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酱席德”为你分享17篇“研学旅行中的规则教育随笔”,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教育集团研学旅行招标方案
教育集团研学旅行招标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8号)、《山东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和济南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让学生走出校园去认知社会、接触自然,参与益智增能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决定逐步在各校区、各学段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按照此前制定的《山东省济南济微中学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经学校支委会研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特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欢迎符合条件的研学旅行机构参与投标。
一、研学课程及线路要求
结合九年一贯制办学特色,学校开发研学主题“微行”课程,由“微行泉城”―“微行齐鲁”―“微行中国”―“微行世界”组成,随学段、年级增高呈现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的递进性。原则上,1-3年级以本地半天行程为宜,4-5年级可以省内1-2天为宜,6年级以上可以扩展至国内乃至国际研学。研学机构需要配合学校设计研发不同主题的序列化研学课程。
二、招标时间及地点
1、时间:3月27日下午2:00
2、地点:山东省济南济微教育集团中心校区(机床二厂路1号)二楼阶梯教室
三、投标研学机构基本要求
1、知名度和诚信度高的旅行社或研学公司。
2、必须有固定经营场所,有正规的营业执照。有专门服务于研学旅行的部门以及专职的研学旅行导师队伍,原则上具有1年以上从业经历,有独立承接100人以上中小学生旅游团队的经验。
3、在近两年内无重大质量投诉记录、不良记录、经济纠纷及安全责任事故。
4、在以前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机构没有发生过任何涉及安全的问题;针对不同研学课程,机构均有成熟而可行的风险规避预案,保证各种问题均有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制度和措施保证参与课程师生的`人身、财产及交通等安全。
5、每班安排1-2名学校教师和一名研学导师(随行人员数量与学生数量比例不低于1:15)。团队出行要做好安全及医疗保障。
四、投标单位需提供的资料
1、公司简介;
2、法人授权委托书及被委托人证明材料(介绍函、法人和委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等);
3、旅行社或研学旅行公司资质证书、营业执照或经营许可证;
4、以前开展研学业务的相关材料等。
以上资料在投标现场请交于相关工作人员审核。
五、招标现场流程
1、投标单位递交资料。(1:30―2:00)
2、投标单位现场抽签,确定简介顺序。
3、投标单位现场简介:各自研学优势(10分钟之内)。
4、校方及家委会代表现场投票、排序,确定3家意向合作单位。
六、特别说明
1、中标单位按照招标文件载明的要求参与济微教育集团研学课程研发及各主题研学活动的竞标,竞标成功后签订合同,若中标单位未能按规定履行义务,由此导致的一切后果由中标单位负全责。
2、参加研学旅行的学生、老师在研学结束时对中标单位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学校今后研学旅行招标的重要参考。
3、报名截止时间:203月25日17:00
报名方式:请将投标单位名称发至邮箱1006849156#qq.com。
联系人:冯老师 ,联系电话:81272903。
4、济南济微教育集团研学旅行工作领导小组对本次招标事宜有最终解释权。
山东省济南济微教育集团
年3月23日
篇2:托班规则教育手记随笔
去户外活动前,教师说:“小朋友,排队了。我们要去外面玩喽!”孩子们有的跑到了教师跟前争着抢第一,有的仍顾着玩自己手上的玩意儿,还有的远远地看着教师,不愿意来排队……在教师一遍又一遍的招呼下,孩子们好不容易站成了长长的一列队伍,可是走了没几步,队伍就没了形,教师只好挨个儿把孩子“塞”进队伍。以前这些画面几乎天天出现在日常带班过程中,尤其是在转移活动场地的过渡环节。我想,可能是因为队伍较长,教师不便管理排在后面的孩子。另外,一些胆子较小或存在入园焦虑的孩子因远离教师而缺乏安全感,从而拒绝排队。
鉴于此,我们在孩子入园初期,把排队要求改为只要跟着教师走就可以了。这样孩子就能在安全的距离内看见教师,从而更安心更主动地参加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排队设计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如,在排队前,教师问:“我做火车头,谁做车厢呢?”教师在前方微笑地向孩子们说道:“一号车厢,二号车厢,三号车厢……我要带上我的车厢稳稳地开口罗!”教师带领孩子边做开火车的动作,边走出活动室。对于特别胆小的孩子,教师可邀请他和自己结伴扮演火车,一个做火车头,一个做火车车厢。在“开火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队伍行进的状况,不时变换情景,如火车过大桥、穿山洞、上山坡等,以保持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儿歌、故事等指导孩子排队。如,教师利用儿歌“小朋友,排队走,跟着老师走走走。向前看,不回头,停住小脚点点头”帮助孩子了解如何正确地排队行走。通过降低排队要求,增加趣味性等,我们发现孩子排队时推挤、游离的情况得到了较大改善。
在孩子入园一段时间后,教师可利用幼儿园现有的环境条件,引导孩子练习一个接一个地排队走。如,只容一人通过的感觉小路,布满一串小脚印的朋友桥,沿墙铺设的触摸墙,恰好适合孩子单人经过,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当然,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排队的概念,掌握相应的方法,教师还可以利用儿歌(如,小脚丫,走走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抢先,不落后,一个一个多神气)、故事等,帮助孩子理解排队的要求。
篇3:托班规则教育手记随笔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盥洗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也容易出现拥挤、混乱、消极等待等现象。所以,近年来“按需盥洗”“分批盥洗”的方式应运而生。“按需盥洗”是指个别孩子根据需要进行盥洗,一般不会影响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分批盥洗”虽能较好地解决集中盥洗时拥挤、混乱等问题,但是孩子等待的时间不会因此减少,甚至会变得更长。如何才能在“分批盥洗”时变消极等待为积极等待呢?我们尝试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盥洗。下面就是由一首歌曲改编的游戏活动。
幼儿围坐成半圆,教师交代游戏规则:“老师今天来当鸭妈妈,鸭妈妈等会儿会一边唱歌,一边请她的鸭宝宝去做一件事情。我们来仔细看看,鸭妈妈会请谁,去做什么事情呢?”然后,教师唱歌曲:“一天五只小鸭出去玩,翻过小山走远了,鸭子妈妈呀嘎嘎叫,我的宝宝要洗手。”唱第一乐句时,教师边唱边有节奏地拍5个孩子的肩膀;唱后面几句时,教师边唱边带着被请到的孩子学着小鸭走的动作走到盥洗室门口。接着,“鸭宝宝”们在保育员的照顾下盥洗,教师则回到原来的位置,引导孩子讨论:刚才鸭妈妈请到谁了?他们去干什么了?在轻松的谈话过程中,“鸭宝宝”们也陆续回来了。当然,教师还可扮演猫妈妈等角色,用相同的方法请其他孩子去盥洗。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孩子盥洗完毕。
在盥洗过程中加入游戏情境,加入谈话环节,既提高了孩子盥洗的积极性,又避免了孩子消极等待的现象,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值得一提的是,再好玩的游戏也会有玩腻的时候,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积累,创编出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有序地盥洗。
篇4:托班规则教育手记随笔
“锵锵锵!锵锵锵!”洋洋敲击着杯子。“当当当,当当当!”涛涛也马上学了起来。随后,活动室里响起了一片敲击声。“不要敲了。”教师喊道。大部分孩子停止了敲击,洋洋等几个比较淘气的孩子还在继续。托班孩子喝水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如果教师单用命令的方式加以制止,孩子们反而会敲得更兴奋。因此,我们根据托班孩子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培养孩子自觉爱护物品的意识。
“今天,有两个客人来到我们班,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教师边说边出示两只杯子,一只完好无损,一只伤痕累累。教师先拿起那只完好的杯子,模仿男孩子声音:“我是丁丁,我的主人很爱护我,我是健康快乐的。每天我都开开心心。”随后教师拿起那只破损的.杯子,模仿女孩子的声音:“我是一一,我的主人不爱护我,你看我身上都是伤痕,每天我都很伤心,有时,我还偷偷地哭泣。“然后教师问:“你们想成为哪只杯子的主人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我要做丁丁的小主人。”“看来你们都是能干的孩子。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谁是能干的小主人。”
教师一一检查孩子们的杯子:“程程、妞妞、琪琪的杯子都是完好无损的,真漂亮,还能映出老师的笑脸呢。咦,洋洋的杯子为什么有一道伤疤呢。洋洋你来看看。”洋洋拿起杯子,上面果然有一道刮痕。“我不是故意敲杯子的……”洋洋低下了头。教师摸摸洋洋的头:“老师知道洋洋不是故意的,而且洋洋以后会是一个能干的小主人,对吗?”洋洋点点头。“那老师要看洋洋的表现了,如果洋洋真的能当一个能干的小主人,不再让杯子受伤,老师就变个魔术,让小杯子身上的伤痕消失。”“真的吗?”洋洋抬起头。“当然了,我们拉勾。”“好。”洋洋伸出小手。
从那天开始,洋洋敲击杯子的行为明显减少了,虽然他偶尔也会有忍不住的时候,但只要教师用眼神提醒他或摸摸他的头,他就会立即停止。一段时间后,教师询问孩子们:“你们最近有没有听到洋洋敲杯子啊?”“没有。”“看来洋洋真的改正了,是一个能干的小主人了。现在,老师就帮助洋洋让小杯子身上的伤痕消失。”孩子们好奇地瞪大了眼睛,教师故作神秘地把杯子放在身后。“一、二、三!”孩子们发现杯子破损的地方贴上了可爱的兔子贴纸,洋洋接过杯子,小兔子正对着他笑呢。“我的小杯子变漂亮了,我一定要爱护他。”洋洋兴奋地说。
托班孩子都有“泛灵”意识,我们借此引导孩子想象杯子是有生命的,会疼,会开心,也会伤心,以激发孩子爱护杯子的愿望。我们以拟人化的故事情境引导孩子保护物品、爱惜物品,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5:托班规则教育手记随笔
为了培养孩子耐心等待的好习惯,我们设计了游戏“小兔种萝卜”。那天,教师带领孩子在操场上玩“小兔种萝卜”的游戏,孩子们戴上精致的小兔胸饰开心极了,在游戏中,他们表现得比往常更为认真、投入。游戏进行到一半,兔妈妈提出要离开家去田里选萝卜,并请小兔们在家耐心等待。起初小兔们还能安静地在“家”里等着兔妈妈归来,但慢慢地,一些小兔有点按捺不住了,纷纷离“家”出走,去“田”里观望,接着就有很多小兔效仿,在“家”和“田”之间来回跑。
这时兔妈妈便以躲雨的情景把小兔们都召回了家,然后对小兔们说:“外面在下雨,但妈妈还得继续去田里选萝卜,你们坐在这里数数帮妈妈加油,看看数到几,妈妈就能回来了,好吗?”于是小兔们便都坐在家里数数,给妈妈加油,当数到20的时候,妈妈回了家。
玩了几次后,教师可以把中间环节作些调整,如,兔妈妈要去田里选萝卜前可以跟小兔说:“你们坐在这里等妈妈,可以在心里默默地为妈妈加油,也可以说些希望妈妈早点回来的话,只要耐心等待,妈妈就会回来的。”
孩子年龄越小,自我控制能力越差,所以,我们除了在设计活动时要尽可能减少孩子等待的时间外,还要积极地指导孩子把消极等待变为积极等待,逐渐养成孩子耐心等待的好习惯。
篇6:规则随你而变教育随笔
规则随你而变教育随笔
下午,我带小班幼儿玩音乐游戏“小朋友散步”。孩子们都高兴地跟随钢琴旋律的变化,用动作表现睡觉、起床、散步等情景。按照游戏规则,当音乐结束时,钢琴会弹奏低音表示“打雷了”,大家听到后要马上抱头蹲下,躲避“雷电”。可是今天兜兜一脸坏笑,挺立着身体就是不蹲下去。我看了他一眼,他无动于衷。我又特意弹奏出很响的“雷声”,可兜兜仍然不蹲下去。我皱皱眉,说:“兜兜,你再不蹲下,要被雷电打到了!”没想到兜兜摆出一个很酷的造型,冲着我笑道:“我是铁甲战士,我不怕雷电!”兜兜的举动使原本乖乖蹲着躲避“雷电”的几个男孩子也兴奋起来了:“我也不怕雷电!”……游戏不得已停了下来。我好奇地问兜兜:“铁甲战士为什么不怕雷电呀?”没等兜兜开口,其他孩子都抢着说:“因为他有防雷的装备。”我又问:“他怎么防雷呢?”孩子们都激动起来,他们边说边摆造型:“喏,是这样的!老师,你看!”“那好,如果你们都带了防雷的装备,那么听到雷声就要做出避雷的`动作,说出防雷的方法,好吗?”“好!”几乎所有孩子都兴奋地叫起来。游戏又有序地进行下去了……
在音乐游戏中,孩子要根据音乐的变化来完成一系列动作或任务,有助于培养倾听能力和规则意识。但是,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个性,尤其是兜兜这样的孩子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在这个音乐游戏中孩子的想法合情合理,又很有创意,教师就要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支持和指导,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满足,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篇7:规则在快乐中生效教育随笔
规则在快乐中生效教育随笔
每次看见其他班的老师组织幼儿玩”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游戏活动时,幼儿总是快乐的沉浸在这个游戏,我常常被孩子们这快乐的一幕所吸引,让我更羡慕她们班的小孩有良好的活动规则和活动次序。但是一想到我们那个班,我就有些厌烦,心中就会产生不愉悦感。我们班有太多的调皮蛋了。
这天下午,我们是健康游戏,我想何不也来尝试玩玩”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游戏呢?当我告诉孩子们,这天我们来玩”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游戏时,孩子们就表现出异常的兴奋。我想完了,到时又要乱跑了。因为有了上次的安全事故,我的`心里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怕他们再发生什么意外。但是他们偏偏好动又爱跑,真是让人伤脑筋。所以我在游戏开始之前就宣布了一个规则”待会跑的时候不能离开塑胶场地“。游戏的开始就出乎我的意料。不知是什么原因,孩子们有次序地跟在我后面问着”老狼老狼几点了“。当我说”天黑了“时,他们在我的周围灵活的躲闪着我,快乐的遵守着游戏规则。之后出来活动的班级多了,场地上人也多了,我怕看不清楚发生碰撞,就立刻转移目的地,来到草地上去了,继续快乐的玩着。玩着玩着,也许是草地上太软了,几个调皮的孩子就把持不住自我的行为了,把平时的爱好动作--故意摔跤,又开始在草地上故伎重演。于是我又制定了一个规则”如果小朋友在草地上摔跤,就在旁边休息一次,参加下次游戏"。刚开始我以为这个规则不会成功的,但是孩子们却很自觉的遵守了,连平时最调皮的孩子宋杨都自觉遵守,着时让我大吃一惊。规则就是这样在快乐中生效的。
篇8:纠正幼儿规则教育中的误区
纠正幼儿规则教育中的误区
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问题行为都源于童年时期。就某一方面说,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将会给其未来的发展造成许多障碍。很多家长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孩子很小时就给他制定家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中的规则教育存在误区。
误区一
家长不能以身作则
孩子最初的规则意识,往往来自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如果成人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去遵守规则,而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家庭教育中规则的设立必然会失去意义。
案例一
妈妈在家里给5岁的小华制订了严格的作息制度:每天晚上8时准时睡觉,早上7时必须起床。刚开始,小华能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可是每晚当小华睡觉的时候,客厅里还隐隐约约传来爸爸妈妈看电视的声音;有好多次小华早上近8时醒来时,妈妈还在睡懒觉……
案例二
一天,小虎的妈妈带小虎过人行道时,恰好遇到了红灯。见两边没有车,妈妈便一把拉住小虎的手直往前冲。小虎不解地问:“妈妈,你不是告诉我不能闯红灯吗?”妈妈却不耐烦地说:“一会儿妈妈还有事,要赶时间,哪有时间浪费在这里。”
分析与对策
在给孩子设立规则的同时,家长必须考虑自己能否做到。上述案例中的家长在给孩子进行规则教育时陷入了困境:要求孩子按时睡觉、起床,自己却看电视、睡懒觉;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却随意闯红灯。家长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还有资格去要求孩子做到?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设立规则时言行不一致:即在要求孩子时,总是“依法行事”;而要求自己时,却敷衍了事。这样的家长即使硬给孩子设立了规则,也只会事倍功半,而且严重时还会使家长失去权威。
误区二
用物质和“棍棒”塑造规则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制定规则时,总是随心所欲。心情好时,用物质来诱导孩子;心情烦躁时,又以暴力相逼。这样做,不仅不会使孩子养成正确的规则意识,反而会破坏亲子关系。
案例三
明明的妈妈在为4岁的明明设立规则时,经常变换方法。有时候喊明明吃饭,明明不听,妈妈便用物质诱导:“乖宝宝,快来吃饭,吃饱了妈妈给你买变形金刚。”这下,明明高高兴兴地去吃饭了。可事后明明妈妈总以“叫你吃饭是为了你好”为由,经常不兑现诺言。有时,晚上到了睡觉时间,明明不愿关掉精彩的动画片,妈妈便以暴力相逼……
分析与对策
给孩子设立规则,应该让孩子明确这是他应该遵守的,让他从内心体验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不要像明明的妈妈那样,用“多变法”来哄孩子或威胁孩子。如果遇到类似情况,父母不妨采用“自然后果教育法”,让孩子经过亲身体验,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并体验到适度的痛苦和不快。当孩子被饿上一两次后,想必下次叫他吃饭时,他肯定会乖乖地去吃了。如果孩子赖着看电视,家长以后在孩子要看电视前也不妨先给他打招呼,告诉他,看电视只能看多长时间;如果他不答应,就应该给予坚决拒绝,但也要态度温和地给他讲道理。
误区三
“规则过度”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希望培养出让他们省心、少惹麻烦事的、像小大人一样规规矩矩听话的孩子。这种家长的控制欲很强,表面上承认尊重孩子的愿望,但这种尊重往往只是因为孩子的愿望正好与他们的要求一致;如果孩子稍有不从,他们就会强迫孩子服从其管教。最后,导致孩子丧失了自主性、独立性,遇事只会向他人求助。
案例四
6岁的小凯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学校离小凯家不过400米,邻居家的小朋友都是放了学大家结伴回家,可是小凯妈妈却给小凯立下了严格的规定:妈妈不来接他,他就不能回家;周末不准小凯出去玩,即使学校里组织春游,他也不能参加……总之,小凯大部分的时间都被爸爸妈妈给安排好了,最后导致小凯没有一个朋友,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首先要向爸爸妈妈汇报。
分析与对策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成长环境比较自由,限制孩子自由的做法往往是由于担心孩子的`安全而进行过度的保护,担心孩子日后的发展而给孩子设立种种规则所致。上述案例中的小凯家长设立过多的规则,剥夺了他的自由,限制了小凯自主性的发展,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的,没有自由的规则是不近情理的,这些都是家庭教育不得法的表现。理想的状态就是把握好规则与自由的张力,让孩子在规则中自由成长,这样的孩子才会既守规则又有创新精神。
所以,在给孩子设立规则时要把握好度。一些通过孩子自己努力能做到的事情,如放学时和小朋友一起回家,家长就不要限制他,应给他充分的自主的空间;对于一些有利于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的事,如孩子想参加集体活动,周末想和小朋友玩,家长就更不应剥夺孩子自由的权利;但对于一些违背道德规范方面的事,家长就要严格要求孩子。
篇9:无痕的规则教育的幼儿教师随笔
关于无痕的规则教育的幼儿教师随笔
在幼儿园我们成天面对的是一群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有着无穷的精力和讲不完的话,好奇、好动、好模仿。他们的世界五彩斑斓,纯真而又美好。怎样让这那群孩子们既学会遵守规则又快乐地生活、游戏?那就要看老师的个人魅力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怎样让那生硬的规矩变得生动活泼让人能够快乐无比的接受呢?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逐步积累经验,将各种规则变得无痕有趣。
一、快乐你我变奏曲
每天的活动都有集体游戏的时间。集体活动前把孩子们组织起来,让他们安静下来需要颇费周折。有时,就是你大声的训斥,孩子们也把它当成是耳旁风,还是继续谈笑风生。尽管你恼羞成怒,还是无济于事。于是,我改变策略,发挥音乐的指令作用,在集体活动前我们听一段轻松的音乐,做做律动游戏;集体游戏前,我们做做手指操。节奏欢快的音乐响起,孩子们马上就安静下来了。我们的各项活动都有着独立的音乐指令。当孩子们听到轻快的《粉刷匠》音乐知道要安静下来了。当孩子们听到温柔的《小星星》音乐知道要休息一会。当孩子们听到节奏明快的《运动员进行曲》知道要排队出去做早操了。当孩子们听到悦耳婉转的《森林狂想曲》时就知道要一组一组搬椅子上课了。音乐,慢慢的在孩子们的心田流淌着,带给孩子们快乐,带给孩子们幸福。这就是快乐你我的变奏曲,让孩子们欣然接受规则的法宝。
二、红五星的力量
在幼儿园有的孩子比较乖巧,有的孩子比较懂事,有的孩子比较机灵,有的孩子比较能干,但是也总是有些孩子是班上的“淘气包”。他们时不时的做些破坏纪律的事情。如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踩一下小朋友的脚,在小朋友画得很美的画纸上涂上几笔,中午别的孩子睡觉了,淘气的孩子会趴在小床上,用手去敲床板玩。这时,我会轻轻走到小床边,摸摸孩子的小手和额头,小声说:“中午睡着了才能长得又高又大。先把眼睛闭上,你睡着了,老师的小星星就会飞到你的额头上哦。”老师轻轻的抚摸让孩子产生了安全感,一会就睡着了。我会在孩子额头上放个红五星贴。老师的五角星有着独特的魅力,那些调皮的孩子在红五星的鼓励下,慢慢的学会了遵守规则。
三、趣味手指游戏
每天的活动中有许多的过渡环节需要等待。让孩子们乖乖地坐着这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孩子们也不乐意接受。于是,在等待的环节中,我每天都变换着花样和孩子们玩各种各样的手指游戏。这样可以避免时间的隐形浪费,让他们在娱乐的同时获得了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啊!手指游戏是简单又不需要有任何准备的小游戏,孩子们非常喜欢。大拇指,点点头,食指,弯弯腰,中指,绕一绕;无名指,亲一亲;小指;勾一勾。就是这样简单的游戏,小班的孩子们百玩不厌。每天,他们都期待着老师带给他们新的手指游戏。左手伸出来,右手伸出来。左手摆一摆,右手摆一摆。翻开来是手心,翻过去是手背。手心、手背都是我的好宝贝。让我找找谁是我的好宝贝啊?孩子们马上就全都精神抖擞,像准备检阅的士兵一样。你的活动就可以顺利的进行了。其实,教师无需大声的呵斥,无需太多的讲述,只要尊重孩子的特点,孩子们就会在快乐中接受规则。
四、和故事约会
故事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优美形象的语言,典型的人物塑造,生动的故事情节,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老师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故事大王,也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似乎老师的脑海中总有讲不完的故事。老师讲的故事孩子们也是百听不厌,每天,他们都会嚷嚷着让老师讲故事。当下最流行的绘本是孩子们的故事源泉。幼儿园的阅读区域也是孩子们最想去的地方,那里放满了孩子们喜欢的绘本图书,我组织孩子每天与故事来约会。在给孩子们讲述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时,狡猾的狐狸和愚蠢的老虎在我的诠释下变得那样活灵活现。孩子们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小眼睛炯炯有神,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我还和孩子们戴上故事中小动物的头饰饶有兴趣地表演,让孩子们在故事表演中理解故事情节。五彩缤纷的绘本、聚精会神的孩子、生动演绎的“故事大王”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懂得,如何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孩子。于是,我和孩子们有了一个约定,每天都能听到“燕子姐姐”讲故事,这是我与孩子们和故事最快乐的约会。
教师的智慧在班级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有智慧的教师能够非常轻松把规则都隐藏在游戏中,孩子们在这样班级中生活、学习是幸福的。这就是无痕的规则教育,它带给孩子们的是无限的智慧,无限的欢乐!
篇10:被我破坏的规则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被我破坏的规则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大富翁”游戏在班上实施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频繁发生的一个问题就是不断有孩子来问我:“杨老师,今天的桌面游戏免费吗?”“杨老师,今天下去玩要给钱吗?给多少钱?”“是不是表现不好的小朋友就不能下去玩了?”等等。每天都有孩子过来重复问我这些问题,问的太多遍渐渐没了耐心。
今天的游戏时间到了,王齐曾又跑过来:“杨老师,杨老师,今天的游戏要钱吗?”我很不耐烦的挥挥手:“你自己看,看其他小朋友有没有给钱,如果没有给钱,那就是说不要钱。”听完他就跑开了,隔了一会儿,又跑回来说:“杨老师,他们都没给钱。”“那就不要给钱了”我头都不抬就把他打发走了。王齐曾一蹦一跳的转头走了,一边走还一边喊“今天免费,今天免费”。
等到孩子们都开始玩游戏,我才得以仔细想这个问题。“大富翁”游戏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都很有兴趣,对没接触过的事情,都异常的好奇。几乎每天都会把自己的钱包拿出来数一数自己赚了多少钱了,但时间长了,有一些孩子已经没了一开始的热情,他们都知道不管我今天表现好不好,老师顶多就是提醒一下我,就算我不交钱,我还是可以下去玩。渐渐的,出现了好几个有这种想法的孩子,特别是平日里就特别调皮的孩子,赚钱的机会很少,但是在大家一起集体下去活动的时候,就算没有交“钱”,我还是会让他们去玩,只是提醒一下,下次要记得上课要认真听讲。这样一来,孩子们就知道我不会真的不让他们游戏,我制定的规则也就没用了,交了钱的'孩子也会想:既然他们不交钱,还是一样和我们玩,那我们为什么要交钱,为什么要赚钱。一旦这个问题扩散开来,那这个游戏在班上实施的意义就没有了。
为了防止这个问题进一步恶化,我在晨间活动结束后,在班上进行了一次谈话活动,和孩子们一起将规则重新制定了一下:每次集体下去的游戏时间都是要交“钱”的,如果有小朋友没有交钱,那游戏时间就比别人少,别人玩20分钟,那他就只能玩5分钟。不是不让你玩,只是你的时间会比别人少。解释了一遍之后,孩子们都理解了。我花钱买的是游戏的时间,而不是游戏。
新规则一制定好,孩子们积极性就又高起来了,当那些因为交不起钱而在玩的正起劲的时候停下来的孩子来说,更加激励他们要多赚钱来保证自己可以玩的更久。另一部分孩子,则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游戏时间。一举两得的规则。
篇11:活动中的小蚊子教育随笔
活动中的小蚊子教育随笔
开学一段时间后发现班级里有几个女孩子在活动中比较胆怯,发言像蚊子声或者就是低头不理睬你,真是心急如焚。
“大方、乐于与同伴交流”是纲要中语言、社会目标其中之一。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掌握知识的多少,只有通过言语的交流,老师才能得知。针对这一情况,我和搭班老师积极地想对策来改变孩子的这种现象:
1、做孩子的朋友,平时与他们谈心、聊天,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慢慢地消除他们的胆怯,鼓励孩子大方、大胆的谈话。
2、让孩子意识到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如:你说错了不要紧,老师是不会怪你的,还可以借这个机会帮你纠正呀。你不说话,老师怎么知道你心里有什么小秘密呢?
3、让幼儿知道“逃避”不是办法。在活动中,教师主动叫莫不做声的孩子回答。同时以鼓励的语言如:“你来试一试吧,勇敢一些,你行的……”来激发幼儿交流互动的愿望。
4、给予幼儿自信心。如表扬一些课上发言响亮的孩子,以他们为榜样,大胆发言。对稍有进步的孩子及时给予鼓励。
孩子生活在集体中,必须沟通,互相交流感情,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他各方面的发展。在这些对策实施的过程中,个别孩子开始有所改变。梁悦在活动中的发言次数明显地增多了,在与孩子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得知,悦悦回家告诉奶奶:“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表扬我了”,因为悦悦回答的声音比以前响亮多了,“老师还夸我的声音很好听呢!”
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表扬,增强了孩子在活动中与老师和同伴互动、交流的自信心,活动中的“小蚊子”越来越少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教学活动质量也明显提高了。
篇12:浅谈幼儿德育中的契机教育随笔
浅谈幼儿德育中的契机教育随笔
幼儿德育是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体系最初的环节,担负着启蒙和奠基的重任。但是,面对当今日益变化的社会,幼儿德育的培养更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因此,教师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更要善于抓住契机、有机渗透,使德育真正落到实处。
新学期的迎新活动又开始了,全园师生共同参加了别开生面的“动物运动会”。为了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老师特地准备了丰富的奖品――精美的巧克力、多彩的棒棒糖,还为获得第一名的幼儿准备了金色卡纸做的“金牌”。在活动中,孩子们热情紧张地投入活动,在激烈的竞争中竟然出现了多次平局。在颁奖时,由于预计金牌数数量的不足,有好几个孩子没有挂到金牌。于是,老师就想多发巧克力和棒棒糖来弥补。可是,孩子们眼睛一直盯住别人脖子中的金牌,对于老师的`奖品并不留恋。尤其是几个小班的孩子,他们用胖胖的小手轻轻抚摸着同伴脖子中的金牌,羡慕的眼光流露无疑。在拍“冠军照”时,老师为这些没有挂上金牌的幼儿挂上了金牌,当他们象奥运冠军一样站在领奖台上,手捧着金牌,撅着小嘴的脸蛋才重绽笑颜……
活动以后,孩子们议论纷纷。于是,我们的问题也呼之欲出:“金牌和精美的巧克力哪个重要?”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回答:“金牌”。“为什么金牌非常重要?”幼儿们更是发表不同的见解:金牌当然不一样,它代表着光荣,代表着我们班级的荣誉;金牌代表着第一名,得到很不容易;金牌能为国家争光,让我们国家扬眉吐气;金牌代表一个国家强大,刘翔、姚明就是我们的偶像;我们以前是“东亚病夫”,现在我们有了金牌,我们不再受别人欺负了;我们要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到更多的金牌……在孩子们的议论中,一股“金牌冲击波”激发出孩子内心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而一种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也从孩子心中油然而生……而我也巧妙利用这个时机开展了一次生动的师生品德教育互动活动。活动后,孩子们亲手制作了几块“金牌”,并逐一送到了其他班级,为一些没拿到金牌的孩子补上了“金牌”。现在,这些代表着孩子和班级荣誉的“金牌”,一直挂在每个教室中间。
在我们品德教育中,幼儿德育的目标往往过于系统抽象和成人化,德育内容过于陈旧缺乏新意,不符合幼儿的身心规律,因此往往会造成品德教育的低效。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发展:如何使幼儿德育更好地符合时代的变化,让幼儿德育更好地发挥作用,让幼儿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这些一直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在教育实践中,我认为:一日活动中的契机教育是教师开展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因为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最早产生道德规范、形成道德准则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园各类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打开了幼儿认识世界的窗口,有利于幼儿德育的训练、强化和养成。幼儿园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德育始终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作为教师应该从小处着手,细心观察幼儿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采用最适合幼儿特点的方法,把握活动中的每个契机,对幼儿进行适时适机的教育,将有利于幼儿良好情操的形成和情感的积极体验。
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幼儿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这样的印象。”生活是德育最好的土壤,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蕴涵着许多教育的契机,关键在于教师要及时发现、善于捕捉,进行“现场德育”,那么幼儿才会真正地学会去追求真善美的生活。
篇13:如何面对课堂中的意外教育随笔
如何面对课堂中的意外教育随笔
在课堂中,学生常常会提出到在教师备课以外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师在备课中绝对不会意料到的,在这种情况下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可根据这个问题引发出更具深层的教学知识,让学生参与学习与讨论;而做为年轻老师来说,遇到这种情况就比较着急,有时甚至手足无措。
在这学期的一堂课中,我遇到了这样的一节课。
在讲解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时,出现了这样一个片段:
老师要求学生列举0做被除数的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
生1:0÷5=0,表示把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0。
生2:0÷45=0,表示把0平均分成45份,每份是0。……
生3:0÷0=0,表示把0平均分成0份,每份是0。
师:平均分成0份,你能分成0份吗?
生:不能。
师:不能分出来,我们就说这个算式没有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知识:0不能做除数。
生(不服):老师,根据除法的意义,0÷0就表示0里面有几个0,我想0里面有0个0,所以0÷0=0。
师没想到学生这样思考,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在一旁听课的指导老师看到这种情景,举手:我想参加你们的讨论,可以吗?(生同意。)这个同学很会动脑,不过,我想问问你,5个0相加得几?(得0。)那我可不可以认为0里面有5个0,所以,0÷0=5呢?
生反驳:那0里面还有10个0、100个0,不就是0÷0=10、0÷0=100了吗?
师:这样看来,我们能求出0÷0得多少吗?答案太多,不确定。所以,我们规定,0不能做除数。
另一生(疑惑):老师,我觉得0÷1=0,所以1÷0=0,0可以做除数。
师:我想问问同学们,我们学过的哪些算式可以这样交换位置?
生回忆: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可以随意交换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使商不变吗?
生:不能。
师:所以,不能因为0÷1=0,就认为1÷0=0,0不能做除数。
一生补充:老师,有时候我求被除数是多少,就用除数和商相乘,在1÷0=0这个算式里,0×0=0,得不到1,所以0不能做除数。
针对这节课的这节片段,上课教师和指导教师都非常感慨,各自有以下的思索:
张:在课前备课的时候,我对于“0不能作除数”这个知识点的设计,是想通过让孩子体会把一个数平均分成0份,0份根本分不出来,因此理解算式没有意义,所以0不能为除数,此环节安排用时不过5分钟左右。而当我在课堂上看到孩子们暴露出来的疑惑、不解和探究的执着时,甚至不盲从于老师,极力想通过自己的观点推翻老师的观点,特别是当孩子说:“0÷0表示0里面0个0,所以0÷0=0”时,说实话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不仅惊讶,还有一些茫然,因为备课时我完全没有想到这点,该怎么办?当时我的指导老师在场,她顺着学生的问题挖掘下去,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疑问,还从多方面探索了这个知识点。从中我感到学生给了我很多启发,也暴露了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课后我思考:课堂上遇到学生提的“璞玉”似的问题时怎样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把它雕刻成一块“美玉”,如何把握教材,内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的问题,引导他们探究知识。我想,也许有很多年轻老师也遇到和我一样的问题,但是应该不怕学生提问题,更要鼓励他们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生成问题,思考问题,梳理问题。
潘z:我在听课的过程中,从来都是一旁静观,但这次听课,我却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了。一是因为学生的问题激发了我与他们共同探究的欲望,二是青年教师面临困境时,我想用一种恰当的方式帮助她。分析学生不断向老师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到学生越来越具有思考的独立性,对老师不盲从,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老师告诉我们0不能做除数,我就要试图举许多例子说明0可以做除数。从他们的问题来看,有知识的局限性,甚至有错误的地方。针对知识的局限性,怎样帮助他们理清认识,面对错误的地方,又要怎样辨析,对老师来说,都有较高的要求。从上课老师的反映来看,我感到老师在设计教学预案的时候,对学生的估计不够,在面临学生的问题时,不知道怎样引导。但是,遇到学生有疑问和不同意见时,能正确对待,有与他们共同探究的想法和意愿,具有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和理念。
试想,在数学课上,如果没有问题的产生,或者问题单方面来自老师,这样的课堂多么乏味,缺少研究性,所以我们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篇14:用规则来解决孩子们的问题教育随笔
用规则来解决孩子们的问题教育随笔
有的时候,没有一个行为准则,真的是让人非常的着急,特别是不管你说什么,小朋友们都是我行我素的时候。在喝水一方面,我们这几个老师真是一筹莫展,每天到了喝水的时间有些小朋友不肯喝水,有些小朋友就只喝一点点水。可是吃饭刚吃好,豆浆喝好要喝水的情况却是很普遍,我也用了解说,批评等方式来严肃表明了喝水的重要性以及应该掌握的时间,但在班上收效甚微。我也一筹莫展中,但一次从植物角的浇水活动我发现了教育的契机。
又到了植树节,我们也向小朋友简单介绍了植树节的`由来和我们小朋友可以在植树节可以做的事情。前几天的阴霾也在我们小朋友热情高涨的状态中退去乌云,太阳了展现出笑脸,一个教学活动后,我们一起种下了小植物。并放置在我们班的植物架上。孩子们开心的笑声和话语不断在耳边响起。“我来给种子宝宝浇水,它很渴了。”一边浇还一边说“请你喝点水。”小朋友浇水的热情很高,有的甚至为了浇水多少而吵起来。
在回去的路上我也提出了问题“小种子要在早上的时候喝水,那小朋友要喝水吗?为什么呢?”小朋友都七嘴八舌的说自己的想法。“要的,不喝水要感冒的。”小朋友都回应起来“是的是的,不喝水要咳嗽了。”“咳嗽就不会好了。”
回到教室孩子们还在说喝水的事情,我也乘这个机会让小朋友自己来决定什么时候喝水,喝多少水。有的说应该早上喝,有一个小朋友马上说“早上豆浆喝过了,喝不下的。”有的小朋友说“在玩好后累的时候喝,上课不喝,吃好饭也不能马上喝。”在喝多少的问题上孩子们都有自己的认识,都认为喝多少倒多少,不要浪费开水。最后我还用笔简单的总结了小朋友自己想到喝水应该注意的地方。
1、喝水不推不挤
2、喝水要喝多少倒多少
3、喝好马上入座
4、女孩子优先。小弟弟小妹妹优先。
虽然这些法则在实行上还有一定的困难,但孩子们已经会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篇15:活动中的内心独白教育随笔
分享活动中的内心独白教育随笔
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初步建立了“我”“我的”概念,对自己的物品爱护有加,害怕被别人侵占。为此,我们开展了“学习分享,感受快乐”的主题活动,幼儿从分享食品、玩具到分享书籍、感受。两个月后,孩子们慢慢地感受到了独特、美妙的分享滋味。现撷取几个片段,我们可以从孩子的内心独白中感受分享活动带给他们的变化。
11月15日
我在班上年龄最小,老师和伙伴们都亲热地叫我“小范”。别看我小.其实我心里什么都知道。
那天分享食物时,妈妈没有为我准备。我不哭不闹,不说不笑,默默地接受着小朋友分享的食物。其实我有多羡慕他们,他们不知道。
那天分享玩具时,妈妈依然没有为我准备,妈妈太忙了。我小心地玩着大家带来的玩具,有时他们会从我手中拿走,因为他们要交换着玩,我只好玩其他玩具了。如果我带来了分享的玩具,一定也会这样大声又自豪地讲话的。
今天,我抓着一只塑料袋,紧张又兴奋。我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我今天带糖果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袋子请老师看。老师也激动地说:“等会请你分享好吗?”我重重地点了点头。说完,老师准备把袋子收起来,放到储物箱里。我强烈拒绝,还哭了。我要求自己提着,很重我也不怕,玩玩具的时候也要放在我的身边。还好,老师答应了我的要求。
小朋友陆续来了,我一一告诉他们,我带糖果了!他们既羡慕又想吃的表情,仿佛是昨天的我的表情。
开始分享了,我拿着袋子,一个一个地把糖果发给小朋友,我从来没有这样大方过。老师们都微笑地看着我,我有点不好意思,又很自豪。当老师带大家拿着我的棒棒糖当话筒唱歌时,我看到小朋友们很快乐。我知道,我也是班级的一分子,很重要的一分子。
解读:渴望分享,是想体验存在于集体的价值
一个平时把自己的物品看得很紧、从不分享的孩子,在分享活动的大环境下,他小小的心灵被触动了。家长的忽视更加激发了他参与的迫切心情。虽然他可以吃别人的东西,玩别人的玩具,但这并不能让他快乐.因为他更需要得到一份和别人一样被集体关注、认可的感觉。
孩子不想把重重的袋子放下,喜欢亲手把糖果逐一发给大家,他不想失去这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这能让他直接体验到“我能为他人做事,我能给他人带来快乐”的'美好感受。每个孩子都很享受发东西时被大家急切地呼唤、由衷地感谢,以及活动结束时有小朋友主动地“套近乎”……在孩子单纯的世界里,被需要、被重视的感受可能就来自于给予他人之时。
1 1月22日
我叫越越,今天我急着要上幼儿园,因为我有一个小秘密。我一路小跑,奶奶都追不上我。我跑进活动室里,赶紧把那包东西塞到了胡老师的怀里。
奶奶告诉老师,爸爸出差回来带了一些小鱼干.我尝过之后觉得好吃,就给老师一人带了一小袋。
老师们的表情我看不太懂,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哈哈大笑,眼睛里居然好像有些湿润。是不是她们不喜欢呢?
早上老师一直带我们活动、游戏,大家都没吃,我有点难过。
我鼓足勇气问杨老师,杨老师说:“我写完家园手册就吃。”我问祝老师,祝老师说:“我备完课再吃。”大家都没有时间,我有些失落地走开了。
下午,奶奶四点多就会来接我的,可我带来的小鱼干还在桌上。
我有些伤心了,拿起鱼干走到杨老师身边说:“杨老师,你吃嘛!你干嘛不吃呀?”“哎呦!”杨老师急忙说:“你看我都忙忘了,我这就吃,我现在就吃好吗?谢谢越越!”鱼干有些辣,不知老师怕不怕,只见她一边喝水一边吃。看着杨老师吃下那包鱼干,我心满意足地去找下一位老师了。老师们都表扬了我,不停地谢谢我,我放心了。
这下,我知道了,老师们是喜欢我带来的东西的。下次有好吃的东西,我还会带来给她们吃的。
解读:自发分享,是开始关注到他人的需求
从按老师的要求准备物品,到自发地带东西来分享,孩子慢慢感受到了他人的需求。有的孩子领到了好吃的,会留在口袋里带回去给爸爸妈妈分享;在家有好吃的,会“带到幼儿园给大家分享”。他们过去只知道“我想吃……”,现在却能考虑到“小朋友或老师也喜欢吃……”“爸爸妈妈也会喜欢吃……”,很多家长反映,孩子真的变了。
当看到别人收到自己物品时欢乐的表情、感动的模样、由衷的夸奖,孩子们意识到别人喜欢和需要自己的东西。这种感受让他们开始关注他人的需求,从独享转变为分享,从“唯我独尊”走向“关爱他人”。
12月7日
我是希希,我带了心爱的小药箱去幼儿园与小朋友分享。可是这天上午没有来得及分享,中午奶奶就来接我了。我心事重重,刚到幼儿园门口就哇哇大哭起来,一定要把小药箱拿回家。在我的坚持下,奶奶拿回了我的小药箱。
第二天,我又把小药箱带到了幼儿园。早饭后,老师第一个请我介绍小药箱的玩法。小朋友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我紧张地看着他们,直到老师告诉大家玩小药箱的时候要爱惜,不要把玩具弄坏了,我才放松下来。老师问我:“今天还把玩具带回家吗?”我干脆地回答:“不带了。”我问老师:“分享的玩具还能拿回家吗?”老师点了点头。那我就放心了!
在接下来的书籍分享周里,我连续带了三本书与大家分享,每一本都是不同的。我不再要求把书拿回家,我很乐意请大家阅读我带来的书籍。
解读:害怕分享,是“所有权”在建立和发展
孩子想确认自己的物品不会被随意侵占和损坏,这表明他们对物品“所有权”的认识在建立和发展。他们常担心别人拿了自己的东西,自己就没有了,这会让他们觉得分享是可怕的、不安全的。成人要理解这种想法和行为,不要强求分享。在生活中,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产生分享的需求,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地分享。
12月24日
我叫娃娃,今天我带葡萄来了。我忍不住大声喊:“吃饭的小朋友快一点啊,要吃葡萄了!”他们吃得真慢,我都等很久了。
小朋友终于都吃完饭了。我立刻指挥小朋友坐好,给他们发葡萄。老师夸我像个小老师。
下午惠惠吃着带来的面包,我也很想吃,可惠惠不给,我很生气。“我都把葡萄跟你分享了,你怎么不跟我分享呢?”听到这里,惠惠赶紧掰了一块面包给我,我俩都笑了……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理直气壮地要求小朋友跟我一起分享,没有人拒绝我。我是这么诚恳地与大家分享,大家也应该是跟我一样的。分享是相互的,对吗?
解读:相互分享。是学习“交换”这种交往方式的开始
孩子在交往时往往不够主动,他们无法确定别人对他的感情。但他们在接过他人分享给他的物品时,却能真切地感觉到同伴对他的喜爱。
分享活动让大家都变得“宽容”起来,矛盾纠纷开始减少,他们开始尝试“分享交换”。在吃着他人分给自己的东西时,在教朋友玩自带的玩具时,在两两互换看图书时,孩子们发现好朋友多了,快乐也多了。
12月28日
我叫孜孜,特别喜欢唱歌跳舞,我最近迷上了“中国好声音”,我会唱“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
老师让小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我不懂什么是感受。老师又说,就是高兴和不高兴的事,看到的和听到的事,还说可以表演节目,如果你觉得快乐的话。
我很想站上去唱一首歌,拿着老师的那个话筒,听听自己的声音传出来是什么样的。但我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我听到彤彤讲故事声音很大,佳佳完整地说了她去野生动物园看白老虎的事,毛豆一遍遍唱那首新年好的歌。我想,我应该也行的。
这一天,老师请我上去唱歌,我站起来,但还是有些害羞,我又坐下来,把头一扭:“我回家再唱。”说完我就后悔了!老师还会叫我吗?
终于,老师再次请我唱,我觉得我应该站上去唱了。我吸了口气,把小拳头捏得紧紧的,给大家唱了一首《小兔子》。我按老师说的放大声音,让大家都能听见。对着话筒,我听到自己的声音传出来,有些熟悉又特别。
小朋友为我鼓掌,老师竖起了大拇指。我笑得合不拢嘴了,我发现上台表演的感觉真的太棒了!
解读:勇于分享,是迈向主动交流和通往自信的重要一步
分享活动除了分享物质,还包括分享感受。当孩子们有快乐、烦恼、困惑时,我们希望他能勇敢地说出来。把快乐与人分享时,能得到双倍的快乐;把悲伤与人分享时,能减轻一半的悲伤。所以,教会孩子分享,是给了孩子一种健康交往的生活方式。
大方地展示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而这种能力是需要学习和锻炼的。刚开始,很多上来的小朋友声音特别小,有的要老师搂着才能放松一些,有的需要在老师提问下才能表达,有的紧张得手不知往哪儿放……为鼓励大家,老师为每个大胆展示的孩子准备了小礼物。
在老师耐心的引导下,在同伴们一次次的示范分享中,他们经过不断练习,发现自己也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分享让孩子喜欢上了主动交流和表达,他们更加大胆自信了。
让我们把分享当成一种习惯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并使他们明白:虽然每人只带了一个小玩具,玩具角里却有了丰富多彩的玩具:虽然每人只带了一本书,但每天可以听不一样的故事……由此,他们会深切地感受到:分享不是失去,而是得到,是快乐。
篇16:奋进中的九三班教育随笔
奋进中的九三班教育随笔
我爱学生,尤如我爱书。有点痴,不管是哪方面的书都喜欢,从不挑剔。学生我也一样。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不管你是哪种类型的我都爱。
愉快的假期已经结束,我们面临分班,我真舍不得。回首八、四我们师生风风雨雨一起走过的日子,我流下了心酸的泪。同学们是纯洁的,我是重感情的。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我对自己的学生付出了真挚的爱,同样也收获了很多。在我的心中早已烙下了你们的名字。我们虽已经走出了八四,可你们的名字却永远走不出我的心。时光的脚印已经记下我们的串串故事,我们是师生,我们是朋友,永恒不变。在老师的心中每一次分离都是一次伤痛,老师总是在这一次次受伤中前行。忘不了前进中的七、六,更抹不掉拥抱中的八、四。看到你们一个个小不点长大成人是我最高兴的事。
假期里我了解到魏述亮、刘书杰、耿业慧等同学进了学习班;李云飞等同学提前借书开始预习新课;曹颖利用假期阅读了很多书,我知道你们长大了重视学习了,尤其看到李冉更懂事了。听到方慧说:“我早就做完作业了,原来没学会的现在我要好好补一补。”我真的很幸福。再次和卢冠拥抱已意味着分离,可暖流早已涌进了我的心。不知何时我已喜欢把你们写进日记。可曾记得给你们读日记时,那个不理智的我,我该说声“对不起”是吗?
同学们告诉你们今天我已接过九、三这个新的班集体。看到点明册上熟悉的名字,我好兴奋,就像回到了八、四。“八、四让我们扬帆远航”!今天我给我们的九、三喊出的口号是: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我喜欢我们九、三的每一个分子,爱你们调皮幽默的语言;爱你们主动站起来承担责任的.勇气;爱你们一本正经的说,我能行;爱你们敢于为班集体牺牲自己的精神,更爱你们为理想而搏的拼劲。我们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委,我们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更是一个奋进的团队。在我与你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你上次没考好,但早已下定决心,以后决不再跌倒,只须进,不须退。咱们落后生也告诉我:决不放弃,我能行。咱们的优生更是信心十足。不仅要自己奋进,还准备帮助咱们的同学,要协手共进。九、三给力!
同学们为我们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吧!奋进中的九三,加油!
篇17:教育感悟随笔:劳动在教育中的作用
今天送女儿去参加夏令营,这是她第一次离开我们远行。由于她和几个同班同学一起参加的,加上她这么多年的生活经验,我们相信她能独立生活的,一定能通过这次考验。通过这些天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我也深信孩子应该在劳动中成长。劳动其中也包括自己照顾自己,这也是劳动的应有之义。劳动的范围是广泛的,不仅仅是出力,也不仅仅是脑力劳动。
孩子总是要长大的,离开我们去独立生活。我们要在他们进入社会前,培养他们的经受大风大浪的能力。有句话懒妈妈培养出勤劳的女儿,也许是很有道理的。若是一个能干的母亲为孩子做好了一切,孩子怎么会有机会自己做事。没有锻炼的机会,遇到事情怎么处理问题。她只有去找只记得妈妈,不会思考来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这些天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学生的行为。为什么学生学习了电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不会使用一些简单的电器?为什么学会了查字典,遇到生字还是问老师?可能就是我们的教学思维有问题?我们是让孩子学会这种知识,给了他们现成的这种知识。而不是让他们逐步发现这种知识,并且明了他们的使用价值。我们用的是让孩子记忆的方法,而不是理解的方式,让他们掌握这些知识。孩子们根本没有使用的兴趣,也不会使用。我们没有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教会儿童学习,教会学生读书,让他们在探索知识中畅游。
脑力劳动也好,体力劳动也罢,都是孩子智力发展过程必须亲身参与的。我很惊讶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学校,成立那么多兴趣小组,让我简直不可想象。在我们现在的条件下,也是不可思议的。若是在我们这里能做到该是多好啊,可是我有心却是无力。首先我就不具备日他们教师的丰富的知识储备,难以担当起孩子们各样兴趣的指导的重任。这也告诉我,自己的学习道路还很长,做小学教师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我们现在为农村培养全科教师,希望能改变目前尴尬的状况。说实话,现在农村的孩子,教育真的是太单调了。像我不会绘画、音乐,难以担当他们这方面的指导。我的学生在这方面的教育就是空白,而实际上全校,就没有开这方面的课程。真的很是向往那种琴棋书画能开三四十门选修课的学校,为孩子的个性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课间交流,目前我们的教学状况,不知耽误了多少的画家、音乐家等等方面的精英啊。
我们现在的教育,不太重视孩子们的真正劳动。我们的脑力劳动,大部分是孩子们的死记硬背,没有注意他们的脑力劳动的创造过程,体力劳动更是忽视,没有真正落实。我们的孩子很少做家务,现在还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养尊处优,他们生活的能力很差。仍记得女儿毕业典礼的一幕,刚刚滴下的雨滴,让很多家长赶紧跑过去,为孩子撑起了雨伞,而台上的讲话的老师也好,台下升旗班的教师,在雨中一动不动听讲。我们生怕孩子们淋雨,口中谈让孩子经历风雨,可是风雨来临时,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孩子们的教育是一项有缺憾的艺术,在这条道路上,一定要注意让孩子在各式各样的劳动中,获得人生需要的智慧。不要将人类智慧作为馈赠让孩子来吸收,而是让他们作为发现者来认识,进而在此基础上,为人类创造出新的智慧。
【本文作者:殷志斌】
★ 关于学习的作文
★ 学习作文
★ 一段 的旅程范文
【研学旅行中的规则教育随笔(整理17篇)】相关文章:
离家前作文2023-09-20
旅行作文1500字2022-12-18
关于梦的唯美随笔2023-07-16
唯美随笔学生2022-05-07
第一次见面的自我介绍2022-07-28
鬼城纪行随笔2022-06-04
小学研学旅行教师总结2023-12-25
《青春》随笔2022-11-22
暑假工作计划怎么写2022-10-18
难忘的研学旅行优秀作文500字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