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成的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3-12-06 08:08:16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漫成的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精选9篇)由网友“walter2010”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漫成的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漫成的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篇1:漫成的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漫成一首的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9.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

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题答案:

8、C

9、C

篇2:《漫成》阅读答案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安史之乱开始,他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 。

【注释】

①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②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

这首诗作于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前往夔州的船上。

【译文】

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风灯照着夜空,马上就要到三更天了。栖息在沙滩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唯有船尾鱼儿跳出水面时偶尔发出响声。

篇3:《漫成》阅读答案

(1)明月、风灯、宿鸟、跳鱼四个意象(2分)。

(2)诗中描绘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 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2分),以动写静(1分),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1分),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1分)

篇4:《漫成》阅读答案

选项A说“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原诗说“江月去人”,江月是不是水中月影呢?可以讲得通,但如果你认为有疑点,可以标注一下;B项是对第三句进行了鉴赏,很多同学不知道“联拳”是什么意思,选项说“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是不是“屈曲”就是“联拳”呢?如果有疑问,也可以勾画一下,如果你觉得讲得通,它就帮助你读懂了第三句;C项说“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这里是不是在写“动”?是不是和“静”对比鲜明?带有一点鉴赏的性质,但是这个选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江风吹打桅灯”不是对风灯的正确解释,风灯不是说“风吹打桅灯”,它只是一种防风的灯,当然你也可能判断不出来,那就先把它画上,留存置疑;D项说“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是不是透露出诗人的这么一种感情呢?我没有读得太懂,那也可以把它画上。这样我们画出若干个疑点,同时又借助选项把诗歌读得差不多懂了。我们再对这些疑点进行一些比照:“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这实际上带有赏析人的很多主观色彩、主观的猜测、推想;而“江风吹打桅灯”不是“风灯”的正确解释,这绝对是客观性的东西。我们在进行判断、排除疑点时,就可以用它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做一个评判的标尺,大约都是那种客观性的错误是高考应该选择出的答案,是它的错误选项,而那种主观性的错误往往是一种干扰性的选项……

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C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这是一个新题型,从写法上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杜甫喜欢用这种体裁。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的图画。此题正确选项为C,写了“日、风、燕、鸳鸯”四景。

篇5:《漫成》阅读答案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篇6:杜甫《漫成》阅读答案

杜甫《漫成一首》阅读答案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问题:

1.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

1、C 【第二句没有写动,且鱼的大小未明】

2、C

篇7:杜甫《漫成》阅读答案

杜甫《漫成一首》阅读答案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安史之乱开始,他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 。

【注释】

①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②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

这首诗作于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前往夔州的船上。

【译文】

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风灯照着夜空,马上就要到三更天了。栖息在沙滩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唯有船尾鱼儿跳出水面时偶尔发出响声。

(1)本诗选取了哪些意象?(2分)

(2)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

参考答案

(1)明月、风灯、宿鸟、跳鱼四个意象(2分)。

(2)诗中描绘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 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2分),以动写静(1分),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1分),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1分)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解答:

选项A说“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原诗说“江月去人”,江月是不是水中月影呢?可以讲得通,但如果你认为有疑点,可以标注一下;B项是对第三句进行了鉴赏,很多同学不知道“联拳”是什么意思,选项说“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是不是“屈曲”就是“联拳”呢?如果有疑问,也可以勾画一下,如果你觉得讲得通,它就帮助你读懂了第三句;C项说“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这里是不是在写“动”?是不是和“静”对比鲜明?带有一点鉴赏的性质,但是这个选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江风吹打桅灯”不是对风灯的正确解释,风灯不是说“风吹打桅灯”,它只是一种防风的灯,当然你也可能判断不出来,那就先把它画上,留存置疑;D项说“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是不是透露出诗人的这么一种感情呢?我没有读得太懂,那也可以把它画上。这样我们画出若干个疑点,同时又借助选项把诗歌读得差不多懂了。我们再对这些疑点进行一些比照:“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这实际上带有赏析人的很多主观色彩、主观的猜测、推想;而“江风吹打桅灯”不是“风灯”的正确解释,这绝对是客观性的东西。我们在进行判断、排除疑点时,就可以用它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做一个评判的标尺,大约都是那种客观性的错误是高考应该选择出的答案,是它的错误选项,而那种主观性的错误往往是一种干扰性的选项……

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C)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这是一个新题型,从写法上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杜甫喜欢用这种体裁。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的图画。此题正确选项为C,写了“日、风、燕、鸳鸯”四景。

赏析:

《漫成一首》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所作,诗写夜泊之景。诗人以景抒情,全诗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

此诗作于766年诗人漂泊巴蜀时期,描写的是夜泊之景。诗人写月夜,不从空中之月写起,而写水中月影(“江月”),抓住了江夜的特色。“去人只数尺”是说水中月影离诗人很近,这从侧面表现了江水的清澈透明。诗一开篇便给我们描画了一幅碧波荡漾、月影摇曳、江天一色的夜景图,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次句写风灯。诗人乘坐的小船上挂着灯笼,灯笼随着江风飘来荡去,发出朦胧而柔和的光。这两句看似在写夜景,实际上在写一个孤独的未眠人——诗人自己。描写了“江月”和“风灯”之后,诗人开始描写江岸之景。在月光的'照耀下,岸边的景物依稀可辨:白鹭蜷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地栖息在沙滩上,看上去是那样安恬。这一描写,既突出了夜的静谧,又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使夜显得不那么死寂。这平和、寂静而又洋溢着生之气息的夜景,唯有饱经丧乱的诗人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好。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看着“沙头宿鹭”,诗人不禁赞美起夜的“静”之美来。就在这时,忽然从船尾传来“拨剌”的一声,使凝神静思的诗人受惊,他向声音发出的地方看去,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跃起一条大鱼,在夜空中画了一条若隐若现的弧线后,又潜入水中。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江夜的“静”,而末句却以鱼跃之声打破了这种静谧,颇有“以动破静、愈显其静”的意味,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处。“宿鹭”和“跳鱼”,这一静一动之景,相反相生,互相映衬,显得逼真而又传神,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体物之功。

篇8:漫成阅读答案赏析

漫成一首阅读答案赏析

漫成一首是杜甫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诗的地点是在去夔州的小船上。其原文如下: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漫成一首阅读答案: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案: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以动写静),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

2.诗中哪些画面写出了夜色的静美。

答:江月,闪灯,宿鹭

3.谈谈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忧国忧民的情感。

漫成一首翻译:

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风灯照着夜空,马上就要到三更天了。栖息在沙滩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唯有船尾鱼儿跳出水面时偶尔发出响声。

漫成一首字词解释:

①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②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

漫成一首背景:

这首诗作于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前往夔州的船上。

漫成一首主旨大意:

诗人以景抒情,全诗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

漫成一首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寄居巴蜀时期写的,诗写夜泊之景。诗人写月夜,不从空中之月写起,而写水中月影(“江月”),抓住了江夜的特色。“去人只数尺”是说水中月影离诗人很近,这从侧面表现了江水的清澈透明。诗一开篇便给我们描画了一幅碧波荡漾、月影摇曳、江天一色的夜景图,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次句写风灯。诗人乘坐的小船上挂着灯笼,灯笼随着江风飘来荡去,发出朦胧而柔和的光。这两句看似在写夜景,实际上在写一个孤独的未眠人——诗人自己。描写了“江月”和“风灯”之后,诗人开始描写江岸之景。在月光的.照耀下,岸边的景物依稀可辨:白鹭蜷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地栖息在沙滩上,看上去是那样安恬。这一描写,既突出了夜的静谧,又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使夜显得不那么死寂。这平和、寂静而又洋溢着生之气息的夜景,唯有饱经丧乱的诗人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好。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看着“沙头宿鹭”,诗人不禁赞美起夜的“静”之美来。就在这时,忽然从船尾传来“拨剌”的一声,使凝神静思的诗人受惊,他向声音发出的地方看去,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跃起一条大鱼,在夜空中画了一条若隐若现的弧线后,又潜入水中。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江夜的“静”,而末句却以鱼跃之声打破了这种静谧,颇有“以动破静、愈显其静”的意味,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处。“宿鹭”和“跳鱼”,这一静一动之景,相反相生,互相映衬,显得逼真而又传神,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体物之功。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篇9:漫成古诗阅读附答案

漫成一首古诗阅读附答案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安史之乱开始,他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 。

【注释】

①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②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

这首诗作于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前往夔州的船上。

【译文】

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风灯照着夜空,马上就要到三更天了。栖息在沙滩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唯有船尾鱼儿跳出水面时偶尔发出响声。

(1)本诗选取了哪些意象?(2分)

(2)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

参考答案

(1)明月、风灯、宿鸟、跳鱼四个意象(2分)。

(2)诗中描绘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 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2分),以动写静(1分),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1分),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1分)

阅读练习二: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解答:

选项A说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原诗说江月去人,江月是不是水中月影呢?可以讲得通,但如果你认为有疑点,可以标注一下;B项是对第三句进行了鉴赏,很多同学不知道联拳是什么意思,选项说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是不是屈曲就是联拳呢?如果有疑问,也可以勾画一下,如果你觉得讲得通,它就帮助你读懂了第三句;C项说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这里是不是在写动?是不是和静对比鲜明?带有一点鉴赏的性质,但是这个选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江风吹打桅灯不是对风灯的`正确解释,风灯不是说风吹打桅灯,它只是一种防风的灯,当然你也可能判断不出来,那就先把它画上,留存置疑;D项说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是不是透露出诗人的这么一种感情呢?我没有读得太懂,那也可以把它画上。这样我们画出若干个疑点,同时又借助选项把诗歌读得差不多懂了。我们再对这些疑点进行一些比照: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这实际上带有赏析人的很多主观色彩、主观的猜测、推想;而江风吹打桅灯不是风灯的正确解释,这绝对是客观性的东西。我们在进行判断、排除疑点时,就可以用它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做一个评判的标尺,大约都是那种客观性的错误是高考应该选择出的答案,是它的错误选项,而那种主观性的错误往往是一种干扰性的选项

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C)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这是一个新题型,从写法上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杜甫喜欢用这种体裁。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的图画。此题正确选项为C,写了日、风、燕、鸳鸯四景。

赏析:

《漫成一首》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所作,诗写夜泊之景。诗人以景抒情,全诗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

此诗作于766年诗人漂泊巴蜀时期,描写的是夜泊之景。诗人写月夜,不从空中之月写起,而写水中月影(江月),抓住了江夜的特色。去人只数尺是说水中月影离诗人很近,这从侧面表现了江水的清澈透明。诗一开篇便给我们描画了一幅碧波荡漾、月影摇曳、江天一色的夜景图,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次句写风灯。诗人乘坐的小船上挂着灯笼,灯笼随着江风飘来荡去,发出朦胧而柔和的光。这两句看似在写夜景,实际上在写一个孤独的未眠人诗人自己。描写了江月和风灯之后,诗人开始描写江岸之景。在月光的照耀下,岸边的景物依稀可辨:白鹭蜷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地栖息在沙滩上,看上去是那样安恬。这一描写,既突出了夜的静谧,又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使夜显得不那么死寂。这平和、寂静而又洋溢着生之气息的夜景,唯有饱经丧乱的诗人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好。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看着沙头宿鹭,诗人不禁赞美起夜的静之美来。就在这时,忽然从船尾传来拨剌的一声,使凝神静思的诗人受惊,他向声音发出的地方看去,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跃起一条大鱼,在夜空中画了一条若隐若现的弧线后,又潜入水中。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江夜的静,而末句却以鱼跃之声打破了这种静谧,颇有以动破静、愈显其静的意味,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处。宿鹭和跳鱼,这一静一动之景,相反相生,互相映衬,显得逼真而又传神,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体物之功。杜甫《旅夜书怀》阅读答案及赏析杜甫《九日登梓州城》阅读答案附赏析《绝句两首(其二)》阅读答案及赏析杜甫《野望》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杜甫《登岳阳楼》阅读答案附赏析杜甫《绝句二首》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杜甫《登岳阳楼》《登楼》阅读答案对比赏析杜甫《有叹》阅读答案附赏析杜甫《蜀相》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杜甫《曲江对酒》阅读答案及赏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阅读答案附赏析杜甫《石壕吏》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杜甫,字子美,京兆人(唐才子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江汉 杜甫 阅读答案附赏析放船 杜甫 阅读答案附赏析后游 杜甫 阅读答案附赏析去蜀 杜甫 阅读答案附赏析奉陪郑驸马韦曲 杜甫 阅读答案附赏析旅宿(杜甫) 阅读答案附赏析恶搞杜甫,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 阅读答案旧唐书 杜甫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杜甫:望岳赠卫八处士(杜甫)佳人(杜甫)梦李白·其一(杜甫)杜甫:梦李白·其二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杜甫)寄韩谏议(杜甫)古柏行(杜甫)

谩成,谩成王安石,谩成的意思,谩成赏析

初冬浴日漫感阅读答案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答案

描写工艺建筑的优美段落_750字

扬州市教师归雁计划

蝉鸣五章,蝉鸣五章宋华,蝉鸣五章的意思,蝉鸣五章赏析

描写古代建筑的优美段落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的译文注释

关于风的诗句——《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漫成的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漫成的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漫成的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精选9篇)】相关文章:

以等待为话题的高三作文800字2022-09-16

小暑的经典古诗词2022-11-26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解题的方法2023-01-12

描写建筑的好词好句2023-09-09

Zblog中相关文章两栏横排方法2023-05-20

描写与读书有关的段落2022-06-01

高考诗歌鉴赏解题方法2023-11-01

有关描写小暑的诗2024-03-28

有关月亮的诗句2023-11-30

雁後归/临江仙,雁後归/临江仙贺铸,雁後归/临江仙的意思,雁後归/临江仙2023-03-0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