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高考知识要点总结(合集17篇)由网友“烦青申庇改”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高中化学高考知识要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篇1:高中化学高考知识要点总结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篇2:高中化学高考知识要点总结
化学方程式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3)注:注明反应条件
(4)标:如果反应物中无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固体),在气体(或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标出(或).若有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则此时生成的气体(或固体)均不标箭头,即有气生气不标,有固生固不标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方:正确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关:找出已知物、待求物的质量关系
(4)比: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要的写出答案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要领可以归纳为: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
量的单位可直接用,上下单位应相同;
遇到有两个已知量,应找不足来进行;
遇到多步的反应时,关系式法有捷径。
篇3:高中化学知识要点总结
常见糖类、蛋白质和油脂的结构和性质
(1)单糖
A) 代表物:葡萄糖、果糖(C6H12O6)
B) 结构特点:葡萄糖为多羟基醛、果糖为多羟基酮
C) 化学性质:①葡萄糖类似醛类,能发生银镜反应、费林反应等;②具有多元醇的化学性质。
(2)二糖
A) 代表物:蔗糖、麦芽糖(C12H22O11)
B) 结构特点:蔗糖含有一个葡萄糖单元和一个果糖单元,没有醛基;麦芽糖含有两个葡萄糖单元,有醛基。
C) 化学性质:
①蔗糖没有还原性;麦芽糖有还原性。
②水解反应
(3)多糖
A) 代表物:淀粉、纤维素 [ (C6H10O5)n ]
B) 结构特点:由多个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淀粉所含的葡萄糖单元比纤维素的少。
C) 化学性质:
①淀粉遇碘变蓝。
②水解反应(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4)蛋白质
A) 结构特点:由多种不同的氨基酸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中含有羧基和氨基。
B) 化学性质:
①两性:分子中存在氨基和羧基,所以具有两性。
②盐析: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加入铵盐或轻金属盐浓溶液能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的,采用多次盐析可分离和提纯蛋白质(胶体的性质)
③变性:蛋白质在热、酸、碱、重金属盐、酒精、甲醛、紫外线等作用下会发生性质改变而凝结,称为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高温消毒、灭菌、重金属盐中毒都属变性。
④颜色反应: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呈黄色。
⑤灼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⑥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多种α—氨基酸。
(5)油脂
A)组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呈固态的称为脂,统称油脂。天然油脂属于混合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 化学性质:
①氢化:油脂分子中不饱和烃基上加氢。如油酸甘油酯氢化可得到硬脂酸甘油酯。
②水解:类似酯类水解。酸性水解可用于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水解又叫作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皂化后通过盐析(加入食盐)使肥皂析出(上层)。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
常错点1 错误认为任何情况下,c(H+)和c(OH-)都可以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
辨析KW与温度有关,25 ℃时KW=1×10-14,但温度变化时KW变化,c(H+)和c(OH-)不能再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
常错点2错误认为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时,水电离出的c(OH-)和c(H+)也不相等。
辨析 由水的电离方程式H2O===OH-+H+可知,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和c(H+)总是相等的,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常错点3 酸、碱、盐溶液中,c(OH-)或c(H+)的来源混淆。
辨析(1)酸溶液中,c(OH-)水电离=c(OH-)溶液;碱溶液中,c(H+)水电离=c(H+)溶液。
(2)盐溶液中,若为强酸弱碱盐,c(H+)水电离=c(H+)溶液;若为强碱弱酸盐,c(OH-)水电离=c(OH-)溶液。
常错点4 错误认为只要Ksp越大,其溶解度就会越大。
辨析 Ksp和溶解度都能用来描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但是只有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才能直接用Ksp的大小来判断其溶解度的大小;若是不同的类型,需要计算其具体的溶解度才能比较。
常错点5 错误地认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一定作负极。
辨析 判断原电池的电极要根据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具体反应分析,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
如在Mg—A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Mg为负极,而在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Al作负极,因为Al可与NaOH溶液反应,Mg不与NaOH溶液反应。
常错点6 在电解食盐水的装置中,错误地认为阳极区显碱性。
辨析 电解食盐水时,阴极H+放电生成H2,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OH-浓度增大,阴极区显碱性。
常错点7 错误地认为钠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在适量或少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
辨析 钠与氧气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将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生成Na2O,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
常错点8 错误地认为钝化就是不发生化学变化,铝、铁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发生反应。
辨析 钝化是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铝、铁等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如果加热氧化膜会被破坏,反应就会剧烈进行。所以钝化是因发生化学变化所致;铝、铁等金属只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加热时会剧烈反应。
常错点9 错误地认为,金属的还原性与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关。
辨析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的还原性强弱与金属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去电子的数目无关,即与化合价无关。
常错点10 错误地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辨析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
篇4:高中化学知识要点总结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可以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的混合物。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等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
2、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学式相同,它们混合时则是混合物。如正丁烷与异丁烷的混合等。
3、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因为溶质可能不同,如KNO3的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因KNO3的溶解度较大。
Ca(OH)2的饱和溶液浓度很小,因Ca(OH)2微溶于水。
4、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
5、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如Ca(OH)2随着降温溶解度增大,其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故没有晶体析出。
6、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H2O、苯酚等。
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Mg(OH)Cl、H2O等。
7、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Na2O2是过氧化物,Fe3O4是特殊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等。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等。
8、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有机酸的酸酐:乙酸酐等有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酸酐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有机酸酐等。
9、碱不一定都有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如NH3·H2O以及有些含氮元素的有机物碱就没有相应的碱性氧化物。
10、酸分子中的氢原子个数不一定就是酸的“元数”。如CH3COOH不是四元酸,而属于一元酸。
11、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盐,不是离子化合物,属于共价子化合物。
12、能透过滤纸的不一定是溶液。如胶体可透过滤纸。
13、常温下收集的NO2气体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气体中存在化学平衡:2NO2 N2O4,故所收集到的是混合气体。
14、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如HD、HT等则是单质。
15、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CO2、H2CO3以及碳酸盐等均含有碳元素,属于无机物。
篇5: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要点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
(2)、乙酸乙酯的水解
(3)、苯的硝化
(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
(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
(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篇6: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要点总结
1.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2.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
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3.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
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4.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5.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6.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篇7: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要点总结
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
1.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的加成: H2、卤化氢、水、卤素单质
2.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 H2、Cl2
3.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的加成:
(包括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
4.含醛基的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的加成: HCN、H2等
5.酮类、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物质的加成: H2
注意:凡是有机物与H2的加成反应条件均为:催化剂(Ni)、加热
二、六种方法得乙醇(醇
1.乙醛(醛)还原法: CH3CHO + H2 --催化剂加热→ CH3CH2OH
2.卤代烃水解法: C2H5X + H2O-- NaOH加热→ C2H5OH + HX
3.某酸乙(某)酯水解法: RCOOC2H5 + H2O—NaOH→ RCOOH + C2H5OH
4.乙醇钠水解法: C2H5ONa + H2O → C2H5OH + NaOH
5.乙烯水化法: CH2=CH2 + H2O --H2SO4或H3PO4,加热,加压→ C2H5OH
6.葡萄糖发酵法C6H12O6 --酒化酶→ 2C2H5OH + 2CO2
篇8:高中化学要点知识复习资料
1. 原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的;但氕的原子核中无中子。
2.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2的一般 是金属原子;但氢、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都不是金属元素。
3. 质子总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一 般是同种微粒;但Ne与HF例外。
4. 离子核外一般都有电子;但氢离子(H+)的核外没有电子。
5. 气体单质一般是由双原子组成的;但稀有气体为单原子,臭氧为三原子组成。
6.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般是单质,是纯 净物;但O2与O3,白磷与红磷它们是混合物。
7.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 反应一般是化合反应;但反应物仅一种参加,却属 于化合反应。如:3O2=2O3,2NO2N2O4。
8. 原子活泼性强,对应单质性质一般较活 泼;但氮原子活泼,可氮气很稳定。
9. 金属氧化物一般是碱性氧化物;但Mn2O7 是酸性氧化物,Al2O3、ZnO是两性氧化物。
10. 非金属氧化物一般是酸性氧化物;但 CO、NO不是酸性氧化物。
11. 酸酐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但HMnO4的 酸酐Mn2O7是金属氧化物。
12.酸酐一般是氧化物;但乙酸酐 [(CH3CO)2O]等例外。
13. 溶于水成酸的氧化物一般是酸酐;但 NO2溶于水生成了硝酸,可硝酸的酸酐为N2O5。
14. 一种酸酐对应的酸一般是一种酸;但 P2O5既是偏磷酸(HPO3)的酸酐,又是磷酸 (H3PO4)的酸酐。
15. 无氧酸一般都是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 但氢氰酸(HCN)例外。
16. 酸的“元数”一般等于酸分子中的氢原子 数;但亚磷酸(H3PO3)不是三元酸而是二元酸,次磷酸(H3PO2)不是三元酸而是一元酸,硼酸 (H3BO3)不是三元酸而是一元酸等。
17. 在某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该元 素化合价越高,对应酸的氧化性一般越强;但次氯酸(HClO)的氧化性比髙氣酸(HClO4)的氧化性强。
18. 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般是金 属;但非金属石墨有金属光泽也能导电。
19. 饱和溶液升髙温度后一般变成不饱和溶 液;但Ca(OH)2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仍然为饱 和溶液。
20. 混合物的沸点一般有一定范围,而不是 在某一温度;但95.5%的酒精溶液其沸点固定在 78.1℃
21. 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 离子的化合物是酸;但水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 是氢离子,可水既非酸也不是碱。
22. 通常溶液浓度越大,密度一般也越大;但 氨水、乙醇等溶液浓度越大密度反而减小。
23. 蒸发溶剂,一般溶液的质量分数会增大; 但加热盐酸、氨水时,其质量分数却会降低。
24. 加热蒸发盐溶液一般可得到该盐的晶 体;但加热蒸发AlCl3、FeCl3溶液得到的固体主要 为 Al2O3、Fe2O3。
25. 酸式盐溶液一般显酸性;但NaHCO3水解 程度较大,其溶液呈碱性。
26. 强酸一般制弱酸,弱酸一般不能制强酸; 但H2S气体通人CuSO4溶液中,反应为:H2S + CuSO4 =CuS + H2SO4。
27. 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般能 氧化活泼金属;但铁、铝在冷的浓H2SO4或浓 HNO3中钝化。
篇9:高中化学要点知识复习资料
氯及其化合物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ⅦA族,氯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
Cl-,化学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中没游离态的氯,氯只以化合态存在(主要以氯化物和氯酸盐)。
1、氯气(Cl2):
(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成液氯,易溶于水。(氯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饱和食盐水;液氯为纯净物)
(2)化学性质:氯气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得到电子,作强氧化剂,能与金属、非金属、水以及碱反应。
①与金属反应(将金属氧化成最高正价)
Na+Cl2===点燃2NaCl
Cu+Cl2===点燃CuCl2
2Fe+3Cl2===点燃2FeCl3(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只生成FeCl3,而不生成FeCl2。)
(思考:怎样制备FeCl2?Fe+2HCl=FeCl2+H2↑,铁跟盐酸反应生成FeCl2,而铁跟氯气反应生成FeCl3,这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盐酸,是强氧化剂。)
②与非金属反应
Cl2+H2 ===点燃 2HCl(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现象: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将H2和Cl2混合后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
燃烧:所有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叫做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③Cl2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
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
将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浅黄绿色),氯水含多种微粒,其中有H2O、Cl2、HClO、Cl-、H+、OH-(极少量,水微弱电离出来的)。
氯水的性质取决于其组成的微粒:
(1)强氧化性:Cl2是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实验室常用氯水代替氯气,如氯水中的氯气能与KI,KBr、FeCl2、SO2、Na2SO3等物质反应。
(2)漂白、消毒性:氯水中的.Cl2和HClO均有强氧化性,一般在应用其漂白和消毒时,应考虑HClO,HClO的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不可逆。
(3)酸性: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故可被NaOH中和,盐酸还可与NaHCO3,CaCO3等反应。
(4)不稳定性:HClO不稳定光照易分解。,因此久置氯水(浅黄绿色)会变成稀盐酸(无色)失去漂白性。
(5)沉淀反应: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氯水中有Cl-)。自来水也用氯水杀菌消毒,所以用自来水配制以下溶液如KI、KBr、FeCl2、Na2SO3、Na2CO3、NaHCO3、AgNO3、NaOH等溶液会变质。
④Cl2与碱液反应:
与NaOH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Cl2+2OH-=Cl-+ClO-+H2O)
与Ca(OH)2溶液反应: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此反应用来制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为Ca(ClO)2。
漂白粉之所以具有漂白性,原因是:Ca(ClO)2+CO2+H2O=CaCO3↓+2HClO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同样,氯水也具有漂白性,因为氯水含HClO;NaClO同样具有漂白性,发生反应2NaClO+CO2+H2O==Na2CO3+2HClO;
干燥的氯气不能使红纸褪色,因为不能生成HClO,湿的氯气能使红纸褪色,因为氯气发生下列反应Cl2+H2O=HCl+HClO。
漂白粉久置空气会失效(涉及两个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漂白粉变质会有CaCO3存在,外观上会结块,久置空气中的漂白粉加入浓盐酸会有CO2气体生成,含CO2和HCl杂质气体。
⑤氯气的用途:制漂白粉、自来水杀菌消毒、农药和某些有机物的原料等。
2、Cl-的检验:
原理:根据Cl-与Ag+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AgCl沉淀来检验Cl-存在。
方法:先加稀硝酸酸化溶液(排除CO32-干扰)再滴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Cl-存在。
篇10:高中化学高考知识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正确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16.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正确
17.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 Na2S+H2S=2NaHS
18.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
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篇11:高中化学高考知识
1.化合价口诀
(1)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
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以二价最常见。
(2)常见根价的化合价
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2.燃烧实验现象口诀
氧气中燃烧的特点:
氧中余烬能复烯,磷燃白色烟子漫,铁烯火星四放射,硫蓝紫光真灿烂。
氯气中燃烧的特点:
磷燃氯中烟雾茫,铜燃有烟呈棕黄,氢燃火焰苍白色,钠燃剧烈产白霜。
3.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口诀
口诀1: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口诀2:氢气检纯试管倾,先通氢气后点灯。黑色变红水珠出,熄灭灯后再停氢。
4.过滤操作实验口诀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
5.托盘天平的使用操作顺序口诀
口诀1
先将游码拨到零,再调螺旋找平衡;
左盘物,右盘码,取用砝码用镊夹;
先放大,后放小,最后平衡游码找。
口诀2
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调节螺丝达平衡,物码分居左右边。
取码需用镊子夹,先大后小记心间。药品不能直接放,称量完毕要复原。
篇12:高考英语知识要点总结
1.abandon v.放弃,抛
2.ability n. 能力;才能
3.abnormal adj. 不正常的
4.aboard prep. & adv.在(或上)船、飞机、火车等
5.abolish v. 废除
6.abortion n. 流产
7.abroad adv. 到(在)国外
8.abrupt adj. 突然的
9.absence n. 不在,缺席
10.absent adj. 缺席,不在
11.absolute adj. 绝对的
12.absorb v. 吸收
13.abstract adj. & n. 抽象(的)
14.absurd adj. 荒谬的
15.abundant adj. 丰富的
16.abuse v. 滥用,虐待
17.access n. & v. 接近,进入
18.accessible adj. 可接近的,可使用的
19.accident n.事故,意外的事
20.accommodation n. 住宿,调节
〈〈〈返回目录
高考英语必备知识
1.元宵节: Lantern Festival
2.刺绣:Embroidery
3.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4.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
5.剪纸:Paper Cutting
6.书 法: Calligraphy
7.对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8.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
9.雄黄酒:Realgar Wine
10.四合院:Siheyuan/Quadrangle
11.战国:Warring States
12.风水 :Fengshui/Geomantic Omen
13.昆曲 :Kunqu Opera
14.长 城 :The Great Wall
15.集体舞 :Group Dance
16.黄土高原 :Loess Plateau
17.红臼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18.中秋节:Mid-Autumn Day
19.花鼓戏:Flower Drum Song
20.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21.中国结:Chinese knotting
22.古装片:Costume Drama
23.武打片:Chinese Swordplay Movie
24.元宵:Tangyuan/Sweet Rice Dumpling (Soup)
25.越剧:Yue Opera
〈〈〈返回目录
篇13:高中化学会考常考知识要点总结
1、常温下其单质有颜色气体的元素是F、Cl
2、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
3、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l
4、其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
5、其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O
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
7、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
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Hg
9、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
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Ag
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H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1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
1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K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1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2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篇14:高中化学会考常考知识要点总结
1.化合价口诀:
(1)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
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
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
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
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
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
全铜以二价最常见。
(2)常见根价的化合价
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
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
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2.燃烧实验现象口诀
氧气中燃烧的特点:
氧中余烬能复烯,磷燃白色烟子漫,铁烯火星四放射,硫蓝紫光真灿烂。
氯气中燃烧的特点:
磷燃氯中烟雾茫,铜燃有烟呈棕黄,氢燃火焰苍白色,钠燃剧烈产白霜。
3.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口诀
口诀1:
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口诀2:
氢气检纯试管倾,先通氢气后点灯。
黑色变红水珠出,熄灭灯后再停氢。
篇15:高中化学知识要点总复习高中化学知识要点
常见的漂白剂:
1、强氧化型漂白剂:利用自身的强氧化性破坏有色物质使它们变为无色物质,这种漂白一般是不可逆的、彻底的。
(1)次氧酸(HClO):一般可由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但由于它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不能长期保存。因此工业上一般是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成漂粉精: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粉精的组成可用式子:Ca(OH)2?3CaCl(ClO)?nH2O来表示,可看作是CaCl2、Ca(ClO)2、Ca(OH)2以及结晶水的混合物,其中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它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可以长期保存,使用时加入水和酸(或通入CO2),即可以产生次氯酸;Ca(ClO)2+2HCl=CaCl2+2HClO,Ca(ClO)2+CO2+H2O=CaCO3+2HClO。漂粉精露置于空气中久了会失效,因此应密封保存。
(2)过氧化氢(H2O2):也是一种强氧化剂,可氧化破坏有色物质。其特点是还原产物是水,不会造成污染。
(3)臭氧(O3)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以氧化有色物质使其褪色。
(4)浓硝酸(HNO3):也是一种强氧化剂,但由于其强酸性,一般不用于漂白。
(5)过氧化钠(Na2O2):本身具有强氧化性,特别是与水反应时新生成的氧气氧化性更强,可以使有机物褪色。
2、加合型漂白剂:以二氧化硫为典型例子,这类物质能与一些有色物质化合产生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从而达到漂白的目的,但这种化合是不稳定的,是可逆的。如SO2可以使品红试褪色,但加热排出二氧化硫后会重新变为红色。另外,此类漂白剂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只能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中学只讲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别的没有,注意它不能使石蕊褪色,而是变红。]
3、吸附型漂白剂:这类物质一般是一些具有疏松多孔型的物质,表面积较大,因此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一些色素,从而达到漂白的目的,它的原理与前两者不同,只是一种物理过程而不是化学变化,常见的这类物质如活性炭、胶体等。
[注意]所谓漂白,指的是使有机色素褪色。无机有色物质褪色不可称为漂白。
篇16:高中化学必背知识要点
一、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CO2↑+H2O
Cl-+Ag+==AgCl↓
二、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浓H2SO4)12C+11H2O放热
2H2SO4(浓)+CCO2↑+2H2O+SO2↑
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
2H2SO4(浓)+CuCuSO4+2H2O+SO2↑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使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与某些盐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中和
篇17:高中化学必背知识要点
一、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
②苯的硝化反应
★ 高考复习方法总结
★ 高中教师教学计划
【高中化学高考知识要点总结(合集17篇)】相关文章:
高考物理知识要点总结2023-07-23
高中生物备考方案2022-08-11
高考地理学习方法总结2023-09-06
文科生的高考复习计划2022-09-23
高三英语教学的总结2023-12-13
名师指导黑龙江高考第二轮复习策略2023-09-22
高三尖子生各科备考复习技巧总结2023-07-08
高中政治答题及技巧总结2023-05-12
高三英语的教学总结2023-06-07
高三教师语文工作计划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