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夯货阅读答案

时间:2022-08-15 08:09:10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又见夯货阅读答案(合集8篇)由网友“MiniVon”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又见夯货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又见夯货阅读答案

篇1:又见夯货现代文阅读答案

又见夯货现代文阅读答案

①曾陪十岁的女儿看张纪中版《西游记》。第十八集中,黄袍怪把唐僧变成猛虎,关进宝象国的铁笼里。八戒无奈,涎着脸跑到花果山,找到因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赶走的悟空求救。只听悟空劈头骂道:“你这夯(hāng)货!”夯(hāng)货?挺耳熟,二十多年前,看旧版电视剧《西游记》时就听见过。如今再次听见,不禁悲从中来。

②我曾囫囵吞枣般读过原著,对“夯货”并未特别关注;但是看电视剧时还是对悟空口中的“夯(hāng)货”产生了兴趣。一查《新华字典》,上面清楚地写着:夯bèn,同“笨”。这才明白,“夯货”就是“笨货”。北方方言现在还在说,如改成“蠢货”、“笨蛋”也无妨,多通俗易懂啊,为什么非要弄个莫名其妙的“夯(hāng)货”出来呢?《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第66页,更是说得分明:夯bèn,同“笨”,见于《西游记》《红楼梦》等书。翻看《红楼梦》,第六十七回有“夯雀儿先飞”,第八十一回有“你又不是很愚夯的”,第一百一十五回有“哪里有像我们这样粗夯人”,无疑处处都是读“bèn”,如果都依电视剧《西游记》读“hāng”,想想都怕。“夯”固然常读为“hāng”,但“夯(hāng)货”明显怪异,为什么就不肯查一下字典呢?

③无独有偶,新版《三国演义》第五十六集,陆毅扮演的诸葛亮对马谡说:“如果黄忠知道关羽张飞兵谏,一定会和他的人发生龌龊(wò chuò)”龌龊(wò chuò):脏,不干净。难道黄忠一把年纪,在内忧外患之时,还有心思找人做什么肮脏事吗?非也,此处诸葛亮要说的理当是“龃龉(jǔ yǔ)”。龃龉:上下牙对不上,比喻意见不合。可怜帅哥陆毅,还是一本正经地把“龌龊”念得字正腔圆。

④新版《水浒传》的文字也“不遑多让”,比如第五集,鲁达称史进、李忠二人为“纹龙兄弟”、“打虎兄弟”,已经足够不伦不类;而且开口闭口问二人“可否”带有银两的说法,简直是要贻笑初中生了。

⑤现在流行翻拍经典,但大家更多重视大明星、大制作,热衷表达宏大场面、电脑特技,却很少有人愿意认真讲故事,写台词。《咬文嚼字》曾发表《向字典鞠躬》一文,为《采桑子》剧组不少人带字典到拍摄现场叫好。可是这种作风似乎还没有普及开来。君不见,从老版《西游记》到新版《西游记》,从编剧到导演,从演员到字幕审校,二十多年过去了,都没有人肯向字典鞠哪怕一个躬呢!

(选自《咬文嚼字》20xx年第四期,略有改动)

1.第①段画线句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面句中加粗部分的作用。

一查《新华字典》,上面清楚地写着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第66页,更是说得分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一段话作为一个独立段落,你觉得放在文中什么位置比较合适?说说理由。

“夯(hāng)货”之流毒,不知道还要流传多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你阅读《水浒传》的.体会,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说鲁达称史进、李忠二人为“纹龙兄弟”、“打虎兄弟”不伦不类?

答案

1.(4分)不可以(1分)。因为原文这样写一是扣了题目“又见”,二是二十多年前的错误今天还在重复着,说明有议论的必要,增强了议论的针对性(3分)。

评分建议:理由答到其中一点得2分。

2.(4分)强调工具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只要我们有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这样的错误是不会出现的。

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得分。

3.(5分)作为结尾,强调这是一种毒害,不能再继续续下去;以问题作结,引起读者思考。

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得分。回答:放在第①后,可以引起读者思考,自然引出下文。放在第④段,引出下面的进一步议论。得3分。

4.(4分)史进因身上纹有九条青龙,人称“九纹龙”。 李忠外号“打虎将”,称作“纹龙兄弟”、“打虎兄弟”是不妥当的;《水浒传》中108将之间一般都是哥哥、贤弟来称呼对方,而不以兄弟来称呼对方,更没有以绰号加兄弟称对方的。

篇2:又见夯货现代文阅读答案

又见夯货现代文阅读答案

①曾陪十岁的女儿看张纪中版《西游记》。第十八集中,黄袍怪把唐僧变成猛虎,关进宝象国的铁笼里。八戒无奈,涎着脸跑到花果山,找到因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赶走的悟空求救。只听悟空劈头骂道:“你这夯(hāng)货!”夯(hāng)货?挺耳熟,二十多年前,看旧版电视剧《西游记》时就听见过。如今再次听见,不禁悲从中来。

②我曾囫囵吞枣般读过原著,对“夯货”并未特别关注;但是看电视剧时还是对悟空口中的“夯(hāng)货”产生了兴趣。一查《新华字典》,上面清楚地写着:夯bèn,同“笨”。这才明白,“夯货”就是“笨货”。北方方言现在还在说,如改成“蠢货”、“笨蛋”也无妨,多通俗易懂啊,为什么非要弄个莫名其妙的“夯(hāng)货”出来呢?《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第66页,更是说得分明:夯bèn,同“笨”,见于《西游记》《红楼梦》等书。翻看《红楼梦》,第六十七回有“夯雀儿先飞”,第八十一回有“你又不是很愚夯的”,第一百一十五回有“哪里有像我们这样粗夯人”,无疑处处都是读“bèn”,如果都依电视剧《西游记》读“hāng”,想想都怕。“夯”固然常读为“hāng”,但“夯(hāng)货”明显怪异,为什么就不肯查一下字典呢?

③无独有偶,新版《三国演义》第五十六集,陆毅扮演的诸葛亮对马谡说:“如果黄忠知道关羽张飞兵谏,一定会和他的人发生龌龊(wò chuò)”龌龊(wò chuò):脏,不干净。难道黄忠一把年纪,在内忧外患之时,还有心思找人做什么肮脏事吗?非也,此处诸葛亮要说的理当是“龃龉(jǔ yǔ)”。龃龉:上下牙对不上,比喻意见不合。可怜帅哥陆毅,还是一本正经地把“龌龊”念得字正腔圆。

④新版《水浒传》的文字也“不遑多让”,比如第五集,鲁达称史进、李忠二人为“纹龙兄弟”、“打虎兄弟”,已经足够不伦不类;而且开口闭口问二人“可否”带有银两的说法,简直是要贻笑初中生了。

⑤现在流行翻拍经典,但大家更多重视大明星、大制作,热衷表达宏大场面、电脑特技,却很少有人愿意认真讲故事,写台词。《咬文嚼字》曾发表《向字典鞠躬》一文,为《采桑子》剧组不少人带字典到拍摄现场叫好。可是这种作风似乎还没有普及开来。君不见,从老版《西游记》到新版《西游记》,从编剧到导演,从演员到字幕审校,二十多年过去了,都没有人肯向字典鞠哪怕一个躬呢!

(选自《咬文嚼字》第四期,略有改动)

1.第①段画线句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面句中加粗部分的作用。

一查《新华字典》,上面清楚地写着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第66页,更是说得分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一段话作为一个独立段落,你觉得放在文中什么位置比较合适?说说理由。

“夯(hāng)货”之流毒,不知道还要流传多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你阅读《水浒传》的体会,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说鲁达称史进、李忠二人为“纹龙兄弟”、“打虎兄弟”不伦不类?

答案

1.(4分)不可以(1分)。因为原文这样写一是扣了题目“又见”,二是二十多年前的错误今天还在重复着,说明有议论的必要,增强了议论的针对性(3分)。

评分建议:理由答到其中一点得2分。

2.(4分)强调工具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只要我们有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这样的错误是不会出现的。

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得分。

3.(5分)作为结尾,强调这是一种毒害,不能再继续续下去;以问题作结,引起读者思考。

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得分。回答:放在第①后,可以引起读者思考,自然引出下文。放在第④段,引出下面的进一步议论。得3分。

4.(4分)史进因身上纹有九条青龙,人称“九纹龙”。 李忠外号“打虎将”,称作“纹龙兄弟”、“打虎兄弟”是不妥当的;《水浒传》中108将之间一般都是哥哥、贤弟来称呼对方,而不以兄弟来称呼对方,更没有以绰号加兄弟称对方的。

语文学习十大习惯

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日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九、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

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阅读怎样概括中心思想

明内容,清目的;连段意,答问题;

审清题,仔细品;析人物,思言行;

抓要点,明背景;叙事情,抓重点;

写景物,思特点;细推敲,套格式。

篇3:又见文理之争阅读答案

又见文理之争阅读答案

石野樵

近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的一句话引起了无数非议,他向教育部建议称,高中之前,除数学外,学校不开设物理、化学课程,大量增加人文类、特别是艺术类课程,大量增加体育课,可开设不进行考核的第二第三外语。

虽然这建议听起来异想天开,也绝没可能被教育部采纳,但依旧在微博和网络世界引起了广泛争论,这些争论中有意思的不是关乎中国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病,因为教育之弊已是陈年旧题,倒是他挑起的文理之争颇值得关注。

长久以来,人类都面临着一个文化困境,那就是“科学”与“人文”两种价值体系之间逐渐分裂和对立的局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扩张和学科细化,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窄,地位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自然科学自许道德中立,使得科学家们心安理得地拒绝人文关怀,人类被技术异化,越来越忽略生命和存在的意义。

_在现代科学进程中,中国算得上是个后发国家,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却丝毫也不比西方国家浅。“五四”运动提出了两大口号——科学与民主,二者原本是并驾齐驱的,但随后近1,“德先生”和“赛先生”并不能友好相处,甚至经常互相仇视。

在政治领域,过去的30多年里,工程师思维主导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但进入新世纪,社会矛盾剧烈,让工程师式的治国理念在很多时候都捉襟见肘,事实上,过去几年,中国政坛高官确实有人文学科背景者越来越多。

在教育领域,过去30多年,同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新世纪以来,对人文精神丧失和人文教育缺失的批判声也越来越响亮,但像钱文忠这样,直呼要求取消理化课程的.建议,是第一次。虽然这些只是网络谈资,当不得真,但却可见我们这个社会对人文教育的需求已经相当迫切,而与前30年的对照,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也说明了这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深层心理结构发生了变化。

在人类历史上,一直都是这样:科技愈发达,人们对科技的恐惧也便愈发严重,对人文精神的渴求愈发强烈。但人类的进程也清晰地告诉我们,所有的自然科学与人文体系都是紧密相连的.即便是最尖端的科学发明,脱离了人文内涵,也变得毫无意义,甚至面目可憎。但反过来也一样,一个没有科学精神的人,一个没有科学信仰的民族,也难以对他所处的世界有客观且真实的认知,更何谈建设新的文明?

正因为如此,对于教育而言,科学与人文都不可偏废,我们不能活在单纯的科技中,也无法仅仅凭借人文精神就度过历史的漫漫长夜,个人的修养与社会的文明,建立在二者间的张力之中。就中国现实而言,我们到底是太缺乏科学精神了,还是太缺乏人文素养,抑或二者都缺乏,这些都见仁见智,但至少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将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简单地二元对立起来,是最糟糕的思维方式。(摘自<教师博览》20第3期)

6.对于钱文忠教授给教育部的“建议”,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钱教授第一次直呼取消理化课程,重视文艺和体育,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减负。

B.钱教授的建议不可能被教育部采纳,但依旧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引起了广泛争论。

C.因为钱教授的建议纯属无稽之谈,听起来异想天开,所以只能成为网络谈资。

D.钱教授的建议虽然只是网络谈资,不可能被采纳,却反映我们这个社会对人文教育的迫切需求。

7.第四段首句是作者的一个基本观点,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

A.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扩张和学科细化,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窄,人类被技术异化。

B.“五四”运动提出的“科学”与“民主”,由原本的“并驾齐驱”到后来的“互相仇视”。

C.在政治领域,进入新世纪之后,工程师式的治国理念在很多时候都捉襟见肘。

D.在教育领域,“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曾经是被莘莘学子普遍认同的真理。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教授的“建议”在微博和网络世界引起了争论,其中有关乎中国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病,但是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他挑起的文理之争。

B.科技愈是发达,人们对科技的恐惧也便愈发严重,对人文精神的渴求愈发强烈。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学与人文不可偏废。

C.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创建新的文明,需要有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而再尖端的科学发明也不能脱离人文内涵。

D.作者认为,就今天的中国现状而言,我们既缺乏科学精神,又缺乏人文素养。

阅读答案:

6.D(A.主要目的是呼唤人文教育。B.文中表述是“在微博和网络世界引起了广泛争论”。C.钱教授的建议并非“无稽之谈”。)

7.A(A项表述见第三段,说的是“人类”的共同状况;论据应是中国的个性状况。)

8.D(原文表述见文章最后一段,应为“这些都见仁见智”。)

篇4:又见姑姑笑颜阅读答案

窗涛

①老姑母的耳朵聋了。

②临近立秋的一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从西安驱车西行,去太白山下那个叫豆村的山庄,叩拜已八旬有四的老姑母。

③上世纪60年代的饥荒岁月,姑姑拖儿带女离开故土来到这个山村落户。姑夫说,这儿不如老家平坦,可人少地多,种些红苕土豆高粱什么的,也能填饱肚子。熟识后,村民下地干活便把孩子托付给姑姑。一连几年,姑姑都义务为远近邻居管护孩子,颇受敬重。

④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操持了大半生家务的姑姑看到家里一下子有了那么多的山坡地,就提出要在山坡栽种果树。从此,每天由早到晚,姑姑和姑父一起带着全家,翻耕土地、栽种苗子,精心养护。5年过去了,几十亩的山坡上果树齐刷刷地长起来了,挂果了。这一年,又赶上市场价钱好,收入竟然达4万多元。姑姑揣着钱袋,拉着姑夫径直上县城,二话不说买了一辆嘉陵摩托车。到村口时,乡亲们看得眼馋,蜂拥而至,把姑姑姑夫团团围住,“你们这么风光,还不是当家儿的功劳哟!”姑姑开心地说,“不是,是咱社会好,政策好,乡亲好。”

⑤大约是前的一个冬天,父亲忽然接到姑姑打来的电话,说要给表兄们分家,要父亲无论如何要带上母亲去她家一趟。听说我正好回来了,姑姑高兴极了,再三叮嘱非要我一同去不可。听着电话,我似乎看到了姑姑边说边拭泪的情景,于是,决定即刻随父同行。按老家的习俗,外甥们分家,必请舅舅定夺。一旦舅舅说了话就成定局。外甥们轻则缄默不语,高兴不高兴都得接受,重则争吵不休,甚至大动干戈,还有媳妇们喋喋不休的叫骂。当舅的遇到这种情景,尴尬难堪,收不了场事小,最不愿看到的是与外甥们结下怨仇。姑姑从父亲和我的脸上仿佛看出了什么,一落座就笑个不停:“你舅,今儿叫你来,不是为说事、当判官,就是想见个面,吃顿欢喜饭。”姑夫接过姑姑的话,把老两口如何劝说表兄表弟早分家另过日子,如何坚持他们不跟任何人一起过,也不要任何人的赡养费,只想搭个小灶欢度晚年的过程讲述了一遍。站在一旁的大表哥愧疚地说:“舅,你也听到了,这么做我们不被庄上人笑话死,也会让唾沫淹死的。我们兄妹6人,谁敢说不养活老人。老人不让我们管,这是揭我们的皮呢!”一旁的表弟表妹们都点头称是。这时大表弟媳妇也上前一步拉住父亲的手说:“舅,你看在外甥的脸上,让我爸妈回心转意,这家不要分了。一大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好得和啥一样,为啥要轰我们走?”父亲听到这里,把腿一拍,哈哈大笑:“我听得明明白白。啥都甭说了,快拿酒来,舅今日要喝个痛快。”接着,家宴一字摆开,亲朋们依次就座。一时间,端菜的、添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慢慢散去。

⑥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

⑦姑姑知道我要来,执意要走到坡下的'公路旁等我。我下车来,看见姑姑颤巍巍的身子,无名的酸楚由心而生。姑姑却攥住我的手一个劲地笑。在去姑姑家的路上,我要搀扶着姑姑走,她不从,说她除了耳朵不听使唤外啥都好着呢。姑夫告诉我,姑姑前些天刚刚在宝鸡查了一回身体,样样正常,连医生都不敢相信。我问姑姑,分了家后悔不?姑夫贴着耳朵“翻译”给姑姑,姑姑知晓后竟然像小孩儿一般笑开了怀:“不后悔,我的福分大得很。政府每月给我发200元养老金还不算,又发800多元的护理费,加起来1000多元,你看红火不红火。”“护理费是啥?”我又问。“我是离休人员,那是用来护理我的。”姑夫插话。这时候姑姑一定是知道了姑夫在说什么,又抢着说:“做饭、洗衣裳都是你姑夫的事,他不要我做,我只领护理费,还要他护理我呢。”说罢,姑姑笑得更灿烂了。我没有想到,一个80多岁一字不识的老农妇,竟然还能讲出如此幽默的话来。

⑧回到家,姑姑非要我脱鞋坐在炕上和她拉话不可。拉话间,姑夫打开窗子指着窗外说,那是你小时候玩耍过的地方,西安和宝鸡的人想在那里搞休闲避暑山庄呢。我探头望去,金色的夕阳染红了远近的山峦,蓝天下的白云在慢慢飘动。山塬被郁郁葱葱的果树林带拥戴着,既蕴含着几分沧桑,更散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

⑨ “到西安逛几天,让我也尽尽孝心”。我拉住姑姑的手央求。姑夫向姑姑递了眼光,姑姑笑出声来:“你姑夫常用摩托带上我上县城逛,庄上人都说两个80多岁的人还风光呢!”姑姑说话时的那张笑颜,那份心宽,那如同喝了蜜糖之后的喜悦,是我打记事起从未见过的。 (选文有改动)

小题1:请找出既照应第①段又交代了文章主要事件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简要概括“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由插叙的往事,可以看出姑姑是一个怎样的人?清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多次写到“姑姑的笑”。仔细品味你会发现,除性格因素外,姑姑笑颜常开的原因还有很多,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至少答出三点)

(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找出的句子正确得1分,抄写正确得1分)

小题2:(3分)⑴“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⑵“我”是事件的叙述者。⑶“我”是“山村”发展变化的见证者。(每点1分,共3分)

小题3:(l)姑姑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她一连几年义务帮助邻居照顾孩子,没有怨言。

(2)姑姑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她带领全家栽种果树,从早到晚不辞劳苦。

(3)姑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她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

(4)姑姑是一个明理好强的人,她敢为人先栽种果树,富裕后又心存感激;她晚年独立生活,不给子女增添负担。

小题4:(至少答出三点)(3分)

(1)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政策使姑姑走上富裕之路,使她喜不自胜。

(2)子女们的孝顺和家庭的和睦让姑姑笑口常开。

(3)农村养老政策消除了姑姑的后顾之忧,让她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

(4)姑姑、姑夫相濡以沫,安度晚年,也让姑姑倍感幸福满足。

(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对即可)

试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题干中提到“照应①段”,第一段提到姑姑“耳聋”,以这个信息点搜索后文尾各段,即可找到第六段。

小题2:

试题分析:文章中所写的事件,都是通过“我”的所见叙述的,所以应该从贯穿全文线索这个角度上去考虑。另外,也可以谈谈写“我”的感受如何表现所写的人物的。

小题3: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有关“姑姑”的行为和事件,比如“姑姑”做了哪些事,“姑姑”与别人的关系,依次概括。“简要分析”,要引用简述相关的事例。

小题4:

试题分析:在文章中找到写“姑姑”笑的细节,读一读前后文,找到相关事件,理解“姑姑”笑的原因,一一概括。

篇5:又见姑姑笑颜阅读答案

窗涛

①老姑母的耳朵聋了。

②临近立秋的一天,我怀着忐 忑不安的心情从西安驱车西行,去太白山下那个叫豆村的山庄,叩拜已八旬有四的老姑母。

③上世纪60年代的饥荒岁月,姑姑拖儿带女离开故土来到这个山村落户。姑夫说,这儿不如老家平坦,可人少地多,种些红苕土豆高粱什么的,也能填饱肚子。熟识后,村民下地干活便把孩子托付给姑姑。一连几年,姑姑都义务为远近邻居管护孩子,颇受敬重。

④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操持了大半生家务的姑姑看到家里一下子有了那么多的山坡地,就提出要在山坡栽种果树。从此,每天由早到晚,姑姑和姑父一起带着全家,翻耕土地、栽种苗子,精心养护。5年过去了,几十亩的山坡上果树齐刷刷地长起来了,挂果了。这一年,又赶上市场价钱好,收入竟然达4万多元。姑姑揣着钱袋,拉着姑夫径直上县城,二话不说买了一辆嘉陵摩托 车。到村口时,乡亲们看得眼馋,蜂拥而至,把姑姑姑夫团团围住,你们这么风光,还不是当家儿的功劳哟!姑姑开心地说,不是,是咱社会好,政策好,乡亲好。

⑤大约是10年前的一个冬天,父亲忽然接到姑姑打来的电话,说要给表兄们分家,要父亲无论如何要带上母亲去她家一趟。听说我正好回来了,姑姑高兴极了,再三叮嘱非要我一同去不可。听着电话,我似乎看到了姑姑边说边拭泪的情景,于是,决定即刻随父同行。按老家的习俗,外甥们分家,必请舅舅定夺。一旦舅舅说了话就成定局。外甥们轻则缄默不语,高兴不高兴都得接受,重则争吵不休,甚至大动干戈,还有媳妇们喋喋不休的叫骂。当舅的遇到这种情景,尴尬难堪,收不了场事小,最不愿看到的是与外甥们结下怨仇。姑姑从父亲和我的脸上仿佛看出了什么,一落座就笑个不停:你舅,今儿叫你来,不是为说事、当判官,就是想见个面,吃顿欢喜饭。姑夫接过姑姑的话,把老两口如何劝说表兄表弟早分家另过日子,如何坚持他们不跟任何人一起过,也不要任何人的赡养费,只想搭个小灶欢度晚年的过程讲述了一遍。站在一旁的大表哥愧疚地说:舅,你也听到了,这么做我们不被庄上人笑话死,也会让唾沫淹死的。我们兄妹6人,谁敢说不养活老人。老人不让我们管,这是揭我们的皮呢!一旁的表弟表妹们都点头称是。这时大表弟媳妇也上前一步拉住父亲的手说:舅,你看在外甥的脸上,让我爸妈回心转意,这家不要分了。一大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好得和啥一样,为啥要轰我们走?父亲听到这里,把腿一拍,哈哈大笑:我听得明明白白。啥都甭说了,快拿酒来,舅今日要喝个痛快。接着,家 宴一字摆开,亲朋们依次就座。一时间,端菜的、添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慢慢散去。

⑥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

⑦姑姑知道我要来,执意要走到坡下的公路旁等我。我下车来,看见姑姑颤巍巍的身子,无名的`酸楚由心而生。姑姑却攥住我的手一个劲地笑。在去姑姑家的路上,我要搀扶着姑姑走,她不从,说她除了耳朵不听使唤外啥都好着呢。姑夫告诉我,姑姑前些天刚刚在宝鸡查了一回身体,样样正常,连医生都不敢相信。我问姑姑,分了家后悔不?姑夫贴着耳朵翻译给姑姑,姑姑知晓后竟然像小孩儿一般笑开了怀:不后悔,我的福分大得很。政府每月给我发200元养老金还不算,又发800多元的护理费,加起来1000多元,你看红火不红火。护理费是啥?我又问。我是离休人员,那是用来护理我的。姑夫插话。这时候姑姑一定是知道了姑夫在说什么,又抢着说:做饭、洗衣裳都是你姑夫的事,他不要我做,我只领护理费,还要他护理我呢。说罢,姑姑笑得更灿烂了。我没有想到,一个80多岁一字不识的老农妇,竟然还能讲出如此幽默的话来。

⑧回到家,姑姑非要我脱鞋坐在炕上和她拉话不可。拉话间,姑夫打开窗子指着窗外说,那是你小时候玩耍过的地方,西安和宝鸡的人想在那里搞休闲避暑山庄呢。我探头望去,金色的夕阳染红了远近的山峦,蓝天下的白云在慢慢飘动。山塬被郁郁葱葱的果树林带拥戴着,既蕴含着几分沧桑,更散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

⑨ 到西安逛几天,让我也尽尽孝心。我拉住姑姑的手央求。姑夫向姑姑递了眼 光,姑姑笑出声来:你姑夫常用摩托带上我上县城逛,庄上人都说两个80多岁的人还风光呢!姑姑说话时的那张笑颜,那份心宽,那如同喝了蜜糖之后的喜悦,是我打记事起从未见过的。

1、 请找出既照应第①段又交代了文章主要事件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2、请简要概括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 3 分)

3、下面两段文字都是场面抽写, 却反映了不同的人情世态。请分别加以分析。(4分)

(1) 当下众 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吴敬梓《范进中举》)

(2)一时间,端菜的、添 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

4、由插叙的往事, 可以看出姑姑是一个怎样的人?清简要分析。(6 分)

5、文章多次写到姑姑的笑。仔细品味你会发现,除性格因素外,姑姑笑颜常开的原因还有很多,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至少答出三点)( 3 分)

篇6:又见姑姑笑颜阅读答案

1、(2分)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找出的句子正确得1分,抄写正确得1分)

2、(3分)⑴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⑵我是事件的叙述者。⑶我是山村发展变化的见证者。(每点1分,共3分)

3、(4分)⑴描写了范进中举后,乡邻们阿谀奉迎、趋炎附势的众生相,表现了世态的炎凉。(答出世态炎凉的意思即得2分)

⑵描写了姑姑分家时的忙碌、热闹、喜庆,表现了家庭的和睦、民风的淳朴、生活的和谐。(答出家庭和睦的意思即得2分)

4、(6分)

⑴姑姑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她一连几年义务帮助邻居照顾孩子,没有怨言。

⑵姑姑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她带领全家栽种果树,从早到晚不辞劳苦。

⑶姑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她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

⑷姑姑是一个明理好强的人,她敢为人先栽种果树,富裕后又心存感激;她晚年独立生活,不给子女增添负担。

(每点2分,有明确观点得1分,有恰当的分析得1分,意对即可。答出其中任何三点即可得全分)

5、(至少答出三点)(3分)

⑴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政策使姑姑走上富裕之路,使她喜不自胜。

⑵子女们的孝顺和家庭的和睦让姑姑笑口常开。

⑶农村养老政策消除了姑姑的后顾之忧,让她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

⑷姑姑、姑夫 相濡以沫,安度晚年,也让姑姑倍感幸福满足。

(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对即可)

篇7:又见姑姑笑颜阅读答案

窗涛

①老姑母的耳朵聋了。

临近立秋的一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从西安驱车西行,去太白山下那个叫豆村的山庄,叩拜已八旬有四的老姑母。

③上世纪60年代的饥荒岁月,姑姑拖儿带女离开故土来到这个山村落户。姑夫说,这儿不如老家平坦,可人少地多,种些红苕土豆高粱什么的,也能填饱肚子。熟识后,村民下地干活便把孩子托付给姑姑。一连几年,姑姑都义务为远近邻居管护孩子,颇受敬重。

④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操持了大半生家务的姑姑看到家里一下子有了那么多的山坡地,就提出要在山坡栽种果树。从此,每天由早到晚,姑姑和姑父一起带着全家,翻耕土地、栽种苗子,精心养护。5年过去了,几十亩的山坡上果树齐刷刷地长起来了,挂果了。这一年,又赶上市场价钱好,收入竟然达4万多元。姑姑揣着钱袋,拉着姑夫径直上县城,二话不说买了一辆嘉陵摩托车。到村口时,乡亲们看得眼馋,蜂拥而至,把姑姑姑夫团团围住,“你们这么风光,还不是当家儿的功劳哟!”姑姑开心地说,“不是,是咱社会好,政策好,乡亲好。”

⑤大约是前的一个冬天,父亲忽然接到姑姑打来的电话,说要给表兄们分家,要父亲无论如何要带上母亲去她家一趟。听说我正好回来了,姑姑高兴极了,再三叮嘱非要我一同去不可。听着电话,我似乎看到了姑姑边说边拭泪的情景,于是决定即刻随父同行。按老家的习俗,外甥们分家,必请舅舅定夺。一旦舅舅说了话就成定局。外甥们轻则缄默不语,高兴不高兴都得接受,重则争吵不休,甚至大动干戈,还有媳妇们喋喋不休的叫骂。当舅的遇到这种情景,尴尬难堪,收不了场事小,最不愿看到的是与外甥们结下怨仇。姑姑从父亲和我的脸上仿佛看出了什么,一落座就笑个不停:“你舅,今儿叫你来,不是为说事、当判官,就是想见个面,吃顿欢喜饭。”姑夫接过姑姑的话,把老两口如何劝说表兄表弟早分家另过日子,如何坚持他们不跟任何人一起过,也不要任何人的赡养费,只想搭个小灶欢度晚年的过程讲述了一遍。站在一旁的大表哥愧疚地说:“舅,你也听到了,这么做我们不被庄上人笑话死,也会让唾沫淹死的。我们兄妹6人,谁敢说不养活老人。老人不让我们管,这是揭我们的皮呢!”一旁的表弟表妹们都点头称是。这时大表弟媳妇也上前一步拉住父亲的手说:“舅,你看在外甥的脸上,让我爸妈回心转意,这家不要分了。一大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好得和啥一样,为啥要轰我们走?”父亲听到这里,把腿一拍,哈哈大笑:“我听得明明白白。啥都甭说了,快拿酒来,舅今日要喝个痛快。”接着,家宴一字摆开,亲朋们依次就座。一时间,端菜的、添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慢慢散去。

⑥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

⑦姑姑知道我要,执意要走到坡下的公路旁等我。我下车来,看见姑姑颤巍巍的身子,无名的酸楚由心而生。姑姑却攥住我的手一个劲地笑。在去姑姑家的路上,我要搀扶着姑姑走,她不从,说她除了耳朵不听使唤外啥都好着呢。姑夫告诉我,姑姑前些天刚刚在宝鸡查了一回身体,样样正常,连医生都不敢相信。我问姑姑,分了家后悔不?姑夫贴着耳朵“翻译”给姑姑,姑姑知晓后竟然像小孩儿一般笑开了怀:“不后悔,我的福分大得很。政府每月给我发200元养老金还不算,又发800多元的护理费,加起来1000多元,你看红火不红火。”“护理费是啥?”我又问。“我是离休人员,那是用来护理我的。”姑夫插话。这时候姑姑一定是知道了姑夫在说什么,又抢着说:“做饭、洗衣裳都是你姑夫的事,他不要我做,我只领护理费,还要他护理我呢。”说罢,姑姑笑得更灿烂了。我没有想到,一个80多岁一字不识的老农妇,竟然还能讲出如此幽默的话来。

⑧回到家,姑姑非要我脱鞋坐在炕上和她拉话不可。拉话间,姑夫打开窗子指着窗外说,那是你小时候玩耍过的地方,西安和宝鸡的人想在那里搞休闲避暑山庄呢。我探头望去,金色的夕阳染红了远近的山峦,蓝天下的白云在慢慢飘动。山塬被郁郁葱葱的果树林带拥戴着,既蕴含着几分沧桑,更散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

⑨ “到西安逛几天,让我也尽尽孝心”。我拉住姑姑的手央求。姑夫向姑姑递了眼光,姑姑笑出声来:“你姑夫常用摩带上我上县城逛,庄上人都说两个80多岁的人还风光呢!”姑姑说话时的那张笑颜,那份心宽,那如同喝了蜜糖之后的喜悦,是我打记事起从未见过的。

(选文有改动)

1、请找出既照应第①段又交代了文章主要事件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2 、请简要概括“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 3 分)

3、下面两段文字都是场面抽写, 却反映了不同的人情世态。请分别加以分析。(4分)

(1)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吴敬梓《范进中举》)

(2)一时间,端菜的、添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

4 、由插叙的往事,可以看出姑姑是一个怎样的人?清简要分析。(6 分)

5 、文章多次写到“姑姑的笑”。仔细品味你会发现,除性格因素外,姑姑笑颜常开的原因还有很多,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至少答出三点)( 3 分)

参考答案:(18分)

1、(2分)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找出的句子正确得1分,抄写正确得1分)

2、(3分)⑴“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⑵“我”是事件的叙述者。⑶“我”是“山村”发展变化的见证者。(每点1分,共3分)[来源:]

3、(4分)⑴描写了范进中举后,乡邻们阿谀奉迎、趋炎附势的众生相,表现了世态的炎凉。(答出“世态炎凉”的意思即得2分)

⑵描写了姑姑分家时的忙碌、热闹、喜庆,表现了家庭的和睦、民风的淳朴、生活的和谐。(答出“家庭和睦”的意思即得2分)

4、(6分)

⑴姑姑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她一连几年义务帮助邻居照顾孩子,没有怨言。

⑵姑姑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她带领全家栽种果树,从早到晚不辞劳苦。

⑶姑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她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

⑷姑姑是一个明理好强的人,她敢为人先栽种果树,富裕后又心存感激;她晚年独立生活,不给子女增添负担。

(每点2分,有明确观点得1分,有恰当的分析得1分,意对即可。答出其中任何三点即可得全分)

5、(至少答出三点)(3分)

⑴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政策使姑姑走上富裕之路,使她喜不自胜。

⑵子女们的孝顺和家庭的和睦让姑姑笑口常开。

⑶农村养老政策消除了姑姑的后顾之忧,让她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

⑷姑姑、姑夫相濡以沫,安度晚年,也让姑姑倍感幸福满足。

(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对即可)

篇8:又见姑姑笑颜 阅读答案

又见姑姑笑颜 阅读答案

①老姑母的耳朵聋了。

②临近立秋的一天,我怀着忐 忑不安的心情从西安驱车西行,去太白山下那个叫豆村的山庄,叩拜已八旬有四的老姑母。

③上世纪60年代的饥荒岁月,姑姑拖儿带女离开故土来到这个山村落户。姑夫说,这儿不如老家平坦,可人少地多,种些红苕土豆高粱什么的,也能填饱肚子。熟识后,村民下地干活便把孩子托付给姑姑。一连几年,姑姑都义务为远近邻居管护孩子,颇受敬重。

④ 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操持了大半生家务的姑姑看到家里一下子有了那么多的山坡地,就提出要在山坡栽种果树。从此,每天由早到晚,姑姑和姑父一起带着全家,翻耕土地、栽种苗子,精心养护。5年过去了,几十亩的山坡上果树齐刷刷地长起来了,挂果了。这一年,又赶上市场价钱好,收入竟然达4万多元。姑姑揣着钱袋,拉着姑夫径直上县城,二话不说买了一辆嘉陵摩托 车。到村口时,乡亲们看得眼馋,蜂拥而至,把姑姑姑夫团团围住,“你们这么风光,还不是当家儿的功劳哟!”姑姑开心地说,“不是,是咱社会好,政策好,乡亲好。”

⑤大约是10年前的一个冬天,父亲忽然接到姑姑打来的电话,说要给表兄们分家,要父亲无论如何要带上母亲去她家一趟。听说我正好回来了,姑姑高兴极了,再三叮嘱非要我一同去不可。听着电话,我似乎看到了姑姑边说边拭泪的情景,于是,决定即刻随父同行。按老家的习俗,外甥们分家,必请舅舅定夺。一旦舅舅说了话就成定局。外甥们轻则缄默不语,高兴不高兴都得接受,重则争吵不休,甚至大动干戈,还有媳妇们喋喋不休的叫骂。当舅的遇到这种情景, 尴尬难堪,收不了场事小,最不愿看到的是与外甥们结下怨仇。姑姑从父亲和我的脸上仿佛看出了什么,一落座就笑个不停:“你舅,今儿叫你来,不是为说事、当判官,就是想见个面,吃顿欢喜饭。”姑夫接过姑姑的话,把老两口如何劝说表兄表弟早分家另过日子,如何坚持他们不跟任何人一起过,也不要任何人的赡养费,只想搭个小灶欢度晚年的过程讲述了一遍。站在一旁的大表哥愧疚地说:“舅,你也听到了,这么做我们不被庄上人笑话死,也会让唾沫淹死的。我们兄妹6人,谁敢说不养活老人。老人不让我们管,这是揭我们的皮呢!”一旁的表弟表妹们都点头称是。这时大表弟媳妇也上前一步拉住父亲的手说:“舅,你看在外甥的脸上,让我爸妈回心转意,这家不要分了。一大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好得和啥一样,为啥要轰我们走?”父亲听到这里,把腿一拍,哈哈大笑:“我听得明明白白。啥都甭说了,快拿酒来,舅今日要喝个痛快。”接着,家 宴一字摆开,亲朋们依次就座。一时间,端菜的、添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慢慢散去。

⑥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

⑦ 姑姑知道我要来,执意要走到坡下的公路旁等我。我下车来,看见姑姑颤巍巍的身子,无名的酸楚由心而生。姑姑却攥住我的手一个劲地笑。在去姑姑家的路上,我要搀扶着姑姑走,她不从,说她除了耳朵不听使唤外啥都好着呢。姑夫告诉我,姑姑前些天刚刚在宝鸡查了一回身体,样样正常,连医生都不敢相信。我问姑姑,分了家后悔不?姑夫贴着耳朵“翻译”给姑姑,姑姑知晓后竟然像小孩儿一般笑开了怀:“不后悔,我的福分大得很。政府每月给我发200元养老金还不算,又发 800多元的护理费,加起来1000多元,你看红火不红火。”“护理费是啥?”我又问。“我是离休人员,那是用来护理我的。”姑夫插话。这时候姑姑一定是知道了姑夫在说什么,又抢着说:“做饭、洗衣裳都是你姑夫的事,他不要我做,我只领护理费,还要他护理我呢。”说罢,姑姑笑得更灿烂了。我没有想到,一个 80多岁一字不识的老农妇,竟然还能讲出如此幽默的话来。

⑧回到家,姑姑非要我脱鞋坐在炕上和她拉话不可。拉话间,姑夫打开窗子指着窗外说,那是你小时候玩耍过的地方,西安和宝鸡的人想在那里搞休闲避暑山庄呢。我探头望去,金色的夕阳染红了远近的山峦,蓝天下的白云在慢慢飘动。山塬被郁郁葱葱的果树林带拥戴着,既蕴含着几分沧桑 ,更散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

⑨ “到西安逛几天,让我也尽尽孝心”。我拉住姑姑的手央求。姑夫向姑姑递了眼 光,姑姑笑出声来:“你姑夫常用摩托带上我上县城逛,庄上人都说两个80多岁的人还风光呢!”姑姑说话时的那张笑颜,那份心宽,那如同喝了蜜糖之后的喜悦,是我打记事起从未见过的。

(选文有改动)

1、 请找出既照应第①段又交代了文章主要事件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2、请简要概括“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 3 分)

3、下面两段文字都是场面抽写, 却反映了不同的人情世态。请分别加以分析。(4分)

(1) 当下众 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吴敬梓《范进中举》)

(2)一时间,端菜的、添 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

4、由插叙的往事, 可以看出姑姑是一个怎样的人?清简要分析。(6 分)

5、文章多次写到“姑姑的笑”。仔细品味你会发现,除性格因素外,姑姑笑颜常开的原因还有很多,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至少答出三点)( 3 分)

参考答案:

1、(2分)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找出的句子正确得1分,抄写正确得1分)

2、(3分)⑴“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⑵“我”是事件的叙述者。⑶“我”是“山村”发展变化的见证者。(每点1分,共3分)

3、(4分)⑴描写了范进中举后,乡邻们阿谀奉迎、趋炎附势的众生相,表现了世态的炎凉。(答出“世态炎凉”的意思即得2分)

⑵描写了姑姑分家时的忙碌、热闹、喜庆,表现了家庭的和睦、民风的淳朴、生活的和谐。(答出“家庭和睦”的意思即得2分)

4、(6分)

⑴姑姑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她一连几年义务帮助邻居照顾孩子,没有怨言。

⑵姑姑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她带领全家栽种果树,从早到晚不辞劳苦。

⑶姑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她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

⑷姑姑是一个明理好强的人,她敢为人先栽种果树,富裕后又心存感激;她晚年独立生活,不给子女增添负担。

(每点2分,有明确观点得1分,有恰当的分析得1分,意对即可。答出其中任何三点即可得全分)

5、(至少答出三点)(3分)

⑴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政策使姑姑走上富裕之路,使她喜不自胜。

⑵子女们的孝顺和家庭的和睦让姑姑笑口常开。

⑶农村养老政策消除了姑姑的后顾之忧,让她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

⑷姑姑、姑夫 相濡以沫,安度晚年,也让姑姑倍感幸福满足。

(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对即可)

又见姑姑笑颜 阅读答案

西游记描写摘抄

西游记经典搞笑语录

西游记心理描写摘抄

何容何许人也阅读试题答案

五年级西游记名著读书笔记

回仪征游记作文

西游记读后感合辑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

西游记读后感300字左右

又见夯货阅读答案
《又见夯货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又见夯货阅读答案(合集8篇)】相关文章:

西游记读后感结尾2023-07-29

西游记读后感六百字以上2022-10-13

读《袋鼠与笼子》有感作文300字2022-05-06

《西游记》的读后感2022-10-21

别拿文化说事儿作文2022-10-21

《西游记》读后感收获六百字作文2022-10-27

读后感西游记2022-08-10

谁有西游记读后感2024-05-15

诗经·国风·郑风·丰2023-07-06

名著读后感400字2022-08-2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