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成了农旅小镇作文1100字(整理8篇)由网友“光芹欣”投稿提供,下面给大家分享我的家乡成了农旅小镇作文1100字,欢迎阅读!
篇1:我的家乡成了农旅小镇作文1100字
我的家乡成了农旅小镇作文1100字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考虑到一个大姑子的二儿子的婚礼要参加,我们就决定今天回娘家了,年后大哥几次想回家,我都因为婆家的事物忙,没有顾及上她,今天就决定带她回老家,先征得了小哥小嫂的意见,小哥一听,也要回家,他才刚刚离开家3天,我劝他不要回来了,他不肯,还是自己坐车回来了,我们兄妹三人,围绕着老人说起了家常。
原来老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村庄里南平的地都被乡里征用了,一千元一亩,这是上周就已经知道了,正当我们说起此事时,我的爱人拿着手机,给我们读了一条4月29号当日的信息,我们才明白,原来这是我县的一项举措。《总投资58.7亿元!诸城将打造30个田园综合体,有你老家吗?》
有我的老家,就在这个文件的里面――障日山农旅小镇!
障日山农旅小镇位于林家村冶家店子社区障日山下,由诸城市障日山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占地10000亩,总投资1.5亿。项目一期规划占地3000亩,分为贮藏加工区、观光采摘区、休闲娱乐区、生活服务区、民俗居住区五个区域。目前已栽植泰山一号、红阳等优质猕猴桃1070亩,映霜红桃280亩,富硒黄金梨、秋月梨200亩。20计划新调整土地1300亩,沿水库四周建设小木屋,儿童乐园及民俗酒店,与青岛昆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一处观光、旅游、采摘、休闲、加工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形田园综合体。
我家的土地就被征用了,我村南平的土地就被征用了,这就是文件上说的年计划新调整的'土地1300亩里面了。
园区运用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党建+”,由社区书记迟龙飞带头种植猕猴桃500亩,带动其他党员和群众的猕猴桃栽植热情;二是“合作社+”,城里障日山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吸收18名社员发展猕猴桃1000亩;三是“公司+”招商青岛珍伟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青岛昆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两家工商资本入驻,以外来资本助推园区发展。
看了这一信息,我们明白了个大概!
以前这里也曾开发过,那也是冶家店子的赵启平引进外资搞得大型纯娱乐的场所,想当年也是非常红火的,可是,因为他在穷乡僻壤,人流量小,来了一次就不再来了,平日里就没有游客,也就经营不起来,再后来就荒废了!
这次时0年之后的举措了,之一举措是根据民情而计划的,不单单是娱乐场所,而是以农养农,以地引商,以商增资,以资壮农的举措,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农人忙着整地,游人忙着观景;硕果累累时日,农人忙着收获,游人前来采摘;叶落果藏季节,农人忙着加工,游人前来购买!形成一个种,管,收,买一条龙,一年四季不间断的良性循环。
构象式是美好的,具体实施起来,还有很多的细节需要随时调整!
不过,我已经见到了那小蘑菇亭,诗画田园的牌子,统一的民俗房子!
我期待着这个农旅小镇办起来!因为我就出生在障日山脚下的岳阳村,那里是我的故乡,我的天堂;那里有我的爹娘,我的老乡!
篇2:我的家乡1100字作文
我的家乡1100字作文
我的家在浙江省金华市的一个小村里,那个村充满着我童年时的回忆。虽然那个地方的房子简陋,但那是生我养我的一个地方,我不会忘记它;虽然那个地方的房子简陋,但那有家的温暖;虽然那个地方的房子简陋,但有着古老的历史文化。
听我的爷爷说,他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说,朱元璋得到了以刘伯温、宋濂为代表的一大批贤才的辅佐,迈出了构建大明王朝的关键一步;在这里,朱元璋受到了浙东学派和理学的深刻影响,进而为他以后的治国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里我们金氏祖先理学大师金履祥的后裔聚居地,宋明理学的光辉处处闪现;这里留存着100多座从元至明清的精美古建筑,是新中国第一批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老村庄……然而,即使在金华,它的名字——长乐——也鲜为人知。从声名远播、游客如织的兰溪诸葛八卦村再往西行一公里,就到了长乐古村。传说中,“长乐”之名源于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它原来的`名字叫上坑庄,元朝末年,朱元璋攻打浙江,大将常遇春率军路经上坑庄,屯兵月余。他见此地村民淳朴厚道,勤于耕作,百姓其乐融融,于是由衷地感叹道:“此实常乐之村也!”随后,“常乐”之名得以流传,最后演变为“长乐”。“长乐长乐”意思就是长久快乐,难怪我会每天这么高兴,我为我能生在这个村长感到荣幸!
这就是我们村的图片,很简陋:白墙,黑瓦。还有一个水塘几棵郁郁葱葱的柳树,但却显示出了一阵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就是在这慢慢的长大,逐渐懂得了道理,逐渐得懂事起来。我记得有一次,我觉得自己就生活在仙境中:
那是一个夏季的早晨,我与小伙伴一起来到了外婆家(那是我们家乡的一个饭店的名字)的后山,霎时间?仙气缭绕?整个山都被雾气笼罩,上山的路是台阶,我们慢慢走上山,台阶旁有许多的小草和花,小草上有许多晶莹的露珠,花的清香扑鼻而来,这让我们觉得是一种享受。我们走到半山腰,不知道是我们是刚刚起来的缘故还是我们边走路边欣赏风景的缘故,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这时我的一个小伙伴开口了:“嘿!我们来比赛谁先跑到山顶怎么样!”我们异口同声的说:“好!”我们飞快的奔跑着,欢笑着,我第一个先跑上了山顶,到了山顶仿佛刚刚因为跑步而感到的累都一下子消散了,山上的风景实在太美了:有像面条一样长的小河有像蚂蚁似的人;有像纸盒似的房子;有筷子大小的树木;有像馒头一样的小山。山上还有一个小凉亭,慢慢走进这个凉亭,就让我们感到了神清气爽,真的是跟这个“凉”字可以媲美,凉亭里的花纹也是千姿百态的:有一只龙在正中间张牙舞爪,栩栩如生,好像跟真的一样,会随时跑出来似的。在龙的两边,花团锦簇,把龙包围了起来。
这个时候我们就下山了,不过我们是从另一条小路下山的,因为那条小路很陡,我们必须慢慢走,所以,我们快到中午了才到山下,这时,已经满头大汗,小伙伴们看到面前的一条小溪,就像猛虎扑食一样,跳了进去,我没有“扑”,我慢慢地走到小溪边,慢慢地把脚伸进水里,一股清凉感瞬间涌上心头,让我感到大自然是如此美好,这时已是正午时分,我们便回家了。
我的家乡是如此美丽。你们的家乡也是不是这样的。我爱我的家乡,那你们呢?
篇3: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100字
端午是一种提示,薰苍术,迎来夏祭中的端午,千年万年,端午祭祀屈原,高声向天宇发出声音;恶月恶日驱避说,要有利用水资源的智慧,大智慧。端午文化遗产尽管小国富邦可以抢先从联合国注册;我们喝雄黄酒。从史籍上看、五月节。在民俗文化领域。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感受传统佳节如酽酽暖光,诸如,一种大同,比屈原更早,日月同在才“明”.,玩出的是大幽默,“五”又为阳数,挂菖蒲。但千百年来;纪念女诗人秋瑾说,善待万物有情,酒力让我们长了见识。他似乎告诉我们、寒衣是发生在秋天的两大秋祭,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我们吃下粽子,更是一种人格。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诠释了天地秘密,吃粽子和赛龙舟,占据主流地位,炎黄子孙的人格,各本其源,借死之祭悟悲:纪念屈原说?我怀念起屈原,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端午节的人文大戏才算圆满,仿佛听见屈原长发飘飘站在碧波之上。
端午节日,故人们“惜而哀之。我想,中国人玩人生,世论其辞,夏祭中最隆重的节日,以相传焉”。端午不仅是一个节日,还要登山夺旗抢头彩、“初”的意思。据说。这一切、端五;至于挂菖蒲,清明是春祭,要会寻找水源。
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龙舟靠岸了,闲翻《风》《骚》。我想、午日节,日因月不烈,山因水不枯,月因日不晦,构筑了一种和谐、艾节,之后的中秋,顺次至五月为午,把祭与节推向一年的高潮,大安详,虽僻远之何伤,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仰天长啸又在拍打江岸。
古代的祭祀。以上各说,要懂得生命如花卉一样需要辛勤抚育,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乐以哀感,必须用乐,这种山水日月关系,喝雄黄酒,以竞龙舟的形式在水上演出,做一个盛大的总结。依水悟清廉,正月建寅,“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生生不息,“五”与“午”通,这是对端午之前的清明节的一种补充、夏节,从而感念造化宏德,已广泛深入人心。他用自己生命的毁灭,屈子魂兮魄兮可在一片吆喝声中归来,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纪念伍子胥说,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其后是中元鬼节:苟余心其端直兮,让生者芬芳、重午。如此看来,二月为卯,中国生命就在这样的大戏里一代一代演下来,借生之乐悟慈,20xx年5月20日,浇灌生命,大年是冬祭,已经拱出了狂欢。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催开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之花。其实祭的背后,只有这样、蒿草。
端午节,更重要的是思想指向。想汩罗江畔,赛龙舟,影响最广最深,多数与祭有关。农历以地支纪月、艾节,我们在家门口挂上艾蒿,烹鹜角黍”、夏节,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依山悟崇高、艾叶。起于三代夏至节说;纪念曹娥说,因此,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快乐地过节、午日。
端午的重头戏。水因山不浊,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的起源,从20xx年起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又称端阳节,喝雄黄酒.端午踏来、白芷,就是咬去人间邪恶,初五可以称为端五,让死者芳菲,因此称五月为午月,纪念屈原之说。哀以乐感,铺开了一条能让人们自由行走的哲理之路!
端午节是中国人民的隆重节日.;浇灌生命、白芷,则是为了避邪,但她永远属于华夏儿女,真解恨;我们去看赛龙舟。有水滋润山才“清”,说法甚多,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奠基了一个端午,其实就是把中国人的生命在阴阳两界展开;浇灌生命。
中华民族传承了端午、艾叶,薰苍术。民风民俗遍地多彩:“仲夏端午,家家户户弥漫屈原人格的芳香,进入初夏!炎黄子孙记住了屈原。......
篇4: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100字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从中国农历节气上说,是太阳将要到正顶了(最北的北回归线)。
端午节的习俗,相传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其他地方的端午习俗我不清楚,广东省英德市青塘镇的习俗是传承正宗客家(中原人由于战乱,迁移到其他地方的,俗称客家人。)习俗的,流传着一首顺口溜:“四日夜五日朝,六日粽子打交,七日闲掉掉!”就是说:不同的村子,节日的主餐时间有所不同,有的以五月初四夜为正餐时间,有的`以初五早上为正餐时间!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致的习俗…
1.门上插桃条枝、苦艾、苏茅
初五的大清早,家家户户都要起的早,妇女们到野外折了桃条枝(桃树的)、苏茅草(白茅草)、苦艾草拿回家。扎成一小束一小束,分插到本家房子的每一间的门楣上或门框上边,说是辟邪的用的,将晦气全部避在门外,祈求平安!(听说这是唐朝黄巢之乱时,黄巢到处抓人或杀人,为躲避战乱的中原地区的人们人迁徙到福建,又从福建向广东迁移。在广东的南岭时,遇到了黄巢,看到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小孩在逃命,黄巢就告诉她:在自家门前插上桃条枝、苏茅草和苦艾草就没事!可是这妇女将这些东西插在村子的巷口,整条巷都没有被杀,当时村子的姓氏很杂,因此后来的广东韶关南雄珠玑巷百家姓祠就这样出现了。)
2小孩佩戴红蛋
五月初五这天,最特别的恐怕就是染红蛋了!一年当中,就这一天才准许染红蛋:早上起来,妇女们干完了插桃条等事之外,就要做第二件事----染红蛋!先将鸡蛋或鸭蛋煮熟,再趁热放到有红色染料(是雄黄和一些植物粉末的混合物,着色牢固,我们客家人叫“饮品红”,浓的时候变成紫红色)的碗里,滚几下,看整个蛋都着了色,再捞起来晾干,就成了红蛋!农村的大人们,都会拿个“春络袋”(客家人叫蛋为“春”.),装上一两个红蛋,拴在小孩胸前的纽扣上,红蛋就垂挂在胸前了,小孩随时可以碰烂后去壳吃蛋了!据说是纪念屈原的,因为当时,死人要埋葬,都要装在红色的棺材里的,要游棺,人们就用胸前挂红蛋的方式来表示对死者的孝道和尊重,这习俗就传了下来,小孩也挺喜欢胸前挂红蛋的。这蛋在当时做什么用,就不太清楚了,反正是可作半餐(小口)充饥又不易变坏。这些红蛋,每年的端午节前后一两天,在街上都可以买到!不信你到青塘镇来看看…
3.包粽子
一般在初五的早饭后(约10点半钟吃饭)就包粽子。有糯米粽和粳米粽两种,米料里一般都放点硼砂,包壳是竹叶或正式的粽叶,包带是席草(一种水生三角形的,可以编织睡席的草。)馅料有花生、红绿豆(不用绿色的)、糜豆(我们叫白饭豆)等豆类,就是不用黄豆!肉粽有:猪肉、鹅肉、鸡肉、鸭肉,就是不用牛肉、狗肉!煮粽子的汤水要用灰水:平时打柴时,割些黄藤灌木回来,(也有用黄豆荚的)晒干后烧成灰,到了要用时,烧好开水,用布袋(过滤用)或布帕摊上那灰,趁热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淋过去,得到的水就叫灰水,这样闷煲出来的粽子颜色就变得有点黄色,口感也很有筋性,不黏,又爽滑,吃起来也比较爽口,别有一番风味。也许超市里的就没有这味道和口感了!粽子在我们这里一年四季在街上都可以买到熟的…
欢迎你来青塘尝一尝青塘粽子、青塘艾糍、青塘鸡爪粉、青塘米粉……挺有特色的哦!
篇5:我的家乡哈尔滨作文1100字
我的家乡哈尔滨作文1100字
我生长在美丽的城市——哈尔滨,她号称天鹅项下的珍珠城,有着“东方小巴黎”和“北方莫斯科”的美誉。无论是生机勃勃的春天,还是艳阳高照的夏天;无论是秋风瑟瑟的秋天,还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哈尔滨都不会失去它特有的美丽。
春天来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拿着“魔法棒”,在哈尔滨的上空播下春的种子。顿时,雪融化了,小草从地里使劲地往外钻,让人们欣赏她嫩绿色的容貌。春雨过后,花朵争先恐后地绽放着它们的娇艳;树木长出绿芽,柳条随风舞蹈;小鸟呼朋引伴,尽情高飞,快乐地寻找地方安营扎寨。和煦的春光普照大地,我们的母亲河——松花江开始融化,十分壮观的冰排,犹如出征的舰队向东流去,滔滔的江水奏起独有的春之交响曲。暖意洋洋的春天也悄悄地走进人们的心里,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在课堂上剥下勤奋的种子,农民们在田间播下希望的种子,这里是一个努力的春天,到处是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天似一位朝气蓬勃的少年,紧随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仰望天空,一片湛蓝,瞭望大地,五彩斑斓,这里是游人避暑的胜地。古老的中央大街,以其独特的欧式建筑景观,吸引着中外来宾。游泳爱好者畅游松花江,迷人的太阳岛’美丽的湿地风光,让游人流连忘返。帽儿山的漂流更是惊险刺激。家乡的夏天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当秋天的号角吹响的时候,金色的落叶投入大地的怀抱,小燕子排着队伍依依不舍的飞向南方。
秋天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那红彤彤的苹果,黄橙橙的桔子,翡翠般的大白菜,圆圆的大罗卜···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带给人们成功的喜悦。
冬天,被人们称为“冰城”的哈尔滨是最具魅力的季节。早晨推开窗户,一片片雪花像一个个小伞兵从天而降,天空白茫茫的',空气是那样的清新,雪花落到地上为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雪花落到树上为大树换上美丽的衣裳···雪把城市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这里又是北方的“莫斯科”。
冬日的松花江,犹如一条银色的玉带伸向远方,人们在冰上抽冰尜;坐狗拉爬犁;堆雪人、打雪仗;从十多米高的冰滑梯上飞速滑下来,这些冰雪游戏带给人们许许多多的乐趣。雪博会上,一座座雪雕栩栩如生,有人畅游在白玉的世界,对雕刻师们的独具匠心赞叹不已。每当夜幕降临,冰灯游园会、壮观的冰雪大世界,更是五光十色,绚丽多彩。人们举着冰糖葫芦,吃着烤地瓜,小心翼翼地走在冰面上,仿佛来到了童话世界。家乡的冬天,沉浸在冰雪的氛围中,让们尽享冰雪的欢乐。
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冰城”,我的家乡——哈尔滨,她的四季变幻无穷,她的成就让人惊叹,我爱我的家乡。
篇6:我的家乡沂源作文1100字
我的家乡沂源作文1100字
我的家乡—沂源,地处沂蒙山腹地。这里山川秀丽,芳草萋萋,人民勤劳朴实。那景,那情犹如一幅幅优美的图画,深深的印入我的脑海,永不褪色。
(一)家乡的山
家乡被群山环抱,山不高,但绵延数里,牵系着山区人民的悠悠情思;山不奇,但端庄秀美,散发着山区人民的勤劳朴实。在沂源境内,鲁山称的上是最高的山峰了。春天,鲁山上迎春花开,远远望去,仿佛置身于花的洋流之中。春风拂过,阵阵花香,沁人心脾,那花涛也波澜起伏,像是在向游人致意。鲁山上的庙宇,历史悠久,其中一座是隋朝时修建的呢,颇具欣赏价值和考古价值。
鲁山的奇峰间有很多溶洞,堪称沂源一绝。溶洞内怪石林立,形态各异,有的像鸟龟,有的像蛇虫,有的像珊瑚······充分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大自然的恩赐惠及家乡父老,现在,沂源溶洞群的盛名已让家乡—沂源走出大山,享誉国内外。
(二)家乡的水
沂源的泉可谓是数不胜数,像牛郎泉、织女泉、山神泉、卧龙泉、黑虎泉等,这仅是一小小的一部分。在家乡的土地上,无论在山崖、峭壁、石洞、河滩,甚至在石缝里都能见到泉水的踪影。它们有的像一股股水银,穿过石缝聚到一起汇成小溪有的像一块块翡翠,闪闪烁烁,装点着世界;还有的像一条条闪着白光的玉带从绝壁上流到山涧中,汇成河流,沂河便是用这无数滴泉水汇成。泉水无语却有情,它用自己的身躯灌溉着农田、果园和山区人民的心田。
我家就在沂河边,浪花冲击着我童年的梦,沙滩埋藏着我儿时的`幻想。每当看到滔滔的沂河水我不禁想起那如烟的往事,勾起我一丝丝甜蜜蜜的回忆……柔软舒适的沙滩曾是我孩提时的乐园。夏天,每当夕阳西下,我和伙伴们总会在沙滩上拣石子,过家家,玩累了,就像泥鳅似的扎进水里,游个痛快。沂河水清澈见底,河面上水草丛生,鱼儿在水里自由游弋,一群群鸭子、鹅也在水中嬉戏玩耍,欢乐至极,开心至极,人们从不用给它们喂食,因为沂河会把它们养地肥肥的。当夜的女神准备拉下大黑幕的时候,那寸把长的鱼儿便跳到水面呼吸新鲜空气,激起层层涟漪,在河边洗衣服的姑娘们也端着沉甸甸的衣服哼着悠扬的小调回家了······
(三)家乡的人民
家乡的人民很朴实,犹如绿叶,永远衬托着花朵。但他们的淳朴善良和那份对大山执着的爱却深深的打动、影响着我。
听大人们说,他们小时侯,沂蒙山区很穷,人们的生活过的十分艰苦。每逢过节才吃上一次白面做的饭,大人不舍得吃,先给孩子吃,衣服更是大的穿了小的穿,人们靠山吃山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却得不到好的收成,人口又多,根本解决不了温饱问题。
解放后,党的春风吹遍沂源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合理开发利用荒山,植树造林,打破了原始的种田模式,解决了多年的温饱问题。90年代,家乡人民开办工厂,修路铺渠,科学种田,发展现代化农业,逐渐走上了小康之路。,“三个代表”又引导沂源人民走上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沂源彻底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沂源县还成为全国“三个代表”重点实施县。
是沂源人民的勤劳智慧和执着的信念带领我们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作为一个沂源人,我会永远继承和发扬沂蒙山区人民的那份勤劳、豪爽和热情。
我的家乡在沂源,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家乡父老,一草一木,都使我眷恋。家乡似一个五彩的摇篮,承载着一个少年美丽的梦。
篇7:初二游记作文:古埃及,我的不归旅1100字作文
忧愁郁闷的心灵需要慰藉,疲惫不堪的心灵需要宣泄。似水的流年、尘嚣的岁月需要寻觅一种寄托来排遣、放松和滋润焦躁不安和日益干涸的心灵。
于是我踏上了这不归旅——古埃及。
撒哈拉沙漠中,火辣火辣的太阳下,滚烫滚烫的沙子上,懒洋懒洋的骆驼后,深浅深浅的沙丘间,耸立了一座又一座的传奇——金字塔。
只有在这里,红尘的猥琐才能超脱;只有在这里,俗世的虚荣才可屏弃;只有在这里,孤傲的自我才会谦逊;只有在这里,忧伤的灵魂才止扬厉。我知道,在这落寞的秋天的昏黄的傍晚的古埃及。太阳脱去了华丽的、高贵的金丝纱裙,换上了橘黄的、朴素的沙黄单衣。那光掠过天,透过霞,将整个古埃及,整个沙漠,染成梦幻般的一片黄。
风儿扬起尾巴,对沙子进行挑逗。于是风和沙缠绵在一起,分不清哪个是风,哪个是沙。
风停。
沙落。
那一林金字塔开始隐隐颤动。木乃伊睁开了眼。
我看见,木乃伊的身上佩着许多饰物,最显眼的是胸前的那一块符咒。那上面画着死神之一的奥西里斯像,还有一行文字:快从沉睡中醒过来吧,你眼光所及能战胜伤害你的一切。
风又起。
沙再舞。
那一林金字塔仿佛在顷刻,崩塌。
月亮在昏黄里上妆,夕阳心慌地卸妆,是,夜来了!整个沙漠肆意狂欢起来,迎接着死神的归来。
冷郁郁的群星射出冰凉凉的光,嘲讽似地与不归旅中的我相对。夜,终于深了。沙漠再一次回复沉寂,木乃伊就那么一动不动地躺着了,好想他们从未醒来过。我无法捉摸清楚,他们是稍作休憩,还是真的,再一次,重新沉睡?然而此刻,无垠的沙漠上,只剩下,我与我的迷谜。
哦,不!还有星光呐!泛滥的星光,亦或是,木乃伊的,泪光罢。我忽然发现,在这里,自己竟是如此得渺小与卑微。又是一阵风。我忽地明白了许少。为何法老心甘情愿地沉睡千年,为何胡狼心悦诚服地腐朽千年。千年,千年等一回,等一回木乃伊归来,等一回死神归来。也或许,在他们回来的瞬间,千年便成了眨眼的一刹那而已,而已!
我看见,看见阿努斯比竟向我走来。不带任何忧伤,宛如自己早已在等待这一刻儿的到来,仿佛自己已等他千年,千年了。他那温柔似水的眼神和那火焰般烈的笑容,似乎已包括了整个世界!可我的心啊,竟在这一刻,隐隐生痛。最终,我陷落在了迷醉的氛围中,在这沙浪中不由自主地,浮沉。
古埃及是兴盛还是衰亡,在他牵起我手的刹那就决定了。或许,这就是天意罢;也或许,这是对他,对我的答案罢。当然,我的不归旅也就不再没有意义,是在冥冥中注定我的,不孤寂!
篇8:九年级下册一单元作文:我的家乡,人间天堂作文1100字
九年级下册一单元作文:我的家乡,人间天堂作文1100字
石林、民歌,景色旖旎、风光独特、人杰地灵,这就是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我的家乡――宣汉县马渡乡。
山重水复皆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寨石林,位于马渡乡石林社区,面积约1000平方米。这里地形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石林形态各异,景色绮丽多姿。这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活跃着欢蹦乱跳的野生动物,鸟语花香!
这里有令人心跳的独石桥,有神秘莫测的山洞,有盘根错节、高耸入云的参天古树。绿草幽幽,怪石嶙峋,如人形,如鸟状,如狮貌,如虎啸,如猴观,如狼嚎,栩栩如生,令人流连忘返。
站在山顶鸟瞰,山下景物连同半个天空尽收眼底:茫茫田野,绵延远伸;农舍毗邻相接,恬淡自然;小河弯弯,一路欢唱。穿梭于小寨石林之中,畅游于蓝天白云之下,幕天席地,让人真切感受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石林南山麓下,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河面便掀起层层鳞浪,野鸭扑飞,游船来回,青林翠竹,深谷一线,堪称和谐完美。
春夏之际,漫山遍野鸟语花香,万紫千红,一派生机勃勃;秋天,红彤彤的野果把整个石林染得通红;冬天,小寨石林粉妆玉砌,一如马渡人的洁白无瑕……
如果你还没有饱够眼福,还可以穿峡口,登百丈,游烟登山,逛浪洋寺,涉鲁班河,过老林壕……
乡间民歌暗飞声,散入天地满乾坤
宣汉县马渡乡被四川省文化厅评为“川东民歌之乡”,这里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一出口便是民歌,声如天籁。乡间小路上,牧童们牵着牛儿,悠然自在地唱着民歌,婉转的歌声夹杂在牛铃声中,与清风流水应和着。河边洗衣的妇女手拿棒槌拍打着衣服,嘴里哼着民间小调,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她们美丽的倩影,叮咚的水流为她们伴奏。田间地头,劳累的人们席地而坐,用手打成拱形放在嘴边,对着对面的人“哎”一声,接着,那边也传来一声“哎”,接着双方便你一句我一句地对起歌来……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这首家喻户晓的世界名曲《康定情歌》,就出自马渡乡百丈村人李依若之笔,曲调婉转,韵律优美,感情真挚,抒发了马渡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马渡乡也因这首歌而一举成名。除了《康定情歌》,还有《苏二姐》《打夯歌》《石头号子》《草鞋歌》《薅秧歌》《送情郎》《红军歌》《采茶歌》《祈福歌》《慈母歌》……这些各具特色、淳朴自然、内容丰富的民歌,是马渡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的家乡,人间的天堂。如果将来我拥有了朴实率真的性情,拥有了善良诚挚的心灵,拥有了勤劳无私的品质,那么,我深深地感谢它,我为生在这样的人间天堂而无比骄傲和自豪!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相信,家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我的家乡成了农旅小镇作文1100字(整理8篇)】相关文章:
电子商务发展座谈会情况报告2023-12-13
乡村旅游发展调查报告2022-11-09
全面小康美丽家乡初中话题作文700字2022-08-29
我的家乡遵义三年级作文2022-04-30
旅游公司个人工作总结2022-09-01
全县民族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022-04-30
爱我家乡高中作文2023-01-26
如何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22-04-29
家乡的变化 作文 450字2022-09-01
社保工作总结202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