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蜀相妻女诗,辞蜀相妻女诗黄崇嘏,辞蜀相妻女诗的意思,辞蜀相妻女诗赏析

时间:2022-12-03 08:07:30 诗词鉴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辞蜀相妻女诗,辞蜀相妻女诗黄崇嘏,辞蜀相妻女诗的意思,辞蜀相妻女诗赏析(精选11篇)由网友“夏夜晚风”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辞蜀相妻女诗,辞蜀相妻女诗黄崇嘏,辞蜀相妻女诗的意思,辞蜀相妻女诗赏析,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辞蜀相妻女诗,辞蜀相妻女诗黄崇嘏,辞蜀相妻女诗的意思,辞蜀相妻女诗赏析

篇1:辞蜀相妻女诗,辞蜀相妻女诗黄崇嘏,辞蜀相妻女诗的意思,辞蜀相妻女诗赏析

辞蜀相妻女诗,辞蜀相妻女诗黄崇嘏,辞蜀相妻女诗的意思,辞蜀相妻女诗赏析 -诗词大全

辞蜀相妻女诗

作者:黄崇嘏  朝代:唐  体裁:七律   一辞拾翠碧江湄,贫守蓬茅但赋诗。自服蓝衫居郡掾,

永抛鸾镜画蛾眉。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铿然白璧姿。

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篇2:《蜀相》全诗赏析

《蜀相》全诗赏析

《蜀相》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品赏析      【注解】:

1、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

2、锦官城:现四川省城都市。

3、自:空。

4、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5、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6、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

【简析】:

诗中怀着对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的深深敬意,缅怀他生前的显赫功勋,并寄予了无穷的感叹,也蕴藉着诗人匡时济世的抱负和失望心情。

题曰“蜀相”,而不曰“诸葛祠”,可知老杜此诗意在人而不在祠。然而诗又分明自祠写起。何也?盖人物千古,莫可亲承;庙貌数楹,临风结想。因武侯祠庙而思蜀相,亦理之必然。但在学诗者,虚实宾主之间,诗笔文情之妙,人则祠乎?祠岂人耶?看他如何着墨,于此玩索,宜有会心。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首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接下去,老杜便写到映阶草碧,隔叶禽鸣。

有人说:“那首联是起,此颔联是承,章法井然。”不错。又有人说:“从城外森森,到阶前碧色,迤迤逦逦,自远望而及近观,由寻途遂至入庙,笔路最清。”也不错。不过,倘若仅仅如此,谁个不能?老杜又在何处呢?

有人说:既然你说诗人意在人而不在祠,那他为何八句中为碧草黄鹂、映阶隔叶就费去了两句?此岂不是正写祠堂之景?可知意不在祠的说法不确。

又有人说:杜意在人在祠,无须多论,只是律诗幅短,最要精整,他在此题下,竟然设此二句,既无必要,也不精彩;至少是写“走”了,岂不是老杜的'一处败笔?

我说:哪里,哪里。莫拿八股时文的眼光去衡量杜子美。要是句句“切题”,或是写成“不啻一篇孔明传”,谅他又有何难。如今他并不如彼。道理定然有在。

须看他,上句一个“自”字,下句一个“空”字。此二字适为拗格,即“自”本应平声,今故作仄;“空”本应仄声,今故作平。彼此互易,声调上的一种变换美。吾辈学诗之人,断不能于此等处失去心眼。

且说老杜风尘澒洞,流落西南,在锦城定居之后,大约头一件事就是走谒武侯祠庙。“丞相祠堂何处寻”?从写法说,是开门见山,更不纡曲;从心情说,祠堂何处,向往久矣!当日这位老诗人,怀着一腔崇仰钦慕之情,问路寻途,奔到了祠堂之地他既到之后,一不观赏殿宇巍巍,二不瞻仰塑像凛凛,他“首先”注意的却是阶前的碧草,叶外的黄鹂!这是什么情理?

要知道,老杜此行,不是“旅游”,入祠以后,殿宇之巍巍,塑像之凛凛,他和普通人一样,自然也是看过了的。不过到他写诗之时(不一定即是初谒祠堂的当时),他感情上要写的绝不是这些形迹的外观。他要写的是内心的感受。写景云云,已是活句死参;更何况他本未真写祠堂之景?

换言之,他正是看完了殿宇之巍巍,塑像之凛凛,使得他百感中来,万端交集,然后才越发觉察到满院萋萋碧草,寂寞之心难言;才越发感受到数声呖呖黄鹂,荒凉之境无限。

在这里,你才看到一位老诗人,独自一个,满怀心事,徘徊瞻眺于武侯祠庙之间。

没有这一联两句,诗人何往?诗心安在?只因有了这一联两句,才读得出下面的腹联所说的三顾频烦(即屡屡、几次,不是频频烦请),两朝开济(启沃匡助),一方面是知人善任,终始不渝;一方面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付托之重,一方面图报之诚:这一切,老杜不知想过了几千百回,只是到面对着古庙荒庭,这才写出了诸葛亮的心境,字字千钧之重。莫说古人只讲一个“士为知己者死”,难道诗人所理解的天下之计,果真是指“刘氏子孙万世皇基”不成?老臣之心,岂不也怀着华夏河山,苍生水火?一生志业,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秋风瑟瑟,大星遽陨,百姓失声……想到此间,那阶前林下徘徊的诗人老杜,不禁汍澜被面,老泪纵横了。

庭草自春,何关人事;新莺空啭,祗益伤情。老杜一片诗心,全在此处凝结,如何却说他是“败笔”?就是“过渡”云云(意思是说,杜诗此处颔联所以如此写,不过是为自然无迹地过渡到下一联正文),我看也还是只知正笔是文的错觉。

有人问:长使英雄泪满襟袖的英雄,所指何人?答曰:是指千古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大智大勇者是,莫作“跃马横枪”“拿刀动斧”之类的简单解释。老杜一生,许身稷契,志在匡国,亦英雄之人也。说此句实包诗人自身而言,方得其实。

然而,老杜又绝不是单指个人。心念武侯,高山仰止,也正是寄希望于当世的良相之材。他之所怀者大,所感者深,以是之故,天下后世,凡读他此篇的,无不流涕,岂偶然哉!(周汝昌)

篇3:杜甫《蜀相》全诗意思翻译及赏析

杜甫《蜀相》全诗意思翻译及赏析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文解释:

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两朝的开创与辅佐老臣竭尽忠心。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词语解释:

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兵。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是一首七律。这两句精炼地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事迹、两朝功业——三顾茅庐,累次烦劳,筹划着建国和统一天下的大计;开创大业,挽救艰危,呕尽了老臣的一片赤胆忠心。上句写诸葛亮的智略才识,下句写诸葛亮的勤劳忠诚。字字千钧,沉挚悲壮,见识卓特。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①出师句: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师伐魏,据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县渭河南岸),与魏军隔渭水相持百余日,胜负未决而病死于军中。 ②英雄:指千古为国为民,大智大勇的仁人志士。

这两句是赞颂诸葛亮忠贞蜀汉,出师未捷,鞠躬尽瘁精神的千古名句。是说,诸葛亮带兵伐魏,出师尚未胜利,人先死去,长使后代的英雄们,为他的壮志未酬而泪落满襟。诗句评价了诸葛亮的精神品格,表现了后人对他的追念和景仰。同时,也概括了古今英雄(包括诗人自己)在国危时艰之际有才无命、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两句诗内容深刻,影响深远。

诗文赏析:

诗人游览武侯祠,描写了武侯祠周围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鉴赏二: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力扶王室,志清宇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形象,成为后世忠君爱国的士大夫们崇拜学习的榜样。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之时,总有一些诗人们将诸葛亮形诸笔墨,通过热切地呼唤英灵来寄寓自己希望当代英豪站出来平定天下的理想。

杜甫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到成都之时。这时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凭吊,写作此诗,自然不单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含有忧时忧国的深心的。读着这首诗,我们脑际浮现的,决不只是往古英雄诸葛亮的形象。还有抒情主人公伤时感事、叹息哭泣的荧荧泪光。这是一首感情极为浓烈的政治抒情诗,它的悼惜英雄、感伤时事的悲痛情绪渗透在每一句每一字之间,但表现手法却颇有奇特之处。

它既不直言抒情,也不婉转托意,而是采取前半描写景物,后半纯乎用事与议论的办法,以写景时的心理活动线索开启出对于凭吊对象的精当评论,从中自然透发出诗人满腔的激情。

诗的前四句,描写祠堂之景,在描写中隐然流露出同样是忠君爱国者的杜甫对于诸葛亮的迫切仰慕之情。首联二句,自为问答,记祠堂之所在,但目的不是为了交代地理位置,而是为了寄寓感情,故用“何处寻”以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次联二句,写祠庙荒凉之景,“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白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宋代以后,有不少诗话家不主张诗中发议论。认为诗以不犯本位为高,议论便落言筌,不是诗的本色。明清有些论者,甚且以为老杜的包括《蜀相》在内的许多名篇是“纯乎议论”之作。我认为,诗既然要表达作者喜怒哀乐之情,就免不了有时要议论,问题不在于能不能议论,而在于议论得好不好,有没有分寸,是否有助于深化作者的感情和篇中的意境。此诗后半的四句议论,就是可为后世诗人效法的成功范例。首先,这段议论从生动的写景中自然地引发出来,丝毫也不生硬枯燥,而是饱含情韵。既切合吟咏对象的形象内涵,又带着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强烈感情,它精辟而凝炼,将全篇的主题思想升华了。

其次,议论中用的就是诸葛亮本人的故事,它们具有极高的概括性,本身便含有形象思维,能够唤起读者对于渚葛亮一生的联想。“三顾”句令人想起三顾茅庐和隆中决策,“两朝”句与“出师”句更令人怀念诸葛亮辅佐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取两川、建蜀汉, 白帝托孤、六出祁山和病死五丈原等等感人事迹。这与一般抽象议论绝然不同,是既能寄托作者感情、又能启发读者激情的诗化的议论。从全诗抒情层次来讲。“天下计”推崇其匡时雄略,“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老杜本人的忧国之心也隐隐然寄托其中。有这两句的沉挚悲壮,末联再作痛心酸鼻的哀哭之语,才显得全篇精神振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末联二句,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唐代永贞革新的首领王叔文、宋代民族英雄宗泽等人在事业失败时都愤然诵此二语,可见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技巧所铸成的悲剧美是如何历久不衰了。

评解:

一千四百五十首杜诗中,称颂或提到诸葛亮的,有几十首之多,以这一首名气最大。诗题不作“武侯祠”,而作“蜀相”,是有深意的;意在臧否人物,而非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所说的“吟怀古迹”。

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自始至终,一生功业心事,只用四语括尽,不愧是如椽巨笔。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首联“何处寻”三字为全诗赞颂、痛惜之辞预留伏笔,此为第一折。颔联以碧草、黄鹂两个特写镜头,反衬英雄悲情,此为第二折。颈联胸臆直泻,以凝练精警之语,概括诸葛武侯的千秋功业,此为第三折。经此三折,诗人方揭出末句的点睛之笔。全篇所怀者大,所感者深,凡读此篇者,莫不有雄浑沉郁之感。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杜甫《蜀相》诗词鉴赏

2.杜甫《蜀相》翻译及赏析

3.杜甫诗作《蜀相》原文翻译赏析

4.杜甫诗词《蜀相》的诗意赏析

5.杜甫《蜀相》鉴赏

6.《蜀相》杜甫唐诗鉴赏

7.杜甫《蜀相 》

8.杜甫《蜀相》译文及注释

9.《蜀相》杜甫赏析

10.杜甫《蜀相》赏析

篇4:相和歌辞・怨诗,相和歌辞・怨诗刘义,相和歌辞・怨诗的意思,相和歌辞・怨诗

相和歌辞・怨诗,相和歌辞・怨诗刘义,相和歌辞・怨诗的意思,相和歌辞・怨诗赏析 -诗词大全

相和歌辞・怨诗

作者:刘义  朝代:唐  体裁:乐府   君莫嫌丑妇,丑妇死守贞。山头一怪石,长作望夫名。

鸟有并翼飞,兽有比肩行。丈夫不立义,岂如鸟兽情。

篇5:相和歌辞・怨诗,相和歌辞・怨诗李暇,相和歌辞・怨诗的意思,相和歌辞・怨诗

相和歌辞・怨诗三首,相和歌辞・怨诗三首李暇,相和歌辞・怨诗三首的意思,相和歌辞・怨诗三首赏析 -诗词大全

相和歌辞・怨诗三首

作者:李暇  朝代:唐  体裁:乐府   罗敷初总髻,蕙芳正娇小。月落始归船,春眠恒著晓。

何处期郎游,小苑花台间。相忆不可见,且复乘月还。

别来花照路,别后露垂叶。歌舞须及时,如何坐悲妾。

篇6:相和歌辞・怨诗,相和歌辞・怨诗鲍溶,相和歌辞・怨诗的意思,相和歌辞・怨诗

相和歌辞・怨诗,相和歌辞・怨诗鲍溶,相和歌辞・怨诗的意思,相和歌辞・怨诗赏析 -诗词大全

相和歌辞・怨诗

作者:鲍溶  朝代:唐  体裁:乐府   女萝寄松柏,绿蔓花绵绵。三五定君婚,结发早移天。

肃肃羊雁礼,泠泠琴瑟篇。恭承采蘩祀,敢效同居贤。

皎日不留景,良时如逝川。秋心还遗爱,春貌无归妍。

翠袖洗朱粉,碧阶对绮钱。新人易如玉,废瑟难为弦。

寄羡华木,荣名香阁前。岂无摇落苦,贵与根蒂连。

希君旧光景,照妾薄暮年。

篇7:李白《相和歌辞·婕妤怨》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相和歌辞·婕妤怨》全诗翻译赏析

相和歌辞·婕妤怨

李白

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

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

更有留情处,承恩乐未穷。

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

古诗概述:

这首诗以一个失宠宫妃的眼光和口吻,描写她见到一个新得宠的宫妃的得意场面后,所产生的心理活动。

婕妤怨,乐府楚调曲名。《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八·班婕妤》宋郭茂倩题解:一曰《婕妤怨》……《乐府解题》曰:《婕妤怨》者,为汉成帝班婕妤作也。婕妤,徐令彪之姑,况之女。美而能文,初为帝所宠爱。后幸赵飞燕姊弟,冠于后宫;婕妤自知见薄,乃退居东宫,作赋及《纨扇诗》以自伤悼。后人伤之而为《婕妤怨》也。又因班婕妤失宠后,奉养太后于长信宫,故唐人乐府又名《长信怨》。参阅《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

诗文注释:

婕妤:这里指班婕妤,班固的姑姑。曾得到汉成帝的.宠幸。赵飞燕姐妹入宫后,失宠,自请到长信宫侍奉太后。

建章:宫名。

昭阳:汉文帝所居之处。

花枝:喻美丽的嫔妃宫女。

凤管:乐器名。

承恩:受皇上宠爱。

双蛾:女子修长的双眉。借指美人。

诗词译文:

一群花枝招展的宫女,由建安宫出发,到昭阳宫侍奉皇帝。阵阵萧管声传来,深深刺痛了班婕妤的心,此情此景不正是昨天的她曾经过的吗?一阵阵怨从心底涌起。紧接着矛头直指新承宠者,别高兴得太早了,你能比我美丽多少?我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

诗词赏析:

这首诗以一个失宠宫妃的眼光和口吻,描写她见到一个新得宠的宫妃的得意场面后,所产生的心理活动。

“花枝”喻写灿烂的春光,“凤管”喻指欢乐的歌舞。开头两句描绘了得到皇帝宠爱的宫女的得意和欢乐情状。后两句是失宠宫女的质问,“双娥几许长”意即打扮得如何美丽?这是对“承恩者”乔装巧扮的讽刺。诗人借抒发失宠宫女的怨愤来抒发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情怀,是“言近旨远”之作。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篇8:相和歌辞・怨诗,相和歌辞・怨诗薛奇童,相和歌辞・怨诗的意思,相和歌辞・怨

相和歌辞・怨诗二首,相和歌辞・怨诗二首薛奇童,相和歌辞・怨诗二首的意思,相和歌辞・怨诗二首赏析 -诗词大全

相和歌辞・怨诗二首

作者:薛奇童  朝代:唐  体裁:乐府   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悬三雀观,霜度万秋门。

艳舞矜新宠,愁容泣旧恩。不堪深殿里,帘外欲黄昏。

禁苑春风起,流莺绕合欢。玉窗通日气,珠箔卷轻寒。

杨叶垂金砌,梨花入井阑。君王好长袖,新作舞衣宽。

篇9:相和歌辞・怨诗,相和歌辞・怨诗姚氏月华,相和歌辞・怨诗的意思,相和歌辞・

相和歌辞・怨诗二首,相和歌辞・怨诗二首姚氏月华,相和歌辞・怨诗二首的意思,相和歌辞・怨诗二首赏析 -诗词大全

相和歌辞・怨诗二首

作者:姚氏月华  朝代:唐  体裁:乐府   春水悠悠春草绿,对此思君泪相续。

羞将离恨向东风,理尽秦筝不成曲。

与君形影分胡越,玉枕终年对离别。

登台北望烟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

篇10:相和歌辞・怨诗,相和歌辞・怨诗刘元济,相和歌辞・怨诗的意思,相和歌辞・怨

相和歌辞・怨诗,相和歌辞・怨诗刘元济,相和歌辞・怨诗的意思,相和歌辞・怨诗赏析 -诗词大全

相和歌辞・怨诗

作者:刘元济  朝代:唐  体裁:乐府   玉关芳信断,兰闺锦字新。愁来好自抑,念切已含颦。

虚牖风惊梦,空床月厌人。归期傥可促,勿度柳园春。

篇11:相和歌辞・怨诗,相和歌辞・怨诗崔国辅,相和歌辞・怨诗的意思,相和歌辞・怨

相和歌辞・怨诗二首,相和歌辞・怨诗二首崔国辅,相和歌辞・怨诗二首的意思,相和歌辞・怨诗二首赏析 -诗词大全

相和歌辞・怨诗二首

作者:崔国辅  朝代:唐  体裁:乐府   楼前桃李疏,池上芙蓉落。织锦犹未成,虫声入罗幕。

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

成相杂辞,成相杂辞先秦无名,成相杂辞的意思,成相杂辞赏析

《木兰诗》思想倾向赏析

木兰诗成语

木兰诗排比句作用

蜀相诗词赏析

杜甫蜀相赏析-杜甫蜀相翻译

宝剑篇,宝剑篇李峤,宝剑篇的意思,宝剑篇赏析

木兰诗中的通假字

蜀相教学设计一等奖

蜀相教学设计

辞蜀相妻女诗,辞蜀相妻女诗黄崇嘏,辞蜀相妻女诗的意思,辞蜀相妻女诗赏析
《辞蜀相妻女诗,辞蜀相妻女诗黄崇嘏,辞蜀相妻女诗的意思,辞蜀相妻女诗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辞蜀相妻女诗,辞蜀相妻女诗黄崇嘏,辞蜀相妻女诗的意思,辞蜀相妻女诗赏析(精选11篇)】相关文章:

木兰诗以什么为结尾2023-04-04

蜀相教案2023-03-25

杜甫蜀相原文赏析简介及翻译2024-05-10

《蜀相》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2023-05-02

蜀相教学设计2024-03-06

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原文及翻译2022-05-06

蜀相 教学设计2022-09-07

《蜀相》说课稿2023-06-04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2023-06-01

木兰辞原文及翻译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