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乡古韵作文

时间:2023-05-15 07:51:06 更多作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古乡古韵作文(共18篇)由网友“方圆市市民”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古乡古韵作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乡古韵作文

篇1:古乡古韵小学优秀作文

古乡古韵小学优秀作文

秋日的阳光极其恬静,少了夏日的狂野奔放,褪去了所有的聒噪,舍去了所以虚伪的伪装,那样的静谧。将秋的神韵勾勒得淋漓尽致。秋阳泻在我的脸庞上,我慵懒地眺望那浓浓古韵的宵南。

走在秋日的甬道,沿着散发着浓浓泥土芬香的乡间小路,走向那坐拥一座座古风建筑的村庄。

映入眼帘的是一潭绿湖,绿得如翡翠,绿得让人觉得它披上了一件薄如蝉翼的绿纱,三三两两的村民泛舟于湖面,纤夫轻轻地摇着橹,或伫立,或横坐,一切宛如世外桃源一般。给人以一种与世隔离的缥缈之感。一尾尾鱼鳍在平静的湖面上划出一道道闪电。绿树掩映着的绿湖,泛着淡淡绿光,潺潺水声,萦绕耳畔。我看到了,水韵悠悠……

我踩着脚下的一块块麻石,感受到了悠悠麻石路,绵绵古镇情。我低下身,轻轻抚摸着那冰冷的麻石,指尖传来的`触感,时而凹凸不平,时而光滑整洁,镌刻着古乡悠悠的文化历史。我的鞋子在这麻石上摩擦的声音,打破了这古巷独享的幽静。我漫步在麻石上,寻求着古老的痕迹,心中,思绪万千……

我侧过身,目睹着一块块青砖。阳光透过叶缝,在地上映出一片斑驳。青砖一块块整齐地搭在一起,无意间落下一缕缕古老的痕迹。青砖一块块重叠在一起,或大,或小,或深色,或浅色,组成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抬头仰望,头上的灰瓦整齐划一地搭在一起。一栋栋斑驳陈旧的青砖房挨挨挤挤地坐落在两旁,或高大,或矮小。

沿着一条古老而窄小的古巷,我走近了那极具古韵的建筑。古巷,或弯曲,或笔直,少了柏油大道的宽阔。古巷寂静得只有树叶在空中飞舞的“沙沙”声,少了城市的聒噪喧嚣。我信步走近祠堂。忽感一阵威严庄重之感。我走进祠堂,金碧辉煌的神台充斥着我的眼球,给人以膜拜之感。墙壁上的飞龙气势恢宏,如此气势磅礴。整个祠堂悄无声息,无形间给人一种压迫感。鲜卑族的悠久文化历史占据着我的眼球。我感知到了鲜卑族人的智慧结晶,与热情好客。这些古韵悠悠,铭记我心。

古风建筑令我心旷神怡,悠久文化使我心向往之。这趟宵南之旅,我收益匪浅……

篇2: 古村古韵作文

古村古韵作文

这是一个古老的乡村。老屋的两侧布满木制的大门,那大门谱写了他们村落古老的传奇;老屋的窗口点缀着美丽多彩的鲜花,它彰显了老屋的独特的生命力;老屋的小路弯弯曲曲延伸在尽头,让人感到好遥远,前方一定有着什么在等待着我们。轻轻推开那木制的大门,在一声“吱呀”中,身体中的每个细胞都温暖了。接着便迎来了满屋的光,这光不是苍白的,它是一片黄晕。老屋是木制的,走在上面它会发出“踏踏”的声音,它很朴素,但也很神奇,它有一股魔力,游玩的.愉悦和恐慌总在进入的一瞬间消失,变的突然,变的温暖。它总是能够让你把自己交给它,并带给你一种莫名的安全感。抬头仰望天井,一片湛蓝深远的天映入眼帘,单调而又不失悠久。大眼睛,穿过天井,向远处凝视,也在暗暗微笑着。

心想:能够在这儿驻足几时,几时能够重新再来温新一番。大概不会再来了吧,那么就让我好好的体会一次,留下属于我的足迹,带走属于我的记忆。

透过门,望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坐在椅子上。他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一般的黑,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他的袖口挽到手肘处,一手撑在毛毡上,一手拿着毛笔写着《三字经》,不亦乐乎也。只见那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我不禁感叹:是什么支撑着老人。

是坚持――坚持让他胜利,是永恒――永恒让他成真,是热爱――热爱让他不轻言放弃。

他告诉我,他姓申屠,申屠这个姓氏历史悠久。他说:我们深澳村是申屠家族中的其一,是一个比较大的自然村,现有1200余户人家,4000余人,85%以上都是姓申屠的。我在这里生活得不错。我们村庄大,人且多勇敢。没让日本人进村,更没让日本人抢夺了村庄。申屠人有志气,不怕任何一切。这不由令人想起中华民族近百年的风雨沧桑,如果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以无所畏惧的精神,面对强敌、面对苦难,我们的近代历史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屈辱。偶然回头,静静的富春江在村边流过,申屠子孙,这个百家姓中并不多见的姓氏,不屈不挠地走过了2700多年的岁月……他受先人的影响喜欢练字,并乐意长久在这呆下去,为游人讲述一遍又一遍属于他们的故事。他幸福,他是申屠后人;他幸福,他可以受先人的影响,每天练字,不亦乐乎;他幸福,他身在古城中,讲述属于他们的古老故事,一遍又一遍。

古村古韵。泛着微黄的照片挂在木板上陈旧但不是光彩。显然,这是一张早年照的,为了纪念它,不更换新的,更有意义感吧!

一切都是那么古老。古村,木制的房屋,早先的大会堂形成一个城镇;人古,长久生活在此,不愿离开半步;发展古,岁月悠悠,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到古城镇。

篇3:乡诗古韵诗词

乡诗古韵诗词

1.上楼思乡

常年在外就明知,

既望独栏赏夜时。

色撒倓湖汲夜静,

蝉摇晚柳送乡痴

乌息浒树香荑染,

影踏楼台昨雨辞 。

只怨浮云夕未至,

无衫遮月迸相思。

2.热思

闲亭嫚寐鸟相依,

寂寂林深对日敌。

柳打干堤流叶泪,

风埋裂土葬沙溪 。

池塘不语荷边落,

湖境无楫浒畔靡。

台上春光应正好,

长撩己发待归期。

3.念归乡

寐曲清风遐水掠,

啾啾夏燕迩檐回。

湖光照浒催人顾,

夕焰平岑盼子归。

四月飘零今故念,

一朝辗转暮途陪 。

归乡可是黄昏路?

毋见儿童问客谁。

4.乡昏

乡风有意识归客,

陌上黄昏燠热迁。

早月缺颜窥故里,

沉阳半醉乱云天。

红花翠莽黄碟舞,

淡瓦初灯鸣虫连。

可有余思台睇眄,

家乡曼曼浸余言。

5.归乡

乡风迎贵客,

焕水照新人。

鸟语催君至,

泥馨已绕身。

篇4:古韵悠悠花草乡散文

古韵悠悠花草乡散文

去丰台,要闻香的,丰台的香,是古色的。

如若你来,卢沟桥不可不看。

我也是很多年没有看卢沟桥了,很多年。约莫算来,二十多年了。那时候,我还青涩,卢沟桥,不像现在这么老,这么沧桑。真的,沧桑。踏上古桥瞬间,我惊异于她的老了。岁月无情,皱纹刻在人的脸上,一刀一刀雕在桥上。

卢沟新景。比旧时要美。

秋阳正好。蓝天白云衬着,远远望去,古桥安然瑰丽,飞跃永定河上。一座八百多年历史的老桥,栏面不平整,岁月侵蚀,破败的不成样子。古石细密纹路,渗出老旧光阴。古的味道,风吹着,日烤着,一点点地钻出来。浓郁极了。我喜欢这样的古,不雕饰,不做作,古色古香。纯粹的古桥的味道。

慢行,细赏。残留栏面宝瓶、云纹图案,圆润细腻,工艺考究。柱头莲座,座下荷叶墩,历经几百年岁月,精美依旧。“金风起舞,引得雄狮欲下桥。”还真是。那狮,神态各异,俏皮可爱。行走于桥上,似乎几百头狮,摇头晃脑,簇拥左右,嬉笑玩耍,喜迎客来。

悠然漫步。古老的气息萦绕。恍若隔世。历史的跫音骤响。哒哒的马蹄声,吱呀滚动的车轮声,或匆匆,或悠缓驶过。

桥下,永定河水,绿如翡翠,阳光下,涟漪朵朵。河四周菖蒲郁郁葱葱,恰似一个个孤岛幽居河面。河岸,尖顶木屋,深棕弯曲木桥零星点缀,异域风情。

货运火车从卢汉铁路桥面缓缓划过。更远处,西山山脉,紧随日光暗淡,水墨画般遥挂天际。京广铁路高架桥,如巨龙腾空。对面卢沟新桥,车辆忙碌穿梭。

风过,水香。也有远古的香。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站在桥上,宛平城巍峨耸立。如若城堡之上鸟瞰古桥,葱绿河水,如黛远山,高架桥,铁路桥,卢沟新桥……如此之美。

这美,走过历史烟云,经历枪林弹雨,岿然不动。

它美,美,在魂魄。

一座中华民族精神的桥,一座英雄的桥。

这桥,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石造联拱桥;这桥,是进京必由之路;这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石狮雕刻,是世界一大奇观;这桥,以其独特风韵,出现在申办2022年冬奥的宣传片里,备受瞩目。

“玉笛飞声,邀来明月共斟酒。”

卢沟晓月,燕京八景之一。乾隆亲笔,古韵悠悠。修建后的卢沟新景,如一首大气磅礴的诗,书写在宁静宽阔的永定河上。

每逢八月十五,月圆邀客至,永定寻幽,与桥约,与月约,与水月。赏卢沟晓月,月泻银灰,忆几番石鼓铭文,宛城遗梦。

也闻莲香。

莲,在池里。池,因植莲花,取名莲花池。追溯池的前世,古的不凡,3000多年历史。

莲花池,古遗址公园,冠以“西湖”、“太湖”美誉。一方池水,难以和西湖、太湖浩瀚相比,却不失西湖妩媚,太湖深远。这池,美在名,在水,更在心,为古城百姓提供生活用水,默默奉献的心。

池,四面环楼,高楼林立,如巨大琥珀镶嵌都市一角。其池,遍植莲花,保留古老遗风。炎炎夏日,荷叶田田,附近居民赶赴这里,寻觅荷花盛大花事。

园子不大,不失精致。

我喜欢称它为园子。恰如我居住的南城,告别南苑棚户区,喜迁新居的南城。绿植遍地,花草丛生。虽是居民住宅,一年四季绿植极其应景。我时常园中驻足,看木槿、玉兰、桃花、杏花、蜀葵……但凡美好景致,我喜欢称园子。

汉白玉栏杆环绕湖水,栏杆古色古香,精心雕刻小儿垂钓,形态各异的荷花。一个个小小石柱,打造花瓶形状,造型别致。湖中高矮不一的荷,铺天盖地簇拥湖水四周。盛期已过,荷依然绽放妖娆。花儿开得真是好!惊奇发现,竟然有荷宛如牡丹花硕大妩媚。赶赴过一场场荷花花事,这样的朵儿,简直是尤物。池中,一朵朵荷,亭亭荷叶间。一朵朵看过去。叶蹁跹,花轻灵。赏心悦目。色不同,香也异。白荷花淡淡药香,粉荷花香得入心。

进入八月中旬,荷繁华逝去,露出衰容。不过,衰的`衰,开的开。放眼望过去,一枝枝干枯的,深棕色的莲蓬,矗立碧叶间,瘦成一把枯骨。枯得像诗,像禅。真想拿了几枝回去,养于家中。

晚开的荷,不管不顾地开。池中,铁青的莲蓬,饱满的花苞,轻灵的荷花,颓败的朵儿,绘成池中一片多姿多彩的风景。荷的风景。

莲,一池一池的。大的真大,小的真小,簇拥着。

睡莲。

玲珑的叶,似聚似散的,一簇簇堆在水面。粉色的莲,绽开细碎瘦长的花瓣,一朵,两朵,三朵,羞涩地睡在叶儿上。立秋了。零星枯黄的叶,随意散落,白莲花,绿的叶,黄的叶,交错着。蓝莲花静如处子,清幽开着花。

莲花池的荷,实在是美。

假如莫奈在,定会将莲花池的睡莲,古韵,纳入画笔下。

不远处雄伟壮丽的西客站,与湖中的荷,碧绿的叶,遥相辉映,意境深远的景。

湖里是荷,汉白玉栏杆也开着荷。里里外外全是荷。

莲花池,名副其实。

湖中木制小桥深处,尖顶凉亭端坐水中央。一群白发苍苍老者,坐在凉亭下吹啦弹唱。声音掠过湖中的朵儿,叶儿,那些荷啊莲的一点儿不寂寞。

秋去冬来,池中枯萎的荷,屹立寒风中,雪中,定是另一番不朽的风景。

湖边行散。

古池,隐居北京西南,过往的辉煌,历史,丰功伟绩,鲜有人知。很多人看荷,去白洋淀,去圆明园,去更远的远方。它被遗忘,被埋藏在北京大气辉煌的建筑里。然,不忧伤,不抱怨。一年又一年,开着,落着,又开着……

一人多高的菖蒲密密麻麻布满湖中一隅。

水葫芦霸道地铺了一片,开着藕荷色,塔状的花,

摄影爱好者架着一个个相机,等待时机拍照。

湖边凉亭下,老年合唱团慷慨激昂唱着歌。

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石凳上津津有味下棋,观棋。

空地上老年妇女甩着手里的绸缎,尽情舞动。

儒雅风度的老者,站在荷花边,捧着速写本描绘眼前的荷

……

多么闲情,雅致。

去莲花池,闻香,赏荷,也看人,看生活。

更要闻花香。

丰台的古,在花儿上。来丰台,花乡不可不去。随便地走。冬去春来,遍植鲜花,簇簇艳的地方,就是花乡了。

从汉到隋唐,从辽金到元,从明清到今天,花乡历史源远流长。

元《春明禁余录》记载,进右安门外西南,泉源涌出,为草桥河,接连丰台,为京师养花之所。

明《帝京景物略》言,都人卖花担,每辰千百,撒入都门。

清《鸿雪因缘图》说,前后十八村,泉甘土沃,养花最盛,故居民多以养花为业。

古书记载,不难想象,人们挑着花担,进京叫卖繁华场景。一路的花,一路的香,一路的美好。

我家老屋东面紧邻护城河畔,南边与花乡相邻,许是染香的缘故,爷爷酷爱养花。特别是菊花。一院子的菊,深秋,或开在院中,或香在屋里。清晨,阳光倾泻,爷爷小心翼翼,将一棵一棵的花儿装进竹篮里,挑着担子,扶着扁担,一颠一颠向城里走去。向来是,一棵棵花去,一缕缕香回。

邻居的家里,每个院落里面或者墙边,种满了花。最常见月季、牵牛花、小喇叭花、向日葵。偶尔,街坊邻居闲暇时互相造访――赏花。喜欢的,你送我一棵,我送你一朵。那时,不自知,离花乡不远,浸染了花缘。

岁月无情,白驹过隙。老屋不在,爷爷去世三十多载。我却与花结下不解之缘。

园子附近,露天早市,每天清晨,天气尚好,六十多岁的花农沿街卖花。我喜欢看他养的花儿,家中植物黄了叶,栀子不开花,总拿去问题请教。花农不厌其烦解答,热情备至。他说,他是花乡人,养了一辈子花儿。

喜欢插花。单位附近地铁门口,立交桥下,过街天桥上……卖花儿的人是街边一道耀眼风景。她们熟稔花儿的名字,一一道来。熟了,偶尔问及鲜花来自何处,曰,花乡。

花乡,名字真好!花乡,花香。

如若你来,世界花卉大观园,可去。

休闲赏花场所,揽天下奇异花草,聚世界经典园林。植物千奇百怪,花团锦簇,异国风情建筑,经典园林艺术交相辉映,别有风情。约了友人闲逛,看花,拍照。或小坐片刻,一定,醉在香里。

花乡真的是花香。

走在大街小巷,是花香,花影。

特别是,人间四月天,的的确确是花的海洋。

入春,得了空闲,我喜欢漫无目的行走。看花儿,看树,看钻出地面,鲜嫩嫩的青草。野蔷薇开得遍地是,采一捧蔷薇,抱回家,插在花瓶里。街边一层住户花园,蔷薇花顺着栏杆探出来,过路的人,不由自主扭过头去。人间四月,眼睛不够使,只因,大街小巷的花儿,只因,不可抗拒的美。

莲花池千年历史。花乡历史也有几百年。北京最著名的花木之乡,又冠以中国奥运花卉之乡美誉。

所以。所以。在莲花池,闻莲香,在花乡,闻花香。

古香,定要闻的。不刻意,走一走,古韵悠悠。

始建于明代的药王庙,位于看丹村东口。传说唐代孙思邈曾经到这里行医治病,炼丹制药,人们为表达感激之情,修庙纪念。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独具特色,为研究汉文化,特别是汉代丧葬制度,提供重要实物依据。

辽金城垣博物馆,距今八百多年前,金代中都城南城垣下的水关遗址,是考古专业博物馆。

南苑机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机场。

哦。丰台,古色古香的地方。

她端居北京西南大地,像一个沉默的,饱经沧桑的老者,沉默不语。像一个隐士,择静而居,潜心修行,深藏不露。像极历经坎坷,阅尽人生的女子,淡泊了心性,寂寞开着自己的花……

走近它,亲进它。你,不能不惊讶。丰台,朴素的外表,隐藏历史的厚重,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一本厚厚的书,搁置在鲜为人知的角落。等你,翻阅。

如果,用一种花形容她,木槿吧,也只能是木槿。

偏于一隅,如此低调,如此内敛,如此静默。由内而外的美,却不自知。

这样的低调,我,喜欢。

深深地,喜欢……

篇5:古堰画乡作文

古堰画乡作文

古堰画乡

作者:平湖市实验小学502班 崔函舟

指导老师:周娟

上帝赐给丽水一块一年四季风景宜人的地方,那就是古堰画乡。连通古堰和画乡之间的是一条清澈的瓯江,我们可以乘坐游船来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参天古树,它大概有四层楼那么高。树干需要好几个成年人才抱得过来,树枝弯弯曲曲的,枝上密密麻麻地长满了嫩绿的叶子。这棵树的树龄已有1000多岁了,是古堰画乡超过1000岁的古树之一。向右瞧是一个游船码头,许多游船靠在石墩旁,浮在茫茫的大江上。因为我们现在的位置是画乡,那么泛着小浪花的大江对面就是迷人的古堰了。

再向前走是一条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街。街上每间店铺前都贴着红红火火的春联。这些房子经过岁月的洗礼,外墙早已变得斑斑驳驳,店铺上都会挂着一块木匾。之所以称为画乡,是因为这条古街上有许多画店,画家可以来画乡取景写生。越往前走,红火的气氛越浓,几乎各个门前都挂着喜庆的红灯笼。到了江边,小朋友们纷纷捡起小石子打起了水漂。瞧!石子跳了一下,两下,忽的躲到青青的江水里去哩!

我们乘着游船,游览两岸边的美景。游船在碧波荡漾的江水中前行,两岸边都是古朴的屋子,屋子外墙都是由个头大的鹅卵石砌成的。无论往哪边看,我们都可以看到那随风摇摆的芦苇丛,芦苇们见到我们都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芦苇旁是几棵光秃秃的树,树上满是枝桠。虽然冬天也很美,但我可以想到春天更是一派宜人的景象。游船开过的水面荡起一层层的波浪。用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来形容现在的美景是再合适不过了。

上岸后,郁郁葱葱的树木呈现在眼前。再往前漫步,数一片翠竹林最令人难忘。那苍翠欲滴的嫩竹给古堰添上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芦苇丛就像一群姑娘,需要保护,那它们的后边就是一丛半人高的小树,它们就像士兵保卫着“姑娘们”。向前眺望,见到的是一条小溪流,溪流上搭着一座“石桥”,石桥是由一块块大鹅卵石铺成的。走过石桥,见到的是古代搭成的瓯江坝,挡着源源不断的江水。因为这个坝挡住汹涌的江水几千年,保护着人们,所以人们把这个地方称为古堰。

高大的山围绕着清澈的水,清澈的水倒映着高大的山,再加上蓝天白云,真是一幅迷人的画卷!

篇6:古韵古香,河山大好散文

古韵古香,河山大好散文

漫步书海,我不愿意精钻细琢那枯燥的文言长篇。也不爱品读那无聊乏味的记叙文,不爱儒家经典,不爱春秋战国,我只喜欢那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文诗句,从作者或清淡或激昂或华丽或典雅的笔调中感受不同的山河美景和作者的心声流露。

要是说朗朗上口的非晶诗《山行》便是佳品,那句再熟悉不过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又描绘了怎样的秀丽之景?也许真正的画面只有作者本人才知道,但我可以想像一下:十月,秋风萧瑟,落叶满地,诗人驾车慢行在路上,也许正在思考着自己的人生与未来,车马渐行,不知不觉来到了山脚下,抬头一看便被这景色惊呆了,漫山遍野的红色!是那么有活力,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将作者深深的吸引了,便停下车马,坐在车中欣赏着这片火红的.枫叶。陶然而醉的诗人,似乎也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要是说让人印象深刻流露作者情感的文章那《桃花庵》就是上品,“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流连忘返的桃园啊,“但愿老死花酒间”也不愿意鞠躬车马前,可以想象,在桃园中,作者坐在树下欣赏着漫天飘飞的花瓣,沉醉其中。喝醉了,便睡在树下,睡醒了,就继续品酒,就没了,就摘桃花换酒钱,别人笑我疯疯癫癫不像常人,我却笑别人不了解我的闲逸生活。作者把自己比作桃花仙人,重复着着简简单单的生活,深深流露出了作者不愿意被关上的争名逐利的歪风邪气而沾染,只愿隐居这小小桃园了却余生。

要说诗文有千百种,其中蕴含的情感更是不计其数,你可以划一叶小舟在雪日去西湖看一看“雾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西湖雪景,也可以在湖边骑着马漫步在刚刚能没过马蹄的春草地中欣赏着五彩斑斓的春花聆听黄鹂鸟儿的争树筑巢品味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的生机勃勃。你可以古道西风瘦马,手持长剑独立孤漠,体验一下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试一试入虎穴兮探蛟宫仰天湖气息生白红的凄凉与无奈,也可以俏丽船头品味绵绵细雨领略一下”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

我愿意永远漫步在这书海中与诗文为伴,做一个书虫把诗歌中那些秀丽的景色美丽的画面读个彻彻底底,把独特的手法特色搞个清楚明白,就让我这样,这样漫步在书海里。

篇7:古韵古扇的优美散文

古韵古扇的优美散文

这是一把古色古香的扇子,是我最珍贵的藏品,放在我的藏宝阁中。放假了,一有时间我就会拿出来把玩。

它是在南京游玩时买的。当时它被裱在中山岭脚下的一个角落里。招牌、门槛、墙面都是用松木制成的,一走进去,便散发着一股浸人心脾的香,在小展厅里盘绕,余香绕梁。大厅里摆着坐上去松松垮垮的椅子,上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扇子,我挨个端详后,便相中了它。

那时,它被一个弧形的架支着,以一朵正在绽放的花似的形态昭示众人。它是旧的,扇柄是用一种檀木制成的,使人想仔细看一看,扇子的支架不像其他展示的扇子那般焕然一新,上面的涂料已深深地吸了进去,二者融为一体,有一种隐秘的魅力吸引住了我。

走近一看,那把扇子是用蓝色的绸缎制成的,结构是那般巧妙,使人浮想联翩——该是怎样的一双神奇、巧妙的'手赋予的它生命啊!布不是一般的天蓝色,而是一把蓝到了骨子里,透着东方特有的大气、美丽、沉稳。上面还有一排题字:“天下为公”,彰显着中华历史的风韵。毛笔字的字迹已淡去,但上面似乎还是存留着墨汁淡淡的清香,香远益清。字迹隽秀但又豪迈、大气,与扇子完美的构造结合的天衣无缝。后面还有提名,只有有一个“温”字,简单而又得当的收尾,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又使人读到一份真挚、温暖的美好,该是怎样婉转的故事呢?

当时,我独行,又极爱这把扇子,想买下它,便在狭长的弄堂里追寻店主的身影,这是,一个老太太走了出来,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问我:“干什么,小朋友?”,她的年纪显然很老了,但我觉得她是个有故事的人。我应道:“我想买下那把扇子”,说罢还指了指。老人笑呵呵的说:“小朋友,你怎么会瞧上一把旧扇子?你真的喜欢它吗?”我点了点头,又走过去摸摸那把扇子,那上等的绸缎、涂料一等价值不菲吧。老人说:“我的店,已经很久没有生意了,没想到还是小娃娃来了,这样吧,我收你五元吧”。我喜出望外,又问道:“‘温’是什么意思?”,没想到老人却颇带伤感的答了句:“一个故事”,我便不好再说什么,也不再追问,结了帐便走了。在路上,我拿着、捧着、放在包里,怎么都不合适,生怕弄坏了它,最后,不知费了好大的精力才将它安全带回了家。

就是这把扇子,给我的阅历添摸了几丝芳香……

篇8:古韵草堂,古色成都六年级作文

古韵草堂,古色成都六年级作文

一提及唐朝,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那繁荣昌盛的社会秩序和美轮美幻的诗词歌赋,要说到诗,不得不提的就是唐朝大诗人——被为“诗圣” 的杜甫了!

我很小就学习杜甫的诗句,他给我留下了无穷的神秘,于是周末我们特意开车来到了成都杜甫草堂体味一番。刚走进大门,只觉得空气十分清新,身旁古木参天,妩媚小花竞相开放,交相辉映,美得醉人。我贪婪地呼吸着这空气,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花香,真乃世外桃源也!我我仿佛看见当年杜甫在这圣地中听着潇潇雨声写下《春夜喜雨》,在花香袭人时写下《江畔独步寻花》。我不禁吟起“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沿着一条小路继续走着。“唐风遗韵馆”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不禁走了进去,眼前出现了杜甫展纸作画的雕塑和图片。杜甫的风采在这里完美的体现了出来。看看门前杜甫生平简介,上书“杜甫年幼丧母,凭着自己超凡的毅力和天赋才有如此伟大的.造诣,我对他敬佩不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强烈的对比写出了杜甫见到黎民百工受到寒冷饥饿双重压迫时的痛心!这里也曾见证了世界伟大的两位诗人——李白和杜甫的手足情深和兄弟之情!

走出草堂,我我久久回味,心中默默赞叹道:“草堂啊,诗圣!你令我明白什么叫文化,什么叫艺术,你被誉为“全国保护单位”当之无愧,你被视作成都骄傲更是毋庸置疑。你起唐朝,历宋朝,至元朝,及明清,见证五朝风雨,充满艺术文化,当名扬天下,流芳千古!

篇9:古堰画乡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丽水古堰画乡来旅游观光。丽水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两省交界处,全市总面积1。73万平方千米,人口为266万。下辖一市一区七县,分别是莲都区,龙泉市,缙云、遂昌、松阳、青田、云和、景宁、庆元县。丽水古称处州,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丽水市花是杜鹃,市树是红豆杉。

各位游客朋友,丽水自古以来文化昌盛,青田石雕,龙泉宝剑,龙泉青瓷被誉为丽水“三宝”。龙泉青瓷始于南宋,盛于宋元,以其色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深受各国青瓷爱好者的喜爱。龙泉宝剑是闻名中外的民间艺术珍品,始创于春秋时期,因产地位于龙泉而得名,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与工艺性。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和龙泉宝剑锻造技术都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田石雕是以青田县所产的优质叶蜡石作为材料雕制而成的艺术品,享有“在石头上绣花”的美誉,青田也因此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石雕之乡”。除“三宝”外,丽水的环境还有“三好”,分别是山好,水好,空气好。全浙江海拔最高的第一山峰、第二山峰都在丽水境内,其中海拔最高的凤阳山的黄毛尖,海拔1921米。丽水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其中,50%以上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丽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0%,富含负氧离子,被誉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除“三宝”和“三好”之外,丽水还拥有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缙云黄帝祠与陕西黄帝陵并称“北陵南祠”。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古堰画乡景区。它位于瓯江两岸的碧湖镇和大港头镇,距丽水市区28千米,主要观赏景点有通济堰,巴比松油画展和瓯江风光。“古堰”指的就是通济堰,始建于南朝年间,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是浙江省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水利灌溉工程之一。画乡位于瓯江南岸大港头镇,是丽水特有的艺术画派“巴比松油画”的故乡,也是我国著名美术写生基地和摄影创作基地。两个景区隔瓯江相望,瓶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江,全长384千米,而在丽水境内有309千米。

通济堰与都江堰、它山堰、郑国渠、灵渠并称为我国四大古代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灌溉效能,还在为两岸百姓造福。大家请看,大坝就像一轮弯月静卧在松阴溪的河道上,那大坝为什么要建造拱形的呢?实际上,最初建造的直坝屡屡被大水冲毁,为了减少水流对它的冲击力,后来才改为拱形坝体。大坝最初是木框填石,上游一发大水,大坝就被冲毁。到了南宋时对大坝进行整修,将木坝改筑为石坝,再用松木作为坝基,又沿江筑起36座炼铁炉,将炼成的铁水浇铸到石坝缝内。这种独创的筑坝技术,是大坝千年永固的重要原因。

接下来我们将乘坐瓯江的游船前往画乡景区。现在我们看到的江便是瓯江的秀美风光。瓯江是丽水人民的母亲河,这一段江面水质清澈,风景优美,丽水也因此被评为中国第一个摄影之乡,同时还拥有三个国家级摄影基地和22个摄影创作基地。随着俄罗斯摄影师在瓯江取景拍摄的作品“瓯江帆影”在摄影比赛中获得世界大奖之后,丽水的风光就逐渐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另外,在瓯江两岸至今还保存500多处青瓷古窑址,历史上丽水的青瓷就是通过海上陶瓷之路运往世界各地。

各位游客朋友,游船靠岸之后,我们就来到了画乡景区。各位请看码头边这棵老樟树,已有1300多年的树龄,它见证了这里曾经的繁华。在保存完好的古镇老街上分布着许多特色民宿、青瓷工艺品商店和餐馆茶楼,而最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就是老街上的一间间画室了,人们把这种风格的油画作品称为丽水巴比松画派。巴比松画派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中叶,在法国巴黎近郊一个叫作巴比松的小山村,生活着一群在艺术上有着创新精神的画家们,他们呼吸着农村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和泥土的芬芳,用画笔描绘出那里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形成了著名的巴比松画派。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群借鉴法国巴比松画派技法的专业画家来到这里写生创作,他们汇聚在宁静的瓯江边上,以“画我家乡、走向自然”的创作精神,表达对故园乡土风情、自然风光的由衷热爱。加上当地的缙云工艺美术学校不断培养出一些年轻画家不断汇集到此,逐渐形成了丽水独特的巴比松画派

篇10:古堰画乡导游词

古堰画乡位于丽水西南的大港头,这有里丽质天成又磅礴大气的水乡景色,拍照或写生尤其漂亮,因此许多美术院校选择这里作为写生基地,有了“画乡”的美誉。江滨古街边常能看到支着画板创作的人,颇有文艺气息,而已有千年历史的水利工程通济堰,是来到古堰画乡的游客必到的地方。

瓯江将景区分为两部分,“古堰”是北岸的堰头村,“画乡”指的是南岸镇政府所在的大港头镇。二者隔河相望,没有桥,只有画舫往返两岸。游人通常会先到大港头,而后乘船去对面的`堰头村。

大港头看点最集中的是江边一条挂着红灯笼的街——江滨古街,虽然新修后看不出古意,也算得上风景如画。街道两边大多是画室或者和画有关的店铺,你可以在街边文艺的特色小店淘些特色小玩意儿,也可以在他她爱情邮局寄张明信片给亲人朋友。东面街口有棵古香樟树和以此命名的双荫亭,很有韵味。亭旁是香樟古埠,可在此乘坐去往对面堰头村的渡船,或者沿街走到摄影展览馆附近的通坪埠头乘船。

瓯江的江水平静,水很干净,周围的自然风光也很是不错。江上时常有挂着白帆的小船,适合采风拍照。乘上画舫,不久就能到达江对岸的堰头村。

从古堰码头至村边的景观道旁有不少塑像,介绍了历代与通济堰有关的政客、水利学家和诗人。走过一段汀步,岔路口往前可沿着江边一路走到通济堰,往右则通往村北的文昌阁。由文昌阁往西走也能到通济堰,不过沿路有许多古樟树、古民居,人文景观更为丰富。其中,文昌阁是座小巧的二层建筑,被大片的古樟树围绕着,一旁是有着三个引水孔的三洞桥。往南是嘉庆年间的“孝节流芳”贞节牌坊,还有“示禁”石碑。村中有一些清朝和民国时期建筑,装饰简单大气,少数被辟为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展览馆。

通济堰是一段横卧在碧水之间的拱形石坝,它一面是涟漪层起的平静水面,另一面则是汹涌的注水口,和长着灌木,散布着鸥鸟的河滩互相映衬,甚是抢眼。通济堰一旁的詹南二司马庙内,有元代以来二十多个水利碑刻,可以借此了解这个千年间浙江最大的水利工程。

古堰画乡导游词

篇11:古堰画乡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游船靠岸之后,我们就来到了画乡景区。各位请看码头边这棵老樟树,已有1300多年的树龄,它见证了这里曾经的繁华。在保存完好的古镇老街上分布着许多特色民宿、青瓷工艺品商店和餐馆茶楼,而最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就是老街上的一间间画室了,人们把这种风格的油画作品称为丽水巴比松画派。巴比松画派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中叶,在法国巴黎近郊一个叫作巴比松的小山村,生活着一群在艺术上有着创新精神的画家们,他们呼吸着农村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和泥土的芬芳,用画笔描绘出那里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形成了著名的巴比松画派。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群借鉴法国巴比松画派技法的专业画家来到这里写生创作,他们汇聚在宁静的瓯江边上,以“画我家乡、走向自然”的创作精神,表达对故园乡土风情、自然风光的由衷热爱。加上当地的缙云工艺美术学校不断培养出一些年轻画家不断汇集到此,逐渐形成了丽水独特的巴比松画派。

篇12:古堰画乡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古堰画乡景区。它位于瓯江两岸的碧湖镇和大港头镇,距丽水市区28千米,主要观赏景点有通济堰,巴比松油画展和瓯江风光。“古堰”指的就是通济堰,始建于南朝年间,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是浙江省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水利灌溉工程之一。画乡位于瓯江南岸大港头镇,是丽水特有的艺术画派“巴比松油画”的故乡,也是我国著名美术写生基地和摄影创作基地。两个景区隔瓯江相望,瓶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江,全长384千米,而在丽水境内有309千米。

通济堰与都江堰、它山堰、郑国渠、灵渠并称为我国四大古代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灌溉效能,还在为两岸百姓造福。大家请看,大坝就像一轮弯月静卧在松阴溪的河道上,那大坝为什么要建造拱形的呢?实际上,最初建造的直坝屡屡被大水冲毁,为了减少水流对它的冲击力,后来才改为拱形坝体。大坝最初是木框填石,上游一发大水,大坝就被冲毁。到了南宋时对大坝进行整修,将木坝改筑为石坝,再用松木作为坝基,又沿江筑起36座炼铁炉,将炼成的铁水浇铸到石坝缝内。这种独创的筑坝技术,是大坝千年永固的重要原因。

接下来我们将乘坐瓯江的游船前往画乡景区。现在我们看到的江便是瓯江的秀美风光。瓯江是丽水人民的母亲河,这一段江面水质清澈,风景优美,丽水也因此被评为中国第一个摄影之乡,同时还拥有三个国家级摄影基地和22个摄影创作基地。随着俄罗斯摄影师在瓯江取景拍摄的作品“瓯江帆影”在摄影比赛中获得世界大奖之后,丽水的风光就逐渐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另外,在瓯江两岸至今还保存500多处青瓷古窑址,历史上丽水的青瓷就是通过海上陶瓷之路运往世界各地。

篇13:古堰画乡六年级作文

古堰画乡六年级作文

清晨,大地从沉睡中苏醒,欣欣然迎来了第一缕阳光,一切开始热闹起来。我们早早就奔向游船码头,翠绿的大榕树下,放着一排画架,白色的画布、五彩颜料、各号画笔等,一应俱全。说是免费作画哦,看着无人参与,我还是没勇气去挥上两笔!也只有画乡才有这么好的福利吧!

我们坐上了游船,微波荡漾,远处帆船点点,芦苇水草印面而来,又向身后奔去。很快,来到了古堰。这里翠竹茂盛,投射下来的光影跳跃着。穿过长廊,踏过由无数雨伞般圆圈状石头组成的小路,终于来到了著名的堰坝古风。

通济堰呈狭长的圆弧形,中间缺出一段小口,水流顺势“哗哗哗”直下,形成一个小瀑布。突然有喊声传来:“嘿,快看那儿有只白鹭!我朝他指的方向快速追寻,发现一只白鹭在堤坝激流下站立,它有着洁白如雪的身子,修长的双腿,全神贯注地盯着水波,我很想知道它的'用意。过了一会儿,那只白鹭就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抓起了一条小鱼!游客们见了,纷纷为它点赞,拿起手机静待下一个精彩时刻。大坝旁有一个大建筑,造型奇特,呈现折形,它只用八对大木头立柱做固定,古木黑瓦,登上二层就是极佳的观景台。通济堰上流水面平静如镜,青山绿水,竹筏飘飘,美不胜收!

我们禁不起竹筏的诱惑,也要体验一番。我们穿上橙色的救生衣,叔叔用长竹杆在水中一撑,慢慢地,船开了,平平稳稳。我低头仔细观察,原来竹筏是由十五条碗口粗的长毛竹组成。听了叔叔讲述,对面的这个大坝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是宋朝时期建成。这里树木茂盛,浓重的翠绿色在阳光下发光,就像我们的眼睛,似乎每片叶子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忍不住感叹:山间绿树翠竹,江上竹筏小舟,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啊!

篇14:古堰画乡作文六年级

每年春节,我最期待的便是去爸爸的故乡——丽水松阳。这次,我们又重游了一次“古堰画乡”。

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中行驶,虽是冬季,一路上依然山清水秀。大约行了五十多分钟,远远望见一块木牌,上面清楚地写着几个大字——“古堰画乡”。下了车,首先看到的是几十幢楼房,错杂地坐落在四周。十几个男孩、女孩在中间的花坛边玩耍,这是住在“古堰画乡”的人家。二姑妈告诉我们:“其实,这里是‘古堰’,坐船驶过一个大湖,便是‘画乡’。”原来“古堰画乡”,不是同一个地方啊!

往前走,小吃铺越来越多。其中最吸引游客的,当然是丽水最有名的特色小吃——缙云烧饼。缙云烧饼历史悠久,相传石笋下的居民效仿轩辕黄帝炼制仙丹。炼好后,一村妇的儿子发现壁炉内仍有火,于是把饼贴在上面,就成了现在的缙云烧饼。缙云烧饼于麦香、肉香、葱香、菜干香、芝麻香、糖油香于一体。油光发亮、表皮松脆,肉质软糯、咸淡适中、油而不腻,鲜香可口,真可谓是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整个古堰都弥漫着烧饼香,真是令人垂涎三尺啊!

不知不觉中,就走到了小竹林,翠色欲流,连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踏着青石板,摸着光滑的竹竿,伴随着“沙沙”的竹叶声,真是别有一番意境,仿佛置身于美好的幻境中。

前面就是“古堰”与“画乡”的交界处。果不其然,中间隔着一个大湖,湖面像镜子一样平静,像翡翠一样碧绿。水是那样清澈,那样透明。看,一条条小鱼在湖中摇摆着身躯,无忧无虑、轻松自在,这儿,就是他们的天堂。一只只白鹅浮在水面上,悠然自得,让人不由得想起骆宾王的一句诗——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阵微风轻轻地从湖面上拂过,清波荡漾,一圈圈涟漪从中心蔓延开来。这阵风,吹走了炎热,吹走了烦恼,令人感觉心旷神怡。

看尽了一路的风景,我们来到一座小亭,坐下来休息。小亭由四根红木柱支撑着,上面盖着一顶“大帽子”,里面有六张木头做的圆桌和十几个雕刻着精美图案的石凳。如果渴了,还可以去免费的茶水间里喝口茶。

古堰游就这样结束了,我期待着下一次再来这个美丽的地方。

篇15:古堰画乡作文六年级

浙江省的古堰画乡是我国4A级景区,也是我妈妈的家乡。它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和碧湖镇境内,距离市区二十公里。景区里的千年古樟和通济堰最吸引人们的眼球了,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氛围浓厚,把一个生态和人文的丽水完整地传达给人们。

春天,百花盛开,瓯江里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大樟树也长出了嫩绿的叶子,鲜花展开多彩的舞裙,许多小鸟停在大樟树的枝干上,叽叽喳喳,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江对岸的堰坝旁边,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金黄色的迎春花……它们争先恐后地开放。通济堰也开始忙碌起来,为下游农民伯伯的稻田灌溉。

夏天,大樟树枝叶长的郁郁葱葱,密密层层,人们坐在大树底下乘凉、聊天。瓯江上扬起了白帆,勤劳的渔民也开始了他们的工作,撒网捕鱼了。堰渠仍旧欢快地工作着,下游的农民伯伯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秋天,大樟树的叶子稀稀落落地变黄,秋风吹过,它们“沙沙沙”地唱歌,若干的黄叶像飞舞的蝴蝶,为它们伴舞。因为有堰渠的工作帮助,下游的农民伯伯看着金灿灿的稻田,开心地笑了。还给人们带来又香又甜的柿子,酸甜可口的橘子,又是一个丰收年呀!

冬天,天气变冷,捕鱼的渔民整理工具,为来年的工作准备,期待来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大樟树和通济堰陪伴着人们幸福快乐的生活着。

古堰画乡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篇16:古堰画乡作文六年级

浙江的古镇很多,有赫赫有名的乌镇,有人潮熙攘的西塘,也有历史悠久的南浔……但处于丽水市的古堰画乡,它宛如一位未出阁的姑娘,静静地陪伴瓯江流淌,默默地养育着一方水土。经过时间细腻的洗礼,它美成了一片世外桃源。

在国庆长假的一天,我来到了这美丽的画卷中,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一下车,我们跟随导游的步伐,看见了气势磅礴的通济堰。这可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站在通济坝上放眼望去,水面波光粼粼,对岸青山依依,上流的溪水正从层层山林中奔腾而出,与天空交相辉映成一片迷人风光。通济堰由干渠、支渠和毛渠三部分组成,可以将上流汹涌的水流转化成蜿蜒流淌的渠水,滋养农田和树木。古人的智慧为这块美丽的土地增添了生机。

坐上一叶轻舟,穿越平缓的江水,去往对岸。清风徐来,秋意盎然,仿佛身处仙境。

这是我从未见过的瓯江,水面清澈,水平如镜,竹筏轻盈,悠悠荡荡,呈现着瓯江最温柔的一面。

到了瓯江南岸,映入眼帘的是一颗参天樟树,它的年龄可有一千多岁呢!当地人将樟树视为幸运树,樟树也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遍布整个村落。远远望去,它像一位智者甘为路人指引方向,也似一位守护者庄严站立,守卫村庄。虽是秋天,但仍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它的枝丫伸向江面,好像正在与游客热情地招手。

一江一水、一木一叶、一帆一影结合成了大自然最神奇的画作。

逐级向上走,便进入了古街。这里老屋林立、店铺栉比,繁华却不高调,街面上的店铺中卖的都是当地人民的手工作品。一颗颗小石头在他们的笔下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卡通人物,似乎在诉说着什么,真是有趣极了!为了能让自己记忆得更加深刻,我精挑细选,买了一本精美的手工牛皮本子带回家留作纪念,珍藏起来。

只希望,这样的秋一直留存,任时间流逝、四季变迁,而这画卷一般的山水始终在我心间……

篇17:醉情古乡经典作文500字

醉情古乡经典作文500字

行程在如墨的古城,轻踏着石板街上望着那一座座前朝的苑房。气息中散发着那时的乡情,我好似穿越了三千年前成为了一位古代的雅士般,轻轻谱写着一曲诗章。

青砖墙,泥瓷瓦,顶上紫檀横梁挂,苑中小曲悠叱嚓。不知是谁摆弄着妙音拂过我的耳旁,带领我醉回千年的韵味古廊。飘扬中落下的缠绵围绕身躯,演绎着谁人的绝色古乡。

浮雕柱,木龙床,夺目天工秀苑房。是谁的鬼斧神工把如诗的画卷融入木中镌藏,展现一幅幅天宫瑶池在人们眼前摇晃。经过千年的历史尘埃,依然呈现着栩栩如生的飞禽鸟兽在叫唱。

长满历史的榕树傲经着千年的风霜,那缠绵枝藤绕过苑房延申百丈。梢上黄莺好似也在寻访着古代的风貌,伴着风儿揍响的乐叶且舞且歌,唱起一曲历史的雄亮。

小河悠悠的缠绕着座座宅房,清澈见底的水镜把房影拉得微长。任他千锤百炼的历史变迁终不弃而往。如一位柔情女郎,静静守着这位多情的小乡。

映在水中的奇石繁花,如一幅水墨丹青横挂在水面。随着流水的推逐如生如舞的晃醉了我的视野,好似正在播放着那时的故事般,慢慢的一点一滴呈现在人们眼前。

歆歌小阁,且饮一壶清雅品醉神魂。好似这清淡的味道把我迷醉在千年的古刹,沉睡于前生的'梦中。恰好闻见被历史尘封的浓情纷纷扬起一股韵味飘往长街,密布的人群在街上高声叫卖。

梦里,一位青秀女子翩翩而舞。羞纱玉袖遮半颜,轻泯红唇醉人间。香腮朱沙媚,弯弯柳叶眉,青丝飘飘,白纱如雪。恰似月宫降下的仙骨,倾倒着世人的毫情。

白衣女郎伴雀而唱,绝代芳华共赴一场。仿若我是一位多情郎,迷醉在细纱群下轻轻沉睡,忘了尘世的悲怒,断去了浮生年华,只愿安逸的漂往千年的梦网。

移耳于寺鼓晨钟,敲响一曲禅意滑落心间。愿静坐于莲花台上一心念佛悟道。我似乎早已把那红尘生命的无奈、世俗苦恼与纷争,都化做鼎上的焚香消散凡尘。只愿静静醉享这千年古乡的风情。

篇18:古色古韵的广州结婚习俗

广州在中国算是一个比较有历史的城市,它们使用的粤方言多数与古汉语相通,一些传统的生活习惯也源于古代。这样的一个城市,会有什么样的结婚习俗?我们可以分婚前、婚时、婚后这三个阶段来解读。

1、婚前;与许多南方人一样,广州人在婚前也需要送聘礼,而他们送的聘礼则需要用粤语的思维来理解,像是送鸡,寓意有生气;送椰子,寓意子孙同堂;送鞋子,寓意有孩子等等。除了聘礼之外,比较有特色的是红皮箱嫁妆,娘家会将嫁妆放到一个红色皮箱里,第二天带到亲家那去。还有选吉时拜神、拜天地;请长辈帮新娘梳头;大家一起吃汤圆等习俗。

2、婚时;在接新娘时,有绕吉祥路的传统,即选择市区内一些名字好听的路行驶婚车,在接到新娘后,伴娘要替新娘撑红伞送她离开娘家,并一边走一边撒米给鸡吃。在接了新娘之后,婚宴就开始了,这时有敬茶的环节,新人在大家面前双双跪拜父母敬茶,只是现在广州比较开放,也有许多年轻人选择鞠躬。

3、婚后;喜宴完成之后,以前还有闹洞房的传统,但现在的广州已经很少再有了,除了一些关系较好的朋友亲戚会去“打扰”。在结婚后的第三天,新人要带着礼品到娘家祭祖,这就是有名的三朝回门。

从这些结婚习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古韵古色,这些习俗都是真实的存在,而不是电视剧。我们也庆幸,现在还能看到如此传统的婚礼。

古村古韵作文

绍兴800字中考作文

东方盐湖城作文500字

游东方盐湖城叙事作文500字

安康旅游口号

小学生旅游口号

乡村旅游营销口号

青海湖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口号

游宏村作文400字

清殇夜未央读后感

古乡古韵作文
《古乡古韵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古乡古韵作文(共18篇)】相关文章:

高明旅游形象的标语2022-05-18

初中初二作文800字:我爱你江南2022-08-22

游红塔村小学作文2022-05-30

家乡的风俗作文300字2023-03-18

黄山-宏村行作文2023-07-14

难忘的诸暨五泄旅行作文2022-09-24

呵护鸡蛋_小学作文2022-08-30

凤凰古城游记小学作文2023-03-11

同意工资调整批复2022-12-18

享受古韵的作文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