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2-04-30 00:53:06 学习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跨虎归山”为你分享16篇“dcs培训总结范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dcs培训总结范文

篇1:DCS操作学习总结

首先感谢蔡总和郁主任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学习机会去上海参加横河CS3000 DCS系统组态的培训。使我能在更好的环境中更加系统的学习我公司所使用到的DCS系统。这是我毕业大约5年时间第一次脱产学习,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十多天的学习生活中,我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争取能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20xx年3月4日,我受公司安排前往上海横河电机中国培训中心学习CS3000 DCS系统组态。在这十多天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了DCS系统的硬件构成、软件安装,以及项目创建、常规反馈、顺序控制和人机界面定义等内容。

DCS是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在国内自控行业又称之为集散控制系统。是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而言的一种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在集中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它是一个由过程控制级和过程监控级组成的以通信网络为纽带的多级计算机系统,综合了计算机,通信、显示和控制等4种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配置灵活以及组态方便。

首先,DCS的骨架—系统网络,它是DCS的基础和核心。由于网络对于DCS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扩充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各厂家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对于DCS的系统网络来说,它必须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即在确定的时间限度内完成信息的传送。这里所说的“确定”的时间限度,是指在无论何种情况下,信息传送都能在这个时间限度内完成,而这个时间限度则是根据被控制过程的实时性要求确定的。因此,衡量系统网络性能的指标并不是网络的速率,即通常所说的每秒比特数(bps),而是系统网络的实时性,即能在多长的时间内确保所需信息的传输完成。系统网络还必须非常可靠,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网络通信都不能中断,因此多数厂家的DCS均采用双总线、环形或双重星形的网络拓扑结构。为了满足系统扩充性的要求,系统网络上可接入的最大节点数量应比实际使用的节点数量大若干倍。这样,一方面可以随时增加新的节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系统网络运行于较轻的通信负荷状态,以确保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各个节点的上网和下网是随时可能发生的,特别是操作员站,这样,网络重构会经常进行,而这种操作绝对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系统网络应该具有很强在线网络重构功能。 其次,这是一种完全对现场I/O处理并实现直接数字控制(DDC)功能的网络节点。一般一套DCS中要设置现场I/O控制站,用以分担整个系统的I/O和控制功能。这样既可以避免由于一个站点失效造成整个系统的失效,提高系统可靠性,也可以使各站点分担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有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DCS的操作员站是处理一切与运行操作有关的人机界面(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或operator interface)功能的网络节点。

工程师站是对DCS进行离线的配置、组态工作和在线的系统监督、控制、维护的网络节点,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对DCS进行组态,配置工作的工具软件(即组态软件),并在DCS在线运行时实时地监视DCS网络上各个节点的运行情况,使系统工程师可以通过工程师站及时调整系统配置及一些系统参数的设定,使DCS随时处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之下。与集中式控制系统不同,所有的DCS都要求有系统组态功能,可以说,没有系统组态功能的系统就不能称其为DCS。

目前我公司使用的的DCS有横河与浙大中空的DCS。

在这十天的学习生活中,课程安排如下:

第一天、系统概述、系统结构、人机接口操作站、 操作员操作。

第二天、现场控制站及硬件造型与构成。

第三天、系统硬件、软件安装,硬件的安装原则,站号设置原则、站号设置技巧,软件安装系统要求。

第四天、系统生成及工程软件制作:

1、系统生成。

2、操作站的组态3现场控制站FCS的组态。

第五天、反馈控制和计算功能的组态。

第六天、顺序控制功能的组态。

第七天、流程图的制作:图素的使用、动态数据显示、触摸框、功能键、仪表面板等。 第八天、报表制作与打印:报表数据的采集、报表内容的填写、报表的打印。 第九天、CS3000系统的运行及维护常识。

第十天、工程软件练习,下载,仿真测试的运行环境、仿真测试的步骤。

在这十天的学习过程中,我整理出学习笔记一份。通过学习,目前已经能对公司横河DCS进行维护,简单的编程。今后,我还将继续努力,尽量将自己的所学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工作能力,为公司发展增添一份力量。

篇2:DCS操作学习总结

首先感谢卓资电厂及设备检修部的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学习机会,这次能有机会参加DCS系统的培训我感到非常荣幸。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周时间,但是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DCS控制系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了解。

我们热工专业一行两人前往国电南自参加TCS3000分散控制系统DCS组态学习。通过此次学习使自己由一名对DCS系统了解得不深到比较系统的掌握,自己在对DCS系统的认识上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从而提高了自己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工作的热情也在不断的高涨。

集散控制系统简称DCS,主要作用是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监视、管理和决策。它能比较详细的观察到生产装置的运行情况,保护生产装置,使生产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可见整个DCS分散控制在生产中是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此次学习也进一步肯定了DCS系统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

下面就将学习情况作一总结:

我厂采用的TCS3000仪电一体化分散控制系统下位软件是采用MOX公司成熟的MOXGRAF软件,其中包括大量工控应用所需功能模块,同时也可以采用符合IEC16331-31标准的编程语言定制用户自定义模块,采用该软件提供的模块和自定义模块,可以构建各种规模的分散控制系统。

培训分两个阶段:

1. 理论学习

首先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我们系统的了解了TCS3000分散控制系统的概况、创建工程、操作员站功能、工程师站功能、数据组态、控制策略组态、系统配置和维护。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近年来在热电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DCS控制系统逐步形成顺序控制SCS、数据采集DAS、燃烧器管理BMS4大系统、模拟量控制MCS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DCS分散控制系统是由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历史站、输出设备、分布式处理单元及IO模块、电源机柜等组成。操作员站是DC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计算机的一种。工程师站是系统组态、管理和维护工程的计算机。历史站是记录并保留生产过程中的历史数据。

DCS系统设计合适的冗余配置和诊断至模件极的自诊断功能,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系统内任一组件发生故障均不会影响整个系统工作,DCS系统的特点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其次,我们学习了逻辑编程与修改,我厂现在用的DCS系统逻辑经常会因为设备的变动而进行修改,通过这次机会,我们在专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认真对DCS系统的逻辑编程与修改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以下是我厂DCS系统组态软件的一般使用步骤:

学习内容如下:

1、新建工程(数据库总控):在正式进行应用工程的组态之前,必须针对该应用工程定义一个工程名,该目标工程新建后便新建起了该工程的数据目录。

2、硬件配置(设备组态):在工程中定义应用系统的硬件配置。数据库定义(数据库总控):定义和编辑系统各站的点信息,这是形成整个应用系统的基础。

3、工程基本编译(数据库总控):在设备组态编译成功的基础上,数据库编辑完成后可以进行基本编译。

4、服务器控制算法组态(服务器算法组态):是用来编制服务器算法程序的。

5、工程完全编译 (数据库总控):在服务器控制算法工程编译和基本编译成功之后可以进行联编,生成控制器算法工程。

6、控制器控制算法组态 (控制器算法组态):是用来编制控制器算法程序及下装控制器的。

7、绘制图形(图形组态):用来绘制工艺流程图的。

8、制作报表(报表组态):用来制作反映现场工艺数据的报表。

9、工程完全编译 (数据库总控):生成下装文件。

10、登录控制器,将工程下装到主控单元(控制器算法组态)。

11、下装服务器、操作员站(工程师在线下装)。

12、运行程序并在线调试。

在系统组态前,先进行前期工作,包括确定测点清单、控制运算方案、系统硬件配置(系统的规模、各站IO单元的配置和测点的配置等),还要提出对流程图、报表、历史库、追忆库的设计要求。MACS系统容量:模块0~125、现场控制站10~49、操作站50~79的范围。总体使用IP协议,分为130、131、128、129四个网段,其中130和131网段联系工程师站与操作员站,它们组成的网络称做监控网;128和129网段联系工程师站和现场控制站,它们组成的网络称做系统网。现场控制站与现场设备组成控制网,期间不使用网络协议。服务器与操作员站和现场控制站连接,使用HSIE网络协议,无IP地址 MACS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根据现场检测仪表检测到物理量(如热电阻、热电偶、变送器等设备)传送到DCS系统,通过DCS系统对现场的调节机构和执行机构(如调节阀、泵、风机等)对现场进行相应的动作。对于大多的DCS系统,多使用冗余机构(成对使用、互为备用)。

2. 实践上机操作

理论学习结束后,为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我们进行了热电厂DCS控制系统的模拟搭建,用学习的理论知识完全从零开始搭建一个新的控制系统,从而达到对整套系统的结构精确细致的了解。同样也是对动手能力差的我们进行加强训练。

以下是我们在模拟搭建热电厂DCS控制系统的过程和一些注意事项:

1、新建工程是整个组态中的第一个步骤。在正式进行应用工程的组态之前,必须针对该应用工程定义一个工程名,该目标工程新建后便新建起了该工程的数据目录。对该工程进行编组分域。工程创建完毕后系统自动在组态软件安装路径下创建了一个以工程名命名的文件夹,以后关于组态产生的文件都是存放在这个文件夹中的。也可以导入工程:将其它计算机上组态的工程导入到本机上作为参考或者继续组态。

2、设备组态是在工程中定义应用系统的硬件配置。设备组态分为:系统设备组态和I/O设备组态两个部分。

(1)系统设备组态

系统设备组态是完成系统网和监控网上各网络设备的硬件配置; 系统设备组态要用到的基本概念:

节点:网络上所连接的能完成独立功能的单元,包括服务器节点(SVR节点)、现场控制站节点(FCS节点)、操作员站节点(OPS节点) 等。服务器:站号为0;现场控制站:站号为10~49;操作员站:站号为50~79; 设备:网络上每个节点中所挂接的硬件设备。

(2)I/O设备组态

I/O设备组态是以现场控制站为单位来完成每个站的I/O单元配置。 I/O设备组态要用到的基本概念:

通信链路:指有相同通信介质、通信参数和通信端口的`物理线路。 通信参数:指完成链路通信所需要的参数及设备配置信息。

设备:指挂接在通信链路上,可以独立寻址的I/O设备,如各种类型的I/O单元。每个设备都有对应的设备地址、设备说明,以及不同的设备属性。

篇3:DCS操作学习总结

作为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在初步学习了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后,我对以后工作中可能会运用到的一些知识以及信息作了收集和整理,如下:

现场总线技术是在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现场工业控制技术。它集数字通信、智能仪表、微机技术、网络技术于一身,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的“点对点”式的模拟信号或数字-模拟信号控制的局限性,为真正的“分散式控制,集中式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现场设备互连、良好的互操作性、分散的功能模块、开放式互连网络等特点,不仅可以保证目前工业控制对数字通信的要求,而且使它与Intranet或Internet互连构成多层次的复杂网络成为可能。

1、现场总线的特点

现场总线通讯协议的结构是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供的ISO/OSI模型来制定的。标准ISO/OSI模型有七层框架,但根据工业控制的特点,多数数据总线协议都是采用了其中的物理层、通信层和应用层。这样可以保证实时通信,并在此基础上已经发展起来了FF、CAN、Profibus、LONworks、ControlNet等总线协议。

2、现场总线的应用

目前,CAN总线、Profibus以及LONworks在世界范围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CAN总线以其可靠性、实时性等特点在工业控制场合得到广泛应用,如国际上的几大汽车生产厂商多使用该总线。但是,随着新型现场总线的性能不断改进,CAN在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方面,特别是在远程通信方面,慢慢暴露出了它的不足。但是由于它推出的较早(是进入中国市场最早的总线之一),所以在工控方面仍然占据了很大的市场。

Profibus是目前极为成熟的一种现场总线。由于它以西门子的PLC系统为控制核心,具有强大的控制功能和可靠性,所以很多大型项目都青睐Profibus。Profibus在欧洲市场占有主导地位,其三个子标准DP,FMS和PA分别在分布式控制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方面、楼宇自动化和电气传动方面、过程自动化方面具有绝对的市场。在中国,Profibus在离散控制和过程控制方面,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项目中(如近期中标的三峡大坝闸门控制系统),均有广泛的应用。

LONworks具有比其他总线更显著的智能性,所以在智能楼宇、家庭自动化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我国,LONworks主要占据了这个方面的市场。

另外,FF总线和ControlNet进入市场较晚,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不大。但是它们的发展趋势极为强大,由于它们在技术上具有比其他总线更为明显的优势,所以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青睐。可以肯定的说,这两种总线在几年之后将成为市场上的主流总线。

学习中我发现了很多的不足,除了需要吃透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不断的去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在自动化这片领地闯出属于自己的天空。

篇4:dcs及现场总线技术总结

dcs及现场总线技术总结

DCS及现场总线技术是由计算机、信号处理、测量、网络通信和人机接口等技术综合产生的一门应用技术。

DCS即所谓分布式控制系统,或称之为集散系统,是相对于集中控制系统而言的一种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集中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199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DCS系统式一类满足大型工业生产和日益复杂的过程控制要求,从综合自动化角度出发,按功能集散,管理集中的原则构思,具有高度可靠性指标,将微处理技术、数字通讯技术、人机接口技术相结合,用于采集、过程控制和生产管理的综合控制系统。

生产发展的需要,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最早的基于大型机的直接数字控制技术即DDC技术,集中管理,集中控制,这些都促进了DCS技术的发展。DCS具有如下特点:

1、相同或类似的结构。

2、分级递阶结构。

3、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4、丰富的功能软件包。

5、强有力友好的操作界面。

6、高可靠性的技术。

DCS自70年代问世以来,很多公司各自推出了不同设计、风格各异的即使是同一厂家,其早期产品和近期产品也有不少的差异。但是,尽管种种的DCS千差万别,其核心却基本上是一致的,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其归纳为“三点一线”式的结构。“一线”是指DCS的骨架计算机网络,“三点”则是指连接在网络上的3个不同类型的节点。这3种不同类型的节点是:面向被控制过程现场的I/O控制站;面向操作人员的控制站;面向DCS监督管理人员的工程师站。DCS主要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下:

1、DCS的系统网络SNET

用于DCS的计算机网络很多方面的要求不同于通用的计算机网络。它是一个实时网络,也就是说,网络需要根据现场通信的实时性的要求,在确定的时限内完成信息的传送。

2、现场I/O控制站

现场I/O控制站是完成对过程现场I/O处理并实现直接数字控制(DDC)的网络节点。

3、操作员站

DCS的操作员站是处理一切与运行操作有关的人机界面(OI—Operator Interface)或(MMI—Man Machine Interface)功能的网络节点,其主要功能就是为系统的运行操作人员提供人机界面,使操作员可以通过它及时了解现场的运行状态、各种运行参数的当前值、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等。

4、工程师站

工程师站是对DCS进行离线的配置、组态工作和在线的系统的监督、控制、维护的网络节点。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对DCS进行组态、配置工作的工具软件,并在DCS在线运行实时的监控DCS网络上各个节点的.运行情况,使系统工程师站及时调整系统配置及一些系统参数的设定,使DCS随时处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之下。

现场总线是指以工厂内的测量和控制机器间的数字通讯为主的网络,也称现场网络。也就是将传感器、各种操作终端和控制器间的通讯及控制器之间的通讯进行特化的网络。原来这些机器间的主体配线是ON/OFF、接点信号和模拟信号,通过通讯的数字化,使时间分割、多重化、多点化成为可能,从而实现高性能化、高可靠化、保养简便化、节省配线(配线的共享)。主要用于制造业、流程工业、交通、楼宇、电力等方面的自动化系统中。

现场总线的特点及优点:

1、全数字化通信。

2、开放型的互联网络。

3、可互操作性与互用性。

4、现场设备的智能化。

5、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

6、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由测量系统、控制系统、管理系统三个部分组成,而通信部分的硬、软件是它最有特色的部分。

1、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它的软件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系统的软件有组态软件、维护软件、仿真软件、设备软件和监控软件等。首先选择开发组态软件、控制操作人机接口软件MMI。通过组态软件,完成功能块之间的连接,选定功能块参数,进行网络组态。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对系统实时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计算。优化控制及逻辑控制报警、监视、显示、报表等。

2、现场总线的测量系统:

其特点为多变量高性能的测量,使测量仪表具有计算能力等更多功能,由于采用数字信号,具有高分辨率,准确性高、抗干扰、抗畸变能力强,同时还具有仪表设备的状态信息,可以对处理过程进行调整。

3、设备管理系统:

可以提供设备自身及过程的诊断信息、管理信息、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智能仪表)、厂商提供的设备制造信息。

4、总线系统计算机服务模式:

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网络计算机服务模式。服务器表示数据源(提供者),应用客户机则表示数据使用者,它从数据源获取数据,并进一步进行处理。客房机运行在PC机或工作站上。服务器运行在小型机或大型机上,它使用双方的智能、资源、数据来完成任务。

5、数据库:

它能有组织的、动态的存储大量有关数据与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充分共享、交叉访问,具有高度独立性。

6、网络系统的硬件与软件:

网络系统硬件有:系统管理主机、服务器、网关、协议变换器、集线器,用户计算机等及底层智能化仪表。

下面介绍一下DCS和现场总线之间的一些联系:

1、现场总线集成于DCS系统是现阶段控制网络的发展趋势:

尽管用户对控制系统的结构改进表示欢迎,但他们并不希望对他们现有的仪表系统做大的改动。目前在现场总线的发展初期,大多数用户更倾向于对他们现有的仪表系统进行逐步的增添和替换;另一方面DCS系统及其仪表的消失或完

全被取代,对于费用或人力而言也都是不合理的。现阶段最可行的方案是考虑如何使现场总线与传统的DCS系统尽可能地协同工作,这种集成方案能够得到灵活的系统组态,以适用于更广泛的、富于实用价值的应用。

2、现场总线于DCS系统I/0总线上的集成:

在DCS系统的I/O总线上集成现场总线的关键是通过一个现场总线接口卡挂在DCS的I/O总线上,实现现场总线系统中的数据信息映射成原有DCS的I/O总线上相对应的数据信息,如基本测量值、报警值或工艺设定值等,使得在DCS控制器所看到的现场总线来的信息就如同来自一个传统的DCS设备卡一样。这样便实现了在I/O总线上的现场总线技术集成。

3、现场总线于DCS系统网络层的集成。

4、现场总线通过网关与DCS系统并行集成。

综上所述,我们相信现场总线系统将广泛地应用到过程工业控制中,通过对过程控制系统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将现场总线技术引入到DCS中,将会给用户带来大量的收益;另一方面,即使大多数的连续控制环路将由现场总线系统来完成,DCS系统仍将在许多诸如实时要求较高的控制场合扮演重要的角色。现阶段现场总线与DCS系统的共存将使用户拥有更多的选择,以实现更合理的控制系统。

篇5:DCS供货合同

买方: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卖方: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二0XX年二月

买方合同号:ZDs20xx-005

卖方合同号:S-20xx-020

合同签字时间及地点:20xx年2月14日

合同签字地点:大连庄河市黑岛镇

买方: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卖方: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买卖双方达成协议,并同意按如下条款签订本合同。

目录

1定义 ................................................................................ 3

2 合同标的 ........................................................................... 3

3供货范围 ............................................................................ 4

4 价格 ............................................................................... 4

5 支付与支付条件 ..................................................................... 4

6 交货与交货条件 ..................................................................... 5

7 包装与标记 ......................................................................... 6

8 设计、服务、技术指导和联络 .......................................................... 7

9 标准与检验 ......................................................................... 8

10 安装、调试、试运行、性能考核试验和验收 ............................................. 9

11 保证、索赔与罚款 ................................................................. 11

12 保险 ............................................................................. 12

13 税费 ............................................................................. 12

14 分包与外购 ....................................................................... 13

15合同的变更、修改、中止和终止 ...................................................... 13

16不可抗力 .......................................................................... 14

17合同争议的解决 .................................................................... 14

18专利权 ............................................................................ 14

19合同生效 .......................................................................... 14

21 法定地址 ......................................................................... 15

附件 价格表 ......................................................................... 17

履约保函(格式) .................................................................... 28

1 定义

本文件和附件中所用下列名词的含义在此予以确定。

1.1“买方”是指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包括该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人的继任方和法人的受让方。

1.2“卖方”是指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包括该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人的继任方和法人的受让方。

1.3“合同”是指本文件及其附件中的所有部分。

1.4“合同价格”是指在本合同4款中规定的部分。

1.5“生效日期”是指本合同18款中所规定的合同的生效日期。

1.6“技术资料”是指合同设备及其与电厂相关的设计、制造、监造、检验、安装、调试、验收、性能验收试验和技术指导等文件(包括图纸、各种文字说明、标准、各种软件),和本合同附件3规定的用于合同电厂正确运行和维护的文件。

1.7“合同设备”是指卖方根据合同所要供应的机器、装置、材料、物品、专用工具、备品备件和所有各种物品,如本合同附件2所列示和规定。

1.8“监造”是指在合同设备的制造过程中,由买方委托有资质的监造单位派出代表对卖方提供的合同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质量监督,实行文件见证和现场见证。此种质量监造不解除卖方对合同设备质量所负的责任。

1.9“性能验收试验”是指为检验本合同附件1规定的性能保证值按本合同附件5规定所进行的试验。

1.10“初步验收”是指当性能验收试验的结果表明己达到了合同附件1规定的保证值后,买方对每台机组合同设备的验收。

1.11“最终验收”是指买方对每一机组的合同设备保证期满后的验收。

1.12“日、月、年”是指公历的日、月、年;“天”是指24小时;“周”是指7天。

1.13“电厂”是指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1.14“技术服务”是指由卖方提供的与本合同设备有关的工程设计、设备监造、检验、土建、安装、调试、验收、性能验收试验、运行、检修时相应的技术指导、技术配合、技术培训等全过程的服务。

1.15“现场”是指位于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MW超临界机组工程工地,为买方安装合同设备所在地。

1.16“备品备件”是指根据本合同提供的DCS的备用部件,包括随机备品备件和3年商业运行及第一次大修用备品备件。

1.17“随机备品备件”是指在安装、调试时所需的备品备件。

1.18“试运行”是指整机在调试和电厂试运行阶段进行的运行。

1.19“机组”是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和附属设备组成的一套完整的设备。

1.20“书面文件”是指任何手稿、打字或印刷的有印章和/或签名的文件。

1.21“分包商”或“分供货商”是指由卖方将合同供货范围内任何部分的供货分包给其他的法人及该法人的继任方和该法人允许的受让方。

1.22“最后一批交货”是指该批货物交付后,使得合同设备的已交付的货物总价值达到合同设备价格98%以上,并且余下未交的设备不影响机组的安装、调试和性能验收试验。

1.23“设备缺陷”是指卖方因设计、制造错误或疏忽所引起的本合同设备(包括部件、原材料、铸锻件、原器件等)达不到本合同规定的性能、质量标准要求的情形。

1.24“运杂费”是指合同设备从卖方始发站(车上)到交货地点所发生的公路、水路、铁路、航空运费、保险费及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2 合同标的

本合同遵循合同双方买卖自愿的原则。

本合同所订设备将用于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MW超临界机组工程。

2.1设备名称、型式、数量

设备名称:DCS

设备型式:见技术协议

数 量:见技术协议

2.2凡卖方供应的设备应是全新的、技术先进的并且是安全的、经济的、成熟可靠的。

2.3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经济指标和性能按本合同附件1。

2.4卖方提供合同设备的供货范围按合同附件2。

2.5卖方提供的技术资料按合同附件3。

2.6卖方提供的技术服务按合同附件7。

2.7卖方提供设备的运输及保险。

3供货范围

3.1合同供货范围详见附件2。

3.2合同供货范围包括了所有设备、技术资料、专用工具、备品备件,但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如发现有任何漏项和短缺,在发货清单中并未列入而且确实是卖方供货范围中应该有的,并且是满足合同附件1对合同设备的性能保证值要求所必须的,均应由卖方负责按买方要求时间将所缺的设备、技术资料、专用工具、备品备件等补上,且不发生费用问题

4 价格

4.1本合同价格即合同总价为1790元(大写人民币:壹仟柒佰玖拾贰万元整)。

本合同价格包括合同设备、随机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及技术服务费用的价格,其中合同设备价格包括合同设备本体价格、技术资料,以及合同设备的税费、运杂费(提供运输发票)、保险费等与本合同有关的所有费用。

4.2合同设备价格为1098万元。

其中第一套合同设备价格为698万元(大写:陆佰玖拾捌万元整),第二套合同设备价格为400万元(大写:肆佰万元整);第一套部分包括:#1机DCS、公用系统、辅控系统设备,第二套部分包括:#2机DCS。

4.3合同设备的工程费(EDPF-NT分散控制系统软件包V3.1费用)为694万元。

4.4合同设备从制造厂的始发站到交货地点的运杂费(含大件运输措施费)为免费。

4.5合同的分项价格见价格表。

本合同总价在合同交货期内为不变价。

5 支付与支付条件

5.1本合同使用货币种类为人民币。

5.2付款方式:银行汇票或电汇。

5.3合同设备款的支付:

5.3.1合同生效日期起1个月内,卖方提交金额为合同设备总价格的10%不可撤销的履约保函和金额为合同设备价格10%的财务收据(正本一份,复印件四份),买方审核无误后1个月内,支付给卖方合同设备价格的10%做为预付款。

5.3.1卖方按交货顺序在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每套设备运到交货地点,并将下列单据提供给买方,买方验明无误后1个月内支付该套设备价格的50%。

由买方授权代表签署的该套设备的“验货证明” (正本一份,复印件四份);

由买方监造代表签署的该套设备的“出厂前检验记录文件”

该套设备的详细装箱清单(正本一份,复印件四份);

该套设备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正本一份,复印件四份);

金额为该套设备价格的100%的商业发票(正本一份,)。

篇6:DCS操控个人简历

DCS操控个人简历模板

在个人简历中虽然不能用过多的内容来表现自我,但是可以在个人简历中附加一些能够增加自身价值的学历证书或者职业技能证书的复印件。

个人信息

yjbys

性别: 男

学历: 本科 政治面貌: 0

生日: 1991-01-16 民族: 汉

婚姻状况: 未婚 籍贯: 新乡原阳

身高: 175 公分 体重: 70 公斤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作经验: 应届毕业生

期望工作地点: 新乡市

求职意向

行业/职位: 电子/电气/电力 自动化工程师 期望月薪: 面议 工作性质: 全职

行业/职位: 电子/电气/电力 电路技术员/工程师 期望月薪: 面议 工作性质: 全职

行业/职位: 电子/电气/电力 自动控制 期望月薪: 面议 工作性质: 全职

教育经历

学校名称: 河南工程学院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就读时间: -09-01 至 -07-02 获得学历: 本科

学校名称: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就读时间: -09-08 至 2013-06-27 获得学历: 大专

语言能力

语种: autoCAD 能力: 熟练

语种: 计算机 能力: 熟练

语种: 英语 能力: 熟练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智方集团(电力设计院)上海分公司

工作时间: -10-11 至 -01-14

公司规模: 200~500人

所在部门: 变电部

工作分类: 电子/电气/电力 配电自动化升级改造电力设计员

职位月薪: 4000及以上

工作描述: 配电自动化改造青浦区工作成员,完成青浦区自动化升级改造任务:1、网架梳理

2、关键性节点选择

3、现场勘查

4、设备清册开列、提资

5、报告编制

家里有事,辞职回家。求职中

公司名称: 新乡海滨药业有限公司

工作时间: 2015-12-29 至 2016-09-29

公司规模: 200~500人

所在部门: 工程部

工作分类: 电子/电气/电力 电气技术员

职位月薪: 2000~2999

工作描述: 负责全场电气设备的维修维护,部分区域的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如:电机,变频器,自耦变压器启动柜!

公司名称: 新乡博源净水材料

工作时间: 2015-07-15 至 2015-12-22

公司规模: 100~200人

所在部门: 生产

工作分类: 计算机/IT行业 DCS中控员

职位月薪: 2000~2999

工作描述: DCS操控

自我评价

朴实勤奋,热爱生活,与人和善,沉稳内敛,有耐心、责任心强,有团队精神。

拓展阅读:知己知彼——制作一份有价值的简历

个人简历就相当于给求职者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如果求职者能够充分把握这个机会,就能够离好的工作机会更进一步。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审核个人简历的标准都非常严格,如果不能够在个人简历中获得认可,那么也就很难获得面试的机会,更别说进入工作状态,所以学会利用个人简历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非常重要。

学会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

个人简历是事业的敲门砖,一定要慎重考虑简历的编写。那么在编写个人简历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首先要学会从各方面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用人的标准,可以从发布的招聘信息中深入了解,还可以从论坛或者网上了解一下用人单位的`情况。从求职前的了解情况来确定一个用人单位的情况,以及对应征者的需求,然后大致确定用人单位对个人简历的审核标准。编写之前的准备工作可以让个人简历的作用发挥的更好。

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展示自我

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就要根据所了解的情况,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编写一份针对用人单位的专门简历,这样的简历体现出对用人单位的尊重,容易获得单位的好感。根据单位的需求,和应征的职位,发挥自身的优势,展现自我的价值,从而增加面试的机会。切记,自我的展示一定不能过于夸张,贴合用人单位的需求的情况下对自身的优势进行真实的描述,就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简历的价值。

篇7:DCS控制系统实验教案

DCS控制系统实验教案

第一课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一 液位控制系统的组成 1 系统的组成 (1)对象 (2)液位测量元件 (3)控制器 (4)调节阀 2 液位是被调节的量 出口流量是调节的量 二、控制系统的框图 Dcs集散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 三、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和品质指标 1 在自动化领域中,把被控变量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平衡状态称为系统的静态,而把被控变量随时间变化的不平衡状态称为系统的动态。 2 静态的特点:系统输入x、f不变,系统输出y不变,其他量如z、e、p、q均不变,但生产照常进行。静态是相对而暂时的。 动态的特点:输入变化引起输出变化,其他量也跟着变化,以求系统建立新平衡。动态是经常和绝对的。 循环烘箱,沸腾干燥机, 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变量是不断变化的,它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称为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也就是说,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静态)经过动态过渡到另一个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3 干拢的.形式 系统在过渡过程中,被控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首先取决于作用于系统的干扰形式。在生产中,出现的干扰是没有固定形式的,且多半属于随机性质。在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时,为了安全和方便,常选择一些定型的干扰形式,其中常用的是阶跃干扰。 带式干燥机,二维混合机 阶跃干扰(阶跃输入)的特点:比较突然、比较危险、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最大,如果一个系统,能有效地克服这类干扰,对其他干扰就能很好地克服,同时数学处理和分析简单。 4 过渡过程的基本形式 以上过渡过程的四种形式可以归纳为三类。 (1)过渡过程(d)是发散的,称为不稳定过渡过程,应竭力避免。 苏州大理石平台 (2)过渡过程(a)和(b)都是衰减的,稳为稳定过程。被控变量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趋向原来的或新的平衡状态,这是所希望的。 对于非周期的衰减过程,由于过渡过程变化较慢,被控变量在控制过程中长时间地偏离给定值,而不能很快恢复平衡状态,所以一般不采用,只是在生产上不允许被控变量有波动的情况下才采用。 对于衰减振荡过程.由于能够较快地使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所以在多数情况下,都希望自动控制系统在阶跃输入作用下,能够得到如曲线(b)所示的过渡过程。 (3)过渡过程形式(c)介于不稳定与稳定之间,一般也认为是不稳定过程,生产上不能采用。只是对于某些控制质量要求不高的场合,如果被控变量允许在工艺许可的范围内振荡〔主要指在位式控制时〕,那么这种过渡过程的形式是可以采用的。 5 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 自动控制系统在阶跃输入作用下,被控变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这是属于衰减振荡的过渡过程。 1.最大偏差或超调量 最大偏差是指在过渡过程中,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最大数值。在衰减振荡过程中,最大偏差就是第一个波的峰值,在图中以A表示。有时也可以用超调量来表征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程度。在图中超调量以B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超调量B是第一个峰值A与新稳定值C之差,即B=A一C。 2.衰减比   绝缘靴手套耐压试验装置,高低压开关柜通电试验台, 衰减比是表示衰减程度的指标,它是前后相邻两个峰值的比。在图中衰减比是B:B’。习惯上表示为n:1。一般取4:1~8:1之间时,过渡过程开始阶段的变化速度比较快,能比较快地达到一个峰值,然后马上下降又较快地达到一个低峰值,而且第二个峰值远远低于第一个峰值。 3. 余差 当过渡过程终了时,被控变量所达到的新的稳态值与给定值之间的偏差叫做余差,或者说余差就是过渡过程终了时的残余偏差,在图中以C表示。偏差的数值可正可负。 sigma离心机,灭菌锅,冻干机 4.过渡时间 从干扰作用发生的时刻起,直到系统重新建立新的平衡时止.过渡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叫过渡时间。一般是在稳态值的上下规定一个小的范围,当被控变量进入这一范围并不再越出时,就认为被控变量已经达到新的稳态值,或者说过渡过程已经结束。这个范围一般定为稳态值的士5%(也有的规定为士2%)。按照这个规定,过渡时间就是从干扰开始作用之时起,直至被控变量进入新稳态值的±5%(或土2%)的范围内且不再越出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5.振荡周期或频率 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氧化锌避雷器测试仪, 过渡过程同向两波峰(或波谷)之间的间隔时间叫振荡周期或工作周期,其倒数称为振荡频率。在衰减比相同的情况下,周期与过渡时间成正比,一般希望振荡周期短一些为好。 例:某换热器的温度调节系统在单位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图l�D15所示。试分别求出最大偏差、余差、袁减比、振荡周期和过渡时间(给定值为2000 C)。 解: 最大偏差:A=230一200=300C 余差C=205�D200=50C 由图上可以看出,第一个波峰值B=230一205=250C, 第二个波峰值B’=210�D205=50C DCS,DCS系统,DCS控制系统,集散型控制系统, 衰减比应为B:B’=25:5=5:1。 振荡周期为同向两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 故周期T=20一5=15(min) 过渡时间与规定的被控变量限制范围大小有关,假定被控变量进入额定值的土2%,就可以认为过渡过程已经结束,那么限制范围为200×(±2%)=土40C,这时,可在新稳态值(2050C)两侧以宽度为土40C画一区域,固1�D15中以画有阴影线的区域表示,只要被控变量进入这一区域且不再超出,过渡过程就可以认为已经结束。 实验室烘箱,实验室培养箱, 因此,从图上可以看出,过渡时间为22min。 习题:某化学反应器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900±10 oC)。考虑安全因素,控制过程中温度偏离给定值最大不得超过80 oC。现设计的温度定值控制系统,在最大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图1�D18所示。试求该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指标:最大偏差、越调量、衰减比和振荡周期,并回答该控制系统能否满足题中所给的工艺要求? 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直流电阻快速测试仪,  

篇8:DCS系统电力工程论文

DCS系统电力工程论文

1.DCS配置及控制方式探讨

1.1DCS配置

如图1.DCS控制系统及图2.ISA总线所示,网络节点的分布上,遵循节点间点对点通讯相对独立的原则:从结构上讲,DCS在结构上采用双网冗余结构,形成冗余容错网,解决了传输设备产生故障后所引发的网络连接问题,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能

同时,DCS的传输介质是光纤,因而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解决有关通讯电缆的抗电磁干扰性差方面存在弊端,从而在远程控制器之间实现通讯创造实现的条件。此外,通过将相关的冗余DPU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以实时点对点的数据跟踪和拷贝,各个冗余DPU在交换机上直接转发也就实现了主干网网络负荷的减轻。这样在电气系统进入DCS时具有如下特点:首先,信息集中得以实现。虽然有关分散控制系统的构成由不同厂商设备所组成,在实现信息集中方面存在弊端,但是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实现通讯问题的良好解决;其次,发挥了专门控制装置的优势,促进系统的总体构成合理、实用经济等条件的达成,从而促使控制装置可靠性的发挥;再次,界面清晰的电气控制。由于电气控制的界面比较清晰,对于传统的专业化系统的调试、维护以及检修等功能的实现十分有利。

1.2控制方式探讨

DCS实现电气控制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应用原有的专用微机数字化装置来实现电气控制的核心功能;同时在功能上,保证这些控制系统自成安全独立运行,即使脱离DCS也能在无需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实现电气系统安全运行。在控制方式方面,由于控制逻辑关系比较简单,因而使用PLC能够提升数据通讯的性价比。这种控制方在目前DCS所能够达成的功能中,诸多厂家的DCS具有了与其功能相对应的模件,虽然经济实惠,但是可靠性大大的降低了,因此,针对这种控制方式,可以采取人为设置内部的运算速度、使用冗余方式配置控制系统;其次是在新建的工程中,对于尚未完善前的DCS系统,通过PLC的面板操作键盘或者随机带的编辑器实现临时操作控制对象的目的。我们以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为例子来阐述,首先,在机组启动之前,要对电气系统在内的整个机组的启动条件进行统一的、综合的检查。当汽轮机的转速接近额定转速时,就应及时的启动励磁系统;其次,一定负荷时,由运行人员进行干预实现厂用电之间的切换;再次,停机时,由汽轮机的停机主控回路发出停机的相应指令,关闭电气系统。

2.火电厂电气系统纳入DCS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努力与发展,电气二次专业逐渐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技术与管理模式。当前,火电厂电气专业自动化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促使在电气专业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制造、设计、运行及维护的经验。而火电厂电气专业自动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但是从设计、制造及专业技术管理上来讲,由于火电厂的电气二次专业和热控专业在我国电力系统中一直是相互独立的,导致火电厂的电气专业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上呈现出了明显的滞后局面。为缩小与国外电气专业发展差距,。近年来,国内为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有关大型计算机分散式控制系统(DCS)在电气专业中应用的经验。同时,计算机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为DCS在火电厂电气专业中的应用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首先,由于DCS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对于硬接线、按钮等造成的故障,能够起到很好的规避效果,同时还省去了大量操作终端;其次,内部构成的联系逻辑,能够实现配置冗余等形式的制系统替代原有固态逻辑与继电器模式的目的,实现误操作可能性的降低,进而提高了火电控制的可靠性;最后,由于电气的运作、监控均被囊括在DCS中,实现运行人员在任意的DCS的终端(CRT)上,实现对电气系统的整个机组的干预与控制,达到了运行监控的真正集控运行能力。因此,为提高火电厂电气专业的DCS系统管理的水平,以实现整个火电厂的自动化与综合化,就应采用现代化工具和手段实现高水平完善的监控,从而实现电气系统对整个机、炉、电机组的综合自动化以及厂级运行管理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3.DCS引入电气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应关注的问题探究

3.1DCS引入电气控制系统的现状分析

当前,在火电厂的电气专业实现DCS系统的完全纳入是比较困难的,必须使各级人员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才能够实现DCS的完全纳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目前电气控制设备及自动装置基本都实现微机化,DCS不能与这些设备实现通信、数据共享,也就导致DCS在电厂中的应用还缺少足够的实践经验,尚未取得成熟的运行经验,也就导致DCS被限制在试点工程上采用;其次,专业人员在DCS应用系统方面的知识尚不丰富。在生产与设计单位,由于电气与热工人员之间存在专业知识渗透不足,导致电气人员对DCS的了解程度不够;再次,传统的电气控制观念难以打破。电气专业自身所具有的安全性高、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导致电气专业的运作中必须具有较为严格的保护措施,因此,DCS在电气专业中的应用就受到了来自传统观念的强烈抵制。最后,主控室到设备之间需铺设大量电缆,施工工作量大、改造周期长、费用高。不能实现对保护测控装置的智能化管理,也大大减少了监控的信息量的`采集,DCS系统不能实现对电气量(尤其是交流)的故障录波,无法对故障及异常运行进行深入分析和处理。

3.2DCS引入电气控制系统需要关注的问题探究

3.2.1系统设备之间的配合问题

在传统的DCS设计中,有关其自身的容量、规模、结构设计以及与DCS厂家的技术联络均是由热控专业完成。在这些工作方面,电气专业由于与热控专业之间的交流与配合较少,对于DCS系统全面引进电气专业的效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为提高DCS系统在电气专业的使用,首先,由电气专业对变送器的状态、清单以及明细进行设计,此后热控专业依据所列变送器的明细实现分配;在此过程中,由于电气专业性很强的功能,有关机组综合控制的电气控制功能、逻辑功能设计在DCS中有关位置的分配等问题,必须要由热控专业与电气专业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其次,电气专业还应与就相关的技术等问题与DCS的生产厂家之间进行及时的交流与谈判,对于DCS对电气系统的特殊化要求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实现厂家在有关DCS生产的硬件制作、系统功能及硬件配置等方面给与特定的关注。3.2.2时钟控制配置依据上面DCS系统的原理图可知,整个机组的控制装置是由若干独立的微处理机和DCS构成的。在各种独立的微处理机中,各独立装置均具有自己的时钟控制。也就是说,为实现DCS与电气专业的有机配合,就应关注有关时钟控制的配置问题。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不少装置并未在设计时将独立装置的时钟问题与外界进行配合,也就没有制定相应的对接方法,造成DCS系统中带时标的信息产生紊乱,进而影响到整个电气专业的管理质量。

3.2.3电气装置功能的分配

首先,由于火电厂的热工专业与电气专业功能各异,在使用DCS进行电气控制功能的分配问题时,应就这一特点进行不同的设置。电气专业系统由于参数设置、控制逻辑的及固定的东西较多,调试合适后重复的工作少,但是很长时间就不容许系统退出;但是热工控制的逻辑和设计参数变化的东西多,重复工作多,有关功能及整定参数的修改都需要由工程师站对过程控制站进行代码的传输。由上述热工专业与电气专业所具有的特点可以看出,同一过程站中若电气控制与热工控制项目同时存在,那么对于热控项目或是项目参数的修改都存在导致电气系统误动问题的产生。有上述分析可知,实现DCS在电气控制功能过程站的分配,就应对上述问题给与充分的关注。其次,对于新建工程的首台机组,在过程站分配时考虑临时投入厂用电的控制、保护,以便提前局部带电促使厂用电授电遭遇DCS的复原、带电。

3.2.4DCS系统的调试

电气专业控制进入DCS系统,增加了有关热控、电气相互配合作用,有关调试的组织方法、措施以及技术重点就产生了与原有控制系统的差异。正是由于传统热控系统的控制对象是热机系统,就导致机务人员与热控人员之间的分工是十分明确的:DCS内部的调试都由热控人员完成电气控制。但是当电气专业进入DCS系统后,在电气人员对DCS不熟悉的情况下,如何加强热控人员与电气专业的配合,对于发挥DCS系统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实际的管理中,有关电气控制的功能应由电气人员来负责,而有关DCS装置和所有电气信息的处理及功能调试,则主要是由电气人员;来实现与之相关的保护逻辑功能。同时,由于大部分进入到DCS的信息是由通讯的方式进入,由此可见,通讯设备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就成为DCS整个系统能否实现正常工作的前提。此外,为实现厂用电授电和DCS的带电矛盾问题的解决,应在DCS系统的调试准备阶段依据具体的实际情形提出有关技术、安全措施的解决思路,进而实现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保证厂用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过渡。

篇9:DCS与PLC的区别是什么

DCS主要用于过程自动化,PLC主要用于工厂自动化(生产线). 如果从计算机和网络的角度来说,它们是统一的,之所以有区别,主要在应用的需求, DCS常常要求高级的控制算法,如在炼油行业,PLC对处理速度要求高,因为经常用在联锁上,甚至是故障安全系统.

PLC 系统,即可编程控制器,适用于工业现场的测量控制,现场测控功能强,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技术成熟,使用广泛,价格合理,

DCS 系统,即集散工控制系统,属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大规模控制系统。它适用于测控点数多、测控精度高、测控速度快的工业现场,其特点是分散控制和集中监视,具有组网通讯能力、测控功能强、运行可靠、易于扩展、组态方便、操作维护简便,但系统的价格昂贵。

PLC是一种产品,由它可以构成DCS。

DCS是过程控制发展起来的,PLC是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发展起来的。

DCS与PLC的区别要点:

1. DCS是一种分散式控制系统,而PLC (可编程控制器) 只是一种控制装置,两者是系统与装置的区别。系统可以实现任何装置的功能与协调,PLC装置只实现本单元所具备的功能。

2. 在网络方面,DCS网络是整个系统的中枢神经,它是安全可靠双冗余的高速通讯网络,系统的拓展性与开放性更好。而PLC因为基本上都为个体工作,其在与别的PLC或上位机进行通讯时,所采用的网络形式基本都是单网结构,网络协议也经常与国际标准不符。在网络安全上,PLC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我们采用电源,CPU,网络双冗余。

3. DCS整体考虑方案,操作员站都具备工程师站功能,站与站之间在运行方案程序下装后是一种紧密联合的关系,任何站、任何功能、任何被控装置间都是相互连锁控制, 协调控制;而单用PLC互相连接构成的系统,其站与站(PLC与PLC)之间的联系则是一种松散连接方式,是做不出协调控制的功能。

4. DCS在整个设计上就留有大量的可扩展性接口,外接系统或扩展系统都十分方便,PLC所搭接的整个系统完成后,想随意的增加或减少操作员站都是很难实现的。

5. DCS安全性:为保证DCS控制的设备的安全可靠,DCS采用了双冗余的控制单元,当重要控制单元出现故障时,都会有相关的冗余单元实时无扰的切换为工作单元,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PLC所搭接的系统基本没有冗余的概念,就更谈不上冗余控制策略。特别是当其某个PLC单元发生故障时,不得不将整个系统停下来,才能进行更换维护并需重新编程,

所以DCS系统要比其安全可靠性上高一个等级。

6. 系统软件,对各种工艺控制方案更新是DCS的一项最基本的功能,当某个方案发生变化后,工程师只需要在工程师站上将更改过的方案编译后,执行下装命令就可以了,下装过程是由系统自动完成的,不影响原控制方案运行。系统各种控制软件与算法可以将工艺要求控制对象控制精度提高。而对于PLC构成的系统来说,工作量极其庞大,首先需要确定所要编辑更新的是哪个PLC,然后要用与之对应的编译器进行程序编译,最后再用专用的机器(读写器)专门一对一的将程序传送给这个PLC,在系统调试期间,大量增加调试时间和调试成本,而且极其不利于日后的维护。在控制精度上相差甚远。这就决定了为什么在大中型控制项目中(500点以上),基本不采用全部由PLC所连接而成的系统的原因。

7. 模块:DCS系统所有I/O模块都带有CPU,可以实现对采集及输出信号品质判断与标量变换,故障带电插拔,随机更换。而PLC模块只是简单电气转换单元,没有智能芯片,故障后相应单元全部瘫痪。

8. 现在高端的PLC与DCS的功能已经差不多,DCS对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还要定时扫描有较强的功能,同时对运算和模拟量的处量比较拿手。

9. PLC还分大、中、小、微PLC,其中微型的只卖几百块到块,点数也好少,大型的可以带数千点,运算能力与DCS差不多,但对多机联网功能较弱。现在两个技术平台都差不多,只是重点不一样。

DCS是一种体系结构。

PLC、DCS是由早期不同的产品形态和应用场合逐步完善演化而来。

可以说PLC有制造业的继电器演化发展而来。

DCS是由过程控制的仪表发展演化而来。

各自产品有其自己的使用场合和特点,随着技术的进步、行业的相互渗透和竞争的激烈。

PLC和DCS这两种产品都在发展自己优势的同时向对方的渗透。

应该知道PLC的逻辑控制功能很强大,而回路控制则是不值一提的[可以看一看型号稍微老一点的PLC],而DCS系统正好相反。这是由于两种系统的内部处理机制的不同。

看看现在呢?

老牌的PLC厂商均涉及DCS应用领域如西门子、罗克威尔,其系统不过是PLC加网络加软件加增强的控制器。

DCS厂商如霍尼维尔等其系统也融入了PLC,以增强其逻辑控制功能。

要注意一点PLC是一种控制器;

DCS是一种体系结构是由控制器+IO采集+网络+软件等组成的系统。

篇10:基于Honeywell DCS的锅炉燃烧稳态优化控制

基于Honeywell DCS的锅炉燃烧稳态优化控制

摘要:介绍了采用Homeywell系统构建集散控制系统,完成对锅炉、汽机和电网、热网主要参数的实时监测,并对主要的过程变量实现自动控制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对节能影响很大的锅炉燃烧系统建立了稳态参数优化模型,并获得锅炉燃烧系统稳态参数优化模型参数。在这个优化模型结果的指导下,热电厂的能源利用率提高4%左右。

关键词:锅炉 燃烧控制 Honeywell DCS 稳态优化控制

热电厂提供的能源主要是以电能和热能的形式出现的,通常是利用锅炉生成蒸汽,然后将其中一部分提供给汽机发电,提供电力能源,另一部分作为热源直接供给用户。无论最后提供的能源形式是何种方式,锅炉负荷总是变化的。负荷既包含电力负荷也包含热能负苛。近年来,为解决锅炉燃烧过程的优化控制问题,国内外采取了多种控制手段。尽管它们在一定程序上提高了热效率,但不能彻底解决锅炉燃烧的控制问题,因为难于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1~2],仍需要根据负荷变化,人工调控锅炉运行,才能使锅炉燃烧过程更多时间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提高燃烧效率。

为了达到提高燃烧效率这个目的,采用Honeywell S9000系统构建集散控制系统,建立一个锅炉、汽机和电网、热网的监控系统,对系统中状态实施全面监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该系统可将监测数据存入管理数据库,以便操作人员快速准确地了解系统运行状态,同时也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分析运行情况,做出生产管理决策。通过对一些主要的过程变量实施自动控制,使得整个系统通史完全、有效地运行。在此基础上,对节能影响很大的锅炉燃烧系统建立稳态参数优化模型,并求得锅炉燃烧稳态优化模型参数。在这个优化结果的指导下,便可进行锅炉燃烧优化控制。

1 基于Honeywell DCS的锅炉、汽机、电网、热网运行参数监控系统

美国Honeywell模块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种介于大型集散系统、单回路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之间的中小型控制系统。S9000系统是基于9000系列多回路控制器的优秀系统,它集所有主要控制硬件于一体,从而在一个使用方便且有效的单元中实现回路控制、逻辑控制、数据采集以及操作员接口等功能。Honeywell系统的网络通讯功能为开放式系统提供了灵活性,操作员/工程师以及过程控制器由基于TCP/IP协议的Ethernet网络连接,它们之间可以互通信息,也可与上层的工厂级计算机通讯。通过这一开放式系统的通讯平台容易建立管理级应用,与上层的工厂计算机系统资源进行信息交换,可以随时获得整个系统的信息。这一重要特性增强了用户快速做出有效决策的能力。所以采用Honeywell S9000系统对热电厂汽机、锅炉和电网、热网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控,用四个监视屏幕显示各种监控参数的实时数据、历史趋势图、故障报警等。

汽机主要监控参数有:转速、功率、主蒸汽温度、主汽门前压力、主汽门后压力、蒸汽流量、蒸汽流量累计、抽汽压力、抽汽流量累计、抽汽温度、抽汽流量、排汽真空、过冷度、排汽温度、凝结水温等;锅炉主要监控参数有:汽包压力(控制)、主蒸汽压力(控制)、给水压力、主蒸汽流量、给水流量、减温水前流量、减温水后流量、汽包水位(控制)、炉膛负压(控制)、炉膛温度、炉膛出口温度、含氧量、低温预热器左压力、低温预热器右压力、高温预热器左压力、高温预热器右压力、一次风压力(控制)、二次风压力、燃油流量、回油流量、燃油压力、排汽温度、燃油温度、引风机开度、引风机电流、送风机开度、送风机电流、给煤机电流、给煤机转速等;电网主要监控参数有:各汽机电压、电流和有功功率、电网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热网主要监控参数有:主要用户的蒸汽流量、蒸汽压力等。

2 锅炉燃烧系统稳态参数优化

锅炉燃烧系统的状态好坏直接决定了能源利用率的高低,而锅炉稳态运行是否处在优化状化,对燃烧系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保证系统能够高效运行,可以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是采用自动控制系统保证系统长时间稳定地运行;另一是保证系统稳态的最优状态,对锅炉燃烧系统稳态运行参数进行优化。

2.1 优化模型及其求解

由燃料燃烧及热工控制的研究和实际实践可知,保持煤与风的合理配比,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控制与鼓风量相适应的引风量,使锅炉具有适宜的炉膛负压,可以避免因喷火或漏风而引起的热效率降低。当燃烧效率最高、热损失最小时,可得到最大的节能效果,对环境的污染也最小。由此可见,如何使燃烧过程工作在最佳燃烧区,从而达到最大热效率是燃烧控制的根本任务和难点所在。由燃煤链条锅炉的运行特点可知,燃烧过程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煤层厚度、链条运行速度和送风量、引风量的合理控制。

为此,构造一个优化模型,主要输入量是送风量、引风量和给煤量,输出量是氧含量、炉膛负压和主蒸汽压力。其目标函数是追求能量消耗最小,决策量是送风量(送风挡板开度)、引风量(引风挡板开度)和给煤量。在进行优化的过程中要满足锅炉运行的基本约束,即各个决策变量在一定的范围以内变化,且主蒸汽压力要控制在一个给定的范围之内。优化模型为:

min z=c1x1+c2x2+c3x3    (1)

其中,yf_min

sf_min

mei_min

ly_min

c1,c2,c3

分别为送风量、引风量、给煤量的单位价格;

x1,x2,x3分别为送风量、引风量、给煤量;

yl是主蒸汽压力,它是x1,x2,x3和主蒸汽流量的函数;

函数f(x1,x2,x3,fh)是一个用BP神经网络表示的模型;

yf_min、yf_max分别表示送风量的最小、最大限制值;

sf_min、sf_max分别表示引风量的最小、最大限制值;

mei_min、mei_max分别表示给煤量的最小、最大限制值;

yl_min、yl_max分别表示主蒸汽压力的最小、最大限制值。

在这个优化模型中,主蒸汽压力和送风量、引风量、给煤量以及主蒸汽流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线性关系,使用一个四层的前馈神经网络来描述。而当优化出决策变量,求得最佳氧含量和炉膛负压之值时,也需要构造一个神经网络,通过建立氧含量和送风量、引风量、给煤量以及主蒸汽流量之间的关系,炉膛负压之值时,也需要构造一个神经网络,通过建立氧含量和送风量、引风量、给煤量以及主蒸汽流量之间的关系,炉膛负压送风量、引负量、给煤量以及主蒸汽流量之间的关系来进步求得它们的最佳值。

使用罚函数方法求这个模型的解时,需将上面的模型重新写为如下的无约束最小化形式:

公式

其中,g1(x1,x2,x3,yl)=x1-yf_min

g2(x1,x2,x3,yl)=yf_max-x1

g3(x1,x2,x3,yl)=x2-sf_min

g4(x1,x2,x3,yl)=sf_max-x2

g5(x1,x2,x3,yl)=x3-mei-min

g6(x1,x2,x3,yl)=mei_max-x3

g7(x1,x2,x3,yl)=yl-yl_min

g8(x1,x2,x3,yl)=yl_max-yl

Mi(i=1,2,…,8)是罚函数系数。

优化模型(1)的求解步骤为:

(1)取Mi(i=1,2,…,8)初始值为1000,允许误差为ε,k=1;

(2)求无约束极值问题优化模型(2)的最优解;

(3)对其一个j(1≤j≤8),有:-gj(x1,x2,x3,yl) ≥ ε,则:

Mk+1,j=10×Mk,j,令k=k+1,转第2步,否则停止迭代。

2.2 四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及其训练

函数f(x1,x2,x3,fh)是一个用神经网络表示的BP模型,表示主蒸汽压力和送风量、引风量、给煤量以及主蒸汽流量之间的关系。这个神经网络是一个4×10×10×1的前馈神经网络:输入层有四个输入量(送风量、引风量、给煤量以及主蒸汽流量);第四层输出层,有一个输出量(主蒸汽压力);第二和第三层是中间层,各有十个神经元。网络的训练就是确定网络的连接权,使代价函数量小,采用的是变步长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的学习算法。

在优化程序中,使用主蒸汽压力和送风量、引风量、给煤量以及主蒸汽流量之间的'关系模型作为一个结束参加优化。同时在获得了模型的优化结果以后,为了同底层控制系统连接,通过建立含量和送风量、引风量、给煤量以及主蒸汽流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炉膛负压和给煤量、引风量、送风量以及主蒸汽流量之间的关系模型获得底层控制系统的给定值。这两个模型也是使用同样的神经网络模型来表示的。算法完成一样,仅仅是输入输出数据不一样,训练出来的模型表示了不同的关系。

3 实时控制系统及其稳态优化

实时控制部分由Honeywell系统构成。为了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燃烧控制采用模糊控制律。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主蒸汽压力控制采用压控制方式;送风量控制保证空气预热后送风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在送风压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照风煤比偏差调节送风量,维持烟气氧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风煤比根据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实现经济燃烧;引风量控制使炉膛负压保持常值。其中,随负荷变化的最优风煤比是通过锅炉稳态优化程序计算再加上实际经验得到的。

图1 锅炉燃烧控制框图

在控制算法的选择上,为了保证控制系统稳定运行,使用了模糊控制算法。实际控制作用有三种形式:(1)手动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基准控制量跟随阀位信号变化;(2)设置偏差死区及变化率死区,当被控制参数偏差及其变化率在死区范围内时,投入后自动按照前馈变量进行控制;(3)偏差或者偏差变化率超过死区以后,进行模糊控制。所有控制方式在计算实际输出时都采用加权输出,即按照下式计算:

Xc=Xco+KeXce+KcXcc+KfXt    (3)

式中,Xc为控制变量;Ke为偏差权值;Kc为变化率权值;Kf为前馈权值;Xce、Xcc、Xt分别为按偏差、变化率及前馈变量查找控制表格所得的控制变量。

采用设置偏差死区及其变化率死区措施,使系统允许被控制量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从而使执行机构避免不必要的频繁动作;采用权值输出,使系统可以进一步设置权值表,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处理,改善控制品质。

4 锅炉燃烧系统稳态参数优化运行结果

锅炉燃烧系统稳态参数优化程序具备如下功能:

・建立炉膛负压风送风量、引风量、给煤量和主蒸汽流量之间的关系模型;

・建立烟汽氧含量同送风量、引风量、给煤量和主蒸汽流量之间的关系模型;

・建立主蒸汽压力风送风量、引风量、给煤量和主蒸汽流量之间的关系模型;

・锅炉稳态参数优化。

锅炉燃烧稳态优化控制系统自4月投运以来,系统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显著。经有关专家鉴定,节能效果高达4%。基本杜绝了冒黑烟现象,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该系统离线优化程序为进一步掌握锅炉燃烧状态、提高运行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是一个易于操作、易于使用的程序。

篇11:基于Honeywell DCS的锅炉燃烧稳态优化控制

基于Honeywell DCS的锅炉燃烧稳态优化控制

摘要:介绍了采用Homeywell系统构建集散控制系统,完成对锅炉、汽机和电网、热网主要参数的实时监测,并对主要的过程变量实现自动控制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对节能影响很大的锅炉燃烧系统建立了稳态参数优化模型,并获得锅炉燃烧系统稳态参数优化模型参数。在这个优化模型结果的指导下,热电厂的能源利用率提高4%左右。

关键词:锅炉 燃烧控制 Honeywell DCS 稳态优化控制

热电厂提供的能源主要是以电能和热能的形式出现的,通常是利用锅炉生成蒸汽,然后将其中一部分提供给汽机发电,提供电力能源,另一部分作为热源直接供给用户。无论最后提供的能源形式是何种方式,锅炉负荷总是变化的。负荷既包含电力负荷也包含热能负苛。近年来,为解决锅炉燃烧过程的优化控制问题,国内外采取了多种控制手段。尽管它们在一定程序上提高了热效率,但不能彻底解决锅炉燃烧的控制问题,因为难于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1~2],仍需要根据负荷变化,人工调控锅炉运行,才能使锅炉燃烧过程更多时间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提高燃烧效率。

为了达到提高燃烧效率这个目的,采用Honeywell S9000系统构建集散控制系统,建立一个锅炉、汽机和电网、热网的监控系统,对系统中状态实施全面监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该系统可将监测数据存入管理数据库,以便操作人员快速准确地了解系统运行状态,同时也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分析运行情况,做出生产管理决策。通过对一些主要的过程变量实施自动控制,使得整个系统通史完全、有效地运行。在此基础上,对节能影响很大的锅炉燃烧系统建立稳态参数优化模型,并求得锅炉燃烧稳态优化模型参数。在这个优化结果的指导下,便可进行锅炉燃烧优化控制。

1 基于Honeywell DCS的锅炉、汽机、电网、热网运行参数监控系统

美国Honeywell模块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种介于大型集散系统、单回路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之间的中小型控制系统。S9000系统是基于9000系列多回路控制器的.优秀系统,它集所有主要控制硬件于一体,从而在一个使用方便且有效的单元中实现回路控制、逻辑控制、数据采集以及操作员接口等功能。Honeywell系统的网络通讯功能为开放式系统提供了灵活性,操作员/工程师以及过程控制器由基于TCP/IP协议的Ethernet网络连接,它们之间可以互通信息,也可与上层的工厂级计算机通讯。通过这一开放式系统的通讯平台容易建立管理级应用,与上层的工厂计算机系统资源进行信息交换,可以随时获得整个系统的信息。这一重要特性增强了用户快速做出有效决策的能力。所以采用Honeywell S9000系统对热电厂汽机、锅炉和电网、热网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控,用四个监视屏幕显示各种监控参数的实时数据、历史趋势图、故障报警等。

[1] [2] [3] [4] [5]

篇12:DCS数据通讯及故障分析论文

DCS数据通讯及故障分析论文

论文摘要:针对徐州华美坑口环保热电有限公司2×55MW机组的DCS系统通讯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故障,提高了DCS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论文关键词:数据通讯,冗余

一、概述

徐州华美坑口环保热电有限公司2×55MW机组、2×260T循环硫化床锅炉,采用了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MACS分散控制系统。用以完成DAS(数据采集系统)、MCS(模拟量控制系统)、SCS(顺序控制系统)、BMS(燃烧器管理器)DEH(数字电液控制系统)、ETS(故障跳闸系统)等控制功能。系统设有现场控制站19台、操作员站8台、工程师站1台、历史数据站1台、服务器2台、通讯站3台。系统投运后徐州华美热电有限公司的安全生产水平和机组的自动化水平有了一个整体的提高。

二、通信网络组成。

SmartPro3.0.3系统由上下两个网络层次组成:监控网络(SNET)和控制CNET)。上层监控网络主要用于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和现场控制站的通讯。下层控制网络存在于各个现场控制站内部,主要用于主控单元和智能I/O的通讯连接。

监控网络。

上层监控网络为冗余高速以太网链路,使用五类屏蔽双绞线及光纤将各个点连接到中心交换机上。该网络中主要的`通讯节点有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现场控制站,采用TCP/IP通讯协议,不仅可以提供100MB/bps的数据连接,还可以连接到Intranet,进行数据共享。监控网络实现了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现场控制站之间的数据通讯。通过监控网络,工程师站可以把控制算法程序下装到现场控制站主单元上,同时工程师站和操作员站也可以从主控制单元上采集实时数据,用于人机界面上数据的显示。各个节点固定分配的IP地址进行标识。为实现监控网络的冗余,网中每个接点的主机都配有两块以太网卡,分别连接到128网段和129网段的交换机上。监控网络的前两位IP地址已作了规定,分别为128.0和129.0,现场控制站主单元IP地址的后两位由程序自动分配,工程师站、操作员站IP地址的后两位则可以自行定义。一般我们将一个现场控制站里相互冗余的两个主控单元分别成为A机、B机。他们的IP地址设置是通过一个拔码开关来实现的,具体设置如表所示。

篇13:DCS系统中仪表安装、使用的要求

为保证DCS系统的运行质量,输入系统的仪表信号必须准确无误,为此,在安装中必须严格按照GBJ93-96“自控安装图册”及仪表使用说明书要求正确安装。特对仪表的安装和使用提出要求如下:

一、压力变送器

1.压力和负压的取压装置,因安装在流束的直线方向管道上,不得安装在管道的弯曲、拐角、死角和束流呈漩涡等足以使静压头失真的地方。

2.安装压力或负压的取压装置时,因与流束垂直,取压管不应伸入流体管道或设备的内部,取压口应具有圆滑的外缘,而不应有锐边的存在,连续用导管和配件应整齐切割,并去掉毛刺。

3.在水平和倾斜管道上安装取压管的位置应当是流体为气体时,在管道的上部。

流体为液体时,在管道下半部于水平中心线成0-450的夹角范围内或在管道中心线上。

流体为蒸汽时,在管道上半部于水平中心线成0-450的夹角范围内或在管道中心线上。

4.所有取压装置必须装有一次门,一次门应靠近取压装置。

5.连接引压脉冲管道的水平段应保持一定坡度,倾斜的方向要能保证排出空气或凝结水。管道坡度要求,压力脉冲管路不小于1:100。压力脉冲管路在压力计处应装排污阀,以便冲洗管路和排除空气。

6.引压脉冲管道在安装前应进行吹扫,保证管内清洁畅通,管线上的阀门应在安装前进行严密性试验,管路敷设完毕后,再次进行严密性试验。开车前应将引压脉冲管路内装满水(注意灌水时极不允许气泡灌入而影响测量)。

7.智能变送器安置,请参见随机变送器安置使用说明书。

二、温度变送器

1.感温元件应安置在能代表被测介质温度的地方,感温元件不应安置在阀门、弯头及设备死角附近。感温元件宜倾斜安置,其倾斜方向应使感温端迎向流体。

2.在直径为76mm以下的管道上安装感热元件时,应采用扩大管的方法。

3.为拆卸方便和防止污物掉入温度计内,在水平管道上安装铂电阻温度计时,一般为水平或稍向下倾斜装设。

4.铂电阻温度计的感温部分应安装在管道中心处,温度末端超过管道中心的距离为50-70mm。

三、电磁流量计

1.安装位置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电磁场等)必须符合说明书要求。

2.直管段长度。根据流量计所在管道的情况,必须保证必要的直管长度,一般上游管道保持10D以上直管段,下游保持3D-4D。D为管道直径。

3.化学添加剂的加入会影响液体电导率,不应在仪表上游注入,如必须在上游注入则必须保持足够容积的反应器或直管段,使流经流量计的液体电导率已处于稳定状态。

4.安装方式:无论水平、垂直、倾斜安装均必须保证仪表测量管中始终充满液体且无气泡存在(参见仪表说明书)。对于含有固体颗粒或浆液建议垂直安装,流向由下向上。电极所在平面必须与地面平行。

5.接地

A.流量传感器的工作接地是保证基准电位与被测体相同,而液位电位又应与地电位相同。电磁流量计配有接地环,其作用是通过与液体接触,建立液体接地。根据流量计所在管道材料的不同,正确采用接地连接方式。工作接地应坚持“单点接地”原则。(参见“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第四期48-49页“电磁流量计的接地措施”一文)接地电阻应≤100欧姆。

B.屏蔽接地。从流量转换器输出至二次仪表DCS系统的信号电缆,其屏蔽层接地在控制室一侧,通过接地汇流排接地。

6.合理的工艺规程及正确的操作。防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流经电磁流量计。

四、涡街流量计

1.管道支架:如果管路中有振动,则应加支撑。

2.安装方面:如果管路中充满液体,则雷诺数大于2×104,则管道可作垂直安装或倾斜角度安装。

3.阀门的位置和直管段长度

A.一般情况下,把流量计安装在阀门的上游。流量前后直管长度分别为>20D和>5D。

B.把阀门安装在流量计的上游:对于使用活塞式或或罗茨式鼓风机、压缩机的空气管道或使用活塞式、柱塞式泵上午高压液体管(约大于1Mpa)可能会产生液体振动。在这些情况下,可将阀门安装于流量计的上游。此时流量计与阀门间的直管长度应大于20D,流量计下游直管长度应大于5D。

4.弯管和直管段长度:在流量上游应保证20D的直管段长度。若流量计上游安装有闸阀,则上游应保证至少20-40D的直管长度。

5.缩、扩径管和直管长度:流量计的上游应保证10D的直管长度,在下游应保证5D的直管长度。

6.测压点:把测压点取在流量计下游侧2-7D间。

7.测温点:把测温点取在测温点下游侧1-2D距离间,

五、动力式浓度变送器

(一)、变送器的安装

1.位置

A.变送器的安装位置应避免机械损伤和振动。电子单元应安装在阴凉透风处,并且防止防浆,建议再其上面安装防水挡板。

B.变送器应尽量靠近稀释水连接处的测量点安装,保证最短时间迟滞。

C.变送器可安装在垂直、水平浆管上。垂直位置变送器应与泵的轴线垂直,水平位置应安装在浆管的侧面。建议尽可能安装在垂直位置。

2.距离

A.变送器的安装位置应考虑前后浆管最小稳定距离L1、L2。一般情况下,L1=10D、L2=5D、D—管径。也可以根据实际流量和浓度,利用仪表使用说明书附图估计L1的长度,L2=L1×0.3+0.3。

B.该估算方法适用于化学浆及长纤维浆。若是废纸浆、磨木浆以及短纤维浆。上述估计的结果再乘以1.25。

3.连接短管

安装变送器连接短管时,应特别注意从短管法蓝口到浆管内壁距离H=20-22mm.若根据随设备提供的粘贴纸加工连接短管,则应将短管加入浆管,但保证浆管内壁平齐无凸起情况下焊接。

4.浆管:

如果浆管材质是碳钢和其他材料,焊接就比较困难,建议选用一段1m长的不锈钢管安装变送器,连接短管焊接在中心位置。

5.变送器传感元件

A.不允许机械碰撞刀片,不要用手动刀片或用力提起变送器。

B.刀片安装应于浆管平行,并且与浆流方向一致。

6.变送器接线

A.所有连接到接线盒的信号电缆必须是1.3—1.5mm2多芯屏蔽电缆。

B.所有电缆应穿镀锌钢管或电缆套管保护,电源和信号电缆必须分别穿管保护。

(二)、取样阀和稀释水阀的安装

1.取样阀:安装位置可选择在变送器的下面,可以方便操作的位置。

2.稀释水管

A.稀释水阀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稀释点安装。

B.稀释水管应垂直插入浆泵抽吸侧15-50mm,水管位于浆池和浆泵之间,离浆泵1/3处。

C.稀释水管应能在连接处产生约5m/s流速。

D.稀释水压应稳定,建议水管上安装压力表。

六、法兰式液位变送器

1.变送器应安装在池底部需要测量液位另位处(不宜接入排法口)

2.变送器应安装在液体比较平稳之处,避开并远离扰流设备(如搅拌器、浆泵等)

七、关于机电干扰防治的一些建议

1.电力电线和测量电线应该安装在完全分开的,金属制成的电线桥架中,电线桥架应该连接在一起,并且每隔约100m要接地。两种不同性质的电线桥架之间至少要保证2m的距离。

2.力开关设备要尽可能远离仪器仪表系统,至少使用单独的支架。

3.对于仪表电的屏蔽,应该应用“法拉第闭"原则:导体的周围应该有完整的,连接的屏蔽。电屏蔽应该是重型编织的(覆盖80%)电外壳或屏蔽层只能一端接地(一般接供电端),并且通过接地线盒或柜子续接。

八、定量伐

a)定量伐口径50-250mm可以安装在垂直、水平、倾斜的管上。300mm—350mm应安装在水平浆管上,并且调节机械向上。

b)安装伐门前清洗浆管,保证浆线上无杂物,防止机械损伤定量伐和密封圈,伐体箭号方向与浆流方向一致。

电子单元可安装在定量伐附近或控制室内,应避免机械损伤和震动,并且防水和防浆,周围温度不超过40℃

九、投入式液位变送器

1.在静止的水中,如深井、水池中安装时,一般用插钢管的方法。钢管内径在ф45 mm左右,钢管在不同高度打若干小孔,以便水通畅进入管内。

2.在流动的水中,如水道、不停搅拌的水中安装时,插入内径在ф45mm左右的钢管,在水流方向的反面不同高度打若干小孔,以便使流水进入管内。

3.变送器的安装方向为垂直向下安装,变送器应远离液体出入口及搅拌器安放。

4.必要时,可在变送器上缠绕钢丝,用钢丝上下振动,以免拉断电缆线。

十、L型三通阀

安装前仔细确认阀门型号、规格、以及流路的切换情况,严格按阀门使用说明安装阀门。防止造成接管后该通的不通,该断的不断现象。

篇14: 培训年度总结

回顾xx年培训工作,XXXXXX公司持之以恒贯彻落实建设学习型公司、培育学习型员工的精神,牢固树立“培训是公司的长效投入,是发展的最大后劲,是员工的最大福利”。加入西南水泥集团以来,我公司一直贯彻落实集团的各项培训政策。推动公司向更高目标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年来,做了以下培训工作:

一、培训工作情况

xx年公司共举办各类培训314项,培训人员4030人次,培训内容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企业文化培训,职业道德规范、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培训,安全知识培训,岗位技能培训以及集团下发的各类管理规程、规定等多个方面。培训形式有以会代培、专题研讨、理论授课、现场教学、技术交流、有奖知识竞赛等。参加培训人员覆盖中高层管理人员至一般员工,培训覆盖率100%。各部门培训计划的完成率均达到了年度培训计划的要求。

二、培训工作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1、xx年度的培训工作与20xx年度相比,从培训项目数、举办培训课程次数、接受训练的人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增长。

2、共组织了6次新员工入职培训,培训人次共计26人次,新员工培训覆盖率为100%。让新员工进一步的了解企业文化、公司的概况及发展,掌握公司的规章制度,更快地融入到企业。

4、共组织了87次安全培训,培训人次共计1424人次,培训覆盖率100%。培训内容包括:交通运输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安全基础知识、危险源辨识、职业病防治、事故学习讨论等多方面内容。培训形式有授课、讲座、电教、专题研讨、以会代培等。通过各级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了各项安全生产,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xx年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5、共组织了168次岗位技能培训,培训人次共

计2446人次,培训覆盖率100%。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水泥工艺、水泥质量控制、检修技能、包装工艺流程、余热发电、市场营销、谈判技巧等技能培训。通过各级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了各级员工的技能水平,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6、共组织了31次集团下发的文件及规章制度的培训,培训人次共计851次,让员工及时地吗 了解集团公司会议精神及最新动态,及时地学习到新的管理规程及相关制度,让员工更快地认可并积极践行中国建材优秀的管理理念。

7、共组织参加了外部培训23次,培训人次共计134人,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学习、化验室操作人员合格证、特种作业培训等。通过各级培训,提高了员工的技能水平,增加了员工的专业素质。

8、不断改进培训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培训工作考核少,造成培训“参加与不参加一个样,学好学孬一个样”的消极局面,导致培训工作的被动。

2、培训形式缺乏创新。只是一味的采用“上面讲、下面听”的形式,呆板、枯燥,提不起学员的兴趣,导致学员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培训效果。

3、当前公司没有统一的建立培训教案库和试题库。

4、内部讲师授课技巧普遍不高,有待提高,制作课件水平不足,自主研发课程能力有所欠缺,需进一步规范内部讲师管理,提升内部讲师授课水平。

5、在一年内外派培训人员较少,造成一部分员工能够得到相应的培训,另外一部分员工则反应得不到相应培训,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作为致力于学习型组织的成员企业,首要的培训宗旨是要使专业技术人员轮流进行外派培训学习,为企业发展和充电。对于培训层面的不均衡,xx年将大力的改善。

三、改进措施

1、作好培训基础工作,在管理制度上还需要多方面补充。还要进一步加强培训资料的收集和培训器材的配置,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

2、建立培训教案库和试题库,当前公司没有统一的建立培训教案库和试题库。

3、培训形式有待改进,大部分的参训人员认为当前的培训形式僵化且一次性讲述太多,学员难以一次性吸收与总结。培训形式缺乏创新,课堂互动、交流很少,只是一味的采用“上面讲、下面听”的形式,容易感觉枯燥,呆板、枯燥,提不起学员的兴趣,导致学员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培训效果希望培训形式灵活,下一步培训尽量采

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演练互动相结合。

4、建立一支富有实践经验,熟悉现实情形的内部讲师团队。培训需求的多元性和企业内培训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建立一支富有实践经验,熟悉现实情形的内部讲师团队就变的越来越重要了。培养起自己的内部讲师团队,首先大大节约了公司有限的培训经费,其次,为公司培养了一批各个领域内的.专家,再次,也可以在员工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培养员工的自主学习思想。以往的实践表明,听过公司内部领导讲课的员工都能觉出,企业部门主管对部门认识之深刻、解释之透彻更容易让大家接受和理解,应该积极倡导部门主管都为培训工作做出良好的表率。在具体措施上,重点加强对管理人员各项培训的同时,也从制度上明确、选拔优秀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内部讲师。并建立起一套企业内部讲师的日常管理、激励、考核制度。

篇15: 培训年度总结

20xx年是xx深化改革、稳定发展的一年,也是xx有限公司迅速发展壮大的一年。

公司的发展与员工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高是息息相关的。公司领导对于培训工作极为重视,对于培训工作的作业方向和作业内容,给予了非常明确的指示。

20xx年,综合办公室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培训工作作业指导书》(GCWY6.01-01)要求,积极组织实施员工培训。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工作内容:

一、按照员工入职时间长短和不同岗位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1、对新入职员工,组织实施入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公司概况、经营理念、组织结构、职业道德、员工手册、物业管理基础知识、沟通技巧、服务礼仪、物业实景参观,此方面培训工作由综合办公室培训讲师进行。

2)工程基础知识、品质基础课程、安全教育、消防知识、急救常识等方面培训由综合办公室组织公司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入职培训结束,安排一次考试,检验培训效果。考试结果和员工在以后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证明培训效果是明显的。全年共组织入职培训5批,160人次。培训签到率100%,培训考核率100%,培训合格率100%。

2、实施试用期将满的员工的强化培训。

主要内容有:讨论工作中的收获或疑问并释疑、强化公司理念与顾客沟通技巧、物业管理法规等。具体培训内容包括:物业法规基础知识、投诉处理案例分析、优质客户服务、职业化培训、品质管理基础知识等方面,由综合办培训讲师协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全年共组织强化培训5批,165人次。培训率为100%,培训考核率100%,培训合格率100%。

3、组织实施在职培训。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制定本部门的培训计划、课程设计、组织实施、效果评估等工作。在职培训主要内容为岗位服务技能、员工思想教育。综合办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各部门不定期对本部门的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培训签到率75%,培训考核率80%,培训合格率80%。

4、外送(聘)培训等。

培训工作主要由公司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落实,培训工作有相应培训资料及记录,培训师资根据培训的内容有不同的要求,并由综合办组织专人对培训的质量、效果作出评价。包括物业上岗证的学习,档案管理的学习,消防上岗证的学习。

20xx年公司派出学习的人员培训率为100%,培训合格率达100%。

5、公司也采取"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现改版工作已顺利完成,为了更好地保证质量体系文件的持续有效运行,为公司培养一批具有独立内审能力资格的内审员,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请深圳质量协会专职讲师对本公司20名人员进行内审员培训。这20名人员培训合格率达100%,其中20名人员获得内审员证书,还有5名人员兼获得国家注册内审员证书。

二、配合体系文件的改版工作,积极安排相关培训。

体系文件的修改制定是公司目前重要工作内容。每一次体系文件版本的出台,综合办协同品质管理部积极组织相关管理者与员工参加与其工作内容相关部分的培训。培训内容侧重于相关管理规定的明确化与工作流程的清晰化方面以及质量体系新改版表格的发放、实施、建议、修改的工作。培训率为70.41%,培训考核率60.15%,培训合格率60%。

三、根据岗位特征和员工知识技能背景的不同,积极探索各种不同的培训授课方式。

知识的直接灌输、案例分析、互动研讨、模拟训练、角色扮演、实地参观等各种不同的授课方式,极大的丰富了授课内容,提高了生动性和员工的参与意识。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

培训工作与学校教育就内容上说,有本质的区别。为公司培养具备丰富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积极宣传倡导公司企业文化,是我们的永恒追求。物业管理作为服务性行业,我们将提高员工实际操作能力和与顾客沟通技能作为培训工作重要内容。

四、建立公司员工个人培训档案。

档案内容:员工参加过的各种培训记录、每次考核成绩。目的是为了提高培训工作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公司20xx年度培训工作统计,人均培训达8小时。

六、参观优秀同行物业公司

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参观优秀同行物业公司,有xx等。培训实到率达90.33%,使公司人员较好学习到优秀同行物业公司的管理方式,更好地运用到公司管理模式当中。

七、培训的不足点

从以上公司20xx年度培训总结工作分析中可以知道,公司的入职培训、强化培训、外送(请进来)培训合率达100%,实到率达100%。

但对于部门的在职培训、新改版质量体系文件的培训工作都做得不够,20xx年培训工作针对以上情况,继续做好公司的入职培训、强化培训、外送(请进来)培训 ,加大部门的在职培训、质量体系文件培训力度,按20xx年度公司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工作的实施,严格按照培训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指导。使公司人员都明确知道培训是公司对于员工一种福利,公司的每一位人员都应认真对待每一次培训。

综合办培训也应做好公司每一次培训签到表、人员考核、师资评估、记录的工作。使培训工作有据可依、有良好的培训效果。

八、xx年培训需求

1、对公司内部培训的授课员工,通过综合办公室培训、经公司领导考核,结果优秀者颁发工诚物业培训讲师资格荣誉证书。

2、对公司相关培训课程,各部门提供内部培训的授课讲师能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建议25元/课时。由公司派出的人员到外单位培训的讲师,建议50元/课时。

篇16: 培训年度总结

为加快科室护理队伍素质建设和人才培养,规范在职护士继续教育,优化护理人员知识构,提高护理专业水平,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我科去年根据医院护理部分层级培训要求,制定了一系列培训目标及要求,特别是通过这一年迎接我院“三甲复审”的准备工作,让我们懂得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医院的荣誉,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医院一员的责任与义务,我们骨一科护理队伍以此为契机,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加强业务、技术训练,打造出一支具有凝聚力的护理队伍,现将我科护理培训工作总

一、首先在护士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告诉护士护理工作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护理质量的高低是保障病人安全的首要条件之一,护士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在科内努力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适时,适地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把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作为管理重点来抓。

二、成立科室培训组织,抓好培训质量管理

成立骨一科护士培训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护理骨干组成一支培训组织。根据我科发展要求和护理人员自身特点设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且定期对培训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督导,不断探讨和完善各种培训方法,把实用性、有效性作为培训的目标。充分发挥小组的职能,负责督导科室新入职护士、夜班准入护士、轮科护士的培训,按计划组织科室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及考核,并对培训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价,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三、采取多种培训方法,向多元化培训靠近。

采用授课、演示、讨论等方法,使培训工作更具有科学化,做到“学有所用”。本年度共举行了业务小讲课12次,护理个案查房12次,基本技能培训及专科技能培训12项,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3次。针对护理人员急救反应薄弱还重点培训了简易呼吸囊及多人急救技能的配合,并进行了多人急诊的入院的抢救演示。

四、落实护士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护理教育。

加强护理操作规范,实施流程化服务,严格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对不同年资,能力的护士进行不同的培训,让大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并做好“传、帮、带”的工作,目前我科临床护理人员分四个层级:即n1(经验护士)n2(初级责任护士)n3(高级责任护士)n4(专科护士)。除了按要求分层级培训外,我们工作5年内的护士也参加由护理部组织的统一的规范化培训,现参加规范化培训护士有4人,每月参加读书月考,本年度无考试不合格人员,本年度护士“三基”理论知识达标率为100%,基本技能合格率100%。

五、制度、预案、疾病护理常规培训

对我科护理人员加强制度、预案、疾病护理常规的培训,通过对往年护理经验的总,合本年度我科室实际情况,重新完善修订了护理工作制度及各层级护理岗位说明,明确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职责。根据护理部制定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严格要求每一个护士认真模拟演练,通过真实的演练,大大提高了我科护土应急反应能力、急救技能,同时进行多种形式急救程序、心肺复苏、急救约物知识、急救仪器使用培训等。抢救仪器、药品、应急设备定人负责、每日检查、及时维修,保证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六、教学能力的培养

从n1层级护士开始,我们即着手对培养护理人员教学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护士长和护理骨干的培养。我科业务学习、查房、科内技能操作等大多数教学均由科室护理骨干承担,在准备课件和精心备课中,他们的教学能力得到锻炼和升华。

七、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积极组织我科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我科本年度也组织多次法律法规培训,以护士条例、医疗事故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蓝本,通过多媒体讲解、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尤其是新入职护士。让护理人员意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在护理理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存在不足及改进措施

1、层级培训细化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

2、缺乏对培训效果的评估,有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3、缺乏新业务、新知识的开展。下一年度加强科室护理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与护理部的领导和指导是分不开的,我们的培训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但我们不骄傲、不气馁,在新的一年里,以迎接“三级复审”契机,我们努力打造出一个优质、高效的临床护理队伍,使护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热工员工个人工作总结

集控运行技师工作总结

生产线工作论文范文

仪表管理工作总结

技术监督个人总结

企业一般职工年终工作总结

设备技术员竞聘演讲稿

初级职称工作总结

设备岗位竞聘演讲稿

测量员初级职称工作总结

dcs培训总结范文
《dcs培训总结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dcs培训总结范文(共16篇)】相关文章:

电仪车间上半年工作总结2022-05-06

财务职工工作总结2023-02-16

初级职称年终工作总结2022-08-05

现场实践工作总结2023-11-18

2022仪表专业求职信2023-06-24

项目安全管理制度2022-09-08

仪表工工作总结范文2022-08-26

教育局个人培训心得体会2023-03-09

单位竞聘技术员演讲稿2023-11-26

接触网工个人工作总结20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