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山陵作文

时间:2022-10-31 08:10:20 更多作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去中山陵作文(共20篇)由网友“二三三”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去中山陵作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去中山陵作文

篇1:去中山陵

安徽省淮北市  矿务局机关小学 三(五)班  韩子烨

今天,我们来到了南京中山陵,中山陵可高了!我和爸爸都累得直喘粗气。

中山陵的人很多,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这就表示我们后人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拜和敬佩。

中山陵在半山腰,我和爸爸爬了很多楼梯才到了中山陵的最高处。我们看到在大堂上的一个大字碑,上面刻着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我们进入了大堂中心,我看见了两个大字,是“肃静”,我们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墓前,我看见孙中山先生在那儿坐着,他看起来多么慈祥阿!微笑着看着我们。

听爸爸说他是国民党的创始人,他当时提倡的思想是“民主、自由”“天下为公”等思想。这些思想至今还有他的积极作用。

再见!孙中山先生。

指导教师:韦淑梅

投稿:-8-17 20:47:55

篇2:去中山陵作文

去中山陵作文

・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从香港来的姑奶奶及家人一起来到了中山陵瞻仰孙中山先生。

・  一进入中山陵,我们就看见了书写着“博爱”两个大字的陵园大门,导游跟我们讲,博爱是孙中山先生生前的座右铭,他去世后人们便把这两个字刻在了这里。走到了墓道,我们发现墓道是一个上坡,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因为设计者想让大家尊重孙中山先生,而如过墓道设计成上坡的话人走的时候就要微微往前倾,我们就给孙中山先生鞠躬。接着,我们来到了中山陵的第一道门,上面刻着孙中山亲自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孙中山一生中提出的最重要的理念。导游还说,孙中山的陵寝成一个警钟形,含有“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到了台阶下,导游告诉我们,这个台阶有392级,象征着当时全中国的.人民有3亿9千200万人。不过遗憾的是,我们去的这一天灵堂并没有开,只能走到灵堂前的正厅里瞻仰孙中山,到了灵堂前的正厅,我们默默地为孙中山先生默哀。下楼了,我们发现紫金山的风景真是美啊,而来中山陵游玩的人也多了起来,许多旅行团都到中山陵来了

・ 中山陵可真是一个旅游胜地啊!

篇3:中山陵作文

中山陵作文

已是深秋,南京的天气却依旧有些燥热,树叶换上金装,开始变得调皮,脱离大树妈妈的怀抱,随风而舞,舞出应该有的活力。

就是这个日子,我们有幸瞻仰了孙中山老先生的陵墓。但这个陵墓,说大吧,却又不及皇亲贵族的陵墓大,说小吧,却也足足两千多平方米。他的气势,恢弘,壮观,气派,不仅令人心旷神怡,还令人在心中对陵墓产生一种敬佩,庄严的情感,让人的情绪由心而发,无法阻挡。

开始,我们随着导游的脚步而出发,听着导游的介绍,我们开始逐步了解到孙中山伟人的事迹,逐爬上了楼梯,导游告诉我们,这里一共有三百九十二级阶梯,代表着当时三亿两千九百多万人民。所以可以说,设计者的心思,是别出心裁的。这台阶还不是最主要的,毕竟灵堂,才是这其中最核心的部分。

首先,我们绕过了一段曲折的路,上面有许多字牌,例如“请衣着整齐”,“请不要随地乱人垃圾”,“请保持安静”等,意味很明显,我们要敬佩孙中山先生这位伟人,做为一民中国人名应该有的.样子。很快,我们便进入了。从门口望去,“天下为公”四个烫金大字正摆放在中央,让人看了就不经肃人起敬,这时导游又说,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放在灵堂正中下五米,与之前所摆的碑高九米正好呼应,被红带子所围成的中间,放着孙中山先生的雕塑,只见他两眼庄重有神,铜像高2。9米,重1吨多,以孙中山向民众发表演讲的姿势为造型,气势磅礴,栩栩如生。灵堂的三个门上面刻着“民生”、“民权”、“民主”,妈妈告诉我这是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灵堂里面立着12根大理石的柱子,铜像由日本著名的“筱原金作工场”计划,雕塑家牧田祥哉制作,一共铸造了四尊。除了南京的这一尊外,其余三尊分别安置在广州黄埔军校、广州中山大学和澳门国父纪念馆。接着,便出来了,两旁的千花松依旧引人注目,我们很快就出发了。

只是那雕像与中山陵,依旧难忘。

篇4:中山陵作文

放暑假的时候,我和父母、哥哥坐大巴车跟旅游团一起来到了南京中山陵。

我们步行到了第一站:博爱坊。博爱坊的建筑非常宏伟。无论是什么达官贵人来到博爱坊都要下马下车走进去。就是国家主席来了,也要下车走过去。

进去博爱坊后,我们向孙中山先生陵墓走去的时候,导游告诉我们:“旁边的这些树,不是一般的树,是从印度运来的雪松。这段路还有一个特点,从上面看,这段路是倾斜的。”我们一看,这些雪松像一排排士兵一样守着中山陵。

终于到了墓室里面了。先前,我很激动,因为,我马上就要看见革命先祖的遗体了。进去以后,才发现孙先生的遗体被安放在雕塑下5米处的地方。我特别失望。

啊!中山陵真是太壮观了!

篇5:中山陵记叙文

中山陵记叙文400字

暑假,我去了南京著名的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国父、中华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

我们大家乘坐景区内的旅游观光车上了山。再走一段路就来到了陵墓入口处。陵墓入口处是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面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牌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陵门,门额上为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从牌坊开始,过碑亭,到达灵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

大家走完台阶后,就来到了孙中山先生的灵堂。灵堂是中山陵的主体建筑,建有三道拱门,南门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中门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地正气”的直额。为了尊重孙中山先生,灵堂内是不许拍照的。灵堂中有孙中山先生的大理石坐像,高46米,逼真生动。看完之后,我们大家便下台阶,到附近吃午饭去了。

中山陵,国家的AAAA级旅游景区,是旅游的好地方,大家有空的话就去看看吧!

篇6:南京中山陵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灵柩暂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并决定在南京钟山修建他的陵墓。中山陵由陵墓样稿得奖者、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施工。整个牧区平面形如大钟,钟的顶为山下半月形广场,广场南端的鼎台(现改为中山先生的立像)为大钟的钟纽,钟锤就是半球形的墓室。“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因此整个大钟乃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

??中山陵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中山路是原来的迎柩大道,是孙中山先生灵柩南下时走过的路,也是南京第一条柏油马路,1926年动工,1929年完成。当人们沿着这条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位于墓道南端的三门石牌坊,上刻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博爱”两字正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前广场南端孙中山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里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

资料

再进为碑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 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鎏金大字。过碑亭即为陡峻的石阶,石阶共分八段392级,攀登如此多的石阶极为艰难,但当大家走完这段长距离陡峻的石阶以后,一定会悟出<<总理遗嘱>>中有关的`嘱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含义。

??最高的平台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华表乃为柱状标识物,标志祭堂即在此。祭堂有三个拱门,分书“民族”、“民权”、“民生”门额。“民生”门上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直额,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奋斗的理想。

??祭堂的正中,为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坐像,此像为国外雕塑名家保罗兰德斯所作。坐像德基座四周雕刻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业绩,祭堂四壁的黑色大理石墙上刻有孙中山亲笔书写的<<建国大纲>>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在这里,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推翻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不朽勋业和艰苦斗争的历程,而且也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我中华独立、富强、大展宏图的建国思想。

??祭堂之后有一个铜门,横额上书“浩气长存”四个大字,亦是孙中山先生的手笔。门内即为钟形墓室,其中央有一直径4米、深5米的圆形大理石圆穴。孙中山的汉白玉灵柩及卧像即安放在圆穴中,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孙中山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但是他浩气长存,永远为世人所敬仰。

??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壁,钟山的雄伟形势与各个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通天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更有宏伟的气势,设计非常成功,所以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篇7:中山陵游记

摘要:中山陵分为三个部分:前门、墓碑和灵堂。从最低下的前门,经过墓碑,再爬到灵堂一共有395个台阶,每隔一段台阶就是一个宽宽的大平台。

中山陵游记

暑假里的一天,突然听见爸爸休假的好消息,这是我一定不能错过的好机会。于是我便催促着爸爸带我出去玩。我们全家在一起商量了半天,最后终于决定了去处。我们全家好不容易统一意见,决定去中山陵玩儿。

而对于中山陵,我其实没有太多了解。只知道大概跟孙中山有些关系。后来爸爸告诉我说那是我国民国时期的革命领袖孙中山的陵墓。榆次同时他还教育我道:就是为了让你多积累点知识,长点见识才去那里的,不然你还是什么都不知道。

一路上虽然我迫不及待地问了爸爸妈妈好多有关孙中山、中山陵的问题,可是他们却让我自己去看简介,自己去找答案。所以一到目的地,我就急忙看了简介得知:中山陵分为三个部分:前门、墓碑和灵堂。从最低下的前门,经过墓碑,再爬到灵堂一共有395个台阶,每隔一段台阶就是一个宽宽的大平台。这些台阶和平台的设计巧妙之处就在于:从下往上看,全是台阶,而从上往下看,又是一个个平台组成。很奇怪吧!据说当时这种设计可费了不少功夫,到目前为止还称得上是建筑史上的一绝呢!玩完了中山陵,我们又去了音乐台、灵谷寺等地方,景色十分优美。

今天,我玩得很开心,不仅欣赏到了美景,还了解到了不少知识!

篇8:巍巍中山陵

目标

1、把握中山陵的特征,感受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

2、学习文章是如何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中山陵的。

重难点

重点:把握中山陵的特征,感受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难点:学习文章是如何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中山陵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介绍孙中山“>孙中山先生

欣赏有关中山陵的图片

出示教学目标

1、把握中山陵的特征,感受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

2、学习文章是如何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中山陵的。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出示自学提纲

1、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中山陵的特征是什么?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体现这一特征的?

3、阅读课文5-11小节,把课后练习2的中山陵钟形布局图填完整。思考: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中山陵的?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通过提问、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问题。

1、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

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

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巍巍”

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二是指中山陵以及墓主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从三个方面体现其特征:

(1)用钟山的雄伟气势衬托;

(2)用具体的数据说明其高大;

(3)从孙中山”>从孙中山先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来表现。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课文由外到内,由总体到局部展开说明。先说明中山陵圆的 ),后说到陵园的( ),再说到( )。在说明陵墓时,又按“)”的顺序,即由外而内的顺序予以说明。这种( )自然的反映了事物本身的逻辑顺序,说得明白清楚,使读者面前清晰的浮现出“巍巍中山陵”的形象。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型图案有哪些特点?

板书设计

注重和谐协调

弘扬民族精华

追求形神兼备

教学反思

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

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

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

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

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

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

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

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

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

篇9:巍巍中山陵

教学目标:

一、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二、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体会准确、简明、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课文是怎样说明中山陵的建筑特征的?

二、教学难点;

课文在说明中山陵的雄伟的特征时,为什么要详细描绘中山陵的地理环境?

三、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师生共同学习、教师点拨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课文,学会提出问题和根据课文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课外自学:(学生按常规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将生字词找出来并各抄写4遍

2、就文章的语言、结构、思想主题以及表现方法等提出两个问题。

二、课内学习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谁到过南京去旅游吗?如果有那是一定要到中山陵去参观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是瞻仰先生丰功伟绩的地方,也是游览观光的好去处。如果没有游览过,今天我们就随着刘叙杰一同去参观中山陵。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解决生字词

2、根据课文自己理解课后练习。

3、学生质疑

(教师巡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及时要求学生订正错误)

(三)师生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教师预设问题(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用)

1、本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为什么第2段用了一半多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环境、优美景色?

2、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吕彦直的设计方案有哪些特点?

3、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是“值得称道的”?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对形成陵园庄严肃穆的气氛有何作用?

4、文章第7至11段既写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段还要总写陵园的平面布局?

5、说明文的语言一般要求准确、平实。为什么第9段写平台所见景色却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手法?

6、本文写陵园建筑,除了通过总体设计和布局,衬托中山先生博大襟怀和不朽业绩外,哪些地方还用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伟大形象?

(四)课堂学习总结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说明中山陵的特征

2、说明的时候采用什么顺序:空间顺序(行踪)

3、其他

(五)课内练习

《基础训练》21页

(六)课外作业

1、语文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决定。

2、查阅有关孙中山的资料,进一步理解他的高尚人格和不朽精神。

篇10:巍巍中山陵

(1)钟山的本源出自江苏南部的茅山山脉,它北延至南京、镇江之间,称为宁镇山脉。钟山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海拔约四百六十米,东西走向,长约七公里,南北宽度仅三公里,由于附近大多是冲积平原和小丘陵,所以山形就显得分外雄伟高大。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在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页岩相互衬映的蓝色的天幕下,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图画。

【品析】

说明钟山的一段,从追溯本源到介绍地理位置,再运用一系列数据描摹全貌,最后按照山顶、山腰的顺序细处勾画山间美景,由总体到局部,有条不紊,娓娓而谈,语言准确简明,优美流畅。

文段写钟山之高,先与其它诸峰作比较,再点出海拔高度与山形原因;写钟山之险,重在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形象而传神;写钟山之奇,一则交待雄伟高大的山形,一则绘蓊郁林海与紫红页岩映衬之景;写钟山之秀,“松柏森郁,草莽绵连”,措辞精准,字无一多无一少。极尽能事描画“鲜丽”“和谐”之景,既表现自然丽色,又为后文张本:正因为如此,中山先生才有身后葬身于此的'愿望,而又正因为钟山的地形、环境,方才衬托出中山陵的巍巍气势。

(2)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七十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

【品析】

平台位于祭堂前,又是全陵的制高点,此处对平台所见景色的描绘既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又衬托出了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

“垂直高度差超过七十米”,以具体数据说明平台是“制高点”,并借此暗示中山先生对中华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接着用“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对平台见景进行总写,而后分写“阳光灿烂”和“日出日没之际”两种情况,条理清晰,层次井然,一步步带我们进入一个美仑美奂的建筑艺术殿堂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文章结构艺术的严谨与精巧。

此外,古典风味浓厚的语言令人耳目一新,如“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一句,对偶、比喻综合运用,有声有色,动静相宜。又如喻晴日见景为“工笔长卷”,晨昏见景为“泼墨山水”,独具匠心地将景色与国画技法相结合,显得形象而生动。句式上多用短句,节奏明快,音律和谐,与内容相得益彰,描绘出了平台所见壮丽阔大的景象。

这篇说明文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中山陵园的方位、人文环境、设计特色、修建过程和规划特点,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园的建筑特征,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中山林的巍巍气势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也可以说它是孙中山先生品格和谨慎的象征。作者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思想感情。孙中山先生是高山景行,令人仰慕。

篇11:巍巍中山陵

《巍巍中山陵》是一篇典型的事物说明文,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故设计了两个教学目标一、识记文中生字生词。二、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学习文章抓住特征说明事物(重点)并体会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难点)

围绕这两个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导学题。

1、生字词

2、找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点。

3、说说文章是怎样说明中山陵的“巍巍”的特征的?

从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导学三的问题出得有点大,学生回答起来有点困难,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整个课堂一点都不轻松,课堂气氛也不是很活跃,细想之下,可以把这个问题细化为三个小问题:

(1)课文中哪些地方直接体现了中山陵的巍巍?

(2)这篇课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但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文字介绍钟山呢?

(3)你认为哪些建筑、设计能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和伟大形象呢?

在此基础上做一个总结,学生自学讨论起来就容易多了,究其原因,还是自己在备课方面准备得不是很充分。

篇12:巍巍中山陵

阅读文段,然后答题。 (一)

在浩荡的大江之滨,坐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园就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南麓。

钟山源自江苏南部的茅山山脉。茅山山脉北延至南京、镇江之间,称为宁镇山脉。钟山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海拔约460米,东西走向,长约7千米,南北宽度仅3千米。由于附近大多是积平原和小丘陵,所以山形就显得分外雄伟高大。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蓝色的天幕下,苍翠的林海与山颠紫红色的页岩相互衬映,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的图画。相传孙中山先生在193月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以后,曾到钟山来打猎,看到周围的风景优美,地势也很开阔,就表示了身后要埋葬在这里的愿望。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肝癌医治无效,病逝于北京。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将其陵园建筑在南京的钟山南麓。

1 之滨之间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坐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后面,原作有之一二字,编者把它删了,你认为删得好不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钟山的高度、长度都用约,介绍宽度时用仅,能否也换成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中山陵为何要建在钟山?(分点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节选文由两个自然段组成。请用扼要的语言,概括这两自然段的段意。

答:第1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祭堂是一座宽27米,深22米,高26米的重檐歇山建筑,堂内立有12根黑色花岗石圆柱,护壁则采用黑色大理石,石上刻着中山先生的《告诫党员演说词》全文。中央偏北处,置有这位伟大革命家的白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1.第1自然段大量运用了数字说明,有确数,也有概数,请举例说明它们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写大平台上近观远眺,运用了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生动,文笔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下面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有两层大的比喻:一是当阳光灿烂时,眼前景色仿佛工笔长卷;二是当日出日没之际,又像泼墨山水。

B.两层中又有比喻:方山如屏,秦淮似带城犹潜蛇,山若伏鳖。

C.这四个比喻又构成两组对偶句。城犹潜蛇,山若伏鳖是比喻兼拟人。

D.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

等由四字短语构成排比句,读来气势磅礴。

E.骈句间以散句,既有整齐之美,又有错综之美。在说明文中运用描述性文字,是为了使读者有所感。

3.第2自然段中的画线字分别说明了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巍巍中山陵阅读答案

1.不能调换。滨是水边或近水的地方。间是中间的意思。如果一调换,就不符合实际的地理位置了。

2.不宜删去。因为我国古都,除南京外,还有北京、西安等处,有了之一二字,便避免了只此一家之嫌,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不能。约是表示约数,而仅是只的意思,直接用在数量词前,表示数量少,仅3千米既表示确数,又表示数量少,占地面积不大,对人民生活无不良影响。

4.①钟山地理环境雄伟而恢宏(俗称风水好)②这是总理的遗愿。

5.交代中山陵的墓主及其方位 说明中山陵园地理环境的特点及中山先生生前的愿望。

(二)

1.宽135米,深30米是确数,确切地说明了大平台的宽度和深度。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是概数(约数),说明了每段石阶大致的步数。

2.E(有所感应改做有所知。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使读者有所知。而记叙文中的描写,才是使读者有所感。)

3.重檐歇山说明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和两侧倾斜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组成,形成两坡或四坡的屋顶,叫重檐歇山)花岗石说明圆柱砌成的材料。黑色说明大理石的颜色。中央偏北处是说明中山石像的位置,端坐平视是说明中山石像的姿势和眼神,栩栩如生是说明中山石像的高度艺术性。

篇13:巍巍中山陵

一.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生:(清明节)

师:清明节是我国一个传统的节日,你知道这个节日有哪些风俗呢

生:(每至此日,人们会准备一些花圈和纸钱等去坟上祭拜祖先和已逝的亲人,因此这是一个纪念先人的节日)

师:你能用一句诗来形容清明节的情景吗

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师:与其他节日相比,清明是唯一一个充满哀思的节日,是一个让人心情沉重的节日.今天恰巧是清明,就让我们怀着这种日子特有的沉重心情来悼念一个人.他既不是我们的亲人,也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但是他却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深情缅怀,因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他曾带领国人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为他建造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陵墓,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说到这里,你们肯定猜出知道他是谁了吧

生:(孙中山)

师:对,他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他死后所埋葬的陵墓就叫做中山陵,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一位名叫刘叙杰的作者,一起去巍巍的中山陵,缅怀这位伟大的人物.(板书课题)

二.浏览课文,初步把握内容

师:《巍巍中山陵》是一篇介绍陵园建筑的说明文,学习说明文,我们脑海中应自然浮现出说明文学习的'十五字'方法,有谁能为我们回忆一下

生:(明对象,抓特征,理顺序,找方法,品语言)

师:那么通过昨天的预习,你能为十五字找到相应的答案吗

生:说明对象――中山陵;抓特征――巍巍(高大);理顺序――空间顺序;找方法――列数字等;品语言――准确,生动.

2.师: 过渡:从上面五个方面,我们对文章的一些基本内容有了了解,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这些皮毛,让我们在作者的带领下,走进陵园深处.

三.从设计方案的择优,理解中山陵的'巍巍'

1.师:假设一下,如果请你为孙中山先生设计陵墓,那么你在设计时会考虑哪些因素 (以贝聿铭的设计为参考)

参考:地理环境(中国人对身后事非常重视,要选一个风水宝地),设计应符合人物身份,要考虑资金预算等

2.师:我们同学还挺有当设计师的潜力的,考虑的因素还是很多的.其实当时人们在为孙中山设计陵墓时也是煞费苦心的.提出的设计方案很多,但只有40余份入选,其中最后只有一个方案被选中,它就是吕彦直的设计方案.请大家各自朗读课文的第4段,想想这些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为什么最后只有吕彦直的方案脱颖而出

生: 交流:

师:可用原话回答,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要点如下有注重和谐协调;弘扬民族文化;追求形神兼备等.

4. 师: 吕彦直的设计凭借这些优势而入选了,但设计方案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建造.课文中简单的介绍了陵园的建造情况,谁愿意为我们读一下

生:朗读.

师问:这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些列举的数字能说明什么问题的

四.从地理位置的选择,理解中山陵的'巍巍'

师:这样一座巍巍的建筑,到底建筑在什么地方呢

生:古都南京东郊的钟山南麓,第一小节里有交代.

师:但大家知道孙中山是哪里人

生:(广东香山人)

师:中国有句古话,'叶落归根',也就是人死之后要埋葬在自己的出生地,但孙中山为什么会葬在南京的钟山脚下呢 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

生:因为这是孙中山的遗愿(内部原因);

2. 师: 那么,钟山为什么能得到孙中山的青睐呢 请大家阅读文章的第二小节,看看你能找到钟山吸引孙中山之处吗

生交流后明确:钟山地势雄伟,风景优美,并且有沉重的历史感等

3. 师:这篇文章是介绍钟山陵的,但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文字介绍钟山呢 是不是偏题了 谁能为老师解答一下疑惑

生交流后明确:一正是钟山的这些地理和人文环境,才使孙中山选择这里;二用钟山雄伟的壮观的气势来衬托中山陵的'巍巍'.

五.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整体上对文章了解了一番,通过对设计方案和地理位置的选择这两个角度,初步理解了中山陵'巍巍'的特征,除了这些内容,文章还有哪些部分也能或明或暗地表现这一特征呢 留给大家思考,我们下节课一起探讨.

以上内容来自巍巍中山陵课堂实录。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篇14:巍巍中山陵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南京的风景名胜古迹――中山陵,去领略它的风采。

揭示目标

1、把握中山陵的特征

2、学习文章是如何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中山陵的

3、感受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自学提纲:

1、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中山陵的特征是什么?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体现这一特征的?

3、阅读课文5-11小节,把课后练习2的中山陵钟形布局图填完整。思考: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中山陵的?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1、检查预习:生字词注音

嵯峨(?? )断垣(? )颓壁(? ) 灵柩(? )深邃(? )入殓(? )石坊(? )龟趺(? )纤(? )细? 门楣( )参差(? )穹隆(? )f(? )岩

2、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介绍陵园建筑的说明文,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中山陵的方位、人文环境、设计特色、修建过程和规划特点,准确的说明了中山陵的特征。

3、中山陵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体现这一特征的?

“巍巍”

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二是指中山陵以及墓主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从三个方面体现其特征:(1)用钟山的雄伟气势衬托;(2)用具体的数据说明其高大;(3)从孙中山“>从孙中山先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来表现。

4、请同学们读读课文5-11小节,把课后练习2的中山陵钟形布局图填完整。并思考问题: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中山陵的?

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1、教师出示课堂作业。

完成基训1-3题。

完成达标训练题,当堂订正。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用2-3种说明方法说明一下自己最喜爱的一件物品。

篇15: 游中山陵

坐落于南京的中山陵依山而建,隐于山林之间,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它是伟大的民主革命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步入中山陵大门,我一下子就被中山陵的高大和雄伟所吸引了,我们首先来到了陵园广场。广场四周屹立着一棵棵苍松,它们看上去是那样的青翠欲滴,那样的生机勃勃。继续往前走,一座巍峨耸立着的花岗岩石牌坊便映入眼帘,抬头仰望,由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博爱两个大字赫然显现在牌坊中央,这苍劲有力的两个字告诫人们,要只求奉献,不求索取。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代表着那时3亿9千2百万中国同胞。导游介绍道:这是中山陵的独特设计。从下往上看,只有台阶。寓意着前面的路很艰辛。而从上往下看,全都是平台。寓意着当经过了艰辛和磨难后,看自己走过的路,发现过去的路也很平坦。

拾阶而上,祭堂就位于山顶最高峰,有三个拱门,上面书写着孙中山先生所创导的三民主义民族 、民权 、民生。堂中置放着孙先生的坐像,他神态安详,腰板挺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展开的问卷上。再进入一扇铜门,便是圆形墓室,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孙先生的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他的遗体。我久久地站着,心里默默的向这位老一辈革命家致敬。

这就是中山陵,它不仅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和缅怀之境,而且也是建筑名家着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篇16: 游中山陵

今天一大早我们就出发去中山陵游玩。

我们在下马坊下了地铁,感觉此时如果有马多好,畅想穿过中山门的英姿,像民国期间的威武将军。我们走在一条蜿蜒曲折的林间小道,苍绿的大树给我们带来了阴凉,空气真的很好。走过这片树林,来到陵前路,中山陵:民主的圣地,庄重而又简洁。

首先看到“博爱”的牌匾,也许是要我们要学会包容,拾级而上,来到了三民主义牌匾:名族,民生,民权,今天看来依然那么的宏大,高度的民生和民权才是国家强盛的源泉,想到了孙先生为民请命,奔走疾苦的伟大壮举。有三百多级台阶吧,终于到了顶了,看到了第三块牌匾“天下为公”,公能坚不可摧,有了公,才生廉,廉生威。孙文,先行者,100多年前,在那个浓缩了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下,这是惊雷,也是伟大之处。

下去时我在“民主塔”照了相,感受民主的力量。

篇17: 游中山陵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中山陵春游,早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座上了去中山陵的大巴。今天的活动安排很丰富,有登中山陵瞻仰孙中山、游音乐台、喂鸽子、体育公园放风筝。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登中山陵。

我们一层一层地登上了中山陵台阶,台阶共有392个,爬上山顶时我已气喘嘘嘘的了。在山顶上向下望,山下的景色实在是太美、太壮观啦!一个个房子像模型一样竖立在那里,山上的空气很新鲜,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我们来到孙中山的雕像前,只见中山先生身穿白卦安静地座在那里,注视着前方,人们来到这里上香,瞻仰孙中山。后来我们又来到了音乐台,美丽的喷泉,绿色的草地,伴着优美的音乐,我们喂了一会儿鸽子,休息并吃了午饭,最后就向着体育公园放风筝去了。

篇18: 游中山陵

中山陵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旅游景点之一,去那里游览的人不计其数,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中山陵位于南京这座文化名城,是纪念国民党创始人――孙中山先生的陵园,这里的景色优美,陈列着不可计数的历史文物,堪称旅游圣地。孙中山先生的雕像非常高大雄伟、栩栩如生,表现出了孙中山先生的英雄气概。在雕像旁边的一块大石碑上记载着孙中山先生生前的丰功伟绩。

在孙中山先生雕像的`前面,有一条笔直的路,通向中山陵,直达第一座寺庙。因为我们去的时候,第一座寺庙正在修缮,所以我们没有进去。站在第一座寺庙前俯瞰,整个南京城尽收眼底。近处层峦叠翠、游人如织,远处的街道上行人和车辆川流不息,座座高楼林立。

孙中山先生是我们中国的骄傲,他作为伟大的爱国先驱和民主先驱,推翻了封建制度,为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这就是中山陵,如果你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来到这里游览、了解历史以及感受历史名城的魅力。

篇19: 游中山陵

孙中山安葬在南京,名为中山陵。于是我们慕名而来,游览中山陵的景色。

中山陵坐落在紫金山的山麓上。经过神道向中山陵走去,两旁都种着绿色植物,名曰“八角金盘”。神道附近种着许多参天古树,那高高的枝叶如同翡翠一般,遮住了我们头上的太阳,让神道更显得庄严、幽静。走完神道,中山陵便呈现出来了。我乍一看,吃了一惊:要到中山陵,还要走这么多台阶呀!台阶中连着几个平台,有许多游人。导游向我们介绍,这里有几百级石阶,奇妙的是,这台阶从下向上看全是石阶,从上往下看全是平台。

我爬上台阶,中山陵便出现在我眼前,屋顶是青色的,中间带点黄。至于墙吗,我也记不清了。走进内部,我们就走马观花地看了个遍,就去瞻仰孙中山的陵墓。我们来到个漆黑的长廊,随着人流往前走,穿过了一扇厚厚的门,来到了孙中山安葬的地方。这是约四五十平方的小屋,到处是汉白玉砌成的,洁白无暇,屋顶是圆拱形的,上方有透气的孔,屋中间是陷下去的,周围有护栏。靠着护栏往下看,只看见孙中山躺着的汉白玉雕像。原来,孙中山的遗体就安葬在下面6米左右的地方。这时,导游说:“它之所以设计成这样,是你们在往下看时,便自然而然地向孙中山鞠躬了!”

我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的独具匠心。游览完中山陵,我不禁对孙中山产生了一股敬佩之情。

篇20:中山陵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来到了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你们一定想去看看她最有名气、最具特色的景点吧。到了南京,如果没去中山陵,可以说你只看到了半个南京城。中山陵无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个。(他是南京城的名片,有半部民国史之称)

孙先生简介:说起中山陵,当然要提到它的主人--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本名孙文,字逸仙。外国友人都称呼他为”孙逸仙博士“。因为他(早年)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用过”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国内被尊称为孙中山先生。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学医的,后毕业于香港的西医学院,后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清朝末期,清政府腐败无能,孙中山依然弃医从政,并于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了”驱除按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著名纲领,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孙先生被已经宣布独立的十七省代表一致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1912年元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但也紧当了临时总统三个月后,为了追求南北和平,与袁世凯妥协,于童年的4.1日,辞去总统的职位,让位于了袁世凯,要求袁世凯发誓效忠共和,推翻帝制,来南京就任总统,但是袁世凯(他的幕僚以及势力都集中在北京)所以他当然不愿意来南京,就找了背景兵变为理由在北京当了总统,此后,孙中山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1921年他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在1924年1月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应冯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讨论国家大计,终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遗体经过防腐处理,安放在北京西山碧云寺。 1929年6月1日安放(长眠于)在了南京中山陵。

游中山陵日记300字游记作文

游中山陵优秀作文

游中山陵的作文

有关孙中山作文500字:中华伟人孙中山

我的家乡中山初中作文500字

游览中山公园作文300字以上

我的家乡中山优秀作文

有关孙中山的作文:走进伟人-孙中山

春天的中山公园初中作文

江阴中山公园作文

去中山陵作文
《去中山陵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去中山陵作文(共20篇)】相关文章:

围绕中山公园的作文2023-07-14

未来的中山作文2023-08-09

美丽的中山公园写景作文2022-06-02

南京三日游初中一年级作文600字2022-08-19

游南京柠卡王国作文600字2024-03-02

小学生游南京游记作文400字作文范文2023-06-06

佛山中山公园作文350字2023-12-02

东海大峡谷游玩记作文400字2024-01-09

美丽的中山公园作文500字2022-09-15

奉化中山公园的作文400字202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