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与破壁阅读理解答案

时间:2024-05-21 07:35:17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面壁与破壁阅读理解答案(集锦12篇)由网友“mylove778”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面壁与破壁阅读理解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面壁与破壁阅读理解答案

篇1:面壁与破壁阅读理解答案

面壁与破壁阅读理解答案

①面壁十年图破壁,是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所写的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中的一句。

②面壁,原始佛教用语,相传南朝名僧达摩大师刻苦修行,终日面壁而坐,默诵经文,后来成为佛教禅宗的始祖。破壁,用的是画龙点睛的典故。据《历代名画极》记载,南朝张僧繇精于绘画,曾于金陵安乐寺画四条龙,都不画眼睛。他说:画了眼睛龙就会飞去。人家以为不可信,硬要他试试。当他刚点上两条龙的眼睛,忽然雷电破壁,两条龙乘云飞去,周来同志巧妙地把两个典故揉合起来,并赋予新意,表达他那种为探索革命真理尝胆励志、刻苦攻读的战斗精神。

③面壁,作为一种治学精神,是十分可贵的。读书,做学问,贵在坚持,贵在数年,乃至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终不稍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是没有这种艰苦卓绝一步一个脚印的面壁精神,尽管你有破壁之壮志,也只能是一句空话。那种学了一点就浅尝辄止,自满自足起来,或是在科学的坚壁面前,遇到点困难就畏缩不前的人,是不会突然出现什么破壁的奇迹的。

④为图破壁,必须要有脚踏实地的面壁精神,而面壁又正是为了破壁。倘若只会低头沿着前人的足迹亦步亦趋,而没有敢于突破前人藩篱的雄心壮志,没有筚路褴褛的创业精神,也不可能取得惊人的成果,攀上顶峰的。

⑤古往今来,大凡有所成就的大学问家,大科学家,无不凭借着长期的面壁精神,以遂一旦破壁之志。

小题1: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小题2: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第③段中划线句证明了什么观点?(2分)

小题4:请你根据选文分别指出作者赋予了面壁和破壁什么意思?(2分)

小题5:选文第②段最后一句中划线的字用了什么典故?请写出来并作简单的介绍。(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示例:要实现图破壁的雄心壮志,必须有脚踏实地的'面壁精神。(或:为图破壁,必须要有脚踏实地的面壁精神。)

小题2: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作用:证明了面壁正是为了破壁这一观点。

小题3:证明了要是没有这种艰苦卓绝,一步一个脚印的面壁精神,尽管你有破壁之壮志,也只能是一句空话的观点。

小题4:面壁:持之以恒的精神; 破壁:雄心壮志。(每个词的理解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5:卧薪尝胆的典故。此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越往勾践兵败吴国之后,为雪灭国之耻而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事情。

篇2:啄破硬壳阅读理解答案阅读原文

我们无数次地吃过鸡蛋,但很少有人亲眼看见过小鸡雏从蛋壳里钻出来的场面。那一年,我领着女儿到农村去,恰巧遇见了老乡家里的母鸡在孵小鸡。

那是一只芦花色的母鸡,趴在土炕(kàng kēng)一角草筐里的鸡蛋上倾注着自己全部的母爱。鸡蛋挺多的,我们能听到小鸡雏(chú ch6u)在蛋壳里面用力地啄壳的声音,“嗒,嗒嗒……”那声音虽弱小,却震撼着人心,这是小鸡雏在用自己的生命撞击着铜墙铁壁似的硬壳。过了好久,一个湿乎乎的小脑袋才很艰难地从里面钻了出来。

女儿的目光集中在一个啄壳声响了好长一段时间的鸡蛋上了。那鸡蛋壳的上端已经露出米粒大小的孔, 从那个小孔里看见鸡雏用力啄壳的硬喙( huì zhuó)。 “嗒,嗒嗒……”几分钟过去了,那小孔还是米粒大小,似乎没有变化。女儿为了要帮小鸡雏,她不顾老母鸡威胁的叫声,伸出手来要去剥那个硬壳。

这时,站在一旁一直没有吱声的老大娘看出了女儿的心思,她一把拦住了女儿。

大娘说:“孩子,别去碰它,这小鸡雏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你帮了它,也许就是害了它。”

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老母鸡是最护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它却“冷酷”地让鸡雏自己钻出蛋壳。农村老大娘无意中说的这句话是那样平凡,而其中蕴藏的道理却让人思索。

《啄破硬壳》阅读题目

1、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凡( ) 冷酷( )

3、写出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4、读带“____”线的句子,再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体会句子蕴涵的意思。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娘的话里蕴藏着什么道理?假如你在场,你想对大娘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3:啄破硬壳阅读理解答案阅读原文

1、kēng chóu zhuó

2、平常 冷漠

3、在乡下观看小鸡出壳时,大娘的话使“我们”明白了“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这样一个道理。

4、问题:为什么“冷酷”加引号?

答:因为老母鸡不是真的冷酷,而是给予了孩子真正的爱。

5、“略”

篇4:破茧成蝶阅读理解答案

破茧成蝶阅读理解答案

破茧成蝶阅读理解答案

①乡居年代,我曾在蚕房里住过两年,我洞悉蚕在其生命轮回过程中每一个隐秘的细节。由黑珍珠一般的子儿,到肉嘟嘟的蚕儿,到沉睡茧中的蛹,最后羽化①成蛾,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

②观察这样的过程是需要耐心的。不过,我愿意等,我始终认为,这样的等本身就是诗意的。当可爱的蚕儿吸取了充足的甘露润泽之后,便用生命的丝线织茧而栖,沉沉而睡。生命被无尽期的黑暗覆盖,沉埋于寂静之中。其实,它是在做一个坚实的梦,蕴蓄着一次生命的复活。

③终于,它咬破自己织制的茧子,出来了,由蛹化蛾,完成了生命本质的飞跃,给我惊喜的震颤。请原谅我的固执,让我称它为蝶。因为它让我想到化蝶的传说②。我想,这个细小的生命,它短暂的沉睡,类似于一次死亡。而当它痛苦地咬破自己织制的茧,羽化成蝶,就完成了生命的复活。这个小精灵,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是那么专注于自己的生命,用重生来拒绝死亡,穿越了生死的界限,让生命得以绚烂。透过它的生命过程,从某种性质上说,它接近于神话中涅盘③的凤凰

④我感动于破茧成蝶带来的美学意蕴。很多时候,我看着它振动透明的薄翼,时而以舞者的姿态翩飞于屋檐下,时而款款行走于墙壁之上。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穿越虚与实的空间。我在想,当初它的沉睡,就是在做着一个蝶梦,一个死与生相连的`梦。这个梦既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充满着生命的哲思。

⑤其实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就如那小小的蚕儿,经常会陷于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对于我们个体生命而言,有时心灵也会结上一种“茧”。如果我们能用心去咬破自己构筑的外壳,尽管这一过程会很痛苦,但于生命的重生,它又实在是一种必须。

⑥所以破茧成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能够破茧成蝶,就会重获生命的欢愉和快慰。

注:①羽化:昆虫由蛹变成成虫。②化蝶的传说: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梁祝为爱殉情,双双化蝶。③涅盘: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在文中指通过死亡获得新生。

1.阅读第①②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说等待蚕破茧成蝶的过程“本身就是诗意的”?(用文中相关语句回答)(4分)

答:

2.联系上下文理解第4自然段画线句中“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穿越虚与实的空间。”的含义(4分)

答:

3.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句话来表达你对“破茧成蝶”的理解。(不能引用原文)(4分)

示 例:破茧成蝶——不固执于自满自足的空间,才会有自由生命的飞翔。

你的精彩:破茧成蝶——

4.请联系生活,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第⑤段“有时心灵也会结上一种‘茧’”这句话中所说的心灵之“茧”的?你认为该如何冲破心灵之“茧”?(5分)

答:

参考答案:

1.(4分)因为在等待中,我感受到蚕破茧成蝶的过程是蕴蓄着一次生命复活的坚实的梦。

2.(4分)作者看到眼前(姿态翩飞)的蝶,想到了它的沉睡就是一个生死相连(既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充满着生命的哲思)的梦。

3.(4分)示例:一旦走出束缚,世界广阔无限。(或:千年的黑暗,孕育了瞬间的光明。)提示:能清楚表述“化茧成蝶”的含义给4分,表述不清酌情扣分,引用原文不给分。

4.(5分)指人生道路上的障碍,如低微的出身、平庸的相貌、痛苦的遭遇等(2分)

用自尊、自信、毅力、勇气、智慧去扫除人生道路上的障碍(2分)(意合即可)

篇5:记叙文阅读理解与答案

记叙文阅读理解与答案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 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 “……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 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了一 座大花园……

1.用不同的.读音给下列各字组词。

喝( ) ( )

折( ) ( )

数( )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茂盛 ( )( ) 喜爱( )( )

3.用“~~”画出语段中的比喻句,再用句中的比喻词写一个比喻句。

4.妈妈为什么不让小女孩折花呢?

参考答案:1.喝水 断喝

折断 折本

数学 数星星

(答案不唯一)

2.繁茂 稀疏

喜欢 痛恨

(答案不唯一)

3.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

湖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答案不唯一)

4.因为你折一枝,我折一枝,后面来的人就看不到优美的景色了。

(意思对即可)

篇6:《光阴》阅读理解与答案

谁也无法描绘出光阴的面目,但世界上能处处听到光阴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光阴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光阴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光阴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叹息也不能使光阴停步。

光阴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光阴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光阴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光阴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光阴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光阴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光阴精心指挥的。

光阴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光阴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光阴总是如数奉献。

光阴公正,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光阴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光阴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光阴也决不因此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光阴,光阴便在你的身后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光阴,光阴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因为光阴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光阴的脚印。

1、短文中的“光阴”指的是_______,从_______找到的。全文采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2、请用四个词概括“光阴”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联系课文《匆匆》,你有什么感想?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光阴精心指挥着”?

5、本文中的“光阴”有何特点?请分条概括。(写出三条即可)

6、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很成功,试找出一处加以赏析。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化散文,作者以清丽飘逸的笔触,表达了对时间的哲理性思考,告诫人们应该珍惜时间。

B.文中作者以“光阴”指代时间,使时间成为一个具有神秘力量的人物,从而使难以触摸的事物变得生动可感。

C.本文最值得称道的是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使文章有了诗一般的美感。

D.作者在本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第二人称代词“你”,而没有运用第一人称“我们”,表明作者是个珍惜时间的人。

E.本文紧扣“时光”,以时间为序,先写“蓓蕾”,次写“枯黄的树叶”,最后写了自己对光阴的思考与感悟。

篇7:《光阴》阅读理解与答案

1、光阴题目与文章使用象征的内容拟人

2、公平懂于回报慷慨有权利

3、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你抓紧光阴,光阴就回紧跟着你,你无视光阴,光阴就离你而去.最后,损失的只有你自己.时间有崇高的权利.而我们应该与光阴好好相处,来借用光阴的权利来使我们走向成功!

4、因为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雕刻刀,能使很多事物发生巨大的变化。(意思对即可)

5、①不随人的主观意志改变自己的步伐;②容易消逝;③能改变一切;④能一视同仁。

6、如:“你珍重光阴,光阴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光阴,光阴就化为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这段话深含哲理,运用对比的手法,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时间从我们手中悄悄溜走。(只要找出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赏析言之有理即可。)

7、D E

篇8: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答案

萧燧(1117-1193),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秩满,当为学官,避桧,调静江府察推而归。

燧未第时,梦神人示以文书,记其一联云:“如火烈烈,玉石俱焚;在冬青青,松柏不改。”已而果符前事。未几,丁忧。三十二年,授靖州教授。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累迁至国子司业兼权起居舍人,进起居郎。

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制坐视?” 为请诸朝,发太仓来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①主文:主持考试。 ②镪:成串的钱。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B. 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 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轻视

D. 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空缺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燧格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

①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③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 ④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⑤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 ②③④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萧燧政绩卓着,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早,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初仕敢欺心耶!

答:

(2)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答:

(3)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制坐视?”

答:

文言文阅读(19分)

【答案】5.C(易:更换)

【答案】6.D (①正直忠诚⑤勤俭朴素⑥体恤民情,心系百姓)

【答案】7.A(“为官不畏权贵”没有体现其“忠诚正直”的一面,不是“与其亲党密告萧”,而是“其亲党密告燧”。)

8.(10分)(1) 刚做官,怎么敢欺骗我的良心呢

(2) 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外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3)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片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篇9:阅读理解习题与答案

阅读理解习题与答案

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父亲的意思,要我快些回去,尝尝今年橘子的味道。

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为了表示孝心,我特地买了十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 起栽下。从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些树苗,似亲儿女般。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劲,不亚于教育我们。那些果树也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我记得第一年花开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第一场雪那般激动,父亲说,白花花的满树枝啊,香气跑了好几里呢!当乡亲们夸奖橘花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来的优良品种呢!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那几个月,我们隔几天总接到父亲的电话。橘子有指头大了呢!橘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鸡蛋大了呢!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父亲总是在说橘子!

那一年,父亲将首先变黄的橘子采了下来,并打来电话,叫我快些回去尝尝!时至年末,我们哪能抽出时间啊!在苦苦等待后,父亲同母亲商定,第一批橘子一定要送来让我们尝尝。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树是儿子买的,也是儿子跟自己一同栽下的,儿子不吃第一个,谁吃?在那个飘着大雪的冬日的早晨,父亲从百里之外的故乡,带上十九个首先成熟的红橘,来到我的面前。看着我们一家三口甜甜地吃着甜甜的红橘,父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们劝他,你老也快尝尝呀。父亲说,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我的泪便涌上来,因为父亲出发后,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父亲带来的第一批橘子是十九个。我强压泪水,挑了个最大的剥开后,双手递到父亲面前。‘父亲颤巍巍地接过橘子,拿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咀嚼。我再次从父亲脸上看到了我参加工作第一天父亲送我时的表情一。

就这样,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然后,他将红橘分送给邻居,其余的便去市场上卖了。后来,妻子就说,爹怕是糊涂了吧,橘子现在几角钱一斤,来回的车费就要几十元,该买多少橘子呀!再说了,红橘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味道越来越差了,哪能比得上如今的优良品种呀!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沉沉地回了一句话,父亲哪里是为那几个橘子啊!妻子思索 一阵,说,也是,只要老人高兴,就由着他。

父亲越来越老了,雪后的山路上,他再也不能健步如飞了。妻子说,年前我们干脆抽两天时间回去看看吧!回去那天,父亲正坐在火塘边,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我看见父亲眼中的泪水滚落下来。父亲抹一把泪,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次日,我邀了儿时的两个好友,决定将剩下的红橘弄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自然是十分高兴。我将红橘分送给了我的'故交,并嘱咐他们千万别告诉父亲。我掏出一百元钱,换成了零钞,将其中的九十六元八角送到了父亲手上, 异常高兴地对父亲说,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父亲脸上满是欣喜的神色,说,太好了,明年,我要更细心地照顾它们!我别过脸去,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1.阅读全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种红橘的过程中,父亲的态度: 。

(2)等待橘子成熟时,父亲的心情: 。

(3)橘子成熟后,父亲的做法: 。

2.文中,父子二人各说了一次假话。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他 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1)父亲:我早吃过了 ,一天好几个呢!

(2)儿子: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3.阅读下面句子,回答问题。(6分)

(1)(父亲)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

这里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哪些内心活动?

(2)“这屋里,烟太大了……”

父亲和儿子为什么都说这句话?说这句话时,各自的内心状态是怎样的7.

4.题目是“红橘甜了”,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说说文中表现了哪些方面的“甜”。(6分)

答案:

1.(6分)(1)态度:精心侍弄。 (2)心情:兴奋和渴盼。(3)做法:打电话给儿子,送橘子给儿子,送橘子给邻居,到市场上出售。(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2.(4分)(1)为了将第一批成熟的橘子全部留给儿子一家三口吃。

(2)为了宽慰父亲,让他高兴。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1)愁闷,期盼;惊讶;欣喜。 (2)都是为了掩饰落泪的原因。父亲见到儿子时激动、惊喜,儿子听了父亲话后深受感动。 (各占3分。意思对即可)

4.(6分)①红橘树在父亲精心管理下结出的果实很甜。②父亲为培养儿子成材而感到欣慰、满足。 ③父亲从儿子买红橘苗、卖橘子等做法中体会到儿子的孝心。 ④儿子从父亲种橘、送橘等行为中感受到父亲的信任、关爱。 ⑤全家人互相关心体贴,充满温馨和爱意。 (答案不限于此。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篇10:题破山寺后禅院阅读理解答案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21.下列是对本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追求宁静的思想情怀。

B.这是一首叙事、写景、抒怀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清幽胜境的心情。

C.这是一首写景的五言律诗,表现了作者置身寂静、清幽、空灵的胜景中,心灵受到感染与陶冶的一种心境。

D.这是一首叙事与写景相结合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人生感悟。

22.对“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点评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两句是本诗最大的亮点,是全诗的最高境界,有此两句境界全出。

B.山光水色,曲径花木使鸟儿怡然自得,使人们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灵魂得到净化与升华。

C.互文互义、相得益彰。

D.“悦鸟性”与“空人心”形成对比,鸟性之悦为人心之空作了铺垫。

23.“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答: 。

参考答案:

21.C(2分)

22.D(2分)

23.不矛盾(1分)这种以“寂”衬“音”的写法,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1分)(意思正确,表述清楚亦可得分)

篇11:《物破自有时》阅读理解附答案

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盖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爱。乃开燕③,召漕使显官,特设一桌,覆以恿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厚重如此。

【注释】①知北都:在北都做知州。②中外亲:中表亲。③开燕:开设宴席。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

(1)云耕者入冢而得( )(2)乃开燕( )(3)玉盏俱碎( )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B.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

C.(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D.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呢?

小题3:“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3分)(1)说 (2)于是,就 (3)都

小题2:(3分)A

小题3:(3分)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比较各句翻译的区别,尤其是关键字词“故”“罪”的解释,根据原句的含义一一比较,判断正误。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文字,读懂内容,针对问题在文中搜寻相关情节,抓住文中关键句子理解作答即可。

篇12:爱与孤独阅读理解答案

爱与孤独阅读理解答案

①爱和孤独是人生最美丽的两支曲子,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爱的心灵会孤独,未曾体味过孤独的人也不可能懂得爱。由于怀着爱的希望,孤独才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

②不止—位先贤指出,—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则是最可怕的痛苦。所谓分享和分担,未必要有人在场。但至少要有人知道。永远没有人知道,绝对的孤独,痛苦便会成为绝望,而快乐——同样也会变成绝望!

③交往为人性所必需,人生之常态,而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它是马丁?布伯所说的那种“我与你”的相遇,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场”,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相遇是人生莫大的幸运,在此时刻。两颗灵魂仿佛同时认出了对方,惊喜地喊出:“是你!”人一生中只要有过这个时刻,爱和孤独便都有了着落。

1.本文第③自然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内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论证了交往分寸的难于把握(要正确把握交往的分寸)。

2.(2分)包含爱的孤独是可以忍受的,甜蜜的。(若答“爱和孤独是人生的必须,缺一不可”者,得1分)

《三体》读后感 - “宇宙是一座黑暗森林”

三体2黑暗森林读后感1000字

三体读书笔记1500字

三体读书笔记

《三体》读后感800字

三体读后感800字

《三体》读书笔记个人领悟

关于家乡的名言警句

十一国庆节经典名言

爱国的格言警句

面壁与破壁阅读理解答案
《面壁与破壁阅读理解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面壁与破壁阅读理解答案(集锦12篇)】相关文章:

爱国口号2024-01-16

十一国庆节爱国的名言2023-04-09

爱国名人名言诗句2022-05-07

名人说过的爱国名言2023-12-31

关于爱国的名言警句2022-11-14

爱国标语2022-09-08

爱国格言2024-02-19

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摘抄2022-10-23

关于爱国的格言2023-03-11

爱国爱乡名言警句摘录2022-05-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