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直线复习题总结(整理17篇)由网友“千面”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数学的直线复习题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数学的直线复习题总结
数学的直线复习题总结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过(0,5)和(1,2)两点的直线的倾斜角是( )
A.-arctan3 B.+arctan3 C.arctan(-3) D.
2.直线 ( ).
A. B. C. D.
3.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且cot=(0)则为( )
A.arctan B. C. D.
4.k是直线l的斜率,是直线l的倾斜角,若30120,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或 D.
5.已知直线 过点A(2,-1)和B(3,2),直线 的倾斜角是直线 倾斜角的2倍,则直线 的斜率是( )
A.-6 B. C. D.
6.直线xcos-y+1=0的倾斜角的范围是( )
A. B. C.[0,] D.
7.若直线l的倾斜角满足 ,则的取值范围是( )
8.直线 的倾斜角为 ,则m的取值集合是( ).
A.{1} B.{2} C.{3} D.{2,3}
9.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经过定点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 表示
B. 经过两个不同的点 ,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 来表示
C.与两条坐标轴都相交的直线一定可以用 表示
D.经过点Q(0,b)的直线方程都可以表示为y=kx+b
10.直线ax+by+c=0通过第一、二、三象限,则( )
A.ab0 B.a=0,bc0 C.ac0 D.c=0,ab0
11.已知直线 经过P(1,2),倾斜角的正弦值为 ,则 的方程为( )
A.4x-5y+6=0 B. C.3x-4y+5=0 D.
12.过点P(-1,3)且倾斜角比直线 的倾斜角大45的直线方程为( )
A.x=1 B.y=3 C.y=-3 D.x=-1
13.直线m(x+y-1)+(3y-4x+5)=0不能化成截距式方程,则m的值为( )
A.5 B.-3或4 C.-3或4或5 D.m(-,-3)(4,5)(5,+)
14.直线x-2y+2k=0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不大于1,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
A.kR B.-11 C.-11且k0 D.k1或k-1
15.直线 与直线平行,则 值为( )
A.-3 B.-6 C. D.
16. ( )
A.-1 B.1 C. 1 D.
17.已知直线L1和L2的夹角平分线为y=x,L1的方程是ax+by+c=0(ab0),则L2的方程是( )
A.bx+ay+c=0 B.ax-by+c=0 C.bx+ay-c=0 D.bx-ay+c=0
18.与直线2x-y+4=0的夹角为45且与这直线的交点恰好在x轴上的直线方程是( )
A.x-2y+2=0 B.3x+y+6=0 C.x-3y+2=0或3x-y+6=0 D.x-3y+2=0或3x+y+6=0
19.过A(-4,1)和B(2,5)两点的直线与直线x+y-3=0交于E点,则点B分 的比是( )
A.- B. C.- D.-
20.过点A(2,1)的所有直线中,距离原点最远的直线方程是( )
A.x=2 B.x-2y+5=0 C.2x+y+5=0 D.2x+y-5=0
21.若点M(1,2)在直线l上的射影为点P(-1,4),则直线l的方程是( ).
A.x+y-5=0 B.x+y+5=0 C.x-y+5=0 D.x-y-5=0
22.直线2x-y-4=0绕它与x轴的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后,所得直线的方程是( ).
A.3x+y-6=0B.x+3y-2=0C.3x-y-6=0D.x+y+2=0
23.三条直线2x+3y=1,3x+2y=1,ax-y-1=0交于一点,则a的取值是( )
A.a=3 B.a=6 C.a=-6 D.a=
24.过点B(2,3)且在两坐标轴上有相等截距的直线方程只能是( )
A.x+y-5=0 B.x+y+5=0 C.x+y-5=0或x+y+5=0 D.x+y-5=0或2x-2y=0
25.直线x+2y-2=0的倾斜角为( )
A.arctan B.-arctan C.-arctan2 D.+arctan
26.A=3是直线Ax-2y-1=0与直线6x-4y+c=0平行的( )条件.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必要也不充分
27.原点和点(1,1)在直线x+y-a=0两侧,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8.无论m为何值,直线(m-1)x-y+2m+1=0都通过定点( )
A.(3,-2) B.(-2,3) C.(-2,-3) D.(-3,-2)
28.已知A(2,-3)、B(-3,-2),直线 过定点P(1,1)且与线段AB相交,则直线 的斜率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29.一直线与y轴交于(0,2),其倾斜角的正弦满足方程 ,则此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_。
30.两条平行直线2x-7y+8=0和2x-7y-8=0间的距离是 .
31.若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是二次方程x2-4x+1=0的两根,则l1与l2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
32.直线y=-x+b和5x+3y-31=0的交点在第一象限,那么b的范围是 .
33.直线l1为 ,直线l2与l1的夹角为 ,则直线l2的斜率为________.
34.实数x、y满足3x-2y-5=0( ),则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
35.点(m,n)关于直线2x-y=0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
36.画出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
三、解答题
37.已知△ABC三边所在直线方程是AB:4x-3y+10=0;BC:y-2=0;CA:3x-4y-5=0.求:①B的大小;②BAC内角平分线方程;③AB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方程.
篇2: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题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题
一、按要求填空。(20分,每空一分)
1、填上合适的单位(克或千克)(0.5分一空)
(1)一枚5分硬币重2。(2)一只鸡重约2()。
(3)一袋面粉重25()。(4)一本书约重200()。
(5)一支彩笔长10()(6)妈妈身高162()
(7)黑板的长4()(8)教学楼的高15(
2、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
3、小红的爷爷今年63岁,小红7岁,爷爷的年龄是小红的(
4、6只小动物聚餐,每一位一双筷,需要()根筷。
5、3个百、7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6、用4、0、0、2组成的四位数中,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是(
7、42厘米-25厘米=()厘米16米+49米=(
8、805读作:()
498读作:()
五百一十写:()
一千零八十写作:()
9、铅笔的长是()厘米,橡皮的长是()。
10里填上“>、<或=”。+×
二、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5分)
1、6的8倍是14(2、1米=100厘米。(3、7个9相加得63。())倍。),)米)))
4、6+6+6+6++5=6×5-1。()
5、李老师身高是170米。()
二、我会算。(25分)
1、直接写出得数。(9分)
8×5=45÷5=9×5=
3×7=81÷9=80-6=
36÷6=13+6=9×6=
42÷6=32+9=25+9=900-700=44+55=45
140-50=823+732=7200-6000=
2、列竖式计算。(4分)
64+59=720+190=730+170=310-150=
3、用递等式计算。(12分)
32-24÷386-(34+33)
2×9+1242+5×8
32÷4+672÷8+1÷9=
四、请你连一连,下面分别是谁看到的?(3分)
小东
小红小东小明
六,解决问题(42分)
1、小红买水彩笔一共多少钱?(4
2、小明和4个同学去公园玩,公园的儿童票是每张7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元?带40元去,买票的钱够吗?(6分)
3、一辆客车上有乘客62人,到了车站下去了25人,又上来17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5分)
4、养鸡场有大鸡84只,小鸡比大鸡少18只,小鸡有多少只(5分)
5、建筑工地有900块砖,上午用了360块,下午用了440块。还剩多少块砖?(5分)
3、青蛙妈妈和3只小青蛙比,谁捉的害虫多?多多少只?(5分)
4、(5分)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二年级数学复习方法
一、注意力方面:
学生年龄小,有意识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长,一节课40分钟,很难坚持到底,往往听了一半就思想就开起了小差,或东张西望,随意说话,或小动作不停。
二、听讲方面:
不能倾听是许多低年级学生的通病。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往往一句话还没有来得及听完整,一知半解时便抢着回答,听不进老师的建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
三、看和写的方面:
粗心马虎,经常把题看不完整、把数左右看颠倒或上下看错行、把运算符号看错,或把图看不全面。写的时候精力不够集中,算对的却抄错,书写不认真,书面不整洁,写完不检查。
四、想的方面:
二年级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全面,没有系统性,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遇到需要逻辑思维或考察空间想象能力的问题,思维跟不上,脑子里转不过来弯,便会不知所措,应付塞责。
五、语言方面:
由于生活经验和积累的词汇少,语言单调、直白,即使明白了算理,口头表达时也常常说不清、道不明。
二年级试数学复习建议
一、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人有在学习新知识后及时练习便不容易忘掉,如果不及时练习,就很容易遗忘的记忆规律。因此,巩固当天所学,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很有必要。对于这点我们就要要求学生作到:做作业前,先看课本回顾一下当天所学的知识,然后再做作业,还要做到“三到一检查一签字”。“三到”:眼到、心到、手到,眼睛看清题目,心里想着计算,手要把答案写得正确、美观;
“一检查一签字”:做完作业后,仔细检查有没有出错,有错要及时订正,最后再让家长签字。老师及时批改后的错题,记录在《错题集》上,并在作业本上订正。
二、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
数学上低年级的口算是今后计算的基础,要养成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还要在掌握一定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多练习。二年级上期重点练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的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进行分类指导,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就需要学生熟记乘法口诀,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具体的记忆方法有针对性地多记、多练、熟记。课上课下也可以用扑克牌游戏的形式练习连加、连减或乘法,经常练习,熟能生巧,口算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也可以借助一些电脑软件或者app,程序自动出题,自动批改,孩子们还可以PK口算成绩,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养成好习惯,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要想使好习惯持之以恒,刚开学的一个月很关键。家长和老师要学会多沟通,家长要虚心接受老师的建议,共同抓,反复抓,抓反复,才能使习惯成自然。
篇3:二年级数学总复习题总结
二年级数学总复习题
一、我是小小口算家。(20分)
3×5= 80-3= 30+49= 6×3= 99-4=
4×6= 34-6= 5×5= 4×2= 4×5=
46-6= 6+5= 60-7= 6×5= 67-9=
23+8= 4×3= 7+55= 3×2= 6×2=
二、填一填。(17分)
1. 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
2. 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数学书的封面有( )个直角。
3. 一个正方形有( )个角,它们都是( )角。
4. 右图是由( )条线段组成的。
5.100厘米=( )米 , 课桌高70( )
6. 在○里填上“>”、“<”、“=”。
4×6○5×5 34-20○4×4 6○3×3
5+26○5×6 2+2○2×2 1米○50厘米+40厘米
7、妈妈带100元钱给小明买一套衣服, 32元, 29元,妈妈
大约用了( )元,大约还剩( )元钱。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 ( )
2.6和3相乘,可以写作6×3,口诀是三六二十四。( )
3.9个4相加的和是36。 ( )
4.小明身高大约132米。 ( )
5、1米和100厘米不一样长。 ( )
四、笔算下面各题。(12分)
62+35= 89-46= 28+79=
23+27+34= 85-58-14= 71-65+43=
五、动脑筋,认真填,画一画。(15分)
1、先填口诀,再写两个乘法算式。
二四( ) 一三( ) 三四(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
3.画一条比5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六、看图列式计算。(6分
七、解决问题。(20分,1—3题各4分,4题8分)
1.小强买一把伞,付出50元, 找他38元,一把伞多少钱?
2. 小明今年6岁,爸爸的岁数比小明大26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3. 小红折纸鹤(hè),前3天每天折5只,后来又折了6只,她一共
折了多少只纸鹤?
4、薯片 牛奶 饼干
每包5元 每盒3元 每包6元
(1) 小红买了3盒牛奶一共用去多少元?
□○□=□( )
(2) 小明有20元钱买一种东西正好用完,他可以买什么?
他买的是( )。
□○□=□( )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 )
附加题(10分)
妈妈买回来一些苹果,明明第一天吃了一半,第二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这时还剩下5个,请问妈妈买了多少个苹果?
小学二年级数学常见解题方法
1实物演示法
实物演示法是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演示数学题目的条件与条件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是数学内容形象化,使数量关系具体化,从而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
2画图法
画图法是借助直观图形来确定思考方向,寻找思路,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画图法直观可靠,便于分析数形关系,不受逻辑推导限制,思路灵活开阔。
3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大量具体事例,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的方法。小学一、二年级“观察”的内容一般有:①数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②图形的特点及大小、位置关系。
4对照法
对照法是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
5分类法
分类法是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依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合为较大的类,又依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再分为较小的类。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技巧
一、构建知识脉络
要学会构建知识脉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要掌握好代数中的数、式、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比、统计和几何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会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问题。
二、夯实数学基础
在复习过程中夯实数学基础,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从记忆系统中检索出有关信息,选出最佳组合信息,寻找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三、建立病例档案
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这样到中考时你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我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思路、形成解题思想、催生解题灵感、掌握学习方法。
四、常用公式技巧
准确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理解来龙去脉,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自行探究。对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对生活实际经常用到的常识,也要进行必要的训练。例如:1-20的平方数;简单的勾股数;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高和边长的关系;30°、45°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样做,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公式并胜过做大量习题,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强化题组训练
除了做基础训练题、平面几何每日一题外,还可以做一些综合题,并且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而总结出它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题目编成一组,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学会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篇4:高考数学直线方程知识点总结
直线方程
1. 直线的倾斜角:一条直线向上的方向与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其中直线与轴平行或重合时,其倾斜角为0,故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
注:①当或时,直线垂直于轴,它的斜率不存在.
②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惟一的倾斜角,除与轴垂直的直线不存在斜率外,其余每一条直线都有惟一的斜率,并且当直线的斜率一定时,其倾斜角也对应确定.
2.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截距式、两点式、斜切式.
特别地,当直线经过两点,即直线在轴,轴上的截距分别为时,直线方程是:.
注:若是一直线的方程,则这条直线的方程是,但若则不是这条线.
附:直线系:对于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当均为确定的数值时,它表示一条确定的直线,如果变化时,对应的直线也会变化.①当为定植,变化时,它们表示过定点(0,)的直线束.②当为定值,变化时,它们表示一组平行直线.
3. ⑴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①和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 ②在和的斜率都存在的前提下得到的. 因此,应特别注意,抽掉或忽视其中任一个“前提”都会导致结论的错误.
(一般的结论是:对于两条直线,它们在轴上的纵截距是,则∥,且或的斜率均不存在,即是平行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且)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的倾斜角为则∥.
⑵两条直线垂直:
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①设两条直线和的斜率分别为和,则有这里的前提是的斜率都存在. ②,且的斜率不存在或,且的斜率不存在. (即是垂直的充要条件)
4. 直线的交角:
⑴直线到的角(方向角);直线到的角,是指直线绕交点依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重合时所转动的角,它的范围是,当时.
⑵两条相交直线与的夹角:两条相交直线与的夹角,是指由与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最小的正角,又称为和所成的角,它的取值范围是,当,则有.
5. 过两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参数,不包括在内)
6. 点到直线的距离:
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设点,直线到的距离为,则有.
注:
1. 两点P1(x1,y1)、P2(x2,y2)的距离公式:.
特例:点P(x,y)到原点O的距离:
2. 定比分点坐标分式。若点P(x,y)分有向线段,其中P1(x1,y1),P2(x2,y2).则
特例,中点坐标公式;重要结论,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
3. 直线的倾斜角(0°≤<180°)、斜率:
4. 过两点.
当(即直线和x轴垂直)时,直线的倾斜角=,没有斜率
⑵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设两条平行直线,它们之间的距离为,则有.
注;直线系方程
1. 与直线:Ax+By+C= 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Ax+By+m=0.( m?R, C≠m).
2. 与直线:Ax+By+C= 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Bx-Ay+m=0.( m?R)
3. 过定点(x1,y1)的直线系方程是: A(x-x1)+B(y-y1)=0 (A,B不全为0)
4. 过直线l1、l2交点的直线系方程:(A1x+B1y+C1)+λ( A2x+B2y+C2)=0 (λ?R) 注:该直线系不含l2.
7. 关于点对称和关于某直线对称:
⑴关于点对称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平行直线,且这个点到两直线的距离相等.
⑵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条直线性质: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对称直线也平行,且两直线到对称直线距离相等.
若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对称直线必过两条直线的交点,且对称直线为两直线夹角的角平分线.
⑶点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用中点表示两对称点,则中点在对称直线上(方程①),过两对称点的直线方程与对称直线方程垂直(方程②)①②可解得所求对称点.
注:①曲线、直线关于一直线对称的解法:y换x,x换y. 例:曲线f(x ,y)=0关于直线y=x–2对称曲线方程是f(y+2 ,x –2)=0.
②曲线C: f(x ,y)=0关于点(a ,b)的对称曲线方程是f(a – x, 2b – y)=0.
篇5:高考数学直线方程知识点总结
1. 直线的倾斜角:一条直线向上的方向与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其中直线与轴平行或重合时,其倾斜角为0,故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
注:①当或时,直线垂直于轴,它的斜率不存在.
②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惟一的倾斜角,除与轴垂直的直线不存在斜率外,其余每一条直线都有惟一的斜率,并且当直线的斜率一定时,其倾斜角也对应确定.
2.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截距式、两点式、斜切式.
特别地,当直线经过两点,即直线在轴,轴上的截距分别为时,直线方程是:.
注:若是一直线的方程,则这条直线的方程是,但若则不是这条线.
附:直线系:对于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当均为确定的数值时,它表示一条确定的直线,如果变化时,对应的直线也会变化.①当为定植,变化时,它们表示过定点(0,)的直线束.②当为定值,变化时,它们表示一组平行直线.
3. ⑴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①和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 ②在和的斜率都存在的前提下得到的. 因此,应特别注意,抽掉或忽视其中任一个“前提”都会导致结论的错误.
(一般的结论是:对于两条直线,它们在轴上的纵截距是,则∥,且或的斜率均不存在,即是平行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且)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的倾斜角为则∥.
⑵两条直线垂直:
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①设两条直线和的斜率分别为和,则有这里的前提是的斜率都存在. ②,且的斜率不存在或,且的斜率不存在. (即是垂直的充要条件)
4. 直线的交角:
⑴直线到的角(方向角);直线到的角,是指直线绕交点依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重合时所转动的角,它的范围是,当时.
⑵两条相交直线与的夹角:两条相交直线与的夹角,是指由与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最小的正角,又称为和所成的角,它的取值范围是,当,则有.
5. 过两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参数,不包括在内)
6. 点到直线的距离:
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设点,直线到的距离为,则有.
注:
1. 两点P1(x1,y1)、P2(x2,y2)的距离公式:.
特例:点P(x,y)到原点O的距离:
2. 定比分点坐标分式。若点P(x,y)分有向线段,其中P1(x1,y1),P2(x2,y2).则
特例,中点坐标公式;重要结论,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
3. 直线的倾斜角(0°≤<180°)、斜率:
4. 过两点.
当(即直线和x轴垂直)时,直线的倾斜角=,没有斜率
⑵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设两条平行直线,它们之间的距离为,则有.
注;直线系方程
1. 与直线:Ax+By+C= 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Ax+By+m=0.( m?R, C≠m).
2. 与直线:Ax+By+C= 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Bx-Ay+m=0.( m?R)
3. 过定点(x1,y1)的直线系方程是: A(x-x1)+B(y-y1)=0 (A,B不全为0)
4. 过直线l1、l2交点的直线系方程:(A1x+B1y+C1)+λ( A2x+B2y+C2)=0 (λ?R) 注:该直线系不含l2.
7. 关于点对称和关于某直线对称:
⑴关于点对称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平行直线,且这个点到两直线的距离相等.
⑵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条直线性质: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对称直线也平行,且两直线到对称直线距离相等.
若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对称直线必过两条直线的交点,且对称直线为两直线夹角的角平分线.
⑶点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用中点表示两对称点,则中点在对称直线上(方程①),过两对称点的直线方程与对称直线方程垂直(方程②)①②可解得所求对称点.
注:①曲线、直线关于一直线()对称的解法:y换x,x换y. 例:曲线f(x ,y)=0关于直线y=x–2对称曲线方程是f(y+2 ,x –2)=0.
②曲线C: f(x ,y)=0关于点(a ,b)的对称曲线方程是f(a – x, 2b – y)=0.
>>>返回目录
如何提高高考数学成绩
1、想提高数学成绩,首先要对自己的数学有一个整体的判断,比如自己在知识点上哪一块是优势,哪一块是需要弥补的地方。
2、其次在发现自己薄弱处后,要在薄弱的知识点上下狠工夫,同样学习数学也需要一定的分类方法的,把一些关联的知识点结合起,做到关联学习,会事倍功半,避免盲目。但因为高中学科比较多,我们不可能每天都顾及到这门单一的学科,所以难免也会对数学的知识点有所遗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在给自己归类的时候可能会花费一些不必要的时间,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一个既节省时间又很智能的工具替我们维护这个效的学习方法。
总体来说,学习数学就是三步:了解自己知识的优弱势;找出薄弱环节,归类并且不断强化;勤于练习,常复习。
>>>返回目录
高考前需要注意什么
1、心态决定一切
尽最大的努力和做最坏的打算,以平常心对待高考,高考前夕需要冷静。平常紧张的话,可以找父母朋友谈谈心,适当的交流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
不过考生们要注意,千万不要扩大紧张情绪。部分考生总是怀疑自己还有很多知识没复习到位,匆忙找同学借笔记来复印,这只会徒增紧张情绪罢了。
2、注意饮食和运动
高考前一天,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安全,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吃得太饱;同时不要参加剧烈的运动,避免体能消耗过大而发生意外,可以适当散步和慢跑减缓心理压力。
3、看考场
高考前夕最好提前去看考场,搞清楚自己的考场位置,选择自己最佳的出行路线。同时备好多个出行方案,以免高考当天人多造成堵车。
如果考场开放,最好在自己的位置坐一会,熟悉周围环境,找找考试感觉。这样高考当天可以迅速进入状态。还要注意查看教室是否有挂钟,考场附近的厕所在什么位置。
4、天气状况
要提前一天查看高考的天气预报,确定是否要带雨伞,穿多少件衣服。当天气出现较大的波动时,对于天气较为敏感的考生来说,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要知道天气的好坏在于我们内心的感受,试着保持镇定,把注意力集中在高考答题上,要坚信主宰你命运的是自己而不是天气。
>>>返回目录
篇6:小学数学复习题
小学数学精选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竖式计算,在( )里填上得数.
(1)25+37+19= (2)90-37-28= (3)5+94-49=
(4)75-38-19= (5)49+24-65= (6)39+45-57=
2.依次在□里填上得数.
3.在○里填上或=.
43+7+16( )6554-(24-14)( )44 36+40-35( )32
75-(85-25)( )2027+(50-5)( )70 67-60+9( )16
二、计算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8-50-9= 72-2-30= 35+6+40= 47+9-20=
17+3+15= 75-50+14= 49-9-30= 28+20+2=
99-20+6= 100-30-7= 16+15-7= 70-30+33=
85-6-19= 6+24+30= 75-20-30= 62-5+7=
64-6-40= 18+18-20= 85+8-12= 75-15-20=
三、应用题
1. 果园里有8行苹果树,每行9棵,一共有多少棵?又种了20棵,一共有多少棵?
2. 每个人做6朵小红花,4个人一共做多少朵?把这些小红花平均装在3个塑料袋里,每个塑料袋装几朵?
3.小光的爸爸买来24个苹果,妈妈买来16个苹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4.王刚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6页,看了8天,还剩2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5.买来28米布,做上衣用去15米,做裤子用去9米,还剩多少米?
6.小朋友分巧克力糖,每4人分1块巧克力,有5块巧克力,可以分给多少人?如果一共有 24个小朋友,还有几人没分到巧克力?
7.学校体育组原来有24根跳绳,又买来18根,平均分给6个班,每班分到几根?
8.爸爸买来8个西红柿,吃了3个,妈妈又买来9个西红柿,现在有多少个西红柿?
篇7:期末数学复习题
期末数学复习题精选
1、1.2小时=( )分 0.208米=( )厘米
2、3500千克=( )吨 4米5厘米=( )米
3、86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5.03公顷=( )平方米
4、0.28平方米=( )平方分米 3米4厘米=( )米
5、4角=( )元 3米5厘米=( )米
6、0.58平方米=( )平方分米 6005克=( )千克( )克
7、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
8、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
9、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 )。
10、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 )。
11、7.8÷0.1○7.8 3.5×7.28○7.28 2.7○2.7÷0.8
12、15×0.6○15×1 3.6÷1.2○3.6 0.82×0.99○0.82
13、3.57÷1.05○3.57 5.85÷0.9○5.85 2.75×1.01○2.75
14、4.95÷0.9○4.95 1×1.009○1.009 3.6×1.45○3.6
15、一个物体在桌子上,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最多能看到( )个面,最少能看到( )个面。
16、用a、b、c、表示三个数,写出加法结合律( )。
17、用a、b、c、表示三个数,写出乘法分配律( )。
18、一本故事书有98页,平均每天看x页,看了6天,还剩( )页。
19、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 )
20、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21、一个梯形的面积是50平方分米,它的上下底之和是16米,高是( )。
2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5米,高是4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 )平方米。
23、一本《数学竞赛》的定价是a元,买5本这样的书,应付( )元。
24、9.954保留一位小数是( )。
篇8:七年级数学复习题
七年级数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方程3x-y=2,x+ -2=0, x= ,x2-2x-3=0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解方程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 )
A.3x-3=2x-2 B.3x-6=2x-2
C.3x-6=2x-1 D.3x-3=2x-1
3.方程x-2=2-x的解是 ( )
A.x=1 B.x=-1 C.x=2 D.x=0
4 .对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是方程 B.是方程,其解为1
C.是方程,其解为3 D.是方程,其解为1、3
5.方程 可变形为 ( )
A. B.
C. D.
6.x增加2倍的值比x扩大5倍少3,列方程得 ( )
A.2x=5x+3 B.2x=5x-3 C.3x=5x+3 D.3x=5x-3
7.A厂库存钢材为100吨,每月用去15吨;B厂库存钢材82吨,每月用去9吨.若经过x个月后,两厂库存钢材相等, 则x的值为 ( )
A.3 B.5 C.2 D.4
8.某种商品的标价为120元,若以 九折降价出售,相对于进货价仍获利20%,该商品的进货价为 ( )
A.80元 B.85元 C.90元 D.95元
二、填空题
9.代数式2a+1与1+2a互为相反数,则a=_______.
10.如果-3x2a-1+6=0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a=_______ ,方程的解为x=_______.
11.若x=-4是方程ax2-6x-8=0的一个解,则a=_______.
12.如果5a2b 与- 同类项,则m=_______.
13.已知3x+2=0,则4x-3=_______.
14.一个数x的 与它的和等于-10的20%,则可列出的方程为_______.
15.已知梯形的下底为6 cm,高为5 cm,面积为25 cm2,则上底的长等于_______.
16.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获得稿费的纳税计算办法是:(1)稿费不高于800元的不纳税;(2)稿费高于800元,又不高于4000元,应缴纳超过800元的那一部分稿费14%的税;(3 )稿费高于4000元 ,应缴纳全部稿费的11%的税.某老师获得了元稿费,他应纳税_______元.
三、解答题
17.解下列方程:
(1) (2)
(3)
18.在公式s= (a +b)h中,已知S=120,b=18,h=8,求a的值.
19.不论x取何值,等式ax-b-4x=3永远 成立,求 ab的值.
20.当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5m+12x= +x的解比关于x的方程x(m+1)=m(1+x)的解大2.
21.已知x=3是方程 的解,n满足关系式 ,求m+
n的值.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22.在甲处劳动的有29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9人.现要从乙处调若干人去支援甲处,使在甲处的人数为在乙处的人数的2倍,应从乙处调多少人去甲处?
23.一项工作,甲单独做需15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2天完成,这项工作由甲、乙两人合做,并且施工期间乙休息6天,问几天完成?
24.张老师带领该校七年级三好学生去开展夏令营活动,甲旅行社说:如果老师买全票一张,则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乙旅行社说:包括老师在内按全票价的6折优惠,若全票价为240元,当学生人数为多少人时,两家旅行社的收费一样多?
25.小明中考时的准考证号码是由四个数字组成的,这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有如下特征:
(1)它的千位数字为1;(2)把千位上的数字1向右移动,使其成为个位数字,那么所得的新数比原数的5倍少49.请你根据以上特征推出小明的准考证号码.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A 6.D 7.A 8.C
9. - 10.1 2 11.-1 12.7 13. 14. x+x=-1020% 15.4 cm
16.168 17.(1)a=-8 (2)x=-9 (3)x=-8
18.a=12
19.-6
20.m=-
21. 或 22.应从乙处调3人去甲处 23.10天完成
24.当学生人数为4人,两家旅行社的收费一样多
25.小明的准考证号码是1990
篇9:小学数学复习题
小学数学复习题精选
一 选择题.
1. 一个工厂制造一台机器原来要用129小时,改进技术以后只用86小时;原来制造126台机器的时间,现在可以制造多少台?
①86×126÷129 ②129×126÷86 ③129×86÷126
2. 养牛场计划5天割草3000千克,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割150千克,割这些草实际用多少天?
①3000÷150×5 ②3000÷5÷150 ③3000÷(3000÷5+150)
3. 一段公路,由甲、乙两队合修6天可以完成,由甲队单独修要10天完成。由乙队单独修要几天?
①1÷(6(1)+10(1)) ②1÷(6(1)-10(1)) ③6(1)×10(1)
4.修一条水渠,甲队单独修要15天,乙队单独修要12天,两队合作几天可完成水渠的10(9)?
①10(9)÷(15(1)+12(1)) ②1÷(15(1)+12(1)) ③(1-10(9))÷(15(1)+12(1))
二、列式解答
1.一件工作由甲、乙两人合做要20天完成,由乙单独做要用30天;甲每天完成这件工作的.几分之几?甲单独做完成这件工作要多少天?
2.从甲港到乙港,A船要8小时,B船要12小时。两船同时从两港相对开出;几小时后两船间的距离为两港距离的8(5)?
3.建筑工地有水泥16.5吨,已经用了5天,平均每天用水泥1.8吨。剩下的水泥如果每天1.5吨,还可用多少天?
4.学校准备买26个篮球,每个价格为13.30元。后来从买篮球的钱里拿出一部分买了排球14个,每个价格为7.60元,这样还能买篮球多少个?
5.一份稿件,由一人单独抄,甲要12小时,乙要10小时,丙要15小时,如果由三人合抄,多少小时可抄完这份稿件的2(1)?
6.一项工程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合做要20天,由甲工程队单独做要30天,现在先由两队合做4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做,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篇10:数学复习题练习
精选数学复习题练习
1、一个底面半径是6厘米的圆柱,沿着和底面平行的方向切下一段后,余下的圆柱体比原来圆柱体的表面积减少了188.4平方厘米,求切下的这一段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分别在前后,左右、上下各面的中心位置挖去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做一个玩具,这个玩具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90厘米,相邻的两条边上的高分别是16厘米和14厘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直角梯形,上底长是下底的4/7,如果上底增加7米,下底增加1米,梯形就变成了正方形,原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长度的比是7:3,它的高是10厘米,如果上底减去12厘米,下底增加16厘米,则这个梯形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求原来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已知圆周长是31.4厘米,长方形的.宽和长的比是1:4,长方形的面积比圆面积少多少平方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一个底面半径是30厘米的圆柱形储水桶里,水深有20厘米,当把一根长80厘米的圆柱体垂直插入直到桶底时,圆柱形储水桶里的水深达到35厘米,求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得数保留整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个长方体的木块,长是20厘米,宽是15厘米,高是8厘米,把它锯成相等的4块,这4块小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多少平方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个长方体的钢锭,底面周长20分米,长与宽的比是4:1,高比宽少40%,它正好可以铸成高为3分米的圆锥体,圆锥体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两个长方形,一个的宽是5厘米,另一个的长是4厘米,它们的面积之和等于42平方厘米,如果不改变第一个长方体的长和第二个长方形的宽,把第一个长方形的宽扩大2倍,把第二个长方形的长增加1厘米,那么两个新的长方形的面积之和要比原来的大33平方厘米,求第一个长方形的长和第二个长方形的宽各是多少?(用方程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11:高考数学复习题
【摘要】高三的同学们在空余的时间可以看一下高考备考的知识,掌握一些高考的备考知识对大家也是有帮助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数学复习法,希望大家喜欢。
“不但要会埋头拉车,还要会抬头看路”是我对高考数学复习的一贯见解。高考是一场成王败寇的残酷竞争,它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说高考公平是因为所有人都将面对同样的时间、知识、试卷;说高考不公平是因为对每个人来说信息并不对称——对高考分析透彻的人自然拥有更高的复习效率必然会取得更出色的成绩。
这里我强调的并不是高中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而是复习的效率问题,谁的基础知识更牢固谁将取得更好的高考成绩这是一个铁的事实,但它是建立在“所有人的复习效率都是相同的”这个假设之下的,所以大家经常可以看到有些高考考生学的呕心沥血却永远只是中游水平,而另一些高考生拥有大量的休闲活动却仍然能名列前茅。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人会归结为“智商”和“运气”,我也不否认这两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效率问题:两个高考生同样学了一个小时的数学,一个人领悟了一个高考非常容易考到的重点内容,而另一个人啃下了一个非常难于理解的但是高考从来没有考过的难点内容,那么这样日积月累下来第一个人对高考真题考点的掌握就会远高于后者。这就是我说的“不但要会埋头拉车,还要会抬头看路”的意思,“拉车”就是指认真的复习,而“看路”则是指认清高考考察的重点,把握住高考复习的方向。“拉车”基本上是每个高三学生都能够作到的,但是“看路”就不尽然了,起早贪黑却劳而无功的高考生都是没有解决好复习方向的问题,没有看好“路”。
现在这个阶段是高三文科刚开始复习而理科将近结课的阶段,属于高考复习的初期,这一阶段给大家的建议是:
第一:先看一下近三、五年的高考真题,并不要去做这些高考真题,而是要从中分析出那些是真正的高考考点,从而为整个一年的高考复习定下一个正确的基调。
无法分清考点的轻重是最常见的问题,比如高考中《函数》与《导数》两部分的关系就是一个非常容易使人混乱的地方。《函数》是高一的重点章节,学校会反复强调它的重要性,说它在高考中占多少多少比例等等,而《导数》则只是高三中的一个辅助章节尤其是文科,它的章节比重很小,学校强调的也不够。这就给大家一个错觉就是函数比导数重要,但是事实上在真正的高考中它们两者的位置恰恰相反,函数的考查只有3至4道小题而且都位于试卷前几道题十分简单,其它问题虽然大量使用函数思想但是对同学们解题没有实质上的影响。反观导数它在高考中直接占有一道大题特别是的文科试题,它取代了《数列》的地位成为了倒数第二位的14分难题,同时只要遇到“函数单调性”“极值”“最值”“值域相关问题”“切线问题”等都要使用导数知识进行解决。当然函数的单调、极值等可以用《函数》知识处理但比起导数来说这是十分烦琐的。
所以说导数的地位要远比函数来的重要,这一问题往往是影响大家高考复习效率的'一个关键问题,发现它并不需要“智商”和“运气”,只要看一遍近几年高考真题即可,这就是我第一条建议的重点所在。
第二:分析自己的实力特征,果断对知识点进行取舍。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并不要求我们在某个单科中考出满分,只要高考总成绩能够胜出就可以,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水平对整个高考复习作一个规划。07年天津市理科状元的数学成绩只有138分,并不是传奇的150,他其他的高考科目也都是很高但远没达到最高,这就说明了我们要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使自己的能力得以最大的发挥。这一点就是要告戒大家千万不能偏科,我们身边经常有一些高考考生他们某几门学科成绩十分优异(高于状元),但总成绩只能达到中游或中上的水平,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分配,如果他们节省出一部分花在强势学科上的时间转移到弱势学科上,他们必将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三:正确对待模拟考试与模拟题。如果已经看过高考真题的同学很容易发现高考真题与模拟题有着天壤之别,大多数模拟题尤其是出自低级别地方的,根本无法达到高考真题的水平,做它们是无法真实反映大家在高考中的表现的。所以大家在现阶段应该首先看“题”是否值得作再看作的是否好,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总结】高考数学复习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在高三阶段,大家也应该要多了解一些高考备考知识,为高考而做准备。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高中数学学习:学好高中立体几何的方法
【摘要】您好,这里是高中数学学习栏目,数学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重要学科,所以小编在此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中数学学习:学好高中立体几何的方法”以方便您的学习,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本文题目:高中数学学习:学好高中立体几何的方法
立体几何在历年的高考中有两到三道小题,必有一道大题。虽然分值比重不是特别大,但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如何学好立体几何谈几点建议。 一 培养空间想象力 为了培养空间想象力,可以在刚开始学习时,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模型用以帮助想象。例如:正方
立体几何在历年的高考中有两到三道小题,必有一道大题。虽然分值比重不是特别大,但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如何学好立体几何谈几点建议。
一 培养空间想象力
为了培养空间想象力,可以在刚开始学习时,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模型用以帮助想象。例如:正方体或长方体。在正方体中寻找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型中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观察,逐步培养自己对空间图形的想象能力和识别能力。其次,要培养自己的画图能力。可以从简单的图形(如:直线和平面)、简单的几何体(如:正方体)开始画起。最后要做的就是树立起立体观念,做到能想象出空间图形并把它画在一个平面(如:纸、黑板)上,还要能根据画在平面上的“立体”图形,想象出原来空间图形的真实形状。空间想象力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而是以提设为根据,以几何体为依托,这样就会给空间想象力插上翱翔的翅膀。
二 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直线和平面这些内容,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学好这部分的一个捷径就是认真学习定理的证明,尤其是一些很关键的定理的证明。例如:三垂线定理。定理的内容都很简单,就是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关系的阐述。但定理的证明在出学的时候一般都很复杂,甚至很抽象。掌握好定理有以下三点好处:
(1) 培养空间想象力。
(2) 得出一些解题方面的启示。
(3) 深刻掌握定理的内容,明确定理的作用是什么,多用在那些地方,怎么用。
在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用笔、直尺、书之类的东西搭出一个图形的框架,用以帮助提高空间想象力。对后面的学习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 总结规律,规范训练
立体几何解题过程中,常有明显的规律性。例如:求角先定平面角、三角形去解决,正余弦定理、三角定义常用,若是余弦值为负值,异面、线面取锐角。对距离可归纳为:距离多是垂线段,放到三角形中去计算,经常用正余弦定理、勾股定理,若是垂线难做出,用等积等高来转换。不断总结,才能不断高。
还要注重规范训练,高考中反映的这方面的问题十分严重,不少考生对作、证、求三个环节交待不清,表达不够规范、严谨,因果关系不充分,图形中各元素关系理解错误,符号语言不会运用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具体来讲就是按课本上例题的答题格式、步骤、推理过程等一步步把题目演算出来。答题的规范性在数学的每一部分考试中都很重要,在立体几何中尤为重要,因为它更注重逻辑推理。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说,考试的每一分都是重要的,在“按步给分”的原则下,从平时的每一道题开始培养这种规范性的好处是很明显的,而且很多情况下,本来很难答出来的题,一步步写下来,思维也逐渐打开了。
四 逐渐提高逻辑论证能力
高一数学奇偶性训练题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函数y=1x是奇函数,且在定义域内为减函数
B.函数y=x3(x-1)0是奇函数,且在定义域内为增函数
C.函数y=x2是偶函数,且在(-3,0)上为减函数
D.函数y=ax2+c(ac≠0)是偶函数,且在(0,2)上为增函数
解析:选C.选项A中,y=1x在定义域内不具有单调性;B中,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D中,当a<0时,y=ax2+c(ac≠0)在(0,2)上为减函数,故选C.
2.奇函数f(x)在区间[3,7]上是增函数,在区间[3,6]上的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1,则2f(-6)+f(-3)的值为( )
A.10 B.-10
C.-15 D.15
解析:选C.f(x)在[3,6]上为增函数,f(x)max=f(6)=8,f(x)min=f(3)=-1.∴2f(-6)+f(-3)=-2f(6)-f(3)=-2×8+1=-15.
3.f(x)=x3+1x的图象关于( )
A.原点对称 B.y轴对称
C.y=x对称 D.y=-x对称
解析:选A.x≠0,f(-x)=(-x)3+1-x=-f(x),f(x)为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
4.如果定义在区间[3-a,5]上的函数f(x)为奇函数,那么a=________.
解析:∵f(x)是[3-a,5]上的奇函数,
∴区间[3-a,5]关于原点对称,
∴3-a=-5,a=8.
答案:8
1.函数f(x)=x的奇偶性为(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非奇非偶函数
解析:选D.定义域为{xx≥0},不关于原点对称.
2.下列函数为偶函数的是( )
A.f(x)=x+x B.f(x)=x2+1x
C.f(x)=x2+x D.f(x)=xx2
解析:选D.只有D符合偶函数定义.
3.设f(x)是R上的任意函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x)f(-x)是奇函数
B.f(x)f(-x)是奇函数
C.f(x)-f(-x)是偶函数
D.f(x)+f(-x)是偶函数
解析:选D.设F(x)=f(x)f(-x)
则F(-x)=F(x)为偶函数.
设G(x)=f(x)f(-x),
则G(-x)=f(-x)f(x).
∴G(x)与G(-x)关系不定.
设M(x)=f(x)-f(-x),
∴M(-x)=f(-x)-f(x)=-M(x)为奇函数.
设N(x)=f(x)+f(-x),则N(-x)=f(-x)+f(x).
N(x)为偶函数.
4.已知函数f(x)=ax2+bx+c(a≠0)是偶函数,那么g(x)=ax3+bx2+cx( )
A.是奇函数
B.是偶函数
C.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是非奇非偶函数
解析:选A.g(x)=x(ax2+bx+c)=xf(x),g(-x)=-xf(-x)=-xf(x)=-g(x),所以g(x)=ax3+bx2+cx是奇函数;因为g(x)-g(-x)=2ax3+2cx不恒等于0,所以g(-x)=g(x)不恒成立.故g(x)不是偶函数.
5.奇函数y=f(x)(x∈R)的图象必过点( )
A.(a,f(-a)) B.(-a,f(a))
C.(-a,-f(a)) D.(a,f(1a))
解析:选C.∵f(x)是奇函数,
∴f(-a)=-f(a),
即自变量取-a时,函数值为-f(a),
故图象必过点(-a,-f(a)).
6.f(x)为偶函数,且当x≥0时,f(x)≥2,则当x≤0时( )
A.f(x)≤2 B.f(x)≥2
C.f(x)≤-2 D.f(x)∈R
解析:选B.可画f(x)的大致图象易知当x≤0时,有f(x)≥2.故选B.
7.若函数f(x)=(x+1)(x-a)为偶函数,则a=________.
解析:f(x)=x2+(1-a)x-a为偶函数,
∴1-a=0,a=1.
答案:1
8.下列四个结论:①偶函数的图象一定与纵轴相交;②奇函数的图象一定通过原点;③f(x)=0(x∈R)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④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
解析: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不一定与y轴相交,①错,④对;奇函数当x=0无意义时,其图象不过原点,②错,③对.
答案:③④
9.①f(x)=x2(x2+2);②f(x)=xx;
③f(x)=3x+x;④f(x)=1-x2x.
以上函数中的奇函数是________.
解析:(1)∵x∈R,∴-x∈R,
又∵f(-x)=(-x)2[(-x)2+2]=x2(x2+2)=f(x),
∴f(x)为偶函数.
(2)∵x∈R,∴-x∈R,
又∵f(-x)=-x-x=-xx=-f(x),
∴f(x)为奇函数.
(3)∵定义域为[0,+∞),不关于原点对称,
∴f(x)为非奇非偶函数.
(4)f(x)的定义域为[-1,0)∪(0,1]
即有-1≤x≤1且x&ne,高中化学;0,则-1≤-x≤1且-x≠0,
又∵f(-x)=1--x2-x=-1-x2x=-f(x).
∴f(x)为奇函数.
答案:②④
10.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x-1) 1+x1-x;(2)f(x)=x2+x x<0-x2+x x>0.
解:(1)由1+x1-x≥0,得定义域为[-1,1),关于原点不对称,∴f(x)为非奇非偶函数.
(2)当x<0时,-x>0,则f(-x)=-(-x)2-x=-(-x2+x)=-f(x),
当x>0时,-x<0,则f(-x)=(-x)2-x=-(-x2+x)=-f(x),
综上所述,对任意的x∈(-∞,0)∪(0,+∞),都有f(-x)=-f(x),
∴f(x)为奇函数.
11.判断函数f(x)=1-x2x+2-2的奇偶性.
解:由1-x2≥0得-1≤x≤1.
由x+2-2≠0得x≠0且x≠-4.
∴定义域为[-1,0)∪(0,1],关于原点对称.
∵x∈[-1,0)∪(0,1]时,x+2>0,
∴f(x)=1-x2x+2-2=1-x2x,
∴f(-x)=1--x2-x=-1-x2x=-f(x),
∴f(x)=1-x2x+2-2是奇函数.
12.若函数f(x)的定义域是R,且对任意x,y∈R,都有f(x+y)=f(x)+f(y)成立.试判断f(x)的奇偶性.
解:在f(x+y)=f(x)+f(y)中,令x=y=0,
得f(0+0)=f(0)+f(0),
∴f(0)=0.
再令y=-x,则f(x-x)=f(x)+f(-x),
即f(x)+f(-x)=0,
∴f(-x)=-f(x),故f(x)为奇函数.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汇总
【摘要】“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汇总”下面是编者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公式汇总,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汇总”全部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
>>
跨入新高中 你准备好了吗
对于即将步入生活的来讲,对升已经不再有新鲜感了。因为生经过了紧张的和激烈的之后,对紧张的生活节奏适应起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但是,上了高中要面对,自然学生的学习压力会比初中大得多。而且高中的学习和初中有很多不同之处,如果说初中主要是的阶段,高中则是运用和思考的阶段,学生一?没有适应过来就会觉得压力大、跟不上。新生在经过这一段?间的调整之后,接下来就应该了解一下高中的体系,调整。
初习方式以模仿和记忆为主,而高中则是以理解和应用为主,要求学生要有更强的分析、概括、综合、实践的,将基本概念、原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高一新生在假期里,可提前了解高中?容和教学情?,及?调整学习方法,开学后就能很快适应高中教学。
另外,中考过后孩子确实需要轻松,但也应该适?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另外,学生也可以在假期轻松之余总结初中学习的经验教训,如果认识正在上高中的哥哥姐姐,不妨也听听他们的建议,向他们讨教一些高中的学习方法进行经验总结,结合自己的实际情?,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对初中学过的知识,不要以为上了高中就用不着了,考过之后就忘得一干二净。初中阶段记忆下来的概念、公式、定理等等,到了高中就要学会运用了。
五招度过“更学期”
如何使高一新生平稳度过“更学期”,尽快步入生活呢?这里给即将上高一的学生献上几个“锦囊”。
自主学习
较之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期“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及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作好吃苦准备
步入高一,要面对更概括、更抽象、更难于理解的课程学习,面对更激烈、更紧张的竞争环境,面对更长的在校时间和更远的往返路程,都要求新高一的同学要树立起一种学习意识、高考意识,做好承受压力、经受挫折、忍耐寂寞的准备。
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进入高中,人际环境较以前更复杂,尚未成年的孩子们难免产生种种心理困惑和矛盾?突。家长要打好预防针,帮孩子作好充分思想准备,孩子要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刚刚进入高中的孩子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自我意识很强,往往过分关注?人对自己的评价,又常常把自己置于和?人比较的地位。这样虽然有利于激发上进心,但也很容易因其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自卑。
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尽快快进入学习状态。记住 高中地理,进入高中,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3年的?间足以不断提高成?。因此,家长要使孩子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要帮助孩子客观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给予自己正确评价,并激励孩子不断向目标努力。
如何提高解数学题的速度
一套试卷有二十几道题,有的题目还有多问。平均到每道题不够5分钟,时间确实是争分夺秒。
拒统计,高考试卷通常控制在个印刷符号左右,若以每分钟300个符号的速度审题,约需8分钟,考虑到有的题要读二遍以上,约需21-23分钟;书写解答主要是六道大题,约3、4个符号,有28分钟可以完成。这样,一共需要了40分钟,还剩下80分钟用于思考、草算、文字组织和复查检验。几乎是百米赛跑般的紧张。
1、平时的高考复习,必须要有速度训练。为了给高档题留下较多的思考时间,选择、填空题应在1、2分钟内解决。时间太长,即使做对了也是“潜在丢分”,因为120分钟对150分,前面占用时间多了,到最后几题就没有时间做,因此,要提高解题的策略,防止“小题大做”
2、在细心的基础上提高速度。高考数学的题目难度适中,一般地不会有太难的题。这就要求考生在另一方面下功夫,那就是仔细。高考数学考满分的并不罕见,但令人吃惊的,这些满分的同学并不是平时那些被认为是智力上出类拔萃的同学,而都是基本功扎实、认真仔细的同学。其实,细心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它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在复习阶段绝不要忘记培养自己仔细的习惯。具体作法是,认真对待每一道题、每一次小考、每一次模拟考试,决不容许自己由不认真而犯下任何错误。一旦出错,要总结经验,避免再犯。在认真的基础上就要讲求速度,高考题量比较大,覆盖面宽,没有速度是不行的,有人曾说,如果给我一天时间,那么高考数学卷我一定会拿满分。其实,速度本身就是高考考核项目之一,在每一次作业、小考、模拟考试中有意识加快解题速度对后面提高答题速度有很大帮助。查错勘误。平时收集好自己做过的作业、试卷等,复习过程中时常拿出来看,找到出错的地方,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制订“错题集锦”,把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随时登记注册,写明“病情”,查清“病因”,开好“处方”。这样经常查错勘误,警钟长鸣,才能吸取教训,刻骨铭心,粗枝大叶的毛病也会逐渐改掉。
3、要进一步,就是要不断积累各种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及策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去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在临战时就能入木三分,准确、迅速地把握住问题的实质,从而选择恰当的方法和策略。
简易逻辑重难点分析
(1)逻辑连结词“或”的理解是难点,“或”有三层含义,以“p或q”为例:一是p成立且q不成立,二是p不成立但q成立,三是p成立且q也成立。
(2)对命题的否定只是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否命题:既否定题设,又否定结论。
(3)复合命题真假的判定:p, q只要有一个真,则p或q为真,可简称为“一真必真”;同样p且q是:“一假必假”。
(4)等价命题: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等价,当一个命题真假不易判断时,可转而判断它的逆否命题。
(5)反证法的运用有两个难点:何时使用反证法和如何得到矛盾。
(6)对于“若p则q”形式的命题,如果已知p q 高二,那么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如果既有pq,又有q p,则记作p q,就说p是q的充要条件,也可以说q是p的充要条件,或者说p和q互为充要条件。
若pq,但q 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在判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时,首先要分清哪是条件,哪是结论;然后用条件推结论,再用结论推条件,最后进行判断。
篇12:六年级数学复习题
六年级数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的百位是二,小数部分的千分位是1,十分位是四,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小数写作。
2、把0.057的小数点去掉,它的值扩大()倍。
3、正方形的每条边长扩大3倍,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4、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三角形,它的每个角都是()度。
5、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这点叫做(),这两条射线叫做()。
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6厘米,面积是40平方厘米,它的长是()厘米。
7、如果正方形的周长扩大2倍,那么所得新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的正方形边长的()倍,新正方形的面积是原正方形面积的()倍。
8、用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用手拉住它的两个角的顶点,使它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的面积大。
9、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米,如果每边长减少2米,面积就减少()平方米。
10、长方形的周长是32cm,长比宽多2cm,面积是()cm2。
11、右图中,已知∠1=30。∠2=90。∠3=60。求∠4=()。∠5=()。
二、判断题。
1、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2、两条直线相交,其中有一个角是直角,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3、如果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小。()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如把它平均分成两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cm。()
三、计算题。
(1)28-[19.08+(3.2-0.299÷0.23)]×0.5(2)64×1.25×2.5×5
(3)34.5×9.23-34.5+1.77×34.5(4)(67.8+9.48)÷0.96-2.58×3.35
四、过∠ABC内的一点P分别画两边的平行线,再过P点作BC的垂线。
五、应用题。
1、三种布平均每尺0.45元,甲种比丙种每尺贵8分,乙种每尺比丙种贵4分,求各种布每尺多少元?
2、拖拉机5台24天耕地12000亩,问18天耕完54000亩,需增加拖拉机多少台?
3、一块边长84米的正方形蕉园,蕉树的株距是2米,行距是8米,如果每棵蕉树收蕉果65千克,每千克0.45元,这个蕉园一年可收入多少元?
4、东风牌货车的运输率是拖拉机的2.5倍,大型集装车的运输率是东风牌货车的3倍,现有一堆货物,用东风车运,要6小时,如果改用拖拉机运一半,再用大型集装车运另一半,一共要用多少小时?
篇13:小升初数学复习题
小升初精选数学复习题
一、认真填写(每空1分共16分)
1.3:0.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2.体育课上,同学们围成一个圆圈做游戏,老师站在中心点上,已知这个圆圈的周长是18.84米,则每个同学与老师的距离大约是( )米。
3.3.14、、和π按照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 )。
4.从一张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王阿姨从邮局给在外地上大学的`儿子汇款600元,按照规定,汇费是汇款数的2%。王阿姨应付汇费( )元。
6.一张光盘的刻录面为环形,内圆的直径是4厘米,外圆直径是12厘米,这张光盘刻录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一块手表打八五折后便宜30元,其原价是( )元。
8.在一场NBA的篮球比赛中,我国著名运动员姚明共投篮25次,6次未中,他在这场比赛中的投篮“命中率”是( )。
9.四川地震灾区搭建简易帐蓬每顶50平方米,可以安置有18个床位,都江堰地市的某乡镇受灾民众大约有9万人,约需( )顶帐蓬,这些帐蓬大约占地( )公顷。
10.小名的爸爸每分钟心跳72次左右,每跳动一次心脏就能排出70毫升血液,则一个小时通过心脏的血液总量大约( )升。
二、仔细判断(10分)
1.新培育的玉米良种,发芽率达到120%。 ( )
2.6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每2人要比赛一场,一共要进行12场比赛。 ( )
3.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同一个整数,比值不变。 ( )
4.圆和圆环都是轴对称图形。 ( )
5.小亮说:“暑假期间我参加了许多项体育锻练,体重下降了10%千克”。( )
三、精心挑选(12分)
1.下面这个立体图形,灵灵从上面看到的是( )。
A B C D
2.一个圆的周长扩大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 )倍。
A.3 B.6 C.9
3.长度相等的三根铁丝,分别做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面积最大。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
4.“一箱苹果吃了48%”,作为单位“1”的量是( )。
A.吃了的苹果的重量 B.剩下的苹果的重量 C.这箱苹果原来的重量。
5.用统计图描述我国五大名主峰的海拔高度,绘制( )统计图较好。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6.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最适合选用( )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篇14:四年级数学复习题
四年级数学复习题
1、P3近似数普通写成用千、万、百万、千万、亿为单位的数
2、P5一格自然数的近似数是5亿,这个数最大能够是549999999,最小能够是450000000
3、P9麦子放到第28格,这一格曾经超越1亿粒;第64格大约要放92233720368亿粒
4、P11判别,3和4是错的`,其他都对。
5、p15角的度数:角4=60度,角5=72度,角6=36度
6、P19,画一画,留意画垂线,标上直角符号
7、P20认一认,梯形有5和6,轴对称图形是1、3、4、5
8、P23填一填360平方米=0.036公顷
收款收据:大写:叁仟八佰陆拾伍元零角零分
9、P24选择(3)选9个
10、P31想一想(1)选A、B
11、P43火柴算式:23x4=9228x11=30817x14=238
12、P45算式209x46=9614372x38=14136315x41=12915
13、P47处理成绩最外层:(10-1)x4=36(盆)一共10x10=100盆
画一画算一算(21-1)x50=1000厘米1000厘米=10米(260+10)/37=10分钟
14、P50数一数辨别是12个16个、12个
15、P53十四世纪,中国人
16、P55处理成绩142-34=108(块)108/2=54(块)54/18=3(次)
17、P56列式计算(3)相差:75-15=60小林是60/(3-1)=30(岁)过几年:30-15=15(年)
18、P58填一填2(5)在48两头添(5)个零才是4000008
19、P602填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展相反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0、P61想一想填一填(3)明明骑自行车一共用了2.5小时,均匀每小时行12千米。
总结:如果小朋友们觉得还不错的话,那么就请把加入你的浏览器收藏夹吧,并且告诉你的同学和小伙伴们噢!
看过这篇文章的人还看了:
四年级暑假作业:用简便方法计算
四年级暑假作业:解决问题
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选择题
小学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部分
篇15:小升初数学复习题
苏教版小升初数学复习题
一、用心思考,谨慎入座。
1、我国移动电话超过一亿八千二百零三万五千部,横线上的数写作182035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8203.5万部,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2亿部。
2、小明用10元钱买了3枝铅笔和5本练习本,每板铅笔a元,每本练习本(10-3a)÷5元。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底角的比是3:1,那么它的底角是 360 ,按角分它是 钝角 三角形。
4、如果4a=3b,那么a:b= 3 : 4 a 和 b 成 正 比例。
5、六(4)班同学参加植树活动,结果活了18棵,死了2棵,该班植树的'成活率是 90% 。
6、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6.28厘米,高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31.4平方分米,表面积是34.54平方分米,体积是15.7 立方分米。
7、六年级女生是男生的80%,则女生比男生少20%,男生比女生多25%。
8、把4只红球和3只黄球放在一个盒子里,任意摸出一只球再放回,这样连续摸700次,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 ,摸到红球的次数大约是 400次。
9、美术组8个同学的年龄分别是:12岁、13岁、11岁、12岁、13岁、13岁、15岁、11岁,这组年龄的平均数是12.5 岁,众数是 13岁,中位数是12.5岁。
10、把5米长的钢筋,锯成一样长的小段,锯了6次,每段长度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11、一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6厘米、10厘米、8厘米,它的面积是 24平方厘米。
12、把四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最小是 16平方分米。
小学(苏教版)毕业升学数学试题第1页,共6页
13、一个圆柱形水槽,里面盛满24升水,如果把一块与圆柱形水槽内部等底等高
的圆锥形铁块放入水槽中,水槽中还有 16升水。
14、一个底面周长为6.28分米,高0.3米的圆柱形木头,沿直径垂直垂直截成同样的两部分表面积增加了12平方分米,沿横截面截成同样的两部分,表面积增加了6.28平方分米。
二、反复比较,择优录取。
选择题部分
1、在三角形三个内角中,∠1=∠2+∠3,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② )三角形。
①钝角 ②直角 ③钝角
2、配制一种盐水,放入盐25克,水200克,则盐和盐水的比是(② )
①1:8 ②1:9 ③1:10
3、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缩小3倍,则体积(① )
①扩大3倍 ②缩小3倍 ③不变
4、在1、2.3、2、6、-4、5%、23、9、51中,素数有( ②)个。
①1个 ②2个 ③3个
5、下面哪个不是正方体展开图(③ )
① ② ③
6、用一块长28.26厘米,宽15.7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应配上直径(③ )厘米的圆形铁皮,可以做成一个容积最大的容器。
①2.5 ②4.5 ③9
判断题部分
1、一条路,修了的米数和未修的米数成反比例。(×)
2、真分数除以假分数的商一定比1小。 (√)
3、任何一个质数加1,必定得到一个合数。(×)
4、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5、1m的 和3m的 一样长。(√)
6、一份协议书的签订日期是2月29日。(×)
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只列式不计算。
①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一架载有239人和12名机组人员的波音777-200飞机从吉隆坡飞往北京,飞机上其中有154名中国人(大陆),其中中国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154 ÷(239+12)×100%
小学(苏教版)毕业升学数学试题第4页,共6页
②有一种型号的手机,原价1000元,现价900元,打几折出售?
900 ÷ 1000
③老师在商店里花了56元钱买了一条牛仔裤,因为那儿的牛仔裤正在打七折销售。这条牛仔裤原价多少元?
56 ÷ 70%
2、一种收音机每台售价今年比去年降低25%,去年每台售价36元,今年每台售价多少元?
36×(1-25%)=27元
3、快、慢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站同时开出,相对而行,经过2.5小时相遇,相遇时超过中点25千米,已知慢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篇16:《直线和线段》数学说课稿
《直线和线段》数学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了“引导探索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的基本教学模式。
二、设计思路
(一)关于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93—99页的直线和线段的认识。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而直线和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的起始概念,也是进一步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在这一学段的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直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特征,初步学会画直线和线段。
2、使学生学会量线段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学难点是理解直线的特征。
(三)关于教学流程
为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我自主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
1、设疑激情: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课中出示学生生活的校园环境的一角的简笔画,组织学生给简笔画中的线条归类,引出课题“直线”。
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并且强调学生建立空间感、符号感、数学感及鉴别结构和规律的能力。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在新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理解直线和线段的特征及两者的异同,并通过自主操作、交流,掌握画直线和线段、量线段的方法。
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线段,分辨出某一物体由哪些线段组成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问题。
4、交流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如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
三、教学过程(相关图形参见课件)
(一)设疑激情(利用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1、多媒体出示描绘校园一角的`画面,有假山、流水,还有太阳、小鸟、教学楼以及小树、各种花。
2、引导学生欣赏图画,感受校园美景,激发热爱学校的情感。然后去掉颜色,成为一幅线描画。
3、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幅画是由什么构成的?这些线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小组讨论完成)
4、汇报:以一株花为例,请学生给线分类。多媒体显示花变大,各线条间稍分开。指名分类,随着学生的指点,线跳入相应的框中,框下分别注有直的线、曲的线。
5、引出课题:像这样笔直的线,是直线(板书),今天的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直的线。
(二)引导探索
1、认识直线:
(1)认识直线的特征:
课件出示妈妈织毛衣的场景的照片,突出散落在地上的绕来绕去的毛线。问:它是什么形状?老师把它这样(用手把线拉直)(变直了),这种线你能给它取个名称吗?(板书:直线)。这是一条直线,它有什么特征?教师把毛线一点一点拉长问:”还可以拉长吗”(可以)现在老师一个人不能把它拉长,谁来帮老师拉一拉?请两位同学上来拉。教师问:”还可以拉长吗?如果它不断地拉长,请你想象一下,它可以拉到哪儿?”从中引出直线的一个特征:无限延长(板书:无限延长),那它有尽头吗?引出直线的另一个特征:没有端点(板书:没有端点)
(2)画直线:既然直线那么长,我们能把它全部画下来吗?学生回答:“不能。”所以我们画的只是直线的一部分。请同学们试着画一条直线。
(3)学生汇报交流画直线的工具、方法。教师总结。
(4)判断直线(课件出示):请你认真观察哪条是直线?哪条不是直线?
(5)在生活中你见过直线吗?
2、认识线段:
(1)认识线段的特征:
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许多物体的边是直的,但它有端点,那它是什么呢?课件出示杨浦大桥上一根根斜拉的钢索的照片(有的说是线段,那么板书:线段。如果没有人回答,那么教师说)
请看大屏幕:这是一条直线,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个点之间的一段叫线段(板书:线段)。教师画一条线段。
(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线段和直线比较有什么相同点?(直)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点?得出线段的特点:有限长、有两个端点。
(3)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
3、量线段
(过渡)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画了线段,知道线段有长度,它可以用尺子等工具来测量。
(1)请你量一量数学书有多少长?先别忙着量,你先估计一下这本书有多长,把它写在旁边。(教师请几位小朋友说估计的长度)那么它到底是几厘米呢?我们就动手量一量吧。
(2)请一位学生到上面边量边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教师:老师这儿有一把断尺(实物投影)要量数学书,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师总结:你觉得哪种量法比较快?如果在生活中真的遇见了实际问题:如尺子断了,我们也可以用其它刻度来量。
(3)量桌子的长度。
4、画线段
(过渡)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线段,那么你能画线段吗?
(1)画一条长7厘米的线段。画好后同桌之间相互量一量。
(2)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3)画一条长3厘米6毫米的线段。(实物投影校对)
(三)应用提高
1、找一找生活中的线段。
2、(课件出示)判断哪条是直线?哪条不是直线?
判断哪条是线段?哪条不是线段?(为什么)
3、书本练习:用直尺在两点间画一条线段。
4、数一数,下面每个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见课件)
(四)交流评价: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
篇17:数学直线和圆教案
数学直线和圆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和割线、切线、切点、交点等有关概念。能够准确利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和课件演示,让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画图、识图能力。由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归纳、类比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与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和两种判别方法。
【教学难点】
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和两种判别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把海平面看作一条直线,太阳看作一个圆,由此你能得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吗?由此你能归纳出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吗?
(二)探索新知
组织学生在作业纸上画出数学模型
预设:
【数学的直线复习题总结(整理17篇)】相关文章:
沪科版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2023-03-16
七年级上册数学代数式知识点总结2024-02-13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2022-05-14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与复习的复习计划2022-09-12
高二数学考点知识点总结复习大纲2023-04-01
鲁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2022-10-24
考研数学知识点总结2023-10-11
平行线及其判定教案2023-11-05
七年级数学《垂线及其性质》说课稿2022-10-18
高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与复习方法202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