对他说:“你说中国人笨,有什么证据,我不许你诬蔑我的同胞、我的祖国。”接着,他一字一顿地说:“我们来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代表我的国家,看谁先取得博士学位。怎么样,你敢吗?”此后,童第周更加发奋读书。他发表的论文,水平越来越高,在欧洲的生物界引起了轰动。授学位时,在场的教授、专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童第周激动地说:“我是中国人!我获得了贵国的博士学位,至少可以说明中国人决不比别人笨!”
⑴、童第周用自己的自尊和自信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最严,那么自信者的哪些品质有助于成功呢?(3分)
乐观、进取、专注
⑵、在当代,我们青少年如何树立民族自信心,做自信的中国人?(6分)
①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人如果具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更具意义和价值。(2分)
②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我们更需要与各国人民平等相待。(2分)
③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决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27、谈迁是我国明清之际的历史学家,从29岁开始撰写明代的编年史《国榷》,历时27年,这部108卷500万字的巨著终于大功告成。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天夜里,谈迁家中被盗,他的书稿也被偷走了!谈迁遭此打击,肝胆欲裂。然而,他没有气馁,而是从头做起。过了9年,他又写成了这部传世巨著。
⑴、谈迁遭遇的挫折是什么?属于哪种因素造成的挫折?(2分)
家中被盗,历时27年完成的书稿被偷走;(1分)社会中的人为因素。(1分)
⑶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②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
③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④学会自我疏导。
③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④学会自我疏导
⑵、谈迁遭遇挫折没有气馁,而是又写成了《国榷》这部传世巨作。这说明挫折具有怎样的影响?(3分)
挫折一方面是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1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1分)而谈迁在挫折面前没有意志消沉,而是更加磨炼了他的意志,促使他成功。
⑶、面对挫折,我们应积极面对。我们应当怎样战胜挫折?(6分)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②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
③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④学会自我疏导。
28、王结是宁夏爱德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13岁时,一场意外令他双目失明。面对人生的不幸,他以超常的毅力,攻克难以想象的道道难关,创出很多“第一”:世界上第一个取得SIYB教师资格证书的盲人;中国第一个攻读双硕士研究生的盲人;中国第一个参加全国职称统一考试晋升为副主任医师的盲人;编著中国第一部指导盲人创业的书籍;创建西北第一家盲人网站;创建宁夏第一所残疾人职业学校。他先后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⑴、在上述材料中,表现出王结哪些坚强的意志品质?(3分)
①对自己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1分)
②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和逃避,而是迎难而上,勇往直前;(1分)
③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⑵、分析王结的事迹,说说坚强的意志品质对实现人生目标有什么重要意义?(5分)
坚强意志,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1分)
①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1分)
②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1分)
③形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坚强意志;(1分)
④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1分)
⑶、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说说你打算从哪些方面磨砺自己坚强意志品质?(6分)
①树立明确的目标,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2分)
②善于管理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把学习、娱乐、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休息和饮食等活动安排好。
29、黄某在小学和初中期间经常欺负小同学,勒索小同学少量财务,因而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高二时自行辍学,放弃了学业。走上社会后,他不务正业,曾因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行为被公安机关罚款、拘留多次,但他仍不思悔改,后又作案20多起,最终被人民法院以流氓罪、诈骗罪、抢劫罪、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夺取政治权利终身。
⑴、黄某不同阶段所受惩处的性质一样吗?说明理由。(4分)
性质不一样。(1分)黄某在校期间欺负小同学、勒索小同学少量财务的行为违反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守则,是违纪行为;(1分)走上社会后的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一般违法行为(或行政违法行为);(1分)黄某后又作案20多起,违反了刑法,是严重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1分)
⑵、在人民法院给予黄某的刑罚中,哪个属于主刑?哪个属于附加刑?(2分)
无期徒刑属于主刑,(1分)夺取政治权利终身属于附加刑。
⑶、根据刑法的规定,我国刑罚中的附加刑包括哪几种?(4分)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4.5分)
附加刑包括罚金、夺取政治权利、夺取财产、驱逐出境四种(3.5分)(无期徒刑和夺取政治权利各0.5分,其余1分)
⑷、黄某从一般违法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告诫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6分)
①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2分)
②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分)
③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2分)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BBCCB BCDDA CABCD AADAC BBDDC
二、非选择题:
26、⑴乐观、进取、专注(3分)
⑵①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人如果具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更具意义和价值。(2分)
②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我们更需要与各国人民平等相待。(2分)
③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决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2分)
27、⑴家中被盗,历时27年完成的书稿被偷走;(1分)社会中的人为因素。(1分)
⑵挫折一方面是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1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1分)而谈迁在挫折面前没有意志消沉,而是更加磨炼了他的意志,促使他成功。(1分)
⑶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②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
③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④学会自我疏导。
28、⑴①对自己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1分)
②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和逃避,而是迎难而上,勇往直前;(1分)
③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1分)
⑵坚强意志,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1分)
①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1分)
②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1分)
③形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坚强意志;(1分)
④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1分)
⑶①树立明确的目标,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2分)
②善于管理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把学习、娱乐、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休息和饮食等活动安排好。(2分)
③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2分)
29、⑴性质不一样。(1分)黄某在校期间欺负小同学、勒索小同学少量财务的行为违反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守则,是违纪行为;(1分)走上社会后的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一般违法行为(或行政违法行为);(1分)黄某后又作案20多起,违反了刑法,是严重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1分)
⑵无期徒刑属于主刑,(1分)夺取政治权利终身属于附加刑。(1分)
⑶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4.5分)
附加刑包括罚金、夺取政治权利、夺取财产、驱逐出境四种(3.5分)(无期徒刑和夺取政治权利各0.5分,其余1分)
⑷①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2分)
②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分)
③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2分)
篇23: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
2.理解倒数的意义.
3.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算,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运算、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联系性、相互转化性.
(四)美育渗透点
把小学算术里的乘法法则推广到有理数范围内,体现了知识体系的完整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注意创设问题情境,精心构思启发导语 并及时点拨,使学生主动发展思维和能力.
2.学生学法:通过练习探索新知→归纳除法法则→巩固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除法法则的灵活运用和倒数的概念.
2.难点:有理数除法确定商的符号后,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取适当的方法求商的绝对值.
3.疑点:对零不能作除数与零没有倒数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彩粉笔.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归纳除法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这节我们应该学习,板书课题.
【教法说明】
同小学算术中除法一样—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必须以学好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为基础学习.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倒数.
(出示投影1)
4×( )=1; ×( )=1; 0.5×( )=1;
0×( )=1; -4×( )=1; ×( )=1.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题目.
【教法说明】
在有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地做出这几个题目,在题目的选择上,注意了数的全面性,即有正数、0、负数,又有整数、分数,在数的变化中,让学生回忆、体会出求各种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问:两个数乘积是1,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
师问:0有倒数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通过题目0×( )=1得出0乘以任何数都不得1,0没有倒数.
师:引入负数后,乘积是1的两个负数也互为倒数,如-4与,与互为倒数,即的倒数是.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题目,怎样求整数、分数、小数的倒数?
【教法说明】
教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思考,循序渐进地引出,对于有理数也有倒数是.对于怎样求整数、分数、小数的倒数,学生还很难总结出方法,提出这个问题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做下组练习.
(出示投影2)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1); (2); (3);
(4); (5)-5; (6)1.
学生活动:通过思考口答这6小题,讨论后得出,求整数的倒数是用1除以它,求分数的倒数是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求小数的倒数必须先化成分数再求.
2.计算:8÷(-4).
计算:8×()=? (-2)
8÷(-4)=8×().
再尝试:-16÷(-2)=? -16×()=?
师:根据以上题目,你能说出怎样计算吗?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吗?
学生活动:同桌互相讨论.(一个学生回答)
师强调后板书:
[板书]
【教法说明】
通过学生亲自演算和教师的引导,对有理数除法法则及字母表示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教师放手让学生总结法则,尤其是字母表示,训练学生的归纳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师在黑板上出示例题.
计算(1)(-36)÷9, (2)()÷().
学生尝试做此题目.
(出示投影3)
1.计算:
(1)(-18)÷6; (2)(-63)÷(-7); (3)(-36)÷6;
(4)1÷(-9); (5)0÷(-8); (6)16÷(-3).
2.计算:
(1)()÷(); (2)(-6.5)÷0.13;
(3)()÷(); (4)÷(-1).
学生活动:
1题让学生抢答,教师用复合胶片显示结果.
2题在练习本上演示,两个同学板演(教师订正).
【教法说明】
此组练习中两个题目都是对的直接应用.1题是整数,利用口答形式训练学生速算能力.2题是小数、分数略有难度,要求学生自行演算,加强运算的准确性,2题(2)小题必须把小数都化成分数再转化成乘法来计算.
提出问题:(1)两数相除,商的符号怎样确定,商的绝对值呢?(2)0不能做除数,0做被除数时商是多少?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1—2个同学回答.
[板书]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教法说明】
通过上组练习的结果,不难看出与有理数乘法有类似的法则,这个法则的得出为计算有理数除法又添了一种方法,这时教师要及时指出,在做有理数除法的题目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回顾例1 计算:
(1)(-36)÷9; (2)()÷().
提出问题:每个题目你想采用哪种法则计算更简单?
学生活动:(1)题采用两数相除,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的方法较简单.
(2)题仍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较简单.
提出问题:-36:9=?;:()=?它们都属于除法运算吗?
学生活动:口答出答案.
(出示投影4)
例2 化简下列分数
例3 计算
(1)()÷(-6);
(2)-3.5÷×();
(3)(-6)÷(-4)×().
学生活动:例2让学生口答,例3全体同学独立计算,三个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
例2是检查学生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灵活运用能力,并渗透了除法、分数、比可互相转化,并且通过这种转化,常常可能简化计算.例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如在(1)()÷(-6)中.
根据方法①()÷(-6)=×()=.
根据方法②()÷(-6)=(24+)×=4+=.
让学生区分方法的差异,点明方法②非常简便,肯定当除法转化成乘法时,可以利用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2)(3)小题也是如此.
(五)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及倒数的概念,回答问题:
1.的倒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教法说明】
对这节课全部知识点的回顾不是教师单纯地总结,而是让学生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自己把整节内容进行了梳理,并且上升到了用字母表示的数学式子,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规律的能力.
八、随堂练习
1.填空题
(1)的倒数为__________,相反数为____________,绝对值为___________
(2)(-18)÷(-9)=_____________;
(3)÷(-2.5)=_____________;
(4);
(5)若,是;
(6)若、互为倒数,则;
(7)或、互为相反数且,则,;
(8)当时,有意义;
(9)当时,;
(10)若,,则,和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
(1)-4.5÷()×;
(2)(-12)÷〔(-3)+(-15)〕÷(+5).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1.仿照例1、例2自编2道题,同桌交换解答.
2.计算:(1)()×()÷();
(2)-6÷(-0.25)×.
3.当,,时求的值.
(二)选做题:1.填空:用“>”“<”“=”号填空
(1)如果,则,;
(2)如果,则,;
(3)如果,则,;
(4)如果,则,;
2.判断:正确的打“√”错的打“×”
(1)( );
(2)( ).
3.(1)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____.
(2)互为相反数的数(0除外)商是________________.
【教法说明】
必做题为本节的重点内容,首先在这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让同学仿照例题编题,学生也有这方面的能力,极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选作题是对这节课重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十、板书设计
篇24:七年级下册英语作文
Hello, everyone! I don’t like sports, but I like eating very much. I eat a lot food every day. For breakfast, I like milk, eggs and bread a lot 。 For lunch, I like French fries, chicken, hamburgers and apples. For dinnerr, I like fruits, vegetables and rice.
【七年级下册英语作文8篇】
篇25:七年级下册英语作文
Look! This is Tom’s room. His photos are on the wall. His T-shirt is on the bed. His baseball bat is behind the dresser. The keys are in the drawer. The computer is on the desk. Where is Tom’s baseball? Oh, It’s under the bed. What is on the floor? They are Tom’s shoes, socks and computer games. What do you think of Tom’s room?
【七年级下册英语作文【7篇】】
篇26:七年级下册英语考试作文
How to learn English?Do you know?Here is some advice on me: You should listen to the radio and listhe to the music.You can learn many new words from it.But you cant understand every word.You only need to listen to the key words and main ideas.Why not speak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 in class?lets try to find some English friends and talk to them.How about reading?You should read English newspaper and English magazines.I think writing is important too.Why dont we write down our mistakes in the notebook?And dont forget to write down the correct answers next to the mistakes.
I hope my advice can help you improve your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篇27:七年级下册英语考试作文
Only the delicious food, know the whereabouts of your soul; Only the delicious food, listen with your heart to tell of the stomach. Have to hurry, how much we missed the pure delicious; Tip of the finger food, the food and love in your pocket. You have your personality, I have my pursuit: pot bag meat.
A week off to just into the house, smell a fragrant delicious cuisine. I am sure that mother gave me a delicious pot bag meat. I follow scent into the kitchen, did not beyond my expectations, mother in doing pot bag meat for me. Saw the delicious pot bag meat, stirs my saliva, slowly began to mean. I hurried back, that I may not let mother found. My mother asked me to write my homework first, and then wash your hands, give me to eat a delicious pot bag meat for a while.
I which have idea to write my homework, my mind only pot bag meat. I wash your hands, take the double I dedicated chopsticks quickly do the table. Soon, my mother brought a plate of golden pot bag meat came in, not mother put the pot bag meat on the table, such as I have already put a piece of into the mouth. Enjoy the pot bag meat delicious, mother see I eat with a smile. I asked my mother: “why dont you eat?” “I ate,” mom said. I dont believe, just put a bowl to the mother. Then we together eat it with relish.
Pot bag meat, why are you so good? Let me have a special liking to you. Because the pot bag meat is permeated with mother selfless great love to me.
【七年级下册作文(精选27篇)】相关文章:
三年级下册七单元作文:第一次炒米花-750字2022-10-24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捍卫尊严2022-05-27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闲不住的奶奶2022-09-17
七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中国戏曲文化-650字2022-04-29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2023-05-27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2022-11-19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2022-04-29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我的爷爷2024-01-21
七年级下册五单元作文:探险作文2022-12-19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同步作文:多彩的家乡202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