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大佛作文400字

时间:2023-06-08 07:54:18 更多作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蒙山大佛作文400字(精选25篇)由网友“没烦恼”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蒙山大佛作文400字,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蒙山大佛作文400字

篇1:蒙山大佛导游词

台骀神庙是张氏祖祠。唐林宝《元和姓纂》和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皆载黄帝子少昊青阳生挥,为弓正,始制弓矢,赐姓张氏,为张氏之祖。《尔雅·释诂》:“正”即“长”。“弓正”即“弓长”,合起来便是“张”。明、清张氏族谱记载:“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挥生昧,昧生台骀”,“庙在太原县尹城里”,所居张氏“尹城派,天下通派之祖也”。尹城里即今王郭村。

王郭村西五里有天龙山,东麓神仙峁下有青阳河,古有青阳庙,祀张氏先祖少昊青阳,有张孟谈配享。战国初,张孟谈相赵襄子抗智伯解晋阳之围,功成身退,隐于“负丘”,即此。南有张氏祖茔,张家坟沟。再南为南峪,有张三丰墓。王郭村内有明、清张氏民宅古建、张家巷等,皆张氏古迹。台骀不仅是一位早于大禹的治水人物,受到后人的尊敬,他还是张氏先祖。台骀神庙——张氏祖祠无疑是海内外张氏寻根谒祖的圣地。

主要公园:迎泽公园是太原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位于迎泽大街中段,全园总面积70余公顷,其中迎泽湖约占三分之一。园内布局基本按地形划分,分为北湖景区、中部景区、南部景区和南湖景区。动物园位于新建北路中段东侧,占地面积50多公顷,公园中心为龙潭湖,它是山西惟一的专业性动物园,是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儿童公园位于市中心的海子边,旧称文瀛湖,是太原最早的公园。森林公园位于尖草坪区大同路南段,是太原目前面积最大的公园,目前正在加紧建设。汾河公园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通过四道橡胶坝及复式河槽实现三级蓄水,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

【蒙山大佛导游词 15篇】

篇2:蒙山大佛赋

蒙山大佛赋

神州山川,钟灵毓秀,太原蒙山,佛教胜境.蒙山神奇,故有大佛九尊.源于公元5,北齐刻凿,历经五帝,二十余载,依山镌刻.盛唐礼佛,李渊驻晋,复名开化寺.高宗李治,则天武后,巡行并州,参拜大佛,礼敬瞻睹,嗟叹唏嘘,大舍珍宝.返京两年,派专吏驰马,赐大佛以袈裟,金银珠宝,同放异彩.呈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仰瞻,数千万众.蒙山晓月,日月重光,大唐盛世,国泰民安.元末战火,寺毁阁倾,佛头毁落,泥石堆掩,风剥雨蚀,寺庙_犹存,佛阁不复,大佛身虽在,湮没不闻.迄至一千九百八十年,王剑霓、李晋祥,于南郊志中,觅出佛迹,遂往实地.勘测二年,方认定大佛.沉睡草木、砂石之中.

作 者:路德坤  作者单位:太原市政协 刊 名:记者观察(上半月) 英文刊名:REPORTER'S NOTES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 

篇3:蒙山大佛导游词

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头部早在元代就已经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风采。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仅现胸颈部分。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剩下的还需清理发掘,无怪乎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晓月”之称。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纬时凿成。《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所以称为“晋阳西山大佛”。《晚唐晋王李克用再建大阁,五年用工三十万。

大佛往下不远,就是开化寺,遗址在一片桃花林中,除连理二塔外,只剩一堆残砖败瓦。可谁又曾想到这很不起眼的寺院就是东魏高僧昙鸾弘修的净土法门,东魏孝静帝“勒令住并州大寺”,日本净土真宗经籍载为“并州大岩寺”,北齐高洋赐额“开化”寺,曾是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仰望着大佛,大佛头颅毁损崩落,不知踪迹,腹上岩石大部分早已风化崩落,胸下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一幅惨败不堪的情形,实属千古遗憾。站在大佛臂上,古晋阳城尽收眼底,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只觉往事越千年,倏忽间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篇4:游览蒙山大佛作文

游览蒙山大佛作文

1游览蒙山大佛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回姥姥家,浏览了家乡的蒙山大佛。

一路乘车没过多久,我们就来到了蒙山旅游区。远远就看到了一座很美的山。车慢慢地靠近,远处的景色也慢慢的清晰起来。树木很茂密,整座山都里就像开空调一样,特别凉快。我连忙下车跑向山里看看这座山有什么奇特。这里的水清澈见底,连水底的小鱼都能看得很清楚,这里的水特别的凉,如果把手放在水里一会儿,你的手就会被冻得很红。我们继续向前走,看到了远处到处挂着红色的飘带,在微风下显得很美丽。我连忙去看看究竟,原来是一条条许愿条,听说在这里许愿很灵验,我决定也要许愿——希望我的愿望能够实现。

远处飘来阵阵香味,这是哪来的香味呢。我们就继续向前跑。啊!“妈妈快看呢,前面山上有座大佛!”我从来没看见过这么大的佛,太不可思议了。佛是整座山开凿出来,山佛一体,非常壮观。前面有条“天梯”能通往佛脚下。我们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好久才到达。近处看佛就更大了,感觉佛头像顶着天是的。据说头就有好十几米米,总高60多米。就连手指头也有几米长,一件衣服就有好几百斤重。开凿时间就用了好几十年呢,比乐山大佛开凿的时间还长。但没有乐山大佛大,应该除了乐山大佛就属蒙山大佛了,他历尽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才被发现,因为佛的'头不知去向了,整个身体都被沙土埋没,后来考古学家来到这里无意中发现的。再后来经过人们的后期修补现在才呈现我们面前。听当地人介绍,才知道这就是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和才干,更为祖**亲的悠久历史感到自豪和骄傲!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蒙山大佛,这里的旅游是不要门票的。如果想来旅游,这里还是很适合的。

下午五点多,我们该离开了。我忍不住回头看着蒙山大佛,它好像在向我点头微笑呢。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一个为梦想活着的人——希望这座神圣的千年大佛能帮我实现愿望。

2蒙山大佛游记

初秋时节,我陪姥姥去蒙山看大佛。

车出市区后,不久便来到蒙山脚下,游人并不多,但山之恢宏威严尽收眼底。正门除了“蒙山”二字外,门柱上还有一联“佛是一座山净心净土,山是一尊佛净土净心”。转头想问姥姥什么,却见她早已双手合十,低眉垂目,口中念念有词。拾阶而上,一路上走走停停、曲曲折折。趁着姥姥忙着沿途朝拜,我独自爬上爬下、跑来跑去,一会儿在习习凉亭中坐看枫林未晚,一会儿于逐蝶穿花间找寻峰回路转,有时和其他孩子一起在瀑布边戏水,偶尔采一把野花摘几枝红叶,好一个偷得浮生半日闲,怎一个快活了得!我们从拜佛台一口气爬到大佛跟前,大佛看上去大耳垂肩、慈眉善目,像似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雍容气派。听导游讲,蒙山大佛“佛高六十三米,依山镌刻,跌足而坐,双手施禅定印,佛体厚胛肥肩,可谓佛超山峦,高遏云天”。在山顶上,人们除了忙着烧香拜佛、合影留念,也不忘选购些纪念品,还有的意犹未尽地讨论着蒙山大佛和乐山大佛、灵山大佛的异同,数落着大佛的历史。登山远眺,来时山脚下那一排农家院舍早已升起缕缕炊烟……

那一夜我梦见了大佛,梦里的大佛笑容可掬。

3蒙山大佛

四川的乐山大佛天下闻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与之一争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儿吗?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昨天是中秋节,我就去了一趟蒙山。

我们从市区出发,快到罗城高速口时,向西一拐,顺着印有“佛”字的路灯往前走,就到了蒙山。

蒙山上空的天真蓝呀!蓝得没有半点儿杂质,纯净而透明。仿佛一块儿巨大的蓝水晶该在山上似的。一进山,一股在城市中久违的清新空气便扑面而来。空气是湿润的,轻轻地、软软地扑在脸上。蒙山遍地绿色,草木犹如一块儿绿色的大毛毯,把山裹了起来。而那哗啦哗啦跳跃着的溪水,更为这宛如仙境的山中增添了几分灵气。

捧一抔清澈的溪水洗洗脸,瞬间皮肤上便有了水娇柔的嫩滑,且热意全无,如同冲了一场凉水澡般清爽,浑身上下舒服极了。心仿佛也像纯净的溪水一样透明了许多。

在青山绿水的簇拥下,大佛静静地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两眼微闭,神情严肃,嘴角却带着浅浅的笑意。大佛两手放于腿上,静静地打坐。

蒙山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二年始建,高约200余尺,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了。它比全国最高的乐山大佛略高,是最早的露天摩崖大佛。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后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从此隐没于乱石瓦砾之中。现在大佛已经修复。踏着山间的小路,耳边还回响着山中隐约可闻的佛乐。时间过得飞快,我该回了。坐在车上,我恋恋不舍地望着蒙山,直到它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篇5:太原蒙山大佛作文

今天一早,我们全家就来到了位于晋源区金胜乡寺底村的蒙山大佛旅游区。终于要一睹为快了,车刚一停下,我就迫不及待地向景区跑去。

一踏入景区,一股大自然的气息就迎面扑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顿觉神轻气爽。展现在眼前的是茂密葱郁的树林,各种各样叫不上名的野花,还有就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听着水声,伴着美景,就像走在了人间仙境,我就是那快乐的小精灵。

顺着小溪往山上走,没觉得有多累时,就看到了一个大大的广场,在广场的正前方是一大段台阶,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地往上走,我的心也越来越激动了,马上就要看见蒙山大佛了。怀着这样期待的心情终于走完了最后一个台阶,“哇”一个好大好大地佛像就在我的面前,他那宽宽的双肩,高大的身躯,慈祥的面容都那么让人心灵为之震动。人们都从见到他的惊奇中转变为静寂,静静地观赏他的雄伟,为他的恢弘气势所震撼。这真是世界摩崖石刻艺术中的'精品。

我举起像机拍下了这一奇观,我要拿回家好好地品味,并且告诉我认识的人,让他们也快快来这里看看。

篇6: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

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

蒙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论高度,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大佛的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碑刻也应在此处.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10月,蒙山大佛向公众开放。8月10日,大佛景区改制后门票价格正式开启每张70元。

修建过程

蒙山大佛本是开化寺后的佛像。开化寺建于公元559年(北齐天保二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额开化寺。寺后凿石修路,在寺后一里处依山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开凿的年代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根据《永乐大典》中《太原志·太原县》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北齐天保二年。另一种观点根据明嘉靖《太原县志》、明成化《山西通志》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在开化寺建寺之后,即晚于天保二年。有研究者根据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所述北齐文宣帝天保末年,凿石通蹊,依山刻像,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公元559年(天保十年)。

增加建造

隋朝仁寿年初,开化寺中新建佛阁以保护大佛,并改名为净明寺。公元6(唐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曾来此礼佛,并将寺名改回开化寺。另一说李渊礼佛是在称帝之前,礼佛回去后当夜梦化佛满空,毫光数丈,登基后李渊将寺名改为开化寺。公元657年(唐显庆二年),唐高宗李治巡幸并州,与皇后武则天同游童子寺、开化寺,童子寺佛像高一百七十多尺,开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李治与皇后、妃嫔、宫人施舍了很多珠宝、财物、衣服。

毁灭破坏

公元844年(唐会昌四年),开化寺佛阁在唐武宗灭佛中废毁,蒙山大佛遂暴露在风雨中。公元895年(唐乾宁二年),盘踞并州的河东节度使、后来追封后唐武皇帝的晋王李克用参拜蒙山大佛后,命人重建开化寺佛阁。历经五年,佛阁终于建成。公元945年(后晋开运二年),镇守太原的北平王、后来的后汉高祖刘知远到开化寺焚香礼佛后,出资重修佛像和佛阁,留有苏禹圭所撰《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

公元990年(北宋淳化元年),开化寺中新修二座高二丈释迦牟尼舍利塔(即今开化寺连理塔)。元朝末年,开化寺毁废,只有僧房舍利塔尚在。通常认为,蒙山大佛在这时一齐被毁。公元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晋恭王朱棡重建开化寺,开化寺改名为法华寺。

重新发现

1983年,参加太原地名普查的市政工作人员王剑霓重新发现了蒙山大佛。因调查地名时,王剑霓发现太原蒙山一带有很多带寺字的地名,还有一处地名叫做大肚崖,觉得非常奇怪。实地调查时,发现大肚崖其实是蒙山大佛的胸部,大佛的头部已经遗失,露出的胸部高度为15.75米,胸部以下埋在土石之中,土石厚达数十米。佛像背后的山崖顶上的平地还有绵延大约五百米的古建筑遗迹。1983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的简讯中报道了这一消息。9月21日蒙山大佛被列入太原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月,新修佛头工程开工,201月,佛头安放完毕,10月7日,完成修复的蒙山大佛景区向公众开放。

蒙山大佛为利用陡直崖壁开凿而成,位于蒙山近山顶处。佛龛为摩崖敞口式,宽29.60米,进深17米,平面大约为半椭圆形。佛像头部已经遗失,山与颈部平齐,研究者推测当时此处很可能有自然突起的岩石,开凿时将它刻成佛头。佛像背后的山崖有大片平地上有寺院遗址,散落有残碎砖瓦,还有刻着杭州天目山峰彻禅师的断碣。蒙山大佛为单体佛像,龛内外没有胁侍像的遗迹。

篇7:蒙山大佛的说明文

蒙山大佛即是西山大佛,像高约66米。它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况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其原有的风采,以致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伟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20开始修复,年重又向世人开放。

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0余公里处的蒙山, 晋阳西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三至七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时在六世纪。如按“巴”佛凿于“七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晋阳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为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自北齐凿佛,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重修、扩建、瞻游、纪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遗有五代后晋和元、明的几通碑刻已移置太原双塔寺保存外,其余各代碑刻均未外运,当仍在其处,共处当有大量埋藏物。至于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还需清理发掘。

篇8:蒙山大佛的说明文

蒙山是四川名山县的一座海拔不到两千米的山峰,然而因一句:“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而为人们所知。明朝名士谢在杭曾在《五杂俎》中道,“昔人谓:‘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蒙山在蜀雅州,其峰顶尤极险峻,虎狼毒蛇都喜欢居住在那里,采到那里的茶有益于治病。”据传,远在西汉时期,便有人在蒙顶驯化栽种野生茶树的历史。唐宋朝更是让蒙顶茶达极盛时期。唐玄宗时,其被列为贡品,成为历代天子祭祀天地祖宗时都把它选为专用之物,一直沿袭到九百多年后的清代。

蒙山茶在茶经续中多次被提及,可见其历史的久远。

五一大假为避开过多的人流,与友人相约再次上蒙山。说再次是因为如同每年要去龙泉的桃花节一样,每年都会去蒙山。到那里已是熟路,住宿地也是熟人处。

每次都会看到变化着的蒙山。路况越来越好,山里更注重环境保护。正值新茶上市期,茶林景区沿路可见茶农在卖自己加工的蒙山茶。其品种有:竹叶青、黄芽、甘露、毛峰。每次我们都会买些春茶的,我较钟爱蒙山的甘露茶,竹叶青喜欢峨眉山的。

来到住宿地,已是暮色时分。远远的就可见到一把大大的茶壶和茶碗在山上展示着,像是在招呼人们:来碗茶吧。

漫步时,一路的植物叶片上,看不到一点灰尘,洁净如洗过一样。空气湿润而清新,大家贪婪地吸着这久违的空气道:“洗肺了,洗肺了。”的却,这样的氧气进入肺部,如同一次清洗。只是机会少了些。

夜,不舍入睡的游人,坐在露天喝茶聊天,享受着露湿衣衫的滋味。风中,树叶沙沙地响,又是一个难眠夜。

篇9:蒙山大佛的说明文

一夜的昏昏然,鸟语声声告诉我,天亮了。

迎着晨曦,信步朝着山坡而上。环顾四周,青山叠嶂,薄雾飘渺。风中,附近梨树叶的轻言细语吸引了我来到林中,群鸟高飞而出,我惊吓到了它们。

在满树挂着还是青青的,象樱桃那么小的梨子的树下,是一片片的茶树。这梨的品名叫“风水梨”,茶农们喜欢这个名字,更喜欢着梨的口感好,几乎都在套种处,都种风水梨。虽然晨风吹着微冷,和着清新的空气让人因夜间未能休息好的.倦意顿消。来到山坡顶上,初升的太阳将山坡的另一面装扮的蔚为壮观。满山的茶树行行重行行,象一若大的绿波潭。潭中,荡漾着层层的波纹。这青波是那样绿绿的,那样的一重重地有规律地展开。阳光洒在绿波中,金色在青色中一闪一闪的,美极了。

我忍不住让自己进入这片绿洲之中悠游着,醉心地游着,似梦似幻地游着。梦幻中,好像看到正在将蒙山茶记入自己的著作中的陆鸿渐,那些有着善品茗的身影鱼贯而过,是谁?是神龙氏、晏婴、司马相如?是谢安石、苏东坡、蔡襄、还是徐渭?看不清。疾步上前看,什么也没有。唯有蓝天白云下的一片绿色的海洋,还有,山间溪流潺潺。我想起古人的一首诗:“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是啊,在大自然中悠然地品茗,那是何等的幽雅愉快。难怪乎会有人道:饮得茶后,有种习习凉风生腋下,顿觉身轻飞上天的轻快感。更能理解不忍离去至暮色来临的感受。

小道中,我遇到了一茶农。与之交谈,让我对茶知识有了些许曾加。他告诉我,虽然现在的竹叶青、黄芽贵而名气大,其实蒙山顶茶最出名的是“甘露”。我窃喜自己喜欢的就是这儿的甘露,暗道个“巧”。他迷信地告诉我,“毛泽东年代”的茶树很少长虫,现在却有很多的虫。不服不行的。其实那是因为那时的环境无污染,用的是农家肥,更没有外来植物。我对他讲了自己的看法,他对一部分观点赞同,说:“想来也是,那时的农家肥常常有人“偷”或抢,也没有引进外面的什么植物种植。但对“年代问题”仍然保留他们的观点。他还耐心给我讲起什么是甘露,什么是黄芽,什么是竹叶青,以及他们的制作方法。看得出他满足目前的生活,他指着不远处他的居住地,正是炊烟缭缭。我们站在他的屋前,可见到片片茶树渐次向下延伸,直至有另一座山。

我想起人们有时说,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怎么不可以呢?很自然啊。没有远望,哪有追求?但愿这山,那山的绿洲一山更比一山绿。人们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

篇10: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

蒙山大佛: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 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 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唐高宗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部分,胸宽25米,高17.5米,颈部直径宽五米。目前做为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蒙山大佛,也称晋阳西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的摩崖大佛,现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本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古籍记载,蒙山大佛高二百尺(合今制59米)。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比例估计原来的佛头高约1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为46米。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10月,蒙山大佛景区向公众开放。

蒙山大佛本是开化寺后的佛像。开化寺建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9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额“开化寺”。寺后凿石修路,在寺后一里处依山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当时太原被称为晋阳,是北齐王朝的陪都。北齐太祖高欢在此创业,击败尔朱荣,后来实际掌控东魏朝政,为北齐的建立打下基础。此后北齐各代帝王常往来于首都邺城和别都晋阳之间,相当重视对晋阳的建设。按照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的记载,《北齐书》等史料中北齐后主高纬“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说的就是蒙山开化寺大佛。因此,蒙山大佛有时也被称为“晋阳西山大佛”。

篇11:关于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

晋阳湖:在太原市董菇村一带,距市区三公里,湖水面积4.8平方公里,为太原热电厂冷却循环水。晋阳湖水由汾河西干渠引入,水质良好,水深平均四米,最深处八米,夏季最高水温达33度,冬季为 8至15度。常年不结冰。太原市政府已经决定兴建晋阳湖公园。占地面积11.2平方公里。公园规划为环湖绿带、水上乐园、垂钓区、文化娱乐区、植物公园、度假村、野营区、狩猎场、生活服务区等九大区域。第一期工程是填筑沿湖堤坝,植树造林,修筑沿湖公路。同时配备游艇、钓鱼等游乐设施。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乃至华北面积最大的湖水公园。

篇12: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

蒙山大佛自双腿下部至颈高约30米。研究者按照双肩宽度18米估计佛像头部高度大约十米左右,即蒙山大佛通高为4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增砌的6米高的基座,总高度大约46米。这与史籍的记载有所不同。唐代的《冥报记辑书》记载蒙山开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按唐代一尺合现代0.295米,唐代记载中蒙山大佛的高度为59米,比蒙山大佛的实际高度多十几米。一些媒体按现代一尺合0.33米计算,得出蒙山大佛的高度为66米;也有媒体计算为63米;还有媒体称蒙山大佛“通高(大佛站立高度)66米”。这些媒体由此认定,蒙山大佛比55米高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还要高。甚至有媒体声称,蒙山大佛与乐山大佛、巴米扬大佛齐名,并根据三者的高度关系(认为蒙山大佛高66米)将蒙山大佛称为“世界第二大石佛”。

大佛前的平台上存有面阔三间(约15米)的建筑遗迹,门墩石和地栿尚在,研究者判断建筑年代可能晚于五代。建筑遗迹北面存有一龟趺,碑已失。佛龛西侧壁上存有若干小石洞,是修建佛阁时嵌入梁檩所用。大佛龛外东侧,崖面上还有一块摩崖碑刻和二个洞窟的遗存。摩崖碑刻大约处在大佛胸部的高度上,为长方形,高2.50米,宽1.85米,是预先雕刻成之后嵌在山崖上的,文字已漫漶不清,只能判断出刻的是佛经,无法确知是哪一部经。摩崖碑刻东侧的小窟高、宽都在1米左右,因岩石崩塌,此窟已被破坏。小窟的东边是一平面为方形的大窟,面阔2.97米,进深2.99米,高2.94米,四角攒尖顶。长方形的窟门高1.74米、宽0.97米、深0.52米,门两侧雕有石柱,石柱上雕出栌斗,栌斗之上是雕刻的阑额,阑额的斗栱为一斗三升式,柱间斗栱为人字形叉手。叉手为弧形,向外撇出,尾端微微上翘。结合四角攒尖顶、人字形叉手尾端上翘两个特征,研究者认为此窟可能开凿于北齐。窟内为素壁,并无龛像,属于禅窟,窟内残存有清康熙四十六年的题记。

另据《嘉靖太原县志》载:“法华寺在县西北十五里,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建,赐额开化,寺后凿石通蹊一里,依山刻佛像,隋仁寿初(6)建佛阁,改额净明。唐武德三年(6)李渊自守河东来游于禅之后,复改为开化寺。会昌甲子岁(844年)佛阁废毁,乾宁二年(895年)重修。宋淳化元年(990年)修释迦如来舍利塔二座,塔高二丈。元末(1368年)废毁,只存僧房舍利塔。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晋恭王重建。”

篇13: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

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前,于后晋自运二年(945年)曾在此修建佛阁,名曰“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将高200尺石刻大佛,庇盖于内,同时建“雁塔蜂台”,修“鹿苑鸡园”。大阁凌云,气势非凡,豪华之极。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庄严阁”等建筑塌毁,从此大佛便被掩埋于山石、残砖、碎石、泥沙之中。明晋恭王朱棡镇守太原,重修开化寺,实际是只修了前寺院,即现在的开化寺,后寺院未修,大佛亦因湮埋不为后人所知。

1980年太原市南郊区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发现大佛遗迹。1982年顺势探索“大肚岩”一名的来历时,实地勘测实为大佛胸部,其高有五丈多,宽约8丈,头部尚未找到,仅现找到的颈部高达五尺,真经一丈五,胸以下部分仍埋于山石碎瓦斜坡中。整个大佛还有待发掘现已露面佛身及其周围发现的建筑遗迹,经与史籍记载相吻合。目前已引起国内有关史学界的关注。

晋阳西山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况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其原有的风采,致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伟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巳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晋阳西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三至七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时在六世纪。如按“巴”佛凿于“七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晋阳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为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北齐天保二年(551),高洋赐额“开化”,又称开化寺,并依山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称“大庄严石窟二寺”,可见“西山大佛”当初是称“石窟”的位于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寿初年(602),建起了庇盖大佛的大佛阁,改称“净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渊留守晋阳,复名开化寺。显庆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来幸并州,瞻仰开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令并州州官长史窦轨“速庄严备饰圣容”,“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武则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长安之后,经两年时间,由皇帝内宫做了两件袈裟,派专使驰马飞送并州,给这两寺大佛像赐披袈裟。袈裟上装饰的金银珠宝大放异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了并州。唐武宗灭佛的时候,大阁虽然失修破败,然而大佛未损。晚唐乾宁二年(895),晋王李克用竭河东之力,“计口随钱,不可胜计”,五年用工三十万,重修了大佛阁。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北平王刘智远留守北京(晋阳),又修佛阁。这一次重修的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共一百三十间,将二百尺高的大佛庇盖于内,可见阁之大。元末(1368),寺毁阁倾,火佛头部掉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晋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从此埋没六百余年。

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5

山西省博物馆:位于太原市上官巷东,原是文庙。博物馆占地约1.3万平方米,由照壁、六角井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和崇圣祠组成。棂星门内东西厢房、大成殿及东西庑均为陈列室。馆内藏品丰富,省内出土的古代珍贵文物甚多,有殷代铜觥、春秋时吴王称王前所用的铜戈、北魏木板漆画、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笔法、明代名将戚继光手书《致李小山归蓬莱》诗轴等。

纯阳宫:是山西省博物馆专题陈列部,简称省博物馆二部,位于五一广场西北隅。该部利用道教建筑纯阳宫展出历史文物。纯阳宫是明万历年间兴建的,清代做过整修,宫宇建筑精巧,布局独特,雕饰富丽,是别具一格的建筑群。馆内展出陶瓷、铜器、玉石、竹木、牙雕、石刻、书法、绘画、碑帖、刺绣、珐琅、漆器等10多个专题。这些展品对研究我国历史、文字学、工艺美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等具有重要价值。

蒙山大佛: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 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 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唐高宗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部分,胸宽25米,高17.5米,颈部直径宽五米。目前做为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太山寺:又名太山龙泉寺,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3公里处风峪沟北山腰。太山之名,始见于沈约撰写的《宋书》,相传北汉时有山民石敢当,以勇敢闻名,他居住的山也由此闻名于世。寺名取自“泰山石敢当”的谐音。据碑文记载,太山寺创建于唐代景云元年( 710),原为道观,名“昊天祠”,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建改为佛寺。入寺庙山门依次为钟鼓楼、东西厢房、大雄宝殿。大雄殿顶二层叠起,上座六角形观音阁与文殊、普贤二殿。阁周塑有十八罗汉、四大金刚。泥塑极富明代塑像俏丽俊秀的风格。六角亭后为石构建筑“莲花宝洞”。寺左另有水神祠,祠底有龙泉一脉,汩汩细流。佛寺别名龙泉大概由此而得。山脚有名将李存孝之墓,李存孝本名安思敬,唐末晋王李克用养子,做战极为勇猛,屡建奇功,后在太原被李克用车裂。其墓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篇14: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

蒙山大佛开凿的年代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根据《永乐大典》中《太原志·太原县》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北齐天保二年。另一种观点根据明嘉靖《太原县志》、明成化《山西通志》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在开化寺建寺之后,即晚于天保二年。有研究者根据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所述“北齐文宣帝天保末年,凿石通蹊,依山刻像”,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天保十年(公元559年)。研究者据《北史》中后主高纬“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的记载,认定蒙山大佛完工于后主高纬时;又根据宋人记载中蒙山曾有北齐天统五年三月撰《蒙山碑》、《北史》天统五年三四月间北齐后主身在晋阳且有重要佛事举行,推定蒙山大佛的完工时间就是北齐天统五年(公元569年)。

蒙山大佛为利用陡直崖壁开凿而成,位于蒙山近山顶处。佛龛为摩崖敞口式,宽29.60米,进深17米,平面大约为半椭圆形。佛像头部已经遗失,山与颈部平齐,研究者推测当时此处很可能有自然突起的岩石,开凿时将它刻成佛头。佛像背后的山崖有大片平地上有寺院遗址,散落有残碎砖瓦,还有刻着“杭州天目山峰彻禅师”的断碣。蒙山大佛为单体佛像,龛内外没有胁侍像的遗迹。

大佛头部遗失。颈部直径5米,高2米余,有三条阴刻项线。颈部至腹部高22米,两肘间距22.70米。两肩平而宽,胸胛肥厚, 身形壮硕。由于大佛的岩体为疏松的砂岩,风化、崩塌相当严重,佛像衣纹服饰已无法辨认。佛像的胸部存有若干排小方孔,据推测为重修大佛时留下的遗迹。佛像小臂长12米、宽2.80米,保存较为完好。佛像施禅定印。右手长3.10米,手掌及小指尚存;左手已残。两手之下为条石补砌的双腿,高3米,结跏趺坐式。腿下为条石台基。双腿和台基均为重修大佛时砌。研究者认为,佛像原来的坐姿虽未必是重修时的结跏趺坐,但是由两手的禅定印判断很可能就是结跏趺坐式。宿白根据清理前的遗迹推断蒙山大佛是倚坐的弥勒佛。然而,清理之后的佛像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并不是倚坐的佛像。后来的研究者认为,蒙山大佛可能是释迦佛。理由之一是《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提到“成招提之胜因,侔释迦之真相”;另一个理由是北魏开凿的云冈石窟第20窟的释迦佛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与蒙山大佛相同。

篇15:关于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

蒙山大佛本是开化寺后的佛像。开化寺建于公元559年(北齐天保二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额开化寺。寺后凿石修路,在寺后一里处依山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开凿的年代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根据《永乐大典》中《太原志·太原县》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北齐天保二年。另一种观点根据明嘉靖《太原县志》、明成化《山西通志》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在开化寺建寺之后,即晚于天保二年。有研究者根据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所述北齐文宣帝天保末年,凿石通蹊,依山刻像,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公元559年(天保十年)。

隋朝仁寿年初,开化寺中新建佛阁以保护大佛,并改名为净明寺。公元6(唐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曾来此礼佛,并将寺名改回开化寺。另一说李渊礼佛是在称帝之前,礼佛回去后当夜梦化佛满空,毫光数丈,登基后李渊将寺名改为开化寺。公元657年(唐显庆二年),唐高宗李治巡幸并州,与皇后武则天同游童子寺、开化寺,童子寺佛像高一百七十多尺,开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李治与皇后、妃嫔、宫人施舍了很多珠宝、财物、衣服。

公元844年(唐会昌四年),开化寺佛阁在唐武宗灭佛中废毁,蒙山大佛遂暴露在风雨中。公元895年(唐乾宁二年),盘踞并州的河东节度使、后来追封后唐武皇帝的晋王李克用参拜蒙山大佛后,命人重建开化寺佛阁。历经五年,佛阁终于建成。公元945年(后晋开运二年),镇守太原的北平王、后来的后汉高祖刘知远到开化寺焚香礼佛后,出资重修佛像和佛阁,留有苏禹圭所撰《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

篇16:关于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

台骀是开拓太原最早的人。《左传·昭公元年》记载,说黄帝之子金天氏少昊青阳有裔孙,叫昧,任治水官,生两个儿子,叫允格、台骀。台骀能继父职,治理了汾河、洮河和大泽。大泽也称晋泽,经台骀治理后,人们始处太原,故又称台骀泽,即今晋祠之东盛产晋祠大米的大片稻区,誉为“北国江南”。台骀治水有功,受到帝颛顼嘉奖,封于汾川,为汾河之神。台骀是一位早于大禹的大禹式治水人物,后人建庙祭祀,即台骀神庙。

晋祠台骀由明代东庄高汝行所建,据说原因有二:一、高氏东庄地处台骀泽之西畔,东庄百姓首获其利;二、高汝行任浙江按察副使赴浙拒倭,途中涉江遇风浪,而救其脱险者,自称叫台骀。为感神恩,修建了台骀庙。

王郭村台骀神庙始建无考,据史、志载,早在唐代就有此庙,唐大中六至九年( 852—— 855),河东节度使卢钧,“不欲称名”,改“汾水川祠”。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封“昌宁公”,又称“昌宁公祠”。宋真家天禧四年(1020),封“灵感元应公,赐额宣济”。明洪武七年(1374)重修。清顺治六年(1649),毁于兵火。嘉庆十七年(1812),又受汾水漫淹。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仅建正殿三间,东西耳房、厢房各五间,山门、钟鼓二楼及西偏院一所。之后失修,殿宇倾圮,古木被代,庙院荒芜,只有台骀神像为村民保护至今,藏于原废正殿改修的平房内,现在庙址东西39米,南北37米,总面积1248平方米。

篇17:关于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

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

蒙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论高度,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大佛的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碑刻也应在此处.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10月,蒙山大佛向公众开放。8月10日,大佛景区改制后门票价格正式开启每张70元。

篇18:关于太原蒙山大佛导游词

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头部早在元代就已经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风采。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仅现胸颈部分。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剩下的还需清理发掘,无怪乎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晓月”之称。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纬时凿成。《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所以称为“晋阳西山大佛”。《北史》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宫”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据有关部门测量,晋阳西山大佛现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说66米,一说70多米,比乐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3至7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时值6世纪。如按“巴”佛凿于“7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早162年。据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传说李渊做太原留守时曾参拜蒙山大佛,当晚就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起兵决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于显庆五年(660年)幸晋阳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龙山童子寺瞻礼二寺大佛),次年又派专使赐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并州。晚唐晋王李克用再建大阁,五年用工三十万。五代后晋的时候,北平王北京留守刘知远,重修庄严阁,共五层一百三十间。北汉刘继元在蒙山顶造避暑宫,开化峪内设御驾桥。宋时又在蒙山开化前寺建连理二塔。元末(1368年),寺毁阁倾,大佛头部脱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晋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从此便埋没六百余年。

篇19:太原市蒙山大佛导游词

蒙山大佛自双腿下部至颈高约30米。研究者按照双肩宽度18米估计佛像头部高度大约十米左右,即蒙山大佛通高为4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增砌的6米高的基座,总高度大约46米。这与史籍的记载有所不同。唐代的《冥报记辑书》记载蒙山开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按唐代一尺合现代0.295米,唐代记载中蒙山大佛的高度为59米,比蒙山大佛的实际高度多十几米。一些媒体按现代一尺合0.33米计算,得出蒙山大佛的高度为66米;也有媒体计算为63米;还有媒体称蒙山大佛“通高(大佛站立高度)66米”。这些媒体由此认定,蒙山大佛比55米高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还要高。甚至有媒体声称,蒙山大佛与乐山大佛、巴米扬大佛齐名,并根据三者的高度关系(认为蒙山大佛高66米)将蒙山大佛称为“世界第二大石佛”。

大佛前的平台上存有面阔三间(约15米)的建筑遗迹,门墩石和地栿尚在,研究者判断建筑年代可能晚于五代。建筑遗迹北面存有一龟趺,碑已失。佛龛西侧壁上存有若干小石洞,是修建佛阁时嵌入梁檩所用。大佛龛外东侧,崖面上还有一块摩崖碑刻和二个洞窟的遗存。摩崖碑刻大约处在大佛胸部的高度上,为长方形,高2.50米,宽1.85米,是预先雕刻成之后嵌在山崖上的,文字已漫漶不清,只能判断出刻的是佛经,无法确知是哪一部经。摩崖碑刻东侧的小窟高、宽都在1米左右,因岩石崩塌,此窟已被破坏。小窟的东边是一平面为方形的大窟,面阔2.97米,进深2.99米,高2.94米,四角攒尖顶。长方形的窟门高1.74米、宽0.97米、深0.52米,门两侧雕有石柱,石柱上雕出栌斗,栌斗之上是雕刻的阑额,阑额的斗栱为一斗三升式,柱间斗栱为人字形叉手。叉手为弧形,向外撇出,尾端微微上翘。结合四角攒尖顶、人字形叉手尾端上翘两个特征,研究者认为此窟可能开凿于北齐。窟内为素壁,并无龛像,属于禅窟,窟内残存有清康熙四十六年的题记。

另据《嘉靖太原县志》载:“法华寺在县西北十五里,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建,赐额开化,寺后凿石通蹊一里,依山刻佛像,隋仁寿初(6)建佛阁,改额净明。唐武德三年(6)李渊自守河东来游于禅之后,复改为开化寺。会昌甲子岁(844年)佛阁废毁,乾宁二年(895年)重修。宋淳化元年(990年)修释迦如来舍利塔二座,塔高二丈。元末(1368年)废毁,只存僧房舍利塔。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晋恭王重建。”

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前,于后晋自运二年(945年)曾在此修建佛阁,名曰“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将高200尺石刻大佛,庇盖于内,同时建“雁塔蜂台”,修“鹿苑鸡园”。大阁凌云,气势非凡,豪华之极。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庄严阁”等建筑塌毁,从此大佛便被掩埋于山石、残砖、碎石、泥沙之中。明晋恭王朱棡镇守太原,重修开化寺,实际是只修了前寺院,即现在的开化寺,后寺院未修,大佛亦因湮埋不为后人所知。

1980年太原市南郊区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发现大佛遗迹。1982年顺势探索“大肚岩”一名的来历时,实地勘测实为大佛胸部,其高有五丈多,宽约8丈,头部尚未找到,仅现找到的颈部高达五尺,真经一丈五,胸以下部分仍埋于山石碎瓦斜坡中。整个大佛还有待发掘现已露面佛身及其周围发现的建筑遗迹,经与史籍记载相吻合。目前已引起国内有关史学界的关注。

篇20:太原市蒙山大佛导游词

山西省博物馆:位于太原市上官巷东,原是文庙。博物馆占地约1.3万平方米,由照壁、六角井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和崇圣祠组成。棂星门内东西厢房、大成殿及东西庑均为陈列室。馆内藏品丰富,省内出土的古代珍贵文物甚多,有殷代铜觥、春秋时吴王称王前所用的铜戈、北魏木板漆画、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笔法、明代名将戚继光手书《致李小山归蓬莱》诗轴等。

纯阳宫:是山西省博物馆专题陈列部,简称省博物馆二部,位于五一广场西北隅。该部利用道教建筑纯阳宫展出历史文物。纯阳宫是明万历年间兴建的,清代做过整修,宫宇建筑精巧,布局独特,雕饰富丽,是别具一格的建筑群。馆内展出陶瓷、铜器、玉石、竹木、牙雕、石刻、书法、绘画、碑帖、刺绣、珐琅、漆器等10多个专题。这些展品对研究我国历史、文字学、工艺美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等具有重要价值。

蒙山大佛: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 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 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唐高宗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部分,胸宽25米,高17.5米,颈部直径宽五米。目前做为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太山寺:又名太山龙泉寺,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3公里处风峪沟北山腰。太山之名,始见于沈约撰写的《宋书》,相传北汉时有山民石敢当,以勇敢闻名,他居住的山也由此闻名于世。寺名取自“泰山石敢当”的谐音。据碑文记载,太山寺创建于唐代景云元年( 710),原为道观,名“昊天祠”,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建改为佛寺。入寺庙山门依次为钟鼓楼、东西厢房、大雄宝殿。大雄殿顶二层叠起,上座六角形观音阁与文殊、普贤二殿。阁周塑有十八罗汉、四大金刚。泥塑极富明代塑像俏丽俊秀的风格。六角亭后为石构建筑“莲花宝洞”。寺左另有水神祠,祠底有龙泉一脉,汩汩细流。佛寺别名龙泉大概由此而得。山脚有名将李存孝之墓,李存孝本名安思敬,唐末晋王李克用养子,做战极为勇猛,屡建奇功,后在太原被李克用车裂。其墓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篇21:关于太原蒙山大佛导游词

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

蒙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论高度,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大佛的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碑刻也应在此处.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10月,蒙山大佛向公众开放。8月10日,大佛景区改制后门票价格正式开启每张70元。

修建过程

蒙山大佛本是开化寺后的佛像。开化寺建于公元559年(北齐天保二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额开化寺。寺后凿石修路,在寺后一里处依山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开凿的年代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根据《永乐大典》中《太原志·太原县》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北齐天保二年。另一种观点根据明嘉靖《太原县志》、明成化《山西通志》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在开化寺建寺之后,即晚于天保二年。有研究者根据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所述北齐文宣帝天保末年,凿石通蹊,依山刻像,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公元559年(天保十年)。

增加建造

隋朝仁寿年初,开化寺中新建佛阁以保护大佛,并改名为净明寺。公元6(唐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曾来此礼佛,并将寺名改回开化寺。另一说李渊礼佛是在称帝之前,礼佛回去后当夜梦化佛满空,毫光数丈,登基后李渊将寺名改为开化寺。公元657年(唐显庆二年),唐高宗李治巡幸并州,与皇后武则天同游童子寺、开化寺,童子寺佛像高一百七十多尺,开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李治与皇后、妃嫔、宫人施舍了很多珠宝、财物、衣服。

毁灭破坏

公元844年(唐会昌四年),开化寺佛阁在唐武宗灭佛中废毁,蒙山大佛遂暴露在风雨中。公元895年(唐乾宁二年),盘踞并州的河东节度使、后来追封后唐武皇帝的晋王李克用参拜蒙山大佛后,命人重建开化寺佛阁。历经五年,佛阁终于建成。公元945年(后晋开运二年),镇守太原的北平王、后来的后汉高祖刘知远到开化寺焚香礼佛后,出资重修佛像和佛阁,留有苏禹圭所撰《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

公元990年(北宋淳化元年),开化寺中新修二座高二丈释迦牟尼舍利塔(即今开化寺连理塔)。元朝末年,开化寺毁废,只有僧房舍利塔尚在。通常认为,蒙山大佛在这时一齐被毁。公元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晋恭王朱棡重建开化寺,开化寺改名为法华寺。

篇22:太原市蒙山大佛导游词

蒙山大佛,又名西山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0余公里处的蒙山。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本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大佛被重新发现,但佛头已不知去向。现在的大佛头部为后人新凿的。

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照比例计算,加上佛头高度,大佛原本高度约为46米。大佛前的平台上存有面阔三间的建筑遗迹,门墩石和地栿尚在。遗迹北面存有一龟趺,碑已失。佛龛西侧壁上存有若干小石洞,是修建佛阁时嵌入梁檩所用。大佛龛外东侧,崖面上还有一块摩崖碑刻和二个洞窟的遗存。

篇23: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四川的乐山大佛天下闻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与之一争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儿吗?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昨天是中秋节,我就去了一趟蒙山。

我们从市区出发,快到罗城高速口时,向西一拐,顺着印有“佛”字的路灯往前走,就到了蒙山。

蒙山上空的天真蓝呀!蓝得没有半点儿杂质,纯净而透明。仿佛一块儿巨大的蓝水晶该在山上似的。一进山,一股在城市中久违的清新空气便扑面而来。空气是湿润的,轻轻地、软软地扑在脸上。蒙山遍地绿色,草木犹如一块儿绿色的大毛毯,把山裹了起来。而那哗啦哗啦跳跃着的溪水,更为这宛如仙境的山中增添了几分灵气。

捧一抔清澈的溪水洗洗脸,瞬间皮肤上便有了水娇柔的嫩滑,且热意全无,如同冲了一场凉水澡般清爽,浑身上下舒服极了。心仿佛也像纯净的溪水一样透明了许多。

在青山绿水的簇拥下,大佛静静地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两眼微闭,神情严肃,嘴角却带着浅浅的笑意。大佛两手放于腿上,静静地打坐。

蒙山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二年始建,高约200余尺,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了。它比全国最高的乐山大佛略高,是最早的露天摩崖大佛。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后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从此隐没于乱石瓦砾之中。现在大佛已经修复。踏着山间的小路,耳边还回响着山中隐约可闻的佛乐。时间过得飞快,我该回了。坐在车上,我恋恋不舍地望着蒙山,直到它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篇24:精选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

各位佳宾,蒙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与成都相距100公里的名山县境内。由蒙山、百丈湖、清漪湖等景区组成。1986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审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蒙山又名蒙顶山,因夏禹足迹所至而有“禹贡蒙山”之称; 以人贡“皇茶”千载不衰而有“仙茶故乡”之名;以风景秀丽闻名遐迩而有游览胜地之誉。分布于山下的百丈、清漪两座人工湖,则以翡翠般的湖山水景,与清雅宜人的蒙山共同组合成全景区诱人的自然风光。真正是:水因山而增秀,山连水而更幽。我相信各位游览中定会得出同样的感受。

由于各位的时间宝贵,也还由于景区比较宽广,一天之内很难处处游到,因此我们将选择最精华的景段游览,其它一时不能前往的景点,只能在途中由我作一些口头简介来弥补了。特别要声明一点,我们所说“最精华”是指景物最集中,游览最顺路的景段,也就是一路走去看的东西最多的线路,绝不存在贬低其它景点的意思。事实上那些深山古寺、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景观,也是十分迷人的。各位如有兴致,留宿山中,然后一一观赏,就知道我绝非虚言了。好了,现在我们已开始走进蒙山,让我向大家先说一说蒙山景区的特色吧!

蒙山在名山县城西15里处,山体长10公里,宽约4公里,最高峰海拔1456米,年平均气温摄氏13.5度。山上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林木十分茂盛。这里最大的特点是雨多、雾多、云多。常年云雾茫茫、烟雨蒙蒙,蒙山之名就是因此而来,蒙山茶之品质优良也是因此而来。从旅游的角度来说蒙山有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又以享誉千年的名茶之乡展示了中华茶文化的高雅。人们来到蒙山,观景、品茶,徜徉在千年茶文化故迹的游道上,处处感受到的是一片清新祥和,毫无粗鄙尘俗 之气。有人说“蒙山天下雅”。我认为不敢说天下第一,但这个雅字确乎是蒙山最基本的旅游特色。

山之秀雅,在于满山拥翠,爽目清心。蒙山森林覆盖率高达 95%,植物树种有58科373种,其中珍稀树种有珙桐,有千年银杏,八人合抱的红豆树,700多年的野生古茶树,植于明代的红杜鹃、红白玉兰、七心茶花,......尤以“仙茶”、“仙菌”(又名千佛菌,学名灰树花),“仙果”(无胚银杏果)最为独特。

山之秀雅,还在于蒙峰三十八,各具秀姿。环列山巅的上清、甘露、玉女、灵泉、菱角五峰,像“五指参差比,真成一朵莲。”当你登上山顶,临风远望,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心胸顿感开阔,故称:“旷览”。蒙山分前后两部分,前山有绝壑飞泉,寺藏翠霭,茶园片片,绿浪连连;后山则巨石嶙峋,藤索蔓绕,林荫蔽日曲径通幽。进入景区,十二条石板游道盘旋交错,九千九百台阶勾连迂回,探迷峰,览胜景,听泉鸣,闻鸟声,赏心悦目,几疑置身世外。春天山花烂漫,茶畦拥翠;夏天云烟飘缈,蓊郁清凉;秋天层林尽染,姹紫嫣红;冬天玉树银花,瑶峰琼壑。真是“人夸峨眉天下秀,蒙山堪比更添幽。”

山之古雅,在于文物古迹、历史遗产颇多而且保留完好。为人瞩目的有“七株甘露种,五顶碧云芽”的皇茶园遗址;“乳滴倾听久,还防动雷雨”的蒙泉古井;“日月盘根转,风雷入地含” 的石笋;“百龙舞翩跹,仓颉有遗篇”的盘龙亭;“云来钟杵湿,僧定石楼空”的永兴寺;“奇人奇事光蒙顶,高古高才耀禅林” 的禅惠之庐。还有古代分工专管种茶、采茶、制茶、评茶的庙宇千佛寺、静居庵、智矩寺、天盖寺。阴阳石麒麟,蒙顶石牌坊,工艺精湛,令人称奇;还有近代作品大禹石像,蒙茶仙姑,因造型生动,位置适宜,也添雅致。

山之高雅,在于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声名远播的蒙顶茶,并形成了独特的蒙山茶文化。早在西汉甘露三年(公元前 53年),当地一位农民即蒙茶祖师吴理真就开始在蒙顶栽培驯化野生茶树,在五峰之中共植七株,后人称为“仙茶”,也就是现在皇茶园。蒙顶仙茶不断发展,由于品质特佳,制作精细,自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被列为贡品,成为皇帝祭祖天地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末,历经一千多年而不间断。在民间,蒙顶茶被看作祛病除疾的神来之物。五代时期有个叫毛文锡的写了一本《茶谱》更传奇为“服一两能祛宿疾,二两眼前无疾,三两故以换骨,四两为地仙”。这未免说得过于神奇,但蒙山茶的保健价值确实是得到科学证明的。如华西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实验结果就说,常喝蒙山绿茶“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癌保健措施”。

蒙顶茶的特殊地位,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赞颂蒙山和仙茶的文词也留传不少,“杨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的民间谚语流传甚广。深谙音乐和茶道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把 “弹渌水之曲,品蒙顶之茶”共称人生一大快事,留下了“琴里只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评断。从唐至宋,蒙山贡茶誉满朝野,黎阳王《蒙山白云茶》诗有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宋代诗人画家文同《蒙顶茶》诗日“蜀士茶称圣,蒙山味独珍。”一个“称圣”,一个“独珍”,把蒙顶茶作了最高而最恰当的评价。唐宋许多文人如孟郊、韦处厚、欧阳修、陆游、黄庭坚、梅尧臣等,也都留下了不少以蒙山茶为题的诗文。明清时代的诗文题词更为丰富。当代许多文学艺术家也留下了不少吟诵蒙山茶的华章佳句。他们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各个时期把蒙山色淡香长品自仙“的仙味”,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了。茶以文传,文随茶播,茶文化给蒙山风景名胜区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增加了蒙山景观的深度,显示出高雅的格调和意境。

矗立于蒙山之巅的红军纪念馆,昭示着红军的英雄业绩,为蒙山增辉添彩。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进行了著名的百丈关战役,并在蒙山一带建立苏维埃政权。昔日的红军战壕、红军标语历历在目。蒙山人民依然在传颂着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和红军健儿的英雄事迹。蒙山成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现在我们取道禹王宫,参观茶史博物馆,然后登“天梯”上 “天盖寺”。我将依次向大家介绍沿途景点:

天梯步入蒙山风景区,抬头便见长长的百阶从山下直铺山顶,像天梯悬垂于缥缈的云雾之中。相传昔日大禹治水成功,率众登蒙山祭天,走的就是这条路线。历代采摘贡茶,每至阳春三月,县官带领僚属和僧人,也沿此道上山。所以,天梯虽是后来修建,路线却是蒙山古道。天梯,从禹王宫到天盖寺正殿前,计有石阶1436 级。若在晴日,登上天梯向南俯视,座座小山峰像只只凤凰,沐浴在旭日初升的朝阳中,披着万点霞光跃跃欲飞,这就是蒙山特有的“丹凤朝阳”胜景。向西鸟瞰,青衣江象一条玉带,飘逸萦绕,金鸡关以东九道山脊,如九条巨龙跷首腾飞,向青衣江扑去,称“九龙过江”之景。

天盖寺天梯尽头处的天盖寺,位于蒙山五峰之下。因蒙山多雨,俗称“漏天”,故寺名取意于“漏天之盖”。始建于汉代,宋淳熙年间重修,占地8000平方米,寺周10多株古银杏参天蔽日,苍秀勃郁。中间为明代建筑石柱大殿。西汉吴理真在此结庐植仙茶,故正殿塑其全身坐像,四壁绘仙茶历史及传说壁画。内陈列历代茶具和有关文史标本。游人在如此清幽的高山上,休憩品茗,欣赏和畅谈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今昔,兴来写诗题字,摄影留真,这种雅趣,是他处无法感受的。寺前《天下大蒙山》碑文,是蒙山历史悠久的见证。

碑廊是位于天盖寺后的仿古建筑。排列有序的碑碣,镌刻着著名书法家王学仲、英文蜀、王澄、李半黎、刘云泉、张海和知名画家吴一峰、岑学恭等人手迹,诸体皆备,风格鲜明,所撰诗文,格调高雅,形成一个关于茶的书法长廊。

阴阳石麒麟走出“人间仙境”洞门,漫步幽径,一堂石屏映入眼帘。这就是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重修甘露灵泉完工后,选蒙山特殊石料,精心雕刻而成的石麒磷浮雕。请看,这麒麟头顶辽阔的云天,足踏翻腾的海水,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天,浮雕上的云雾和海水都是湿润的,而麒麟却始终干燥,实为蒙顶之一大奇观。

篇25:游览蒙山大佛的作文

初秋时节,我陪姥姥去蒙山看大佛。

车出市区后,不久便来到蒙山脚下,游人并不多,但山之恢宏威严尽收眼底。正门除了“蒙山”二字外,门柱上还有一联“佛是一座山净心净土,山是一尊佛净土净心”。转头想问姥姥什么,却见她早已双手合十,低眉垂目,口中念念有词。拾阶而上,一路上走走停停、曲曲折折。趁着姥姥忙着沿途朝拜,我独自爬上爬下、跑来跑去,一会儿在习习凉亭中坐看枫林未晚,一会儿于逐蝶穿花间找寻峰回路转,有时和其他孩子一起在瀑布边戏水,偶尔采一把野花摘几枝红叶,好一个偷得浮生半日闲,怎一个快活了得!我们从拜佛台一口气爬到大佛跟前,大佛看上去大耳垂肩、慈眉善目,像似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雍容气派。听导游讲,蒙山大佛“佛高六十三米,依山镌刻,跌足而坐,双手施禅定印,佛体厚胛肥肩,可谓佛超山峦,高遏云天”。在山顶上,人们除了忙着烧香拜佛、合影留念,也不忘选购些纪念品,还有的意犹未尽地讨论着蒙山大佛和乐山大佛、灵山大佛的异同,数落着大佛的历史。登山远眺,来时山脚下那一排农家院舍早已升起缕缕炊烟……

那一夜我梦见了大佛,梦里的大佛笑容可掬。

写夏天的蒙山作文400字

冬天的西山作文

九龙山游记-经典作文400字

蒙山的风景小学生作文

美丽蒙山作文

雀儿山游记作文400字

游记作文400字

太原蒙山景点导游词

清明节踏青的九年级作文

推荐的四川旅游景点导游词

蒙山大佛作文400字
《蒙山大佛作文4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蒙山大佛作文400字(精选25篇)】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自然景观作文2022-09-01

九年级家乡的清明节作文2022-12-03

家乡的一张名片高一作文2022-05-06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们去春游2023-03-15

有关太原春节习俗2023-06-03

家乡的变化五年级作文2023-03-09

写夏天的优秀作文400字2022-05-06

鲁山游记作文2023-03-13

鲁山一日游的作文2022-12-09

天马岛一日游作文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