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时间:2023-06-01 08:43:49 诗词鉴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18篇)由网友“威玲旺卡”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篇1: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目的要求:1.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2.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情感,把握诗歌的主题

教学难点:鉴赏这篇脍炙人口的杰作艺术上的独到之处

教法运用:诵读、讨论、学法设计、问题探讨

学法指导:查找资料、分享感悟

教学过程:

一、资料查找成果展示:

1.白居易诗歌中的名句

2.他人对白居易诗歌创作的评价

3.白居易的生平经历及思想价值观

二、共同探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赏析方法

1.以意逆志  “意”是读者之“意”。“志”是作者或作品所表达的原意。  “逆”,三层意思,迎受、接纳;考证、探究;追溯、反求。总之,以意逆志就是读者以己意去逆作者作品之志。在这个过程中,读者既没有抛弃自己“现在的视域”,也没有把理解对象“初始的视域”简单的纳入自己“现在的视域”,而是把这两种不同的视域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全新的视域,从而得出带有自己个性的对作品的诠释。不难看出,以意逆志的欣赏方法,既要尊重读者的主体意识之“意”,又不能背离对作者作品之“志”,并把欣赏过程看成读者之意与解读对象之志,通过逆的方式相互交融而建构新意义的过程。

2.知人论世  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三、共同探讨《长恨歌》的学习方法

1.由白居易的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推出结论:他是现实主义诗人。很多诗文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如《秦中吟》、《新乐府》、《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

2.那么,《长恨歌》反映什么样的故事?故事的焦点是什么?思路是怎么展开的?

3.《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

4.《长恨歌》艺术上的主要技巧是什么?

5.此诗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四、实战演习  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1:长恨歌反映的是李、杨之间的爱情悲剧,其焦点在“长恨”二字。

学生2:全诗思路四段

段一,写李杨会合的经过及李对杨的宠幸;

段二,写叛乱爆发,贵妃殒命;

段三,写李对杨的无尽思念;

段四,写杨对李的忠贞不渝。

学生3:《长恨歌》的主题

1.歌颂李杨忠贞不渝的`爱情

2.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

3.批判:歌颂=4:6

学生4:《长恨歌》的艺术技巧

1.情、景、理的完美结合

2.采用七言歌行体

采用平仄相调的律句,间用对偶,数句一转韵,音节随情节而曲折,以感情而顿挫,多出运用顶针格。

3.刻画人物细腻传神

诗歌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作者不仅生动的描写了他们的行为举止,而且将笔触深入其内心,细腻的刻画了他们的心理活动。

对李隆基,诗歌第一部分重点写他贪恋女色,但是刻画深入腠理的是写在马嵬坡兵变之后他对贵妃的无尽思念

对杨玉环的描写刻画,主要抓住两点:一是美貌;二是忠贞。

五、课堂小结

1.《长恨歌》的启示:

对历代最高统治者:引以为戒、免蹈覆辙

对普通人:为众人活着千万别只为一人活着

2.探讨生存的意义

篇2:《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古典诗歌相关知识复习

古体诗:古诗、乐府诗

古典诗歌

绝句(四句)

近体诗(格律诗)

律诗(八句)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律诗形成于唐朝,分国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在格律上比古体诗严格许多。

首先,从音韵的方面看:律诗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偶句(二、四、六、八句)都押韵。

其次,从对仗方面看:首联、尾联可能不以对仗,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二、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他的一生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这也使他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在他得作品中得到体现。可以说他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写进了诗歌,所以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在成都时所写的一首《蜀相》。

《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的春天。759年底,杜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个人生活的艰难苦自不必说,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安史之乱”已经“乱”了五年,百姓涂炭,田园荒芜,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唐肃宗风庸颥,宠信宦官,排斥功臣。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满腔的苦闷、焦虑,是可以想见的。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蜀汉制定了统一天下的策略,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建立并巩固蜀汉政权,“功盖三分国”。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他与刘备君之间鱼水相得的关系,当然都使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杜甫心潮起伏、热泪盈眶。

三、指名朗读,教者指导

有哪位同学可以结合写作背景概括出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抒发的是感伤、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

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

明确: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生读,教师读

四、分析诗歌

(一)分析颈联、尾联,具体把握感情和诵读。

1、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伤、叹惋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

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这两句诗中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

明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联吴抗曹,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3、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4、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6、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朗读呢?

明确:“天下计”、“老臣心”“身先死”“泪满襟”该读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前句要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

(二)、分析首联、颔联,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握诵读。

1、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就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2、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杜甫自己呢?

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杜甫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3、这种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老师点拨、明确:

“丞相”:(能否改为“蜀相”?为什么?)“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寻”: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柏森森”: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4、揣摩语言,分析“自”“空”

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互文见义,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却与诗人无关,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诗人面对丞相祠堂的无限春色,感受到的是凄清冷落的失望与感慨:虽然祠堂内春意盎然,然而时过境迁,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却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

5、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读?

明确:“丞相”要读出亲近的味道,“寻”读升调,读出仰慕之情。“柏森森”要读得平缓,读出欣慰的语气。后句读出惋惜的语气,前四字稍快,后三字则要慢,“自”“空”要重读,体现出诗意的逆转。

6、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五、课堂总结:

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

内容特点: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篇3:《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蜀相《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他是一位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诗人, 一位用他的诗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心灵的诗中圣哲。他是仁爱传统精神的集大成者,他是辉煌唐诗队伍的领军人物,他是目光敏锐烛照黑暗的孤独的歌手,他是上下求索壮志难酬的执著的斗士。他是谁?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他。

二、参读资料,了解诗人

今天学习杜甫的一首名诗《蜀相》。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王国维先生说:“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所谓“逆”,即为迎受、接纳,考证、探究,追溯、反求。今天我们就来尝试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蜀相》。鉴赏分三步进行。

1、参读资料,了解诗人。

2、诵读感知,觅得诗心。

3、涵咏字句,品出诗味。

读懂一首诗,应该先了解其人,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请同学们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用“一个( )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在括号里填什么词或词组?为什么填这个词或词组?

“一个可怜的杜甫”。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个有才气的杜甫”。因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为“诗圣”。

“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战争,了解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

“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我记得他有这样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过《三吏》《三别》等反映残酷兵役给人带来痛苦的诗文。

“一个爱国的杜甫”。杜甫许多诗篇表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无比热爱, 字里行间渗透着爱国的热诚, 如《春望》,描写了沦陷后的长安城池残破、杂草丛生的荒凉景象, 以及因战乱不休、家人音讯隔绝而引起的愁苦心情, 深刻地抒写了亡国的哀痛。此外,《登高》等诗篇, 也充满着悲壮的爱国激情。

“一个不得志的杜甫”。他渴望报效国家,可统治者并没有给他机会。

请同学们看注释,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公元760年。

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这一年前后杜甫的情况?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这时的情况,从杜甫个人的处境来看,政治上很不得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生活上的艰难困苦,更不必说。从当时社会现实来看,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史思明再次攻陷了东都洛阳,自立为大燕皇帝,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大量死亡,生产遭到大破坏;尤其严重的是唐肃宗的昏庸,信任宦官,猜忌功臣。在这种情况下,杜甫的心情自然是很苦闷的。所以当他来到诸葛祠时,缅怀诸葛亮的为人,特别是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他和刘备君臣二人之间那种鱼水相得的关系,不禁百感交集,心潮翻滚,以至泪流满襟,因而写下了这首诗。

三、诵读感知,觅得诗心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代诗文,尤其要重视诵读。下面我们把这首诗齐读一遍,希望大家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纠正字音。

3、集体再次齐读。

4、把握诗歌情感基调。

悲凉、伤感。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5、请我们班朗读水平最高的同学来读一读。同学们推荐一位。

6、诗言志。我们读诗,要学会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

“寻”字。因为作者表达的是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寻”能表达这种感情。

“泪”字。因为全诗表达得是作者的惋惜之情,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而惋惜,为不得志的英雄而惋惜。

7、小结: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的正是这两种情感: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以及对他和像他一样的英雄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惋惜之情。

四、涵咏字句,品出诗味

1、哪个同学谈谈对题目的理解?谈谈标题改为“诸葛祠”好不好?

“蜀相”就是诸葛亮。公元221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刘备在四川成都立国称帝,历史上称为蜀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所以杜甫称诸葛为“蜀相”。

不好。本诗表达的感情是对诸葛亮的敬仰而不是诸葛祠。

全诗着眼点在诸葛亮这个人不在诸葛祠这个地。如果用诸葛祠就偏了。

许多专家是这样理解的。不过老师有不同的意见,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以地或物的名称作题而其意在人的诗篇也不是没有,杜甫咏叹诸葛亮的作品中,《咏怀古迹》(其五)和《八阵图》就是,这样命题好像也没有偏离诗歌的主旨。我认为,这样命题杜甫的切入点是诸葛亮的政治身份,杜甫当时身处乱世,渴望有圣君贤相来匡扶摇摇欲坠大唐江山的`处境。再说,“做贤相”是杜甫的志向,可惜自己报国无门,功业未就,所以选此角度能抒发郁闷和隐痛。这个视角,诗末“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惜痛表现得极为切肤:圣主良相,如果千载难逢的一对绝配,仍然没有能够成就兴兴复汉室之大业,可知天道弄人,后世怀才不遇者之伤痛,又深了一层。

2、开头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题为“蜀相”,却从“丞相祠堂”写起,有何用意?“柏森森”用在诗中有何深意?

设问,自问自答,点明丞相祠堂的所在地。

从“丞相祠堂”写起,而题为“蜀相”,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一个“寻”字突出了这种感情。因为心思其人,所以才要寻访其庙。

“柏森森”一词,“森森”是高大茂密的意思。一是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静谧、肃穆的气氛,适合追奉先人;二是衬托诸葛亮高大、正直的形象,表现了历代人民对诸葛亮的爱戴,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锦官城”是成才的别称。因织锦业发达,汉朝曾设有锦官来管理,所以后来又把成都称为锦官城。)

3、颔联能否改成“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不能。“碧草春色”“黄鹂好音”不算荒凉之境,应该是春意盎然的景象,这也可以表达作者的心情。因为景虽好,但作者无心欣赏。用“尽”“皆”传达的是兴奋的高兴的心情。

这是反衬手法,以乐景衬哀情。在士大夫的潜意识里,芳草本为贤者设,赞歌只为英雄唱,红花绿叶,芳草美人,方相得益彰。眼前的武侯祠,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在啼啭,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因而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对眼前景,思祠中人,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所以,诗人才有“自”“空”二字的深沉感慨。这种写法古诗中很多,如唐代诗人李华《春行即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鸣。”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它们都能取得同样的表达效果。

4、颈联上下句的关键词分别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些词概括字诸葛亮的功绩?

上联的“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侧面映衬。下联的“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国,济指辅佐刘禅继位。这表达出作者对他的敬仰。落脚点在“天下计”和“老臣心”。“天下计”说明他的雄才大略。“老臣心”说明他忠心耿耿,无私报国。

历代文人有不少人赞美诸葛亮,比如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有一副对联这样评价诸葛亮:“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可赞美的东西很多,作者为什么选取“天下计”和“老臣心”这两点呢?

请同学们结合诗题和作者的生平理想思考。作者是为了表明他的确是个贤相。上联突出他身为人臣能“尽智”。下联突出他历刘备父子二朝忠心不二,彰显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对一代名相无以伦比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他特别强调这一点老师揣摩可能有以下因素:其一,杜甫的志向是当一名臣相,杜甫有这样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意思是辅佐皇上,使之成为堪与历史上的尧舜相比肩的有道明君,让老百姓过上男耕女织、秩序良好、民风淳朴的生活。可惜理想落空,他觉得诸葛亮做的正是他想做的。其二,当时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能臣,缺乏尽忠,没有能臣,让杜甫担忧。因此,他瞻仰诸葛祠,着力强调的正是诸葛亮的“贤相”风范。

5、尾联“英雄”具体指哪些人?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英雄指像诸葛亮一样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也包括杜甫自己,从小立志干一番事业,却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

因为许多人与诸葛亮经历相似,也壮志未酬,他们甚至还不如诸葛亮,如杜甫,尽管想当贤相,却不得重用,只有仰慕别人的份,因此必然会“泪满襟”。

《唐诗钞》中就有这样的批注:“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杜甫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怀抱,实际上也唱出了普天下壮志难酬者的心声。比如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以至欷[而下。几百年后,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也曾深受感动。当时,宋王朝的两个皇帝徽宗与钦宗父子二人双双被金人俘虏,宋高宗逃跑了,为了抵抗金兵的南侵,已经70岁高龄的宗泽,亲自带兵镇守尚未沦陷的当时的过黄河,抗击金兵)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清人邵子湘评论这首诗的后四句说:“自始至终,一生功业心理,只用四语括尽,是如椽之笔。”

6、小结:杜甫的咏史诗是有其特点的,这就是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自身。《蜀相》不是为咏史而咏史,为歌颂诸葛亮而歌颂诸葛亮。而是借诸葛亮的功业未遂来慨叹自己的壮志未酬。同时也要求自己,自己的朋友“早据要路思捐躯”,像诸葛亮那样国而忘身;还希望唐肃宗能像刘备那样,能够信任像郭子仪等那样忠心耿耿的老臣。

四、参照所学,拓展延伸

结合《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探究杜甫诗歌风格。

沉郁顿挫。 “沉郁”指诗歌的情思特点:“沉”,深沉,沉厚。“郁”,郁陶,即许多的情感、忧愤蓄积于胸中。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表现国家安危,关心民生疾苦的主题。“顿挫”指诗的结构与语言声律等表现形式。它是为表现“沉郁”服务的,二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顿挫”即抑扬,这里不仅指语言声调的停顿、转折,有轻重、徐急之美,而且还能指感情表现的曲折跌宕,回肠九转,含蓄深厚,反复低回,感情深沉阔大。

五、倾听杜甫,总结全文

倾听杜甫

杜甫,你是寻找宝藏的孩子

携着诗歌的巨臂在唐朝的风烟里寻找、迷失

记下了每一个黄昏、雨夜和徘徊的足音

当我找不到哪间茅屋可以盛放你高洁的灵魂时

我渴望,渴望能倾听你的心声

我想听

你这位读书破万卷的名门之后

何时走出书斋,裘马轻狂

何时登临绝顶,睥睨众山

又是在何处与李白同醉,与高适和唱

我想听

一个高洁的灵魂怎堪朝扣富门、暮随马尘

老妇的告白,征人的陈述

路边的饿殍,朱门的歌舞

又是如何搅乱你伤痕累累的心湖

我想听

你如何宽慰新安吏抓来的壮丁

如何慰藉新婚别夫的妇人

烽火连三月如何传递可抵万金的家书

风雨飘摇中迈着怎样的步履走进羌村

我想听

何处的翠柳边有两个黄鹂

何处的小舟上有独立的危樯

知时的好雨何时敲打游子的无眠

放歌纵酒后的你可曾穿过巫峡回到洛阳

我想听

西郊草堂的床头屋漏是否修葺

千万间广厦为何只庇天下寒士

锦官城的蜀相为何让英雄洒泪如雨

安史之乱中你与妻儿有怎样的分合离聚

我还想听

贫穷何以成就伟大

困窘怎样坚守内心

国家不幸为何诗家幸

满目疮痍的时代为何有你这样仁厚深沉的诗人

……

我想听,我想听你的心声

然后跟着你往洛阳走,往西南走、往大唐的土地走

体会沉郁顿挫,体会忧国伤时

或者泡在你的泪水里

寻找有厚度的人性,有张力的精神

今天我们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了杜甫的《蜀相》,相信大家对杜甫其人,对这首诗会有新的感悟,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

2、怀古、咏史类诗词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

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 。

内容特点: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张清珲

篇4: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王何必曰利(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王何必曰利(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规、法律,这种做法又是可鄙的。

人类身为百灵之长,就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团结、帮助的。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明白如何去“谋利”的问题。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一、为下列加红词语注音。

1、宋窘之楚______________

2、然而不王者______________

3、孳孳为善者______________

4、之徒也______________

5、利与善之间也

(提示:kēng、wàng、zī、zhí、jiàn)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______________

2、苟为后义而先利______________

3、吾闻秦、楚构兵______________

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______________

5、愿闻其指______________

6、然而不亡者______________

7、孳孳为善者______________

8、舜之徒也______________

9、利与善之间也______________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______________

(提示:1、相互2、如果3、交战4、停止5、意向6、这样而7、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8、类9、差别10、背离)

三、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特殊用法。

1、苟为后义而先利______________

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______________

(提示:1、2均意动用法)

四、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1、先生将何之______________

2、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

(提示:1、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2、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五、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

1、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翻译: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

2、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翻译: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3、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翻译:楚王不高兴听,我再去见秦王,劝说他停战。两位君王中,我总会遇到能说得通的吧。

4、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翻译:做臣的心怀仁义侍奉国君,做儿子的心怀仁义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侍奉哥哥,这样就会使君臣、父子、兄弟去掉求利的念头,而怀着仁义之心相互对待了。这样的国家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没有的。何必要说利呢?

六、课文内容分析。

1、结合第一则的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开头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中间孟子分析了利字当头的坏处,接着又说一通推行仁义的好处。正反对比,主旨更加鲜明。在结尾处,又提?quot;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

2、孟子数落宋镜哪康氖鞘裁矗

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

3、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

提示:从治国安身的角度来分析。

4、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不够准确。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追求”利“,仁义应该放在私利之上,推选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5、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强调了什么?

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为利“与”为善“的差别,强调我们应该多多行善。

6、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文章的语言简洁而生动,孟子用鲜明的对比和照应,把自己想要表达的道理说得明快有力。

七、拓展训练。

1、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

(1)万乘之国______________

(2)先生将何之______________

(3)则苗渤然兴之矣______________

(4)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______________

(5)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______

(6)而良人未之知也______________

(7)之祭者,乞其余______________

(8)此其为餍足之道也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中”兵“的用法。

(1)非我也,兵也______________

(2)兵连祸结______________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______________

(4)草木皆兵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中”胜“的用法。

(1)驴不胜怒,蹄之______________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

(3)此之谓战胜于朝廷______________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________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文,做后面的问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试分别用简短的语句加以概括。

(2)选文在写作上有什么样的特点,请同学们选择一点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3)选文中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4)本文在说理的方式上,与课文有什么样的区别?

参考答案

1、(1)助词,相当于”的“。(2)动词,往,到……去。(3)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4)代词(5)助词,构成”之所以……者“ 句式。(6)代词(7)动词,往,到……去。(8)助词,相当于”的“。

2、(1)兵器(2)战争(3)军队(4)士兵

3、(1)能承受(2)尽(3)胜利(4)超过(5)优美的

4、(1)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以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2)提示:本文又是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突现人物的。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进行层层推理。(3)机智、勇敢、有正义感(4)略。

忘了

篇5:选修语文《蜀相》教案

选修语文《蜀相》教案

教学目标

 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 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 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 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

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 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 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设想

 三听三读,层层深入地把握诵读;读中有品,以品带读,品读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聊聊流行歌曲,带出唐朝乐队,说《梦回唐朝》,介绍大唐盛世和写作背景,明确教学任务。

同学们知道老师刚才给大家放歌曲的原因吗?(缓解紧张情绪)想让大家知道我也曾和你们一样的年轻,不过现在老了;我也很喜欢流行音乐不过老师比较喜欢那些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所以老师很喜欢唐朝乐队的歌。唐朝乐队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摇滚乐队。老师最喜欢他们的成名曲《梦回唐朝》。喜欢这首歌,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听,更重要的是这首歌总能将我带回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气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呈现出活跃的状态。其国势之强盛,气象之恢宏,确是令人叹为观止,她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亮点,放到世界历史上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片辉煌。然而,遗憾的是,大唐盛世只维持了短短的五十年。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盛世便像纽约的世贸大楼一样轰然倒塌了,而且,从此就走上了日益衰落的不归路。因此生活在那时的人们就仿佛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一般,他们的感受是可想而知,尤其是那些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他们的感受就更强烈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蜀相》的作者杜甫就是这样一个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极大抱负却壮志难酬的人。这首七言律诗《蜀相》就是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就的。当时正处于安史之乱。

2、《蜀相》是一首古诗。学习古代的文学作品,诵读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今天虽然不提倡写古体诗,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无疑会大有好处。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感情、格律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诵读。

二、了解诗歌基调,初步把握诵读。

1、基调就是指诗歌所抒发的基本感情,我们通常都是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来把握的。所以,首先就请同学们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迅速浏览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杜甫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或:那么,有谁能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来说说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吗?)

明确:抒发的是感伤、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是读得快还是读得慢,是读得激昂还是读得低沉,是读得如奔流瀑布一泻千里,还是读得如百尺深潭潜流暗涌;是读得如“间关莺语花底滑”,还是读得如“幽咽泉流冰下难”?

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3、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评,再听诵读录音,再集体朗读全诗。

4、学法指导一:结合背景,整体感知,把握基调,读出感情。

三、了解诗歌格律,把握诗句节拍,再次诵读。

1、刚才同学们诵读时很自然的注意到了诗句中的停顿。停顿在诵读时是非常重要的,古诗中的停顿和它的格律有关。《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 和 X X一X X一X一X X。

2、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

3、诵读指导:要读准节拍,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会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4、再放诗歌录音,同学们跟读。

5、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

四、具体分析诗句的感情,根据感情深入把握诗歌的诵读。

(一)分析颈联、尾联,具体把握感情和诵读。

1、刚才,我们通过了解诗歌的基调和格律初步把握了诗歌的诵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诗歌中最重要的内容——感情,并据此更深一步的来把握诗歌的诵读。

2、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

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这两句诗中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

明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4、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或者点拨:根据这些内容,你们可以怎样来形容诸葛亮?在诸葛亮前面加一些形容词该怎么加?该加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如:雄才大略、谋略过人、业绩宏伟、忠心报国、忠心耿耿等。)

5、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6、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朗读呢?

明确:“天下计”、“老臣心”“身先死”“泪满襟”该读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前句要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

7、个别读,集体读,听录音读,再读。

(二)、分析首联、颈联,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握诵读。

1、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2、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

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无可奈何的失落了。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那么,老杜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由来已久的还是来游诸葛武候祠后才有的?

3、这种由来已久的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老师点拨、明确:

“丞相”:(能否改为“蜀相”?为什么?) “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寻”: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柏森森”:令人联想到《诗经》中的《召南•甘棠》,暗示出蜀人对丞相的敬爱;同时还可以理解为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自”“空”:该怎么理解?

4、揣摩语言,分析“自”“空”

①、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

②、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与诗人无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③、“自”“空”二字的作用:杜甫用“空”“自”等词的妙处在于沟通了情与景之景的联系,以“自”烘托了人的心情,正所谓是“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里“自”“空”两字也有此等功用。

④、想象体会意境:这是一幅带着浓浓的寂寞和悲凉的春色图。正所谓是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

5、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读?

明确:“丞相”要读出亲近的味道,“寻”读升调,读出仰慕之情。“柏森森”要读得平缓,读出欣慰的语气。后句读出惋惜的语气,前四字稍快,后三字则要慢,“自”“空”要重读,体现出诗意的逆转。

6、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7、合上书听录音,跟着背诵。

五、课堂总结(请学生来进行):朗读古诗词的技巧

1、把握基调——结合背景、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2、体会感情——联想品味、揣摩语言、想象意境

3、懂点格律——读准节拍、注意平仄、读出重音

联想和想象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联想社会背景,联想相关的历史,联想相关的作品,想象诗歌的意境。(联想大唐盛世,作者的思想,诸葛亮的事,壮志未酬的英雄,《诗经》中的《甘棠》等,想象《寂寞春色图》)

六、作业:背诵全诗

《蜀相》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 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 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景物描写对揭示诗歌主旨的作用。

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古典诗歌相关知识复习。

二、我们刚感受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风格,其中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所塑造的华丽神奇的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得印象,接下来我将要认识的是一位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通过他的作品,去解读他的思想。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一生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这也使他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在他得作品中得到体现。可以说他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写进了诗歌,所以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在成都时所写的一首《蜀相》。

三、确定《蜀相》一诗的形式,七律诗,有八句,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诗歌的学习,诵读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今天虽然不提倡写古体诗,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无疑会大有好处。今天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格律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诵读。

四、诵读指导:如果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读得慢,低沉些,读出点感伤。反之则相反。就如刚刚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应该要轻快些。

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集体朗读全诗。

五、《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 和 X X一X X一X一X X。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集体朗读。

六、读准了音节后,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感情了

记得在学《威尼斯》的时候,我们重点分析过其中的景色描写,透过这些景色描写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还记得王国维对此概括的一句话吗?在写作中,景色的描写很重要,他能揭示文章的主旨,我们写作个简单的练习,大家来写写“雨”。

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也十分注意景色的描绘,以此寄托作者的情。我们说诗歌中寄托了作者感情得景物叫意象,而这些意象所形成的氛围就是意境(以《沁园春•长沙》作示范)。所以我们发现要理解一首诗歌对于对于意象的把握很重要。

七、接下来,我们看这首诗,很明显也有景的描写和主旨的揭示,哪几联在写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简要分析,“自”“空”:该怎么理解? 改为 尽,皆 有何不同)

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

八、分析本诗的关键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颈联两句诗中写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绩(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2、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3、尾联简要分析,谈谈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4、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九、以此类推,用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的方法,分析两首杜甫其他的两首诗。《春夜喜雨》《春望》

《蜀相》赏析

《蜀相》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和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古代的祠庙都有庭院和殿堂。人们要进入殿堂,要拾级而上。“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这颔联两句,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一团糟,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确切些说,应当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这正如宋代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一书中所说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是屡见不鲜的。如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的《武侯庙》一诗,开篇两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写出了庙外景色的荒芜,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就是生动的一例。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的写景抒情诗句,可以说是真正达到了这种境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是,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般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打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清代沈德潜曾经说过:“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 ……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杜诗的议论正由于有情韵,不仅没有冲淡诗的气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诗的抒情气氛更为浓重,形象更为丰满。仇兆鳌说这两句诗写得“沉挚悲壮”;浦起龙认为这个联语“句法如兼金铸成,其贴切开侯;亦如镕金浑化。”都是很有见地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今陕西省县西南),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清代王渔洋曾经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沈德潜也认为“宕出远神”是诗歌结尾的一种好方法。所有这些妙处,都在本诗的结句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凭吊古迹的作品非常多,有的人到一处名胜古迹,照例做一首诗,里面有没有感情呢?多少有一点,但谈不上深厚。我们说杜甫是抒情的对手,在凭吊古迹的诗中,虽然说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蜀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前后两个部分以一个“自”字,一个 “空”字为纽带。诗人看到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伟人的祠庙竟变得如此破落,荒凉,从而引起种种感慨。些诗看似抒的吊古之情,实际上也是作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蜀相》一诗的艺术形式也是很完美的。

古代诗歌跟古代散文一样,很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所谓“起承转收,一法也”。《蜀相》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第三、四两句,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第五、六句,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第七、八句,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着诗的另一个写作特点是:成功地写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此外,诗句还具有非凡的概括力,这突出地表现在第五、六句对诸葛亮的为人和一生功业的表述上。

“李杜文章万丈高,就中诗律杜陵豪。”杜甫的律诗的确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尤其是夔州以后的诗作,更加成熟。他的律诗对仗工妥,用字精当,声音和谐。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律诗的这些长处,我们在细读《蜀相》这首诗时,是能够领悟得出的。

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追怀诸葛亮所作。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环境的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二是对诸葛亮的政治活动作概括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的形象。结尾两句,更从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这两句苍凉悲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力扶王室,志清宇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形象,成为后世忠君爱国的士大夫们崇拜学习的榜样。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之时,总有一些诗人们将诸葛亮形诸笔墨,通过热切地呼唤英灵来寄寓自己希望当代英豪站出来平定天下的理想。杜甫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到成都之时。这时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凭吊,写作此诗,自然不单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含有忧时忧国的深心的。读着这首诗,我们脑际浮现的,决不只是往古英雄诸葛亮的形象。还有抒情主人公伤时感事、叹息哭泣的荧荧泪光。这是一首感情极为浓烈的政治抒情诗,它的悼惜英雄、感伤时事的悲痛情绪渗透在每一句每一字之间,但表现手法却颇有奇特之处。它既不直言抒情,也不婉转托意,而是采取前半描写景物,后半纯乎用事与议论的办法,以写景时的心理活动线索开启出对于凭吊对象的精当评论,从中自然透发出诗人满腔的激情。诗的前四句,描写祠堂之景,在描写中隐然流露出同样是忠君爱国者的杜甫对于诸葛亮的迫切仰慕之情。首联二句,自为问答,记祠堂之所在,但目的不是为了交代地理位置,而是为了寄寓感情,故用“何处寻”以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次联二句,写祠庙荒凉之景,“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白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宋代以后,有不少诗话家不主张诗中发议论。认为诗以不犯本位为高,议论便落言筌,不是诗的本色。明清有些论者,甚且以为老杜的包括《蜀相》在内的许多名篇是“纯乎议论”之作。我认为,诗既然要表达作者喜怒哀乐之情,就免不了有时要议论,问题不在于能不能议论,而在于议论得好不好,有没有分寸,是否有助于深化作者的感情和篇中的意境。此诗后半的四句议论,就是可为后世诗人效法的成功范例。首先,这段议论从生动的写景中自然地引发出来,丝毫也不生硬枯燥,而是饱含情韵。既切合吟咏对象的形象内涵,又带着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强烈感情,它精辟而凝炼,将全篇的主题思想升华了。其次,议论中用的就是诸葛亮本人的故事,它们具有极高的概括性,本身便含有形象思维,能够唤起读者对于渚葛亮一生的联想。“三顾”句令人想起三顾茅庐和隆中决策,“两朝”句与“出师”句更令人怀念诸葛亮辅佐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取两川、建蜀汉,白帝托孤、六出祁山和病死五丈原等等感人事迹。这与一般抽象议论绝然不同,是既能寄托作者感情、又能启发读者激情的诗化的议论。从全诗抒情层次来讲。“天下计”推崇其匡时雄略,“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老杜本人的忧国之心也隐隐然寄托其中。有这两句的沉挚悲壮,末联再作痛心酸鼻的哀哭之语,才显得全篇精神振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末联二句,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唐代永贞革新的首领王叔文、宋代民族英雄宗泽等人在事业失败时都愤然诵此二语,可见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技巧所铸成的悲剧美是如何历久不衰了。

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诗人初游成都武侯祠时。诗前四句写祠堂之景,“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杜诗解》)。后四句议丞相之事,“就公始未以寓感慨”(《唐诗摘钞》)。前四句写得疏洒,后四句议得沉郁。

诗句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辅国功业,大笔如椽。三顾,三次拜访,指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县西20里)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已打天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屡屡,多次,指刘备屡屡跟诸葛亮商讨。天下计,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刘备、刘禅两朝。开济,指辅刘备开创基业,佐刘禅匡济危难。《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初,亮自表后主曰:‘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这就是“老臣心”。“一方面是知人善任,终始不渝;一方面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付托之重,一方面图报之诚。”(周汝昌语,见《唐诗鉴赏辞典》)天下计,可见诸葛亮的匡时雄略;老臣心,可见诸葛亮的报国苦衷。诗句属对工致,沉郁顿挫,反映了诗人对这位蜀汉丞相的无比崇敬而又无限惋惜的感情。“有此二句之沉挚悲壮,结作痛心酸鼻语,方有精神。宋宗简公归殁时诵此二语,千载英雄有同感也。”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公元2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谙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蜀相》原文和译文

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篇6:《蜀相》教学设计(高二选修)

《蜀相》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同学们有看过《三国》,大家都知道,在《三国》里有个人尽皆知的神人,大家说是谁呢?(诸葛亮),对,这个诸葛亮可谓家喻户晓,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一些关于诸葛亮的俗语、成语或者歇后语啊?

比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孔明六出祁山之前,为解决大后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兵出蛮夷,七擒七纵孟获)等等

那同学们都知道诸葛亮是刘备的左右手,是蜀国的丞相,那么他在我们同学们的心中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那么我们想不想知道诸葛亮在大诗人杜甫的心中是个怎样的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甫的《蜀相》,一起来体会一下“诗圣”心中的诸葛亮形象。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1、什么叫以意逆志?(请同学来回答)

明确: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注: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

2、什么叫知人论世(请同学来回答)

明确: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介绍:

明确: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大诗人。他身处安史之乱期间,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他有“诗圣”之称。著有《杜工部集》。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读一读(这首诗写了什么)

译文:①蜀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②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③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忠心耿耿。④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明确:作者来到武侯祠悼念诸葛亮。

品一品(作者怎样写的)

诗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都明白了,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品味一下作者的语言写作的艺术手法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柏森森--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

(补充:为什么这里不用“蜀相”,要用“丞相”呢?明确:亲切)

(师:所以,本诗的首联该怎么朗读呢?生:读得平缓、读出仰慕之情。)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

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特写镜头,从祠堂的外部到内部,内景

比较理解:

①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明确: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欣喜愉悦的情感

②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明确: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 何等凄凉伤感。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杜诗解》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英雄长逝、遗迹荒落,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诗:这句诗该怎样朗读呢?生:缓慢、伤感。)

(2)、这里作者应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啊?

明确: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

频烦--多次。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1)、杜甫用这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你最佩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

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

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

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

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诗人之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师:这两句诗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绩,应读出称颂,崇敬,仰慕的感情。)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

①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师:这两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惋惜之情。所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前句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

(1)、诗句里的“英雄”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再次的朗读这首诗,大家要把诗人的思想情感给读出来)

六、悟一悟:

那整首诗我们都分析品味过了,那我们现在要来感悟一下文章的主旨,主要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同学们现在知道本诗的主旨了吗?

明确:杜甫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到成都之时。这时,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凭

吊,写作此诗,自然不单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七、作业设计:

李洪波

篇7:《蜀相》 教学案例(高二选修)

《蜀相》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讲授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本单元教给我们诗歌鉴赏的方法是什么?

明确: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二、预学  诵读感知,觅得诗心

1、纠正字音。

2、读准节奏。

3、解释词义。

4、把握诗歌情感基调:悲凉、伤感。

5. 掌握写作内容(知事儿):(1)叙事:点明祠堂所在地;(2)写景:描写祠堂的景物;(3)议论:写人评价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4)抒情:对他的死表示无限的哀思。

四、导学导思  涵咏字句,品出诗味(品味儿)

1、这是一首近体诗,共几句?分为几联?

明确:共八句,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以意逆志(抓关键字词、表现手法、思想感情)

2、首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柏森森”用在诗中有何深意?设问,自问自答,点明丞相祠堂的所在地。一个“寻”字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柏森森”一词,“森森”是高大茂密的意思。一是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静谧、肃穆的气氛,适合追奉先人;二是衬托诸葛亮高大、正直的形象,表现了历代人民对诸葛亮的爱戴,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3、颔联能否改成“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不能。“碧草春色”“黄鹂好音”不算荒凉之境,应该是春意盎然的景象,这也可以表达作者的心情。因为景虽好,但作者无心欣赏。用“尽”“皆”传达的是兴奋的高兴的心情。这是反衬手法,以乐景衬哀情。眼前的武侯祠,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在啼啭,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因而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对眼前景,思祠中人,见满院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所以,诗人才有“自”“空”二字的深沉感慨。

4、颈联上下句的关键词分别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些词概括字诸葛亮的功绩?

上联的“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侧面映衬。下联的“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国,济指辅佐刘禅继位。这表达出作者对他的敬仰。落脚点在“天下计”和“老臣心”。“天下计”说明他的雄才大略。“老臣心”说明他忠心耿耿,无私报国。

历代文人有不少人赞美诸葛亮,比如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有一副对联这样评价诸葛亮:“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写他的`忠贞,好不居功自傲,谋国的一片忠心。

5、尾联“英雄”具体指哪些人?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英雄指像诸葛亮一样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也包括杜甫自己,从小立志干一番事业,却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

五、 知人论世(理趣儿)请同学们结合试题和作者的生平理想思考:诗人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这时的情况,从杜甫个人的处境来看,政治上很不得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生活上的艰难困苦,更不必说。从当时社会现实来看,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史思明再次攻陷了东都洛阳,自立为大燕皇帝,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大量死亡,生产遭到大破坏;尤其严重的是唐肃宗的昏庸,信任宦官,猜忌功臣。在这种情况下,杜甫的心情自然是很苦闷的。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两点:其一,杜甫的志向是当一名臣相,“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意思是辅佐皇上,使之成为堪与历史上的尧舜相比肩的有道明君,让老百姓过上男耕女织、秩序良好、民风淳朴的生活,可惜理想落空。其二,当时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能臣,缺乏尽忠,没有能臣,让杜甫担忧。因此这首咏史诗并不是为了咏颂诸葛亮,咱们在分析一下在本首诗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颔联体现无人赏识的苦痛;颈联写刘备的知人善任,始终不渝托付之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大智大慧图报之诚;作者的世无英才的慨叹,君臣相机、政治清平的向往,报国无门的忧思;尾联壮志难酬的痛悔。

六、结构方式:(1)起,引起紧扣诗题;(2)承:直承上文;(3)转:推开一层,写人;(4)合:收束全文。

七、简要说明艺术风格:

沉郁顿挫,“沉郁”指诗歌的情思特点:“沉”,深沉,沉厚。“郁”,郁陶,即许多的情感、忧愤蓄积于胸中。“顿挫”即抑扬,这里指语言声调的停顿、转折、轻重、徐急。

八、比较阅读: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是什么?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释】

①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八阵: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图:法度,规模。八阵图:聚细石成堆,各高五尺,纵横棋布。夏时为水隐没,冬时水退仍然出现。遗迹曾见与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相传诸葛亮所布八阵有四处,都在四川,以夔州最为有名。

②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③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④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译文】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赏析】

《八阵图》旨在赞颂诸葛亮辉煌的一生,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十个字,展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极端崇敬心情。后两句惋惜诸葛亮不能阻止刘备对东吴用兵,导致鼎足之势失衡,遗恨千古。全诗跌宕有致,感情深沉。

明确:1.都是咏史诗;

2.借以自抒怀抱;

3.对国家命运的期望。

课堂小结:杜甫的咏史诗是有其特点的,这就是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自身。《蜀相》不是为咏史而咏史,为歌颂诸葛亮而歌颂诸葛亮。而是借诸葛亮的功业未遂来慨叹自己的壮志未酬。同时也要求自己,自己的朋友“早据要路思捐躯”,像诸葛亮那样国而忘身;还希望唐肃宗能像刘备那样,能够信任像郭子仪等那样忠心耿耿的老臣。

九、固学(巩固练习):背诵诗歌

作业布置1. 做到导学案、固学案上的练习题。

2.课外搜集诸葛亮事迹,全面客观地评价他。

板书设计

蜀相(杜甫)

首联  叙事    起    以意逆志  知事儿         八阵图

颔联  写景    承              品味儿        功盖三分国,

颈联  议论    转              理趣儿        名成八阵图。

尾联  抒情    合    知人论世                江流石不转,

悲凉、伤感    沉郁顿挫                     遗恨失吞吴。

课后反思:

陈世虎

篇8:(高二选修)蜀相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3、学习这首诗借古抒怀的手法。

4、体悟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学习这首诗借古抒怀的手法。

3、体悟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学习这首诗借古抒怀的手法。

2、体悟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第一节

一、导入:

由《登高》入题。

二、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生于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之间,后半生颠沛流离,历经磨难。他的诗广泛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

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公元746年,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更风俗淳”的远大政治抱负,到京城长安应进士考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没有考中,困守长安少陵之西十年之久,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这一时期,他生活困顿,常挨饿受冻,过着屈辱的生活。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投奔在灵武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g,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三、诵读诗歌:

1、学生自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

2、指定学生诵读诗歌,教师点评:

3、诵读技法指导:

七言律诗的节拍有两种划分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诵读时每个节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这样诵读起来才会有抑扬顿挫的韵律。

4、学生齐读:

四、诗意讲解:

五、诗歌赏析:

1、刚刚我们明确了七言律诗朗读的节奏,那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感伤的、叹惋的。

2、诗歌中最能表现诗人感伤的、叹惋的感情的诗句有哪些?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诗主要是写谁?写到他

哪些事情?

诸葛亮。

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统一天下的大计,辅助刘备开创基业、建立蜀汉,又辅佐后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由此可看出诸葛亮这一人物在诗人杜甫眼中是怎样的形象?

“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5、那么这两句诗中包含诗人对诸葛亮怎样的思想情感呢?

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6、诸葛亮虽然有雄才大略,功业昭著,但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那么这一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呢?

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7、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

壮志未酬而含恨终生的英雄。

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失败的英雄人物对他们壮志未酬的深

深遗憾和共鸣。

8、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杜甫自己呢?

这英雄也包括着杜甫自己。

杜甫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忧国忧民的诗人。从小立志干一番事业(“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却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所以这句诗,寄托了诗人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杜甫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9、诗人对诸葛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在前面有没有表现出来?

首联中就有。

“丞相”: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能否改为“武侯祠”?为什么?蜀国的丞相,这个人当然就是诸葛亮。诗题作《蜀相》而不说“武侯祠”可知杜甫意在人而不在祠。)

“寻”: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

慕、缅怀、追思之情。

“柏森森”:松柏这一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常常作为坚贞品质的象征,作为

生命长青的象征。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

敬、缅怀之情。

10、颔联是写祠堂周围的景物。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自”“空”二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是这两句的关键字。

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与诗人无关,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六、背诵默写诗歌:

王斌

篇9:《蜀相》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①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诗人的情感。

②指导学生掌握诗歌借景抒情、反衬等表达情感的手法。

③教给学生高考“炼字”题的答题方法。

过程与方法:①诵读诗歌,品味语言,把握诗歌的情感。

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诗歌意蕴美。

②理解杜甫对“蜀相”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有关“蜀相”的典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情境:

观看教学辅助片《诸葛亮》之“鞠躬尽瘁”“星殒五丈原”等片段,感受诸葛亮这样一位贤相的高尚情操。

二、情景导入:

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写诗的圣人,那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读出他的“圣”呢?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己漂泊西南十余年,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但他想到的却是“天下寒士”。这是何等的伟大!忘记“小我”,时刻心怀“大我”,心系百姓疾苦,心忧国家命运,这就是杜甫的高尚之处。

杜甫在《访诸葛》一诗中这样说:“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他屡次拜访此地,到底要寻找什么?今天,我们来欣赏他的名篇《蜀相》,体会他的情感。

三、走进诗歌

1、诵读《蜀相》,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①多读,要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②可以采取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等方式,让学生都能够开口大声读。

2、品味语言,探究问题。

(1)合作探究一:分析人物与情感。

1.诗中哪些诗句写了诸葛亮,都写了什么事情?

明确:颈联和尾联。刘备三顾茅庐,诸葛辅助两主,星殒五丈原。

2.诗人写诸葛亮的意图是什么?要抒发什么情感?

仰慕其才华功业,自叹不如; 惋惜其事业未竟,聊以自慰。

3.“英雄” 指什么样的人?包括作者吗?

明确:泛指包括诗人在内的一切理想抱负没能实现的人。

因为天下英雄,有着共同的抱负,面临共同的命运,才如此惺惺相惜,

可以说后世的英雄为诸葛亮而悲叹、流泪,其实更为自己的命运而痛哭、流泪。 南宋名将宗泽,为国事愤忧成疾,临死前就是诵读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死。

4.杜甫和孔明有什么异同?

诸葛亮 杜甫

志向抱负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

境   遇 刘备――三顾茅庐

辅佐两朝,六出祁山

遇到明主,知遇之恩 早年仕途坎坷

晚年漂泊西南,疾病缠身

怀才不遇

命   运 出师未捷身先死  壮志未酬身先(已)老

明确:既有对比失落的感伤,也有同病相怜的苦楚。

5.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明确:壮志未酬。

要求学生联系所学诗歌,体会诗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如: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结:当时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方山河破碎,百姓涂炭,一心系念国家的诗人杜甫是多么渴望能有一位如诸葛亮一样的贤相再现,救民于水火之中。杜甫赞叹和凭吊他的历史功绩,这个角度既切合他身处乱世,渴望有圣君贤相来匡扶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同时暗示自己报国无门、功业未就的郁闷和隐痛。杜甫在这里以被称为“千古第一贤相”的政治家诸葛亮自况,抒发个人虽为黎民但心忧天下的仁人之心。

(2)合作探究二:品味写景的语言。

1.哪些诗句写景?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首联和颔联。点明怀古地点,“柏森森”可见环境之庄严、肃穆。

2.颔联哪个字用的好?有什么效果?

明确:“自”和“空”。反衬写法,再美的“碧草春色”,再动听的“黄鹂好音”,只因一个“自”一个“空”,就显得美景虚设,无人问津之感。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

--《杜诗解》

小结:总体把握诗歌的写作思路。

首联:寻找祠堂    (起)

颔联:祠中之景    (承)

颈联:诸葛功绩    

尾联:壮志未酬    (合)

四、拓展延伸

归纳高考题“炼字”题的解题方法。

怎么找“诗眼”--怎么提问?--怎么回答?

五、课后作业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诗歌的最后两句哪个字用的好?

2、 诗歌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六、课堂结束语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绝”--奸绝(曹操),义绝(关羽)智绝(诸葛)。我们来看看他的发明创造--八阵图,孔明锁,诸葛连弩,木牛流马,孔明灯……

我也要点燃一盏心灯,让它在夜空徐徐升起,那里有我对大家的深深的祝愿,祝大家学习进步,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板书设计)

蜀相   杜甫

首联,颔联:武侯祠    以景衬情

颈联,尾联:武  侯    以古抒怀

张晴晴

[《蜀相》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篇10:《蜀相》导学案(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蜀相》导学案(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蜀相》导学案

[明确目标]

1、知识和能力:

2、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示:请在明确本文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再进行“先学先练”活动。)

[合作探究]

1、整体感悟(赏析前提):

(1)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概括写出):

(2)触摸诗人, 明确大意(概括写出):

(3)置身诗境, 熟读成诵(课堂检查)。

2、品味探究(专题训练):

(1)本诗首联采用了怎样的表现形式?

首联在表现形式上是起句设问,对句自答,一问一答中透出对蜀相的思慕之情。

(2)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1)“诗眼”分别“自”、“空”。(2) “自”和“空”二字互文见义,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隔叶黄鹂,声音空自悦耳。因为诗人思慕的人早已逝去,诗人无心欣赏自然,大好春光只能“空自”存在,这就突出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慨叹。

(3) 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表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以凝练的笔墨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勾画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形象。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丞相祠堂的寻访,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诗人对忧念苍生、济世扶危的诸葛亮极其崇敬景仰,希望在当时安史之乱中也能有诸葛亮这样雄才大略而又忠心为国之人出现为国效力;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生不逢时、抱负难施的感慨。

(5) 以《蜀相》为例,说明律诗对仗的特点。

律诗要求颔联、颈联对仗。要求在一联中的出句和对句在句法结构上一致,同一位置的词语词性相同。如本诗颔联的出句“映阶碧草自春色”和对句“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就是如此。两句的定语“映阶”、“隔叶”都是动宾短语,“碧草”、“黄鹂”都是名词作主语,“自”、“空”是副词作状语,“春色”和“好音”都是偏正名词短语作谓语。总之,此联结构一致,词性相同,平仄相错,对仗十分工整。

篇1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蜀相》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蜀相》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背诵全诗,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意旨, 方法与过程: 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方法探究诗歌意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寄托他的雄伟抱负,他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抒发他的忧国深情,他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寄寓他的愤世感慨。他就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今天,我们学习他的《蜀相》一起走入他的精神世界,领略这位伟大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朗读成诵 感知文本 1、听读诗歌(听准字音、节奏、学习朗诵技巧) 2、自由模仿读(明确基调) 3、小组交流读 4、示范读(学生评点,教师指导) 5、表演读 6、自由读(争取背诵) 7、个人背诵表演 8、学生齐背 三、合作探究 解读文本 (一)学生独立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分小组探究,重点解决一个问题。 1、此诗为咏怀古迹诗,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有何深意?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蕴含诗人怎样的情感?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概括了诸葛亮哪些方面内容?抒发诗人何种情感?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英雄”是否包括诗人?如果包括,诗人为何“泪满襟”? 讨论形成答案后,各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板演答案。 小组互相点评答案,教师引导总结,得出主旨及探究主旨的方法: 情感:赞颂、惋惜、苦痛 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明确答案要点: 1、以“蜀相”为题点名写作对象,主旨是追思,仰慕,钦敬诸葛亮,以“蜀相”为题,更能体现这种情感。 2、①祠庙冷清寂寥,诗人对英雄业绩被人遗忘感叹,对忧国忧民的济世英才,难得的感慨。体现一种寂寞感伤情绪。 ②更突出诸葛亮的.敬仰,春色美好,鸟音动听,诗人无心欣赏,无心倾听,“伤心人别有怀抱”一心道思诸葛亮,(抓关键文辞“自”“空”分析,引导学生明确的“以意逆志”方法)。 3、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宏伟业绩,报国忠心,表现诗人对诸葛亮歌颂、仰慕。 4、“英雄”指壮志未酬,遗恨终身的仁人志士,包括诗人,“泪满襟”的原因: ①对诸葛亮功业未成的惋惜。 ②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所感动。 ③壮志难酬的苦痛。 (二)学生自主质疑,学生合作解疑 四、个性感悟,走出文本 读了《蜀相》,你对杜甫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的理想,他的忧思,他与他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的矛盾,都会使你心潮难平,假如1200多年前的杜甫能听到今天你的声音,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请以“杜甫,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 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学生朗读自己的文字,学生相互点评。 五、结束语: 如果把人比作诗,杜甫就是一首波澜壮阔的爱国诗; 如果把人比作画,杜甫就是一幅色彩瑰丽的中国画; 如果把人比作歌,杜甫就是一曲情感炽烈的民族谣; 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都深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心灵,让我们记住杜甫这个伟大的名字,记住这个伟大的灵魂。   教学后记:  

篇12:古代诗歌鉴赏(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要点:如何鉴赏古代诗诗歌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考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谓形象,就是诗人在作品中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是诗人形象思维的产物。

一、“诗中赏画” --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例如下面的两首诗: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里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不仅给人以画面美感,更促人深远的联想。

二、“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例如下的两首诗: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

赠别 杜牧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此诗写离筵寡欢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情,而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内与外是统一的。这种形象化的表情达意手法,要比直言好得多,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

在这两首诗中,“排云白鹤”与“蜡烛垂泪”形象,二者色调截然不同,前者是奋发向上的,后者是伤感愁苦的。所以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内在形象情感也就截然不同。

感知画面是基础,把握情感是关键,考生鉴赏诗歌形象时,要特别注意这两个环节。

三、组合意象,探究内涵(注意粗知简炼的人和事,特别是参与人活动的情节)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的融合与表现;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神以象通,物以貌求”《文心雕龙》)。品味意境感知意象,就要借助意象。

例: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析: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清幽、静谧的意境。

2、借助意象,体味情感。

诗歌的情景是水乳交融的(清代王夫之有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能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析: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其变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词人在好鸟娇花中叹人生的虽美好,终将消亡。但“似曾相识燕归来”寓意着消亡中又含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

例: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抗金收复失地的一生)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政绩斐然的愉快心情)

篇13:古代诗歌鉴赏(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适量的读练析强化学生的对古代诗歌的感性积累和鉴赏的思维能力。

2、强化学生适应各种题型的能力,尤其是主观题。

教学设想:

1、抓住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讲析,并进行有效的综合讲析,让学生对古代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要求学生背诵和欣赏一定量的诗歌作为训练的补充,以免学生只求做题,而忽略了古代诗歌鉴赏其实是一个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3、教师在制定教案时心里一定在装着学生,要真正摸清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必要的时候实施分层教学。

4、本知识点教学大约需要9课时,知识点强化训练解析3课时,综合检测讲练2课时,共约十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1、此知识点出现的背景分析。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之典例例析

一、此知识点出现的背景分析:

在高考考试说明中,有三个变化最大的项,古典诗歌鉴赏由客观题变为主观笔试题,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明说:

古代诗歌的考察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是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有所偏废。

张伟明的说法指明了古典诗歌欣赏的四个方面,综合起来说就是“三鉴赏一评价”,

由于这道题是以主观题型出现,难度不太大,而且与以前的客观题型应该存在着一定联系,这个联系应当是题目语言导向性。就目前所见到的试题而言,具体的题型可分为两种:有话语引导的填空题型和无话题引导的短评题型,也有的是二者结合,题型很不一致,说明我们还处在摸索阶段。但是我们在训练时不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高能力培养上达到一般能力的收效。

二、古诗分解讲析:

(一)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04典型考题]

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北京卷)

解题思路:分析诗歌所写人物形象或物象的.外形(颜色、特点、形状等)和内神(品格、精神、气质等)。

答案示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概念解析】

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意象”及对“形象”的理性思考。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常用方法】

一般的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其他三个方面的鉴赏和评价一般也使用这个思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却重点,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鉴赏诗人形象的思路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方法一致,一般从其“社会地位”“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宜出现这些字眼,我们在这时借用的是它的方式和思路。

【例题剖析】

1、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参考答案:

⑴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

⑵诗人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

3、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评分标准: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说解,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缺第一方面,扣2分;没有分析,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分内容,扣3分;不能围绕中心写,扣3分。

误例:

⑴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0分。

⑵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判为0分。

⑶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无论是何种原因,在敬亭山上屹立的仍然是衣襟似云,须发似烟的诗仙形象,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弧比傲比豪迈。

误例分析:这是对李白的客观而公正、简洁而诗性的评价,但不合本题的要求,只能判为0分。

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其性质,在理解诗歌深层内涵的基础上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3、阅读下面三首宋诗,完成后面的习题。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孙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省,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牛 王安石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

这三首诗显示出“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请各用一句话阐明。

第一首:           第二首:          第三首:

答:(1)“病牛”心有不平而无怨尤。(2)“老牛”在结了债之后的轻松与满足之中,追求平和与淡泊的生活情趣。(或无争无求自足)(3)“牛”朝暮耕耘全是为了人们的利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决不索取。

篇14:《蜀相》导学案,学生版 (高二选修)

《蜀相》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过程与方法: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把握文中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知人论世:(学生展示课前预习, 教师适时补充强调。)

作者简介:

杜甫,字   ,诗中常自称      ,晚年曾做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部,所以后人又称他为       。其作品完整地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      。他本人也被称为     。他的诗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     高峰,他写过两组著名的诗歌:《三吏》、《三别》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          诗人,字      ,号        居士,其诗风豪放飘逸,清新自然,素有        之称,杜甫称赞李白:“          ,诗成泣鬼神”

李白杜甫合称“         ”。

三、诵读感知,觅得诗心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代诗文,尤其要重视诵读。

诵读指导:《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  和 X X一X X一X一X X。 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

2、纠正字音。           3、集体再次齐读。

4、把握诗歌情感基调。--           、         。(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5、请班里朗读水平最高的同学来读一读。(同学们推荐)

6、诗言志。我们读诗,要学会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

“      ”字。因为作者表达的是对诸葛亮的            之情。

“      ”字。因为全诗表达的是作者的            之情,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而惋惜,为不得志的英雄而惋惜。

7、小结: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的正是这两种情感:对诸葛亮的            之情以及对他和像他一样的英雄                  、功业未就的      之情。

四、涵咏字句,品出诗味

(一)、解题:哪个同学谈谈对题目的理解?谈谈标题改为“诸葛祠”好不好?

“蜀相”就是            。公元221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刘备在四川成都立国称帝,历史上称为蜀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所以杜甫称诸葛为“蜀相”。

。因为本诗表达的感情是                        而不是诸葛祠。全诗着眼点在                        不在诸葛祠这个地。如果用诸葛祠就偏了。

(二)、揣摩词句 研读景情关系。全诗八句四联,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前两联,即首联和颔联):写                                 。

1、开头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题为“蜀相”,却从“丞相祠堂”写起,有何用意?“柏森森”用在诗中有何深意?

答:                    ,点明                                             。

从“丞相祠堂”写起,而题为“蜀相”,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                。

一个“       ”字突出了这种感情。因为心思其人,所以才要         其庙。

“柏森森”一词,“森森”是             的意思。一是写出武侯祠的                 的气氛,适合追奉先人;二是衬托诸葛亮                 的形象,表现了历代人民对诸葛亮的         ,

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           之情。

2、第二联中“自”、 “空”如何理解?

答:第二联写              。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感叹。“自”与“空”使

写出祠中                  的景象和气氛,渗透着作者瞻仰祠堂时               的内心感受。寓      于      ,耐人深思。

第二部分(后两联,即颈联和尾联):写                        ,是主旨所在。

3、颔联上半句何以写刘备三顾茅庐?是否走题?

解答:这上句实为从                  诸葛亮的      和      。下句则是对诸葛亮

的最精辟的概括,赞扬他                       的的精神。是      描写。两句是工整的对偶句。

4、尾联“英雄”具体指哪些人?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英雄指像诸葛亮一样              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也包括            ,从小立志干一番事业,却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

因为许多人与诸葛亮的        相似,也壮志未酬,他们甚至还不如诸葛亮,如杜甫,尽管想当贤相,却不得重用,只有            的份,因此必然会“            ”。

5、本诗的主旨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人借歌颂                                           ,惋惜                     ,

抒发了                                                                  。

6、总结: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内容特点: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            志向,抒发对古人的            之情;

②抒发            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            ,同情                 ,担忧                   ;

④悲叹            ,壮志难酬。

刘芳

篇15:《庖丁解牛》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庖丁解牛》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一、教学思想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不仅仅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结合这一理念,设计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主研读,讨论交流中学习课文,体悟人生。

二、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的研读,使学生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从而做到“踌躇满志”地为人处事。

2、结合文本虚构出庖丁的成长历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发掘本文的内涵,结合现实生活领会文本的深刻的含义,从中领悟出为人处事的道理。同时体会寓言的多义性。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归纳“为”、“乎”、“然”、“于”等虚词的用法。

(1)为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

③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因为。)

(2)乎

①技盖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

②进乎技矣(相当于“于”,可不译。)

③依乎天理(同②)

④而况大L乎!(表疑问语气,呢。)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

(3)然

①奏刀d然(象声词词尾。)

②因其固然(副词词尾,表“……的样子”。)

③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④怵然为戒(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

(4)于

①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

④虽然,每至于族(动词后缀。)

2.成语解释:

(1)、游刃有余:现在使用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2)、目无全牛:现在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3)、踌躇满志: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4)、切中肯綮:肯綮,中肯。此语指能正好击中最重要的关键。

3.翻译句子:

a.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p:

手接触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手之所触”等句均由指示代词“所”加动词“触”等形成名词性词组,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意为“接触的地方”。“手”为句中定语,“之”是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结构助词。)

b.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L乎:

从未碰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的地方,更何况大骨头呢?(尝,动词、试,这里可作“碰到”、“接触”之意。技经肯綮是“尝”的宾语,这里提到动词“尝”的前面,“之”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c.恢恢乎其游刃有余必有余地矣:

骨节间的空隙宽宽绰绰地,它对于刀刃运转必定是有余地。(恢恢宽绰的样子;乎,形容词尾;“其”,代词,代上文的“间”。)

3.讨论本文的段落及大意。

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庖丁技术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道。

4.讨论文章细致生动的描写。

第1段,作者描写了一个场面:庖丁解牛。但是,作者是以动作描写为主,一连用了5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解”,然后分别描写手“触”、肩“倚”、足“履”、膝“p”,这一系列的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描写,已初见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接着作者侧重描摹他解牛时进刀而发出的声音,又对这声音用了两个比喻。描摹声音时,用了两个拟声词:“砉”、“d”;两个比喻是“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地描写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表现了一个至高境界。

5.三个境界的理解:

第三段描写引人入胜,文章从文惠君赞叹询问引出庖丁回答的一段话,这段答话层次分明,先总括一笔“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然后分述原因和过程,最后又以文惠君的话作结,环环相扣,十分紧凑。并由之反映庖丁解牛三个境界,使我们得到了一定的启示。对突出全文的中心,起到重要作用,是后面叙述抽象道理的依据。有之,才能使读者对庖丁的“经验之谈”心服,才有其感染力。

三个境界的分析:

第一境界:  (三年内)始之解牛,所见无非牛者。(这是积累上热知阶段,也是专心致志于学习解牛阶段,反复实践的阶段,通过“更刀”的过程。是认识阶段。)

第二境界:  (三年后)庖丁解牛未尝见全牛也(目无全牛)(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就可以以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第三境界:1.娴熟的技艺来自“依乎天理”,故能“以神遇而不以自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2. 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解了数千头牛,仍“新发于硎”这也用一个角度表现出他解牛技艺的“游刃有余。”

3. 庖丁的解牛从不掉以轻心,每次都如此。“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应乃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说明他真的是“道也,进乎技矣”。

由学生自己谈实践出真知等体会。(引导学生抓住“熟能生巧”,“反复实践”、“积累经验”、“认识并掌握规律”等来谈,只要这样做了,就能够与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6.概括本文主题

明确: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车船累经验,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二)导入(2分钟)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人家很会讲故事。人们透过他简单而生动的故事,往往可以明白很多深刻的道理。我们曾经听说过的“庄周梦蝶”、“鲲鹏”的故事就是出自他之口,这位老人家就是庄子。今天我们来看他另一则故事--《庖丁解牛》。

(三)课堂活动过程

1、复述故事。(3分钟)

请一位同学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用幻灯片显示《庖丁解牛》的漫画。)

(设计意图:结合漫画来复述课文,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课文,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这个同学的讲述,我们想一想,庖丁解牛的外在特点是什么?

幻灯片显示:问题:庖丁解牛的外在特点是什么?

明确:庖丁解牛时的动作姿态和解牛时发出的声音均符合音乐和舞蹈节奏。)

2、发挥想象,编写故事。(10分钟)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细读文本,整合文中的材料,合情合理地虚构故事。也为后一个环节提供必要的铺垫和素材。)

由上述介绍可见,庖丁解牛的刀法可谓出神入化,实乃高手中的高手。相信当年文惠君一定金口玉言,封他为“名庖”。我们知道,但凡是名人,成名之前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一段曲折离奇的成长历史。那今天庖丁的这段“神秘”往事就要靠我们来揭开。请大家结合课文,发挥想象,编写这《一代名“庖”的成长历程》。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发言。(请1-2人发言。)

(小组讨论说明:在班级教学组织操作上,全班按座位分成四人或六人一组,设组长一人。组长组织讨论,小组得出结论性的意见或答案,指定一个同学代表小组发言--发言人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

庖丁的“解牛经”-- 实践与规律。

a.始解之时--所见无非全牛      技术一般的阶段   目有全牛   (不懂规律)

b.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技术高超的阶段   目无全牛   (认识规律)

c.方今之时--神遇不以目视      进入道的阶段     游刃有余   (运用规律)

(2)学生发言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编写的`故事简短总结。

幻灯片显示:标题:一代名“庖”的成长历程

要求:尽可能多的使用原文中的材料。

教师总结思路:始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月更刀

苦练中……

三年之后:目无全牛--岁更刀

苦练中……

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刀刃若新发于硎)

3、透过故事,探讨人生。(25分钟)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解读文本,透过文本形成个性化的观点,言之成理即予以肯定。)

一般来说,人一旦成名之后都喜欢出书,用他的亲身经历教给世人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如果庖丁也要写一本--《庖丁论人生》,那从这本书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到那些人生道理呢?现在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历来谈谈,课本中的哪些情节、文段教给我们怎样的道理。

(1)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发言。(18分钟)

(2)教师小结:人处身错综复杂的社会,面对纷繁的事情,应先了解事物的道理,顺应自然而行,尽可能的避开种种矛盾冲突。但不免遇到困难、冲突时,则要全神贯注,谨慎处理。在困难解决后,应及时收敛锋芒,低调做人。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生存于这个社会之中。(2分钟)

(幻灯片显示:庖丁论人生)

教师从以下方面把握: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了解规律,掌握规律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抓住本质,用心处事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顺其自然,不强求

技经肯綮之未尝--避开锋芒,从长计议

以无厚入有间--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每至于族……行为迟,动刀甚微--不莽撞,谨慎行事

善刀而藏之--收敛锋芒,低调做人)

(3)以上是我们从《庖丁解牛》中探讨中的人生哲理。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也应该留意到,在文段的结尾文惠君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那文惠君当年从庖丁的经历中得到的“养生”哲理又是什么呢?请大家看这样一段文字:(5分钟)

(设计意图:在个性化解读之后回归原文,了解作者的观点。同时也体会寓言的多义性。)

幻灯片显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养生主》 庄子主张一切顺其自然,反对人为。庄子不重视人的形体躯壳,不强求物我的分别,不承认知识的地位,不计较事情的成败,而应该顺应自然之道。)从中可知,当年文惠君看到的是一种一切顺其自然,反对人为的养生之道。从而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则小小的寓言故事,阅读的人人生阅历不同,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审视的角度不同,就可以读出不同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多义性。

(四)课后作业

选取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结合学习生活实际,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感想。

篇16:合欢树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合欢树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

品味词句意蕴

教学难点:

“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方法:颂读法,归纳法,探讨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古往今来,关于母亲的故事、文章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文章有《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绵绵的爱化作了密密的针脚。冰心在《繁星》中写道“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母亲的怀里”可见,母亲还是儿女心灵的港湾,这一类的文章还有很多。每个人笔下的母亲都不尽相同,因为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个人的体验不同。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二、课文分析

(一) 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老师朗读第一段,指定一排学生依次朗读课文,熟悉文本,看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出示课件)

明确:年龄           “我”           母亲

十岁           作文获奖        做裙子

二十岁          双腿残废       做各种事情

三十岁          小说发表       不在人世

三十多岁        聊起合欢树      已死多年

(看幻灯提问题)由这张幻灯片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文章题目叫《合欢树》但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写到合欢树,有什么好处?

明确:(1)条理清楚    (2)与邻居闲聊时提起,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二) 分析把握母子间的亲情

母亲对儿子

1、在这篇描写母亲的文章中,你认为最能体现母爱的是哪些段落?

明确:第2、3两段,也就是作者二十岁的时候。

2、在这两段中写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

明确:为“我”治病;为“我”借书;推“我”看电影;鼓励“我”写作

小结:可以看出母亲不仅关心“我“的身体,更关心“我”的精神,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

3、这两段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各找出相应的句子来。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句子(略)

4、通过这些事情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找出相应的句子来,全文还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明确:乐观、坚强、执著 聪明 美丽 善良 热爱生活

儿子对母亲

1、对这样一位为自己付出太多的母亲,在母亲死后多年,儿子对母亲又是怎样的感情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感激、内疚、   句子(略)

重点分析内疚之情。(1)母亲原本是一个聪明、爱美、善良、热爱生活的人,在自己没得病的时候,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母亲陷入了无止境的忙乱,一次次的失望,而且,史铁生的母亲在49岁时就死去,他一直觉得母亲的早死与自己有关,所以,对母亲,史铁生是怀有深深内疚的。

(2)对母亲住过的房,栽种的合欢树,作者的态度是有变化的。从不愿去到想去看看一直到后悔没早看。不愿去既是无法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也是无法面对自己深深的内疚之情。想去看,表明作者从内疚中解脱出来,终于可以理智的接受现实。因为他觉得母亲太苦了,死亡或许是一种解脱。

2、句子理解

理智起来的作者可以静静回忆与母亲曾经的事情,所以文末写道“悲伤也成享受”可见对母亲怀念之深。

小结: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内疚之情并不是完全隔离开,也没有先后之分,两种感情是交织在一起的。

(三)理解合欢树的象征含义

1、文章主旨是母爱,合欢树与母爱有无联系?这运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有联系,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种。运用的是象征的手,也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写人的手法。

2、你认为合欢树象征的是谁,为什么?

合欢树既象征母亲也象征作者。合欢树是母亲亲自栽种,寄托着母亲的希望,所以象征着母亲。同时,合欢树从弱小到花繁叶茂,象征了作者的成长。(出示课件)

3、作者有没有成长起来呢?让我们来看史铁生的介绍,请大家注意作者的笑脸。(出示课件)

小结:史铁生在人生的黄金年龄,在最该张狂的时候突然瘫痪,这是他的不幸,但他有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母亲又是他的大幸,难怪史铁生在好几篇文章中满怀深情的回忆母亲,让我们一起阅读相关资料。

三、课外拓展(出示课件)

提问:这些片断反映了史铁生对母亲怎样的感情,与课文中的感情是否一致?(明确:一致,感激与内疚)

小结:史铁生的这些文章之所以感人至深,主要的原因是他写的是真人真情,是肺腑之言,所以,我们作文时要抒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抒写自己的真性情。

四、质疑

大家对这篇课文还有什么问题?(略)

五、布置作业(选做)

1、课外阅读史铁生的文章,体会其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2、亲情是永恒的主题,学习本文以物为感情载体的方法作文。

结束语:让我们在满文军的《懂你》这首音乐中结束这节课,愿母爱的光辉永照每个人心田,更愿我们都能理解自己的母亲,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母亲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3.体会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母爱。

二、教学重点:

1.作者母亲母爱的特殊性

2.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

“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初步体会作者母亲对他的爱、母子情深。

听朗读录音《秋天的回忆》

请学生朗读《我与地坛》节选

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创作奖。那么他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学生默读《合欢树》

(第一课时结束时,布置思考题:见第二课时的三个环节)

(二)、作者母亲是普通的母亲,母爱的利他性与无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是母爱的共性所在。作者的母亲她具有所有母亲所拥有的母爱。同时,由于儿子的伤残、儿子的倔强,这种母爱与一般母爱是有她的特殊性的,应当去解读去体验(体会文章中相关的语句包含的母爱)。

共性

(1)给“我”治病:

▲“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动作描写)

▲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作者的母亲为什么要用偏方为儿子治病?是希冀万一的可能的出现,是持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自将儿子的胯部熏成烫伤后,母亲一味自责,如果伤口不好的话“她非疯了不可”。我想这就是母爱,无私、执着、坚定、宽厚、仁慈。如果医术上有可能,任何母亲都会说,把我的腿换给儿子。

(共性的爱的表现可略去,请一位学生朗读有关段落即可,即第三段)

特殊性

(请学生找出相关段落,然后全体朗读,体会母亲语言的深层含义)

(2)为“我”借书:“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3)推“我”去看电影:“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

(4)鼓励“我”好好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

母亲鼓励儿子写小说则是这个母亲更深层次的爱心。《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早年看过一部日本故事片《狐狸的故事》,当小狐狸成年之后,母狐狸撕着咬着将小狐狸赶出家门,在《早安,大地》的背景音乐中小狐狸孤独的走向远方,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其实人类亦如是。作为新陈代谢的规律,父母要早一步离开尘世,所以让自己的孩子成材,自立于社会是千千万万母亲的心愿,所以狐狸的“放弃”养育是母爱更高的境界。

作品中母亲的几句话意蕴很深。

“那就好好写吧。”--作者的解读是母亲对他治好腿终于绝望了,因为母亲别有考虑了。

“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首先照应了文首作文得奖和母亲自小喜欢文学的事,而深层的意思是二十来岁,无论你我,都有创作的冲动,写小说,搞创作是一个普通人“应有之义”,不是一个残疾人所专有,更不是仅仅为将来谋生的手段去写小说,她用自己平静的言语掩饰内心的不安,以这种方式去维护一个残疾儿子做人的尊严。任何一个伟大的母亲对自己残疾的孩子总希望当一个普通孩子养着,但她们又总是“为之计深远”,所以作者说“她心里太苦了”。唉,何等伟大的母爱!

(三)、可以表现母爱的东西很多,作者为何独选“合欢树”?文中几次出现“合欢树”?分别有什么作用?

合欢树是作者情感的一种寄寓,并折射作者对母爱对命运对生命的感悟。   合欢树,落叶乔木,夏天开红色的花。得名由来:对称的叶子,入夜就两两相合的缘故。而作品中的合欢树是这篇抒情作品中的外界景物。

文章共有四处写到合欢树:(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可略讲)

深层形象,可能没有标准答案,见仁见智罢了。大体可以作如下的解读:

合欢树这个象征体体现了生命现象,

--合欢树的成长经历与作者的成长经历有类似之处。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通过对合欢树的描写表现作者的命运的一种感悟。

--母亲是合欢树的栽种着、呵护着,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母亲还活在人间,就活在那棵合欢树里,因为那棵树是因母亲的双手、母亲的心灵而存活下来、并枝繁叶茂的。合欢树是母亲曾经活在世上的见证,象征着母亲的芳泽和恩德造福于儿女与他人。小孩看到的树影,不仅仅是树影,更是一位伟大母亲的身影,母爱的恩泽已经渗透生命的深处。。他对树影儿的注视是母亲的芳泽对他的吸引,是心灵的感应。

--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载体,母亲为他牺牲太多,如果他自己不残废,母亲可能有另一种活法。合欢树融入作者对母亲无以回报的愧赧之情,作者的绵绵情思与合欢树共存。合欢树是母子合欢的感情附丽。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小孩子?小孩暗合作者看到树想到母亲的心情 这个小孩子可以理解为一种生命现象,对合欢树庇荫的感恩是不需要理由的,毋需知道合欢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生命对母体有与生俱来的依恋,合欢树既是母子合欢的感情附丽,作者将自己对母亲,对合欢树,对自己命运的感怀,迁升到整个生命现象的叹喟与感悟。人处于逆境不必惊慌,人生或许不可避免的会遭受痛苦,完美的人生或许并不存在。新陈代谢不可抗拒,而生命总那样因因相陈,敬重生命,母爱永存!!

篇17:《将进酒》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将进酒》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将  进  酒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掌握诗歌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反复吟咏,明确作者的抒情层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批判的看待李白“及时行乐”的观点,学习李白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导入

同学们一定能朗诵李白与酒难舍难分的传世佳作吧?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二、题解背景

1、作者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

2、《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沉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这种反抗方式,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仙表现不事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似。

三、自学检查:

1、指出下面加线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C

A、馔玉(zhuàn) B、恣意(zì) C、将进酒(jiāng) D、欢谑(xuè)

2、下面通假字中有错的一项:C

A、径须沽取(沽:酤)       B、所守或匪亲(匪:非)

C、与尔同消万古愁(尔:你) D、卒廷见相如(廷:庭)

3、解释下面“将”的意义:

①将进酒(  )②呼儿将出换美酒(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⑤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⑥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

①请;②拿;③扶持;④带兵的人;⑤带领; ⑥助,在动词后,没实在意义

四、听朗读,正音

五、作品基调

基调指的是一篇作品整体上的感情色彩或氛围。

本诗的基调: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六、情感线索

先写悲(开头四句)--叹流光易逝

次写乐(“人生”以下六句)--喜朋友相聚

又次写愤激之情(“钟鼓”以下六句)--渲不平之气

最后写狂放之情(“主人”后)--豪放中含悲凉意

七、诗歌赏析

1、以黄河起兴有何作用?  感叹时光易逝

2、面对时光流逝,作者首先想到什么?

即使人生只能暂时得意,也要纵情高歌,把酒言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坚定信念,乐观豁达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

全文主旨       痛苦、愤慨

4. 作者表现“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为何偏偏选陈思王为例?

陈王,即曹植。遭其兄曹丕猜忌,监视,一生才学无可施展,遂借酒销愁。其狂放不羁的性格与李白极为相似。

5、作者狂放疾呼“与尔同消万古愁”,这里的万古之“愁”该如何理解?

“抱利器而无所施”是古代贤人逸士的旷古愁思。这种怀才不遇的愁怨古而有之,故称其为“万古愁”。

八、研究讨论

比较主旨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上的异同。

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总起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后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在表达形式上二者的不同是很明显的。前者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后者是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之所以有上述不同,可能跟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和所选用的题材有关。《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初离长安之时,诗人余恨未消,又以游仙为题材,而“安能”二句有卒章显志的作用,不能不直截了当地说出诗人心中的意愿;而《将进酒》作于此后约七年光景,又值朋友欢聚饮酒,尽吐胸中块垒,也要跟饮酒合在一起说,因而只能采用曲达。

九、《将进酒》测练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径须沽取对君酌。沽:通酤,买。酌:喝。

2、钟鼓馔玉不足贵。馔玉:古义:美好的'饮食;今义:馔:饮食;玉:玉石。

3、与君歌一曲。歌:唱。

(二)、说说下列句子的诗意。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表丝暮成雪。

你没看见吗?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你没看见吗?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生得意时应该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着明月。

(三)、填充题:

1、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悲),一落笔就写楚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写(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2、本诗的主旨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的鄙视和蔑视)的态度。

3、李白的浪漫气质和狂放的性格充分体现在诗中对夸张的运用,如(朝如青丝暮如雪);(与尔同销万古愁)等。

(四)下列对诗中的诗人形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

A、诗人怀着平生之得意,又逢老友相聚,纵酒狂歌,互诉衷肠,感到无限快乐。

B、诗人大声呼喊不喝上“三百杯”誓不罢休,表现他已从悲感中突破,豪气洋溢。

C、诗人频频举杯相邀,气氛热烈,酒到高潮,情不自禁狂歌起来。

D、诗人高歌后酒兴更浓,不惜宝马金裘换酒畅饮,活现慷慨爽快之态。

十、拓展延伸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

这是谁的诗,他们对李白饮酒过度持何态度?

你对李白“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

“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是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亮剑》中楚云飞和李云龙见面时的第一句话。

出自杜甫《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李、杜二人均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两人虽然相差11岁,且性格炯异,但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仅《李太白全集》中就收录杜甫写给李白的诗11首。《不见》中云“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中又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短短二十八个字,写尽了李白的精神、神态、性格和嗜好,是一幅形神兼备的”诗仙"李白的生动画像。

晚唐诗人皮日休曾作《李翰林诗》云:“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也即指出,李白是因醉酒致疾致命的,就连升天的灵魂都带着醉意。

现世学者郭沫若由“腐胁疾”得到启发,从医学角度进行研究推测,认为李白六十一岁曾游金陵,往来于宣城、历阳二郡间。李光弼东镇临淮,李白决计从军,可惜行至金陵发病,半途而归。此为“腐胁疾”之初期,当是脓胸症。一年后,李白在当涂养病,脓胸症慢性化,向胸壁穿孔,由“腐胁疾”致命,最终死于涂。

黄小超

篇18:《蜀相》《书愤》教学设计(高三选修教案设计)

《蜀相》《书愤》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选修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 围绕《蜀相》《书愤》分析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社会角色等一系列文化现象,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了解古诗“借古人酒杯浇胸中块垒”构思和反衬的手法。

2.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答题能力。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教学设想

1.以《蜀相》《书愤》两首诗歌为文本,探讨离乱之世中国古代士子的人格精神。

2.点拨、讨论、讲析相互结合,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3.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含英咀华

二.新课导入

他是一位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诗人,他用嘶哑的歌喉和着血泪唱出了盛唐气象破灭的悲哀,他是仁爱传统精神的集大成者和诗中圣哲。

他是我国古代存诗最多的诗人,他是一位至情至性的情痴,也是南宋小王朝壮志难酬的执著的斗士;他曾经空有补天之志,却长恨报国无门。(文学作品的教学,教师语言应尽可能有张力,富有诗意和哲理。)

【板书】杜甫 陆游

三.走近杜甫、陆游(了解生平是知人论世的前提)

杜甫(少陵野老):巩县少年--陷身长安--寓居草堂--漂泊夔州--客死湘江

陆游(放翁):科举除名--绝恋沈园--载浮载沉--临终示儿

【板书】蜀相   书愤

四.披文入情,探讨文本

●整体感知

【诵读】先读《蜀相》,后读《书愤》。通过诵读,熟悉作品,从不同角度体会诗中的

意境。《蜀相》抒发的是追怀叹惋的心情。《书愤》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文本探究】

1.一个标题--《蜀相》;

2.两个“诗眼”--“寻”“愤”;

3.三个人物--杜甫、陆游与诸葛亮

(删繁就简,以此落实单元教学目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同时为下个环节铺垫。)

五.问题延伸

从杜甫、陆游探讨离乱之世中国古代士子的人格精神。

(该课案设计的中心问题。选修与必修是否应该有区别?如何区别?)

六.课堂检测(通过示例,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答题能力和技巧)

怎样理解《蜀相》颔联中“ 自”、“ 空”二字的意蕴?并尝试比较《蜀相》和《书愤》中的“空”字的运用。

七.课后作业(巩固)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蜀相》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蜀相教学设计一等奖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蜀相教学设计

蜀相 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吟咏诗韵教学设计总论 教案教学设计

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远行希腊》(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菩萨蛮》 教学案例(高二选修)

《长恨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18篇)】相关文章:

高二数学选修1.1教案2022-09-10

《蜀相》说课稿2023-06-04

人教版选修四焓变反应热教学设计2023-09-23

高二历史人教版教学设计2022-06-29

语文备课组教学计划2024-05-06

高二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个人2023-03-11

备课组学期教学计划2022-05-26

《大铁棰传》 教学设计(高二选修教案设计)2022-11-28

蜀相教案2023-03-25

高二语文近体诗教案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