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单元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5-30 08:10:53 其他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比例单元知识点总结(共20篇)由网友“星际漂流小狗”投稿提供,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过的比例单元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比例单元知识点总结

篇1:比例单元知识点总结

比例单元知识点总结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2:1=6:3

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3、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1.5。

4、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例如:3:x=4:8,

解: 4x=3×8

x=6。

4、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例如:

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因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定)。

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因为: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和半径的.积(不一定)。

y=5x,y和x成正比例,因为:y÷x=5(一定)。

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总页数和天数成正比例,因为:总页数÷天数=每天看页数(一定)。

5、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例如:

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因为: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长方形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因为: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

40÷x=y,x和y成反比例,因为:x×y=40(一定)。

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烧的天数成反比例,因为:每天烧煤量×天数=煤的总量(一定)。

6、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例如:图上距离2cm,实际距离4km,则比例尺为2cm:4km,最后求得比例尺是1:00。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例如:已知图上距离2cm和比例尺,则实际距离为:2÷1/200000=400000cm=4km。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例如:已知实际距离4km和比例尺1:200000,则图上距离为:400000×1/200000=2(cm)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例:按2:1放大图形。

7、用比例解决问题:

例1: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李奶奶家用了十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水费是多少元?

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相等。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12.8 : 8=x : 10

8x =12.8×10

篇2:比例的知识点总结

比例的知识点总结

1.比例的意义和组成部分: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比和比例的区别

(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也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4.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方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5.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一定)。

6.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7.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先要看它们的变化规律,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8.比例的应用

(1)比例尺的意义: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2)比例尺的分类: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数值比例尺的前项和后项单位要一样,一般是厘米。而线段比例尺的前项和后项单位不一样,比如课本54页

做一做的那个,它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600米。)

缩小的比例尺和放大的比例尺。(缩小的比例尺比如1︰300000,放大的比例尺比如2︰1)

(3)要会求比例尺: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写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比,单位化成一样并化简,一般要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4)会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来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会用比例尺来画图。(请认真复习课本第54到58页的例题和练习) 相关方法: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5)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按照比例尺把图形的各边相应缩小或放大,所得的图形只是大小发生了改变(这里的大小指的是边长的长短),形状还是与原来相同。

9.用比例解决问题:

(1)先在题中找到两种相关联的量,并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有些题目中的两个数量直接可以用正、反比例的公式去判断,比如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肯定成正比例关系。还比如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有些题目中的两个数量还可以根据数量的变化规律来判断,比如课本第64页的第5题,修一条水渠,每天工作6小时要修12天完成,每天工作8小时要修完的天数肯定要少于12天,因为水渠的长度不变,每天工作的时间越长最后完成的天数会相应的减少,所以每天工作的时间和天数这两个数量符合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一个变大,另一个反而变小,因此它们成反比例关系。

(2)判断好成什么比例关系后,就可以根据公式写出比例(方程),再解比例把问题解决。在写正比例关系方程的时候等号左右两个比一定要意思相一致,比如前面一个比是路程比速度,那么后面那个比也要路程比速度。另外两个比的单位名称也要一致,比如前面的比单位名称是厘米比米,那么后面那个比单位名称也要厘米比米。

(3)用比例解决问题的题目都是我们以前会做的应用题,只是现在用比例的方法来解决。所以请大家一定要善于总结和反思,把自己不会做的题目或者经常要做错的题目抄在笔记本里,分析一下自己为什么会做错,不懂的地方要多问问其他同学,要经常性的去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一定要把它们牢记在脑子里。

所以请把单元复习题里做错的应用题认真的进行反思,再去做做,并记住!

篇3:初三化学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上册化学必背知识点

些物质的特性及用途:

1、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甲烷)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2、还原性的物质:C、H2、CO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具有氧化性的物质:O2,CO2

3、助燃性物质:O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4、有毒的气体: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CO中毒。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只有CO2

5、最轻气体:H2也是燃烧无污染的气体燃料

6、干冰(CO2固体):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CO2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汽水等盐酸(HCl):用于除铁锈,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

7、石灰石(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温煅烧制CaO;

8、生石灰CaO:易与水反应并放热,做食品干燥剂,可用来制取Ca(OH)2。

9、熟石灰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与Na2CO3反应制取NaOH

化学与社会相关常识

三大化石燃料:煤(固)、石油(液)、天然气(气)

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主要供能物质,如:米、面、蔗糖、葡萄糖等)、

油脂、蛋白质(鱼、肉、蛋、奶、豆)、维生素(蔬菜、水果)、水、无机盐

2、缺乏某些元素导致的疾病:

缺钙:骨质疏松症(老年人)、佝偻病(儿童);

缺铁: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

3、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钢含碳量低,黄铜是Cu-Zn合金铁生锈条件:铁同时与空气(主要是O2)和水接触

4、防锈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涂油漆、涂油、镀其它金属等)。

5、可燃物燃烧条件:

⑴是可燃物;

⑵与空气(或O2)接触

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6、灭火的方法:

⑴隔离可燃物,如建立隔离带、釜底抽薪;

⑵隔绝空气(或O2),如用湿布、灯帽、土盖灭火焰,用CO2灭火

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7、环境污染名词:

酸雨:主要由SO2、NO2造成,酸雨危害是使河流、土壤酸化,建筑物、金属被腐蚀。

臭氧层空洞:臭氧能吸收紫外线,由于臭氧被氟里昂等破坏而形成

温室效应:空气中CO2排放过多引起全球气温上升

白色污染:塑料随意丢弃,不易被降解而造成的污染。

空气质量日报:

污染物主要指标是:总悬浮颗粒、SO2、氮氧化物(如NO2)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6、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Fe3O4。

7、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8、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9、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1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6、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1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18、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9、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20、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21、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

2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初三化学基本概念复习方法

1、浓缩要点,强化记忆

记忆是理解的仓库,要准确理解概念,必须强化记忆。为了取得记忆效果,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精炼定义,浓缩要点。如,复习催化剂概念时,可以将其浓缩为“一变”和“二不变”。“一变”是指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浓缩、提炼概念的要点,不仅便于记忆,又能将要点准确“还原”为课本语言。

2、抓住关键,揭示规律

复习化学概念,尤其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最重要的是搞清定义中关键字、词的真正含义,抓了这些,就是抓住了关键,也即复习到位。如复习“溶解度”概念时,应抓住四个关键要素:⑴一定温度下;⑵100g溶剂;⑶饱和状态;⑷溶质质量(单位为“g”)。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又如,在复习“分子”概念时,在抓住“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和“一种粒子”这两个关键词的同时,还应揭示如下规律:⑴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⑵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⑶分子可以再分,但分割后的粒子不再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显然,在抓住关键中揭示规律,不仅有助于理解概念,更能有助于灵活应用概念去判断是非,解决问题。

3、注重比较,准确运用

理清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复习基本概念的重要环节,复习基本概念时,一般注意比较:⑴在音、形、义方面相近的概念,如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⑵外延部分重合的概念,如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⑶对称的概念,如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⑷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如原子与离子;⑸似同实异的概念,如饱和溶液与浓溶液。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较,一方面可以辨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另一方面可以明确概念间差异与联系,以便准确运用。最常用的比较方法是列表法,如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之间比较如下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特征 无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现象 伴随状态、形态变化 伴随光、热产生,颜色变化

结果 表现物理性质 表现化学性质

联系 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有物理变化发生

4、建立网络,理顺关系

化学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复习化学基本概念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理顺相关概念关系,也就是对相关概念按一定的从属关系或衍生关系进行系统整理,使之形成网络。

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建立网络图的方法是建立树状图

篇4:初一英语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人教版

1.回答why的提问要用because

2.Kind of 相当于副词,修饰形容词或副词,意为“稍微,有点”,与a little/ bit 相近

A kind of 意为“一种”,some kinds of 意为“几种”,all kinds of 意为“各种各样的”。这里的kind 是“种,类,属”的意思。

3.Why not =Why don’t you+V原 你为什么不…?

4.walk on one’s legs/ hands

on 意为“用…方式行走”

5.all day =the whole day整天

6.来自be/ come from

where do they come from?

=where are they from?

7.more than=over超过 less than 少于

8.once twice three times

9.be in great danger

10.one of… …之一 +名词复数

11.get lost

12.with/ without 有/ 没有 介词

13.a symbol of

14.由…制造 be made of能看出原材料

be made from 看不出原材料

be made in+地点 表产地

15.cut down 砍到

动副结构(代词必须放中间,名词可放中间或者后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

1.写在前面的话:

英语句子句首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

正常英语的简单句:主语+谓语动词+其他(一个简单句有且只有一个谓语动词)

2.问候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Good night! 晚安(晚上告别语)

-How are you? 你(身体)好吗?

-(I’m) fine/very well/I’m OK, Thank you./thanks. How are you? / And you? 我很好,谢谢。你呢?

-(I’m)fine/OK, too. 我也很好。

注意:若问家人身体怎么样:

How +be+家人?

eg.-How is your mother?

-She is fine.

3.问用英语怎么说?

-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It’s a/an…+单数物品 (不用 this/that 回答,用人称代词 it 回答)

l be动词作谓语动词的特殊疑问句:

-特殊疑问词+be 动词(注意人称单复数)+主语+句子其余部分?

-具体回答(人称代词):主语+be+句子其余部分 名词单数不要忘记 a/an

l Be动词 :

第一人称单数 am 第三人称单数 is

其余人称单复数 are

否定在 be 动词后面加 not,注意缩写 isn’t/aren’t /am 和 not 不缩写

疑问句把 be 动词放到主语前。

l 指示代词:this/ that

this :近指,单数 that :远指,单数 these:近指,复数 those:远指,复数

l 冠词 a/an/the

a和 an是不定冠词,只用在可数名词单数前面,表示“一”。

a 用在以辅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

an 用在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

(这里的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是指读音,而不是指字母)。如:

a pen /pen/ 一支钢笔 (/p/为辅音音素)

an orange /’ ?rind? / 一个桔子 (/? /为元音音素)

the是定冠词,表示“这(个),那(个),这些,那些”, 在元音音素前读/ ei: /,在辅音音素前读/ e ?/。 它可以用在名词前,表示特指说话双方都知道的人或物,或上文提到的人或物。

eg.1) The book on the desk is mine. 桌子上的书是我的。(特指)

2) Where is the teacher? 老师在哪? (双方都知道)

3) He has a pen, the pen is black. 他有支钢笔,钢笔是黑色的。(指上文提到的事物) 注意: 可数名词单数前面一定要加限定词(冠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等,选其一)

4.问如何拼写?

-Spell X-X-X, please?/How do you spell X-X-X?

-A-B-C

-Can you spell X-X-X?/Do you know how to spell X-X-X?

- Yes, …

七年级英语语法知识点

代词

项目 人称代词 物主代词 指示代词 反身代词

人称 主格 宾格 形容词 名词性

第一人称 单数 I me my mine myself

复数 we us our ours ourselves

第二人称 单数 you you your yours yourself

复数 you you your yours yourselves

第三人称 单数 she her her hers herself

he him his his himself

it it its its this that itself

复数 they them their theirs these those themselves

篇5:数学比和比例的知识点总结

数学比和比例的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 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知识点二: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

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

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

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关系式:y x=k (一定)

2、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xy =k (一定) 3、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

(1) 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 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 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

知识点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1、按比例分配问题

(1)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求每个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 解题方法

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出总分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

归一法:把比看做分得的分数,先求出各部分的总分数,然后再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一)”,再用“一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 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再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 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 。

2、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成什么比例。(2)找等量关系。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3)解比例式。设未知数为x ,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得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4)解比例。(5)检验并写出答语。

精讲典型题

例题1填空

(1)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4天,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是:

(2) 把2米:4厘米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分析:(1)要求甲乙的工作效率比,关键是要根据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即用14:15=5:4;(2)为了简便,化简比和求比值时可以都用前项除以后项,但要注意结果的区别。由于单位不统一,化简要先统一单位,即2米:4厘米=200厘米:4厘米=50:1=50。

解答(1)5:4

(2)50:1 50

(4)4.5与它的倒数的比是()

(5)()÷24=3

8=24:()=()%

(6)如果a 7=b ÷2(a 、b 都不为0) ,那么a :b =():()

(7)除数、被除数的比是1:3,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35,被除数是()

(8)一汽车工人加工一批零件,如下表

② 这批零件有()个

③ 表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比例

(10)判断一些生活中的实例。

①用煤的天数一定,每天用煤量与总用煤量()比例。

②一本书的页数一定,已看的页数与没看的页数()比例

③三角形的面积一定,三角形的底与高()比例。

2 判断题

(1)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使小数、分数或整数。()

(2)走同一段路,甲用15小时,乙用14小时,甲、乙的速度之比是5:4。()

(3)在一个比例里,如果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也互为倒数。()

(4)一条道路,已修的米数和未修的米数成反比例。()

3 选择题

(1)k +5x =y ,且x 和y 都不为0,当k 一定时,x 和y 成()比例。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2)杭州西湖南北长3.3km ,东西宽2.8km 。南北长和东西宽的比是()。

A.33km :28km B.3.3. :2.8 C.33:8

(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4:5,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4)在比例尺距离是()。

A.0.2km B.2km C.20km

4. 解决问题。

(1)药液与水的比是1:1500,如果倒入药液20.5g ,需要加多少克水呢?

(2)从儿童节那天开始,亮亮前七天看书210页,照这样计算,这个月亮亮一共看书多少页?

(3)如果用边长30cm 的方砖给一个房间铺地,需要100块。如果改用边长50cm 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1100000的地图上,量得A 、B 两地的距离是2cm ,那么A 、B 两地的实际

篇6:第一单元 比例综合测试

第一单元 比例综合测试

一、填空。(20分)

1、七亿六千零三十万零二十八写作(),四舍五入到“亿”位约为()亿。

2、2.3小时 = ()时()分 ,0.75立方米 = ()

3、A =2×3×5 ,B =2×2×3,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4、一幅地图,图上用5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的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如果两地实际距离相距126千米,那么在这幅地图上应画()厘米。

5、六年级某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那么女生占男生人数的()%。

6、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米,每段长是全长的( )。

7、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2.5,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乙数比甲数少( )%。

8、要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厘米。

9、如果Y= ,X和Y成( )比例,Y= ,X和Y成( )比例。

10、1.2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被乘数。 ( )

2、经过圆心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

3、被减数、差、减数的和与被减数相除,商为2。()

4、将50克盐溶入2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5%。 ( )

5、角是轴对称图形。(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10分)

1、如果÷a=×a,那么a是( )。①真分数②假分数③零④1

2、的分子加上6,要使原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①6② 8③16④20

3、一根长方体木料,长2米,宽和厚都是5米,把它锯成1米长的两段,表面积增加了()平方米。

①50②40③2

4、把:2=:6 改写成 2×=6×是根据( )。

①小数的性质②分数的性质③比例的性质

④比的性质

5、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8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0天完成,甲和乙的工效比()。①8 :10

② 4 :5 ③: ④5 :4

四、计算题。 (26分)

1、直接写出结果(5分):

0.77+0.33=

1.68+1.5=

7÷1.4=

9+4=

2.6-1.7 =

32÷53×0 =

(0.18 +0.9)÷9 =

2、脱式计算(9分):

0.9+99×0.9=

2.5×[ 7―2(8 ―6)]=

3、求未知数X(6分):

1 -X=X -X =1.25

4、列式和方程计算(6分):

①一个数的是16,它的多少? 于7.5,这个数是多少?

② 一个数加上它的50%等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6分)

图中的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六、应用题。(33分)

1、只列式不计算(8分)。

(1)一个机关精简后有工作人员120人,比原来人员少40人,精简了百分之几?

(2)某机器厂五月份用去钢材68吨,比原计划节约14吨,节约了百分之几?

(3)徒弟加工零件45个,比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多5个,师傅加工零件多少个?

(4)一段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2、列式或方程解答(25分)。

(1)一袋米,第一周吃了40%,第二周吃了,还剩6千克,这袋米原来有多少千克?

(2)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的个数与零件的总个数的比是1:3。如果再加工15个,就可以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3)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用6小时,乙单独做要用4小时。甲做完后,两人合作,还要几小时才能做完?

(4)一个工厂由于采用新工艺,现在每件产品的成本是37.4元,比原来降低了15%。原来每件产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5)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45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经过5小时正好相遇。已知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之比是4 :5,两列火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篇7:比和比例单元练习题

比和比例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一种三年期的国债年利率是3.73%,王阿姨买了这种国债4万元,到期可得利息 元。(免交利息税)

2、计税金额是40000元,应交纳税额4200元,税率是 %。

3、计税金额是00元.税率是15%,应交纳税额是 元。

4、存款的年利率为2.25%,折合成月利率是 %。

5、存款的月利率为0.22%,折合成年利率是 %。

6、百分之一百五十点三写作 %。

7、火车站的剪票口5分钟通过205人,那么1230位乘客全部通过剪票口需要 分钟。

8、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3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驶3.5小时,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 千米。

9、养鸡场的公鸡与母鸡的只数比是3:2,已知公鸡有450只,母鸡有 只。

10、计税金额是40000元,应交纳税额4200元,税率是 %。

二、判断。

1、分母是100的`分数都叫做百分数…… √×

2、3/100米可以写成3%米…… √×

3、3.17%读作百分之三点十七…… √×

4、把0.5化成百分数,只要去掉小数点,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就可以了…… √×

5、120%化成小数是1.2…… √×

6、0.36米可以改写成36%米…… √×

三、选择。

1、豆豆统计班级期中考试成绩,计算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的及格率分别为98.5%、89%、129%、98%.同学们说其中有错误,你认为错误的是

A、语文

B、数学

C、英语

D、物理

2、一个班级男女生人数之比是5:4,则()

A、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80%

B、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25%

C、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5%

D、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20%

3、某村前年生产粮食500吨,去年粮食丰收,生产粮食600吨,去年粮食增产()

A、一成

B、四成

C、二成

D、十成

4、两地相隔的实际距离为500千米,而地图上的距离为5厘米,则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5:500

B、5:5000000

C、1:10000000

D、1:100

5、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108米,宽64米,画在练习本上,应该选比例尺为()

A、1:200

B、1:2000

C、1:10000

D、1:400000

6、妈妈在银行存款2000元,月利率为0.36%,存一年税后本利和是()

A、2000+2000×12×0.36%

B、2000+2000×12×0.36%×20%

C、2000+2000×12×0.36%×80%

D、2000+2000×0.36%×80%

四、计算题。

1、把下面各小数化成百分数

0.14= % 0.08= % 0.105= % 0.04= %

1.58= % 0.463=% 0.02=% 0.016= %

2、把下面各百分数化成小数

41%=25%=28%=14.6%=

346%=6%=2%=13.5%=

五、应用题。

1、六(1)班有35名同学,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有4人不及格,及格率是多少?

列式

答:及格率是%。

2、可可把3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2年.如果年利率按2.43%计算,利息税为5%.到期可可得到税后利息多少元?

列式:

答:到期可可得到税后利息元。

3、某商店一批商品的成本是48000元,售完后收入57600元,求盈利率?

列式:

答:盈利率是 %。

篇8:比例单元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比和比例教学分析

本单元内容及课时安排。

1. 比的意义 (1课时)

2. 比的基本性质(1课时)

3.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课时)

4. 比的应用(一)(1课时)

5. 比的应用(二)(1课时)

6. 比的应用(三)(1课时)

7. 测量旗杆高度(1课时)

8. 第二单元复习(2课时)

9. 单元测试(1课时)

10.习题订正(1课时)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了解比、比例、按比例分配的意义,知道比和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知道比的各部分与分数、除法各部分的关系。

2.理解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答按比例分配的简单问题。

3.

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比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能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简单实际问题可以用比来描述或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解决,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比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比的意义》是学生初次接触比的知识的第一个内容。能否透彻理解比的意义,对于比的其他知识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节内容在整个比的知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除法)的基础上,引出对与比的认识,及其二者间的关系。教材淡化概念的“形式化”叙述,通过选取学生熟悉的、鲜活的事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实际意义。教材选择现实生活中比较典型的搅拌水泥沙和调制涂料两个事例,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 情境一,通过搅拌水泥沙的事例引出比。教材以两个工人对话的形式呈现了问题情境,即:每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3千克沙子对1千克水泥等。然后分别介绍1:3表示水泥和沙子的关系及式子的读法,3:1表示沙子和水泥的关系及式子的读法。接着用描述的方式说明:像1:3、3:1这样的表示方法叫做比,“:”是比号。

情境二,调制涂料。教材设计了环卫工人用6千克白色涂料和3千克蓝色涂料调制成浅蓝色涂料的典型事例,提出:“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的问题。教材首先呈现了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写出的两个除法算式,即:6÷3=2,表示白色涂料是蓝色涂料的2倍;3÷6=1/2

表示的蓝色涂料是白色涂料的1/2

。接着,分别介绍用6:3表示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质量的关系,用3:6表示蓝

色涂料和白色涂料的关系。然后,把表示同一种关系的算式和比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大头蛙的话说明比的意义,即: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进而介绍比值及比的各部分的名称。最后,安排了议一议:比的各部分和除法、分数的各部分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求比值。

教学难点:弄清比、除法及分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单元教学反思: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即: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关系是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任何两个相关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按比例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是比的知识的具体应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会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从编写思想、内容编排、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概念。

本单元要认识的数学概念有比、比例、按比例分配等,学生对这些概念实际意义的理解,是学生能否应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教材淡化概念的“形式化”叙述,通过选取学生熟悉的、鲜活的事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和比例及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如,选择现实生活中搅拌水泥沙的事例,利用人们生活中的语言“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认识比;选择我国《国旗法》中规定的五种国旗长和宽的比都一样的真实素材,让学生通过计算不同规格的国旗长和宽的比值,认识比例;结合在一块长方形地里种茄子和西红柿,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主建构数学知识。

本套教材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自主做的过程中,积极地、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如,学习比的意义时,教材选择了现实生活中调配涂料的问题,通过“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的质量有什么关系”的问题,启发学生用已有知识写出6÷3=2和3÷6=

两个算式,然后,说明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的关系也可以用比表示,并写出比的式子。这样,把以前的除法和新知识比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认识到“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再如,比的基本性质,选择了学生平常玩的踢毽子的数据,先让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再让学生说一说比的前项、后项、比值有什么关系,把比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联系起来。又如,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计算自己写的比例,发现规律,归纳总结性质,经历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三、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选取了大量的、真实的工农业生产和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并给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如,菜农按比例种植茄子和西红柿的问题;建筑工人把水泥、砂子、石子按2:3:5配置混凝土的事情;商店配制什锦糖的典型事例;配制药水、配置葡萄糖注射液等现实问题。通过学生自主解决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比和比例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和分数乘、除法基础上安排的,主要内容有:认识比和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和化简比,认识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按比例分配问题。单元最后安排了综合应用?“测量旗杆高度”。

篇9:比例单元教学反思

比例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感觉在以下两个方面还要进行强化和训练。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 比例是一个基本概念,十分重要。学习比例的相关知识以及比例的应用都有赖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理解和把握概念的内涵。同时通过应用,不断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围绕知识点多设计各种类型的练习,指导学生解答,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二、注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单元的知识综合性比较强,比例的概念与比、除法、分数等相关,解比例及用比例方法解决问题,要用到方程的相关知识。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比和比例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加深对比例概念的理解。教学时,我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讨论题中的比例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比例,从而使学生掌握用比例解答的基本方法。

篇10:九年级化学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上册化学必背知识点

些物质的特性及用途:

1、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甲烷)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2、还原性的物质:C、H2、CO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具有氧化性的物质:O2,CO2

3、助燃性物质:O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4、有毒的气体: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CO中毒。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只有CO2

5、最轻气体:H2也是燃烧无污染的气体燃料

6、干冰(CO2固体):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CO2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汽水等盐酸(HCl):用于除铁锈,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

7、石灰石(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温煅烧制CaO;

8、生石灰CaO:易与水反应并放热,做食品干燥剂,可用来制取Ca(OH)2。

9、熟石灰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与Na2CO3反应制取NaOH

化学与社会相关常识

三大化石燃料:煤(固)、石油(液)、天然气(气)

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主要供能物质,如:米、面、蔗糖、葡萄糖等)、

油脂、蛋白质(鱼、肉、蛋、奶、豆)、维生素(蔬菜、水果)、水、无机盐

2、缺乏某些元素导致的疾病:

缺钙:骨质疏松症(老年人)、佝偻病(儿童);

缺铁: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

3、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钢含碳量低,黄铜是Cu-Zn合金铁生锈条件:铁同时与空气(主要是O2)和水接触

4、防锈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涂油漆、涂油、镀其它金属等)。

5、可燃物燃烧条件:

⑴是可燃物;

⑵与空气(或O2)接触

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6、灭火的方法:

⑴隔离可燃物,如建立隔离带、釜底抽薪;

⑵隔绝空气(或O2),如用湿布、灯帽、土盖灭火焰,用CO2灭火

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7、环境污染名词:

酸雨:主要由SO2、NO2造成,酸雨危害是使河流、土壤酸化,建筑物、金属被腐蚀。

臭氧层空洞:臭氧能吸收紫外线,由于臭氧被氟里昂等破坏而形成

温室效应:空气中CO2排放过多引起全球气温上升

白色污染:塑料随意丢弃,不易被降解而造成的污染。

空气质量日报:

污染物主要指标是:总悬浮颗粒、SO2、氮氧化物(如NO2)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6、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Fe3O4。

7、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8、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9、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1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6、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1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18、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9、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20、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21、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

2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水的试剂是石蕊试剂。

23、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24、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篇11:九年级英语单元知识点总结

介词in, on, under等+名词构成介词短语表被动意义

表示方位的介词与含动作意义的名词合用,含被动之义,其意义相当于该名词相应动词的被动形式,名词前一般不用冠词。

1. “under +名词”结构,表示“某事在进行中”。常见的有:under control(受控制), under treatment(在治疗中), under repair(在修理中), under discussion(在讨论中), under construction(在施工中)。

例The building is under construction(is being constructed).

2.“beyond+名词”结构,“出乎……胜过……、范围、限度”。

常见的有:beyond belief (令人难以置信), beyond one’s reach(鞭长莫及),beyond one’s control(无法控制),beyond our hope. 我们的成功始料不及。

例The rumour is beyond belief(=can’t be believed).

3.“above+名词”结构,表示“(品质、行为、能力等) 超过……、高于……”。

例His honest character is above all praise.=His honest character cannot be praised enough.

4.“for+名词”结构,表示 “适于……、为着……”。如:for sale(出售), for rent(出租)等。

例That hou

se is for sale. (= That house is to be sold).

5.“in+名词”结构 ,表示“在……过程中或范围内”常见的有:in print(在印刷中),in sight(在视野范围内),等。

例The book is not yet in print.(=is not yet printed)

6.“on+名词”结构, 表示“在从事…… 中”。常见的有:on sale(出售),on show(展出), on trial(受审)。

例Today some treasures are on show in the museum (= are being showed).

7.“out of+名词”结构 ; 表示 “超出…… 之外“,常见的有:out of control (控制不了),out of sight (超出视线之外),out of one’s reach(够不着), out of fashion(不流行)等。

例 The plane was out of control (can’t be controlled).

高一年级英语复习方法总结

首先,明确复习目的

简言之,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目前,高考英语试题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形成了以 篇章阅读为主体的试题布局。高三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对能力的测试必然要结合对知识的测试,这是对考生多年积累的、系统化的、活化的知识测试:大量的知识考查通过能力测试得以实现,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正是为发展英语运用能力做准备。例如,在做“阅读理解”时,如果考生复习时没有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就理解不了解构复杂的句子,看不懂 篇章内容,这又如何能正确地解答试题呢?同样,做“书面表达”试题时,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就谈不上正确的英语表达,怎么可能写出通顺的英语短文?

其次,巩固语言基础

英语基础知识的复习要以课本为纲,按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它们进行分类整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新带旧,使初中和高中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总结出规律性,这样才能融会贯通,也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考生应以高中课本为主要教材,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语言知识,巩固语言基础,对课本中反复出现的语言知识进行科学归类和巧妙整理,找出其中的规律、抓住线索。复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而网络化的知识更便于运用,更有利于学科能力的培养。考生只有经过对所学的教材进行层层挖掘才有希望把知识形成网络。这对其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有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并在应考中运用自如。

考生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构建知识网络。在老师的帮助下,在认真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其要点进行分类整理(内容包括词汇、句型、语法、交际用语、篇章结构等方面),从而使六年所学的零散的、孤立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已学知识网络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摸索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考生在使新旧知识网络化、系统化的'过程中,应力争使知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新带旧、以旧促新。深入挖掘课本中的经典词句,反复熟读高中英语单词,按照考纲的要求和考题的思路设置成练习题,既巩固重点语言知识,又能不断渗透高考试题的出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再次,利用复习资料

从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死记硬背,强化训练,沉湎于“题海战术”是难以出好成绩的。将中心和重心放在单项填空上是不合时宜的。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可请求老师的帮助,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做到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其中,语篇学习最应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

高中课本中文章题材广、内容新颖,知识覆盖面宽。因此,考生应充分利用高三课本中的阅读材料,从文章的内容、文章的结构、作者的观点、态度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巧妙设置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开拓知识视野。同时,文章的新颖内容还可以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复习中,首先应按照老师的节奏、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课堂时间、提高听课的效率。对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及时、认真完成,不浮躁。

建议考生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运用练习。通过结合高考考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在很短的时间内复习完所有的语言知识,提高复习效率,以便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等专项能力训练和模拟训练,避免在复习课本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顾此失彼。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生选择的复习资料不宜过多、要精当、系统性好一些,必须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如果辨别能力较差,可多咨询老师,请老师帮忙把关。此外,如果考生哪方面能力相对比较弱,可以有针对性地适当补充这方面的专项练习材料,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是在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之后再做的。并且,练习中要注意几种题型的搭配。

最后,注意避免误区

在本学期的复习中,不少考生的通病是觉得“做题越多越好”,而丢弃了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对自己反复出错的地方思考少。为此,实际上在做题上,应重“质”甚于重“量”,要多思考、多总结。在复习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务必做到不欠账。也就是说,在每天的课堂学习中、做题过程中遇到的不明白、不清楚的内容务必及时弄懂、把问题消化在当天,“疑问”不过夜。如此一来,每天都有进步。反之,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在此后的复习中会成为包袱、成为能力提升的路障。

单词是英语复习大厦的“砖头”,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单词,需要经常记忆。在基础复习上,别给下学期留下遗憾。考生必须坚持每天记单词。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从高一的课本开始,对单词进行归纳、记忆。

篇12:初一语文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标点符号:

1、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

2、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3、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例:《海燕》以海燕象征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例:《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例:《白杨礼赞》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例:《白杨礼赞》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例:《白杨礼赞》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

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臃肿yōngzhǒng攒cuán成秕bǐ谷

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ó

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葚收(liǎn)敛脑(suǐ)髓人声(dǐng)鼎沸(kuī)盔甲

3.用恰当词浯填空。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选自《朝花夕拾》

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

1.重点:第2段

(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

(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

(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

2.动作描写:P5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

3.P6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鸡毛掸dǎn子咻xiū咻玉簪zān花骊lí歌花圃pǔ懒惰duò

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爸爸的花儿落了净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地名)作家林海音。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小说

P.43注释①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作家

1.线索——(1)“花”:以花喻人(共出现4次)(2)毕业典礼(时间顺序)

2.题目:一语双关(花的凋谢象征爸爸的去世)

3.伏笔:爸爸病情的恶化(第11、32、54、55段)

4.插叙(现实与回忆交替出现):第13-31段、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之知识重点:修辞手法

1、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2、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4、夸张: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6、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注意、思考。

7、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有音乐感;抒情酣畅;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8、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

注:上面只是简要给出各种修辞手法(方法)的作用,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具体来回答,避免空洞。

篇13:四年级数学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鸡兔问题公式

(1)已知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

(总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者是(每只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

例如,“有鸡、兔共36只,它们共有脚100只,鸡、兔各是多少只?”

解一(100-2×36)÷(4-2)=14(只)………兔;

36-14=22(只)……………………………鸡。

解二(4×36-100)÷(4-2)=22(只)………鸡;

36-22=14(只)…………………………兔。

(答略)

(2)已知总头数和鸡兔脚数的差数,当鸡的总脚数比兔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脚数×总头数-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免的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

(3)已知总数与鸡兔脚数的差数,当兔的总脚数比鸡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

(4)得失问题(鸡兔问题的推广题)的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1只合格品得分数×产品总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或者是总产品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总产品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

例如,“灯泡厂生产灯泡的工人,按得分的多少给工资。每生产一个合格品记4分,每生产一个不合格品不仅不记分,还要扣除15分。某工人生产了1000只灯泡,共得3525分,问其中有多少个灯泡不合格?”

解一(4×1000-3525)÷(4+15)

=475÷19=25(个)

解二1000-(15×1000+3525)÷(4+15)

=1000-18525÷19

=1000-975=25(个)(答略)

(“得失问题”也称“运玻璃器皿问题”,运到完好无损者每只给运费×-×元,破损者不仅不给运费,还需要赔成本×-×元……。它的解法显然可套用上述公式。)

(5)鸡兔互换问题(已知总脚数及鸡兔互换后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的问题),可用下面的公式:

〔(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鸡数;

〔(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之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兔数。

例如,“有一些鸡和兔,共有脚44只,若将鸡数与兔数互换,则共有脚52只。鸡兔各是多少只?”

解〔(52+44)÷(4+2)+(52-44)÷(4-2)〕÷2

=20÷2=10(只)……………………………鸡

〔(52+44)÷(4+2)-(52-44)÷(4-2)〕÷2

=12÷2=6(只)…………………………兔(答略)

鸡兔同笼

1、鸡兔同笼属于假设问题,假设的和最后结果相反。

2、“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假设法:

①假如都是兔

②假如都是鸡

③古人“抬脚法”:

解答思路:

假如每只鸡、每只兔各抬起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少了一半。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

3、公式:

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数=兔的只数;

鸡兔总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知识点

近似数知识点

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典型练习题

一、填空

1、一个数是由7个千、3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这个数是( )。

2、一个数从右边起,百位是第( )位,第五位是( )位。

3、3465的位是( )位,是( )位数。“6”在( )位上,表示( )。“3”在( )位上,表示( )。

4、100里面有( )十,一千里面有( )百,10个一是( )。

5、的四位数是( ),的三位数是( ),它们的和( ),差是( )。由( )个千、( )个百、( )个一组成3207。

6、万以内数的读法是从( )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位上是几就读( )千;百位上是几就读( )……;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 )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 )。

二、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698的近似数是: 2956的近似数是:

3120的近似数是: 2802的近似数是:

1004的近似数是: 5023的近似数是: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定律和性质精选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

(a+b)×c= a×c+b×c

a ×( b+c) =a×b+a×c

拓展:

(a-b)×c= a×c-b×c

a ×( b-c) =a×b-a×c

6、减法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

a-b-c= a -( b+c)

a -( b+c) = a-b-c

7、减法的性质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用字母表示:a-b-c= a-c-b

8、除法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

a÷b÷c= a ÷( b×c)

a ÷( b×c) = a÷b÷c

9、除法的性质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除以第二个除数,再除以第一个除数。

用字母表示:a÷b÷c= a÷ c ÷ b

篇14:四年级语文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知识点

我会写:

笨:笨重 笨拙 愚笨 笨手笨脚

钝:迟钝 钝器 钝角 拙嘴钝舌

谈:闲谈 谈话 奇谈 谈天说地

鸽:鸽子 信鸽 飞鸽 鸽笼

毫:毫米 分毫 丝毫 毫不费力

末:末期 末代 周末 末梢 本末倒置

描:描述 描绘 素描 轻描淡写

隧:隧道 隧洞

态:形态 姿态 态度 千姿百态

吨:千吨 吨位 吨级

斤:公斤 斤两 千斤 斤斤计较

膨:膨胀 膨大 膨化

肢:肢体 四肢 前肢 断肢再植

翼:鸟翼 蝉翼 机翼 羽翼

辟:开辟 辟谣 精辟 开天辟地

形近字:

钝(愚钝)吨(吨位) 末(期末)未(未来)

斤(斤两)斥(训斥) 膨(膨胀)澎(澎湃)

肢(肢体)枝(树枝) 辟(辟谣)僻(偏僻)

多音字:

卷:juàn试卷 juǎn席卷

奔:bēn奔跑 bèn投奔

降:jiàng降落 xiáng投降

辟:pì开辟 bì复辟

近义词:

五彩斑斓—五彩缤纷 轻盈—轻巧

后裔—后代 繁衍——繁殖 敏捷—灵敏

庞大—宏大 笨重—沉重

反义词:

笨重—轻盈 凶猛—温顺 迟钝—敏捷

庞大—微小 躲避—显露

欣喜若狂——悲痛欲绝

理解词语:

恐龙:古代爬行动物,在中生代最繁盛,种类很多,大的长达30米,在中生代末期灭绝。

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本文指白门溪龙(见图或形)

敏捷:动作等迅速灵敏。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行动迅速灵敏。

五彩斑斓:形容色彩繁多亮丽。

亲缘关系:血缘关系。如:你和爸爸、妈妈或亲妹妹,有血缘关系。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本文指鸟类可能是小型恐龙的子孙。

欣喜若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形容太高兴了。本文指全世界研究者们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能证明恐龙演化成鸟类,而非常欢喜快乐。

演化:演变。本文指恐龙演变鸟类。

繁衍:逐渐增多

毋庸置疑:指无须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

后裔:后代子孙。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知识点

我会写:

怒:怒吼 愤怒 怒发冲冠

吼:吼叫 狂吼 河东狮吼

脂:脂肪 胭脂 松脂

拭:拂拭 擦拭 拭目以待

餐:午餐 聚餐 一日三餐

划:划动 划开 划算

晌:晌午 晌觉 半晌

辣:毒辣 辣椒 心狠手辣

渗:渗出 渗透 渗色

挣:挣扎 垂死挣扎

番:番茄 番薯 三番五次

埋:掩埋 埋伏 埋头苦干

刷:冲刷 刷牙 刷子

测:推测 预测 变幻莫测

详:详细 详情 不厌其详

形近字:

吼(吼叫)孔(孔雀)

脂(脂肪)指(指示)

拭(擦拭)试(考试)

多音字:

划:huá划船 huà计划

挣:zhēng挣 扎zhèng挣脱

扎:zhá挣扎 zhā扎针 zā包扎

埋:mái埋藏 mán埋怨

近义词:

柔嫩——娇嫩 拂拭——擦拭

忽然——突然 照射——照耀

可怕——恐怖 猛烈——剧烈

快活——快乐 仔细——认真

仍旧——仍然 推测——推断

反义词:

高大——矮小 断绝——恢复

快活——难过 少见——常见

黏稠——稀薄 详细——简略

四年级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

粗心的同学往往会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例如要求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有的同学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后,又多此一举地在错误的句子后打上了“×”。类似的情况,在考试时常常能见到,粗心是一部分同学在该题项中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做题的时候要仔细认真。

二、仔细研读语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同学们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 通常阅读一篇文章,第一遍需要速读,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

有的同学采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同学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

因此,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文章后面所给的问题,分别用“一次判断”、“逐个分析”以及“排除法”等方式来进行判断解答了。

三、巧妙借助“原话”,确定解题空间。

有些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直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有时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直接用原话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要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就要将文中的原话加以理解,体会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题目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语文试题的开放性要求试题答案能自圆其说,答案。因此在阅读的时候,要仔细认真、深入分析,回答问题时,要仔细揣摩、根据体裁的特点,不同的语境,要准确的使用词语作答。

四、选择适当方法,答题力求言之有理。

所谓“言之有理”就是让我们根据问题能够说一个所以然来,或谓之“自圆其说”。只要我们言之有据,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同时我们要注意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复罗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

篇15:八年级语文单元知识点总结

《赤壁》

1、本诗从题材上看属于咏史诗,内容上三国的故事有关,“东风”指火烧赤壁之事。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谈谈你的理解。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锁进铜雀台了,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本诗的一二句的表达方式是叙述,三四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

4、“自将磨洗认前朝”中的“前朝”是汉朝,举出三位这个朝代的英雄人物:曹操,孙权,刘备。

5、“东风不与周郎便”的“东风”指代赤壁战争,战争的双方是曹操和孙刘联军。

6、咏史诗的特点是借古讽今,诗人借“东风”一事,抒发感慨,讽喻当今的统治者治理国家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7、“东风”不仅指是自然界的风,而含有建功立业的各种条件之意。

8、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沙里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由折戟沉沙未销蚀,又引发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情,能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9、有人认为,杜牧只关心东吴两美女的命运,而不关心国家和人民安危,对此,你有何看法?

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用两美女的命运来象征国家的命运,更为形象贴切,耐人寻味。

10、诗歌的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蕴含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借一件折戟,写出了兴感之由,含蓄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11、后两句议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见解和思想感情?

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的成名都有某种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12、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不用火攻,周瑜必败。对于这个结局,诗人没直说,而是以两美女象征国家命运,别出心裁。“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

13、本诗是咏史绝句,立意新奇,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意在说明要想建树一番事业,得有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英雄也一样无能为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教材简析:

两则消息分别刊载于1949年4月22日、24日《人民日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初步学会运用新闻的基本知识写新闻,体会新闻的特点。

【2】学习新闻写作中将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1】赏析课文简明、准确、精炼的语言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到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2】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创造了人类战争的伟大奇迹,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珍惜革命成果,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课文简明、准确、精炼的语言

难点: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到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四、教学方法

运用默读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用具

本文是一篇标准的新闻模板,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实播引导学生进入意境。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相关纪录片段,解说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4月21日凌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统帅毛爷爷“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政权的覆灭。这两则消息就是毛爷爷当时满怀豪情写的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于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二)检查预习略

(三)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记叙的六要素。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则消息,从中圈出记叙的六要素。

【2】明确:

人物:人民解放军30万大军

时间:从20日午夜——21日

地点:芜湖、安徽之间

起因: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结果:渡过长江

2.听新闻录音,了解新闻的结构。

【1】思考、讨论、交流

a.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b.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c.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2】新闻的结构是什么?

标题,导语,主体。

3.找出电头简要分析内容和作用。

【1】电头交代了通讯社(报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表明消息来源可靠,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体现了新闻的真实准确和迅速及时的特点。

【2】)文章还有哪些内容能体现新闻的真实准确的特点?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一句中的“大约”两个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3】文章还有哪些内容能体现新闻的迅速及时的特点?

“不到”“即已”说明时间短,说明了新闻的及时性。

小结:这则消息文字简洁,语言有力度,准确报道了三十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事实。表明了消息的基本特点:用事实说话。

(四)用相同的方法画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电头、导语、主体、结语及新闻的六要素

(五)精读课文,小组探究。

1.文章主体部分为什么按照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来介绍解放军渡江?

明确:

【1】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

【2】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然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大军开始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根据时间发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

【3】三个层次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衔接起来,“20日夜起”和“21日下午五时起”和“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等表明日期、时间的词语,显示了三个层次所叙事实在时间上的先后相承、紧密衔接。

2.文章主体部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那些部分写的细致,为什么这样安排?

【1】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待即可转入下文。

【2】西路大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待,如“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

【3】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为易,故作详细报道。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

【4】作用: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在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

篇16:初二语文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二上册语文单元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颓tuí鳞lín藻zǎo荇xìng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时:四季。

(3)晓雾将歇。歇:消散。

(4)夕日欲颓。颓:坠落。

(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6)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

(7)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答谢中书书》中表现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高峰人云,清流见底。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记承天寺夜游》中写庭院月色美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水的美,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谈论。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青的树林,翠绿的竹子,四季都有。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异景色的人了。

点拨:重点理解“康乐”“与”等词语的意思。

(4)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点拨:重点理解“念”“为”等词语。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地面像积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交织纵横,那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点拨:这是个比喻句,要弄清本体和喻体。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点拨:重点理解“但”“闲人”等词语。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

一、现代文阅读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画图表、引资料、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

5、说明文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

6、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7、②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8、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9、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10、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初二语文学习方法揭秘

多读、强记、勤写

何谓多读?就是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

强记,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重新巩固记忆。

古诗文,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还会记得更牢固——当然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脑信息存储得越多,而且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习惯。当然,强记和死记并非同一概念。

勤写,不只是写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曰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

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无道理。

同时学习语文必须慢慢养成十大习惯

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学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曰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九、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

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预习。预习的好处很多。你养成预习的习惯以后,不但能更好地学习新课,而且还能提高自学语文的能力。

有人作过为样的比喻:掌握好预习的方法,就像获得一把“金钥匙”一样重要。在这里,“金钥匙”就是指自学能力。

篇17:初三语文单元知识点总结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家是一只船”是在观察渔民以“船”为家的生活现象之后进行深入思考才得出的。在人生的长河里漂流,家承载着亲人战胜前方变幻莫测的命运。

第二部分“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将人生比作乘船远航,既是远航,就需要休息、停靠港湾、补充给养、恢复体力、放松精神、放飞自由。

第三部分“家是永远的岸”是在第二比喻的基础上提出的,既是远航,就要有目标,学要有彼岸和归宿。家就是航行的目标和停靠的彼岸。

石缝间的生命

潸(shān):流泪的样子。如:潸潸。

撷(xié):摘下,取下。如:采撷。

吮(shǔn):吮吸,嘬。如:吮乳。

扼(è):1.用力掐住。如:扼杀。2.把守,控制。如:扼守。本文取此义。

瘠(jí):1.瘦。如:枯瘠。2.不肥沃。如:瘠田。本文取此义。

蔓:1.(màn)细长不能直立的茎。多用于合成词。如:蔓草。2.(wàn)细长不能直立的茎。如:豆蔓儿。本文取此义。义同“蔓”(màn),用于口语。

废墟的召唤

废墟,是历史的见证,通过对圆明园废墟的凭吊,聆听,而思考,表达作者呼唤人们改造这“凝固的历史”的愿望,并号召人们在改造历尽每一个“我”的责任。主题的表达并非直接说明,而是借对废墟的描写、回忆、联想逐渐明朗的。

更浩瀚的海洋

卡里?纪伯伦(KahlilGibran)1883年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931年逝世。纪伯伦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代表作品有《我的心灵告诫我》,《先知》,《论友谊》。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孤独之旅》选自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的曾经获得“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这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课文通过描写杜小康随像样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历程,描写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提示了挫折能促进人迅速成熟这一道理。“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灵变化的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历之旅。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小说运用对比手法来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充分地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刻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心声》的作者黄蓓佳,这是一篇儿童小说,小说写一位与万卡有着相似命运的小男孩李京京,要求在语文公开课上朗读课文《万卡》被老师以“嗓子沙哑”为理由拒绝;纠正同学的朗读错误被嘲笑;在公开课上终于得到机会,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通过故事表达了孩子对和谐美好家庭的渴望,揭示了在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弄虚作假的不良现象。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是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课文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引申出“不满足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于是顺理成章地提出“有赖于创造思维”,论述创造思维必需的三个要素是:一、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二、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三、持之以恒的毅力。课文还特别提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证明。然后再论述“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文章是围绕“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谈读书》作者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他的重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等。这篇随笔的写法不同一般,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二是阐述读书的方法;三是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我们知道,语文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知识点和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的要求,在不同的阶段均呈螺旋形上升的态势。这也就意味着,以往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缺陷,完全可能在新的学习阶段有多次弥补和彻底解决的机会。学生的疏理工作做得越是全面细致,缺陷补救、能力提升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般来说,阅读方面那些属于语文基础部分的内容,如文言课文常识、文言实词的理解、文句中别字的辨认改正、修辞方法的识辨、说明方法的理解、文章中相关词语和句子的搜寻等等,是大多数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的;而文章中某些环境或情景的理解、文中人物或者作者感情的把握、主题的理解及概括、观点的提炼和表达、对论证或者说明过程的分析等,就不那么容易透彻、深入地予以掌握了。这些,也往往是不少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软肋,需要花大力气去努力掌握的。因此,如果能在事先充分了解好自身的弱点,从而在初三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就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语文学习中,积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这里所说的积累,包含两层意思。

其一,是指语文学习重视日积月累。语文知识的丰富、充实,情感的体验和分析水平的提升难以一蹴而就,要靠平时的积累,使这些一点一滴地渗入心中,逐渐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久而久之,积累的东西多了,它们就会反反复复在脑中萦回激荡,进而形成蓄势待发的形态。比如,语文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块——写作,其材料就只有靠自己时时注重生活中的积累;因为,只有材料的不断丰厚,才能使思想也丰厚起来,才具备了写好文章的基本条件。

其二,是指积累的面要广一些。对语文学习而言,必需的积累包括课内和课文学习中重要内容的积累,也包括我们补充阅读和课外阅读时对书籍、报章杂志等某些内容所做的积累,甚至可以广义地包括许许多多其他的内容,诸如影视欣赏、广告宣传、同学讨论、家庭闲聊、诗句歌词等等,举凡可能和语文学习相关者,都值得我们去注目、去倾听,并有意地作一些积累。积累的面广一些,理解、分析时心中可以比照的人、事、物就会多一些,你的思路相对也会拓宽一些,联想也会丰富一些。

语文学科又是一门知识性、认知性和社会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它十分重视对观察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有一位的教师说过:“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这种说法的本质,在于语文和生活是密切相联的。对社会现象,尤其是那些与中学生的生活有较多联系的事和物,能否做到仔细观察;对社会和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否做到深刻入理,都将会直接关系到你的理解、分析水平;如果把这些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毫无疑问就会直接对你的阅读理解和表达水平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所以,如果生活中勤于观察,善于用正确的思想做指导多思考、多分析,并且时刻注意把这一过程转化为语言,有时哪怕这一过程只是口头的,或者仅仅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都将对提高你的语文水平有很大的帮助。由此可见,在思想深处把语文学习和平时勤观察、多主动思考联系起来,乃是非常重要的。

篇18:七年级语文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1课.散步莫怀戚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qí蹲dūn下

2.解释下列词语。

(1)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俱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

第2课.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一、重点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tānhuànshìyǎngjuébiéqiáocuìfángshànwāndòu

瘫痪侍养诀别憔悴仿膳豌豆

二、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课文写了四件事:

(1)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对我的抚慰.

(2)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2.“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的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答:因为“我”的原因,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再照顾花了。

3.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

答:因为母亲希望“我”的心情好一点,也有助于病情。

4.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

答:因为母亲看到了“希望”,这是“我”第一次答应母亲带“我”去玩。

5.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后“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意?这样写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因为母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从而想让“我”以后照顾自己。后文写“要好好儿活”是“我”知道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定好好照顾自己。在文章结构上起“前后呼应”的效果。

初一语文复习方法

1、学好语文重点之一:字词、古诗词、古文等的记忆背诵或赏析。这类知识的学习重点在课堂上,课上要专心,课后多花点时间去记忆背诵、理解运用。

2、学好语文重点二:阅读一定要强化,能够做到每天练习一篇阅读。另外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可以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和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归纳分析、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快速阅读的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我自己学生时代练习过,现在也在受益。

3、学好语文重点三:提高写作能力。写作的基础是素材和思路,平时要多阅读多积累。高中学习是比较紧张的、时间也很有限,我前面提到的快速阅读在素材积累上就可以提现出很大作用。有了积累,可以多看看那些优秀作文,找找写作的思路,要多动笔写,学会借鉴、运用、融会贯通,这样写作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

语文成绩提高也是需要做题的,平时不能只是一味的记忆背诵,防止眼高手低。

把全册的所有的诗句都背会写会。保证在诗句默写部分一分不丢。建议每天都把全册的诗都默写一遍。如果时间太紧的话,也要默写一半的诗,另一半的诗都第二天默写。

初中语文期末考试如何复习

首先我们要把这一学期全册的生字词做的会写会读。初中阶段全册的生字词一定很多,所以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表,把重点字词,次重点字词分清楚。如果时间太紧,至少要保证在期末考试之前把最重点的字词写会。

篇19: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单元

第二单元 (学习生活)

一、重点字词(加粗字听写,常规字了解):

6.《我的老师》魏巍(wēi)

痣 褪色(shǎi) 磕头 占据 援助 劝慰 纠纷 时辰

啰嗦(luō suō) 啰唣(luó zào) 好啰(luo) 模(mó)糊 模(mú)样 焚烧贪婪

7.《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莎(shā)莉文 莎(suō)草 截然 感慨 搓捻(niǎn) 抚(fǔ)弄

绽开 唯恐 争执(zhí) 惭愧 激荡 疲倦不堪 小心翼翼 不求甚解 混(hùn)为一谈 混淆(hùn xiáo) 混(浑)(hún)水摸鱼 恍然大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8.《我的早年生活》丘吉尔

惨境 遗憾 尴尬(gān gà) 开拓 倾(qīng)向 停滞(zhì) 生涯 威慑(shè) 摄像 萤火虫 宽宏大量 蛛丝马迹 一字不漏 滚瓜烂熟 整装待发 独具慧眼 聪慧 彗星 贤惠 优惠

9.《王几何》 马及时

聋 翘 须臾(xūyú) 徒手 惊讶 屏息(bǐng) 承蒙(méng) 蒙(mēng)骗 绰(chuò)号 幽默 教条 离谱 叛逆 嘈(cáo)杂 轮番 喉咙 铭记 得意扬扬 得意洋洋 洗耳恭听 持之以恒 鸦雀无声 发誓 铁杵(chǔ)

10.《论语》十二章(划线部分默写)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按时

不亦说乎:不也是很愉快吗 说:通“悦”,愉快

愠:生气,发怒 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反省 为:替

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理解为独立做事

惑:迷惑,疑惑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

二、文学常识:(划线部分默写)

1.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盲聋人。十九个月时因患猩红热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她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18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2.丘吉尔: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他写的《不需要的战争》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6卷、《英语民族史》24卷等。丘吉尔是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数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人物》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

3.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4.《论(lún)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收集整理而成。《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三、文言文翻译(核对)

《论语》十二章

1、孔子说:“学了(知识)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

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3、我十五岁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4、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个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

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孔子说:“对于学习和事业,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8、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1、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一个普通人,不可以改变志气。” 12、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关注眼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四、名著导读:(划线部分会背)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主要包含三大方面内容:映射当时社会现实、劳动人民生活经验与智慧、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

篇20: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单元

第三单元 (写景诗文)

一、重点字词(加粗字听写,常规字了解):

11.《春》朱自清

蓑 笠 朗润 酝酿 婉转 嘹亮 烘托 抖擞

黄晕(yùn) 晕(yùn)车 头晕(yūn)

应(yìng)和 yìng (应变 应承 应试) yīng(应届 应声 应许)

12.《济南的冬天》老舍

髻 镶 响晴 晌午 宽敞 绿萍 水藻(zǎo)

贮(zhù)蓄 澄(chéng)清 水墨画

13.《风雨》贾平凹

藤蔓(wàn) 蔓(màn)延 蔓(mán)菁

撩(liāo)起 撩(撂)(liào)挑子 撩(liáo)拨

撩(liáo)逗 偌(ruò)大 许诺 攀附 蜷(quán)曲 屋檐 刹(chà)那 刹(shā)车 霎(shà)时 倏(shū)忽 颤(chàn)悠 颤(chàn)音 颤(chàn)巍巍 颤(zhàn)栗 锥形 圆锥 脊椎

14.《秋天》 何其芳

丁丁(zhēng) 幽谷 镰刀 背篓 竹篱 肥硕 栖(qī)息

蟋蟀 寥(liáo)廓 廖(liào)<姓氏>清冽(liè) 梦寐

15.《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碣 沧 何 澹 竦 峙 丛 茂 萧 瑟 涌 至 哉 咏

《次北固山下》 悬 雁 洛

《钱塘湖春行》 孤 初 脚 莺 燕 啄 渐 欲 阴 堤

《天净沙?秋思》 藤 昏 鸦 断 涯

二、文学常识:(划线部分默写)

1、《春》作者是朱自清,号秋实,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

2、《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3、《秋天》选自《预言》,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著有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等。

4、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蒿(hāo)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王湾,唐代诗人。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散曲家。

三、《古代诗歌四首》

1、《观沧海》中最能表现作者拨打胸襟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天净沙?秋思》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次北固山下》以小景衬大景的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富有自然理趣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诗人绽开丰富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借以抒发作者的远大抱负,是全诗的主旨句。

全诗小结: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写海景有远有近、虚实相生,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暗示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纳入自己掌中。

《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描写景物时序交替,写思乡之情;表现出生活的哲理:相信美好的事物会冲破阻力,出现在眼前,给人以乐观向上的积极力量。

全诗小结:本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先写青山重叠、碧水蜿蜒。接着写出潮涨江阔,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了昼夜、冬春交替过程中诗人内心的喜悦,由此引起末句的思乡,以归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使写景和思乡和谐交融。

《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赏析:用鸟儿的“争”、“啄”这些拟人动词,写出初春的无限生机。

全诗小结: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写景注意把握特点,选取莺燕花草四种常见春天景物,运用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天净沙?秋思》

全诗小结:这首散曲小令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具体生动的表现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

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的工作计划

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图书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模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与代数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工作计划

用数学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研计划

比例单元知识点总结
《比例单元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比例单元知识点总结(共20篇)】相关文章:

五升六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计划2023-04-02

六年级数学北师版下册教学计划2022-05-04

回顾--总复习备课资料(青岛版五年级下册)2023-12-26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022-06-13

第六单元扇形统计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3-12-21

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023-10-18

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023-02-07

数学多媒体教学计划2023-04-25

六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教学计划2022-05-31

学校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优秀2022022-11-2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