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王昌龄隐居》古诗鉴赏

时间:2022-07-20 05:47:59 诗词鉴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宿王昌龄隐居》古诗鉴赏(共8篇)由网友“秋娃贼”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宿王昌龄隐居》古诗鉴赏,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宿王昌龄隐居》古诗鉴赏

篇1:《宿王昌龄隐居》古诗鉴赏

《宿王昌龄隐居》古诗鉴赏

《宿王昌龄隐居》 作者: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解】: 1、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2、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3、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4、群:与……为伍。

【韵译】: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 隐居之处只有孤云。

松林中间明月微露, 洒下清辉似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浓, 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我也想要谢绝世俗, 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评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 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 己的归志,决心跃然。 ??

全诗善于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 显豁,发人联想。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可见炼字功深,又可作对仗效法。

篇2:《宿王昌龄隐居》的古诗鉴赏

【作品简介】

《宿王昌龄隐居》由常建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全诗善于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可见炼字功深,又可作对仗效法。

常建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孟一派。他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这类诗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怀。其实他对现实并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慨,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责,这在占相当比重的边塞诗中尤为明显。有《常建集》。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 常建其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沦于一尉,士论悲之。诗一卷。

《宿王昌龄隐居》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作品。此诗通过对王昌龄隐居处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全诗描述平实,意味含蓄,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词句注释

⑴测:一作“极”。

⑵隐处:隐居的地方。唯:只有。

⑶犹:还,仍然。

⑷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⑸药院:种芍药的庭院。滋:生长着。

⑹余:我。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⑺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群:与……为伍。

白话译文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

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整体赏析

常建这首《宿王昌龄隐居》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四。下面是原北京大学教授倪其心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代表作品。

此诗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此诗所说“清溪”所在。常建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样理解,也具情趣。

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所谓“茅亭”。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故云“犹为君”,“君”指王昌龄。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这再一次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现得含蓄微妙。

末联便写自己的归志。“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这里用了一个“亦”字,很妙。实际上这时王昌龄已登仕路,不再隐居。这“亦”字是虚晃,故意也是善意地说要学王昌龄隐逸,步王昌龄同道,借以婉转地点出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思。其实,这也就是本诗的主题思想。题曰“宿王昌龄隐居”,旨在招王昌龄归隐。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诗人善于在平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就此诗而论,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唯论意表”的特点更为突出,终篇都赞此劝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达,使王昌龄隐居处的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愿王昌龄归来。但手法又只是平实描叙,不拟人化。所以,其动人在写情,其悦人在传神,艺术风格确实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中英对照翻译】

篇3:《宿王昌龄隐居》的古诗鉴赏

常建

清溪深不测, 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 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 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 西山鸾鹤群。

篇4:宿王昌龄隐居诗歌鉴赏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此诗于常建辞官归隐途经王昌龄入仕前居所时所作。常建和王昌龄是同年同科进士及第的好友。但在出仕后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常建沦于一尉,只做过盱眙县尉,此后便辞官归隐于武昌樊山。王昌龄虽然仕途坎坷,曾有短暂归隐,但此时已登仕路。

1、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2、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3、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4、群:与为伍。

(1)颈联两个动词宿、滋用得生动传神,请结合诗歌意境简要赏析。(4分)

(2) 诗歌尾联是什么意思?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3分)

(3)从本诗看,隐居者有怎样的人生情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本诗作者对王昌龄的`隐居是怎样的态度?

(4)齐梁隐士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而常建说王昌龄隐处唯孤云。你是怎样理解本诗中孤云这一意象的?

参考答案:

(1)宿字,写花影象安睡在庭院中一样(1分); 滋字,写出了苔藓在滋长蔓延(1分);暗示这里少人活动,甚至久未有人,突显了隐居地的清幽静谧(1分);两句写出了隐居之地寂静而不乏生机,与人事疏离而与自然亲近的情趣(1分)。

(2)尾联是说我也要辞别俗世,到这里与鸾鹤为侣,隐逸终生(2分)。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志向(1分)(或者,表达了对王昌龄原先归隐的追慕,深情地呼唤王昌龄和自己一起归隐。)

(3)隐居者有清高的人生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从其屋前有松、屋边种花、院里莳药可以看出来。诗人对王昌龄的隐居很认可并表示自己也将归隐。

(4)白云孤,更见隐者之清高。清人徐增说:唯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种说法也有道理。(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可。)

篇5:《宿王昌龄隐居》唐诗鉴赏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自然景色,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全诗描述平实,意味含蓄,发人联想,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

全诗善于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可见炼字功深,又可作对仗效法。[2]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代表作品。

常建和王昌龄是开元十五年(727)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但在出仕后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常建“沦于一尉”,只做过盱眙县尉,此后便辞官归隐于武昌樊山,即西山。王昌龄虽然仕途坎坷,却并未退隐。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

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本诗所说“清溪”所在。常建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样理解,也具情趣。

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所谓“茅亭”。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故云“犹为君”,“君”指王昌龄。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这再一次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现得含蓄微妙。

末联便写自己的'归志。“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这里用了一个“亦”字,很妙。实际上这时王昌龄已登仕路,不再隐居。这“亦”字是虚晃,故意也是善意地说要学王昌龄隐逸,步王昌龄同道,借以婉转地点出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思。其实,这也就是本诗的主题思想。题曰“宿王昌龄隐居”,旨在招王昌龄归隐。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诗人善于在平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就此诗而论,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唯论意表”的特点更为突出,终篇都赞此劝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达,使王昌龄隐居处的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愿王昌龄归来。但手法又只是平实描叙,不拟人化。所以,其动人在写情,其悦人在传神,艺术风格确实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篇6:《宿王昌龄隐居》唐诗鉴赏

年代: 唐 作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篇7:唐诗《宿王昌龄隐居》鉴赏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溪的水深不可测,隐居的地方只见一片白云。松林间露出微微的月光,清亮的光辉好像是为了你而发出。茅亭外,夜静悄悄的,花影像睡着了一样,种药的院子里滋生出苔纹。我也要离开尘世隐居,到西山与鸾鹤作伴。

韵译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

隐居之处只有孤云。

松林中间明月微露,

洒下清辉似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浓,

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我也想要谢绝世俗,

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注释

1、唯:只有。

2、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3、余:我。

4、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5、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6、群:与……为伍。

7、隐处:隐居的地方。

8、药院:种芍药的庭院。

9、滋:生长着。

篇8:《宿王昌龄隐居》

《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诗文解释】

清溪的水深不可测,隐居的地方只见一片白云。松林间露出微微的月光,清亮的光辉好像是为了你而发出。茅亭外,夜静悄悄的',花影像睡着了一样,种药的院子里滋生出苔恨。我也要离开尘世隐居,到西山与鸾鹤作伴。

【词语注释】

隐处:隐居的地方。

宿:比喻夜静时花影如眠。

药院:种芍药的庭院。

滋:生长着。

谢时:谢绝时人,离开世俗。

【诗文赏析】

常建和王昌龄是开元十五年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但他们仕途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常建只做过县尉,以后便辞官归隐。王昌龄虽然仕途不顺,却始终没有退隐。题目“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地,二是说当时王昌龄并不在那里。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自然景色,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全诗描述平实,意味含蓄,发人联想,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

《宿王昌龄隐居》的古诗鉴赏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有哪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方法

唐诗《池上》赏析

小学生古诗词春晓

过故人庄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孟浩然简介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唐诗七夕简单赏析

唐诗赏析

《宿王昌龄隐居》古诗鉴赏
《《宿王昌龄隐居》古诗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宿王昌龄隐居》古诗鉴赏(共8篇)】相关文章:

唐诗诗词鉴赏-《宿王昌龄隐居》2023-08-11

唐诗摘选赏析2023-07-27

题东谿公幽居2022-08-31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优秀篇2023-11-28

新语文高考考纲的诗歌鉴赏题设计2023-05-19

高考古诗词2022-12-09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之一2022-12-25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全诗翻译鉴赏2023-04-30

高考诗歌鉴赏解题方法2023-11-01

诗歌鉴赏中各种意象的意思2023-10-1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