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案

时间:2022-08-07 07:50:47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案(通用12篇)由网友“闸北陆小闳”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五年级语文下册《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语文下册《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案

篇1: 小学生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

2.感受课文比喻的新奇,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新疆、吐鲁番盆地、葡萄沟的资料。

教学建议

全文共分6段,第1段介绍吐鲁番盆地成为中国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的原因。第2段写进入吐鲁番,在庄园沿途看见了许多石砌的房子,估计与葡萄有联系。第3段写一路颠簸,我终于见到了壮观的、望不到边的绿色长廊。第4段具体介绍葡萄沟是名副其实的葡萄王国。第5段写我们参观了农舍,揭开了“葡萄晾房”的秘密。第6段讲我种的葡萄与葡萄沟的葡萄有着天壤之别。

建议本课用1课时。

篇2:《吐鲁番的葡萄沟》教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

2.感受课文比喻的新奇,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理解葡萄沟美好在哪里,它有哪些独特之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视频《新疆好地方》。

学生:搜集有关新疆、吐鲁番盆地、葡萄沟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励

1.播放视频《新疆好地方》。

2.新疆有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它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水果之乡,吐鲁番独居榜首。吐鲁番盆地种植葡萄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3.你们想去吐鲁番的葡萄沟品尝美味的葡萄吗?想去,事先就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才行哟,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葡萄沟的。

4.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二、体验

(一)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注意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情况。

3.再读课文,思考每段各写了些什么,每段之间有什么联系,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二)品读课文,感受独特。

1.分组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也可按课文描写顺序来自学。读后小组探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也交流学习所获。

2.全班交流,共享资源。

按课文描写顺序交流,抓住葡萄沟独特的地方。交流时,还可用自己搜集的资料作为佐证。(板书:独特)

(1)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吐鲁番盆地成为中国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的原因。

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吐鲁番有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板书:气候特征地理位置)

(2)葡萄是吐鲁番的特产,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

用“”画出作者描写葡萄藤的句子。它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谈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葡萄藤对葡萄的爱护。)玛瑙:一种玉石,“绿玛瑙”代指什么?(代指像玉石一样的绿葡萄。)(板书:绿葡萄)

进入吐鲁番,在庄园沿途看见了许多独特的砖砌房子,估计与葡萄有联系。(板书:砖砌房子)

(3)这一段里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呢?联系上下文理解。

(这些省略号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当时内心的无比惊喜。)

为什么呢?(因为作者见到了壮观的、望不到边的绿色长廊,由此可知,吐鲁番葡萄沟的葡萄之多。)

(4)葡萄沟在人们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呢?(赫赫有名)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从“葡萄的世界,绿色的海洋”可见葡萄园之大。由此知道,葡萄沟是名副其实的葡萄王国。其间流露出作者无比的惊喜与赞美。

(5)这里解开了前面所写的各家各户的小屋之谜,具体地介绍了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板书:葡萄干)

(6)最后一段,作者对“特产”的看法,也很独特,耐人寻味。

三、升华

1.回忆吐鲁番的葡萄沟的独特之处。

2.品读文中的优美词句,选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

3.今天的“旅游”到此结束了,请同学们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4.总结:吐鲁番的葡萄沟确实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令人向往的地方,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机会去葡萄沟,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尝那里出产的水果,亲自感受一下老乡的热情好客。

5.我们的家乡也是个好地方,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去问一问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家乡为什么是个好地方?下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像介绍葡萄沟一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好吗?

[《吐鲁番的葡萄沟》教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篇3:《吐鲁番的葡萄沟》教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吐鲁番的葡萄沟》教学设计

佚名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 (出示一袋葡萄干)孩子们,这是什么?关于它,你能说些什么呢?(颜色、形状、味道、产地等)

2. 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进一步了解吐鲁番葡萄沟的葡萄。

(揭示课题)

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1. 自由朗读课文,整理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和不理解的问题。

2. 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

3. 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体讨论。

三、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1. 自由读课文,思考每段写了些什么。

2. 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真读一读,看看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3. 再读课文,思考每段之间有什么联系,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四、品读课文,感受独特

1. 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葡萄沟的葡萄,它的独特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认真读读课文,寻找答案。(提示: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按这样的顺序仔细找一找)

2. 交流自学情况。(提示葡萄沟的独特性)

⑴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地理位置是吐鲁番盆地成为中国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的原因。

⑵进入吐鲁番,在庄园沿途看见了许多独特的石砌的房子,估计与葡萄有联系。

⑶葡萄沟是名副其实的葡萄王国,长廊里的葡萄都是清一色的优质绿葡萄。

⑷“葡萄晾房”是用来制作新疆特产葡萄干的特殊房子。

3. 是啊,葡萄沟的葡萄可爱、独特,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齐读课文)

五、活学活用,模拟描写

1. 回忆葡萄沟的葡萄的独特之处。

2. 品读文中的优美词句。

3.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思考它有哪些特点(颜色、形状、味道等),完成小练笔。

吐鲁番盆地最低点海拔-155米,是中国陆地上最低的地方。这里盛产瓜果,矿产丰富。它的地貌独特,北面是天山支脉博格达山,南面的绿洲和蓝色的盐湖、黄色的沙漠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吐鲁番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属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日照长、气温高、温差大、降水少、风力强、夏季漫长、酷暑干燥。吐鲁番总是和葡萄连在一起。在吐鲁番盆地中的火焰山下,有一个绿荫浓郁、流水潺潺的绝妙去处,那就是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驰名中外的葡萄沟。八九月份是葡萄的丰收季节,山坡上、谷底里,成簇成串的葡萄,有圆的,也有马奶状的;有红的、白的,也有绿中泛红、红中着粉的。晶晶莹莹,像玛瑙、似翡翠,琳琅满目,五光十色,十分让人陶醉。在这绿色的世界里摘葡萄的维吾尔族姑娘,衣着显得分外艳丽,身影更加婀娜多姿。其中,名贵的无核白葡萄不仅供人食用,而且有医药功能。它小而甘,无核,一棵秧能活上百年,耐旱、耐盐碱,果实穗大、粒小、多汁、含糖量高,适于鲜吃,晾制葡萄干等。在这里还可看到山岩上一座座类似蝈蝈笼的大晾房。人们把鲜葡萄挂在晾房中,约40天,就成了嫩绿透明、甘甜柔腻、远销国内外的无核白葡萄干。

[《吐鲁番的葡萄沟》教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篇4:《吐鲁番的葡萄沟》教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第1自然段亦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

2.理解并能听写课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

3.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5.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活。

教学难点:背诵第2自然段。

四、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课文录音、梯田图片。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段,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列举葡萄沟生产水果的。

3.正确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读题。提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产哪些水果?

(2)自学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

(3)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与学习。

(1)葡萄沟在什么地方?

①读准三个带点的生字:新疆吐鲁番

②出示“吐鲁番”、“葡萄沟”、“新疆”3个词,请同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③出示中国地图,教师指出吐鲁番的位置。

(2)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为什么?

①仔细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收获。

②交流讨论。

要点:

a.葡萄沟不但出产,而且盛产。

b.课文是按时间的顺序介绍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的。

c.联系上下文理解:盛产。

d.有一个顿号。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3.正确地朗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读准生字,给正确的读音打“√”。

凉棚(pénɡpónɡ)好客(hǎohào)荫房(yīnyìn)

(3)读通长句子,注意下面3句话。

①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扛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②夏季,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③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荫房里制成葡萄于。

4.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正确地朗读课文。

[NextPage]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练习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练习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段。

2.准确理解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教学过程:

1.提出学习目标

(1)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葡萄沟》一课。(板书:葡萄沟)

(2)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葡萄沟是怎样的地方?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板书:好地方)

(3)提出课时学习目标

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指名回答思考题。(板书:盛产水果)

“盛产”是什么意思?出产水果很多,可说盛产--出产的大米很多呢?杭州盛产什么?

(3)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呢?老师引读第二句。(老师读表示月份的词)

说说老师读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这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小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

过渡:葡萄沟不但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而且也是个景美人美的地方。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这一自然段,编好句序。

(2)再次默读,想一想,这一段中的句子基本上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用“--”划一划这些词。

交流、讨论思考题,提醒学生注意“这时候”也是表示时间的词语。

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看,这段话是从第几句开始,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3)学习第二句

①指读,其他同学思考:这句话写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

根据回答板书:夏季枝叶茂密

②你从哪些词与看出枝叶长得很茂密?枝叶怎么会像凉棚?

③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当你来到葡萄沟,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起的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凉快、惬意)

带着舒畅的心情读句子。读时,重音读哪一个词?(凉棚)

自由准备后,再指读。

(4)学习第三句

①自由轻声读句子,想一想,这句话主要讲: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

(根据回答板书:秋季葡萄)

②哪些词写出了葡萄的美丽?

③着重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

(板书:五光十色一大串一大串)

a.“五光十色”描写葡萄的什么美丽?课文中提到了哪些颜色?形容颜色多的词还有哪些?(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b.在文中,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行吗?为什么?

(“五光十色”不仅写出葡萄的颜色很多,而且写出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同时,也说明葡萄成熟了,获得丰收)

④指导朗读。

秋季,当我们再次来到葡萄沟,看到五光十色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我们真想说--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和对葡萄沟的赞叹。

范读--自由读--指读--齐读

⑤小结:不管是夏季,还是秋季,葡萄沟的景色总是那么美丽。

(板书:景色美丽)

(5)学习第六句。

①男生齐读句子。

②说说句子讲谁怎么样。

③你从哪些词感到老乡的热情好客?

理解“谁会”和“说个够”的意思。

④女生齐读句。注意突出反映老乡热情好客的词语。

(6)小结:学了这一段,大家了解到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

(7)包含着赞美之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写什么?(板书:葡萄干有名)

(3)用“--”划出写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的特点的词。说说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为什么有名。

分析“颗粒大、味道甜、颜色鲜”的三个词的结构。然后说说这样的词;水果多、景色美、名气大……

(5)小结: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非常有名,葡萄沟的确是个好地方。

5.总结

(1)讨论: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谈谈你还了解葡萄沟的哪些情况。

(3)师小结:是啊,葡萄沟确实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令人向往的地方。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机会到葡萄沟,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一尝盛产的水果,亲自感受一下老乡的热情好客。

(4)配乐齐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盛产水果

葡夏季枝叶茂密好

萄景色美丽地

沟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方

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干有名颗粒大味道甜颜色鲜

[《吐鲁番的葡萄沟》教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篇5: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

《葡萄沟》课文原文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周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沟》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第1自然段亦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

2.理解并能听写课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

3.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5.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活。

教学难点:背诵第2自然段。

四、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课文录音、梯田图片。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段,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列举葡萄沟生产水果的。

3.正确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读题。提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产哪些水果?

(2)自学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

(3)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与学习。

(1)葡萄沟在什么地方?

①读准三个带点的生字:新疆吐鲁番

②出示吐鲁番、葡萄沟、新疆3个词,请同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③出示中国地图,教师指出吐鲁番的位置。

(2)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为什么?

①仔细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收获。

②交流讨论。

要点:

a.葡萄沟不但出产,而且盛产。

b.课文是按时间的顺序介绍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的。

c.联系上下文理解:盛产。

d.有一个顿号。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3.正确地朗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读准生字,给正确的读音打√。

凉棚(pénɡ

pónɡ)好客(hǎo

hào)荫房(yīn

yìn)

(3)读通长句子,注意下面3句话。

①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扛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②夏季,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③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荫房里制成葡萄于。

4.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正确地朗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练习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练习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段。

2.准确理解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教学过程:

1.提出学习目标

(1)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葡萄沟》一课。(板书:葡萄沟)

(2)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葡萄沟是怎样的地方?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板书:好地方)

(3)提出课时学习目标

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指名回答思考题。(板书:盛产水果)

盛产是什么意思?出产水果很多,可说盛产--出产的大米很多呢?杭州盛产什么?

(3)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呢?老师引读第二句。(老师读表示月份的词)

说说老师读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这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小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

过渡:葡萄沟不但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而且也是个景美人美的地方。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这一自然段,编好句序。

(2)再次默读,想一想,这一段中的句子基本上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用--划一划这些词。

交流、讨论思考题,提醒学生注意这时候也是表示时间的词语。

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看,这段话是从第几句开始,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3)学习第二句

①指读,其他同学思考:这句话写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

根据回答板书:夏季枝叶茂密

②你从哪些词与看出枝叶长得很茂密?枝叶怎么会像凉棚?

③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当你来到葡萄沟,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起的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凉快、惬意)

带着舒畅的心情读句子。读时,重音读哪一个词?(凉棚)

自由准备后,再指读。

(4)学习第三句

①自由轻声读句子,想一想,这句话主要讲: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

(根据回答板书:秋季葡萄)

②哪些词写出了葡萄的美丽?

③着重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

(板书:五光十色一大串一大串)

a.五光十色描写葡萄的什么美丽?课文中提到了哪些颜色?形容颜色多的词还有哪些?(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b.在文中,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行吗?为什么?

(五光十色不仅写出葡萄的颜色很多,而且写出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同时,也说明葡萄成熟了,获得丰收)

④指导朗读。

秋季,当我们再次来到葡萄沟,看到五光十色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我们真想说--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和对葡萄沟的赞叹。

范读--自由读--指读--齐读

⑤小结:不管是夏季,还是秋季,葡萄沟的景色总是那么美丽。

(板书:景色美丽)

(5)学习第六句。

①男生齐读句子。

②说说句子讲谁怎么样。

③你从哪些词感到老乡的热情好客?

理解谁会和说个够的意思。

④女生齐读句。注意突出反映老乡热情好客的词语。

(6)小结:学了这一段,大家了解到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

(7)包含着赞美之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写什么?(板书:葡萄干有名)

(3)用--划出写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的特点的词。说说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为什么有名。

分析颗粒大、味道甜、颜色鲜的三个词的结构。然后说说这样的词;水果多、景色美、名气大……

(5)小结: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非常有名,葡萄沟的确是个好地方。

5.总结

(1)讨论: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谈谈你还了解葡萄沟的哪些情况。

(3)师小结:是啊,葡萄沟确实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令人向往的地方。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机会到葡萄沟,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一尝盛产的水果,亲自感受一下老乡的热情好客。

(4)配乐齐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盛产水果

夏季

枝叶

茂密

景色美丽

秋季

葡萄

一大串一大串

五光十色

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干

有名

颗粒大

味道甜

颜色鲜

《葡萄沟》教学反思

《葡萄沟》一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干也很有名。本课重点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而展开,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对那里产生喜爱之情。

新疆对对于生活在宁波地区的学生们来说是既遥远又陌生,同时又充满着好奇和向往。孩子渴望了解那里,对教材中的许多地方充满了好奇,他们想知道:“葡萄沟在哪里?”,“梯田是什么样的?”,“荫房是什么样子的?”,“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诸多问题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解说就能解决的。即使是,那也必将是枯燥和无趣的。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首先布置了课前参与的内容,请学生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葡萄沟的基础上,继续练习朗读课文,并认真思考大家质疑的问题“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同时可以从不同渠道搜集相关的资料,如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从网上下载,向爸爸妈妈咨询等等。并把查找来的信息进行整理,让这些信息最有效的为自己在课上参加研讨时服务。这样的课前参与,不仅为课中研讨奠定了基础,而且学生带着探索的头脑走进课堂,更能促进课上的学习。

我从以下几步实施了课堂教学:

1、赏美景:

在这节课上,先让学生通过录像去葡萄沟游览一番,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葡萄沟水果多、景色美、人热情,葡萄干有名。

2、品美句:

在游览一番后,再让学生自学课文,从课文描写的语句中了解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研讨。由各小组长带领组员共同研究(一起读读,一起交流自学成果),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做到了全员参与,又做到了视学生为学习发展的主体,为每个不同个性、不同学习需要的孩子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是全班的集体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在试着抓住重点的词句,来深入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如“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一句,学生能结合图片,充分体会“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并想象出葡萄真是又多又好。

3、画美色:

在学生从美句中了解到葡萄沟的葡萄多,而且是五光十色的,在想象出还有哪些颜色后用自己的画笔画一画葡萄的颜色。

4、尝美味:

在学生讲到葡萄沟的葡萄干特别有名时,让学生品尝我事先准备好的葡萄干,这样做,学生不仅品尝到了葡萄干的美味,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5、悟美情:

前面的每一个步骤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葡萄沟的美,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热爱之情。

最后,在本节课结束的时候,我布置了课后延伸的内容,请学生为维吾尔族老乡推销葡萄干,请学生在课后把自己学完《葡萄沟》一课的感受和体会,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现,或朗读课文,或背诵段落,或画一画,等等,使课内知识进一步拓展,体现出作业的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

不足之处:

在上每一节课前,都觉得自己设计了一幅最美丽的宏图,这一次也不例外。可上好了课,却总是发现考虑欠妥当的地方很多,以使课堂教学中出现可好多遗憾之处。例如:在小组交流之后,本应该让多个小组派同学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学生对于“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之后,再按顺序逐个进一步了解具体好在哪里。可我却在一个同学汇报急急冲冲的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样,不但使小组交流流于形式,更影响了我下面环节的教学。如:学生一下子从第一个内容跳到了最后一个内容。在加上所教班级的学生发言不是那么好,我一着急使整个教学程序出现了混乱。本来,想的好好的让学生多朗读,并做到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朗读理解重点词语,再从读中悟情。结果是词语没有理解好,当然更没有读好。

篇6:二年级下册语文《葡萄沟》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葡萄沟》原文及教案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旅游吗?喜欢吃又香又甜的葡萄吗?如果把这两者合起来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老师和课文一同去盛产葡萄的葡萄沟游览一番。(读课题:葡萄沟)

二、细读感悟

(一)第一段

1、去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葡萄沟。(课件出示第一段,学生读)

2、这段文字就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自己读一读,看你知道了什么。

葡萄沟的位置在新疆的吐鲁番。

那里出产水果。

水果种类很多(课件出示水果),人们最喜欢葡萄。

3、引读第一段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

那里出产——

五月有——

七八月有——

到了九十月份——

(二)第二段

1、人们为什么最喜欢葡萄呢?让我们去看看。现在去行么?(九十月份,因为到了九十月份,葡萄就成熟了。)那我们就乘时光隧道车把时间调整到九月吧。闭上眼睛,一、二、三,葡萄沟到了。

2、(出示葡萄沟概貌图)这就是葡萄沟了。“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边说边出示句子,指出山坡、梯田和葡萄树)

3、这些葡萄树长得怎样。学生看图自由说。

书上是这样写的(出示第二句)学生读。

这句写的是(枝叶),什么样的枝叶(茂密的),怎么样(向四面展开)。连起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

作者进一步描写说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为什么比作凉棚而不是别的。(结合当地地形气候说明)

在干旱的沙漠,在四十多度的高温天气,进入这样的“凉棚”,感觉怎样?带着这份凉爽舒服读第二句。

4、钻进葡萄架,更另你惊奇的是(出示架上葡萄图)

这是什么季节独有的景象。出示句子: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自由读。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这么多颜色漂亮吗?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形容,(五颜六色)如果这些颜色都泛着光,水灵灵的,那(就更漂亮了),用一个词形容是(五光十色)。

瞧,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它们(美丽极了)。不同的颜色就是不同的品种,葡萄沟的葡萄有上百个品种。到了秋天,葡萄成熟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沟简直就成了葡萄的世界,葡萄的王国,葡萄的博物馆。带着对葡萄的喜爱、赞美再读句子。

出示“我会填”再填空读。

闭眼睛边背边想象。

5、葡萄沟的葡萄真——真——真——这么诱人的葡萄你想吃吗?看,维吾尔族老乡给你端上来了。(出示课文插图)读句子。

看,他们端上来的是最甜的葡萄。这种葡萄叫无核白,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是全世界含糖量的葡萄。

维吾尔族老乡把最甜的葡萄摘下一串串让你吃个够,你想夸他们什么?(热情好客)

6、葡萄沟真——葡萄沟的葡萄真——葡萄沟的`老乡真——让我们把对他们的赞美美美地读出来。闭眼睛回味一下(背诵)。

(三)第三段

1、这么多这么好的葡萄老乡和游客吃不完怎么办?读第三段

2、边看阴房图片边结合第二句文字理解阴房的构造。(边读边看图让学生自己找到图文结合点就理解了。)

3、读第三句,理解“热空气”的作用。(体会葡萄沟人的聪明)

4、葡萄挂在透气的阴房里,就像在天然的烘烤箱一样,这样生产出来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三、情感升华

游览了一番葡萄沟,我们由衷的感到葡萄沟的葡萄真——葡萄沟的葡萄真——葡萄沟的葡萄干真——葡萄沟的老乡真——葡萄沟真是个——葡萄沟真是个——

葡萄沟的葡萄出了名,葡萄沟的葡萄干出了名,葡萄沟这块宝地也敞开胸怀迎接着八方来客,有机会我们一定去那里感受一下。

篇7: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最美的花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会写的字5个,会认的字2个。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平等,民主的思想感情和消除种族歧视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在世界上除我们黄种人,你还了解到了什么人种?(指名回答)

2、过渡语: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在我们这个广阔的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尽管肤色不同,可我们象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2)问:你看到什么?【有一位美国诗人把我们共同的愿望写出了一首诗——《最美的花束》(板书)】

3、齐读课题(美读)、质疑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课件3)

音(指名读、齐读)、形(学生提示)、义(质疑)

2.指名5位学生读课文(应注意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3.分组读课文(一二节男同学,三四节女同学,第五节齐读)

4、现在谁来说说“最美的花束“指什么?

三、理解诗文,体会感情

1.请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先有感情地朗读,再说一说你从中知道或读懂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2.生自由读,小组交流,师巡视参与指导。

3.指名汇报,师生评价,师相机点拨归纳。

(应注意朗读的指导、评价,“花、花冠、花束、花园“等的含义)

4.课文中的你、我、他指谁呢?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出示课件4)

5、提供句式,指名根据课文意思说话,体会主题思想。(出示课件5)(师相机评价、鼓励)

(1)蓝眼睛和黑眼睛一样 。

2)_______和______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结:同学们,你们的发言,让我深深地感动,的确,不管肤色如何,不管是贫穷或富有,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板书:平等)

四、拓展延伸

学生谈今后同学间、朋友间、邻居间应如何相处。

五、质疑问难

六、推荐作业

篇8: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苏珊的帽子》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苏珊的帽子(板书),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感知,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苏珊得了癌症,接受了三个月的化疗,失去了一头美丽的金发,心里很难过,但老师理解她,同学们尊重她,最后,她开心的笑了。

2、这篇课文与本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有什么不同?(批读文)你从文中的批注当中知道了什么?

3、读了课文,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①谁是苏珊?苏珊为什么要戴帽子?

②苏珊戴上帽子后的心情怎样?

4、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么苏珊和帽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品读课文,并在课文中进行批注。

5、课件出示:几种常用的批读方法。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请同学们参照老师提供的几种常用的批读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把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批注下来。

2、 老师发现大家的批注都做的很不错,谁愿意把自己的批注说给大家听呢?

生:我从一二句中知道了苏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但她身体里长了一个小小的肿瘤。

生:我在“小小”“竟”“三个月”“更瘦小”“掉光了”这些词语下面加了“.”我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苏珊小小年纪就要经受癌症化疗这些大人们都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苏珊是多么的不幸。

生:我在“落”下面加了“.”因为它是个多音字。

生:我很喜欢“虽然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癌症抗争,她的聪明和好学也足以补上落下的功课,然而,每天光着头到学校去上课,这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这句话,在它下面画了 “”

3、 文中的“这”指什么?(每天光着头到学校上课)怎么办?(戴帽子)

4、 师批注:同学们都感受到了苏珊丰富的内心世界,她只有戴上一顶帽子来遮住身心的伤害。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的老师和同学是怎样帮助小苏珊的?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体会边进行批注。

2、指导朗读。

3、生质疑:为什么是“下星期一”戴帽子?

生:我读懂了批注当中的“老师为什么要同学们仿戴帽子?”这个问题,它表面上是同学们学习和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其实只是一个借口,实际上她是想避免苏珊到校后的尴尬,保护她的自尊和更容易受伤的心灵。

二、 学习三、四自然段。

1、星期一到了,戴着帽子的苏珊来到了学校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默读课文3、4自然段,边读边进行批注。

生:我在“犹豫”下面画了“?”,我查了字典知道犹豫的意思是拿不定主意。

生:我在“她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下面画

了“?”,她担心什么?她犹豫什么?

2、指导朗读。

3、假如你是苏珊班级里的一位同学,看到苏珊那样的担心,那样的犹豫,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4、苏珊走进教室后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发现?

生:我在“五花八门”下面加了“.”,它与前面的“越新奇越好”相照应。

生:我在课文右边批注了:看到同学们五花八门的帽子,苏珊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生:我从“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这句话中感受到老师的办法真好啊,她巧妙地解决了苏珊的难题。

5、指导朗读。

6、是啊,此刻,我仿佛看到了苏珊那如花的笑脸,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苏珊这几个月以来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快乐,为苏珊有这样聪明而又细心的老师感到高兴,同时,我也找到了学习的榜样。

三、学习最后一段。

1、师范读。

2、小组交流,谈体会,并进行批注。

3、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珊已经消除了心里的阴影和同学样一起快乐幸福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尊重、充满关爱的班集体。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苏珊是不幸的,因为病魔让她小小的身体备受折磨,但苏珊又是幸运的,因为她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拥有关爱她,尊重她的老师和同学,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苏珊的老师和同学那样的人,那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每一个懂昨尊重,关爱他人的人,愿我们的世界处处充满尊重与平等,让世界充满爱。

五、作业。

对阅读材料《将军和士兵》进行批注。

篇9: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 认字8个,写字7个。学习多音字“处”,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叮嘱、开凿、欣欣向荣、敬仰”等词语的意思。

3. 能试着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学习新词。

教学难点:能试着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看图激趣导入。

1. 出示课件,你知道图上的人物是谁吗?(大禹

2. 简介大禹。

3. 今天咱们就去学习关于大禹的故事。揭示课题: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3. 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2)指名逐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3)理解“叮嘱、开凿、欣欣向荣、敬仰”等词语的意思。

(4)重点指导书写:野、塞。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轮流读课文,思考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试着给课文分段。

四.作业布置:

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资料。

篇10: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册

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册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默读课文并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

3、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词语的感情变化。

4、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作者想象的原因和合理的基础,学习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

5、我能利用课文新奇大胆的想象,激发我对生活的热情,敢于想象,乐于想象,并合理想象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1、练习默读课文并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

2、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词语的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想象的原因和合理的基础,学习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知道“镜”、“艇”、“熊”、“窗”都是后鼻音;“潜”读音是二声;正确书写“潜艇、毛毯、窗户、砌成、狗熊、煎饼”等词。

2、练习默读课文并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

方法指导:

1、“镜”、“艇”、“熊”、“窗”都是后鼻音;“潜”读音是二声;书写“艇”要注意“建之”旁托起右上部分。

2、体会用词的准确,有助于我们遣词造句。

3、完成表格,有利于我们理清文章思路。

4、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的快乐和可爱。

5、让自己走进作者的想象,创设情境联系实际,结合自身的感受来谈。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读通课文。我会扫除读音障碍了。

(1)瞧,本课的生字我会看拼音写汉字了

mén chuāng yǎn jìng tuō xià qián tǐng

()()()

máo tǎn jiān bǐng cán jiǎn qì chéng gǒu xiòng

()()()()()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饼( ) 潜( ) 砌( ) 艇( )

拼( ) 替( ) 彻( ) 挺( )

(3)我会写下列词的近义词

喜欢——( ) 收拾——( ) 幻想——( )

希望——( ) 凉快——( ) 假装——( )

(4)我会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

有时候,我希望我的房间变成一(个 间)魔术屋,一(辆 艘)潜水艇、一(座 所)学校或一(家 个)商店,它要能长出四(个 颗)轮子,一(部 对)翅膀,那就更好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围绕重点问题研读课文:

“为什么他会希望自己的房间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呢?说明现实中他希望什么?”

1.带着这个问题,读读你最感兴趣的他的一个想象,从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什么?

2.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强调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并读好该部分。

A.交流自己的感受

B.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希望吗?为什么呢?你怎么想的呢?

C.如果你的房间也真的变成了这样,你想象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D.带着这样的情感读读这一段话,读出你的向往。

3.小结学习方法:把自己当成作者,想象真的变化了会有什么新奇的事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词语的感情变化。

2、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作者想象的原因和合理的基础,学习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

3、我能利用课文新奇大胆的想象,激发我对生活的热情,敢于想象,乐于想象,并合理想象的思维品质。

方法指导:

1、以读代讲,读中来品析作者的感情。

2、学习本课结构上前后呼应的写法。

3、此题能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主旨,请认真感悟亲人对作者给予的绵绵不尽的关爱,以及作者对亲人的感情。

4、抓重点语句感悟作者情感变化,要学会边读边体会。

5、学以致用,学会想象,想象既要丰富,又要合理。

教学过程:

一、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继续围绕重点问题研读:

1、针对第二部分其他内容交流自己的感受,(2-3小节)读好相应段。

2、以读代讲,我通过读书表现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小结第二部分的内容和感受,全班同学自由读第二部分,我读自己喜爱的小节。

二、学习课文1.3部分,感受文章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1.他的房间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能通过读书告诉大家?

2.读了这一段有什么,我对一些句子和词语有了自己的想法。

例如:为什么他要“嘘——小声点”地告诉我们那些别人不知道的宝贝呢?“其实”一词表达了什么感情呢?

3.作者的想象那么美好,为什么最后他还是说“自己最最喜欢的还是现在的房间”?

我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

本组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

三、品析语言,感悟作者情感变化与本文语言特色:

1、 我会读这些句子:

我希望我的房间有轮子。

我更希望我的房间长了翅膀。

我特别希望我的房间是一件间魔术小屋。

我最最喜欢的还是我现在的房间。

2、 我知道“希望”、“更希望”、“特别希望”、“最最喜欢”这些词表现的情感变化。

3、 我会有感情的读上面的四个句子。

4、 我觉得这些句子读起来感觉特别亲切熟悉:

教师点拨:本文语言方面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的的修饰,多是采用儿童口语,如“嘘——小声点”、“哇,那该多好!”我还能找几句__________。读来亲切,容易上口。

三、拓展延伸:我也会像作者一样

原来我们生活中不能做到的事情我们能通过文字把它们呈现出来,作者新奇的想象并不神秘,因为他想到的我们也都想道,我们也能这样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册2

《我的房间》一课主要描写了“我”想象自己的房间变成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艘潜水艇、一间魔术屋和一所学校。这些想象很有趣,也很奇特,虽然不切实际,但是充满了童趣,特别能吸引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读课文,展开想像”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想象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学一开始,我让学生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房间,学生的回答基本差不多,都说了几样自己房间里的物品,如床、书桌、玩具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之后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读通课文,了解“我”希望的房间与现在的房间的不同之处,并通过说话训练“我幻想自己的房间变成( ),这样就可以( )”,理解“我”希望房间变成汽车、飞机、潜水艇、魔术屋和学校的原因,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他们通过语言表达出了自己奇特的想法:希望自己的房间变成宇宙飞船、水族馆、游乐场、飞碟……这与刚开始的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课教学中,学生凭借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既能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又能使他们的语言和思维得到发展,促进语文素质的提高。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是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也是创新的基础。课堂上,如果能做到让学生在感悟朗读中想象,在情境对话中想象,在写作表达中想象,那么学生的语言就不再枯燥乏味,反而会变得新奇有趣。学生享受到了语文课的快乐,就会深深地爱上我们的母语。

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册3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把上学期同学们有关理想的文章引入课堂,引发对梦想的谈话。

二、学习《我的写作梦》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我们班级墙报上的《理想》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抒发童年梦想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自学儿童诗,读通、读顺、把体会和不懂得地方作上记号。

回忆学习方法,用不同色彩代表不同含义的批注。

(三)同学们在下面自由交流。

1、老师巡回,参与讨论。

2、重点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与他们一起思考。

3、对学习优秀的同学,注意提高要求。

(四)全班交流。

可以代表讨论小组,也可以代表个人。

(五)老师检测生字词学习情况。

注意区别形近字,重点解释“铅字”的意思。

(六)认真朗读课文。

三、小结课文,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全班一起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习。

(一)指名上台,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写和解释。

(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

1.生自由读诗。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

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

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1)“我”为什么沉甸甸的信,就像是放飞的翅膀?

(2)“我”为什么决的邮筒像一只大大的储蓄罐,存进去的又是梦想?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三)回归全诗,感受意境

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梦想?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三、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

1、选择真实朴素的写作材料。

2、展开想象,用心理活动表达对梦想的追求。

3、充满童趣,充满生活气息。

四、你也写一首儿童诗?

板书设计:

1、我的写作梦

作品——放飞()

邮筒——秘密大吃一惊

一天天等待

储蓄罐——一个梦

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册

篇11: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三首

教材说明

使至塞上(节选)

〔解题〕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五言律诗。公元736年,吐蕃发兵进攻唐属小国小勃律(在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即公元737年,唐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青海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塞慰问将士,察访军情。这首诗作于王维赴边塞的途中。

《使至塞上》共8句,本课节选其中4句,即3、4、5、6句。原诗第1、2句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第7、8句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中直写作者奉命出使,前去慰问将士。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大沙漠上奇异壮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深情赞美。

〔结构分析〕

本课节选的4句诗,在内容上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前两句),写诗人出使边塞的万里行程。这是叙事,叙写出使的季节和遥远艰苦的行程。

第二部分(后两句),写大漠边塞的奇异景观。这是写景,描写大沙漠上孤烟垂直,浑圆的落日与滔滔黄河相辉映的景象。

〔语意理解〕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指随风飞动的蓬草。“归雁”,指由南方北飞回归故地的大雁。诗中借征蓬和归雁指代出使塞外的人。“汉塞”,即边塞。“胡天”,即胡地,古代将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称“胡人”,胡人居住的地方称“胡天”。两句诗表明出使的季节(南雁北归为春季)和遥远艰苦的行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大沙漠。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称“大漠”。“孤烟直”,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沙漠荒凉,没有别的景观因此称“孤烟”。“直”,表现烟的劲拔、坚毅。“长河”,指黄河。大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横贯其间的黄河显得分外“长”。“落日圆”,傍晚圆圆的太阳。傍晚,在大漠看西下的落日分外浑圆。这两句贴切自然的写景,表现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浩茫的大沙漠上,一股烽烟笔直上冲,单调而醒目,浑圆的落日与滔滔黄河交相辉映,构成凄凉壮美的景观。

〔写作特点〕

1.抓住了有代表性的事物。

作者写沙漠抓住“烟”“河”“日”三种典型事物加以刻画。刻画烟为“孤烟直”,刻画“河”与“日”为“长河落日圆”,形象地描述了大沙漠既单调,又雄浑的景物,勾勒出阔大、壮美的大沙漠中黄昏日落的景色。

2.叙事、写景、抒情交融。

前两句写作者出使,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这既是叙事,也是写景。后两句写大漠、烽烟、长河、落日,活现出一幅边塞图。读这两句诗,使人可以感受到边塞的荒凉、凄苦。然而戍边将士正在这里浴血奋战,实在可歌可泣。“烟”虽“孤”,但却“直”,大有顶天立地之感。长河落日本极平常,但作者却有独特感受。说“长河落日圆”,流露出亲切、喜悦之情,足见诗人开阔的胸襟。

篇12: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教材分析: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

教学理念:

把读贯穿课堂始终:朗读——读中感悟;诵读——读中生情;诗歌朗诵——以诵立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2.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用提供的词语写一段反映荒山植树后美好景象的话。

3.情感目标:(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2)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激起忧患意识,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

冰雪融化,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谁都向往春天,向往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向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今天就来读一首春风扑面的现代诗——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谁来读题。从他的声音里你听出什么?还可以怎么读?你为什么这么来读。(陶醉或发问)

二、尽情朗读诗文,读出心情,读出感受

1、情绪渲染: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情的艺术。诗歌也是练习朗读的好教材。今天我们就来尽情朗读这首诗。让我们看看谁朗读得更投入,更专注,更有感情。

2、这一课中有许多生字,通过预习认识它们了吗?(1)出示本课生字(包括二类字)认读。(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3、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想一想怎样读能读得出彩出色。

4、师:读了以后知道这首诗歌写的是什么吗?

5、师:下面想请同学们尽情地表演或表现自己的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好吗?学生朗读水平不一,是一种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所以学生的朗读过程可以这样进行:1、指名学生逐节朗读。2、群体评议高低,个体介绍朗读理解。3、再作新的朗读体验。教师的欣赏、评点、引导有机结合在其间。

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说说自己学会了哪些字?哪些字感觉较难写难记?2、重点指导下列生字。袍、裸:衣字旁,别写成示字旁。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上节课我就说,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情的艺术),诗歌也是练习朗读的好材料。我们分小组再来次朗诵比赛,怎么样?

二、咀嚼诗歌韵味,探究表现特点。

1、师:同学们朗读得都很尽兴,很投入,朗读中你体会到诗歌韵味了吗?(板书暗示:语言——情韵)

2、师:请同学们先自己默读,体会,将自己的感受、发现有书上注下来。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议一议,十分钟后集体交流。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作出评价或引导。

[咀嚼要点]之一:植树的场景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的植树经历。如言:提着水桶,扛着树苗,走向旷野——满怀激情。挖坑,放苗,回土,浇水——一脸欢笑。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情感作者表达出来了吗?品赏体会:“踏”春风?意韵:春风是轻柔的,脚步是轻盈的。

之二:植树的意义1、课文中写了几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荒山披绿装

动物有家园

环境变美丽2、有哪些语言特别有味?品赏:山岩“结束了烈日的煎熬”、“寂寞多年的荒山”、“荡漾的碧波轻抚河畔的小草”……

之三、结尾段的色彩1、教师引读第1.8节。2、比较两节有什么异同?两段能交换吗?(学生比较并说说理由)3、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4、哪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的意义之大?(划出有关词语)(板书:荒山野岭——青山碧岭)5、此刻“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你读着呢?

三、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既恰当又不重复的词语。( )的家园( )的树叶( )的秋天( )的果园

( )的家园( )的树叶( )的秋天 ( )的果园

2、完成课后第四题写话练习: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

推荐理由: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集中,手段简化,致力于朗读、写字两大语文素养的,由于教者课前布置预习,因此,在教学时通过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作为起点,节约了课堂时间,为下面的初步感受性朗读争取了较大的空间。

第二课时伊始的朗读比赛,巩固了第一课时的朗读,也为下面的“品诗韵,赏语言,用情诵,立志行”奠定了基础。三个咀嚼要点则引导学生紧紧扣住文章语言,穿行其中,涵咏其中,悟情明理,体会表达特点,不亦乐乎!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暖流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同志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4、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三、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暖流”是什么意思?本文中的暖流是指天气情况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读。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正音。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泽民同志看望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并和他们亲切交谈的事。)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从“涌动”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心情十分激动)为什么会这么激动?(江泽民同志看望师生员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再读生字词。

2、讨论识记方法。

3、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看拼音,写词语。

和蔼 抑扬顿挫 沉浸 阅览 致意 视察

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

1、轻声读第二段,思索:江泽民同志来到了南开,主要做了什么?(具体写了江泽民同志与王辉等同学交谈)

2、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江泽民同志是怎么问的,王辉又是怎样回答的。

3、结合课文谈感受。

(1)你觉得江泽民同志怎么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细细体会。

平易近人:江泽民同志来了,他满面春风,向同学们致意。……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问、兴致勃勃、抑扬顿挫。

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背《滕王阁序》、背《水调歌头?中秋》。

(2)分组朗读、讨论。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程序:分角色读——说感受——再次有感情朗读。

4、课文写江泽民同志平易近人,关心青年,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但并没有直接讲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真实、自然、生动、形象)

三、学习第三段

1、齐读。提问:王辉为什么说自己打心眼里佩服江泽民同志?

2、反复朗读王辉的话,体会其中的激动和佩服之情。

四、朗读全文

1、课题“暖流”是什么意思?(江泽民同志对师生的关心、对青年人的关怀、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使大家产生了激动、兴奋、喜悦的情绪)

2、本文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复朗读。

五、作业

1、熟读《滕王阁序》、《水调歌头?中秋》

2、小练笔:写一段话,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

板书: 2 暖流

兴奋 喜悦

平易近人 关心青年

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儿童和春天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体会作者对少年儿童的喜爱、期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儿童和春天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设计一:谈话,这首歌熟悉吗?喜欢春天吗?你会到哪儿去找春天呢?

设计二:复习(紧扣课题)谁“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冰心,找春天)

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寻找春天。找到了没有?快速地阅读,找出描绘春天景色的语句。

二、 感受春天的景美

学生速读课文,找到之后,认真地读一读。你觉得春天的景色怎么样?

引导交流:景色如何?可以先说感受,再读相关的语句,也可以先读相关的语句,再加以读论。

(出示海棠图),你可以对着图来介绍一下冰心奶奶笔下的海棠吗?“海棠花……”

景色真美,让冰心奶奶“眼睛一亮。”你喜欢吗?你能把自己对海棠的喜爱美美地读出来吗?学生练习试读。指名展示。指导策略:读得让听得同学眼睛一亮。其他同学要静静地听,在头脑中想象一下,他哪儿读得让你眼睛一亮。你抓住了海棠的花多,你注意了海棠花的色彩,你读出了海棠花生命力的旺盛。

齐读:“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

(出示第6自然段)一气呵成,齐读这一段。引读好五六两段。

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找到春天了没有,(找到了,而且是那么饱满,那么烂漫)板书:花儿旺,春光好。

三、 感悟儿童的可爱

(一)过渡设计:花真多,老师不由想起了杜甫的一首诗《江畔独步寻花》:花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同样也是寻找春天,杜甫是只拣花儿多处行。而冰心奶奶却只拣儿童多处行(在课题上点出“只”)。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明确问题:冰心奶奶找春天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呀?

(三)引导学生探究:让我们一起跟着冰心奶奶到“儿童多处”走一走,看一看。

1、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书,找出书上反映儿童多的语句。反馈:可以让学生简单地说说理解,体会多,统一认识,标上序号。

2、儿童真多!儿童多处怎么样呢?你可以在这些句子中选一句,认真地读一读,可以把自己当成冰心奶奶,也可以从少年儿童同龄人的角度。把自己的读后的感受写下来,写在文章的空白处。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巡视

3、提出新的要求:有了自己的感受,你能不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马上交流的时候,不但要说,还要读。

(四)引导交流:儿童多处怎么样呢?

“怎么样”的参考观点:充满快乐,很自由,我很羡幕他们,很幸福。充满了笑声。很有礼貌,无拘无束,充满活动。朝气蓬勃。

朗读指导重点是第一、第三自然段。

学生的交流方式:我感觉儿童……我要朗读的是……或我读的一句是……我感觉儿童……引导相互评价:你觉得他有没有读出这种感觉?引导相互补充:还有谁也准备了这一段,有自己的感受,也想读这一句的?

大家真了不起,学习语文就要这样用心去读书,读出感受,读好感受。只要是自己用心去读的,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体验,相信自己。

(五)统一主导性体验:调查一下,你作为同龄人,看这样的情景,羡慕他们吗?(欢乐多、活力足)想想冰心奶奶看到这些,心里想些什么呢?

(六)(出示海棠儿童图)这才是冰心奶奶眼里的春天,要寻找的春天。(可以提供关联词语不但……而且……说话)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冰心奶奶的心声。(出示第8自然段)自己读一读这一段话,你明白了什么?(在冰心奶奶眼里花儿,儿童都是春天的一道风景)

追问:儿童与花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质疑或提问:“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也感到快乐”自己是谁,别人指谁?

读好这一段,背下这一段。

小结:现在冰心奶奶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找春天,明白了吗?板书:(欢乐多,活力足)读好第9自然段。注意双重否定句的语气。

四、 体会冰心奶奶的人性美

这一节课,我们跟着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找到了烂漫的春天,读一个人的作品就是与作者在进行心灵的交流,我相信现在大家已经对冰心奶奶有了了解,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出示冰心简介,适当拓展)

结束语: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多处花儿旺,儿童多处春光好,儿童多处欢乐多,儿童多处活力足,儿童多处总是春,我们都不虚此行!

今天我们都不虚此行,你们的活力让教师欢乐。

课后作业:(一)背诵课文

(二)读课外书

板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

花儿旺,春光好,

欢乐多,活力足,

儿童多处总是春!

二年级下册语文《葡萄沟》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测定方向》小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

葡萄沟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下册

人教版二年级作文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案

葡萄沟的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五年级语文下册《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案(通用12篇)】相关文章: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2022-09-12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2022-08-11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我是一只小虫》的教育教学反思2022-11-07

六年级语文教案82022-10-30

二年级语文下册《鸟岛》“引导自学”课型教学设计2023-06-07

人教版二上语文葡萄沟教学设计2023-01-15

人教版葡萄沟窦桂梅教学设计2022-12-02

葡萄沟教学反思2022-11-02

二下册语文葡萄沟课件2023-08-06

二年级下册《小小兵》的教学设计2022-12-24