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传奇依旧的阅读练习及答案(共3篇)由网友“llbs123”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曼德拉:传奇依旧的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曼德拉:传奇依旧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曼德拉:传奇依旧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曼德拉19出生在南非特兰斯凯地区的姆卫佐村,他是考撒族人,小名豪利沙沙,意思是“不安分的家伙”——这几乎成了他一辈子命运的写照。曼德拉的父亲是泰姆布部落最高首领的参事,并在一个由白人政府监督的咨询委员会里供职。曼德拉亲眼见到父亲为了族人的利益与白人统治者进行抗争。父亲给曼德拉讲述了许多非洲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故事,母亲则常常向他讲述考撒人的道德典故。从这些故事里,曼德拉习得了考撒人古老的智慧以及族人之间的责任和关爱。
在曼德拉九岁那年,父亲离世。曼德拉随后被泰姆布王朝的摄政王收养。他对外部世界的向往、追求更高理想的冲动最早就是从这里萌芽的。在自传《漫漫自由路》中,他坦言自己的心灵受到了外部世界的诱惑:“我本来不想有钱、有地位、有名声或者有权力,但是一个新世界焕然展现在我面前。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忽然时来运转的时候,经常发现自己被许多事物所诱惑,我也不例外。”
摄政王的仁慈和部落的民主议事规则对曼德拉影响极大。摄政王夫妇把曼德拉视为己出,把他当作未来的部落接班人精心培养。曼德拉和摄政王的孩子们一起上学、玩耍,亲如兄弟姐妹。摄政王还经常将曼德拉的母亲和妹妹接来王府陪伴曼德拉。童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使曼德拉养成了宽厚、温和的个性。少年曼德拉还经常旁听摄政王召集的部落会议。摄政王宣布会议开始后,便一言不发,听由到会的每个人轮流发言。有些发言是批评摄政王的,但不管批评多么激烈,摄政王从不为自己辩护。大家发言完毕后,摄政王再进行总结,寻找大家的共识,从不将自己的意见强加进去。如果没有达成共识,下次继续召开会议,一直到达成共识为止。这种源自非洲本土的民主精神和共识意识,在日后曼德拉建设南非民主制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管敌人或竞争对手的抨击多么激烈,曼德拉一直耐心倾听,一遍遍地讨论,直到形成共识。因此,今天在南非大陆上建成的民主并不全是西方的传播和赐予,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非洲本土的政治智慧。16岁成人礼后,曼德拉离开了王府,在克拉克伯雷寄宿学校上初中。这是一所教会学校,英语是惟一教学用语,课程都与英国和基督教有关。学校向学生灌输英国白人至上文化,但同时也传授信仰自由、民主、公正和骑士精神等思想。19岁时,曼德拉进入希尔德顿预备学校。这里给曼德拉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著名考撒族游吟诗人姆卡伊对学校的造访。姆卡伊从白人专用的门走进来,大胆预言未来南非黑人终将战胜白人殖民者。 这一幕对于曼德拉来说就像“流星划过了黑暗的夜空”。
21 岁时曼德拉进入福特海尔大学,这是当时惟一的黑人大学。正是在这里,曼德拉结识了后来在非国大担任领导的马修斯教授和贾巴乌教授。这两位教授在课堂上公开批评政府的种族隔离政策,主张通过渐进和非暴力的制度变革来扩大黑人权利。上世纪40 年代的南非,黑人的处境越发艰难,曼德拉已难以在冲突日益激烈的白人统治者和黑人觉醒者之间保持超然态度。期间,有两件事深深影响了曼德拉。第一件事是,一天曼德拉和同学正站在邮局外面,一位傲慢的白人官员走过来,要求曼德拉的同学进邮局为他买几张邮票。当时,任何白人都可以让任何黑人为自己办事。虽然受到了这个白人官员的威胁,但是这位同学仍然坚决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曼德拉深受触动。另一件事是,曼德拉被提名为福特海尔大学“学生代表委员会”候选人,此时由于学校粗暴拒绝了学生要求改善伙食和参加更多的学校管理的建议,学生代表会议决定抵制选举“学生代表委员会”的正式投票,校方两次强行组织选举,曼德拉都被选上了,但为了坚持“校方不接受学生建议就辞职”的承诺,曼德拉两次辞职。结果,他被开除了。
沮丧的曼德拉回到摄政王府。他不仅没有听从摄政王的建议重新回到学校,同时为了反抗包办婚姻,他和摄政王的儿子一起逃到了约翰内斯堡。至此,曼德拉彻底摆脱了羁绊,站在了一个崭新但异常曲折的新起点上。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第一段不仅写了曼德拉出生的时间、地点、父母,还特别写到并解释了他的小名,目的是增强作品的真实性。
B.曼德拉在摄政王府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受到新事物的诱惑,他想要尽快离开王府,去外部世界追求更高的理想。
C.今天在南非大陆上建成的民主,既受到西方自由、民主精神的影响,也和非洲本土的民主精神、共识意识有很多联系。
D.文中“流星划过了黑暗的夜空”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出姆卡伊的行为和言辞给曼德拉的思想带来的冲击。
E.本文采用了一般传记的写法,以曼德拉的成长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为线索,叙述了曼德拉早期的生活经历。
(2)文中说“‘不安分的家伙’——这几乎成了他一辈子命运的写照”,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
(3)结合全文,概括本文选取和组织材料的特点以及这样处理的好处。(6分)
(4)哪些生活经历对曼德拉日后建立民主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 分)
阅读答案:
(1)CD(A.写到并解释小名,目的是领起下文,概括曼德拉一生的特点——“不安分”;B.“他想要尽快离开王府”原文无据;E.只是“以曼德拉的成长经历为线索”。)
(2)①他在自传中坦言自己的心灵受到了外部世界的诱惑,对外部世界充满向往,有追求更高理想的冲动。(2分)
②他作为学生代表,为了坚持“校方不接受学生建议就辞职”的承诺,曼德拉两次辞职。最终被学校开除。(2分)
③他被开除后不仅没有重回学校,同时为了反抗包办婚姻,他和摄政王的儿子一起逃到了约翰内斯堡。(2分)
(3)特点:①从选材角度看:选取了对曼德拉成长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来写。(2分)②从组材角度看: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2分)
好处:这种处理方式,使全文材料丰富而又重点突出,能很好地揭示曼德拉的成长过程极其思想性格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凸显文章的中心。(2分)
(4)①他幼年时期亲眼见到父亲为了族人的利益与白人统治者进行抗争,这种抗争精神可以算是对曼德拉民主思想的启蒙。(2分)
②他少年时期常旁听摄政王召集的部落会议,从部落的民主议事规则中领略到源自非洲本土的民主精神和共识意识。(2分)
③他在求学过程中接触到信仰自由、民主、公正和骑士精神等思想,游吟诗人姆卡伊大胆预言未来南非黑人终将战胜白人殖民者,大学的两位教授在课堂上公开批评政府的种族隔离政策,主张通过渐进和非暴力的制度变革来扩大黑人权利。(2分)
④他的黑人同学拒绝为白人官员买邮票,这件事使他更深切地感受到了黑人与白人之间日益激烈的冲突,更强烈地意识到了黑人反抗的必要性。(2分)
篇2:《曼德拉:传奇依旧》说明文阅读附答案
曼德拉1918年出生在南非特兰斯凯地区的姆卫佐村,他是考撒族人,小名豪利沙沙,意思是“不安分的家伙”——这几乎成了他一辈子命运的写照。曼德拉的父亲是泰姆布部落最高首领的参事,并在一个由白人政府监督的咨询委员会里供职。曼德拉亲眼见到父亲为了族人的利益与白人统治者进行抗争。父亲给曼德拉讲述了许多非洲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故事,母亲则常常向他讲述考撒人的道德典故。从这些故事里,曼德拉习得了考撒人古老的智慧以及族人之间的责任和关爱。
在曼德拉九岁那年,父亲离世。曼德拉随后被泰姆布王朝的摄政王收养。他对外部世界的向往、追求更高理想的冲动最早就是从这里萌芽的。在自传《漫漫自由路》中,他坦言自己的心灵受到了外部世界的诱惑:“我本来不想有钱、有地位、有名声或者有权力,但是一个新世界焕然展现在我面前。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忽然时来运转的时候,经常发现自己被许多事物所诱惑,我也不例外。”
摄政王的仁慈和部落的民主议事规则对曼德拉影响极大。摄政王夫妇把曼德拉视为己出,把他当作未来的部落接班人精心培养。曼德拉和摄政王的孩子们一起上学、玩耍,亲兄弟姐妹。摄政王还经常将曼德拉的母亲和妹妹接来王府陪伴曼德拉。童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使曼德拉养成了宽厚、温和的个性。少年曼德拉还经常旁听摄政王召集的部落会议。摄政王宣布会议开始后,便一言不发,听由到会的每个人轮流发言。有些发言批评摄政王的,但不管批评多反激烈,摄政王从不为自己辩护。大家发言完毕后,摄政王再进行总结,寻找大家的共识,从不将自己的意见强加进去。如果没有达成共识,下次继续召开会议,一直到达成共识为止。这种源自非洲本土的民主精神和共识意识,在日后曼德拉建设南非民主制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管敌人或竞争对手的抨击多么激烈,曼德拉一直耐心倾听,一遍遍地讨论,直到形成共识。因此,今天在南非大陆上建成的民主并不全是西方的传播和赐予,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非洲本土的政治智慧。
16岁成人礼后,曼德拉离开了王府,在克拉克伯雷寄宿学校上初中:这是一所教会学校,英语是唯一教学用语,课程都与英国和__有关。学校向学生灌输英国白人至上文化,但同时也传授信仰自由、民主、公正和骑士精神等思想。19岁时,曼德拉进入希尔德顿预备学校,这里给曼德拉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著名考撒族游吟诗人姆卡伊对学校的造访。姆卡伊从白人专用的门走进来,大胆预言未
来南非黑人终将战胜白人殖民者。这一幕对于曼德拉来说就像“流星划过了黑暗的夜空”。
21岁时曼德拉进入福特海尔大学,这是当时唯一的黑人大学。正是在这里,曼德拉结识了后来在非国大担任领导的马修斯教授和贾巴乌教授。这两位教授在课堂上公开批评政府的种族隔离政策,主张通过渐进和非暴力的制度变革来扩大黑人权利。
上世纪40年代的南非,黑人的处境越发艰难,曼德拉已难以在冲突日益激烈的白人统治者和黑人觉醒者之间保持超然态度。期间,有两件事深深影响了曼德拉。第一件事是,一天曼德拉和同学正站在邮局外面,一位傲慢的白人官员走过来,要求曼德拉的同学进邮局为他买几张邮票。当时,任何白人都可以让任何黑人为自己办事。虽然受到了这个白人官员的威胁,但是这位同学仍然坚决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曼德拉深受触动。另一件事是,曼德拉被提名为福特海尔大学“学生代表委员会”候选人,此时由于学校粗暴拒绝了学生要求改善伙食和参加更多的学校管理的建议,学生代表会议决定抵制选举“学生代表委员会”的正式投票,校方两次强行组织选举,曼德拉都被选上了,但为了坚持“校方不接受学生建议就辞职”的承诺,曼德拉两次辞职。结果,他被开除了。
沮丧的曼德拉回到摄政王府。他不仅没有听从摄政王的建议重新回到学校,同时为了反抗包办婚姻,他和摄政王的儿子一起逃到了约翰内斯堡。至此,曼德拉彻底摆脱了羁绊,站在了一个崭新但异常曲折的新起点上。
1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不仅写了曼德拉出生的时间、地点、父母,还特别写到并解释了他的小名,目的是增强作品的真实性。
B.曼德拉在摄政王府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受到新事物的诱惑,他想要尽快离开王府,去外部世界追求更高的理想。
C.今天在南非大陆上建成的民主,既受到西方自由、民主精神的影响,也和非洲本土的民主精神、共识意识有很多联系。
D.文中“流星划过了黑暗的夜空”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出姆卡伊的行为和言辞给曼德拉的思想带来的冲击。
E.本文采用了一般传记的写法,以曼德拉的成长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为线索,叙述了曼德拉早期的生活经历。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有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A项,写到并解释小名,目的是领起下文,概括曼德拉一生的特点——“不安分”;B项,“他想要尽快离开王府”原文无据;E项,只是“
以曼德拉的成长经历”为线索。
【答案】 CD
18.文中说“‘不安分的家伙’——这几乎成了他一辈子命运的写照”,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以根据曼德拉的一生,分不同的阶段即:学生代表时期,被开除之后,以及他自传中对自己的描述三个方面归纳概括即可。
【答案】 ①他在自传中坦言自己的心灵受到了外部世界的诱惑,对外部世界充满向往,有追求更高理想的冲动。②他作为学生代表,为了坚持“校方不接受学生建议就辞职”的承诺,曼德拉两次辞职。最终被学校开除。③他被开除后不仅没有重回学校,同时为了反抗包办婚姻,他和摄政王的儿子一起逃到了约翰内斯堡。
19.结合全文,概括本文选取和组织材料的特点以及这样处理的好处。
【解析】 本题考查深度思考文本的写作特色的能力。作为人物传记,在选材方面,一定要选取最能表现人物一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对人物的成长有重大作用的事件来写,本篇文章也具有这一特点。在组材方面,要么按照时间顺序,要么按照空间顺序等等,本文从曼德拉出生的时候写起,明显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完成的。这样写的好处:重点突出,更好地凸现文章的中心,展现人物的成长过程以及他的思想变化等。
【答案】 特点:①从选材角度看:选取了对曼德拉成长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来写。②从组材角度看: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
好处:这种处理方式,使全文材料丰富而又重点突出;能很好地揭示曼德拉的成长过程及其思想性格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凸显文章的中心。
20.哪些生活经历对曼德拉日后建立民主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答案】 ①他幼年时期亲眼见到父亲为了族人的利益与白人统治者进行抗争,这种抗争精神可以算是对曼德拉民主思想的启蒙。②他少年时期常旁听摄政王召集的部落会议,从部落的民主议事规则中领略到源自非洲本土的民主精神和共识意识。③他在求学过程中接触到信仰自由、民主、公正和骑士精神等思想,游吟诗人姆卡伊大胆预言未来南非黑人终将战胜白人殖民者,大学的两位教授在课堂上公开批评政府的种族隔离政策,主张通过渐进和非暴力的制度变革来扩大黑人权利。④他的黑人同学拒绝为白人官员买邮票,这件事使他更深切地感受到了黑人与白人之间日益激烈的冲突,更强烈地意识到了黑人反抗的必要性
食品添加剂中的“白富美” 阅读附答案
食品添加剂中的白富美
①很多人觉得食品添加剂不是“好东西”,希望食品都能“零添加”;也有很多人觉得“天然成分”比“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更安全,所以要选择“纯天然”。但人们或许不知道,有些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危害健康,甚至加了比不加更有益;也有些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是“天然成分”,可谓食品添加剂中的“白富美”。
②在这些有益健康的食品添加剂中,首先要说一说营养强化剂,它们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大类,包括了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钙、铁、锌、硒等)和其他营养物质(深海鱼油、乳铁蛋白等)。
③对于某些特殊人群,营养强化剂是必需的,比如一些婴儿的母亲没有母乳,孩子需要吃婴幼儿配方乳粉,这些乳粉就必须加入多种营养强化剂,配合乳清蛋白等其他成分就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婴儿的全部营养需求,使宝宝健康成长。
④近年来,粗粮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粗粮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食品添加剂中有一大类叫增稠剂,一般是胶类、多糖类、糖醇类和改良淀粉类物质,其中有很多品种都是来自于天然食材的膳食纤维。比如,提取自豆类植物的刺云豆胶、槐豆胶、瓜尔胶、葫芦巴胶、决明胶、皂荚糖胶、田菁胶、大豆多糖;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黄原胶,可得然胶;提取自海藻的卡拉胶、海藻酸钠、海萝胶;提取自其他植物的黄蜀葵胶、亚麻籽胶、沙蒿胶、阿拉伯胶、果胶;提取自动物皮、骨和结缔组织的明胶;还有近些年保健品中较为常见的甲壳素、葡聚糖、壳聚糖也都是膳食纤维。
⑤另外,安全高效的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也是对健康有益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因为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当然,对于那些听到化学名词就心里不舒服的“自然爱好者”,另一些抗氧化剂可能更适合他们的胃口,比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还有一些抗氧化剂是直接从植物中提取的,比如茶多酚、甘草抗氧化物、迷迭香提取物、竹叶抗氧化物等,它们也包含多种抗氧化成分,不过在食品中添加的量也比较少。
⑥食品添加剂里面还有些品种听起来十分“高端”“洋气”,比如番茄红素、蜂蜡、石榴果汁浓缩物、薰衣草油、紫苏油等。甚至有些百姓厨房里的常见调料也算食品添加剂,比如八角、茴香、丁香、肉桂等。另外,目前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90%是来自鲜活农产品,仅有10%左右来自加工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威胁其实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怕,而且适当吃一些具有营养强化作用的加工食品,是有益无害的。
(摘自《百科知识》)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主要说明方法有 。(2分)
2.请你根据第④段文意理清“粗粮”、“膳食纤维”、“食品添加剂”之间的关系。(2分)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2分)
近年来,粗粮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粗粮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
4.结合生活实际,你认为自己平时的饮食中哪些是有食品添加剂的?(任举两例)现在你有了怎样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逻辑顺序(1分)举例子,列数字(1分,任写一个即可。)
2.粗粮与食品添加剂都含有膳食纤维。(2分,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符合题意即可给满分)
3.不能删去。(0.5分)“很重要的原因”是指主要原因,并不是指全部原因。(0.5分)删去之后与事实、科学不符。(0.5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0.5分)
4.牛奶、面包等。(1分,任举两个即可。)食品添加剂并不是那么可怕,适当吃一些具有营养强化作用的食品是有益互无害的(1分,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符合题意即可给满分。)
篇3:启功传奇阅读练习及答案
启功传奇阅读练习及答案
启功传奇-张掮中阅读原文
启功先生的全名为爱新觉罗启功。他的祖先是雍正的儿子,乾隆的弟弟。但他在所有的书画、著作、文章和书信中,从未用过“爱新觉罗”。启老诙谐地说:“本人姓启名功字元白,不吃祖宗饭,不当‘八旗子弟’,靠自己的本领谋生。”启功的父亲去世得早,在祖父关爱下启功才得以上学念书。其祖父的老门生戴遂之,堪称是知恩图报的老夫子,竭尽全力要让他继承其教育世家的衣钵。启功当时想:“你供我上学,可我母亲和一个没有出嫁的姑姑谁管呢?再说我总不能老靠别人的资助过日子吧?”于是他央求戴老先生为自己谋个职业,好奉养母亲和姑姑。启功明白自己是彻底“被遗弃的贵族后裔”,那何不隐其姓,先解决生计再图发展?开朗乐观的他便独创“启”姓,自当“始祖”了。
在启功心目中还有一位永远难忘的人,便是他患难与共的老妻章宝琛。启功的婚姻不仅要遵“母命”,还要按清代传统只在旗人内部论亲。他21岁时中学毕业,正忙于四处求职,在母亲的包办下,便与从未见过面的章宝琛成婚了。章宝琛不通文墨,而且是带着可怜的小弟弟一起嫁过来的'。但自她来到启功家后,任劳任怨,再不要启功为“家”操心,使启功对她由“同情”逐渐转化为“爱情”。启功的母亲1956年病逝时,启功于悲恸中顿悟了妻子为这个家庭日夜操持的功劳,竟忍不住双膝跪下一拜,叩谢贤妻的情深义重。
古人有“书法以用笔为先”之说。启功曾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苦练用笔,一笔一笔地琢磨,临帖临得分毫无差。但写出来的字平看还可以,一挂起来就没神了。经过再三揣摩,他才发现问题在字的“结构”上。启功找来很多名家碑帖以及唐代佛经,用透亮的方格纸将这些字单个放大,潜心描写,终于从名家书法的笔划结构上,找到了写字的规律。这极平常的规律却极难发现。一般人学书法都是从写“九宫格”或“米字格”开始,将方格分成若干的等分。启功发现问题就出在这“等分”上。道理很简单,因为每个字的“重心”不一定都在“中心”,所以不能把每个字都一个模式地上下左右分为“三等分”。于是他采用一个更为符合字形结构的划分法,便是由他首创的“五三五”不等分,这种字形上下左右的分量较大,中间的分量较小,而不是“九宫格”那样的“九等分”。“五三五”不等分结构字体,便是他独创的“启体”书法。
好多人都知道启功的“三怕”与“二不怕”。启功第一怕是“怕过生日”,所以北师大把给他办九十岁生日的活动改为庆祝他从教七十年的研讨会和书画展。他的第二怕是怕沾上“皇家祖荫”,故隐其姓“爱新觉罗”。第三怕是怕良朋给自己介绍老伴。在他著述的《赌赢歌》中,有一个哀婉而温馨的故事:一次夫人章宝琛对他开玩笑说:“我死后一定有不少人为你介绍对象的,你信不信?”启功以他素有的幽默笑曰:“老朽如斯,哪会有人又傻又疯这样子做呢?”夫人进而逼问:“如果你不信,我俩可以赌下输赢账。”启功颇感意外,便狡黠地笑言:“万一你输了,那赌债怎么能生还?”夫人便说:“我自信必赢。”不料这一时戏言果然灵验。当夫人撒手人寰后,启老家中可谓“门庭若市”,不少热心朋友乐呵呵地手拿“红丝线”,进门就往启老的脚脖上系。他都一一谢绝。
再说启功的“二不怕”,即一不怕病二不怕死。面对颈椎病发作,要他做“牵引”治疗。这般痛苦事,他却开心地喻为“上吊”,形神毕肖地写下《西江月》:“七节颈椎生刺,六斤铁饼拴牢,长绳牵系两三条,头上数根活套。虽不轻松愉快,略同锻炼晨操,《洗冤录》里篇篇瞧,不见这般上吊。”
(选自《启功传奇》有删改)
启功传奇-张掮中阅读题目
15.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启功先生为什么要隐其姓“爱新觉罗”而自创“启”姓?(6分)
16.文章题目为“启功传奇”,启功“奇”在何处?请分条概述。(6分)
17.请简要分析启功先生的“三怕”和“二不怕”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奇人风范。(6分)
启功传奇-张掮中答案解析
15.因为他要靠自己的本领谋生(3分)不吃祖宗饭,不当“八旗子弟”(3分)
16.①皇室贵族奇②真情厚义奇③书法造诣奇④人品情操奇(答出1点得2分,答出3点得6分)
17.“三怕”表现了启老不慕虚名、踏实做人、情真义深的风范;(3分)“二不怕”则表现了启老豁达、幽默的个性。(3分)
★ 名人的励志故事
★ 名人励志故事初三
★ 经典名人励志故事

【曼德拉:传奇依旧的阅读练习及答案(共3篇)】相关文章:
伟大的名人励志故事2023-02-21
励志成语名人故事2022-11-14
名人励志故事:刘伟的励志故事2022-06-25
名人励志故事:有些钱不能赚2023-05-03
凤凰鸟的阅读答案2022-12-31
名人励志人物故事2024-01-30
高中第五册三单元作文:态度决定一切2023-03-29
经典励志故事:福特的人才观2022-11-26
河北高考满分作文:继续攀登永不停止2023-06-10
《成事在人》观后感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