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品国学作文800字(共29篇)由网友“PXH”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读经典品国学作文8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读经典品国学作文800字
最近,我们都在学习国学。我也读了一本书名叫《国学经典》。读完了这本书,我不由得发出一些感叹。
这本书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两个部分。第一单元主要讲的是节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句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历史教训时写下的警世名言。意思是:历观前代王朝和古老的家风,往往勤俭节约意味着成功,奢侈浮夸意味着失败。是呀,这句话用于我们现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节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它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用心,我们就会想出节约的好办法。你瞧,这是我和姐姐想出来的:
1、将用剩的小块肥皂收集起来,做成了大块肥皂。
2、把雨水收集起来,用来浇花。
3、把没有用完的作业本合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新本子。
怎么样?这些节约的办法你用过吗?如果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吧!
第二单元主要讲的是强自信。“天地之性,人为贵。”这句话选自于,《孝经。圣治章》。意思是: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都一样的得到天地之气成形,禀天地之道成性。但只有人最为尊贵。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是有很多人自己没有发挥出来罢了。我就把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发挥出来了:
1、我把字写得很好。
2、我的作文常被老师称赞。
3、我的舞蹈跳得很不错哦,还获得了证书。
瞧!我的优点和特长很多吧!相信你也一定有很多优点和特长,赶紧发挥出来吧!
第三单元主要讲的是智慧。“知者创物”。这是《周礼。冬官。考工记》中的一句话,意思是:由有智慧的人设计发明。用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人也很多,下面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贺龙同志在紧要关头让战士们扔掉草帽,使敌军自相残杀。包公运用智慧,使用了计谋,从毛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还有许多的例子……就不一一说明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之柱和心灵家园。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篇2:读经典品国学作文800字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里有几样不可缺少的东西-——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是孔子到孟子以以及董仲舒完善的。
读了这一套书以后我真是感慨万千,它让我知道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它似一个知识库,点亮了我的心灵。“仁”里面的《美金的价值》、“义”里面的《大义桥》、“智”里面的《无心的鹿》……其中我最喜欢“信”这本书,我能从中体会到“信”让人受益非浅,那一句句简练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例如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言心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古今中外诚信使人们走向文明。季布大家一定都熟悉,他只要答应别人的事无论多困难他都想办法办到。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大将,曾几次打败汉军。刘邦当皇帝后下令通缉季布,季布只好化装到山东一朱姓家当佣人,朱家知道他是季布后收留了他,而且帮他向刘邦说情。刘邦后来封季布为中朗。季布有个朋友叫曹丘生,专爱拍马屁,听说季布当了官便来巴结。季布见曹丘生来就虎起了脸,骂了他几句。谁知无论季布态度多严厉,曹丘生照旧陪着笑还说:“我听说楚地有‘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季布听后很高兴就待他为上宾,曹丘生走后到处宣扬,季布的名生就越来越大。这就是一诺千金。
诚信是不分国界的,在美国一个庄园主的家里有一把新斧子,庄园主的儿子看见了十分喜爱,他想试试斧子快不快,就对准一棵樱桃树砍去,只听“咔嚓”一下树被砍断了。男孩一看不好,就把斧子放在原位躲进了小屋,但后来因为‘诚信’还是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这就是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的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
不管是季布还是华盛顿,在他们身上都有个共同点“信”,我们必须要以诚待人,正如李嘉诚的所说“我们要以诚代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国学,是你使我的知识一天天充实,是你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要大声对你说:“谢谢你”!
篇3:读国学 品经典
今天,我在手机上听了一节生动有趣的国学课,这是由程老师给我们讲的一首古诗《江南春》。
程老师把《江南春》这首古诗分成了两部分给我们讲解,程老师告诉我们说,古诗的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是作者把他在江南看到的美丽的春天景色生动全面的进行了描写。而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作者又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形容了如烟似雾的春雨中,树立着无数的楼阁亭台的繁华景象。作者在短短的四句诗中竟然用了三种写作说法,一首诗就把我们带到了春天的美丽江南,闭上眼去想象诗中的画面,仿佛我也身在其中。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一定要善用修辞手法,这样我们写出来的东西才能生动有趣。
篇4:读经典品国学心得体会
为了提升我县党外干部综合能力,湄潭县委统战部组织了40多位党外干部赴山东威海校区学习,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学习。9月13日上午,聆听了青岛市委党校副教授、哲学博士、山东省社会学会理事徐文涛的国学讲座,让我系统的了解了什么是国学,国学的历史地位,使我对做人、做学问、搞好各项工作深受启发。
徐文涛老师精彩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深刻了解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中华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养,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
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完善。在工作中,要时刻从求学、立身、明德和思想境界中不断提升。通过学习,不难看出孔子也非天生圣人,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在学习中提高,良好的道德的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自我的约束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思想和言行的高度统一,已经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在当今这个日渐浮躁的社会中,我们要经常开展“学国学、思先贤、树正气、扬美德”的活动,通过读《国学》,使我们的心灵有所启迪,修身正心,有所收益,也就是说,按对照一下我们是如何做人的、如何工作的、如何经营家庭的、如何教育孩子的、如何当好领导的……我们的心地是不是够善良,我们有哪些是君子行为,又有哪些是小人行为,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怎样……我们要用心去读,认真品味,才能够荡涤内心深处的污垢,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准,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篇5:读经典品国学心得体会
对于从前的我来说,感觉国学有阳春白雪的味道,似乎是雅堂之事,是饱读诗书者的功课,在大师们口中笔下舞蹈,高不可攀。如今,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国学不仅在庙堂上生辉,在民间照样闪光。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教育一直都是以圣贤的经典为基准,就是在元朝与清朝时,外族入主中原时,这种教育方法也不曾被改变。这种以国学为基础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人与治国能臣。然而现代的教育,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能方面的开发加大重视,对于人的德育与做人做事方面却不管不顾。其实一个再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德行,也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不会得到幸福的人生。这些道理也都写在国学里面,让现代人可以了解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让现代人在浮躁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幸福之本。
互联网,手机,汽车等现代工具让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功利。现代化提高了国人的生活节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带给人们快乐,反而带给人们更大的压力。是高科技的错吗?我想不是,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必定要进入现代化。当人们的心灵面对这烦躁的社会,不知道如何生活了,心中少了那份宁静与自在。当大家只是以物质为基础,而精神上却一片荒芜时,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是我们该静下心来,研读下我们圣贤的教诲时候了。
读读这些经典的语句就知道,“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关于学习,事业,人生的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我们祖先早就归纳在国学中了,而且到现代业一样的适用,不仅现在而且在以后绵长的岁月里也一样适用。如果我们不好好珍惜自己的文化,让这些指导我们人生的哲理从我们身边白白溜走,然后还抱怨生活的不如意,真是怪不了别人。
看到社会上的人可以越来越多的读国学,了解国学,这是社会的进步,让我们一起为弘扬国学而努力。
篇6:读经典品国学心得体会
通过学校这次征文,我才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视,搜到我们山东卫视20xx年推出的国学竞赛节目《国学小名士》,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节目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让青少年通过诵读学到的知识把我们中国的传承文化告诉所有人,包含了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园林建筑、衣食住行等等。我被里面的选手们优秀的表现、丰富的经验积累、精彩绝妙回答深深的吸引了。看到专家老师们的点评,知识的活学活用,每个问题都能举一反三,让知识在生活中孰能生巧。让我感到了我有点孤陋寡闻,我所知道的,所懂得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我看完这个节目,对我的感触很大很大,在我的脑海里搜一下我们大美临沂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其实我们临沂就有游不完的名胜古迹,这些都是集自然与文化为一体的地方,有学不完的历史文化,临沂是一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建成时间是公元492年,原名叫古城琅琊。以沂河得名,几十万年的沂河两岸就活动着人们祖先的足迹,临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丰富的文化资源孕育了特色鲜明,异彩缤纷大美临沂,主要体现在了————我们每个临沂人都知道的位于琅琊王路与水田路口的琅琊王遗址。还有我们的书法广场里面有学不完的历史名人的书法和文化。王羲之故居,北城的博物馆和位于沂蒙路的烈士陵园等等。临沂的乐舞已成为民间传统舞蹈的精髓,扑蝴蝶也是沂蒙地区极具特色的广场舞蹈,柳琴戏、剪纸、印染、捏面人,老虎鞋,书画等。还有我们临沂特有的特色小吃———糁、八宝豆豉、沂蒙六姐妹煎饼、蒙阴光棍鸡,莒南锅饼等等都是沂蒙独有的地方小吃。这些都是我们临沂专有的历史文化的记载。
说起我们临沂的传统美德,也是说不完的。二十四孝中的六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们临沂的。负米养亲、单衣顺母、卧冰求鲤等等,我们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尊老爱幼,孝敬长辈,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这些是我们每天都必须做到的。正如我现在学的跆拳道正是先学习礼仪。礼仪可以说是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外在表现。也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良好沟通的技巧。礼仪每时每刻的都出发生在我们身边,因此我们要做个有礼,又孝的青少年。
篇7:读经典品国学心得体会
国学博大精深,自问知之甚少,原本以为“国学”只是年老学者们钻在故纸堆里埋首做的文章。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才明白国学几千年来一直是我们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我们中国文人的精神脊梁。我们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有了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做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中国的历史发展,也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通过这次在线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素养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要做到慎言、慎行,就要常常自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诱惑颇多,如何克制贪欲,就要靠平常多学、多思,以史为鉴,以人为镜,虽不一定能达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最高境界,但也一定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富则接济天下”。“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不是玩笑话,是一个我们忽视了很久的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身为中国人最幸运的不过拥有祖辈圣贤们留给我们的金玉良言。这些经过千百年的印证的人生的体会,为人处事的道理,学习知识的方法甚至是细致入微的生活感悟,我们的祖先从不吝于赐教,早就倾囊相授了。
二、学习国学,必须取其精华
现代人学国学最重要的是明白为什么而学?有人学《周易》是为了看风水,学道家是为了练气功,中国自古以来兴盛的是术,寂寞的是道。四书五经在古代是历朝君王假以利用统治臣民的工具,有许多观点论述不附合现代社会的需要,甚至是糟粕。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多思考,以社会发展进步的眼光取其精华,古为今用。例如: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统治者借此标榜自己是道德教化的化身,神化个人威信,以愚弄百姓,达到“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统治效果。现今社会虽也应“以德为政”,但我认为这“德”应是“良法”,“法制”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才是真正的“北辰”,才能“众民拥之”。
三、学习国学,结合中西方文化对照借鉴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传诵着中华文化的观念文明。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使中华民族以特有品质和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纵观世界文明史,我们同样也可有所领悟。例如,数千年前古希腊文明已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相融合,形成了人类千古永恒的目标—“奥林匹亚”精神。公元前600—3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国产生了老子、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他们正为“儒学治国”“政道治术”时,印度有了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流传至今;西方有了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伟大的哲学家。
因此,我们学习国学更应跳出关系圈,以国学的精华养成处世为人之道,以宽阔的胸襟,求实的态度,树立自己人生的信仰,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生的教育。诵《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不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这个暑假我认真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颇深。
一提到“国学经典”四个字,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教育一直都是以圣贤的经典为基准,就是在元朝与清朝时,外族入主中原时,这种教育方法也不曾被改变。这种以国学为基础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人与治国能臣。然而现代的教育,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能方面的开发加大重视,对于人的德育与做人做事方面却不管不顾。其实一个再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德行,也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不会得到幸福的人生。
我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教育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教育赞歌——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古典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经典,是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典籍的核心部分,对我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横贯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学,铸就了华夏民族赡厚的文化史。古典文学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闪烁着中华民族的特有精神基因,它孕育出无数中华英才,千古风流人物,他们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至今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和中国人的人格智慧。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它能穿透深邃的历史时空,和我们的心灵相遇,相励、相慰,犹如世代相传的火种,点亮近代相承的人们的智慧和情感之灯。
打开古典文学,你就犹如进入了知识的宝店,让你大开眼界,让你如饥似渴,让你得到一把把开启智慧的钥匙,空虚、无聊、浮浅、骄躁将远你而去,你的精神将得到大的升华。从国学中你可知道如何励志、励炼、学习、生活、审美、健身、医疗等。古典文学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国学,受益仍是匪浅。老子的道德经能够培养我们的哲学思想,增强自身的修养。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是做为人的道德准则。而孙子兵法又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深得中外军事、经济、史学家的青睐。司马迁《史记》不仅记叙了中华文明史,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我认真看了《国学经典与教育》的视频和读本,其中《弟子规》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人要爱国首先要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父母就为这个新的生命而忙碌,不管爸爸妈妈工作多么辛苦,回到家后,为我洗衣做饭,辅导我功课。现在我们已经是成家立业了,也为人父母了,我经常教育我的孩子,做人要有爱心,要学会体贴父母,关心别人,也可以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长大后会更加孝顺父母,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要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一代一代传下去。
人与人之间都要和睦相处,互相关爱,别人做错了,就要以理服人,尽量与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学习他们的优点,帮助自己改正坏习惯。学习要用功,只要功夫到了,不懂得地方自然就明白了。遇见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问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些人生中最基本的事情,也最需要努力。只要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完美。
再如读《论语》时,我对《论语》及其作者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们的很多风俗习惯、礼貌用语原来都来自于《论语》,《论语》在2500多年后仍能拥有如此深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广为流传。《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的确,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学习要动脑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题海战术,要学会思考和总结。只有在努力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自己的学习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如果仅仅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像种庄稼想不劳而获一样。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工作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一股劲走到头,才发现是个死胡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从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时刻提醒着自己,只有亲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报,不要有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尝试,去付诸行动。《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学会工作,还教会了我做人。所以,我坚信,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通过这一段时间网上视频和读本的学习以及对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经典的涉猎,感觉国学不仅在庙堂上生辉,在民间照样闪光。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阅读和学习国学经典,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这使我受益匪浅,我学到了许多,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取其精华,融入其中,让学生们用心去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灿烂。
读经典品国学心得体会三: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中一朵怒放的齐葩.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风靡文坛,故事流传,广及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如此之宏著怎一个“梦”字解决呢 不错,《西游记》它的艺术成就,人物塑造,思想内容等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而在这儿,我只从弗洛伊德的“梦”论入手,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解析《西游记》.
为了能使《西游记》的创作与梦联系上,我们先来看一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创立初期,由于他得天独厚的文学素养,他选择了与“语言”有密切联系的“谈疗法”来救治他的精神病人.在他看来,精神病人被封闭压抑了的内心障碍,可以经由语言交谈而得以宣泄或净化.可见,精神分析学说在初期阶段就与文学理论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重视,考察病人的语言反应到对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语误,笔误,读误的心里分析,在向前跨出一步,就与作家的文学创作现象联系到一起了.这种联系实际上在标志着精神分析学说诞生的《梦的解析》(1900)一书中已显出端倪.
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方法推衍至文学创作上来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将作家与精神病患者联系在一起,而这一联系的桥梁就是“梦”.弗洛伊德认为,作家的写作也是在做梦,只不过是在非睡梦状态下作梦,因而他的作品也是他内心无意识本能的变形显现,欲望的替代满足.我们往往会说自己作的梦是混乱,荒谬的,完全是一种变了形的东西.
篇8:读经典品国学心得体会
国学博大精深,自问知之甚少,原本以为“国学”只是年老学者们钻在故纸堆里埋首做的文章。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才明白国学几千年来一直是我们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我们中国文人的精神脊梁。我们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有了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做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中国的历史发展,也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通过这次在线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素养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要做到慎言、慎行,就要常常自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诱惑颇多,如何克制贪欲,就要靠平常多学、多思,以史为鉴,以人为镜,虽不一定能达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最高境界,但也一定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富则接济天下”。“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不是玩笑话,是一个我们忽视了很久的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身为中国人最幸运的不过拥有祖辈圣贤们留给我们的金玉良言。这些经过千百年的印证的人生的体会,为人处事的道理,学习知识的方法甚至是细致入微的生活感悟,我们的祖先从不吝于赐教,早就倾囊相授了。
二、学习国学,必须取其精华
现代人学国学最重要的是明白为什么而学?有人学《周易》是为了看风水,学道家是为了练气功,中国自古以来兴盛的是术,寂寞的是道。四书五经在古代是历朝君王假以利用统治臣民的工具,有许多观点论述不附合现代社会的需要,甚至是糟粕。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多思考,以社会发展进步的眼光取其精华,古为今用。例如: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统治者借此标榜自己是道德教化的化身,神化个人威信,以愚弄百姓,达到“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统治效果。现今社会虽也应“以德为政”,但我认为这“德”应是“良法”,“法制”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才是真正的“北辰”,才能“众民拥之”。
三、学习国学,结合中西方文化对照借鉴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传诵着中华文化的观念文明。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使中华民族以特有品质和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纵观世界文明史,我们同样也可有所领悟。例如,数千年前古希腊文明已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相融合,形成了人类千古永恒的目标—“奥林匹亚”精神。公元前600—300年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国产生了老子、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他们正为“儒学治国”“政道治术”时,印度有了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流传至今;西方有了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伟大的哲学家。
因此,我们学习国学更应跳出关系圈,以国学的精华养成处世为人之道,以宽阔的胸襟,求实的态度,树立自己人生的信仰,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生的教育。诵《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不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这个暑假我认真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颇深。
一提到“国学经典”四个字,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教育一直都是以圣贤的经典为基准,就是在元朝与清朝时,外族入主中原时,这种教育方法也不曾被改变。这种以国学为基础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人与治国能臣。然而现代的教育,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能方面的开发加大重视,对于人的德育与做人做事方面却不管不顾。其实一个再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德行,也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不会得到幸福的人生。
篇9:读经典品国学心得体会
我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教育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教育赞歌——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古典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经典,是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典籍的核心部分,对我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横贯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学,铸就了华夏民族赡厚的文化史。古典文学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闪烁着中华民族的特有精神基因,它孕育出无数中华英才,千古风流人物,他们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至今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和中国人的人格智慧。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它能穿透深邃的历史时空,和我们的心灵相遇,相励、相慰,犹如世代相传的火种,点亮近代相承的人们的智慧和情感之灯。
打开古典文学,你就犹如进入了知识的宝店,让你大开眼界,让你如饥似渴,让你得到一把把开启智慧的钥匙,空虚、无聊、浮浅、骄躁将远你而去,你的精神将得到大的升华。从国学中你可知道如何励志、励炼、学习、生活、审美、健身、医疗等。古典文学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国学,受益仍是匪浅。老子的道德经能够培养我们的哲学思想,增强自身的修养。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是做为人的道德准则。而孙子兵法又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深得中外军事、经济、史学家的青睐。司马迁《史记》不仅记叙了中华文明史,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我认真看了《国学经典与教育》的视频和读本,其中《弟子规》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人要爱国首先要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父母就为这个新的生命而忙碌,不管爸爸妈妈工作多么辛苦,回到家后,为我洗衣做饭,辅导我功课。现在我们已经是成家立业了,也为人父母了,我经常教育我的孩子,做人要有爱心,要学会体贴父母,关心别人,也可以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长大后会更加孝顺父母,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要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一代一代传下去。
人与人之间都要和睦相处,互相关爱,别人做错了,就要以理服人,尽量与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学习他们的优点,帮助自己改正坏习惯。学习要用功,只要功夫到了,不懂得地方自然就明白了。遇见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问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些人生中最基本的事情,也最需要努力。只要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完美。
再如读《论语》时,我对《论语》及其作者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们的很多风俗习惯、礼貌用语原来都来自于《论语》,《论语》在2500多年后仍能拥有如此深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广为流传。《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的确,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学习要动脑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题海战术,要学会思考和总结。只有在努力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自己的学习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如果仅仅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像种庄稼想不劳而获一样。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工作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一股劲走到头,才发现是个死胡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从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时刻提醒着自己,只有亲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报,不要有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尝试,去付诸行动。《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学会工作,还教会了我做人。所以,我坚信,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通过这一段时间网上视频和读本的学习以及对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经典的涉猎,感觉国学不仅在庙堂上生辉,在民间照样闪光。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阅读和学习国学经典,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这使我受益匪浅,我学到了许多,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取其精华,融入其中,让学生们用心去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灿烂。
篇10:“读经典·品国学”征文启事
“读经典·品国学”征文启事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教育厅、省语委下发《关于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精神,以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承,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宝贵资源,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江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内江日报社将联合开展“读经典·品国学”征文活动,面向全市各学校和社会各界征稿。
一、主办单位
内江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内江日报社
二、征文内容
1.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参考书目或其他国学著作,以“读经典·品国学”为主题,讲述自己国学经典阅读经历、身边的国学经典诵读故事以及对国学经典的认识、感悟、体会等。
参考书目如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国学》(四川党建期刊集团 四川民族出版社);《国学》(成人版)(四川党建期刊集团 四川民族出版社);《论语》(上海古籍出版社);《道德经》(中国华侨出版社);《孟子》(中华书局);《老子》(中华书局);《弟子规》(文化艺术出版社);《三字经》(人民文学出版社);《百家姓》(吉林美术出版社);《千字文》(中国和平出版社);《三国志》(中华书局);《资治通鉴》(上海古籍出版社);《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国学经典》(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宋词三百首》(青岛出版社)
2.征文体裁不限,散文、杂谈、诗歌等均可,散文、杂谈字数1200字以内,诗歌30行以内。
三、征文对象
全市在校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
四、征文要求
征文稿件必须原创,不得抄袭、套作他人文章。每件作品可提供1~3张相关图片。征文一律使用word文档,文末需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年龄、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图片使用jpg格式原图,与word文档打包传送,不得将图片粘贴在word文档上面。
五、征文刊发
1月1日至月30日,《内江日报》《内江晚报》及内江日报社新媒体平台将开设专栏刊发征文稿件。内江文明网、文明内江微信微博同步刊载作品。
六、征文评奖
征文活动将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和优秀奖若干名,另设组织奖。
七、投稿邮箱
304931572@qq.com
联系电话:18683217100
内江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内江日报社
12月17日
篇11:读经典品国学心得体会
20xx年9月18日,我在青口镇中心小学参加了“赣榆县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活动中观摩了韦惠华老师执教的《学而不厌》和陈学壮老师执教的《北冥有鱼》的示范课,最后听取了由朱红甫主任主持的讲座。通过培训学习,我认识到上国学课,意象大于意义,不求字字落实,重在培养兴趣。教学中,要掌握两条原则:取舍有度,化繁为简;言意兼得,古为今用。有时一课的教材内容很多,教师要学会取舍,在人文熏陶上有所取舍,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在文言常识上有所取舍,不要面面俱到,帮助孩子们学有所得。要使我们的国学课更加有效,需注意三个策略:诵读积累(字音、节奏、语气、韵味)、巧用注释(读前、读中、读后)、巧妙链接;处理好四个关系:国学课堂和语文教学的关系、资源拓展和文本解读的关系、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人文熏陶和积累语言的关系。我们要把国学课程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补充,学习国学要以诵读、阅读为主,要注意学生的基础,要基于学生的体验,对于古今义有差别的字的意思理解要在教学中落实。醉心于国学,徜徉于经典。
篇12:读经典品国学作文高中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巍巍如山,勃勃如海,是什么让我们民族的文明如此含宏阔大,深沉磅礴?又是什么让我们民族的文明,如此经久不衰,那就是我们的国学经典。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句话的意思是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在没读这篇文言文之前,我一直都认为我不够聪明就永远比不上那些本来就很聪明的人。其实不是这样,只要我比任何人都要努力尽心尽力的去做任何事,这样即使我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即使我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尚往来;有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誓死保国;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志存高远;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每个青少年都应该了解和熟悉国学,让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时常充盈我们的心田通过学习国学知识,提高了我们对人生的理解,形成积极向上的观念。
让“国学经典”中智慧之光,引悟我们走出迷茫,努力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篇13:读国学品经典小学生演讲稿
很多年前,我在一本书上看到_曾经说过一句让人们震惊的话:“要想毁灭一个民族,就先毁灭其文化。”后来又陆续看到“要摧毁一个国家,首先要破坏这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同化其传统文化”,“一个不尊重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只会走向毁灭!”之类的话语,无一不警醒我们要弘扬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决不能轻贱优秀传统文化,做自毁传统文化“长城”的罪人。
人看大节,看思想看基础。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求水之远者,必浚其源。”培养中小学生,促其健康成长,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特别是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思想道德的教育与形成,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只有把思想根基扎实扎牢了,中小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才有可靠的保证。因为,国学经典讲的是天地之间的大仁大义、大道大德,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精华,也是完美人生的立身之本、处世之道、成功之基、动力之源。《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充分体现了弘扬光明正大的道德,在于感化和引领民众,达到最完善理想境界的思想。
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小学生精神营养套餐中不可或缺的珍贵部分,要让他们从这些内容中不但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增强弘扬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弘扬就要认真学习、诵读、背记经典的诗词和散文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就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所创新和发展。对学生而言,学什么比会学重要;对教师而言,教什么比会教重要。正如新闻报道中说的那样:“在翻看全国课程教材时,他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很悲哀。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为我们理清弘扬与创新的本质关系,澄清当前教育实践中的许多模糊认识,坚持、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要认真贯彻执行,自觉为弘扬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篇14:品国学经典作文
俗话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书不仅仅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有人说,书是读书人的精神食粮。有人说,书是一把通向成功的钥匙。但是在我看来,书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畅游书海的世界是许许多多人的梦想,知识就象一片汪洋大海就算是去世了,也无法了解所有的事情。学习的世界是永远没有境止的!每本书里都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道理。比如《假如给我三日光明》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残疾人的痛苦,她虽然身残但志不残,应该一事无成的她,但却创造了奇迹,成为了著名的女作家。为此我也感慨万分。只要努力,世界上没有做不成功的事情。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每个人的力量和智慧都是无限的!再比如《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敲响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警钟。也让我在那一瞬间明白,我要好好学习,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量!我也相信我们中国会越来越富强,科技会更加发达!还有呢!《格林童话》这本书,充满了童话音素。让人觉得语言幽默,生动而又形象。让人看了以后十分开心,忘记了一切烦恼。书是美好的!
书不权让我们了解了许多知识,也让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比如《假如给我三日光明》这本书就让我学习到做人应该不屈不挠这种精神,我相信如果我能有这种精神,也能够做一个成功人士!再比如《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让我有了爱国精神,知道了要为祖国付出。还有《格林童话》这本书,让我知道人要语言幽默一点!看来书中不仅有知识,也有十分深刻的道理。书中真是有宝。比金银财产还要珍贵。书不权仅能帮助我们,也可以做为我们读书人的精神食粮。有一个神奇的数字“21”,如果你想养成一个好习惯,这个好习惯坚持21日,那么这个好习惯会伴你终生。如果不相信的话,请你们也试一试呀!现在我也已经成为一个有名的小书人了!我从书中也感受到了许多不一样的收获!书是什么?书是我的食物。我扑在书上,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读书的孩子最美,我们大家一起,做最美的孩子。做最爱读书的孩子!成功就在不远处!
篇15:品国学经典作文
好的作品是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成为真正的经典。唐诗宋词是经典,它们经历了多少世代的推敲和琢磨,毫不褪色。四大名著是经典,带给人们的是精神财富,永垂不朽。
我是爱好读书的。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是《西游记》和《三国演义》,读过去一遍让人久久深陷那小说情节中。
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先生并不是简单的叙述师徒四人西日取经的故事,在我看来大有深刻含义。书中的唐僧他求取真经象征着我们生活中的目标,唐僧只想能够早日取得经文一步一步翻山越海,这是代表着追求梦想的执着与坚韧。孙悟空,相比这是大家都喜欢的人物。他有猴子顽皮的特性但是他善良,认定了的不会改变,一路上帮助唐僧降妖伏魔。而他的精神就象征着我们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先来说说沙僧,可能他在戏中话不多,被网络总结为两句:“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或者是“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但是他代表着我们应该具有的沉稳和谦逊。最后再来说说猪八戒吧。大家肯定会觉得猪八戒就是个搞笑的角色,能有什么深刻含义呢。猪八戒,爱吃爱玩,但是他象征着追求自由、安逸的生活。我们平时也是这样啊,吃好吃的东西,娱乐游戏,这是我们喜欢做的事。真是有这师徒四人才取得了真经。如果我们生活中也兼有这四样:目标,能力,沉稳,安逸。综合起来必定过着既舒适有有意义,最终会走向成功。
然而《三国》里的种种更让人充实丰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他有才能,年轻有为,知恩图报,心地善良。他没有写的那么神秘不可捉摸,他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与刘备一起半城烟沙。九伐中原复长叹,半生戎马付西川。
说罢中国的名著,我再来说说我挺喜欢的一部外国经典,就是泰戈尔的《飞鸟集》。泰戈尔把诗幻化成风,穿越大海和森林,寻找属于它自己的声音。泰戈尔的诗如壮丽的日出,诗中散发的哲思,犹如醍醐灌顶,定人茅塞顿开。我很喜欢这本书,诗人以卓越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
我对经典的解读还很浅薄,但是有一点我始终明白,经典永远不会过时,经典的魅力会随着时间的蔓延增值。
篇16:读经典品国学的七年级作文
《论语》——儒家的经典,人人颂之,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几千年来都闪耀着不灭的思想光芒。从春秋战国延续到今天,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湮没的是时光,不变的是思想,是其中所体现的可论可语的核心价值观。可在浮躁匆忙的浅阅读时代,又有几个人能静心阅读《论语》,有几个人能真正的走进了孔圣人那的博大精深的思想海洋中呢?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论语》中的经典名句比比皆是,可谓是家喻户晓,可真正能正确理解其意思的却是很少,能参透其中的内蕴的更是少之又少,能以之为引导而付之行动,笃志前行的人就寥寥无几了。
不知何时,汉服风靡起来成为时尚,国学经典传承之风劲吹,于是乎那部似乎早已被淡忘的《论语》又称为大家热议的宠儿,这一切仿佛是个好的兆头。然而,国民是真正的要融入我们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还是仅仅盲目跟风,寻求表面而肤浅的形式?抑或是以《论语》为噱头,用曲解搞怪经典来博人眼球,赚去网络流量,得到利益的最大化呢?这是不难分辨的!
网上、大街小巷,形形色色的“汉服”铺天盖地而来,从面料到样式都煞是好看,有轻薄如沙的、有露肩漏脐的,更有超级“短裙”,这“汉服”的变异恐怕会让老祖宗惊魂的!本来穿汉服,应该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就像读《论语》一样,应该是出于经典的尊重,爱我中华,爱我泱泱大国,就应该表现为对文化精髓的敬重,竭尽全力的传承与发扬,而不是徒有其表的声势,更不应该是打着文化传承的幌子,博取商业价值,这会把我们青少年的思想认识带到偏离的轨道上,于己于国都是极为不利的,这的确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前几年,于丹教授未迎合时尚而曲解《论语》,从而闹出许多笑话,但在当时却得到了许多国民赞同甚至是追捧。后来余教授最终被逐出国学讲堂,因为她曲折了孔子的思想和价值观,她提出《论语》是教导人们更加快乐的生活这一错误观点。想必,一个将做人的态度,言行等都并入快乐一说的人,又怎么会懂得孔子的思想。孔子教导人们如何立身,修身,养性甚至是学习,政治等等。他也倡导了现社会的二十四主义价值核心观,是立身之本,不是文化潮流。真正的经典不需要他人歪曲解读,一个真正传承文化的人也不需要大肆渲扬“我读过《论语》”。而一个只将它背下来的人,也是永远缺乏学习的人。而传承经典最好的方式是体现在言行上,所以首先,你要读懂它。
当你读懂“温故知新”时,你就会在复习中有了自己的体会乐趣;当你读懂“不耻下问”时,你就会在向别人请教是收获知识和快乐。当你读懂“其言之不怍 ,则为之也难 ”时,你的言谈举止就会谨慎,你就有了不轻诺而重诚信的良好品质。
当你真正读懂《论语》时,就能更深的理解我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会有了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就学会了怎样做人,做一个君子。当人人都读懂了并愿意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就在无形之中浸润于我们的社会之中了,这个社会将会更加的和谐文明友善。
读经典品国学的七年级作文
篇17:读经典品国学作文1000字
国学,乃华夏民族千年之文化底蕴、乃华夏民族千年之精华,它见证了古时候人们的智慧、古时候人们的气节。其底蕴的优厚,使得现在的人们依然感到心旷神怡,当读到一篇好的古文时,自己的心也就在一刹那感到了内心深处的净化,超凡脱俗。 有人问过我,问我怎样比喻国学?我这样回答:“国学就像一壶好茶,有着青山绿水的韵味,越品,越能品出好的茶味,回味无穷。”的确如此,如同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一般,真是人间最享受的事。就从我华夏历史最早的一部经典《大学》说起,他给我的印象是最深的一部,他以人的修身为核心。
提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至和、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生养性不只是内醒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和完善人格修养的过程;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本书我想这也是古人当中君子们都有的宝贝吧。发扬先天固有的德性,革新旧的思想和习气,以求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也就是《大学》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含义,在后面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读了以后虽然周围没有其他声音,可是却会让人感觉气势浩荡,激情澎湃,让人引起共鸣。虽然现在是强大先进的社会,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十分先进。灯取代了蜡烛、手机取代了书信、汽车取代了马车、高楼大厦取代了小平屋。但是,古人的这些言论,这种修身养性的精髓,现在人能做到吗?发自内心的,大多数古人要两袖清风得多、要高风亮节得多。现在回想古时的大同世界,是多令人难忘的时光!
再向古人一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不得不感到与众不同。在竹林中,小溪潺湲,柱子高耸,高山流水的曲调送入双耳,茶已泡得浓香纯,我眼睛已紧闭,在这诗文的意味下回望那远古的大地……
我梦想来到了曾经壮观的好水云南滇池,那真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孙髯在大观楼题的长联,深情描绘了着壮观景色,:“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真是振奋人心,气壮山河!可是,现在的滇池啊,唉!…………我也梦想来到西湖,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也没有了漂亮的面貌了。曾经的世界不在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历史不能重演,“高山流水”弹完了,茶也干了,这时我睁开了双眼,我知道我们不得不面对这千疮百孔的世界。这意味悠长的国学啊!一时是品不完的,有朝一日,我再泡一壶好茶,来再好好品一品、读一读。
篇18:寒假读国学经典心得800字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学,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学说。
修身养性,德行人生。细读《论语》,颇有感触。《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 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人生观的引导,教育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因此,教师必须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篇19:寒假读国学经典心得精选800字
学习《国学》,让我懂得如何学习和如何教育学生。
《明儒学案》曰:“古人之於学者,其不轻授如此,盖欲其自得之也。即释氏亦最忌道破,人便作光影玩弄耳。”古代的老师不轻易的传授知识就是想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即便佛教传经也最忌讳完全说破,因为那样学生就会轻松获得而把学习当成玩乐。现在的教学,再也不能用以前填鸭式的方法了,寓教于乐才是教师的首选。“师者,善于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老师要善于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和解答疑惑,不懂道理,学业不精湛,学生有疑惑却不能解答,这算不上老师。所以,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参加学习和培训。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满斛水。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学生做好榜样,教育学生尊老,爱老,爱护弱小,让中华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扬。
篇20:读国学经典作文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为国学,中国文化海纳百川而成经典。《国学经典诵读》、《朝读经典》、《三字经》……这些都是国学,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国学是先人用尽一生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生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这些沉积着一个伟大的民族而不变的精魂,国学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真人,教会我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国学教我们从圣人和智者的叮咛中品味人生的真谛,从一件小事,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事物中,我们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国学经典总是引领我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每天我们定时翻开这本好书,里面有许多为人处事的大道理,它们给了我许多启示。比如:“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使我明白了六种极好的品德在不好学的人身上,就会变成六种极坏的弊病,使我感受到了勤奋好学的重要。《国学经典诵读》,它教会我如何做一个好学生,而“子曰:诲女之知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体现我们上课时,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才是明智;而更要学会爱国,而“人则无法自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禅导我们要居安思危,要常备忧患意识防护……
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朝读经典》,它让我们领悟了一条伟大志向的路,而立了志就等于了成功。“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育灌溉,劳苦无成矣。”这句话更是体现立志是多么重要了;而不自强也不行自强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说明君子更应该要发奋图强;并且还要有恒心,有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什么事都能成功。而“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曝十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更是阐明我们要坚持才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并非简单的能够被精华和璀璨来形容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忘记历史就是忘记未来。读书好似爬山,爬的越高,望的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的多,收获越满。让我们多读这些书,让国学和我们一起长大吧!
篇21:读国学经典作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当我第一次读《三字经》的时候,我的老师告诉我,《三字经》是国学经典,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是我们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如今,我也站在了讲台上,把老师当年告诉我的话,告诉我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如今的三年级,看着他们一点点长高,读书的'声音由稚嫩变得清脆,对经典的理解也丰富起来。
记得我第一次把三字经写在黑板上,教他们背诵时,他们有的闭着眼摇着头学着古人,看起来有模有样。《三字经》通俗易记、朗朗上口,聪明的他们总是很快就能背的滚瓜烂熟。但是我也会产生一种担忧,他们何时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呢?拔苗助长是不可取的,但在他们自然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方能成长地更茁壮。于是,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我第一件事不是批评他们,而是引经据典地引导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当我引导吵架的两个学生说出“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的时候,看着他们涨红的脸,就知道他们已经知道了羞愧和错误,这种价值观的引导比就事论事更有意义。
《三字经》中,除了仁义诚敬孝,还包含了中国传统的文学、哲学、天文、地理等文化。读到如“赤道下,温暖极”这样的句子时,会有学生疑惑:赤道时什么?在给他们通俗的讲解,是对他们积极发问的一种鼓励,也是对他们视野的一种开阔。我也会很欣慰于这类学生有了读书中的思考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读到“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时,我会引导他们想到广袤的田野、茂密的树林、绕堤的水田,告诉他们自然风光的美好,激励起他们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读到“曰江河,曰淮济”时,我会告诉他们中国有多少河流,黄河是怎样的,长江是怎样的,让他们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有多么的壮阔。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三字经》曾给我很大的影响。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尤其是那句“蔡文姬,能辨琴”,还有之后那句“彼女子,且聪敏”,曾激励我要成为蔡文姬那样有才学的女子。由于对文学的热爱,毕业后的我选择做了一名语文老师。在讲台上站立的日子,看着台下每一个对知识渴求的面孔,总会想起我当年求学的时光。
《三字经》读了一代又一代,精华的文字流淌了一千年,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不仅指知识能力要强,还有心智思想方面要强。《三字经》是少年心智成长路上一堂重要的课,上好课是我作为语文老师的使命,而接过上一辈教师的粉笔,弘扬国学的经典与文明,却是我要终身奉行的使命。
篇22:读国学经典作文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中有几件不可或缺的事情——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是孔子到孟子和董仲舒一一完善的。
读完这套书,我真的感慨万千。它让我明白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它就像一个知识库,照亮了我的心。仁中的美元价值,义中的大义桥,智中的无心鹿……其中,我最喜欢信这本书。我能意识到信受益匪浅,但简洁的语言蕴含着深刻的哲学。例如,有这样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言行必果,君子一言难追。古今中外诚信使人礼貌。每个人都必须熟悉季布。只要他答应别人的事,不管有多难,他都会想办法。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将军,多次击败汉军。刘邦当皇帝后,下令通缉季布。季布不得不装扮成山东一个姓朱的仆人。朱家明白他是季布后收留他的,并帮他向刘邦表达爱意。刘邦后来封季布为中朗。有个朋友叫曹丘生,特别喜欢拍马屁,听说季布当官就来巴结。季布见曹丘生来虎起脸,骂了他几句。谁知道,不管季布的态度有多严厉,曹丘生还是陪着笑着说:我听说楚地有‘得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季布听后很高兴把他当上宾,曹丘生走后到处宣传,季布的名生越来越大。这是一诺千金。
诚实是不分国界的。美国一位庄园主家里有一把新斧头。庄园主的儿子非常喜欢它。他想试试斧头是否快,所以他把它砍在一棵樱桃树上。他只听到树被砍了。男孩一看不好,就把斧头放在原位,躲在小屋里,但后来因为诚实,他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是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的亲身经历。
无论是季布还是华盛顿,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我们必须真诚地对待别人,正如李嘉诚所说,我们必须真诚地代表别人,别人会真诚地报告!汉学,是你让我的知识一天天丰富,是你让我理解很多真理!我想大声对你说:谢谢你!
篇23:读国学经典作文
读汉学,行孝道,讲礼貌。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无穷无尽的动力,团结奋进,充分了解祖国传统文化,取精华,去渣滓,适应当代社会,与现代礼貌协调,坚持民族,反映时代。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历磨难而不悲伤,经历磨难而不屈不挠,变得越来越强大,取决于这种强大的民族精神和各民族人民的团结与奋斗。越困难,越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政策,把道德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教育科学的各个环节,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进入中小学教育的整个过程。培养人,如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中心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期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有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梦想和信念,你也可以贡献。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你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
教育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礼貌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弟子规则》是根据《论语》、《孟子》、《礼记》、《孝经》、《朱意语录》等儒家经典进行修改的。核心思想是孝、爱、仁、爱、礼、义、忠、信。它以《论语学》中的弟子入则孝,这则弟弟,谨而信灵爱众,亲仁。
篇24:读国学经典作文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学习中国文化,让我们了解其本质,运用所学知识。
记得《论语》里有句话叫不善小而不为,不恶小而为。就在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我完成了作业,在院子里玩。这时,邮递员给我们家订了报纸,我拿起报纸跑回家,开始看。翻过来,我被一篇文章吸引住了。文章的一般信息是:一对母子在购物中心出来时,母亲不经意间在路上扔了一个矿泉水瓶。孩子看着母亲说:妈妈,你拿起瓶子扔进垃圾桶!妈妈听了,不以为然地说扔小瓶没事。孩子不这么认为。他跑过去,捡起瓶子,扔进离那里很远的垃圾箱。看完这篇文章,我合上报纸,思绪万千:这么小的孩子就有这么强的环保意识,而大人却没有。五城连创,大家都有责任你看,我们的城市美容师――为了坚持城市清洁,环卫工人每天早起贪黑。一方面要尊重他们的劳动,另一方面要坚持城市卫生。我们都应该有孩子的思想道德,从自我开始,从细节开始,坚持是最重要的。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香九岁可以温席,大概意思是黄香九岁的冬天。每天晚上,他都用自己虚弱的身体温暖父亲冰冷的被褥,然后才睡觉。而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小皇帝,在家里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过着衣着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的生活。无论你做什么,你总是希望别人为自己做,但你不想自己做,更不用说帮助别人了。在学习了黄香宴会后,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做法,做我们能做的事情,更关心别人,给别人更多的爱,因为爱是信任,爱是承诺,爱是分享,爱是荣耀。
学习汉学,我们学会了做人做事,懂得感恩,我爱国学,更爱中国文化。
篇25:品国学悟人生作文
品国学悟人生作文
国学,乃至中华民族的瑰宝。从《静夜思》到《三字经》再到《论语》、《中庸》,国学已经陪伴了我十二个春秋。它是一位忠诚的伙伴,一位孜孜不倦的良师,更是一条渊远悠长的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早在三四岁的时候,我便开始读诗了。小小的我只是嘴上跟着妈妈读,心里想着到外面捉小蝴蝶。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摸摸我的头,耐心地为我讲解诗句的含义。“农民伯伯每天都要辛勤地下地耕种……”听着听着,我渐渐入迷了,看着自己碗里过半的剩饭,脸“唰”地一下红了。从那时起,我养成了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也喜欢上了诗词。“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七步诗》让我看到了封建统治时期为了争权夺利连手足情都不顾的丑恶本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现了守边将士们勇于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表达了南宋大诗人陆游一心希望收复失去的土地、统一祖国的爱国情怀!
再大点,上了小学,我开始接触《三字经》、《增广贤文》等经典国学。“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小孔融在四岁时,就知道将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美德我们要从小养成。是的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将它发扬光大!在公交车上为老人、小孩让座;周末帮助父母做做家务,懂得感恩。这些都是美德的体现,其实美德就源于我们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小事做起,从我们开始!
《论语》,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学思结合。一味地读书而不思考只会成为书的奴隶,从而变得迷茫;相反,一味地思考只能叫做空想,不读书,只会百思不得其解。学、思两方同样重要,不能偏向一方,想要获得真知,就应边学边思。
阅读国学经典,照亮人生!
篇26:新年“品、读”协奏曲作文800字
新年“品、读”协奏曲作文800字
红红火火中国年,热热闹闹神州春。
“大人望买田,小孩盼过年”,我也是特别盼望过年的一员,新年悄然而至,我也默然拉开了新年“品、读”协奏的序曲。那就先弹:
“品”。春节,燃烟花,逛大街,品大餐是最令人快乐无比的美事儿,不过我不执迷五光十色的烟花,觉得玩着显幼稚,也不留恋逛大街,感觉枯燥,也不痴迷鸡鸭鱼肉大餐,认为那油腻以为,最美不过品汤圆了!大年初一,我特意起了个早,爸爸妈妈却早把热气腾腾的汤圆端上了桌。一股扑鼻的香味袭来,馋得我口水直流,仔细一看,那汤圆白嫩圆润,晶莹透明,汤圆馅隐约可见,一家人围坐桌前,爸爸刚刚发布开餐令,我便迫不及待地用勺舀了一个入口,烫得我撮起嘴吹个不停,不过很快烫的`不适感被咬开后流出的那香喷喷、甜滋滋的美味替代品汤圆在我们一家四人都吃到了象征吉祥的“金元宝”的欢笑声中推向了高潮。其实春节除了“品”,还可以弹:
“读”。在流光溢彩,热闹喧腾的时日,闹中取静,选个静谧之处,泡上一杯热茶,翻开一本厚厚的、散发着墨香的书,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用心去读书,品书;读于心,品其味,畅享黄金屋的高贵,领略颜如玉的艳丽,感悟古文化的韵味谁说闹市就不能“读”?读春联便是一绝,走亲访友可以读,推杯换盏间举头便可读,读出诗意,悟其祝愿,品鉴年味。大年三十,在乡下婆婆家过年特有意思。我还没来得及回味团圆饭的滋味,却喜得挨家挨户拜读他们的春联,那别有一番滋味。婆婆门上贴的是:年丰国盛人长寿,事顺家和业永兴。大爸说,是希望国家更加强盛,祝愿老人家健康长寿,我们这一大家子和和美美事事顺心。隔壁世才表叔家春联是:喜气洋洋伴福来,财源滚滚随春到。他们生意人希望新的一年生意红红火火,挣大钱。有意思的是,做花卉生意的张叔叔家贴的是:万紫千红永开花,一年四季春常在。刚搬新居的李大爷家是:喜居宝地千年望,福照家门万事兴。
一年一度花开日,一荣一岁春到来。红红的春联攒满了喜庆,字里行间,珍藏着新年的祝福,饱含着真情,一年的心愿,一生的憧憬都寄托在这里,让人读来酣畅,读得通透,思来幸福,忆得绵长。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愿一帆风顺,诸事顺心。但愿“玉漏莫相催”。新年还在继续,“品、读”协奏正在激情上演。
篇27:读三国品诸葛作文800字
读三国品诸葛作文800字
有首诗如此记述诸葛亮的一生事迹:“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三国演义》给我们留下的是仿佛如同神一样的诸葛亮,有他在茅庐中被刘皇叔三次上门拜访,有他在吴国的舌战群儒,以及在赤壁中的各种连环计,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在一般人心中,诸葛亮如同神仙一样,似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那结果都是事先料定的。计谋也很现成,甚至都装在袋子里,就等着执行者拆开看。自己既不必上战场亲自杀敌,也不用操心费神,只需要带个大头巾,摇把鹅头扇,泡壶菊花茶,摆个围棋盘,便“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真是何等的.潇洒!
然而,这是在几千年中,走样的厉害的诸葛亮。
其实,他也只是个普通人,他在辅佐刘备和刘禅的时候心理压力大的很。刘备对他的三顾茅庐他确实感激不尽,甚至对于有些官员来说,是君仁臣忠的楷模,就出现了那些摆着臭架子,自以为很牛,等着人来推举的伪人。在白帝城托孤中,刘备说道:“吾儿刘禅能辅则辅,不能辅则汝自为成都之主。”。刘禅的无能,是明摆着的,还用看?无非就是为了让自家的血统流传下去,他知道诸葛亮不会篡位,于是就在这儿将它一军。诸葛亮是明白人,立即表态:“臣敢竭股翃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多次的出师都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刘禅听了身边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的坏话,将诸葛亮一路召回,结果最后竟然因为一个太监让刘禅把诸葛亮从远方回来,把诸葛亮气得当场吐血。在这段时间里,他又要去打天下,又要哄小孩儿,又怕老的起疑心,又怕小的不高兴,能不累吗?事实上,诸葛亮不像军师,倒像一个管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他亲自过问,亲自操持,即所谓“事必躬亲”。这固然是生性谨慎,也是势之所然。不这么做,他怎么能大权独揽而国人不疑呢?他实在害怕出错啊!
过度的疲劳,严重损害了他的身体;沉重的压力,又让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公园234年,病逝在五丈原,倒在了北伐的途中。我认为,与其说他是病死的,倒不如说他是被刘禅气死的和被很多的事情累死的。
篇28:国学经典作文800字
一说到‘国学经典’这四个字,我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一本中国文学史上最精彩,最有价值,最具特色的示范性著作。而《论语》就是这样一本书。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举止。这本书共20篇,492章。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可见,《论语》是文学史上一本不朽的作品。
一个人如果自己觉得自己很有能力,有才干,却不被社会看重,老板看得起,就会觉得很憋屈,很委屈,心里感觉怀才不遇。但古往今来,历史上这样的人多的去了。这就需要宽敞的胸襟与气度,并不是有乐观,积极的态度就能行的,而有这种胸襟和气度的人,在孔子看来,就已经达到一个君子的高度了。所以才会出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孔子的教育一直是着力于培育君子的,希望学生们都能够成为君子。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管再努力,也不会有很大的进步,而只有好的学习方法,又不认真,成绩自然也无法提高。只有两样俱全,才能有大的进步。正是如此,每当我学习偷懒想玩时,一想起这句话,就会放下玩心,认真学习。
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也。“这句话使我明白了看见别人的优点,我们应该主动去学习;看见别人不好的地方,我们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出现了这种问题,如果有,我们应该要及时的改掉它。这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的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优点,随时以他人的缺点引以为戒,在生活中,自然就会看别人的长处,与人和善,待人宽而责己严。孔子这种自觉修养的精神,不是我们学习的精神吗?
在学校,同学们总会有一些不愉快,闹意见的时候,这时我们就应该”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这样同学们才能友好和谐的相处。
国学经典是散发着醇香的一杯酒,是蕴含着哲理的一本书,是奏着音符的一首歌。是他们让我不断丰富自己,不断改善自己,不断鼓励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我能以更好的姿态走在以后的人生中。
篇29:国学经典作文800字
中国的学人是一个另类的群体,他们或清高,或狂狷,或孤傲,但掩藏不住的是他们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追求和向往。因此,另类之于他们,不是对生命的拒绝,而是对生命的选择。
另类是对绝望的反抗,是以怪诞的姿态对令人失望之现实的嗔笑。
清末民初的中国正值“万古未有之巨劫奇变”,舶来的激进者不顾千百年前屈原写下的《天对》,更试图以西方思想改造中国来作“天对”,其结果自然是“此路不通”。可怕的窠臼与新上的枷锁让中国学人,尤其是国故派,奋起反抗。于是辜鸿铭留着长辫,钟爱旧式妇女的小脚;黄侃摆架子,不再给中央大学授课;章太炎仍要钱玄同等尚已名满天下的学生在上课时为他端茶倒水。“学统”不可弃,“道统”不可丢。绝望的阴霾笼罩了中国大地,他们身体力行奋起反抗,另类于他们是一种姿态。
另类是对生命信仰的坚守,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责任感。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未章,先生之思想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土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曾写下“天生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生忙”,为他的另类寻找学理上的理据。于新中国的他,拒绝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学术,接受弟子三叩六拜。他的种种行为都体现了他把学术奉为生命信仰的坚守。即使是在最困顿的时代,他仍写下《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书写着自己对生命信仰的朝圣旅程。
另类是对生命意义之彼岸的求索,是闪耀光芒的神性符号。
“三面红旗?我就是反对三面红旗。”刚摘了“右”帽的顾准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穿着西服,玳瑁帽子,在中国当代思想史上一如李慎之所说“燃烧自己照亮黑暗”。他在狂热的造神运动中,不仅指摘毛泽东是“老和尚”,而且向历史呐喊:“没有神也没有兽”。相比冯友兰等“梁效”之流,他是响当当的另类。在另类的背后,他写下了《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用尽生命的所有意义对生命意义之彼岸求索,为中国思想界在最疯狂的年代里保留了最后一点尊严,他的“民主”“市场经济”使他成为集体失语的当代中国思想史的一个神性符号。
另类,不是拒绝,而是选择。以嘲讽的姿态生存,以庄严的悲剧精神求索,以超脱的精神王国承载自我。中国学人,另类,也不另类。
★ 读经典品书香范文
★ 品国学经典演讲稿
【读经典品国学作文800字(共29篇)】相关文章:
读论语儒家著作有感800字2023-05-19
读水浒传心得感想2023-06-28
国学经典读后感800字2023-02-05
论语有感800字精选2023-04-07
教师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优秀篇」2024-05-12
经典诵读比赛读后感800字2023-08-28
读水浒传个人心得2023-05-29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650字2024-01-27
我与廉洁同行作文500字2024-04-08
“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活动实施方案202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