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立秋作文素材:立秋文化风俗(锦集19篇)由网友“大尴尬家”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二十四节气之立秋作文素材:立秋文化风俗,欢迎大家分享。
篇1:二十四节气之立秋作文素材:立秋文化风俗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作文素材:立秋文化风俗
立秋节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在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摸秋
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风俗,是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国以来仍流传在民间。如在商洛竹林关一带,中秋节夜里,孩子们在月亮还未出来时,照例钻进附近的秋田里,摸一样东西回家。如果摸到葱,父母就认为这孩子长大后很聪明;如果摸到瓜果,父母就认为孩子将来不愁吃喝,事事顺利。人们视“摸秋”为游戏,不作偷盗行为论处。过了这一天,家长要约束孩子,不准到瓜田里拿人家的一枝一叶。商南县的居民,在中秋节的晚上,吃罢月饼后,不肯长高的小孩去摸高梁;没有男孩的人家去摸茄子;没有女孩的人家去摸辣子;小孩不聪明的人家去摸葱。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个撂一个。”而是搬一个放在笼子里,然后放在地头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车拉回家。头茬先搬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搬。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篇2:二十四节气之立秋谚语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谚语集锦
立秋温度高,红蜘蛛少不了。
遍地喷农药,火龙不见少,一场凉风没事了。
七月水连坡,来年蚂蚱多。
水面如镜,招来蝗虫。
今秋蝗虫产下卵,来年夏季出蝗蝻。
精耕细作除蝗害,荒地开垦能免灾。
高粱扛了枪,不怕水汪汪。
高粱不没头,就能获丰收。
站着不怕大水泡,遇风倒伏就坏了。
玉米天穗出,管理莫疏忽,追施攻粒肥,粒大棒子粗。
立秋锄晚田,地松籽粒满。
晚田晚田,三日两遍。
高粱扛了枪,一锄一成粮。
打了老叶耪一遍,高粱粒子眼瞪圆。
七月雨,八月旱,棉花桃子像鸡蛋。
立了秋,把头揪。
立秋才去头,晚了两三候。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十年就有九白搭。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温高霜晚收棉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秋旱接伏旱,棉田还得灌。
棉田再旱,不能漫灌。
大背开沟,细水慢流。
追肥日期到下限,再向后拖不沾贤(指棉)。
氮肥追得多,贪青晚熟光发棵。
杈耳继续抹,边心统统掐。
边心全部捋,四门落上锁。
立秋管葱,快把土壅。
篇3:二十四节气之立秋祝福语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祝福语
1、落叶纷飞到立秋,烦恼随风心无忧,天高云淡人从容,山重水复逍遥游。凉意渐生多保重,冷暖自知记心头,好运永伴你左右,愿你幸福开笑口。
2、立秋到,收获时节真美妙,愿你:铲掉烦恼,把快乐收获;除去霉运,把好运收获;消灭失败,把成功收获;无病无疾,把健康收获;笑口常开,把幸福收获!
3、立秋稻花香,五谷穗金黄,丰收在望笑哈哈,农民伯伯喜洋洋,天气也转凉,请你及时添衣裳,身体健康明天美,生活幸福花一样,祝福你立秋节气过得愉快,收获辉煌。
4、季节交替,岁月轮回,酷暑渐渐过去,金秋缓缓来临,季节虽变,我的关心未曾改变。小小一短信,情比万言长,祝福你拥有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5、你是秋天里的油菜,健康茁壮;你是秋天里的高粱,淳朴善良;你是秋天里的`稻穗,谦逊和顺,你就是我崇拜的偶像。立秋时节,祝你帅气冲天,迷倒无数媚娘。
6、树叶黄了,立秋到了;思念漫漫,望穿秋水;牵挂深深,暗送秋波;愿你收获,春华秋实;心情愉快,秋高气爽;身体健康,秋毫无犯;事业有成,独有千秋!
7、芦苇望着晚霞,清风翻卷浪花。秋天来了,走成了一幅最美丽的画。思念从叶尖滑落,点点滴滴都是牵挂。那泛红的果实,就是对你付出的回答。祝立秋快乐!
8、立秋清晨气温低,外出锻炼需注意,根据气温增减衣,准备活动是必须,出汗立即擦干净,风中逗留感冒袭,补充水分小口饮,切莫豪饮伤身体。愿你健康!
9、立秋来临天渐凉,早晚记得添衣裳,秋愁来扰别紧张,心情舒畅巧对抗,饮食少辛多点酸,滋阴养肺喝鸡汤,真挚情谊心头想,牵挂祝福从不忘:愿快乐安康!
10、立秋节气又来到,温馨短信送祝福。秋高气爽心情好,秋风过耳烦恼消。春华秋实事业旺,春花秋月爱情甜。祝你快乐到永远,千秋万代幸福长。
11、秋风吹走夏的酷热,迎来秋高气爽;秋阳脱掉炎炎外衣,送来层层凉意;秋雨欲动姗姗来迟,带来秋之美意;秋果告别夏之稚嫩,迎来累累硕果;立秋到,祝你秋实春华,万事如意!
12、夏日炎炎,已经褪去;秋风习习,悄然到来。在这立秋之日,让晚风带着思念,让明月带着浪漫,携着我的祝福,送到你的身边。惟愿你此生一切安然!
13、秋风吹去了祝福,愿你健康相伴,秋雨浇灌了问候,愿你幸福围绕,秋天载满了心愿,愿你吉祥如意,立秋到了默默祈祷,愿你立秋快乐!
14、秋天伸伸懒腰,健康重要;秋天消消疲惫,快乐加倍;秋天走走小路,幸福一路;秋天写写惆怅,心情舒畅。朋友,今日立秋,愿你秋高气爽灿烂无比。
15、宁静是秋天的音符,淡然是秋天的装束,洒脱是秋天得形象,幸福是秋天的味道,收获是秋天的礼物,祝福是秋天的风景,愿你立秋快乐。
篇4:二十四节气歌谚语之立秋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六月底,七月头,十有八载节立秋。
早晨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
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
立了秋,凉飕飕。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立了秋,把扇丢。
立了秋,扇莫丢,中午头上还用着。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还淌。
立了秋,枣核天,热在中午,凉在早晚。
立秋不立秋,还有一个月的好热头。
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起钻。
立秋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换上棉。
七月秋风雨,八月秋风凉。
立秋温不降,庄稼长得强。
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秋旱如刀刮。
春旱播种难,秋旱减一半。
立秋雨滴,谷把头低。
立秋雨丰,黍子返青。
三伏有雨好种麦。
七月不保墒,种麦打饥荒。
马吃夜里草,麦收七月墒。
秋不凉,粒不黄。
昼夜温差大,有利籽粒发。
麦到芒种,稻(早稻)到立秋。
立秋种荞麦,秋分麦入土。
立秋十日遍地红。
立秋十八日,寸草结籽粒。
立秋三日遍地红。
立秋三日见秫头。
立秋三日见秫秸。
七月七,掐着吃(早谷)。
立秋十日割早黍,处暑三日无青穆。
立秋温度高,红蜘蛛少不了。
遍地喷农药,火龙不见少,一场凉风没事了。
七月水连坡,来年蚂蚱多。
水面如镜,招来蝗虫。
今秋蝗虫产下卵,来年夏季出蝗蝻。
精耕细作除蝗害,荒地开垦能免灾。
高粱扛了枪,不怕水汪汪。
高粱不没头,就能获丰收。
站着不怕大水泡,遇风倒伏就坏了。
玉米天穗出,管理莫疏忽,追施攻粒肥,粒大棒子粗。
立秋锄晚田,地松籽粒满。
晚田晚田,三日两遍。
高粱扛了枪,一锄一成粮。
打了老叶耪一遍,高粱粒子眼瞪圆。
七月雨,八月旱,棉花桃子像鸡蛋。
立了秋,把头揪。
立秋才去头,晚了两三候。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十年就有九白搭。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温高霜晚收棉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秋旱接伏旱,棉田还得灌。
棉田再旱,不能漫灌。
大背开沟,细水慢流。
追肥日期到下限,再向后拖不沾贤(指棉)。
氮肥追得多,贪青晚熟光发棵。
杈耳继续抹,边心统统掐。
边心全部捋,四门落上锁。
立秋管葱,快把土壅。
要吃葱,高里封。
吃辣葱,炕洞壅。
要想吃辣葱,得使炕洞壅。
六有壅,七月上,八月再看葱发旺。
草里的冬瓜,屋脊上的葫芦。
姜在地里长,土里要干爽。
立秋前,三四天,白菜下种莫迟延。
中伏萝卜末伏菜,立秋前后大白菜。
立秋种,处暑移,十年就有九不离。
立秋播种,处暑移栽,白露晒盘,秋分拢帮,寒露平口,霜降灌心,立冬砍菜。
立秋摘花椒,立冬打软枣。
七月七,生瓜梨枣都中吃。
立了秋,苹果梨子陆续揪。
立秋温度高,果梨灌浆饱。
立秋温度高,果子着色好。
果树保好叶,明年多结果。
立秋温还高,肥料大积造。
牲畜细心管,预防牛流感。
牲口棚里勤打扫,一年四季疾病少。
喂牲口,没有巧,牛栏马棚勤打扫。
立秋处暑温度高,喂鱼注意多投草(料)。
发现鱼病药早用,增产增收有保证。
人们对秋雨无疑是欢迎的,“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在通常情况下,“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不但下雨,有时还要打雷,这标志着“立秋响雷,百日见霜”。“立秋”后每降一次雨,气温也随之下降一定幅度,“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即在于此。但“立秋”后无雨的情况也是有的,其标志就是“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最直接的后果也很明显:“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立秋”对于农事的影响相当大。古代农业社会,农民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节。因为“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农作物就会欠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风调雨顺,可以坐等丰收。同样,“立秋”的早晚也相当重要,“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立秋”后下不下雨更忽视不得,“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因为“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由此可见,“立秋”还是一个收获的标志,所谓“秋不凉,籽不黄”,“立秋十天遍地黄”,“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一个金色的.秋天就要到来了。在这个季节里,人们盘算最多的就是农事:“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享受收获之乐的同时,也要掌握好工作的节奏:“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对没进入收获期的,“立秋”后也需注意:“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立秋”也相应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立秋既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从来是人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最易做的就是“立了秋,便把扇子丢”。因为“一场秋雨一场寒”,所以“十场秋雨要穿棉”。天凉了,还应注意“水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人们甚至认为“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在饮食起居方面,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应切记“秋不食辛辣”、“秋不食肺”;还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这样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
篇5:二十四节气之立秋养生篇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纬度、海拔
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还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们都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由此可见立秋日为何种天气是如此的重要。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循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具体地讲,把中医理论中,事物属性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分类归纳:如自然界中的五音(角、征、宫、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化(生、长、化、收、藏);五气(风、暑、湿、燥、寒);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人体中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种形体(筋、脉、肉、皮毛、骨);五种情志(怒、喜、思、悲、恐);五声(呼、笑、歌、哭、呻)。由此可见,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一、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二、起居调养: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三、饮食调养;《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四、运动调养: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即《道臧・玉轴经》所载“秋季吐纳健身法”,具体做法: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秋季坚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篇6:二十四节气之立秋节气谚语
麦到芒种,稻(早稻)到立秋。
立秋种荞麦,秋分麦入土。
立秋十日遍地红。
立秋十八日,寸草结籽粒。
立秋三日遍地红。
立秋三日见秫头。
立秋三日见秫秸。
七月七,掐着吃(早谷)。
立秋十日割早黍,处暑三日无青穆。
立秋温度高,红蜘蛛少不了。
遍地喷农药,火龙不见少,一场凉风没事了。
七月水连坡,来年蚂蚱多。
水面如镜,招来蝗虫。
今秋蝗虫产下卵,来年夏季出蝗蝻。
精耕细作除蝗害,荒地开垦能免灾。
高粱扛了枪,不怕水汪汪。
高粱不没头,就能获丰收。
站着不怕大水泡,遇风倒伏就坏了。
玉米天穗出,管理莫疏忽,追施攻粒肥,粒大棒子粗。
立秋锄晚田,地松籽粒满。
晚田晚田,三日两遍。
高粱扛了枪,一锄一成粮。
打了老叶耪一遍,高粱粒子眼瞪圆。
七月雨,八月旱,棉花桃子像鸡蛋。
立了秋,把头揪。
立秋才去头,晚了两三候。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十年就有九白搭。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温高霜晚收棉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秋旱接伏旱,棉田还得灌。
棉田再旱,不能漫灌。
大背开沟,细水慢流。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六月底,七月头,十有八载节立秋。
早晨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
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
立了秋,凉飕飕。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立了秋,把扇丢。
立了秋,扇莫丢,中午头上还用着。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还淌。
立了秋,枣核天,热在中午,凉在早晚。
立秋不立秋,还有一个月的好热头。
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起钻。
立秋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换上棉。
七月秋风雨,八月秋风凉。
立秋温不降,庄稼长得强。
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秋旱如刀刮。
春旱播种难,秋旱减一半。
立秋雨滴,谷把头低。
立秋雨丰,黍子返青。
三伏有雨好种麦。
七月不保墒,种麦打饥荒。
马吃夜里草,麦收七月墒。
秋不凉,粒不黄。
昼夜温差大,有利籽粒发。
篇7:二十四节气之立秋养生篇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还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们都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由此可见立秋日为何种天气是如此的重要。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循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具体地讲,把中医理论中,事物属性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分类归纳:如自然界中的五音(角、征、宫、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化(生、长、化、收、藏);五气(风、暑、湿、燥、寒);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人体中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种形体(筋、脉、肉、皮毛、骨);五种情志(怒、喜、思、悲、恐);五声(呼、笑、歌、哭、呻)。由此可见,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一、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二、起居调养: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三、饮食调养;《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四、运动调养: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即《道臧·玉轴经》所载“秋季吐纳健身法”,具体做法: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秋季坚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立秋食谱:
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 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箭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 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黄精煨肘:
[配方] 黄精9克,党参9克,大枣5枚,猪肘750克,生姜15克,葱适量。
[做法] 黄精切薄片,党参切短节,装纱布袋内,扎口;大枣洗净待用。猪肘刮洗干净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待用。姜、葱洗净拍破待用。
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撇尽浮沫,改文火继续煨至汁浓肘粘,去除药包,肘、汤、大枣同时装入碗内即成。
[功效] 补脾润肺。对脾胃虚弱,饮食不振,肺虚咳嗽,病后体弱者由为适宜。
五彩蜜珠果:
[配料] 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10粒,柠檬1个,白糖适量。
[做法] 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 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醋椒鱼:
[配料] 黄鱼1条,香菜、葱、姜、胡椒粉、黄酒、麻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
[功效] 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篇8:二十四节气之立秋五年级优秀作文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五年级优秀作文
撕下一页日历,两个大字出现在我的眼前——立秋!妈妈告诉我,今天是“立秋”,也就是秋天的开始。
秋天到了?我看了看外面,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一丝风都没有。树上的知了还扯着嗓子不停地喊着“知了——知了——”。为什么都到秋天了,天还这么热?我的脑袋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妈妈看我一脸疑惑,笑着说:“你是不是觉得秋天就应该很凉爽了呀,现在天气之所以还这么热,是因为夏天还没有真正远离我们,人们俗称的“秋老虎”来啦,它还要在我们这里待一阵子才肯走呢!”“秋老虎?!”我一听这个词就乐了,人们把初秋的炎热天气比作“秋老虎”可真形象啊!
就在这时,奶奶从厨房里抱出一个大西瓜,笑盈盈地对大家说:“来来来,今天立秋,快过来‘咬秋'啦!”只见那西瓜又大又圆,穿着墨绿条纹的`衣服。切开它,红红的瓜瓤、黑黑的种子就露了出来,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三尺。爸爸连忙起身,拿起一块西瓜说:“入秋了,西瓜少了,能咬一口是一口。”我心想:原来“咬秋”是这个意思呀。但是在我看来,“咬秋”是要咬住这凉爽的秋天。想到这里,我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爸爸手上的西瓜,并嚷起来:“看看看,我把秋天咬住啦!”大家看我溅得一脸的西瓜汁,都哈哈大笑起来!
篇9:立秋的文化风俗及养生方法
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全国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篁岭赏秋拍摄。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个撂一个。”而是搬一个放在笼子里,然后放在地头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车拉回家。头茬先搬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搬。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秋田娱乐
秋天,特别是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做戏的场所。他们把嫩包谷穗搬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禾,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一全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他们还上树捉麻雀蛋,就地打兔子,能吃的野味很多,都可以在野地的锅里,烧制出来。有荤有素,百味俱全。他们还把打来的柿子,弄来的红苕,放在土窑洞里,温烧一个时辰,就会变成香甜的美食。这种秋田里的乐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进补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立秋该吃什么
立秋后,饮食上要多食酸味食物少食辛辣食物,以助肝气,多食用平肝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藕、土豆、萝卜、木耳、山药、扁豆、枸杞、银耳、猪肉、鸭、鸡肉、兔肉、花生、黄鳝、鲫鱼、黄鱼、柚子、梨、苹果等。
秋季是人体适宜进补的季节,但要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
忌多贪食瓜果,以免伤脾胃。
立秋吃坚果防疟疾
疟疾是儿童在夏秋之际的常见传染病,又叫冷热病,是由疟原虫经由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症状是寒战、高热。预防疟疾,最好的预防办法是灭蚊、防蚊咬。
科学家发现,一种叫精氨酸的氨基酸能帮助儿童免遭疟疾的侵害,精氨酸的缺乏与人体中氧化氮的缺失有很大关联,而氧化氮能帮助人体抵御疟原虫的进攻。
研咳嗽币卜⑾郑峁械木彼岷糠岣弧A⑶锖螅喑约峁芴岣呋蹇古奔驳哪芰Α
立秋饮食猪脊骨炖藕
这款料理具有益肾填髓,补充钙质,健脑强身的作用,适合立秋时节食用。
原料:猪脊骨1个,藕250克,精盐、葱段、生姜片、黄酒、味精各适量。
制作:把猪脊骨洗净、剁碎,放沸水锅里焯一下,捞出。去藕节和表皮,洗净、切片,猪脊骨放在锅里,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撇掉浮沫,添加精盐、黄酒、葱段、生姜片,再用小火炖煮到肉离骨,捞出骨头、拆掉肉,捅出脊髓。把脊髓、藕片放在汤中炖熟,拣去葱、生姜,添加味精即可。
立秋以后如何调整我们的饮食
“立秋”。在养生学上,饮食是很重要的,那么立秋后在饮食上我们需要做哪些调整呢?
立秋后,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下列食品可供选择:苹果、葡萄、杨桃、柚子、柠檬、山楂。
秋季在饮食调养方面,首先要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下列饮食
篇10:立秋的文化风俗及养生方法
1、立秋必须要早卧早起
立秋时节,秋高气爽。如果晚上早一点睡,就可以聚敛阳气,而阳气则为我们立根之本,这就是为什么说人老了,阳气就会变弱,而变弱了就会造成身体虚弱,这样抵御外界疾病的能力就会变差,人就更容易生病。而秋季早睡,就能够积聚我们身体内阳气这样我们才能够有精气神。而早起的话可以使肺气得到舒展,防止收敛太多。
立秋时节气温变化大,所以衣服不宜穿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因此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以免身体受凉。另外,有些人有早上和晚上,在户外运动的习惯,而在立秋时节,在户外活动后,要及时擦干汗,防止着凉。
2、立秋必须要养肺
立秋后阳气便会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所以我们要顺时养生,这样才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而中医上认为,肺部和秋季相应,然而秋天天气干燥,这样就会有损肺部,如果腹部虚,那么身体对于外界环境刺激的抵抗力便会降弱。那么人就会容易生病,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养好我们的肺。
要让肺健康工作,首先得润肺,最好的办法就是食疗,即多吃润肺的食物。首选物品就是百合,它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消热、清心安神的作用。其次,就是多吃胡萝卜、豆浆、柑橘、甘蔗、萝卜、银耳等润肺清肺的食物,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目前正是梨子上市旺季,人们不妨每天早晚吃一个梨。
3、立秋要注意饮食
秋季进补宜以养阴清润为主。秋季应该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在秋季要做到少食多餐。
在立秋过后,由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宜人,所以人们的食欲便会逐渐好转。不过此时人的胃肠功能还处于较弱的状态,还没有从夏季饮食的习惯中调理过来,如果在这个时候如果吃太多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所以秋季饮食要“少辛多酸”。
篇11:二十四节气立秋习俗之养生篇
二十四节气立秋习俗之养生篇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候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以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补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等。秋季出现口感唇焦等“秋燥症”的气候,应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品,这类食品有银耳、百合等,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
立秋的养生食谱: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 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箭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 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黄精煨肘:
[配方] 黄精9克,党参9克,大枣5枚,猪肘750克,生姜15克,葱适量。
[做法] 黄精切薄片,党参切短节,装纱布袋内,扎口;大枣洗净待用。猪肘刮洗干净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待用。姜、葱洗净拍破待用。
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撇尽浮沫,改文火继续煨至汁浓肘粘,去除药包,肘、汤、大枣同时装入碗内即成。
[功效] 补脾润肺。对脾胃虚弱,饮食不振,肺虚咳嗽,病后体弱者由为适宜。
立秋的养生食谱:醋椒鱼
[配料] 黄鱼1条,香菜、葱、姜、胡椒粉、黄酒、麻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
[功效] 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篇12:二十四节气立秋习俗之养生篇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候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以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补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等。秋季出现口感唇焦等“秋燥症”的气候,应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品,这类食品有银耳、百合等,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
立秋的养生食谱: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 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箭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 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黄精煨肘:
[配方] 黄精9克,党参9克,大枣5枚,猪肘750克,生姜15克,葱适量。
[做法] 黄精切薄片,党参切短节,装纱布袋内,扎口;大枣洗净待用。猪肘刮洗干净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待用。姜、葱洗净拍破待用。
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撇尽浮沫,改文火继续煨至汁浓肘粘,去除药包,肘、汤、大枣同时装入碗内即成。
[功效] 补脾润肺。对脾胃虚弱,饮食不振,肺虚咳嗽,病后体弱者由为适宜。
立秋的养生食谱:醋椒鱼
[配料] 黄鱼1条,香菜、葱、姜、胡椒粉、黄酒、麻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
[功效] 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篇13:二十四节气之立秋的民俗谚语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立了秋,挂锄钩。
立了秋,把扇丢。
立秋三天,寸草结籽。
立秋三天,遍地红。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一场雨,夏衣高捆起。
立秋栽葱,白露栽蒜。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秋后加一伏。
秋耕深,春耕浅。
秋后的蚊子,飞不了几天。
秋后的蚂蚱,还能蹦几蹦。
立秋后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立秋之日凉风至。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嗖嗖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
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雷打秋,冬半收
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秋不凉,籽不黄
立秋十天遍地黄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
简介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初候,凉风至【《礼记》作盲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篇14:二十四节气知识手册系列之 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在公历每年8月7至9日之间。 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
[二十四节气知识手册系列之 立秋]
篇15:2022二十四节气之立秋的由来
2022二十四节气之立秋的由来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代表的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中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物候特征
一候凉风至
凉风至是指“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也就是说,此时的风已经不是暑天的热风了,天气也开始呈现转凉的趋势了。
二候白露降
白露降,是指“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通俗点儿说,就是早晨大地上开始有雾气了。
三候寒蝉鸣
寒蝉鸣,是指“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寒蝉开始鸣叫,说明天气真的开始变冷了,寒蝉之于秋天,就犹如布谷鸟之于夏天,都是一种信号
立秋之后多久开始凉快
立秋之后大概还会热20天左右。
立秋之后还要一段找时间天气会慢慢开始转凉。有句俗语叫“立秋后18天地火”,说的就是立秋后天气情况的变化,立秋后20天左右已经进入初秋,到了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节气,此时天气逐渐转凉,即使白天的温度还是在30°以上,早晚的温度却会很凉爽。
立秋的天气有什么特点
立秋,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季节转换,南方地区的降雨量、风暴、干湿度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这些变化不明显,变化明显的是气温。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开始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热与凉的分水岭在秋季,并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闷热”,仲秋后趋向“干燥”、“凉爽”气候特征。这是一个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
“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所谓“热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第4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进入“立秋”节气并不代表气温就此下降。
篇16:立秋的气候特点,立秋有什么文化风俗
二十节气中的立秋节气,代表着夏去秋始,时下气候还是比较炎热的,进入秋天气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立秋时节,防暑工作依然不能松懈。那么立秋节气的特征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立秋气候特点
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已快到新年元旦了。
立秋交节,天象变化的方向
交立秋的那一天,正是农历的七月,七月也正是“申月”。立秋之时太阳处在赤纬+16°19',比起夏至那天的+23°26'已经向南偏了不少,北京地区的白昼也因此缩短到了14小时04分(夏至日是15小时)。天气依然很热,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但是,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天”,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立秋节的文化风俗
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全国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篁岭赏秋拍摄。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个撂一个。”而是搬一个放在笼子里,然后放在地头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车拉回家。头茬先搬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搬。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秋田娱乐
秋天,特别是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做戏的场所。他们把嫩包谷穗搬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禾,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一全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他们还上树捉麻雀蛋,就地打兔子,能吃的野味很多,都可以在野地的锅里,烧制出来。有荤有素,百味俱全。他们还把打来的柿子,弄来的红苕,放在土窑洞里,温烧一个时辰,就会变成香甜的美食。这种秋田里的乐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进补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篇17:二十四节气立秋小学二年级作文
二十四节气立秋二年级作文 1
立秋时,我独自一人站在院子里的梧桐树下,周围的一些叫不出名的野花盛开着,秋风习习,一片枯黄的梧桐树叶在我眼前翩翩落下。
这是我今年秋天见到的第一片落叶,我弯腰捡起了它,望着它,我想了许多:在过几天,我就要踏入中学的大门,成为一名初中生了。我和培养我六年的母校离别了,与朝夕相处六年的同学门分别了!就像这片落叶一样,离开了它赖以生存的“母亲”,化作养料,开始新的生活。树叶,黄了;花儿,谢了;同学,别了;班级,散了;我何曾不想再和同学聚一聚,再去母校学习,玩耍。秋天的第一片落叶唤起了我对母校怀念,引起了我对同学的思念。不知不觉我的双眼湿润了,我小心地拿着这片落叶,把它拿回了家。
夜晚,我借着柔和的月光,望着这片树叶,看了很久,很久……
二十四节气立秋二年级作文 2
8月7日,立秋了!
知道立秋是一个怎样的节气吗?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秋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一叶知秋”的成语。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后,刮风时人们会感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相传立秋的主要习俗有立秋节、摸秋、秋忙会、贴秋膘等。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开始。“贴秋膘”是指民间流行的立秋节这天以悬称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相比,因为人到夏天根本没什么胃口,饮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下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不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秋天,人们都要做各种各样的肉食,像炖肉啊、烤肉啊、红烧肉等等,真是可以让人大饱口福呢!
立秋的节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季节,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时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涨的过渡期,因此秋季的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生为原则。
二十四节气立秋二年级作文 3
今天立秋了,天气也比昨天凉爽多了,因为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雨了。”下午,我写完作业,就到楼顶上想透透气,我站在楼顶上、吹着凉风,望着天空,看到远处有一大块黑云正在慢慢地移动,我想这可能是要下雨了吧!一会儿,天边又出现了一副美丽的风景。我想如果我是一位画家,我一定会把这美丽的风景留在我的画板上,永久的保存下来。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观察着不时变化的天空,觉得天空真的好美!这种美平时都被我们给忽略了。旁边还有一群努力练习飞翔的鸽子,它们很有规律的一圈一圈地在房顶上飞翔。有时它们会飞成长方形,有时飞成各种各样动物的样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它们已经从刚开始的五层楼高度,飞向更高的天空了。当然也不是每只鸽子都那么努力,也有几只偷懒的鸽子,只飞了一会儿就停止屋顶上休息了。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不是你发现不了,而是你不愿意用心去发现。
二十四节气立秋二年级作文 4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在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二十四节气立秋二年级作文 5
撕下一页日历,两个大字出现在我的眼前——立秋!妈妈告诉我,今天是“立秋”,也是秋天的开始。
秋天到了?我看了看外面,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一丝风都没有。树上的知了还扯着嗓子不停地喊着“知了——知了——”。为什么都到秋天了,天还这么热?我的脑袋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妈妈看我一脸疑惑,笑着说:“你是不是觉得秋天就应该很凉爽了呀,现在天气之所以还这么热,是因为夏天还没有真正远离我们,人们俗称的“秋老虎”来啦,它还要在我们这里待一阵子才肯走呢!”“秋老虎?!”我一听这个词就乐了,人们把初秋的炎热天气比作“秋老虎”可真形象啊!
就在这时,奶奶从厨房里抱出一个大西瓜,笑盈盈地对大家说:“来来来,今天立秋,快过来‘咬秋'啦!”只见那西瓜又大又圆,穿着墨绿条纹的衣服。切开它,红红的瓜瓤、黑黑的种子就露了出来,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三尺。爸爸连忙起身,拿起一块西瓜说:“入秋了,西瓜少了,能咬一口是一口。”我心想:原来“咬秋”是这个意思呀。但是在我看来,“咬秋”是要咬住这凉爽的秋天。想到这里,我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爸爸手上的西瓜,并嚷起来:“看看看,我把秋天咬住啦!”大家看我溅得一脸的西瓜汁,都哈哈大笑起来!
二十四节气立秋二年级作文 6
二十四节气流金溢彩,你秀美骨骼,玲珑衣衫。——题记
立春,软衬三春草,柔铺一缕香。
不是因为太寂寞才想起你,而是因为想起你,才感到寂寞。我在茫茫书海中追寻你的清香味道,纵使万般艰难,也要找到你,易安。书真的很奇妙,我见到了一个温婉的女子,淡定安静。那心中,万种风情。是”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娇羞,是”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是”寻寻觅觅”的艰辛。但无论是什么,只是坚强的易安。在这里,我成为易安的黄花,纷纷扬扬,陪伴她左右,她提着那盏坚强的灯,为我照亮前行的路。
小暑,满架蔷薇争艳节,三伏亦感清凉。
”你是谁,读者?百年之后,读着我的诗。”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出现在行行文字中,问我。他的眼角荡漾开来细碎的笑意,眼神中是让人捉摸不定但能感到温暖的东西。”如果森林中没有欢乐的回响,如果郁金香的裙摆不在风中飞扬,如果叶尖的露珠不在时间的边缘跳舞,那么在琴弦上弹出暂无音调吧。因为我想要为你唱着歌的心,是不会离开的啊。”我低低吟诵着。亲爱的泰戈尔,你常说:”我不能从繁花中摘一片绿叶给你,我也不能从远方的金霞给你携来一缕云彩。”但你不知道,在这里,在书中,你给了我穿越百年的幸福的声音。
大寒,繁花落尽伊人清瘦,三九寒天可予我温柔?
朵朵落红如破碎的心扉,奏不尽一曲《离骚》水流,试问躲在汨罗深处的灵魂,能否把清江看透?”哀民生之多艰”这一段水流,恰似你的悲愁,绵延无尽。于是,在这里,遇见你,屈原。看你的命运跌宕起伏,把我从云端推落,却让我好好地看清整片天空。然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里,你紧握我的手,给我希望与力量,所以我无所畏惧。
尾声
在这里,我一个人看书,孤单却不悲伤;在这里,听见书中的脚步声,干净却不空寂;在这里,在广阔原野中舞蹈,开心却不喧闹。只因为在这里,有你们一路相伴!
二十四节气立秋二年级作文 7
今天,虽然是立秋,但是天气却像盛夏那样热。我真希望老天爷能够立刻下一场倾盆大雨,给大地、让庄稼喝个痛快。可是,老天爷却板着脸。
唉,天气如果能够按照季节来执行,那该多好!春天,暖风吹来,万物开始生长,人们来到各地旅游,小孩子放起了风筝,桃红柳绿,万紫千红,美丽的景色胜过图画,多好的季节呀!而且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人们抓紧时间做好一年的起始工作。夏天,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庄稼旺盛地生长,荷花开满了池塘。一到晚上,人们来到路边、树下、竹林,聊天、说故事、吃西瓜、下棋,那又是多么让人高兴的季节呀!秋天,天气凉爽,田野里一片金黄色,瓜果成熟了,让人品尝,那又是让人多么舒服的季节呀!冬天,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天气虽然冷,但是我们不怕!我们勇敢地走出屋子,来到田野玩雪,打雪仗,堆雪人,做雪桥……这又是一个多么让人羡慕的季节呀!真是每个季节都让人感到满意。可是,超常,就会走向反面。我们要是能够控制季节,那该多好呀!
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为将来控制季节变化,让它听从人类的安排。我对自己非常有信心。将来,我一定要让立秋不像今年那样炎热!
二十四节气立秋小学二年级作文
篇18:立秋节气作文:立秋的风俗
立秋节气作文:立秋的风俗
立秋节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在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摸秋
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风俗,是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国以来仍流传在民间。如在商洛竹林关一带,中秋节夜里,孩子们在月亮还未出来时,照例钻进附近的秋田里,摸一样东西回家。如果摸到葱,父母就认为这孩子长大后很聪明;如果摸到瓜果,父母就认为孩子将来不愁吃喝,事事顺利。人们视“摸秋”为游戏,不作偷盗行为论处。过了这一天,家长要约束孩子,不准到瓜田里拿人家的一枝一叶。商南县的居民,在中秋节的晚上,吃罢月饼后,不肯长高的小孩去摸高梁;没有男孩的人家去摸茄子;没有女孩的人家去摸辣子;小孩不聪明的人家去摸葱。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个撂一个。”而是搬一个放在笼子里,然后放在地头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车拉回家。头茬先搬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搬。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秋田娱乐
秋天,特别是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做戏的场所。他们把嫩包谷穗搬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禾,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一全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
篇19:二十四节气之大暑作文素材:大暑天气特点
2015年二十四节气之大暑作文素材:大暑天气特点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秋后凉”;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在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苏、浙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如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
具体特点
高温酷热
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刚好与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相吻合。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炎热。在《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中,从30年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统计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省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7月下旬,绝大部分省区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都是出现在8月上旬,刚好都出现在7月下8月上的大暑时期。
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长江中下游等地的高温伏旱
大暑节气时,我国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
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40℃的酷热也不鲜见。著名的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在大暑前后也是炉火最旺。比“三大火炉”更热的地方还有很多,如安庆、九江等。每年最热的地方也不相同。2003年6~8月的最热城市是福州、杭州、长沙和南昌。当然最热的“火炉”,要属新疆的“火焰山”——吐鲁番。大暑前后,下午的气温常在40℃以上。旅居新疆的清代诗人肖雄在他的《西疆杂述》诗集中写到“试将面饼贴之砖壁,少顷烙熟,烈日可畏。”由此可见,“火焰山”的美称的.确名不虚传。
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但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对水稻等作物成长十分不利。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这样的农谚:“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可见,高温少雨是伏旱形成的催生条件,伏旱区持续的大范围高温干旱的危害有时大于局地洪涝。除长江中下游地区需要防旱外,陕甘宁、西南地区东部、特别是四川东部、重庆等地也要防旱。
实际上,伏旱并非年年都有,若遇盛夏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偏南或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两场台风降雨或时不时有些雷阵雨,就不会出现大范围伏旱。
★ 七夕巧果制作作文
★ 立秋的习俗作文
★ 立秋习俗说明文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作文素材:立秋文化风俗(锦集19篇)】相关文章:
立秋都有哪些习俗2024-03-17
感恩节是哪个国家的节日2022-06-07
啃秋是什么意思2022-05-20
2022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2022-04-29
母亲节日是哪天2022-10-22
除夕的风俗习惯由来2023-10-13
立秋习俗吃什么2023-10-20
立秋贴秋膘的正确方法 秋膘是什么意思2023-12-22
2022立秋节气的特点2022-05-06
立秋传统习俗,你了解多少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