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传说作文(推荐22篇)由网友“好运大菠萝”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端午传说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篇1:端午传说作文
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纪念伍子胥说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篇2:端午传说作文
每个节日都有它特定的历史,让人读起来非常入味。就比如端午节,相信大家很想了解端午节的传说是什么,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传说是什么。
端午节的传说是什么?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是什么):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纪念屈原(端午节的传说是什么):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通过以上对“端午节的传说是什么”的介绍,大家对端午节的了解不会单纯停留在表面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相信大家也有了自己新的认识。
篇3:端午传说作文
大家都知道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吧,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民间就有了“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而我们现在的端午节更多的是和一位诗人相关,他就是屈原。屈原是战国末期的楚国贵族,他因为遭到朝廷里权贵的嫉妒而被赶出都城郢。屈原在被放逐的日子里还是很关心自己的国家,但不久楚国又一次被秦军打败,连都城也丢了。屈原痛心于救不了自己的国家,就在五月五日这天怀抱大石投汨罗江。屈原死后,当地百姓都非常伤心,他们纷纷到汨罗江边去祭奠屈原。渔夫们划船去寻找屈原的尸体,还有人准备了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甚至把黄酒倒入江中,好让那些鱼虾吃饱而不去伤害屈原的尸体。渐渐地,每一年五月五日这一天人们都吃粽子、喝黄酒、绑彩蛋、划龙舟比赛,以此来纪念这位诗人、政治家,最后成为一种习俗而流传下来。屈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曾写下《离骚》、《天问》等著名的篇章,因此我们后来也称端午节为诗人节呢 端午节你是一个关于古人爱国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包好了粽子,准备那一天吃得饱饱的。还有一首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怎么样,这首儿歌好听吧。
端午又称“重五”,所以很多习俗都和“五”这个数字有关联。而且要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子、手腕或者足踝,称为长命缕。
我们柳州过端午节的方式是:一大早,大家先去买艾叶和菖蒲挂在门口,再贴上红纸。我奶奶还会包粽子,粽子的材料是豆子、板栗、猪肉。吃起来可香了!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都了解端午节了吧。
篇4:端午的简短传说故事
端午的简短传说故事
1、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纪念伍子胥说
端午节起源传说相关人物:屈原与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说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由来
民间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马上划船捞救,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另一种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说法是,公元前340年,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就是说我们现在吃的叶子包的粽子,其实在以前是竹筒装起来的,所以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来源传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了的情况下,写下忧国忧民的《离骚》和《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在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祠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桌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
篇5:端午的起源传说
端午的起源传说
1、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 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迎接伍子胥
有些说法则与吴国大夫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
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关于粽子,则有当地的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3、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4、迎涛神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带吴伐楚,五战五胜,攻破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都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5、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 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6、恶日禁忌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7、夏至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
(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而众多说法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篇6:关于纪念屈原的端午传说
摘录: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
纪念屈原——端午传说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0xx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的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另一个传说是,唐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听见黄巢来了就纷纷逃难,惟恐避之不及。这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妇人背著包袱,手里抱著个男孩象是在逃荒,感到很奇怪,就上前询问。那妇人说,“听说黄巢杀人不眨眼,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调去守城,我只好带着孩子逃命去了。”黄巢听罢,对这妇人产生了恻隐之心,说,你回去把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们家的人了。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老乡亲。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了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於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後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另一个传说是,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他看见一个妇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著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听了,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弓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於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後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篇7:端午得由来与传说
端午得由来与传说
一、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缘起和许多节俗活动均与夏令有关,且与夏至时间相邻,故称为夏节。晋代周处《风土记》就说过:“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义。还有一种说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二、端午的由来四种大众传说
传说一: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传说二:端午节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传说三:端午节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传说四:端午节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三、端午的由来其他传说
传说一:浴兰节说
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
《大戴礼记》为汉文帝时礼学名家戴德选编的是研究上古社会的珍贵资料。如果此说成立端午节在先秦时代已出现迄今历时二千余年可谓渊远流长。
传说二:“恶日”说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篇8:端午节放假时间表端午传说
端午节放假几天
端午
5月28日至5月30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30日(星期二,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5月28日(星期日)公休,5月28日(星期日)公休调至5月29日(星期一),5月31日(星期三)照常上班。
根据我国《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中,免费通行的时间范围只有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和国庆节等4个节日。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高速免费通行的时间里,也没有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说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
篇9:端午的来由传说故事
端午的来由传说故事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端午节节日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英文为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5月初五日,在湖北、湖南、贵端午赛龙舟活动端午赛龙舟活动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的禁忌有什么
一、躲午习俗
农历五月五端午节,民间认为这一天不吉利,有“躲午”的习俗。周岁以内的婴儿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家家都在门旁插艾蒿以驱避邪秽,小孩身上要佩戴棉布缝制的狗、小人等,这些东西要小心保护,忌讳丢失,否则年内将有灾难。躲过端午之后,要将所佩戴的东西扔到水里,以祛除灾祸。
二、阳刃之日,毒气攻身。
此日为五月初五,从农历气象上看,正是夏至左右,故也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也是实际上的羊刃日,这个农历的五月,阳刃为凶,本来就是所谓的“毒月”,共有“九毒日”,而端午又是“九毒”之首,故称为“毒日”。而从五行上看,任何一种五行过旺或过衰,都会形成邪气,都会对自然气候或人身健康,构成威胁与伤害;何况这个时节,也是毒虫坏虫肆虐猖獗的时候;故这一天需要在房门上,插艾、插桃技、插菖莆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或在儿童身上洒雄黄酒,以驱虫避邪,保障健康。
三、祭祀之日,阴气伤身。
端午节的一个最重要最普遍的内容,就是祭祀先人。不但祭祀投江自尽的诗人屈原,有的地方还祭祀忠臣伍子婿,祭祀孝女曹娥等,这天要包很多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江中,就象给死人上坟一样,而剩下的则自己享用,所以粽子实际上也是一种祭祀供品。而祭祀时难免产生悲伤,故此日也象清明节一样,人为制造出很强的阴气,而这些阴气,与阳气一样,也会伤害心理与身体比较弱质的人;如抑郁寡欢,心情不好,身体痛苦等等。故端午节这天,是诸事不宜的,更不适合上任、搬家、动工、开业、结婚、庆典等喜庆活动;也不适合参加娱乐活动等,而归宁父母,与家人团聚才是正确的选择。
篇10:关于端午的由来及传说
一、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端午节,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因此,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譬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即“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
端午一开始主要流传于南方吴越一带,并作为一种“图腾祭”出现。上古先民以“龙”为图腾,并选择在端午进行拜祭,端午节在当时其实是拜祭龙祖的节日。
二、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钟馗捉鬼的传说
在我国江淮一带地区,曾有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打鬼除祟、镇宅驱邪的旧俗。这一习俗始自唐代。传说唐玄宗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玄宗问他是谁,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不中,愿为皇上除天下妖魔。玄宗醒后,疟疾痊愈,于是命画家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图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张贴,以驱邪魔。
黄巢与端午节插菖蒲艾草的习俗
传说唐末农民起义军黄巢在行军中遇到一位逃难的妇女,此女人抱着大的孩子,领着小的孩子,黄巢问她为何不抱小的孩子?女人答:“怀里抱的,是大伯家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黄巢感叹,命她在端午日家门前挂菖蒲、艾叶,可避兵灾。该妇女将此做法传告了乡亲,于是全村平安,以至成俗。
家喻户晓的白蛇传故事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最家喻户晓的莫过于“白蛇传”的故事了。一年端午,好事之人悄悄对许仙说:“你若想看到白娘子的原形,趁今天端阳佳节,把雄黄酒让她喝下去,准有好戏看!”半信半疑的许仙为弄清真相决定一试。于是借口端阳节习俗,给白娘子满斟一杯雄黄酒。
无可奈何的白娘子一杯雄黄酒下肚便昏昏欲睡,慢慢露出蛇的形状。许仙看到一条白蛇躺在床上,吓得魂飞魄散,栽倒在床下。为救爱人,白娘子前往昆仑山南极仙翁处求得仙草,将许仙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最传统的说法: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农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身死,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江浙一带流传:纪念伍子胥、曹娥和勾践
端午节纪念伍子胥的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自刎。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夫差将其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为纪念伍子胥之日。吴越两地还流传端午节是为纪念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此外,浙江还有端午节来源于勾践操练水军之说。龙舟竞渡活动,被认为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的历史。
端午节是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一是,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是,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吴越地区“以像龙子”的文身习俗的遗迹。
夏至与“恶日”
也有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还认为端午节是“恶月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农历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从先秦以后,五月五日为不吉之日。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篇11:关于端午的由来及传说2023
一、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端午节,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因此,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譬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即“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
端午一开始主要流传于南方吴越一带,并作为一种“图腾祭”出现。上古先民以“龙”为图腾,并选择在端午进行拜祭,端午节在当时其实是拜祭龙祖的节日。
二、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钟馗捉鬼的传说
在我国江淮一带地区,曾有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打鬼除祟、镇宅驱邪的旧俗。这一习俗始自唐代。传说唐玄宗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玄宗问他是谁,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不中,愿为皇上除天下妖魔。玄宗醒后,疟疾痊愈,于是命画家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图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张贴,以驱邪魔。
黄巢与端午节插菖蒲艾草的习俗
传说唐末农民起义军黄巢在行军中遇到一位逃难的妇女,此女人抱着大的孩子,领着小的孩子,黄巢问她为何不抱小的孩子?女人答:“怀里抱的,是大伯家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黄巢感叹,命她在端午日家门前挂菖蒲、艾叶,可避兵灾。该妇女将此做法传告了乡亲,于是全村平安,以至成俗。
家喻户晓的白蛇传故事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最家喻户晓的莫过于“白蛇传”的故事了。一年端午,好事之人悄悄对许仙说:“你若想看到白娘子的原形,趁今天端阳佳节,把雄黄酒让她喝下去,准有好戏看!”半信半疑的许仙为弄清真相决定一试。于是借口端阳节习俗,给白娘子满斟一杯雄黄酒。
无可奈何的白娘子一杯雄黄酒下肚便昏昏欲睡,慢慢露出蛇的形状。许仙看到一条白蛇躺在床上,吓得魂飞魄散,栽倒在床下。为救爱人,白娘子前往昆仑山南极仙翁处求得仙草,将许仙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最传统的说法: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农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身死,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江浙一带流传:纪念伍子胥、曹娥和勾践
端午节纪念伍子胥的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自刎。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夫差将其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为纪念伍子胥之日。吴越两地还流传端午节是为纪念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此外,浙江还有端午节来源于勾践操练水军之说。龙舟竞渡活动,被认为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的历史。
端午节是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一是,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是,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吴越地区“以像龙子”的文身习俗的遗迹。
夏至与“恶日”
也有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还认为端午节是“恶月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农历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从先秦以后,五月五日为不吉之日。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三、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篇12:端午传说之白蛇现原形的故事
白蛇传的故事
There is a very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story that has a close connection to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Once upon a time on E-Mei mountain there lived two snake spirits, White Snake and Green Snake. These snakes, being magical, turned themselves into beautiful maidens and set off on a journey to the West Lake of Hang Zhou.
另一个与端午节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故事是“白蛇传”。从前,在峨眉山上有两只蛇精,白蛇与青蛇。这两只蛇精运用法力将自己变成美丽的女子,并到杭州西湖游玩。
When they arrived at West Lake they met a man named Xu Xian. White Snake quickly fell in love with Xu Xian and they were soon married. A Buddhist monk, named Fa Hai, warned Xu Xian of his wife's deceptive appearance and suggested him a plan.
当她们在西湖游玩时,遇到一位名叫许仙的男子,白蛇与许仙很快的相恋并且随即结婚。当时一位名叫法海的和尚,曾经警告许仙注意他妻子惑人的外表,并建议他一个揭开真相的计划。
On the day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ite Snake wished to stay home so as to avoid the Ay Tsao, used for protection from spirits, hanging on the doors of people's houses. Her husband prepared, according to Fa Hai's instruction, some realgar wine, as this was a tradition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ite Snake, thinking her magic would protect her from the effects of the realgar wine accepted a cup. After she drank the wine she became very ill and was barely able to get to her bed.When her husband came to her side, he found not his wife but a huge white snake. So great was Xu Xian's shock that he fell to the floor dead.
端午节当天,白蛇待在家里以避开人们挂在门上驱邪的艾草,而许仙则依照法海的建议准备了大家在端午节时都会喝的雄黄酒。白蛇自认魔力可以抵挡雄黄酒对她的影响,因此喝了一杯。但是在她喝下那杯酒之後,她却变得精疲力竭,几乎走不到床上。当许仙回到白蛇身边,看到的不是自己美丽的妻子, 而是一只巨大的白蛇,许仙震惊不已,从楼梯上摔死了。
After recovering from the realgar wine and regaining her human form, White Snake was grief-stricken to find her husband dead. She set off on a journey to obtain a potent medicinal herb, which could revive her husband. After returning and reviving her husband with the medicine, she explained to Xu Xian that the white snake he saw was actually a dragon and that this vision was indeed a very good omen. Xu Xian's fears were put to rest for the moment by his wife's fanciful story…
当白蛇恢复精力及人形时,她才发现自己丈夫已经身亡,因此白蛇外出寻找能使许仙起死回生的强效药草。许仙在服用药草,并起死回生之後,白蛇告诉许仙他看到的那条白蛇,其实是一只代表吉相的龙。而在那时,许仙也在白蛇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将恐惧抛诸脑后……
Story of White Snake/Vocabulary
magical 魔术般的(形容词)
The eight immortals in the Taoist legends have magical powers. 道教中的的八仙有魔力。
maiden少女(名词)
The prince rescued the beautiful maiden from the monster. 王子由怪兽手中救出美丽的少女。
journey旅行(名词)
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 on our journey? 你想参与我们的旅行吗?
buddhist佛教的(形容词)
Many people go to that Buddhist temple on the weekends.许多人在周末到佛教的寺院去。
monk僧侣(名词)
That monk lives a very quiet and peaceful life. 那位僧侣过著平静的生活。
deceptive迷惑的、骗人的(形容词)
I believe that the advertising is a little deceptive. 我相信广告总是有一些骗人。
grief-stricken极度悲伤的(形容词)
He was grief-stricken when he heard about his friend's accident. 当他听到朋友的意外时,他极度的悲伤。
potent强力的(形容词)
The poison of the snake is a very potent. 那只蛇的毒很强。
omen兆头(名词)
Ancient people thought a lunar eclipse was a bad omen. 古代的人们相信月蚀是一种坏的预兆。
[端午传说之白蛇现原形的故事]
篇13:传说作文
传说作文
传说找到了四叶草,就找到了幸福,那是因为,三叶草的,一叶草代表希望,二叶草代表付出,三叶草代表爱,而稀有的四叶草,就是幸福。
传说蒲公英的飘洒不是孤独的流浪,而是生命的延续,是糅合自然的本色。它们的生命短暂,它们时刻准备着用纷飞迎接新的生命。
传说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传说人的眼泪代表失望,鬼的眼泪代表重生,而天使的眼泪代表着夭折的爱情。
传说在眼角下方如有一枚褐色浅痣,那就是泪痣。而你的眼睛注定今生多泪,时而滂沱的泪,时而无意象露珠。这枚泪痔,为你生命中的爱而生长,它会发芽,成长,最后枯竭。
传说话说西元****年,K博士研制了时光机器,一时间,名声大噪。有慕名而来者,皆持钞而来。K博士也经常应邀到历史人物家里做客虽然这里的人弱智到了极点。这不,又有人来了,他赶紧去开门,只见门口有一座山,山上满载着老人头(事先声明,这人不是杀人犯),人呢,从烟囱中进去,那人像是用时光机器去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德国似的。那人说道:“K博士,院长让你和一些队员一起去趟西汉刘彻时期,执行任务中不得干预历史人呢?!
K博士已经走了,他们谈论着科长,“哎,你们说科长是不是太烦了”说话间,已经来到了大汉王朝御花园,因为不能隐形,只好找掩体,找好了掩体,定好了接头暗号和地点,就各考察各的。但他们百密一疏,把车屁股露在了外面。突然,刘彻朝这边走来,他不是瞎子,他看见了这个车屁股,他鼓捣几下就开走了,也不知是古代人太聪明了,还是设置太简单了,总之最后不堪一击,在几百年前的二十一世纪,这种手法叫做盗窃得了,跟古代人计较什么!
就这样,凭着这种智商,居然能够开走它,实在是不简单,刘彻则到了21世纪,一场好戏即将拉开序幕……
按说刘彻这人在现在是没有铁饭碗的,他只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手毛笔字,绝对有书法家的资质。再有古文顶呱呱,可录取那天居然饿晕过去了,有人送了他一句话叫“金玉其表,败絮其中”,最后却不得不拍卖了自己的一件上衣,也有几十万哪,好家伙,身上整个一个文物库啊!顿时,他受到了社会广大的欢迎。友人问着:“哪儿来的,该不是赃物吧!”刘彻火了,气势汹汹地说:“来人哪,给我拉出去斩了!”话音未落,来了三拨人,一拨来自警察局,他们骂骂咧咧地对刘彻说:“小子,我们怀疑你聚众闹事,跟我们走一趟。”一个穿白大褂的医生耐心的解释着,别跟精神病人杠上了。刘彻可是云里来雾里去的,两拨了,最后一拨是戏院的,他们心慈面善的,说:“不要打击表演天才的心啊,小子啊,我们要你了,你明天就可以来上班了。”甚至连记者也认为这是不错的头条,第二天,报社就登出来,真是雷厉风行啊!话分两头,K博士和几个队员正谈笑风生,突然惊呆了,一会儿醒了,醒了又昏了,想想又出不去,就穿上了防弹衣,还叫别人穿,说:“算了,咱们就把它当黄金甲得了!”说完,大步流星地朝着即将到来的弓箭走去……
传说传说,生活之泉涓涓不息!
昨天是尘封的历史,明天是朦胧的谜语,而今天是期待的礼物!
不要随意放弃你的生活,不要忘记,梦总有一天会做到最巅峰.就像他说的,梦,会让人惊醒,但会留给人回忆,传说,会有天使守护这份幸福.告诉我,幸福就象猫的尾巴,当猫不停地追逐幸福时,幸福却在它身后.它在生活,生活就在它心中.生活,有时侯就像一场戏,酸甜苦辣,但永远在上演.对,就像泉水一样,流淌着,永不停息!
传说,时间是静止的!
我们,是听着“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长大的90后,冥冥之中,仿佛给时间下了定义,这是动态的。时光飞逝,似水流年,一切都说时间在流逝,我却不以为然,记忆中,流逝的始终是不曾停息的'我们。
时间是静止的,我们是流逝的,也许多少年后的我们,饱经岁月的风霜,会一点一点学会,在静止的时间里,观察流逝的我们,会得到一点什么吧,或许。
传说,
泉边,我伫立,看着,黄昏夕阳的残韵,笼罩着泉,落叶,刚含泪与大树离别,盘旋而下,又卷入秋风的缠绵。旋转,飘落的蝴蝶,蝴蝶也会疲倦吗?落叶,告诉我,这是夏天的末尾。秋天来了,呵,秋天,落叶的坟墓吧,落叶,却依然眷恋着秋,毫不吝啬,将自己献给坟墓,这是秋天最凄惨又最火热的笑容。
席慕容在《初相遇》里说,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我们都在等,美丽的梦,携着千年的传说,或许,它改变不了什么,依然眷恋。
传说传说,是在很久以前的么?
在遥远的时代,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它没有内容,只有一个名。
很多人渴望传说,因为传说太令人神往,以至在传说中迷失了方向。
我想拥有一个传说,只属于我一个人的传说,不欢迎他人的干涉,不需要他人介入,只是默默地用一生去呵护,不需要它绚丽多彩,更不需要它家喻户晓。
在深林的枫树下,我独自坐着,身上的战甲血迹斑斑,手中无力地握着一把寒光闪烁带着血痕的长剑。我的战马躺在地上,它太累了。同伴们不在了。此刻近黄昏。想起黄沙漫天,血溅衣甲,兄弟呼唤,就涌起酸的苦的激流。一片枫叶飘下,挥剑把它折成两半,轻轻的飘在风中。远方还有马嘶,人生的战争还没有结束。自己的宿命,不是英雄!
传说,就是这样。
现在,夕阳西下,又是独自的一个人。
朋友们都走了,与传说是一样的。
无奈,叹息又无用,满怀愁怅没有人可以倾诉。
传说啊传说,难道人的一生真的是一个传说吗?
篇14:传说
春天的校园
摒弃了那份不属于我的银装与素裹,
现在的我,
更显得生机勃勃。
那一份对美的执着,
终于使我重新拥有对生命意义的追朔,
还有红花与绿树在诉说:
红花
尽管我不久又要没落,
尽管我很怕夜间的黑暗与寂寞。
但我还是会勇敢地生活,
看风吹着雨的执着,
不理会心急的孩童轻轻询问:
“你何时会凋零,
以结出硕果?”
因为死亡对我来说,
是一种过错,
无论风吹着我是多么柔弱,
我也要默默奉献出,
我的光和热。
当我重新获得生命的那一刻,
我就向春天许诺,
让我的一生,
灿烂地走过。
绿树
此时,
我没有选择沉默,
在浪漫的季节,
有风吹过,
“沙沙”的声音如歌。
我新的生命,
曾在诗人的中庭,词人的院落,
莹莹的绿色如泼。
校园的夜晚有星光闪烁,
我绵绵的枝芽,
曾自信地说过:“
黑夜的宁静,
已被我成长的声音打破。”
传说
在校园的春天,树花曾放开喉咙诉说。
上一篇:校歌
下一篇: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 相关推荐 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800字_12篇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作文1000字 相对自由论作文800字 悟作文_以悟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纽扣人生作文700字 善念作文800字 激情使人生美丽作文_以激情为话题的作文800字(5篇) 怀念夏天作文600字 以孝为话题的 珍珠的梦想 我的太阳作文800字 家风作文1000字 篇15:传说
传说,天山有一匹独角马,
每晚划过夜空,给人播下梦的种子。
传说,心里有一颗梦种子,
每天不知不觉,将改变你的人生。
传说,每个人都有一个传说,
无论你是否在意,只要你努力过,
时间都会为你编织这个传说。
篇16:传说
传说
传说chuán shuō[释义]①基本义:(动)辗转述说。~很古以前有种动物叫“蜮”。(作谓语)
②(名)人民口头上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这是有关李时珍的~。(作宾语)
[构成] 偏正式:传(说篇17:端午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可以叫端阳节。据说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在听到自己的国家将要灭亡的消息后,跳进了河里。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那时候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午饭,吃完午饭就出去看龙舟。龙舟上的老人,有的击鼓,有的划船,都想夺得第一名,使得岸边更加热闹。你挤我摸我,我们终于挤在前面看龙舟了。看到他们一起工作,争分夺秒,我们都欢呼起来,大喊大叫。最后,在观众的鼓励下,2号龙舟获得了第一名。
端午节后,我期待着明年端午节的到来。
篇18:端午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后各地人民的习俗都一样。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吃粽子,喝雄黄酒,戴香囊……
端午节那天早上,虽然不用上学,但还是早早起床,和妈妈一起去金叶市场买粽子。海利生食品店人很多,服务员阿姨太多了。妈妈站了很久才买了两袋粽子。我们买了一些菜,去看望我们的祖父母。
这些天,奶奶身体不好,爷爷在扫地。我妈看到她,赶紧拿了一桶水,拿起毛巾帮爷爷擦地板和阳台。我也帮妈妈换水,帮奶奶洗菜。奶奶一直说:“年轻固然好,老了就不行了!”我也安慰奶奶:“奶奶,以后我会经常来看你和爷爷的。”奶奶的脸上充满了喜悦。就这样,我在奶奶家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篇19:端午作文
端午节的这个假期,对我来说,真的很快乐的。
早上一醒来,妈妈就给我系五色绳(就是五种颜色的绳子编在一起),在端午节系五色绳,听妈妈说是我们这里的一个习俗,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相传民间喜欢用五彩线系在儿童手腕上(男左女右),俗称“长命线”,以祈求压邪避毒,长命百岁,可以保佑孩子们平安健康。嘿嘿,妈妈连我的脚上都给系上了五色绳啦。等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后,剪下来扔到河里去,可以带走所有的霉运及烦恼,这样一年都会开开心心的啦。妈妈还告诉我端午节的来历,让我知道了我们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
吃过早饭,我们一起去爬五莲山,天那么热,还有很多外地的客人来爬山啊。我和哥哥不想去山顶了,就在山下玩荡秋千,结果一不小心掉到地上了,屁股摔得可疼啦,嘿嘿!
这个端午节,我真开心啊!
篇20:端午作文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咸和甜。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我们悼念屈原的日子,那么,屈原是谁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有七个国家,其中秦国实力最雄厚,有一天秦国要攻打楚国,楚国贤臣屈原得知后,迅速禀告了楚王,并献计保卫国家,可楚王并不在意反而责骂了屈原,虽然后来屈原又努力了几次,但都无功而返。最后一次屈原返回家中时看到老百姓正在辛苦耕耘着,艰难生活着,想到自己不能为百姓分忧解难,万念俱灰之下投进了汨罗江。
屈原不仅是贤臣,还是一位有爱国情怀、学识渊博的诗人,所以他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在得知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也为了屈原的灵魂在江里不会饿着,百姓们纷纷把家里好吃的东西投进江里,还为了东西不被鱼虾吃掉,把吃的包成粽子投入江中。
所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就是为了悼念屈原。那么,粽子要怎么包呢?每年我都跟着妈妈包粽子,所以我很熟练。首先,我们要准备粽叶、糯米、五花肉、干贝、虾仁、鸡蛋、料酒、蚝油等材料。这些材料准备好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加工这些材料了。
第一步将五花肉放入碗中,再放入蚝油和料酒,然后进行搅拌,最后盖上一层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腌制三个小时,最好隔夜再拿出来,这样会更入味。第二步将香菇切成条状,干贝切成丝,然后一起放入锅里翻炒,翻炒过程中加入香油、酱油、五香粉等配料会更香。第三步开始包粽子,首先将粽叶折成立体三角形,先铺上一层糯米,然后把腌制好的五花肉放进去,再放入炒好的蘑菇、干贝和鸡蛋,最后再盖上一层糯米,用力压几下,盖上粽叶,完全包裹之后用芦苇草缠绕几圈打结完成。一定要把粽子包紧,这样可以防止粽子里的配料掉出来。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了,那就是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半小时到一小时。粽子熟了以后取出来后可以六个一组,用剩余的芦苇草捆绑成一串串,挂在门窗上,想吃时解下一个来,方便又好吃。
粽子刚出锅的时候,那诱人的香味真的让人流口水。每次家里的粽子出锅,我总是第一个吃的。今年的端午节,妈妈说她还准备包甜粽,真的太期待了!你们知道吗,粽子不仅可以包成菱形,还可以包成长方形,三角形……各种各样的形状,高颜值好口感。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粽子的香味永远留在我心中,这种味道让我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也让我懂得身为中国人要有一颗爱国心,我期待每一年端午节的到来。
篇21:端午作文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在这一天大家都选择包端午粽来纪念伟大的诗人,我也不例外。
今天我们回老家过端午节,峡山佳乐家在端午节这一天会有包粽子比赛。我就跟妈妈说,我要去参加包粽子比赛。于是妈妈就通过服务台给我报了名。在距离包粽子比赛,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我就和妈妈迫不及待的赶到了佳乐家。我们首先在佳乐家转了一圈儿,购买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伴随着营业员阿姨的一声包粽子比赛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就直奔比赛现场。营业员阿姨宣布了比赛原则,每人只有五分钟的时间,谁包的最多而且漂亮的获胜。一声“开始了”,我在妈妈的帮助下飞快地包起了粽子。这时我的心情既紧张又高兴。五分钟过的真快呀,一会儿功夫就到了,数了一下一共包了七个粽子,在我旁边的一位奶奶包了20多个。很明显,她是第一名。包粽子结束之后,营业员阿姨说大家可以将自己包好的粽子带回家,比赛结束第一名的另有奖品赠送,于是我就将我包好的粽子带回。
刚要走到佳乐家门口,就听见广播说:“一会儿在门前广场会有做蛋糕比赛”。于是我就让我妈给我报了名。比赛的时间大约在十点半左右,这次比赛的全是小朋友,大约有20多个人。我们在蛋糕师的指导下做蛋糕,每人发了一个蛋糕胚、奶油、还有切好的水果。就这样,我们跟着蛋糕师一步一步的做起了蛋糕,做蛋糕可真是个细活呀,一个小小的蛋糕,竟然做了40多分钟。看见自己胜利的果实,心里格外高兴。做完蛋糕之后,蛋糕师要求让我们一起合影,然后对我们小朋友颁发奖励。每人奖励雪糕一支,我们太高兴了。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奶奶给我们打来了电话,让我们回家吃饭。于是我跟爸爸妈妈带着胜利的果实:粽子、蛋糕,愉快的回到家中,结束了一上午的比赛,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篇22:端午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今天是纪念屈原的日子,一定要吃粽子呦!
我现在已经闻到粽子的香味了!
我冲进厨房,到锅旁一看:锅中热气袅袅,几个被棕叶包得牢牢的粽子浸泡在水里。哇!
好多粽子啊!
我叫到。刷好牙再来吃吧。妈妈对我说。我以风(不对!应该是光)的速度刷好牙,坐在餐桌旁,等待着美味的大餐。
没过几分钟,一碗香喷喷的粽子立即出现在我的眼前。这些粽子的口味样样齐全:有肉馅的、赤豆馅的、蛋黄馅的等等。我最爱吃的当然是大肉粽啦,我选起一个,急忙扯下外面包着的粽叶赶紧吃。
当我咬下第一口时,我又一次品尝到了那鲜美的味道。美味的糯米再加上好吃的肉,简直胜过山珍海味。在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我想到粽子的由来。
公元前340年,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入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代代相传。现在,我一边吃着粽子,一边问着妈妈关于屈原的故事,过着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传说作文(推荐22篇)】相关文章:
小学生端午节传说的作文2022-09-06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200字2023-03-02
端午节的历史作文2022-05-08
描写端午节风俗习惯作文2022-08-03
端午节的由来_750字作文2023-02-24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800字2022-11-02
端午节的由来四年级作文2023-07-05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450字作文2022-11-29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700字2023-05-11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