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试题

时间:2023-06-02 07:48:31 试题试卷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初三化学试题(共9篇)由网友“灵芝小狗”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初三化学试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试题

篇1: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1分,共15分)

1.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 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金属或合金 D.难溶性碱 2.将铁钉置于下列四种环境中,容易生锈的是 ( )

A.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B.置于干操的空气中 C.浸没于煮沸的水中 D.浸没于油中

3.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2、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 A.稀硫酸 B.盐酸 C.石灰水 D.硝酸银溶液

4.—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 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①苛性②碳酸 3浓盐酸 ( ) ④浓硫酸 ⑤熟石灰

A.①⑧ B.②④ C.①⑤ D.④⑤

6.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 A.发明黑火药 B.创造湿法冶金 C. 改进纯碱的生产 D.发现了新元素

7.现有①Ba(NO3)2:溶液、②KCI溶液、3.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 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 A.①②3④ B.①④3② C.④3②① D.④①3②

8.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 A.1种 B.2种 C 3种 D 4种

9.CuCI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 A.Zn B.Cu C.Zn和Cu D.Cu和Mg

10.不符合“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的反应是 ( ) A.盐酸和硝酸钠溶液 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C.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D.硝酸和碳酸钙

11.某工厂排放的五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铁粉 D.盐酸 12.以铁矿石(含Fe203)为原料炼铁时,一氧化碳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燃料

13.某溶液中含Fe3+,Mg2+,S042-,NO3-,其中Fe3+,Mg2+,S042-的个数比为3:3 :1,

可推知溶液中Fe3+,S042-,N03-的个数比是( ) A.3:2:1 B.1:2:1 C.3:1:15 D.3:1:13

14.分别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FeCI3 、Ba(OH)2、KNO3, B.Na2CO3、CaCl2、Zn(NO3)2 C.CuS04、KCI、NaCI D.MgCl2、NaN03、Na2S04 15.欲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Na2CO3)选用稀盐酸· B.C(CuO)选用稀硫酸 C.NaCl溶液[Ba(OH)2]选用硫酸铜溶液 D.MnO2(KCl)选用水

二、选择题(以下各题各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2分,本题共10分)

16.把足量的.铁粉,分别加入到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中只有的是 ( ) A.Na2S04 CuSO4, B.H2SO4 CuS04 C.HCl H2SO4 D.CuCl2 Cu(N03)2

17.在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 A.Fe B.Fe2O3 C.CuO D.FeO

18.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有化学反应发生,但既无沉淀生成,又无气体放出的 是( ) A.CaCl2、KOH、Na2C03 B.NazC03、BaCl2、HCI C.K2SO4、HCI、NaOH D.CuS04、HCl、NaCl

19.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有: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⑧铁钉的质量

减轻;④溶液的质量增加,以上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⑧ B.①⑧④ C。①④ D.①②⑧④

20.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K+、

-2-2++- OH、C03、Ba、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 ( )

+-++- 2- A.K、OH、H B.K、OH、C03 2+---+2+

C.Ba、OH、NO3 D.OH、K、Ba

三、选择题:以下各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本题共10分)

21.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的是 ( ) A.C02 B.Na2CO3 C.H2S04 D.Na2SO4 2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A.BaCO3→BaCI2(溶液)→BaCO3↓

B.CaCO3→CaO→Ca(OH)2(溶液)→NaOH(溶液) C. Cu→Cu0→Cu(OH)2→CuSO4(溶液) D.Fe2O3→Fe→FeCI3(溶液)→Fe(OH)3

23.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2mI试样于 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丕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加入少量盐酸, 观察现象 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 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D.通适量CO2气体,观察现象

24. 分别表示三种物质,则X代表的物质是 ( )

A.Cu B.Fe203 C.Ba(OH)2溶液 D.AgN03溶液

25.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钾、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式样少许溶于水,加入过量的

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物质的组成中 ( )

A.一定有K2SO4 B. 一定有NaCl C.一定有Na2CO3 D.可能有NaCl 四、填充题(本题共40分) 26.(4分)制作松花蛋所用的配料主要有纯碱、食盐、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水等物质,制作

时需要将它们混合并充分搅拌,根据所学知识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7.(2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时,溶液变黄,并常有气泡产生,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2分) 将一根光亮的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是______ , 这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______ 。

29.(2分)向水中加入 ______ 或 _______ 物质后会产生放热现象。

30. (4分)在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 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 滤纸上显出一间红色小屋,最后喷洒C时红色小屋又消失了,回答下列问题:滤纸上的小屋事先是用______ 试剂画出的。无色溶液A是_______ ; B是________ ; C是_______ 。

31. (7分) 以氢氧化钾为例,根据碱的通性,写出氢氧化钾的主要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2. (5分)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下列事实:

(1)露天堆放的生石灰逐渐变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纯碱和熟石灰制取烧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纯碱中加入盐酸,有大量气体放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锅炉中的水垢可以用盐酸来清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钉放在硝酸汞溶液中表面会产生一种银白色的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9分)硫酸铜与某些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写出3个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并分别说明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回答:(1)第一步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第三步实验中滤纸上A是 ___________ ,滤纸中B是 ________________; (3)第四步实验中加入过量的C溶液是 __________ ,其目的是 ___________。 五、简答题(本题共4分)

35.(4分)已知盐酸溶酸中含有水分子(H:O)、氯离子(Cl—)和氢离子(H’),该溶液能使紫

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请你猜想在盐酸溶液中可能是哪一种微粒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36.(5分)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铁、硫酸、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 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初三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废液进行了如下试验: (1)取废液观察,为无色溶液;

(2)取废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入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3)另取废液,向其中加入铁粉后,产生大量气泡。

根据以上试验现象可推断,废液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_,肯定不含有____________,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 。

37.(5分)用铁屑、铜粉、高锰酸钾、稀盐酸四种物质为原料,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取氯

化亚铁,请写出各步化学方程式。

38.(11分)古都南京的地铁建设已经破土动工。考古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从地铁建设工地出土

的文物,对两件文物的表面物质A和B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请你根据上图实验现象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__________ ; C __________ ; D _________ ; E _________ ; F __________ ; G __________ ; J ____________ (2) 写出下列转换的化学方程式:C →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 →H+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 + K→L ____________________初三化学酸碱盐单元测试题以及答案______________。 (3) 在博物馆例很少见到由J制造的完好文物,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篇2: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四、填充题(每空1分) 26. CuO+H2O=Ca(OH)2

Na2CO3+Ca(OH)2=CaCO3↓+2NaOH K2CO3+Ca(OH)2=CaCO3↓+2KOH 27. ①Fe2O3+6HCl=2FeCl 3+3H2O ②Fe+2HCl=FeCl2+H2↑ 28. Cu、强

29. CaO 浓H2SO4. NaOH

30. 酚酞或NaOH溶液 水 NaOH溶液或酚酞

酸溶液H2SO4 31. (答案略)

32. ⑴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⑵ Na2CO3+Ca(OH)2=CaCO3↓+2NaOH ⑶ Na2CO3+2HCl=2NaCl+CO2↑+H2O ⑷ CaCO3+2HCl=CaCl2+H2O+CO2↑ ⑸ Fe+Hg(NO3)2=Fe(NO3)2+Hg 33.

34. (1)黑色粉末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2)Fe、Cu, FeSO4 (3) H2SO4, 除去过量的铁 五、简答题(每空1分)

猜想:H+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六、推断题(第1空1分,后两空每空2分)

36. H2SO4, FeCl3 Ba(NO3)2 NaOH Na2CO3, NaCl Na2SO4 37. (每个方程式1分)

2KMnO4 K2MnO4+MnO2+O2↑ Fe+2HCl=FeCl2+H2↑ 2Cu+O2 2CuO CuO+2HCl=CuCl2+H2O Fe+CuCl2=FeCl2+Cu 38. (每空1分)

(1) B、Cu2(OH)2CO3 C、FeCl3 D、Fe(OH)3 E、H2O F、CuO G、CO2 J、Fe (2) C→D、FeCl3+3NaOH=3NaCl+Fe(OH)3↓ E→H+I、2H2O 通电 2H2↑+O2↑ J+K→L、Fe+CuSO4=FeSO4+Cu (3)化学性质较活泼,易被氧化。

篇3:初三中学生化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中学生化学试题及答案

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

简答题

36.用纯净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新生成的铜由红色又变为黑色,正确

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37.如右图所示,沿烧杯壁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

38.暴露在空气中较长时间的氢氧化钠固体滴加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①

39.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右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

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燃烧

更旺。上述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某同学收集一试管氢气,按右图所示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

火焰,移开拇指点火,检验氢气的纯度,结果没有听到任何声

音,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简答题:

36.⑴先熄灭酒精灯;⑵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

37.⑴CO2不支持燃烧;⑵CO2本身不燃烧;⑶CO2比空气重(密度比空气大)

38.⑴2NaOH+CO2→Na2CO3+H2O;⑵Na2CO3+2HCl→2NaCl+H2O+CO2↑

39.⑴O2有助燃性;⑵O2比空气重(密度比空气大)

40.氢气密度比空气小,试管口向上时,移开拇指,氢气很快逃逸(或氢气纯度过低)

通过上面对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对此知识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学习化学知识熟练每个化学实验。

初三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填空题)

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是对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的学习,供大家完成哦。

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

填空题

26.某同学用已调零点的天平称量药品时,错将称量药品放在了右盘,10g砝码放在了左盘,游码移至0。2g处,天平达到平衡,那么被称量药品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__g。

27.混有少量氢氧化钠的氯化钠固体,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现欲除去杂质,只需用一种试剂是_______。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硝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和硝酸钡杂质,除去氯化钠可选用________溶液。除去硝酸钡可选用________溶液。

29.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2和H2,当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的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和无水硫酸铜时,依次出现石灰水变浑浊,氧化铜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的现象。由此可以推断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30.已知(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室制氨气可以和制__________装置相同

⑵氨气可以用___________法收集,收集氨气的集气瓶必须十分干燥,这是因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现欲制取并收集一瓶氨气,除已有试管、带导气管的橡皮塞、铁架台(附铁夹)外,要完成该实验,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以下实验过程和现象,判断该混合溶液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

3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4、NaCl、CaCl2、Na2SO4、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⑴将白色粉末放入足量的水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⑵向得到的无色澄清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⑶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并生成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根据以上实验可知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

33.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⑴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内黑色固体逐渐变为_______色,试管口有_____________生成。

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欲完成此实验,实验室仅提供以下实验用品(数量不限):

稀硫酸、氧化铜、锌粒

试管、烧杯、药匙、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夹)、漏斗、带导气管的单孔塞、玻璃导管、橡皮赛

滤纸、火柴、纸槽

学生甲认为这个实验不能完成,学生乙认为这个实验可以完成。试分析:

学生甲遇到的困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完成了此实验。

34.试根据下图回答(a-g为接口代号,A-E为装置代号):

⑴写出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⑵制取氢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_。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_,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应选用的装置___________

⑶当用浓盐酸跟锌粒反应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氢气时,装置的接口顺序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为了验证溶液中一定含有,甲、乙两个同学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甲⑴在一只试管中取溶液2mL,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⑵再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乙⑴在一只试管中取溶液2mL,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⑵再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请评价:上面两个方案中_______学生的方案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6.9。8

27.HCl有无色气泡产生

28.AgNO3Na2SO4

29.CO2,H2CO

30.⑴O2

⑵向下排空气氨气极易溶于水

⑶酒精灯、集气瓶

31.Na2CO3、Na2SO4NaCl

32.Na2SO4、K2CO3CuSO4、CaCl2NaCl

33.⑴红无色液滴

⑵H2+CuO2Cu+H2O

⑶无酒精灯点燃氢气加热

34.⑴试管长颈漏斗

⑵BDE

⑶b→gf→ed→c

35.甲甲方案中白色沉淀可能是Ba2SO4或AgCl,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以上对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的知识练习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讲解的知识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更好。

初三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多选题)

关于初三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完成下面的多选题目。

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

多选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21.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中,不可行的是

A.稀盐酸与铜反应制氢气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制二氧化碳D.稀硫酸与锌反应制氢气

22.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硫酸B.稀盐酸C.氯化钙溶液D.氢氧化钡溶液

23.某学生测定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5mL水

B.用pH试纸测得某地雨水的pH为5。6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固体的质量为16。7g

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

24.遇到下列情况,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不慎滴在手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水浇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25.下列实验操作,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不可以让试管口对着自己和旁人

C.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

答案:

ACBCBCD

上面对初三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的练习学习,同学们都已经能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识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哦。

初三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选择题)

下面是针对化学实验出的专项测试题,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面的单选题。

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气体既能用浓H2SO4干燥,又能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A.H2B.HClC.CO2D.SO2

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区别开,该试剂是()

A.石蕊试液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D.氯化铁溶液

3.只用一种试剂鉴别硝酸银、氯化钡、碳酸钠三种无色溶液,可选()

A.氯化钙溶液B.稀盐酸

C.稀硝酸D.硝酸钠溶液

4.分离下列混合物时,按溶解、过滤、蒸发、洗涤的顺序进行操作的是()

A、硝酸钾中混有氯化钠B、铜和氧化铜粉末

C、酒精和水D、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5.检验一瓶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A.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滴入紫色石蕊试液D.将燃着的木条移至集气瓶口

6.鉴别空气、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B.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7.鉴别H2和CO的最佳方法是()

A.通入水中B.通入澄清石灰水

C.检验燃烧后的产物D.点燃后观察火焰的颜色

8.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气体,切实可行的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D.将混合气体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9.在实验室用下列方法制取两瓶气体,其中可行又快捷的是()

A.燃烧天然气制CO2B.加热氯酸钾和少量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制O2

C.用电解水的方法制H2、O2D.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CO2

10.下列制取物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A.用石灰石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B.用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制氢氧化钠

C.用铜和稀硫酸制氢气D.用铁和稀盐酸制氯化铁

11.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采用固体FeS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据此判断,下列装置可用于制取硫化氢气体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B.木炭还原氧化铜的装置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D.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

12.下列不能用于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是()

A.燃着的木条B.颜色、气味

C.紫色石蕊试液D.澄清石灰水

13.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NO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A.排水取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14.现有四种固体:①氯化钠②氯化钡③无水硫酸铜④硫酸钠,不使用其他试剂(可以用水)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区分出的先后顺序是()

A.④③②①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D.③②④①

15.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B.氯化钙溶液

C.二氧化碳气体D.澄清石灰水

16.有四种固体:CuSO4、Na2CO3、BaCO3、NaNO3,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经过一步实验操作即可将他们鉴别,此试剂是()

A.H2OB.H2SO4溶液

C.NaCl溶液D.NaOH溶液

17.除去混在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选择的试剂(括号内的物质)合理的是()

A.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钡(H2SO4)

B.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硫酸铜(BaCl2)

C.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稀HCl)

D.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氢氧化钠(HNO3)

18.下列物质附在玻璃仪器的内壁,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饱和石灰水后留下白色固体的试剂瓶

B.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残留在试管壁上的红褐色固体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玻璃管内留下的固体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红色固体

19.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其主要操作过程是()

A.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加微热、过滤、洗涤

B.加强热或在空气中灼烧

C.加适量的水,加热、过滤、洗涤

D.加适量的稀硫酸,加微热,蒸发、洗涤

20.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并得到中性的氯化钙溶液,在没有酸碱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的试剂是()

A.纯碱B.生石灰C.熟石灰D.石灰石粉末

答案:

ABBDDDCCBB  CBADDBCDAD

相信上面对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的练习学习,同学们都已经能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上面的题目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更好。

初三化学试题: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选择题)

下面是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的相关选择题目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4. 把一定量的热水倒入适量的冷水中,冷水吸收了5000J的热量,那么(  )

A. 热水的内能一定减少了5000J   B. 热水一定放出了5000J的热量

C. 冷水的热量增加了5000J     D. 热水的.内能至少减少了5000J

5. 一个物体的内能是指 ( )

A. 单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B. 少数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C. 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D. 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6. 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B. 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

C. 0℃的物体内能为零

D. 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增加

7. 冬天,家中的热水瓶常常会出现跳塞现象,这是由于 ( )

A. 瓶内水蒸汽气压减小的缘故 B. 瓶外大气压减小认得缘故

C. 瓶内水蒸气膨胀对瓶塞做功的缘故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  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  ( )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增加

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

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课后提升]

9.  “五一”黄金周,小明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花果山,在他们乘坐旅游车沿盘山公路下山的过程中,发现司机师傅要不时地踩踏刹车踏板,当车行驶至中途还要停下来,让工作人员用水龙头向车轮闸片部位喷水。小明同学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  )

①喷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车闸的温度,以防车闸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②下山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③下山过程中,重力对汽车不做功

④刹车过程中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你认为这些看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没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

B.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及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

C.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一定相同

D.热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

11.  质量相等的金属块A和B,放在沸水壶中煮10min后取出,马上分别投入质量相同、温度也相同的两杯水里,到两杯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时,测量发现放A的水温高于放B的水温,则 (  )

A.金属块A的比热容大

B.金属块A原来的温度高

C.金属块A有较多的热量

D.金属块A有较好的导热性

12.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质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之比为1∶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A.3∶4 B.4∶3 C.1∶3 D.3∶1

答案:

3. D  4.D  5.D  6.D  7.C  8.B  9.B  10.A  11.A  12.A

篇4:初三物理与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月光下的人影

B.池塘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C.拱桥在平静湖水中的倒影

D.玻璃三棱镜分解了的太阳光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宇航员在月球上无法用电磁波来通信

C.只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只有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像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B.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用安培定则可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D.1kWh=3。6×106J

5.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不变

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说明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钻木取火

B.水蒸气将塞子冲出

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

D.焦耳定律实验

7.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8.小雅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小心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了,如图所示,如果此时将开关闭合,则(  )

A.两表都可能被烧坏

B.两表都不会被烧坏

C.电流表不会被烧坏

D.电压表不会被烧坏,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9.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     ,可配戴     透镜矫正.

10.如图所示是滑冰运动员在训练中通过弯道时的情景,这一过程中她们的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运动员穿的速滑冰鞋的冰刀表面要光滑、平整是为了     .

11.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     ;根据乐器发声的     ,可以听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2.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150N的木块在10s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4m,此装置是     滑轮(选填“定”或“动”),该工人拉力的功率为     W(滑轮和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

13.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叫一次性能源,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获得的能源叫二次能源,石油、风能、天然气、煤、电能等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两种是     ,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14.“六一”儿童节期间,小朋友在锦江山公园里荡秋千,当秋千从高处落下时,重力势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再用力推时,秋千最后会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     能.

15.过桥米线是云南人爱吃的食物,路过米线馆可以闻见汤的香味,这是     现象;“汤钵烫手”是汤钵和手之间发生了     .

16.一长方体金属块的质量为9×103kg,体积为3m3,它的密度为     kg/m3;若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并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则其对地面的压强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如图所示,沿B管向左快速吹气时A管中的水面将     ,这是因为A管上方空气

18.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其中M、N均为绝缘材料,MN间有可收缩的导线,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电源电压10V,R1=8Ω,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闭合开关S,压力F与R2的变化量成正比,F=1N时,R2为2Ω,此时电流表示数是     A;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时,F=     N(写出关于I的数学表达式)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满分31分)

19.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A

20.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开关和插座正确接入家庭电路.

21.请在图中画出F的力臂L

22.小东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1)测量前观察弹簧测力计,发现指针指在图1所示的位置,他应先     后再测量;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N.

(2)如图2所示,测量时长木板应     放置,用弹簧测力计平行与长木板拉着木板做     运动,根据     知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的大小.

(3)小东在实验中还发现你,用此装置按照(2)中的方式快拉或慢拉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测量时,如果不小心使弹簧测力计像右上方倾斜,则木块受到 的滑动摩擦力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呢?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当导体ab静止悬挂起来后,闭合开关,灵敏电流计G指针不偏转,说明电路中     (选填“有”或“无”)电流产生.

(2)小芳无意间碰到导体ab,导体ab晃动起来,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了 偏转,就说:“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可产生电流”,但小芳说:“不一定,还要看导体怎样运动”.为验证猜想,它们继续探究,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序号  磁体摆放方向  ab运动方向  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1  N极在上  竖直上下运动  不偏转

2   水平向左运动  向右偏转

3   水平向右运动  向左偏转

4  N极在下  竖直上下运动  不偏转

5   水平向左运动  向左偏转

6   水平向右运动  向右偏转

分析实验现象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小芳的观点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第2、3次实验现象发现,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跟     有关;比较第3、6次实验现象发现,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还跟     有关.

(3)在整理器材时,小明未断开开关,先撤去蹄形磁铁,有同学发现指针又偏转了!他们再重复刚才的操作,发现电流表的指针都偏转,请教老师后得知,不论是导体运动还是磁体运动,只要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     中做     运动,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发电机发电的原理,此原理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

24.小华在电视节目里看到,在气温低于0℃的寒冷冬季,为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在积雪的路面上撒盐,路面的冰雪就会融化;在煤撒盐的道路上,汽车反复碾压也会使积雪融熔化,她对上述积雪熔化的原因作出如下猜想:

A.加盐可能使冰雪在低于0℃时熔化

B.汽车碾压增大了压强,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C.汽车碾压使冰层变薄了,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为验证她的猜想,同学们用冰块模拟冰雪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气温较低时,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观察到有些冰块已经熔化,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温度计示数低于0℃,证明猜想A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同时观察到罐底出现了白霜,这是发生了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如图所示,在气温低于0℃的室外用窄长凳支起甲、乙、丙三块冰块,甲和乙的厚度相等并大于丙的厚度, 把完全相同的三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过一段时间后,甲、丙上的钢丝都陷入到冰块中相同的深度,乙上的钢丝未明显陷入冰块.

通过比甲甲、乙中钢丝陷入冰块的情况可知:甲汇总钢丝下的冰受到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使冰发生了熔化,此时冰的熔点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说明猜想B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甲和丙则可说明猜想     是错误的.

(3)探究结束后,他们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了晶体的熔点均 受压强的影响,当冰熔化成水时密度     ,体积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才会出现(2)中的现象.

四、综合题(满分25分)

25.目前,世界上能够制造潜水深度6000米潜水器的国家仅有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我国研制的“蛟龙号”潜水器曾经载人深潜7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记录,取ρ海水=1。0×103kg/m3,求:

(1)在7000m的深度,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为多少,合多 少个标准大气压;

(2)若“蛟龙号”上有一个50cm2的观察窗,在7000m深度时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为多大;

(3)若“蛟龙号”从7000m深度上浮至水面用时6小时56分40秒,它上浮的平均速度.

2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1=0。5A,电压表示数U1=6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电 流表的示数I2=0。25A,若电源电压不变,求:

(1)待测电阻Rx的阻值;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U2;

( 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待测电阻Rx消耗的电功率P2.

27.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它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开采是世界难题,据中央电视台5月18日报道,我国可燃冰已试采成功,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用燃气锅炉烧水时,把质量为5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12m3天然气,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q=4。2×107J/m3,可燃冰的热值为同体积天然气的160倍,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燃气锅炉烧水时的效率;

(3)若换用可燃冰,应使用多少m3可燃冰.

篇5:初三物理与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月光下的人影

B.池塘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C.拱桥在平静湖水中的倒影

D.玻璃三棱镜分解了的太阳光

【考点】A6:光的反射.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

B、池底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池底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池底的上方,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故与题意不符;

C、平静湖面上拱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D、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故选C.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1Q:生活中的升华现象;1R: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

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

其中熔化、汽化、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解答】解: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

②盛夏,旷野里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故B符合题意;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C符合题意;

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

综合分析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 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宇航员在月球上无法用电磁波来通信

C.只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只有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像

【考点】H8: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A3:光直线传播的应用;A6:光的反射;B4:凸透镜的会聚作用;D2:电磁波的传播.

【分析】(1)验电器金属球与带电体接触后,金属箔片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镜能够成等大虚像;凸透镜能够成等大实像.

【解答】解:A、验电器金属球与带电体接触后,金属箔片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正确;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宇航员在月球上用电磁波来通信;故B错误;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

D、平面镜能够成等大虚像;凸透镜能够成等大实像;故D错误;

故选A.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B.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用安培定则可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D.1kWh=3。6×106J

【考点】H@: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67:误差及其减小方法;CB:安培定则.

【分析】(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3)由安培定则判断出磁场的方向,从而可判断电螺线管的极性.

(4)1kWh=3。6×106J.

【解答】解:

A、由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可知,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故A正确.

B、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B错误;

C、用右手握通电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向,拇指指向就是N极,这是利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故C正确;

D、1kWh=1000W×3600s=3。6×106J,故D正确.

故选B.

5.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不变

【考点】8O: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由于潜水员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的变化.

【解答】解:

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由于潜水员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而液体的密度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

故选B.

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说明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钻木取火

B.

水蒸气将塞子冲出

C.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

D.

焦耳定律实验

【考点】J2:电功的实质;G7:物体内能的改变.

【分析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用电器消耗了电能,获得了其它形式的能量,就是一个电流做功的过程.

【解答】解:

A.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形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水蒸气将塞子冲出是通过做功的形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时消耗的是电能,获得的是机械能,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C符合题意;

D.焦耳定律实验中消耗的是电能 ,获得的是内能,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再结合选项中的说法,运用速度的公式,可得出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100m=300m,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30s内通过的路程为300m,

甲的运动速度为v= = =10m/s;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10s﹣30s,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比甲要晚10s出发,故D错误;

故选C.

8.小雅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小心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了,如图所示,如果此时将开关闭合,则(  )

A.两表都可能被烧坏

B.两表都不会被烧坏

C.电流表不会被烧坏

D.电压表不会被烧坏,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考点】I3:电压表的使用;HX:电流表的使用.

【分析】电流表的电阻很小,相当于一段导线,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接反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电路就是短路.

【解答】解:

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接反了,如图所示,此时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造成电源短路;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会很大,电流表将被烧坏;由于是电源短路,没有电流通过电压表,所以,电压表不会烧坏.

故选D.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9.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 前 ,可配戴 凹 透镜矫正.

【考点】BA: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分析】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近视眼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解答】解: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故答案为:前;凹.

10.如图所示是滑冰运动员在训练中通过弯道时的情景,这一过程中她们的运动状态 改变 (选填“改变”或“不变”);运动员穿的速滑冰鞋的冰刀表面要光滑、平整是为了 减小摩擦 .

【考点】6U:力与运动的关系;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 分析】(1)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如果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说明运动状态不变;

(2)减小摩擦的方法: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考虑,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解:(1)滑冰运动员在训练中通过弯道时,运动的方向时刻改变,则她们的运动状态改变;

(2)运动员穿的速滑冰鞋的冰刀表面要光滑、平整,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故答案为:改变;减小摩擦.

11.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 音调 ;根据乐器发声的 音色 ,可以听出是什么 乐器在演奏(选填“响 度”、“音调”或“音色”)

【考点】9D:频率及音调的关系;9H:音色.

【分析】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

【解答】解: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琴弦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音调;

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

故答案为:音调;音色.

12.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150N的木块在10s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4m,此装置是 动 滑轮(选填“定”或“动”),该工人拉力的功率为 60 W(滑轮和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

【考点】FF:功率的计算;7W: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分析】(1)使用中固定不动的滑轮是定滑轮,使用时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是动滑轮;

(2)滑轮和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克服木块重力做的功即为工人拉力做的总功,根据W=Gh求出其大小,根据P= 求出该工人拉力的功率.

【解答】解:(1)图中的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此装置是动滑轮;

(2)滑轮和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工人拉力做的功:

W=Gh=150N×4m=600J ,

该工人拉力的功率:

P= = =60W.

故答案为:动;60.

13.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叫一次性能源,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获得的能源叫二次能源,石油、风能、天然气、煤、电能等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两种是 风能、电能 ,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电能 .

【考点】K2:能源的分类.

【分析】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如化石能源、风能、水能等;二次能源是指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如电能等.

【解答】解:风能、电能可以源源不断的得到,是可再生能源;电能是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获得的,所以称为二次能源.

故答案为:风能、电能;电能.

14.“六一”儿童节期间,小朋友在锦江山公园里荡秋千,当秋千从高处落下时,重力势能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再用力推时,秋千最后会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 内 能.

【考点】FU: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FY: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分析】(1)在物体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变大,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

(2)在考虑摩擦等阻力的情况下,机械能并不守恒,而是会逐渐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1)秋千在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随高度的降低,重力势能变小;

(2)不再用力推时,秋千最后会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机械能会克服摩擦与空气阻力,逐渐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变小;内.

15.过桥米线是云南人爱吃的食物,路过米线馆可以闻见汤的香味,这是 扩散 现象;“汤钵烫手”是汤钵和手之间发生了 热传递 .

【考点】GW:扩散现象;GA: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解答】解:路过米线馆可以闻见汤的香味是汤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所以就闻见米线汤的香味;

“汤钵烫手”是汤钵和手之间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手内能.

故答案为:扩散;热传递

16.一长方体金属块的质量为9×103kg,体积为3m3,它的密度为 3×103 kg/m3;若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并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则其对地面的压强将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考点】2A:密度的计算;83:压强大小比较.

【分析】(1)知道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ρ= 求出金属块的密度;

(2)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并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根据p= 可知对地面的压强变化.

【解答】解:(1)金属块的密度:

ρ= = =3×103kg/m3;

(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并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对地面的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

由p= 可知,对地面的压强减小.

故答案为:3×103;减小.

17.如图所示,沿B管向左快速吹气时A管中的水面将 上升 ,这是因为A管上方空气 流速快压强小

【考点】8K: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吸管和烧杯构成连通器,吹气之前,吸管内和烧杯内液面相平.

当向B管吹气时,A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A管下方压强不变,A管内的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液面上升.

【解答】解:如图所示,沿B管向左快速吹气时,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上升,原因是:往B管中吹气,吸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A管中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所以A管水上升或有水喷出.

故答案为:上升;流速快压强小.

18.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其中M、N均为绝缘材料,MN间有可收缩的导线,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电源电压10V,R1=8Ω,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闭合开关S,压力F与R2的变化量成正 比,F=1N时,R2为2Ω,此时电流表示数是 1 A;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时 ,F=  ﹣4 N(写出关于I的数学表达式)

【考点】IH: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F=1N时,R2为2Ω,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

(2)压力F与R2的变化量成正比,设出表达式,把F=1N时R2=2Ω代入得出表达式,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变阻器的阻值,然后代入表达式得出答案.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F=1N时,R2为2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 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1= = =1A;

(2)由题意可知,压力F与R2的变化量成正比,设为F=kR2,

当F=1N时,R2为2Ω,则1N=k×2Ω,

解得:k=0。5N/Ω,

所以,F=0。5N/Ω×R2﹣﹣﹣﹣﹣﹣﹣﹣﹣①

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 = ,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R2′=R﹣R1= ﹣8Ω﹣﹣﹣﹣﹣﹣﹣﹣﹣②,

所以,F=0。5N/Ω×R2′=0。5N/Ω×( ﹣8Ω),

即数学表达式为:F=0。5×( ﹣8)N= ﹣4 N.

故答案为:1; ﹣4.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满分31分)

19.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0。34 A

【考点】HY: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分析】明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示数的大小.

【解答】解:

由图可知,电流表使用的量程为0~0。6A,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电流表的示数为0。34A.

故答案为:0。34.

20.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开关和插座正确接入家庭电路.

【考点】IO:家庭电路的连接.

【分析】(1)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解答】解:

首先辨别图中三根线地线、火线、零线.

(1)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经灯泡连到零线,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 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如图所示:

21.请在图中画出F的力臂L

【考点】7P:力臂的画法.

【分析】据力臂的正确画法作图,即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解答】解:图中杠杆支点为O,延长拉力F的作用线,过支点O作F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力臂L,如图所示:

22.小东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1)测量前观察弹簧测力计,发现指针指在图1所示的位置,他应先 调零 后再测量;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0。2 N.

(2)如图2所示,测量时长木板应 水平放置,用弹簧测力计平行与长木板拉着木板做 匀速直线 运动,根据 二力平衡 知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小东在实验中还发现你,用此装置按照(2)中的方式快拉或慢拉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速度 无关.测量时,如果不小心使弹簧测力计像右上方倾斜,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会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7L: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分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上,然后明确其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

(2)木块只有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才等于受到的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拉力大小以及运动速度无关;

(4)根据实验原理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答题.

【解答】解:(1)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前若发现指 针不是指在0刻度线上,必须要进行调零;

由图知:弹簧测力计上最大刻度是5N,所以量程为0~5N,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 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

(2)测量时长木板应水平放置;实验时为了测出摩擦力大小,应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3)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即使运动速度增大,滑动摩擦力也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

弹簧测力计像右上方倾斜时,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此时摩擦力小于拉力,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比较水平方向时的力会变小.

故答案为:(1)调零;0。2;(2)水平;匀速直线;二力平衡;(3)速度;变小.

23.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呢?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当导体ab静止悬挂起来后,闭合开关,灵敏电流计G指针不偏转,说明电路中 无 (选填“有”或“无”)电流产生.

(2)小芳无意间碰到导体ab,导体ab晃动起来,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了 偏转,就说:“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可产生电流”,但小芳说:“不一定,还要看导体怎样运动”.为验证猜想,它们继续探究,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序号  磁体摆放方向  ab运动方向  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1  N极在上  竖直上下运动  不偏转

2   水平向左运动  向右偏转

3   水平向右运动  向左偏转

4  N极在下  竖直上下运动  不偏转

5   水平向左运动  向左偏转

6   水平向右运动  向右偏转

分析实验现象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小芳的观点是 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第2、3次实验现象发现,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跟 导体的运动方向 有关;比较第3、6次实验现象发现,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还跟 磁场方向 有关.

(3)在整理器材时,小明未断开开关,先撤去蹄形磁铁,有同学发现指针又偏转了!他们再重复刚才的操作,发现电流表的指针都偏转,请教老师后得知,不论是导体运动还是磁体运动,只要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 磁场 中做 切割磁感线 运动,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发电机发电的原理,此原理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 法拉第 发现.

【考点】CU: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分析】(1)根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分析;

(2)根据表中的信息分析小芳的观点,根据控制变量法得出实验结论;

(3)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

【解答】解:

(1)当导体ab静止悬挂起来后,闭合开关,此时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灵敏电流计G指针不偏转,说明电路中无电流产生;

(2)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电流计指针不一定偏转,说明不一定产生电流,故小芳的观点是正确的;

比较第2、3次实验现象发现,磁场方向相同,导体运动的方向不同,产生电流的方向不同,即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比较第3、6次实验现象发现,导体运动的方向相同,磁场方向不同,产生电流的方向不同,即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还跟磁场方向有关.

(3)电路闭合时,不论是导体运动还是磁体运动,导体会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此原理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

故答案为:(1)无;(2)正确;导体的运动方向;磁场方向;(3)磁场;切割磁感线;法拉第.

24.小华在电视节目里看到,在气温低于0℃的寒冷冬季,为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在积雪的路面上撒盐,路面的冰雪就会融化;在煤撒盐的道路上,汽车反复碾压也会使积雪融熔化,她对上述积雪熔化的原因作出如下猜想:

A.加盐可能使冰雪在 低于0℃时熔化

B.汽车碾压增大了压强,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C.汽车碾压使冰层变薄了,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为验证她的猜想,同学们用冰块模拟冰雪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气温较低时,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观察到有些冰块已经熔化,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温度计示数低于0℃,证明猜想A是 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同时观察到罐底出现了白霜,这是发生了 凝华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如图所示,在气温低于0℃的室外用窄长凳支起甲、乙、丙三块冰块,甲和乙的厚度相等并大于丙的厚度,把完全相同的三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过一段时间后,甲、丙上的钢丝都陷入到冰块中相同的深度,乙上的钢丝未明显陷入冰块.

通过比甲甲、乙中钢丝陷入冰块的情况可知:甲汇总钢丝下的冰受到的压强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使冰发生了熔化,此时冰的熔点 低于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说明猜想B是 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甲和丙则可说明猜想 C 是错误的.

(3)探究结束后,他们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了晶体的熔点均 受压强的影响,当冰熔化成水时密度 增大 ,体积 减小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才会出现(2)中的现象.

【考点】1F: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分析】(1)晶体的熔点跟晶体的种类、是否有杂质、压强等有关;晶体中有杂质可以降低晶体的熔点;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2)冰中掺杂盐等其他物质以及受到压力变大时,熔点都会降低;

(3)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但水的密度变大,根据公式V= 可知水体积的变化.

【解答】解:(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即低于0℃;故证明猜想A是正确的;

易拉罐中液体温度很低,所以易拉罐本身温度也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到温度很低的易拉罐,由气态直接凝华成为固态的白霜,同时会放出热量.

(2)甲、乙、丙三块冰块,甲和乙的厚度相等并大于丙的厚度,把完全相同的三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

由于铁的密度大于泡沫的密度,所以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实心铁块的质量大于泡沫块,则其重力也大于泡沫块,对冰块的压力也大,

因此通过比甲、乙中钢丝陷入冰块的情况可知:甲和丙钢丝下的冰受到的压强增大,当冰受到压力变大时,熔点都会降低;从而说明猜想B是正确的;

甲的厚度大于丙的厚度,比较甲和丙,可知冰层变薄熔点降低,故说明C、汽车碾压使冰层变薄了,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是正确的;

(3)根据公式ρ= 可知,质量不变,密度变大时,体积变小,所以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但水的密度变大,所以体积变小.

故答案为:(1)正确;凝华;(2)增大;低于;正确;C;(3)增大;减小.

四、综合题(满分25分)

25.目前,世界上能够制造潜水深度6000米潜水器的国家仅有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我国研制的“ 蛟龙号”潜水器曾经载人深潜7062米,创造 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记录,取ρ海水=1。0×103kg/m3,求:

(1)在7000m的深度,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为多少,合 多少个标准大气压;

(2)若“蛟龙号”上有一个50cm2的观察窗,在7000m深度时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为多大;

(3)若“蛟龙号”从7000m深度上浮至水面用时6小时56分40秒,它上浮的平均速度.

【考点】89:液体的压强的计算;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86: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分析】(1)根据p=ρgh求出海水 的压强,再根据1标准大气压=1×105Pa将海水压强换算成标准大气压;

(2)根据p= 求出压力;

(3)根据v= 求出上浮速度.

【解答】解:

(1)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7000m=7×107Pa=700个标准大气压;

(2)由p= 可得,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

F=pS=7×107Pa×50×10﹣4m2=3。5×105N;

(3)上浮时间:t=6小时56分40秒=6×3600s+56×60s+40s=25000s,

上浮的平均速度:

v= = =0。28m/s.

答:(1)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为7×107Pa,合700个标准大气压;

(2)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为3。5×105N;

(3)它上浮的平均速度0。28m/s.

2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1=0。5A,电压表示数U1=6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2=0。25A,若电源电压不变,求:

(1)待测电阻Rx的阻值;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U2;

(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待测电阻Rx消耗的电功率P2.

【考点】IH:欧姆定律的应用;JA: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置于最左端时,电路为Rx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Rx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串联,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示数;

(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根据P=UI求出待测电阻Rx消耗的电功率.

【解答】解:(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左端时,电路为Rx的简单电路,电压 表测Rx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I= 可得,待测电阻Rx的阻值:

Rx= = =1 2Ω;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Rx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串联,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即Rx两端的电压):

U2=I2Rx=0。25A×12Ω=3V;

(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待测电阻Rx消耗的电功率:

P2=U2I2=3V×0。25A=0。75W.

答:(1)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12Ω;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

(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待测电阻Rx消耗的电功率为0。75W.

27.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它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开采是世界难题,据中央电视台205月18日报道,我国可燃冰已试采成功,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用燃气锅炉烧水时,把质量为5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12m3天然气,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q=4。2×107J/m3,可燃冰的热值为同体积天然气的160倍,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燃气锅炉烧水时的效率;

(3)若换用可燃冰,应使用多少m3可燃冰.

【考点】GG:热量的计算;GJ:燃料的热值.

【分析】(1)由热量公式Q=cm△t可以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2)由燃烧值公式可以求出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由效率公式求出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3 )换用可燃冰,根据可燃冰的热值为同体积天然气的160倍,可知可燃冰的热值,再利用Q=Vq可求得应使用多少m3可燃冰.

【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J/(kg℃)×500kg×=1。68×108J;

(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V q天然气=12m3×4。2×107J/m3=5。04×108J;

燃气锅炉烧水时的效率:

η= ×100%= ×100%≈33。3%;

(3)可燃冰的热值为同体积天然气的160倍,

则可燃冰的热值:q可燃冰=160q天然气=160×4。2×107J/m3=6。72×109J/m3,

若换用可燃冰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应使用可燃冰的体积:

V可燃冰= = =0。075m3.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1。68×108J;

(2)燃气锅炉烧水时的效率为33。3%;

(3)若换用可燃冰,应使用0。075m3可燃冰.

篇6:初三物理与化学试题

1、D 2、A 3、D 4、B 5、B 6、A 7、C 8、A 9、B 10、B

11、

(1)①没有颜色 ②没有气味 ③是一种 气体 ④密度与空气接近

(2)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②能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12、

(1)试管刷

(2)从试管底部向上套至距管口1/3处

(3)滴管 量筒

(4)滴管 量筒

13、试管底部炸裂 仰视读数量取5 mL液体 引起火灾 5、2

14、(1)排水集气 不能

(2)石 灰水不会变浑浊,因为虽然空气中有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含量很低,100 mL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少,石灰 水不会变浑浊

15、

(2)变浑浊 水蒸气 小明 小亮和小光

(3)小明

(4)刚熄灭的蜡烛周围尚有燃烧时残余的二氧化碳存在,导致石灰水变浑浊

(5)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而二氧化碳是气体,不可能形成白烟

篇7:初三物理与化学试题

一、我会选(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

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

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

C.研制新药

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

2.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

A.焚烧小麦秸秆  B.垃圾分类回收

C.拒绝一次性筷子  D.发展太阳能电池

3.(兰州中考)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木已成舟  D.蜡炬成灰

4.(南宁中考)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延展性

C.酸碱性  D.氧化性

5.人民币一元硬币有明亮的银白色的光泽且密度较大,小明同学认为一元硬币中含有铁,他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

C.获得结论  D.反思

6.(无锡中考)下列是今年无锡市实验操作考查“药品的取用和加热”中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用纸槽将固体粉末送入试管    B。倾倒液体

C.加热试管内的液体    D.熄灭酒精灯

7.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尝药品的味道

B.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 试剂瓶

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朝着自己或他人

D.加热后的试管 立即用冷水冲洗

8.下列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

C.火焰分三层,外层 最明亮

D.吹灭后有一股白烟冒出

9.(南京中考)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变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 泡

10.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不适宜用物理性质区分的是 (  )

A.汞(俗称水银)和铁  B.氧气和二氧化碳

C.白酒和白醋  D.铝和铜

二、我会填(共40分)

11.(10分)煤气是一氧化碳的俗称,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可以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在高温时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2分)掌握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滴管,洗涤试管应使用____ ____。(填仪器名称)

(2)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__。

(4)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13.(8分)化学实验必须严格按规定操作,否则可能导致实验失败或人身伤害。请填写下列错误的操作,或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错误的操作 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伸近灯芯

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取5 mL液体,实际

5.4 mL

(3)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________________

(4)砝码与药品颠倒了位置 称取6。8 g固体,实际只有______g,(1 g以下用游码)

14。(10分)(衢州中考)甲为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图。CO2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

(1)利用图乙所示__________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A;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B。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2)用大针筒将100 m L人体呼出气体压入20 mL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100 mL空气压入另一瓶20 mL澄清石灰水中,请说出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会探究(20分)

15.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 发现问题】小明将一支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

【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小光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收集证据】

(1)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汽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 实验探究: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小亮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小光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______。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______同学的猜测提供了证明,同时排除了__________同学的猜测。

【结论与解释】

(3)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______同学的猜测是 正确的。

(4)小亮在实验时确实看到了石灰水变浑浊,但他获得的结论不正确,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小光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 ℃而呈气态, 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

(5)小亮同学的反思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8:化学试题

化学试题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下面是化学试题,请参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109种元素,这些元素组成的单质只有109种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CO与CO2在性质上不同的原因是 ( )

A.CO2比空气重 B.CO难溶与水 C.分子结构不同 D.制法不同

3.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吞噬生命”。烟草燃烧能产生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

A.N2 B.O2 C.CO2 D.CO

4.碳纳米管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 nm=10-9 m)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 ( )

A. 碳纳米管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

B. 碳纳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C. 碳纳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D. 碳纳米管材料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5.海湾战争引起科威特大量油井燃烧,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据报导,有些地区降黑雨,你分析形成黑雨的主要污染成分是( )

A.炭黑 B.二氧化碳 C.甲烷 D.一氧化碳

6.厄尔尼诺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CO2剧增,为减缓之,最理想燃料是( )

A.优质煤 B.天然气 C.汽油 D.氢气

7.商店出售的黑底橡胶球鞋,其鞋底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这是因为在橡胶中加入了一种耐磨的填料,这种填料是( )

A. 石墨粉 B.活性炭 C.木炭粉 D.炭黑

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三种仪器都要用到的一组是( )

A.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 B.集气瓶、锥形瓶、带橡皮塞的导管

C.酒精灯、锥形瓶、集气瓶 D.集气瓶、量筒、长颈漏斗

9.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向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

10.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 )

A.灭火 B.制干冰 C.做化工原料 D.温室中做气体肥料

11.古代遗留下来的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因为写字绘画时使用的( )

A.蓝墨水 B.红墨水 C.蓝黑墨水 D.墨汁

12.防毒面具滤毒罐内盛放的物质是( )

A.石墨 B.活性炭 C.焦炭 D.生石灰

13.硅(Si)等半导体材料的发现,是计算机高科技发展的基础,工业上从石英砂提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2C+SiO2==Si+2CO。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14.11月16日,国家药品管理局紧急告戒患者,立即停用含PPA(化学式为C9H14NO)的感冒药。关于PPA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的1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

B.各元素质量比为C:H:N:O=108:14:14:16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

D.它是一种氧化物

15.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是( )

①都具有氧化性、②都具有还原性、③都易溶于水、④都能跟碳反应、⑤都是气体、⑥都是氧化物、⑦都可用于灭火、⑧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

A.②④⑤⑧ B.①③④⑤⑥ C.①④⑤⑦⑧ D.①④⑤⑧

篇9:化学试题

化学试题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

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

A.2.00gB.2.50gC.6.40gD.3.00g E.6.25g

2.自然界游离核苷酸中,磷酸最常见是位于:

A.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戊糖的C-5′上

B.戊糖的C-2′上

C.戊糖的C-3′上

D.戊糖的C-2′和C-5′上

E.戊糖的C-2′和C-3′上

3.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或辅酶

B.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

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加速反应的进行

E.都具有立体异构专一性(特异性)

4.正常人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以mg/100ml)计:

A.60~100

B.60~120

C.70~110

D.80~120

E.100~120

5.脂肪酸在血中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运输?

A.载脂蛋白

B.清蛋白

C.球蛋白

D.脂蛋白

E.磷脂

6.体内CO2来自:

A.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

B.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

C.有机酸的脱羧

D.糖原的分解

E.真脂分解

7.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为:

A.氧化脱氨基

B.还原脱氨基

C.直接脱氨基

D.转氨基

E.联合脱氨基

8.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

A.GMP

B.AMP

C.IMP

D.ATP

E.GTP

9. 糖类、脂类、氨基酸氧化分解时,进入三羧酸循环的主要物质是:

A.化学试题《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丙酮酸

B.α-磷酸甘油

C.乙酰-CoA

D.草酰乙酸

E.α-酮戊二酸

10.DNA复制时,下列哪一种酶是不需要的`?

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B.DNA连接酶

C.拓朴异构酶

D.解链酶

E.限制性内切酶

二、多项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错选或未选全的均不给分)

1.含硫氨基酸包括:

A。蛋氨酸 B。苏氨酸 C。组氨酸 D。半胖氨酸

2.DNA分子中的碱基组成是:

A.A+C=G+T

B.C=G

C.A=T

D.C+G=A+T

3.关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抑制剂结构一般与底物结构相似

B.Vm不变

C.增加底物浓度可减弱抑制剂的影响

D.使Km值增大

4.从葡萄糖合成糖原需要哪些核苷酸参与:

A.ATP

B.GTP

C.UTP

D.CTP

5.人体必需脂肪酸包括:

A.软油酸

B.油酸

C.亚油酸

D.亚麻酸

三、填空题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_________在蛋白质多肽链中的_________。

2.体内两种主要的环核苷酸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__________抑制剂不改变酶反应的Vm。

4.乙酰CoA 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急性肝炎时血清中的_________活性明显升高,心肌梗塞时血清中_________活性明显上升。此种检查在临床上可用作协助诊断疾病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四、名词解释

1.凝胶电泳(gel electrophoresis)

2. 增色效应(hyper chromiceffect)

五、问答题

1.简述蛋白质变性作用的机制。

2.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通路?

初三化学毕业班教学总结

初三化学下学期教学总结

初三化学学习计划的提纲怎么写?

初三化学学期教学总结

初三化学教学个人计划

初三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秋初三化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初三化学教学总结

初三化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初三化学上学期教学总结

初三化学试题
《初三化学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三化学试题(共9篇)】相关文章: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2023-01-25

九年级化学教案2022-09-24

初三化学上册教学总结2023-04-17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2022-11-24

初三教学反思2024-02-22

初三暑假学习计划2022-05-07

初三化学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2022-06-03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2022-11-23

初三化学个人工作总结2023-07-31

初三化学考试反思2022-05-1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