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的直线与倾斜角的教学计划

时间:2023-11-23 08:17:08 数学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一数学的直线与倾斜角的教学计划(精选8篇)由网友“Lmosis”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数学的直线与倾斜角的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数学的直线与倾斜角的教学计划

篇1:高一数学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设计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设计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反思

自我感觉这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⒈ 在新知识的引入及过渡语的设计方面:

⑴.由熟知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去掉一个点后,提出问题:“过一点能确定一条直线吗?”通过与学生共同画图,借助于《几何画板》的展示,直观的看出,过一点可以作出无数条直线,一点不能确定一条直线。那么,紧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直线的区别在哪?什么地方不同?”,学生通过图片很自然地看出直线的倾斜程度不同,从而引入描述直线倾斜程度的概念——直线的倾斜角;

⑵.由初中学过的坡角、坡度的概念以及坡度与坡角之间的关系引入直线斜率的概念;

⑶.引导学生思考由两点既然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直线定了,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就定了,如果直线斜率存在,那么直线的斜率就定了,那么是否能通过直线上任意两点计算出这条直线的斜率呢?并设置练习,已知给定直线上两点坐标求直线斜率,在练习过程中自主发现直线上两点的坐标与直线的斜率之间的关系而引入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⒉ 在细节处理方面:注重新知识与旧就知识的联系,注重概念的透彻理解,注重细节的强调。如对倾斜角为 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性的本质理解,它不是规定的,而是由于 的正切值是不存的;在斜率存在的情况下,斜率的正负可以推导出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概念的易错点,都做了细致的分析,并在课件上通过展示给了更直观的讲解;在习题的设置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

⒊ 注重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形结合,使概念更直观、易懂,能够更好的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斜率的概念,以及倾斜角为 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等,数形结合的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⒋ 注重归纳小结,注重和学生互动,关注学生学习状态,

尽管准备的很充分,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需要不断努力改进:

1 对学生的个别关注度还不够,还需加强。

2.时间安排不当。在“斜率存在性的探讨和在斜率存在的情况下,斜率的正负可以推导出倾斜角的取值范围的探讨”过程中时间过长,以至于后面讲解直线的斜率公式的推导和例题讲解的时间严重不足和拖堂的遗憾。

3. 教学语言还需要不断锤炼。数学这一门严谨的学科决定了老师的语言必须精确到位,不能含糊其辞,因为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紧张,课堂中出现了说反了的现象。这些细节方面都需要严格把关,平时要反复琢磨。因为说到底,教师是要靠语言艺术去感染学生的。

4. 板书需要提高。教师的魅力不仅仅是借助口头语言展示出来,摆在学生面前的板书也是重要的一环。优秀的教师,粉笔字潇洒大方,作图时一气呵成,让学生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教育人生的精彩源于课堂,新课改也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提倡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老师要做有效课堂的引导者,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体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我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和超越自己,赢得学生的喜爱和认可。

篇2:高一数学直线方程教学计划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这是一节建立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斜截式方程)的概念课。学生在此之前已学习了在直角坐标系内确定直线一条直线几何要素,已知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斜率)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已知两点也可以确定一条直线。本节要求利用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建立直线方程,通过方程研究直线。

2、解析:直线方程属于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是研究解析几何的开始。从整体来看,直线方程初步体现了解析几何的实质用代数的知识研究几何问题。从集合与对应的角度构建了平面上的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一对应关系,是学习解析几何的基础。对后续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的学习,无论是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从本节来看,学生对直线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熟悉是学生知道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线,陌生是用解析几何的方法求直线的方程。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推导其它直线方程的基础,在直线方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掌握直线的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的推导过程,并能根据条件熟练求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2、解析

①知道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的代数含义是这个点的坐标和这条直线的斜率。知道建立直线方程就是将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用代数形式表示出来。

②理解建立直线点斜式方程就是用直线上任意一点与已知点这两个点的坐标表示斜率。

③经历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推导过程,体会直线和直线方程之间的关系,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④在讨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应用条件与建立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中,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体会特殊与一般思想。

⑤在建立直线方程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比较中,体会两者区别与联系,特别是体会两者数形结合的区别,进一步体会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知道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因此学生对研究直线的方程可能心存疑虑,产生疑虑的原因是学生初次接触到解析几何,不明确解析几何的实质,因此应跟学生讲请解析几何与函数的区别。

2、学生能听懂建立直线的点斜式的过程,但可能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因此还是要跟学生讲清坐标法的实质把几何问题转化成代数问题,用代数运算研究几何图形性质。

3、由于学生没有学习曲线与方程,因此学生难以理解直线与直线的方程,甚至认为验证直线是方程的直线是多余的。这里让学生初步理解就行,随着后面教学的深入和反复渗透,学生会逐步理解的。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本节课可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教学。通过问题串,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通过纵向挖掘知识的深度,横向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使学生的有效思维量加大,随着对新知识和方法产生有意注意,使能力与知识的形成相伴而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方法。

2、学法分析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仅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积累。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通过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推导,加深对用坐标求方程的理解;通过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理解一个点和方向可以确定一条直线;通过求直线的斜截式方程,熟悉用待定系数法求的过程,让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启迪思维,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质的飞跃。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1:在直角坐标系内确定直线一条直线几何要素是什么?如何将这些几何要素代数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的代数含义是这个点的坐标和这条直线的斜率。

问题2:建立直线方程的实质是什么?

[设计意图]建立直线方程就是将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用代数形式表示出来。也就是将直线上点的坐标满足的条件用方程表示出来。

引例:若直线经过点,斜率为,点在直线上运动,那么点的坐标满足什么条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经历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过程,初步了解求直线方程的步骤。

问题2.1要得到坐标满足什么条件,就是找出与、斜率为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何种关系?

(过与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为)

[设计意图]让学生寻找确定直线的条件,体会动中找静。

问题2.2如何将上述条件用代数形式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和体会用坐标表示确定直线的条件。

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就是,即。

问题2.3为什么说是满足条件的直线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直线与直线方程的关系。

此时的坐标也满足此方程。所以当点在直线上运动时,其坐标满足。

另外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也在直线上。

所以我们得到经过点,斜率为的直线方程是。

问题2.4:能否说方程是经过,斜率为的直线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直线(曲线)方程的完备性。尽管学生不可能深刻理解直线(曲线)方程的完备性,但在这里仍要渗透,为后因理解曲线方程的埋下伏笔。

问题3:推广:已知一直线过一定点,且斜率为k,怎样求直线的方程?

[设计意图]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是归纳概括能力。

问题4:直线上有无数个点,如何才能选取所有的点?以前学习中有没有类似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解析几何取点的方法。

引导学生求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注:在求直线方程的过程中要说明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方程,也要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即方程的解与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是一一对应的。为以后学习曲线与方程打好基础。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到这一点就可以。不必做过多解释。

问题5:从求直线方程的过程中,你知道了求几何图形的方程的步骤有哪些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解析几何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①设点———用表示曲线上任一点的坐标;

②寻找条件————写出适合条件;

③列出方程————用坐标表示条件,列出方程

④化简———化方程为最简形式;

⑤证明————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例1分别求经过点,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的方程,并画出直线。

⑴倾斜角

⑵斜率

⑶与轴平行;

⑷与轴平行。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直线的点斜式的使用条件,把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作公式用,让学生熟练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并理解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使用条件。

注:⑴应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条件是:①定点,②斜率存在,即直线的倾斜角。

⑵与的区别。后者表示过,且斜率为k的直线方程,而前者不包括。

⑶当直线的倾斜角时,直线的斜率,直线方程是。

⑷当直线的倾斜角时,此时不能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表示直线,直线方程是。

练习:

已知直线的方程是,则直线的斜率为,倾斜角为,这条直线经过的一个已知点为。

[设计意图]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逆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和理解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问题6:特别地,如果直线的斜率为,且与轴的交点坐标为(0,b),求直线的方程。

[设计意图]由一般到特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引出截距的概念和直线斜截式方程。

将斜率与定点代入点斜式直线方程可得:

说明:我们把直线与y轴交点(0,b)的纵坐标b叫做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这个方程是由直线的斜率与它在y轴上的截距b确定,所以叫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注(1)截距可取任意实数,它不同于距离。直线在轴上截距的是。

(2)斜截式方程中的k和b有明显的几何意义。

(3)斜截式方程的使用范围和斜截式一样。

问题7: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的类似。我们知道,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你如何从直线方程的角度认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中k和b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直线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理解解析几何的实质。函数图像是以形助数,而解析几何是以数论形。

篇3:数学《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测试题及答案

数学关于《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顺次连接A(-4,3),B(2,5),C(4,3),D(-2,1)四点所组成的图形是( ).

A.矩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直角梯形

考查目的:考查直线的斜率计算公式及由斜率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方法.

答案:C.

解析:由直线的斜率计算公式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二、填空题

4.(湖南文)若不同两点P,Q的坐标分别为(,),(,),则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为 .

考查目的:考查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的斜率关系与直线的斜率计算公式.

答案:-1.

解析:∵过P,Q 两点直线的斜率为,又∵直线(设其斜率为)是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

5.已知直线的斜率为3,直线经过点(1,2),(2,).若直线∥,则 ;若直线⊥,则 .

考查目的:考查相互垂直和平行的两条直线的斜率关系及其应用.

答案:5,.

解析:∵,,∴若∥,则,即,解得;若⊥,则,即,解得.

6.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⑴任何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也有斜率;⑵平行于轴的直线的倾斜角是或;⑶直线的斜率范围是;⑷过原点的.直线,斜率越大越靠近轴;⑸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则它们的倾斜角相等;⑹两条直线的倾斜角相等,则它们的斜率相等.

考查目的:考查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及相互间的关系.

答案:⑶⑸.

解析:⑴倾斜角为的直线没有斜率;⑵直线的倾斜角取值范围是;⑷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其对应的直线越靠近轴;⑹倾斜角为的直线没有斜率.

三、解答题

7.(安徽文改编)设直线,,其中实数,满足.求证:直线与相交.

考查目的:考查利用斜率判断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基本方法和反证法.

解析:(反证法)假设与不相交,则与平行,∴,代入得,,此时方程中,没有实数解,与题目条件“为实数”相矛盾,∴,即与相交.

8.已知两点(-3,4),(3,2),过点(2,-1)的直线与线段AB有公共点,求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考查目的:考查直线倾斜角、斜率的意义和斜率计算公式,以及数形结合思想.

答案:.

解析:如图,依题意,直线由直线CB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直线CA止,其间直线与线段AB都有公共点.

直线CB的斜率为,直线CA的斜率.注意到,直线由直线CB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直线的斜率逐渐增大.直至当直线与轴垂直时,倾斜角为,此时斜率不存在.继续旋转直线,其斜率由负无穷大开始增大,直至直线CA终止,∴直线的斜率取值范围是.

篇4:高一下册数学格式直线的方程教学计划

高一下册数学格式直线的方程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直线的方程和方程的直线的概念.

(2)理解掌握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概念和过两点直线的斜率公式.

(3)掌握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联系、转化、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生生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直线的斜率概念,探索如何通过两点求直线的斜率公式.

难点:斜率的几何意义,即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的相互关系

【教法与学法】

教法上本着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主要采用阅读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鼓励学生阅读课本,引导学生捕捉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使学生从懂到会到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

篇5:高一下册数学直线的方程教学计划

高一下册数学直线的方程教学计划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这是一节建立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斜截式方程)的概念课。学生在此之前已学习了在直角坐标系内确定直线一条直线几何要素,已知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斜率)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已知两点也可以确定一条直线。本节要求利用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建立直线方程,通过方程研究直线。

2。解析:直线方程属于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是研究解析几何的开始。从整体来看,直线方程初步体现了解析几何的实质用代数的知识研究几何问题。从集合与对应的角度构建了平面上的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一对应关系,是学习解析几何的基础。对后续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的学习,无论是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从本节来看,学生对直线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熟悉是学生知道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线,陌生是用解析几何的方法求直线的方程。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推导其它直线方程的基础,在直线方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掌握直线的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的推导过程,并能根据条件熟练求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2。解析

①知道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的代数含义是这个点的坐标和这条直线的斜率。知道建立直线方程就是将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用代数形式表示出来。

②理解建立直线点斜式方程就是用直线上任意一点与已知点这两个点的坐标表示斜率。

③经历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推导过程,体会直线和直线方程之间的关系,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④在讨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应用条件与建立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中,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体会特殊与一般思想。

⑤在建立直线方程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比较中,体会两者区别与联系,特别是体会两者数形结合的区别,进一步体会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知道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因此学生对研究直线的方程可能心存疑虑,产生疑虑的原因是学生初次接触到解析几何,不明确解析几何的实质,因此应跟学生讲请解析几何与函数的区别。

2。学生能听懂建立直线的点斜式的过程,但可能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因此还是要跟学生讲清坐标法的实质把几何问题转化成代数问题,用代数运算研究几何图形性质。

3。由于学生没有学习曲线与方程,因此学生难以理解直线与直线的方程,甚至认为验证直线是方程的直线是多余的。这里让学生初步理解就行,随着后面教学的深入和反复渗透,学生会逐步理解的。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本节课可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教学。通过问题串,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通过纵向挖掘知识的深度,横向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使学生的有效思维量加大,随着对新知识和方法产生有意注意,使能力与知识的形成相伴而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方法。

2、学法分析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仅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积累。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通过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推导,加深对用坐标求方程的理解;通过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理解一个点和方向可以确定一条直线;通过求直线的斜截式方程,熟悉用待定系数法求的过程,让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启迪思维,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质的飞跃。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1:在直角坐标系内确定直线一条直线几何要素是什么?如何将这些几何要素代数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的代数含义是这个点的坐标和这条直线的斜率。

问题2:建立直线方程的实质是什么?

[设计意图]建立直线方程就是将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用代数形式表示出来。也就是将直线上点的坐标满足的条件用方程表示出来。

引例:若直线经过点,斜率为,点在直线上运动,那么点的坐标满足什么条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经历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过程,初步了解求直线方程的步骤。

问题2。1要得到坐标满足什么条件,就是找出与、斜率为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何种关系?

(过与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为)

[设计意图]让学生寻找确定直线的条件,体会动中找静。

问题2。2如何将上述条件用代数形式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和体会用坐标表示确定直线的条件。

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就是,即。

问题2。3为什么说是满足条件的直线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直线与直线方程的关系。

此时的'坐标也满足此方程。所以当点在直线上运动时,其坐标满足。

另外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也在直线上。

所以我们得到经过点,斜率为的直线方程是。

问题2。4:能否说方程是经过,斜率为的直线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直线(曲线)方程的完备性。尽管学生不可能深刻理解直线(曲线)方程的完备性,但在这里仍要渗透,为后因理解曲线方程的埋下伏笔。

问题3:推广:已知一直线过一定点,且斜率为k,怎样求直线的方程?

[设计意图]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是归纳概括能力。

问题4:直线上有无数个点,如何才能选取所有的点?以前学习中有没有类似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解析几何取点的方法。

引导学生求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注:在求直线方程的过程中要说明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方程,也要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即方程的解与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是一一对应的。为以后学习曲线与方程打好基础。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到这一点就可以。不必做过多解释。

问题5:从求直线方程的过程中,你知道了求几何图形的方程的步骤有哪些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解析几何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①设点———用表示曲线上任一点的坐标;

②寻找条件————写出适合条件;

③列出方程————用坐标表示条件,列出方程

④化简———化方程为最简形式;

⑤证明————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例1分别求经过点,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的方程,并画出直线。

⑴倾斜角

⑵斜率

⑶与轴平行;

⑷与轴平行。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直线的点斜式的使用条件,把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作公式用,让学生熟练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并理解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使用条件。

注:⑴应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条件是:①定点,②斜率存在,即直线的倾斜角。

⑵与的区别。后者表示过,且斜率为k的直线方程,而前者不包括。

⑶当直线的倾斜角时,直线的斜率,直线方程是。

⑷当直线的倾斜角时,此时不能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表示直线,直线方程是。

练习:1。。

2。已知直线的方程是,则直线的斜率为,倾斜角为,这条直线经过的一个已知点为。

[设计意图]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逆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和理解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问题6:特别地,如果直线的斜率为,且与轴的交点坐标为(0,b),求直线的方程。

[设计意图]由一般到特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引出截距的概念和直线斜截式方程。

将斜率与定点代入点斜式直线方程可得:

说明:我们把直线与y轴交点(0,b)的纵坐标b叫做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这个方程是由直线的斜率与它在y轴上的截距b确定,所以叫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注(1)截距可取任意实数,它不同于距离。直线在轴上截距的是。

(2)斜截式方程中的k和b有明显的几何意义。

(3)斜截式方程的使用范围和斜截式一样。

问题7: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的类似。我们知道,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你如何从直线方程的角度认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中k和b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直线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理解解析几何的实质。函数图像是以形助数,而解析几何是以数论形。

练习:1。。

2。直线的斜率为2,在轴上的截距为,求直线的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截距的含义。

3。直线过点,它的斜率与直线的斜率相等,求直线的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斜截式方程的结构特征。

4。已知直线过两点和,求直线的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合理选择直线方程的不同形式求直线方程,同时为下节学习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埋下伏笔。

例2:已知直线,试讨论

(1)与平行的条件是什么?

(2)与重合的条件是什么?

(3)与垂直的条件是什么?

说明:①平行、重合、垂直都是几何上位置关系,如何用代数的数量关系来刻画。

②教学中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若两直线平行,则且反过来,若且,则两直线平行。

③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与之平行、垂直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练习:

问题8: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要点:

(1)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命名都是顾名思义的,要会加以区别。

(2)两种形式的方程要在熟记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总结: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篇6: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_直线与方程知识点

《直线与方程》知识点整理

1. 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我们把x轴正方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则直线l的倾斜角 的范围是 .

2. 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的斜率,等于直线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即 . 如果知道直线上两点 ,则有斜率公式 . 特别地是,当 , 时,直线与x轴垂直,斜率k不存在;当 , 时,直线与y轴垂直,斜率k=0.

注意:直线的倾斜角α=90°时,斜率不存在,即直线与y轴平行或者重合. 当α=90°时,斜率k=0;当 时,斜率 ,随着α的增大,斜率k也增大;当 时,斜率 ,随着α的增大,斜率k也增大. 这样,可以求解倾斜角α的范围与斜率k取值范围的一些对应问题.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 、,其斜率分别为 、,有:

(1) ? ;(2) ? .

2. 特例:两条直线中一条斜率不存在时,另一条斜率也不存在时,则它们平行,都垂直于x轴;….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1. 点斜式:直线 过点 ,且斜率为k,其方程为 .

2. 斜截式:直线 的斜率为k,在y轴上截距为b,其方程为 .

3. 点斜式和斜截式不能表示垂直x轴直线. 若直线 过点 且与x轴垂直,此时它的倾斜角为90°,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这时的直线方程为 ,或 .

4. 注意: 与 是不同的方程,前者表示的直线上缺少一点 ,后者才是整条直线.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1. 两点式:直线 经过两点 ,其方程为 ,

2. 截距式:直线 在x、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其方程为 .

3. 两点式不能表示垂直x、y轴直线;截距式不能表示垂直x、y轴及过原点的直线.

4. 线段 中点坐标公式 .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1. 一般式: ,注意A、B不同时为0. 直线一般式方程 化为斜截式方程 ,表示斜率为 ,y轴上截距为 的直线.

2 与直线平行的直线,可设所求方程为 ;与直线 垂直的直线,可设所求方程为 . 过点 的直线可写为 .

经过点 ,且平行于直线l的直线方程是 ;

经过点 ,且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方程是 .

3. 已知直线 的方程分别是: ( 不同时为0), ( 不同时为0),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如下判别:

(1) ; (2) ;

(3) 与 重合 ; (4) 与 相交 .

如果 时,则 ; 与 重合 ; 与 相交 .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1. 一般地,将两条直线的方程联立,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 . 若方程组有惟一解,则两条直线相交,此解就是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平行;若方程组有无数解,则两条直线有无数个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重合.

2. 方程 为直线系,所有的直线恒过一个定点,其定点就是 与 的交点.

两点间的距离

1.平面内两点 , ,则两点间的距离为: .

特别地,当 所在直线与x轴平行时, ;当 所在直线与y轴平行时, ;当 在直线 上时, .

2. 坐标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是:(1)建立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关量;(2)进行有关代数运算;(3)把代数运算的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篇7: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_直线与方程知识点

一般式:Ax+By+C=0(AB≠0)

斜截式:y=kx+b(k是斜率b是x轴截距)

点斜式:y-y1=k(x-x1)(直线过定点(x1,y1))

两点式:(y-y1)/(x-x1)=(y-y2)/(x-x2)(直线过定点(x1,y1),(x2,y2))

截距式:x/a+y/b=1(a是x轴截距,b是y轴截距)

做题过程中,点斜式和斜截式用的最多(两种合占90%以上),一般式属于中间过渡形态。

在与圆及圆锥曲线结合的过程中,还要用到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篇8: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_直线与方程知识点

各种不同形式的直线方程的局限性:

(1)点斜式和斜截式都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

(2)两点式不能表示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

(3)截距式不能表示与坐标轴平行或过原点的直线;

(4)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中系数A、B不能同时为零。

高一数学说课稿

高一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梳理整合

高中数学必修二教学计划

高一数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考知识点

高一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的直线复习题总结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

高一数学的直线与倾斜角的教学计划
《高一数学的直线与倾斜角的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一数学的直线与倾斜角的教学计划(精选8篇)】相关文章:

高一数学上学期重点必用的知识点2023-02-02

人教版高一数学教学计划2023-08-20

北师大高中数学必修2教案2022-11-06

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2023-01-21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方案2022-11-24

高中数学必修4备课教案2022-11-10

高二数学高考必考知识点解析2024-01-20

苏教版高二数学必考的知识点2022-09-06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2023-07-29

高一数学下教学计划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